目前,各大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有四种招生方式,即本科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 所以只要你足够优秀,本科生是可以直接攻读博士的,也就是直博生。直博生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是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本科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档案完整的移送),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是本科生通过学校选拔获得保送生名额之后,再通过攻读学校直接对申请学生进行选拔(考试和笔试)而获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的学生。通常来讲拥有直博生选拔的学校实力都非常强,基本集中在985工程院校和极少数211工程院校的优势强劲学科。要申请直博生,一般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首先他必须获得本校保送生资格,然后再通过攻读学校选拔获得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但是能够申请直博生的大都是应届毕业生。以“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本科直博生)”的申请条件为例“申请我校直博生的考生,须是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给予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资格经本科学校所在地区省级招办审核通过后方有效。”你现在已经本科毕业3年了,是不能申请直博生的。本科生可以报读在职博士吗?那么本科生是否可以报读在职博士,然后申请博士学位呢?优秀的本科生是可以报读在职博士的,但只能学习,不能申请博士学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只有具有硕士学位证的考生,才具有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当然其中也会有对于学术或者论文的要求,但是硕士学位证是申博的必备条件之一。一般在职博士同等学力申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已经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并且在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以后已经工作五年以上;2、考生在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以后应该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如果考生是社会科学类学科申请人,那么必须在A类或B类期刊发表过至少4篇论文,如果考生为自然科学类学科申请人,考生至少发表过4篇SCI论文;3、考生的科研成果必须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或社会科技奖励,个人排序在前3名;4、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考生可以再每年的4月、10月两次提出申请,向学位办公室提交相关的资料进行资料审核。具体需要审核的资料,报考者最好提前与院校进行确认,以免漏掉。所以,作为毕业3年的本科生你可以报读在职博士,参与其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但不能申博。不过申博也是有周期的,你可以利用学习的时间,尽快完善自己的申博条件,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申博流程也是可以的。
昨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公示22名拟任厅级干部,其中包括2位“80后”。程雪涛,出生于1983年9月,35岁,现任马鞍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党组成员,拟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孙枝娟,女,出生于1980年5月,38岁,现任滁州市琅琊区委副书记(正处级),拟任阜阳市委常委。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程雪涛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工学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的。程雪涛是四川宜宾人,2002年入学清华,就读于工程力学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4年,清华以工程力学系为基础组建了航天航空学院,他成为该院复建后的第一批学生。2006年,程雪涛本科毕业,留在本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学院团委和校团委任职。2011年,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校科技开发部主任助理、副主任。2012年,因为清华大学与马鞍山市之间的战略合作,程雪涛被选派到当地挂职锻炼,任花山区副区长、马鞍山软件园管委会主任。期间,马鞍山市撤销了金家庄区和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程雪涛参与了新花山区的筹备工作。据人民网报道,马鞍山软件园曾推出“秘书制”服务,为入驻公司配备“企业秘书”,人员由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担任,从项目商谈到正式入驻经营,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企业服务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因为服务也是‘生产力’!”程雪涛接受采访时强调,软件园的“裂变式”发展,与该园提供“秘书制”服务、狠抓人才战略等企业服务分不开。2013年,程雪涛结束挂职,正式留在马鞍山工作。2014年12月后,他历任马鞍山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雨山区委副书记,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局长。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此次拟任职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是程雪涛到安徽后首次离开马鞍山市工作。另一位拟任副厅的孙枝娟,籍贯为安徽灵璧,出生地滁州市,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孙枝娟此前一直在滁州工作,曾任市纪委研究室主任、执法监察一室主任,团市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2014年9月,孙枝娟任共青团滁州市委书记,2017年11月转任琅琊区委副书记。
