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5月8日讯(记者 孙杰 实习生 孙素若)5月8日下午,山东大学校友、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参加山东大学第二期“育贤”校友论坛,与山大师生分享个人科研经历和感悟。在谈到本科生如何为科研打基础时,郭雷表示,大学生应当在本科阶段学习更多的基础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顺境可以成才,逆境也可以成才。报告中,郭雷首先讲述了自己留学归国时遭遇的困境。1989年,郭雷从澳大利亚回国后,一家人曾在招待所的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里住了一年多。“当时屋子里唯一可用的书桌就是‘床头柜’。”郭雷说,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夜里家人入睡后,他就用报纸遮住灯光工作。然而就在这个床头柜上,他解决了国际控制领域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著名理论难题“自校正调节器的收敛性”,并因此获得国际奖励。报告中,郭雷还和师生分享了爱因斯坦、华罗庚以及陈景润在艰苦环境下积极创新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郭雷说,他从这些名人事迹中懂得了搞科研要努力,更要有好奇心;有兴趣,更要有激情;有志向,更要有眼界;有毅力,更要有勇气。在提问互动环节中,有学生希望郭雷就本科阶段如何进行科研准备提出建议。对此,郭雷院士建议,大学生应当在本科阶段学习更多的基础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为未来阶段的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本科生参与到了科研当中,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这种现况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科研基地逐渐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推动了本科生更早进入课题、实验室和团队,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将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更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本科生对科研的定义,如何找到自身的课题研究角色?科研的定义是什么?科研应该如何定位?首先,我们第一步要搞清楚,做科研、跟组会和后勤打杂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上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和刷试管的工作就是“后勤打杂”。本科生在科研入门前期的独立前行其实,一些导师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也会表现的有点不知所措,本科生做科研前必须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本科生大多对科研道路比较迷茫。由于没有办法在本科阶段精准的判断出该学生是否未来准备做学术,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好把握。第二,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待加强。与本科生一起做科研,基本是和小白一起打副本升级的过程,而且本科生未具备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三,本科生未构建健全的学术理论体系。知识储备缺乏、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这些能力还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总结以上原因,本科生在入门科研前期需要野蛮生长,同时导师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十足的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是需要被体谅的。工作与学术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科研思维”科研思维是什么?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得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自我认知,了解自己,以便给自己发掘下一个理想目标。现在知识领域高速发展,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本科生需要学习接触到更多知识,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另外,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能够把科研思维和方法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不管将来是否做学术,都是目前需要学以致用的。科研思维的价值目前已经在导师与学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其中的内容之多还有待去探索,更多是为了学生能够像解决科研问题一样去解决遇到的其他问题。
图片来源:pixabay在过去的两年里,我非常享受在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一间材料化学实验室做科研的经历。能够在合适的实验室里将本科教育与初始的科研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我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三个月,我联系了一位教授,表示想要去他们的实验室兼职工作,随后我很幸运地被招募了。我在项目中收获了一篇自己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还有如同家人一般的研究团队。这些经历为我申请研究生学校做了准备,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喜爱的学科方向。然而,我也曾经与失败抗争,既要平衡自己的本科课程与研究职责,又承受着逼迫自己完成项目的内在压力。回过头来看,我希望有人在那时可以告诉过我一些值得期冀的东西,并就如何从科研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提出建议。由于针对于本科科研人员的指南非常少,以下是基于我个人经历的一些建议。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很多人是通过扫一眼教职工名单,然后给其研究貌似比较有趣的几位教授发邮件,从而开启自己的本科研究。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进入某个实验室,但它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寻找实验室之前,应深入地对科学进行了解,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量地进行阅读,去和别人交流,和老师交流的内容不要局限于他们的课程,也可以是对科学的漫谈。订阅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的电子邮件通讯,试着定期阅读一些研究的亮点和科学新闻。播客(Podcasts)以及一些来自于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或Quanta的文章也是很有意思的信息来源。在推特上关注一些学者,期刊和大学。你应该对科学多进行一些了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努力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由此开启本科阶段的研究。去寻找问题,而不是学科。