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想读博士,要遵守考硕士再到博士的途径,也有一些专业可以硕博连读。而我们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本科学历来申请美国的博士。这不是做梦,你在国内本科毕业后,就可以申请美国的硕士,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下面郑州立思辰留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申请。首先我们看看本科直申美国博士的难度。一般来说需要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士学位②GPA大于3.5③托福100分以上④GRE325左右⑤GMAT大于700分。 相对来说,文科的专业比理工科直申博士会容易一些,理工科需要在专业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在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做过相关的项目在申请上会比较有优势。如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次选择,是拿到硕士学位后结业,还是继续读博士。其次需要考虑你是否真的适合直接去美国读博士?博士跟本科生不一样,是为了培养研究生人才,课程偏理论,就业方向是专业的研究学者。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是枯燥和漫长的,这不仅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考虑一下费用。美国大学的博士一般是5年左右,全部自费的情况下,一年大概需要100-150万左右。当然美国博士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机率非常大。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能够承担学费,那么可以尝试直接申请美国博士。
本科毕业后,吕俊鹏便直接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在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倪振华院长的邀请下,吕俊鹏来东大任教。而立之年,已是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吕俊鹏教授淡泊名利,敢为人先,在低维微纳光学、光电子学等关键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吕俊鹏,2013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低维材料光学和光电子学研究,在硫化钼、磷烯等二维材料的物性调控与光电器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承担或联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培育项目、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担任全国纳标委低维纳米工作组副秘书长。和女友一同出国读博,2017年进入东大1986年,吕俊鹏出生于农村。每年放暑假,他都要帮家里人去地里干农活。谈及学习的动力,自称小学之后再没考过第一的吕俊鹏说,就是因为"懒",如果自己学习好一些,也许以后就可以多一种选择。吕俊鹏在本科读书的时候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人——他的夫人,他们从本科到博士一直是同班同学。自称"学渣"的吕俊鹏,在学霸女友的陪伴下,本科没有挂科,也顺利通过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资格QE(Qualification Exam)考试。在大四那一年,吕俊鹏收到了德国不来梅大学(University Bremen)和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的offer,两个专业分别是微电子和光通信。最终,吕俊鹏选择和夫人一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物理。读博这件事也是吕俊鹏在学习路上的分水岭,他的思维和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深入接触科研中,他找到了新的学习动力,那就是对科研产生的热情和在科研上取得的成就感。在201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吕俊鹏遇到了他的"伯乐"倪振华院长。倪院长看到他的科研方向和东大物理学院想要发展的方向相关,就极力邀请他来校任教。直到2017年,吕俊鹏被东大物理学院的执着和真诚打动,成了东大的一分子。他非常感激东大物理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没有任何头衔的普通教授成长为第十四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和江苏省"双创人才"。这些头衔的得来也离不开吕俊鹏的个人奋斗,在2011—2019年,吕俊鹏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让他的学生感到惊奇的是,不管是凌晨1点还是早上8点给吕俊鹏教授发消息,他都会及时回复。吕俊鹏说,做科研的老师是没有固定的"996"的,也是没有办法完全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我们随时可能处于一个工作的状态。在追求自由与遵守规则间游刃有余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吕俊鹏的生活中不只有科研,"老师"这个标签更是他工作中的重要身份。