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本科生参与到了科研当中,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这种现况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科研基地逐渐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推动了本科生更早进入课题、实验室和团队,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将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更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本科生对科研的定义,如何找到自身的课题研究角色?科研的定义是什么?科研应该如何定位?首先,我们第一步要搞清楚,做科研、跟组会和后勤打杂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上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和刷试管的工作就是“后勤打杂”。本科生在科研入门前期的独立前行其实,一些导师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也会表现的有点不知所措,本科生做科研前必须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本科生大多对科研道路比较迷茫。由于没有办法在本科阶段精准的判断出该学生是否未来准备做学术,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好把握。第二,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待加强。与本科生一起做科研,基本是和小白一起打副本升级的过程,而且本科生未具备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三,本科生未构建健全的学术理论体系。知识储备缺乏、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这些能力还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总结以上原因,本科生在入门科研前期需要野蛮生长,同时导师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十足的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是需要被体谅的。工作与学术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科研思维”科研思维是什么?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得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自我认知,了解自己,以便给自己发掘下一个理想目标。现在知识领域高速发展,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本科生需要学习接触到更多知识,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另外,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能够把科研思维和方法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不管将来是否做学术,都是目前需要学以致用的。科研思维的价值目前已经在导师与学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其中的内容之多还有待去探索,更多是为了学生能够像解决科研问题一样去解决遇到的其他问题。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培养科研后备军,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始》,如下:6月底,西湖大学暑期科研实习项目开放报名,42个实验室共开放78个实习名额,实习期为4周,主要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大二、大三本科生。高校开展科研实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说明我国具备科研潜力的年轻学子大有人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相关激励机制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一刀切。浙江大学甚至提出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再看看最近国家青少年大赛获奖的那些中小学生项目,一个个都是高大上的科研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叫一个普通大学的教授都做不出来。而小学生的基础最多只有语、数,怎么可能具备处理复杂高精尖科研难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如果说连小学生真能做出教授、博士都做不了的科研难题,要么说明我们的教授、博士太菜了,要么只能说是天才少年,俺更希望是后者,而非前者。国家培养科研后备军,不是从小学生抓起,而要从本科生抓起。本科生更方面基础知识已经具备,稍微训练和练习,就能很快上手解决一些常规科研难题。这一点带过本科毕业设计学生的老师,肯定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网络上都能找得到,也能自学,所以现在的本科生可以说,平均的综合能力会比以前的本科生更加优秀一些。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培养的顶尖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要有足够多的顶尖人才,还有一种培养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就是所有专业可以借鉴医学领域的“本硕博”八年制培养模式,从本科开始,就挑选出一批将来有希望以科研为终身事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进行本硕博的一贯制培养,甚至到就业都能直接安排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有长时间和更早的科研训练和目标,这相比于其他普通本科生而言,是拥有巨大资源和时间优势的。