在中国想读博士,要遵守考硕士再到博士的途径,也有一些专业可以硕博连读。而我们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本科学历来申请美国的博士。这不是做梦,你在国内本科毕业后,就可以申请美国的硕士,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下面郑州立思辰留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申请。首先我们看看本科直申美国博士的难度。一般来说需要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士学位②GPA大于3.5③托福100分以上④GRE325左右⑤GMAT大于700分。 相对来说,文科的专业比理工科直申博士会容易一些,理工科需要在专业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在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做过相关的项目在申请上会比较有优势。如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次选择,是拿到硕士学位后结业,还是继续读博士。其次需要考虑你是否真的适合直接去美国读博士?博士跟本科生不一样,是为了培养研究生人才,课程偏理论,就业方向是专业的研究学者。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是枯燥和漫长的,这不仅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考虑一下费用。美国大学的博士一般是5年左右,全部自费的情况下,一年大概需要100-150万左右。当然美国博士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机率非常大。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能够承担学费,那么可以尝试直接申请美国博士。
文章开头我还是要强调一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能把博士学位读出来的人,不一定要百分之百聪明,但是一定要一百二十分的努力。人文社科的博士还稍微轻松一点,要想读个理工科的博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我有很多师兄师姐、同学也都在国内外读博,很多还在国内外顶尖名校读博,理工科的博士真的是非常非常废头发,比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压力还废头发。每年都有很多人问我,师兄我到底要不要读研呢?读研其实有两类主要的人群,一类是本科保研的,一类是没有获得保研资格考研的,今天主要讨论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获得保研的考研大军。我个人是比较赞成美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美国那边读硕士的比较少,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就业,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真正直接读硕士学位的,一般都是读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的比较多,基本上理工科专业的很少读硕士。美国的教授一般也倾向于培养博士生,毕竟要做科研读个硕士确实时间有点太短了,这也是造成美国本科就业、或者攻读博士学位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硕士学位是博士没办法毕业之后的“安慰学位”。斯坦福大学国内顶尖高校其实也有类似情况,你想想国内每年考研大军主要是哪些同学呢?顶尖高校的本科生,最好的一批要么直接进入顶级企业了,要么保送欧美顶尖名校直博了,剩下的一批要么保研本校、要么保研到其他比较好的学校了。考研的大多数都是高考没有考到自己理想高校的,想要考一个更好的高校去读研的,当然这也印证了我经常强调的那个观点,第一学历还是很重要的,除非你能弄个斯坦福、麻省理工这种第二学历,我亲眼见过HR歧视双非本、顶尖985硕的学生,选了本科985的学生,这种事情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投行。我觉得你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拿到一个很好的offer,比如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四大等等,同时你对进入工业界的热情又要远高于进入科研领域的热情,我建议你直接就业,你想想你本科毕业22岁,你工作三年以后才25岁,当你那些读研的同学进入行业之后,你可能已经是一个小基层管理者了,毕竟哪怕是博士,进入企业待遇不会差,但是基本也不会一上来就能做管理者,更多时候只是一个顶尖技术专家的角色,待遇福利不会差,甚至比很多管理者都要高。但是职位的升迁是学历很难决定的,学历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专业能力,但是职位还得一步步走。麻省理工如果你自己喜欢科研、又耐得住寂寞,又有个很好的学校、或者导师看上你了,要你直接读他的硕士、当然最好是博士,我认为这种时候你应该去尝试一下。举个例子,要是李飞飞、吴恩达、施一公、颜宁这种级别的教授看上你了,你不去读这不是傻子吗?要是你能拿到斯坦福、麻省理工这种世界顶尖名校的直博offer,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哪怕是国内Top10高校比较好的专业,又能有个比较好的导师,同样也是值得去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也是大多数国内考研人的现实情况,要么是本科高校不够理想,要么是本科专业不好就业,可能本科阶段拿到的offer不够理想,这时候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我觉得也无可厚非。哈佛大学总的来说大家得有一个心理定位,自己是更倾向于就业还是倾向于科研,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说句比较直的话就是,硕士相对于本科生来说,事实上没有绝对的从业优势,在互联网行业,名校本科生PK掉第一学历不太好的研究生的例子并不少,假设你的第一学历足够好,本科学历不一定会成为你的阻碍,当然一些特殊岗位要求硕士学历的除外。当然这都是我的建议,最终怎么选择还得看你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同时又最现实的路是最合适的,读研不读研都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出路。只不过假设让我来选择,我还是更倾向于要么直接就业,要么攻读博士,假设你暂时确实没有很好的选择,去读几年硕士我觉得也没问题。假设你的本科高校本身就足够好,就会少掉很多烦心事,对于本科高校不太好的同学,你可能要面对的挑战要更多一些,但是都不要放弃努力,要相信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不断自我增重。
