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考研人(ID:kyr-xuezhang)凭的是胡说八道!现在已经是9月份了,正是考研复习最紧张的时刻,但是越到这种非常时期,人的心理情绪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有因自己复习引起的,也有因一些夸张舆论导致的。这不,最近又盛传一则言论,说是: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二本及以下的学生考研。各公众号也开始对此进行展开讨论,引起一阵热议,后台有多个童鞋留言说表示自己现在好慌,非常焦虑……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有此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下。01、传言从何而起?看到这个消息后,皮皮研就开始辛苦查证起来,发现这篇文章是一位科学网用户在2018年发布的,身份是一名医学领域研究员。并直言-我说这话肯定会被骂?可我说这话不被骂,也不正常。在其作者看来,一本线、二本线、大专线间存在着百分及以上的级差,甚至认为考研仅仅是选拔智力、才学,更甚者是检测大脑这部思维机器的等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难以从烂苹果中选出不烂的苹果。文章下面的留言区,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对,你来我往,非常热闹。按理说,这么长时间的文章不应该再被重新挖出来,引起新一轮的讨论,皮皮研心想,莫非今年的考研改革实在有点多,大家的神经比较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心惊胆战,捕风捉影,生怕自己的目标院校整出新花样,毕竟前段时间一些院校的改动还是挺大刀阔斧的。比如比较大的有:①中国传媒大学:对考研招生进行全面改革,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②深圳大学:各方面比中传改动更大,尤其是公共课改革,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极个别专业,其他专业数学二改为数学一。③江苏、安徽两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扩大专硕规模;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且扩大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02、如何看待此事件?对于此类信息,大家要学会分辨,没必要记在心里,对于这种不切实际的言论,大可一笑了之。先不说是对是错,只能说即使退一万步,这位研究员说的“句句在理”,那国家也不可能近些年就会实行此政策,更不会在今年就有此变革,所以它们根本就是雨女无瓜。相反,此时更需要你关心的,是你的复习进度和目标院校信息的一些通知,这才是最切身的问题。还有,既然聊到这个话题,也正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考研“歧视本科出身”的问题,这方面大家非常关心,关注度很高。很多童鞋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想选名校,但又害怕自己出身不好,在激烈的竞争中会遭遇不公平。03、考研歧视是否真实存在?总的来说,考研歧视问题得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来说,考研出身确实会对考研带来一些客观影响——①保研首先,各名校的保研率很高,是一般的学校无法比拟的,还有很多普通学校是没有保研资格的。按照相关规定,高校保送研究生名额理应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15%左右确定,但大部分985大学都超过了这个标准。有些学校保研比例甚至能达到50%,这些童鞋是无须参加统考就可以顺利读研,这种待遇是普本的学生很难享受得到的。与此同时,一些名校不仅是本身保研率高,接收的保研本科生源也大都是来自双一流。像20考研,清华接收的生源中,双一流占总名额的93%;中央民族大学,占总名额的75%;华南理工,占总人数的85%左右。还有一些生源是直接来自本校,如南京大学,接收本校推免生有874人,占总名额的40%左右;兰州大学,共接收到推免生858人,其中本校500人,占总名额的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接收到推免生725人,其中本校有600人,占总人数的73%左右。因此,某些高校看似招的人挺多,但实际留给统考的名额就有限,再加上报考的人多,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怀揣着名校梦考研的普通学校考生,很多只是做了分母。②同等学历本科学历考研还好,除了个别专业基本都可以报,但专科学历可能就会面临一些报考限制。目前一些院校会要求专科生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并获得级别奖项——如北京师范大学要求,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要求,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获得厅局级以上奖项。还有的是需要加试科目,甚至有少数院校是直接拒绝专科生报考的。比如这几天发布招简的深圳大学,就明确写出所有招生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医学考研相关的专业大部分也是不接受同等学力的。③复试在复试环节个别院校可能会对出身于普本的学生有些不友好,尤其在综合素质测试这一环,普通本科学生在科研经历和论文发表上面表现力不足,很难充分证明自己的学术实力,跟名校的考生相比,会有些差距。除了个人努力因素之外,有时这倒不是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努力,实在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学校资源配置有限,机会有限。因为本校如果没有很好的平台和资源,履历可能会没那么光鲜。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传的这次复试改革,引起这么大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着重考核综合素质,对普本学生不友好)。