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吕俊鹏认为他首要的工作是要教会学生做事的态度,这也是他在科研学习道路上一路走来所体悟到的最深刻最重要的一点。"做科研的时候态度一定要端正",这是吕俊鹏生活处事的哲学。在他看来,不论日后对自己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做好眼前事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既然一只脚迈进了科研的门槛,那就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钻研,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但好高骛远却从来只会让人一事无成。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吕俊鹏更多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把课上讲授的知识真正吸收,为此他也颇费了不少脑筋。在新加坡的留学经历使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两年教学经历的摸爬滚打中,他萌生了给研究生开设全英文课程的念头。就像某些学生所评价的那样,"吕老师有一种难得的平衡感,可以在追求自由与遵守规则之间游刃有余",全英文课程是执教两年来他所做的最大的创新尝试,而口碑良好的教评也给予了他最大的肯定。在学生眼里,课堂之上的他可以严肃认真,"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老师吕俊鹏。这是我的第一句中文话,也是最后一句"。课堂之上的他也可以暖心体贴,担心学生下午容易犯困,上课带了巧克力给他们提神。课堂之外的吕俊鹏在学生眼里更像是一位可敬的兄长,一个可以一起打羽毛球的球友,一个一起出去聚餐的朋友。而当被问及如何形容自己时,吕俊鹏戏称自己是"标准的理工男,没有任何高大上的地方",对于学生评价中的"谦虚",他也矢口否认,"谦虚是因为本身就没有长处"。"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吕俊鹏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不论是科研还是教学,他都积极对待,勇于实践,展现了东大人"止于至善"的卓越风采。本文素材来自:东南大学官网
在2020届毕业生中,中国药科大学有这样一对学霸情侣。他们从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到一起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为博士,那一张张奖状,一篇篇论文,都见证了他们最美好的爱恋。他们就是许添和袁沁铃学霸的高光时刻许添,男,中共党员,生命科学与技术院生物制药专业2016级本科生,“拔尖计划”班班长,省级指导大创负责人曾获得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探索世界计划”全额奖学金、“探索世界计划”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拔尖计划”卓越奖学金、“拔尖计划”励志奖学金、华海药业奖学金等奖项等。他曾担任药大19年国际合成生物学竞赛iGEM队长,在与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375支队伍的竞争中中取得世界金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SCI期刊发表文章(IF=13.903),另共同作者发表四篇(IF均大于10),累计影响因子50.653分,另有两篇nature子刊在投。现被世界排名前十的约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为全额奖学金博士。袁沁铃,女,药学院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专业2016级本科生,164002班班长,曾任中国药科大学交响乐团长笛声部首席曾获得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药科大学年度人物、“探索世界计划”全额奖学金等。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艺术展演,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她成绩优异,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担任大创项目负责人,以共同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15.8分。现被世界排名前十的约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为全额奖学金博士。遇见她之前大一时,许添便有了出国的想法,他早早就在绩点、科研经历、论文、比赛、社会任职和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准备,平时会关注一些国外的老师和课题组,时常聆听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会议,并结交一些良师益友。与此同时,许添曾担任164047班班长,热爱篮球,取得江苏省高校篮球冠军赛技巧赛一等奖,3V3三等奖,还加入了生科院团委学生会,参与了BIO-X社团,为之后iGEM的队伍的成立提供了依托。经过暑期考核后,许添于大二上学期正式加入拔尖计划,担任班长;大二下学期,他在上一届参赛队长的介绍和帮助下决定参加国际合成生物学竞赛,并担任了药大2019年iGEM队长。