你可以选择某个想研究的专业,但不要让这一点限制你对实验室的选择。现代的实验室都是跨学科的,并且和你在本科实验室里做的事情非常不一样。不要局限于你的院系,尽量去所有相关院系的实验室看看。根据他们想要解答的问题来选择实验室。导师和研究同等重要。通过联系组员来了解你目标实验室的环境。组员们是否都很平易近人?该实验室是善气迎人,还是高高在上且充满竞争?实验室领导是放手不理还是亲自实践?如果你加入的是一个小团队,你将有更多机会被主管的导师直接指导;若是在一个大团队里,指导你的人则更有可能是博士生或研究生。信心十足地打招呼。一旦你决定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并且发现实验团队的氛围很健康,就去给带头的研究员发一封邮件。一定要确保讲清楚你为什么对该实验室的工作感兴趣,还要说明你已经和实验室的其他成员有过沟通。如果他们没有回复,请耐心一点。要是过了一个多星期你还没有收到反馈,就再写一封邮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他们,比如请组员帮你问问。充分利用这次经历做研究要始于阅读,并坚持阅读。一般来说,带头的研究员会给你分配一位导师和一个课题。主动去要文献来读:了解这个领域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这项工作很重要,这将有助于课题的推进。既要读自己的领域,也要读其他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作为一名本科生,你可以自由地转变专业和未来计划。确保在阅读文献和做实验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兼顾这两样东西是有难度的,但这会让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科学家。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并让你的导师得知。想想什么是你能从研究中得到的,以及你愿意在这上面投入多少时间。除了学习实验技术,你想不想学习怎样分析结果和设计实验?你想不想借助申请本科实验项目的助学金来学习写标书?你想不想通过参加会议来提升自己的演讲水平?你想不想以文章的发表来结束这个课题?弄清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会帮助你更高效地掌控时间。研究是费时的。如果实验没有成功,或者课题向前推进的速度没有你预料的那样快,不要指责自己。科学就是要在失败中一次次地尝试。习惯并接受失望也是研究的学习曲线的一部分。寻求一种健康的平衡。大学里要做的事本来就已经有很多了,做研究只会占用你更多的时间。分配时间的时候,尽量匀出整段的空闲时间(一整个下午或者单独的一天)来做研究。赶时间完成某个进度可能不太安全,并且会产生无用的结果。请一直为实验计划出额外的时间。考试周在实验室少干一点以免自己不堪重负。定期和导师交流你的时间安排和内心感受,这样你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里安排实验,也可以保证心理的健康处于最佳的状态。寻求经济支持。如果你希望暑假留在自己的研究所干活,研究所可以申请资助以报销你的开支。如果你想去其他大学,你可以向其研究所的本科研究项目、基金会、公司或学术协会申请资助。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会为本科生项目提供研究经历。大学、基金会和学术团体也可能提供助学金来支付你参加各种会议的旅费。不要让金钱限制你想做的事情。和高年级的学生或教授谈谈,或者去网上搜寻各种各样的机会!风物长宜放远量。你的本科研究不代表你毕业以后要做的东西。坚持阅读和上课,远离自己的舒适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就是你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出的最好准备。
熊丙奇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7月8日《中国青年报》)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这首先必须搞清楚“做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偏离了初心。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主要是通过给本科生提供与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做科研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体验科研过程,由此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做科研”的立足点也是搞教学,培养人才,应该重视对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指导,让他们在参与科研中收获成长。但是,在大学的具体办学中,有的大学和教师却是从科研成果角度理解本科生“做科研”,这就让本科生“做科研”陷入尴尬。基于科研成果推进本科生“做科研”,有的导师就会认为本科生没能力做科研,对科研项目无法作出实质贡献,因此并不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甚至将其视为麻烦、增加工作量。有的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导师一直不派任务,就是派任务,也只是打杂,就是由于这方面原因,这让不少学生觉得“做科研”没什么意思。本科生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在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是很普遍的,而教授对本科生也很重视,会以导师身份布置学生参与科研的任务,并花时间了解学生进行科研的情况,和学生交流参加科研项目的心得,共同分析、解决学生参与科研遇到的问题。这让学生能逐渐进入科研的节奏,从不会、不懂,到快速融入科研团队,甚至可在一些重要学术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用科研机会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是同一个目的。在我国,大学的功能经常被定位为三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且,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超过人才培养之势。而发达国家的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就是研究型大学,学校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目的,也是进行一流人才培养,即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这和大学考核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有关,我国考核教师,主要用论文、课题、经费等指标,教师于是围着这些指标转,不能为这些指标作出贡献的教学活动,就会被边缘,甚至被视为负担。用是否撰写、发表了论文,或者申请到专利,作为评价本科生“做科研”教育改革和参与学生本人的重要指标,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大学本科生“做科研”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学校就宣传本校本科生发表多少论文。为此,有的学生参与“做科研”就以能否发表论文作为有无意义的判断依据,似乎没有发表论文,“做科研”就无意义,还有的学生则急切地想在本科期间就发表论文,为自己评优、研究生免推资格增加砝码,由此滋生买卖论文、代写论文等弄虚作假问题。因此,要让本科生“做科研”走出尴尬,做好本科生“做科研”的教育改革,让学生通过“做科研”获得成长,就必须回到提高人才培养的初心上来,“做科研”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为了获得所谓的科研成果。说到底,本科生“做科研”,要让学生不迷茫,导师不困惑,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当大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做科研”就很自然地成为培养人才的一部分内容。