④调剂在调剂时,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歧视”,根据往届的反馈,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每年都有些个别院校专业直接挑明了说是看本科的,想要出身比较好的。举个例子:以下是兰大20考研的调剂要求,明确写着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毕业生。⑤“优秀生源调剂计划”在调剂阶段,有些学校会设置“优秀生源调剂计划”,用来招收国家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的高质量考生。这个举措可能会使得个别学校有意多刷掉一些统考考生,把名额留给这部分出身不错的学生。但还是有很多院校表示该计划不会占统考名额,如延安大学20考研设置优秀生源计划,单独复试、单列计划。19考研中国地质大学明确说明这个计划人数是在统考计划之外的。以上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考研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除了保研、调剂的影响之外,其他的几个影响发生的概率都很小,同学们勿要太担心。皮皮研也是查阅大量学校才筛选出零星的几个,足见概率之低。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考研都是非常公平的。“歧视”虽然有,但这并不是决定你是否能上岸的绝对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从本科院校来看,报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所以跟你竞争的主要对手,是跟你出身差不多的童鞋,你们实力相当,就看谁更拼了。另外,大家还需要知道——①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出身好的考生,也是高考的时候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所以,高考时欠下的债,只能考研的时候去还。况且保研也是优中选优,不是谁都可以被保送的。一言以蔽之,努力是不会被辜负的。②本科出身不好,也可以照样考上名校,每年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给我们投稿的这些童鞋,都是很好的榜样,千万不要随便妄自菲薄→双非学子自述:211之路实属不易。如果实在是担心目标院校存在歧视,可以去找一些目标院校以前的评价,有问题的话,基本早就被曝光出来了;还有招生人数太少的和推免人数多的专业慎重考虑,毕竟招的越少,竞争就越大。总之,外界的因素,很多是我们左右不了的,能改变的只有是自身实力,只要你的成绩够高,谁也不能轻易淘汰你。希望每个普本童鞋,都可以变得更坦然一点。学校虽是差点,但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起点虽是低点,但希望自己是一直在坚持向上走的。
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特别是本科学校不太好的同学,经常会想一个问题:“我要是考某某985大学会不会被歧视啊,他们会不会只要985本科生,不要我呢?”今天,就用这篇文章专门为大家解决下这个疑虑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对研究生有一个认识。可能很多同学都在考研,却对于研究生的认识还不全面,可能还停留在本科生的那个层面上。复习考研的同学因为,准确来说,研究生已经不属于纯学生范畴,可以认为边就业边上学。只不过这个就业可能没有多少工资而已。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可能读过研究生的同学都知道,研究生上课与做实验、做项目的时间基本上是对半的,有些做实验的时间会更多一些。这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一个区别。说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大家明白为什么研究生考试会设置初试与复试两次考试。然后再分析大家关心的二本、三本学生考研到底会不会被歧视的问题。考研为什么要复试?考研复试学生我们知道,考研不光有初试,还有复试,那么为啥其它考试会不同于考研只有笔试呢,比如中考、高考,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上面已经讲了,读研比较特殊,研究生顾名思义不是只是上上课,写写作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先通过了解、学习一个领域比较新颖的东西,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成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不光要会学习,会思考,会钻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一颗热爱科研的心,耐得住寂寞,善于发现问题。这些特质不是只通过初试考试就能够判断出来的。必须通过复试过程中的面试,学生自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等环节,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就是可能短短10分钟面试就要占到研究生考试总成绩一半分数的原因吧。考研复试现场其实,复试可能比初试更重要,在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复试会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作用,也许,以前研究生考试考生比较少,初试成绩只要足够高,复试基本上就是走过场。现在不行了,我还记得我当年考研的时候,隔壁专业初试第一399分的一位同学就在复试中被刷了,真的非常可惜。知道考研复试的重要性以后再来分析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二本、三本学生考研会被“歧视”,因为这个所谓的“歧视”主要在复试上,而初试大家都是公平的!