优秀的实验项目设计一定是通过合成生物学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许添和队员们去医院、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病人、医生、供应商等各方的实际需求,将产品做到最优化,同时将队伍分组,团队分工协作,他认为:“每一位队员都在比赛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我特别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队员们!”遇见他之前对于袁沁铃来说,学习是大学的主旋律,四年前,她以江苏省最高分考入中国药科大学,大学期间,她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课程超过九十分,始终保持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专业综合成绩专业第一。该专业小而精的教学模式,让袁沁铃获得了更多与优秀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激励她早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她先后实习于四位不同方向导师的课题组,学习实验技能,自学科研软件,从科研小白到独立开展课题,期间的艰辛不言而喻。袁沁铃曾任校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两年间参与数十场演出,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更是与清华北大的学子同台竞技,最终超越百支高校代表队获得江苏省特等奖与全国一等奖。遇见他/她之后2019年初,袁沁铃加入了iGEM 的队伍,2019年11月,她与许添一起奔赴美国参加iGEM决赛,袁沁铃回忆到波士顿总决赛时,她作为主讲人需要自己撰写讲稿,而许添作为队长,在许多细节之处提出不同的见解,帮助她完善讲稿,除此以外,袁沁铃也会对许添的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帮助许添更好地思考决策,使得许多事情得到妥善的处理。他们一路走来,共同努力,互相帮衬,互相照顾,互相汲取对方身上的优点,在这期间,许添在袁沁铃的影响下变得更细心,而袁沁铃也在许添分析问题的帮助下有所收获。除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许添和袁沁铃收到了来自别的顶尖学府和研究院的offer,比如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的offer,但两人都决定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仅仅是因为感情因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极高学术水平以及它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相识相知,并肩前行故事的开始是在大二的一次奖学金答辩会上,聚光灯下的袁沁铃大方自信,许添瞬间被吸引了。之后袁沁铃加入了iGEM 的队伍,在团队合作和日常交流中,双方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相似的性格与经历、对未来共同的目标以及独属于两人间的默契,这些共性引导着他们做出了许多相同的选择,并最终走到一起。在接触中,袁沁铃发现许添身上独特的“反差萌”,一开始,袁沁铃眼中的许添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他讲话富有逻辑,对实验了解全面,擅长科研……但她慢慢发现,在讨论课题和做实验之余,许添也有幼稚的一面,那时的他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孩,而许添眼中的袁沁铃也从才华横溢的美少女,变成了可爱温柔的贤内助。当被问及对方何处最吸引自己时,他们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每一个地方都特别吸引我。”面对繁重的科研和学习任务,如何处理好恋爱和工作、学习的关系就成为了首要问题。许添和袁沁铃一致认为,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做实验的时候就去到各自的实验室,自习时可以一起学习、互相监督,闲暇之余也会相约一起出游。专注科研,步调一致两人不仅在国际大赛上获得了出色的成绩,还有着非常杰出的科研成果。在大四的时候,许添发表了多篇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论文,在他看来,激励着他坚持进行研究的首要因素是热爱,他说:“虽然科研很累,但从事研究的时候并不会让我感觉无聊,相反它能让我保持兴奋的状态。”在科研初期,面对众多的知识技能的盲区,许添通过参与师兄师姐们的实验项目,学习各种实验仪器、软件的操作,阅读大量文献,提前自学专业知识来提升自我,许添认为对于本科生,若想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除了创新的想法之外,还要具备严谨的思维,让导师信任自己能独立开展并完成课题。在此,他特别想感谢给与了他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师兄、师姐,是他们让自己学会了更多的技能,有了更多的思考。疫情期间,许添主动申请回校希望尽快回实验室做一些对疫情有帮助的研究。袁沁铃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困难,但她勇于尝试,通过查阅文献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袁沁铃来说,解决问题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当实验遭遇瓶颈,想尽各种办法,实验终于有所进展时,脸上的笑容才是最明朗的。