如今众多高校在学生教育上不断改革,让学校的教学建设更加富有成效,学校投入很多,也费了很多心思,其中最让我们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拓展和探索,如今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本科生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对于学校和学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很多刚上大学的学生对科研还是不了解,想要入手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接下来,小易给大家解解惑,希望你们能在大学阶段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要适应大学的氛围,在学习上,不仅要学好各科基础知识,还要对未来的规划做一些准备,如果有考研、考博、做学术的,那么大学阶段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如何处理好学业和科研这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科研,这其中还是有不少难度的,只要下定决心才可以开始。在大学的前期阶段,学好基础知识,还要锻炼好写作和表达的能力,可以多参加一些展示自己的活动,演讲或者辩论都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多看一看、写一写,都是不错的锻炼。要未雨绸缪,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前,一定要和导师多沟通,让导师看看你的潜质,因材施教,也能很好的规划你未来的道路,本科生对于科研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所以只要指好方向,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1.通过科学的研究及相关技能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科研实验的能力,在创新性、逻辑性、交流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英文写作方面,这些是做科研必要提高的素质;2.在本科阶段就参加科研,有助于以后进一步深造,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增加名校录取的机会,表现优秀的,还会获得推荐机会,保研也是非常有希望的,而且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因为有基础,可以更早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3.从导师开始,多给学生指导,让学生不要有科研很难的负面思想,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工作,而且多传授经验,让学生产生兴趣,多在网上获得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如今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对做科研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学好专业知识和做好科研并不矛盾,优化时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学好专业课,课余时间可以多参与科研活动,能让学生时代更加充实。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过去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国内读个好大学太难了,出国可能希望更大一些。但是实际上在国外要读个好大学也并不容易。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 60 万大关,达 60.84 万人。2018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升至 66.21 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占比达到 90%。2019 年以及未来,这一数字可能会继续增长。随着出国留学竞争人数的增加,在录取名额一定的情况下,名校的录取门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名校 offer 的标配除了高 GPA、高语言成绩、大牛实习之外,还有科研经历也会被考量其中。无论是申请 Ph.D. 还是 Master,拥有一段科研经历无疑都会给你的申请增色不少。尤其在申请中,大家都在拼 GPA、拼语言成绩的时候,如果能拥有一段亮眼的科研经历,一定能成为打败竞争对手的有利法宝。“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去年我们学校出国留学的情况,发现拿到牛校全奖的学长学姐或多或少在科研背景上都很有竞争力,有的甚至还发过 SCI。同时他们还保持着较高的 GPA,但托福和 GRE 的成绩并不一定是出类拔萃的。”西安某高校的于敏同学这样说道。在名校激烈的角逐中,越来越多的同学看到了科研的重要性,纷纷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科研背景的提升。但是在国内,本科生做科研也面临着一些迷茫和尴尬。本科生做科研的尴尬与迷茫一 参与科研机会少,学校提供的支持有限在美国,几乎每一所一流研究型大学都拥有一个本科生研究项目,在部分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参与这种项目的学生超过 90%。而在国内,本科就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同学非常少。去年的时候,大学声联合腾讯教育,发布了一项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是不是名校生专属的奢侈品?| 大学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高校,985/211 的同学本科阶段参与过科研的比例大概在 68% 左右,而普通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明显偏低,参与过科研项目的仅占 36.8%,大部同学在本科期间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在某双非二本读生物学的孙磊这样说:“我们参与科研的机会少之又少,别说系统化的科研经历,就连一些基础的学术讲座、座谈会之类的活动也屈指可数。询问了很多本校的导师,想看看是否能加入他们的课题组,可是有很多导师都表示不收本科生”。而在武大的于敏却是非常幸运。她说:“我们学院有学术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学校就为我们配备了学术导师,去年我加入了我导师的研究团队,跟着他一起外出调研,这种经历很好地让我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了。”不同的学校氛围不同,可能提供的资源也有差距。很多人寄希望于在迈入科研的门槛后,能有人为自己指路,但是“师傅领进门”这一希冀有时候也会落空。二 没人带,进实验室之后自由生长周浩在大二的时候申请进入了学校一位教授的课题组,进去之后大半年下来主要工作就是打杂,刷刷瓶子,养一养小白鼠之类的。课题组里研究生和博士的学长学姐都很忙,大家也没时间带本科生,所以很多事情全靠他自己摸索,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再加上科研思维欠缺,进入课题组之后他简直两眼一抹黑,感觉水了一个学期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图片来自网络)而导师们也有他们的顾虑和迷茫。大多数本科生进入课题组时还不确定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所以很多导师也比较困惑,如何明确一个培养方向,如果按照研究生的标准去培养他,如果他本身不适合这条路,引导方向偏了怎么办?而且本科生的知识储备不足,需要一步步的指引,甚至有可能需要弥补基础知识,所以很多导师对于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这件事儿持保守态度。