图片来源:pixabay在过去的两年里,我非常享受在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一间材料化学实验室做科研的经历。能够在合适的实验室里将本科教育与初始的科研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我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三个月,我联系了一位教授,表示想要去他们的实验室兼职工作,随后我很幸运地被招募了。我在项目中收获了一篇自己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还有如同家人一般的研究团队。这些经历为我申请研究生学校做了准备,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喜爱的学科方向。然而,我也曾经与失败抗争,既要平衡自己的本科课程与研究职责,又承受着逼迫自己完成项目的内在压力。回过头来看,我希望有人在那时可以告诉过我一些值得期冀的东西,并就如何从科研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提出建议。由于针对于本科科研人员的指南非常少,以下是基于我个人经历的一些建议。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很多人是通过扫一眼教职工名单,然后给其研究貌似比较有趣的几位教授发邮件,从而开启自己的本科研究。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进入某个实验室,但它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寻找实验室之前,应深入地对科学进行了解,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量地进行阅读,去和别人交流,和老师交流的内容不要局限于他们的课程,也可以是对科学的漫谈。订阅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的电子邮件通讯,试着定期阅读一些研究的亮点和科学新闻。播客(Podcasts)以及一些来自于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或Quanta的文章也是很有意思的信息来源。在推特上关注一些学者,期刊和大学。你应该对科学多进行一些了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努力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由此开启本科阶段的研究。去寻找问题,而不是学科。你可以选择某个想研究的专业,但不要让这一点限制你对实验室的选择。现代的实验室都是跨学科的,并且和你在本科实验室里做的事情非常不一样。不要局限于你的院系,尽量去所有相关院系的实验室看看。根据他们想要解答的问题来选择实验室。导师和研究同等重要。通过联系组员来了解你目标实验室的环境。组员们是否都很平易近人?该实验室是善气迎人,还是高高在上且充满竞争?实验室领导是放手不理还是亲自实践?如果你加入的是一个小团队,你将有更多机会被主管的导师直接指导;若是在一个大团队里,指导你的人则更有可能是博士生或研究生。信心十足地打招呼。一旦你决定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并且发现实验团队的氛围很健康,就去给带头的研究员发一封邮件。一定要确保讲清楚你为什么对该实验室的工作感兴趣,还要说明你已经和实验室的其他成员有过沟通。如果他们没有回复,请耐心一点。要是过了一个多星期你还没有收到反馈,就再写一封邮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他们,比如请组员帮你问问。充分利用这次经历做研究要始于阅读,并坚持阅读。一般来说,带头的研究员会给你分配一位导师和一个课题。主动去要文献来读:了解这个领域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这项工作很重要,这将有助于课题的推进。既要读自己的领域,也要读其他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作为一名本科生,你可以自由地转变专业和未来计划。确保在阅读文献和做实验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兼顾这两样东西是有难度的,但这会让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科学家。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并让你的导师得知。想想什么是你能从研究中得到的,以及你愿意在这上面投入多少时间。除了学习实验技术,你想不想学习怎样分析结果和设计实验?你想不想借助申请本科实验项目的助学金来学习写标书?你想不想通过参加会议来提升自己的演讲水平?你想不想以文章的发表来结束这个课题?弄清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会帮助你更高效地掌控时间。研究是费时的。如果实验没有成功,或者课题向前推进的速度没有你预料的那样快,不要指责自己。科学就是要在失败中一次次地尝试。习惯并接受失望也是研究的学习曲线的一部分。寻求一种健康的平衡。大学里要做的事本来就已经有很多了,做研究只会占用你更多的时间。分配时间的时候,尽量匀出整段的空闲时间(一整个下午或者单独的一天)来做研究。赶时间完成某个进度可能不太安全,并且会产生无用的结果。请一直为实验计划出额外的时间。考试周在实验室少干一点以免自己不堪重负。定期和导师交流你的时间安排和内心感受,这样你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里安排实验,也可以保证心理的健康处于最佳的状态。寻求经济支持。如果你希望暑假留在自己的研究所干活,研究所可以申请资助以报销你的开支。如果你想去其他大学,你可以向其研究所的本科研究项目、基金会、公司或学术协会申请资助。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会为本科生项目提供研究经历。大学、基金会和学术团体也可能提供助学金来支付你参加各种会议的旅费。不要让金钱限制你想做的事情。和高年级的学生或教授谈谈,或者去网上搜寻各种各样的机会!风物长宜放远量。你的本科研究不代表你毕业以后要做的东西。坚持阅读和上课,远离自己的舒适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就是你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出的最好准备。
“我第一次进课题组,听组会,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张萌(化名)说。像张萌一样,本科生参与科研,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现在,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中国青年报》7月8日)本科生是否应该做科研,一直是有争议的。反对方认为,本科生大多基础不牢,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不够强,还未达到做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所以,要求本科生做科研有“拔苗助长”之嫌。而支持方则表示,补上本科阶段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缺失,便有可能固化大学生科研基础,为以后给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提供有力支撑。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路,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我认为,这样的规定是符合现实需要的,也是时代大势所趋。但也要认识到,本科生做科研的现实局限性,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无法忽略,迷茫与焦虑也是正常反应。不过,两者并非天然对立,可以通过一系列举措疏解,并实现一种相对平衡:在追求科研的路上,放大科研的价值和魅力,使参与者放下迷茫焦虑,与科研更好融合,进而坚定走向未来。本科生做科研与否,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既要看学生的意愿,也要看教授的态度,而不是强制或者盲从。有了这样的双向选择,本科生闯科研“失控”的概率也会相对小一些。当然,这样的双向选择只是基本前提。毕竟很多学生在报名做科研时,往往都是一腔热血,不少人经过一段时间磨砺后,往往心力交瘁,或者直接退出。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做科研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有局限性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方法去克服。现实中,不能只给本科生做科研的政策环境,却不为本科生量身定做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培养机制。这套机制,要遵循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保证科研培养内容和本科生自身专业基础相适应,又要进一步加强导师的教育责任,呵护本科生的科研初心,而不是将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直接照搬过来。有了这样一套机制,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才能真正养成,他们的一腔热血才能不浪费。即便最终未能成功,也有一定价值和意义。(默城)