有次她的实验遇到问题,在反复尝试以后发现,团队最开始参考的一篇文献就存在问题,虽然这意味之间的许多努力都付诸东流,但是袁沁铃并未气馁,因为通过这个问题,她打开了实验的新思路,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取得进步。笃实好学,走向成功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许添和袁沁铃能共同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为博士,离不开他们平时的付出。在学习经验方面,许添表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是及早的自学相关学科内容,带着问题学习,将知识掌握牢固,之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验当中,进行实践操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总的来说学习就是寻找问题,实践解决的过程。袁沁铃则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并且她认为面对众多需要读记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若是有出国打算的同学,要提前准备语言考试,而对于想保研的同学,则要尽早提高绩,将诸如此类的事情分散至大一、大二完成。不负初心,方得始终许添:保持清醒,保持学习知识的热情,不用迷茫,一直走,总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袁沁铃:大学是一场长跑,不能因为某个时期的成功或失败就改变了心态,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每个人奔跑的方向并不相同,不要轻易被他人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四年耕耘,用汗水浇筑的荣誉,有他,也有她。一年多的陪伴,他们在学习、科研、竞赛上相互扶持,终在大四收获满满。而今,他们选择了同一所学校,携手开始新的征程!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美国留学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想要攻读博士学位的前提是要先拿到硕士学位,二者是递进的关系;而在美国,本科之后可以申请硕士,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对于想要留学美国的同学来说,多一个选择可能也就多一个困惑:申请硕士(MS)和博士(PhD)有什么不同?我适合申请哪个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二者的区别,供大家参考做选择。1. 培养目标不同硕士培养主要以知识应用和就业为导向,而博士则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也就是说,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也比较广;而博士是更深程度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某个项目的研究或对于一个细化问题的深度探索。对大部分专业来说,博士培养的是科研能力,就业主要偏学术科研相关,比如高校、科学研究院、企业研发部门等;而硕士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职业选择范围更广。所以培养的目标不一样,适合的人群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根据你的留学目的和未来职业规划做选择。2. 申请难度不一样第一,硕士的申请比较看重申请者的学术背景,比如标准化考试成绩、本科成绩、科研实习背景。申请研究生一般GPA要求是3.0+,而申请博士项目GPA多是3.5+。博士的申请,除了同样比申请硕士更加优秀的背景以外,还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有自己的研究经历或项目、学术论文等,如果在知名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或获得过国际奖项会大大提高申请博士的竞争力。可以概括一下招生官对申请者的要求:MS的申请更多看重的潜力,PhD更多的看重申请者已具备的能力。第二,文科的毕业生申请博士学位比理科生相对容易些,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见解,和有一定说服力的学术研究能力才能与硕士毕业生相竞争,否则的话申请难度较大。所以美国博士申请的要求比硕士高,申请难度也比硕士大许多。3. 学制不同MS 时间短,PHD 时间长。美国硕士学制为1-2年,博士在4-8年不等。博士的生涯是很漫长的,所以如果对学术研究没有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4. 奖学金(花费)的差异一般而言,硕士项目普遍不提供奖学金,除非申请者异常优秀,绝大部分的硕士项目都是自费,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大概需要20w-50w之间,这就需要一定的家庭经济支撑。而博士项目一般普遍是有奖学金的,通俗的讲,PhD更像是一个工作机会,教授招你去读PhD,就相当于你过去为教授打工,而录取提供的奖学金,基本上会覆盖掉所有的生活费及学费,可能还会有剩余,这对很多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会考虑读博的因素。但是我们并不建议单纯为了奖学金而去申请读博士,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术研究,未来5-8年的时间都要生活在一个实验室或者研究文献的地方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总的来说,MS的优势是学制短,申请难度相对博士门槛低,未来就业或深造选择灵活,劣势是花费相对较高。