先来看一个高考的录取比例,这是某省近年的一个高中毕业生录取情况,上985的比例是1.5%,上211以上的比例是5%,上一本以上的比例是9%,上二本以上的比例是25%。再来看看普通学校和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平均起薪表现出明显的收入差距。再从上海落户分数: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科学院在沪各研究所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更多的招聘单位可能在简历筛查阶段就直白的将普通学校的建立剔除出去。这些可得见的看不见的原因让无数普通高校的学生想通过考研、考博跨越学校批次,这步到底有多难,是很多人选择前一直在犹豫的原因。南方周末曾有一份统计,目前名校入学的学生,户籍为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子弟,已经大幅降低了,比例不足10%,现在的入学生,绝大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家境殷实,出身多为城市,普通县城以下的少之又少,且毕业高中又都是重点高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力的差异并不是从你进入大学那天开始的,而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你的家庭教育、成长背景的影响开始的,到了大学,进行了再次筛选后,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所以想要实现这种跨越,是对自己的一个极大的挑战。那成功翻身的概率有多大呢?讨论概率和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和你有关的只是个体!学校的好坏,只能决定优秀的占比。不思进取的人哪里都有,优秀的人也是哪里都有,比例问题罢了。更何况人都是往上走,没考上大学的人,觉得上了大学就好厉害;二三本的觉得上了一本线就好厉害;985 211的人,清楚地知道还有更厉害的人在前面,不仅是学校内,还在顶尖高校北大清华复旦港大,不是用985 211区分。所以你在努力的同时,人家也有更高的努力目标,而普通高校的你把目标定在985/211一点也不高。有人会说别扯了,现在公司也看第一学历,大学教师招聘都是要本科就是211以上。是的,这的确没错,但据我所知,是有一些单位是看第一学历的,但你为什么非要和自己死磕呢,世界这么大,非和它较劲干什么!我们进入比自己大学更高层次的高校,不就是要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吗,试想一下,你硕士毕业的时候是不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已经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机会。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淘汰赛,你输了一场没关系,但是你输了一场就一定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赶上,甚至超过前面的对手,只要努力,就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家长,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观点,即学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都在追求着学历,因为其能够给我们带来足够多的变化。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学历也有着严密的等级划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博士学历,还会根据高校档次的不同划分学历的含金量。而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是否要读博?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本科学历的问题,因为现在本科学历的重要性总是会被无限的放大,总是会有人回顾你的本科学历。那么,本科学历重要还是博士学历重要?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无非是现在有一些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会遇到这样尴尬的现实问题,即一些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在招聘博士研究生时总是会翻阅你的本科学历,也就是查阅你本科是来自怎样档次的一所高校,所以我们也就有了在乎自己本科学历的想法。但是本科学历再怎么重要也没有博士学历重要,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虽然有着“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这样的说法,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博士学历在未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即使你是一名普通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并且本科也是普通高校,在毕业时你一定会性相对于其他211高校、985高校的本科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本科学固然重要,但是追求学历的提升不能因为自己本科学历的劣势而放弃,如果因为自己本科不是很好,所以就破罐子破摔,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后悔。同样,为什么很多人不考博呢?很多人不考博?相信很多学生都认为很多学生不考博,其实是很多学生想考博,但是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勇气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于是只能是在硕士毕业时便直接就业了。因为博士的科研压力、生活压力等都是每一位准博士研究生都要承担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自己承担,鲜有人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给予你建设性的帮助,也就是说一切都靠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承担着极为大的毕业压力,所以我们放弃了考博。总之,学历是个好东西,学历是值得我们所努力追求的,但是在考博这个问题上,还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慎重考虑,在考虑考博的难度时,也不要忘记读博的难度。