本科生闯科研丛林,如何走出尴尬 学生:期待“师傅领进门” 教师:确立“科研思维”最重要“我第一次进课题组,听组会,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张萌(化名)说。像张萌一样,本科生参与科研,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正变得越来越普遍。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本科生做科研应解决三大问题本科生做科研应该如何定位?这是学生和导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科研的定义是什么?”在北京读大三的学生殷硕(化名)给自己设问:“首先你得搞明白,做科研、跟组会和打杂有没有区别。”殷硕大二就“幸运地”进入了一个代谢组学方向的课题组,他理解,“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里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以目的为导向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现在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刷试管的工作则是“打杂”。他所在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本科生进实验室是大势所趋”。殷硕观察,做原创性研究工作的本科生少之又少,仅仅跟组会和纯打杂的则大有人在,不过在他看来,所谓“打杂”和所谓的“做科研”其实是分不开的,“这是个过程”。但还有一些“打杂”的本科生对现状不太满意。在河南一所高校读基础医学专业的李竞奕(化名)说:“进实验室就是帮导师采标本,‘水’了一个学期,啥都不让干。”其实,一些导师在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时也有点不知所措。“我经常反思我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皮圣雷觉得,本科生做科研必须先解决三大问题,否则他们在课题组里的处境就会略显尴尬。首先,本科生大多“不确定今后的路要怎么走”。皮圣雷认为,由于无法在本科阶段准确地判断出学生以后是否准备做学术,所以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太好把握,“如果以后他不做学术,按照要求研究生一样去培养他,就可能让他误入歧途,而且拴着人家帮你‘打工’,也不厚道”。另外,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不够强。“带本科生做科研基本上就是带着一个‘菜鸟’打副本练级的过程,不能期待他能独立完成任务,应该是导师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环节,并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引,以及说明导师想要的效果,这样他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和指引一步一步完成”。第三,本科生的学术理论体系不健全,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中有些能力可能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由于以上原因,皮圣雷总结,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有“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需要被体谅。本科生到底应该在课题组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导师该如何帮助本科生找准定位?本科生如何将自己的一腔热血转化成存在感和成就感?这是大家目前都在探索的议题。本科生做科研,期待“师傅领进门”而在必要的心理建设之后,不少本科生还是一踏进科研丛林就“两眼一抹黑”,急切地盼望明确、具体地指引。像张萌一样,受访同学回忆起初接触科研时的感受,都觉得自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简直“弱爆了”。文献搜索有如“大海捞针”“英文文献只能看懂连词”“开组会听了一年多才听懂”“写英文论文一天只憋出50个单词”……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科研思维欠缺等原因,本科生在课题组中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地位,面对眼前的几座大山,感到寸步难行。该如何突围呢?同学们很期待“师傅领进门”。殷硕虽然早早就进了课题组,但“没人带,就靠自己野蛮生长”。“老师很忙的,没时间管本科生,不懂就问师兄师姐,再不懂,才问老师。”殷硕说。他形容自己是个“挺要强的人”,“谁还没点焦虑啊,自己克服克服呗”。他自己一点一点啃英文文献,寒假在家写论文经常凌晨两点才睡觉,乐此不疲地上下求索。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李夏静(化名)也很焦虑,因为结题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实验成果却一直出不来。她和导师的沟通存在严重的问题:“导师虽然告诉了我整个实验的预期成果,但是没有指导实验方案怎么具体设计,我其实一直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导师一直鼓励我去尝试,其实我是希望她帮我指一个明确的方向。”相较前两位同学而言,武汉一所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蔡泽琛(化名)在本科期间做科研的过程就非常顺利,而且结果很符合自己的预期。“导师当然会意识到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够,在做课题之前就会告诉我们要学什么。”他介绍说:“导师初期的指导能够帮我们快速入门,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个科研选题都是老师给的。我的导师直接给出了整个科研课题的路线图,把阶段性成果都先猜测出来了,我的工作就是把中间的过程补充好。等到第二个科研项目的时候,部分选题思路来自我的导师,他还负责帮我联系了校内外专家,同时也参加了很多讨论。”当然,蔡泽琛自己也非常拼,“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大二的寒假大年三十还在写代码、跑模拟”。从大二到大四,蔡泽琛已经产出两篇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以及一篇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并且申请到了国外一所顶尖大学的直博项目。