PHD 的优势是奖学金几率大,潜心钻研有可能在学术科研上有所成就,劣势是申请要求高难度大,就读时间长,需要强大的耐心和意志力。最后,不管选择MS还是PHD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定位上,你的成绩背景是否达到申请博士或硕士的门槛?出国留学你想获得什么,是就业发展还是深度学习研究?申请者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求,才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美国留学定位选校想试试以自己的个人成绩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小程序)一键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参考他们的案例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有科研梦想,早期就规划读博深造的同学,在前期了解的阶段,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博士申请路径,如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无疑这两者都可以带你通往最高学历,在国内其区分方法是:本科直博通常是从本科毕业生里遴选优秀学生,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而硕博连读是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决定读博,则可以申请就读本校硕博连读,并在通过考核后,把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和在一起攻读。但是在海外博士项目中,非要给两者做一个界定的话,海外本科直博,即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国外相应项目,国外也有一些2+3的硕博培养项目,但是你在海外读硕时,想继续跟你的导师深造博士学业,于是向导师申请他的博士生名额,也时某种意义上的硕博连读。对于申请的国内学生而言,多是以本科生的身份进行申请,因此可以说,对于海外博士申请,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没有如此明显的区分方式。那以本科生的身份申请博士有哪些优势,适合哪些人群呢?优势:节省时间成本;按照正常博士流程,一般国内硕士需要3年,国外硕士一般2年,博士一般4年左右,硕士+博士一般要6-7年甚至更多。而本科直博最少5年就可以毕业。节约金钱:硕士学位可能是一件昂贵的事情,尽管有奖学金,但通常仍然需要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博士大多有奖学金或者RATA,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缺点:本科毕业很难有科研经历或学术成果,所以你得十分优秀,才能取得博士生导师的认可。适合人群早期确定自己研究意向,有意从事高校教职、学术研究的学生。接受申请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可以接受本科直博的国家有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加拿大有直博机会,不过竞争很激烈。申请流程及要求以英国为例:在英国,只要你从学士学位毕业,你就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学位。英国博士最早可以在3年内从博士学位毕业,但一般4年毕业的比较多,第4年主要是为了写毕业论文而不用交学费。博士的签证通常是4年半。1)首先确定自己的条件是否达到目标院校的最低要求,具体要求在每个博士program都能查到entry requirements;2)确定研究方向和可能存在的相关老师,查看老师是否有空缺学生名额(部分大学会显示);3) 可以试探性地发邮件问老师今年是否还招生;4)准备研究提案写作;5)准备PS和CV;6)准备套磁;7)套中老师后,直接上网填写申请即可,后面可能会有面试,面试之后再考虑是否发offer;9)准备入学,期间可以联系导师,询问相关书籍和阅读的事情;另外可以在本科阶段积极参加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计划,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可以提升你的竞争力。虽然以本科生的身份去参加老师的项目没办法直接接触核心科研项目,但是可以先从打下手开始,熟悉基础的实验流程等。曼博士的导师库和学生案例中,也有申请国外本科直博,成功上岸的案例,以下摘取部分可公开案例,给有意本科直博的同学以经验参考。【学生案例】工作六年后再出发!无面试成功本科直博!收获杜伦大学地质学博士offer!【导师说】本科直博香港中文大学!这次和你聊聊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想本科毕业直接开启科研直通道路的同学,欢迎添加小曼客服,获取本科直博专门方向的老师的一对一咨询噢!