考生被“歧视”的原因分析下面再说为啥有些三本、二本学生初试高分会被刷,反而985成绩不高的学生会被录取的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有一些三本学生的初试高分可能是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取得的。见过有些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准备复习考研,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将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考研复习上,并且致力于初试拿到高分,并且,最终也做到了。考研复习的学生但是,结果就是除了初试的高分以外再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这样的学生导师怎么可能敢要,没有哪个导师会再花时间给学生补习本科实验或者专业基础的。而被录取的那个985大学的学生也许只复习了几个月,虽然初试成绩不是很高,但是在大学期间,他已经进入实验室做过一些项目。还参加过一些专业竞赛并且有获奖,对于这两个同学,估计任何一个导师都会选择后者,这叫歧视吗?明显不是,只不过是导师选择了一位更适合读研的学生而已。相比前者,后者明显更适合作为一名研究生而已,就是这么简单,要是导师录取“考试生”,当然会选择第一位同学,这也叫“择优录取”,只是这个优不是只体现在分数上,而是体现在适不适合读研上。复习考研的学生给准备考研的二本学生、三本生的建议为了防止在复试过程中出现所谓的“歧视”,对此给出的建议就是:本科阶段学校不好的同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考研准备的时候,不只是复习课本专业知识,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方面需要准备。比如在本科期间多参加一些科研、竞赛类的活动,积累一些动手能力,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去尝试,也可以自己钻研,比如发一篇文章,申请一个专利等等。总之一句话,不要让导师觉得你只是一个“会考试的机器”,不然,即使你初试成绩考的再好,也有可能读不了研。不要听信初试第一还被刷所谓的“歧视”,被刷的同学自己复试表现如何自己应该最清楚,导师招研究生不是去考试的,而是做科研出成果的!这个社会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用一句话概括是最贴切的,那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要是,我们心里不平衡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回忆下我们的高中是如何度过的,自己的大学生活是怎么过来,或许心里就会好受很多!复试到底被不被“歧视”完全在于自己,并且跟学校无关,受到“歧视”不是因为学校,而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可能还不适合做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毕竟,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副好牌,至于怎么打,那是自己的事情。最后,祝大家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2本的学生想考研,考上985、211名校真的很难吗?最近我思考这个问题很久啦,普通2本的学生,毕业后, 如果没有关系。很难找下好的工作。就像我的本科院校,是一个普通的二本。一般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的话没有什么好的单位。 大部分的单位都是工厂,还有一些培训机构,要么就是一些销售机构,都是私人单位。而且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去一些私人单位,还有一些工厂啊。工资也就一般。而我们学校很多同学在大三的时候,都会选择考研。来进入名校继续深造。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二本的学生考上211、985的研究生,真的很难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同学的困惑。第一、在我看来,虽然你的本科是二本,并不代表你的能力只是二本实力。由于高考的地域性,不同二本之间的差距也有点大。第二、事实上,211和985在不同的地区的实力也是不同的。因为211大学也分为三六九等的,相对而言,地区越偏僻,经济发展越不发达,教育资源也越少,则考试的难度就越小。一般来说,二区的211比一区的报考难度简单,西北、西南地区的211比北上广的211简单一些。第三、 考研与高考有本质区别,即考研没有地域差异,更重要的是研究生考试中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难度差异非常明显。例如,某211、985学校,热门专业招10个人,可能就有100人报,甚至更多,但如果是一个冷门专业,它可能会在网上招收调剂。这就取决于你是看重学校的名气还是看重专业实力。那是不是二本的学生,考上985、211名校真的很难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你每天都努力学习,认真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选择院校和专业,然后充分了解目标学校专业的招生信息和参考书目、考试范围等,最终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最后一句话,如果你想考好学校,忘记自己的之前,把握时间,一万年太长了,只需把握今天,只要你现在能努力学习,一切都可以在未来实现。