通讯员 林晓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这个直升,当然不是指学历,而是让你在图书馆借书的级别。“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今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前夕,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一个针对全校师生的21天阅读挑战赛读书活动。至今天,有92位师生挑战成功,其中学生73人,教师19人。他们因此获得了“博士生”的权限。按照活动规则,参与阅读挑战赛的同学,成功后可以提升阅读权限,借书权限从10册提至30册,借期从原来的40天延长到60天,这属于该校博士生的借书级别;而如果取得“阅读之星”称号,借书权限还可以提至50册,借期延长至120天。活动参与期间,挑战者除了阅读,每日还要在活动微信群里发布阅读话题,撰写阅读心得,一日未打卡就算挑战失败。坚持21天即意为挑战成功。活动发布后,引发众多师生的挑战兴趣,最后有100位同学、50位老师赢得挑战资格,92位师生挑战成功。经济学院本科生王晓萱平时在图书馆主要借阅专业书籍和辅助书籍,“原来10本的额度还是不够。”听说此次活动挑战成功后可以升到30本,很让他“心动”,坚持21天的阅读打卡,成功地从“本科生”升到了“博士生”。21天,王晓萱坚持阅读、做记录、写书评,“这个活动正好让自己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在挑战赛进行过程中,校图书馆还采用了多样化的分享方式,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将部分优秀挑战者的阅读书目、心得体会以图片、文字和音频方式,呈现给学校师生。财务与会计学院大二学生胡筱航从小有看书的爱好,阅读类型广泛,阅读过程中还一直坚持做摘记。此次活动,与大家起分享她阅读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通过评审,成功将阅读权限提升到了“阅读之星”的专享级别。浙商大图书馆副馆长赵丹说, 2012年“全民阅读”写入了十八大报告,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都说一个习惯花21天就有可能养成,为了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专注力,推出了此次活动,也引来了同学们的兴趣。”浙商大有在校学生约2.7万人。据统计,去年该校学生的借阅量达20万册,“可以铺满整整十个大操场”。而其中,最高的单人借阅纪录是赵同学,这一年,他从图书馆借阅了354册图书。而进馆次数最多的则是冯同学,一年进馆1116次。赵丹说,他们还将推出改善师生阅读环境的阅读空间改造计划,并将陆续开展找书比赛、数字资源知识竞赛、书香寝室大赛、超级演说家、云借购及真人图书馆等,“以进一步让师生能更好地融入阅读。”
最近,一些同学咨询小编,他们的理想是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可惜他们自己的本科出身不好,属于非985,211大学,也不是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像他们这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算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等他们毕业后,还有希望进高校吗?难道本科学校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这么大吗?其实,我们常常听到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或者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都会提及“学历查三代”这件事情,包括小编自己也时不时的听到周围的人谈到现在的一些高校招聘教师时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求本科是985,211大学才有资格。一些双非的本科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终于满怀欣喜的考上国内的顶尖名校就读硕士、博士,但等他们博士毕业信心满满的想应聘一个高校教师的岗位时,一句“对不起,你不符合我们学校的应聘条件”,像是一盆冷水瞬间从他们的头上浇下来,曾经的努力和辛苦付出在一些人事部门和高校领导的眼里变得一文不值。似乎这些在高考中失败的孩子,也就是说没有考上985,211大学就读本科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即使以后再怎么努力,也永远难以翻身。有时候仔细想想,这样的社会现实太可怕,未免也有些荒唐了。小编认为,对于那些招聘教师查三代的大学,我们的一些博士毕业的同学不去也罢。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何必逼着自己选择一条别人都看不起你的道路呢?这些同学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多发表一些有含金量的论文作品,多关注一些自己钻研的科技领域,经常和自己身边的一些科学家、学术大牛交流和沟通,等你们自己有一定的科研实力,或者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的时候,还会在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这样的职位吗?估计到哪个时候,不是你们去大学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而是某些高校的领导亲自去聘请你们到学校任教吧!总之,那些本科出身不好的博士毕业的同学们,没有必要纠结,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关键。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切莫被一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更不要让“学历查三代”这件事情打击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只要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到最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回报。同时,我们的一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该更加的灵活自主,不做一些表面的文章,不造一些很漂亮的数据迎合上级部门,不弄一些华而不实的架子。谁能保证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一定不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呢?如果我们的高校在用人机制方面再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的话,那么将会失去更多学术界的“马云”。