所以本科生做科研还面临着一种尴尬就是: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不知道如何是好。三 出成绩难,更别提 SCI今年我们总能在各大媒体平台看到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涉足科研,并且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南科大化学系大三学生胡启锟,他本科期间在世界权威期刊发表 6 篇高水平论文,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纷纷邀请他去读博。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015 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于梦诗,在本科四年连发 7 篇 SCI,被保研北大。这些优秀的本科生还有很多,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很多本科生取得亮眼科研成绩的案例。他们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名校的敲门砖。但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 SCI 大神, 在科研这条路上出成果确实很难,很多人与小白鼠朝夕相处、相亲相爱,最终可能也会面临论文难产、成果遥遥无期的情况。那么,既然面临这么多问题,本科生还有必要做科研吗?本科生做科研的好处有哪些?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创造条件鼓励本科生做科研,从学校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本科期间参与科研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等等。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本科期间接触科研也有许多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有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后会陷入迷茫,不知道之后自己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出国等等。早点参与科研项目能帮你确定你适不适合科研这条路,帮你尽早明确目标和方向。如果适合走科研的路,就可以早日培养科研素养,日后读研期间也能迅速适应实验室的生活。本科直博康奈尔的陈同学这样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我大二进实验室时,还不确定未来自己是要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后来在实验室待了 2 年,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慢慢地我也愈发坚定了自己升学的想法。后来直博之后,班里有同学表示后悔选择了这条路,每天捆绑在实验室,过得特别痛苦。我反而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我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读博前我早有准备,所以根本不存在纠结和迷茫。”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心之所向,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而对于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除商科和艺术类的一些专业之外,其他很多专业都比较重视科研经历,尤其是理工科,科研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目前名校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 GPA、语言成绩、实习经历,科研经历也成为了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都在争相参加科研项目,功利一点来说,参加一段科研,还有可能获得教授的推荐信,谁不想获得一封牛推呀。”刚参加完海外暑研的小凤这样说。在暑研期间,她成功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连申请都变得非常有底气了。对于保研/考研的同学来说,科研经历也是非常大的加分项。如果能在科研中获得好成绩或者是拿到奖项,能有很大几率获得保研名额。下面这张图是浙大对于本科生参加科研竞赛在保研中的加分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种在科研上有潜力的同学,学校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项目认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因此,即便本科生参与科研面临这么多困难,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努力尝试,争取相应的参与科研的机会。那么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哪些途径呢,应该如何获取科研机会呢?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以我们的种子科研 offer 为例,在我们收到的科研 offer 中,海外科研占 4 成以上,其次是国内科研机构、国内本校科研和国内公司 R&D等。(棕榈种子学员科研offer分布)其实总的来说,本科生可以参与的科研项目也有不少。国内途径有参加课程设计、科创竞赛、参加创新创业计划,或者是主动联系任课老师,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课题等等。国外途径有官方暑研,海外科研等。大体上可以把本科生能够参与的科研项目分为以下几类:以上这些项目要如何申请,具体的参与途径有哪些呢?请参考以下参与途径:学校老师推荐:主动联系任课老师,申请加入他的项目组或实验室。或者是联系老师表达自己想要参与科研的意向,请求推荐项目组或实验室。申请官方的暑期科研项目:关注官方暑研项目的申请时间线,申请材料准备事项,及时准备申请。这些项目一般会比较看重学生的本科学校、GPA 以及之前的科研经历。申请时还需要准备 PS、推荐信,有的甚至需要语言成绩。比如 UGVR 的项目就建议学生的托福成绩最好能上 90 分。自由海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教授,准备套磁信,进行套磁。需要注意的是,自由海套的回复率极低,发 20 多封邮件没有回复或者没有积极回复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背景一般的同学我们不太建议走这种途径。学长学姐推荐:如果你有学长学姐在实验室或者是项目组的话,他们的推荐对于你来说不失为一个省时省力的途径。所以平时跟学长学姐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也能做到提早准备。付费科研: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相关资源,资金又比较宽裕的话,可以选择这一类途径。如今市面上做付费科研的机构有很多,这种就需要你擦亮眼睛好好筛选了。免费内推:这种机会一般比较难得,一些做留学辅导的机构会为自己的学员开发一些背景提升项目,对接一些内推资源给到学生。这种内推资源有的机构额外收费,有的机构直接免费。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科研机会一般会有这样几个好处:但是由于开发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做免费内推的机构比较少,所以大家在选择留学机构时可以问下服务是否包含免费内推资源。以上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以及可以参与的项目,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科研的认知还是存在许多误区关于科研你的错误认知在名校做科研比非名校的更有价值,在海外做科研比在国内做更有价值很多人在筛选科研项目的时候,都关注名校的科研,所以导致名校科研的申请竞争很激烈。