起跑线低怎么办?二本学生该怎么考研?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提问:本二学生考研难吗?是否本二学生想要考取985、211高校就缈无希望?然而,千万不要有这样消极的念头,这个世界上,成功永远是有准备有努力的人的。只要你发奋学习、出类拔萃,在这个拼实力的时代,谁能说你不会脱颖而出呢?一、明确考验目标在整个考验过程中,即从准备考研到正式考试这个阶段,你要先选定明确的考研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你充足的准备,你会发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明确,斗志越来越昂扬。虽然全国可能会有很多人在和你竞争同一个学校的考研名额,但是你只要有规律的节奏和准备计划,每天按时完成、合理安排,考上的几率肯定是会越来越大的。二、认真努力准备作为本二的学生,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和落差感。然而,不要担心是否会因为二本而被歧视,要知道每年考研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来自普通本科的学生。学校考研只看分数和综合实力,只要你能考得比别人更高更好,你当然会成为那个更佳选择。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担忧害怕,而是要尽可能专心努力地去准备,每天多学习一点儿,你就离梦想更近一点儿。三、把自己变优秀考不考得上从来都看你自己,看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努力,是否耐得住寂寞,是否愿意为这个梦想付出。无论是985还是211,所有高校的目的都是为国家培优秀的人才,只要你足够优秀,他们就会为你敞开怀抱。目前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限制,这就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四、坚持就是胜利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考研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最后一个阶段是最难熬的,千万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开始自我怀疑。可以适当出去玩玩、运动放松身体和大脑。找一个一起考研的朋友互相鼓励督促,更能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之中坚持下去。最后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说不定你的努力,就能换取来美好的结果。希望所有心中有梦的人,都能够努力实现,考取自己满意的院校!
985、211高校在很多人的心中似乎已经被神化了,不用说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想要考上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都觉难如登天,那些二三本出身的学生想要考入985、211高校研究生,更是感受到一种渺茫的可能性。我们常在网上看到很多考研询问的帖子,都是有关于“普通二本三本学生想要考某985、211名校,是否没有可能?会遭到歧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二本三本学生想要考上985、211名校的研究生,是不是真的不可能?导师给出的答案非常现实又在理!一、虽有难度,但绝不是不可能!实际上,每年考上985、211高校研究生中,是有来自普通二本甚至是三本院校的学生的。这就意味着,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不存在不录取二本、三本院校的这种规定,能否考上,绝对是与个人实力直接挂钩的。那么,为什么考上的人数那样少,看起来难度那样大呢?正是因为二本、三本院校的本科培养教育资源相对较差,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与那些优秀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平有了一定差距,在准备考研时难度更大。因此,在考研大队中,就会被无数比自己更加优秀的考生挤下来。每年有不少三本学生考上985名校,也有不少211学生考研落榜。因此,考不考得上是因为你的个人实力,不够优秀不是将所责任推到本科院校的头上去。毕竟既然改变不了自己的本科出身,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出千百倍的努力,考出比别人更高的分数。很多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导师甚至会对你的实力感到赞许,因此只要记住一句话:努力就完事了。二、“有色眼镜”确实存在,但也情有可原但是,极个别的导师和同门的研究生会对你存在一些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你的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确实没有其他院校强,导师会潜意识认为你的科研能力较弱,因此在面试是会慎重考虑,甚至尽量避免录取你。和你同门的研究生也会不可避免地认为你的水平不高,因此才会戴着隐形眼镜对待你。但是这一切最好的解决办法依然是用实力说话。在复试面试时是一个很好的展现机会,你可以展现出你与高校研究生身份相匹配的高专业素养,如果在本科期间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也是你实力的铁证。在复试面试中表现优异的你很可能hi让导师刮目相看,好感更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你所展现出的高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样会让你的同届研究生感到佩服。因此,有色眼镜不可避免,但也是鞭策你更加努力的“苦口良药”。考验的难度之大不必多说,想要考上一流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本科学历妄自菲薄,不去拼命努力,你怎么知道结果呢?有梦就要去追,实现的那一刻,世界都会百花盛开。