蔡泽琛觉得适合自己的导师不是碰巧遇到的,而是精心挑选来的。他总结说:“既不能挑那种很多帽子的导师,否则导师的组很大,很难有时间带本科生,也不能挑已经不太参加科研的老师。比较合适带本科生的其实很多都是优秀的青年教师。”本科生做科研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学生们都在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导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把导师和同学的交流规范起来。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苦涩,我觉得科研只适合少数人。”李夏静说:“我认清了科研的现实,我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重复地做实验,去验证,我更希望能够快速看到我的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以后我会尽量不走科研这条路。”李夏静和李竞奕都对科研没有好感,而蔡泽琛却尝到了科研的甜头。那么,是不是每个本科生都应该尝试做科研?本科生应该从科研中获得什么?皮圣雷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作为导师,他有时候不敢鼓励本科生都去做科研,“可能人家以后不准备做学术,而是准备直接工作”。但反过来想,他也深知做科研的好处。“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此我们需要教本科生一些‘方法’。而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学习。”皮圣雷认为,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再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和工作,“不管未来走不走学术之路,这都是他们需要的”。事实上,皮圣雷的想法在一些本科生身上已经得到了印证。“科研经历对你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科研思维!”张萌面对问题脱口而出。她认为,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操作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这帮助她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这个世界,以便给自己定下一个发展目标。张萌的老师平时上课时会对大家的科研思维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讲解科研形势、科研手段等,“然后,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不断走,错了再回来”。殷硕也感受到了科研思维的魅力,因而愿意在科研的苦海中继续快乐地遨游。但不同于张萌对科研思维的理解,他给科研思维的定义更接近于“习惯”。他说:“现在我听一场报告,不只是被动灌输,也会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相结合,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这种科研思维已经贯穿在我的日常生活里了,干啥都要理清思路。”科研思维的价值仿佛已经在师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而其内涵之多样仍旧有待探索。就像解决本科生做科研遇到的其他问题一样,皮圣雷说:“答案不一而足,还在摸索之中。”(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徐司羿)
如今众多高校在学生教育上不断改革,让学校的教学建设更加富有成效,学校投入很多,也费了很多心思,其中最让我们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拓展和探索,如今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本科生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对于学校和学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很多刚上大学的学生对科研还是不了解,想要入手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接下来,小易给大家解解惑,希望你们能在大学阶段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要适应大学的氛围,在学习上,不仅要学好各科基础知识,还要对未来的规划做一些准备,如果有考研、考博、做学术的,那么大学阶段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如何处理好学业和科研这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科研,这其中还是有不少难度的,只要下定决心才可以开始。在大学的前期阶段,学好基础知识,还要锻炼好写作和表达的能力,可以多参加一些展示自己的活动,演讲或者辩论都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多看一看、写一写,都是不错的锻炼。要未雨绸缪,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前,一定要和导师多沟通,让导师看看你的潜质,因材施教,也能很好的规划你未来的道路,本科生对于科研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所以只要指好方向,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1.通过科学的研究及相关技能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科研实验的能力,在创新性、逻辑性、交流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英文写作方面,这些是做科研必要提高的素质;2.在本科阶段就参加科研,有助于以后进一步深造,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增加名校录取的机会,表现优秀的,还会获得推荐机会,保研也是非常有希望的,而且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因为有基础,可以更早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3.从导师开始,多给学生指导,让学生不要有科研很难的负面思想,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工作,而且多传授经验,让学生产生兴趣,多在网上获得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如今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对做科研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学好专业知识和做好科研并不矛盾,优化时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学好专业课,课余时间可以多参与科研活动,能让学生时代更加充实。