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变,请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内不如意的人,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就高高地站在了自己的头上。“英雄莫问出身”,相信每个努力的人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考上985、211高校,曾是一届又一届高中学子的梦想。只要考上了这两类大学,将来的就业就会有更多的筹码,否则就业将更加折腾。这也是每年很多高考失利的优生,不得不复读,来年高考再次冲刺985、211高校的原因所在。不仅仅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要受到本科就读高校知名程度的影响,就算是读了硕士、博士,而且还是985的硕、博毕业生,因为本科学历而影响求职的也不在少数。上海交通大学一位毕业的博士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求职苦恼,因为他的本科高校连211也不是。这是一位学法的博士,有过3年的工作经验。按理说,这样有实战工作经验的人才,应该成为猎头争相哄抢的对象才是。然而,毕业时隔三个月,这位法学博士仍旧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位上交法学博士的多次求职经历中,有一次求职被拒让他很是难受。原因就在于TA的本科院校就读的是湖北工业大学,既不是211高校,也不是985大学。就这样一个理由,上交毕业的高层次人才惨遭拒绝。拥有博士学历仍被HR拿学历说事,并且还拒之门外,这让不少研究生感到懊恼,甚至还有人怀疑道:既然如此,那攻读硕、博研究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像这位上交博士的求职故事绝不是简单的个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求职场上还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没有光鲜靓丽的本科学历,即使硕士、博士都毕业于名校,在求职过程中也会时常卡壳在本科学历上。为此,不好网友表示愤怒:第一学历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就难道不是就业歧视吗?针对这种情况,挖挖机专门去招聘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公司对招聘对象的本科高校要求严苛,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世界500强这一类的知名企业,对应聘者第一学历都比较看重。相反的,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则更注重个人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挖挖机也特别咨询了一位资深HR。在他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学历人员的不断增长,HR面对的是众多的求职者的优秀简历,如果将每一份简历都认真筛选,这将有非常庞大的工作量。要迅速从一群优秀的人里面快速找出更优秀的那一个或几个,看第一学历则成了最简单、最省时省力的甄别方法。说实在的,HR拿第一学历说事,真有点儿就业歧视的味道,但这就是现实。很多二本,三本,甚至一些“双非”高校的一本学生,因为不甘心自己将来的工作或生活为第一学历所限制,就通过考研、读博以及出国等方式来改变今后的人生轨迹。在挖挖机看来,第一学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哪儿,学历都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唯一标准。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英雄不问出处,更有大器晚成者。本科学历虽然代表着过去的成长,但考研、考博也是用的同一张试卷来选拔人才,这份成绩更应该被关注、被重视才是。用人单位可将第一学历作为招聘员工评价其才能的依据,却不宜将第一学历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更不宜以第一学历直接将求职者否决掉,这样难免会错失一些有用之才。可以预见,在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这种拿第一学历说事的用人单位,仍将持续出现,想要完全扭转这种这种社会现象依然任重道远。教育部日前表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广大毕业生应秉持积极的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的心理预期,先就业再择业,筛选出与自己学历、特长和经验等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更要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改变大环境很难,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与其一直执着于学历这个门槛,倒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持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靓丽的第一学历,也不必气馁,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是毕生应该追求的主旋律。(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因为考博士的前提是先取得硕士学位,如果没有硕士毕业证是不是不能直接考博士的!只有两种情况没有硕士毕业证也可以直接读博士,一种是直博,另一种是硕博连读!“直博”顾名思义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但是直博是有条件限制的,直博的学生只能从当年的保研学生中选。比起读完硕士再攻读博士,直博可以有效缩短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导师都是很喜欢直博的学生的,但是选择直博这条路的学生却不是很多,原因就是直博一旦博士不能正常毕业,学历依旧是本科。另一种情况是“硕博连读”,但是这个也需要先读硕士再读博士,不过可以缩短读硕士的时间。和直博不同的是硕博连读在研一或者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攻读博士,而不需要再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如果博士不能正常毕业,可以申请博士转为硕士,拿硕士学位走人。直博、硕博连读、读完硕士再继续读博士,这三种情况各有利弊,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根据你的情况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