其实招生官看科研的价值,并不是看你在哪儿做,而是看你通过这段科研获取了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过度关注学校,一听说哈佛、斯坦福这些科研机会都觉得非常高大上,所以很多人选择海外科研。但其实一段科研的价值并不是通过学校来体现。如果你只是去名校水一个科研,它的价值未必能比得上你在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学校踏踏实实做一个项目来的重要。只要我参加了科研,就对我有帮助,就能为之后的升学加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参与科研都是抱着比较功利的心态,比如获取推荐信,比如为申请加分等等。但是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好好做一段科研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抱着应付的态度,水一段科研,在浪费时间的同时,甚至有可能没办法获得推荐信,如果教授对你评价不好,可能还会影响你的申请,毕竟学术圈很多人脉都是关联的。去海外做的科研才叫海外科研很多人对海外科研的认知是,去海外做的科研才叫海外科研。但其实在线上跟着海外导师做一个 online 科研也属于海外科研。海外科研更多指的是科研导师是海外的,而并非你做科研的地方是海外,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参与科研必须有推荐信,才对之后申请就有帮助无论是海外科研还是在国内做科研,很多学生都关注自己能否获得推荐信。有时候在海外做科研,有的导师比较注重自己的 reputation,不会轻易帮人写推荐信,除非你的表现很好,让他很欣赏。海外的导师写推荐信一般会比较客观,会客观地描述你的优点,甚至也会兼顾不足,如果他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夸奖,在申请中不但不会起到增色作用,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推荐信在申请中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科研的真正价值依然是“项目研究”,而一封科研导师的推荐信,只是作为研究成果的一份水到渠成的回报。因此,一段科研到底含金量怎样,是取决于做的具体项目研究的。所以一旦决定做科研,无论是怀着什么目的,获取推荐信也好,为申请加分也好、获取保研名额也好,都要用心去做,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获。要不要做科研?本科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4 年过后,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有人大学期间参加了各种科研项目,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见识到了各种大牛的风采;有人已经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布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在保研或申请出国深造时如虎添翼;也有人忙忙碌碌,恋爱忙、考证忙、实习忙、社团忙、申请忙········最终也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不同的大学打开方式也意味着不同的精彩和结局。科研可能只是你大学生活中的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是否选择走这条路也需要你深思熟虑,只是希望 4 年过后,你能无悔之前的选择,无悔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四年本科生活。对于科研申请有更多疑问?想深入了解更多关于免费科研内推的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我第一次进课题组,听组会,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张萌(化名)说。像张萌一样,本科生参与科研,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现在,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中国青年报》7月8日)本科生是否应该做科研,一直是有争议的。反对方认为,本科生大多基础不牢,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不够强,还未达到做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所以,要求本科生做科研有“拔苗助长”之嫌。而支持方则表示,补上本科阶段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缺失,便有可能固化大学生科研基础,为以后给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提供有力支撑。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路,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我认为,这样的规定是符合现实需要的,也是时代大势所趋。但也要认识到,本科生做科研的现实局限性,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无法忽略,迷茫与焦虑也是正常反应。不过,两者并非天然对立,可以通过一系列举措疏解,并实现一种相对平衡:在追求科研的路上,放大科研的价值和魅力,使参与者放下迷茫焦虑,与科研更好融合,进而坚定走向未来。本科生做科研与否,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既要看学生的意愿,也要看教授的态度,而不是强制或者盲从。有了这样的双向选择,本科生闯科研“失控”的概率也会相对小一些。当然,这样的双向选择只是基本前提。毕竟很多学生在报名做科研时,往往都是一腔热血,不少人经过一段时间磨砺后,往往心力交瘁,或者直接退出。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做科研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有局限性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方法去克服。现实中,不能只给本科生做科研的政策环境,却不为本科生量身定做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培养机制。这套机制,要遵循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保证科研培养内容和本科生自身专业基础相适应,又要进一步加强导师的教育责任,呵护本科生的科研初心,而不是将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直接照搬过来。有了这样一套机制,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才能真正养成,他们的一腔热血才能不浪费。即便最终未能成功,也有一定价值和意义。(默城)