不谈疫情,只谈研学。这两天,和一位在国内读本科的家长聊天,孩子国内大学大四,孩子想继续申请本学校的研究生,而家长希望孩子能出国锻炼一下。孩子的背景:非985、211大学,计算机专业,一直在忙于考研,而且是本学校的研究生。一直没有关注出国留学。然后呢,在近期,家长才开始计划孩子的未来,觉得孩子在这所大学,即使读了研究生,似乎个人竞争力也不够。所以,找我们大家来出出主意。就这一话题,我们认真地开聊。首先,如果一直在国内,其学业背景,实际不能进入大厂(大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招聘,机会HR都到不了,直接在前台的资料收集里,因为大学的排名就被Pass了。所以,还是建议这孩子出国镀金。那么,去哪个国家读书呢?第一反应,当然是美国。美国是科技强国,而且,美国的CS,能留下赚美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择业的可能性大增,而且,如果能考上美国排名靠前,TOP30以上的大学,就算回国,那么,至少择业时候,能通过大厂的简历筛选,对吧?但是,经过一夜的咨询,我通过在美留学的家长们的问询得知,情况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美国的排名靠前的学校,对本校研究生,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也存在大学歧视链,也就是说,如果非985,那能够被美国强力大学录取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就算985,也要看排名。是不是真的?为了落实所听所言,连夜咨询了在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的CS专业和STEM专业的学生,似乎还真是的啊,他们的本科在国内读的研究生同学,基本都是清北、C9的大学毕业生。再问在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同学,回答也一样,如果是国内本科过来读研,基本都是国内名校985的。WORD 天啊,原来如此啊,这对那个孩子来说,就麻烦了,是不是可以说梦断美国名校啊。我对美国考研的印象,都是来自于美本留学的学生,从他们申请研究生的情况来看,真的非常简单,我周围的数据:TOP前30大学的本科,不管什么专业的,哪怕非STEM专业的,申请美国名校包括藤校的STEM专业,机会都是大把的OFFER。一位学经济的,申请到了杜克、康奈尔大学的MA专业,一位TOP30大学的CS本科专业申请到除哈佛大学外的几所藤校的CS研究生,而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给了奖学金,杜克大学更是给了全奖,在TOP30-TOP40的大学,比如伦斯勒理工,那留学本科的学生,拿美国名校的带部分奖学金的那也是几份几份的收啊。这些学生,实际平时成绩并不算优异,连学校每学期的校长奖也不是连续获得,或者没有获得过(校长奖各校不一样,大致要3.3以上GPA),基本都是平时成绩也就3.0-3.5前后的,所以,本官的概念,美国读研究生真的还好考。结果,今天打脸了,原来,如果不是美本,而是从国内本科读完再去美国读书,在选择大学上,有那么难。(这只是我个人从接触面了解的,如果有其他咨询或者建议,请留言!)为什么要强调前100强大学,这又是一个话题。因为回国好申请就业。根据和这个孩子的聊天,感觉本科阶段在国内读的学生,实际如果要出国,是很难适应欧美文化和生活的,大概率会毕业后回国。研究生本来学制就短,比如美国,CS研究生2年,英国好像是1年,根本来不及适应,可能就面临毕业择业,要准备学生毕业后,回国的找工作的概率会很大,而在国内择业,无论是否拼爹,第一条文凭的申请门槛还是很重要的。出国直接读研究生毕业回国概率肯定大于在美本、澳本、加本本科毕业后读研究生的孩子,因为在欧美读本科的学生,基本已经适应了,而且,有充分的机会去申请工作Offer,而直接去读研究生的学生,估计毕业了都一脸懵懵。而如果带世界前100强大学的毕业证书,至少对求职国内的大厂,大公司至少能进入HR法眼,更直接说,就算拼爹,爹的朋友也能帮忙啊,否则,没前100强的证书,连申请资料都进不去,怎么帮忙?前后几天的问询,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早期到欧美,特别是美国读书,有那么大的好处。(美本申请名校研究生的难度真的太小于国内本科申请美本),介于此,所以,目前只能建议这个学生,放弃美国大学申请,去考虑澳洲或者加拿大的大学,加拿大和澳洲,也有不少大学几乎都在世界100强大学排名里,申请也许不需要像美国那么严,但不知道可否?不知这结论是否合理?这位孩子何去何从?有眼界的朋友请留言指教!
H同学录取学校:University of Georgia, Chemistry Ph.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Chemistry M.S.教育北京:国内高校 (非211,非985)联合项目2+2国际交流生成绩:GPA 3.68GRE:320 托福免考2019年夏天已经本科毕业了的黄同学正在跟随一位原来学校的老师做项目。在项目中,黄同学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显然,她的科研能力早已超出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已经掌握很多化学分析的方法和试验设备的操作,独立完成较小的子课题。鉴于这一点,我们的顾问老师建议黄同学放手一搏,以申请化学博士为主,硕士辅助保底。博士的录取名额十分有限,处理决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截止日期一般都不会晚于一月,但与此同时申请涉及套瓷、论文准备等诸多环节。因此需要很好地掌控申请的时间表。九月份黄同学已经基本完成前期导师意向套辞,大概有3-4位老师表现出对她的研究背景和能力感兴趣,欢迎其申请。十月份,完成了大量的相关学科科研实力、师资情况、就业情况的筛选和比较,黄同学基本敲定选择6所学校的博士项目,四所学校的硕士项目作为申请对象。这时虽然黄同学还未发表任何论文,但是她的研究项目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其中不乏一些创新性的发现。因此在文书的撰写方面我们摒弃任何花哨的感情渲染和空洞的自我吹捧,就研究和试验本身出发,阐明自己的科研能力。整个目的陈述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关于研究本身,略带自己对对方项目的了解及职业规划。这样的申请材料让评审人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一位踏踏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探索现象本质的申请者,她已具备科研工作者最可贵的素养,勤奋、坚定、创新、明确的科学理想。