来源:爽哥power(ID:act-young)大家好,我是爽哥,一个大学读了物流管理,毕业当了金融民工,最后下海成了新媒体创业公司CEO的文科男。读者群里有人问爽哥:我今年高考失误只考上了普通的二本,刚开学不久,我就听学姐说“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有可能因为我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拒之门外,请问真的是这样吗?爽哥想说的是,虽然第一学历不占优势,但努力去改变,让自己有出色的能力这点永远不会错。想办法力所能及的培养才能,抓住机会,发挥才能,最终是有很大机会改变的。毕竟能力始终还是最重要的,设想一下:一个第一学历是二本学生如果有bat的实习背景,其他的大厂肯定会刮目相看。而这可以通过在学校多做项目锻炼能力,尽早进入行业实习来实现。这让爽哥想起前几天,考研人数突破420万了,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双非本科考研。2018年报名人数是238万,此前增长缓慢,2019年突然变成290万,到今年骤升至420万。每次看到这个数字攀升,我都会替广大学子捏一把汗,尤其是我们这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毕竟中国每年应届毕业生800多万,其中来自985/211院校的只在50万左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被挤下去的人,将要多上100多万......“二本学生想考研到985到底有多难?”类似这样的话题,越来越常出现了。我来自普通二本院校,就业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往年与师弟师妹聊天,总是讨论谁拿到了哪个offer,谁又去了哪家银行。但近年来这种讨论少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老了,细问才知道很多人都考研了。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来自普通本科的同学更热衷考研了。正是这批人数众多的群体,推高了整体考研报考人数。既然要考研了,自然不会考本校,最起码都会选择一所211院校。还记得有个师妹,来自普通二本院校,报考了北大。在经历两次失败后感叹道:我是不是不适合考研?在我看来,可能她只是不适合考北大罢了。从来都有二本学生默默考上985/211,默默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当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想考985/211时,这种梦想就格外引人瞩目了,引起强烈讨论。我只能佩服他们的勇气,但也为终将迎来失败的多数人而感到惋惜。疫情是场灾难,但不可否认,它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机遇”。师弟阿越,全宿舍除了他都考研了,而且都录取了。在他看来,他那曾经挂过科的舍友,考研也只是过了国家线。若不是因为今年的扩招政策,就不可能“咸鱼翻身”。还有两位舍友,一位调剂去了西北,一位去了西南,但也算是有个着落。只剩下他自己,仍在找工作的路上挣扎。的确,母校今年考上研的师弟师妹多了许多。甚至有一位师妹考上了北大。我是祝福他们的,我不否认他们自身的优秀和付出。但我更希望,得此机会上岸的同学,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能够想清楚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严格要求自己。否则,这两三年的时候只是现实的延时剂,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到时候,虽然多了学历这个筹码,但试错的成本也更高了,更加输不起了。但毫无疑问,得此鼓舞,考研的师弟师妹只会越来越多。那么今年还是否会继续扩招呢?前几天看到一篇很热的文章,提到了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由广东F学院的黄灯老师出版。没错,这所学校正是我的母校,她也是我母校的老师。黄老师对4500多个二本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观察,勾画出其众生相:他们艰难走过应试教育这一道关卡,并不算成功地通过高考,历经众多就业挫折和社会捶打,在不同的人生岔路口分野,最终与社会撞个满怀,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融入到生活的洪流当中。黄老师认为,“二本学生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在我看来,迷茫则是中国二本学生最基本的底色了。也许从高考后填志愿、选专业时开始,很多人就已然迷惘。在临近毕业时,就更加不知所措了。我大学读了一个让自己很困惑的专业,也曾经埋怨过,为什么我的家人只会叫我努力学习,却不能手把手教我如何填报志愿,告诉我找什么工作。虽然经过摸爬滚打,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一切都已经释然。但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工作了几年之后,依然很是迷茫。因此,在就业的高压和迷茫的心理之下,越来越多二本同学走向了考研、考公、考编之路。有的人说,二本学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哪有什么找不到工作,只是你自己不想做罢了。这种说法把二本学生的现状概括地很准确,但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当一个二本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时,是这位二本学生的错。但当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那还是二本学生的错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反思。然而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复杂的,且不易改变的。倘若不想成为这种现象下的牺牲品,那自然还是得靠自己努力,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到“高成而不低就”。选择考研这条路的同学,我唯有祝福。但显然这条路已经越来越难走了,很现实地说,沦为炮灰的人只会更多。回归问题本源,如何破除迷茫?其实还是认清自己,发掘自身真正的优势,再寻找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不管你的本科大学档次怎样,对于所有的大三学生来说,是否要考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关乎自己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抉择,因此所有的大学生对其慎之又慎,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只不过对于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思考是否考研的核心要素是自己究竟能不能考上?