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本科生必然要面临科研方向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繁杂的信息和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建议,本科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诸如:1、该研究方向的研究意义和相关背景是什么?2、该研究方向是否属于国际国内热点或前沿的研究方向?3、能否有望在本科阶段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甚至重大的突破?4、自身的能力能否适应该研究方向对本科生相关研究能力的需求?5、在研究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自身需要补充哪些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当然,本科生也可能围绕个人的前途和长期发展存在若干的担心和疑惑。虽然以下列出的问题未必跟科研直接相关,但是同样是本科生关心的热门议题。1、科研工作能否为自己后续免试推荐研究生加分?2、能否在研究生面试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亮点和特色?3、后续出国深造的话,是否能够帮助个人增加录取概率并获得奖学金资助?4、该研究需要投入的时间大概要多少?如何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中落实相关时间?在回答这些问题和做决定以前,我们不妨先仔细审视一下我们追求的目标,本科生可以尝试先将与科研无直接相关的因素丢弃一边,从而专注于科研本身去思考。对于大部分的本科生而言,影响其做出最终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个人兴趣诚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本科生不但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投入大量的时间于该事情,甚至可以从宝贵的休息中挤出时间去做。就结果而言,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事情的执行情况还是本科生的个人身心愉悦程度均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同理,兴趣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一书中,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详细描述了他和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克里克全心全意地开展合作,共同致力于研究DNA内部结构的详细经过,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模型但又不断地被实验结果所否定。但是,他们依然痴心不改,努力坚持,最终合作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人们对生物体基本遗传物质结构的认识。由此可见,兴趣的确是科研工作最好的驱动力。学校特色在报考学校以前,很多本科生可能对自己所在的学校进行过详细的调研。在科研方向的论证阶段,不妨从科学研究的视角重新审视所在学校的学科、学术、平台、研究等方面的特色,这个对于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导师的选定以及个人的长期发展均是大有裨益的。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能源电力行业为背景,以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目标的行业内特色学校,其在能源电力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学科,本科生可以大胆地开动脑筋去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方面学校和导师既有意愿也有相关知识、能力和人脉尽力去帮助其成长,另一方面,学校强大的校友资源也可以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给予帮助。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的绿色电力协会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了“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等系列活动并坚持了10余年,不但给偏远地区送去了电,而且为老乡增了收。这个例子就是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工作的典型案例。职业愿景在科研方向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具备条件的话,本科生应尽可能地将科研工作与个人的长期职业愿景相结合。具体而言,本科生可以通过科研进一步详细了解拟从事职业的重要信息,并有更多机会跟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接触。长期坚持以后,本科生不但能够厘清科研的目标和方向,而且对长期发展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也能有一个更为具体、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后续做事过程中,本科生便一直可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个人的努力与科研工作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一些注意事项及小技巧罗列如下:兴趣应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及思考之上兴趣的确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本科生要围绕感兴趣的事情不断的尝试、探索、思考和论证,详细确定自己的兴趣点。部分情况下,一些本科生所谓的“兴趣”有时候并非如此,实际上其未必真的感兴趣,类似于叶公好龙,哪天机会真正的摆在面前反而止步不前。本科生应尽早制定职业的愿景及规划一般而言,本科生应在大二的时候便开始思考此事,并且有目标的搜集相关信息,向老师等长辈咨询以及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等获得对拟从事职业的若干新认识。在科研的过程中,本科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丰富与职业愿景密切相关的能力、简历以及相关领域人脉。本科生应全力以赴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开展详细的调研在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科研议题后,本科生可以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让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后续进行科学论证及判断所需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实在不胜枚举。比如,想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可以关注若干知名科学家的近期言论及报道;想知道科研需要具备的若干核心技能,可以关注相关知名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及历史文章;想具体了解跟自己情形类似的本科生相关科研的经历,可以看知乎上的一些热门问答或者自己去提问。