对于想出国深造或者在国内读研究生的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就积 累了一定的科学研究项目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在过去这些年的项目工作,以及接触过的近百名本科留学申请学生们,在他们的文书申请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本科就开始关注和参与到科学研究项目过程对于留学申请意义非凡,今天笔者就本科如何搞科研这一命题和读者们做一探讨,希望对有志于科研的中华学子们给些启发和帮助。一、 了解科研我们知道,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学有两个基本任务:一个是通过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播,另一个就是通过科研或者实践来创造和发现新的知识和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投入巨大,其中涉及到的经济效益也非常丰厚,以至于一度出现‘重科研、请教学’的高等教育风气,不过这个说法前提就假设成了科研与教学是两个截然对立的范畴,存在了冲突。不过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能把参与科研作为学习专业课的动力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具有方向感;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起来,国内的教学质量才会真正的有所提高,国内一流大学的数量才会增加上去,不仅仅是那么几所了。所谓的科研,就是利用在学科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方法对世界进行研究,发现新的知识和领域。人类自古就对我们生存所在的世界存在了好奇,近代科学的研究所获得的成就惊人。所以,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的工作基础之上的;正是基于此,我们首先要学习专业课程,认识掌握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概念、方法和理论,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研究这个领域已经有的成果和结论,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之后的工作。所以学会查找阅读文献,尤其是英语文献和论文,多运用Google Scholar 引擎。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二 、走进实验室当然这里所说的实验室并不一定就是指校园里摆满了实验器材的实验室,这种实验室,本科学生经常会去,这里所讲的实验室是一种规则、一种制度以及学习方式。比如说实验室有一个老板,下面有几个博士生、硕士生,还有一两个本科助手。这就是科研关系,老板要经营着这个团队或者实验室,就要去做项目,不同的boss不同的管理风格,不管什么风格,老板和团队所关心的都是能不能做出东西,能不能发文章。这些就是实验室这种规则和制度以及如何运营的模式。本科生要参与到科研当中,就要进入某个实验室的团队当中,要对这个团队的研究模式有了解。在了解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初步了解到科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搞科研。让本科生也爱上科研物电系三、查找、阅读和写作英语文献论文也许你觉得,自己是个本科生啥都不会,做项目能干什么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从文献入手,科研工作需要阅读和查找大量的以前研究的文献资料,本科阶段时间充足,就可以利用时间多进行文献的查阅和研究,为实验室的前辈们提供相关的帮助。可以多利用谷歌的学术引擎来查找文献资料。查找到的资料可以利用endnote和Zotero管理。如何阅读英语文献,在刚开始接触文献的时候肯定也是一脸懵逼,即使自己的英文水平还不错,但是也难以应付庞大的专业词汇量,所以可以参考一下知乎牛人的帖子,讲了很多可以实操的技巧,多做借鉴。四、 掌握做科研的基本技能从某个角度来说,科研就是去实验室上班,你的回报不是薪酬,而是你的研究经历和学位。对于boss来说你就是劳动力,就得干活。所以对于申请留学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清楚你自己在做什么,当然这也是Boss考虑要不要你的重要因素。所以本科阶段你进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掌握你将来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由于大多数同学出国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与本科阶段并不相同,所以在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技能的变通性。比如你项目需要使用matlab或者python,那么你自工作的时候就要学习软件和计算机编程。五、科研中遇到的Wow和Aha对于出国留学的同学,尤其是攻读PhD,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科研。对于美国大学来说,美国大学对科研力度的支持很大,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全奖读博一条不错的选择和出路。但是从我个人来讲,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出国,隐形的成本或许更多。留学申请最好根据自己本科的科研经历找到一个自己为什么做科研的最佳答案。科研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你在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Wow(敬畏)和Aha(感动)。科研成果能赋予我们全新的知识和技术,Knowledge 能满足我们的好奇,技术能帮我们完成更好的生活改造,在研究的过程中惊叹个敬畏时刻充满了我们的研究过程,身为一名科研者,更加能深刻的体会科研成果过程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获这灵魂最深处的感动(Aha)我更认为科研是一种道的选择,判断自己是否时候做科研,本科参与到科研过程能让你更早的对此有所体会,结合自身做出选择。感谢大家的阅读,勉强写这篇文章有些隔靴搔痒的姿态,所幸因为网络的便捷,让读者和笔者的界限已经很模糊,所以以此文为基础,希望各位多做留言和讨论,做为本文内容的延伸。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本科生必然要面临科研方向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繁杂的信息和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建议,本科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诸如:1、该研究方向的研究意义和相关背景是什么?2、该研究方向是否属于国际国内热点或前沿的研究方向?3、能否有望在本科阶段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甚至重大的突破?4、自身的能力能否适应该研究方向对本科生相关研究能力的需求?5、在研究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自身需要补充哪些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当然,本科生也可能围绕个人的前途和长期发展存在若干的担心和疑惑。虽然以下列出的问题未必跟科研直接相关,但是同样是本科生关心的热门议题。1、科研工作能否为自己后续免试推荐研究生加分?2、能否在研究生面试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亮点和特色?3、后续出国深造的话,是否能够帮助个人增加录取概率并获得奖学金资助?4、该研究需要投入的时间大概要多少?如何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中落实相关时间?在回答这些问题和做决定以前,我们不妨先仔细审视一下我们追求的目标,本科生可以尝试先将与科研无直接相关的因素丢弃一边,从而专注于科研本身去思考。对于大部分的本科生而言,影响其做出最终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个人兴趣诚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本科生不但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投入大量的时间于该事情,甚至可以从宝贵的休息中挤出时间去做。