考研究竟容易吗?例如很多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其实他们的位置很尴尬,虽说不是211、985高校,但好歹也是一本大学啊,相对来说自己还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如果选择考研,是报考更好的大学呢?还是考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呢?再有考研真的好吗?当然,这样的问题相信一直留存在很多的大学生心中,甚至有的已经考研成功率,也依然没有一个很确定的答案,但是我想说的是考研对于自己好与不好还得看你的追求。一方面,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本科院校档次来衡量自己考研好与不好,如果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思考的话,像那样211、985高校的本科生,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考研的必要,然而事实是依然有很多这样高校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同时像那样对于普通二本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全部来考研,然而事实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考研。因此当你即将毕业时,当你面临是否要考研时,请不要将自己的前提条件设置为自己是一本大学,自己是二本大学,所以应该考研或者所以不需要考研,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最终决定你最后的决定,是你自己是否需要考研这样一个跳板来提升自己,这才是核心,这才是关键。另一方面,所有的大学生在思考考研的难度时,也请不要将前提条件设置为自己本科高校时怎样的档次,因为不管你是211、985高校,还是普通一本大学,普通二本大学的考研人,只要你们报考的学校是一致的,那么你们都将用的是同一张试卷,更不要因为本科院校档次的不同而认为给所有的考研学生划分不同的等级,觉得本科好的学生考研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容易,本科不好的学生考研就一定会失败,一定很难,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此不管你的本科大学是哪所高校,考研的难度最终取决于你自己是否能够在漫长的复习时间里,做到高效复习,科学复习,坚持到最后,这些才是决定你考研难还是不难的核心要素。所以说,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不要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而去决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更不要以此来衡量自己考研的难度,这都是极为不科学的,也是极为的对自己不负责任。总之,所有的大学生在考研前,在衡量考研时,不要将你所在的高校牵扯进来,不要将你的高校作为衡量的一个标准,你只需要认认真真的分析你自己就可以了,当你做好这项工作时,你的考研才会更加的顺利,才会最终拿到理想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纠结的经历,大一大二过去,大四即将来临,处于大三的我们此刻好纠结,未来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呢,如果选择就业也开始关注秋招,寻找合适实习单位,如果考研就要赶紧着重准备,但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总有很多顾虑,尤其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学,他们渴求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但又担心考研院校会不会存在复试歧视,今天小编就给你们整理几所211院校,据说录取率高,非常适合二本院校的学生报考。参加招聘会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大是典型的师范类院校,在全国211院校中排名靠前,大家都知道师范类专业的学校报考的人数都很多,但这所学校虽然报考人数多,但录取的人数也很多,而且考试的题目也不难,每年都有很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考上华师大,所以这也是二本学生考研首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因地理位置原因,且不是热门报考院校,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不多,贵州大学的保研率不高,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招生名额留给校外的学生,所以在211院校中算最好考的学校了,只要通过了笔试,面试的问题都不大。考研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大家都知道在考研复试时,你的本科学校也影响着你的录取结果,所以小编隆重推荐这所学校给大家,对非985考研的学生是非常公平的。太原理工是一所纯正的理工类的院校,对于专业素养要求严格,如果你刚好专业过硬,那就来吧。考研院校选择西南大学熟悉西南大学的同学都知道,西南大学最好的专业就是师范类的专业,但是除了师范类专业,西南大学的工科和理科的专业也很不错,一般只要进了复试,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想要报考师范类的专业可能就比较难了。