总之,本科生需要不断地开动脑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围绕目标进行调研并解决问题。总之,本科生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都应该首先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有重大意义、有重要价值的事情。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熊丙奇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7月8日《中国青年报》)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这首先必须搞清楚“做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偏离了初心。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主要是通过给本科生提供与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做科研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体验科研过程,由此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做科研”的立足点也是搞教学,培养人才,应该重视对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指导,让他们在参与科研中收获成长。但是,在大学的具体办学中,有的大学和教师却是从科研成果角度理解本科生“做科研”,这就让本科生“做科研”陷入尴尬。基于科研成果推进本科生“做科研”,有的导师就会认为本科生没能力做科研,对科研项目无法作出实质贡献,因此并不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甚至将其视为麻烦、增加工作量。有的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导师一直不派任务,就是派任务,也只是打杂,就是由于这方面原因,这让不少学生觉得“做科研”没什么意思。本科生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在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是很普遍的,而教授对本科生也很重视,会以导师身份布置学生参与科研的任务,并花时间了解学生进行科研的情况,和学生交流参加科研项目的心得,共同分析、解决学生参与科研遇到的问题。这让学生能逐渐进入科研的节奏,从不会、不懂,到快速融入科研团队,甚至可在一些重要学术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用科研机会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是同一个目的。在我国,大学的功能经常被定位为三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且,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超过人才培养之势。而发达国家的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就是研究型大学,学校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目的,也是进行一流人才培养,即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这和大学考核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有关,我国考核教师,主要用论文、课题、经费等指标,教师于是围着这些指标转,不能为这些指标作出贡献的教学活动,就会被边缘,甚至被视为负担。用是否撰写、发表了论文,或者申请到专利,作为评价本科生“做科研”教育改革和参与学生本人的重要指标,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大学本科生“做科研”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学校就宣传本校本科生发表多少论文。为此,有的学生参与“做科研”就以能否发表论文作为有无意义的判断依据,似乎没有发表论文,“做科研”就无意义,还有的学生则急切地想在本科期间就发表论文,为自己评优、研究生免推资格增加砝码,由此滋生买卖论文、代写论文等弄虚作假问题。因此,要让本科生“做科研”走出尴尬,做好本科生“做科研”的教育改革,让学生通过“做科研”获得成长,就必须回到提高人才培养的初心上来,“做科研”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为了获得所谓的科研成果。说到底,本科生“做科研”,要让学生不迷茫,导师不困惑,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当大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做科研”就很自然地成为培养人才的一部分内容。
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中科创新计划,2018年立项课题的结题答辩会在中科院光电所进行,实验室有一支队伍参与了结题答辩,经专家评审,在近20支队伍里,综合排名第8,他们是前期立项队伍中途放弃后,临时组队后期加入3位本科生,为了尽快熟悉课题背景,他们经常到实验室旁听研究的学术交流会,主动请教老师和研究生学长,参与研究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件,在立项的4个课题中,他们是完成的最好的一组。这三位新同学都不是成绩很优秀,而且具备推免保研的学生,他们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参加这个项目的。如今的本科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同学,在校期间,都想尽早的接触科研,成绩越突出越好,越有想法的学生,更是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有很多,参加课程设计、科创竞赛、或者参加创新创业计划,有的同学更是主动联系任课老师,去所在实验室去学习,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如今各个高校也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制定了很多的政策。学生参与科研,不仅仅收获了宝贵的科研经历,还收获了诸多成果,如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有的同学是因为这些科研成果选择去科研的,会对自身的保研加分以及出国简历起到更好的装饰,其实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出于短期利益及功利思想为目的的科研经历,只是但方面的注重有或者没有,而不去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结果更加助长了大家的功利心,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浪费指导老师的心血。如今的本科生创新基金、科创竞赛指导经验的老师,心里总是堵得慌,因为每年创新活动开始的时候,总是有大量的学生报名,但是中途却有大量的学生选择放弃,只是为了在简历上能够有一些文字的装饰。如今低年级本科生中,虽然课程任务不多,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但专业基础缺失或薄弱,无法去进行高质量的科研,快要毕业的高年级同学,有了基础,却没有时间来参加科研任务,只能把科研的初衷和任务放在后面,只有少数有兴趣的同学外,科研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仅仅是装饰门面的副产品。