完成了文书之后,前期的申请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十一月,我完成了黄同学繁杂的申请学校信息整理、申请表格填写和材料递交。然后静静地等待学校的消息。这段时间里,黄同学也正埋头自己的试验课题,无暇顾及申请上的事情。除了联系各学校保证申请材料的完整外,我们一直和学校的录取办公室保持着有效的沟通,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完成。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黄同学打来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她激动的声音。老师:我有两篇论文被国际期刊录取了。我想让学校知道,这应该会对申请有利。听到国际期刊这个词,我一下子意识到黄同学科研成果的分量,这样的成果对一个刚刚本科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当天下午我把黄同学的两篇论文的完整内容分别发给了各学校专业的录取办公室。第二天就收到了院系老师的积极回应。虽然这个时候提交论文有一点晚了,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应该还能赶上委员会最终的评审。果然,论文起了作用,半个月后黄同学收到了华盛顿大学的助教面试机会。一周之后又接到了乔治亚大学的博士全奖录取,附加每年2万2千美金酬金的助研工作机会。接到通知书,黄同学喜出望外,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博士申请能够成功,并且还有一笔丰厚的奖学金。
一说起“码农”,通常我们的认知是这样的:或者这样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码农”,却是这样的:身高一米八,脖子以下全是腿;各种证书、奖学金拿到手软;以本科生身份发表论文3篇,拥有专利十几项;以本科毕业生身份直接去美国攻读AI博士,接到了超过6家美国高校递来橄榄枝……她就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的白雨桐。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的官方微信号,她的优秀已经写不开了……明明可以凭颜值吃饭,却偏要玩硬实力,她也被同学们成为“代码女神”。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白雨桐这么优秀?一、不抛弃不放弃其实白雨桐2015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她是江苏省考入西工大的最后一名,当然没能如愿选上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数学和物理,而是被迫选择了软件专业。对于这个陌生的领域,白雨桐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下定决心要把这门“陌生的课程”学好。她加入各种社团,拼命向老师和学长们请教,又不断实践,因此她在专业领域内的上升速度极快。二、定下目标后肯吃苦知道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后,白雨桐开始有计划地参加各种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其他同学为了得到高学分,整天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看书学习的时候,或者有同学在宿舍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的时候,白雨桐却在熬夜为各类比赛写代码,调试。2017年,白雨桐带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为了这场竞赛,白雨桐和队员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每天下午5点到凌晨2点写代码,这种生活持续了近半年。三、灵活调整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很多学霸的通用做法,白雨桐也是一样。但是她并不死板,她觉得“适时调整”才是正确的策略。人是活的,计划是死的。世界和社会都在不停地改变,如果把自己束缚在死板的既定计划中,无异于画地为牢。四、多读书并思考白雨桐从小就喜欢读书,从小到大已经读了超过2000本书,比较中意哲学类书籍,尤其喜欢培根的哲学随笔。之所以喜欢培根,是因为他层层递进的科学思维,对所有问题的论证都非常符合逻辑、也非常严密。五、喜欢运动白雨桐并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代码上,她也经常抽时间去游泳、旅游。不仅可以放松大脑、帮助思考,还可以博闻增识。从上述能看出来,学霸之所以为学霸,女神之所以为女神,是因为他们方法得当,善于思考和总结,并且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努力。这也是我们应当向学霸们学习的地方,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