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很多考研,一本的却很少,原因很现实学生要面临着无数的考试,在今年即将迎来研究生考试。大家都知道相比高考来说,研究生考试更难,录取的比例更低。很多的学生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考研的目标。他们在别人玩的时候拼命地学习,才能够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考研很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高考则是一群人在挑灯夜战。很多人为了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在大学期间早晚都蹲在大学的图书馆,自习室。让人十分的敬佩,很多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祝愿他们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大家在现在的考研学生中发现了一个十分神奇的现象,在中国的很多二本和三本的大学,里边的考研地学生非常的多。他们之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考研,通过考研进一步进行学习,但是在很多的985或者是211的高校,考研的学生并不多。这个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在想是因为985或者是211的学生自满了,不喜欢学习了,当然不是这个原因。今天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呢,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十分的不甘,认为自己的高考并没有发挥好。或者是通过上大学让自己明白自己的学历或者是专业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迫切的想要通过一个途径提高自己地学历,想要进行更为专业的学习。于是在这些学校,很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就会通过考研这一个途径进入更高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于是大家就会见到很多这些院校的学生选择考研。曾经在网络上火起来的一个学校,曲阜师范大学,他们每年的考研人数十分的多,而且被录取率也是十分的高。但是为什么很多顶尖院校的考研生少呢?因为在中国很多的顶尖高校的录取分数十分的高,通过高考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进入顶尖高校,因为有很多的名师,教育资源,自己提高的非常的快。名校的保研率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很多的人根本不用通过考研就能够直接被保送研究生,自然考研的人数就少了。并且在很多的985高校,他们的本科生出来都能够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这些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学生自然也不会继续考研。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自己考研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所以本科就能找到好工作,自然不会继续考研,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的现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顶尖高校很少,高校还是以普通院校居多。所以在考研大军中占的比例自然就少。这个现象出现也是非常的正常。其实,考研这条路十分的艰难,但是通过之后就会见到更宽广的世界,更好看的风景。所以考研的学生真的是很辛苦。小编祝愿他们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都能够考上理想大学的研究生。
有人说对于二本、三本学生来说,考研有没有用,你怎么看?这又是一个“读书无用论”的伪命题。对于二本、三本学生来说,考研有没有用,我们先看看现实情况吧。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基本上每个家庭或者亲戚家里都会有大学生。以前的大学生是比较匮乏的,毕业基本上都可以包分配工作了,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找工作反而越来越难了。“就业难”问题,其实更多困扰着二本、三本的学生。在企业,研究生起薪高于本科生;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研究生岗位定级、工资待遇均高于本科生。当然,不管是在企业或是机关、事业单位,同等条件、能力下,学历高者晋升渠道更广、晋升空间更大。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型、研究型岗位,也大多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并不高,“实力打脸”的例子: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原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两院院士”中有相当一部分院士本科并不是名校毕业.......但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赢得了社会尊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层次平台不一样、人生格局就不一样。研究生文凭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但或许你没有这个文凭可能连与别人平等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也许,多年后你会发现,别人毕业后工作几年的成就可能是你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考研的价值,以后可能会体现在你整个人生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考研有用,尤其对本科为二本或三本的学生更为重要,毕竟是在高考不算成功,再一次改变自身命运、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