我们要对本科生参加科研持肯定态度,但是中间的管理应该加强,不能让科研工作成了学生满足自身功利心的工具,这样就和科研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当前知识的更新频率很快,每年有上百万篇以上的论文发表,形成的数据库浩如烟海。文献调研的目的并非穷尽的去阅读所有相关文献,而是有重点的阅读与研究主题最为契合且重要的文献,从而能够提升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大部分本科生尚处在知识积累和增长见识的重要阶段,未来人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时应该更加注重研究视野的培养,而非文献中的细枝末节。基于以上认识,阅读文献时可以有意识的思考该研究主题的研究历史、形成的研究分支、获得的重要进展、和该领域活跃的学者等等。具体而言,本科生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详细了解研究主题下已形成的各个研究分支的概况。当前,学科细分、学科间交叉融合非常普遍,各个学科的内涵都在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研究分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泡随处可见。例如,烧水时容器底面不断涌出的水相变后产生的蒸汽泡,游泳时拍打水面时在水中形成的空气泡,洗衣服时加入洗衣粉或者洗涤剂在水中产生的肥皂泡。即使对于研究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空气泡和蒸汽泡,其已经存在的分支便已非常之多。与此研究主题相关的分支及其关注点枚举如下。1、对于动物学家,重点关注与气泡相关的水生动物的捕食行为,例如座头鲸利用气泡围困鱼群进行捕食,枪虾利用其身体产生的剧烈振荡的汽泡捕食小虾。2、对于物理学家,重点关注汽泡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发光、射流等物理现象。3、对于声学家,重点关注水下航行器在行进过程中因汽泡的破裂产生的噪声及其对航行器隐身性能的影响。4、对于材料学家,重点关注汽泡引起的材料破坏的机理及材料表面的损伤特性及防护方法。5、对于医学家,重点关注利用汽泡溃灭的能量进行高精度、低创伤的医学治疗。6、对于水力机械领域学者,重点关注汽泡的形成对机组内部流动及宏观特性的影响。7、对于光学领域学者,重点关注激光诱导产生的汽泡初期阶段的等离子体演化机制。8、对于化工领域学者,重点关注表面活性剂对气泡生成的影响以及气泡对于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即使对于一个简单的气泡和汽泡现象,其形成的研究分支已不胜枚举,大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承受的文献调研的范围。若本科生不注意研究脉络的梳理和关键问题的提炼,不但阅读文献时劳心费力,难以长期坚持,而且对文献的领悟及研究结果精髓的理解也是囫囵吞枣、不得要领。其次,深入了解已经形成的各个分支的研究特色。因为依托的研究背景和拟取得的研究目标的不同,每个分支均会具有自己鲜明的学科和研究特色。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认真思考和体会这些特色和不同分支间的互补性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例如,同样是研究气泡破裂时带来的材料破坏,各个分支的研究重点大不相同。对于物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侧重于新现象的发现及其物理机制的阐述。对于水力机械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则侧重于这些新现象对于水力发电机组内部流动和机组宏观性能(比如运行效率和发电功率等)的影响。对于材料学家,研究的重点则侧重于依托这些新发现的物理机制,设计并优化现有的材料,使其可以抵抗或者减轻气泡破裂带来的材料破坏。由上例可以看出,上述研究视角的差别可能带来很多新的想法,甚至如果能够不断深入便可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因此,在文献调研过程中,本科生可以尝试不断思考、体会所在学科学术研究的特色,并与同一研究主题下相关学科进行比较、借鉴,这样便可以逐步开阔研究视野。最后,重点关注学术分支形成过程中的起到开创性作用的重要论文。每个学术分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若干重要的学者起到引领性的作用。具体而言,他们或发现了新的重要现象,或引入了前沿的研究工具,或发明了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诸如此类。这些重要的论文在学术分支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发了后续大量学者关于此问题的思考和相关研究的跟进。例如,气泡在极端条件下振荡并破裂时会使其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发光现象。这一现象在二十世纪50年代便已经观察到,但相关的定量研究进展微弱,核心的原因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精确控制气泡行为及其发光现象。二十世纪90年代,若干学者合作研发了一个采用声场精确控制的单个气泡稳定发光的装置,可以形成长期稳定发光的气泡并具有非常好的可重现性。随后,该领域的研究井喷式发展,大量学者迅速进入这一前沿领域,产生了很多高水平的成果,从而形成了单个气泡声致发光研究这个内涵丰富的学术分支,对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也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有争论的议题。本科生应将自己的宝贵时间多用来去阅读这些开创性的论文,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后续有机会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指导本科生的若干经验,一些相关建议梳理如下:学会同主题阅读每个分支文献均不少,采用同主题阅读很适用于本科生时间较为零碎这一特点。比如,本科生可以用周末的一个上午集中精力围绕一个较为精细的研究主题开展阅读。主题的选择可以是某种最新的研究设备、某个学者或者课题组在此领域的系列研究论文等等。关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不同领域间的互补性很强,有时候对于某研究领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在另一个领域却是已经突飞猛进。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可以多尝试去借鉴其他领域的丰富成果和研究思路,这样形成的学科交叉更为可行。找到该领域的重要开创性论文在文献调研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去找到有价值的论文,比如关注被其他学者引用非常频繁的若干论文、文献引言部分的论述中经常被提及的重要工作、知名专家综述中高度认可的论文等等。通过不断去阅读优秀论文,本科生的科学鉴赏水平也会逐步提升。不必太在意论文的发表时间除了一些近期刚刚发展和兴起的技术和领域,本科生的大部分文献调研应该更多关注学术思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等等过程,不必太在意其他。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