就结果而言,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事情的执行情况还是本科生的个人身心愉悦程度均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同理,兴趣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一书中,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详细描述了他和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克里克全心全意地开展合作,共同致力于研究DNA内部结构的详细经过,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模型但又不断地被实验结果所否定。但是,他们依然痴心不改,努力坚持,最终合作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人们对生物体基本遗传物质结构的认识。由此可见,兴趣的确是科研工作最好的驱动力。学校特色在报考学校以前,很多本科生可能对自己所在的学校进行过详细的调研。在科研方向的论证阶段,不妨从科学研究的视角重新审视所在学校的学科、学术、平台、研究等方面的特色,这个对于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导师的选定以及个人的长期发展均是大有裨益的。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能源电力行业为背景,以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目标的行业内特色学校,其在能源电力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学科,本科生可以大胆地开动脑筋去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方面学校和导师既有意愿也有相关知识、能力和人脉尽力去帮助其成长,另一方面,学校强大的校友资源也可以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给予帮助。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的绿色电力协会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了“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等系列活动并坚持了10余年,不但给偏远地区送去了电,而且为老乡增了收。这个例子就是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工作的典型案例。职业愿景在科研方向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具备条件的话,本科生应尽可能地将科研工作与个人的长期职业愿景相结合。具体而言,本科生可以通过科研进一步详细了解拟从事职业的重要信息,并有更多机会跟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接触。长期坚持以后,本科生不但能够厘清科研的目标和方向,而且对长期发展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也能有一个更为具体、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后续做事过程中,本科生便一直可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个人的努力与科研工作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一些注意事项及小技巧罗列如下:兴趣应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及思考之上兴趣的确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本科生要围绕感兴趣的事情不断的尝试、探索、思考和论证,详细确定自己的兴趣点。部分情况下,一些本科生所谓的“兴趣”有时候并非如此,实际上其未必真的感兴趣,类似于叶公好龙,哪天机会真正的摆在面前反而止步不前。本科生应尽早制定职业的愿景及规划一般而言,本科生应在大二的时候便开始思考此事,并且有目标的搜集相关信息,向老师等长辈咨询以及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等获得对拟从事职业的若干新认识。在科研的过程中,本科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丰富与职业愿景密切相关的能力、简历以及相关领域人脉。本科生应全力以赴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开展详细的调研在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科研议题后,本科生可以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让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后续进行科学论证及判断所需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实在不胜枚举。比如,想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可以关注若干知名科学家的近期言论及报道;想知道科研需要具备的若干核心技能,可以关注相关知名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及历史文章;想具体了解跟自己情形类似的本科生相关科研的经历,可以看知乎上的一些热门问答或者自己去提问。总之,本科生需要不断地开动脑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围绕目标进行调研并解决问题。总之,本科生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都应该首先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有重大意义、有重要价值的事情。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科生闯科研丛林,如何走出尴尬 学生:期待“师傅领进门” 教师:确立“科研思维”最重要“我第一次进课题组,听组会,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张萌(化名)说。像张萌一样,本科生参与科研,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正变得越来越普遍。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本科生做科研应解决三大问题本科生做科研应该如何定位?这是学生和导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科研的定义是什么?”在北京读大三的学生殷硕(化名)给自己设问:“首先你得搞明白,做科研、跟组会和打杂有没有区别。”殷硕大二就“幸运地”进入了一个代谢组学方向的课题组,他理解,“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里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以目的为导向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现在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刷试管的工作则是“打杂”。他所在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本科生进实验室是大势所趋”。殷硕观察,做原创性研究工作的本科生少之又少,仅仅跟组会和纯打杂的则大有人在,不过在他看来,所谓“打杂”和所谓的“做科研”其实是分不开的,“这是个过程”。但还有一些“打杂”的本科生对现状不太满意。在河南一所高校读基础医学专业的李竞奕(化名)说:“进实验室就是帮导师采标本,‘水’了一个学期,啥都不让干。”其实,一些导师在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时也有点不知所措。“我经常反思我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皮圣雷觉得,本科生做科研必须先解决三大问题,否则他们在课题组里的处境就会略显尴尬。首先,本科生大多“不确定今后的路要怎么走”。皮圣雷认为,由于无法在本科阶段准确地判断出学生以后是否准备做学术,所以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太好把握,“如果以后他不做学术,按照要求研究生一样去培养他,就可能让他误入歧途,而且拴着人家帮你‘打工’,也不厚道”。