在国内的很多留学机构,包括家长群里,都是对孩子能申请到藤校的研究生,大家非常羡慕。都把考入名校甚至藤校的研究生,作为吸引眼球的卖点或者骄傲。实际情况呢?通过几个好友的孩子在美读书的经历,越来越感觉,实际本科毕业,考上个名校甚至藤校研究生,如:康纳尔大学、杜克大学、斯坦福、甚至哈佛的研究生,感觉真的挺容易的。甚至作为把留美工作作为目标的学生和家长看来,那是鄙视链的末端了哦。考入名校研究生容易的原因:1、研究生的学制造成研究生实际学习时间很短,学不到啥特长很多美国的大学研究生,学制是9到12个月,也就是一年时间就毕业了,所以,也学不到啥,同时还得兼顾寻找工作,所以,研究生很短很忙。2、考取本大学研究生项目,不需要考GRE 和GMAT很多大学,包括康奈尔等大学,研究生是个学术项目,如果本校的学生申请,直接可以批准,不需要研究生考试成绩的。3、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是因为延迟找工作的原因而去读研究生因为美国的公司,包括国内的大公司,对大多数岗位需求,新员工的学历要求大多数还是只需要本科的,那么,本科阶段你没工作而是选择研究生,会被HR感觉因为你本科没有找到工作,所以研究生。也就是潜意识里,你没竞争得过你本科的同届同学,被研究生了。4、从孩子考入藤校、名校的本科成绩来看,并非非常优异我选取了今年拿到美国大学,比如康奈尔、杜克、加州理工、华盛顿圣路易斯等大学研究生的四个学生样本,这些孩子都是在大三、大四从TOP30的大学分别申请并获得了这些大学的研究生Offer,几乎全部都有部分大学的奖学金(半奖或全奖),是不是感觉很优异?实际情况是,这些孩子,在本科阶段成绩并不好。在学校,连每学期的Dean'list都没有获得过(Dean'list是美国大学校长奖),而Dean'list的资格只是GPA(学业平均成绩)达3.2-3.5左右(最高4.0),而且GRE成绩也不高或者就是普通成绩分数。那么,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那么容易,为什么那么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几乎没考呢?一、很多优异成绩的孩子选取了本校的研究生项目我所知,很多牛娃,比如国内一位全国化学竞赛一等的孩子,在加州分校,就准备直接申请本校研究生,因为他和本校的教授一直在研究一个课题,同时,他的志向也是直接读到博士,研究生只是他的一个学习阶段而已二、因为有了工作,可以赚美金了,选择去上班成绩优异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已经在本科毕业后进入了美国的公司,找到了工作。本科毕业在美争取找到工作并工作几年,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因为在校成绩优异、参与校内外活动积极、显著,很多优秀学生,早在大三,就开始实习工作并顺利拿到可转正Offer(Return Offer),所以,大四一毕业,就去上班了。我亲友的一个孩子,大三可以提前毕业了,他通过申请,拿到了斯坦福、杜克、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的全奖、半奖研究生Offer,同时,又获得了苹果、脸书、CIT等公司的全职Offer,已经决定放弃研究生,直接去上班了。那成绩优异,只有本科毕业,不亏了吗?不亏,赚翻了不亏,因为美国的大公司,都有员工培训计划,本公司的员工,如果上MBA或者本专业研究生,很多大公司会设置条件后报销。比如德勤和安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谷歌等,如果员工选择在职去读研究生、MBA,如果员工获得毕业证书后持续工作两年,学费全部报销。所以,看多了美国大学的学生,看他们的经历,作为留学生家长,真不觉得考入美国名校的研究生有多了不起。当然了,如果不以留美工作为目的,为了回国就业,那确实,有名校的毕业生文凭光环,确实能打动不少HR的心。读研OR工作,各有利弊,就看各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但每当你听说邻居或者好友的孩子进了美国大学名校甚至藤校做了研究生,真真不需要太羡慕。
现在很多单位招工都不看学历,就有人说读书多了也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工作赚钱,可当你看到下面这位博士求职的经历,你会吓一跳。最近有位博士在职场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现在遇到了困惑,希望能够得到网友的帮助。他说自己22岁本科毕业,保送读研,读了三年,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4年之后,29岁出国读博士,现在33岁博士马上毕业了,拿到了2个工作意向,看完年薪后以为自己看错了。一个是网易的职位,年薪40万,而且HR还承诺薪水会过百万,另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年薪25万,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职业?有网友说还是读书多了好,随便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几十万的年薪,这对于普通就职者来说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有网友说这么高的薪水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底薪,一定是完成了公司交给的项目任务才会有这么高的薪水。有人觉得他应该去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主要收入高,高校老师在于稳定。但互联网的收入比高校高出五六倍,这样在互联网干五六年就拿到老师一辈子的收入。即使将来干不了可以转行,也比大学老师强很多。而且还有这段挑战自己能力的经历。有人说自己喜欢做什么才最重要,不要为了钱去工作,而是应该喜欢这份工作然后顺便赚点钱。多数人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去高校做老师,为人师者,职业高尚,受人尊重,而且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稳定,压力小,不能光考虑收入,要看看支出。做老师的话,子女的教育费用会从幼儿园省到大学,学区房、择校费等等会省不少钱。而且读书多的文化人不太合适互联网这种太狼性的节奏,肯定不适应。你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个职业?每天分享职场故事,职场经验和职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