另外,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不够强。“带本科生做科研基本上就是带着一个‘菜鸟’打副本练级的过程,不能期待他能独立完成任务,应该是导师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环节,并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引,以及说明导师想要的效果,这样他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和指引一步一步完成”。第三,本科生的学术理论体系不健全,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中有些能力可能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由于以上原因,皮圣雷总结,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有“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需要被体谅。本科生到底应该在课题组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导师该如何帮助本科生找准定位?本科生如何将自己的一腔热血转化成存在感和成就感?这是大家目前都在探索的议题。本科生做科研,期待“师傅领进门”而在必要的心理建设之后,不少本科生还是一踏进科研丛林就“两眼一抹黑”,急切地盼望明确、具体地指引。像张萌一样,受访同学回忆起初接触科研时的感受,都觉得自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简直“弱爆了”。文献搜索有如“大海捞针”“英文文献只能看懂连词”“开组会听了一年多才听懂”“写英文论文一天只憋出50个单词”……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科研思维欠缺等原因,本科生在课题组中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地位,面对眼前的几座大山,感到寸步难行。该如何突围呢?同学们很期待“师傅领进门”。殷硕虽然早早就进了课题组,但“没人带,就靠自己野蛮生长”。“老师很忙的,没时间管本科生,不懂就问师兄师姐,再不懂,才问老师。”殷硕说。他形容自己是个“挺要强的人”,“谁还没点焦虑啊,自己克服克服呗”。他自己一点一点啃英文文献,寒假在家写论文经常凌晨两点才睡觉,乐此不疲地上下求索。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李夏静(化名)也很焦虑,因为结题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实验成果却一直出不来。她和导师的沟通存在严重的问题:“导师虽然告诉了我整个实验的预期成果,但是没有指导实验方案怎么具体设计,我其实一直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导师一直鼓励我去尝试,其实我是希望她帮我指一个明确的方向。”相较前两位同学而言,武汉一所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蔡泽琛(化名)在本科期间做科研的过程就非常顺利,而且结果很符合自己的预期。“导师当然会意识到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够,在做课题之前就会告诉我们要学什么。”他介绍说:“导师初期的指导能够帮我们快速入门,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个科研选题都是老师给的。我的导师直接给出了整个科研课题的路线图,把阶段性成果都先猜测出来了,我的工作就是把中间的过程补充好。等到第二个科研项目的时候,部分选题思路来自我的导师,他还负责帮我联系了校内外专家,同时也参加了很多讨论。”当然,蔡泽琛自己也非常拼,“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大二的寒假大年三十还在写代码、跑模拟”。从大二到大四,蔡泽琛已经产出两篇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以及一篇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并且申请到了国外一所顶尖大学的直博项目。蔡泽琛觉得适合自己的导师不是碰巧遇到的,而是精心挑选来的。他总结说:“既不能挑那种很多帽子的导师,否则导师的组很大,很难有时间带本科生,也不能挑已经不太参加科研的老师。比较合适带本科生的其实很多都是优秀的青年教师。”本科生做科研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学生们都在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导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把导师和同学的交流规范起来。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苦涩,我觉得科研只适合少数人。”李夏静说:“我认清了科研的现实,我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重复地做实验,去验证,我更希望能够快速看到我的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以后我会尽量不走科研这条路。”李夏静和李竞奕都对科研没有好感,而蔡泽琛却尝到了科研的甜头。那么,是不是每个本科生都应该尝试做科研?本科生应该从科研中获得什么?皮圣雷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作为导师,他有时候不敢鼓励本科生都去做科研,“可能人家以后不准备做学术,而是准备直接工作”。但反过来想,他也深知做科研的好处。“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此我们需要教本科生一些‘方法’。而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学习。”皮圣雷认为,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再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和工作,“不管未来走不走学术之路,这都是他们需要的”。事实上,皮圣雷的想法在一些本科生身上已经得到了印证。“科研经历对你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科研思维!”张萌面对问题脱口而出。她认为,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操作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这帮助她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这个世界,以便给自己定下一个发展目标。张萌的老师平时上课时会对大家的科研思维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讲解科研形势、科研手段等,“然后,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不断走,错了再回来”。殷硕也感受到了科研思维的魅力,因而愿意在科研的苦海中继续快乐地遨游。但不同于张萌对科研思维的理解,他给科研思维的定义更接近于“习惯”。他说:“现在我听一场报告,不只是被动灌输,也会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相结合,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这种科研思维已经贯穿在我的日常生活里了,干啥都要理清思路。”科研思维的价值仿佛已经在师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而其内涵之多样仍旧有待探索。就像解决本科生做科研遇到的其他问题一样,皮圣雷说:“答案不一而足,还在摸索之中。”(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徐司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