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语言翻硕考研的经验教训分享--从失败中找方法食罪人

语言翻硕考研的经验教训分享--从失败中找方法

前言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位一战北语成功进入复试,最终没能被录取,调剂到其他院校的小姐姐的经验分享。希望小姐姐的路越走越好,也希望19届的各位同学能真的从小姐姐的话里学到东西。回想自己这一路的考研历程,辛酸苦辣只有自己心里最明白。这大概也是大学时代最后一次拼命努力,想要改变人生方向的阶段了。作为一战过来人,在这里留下一点心得经验,是对这一路上来许许多多老师学长学姐热心伙伴的感恩,也希望对接下来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01个人情况笔者自述18年报考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笔译专业,初试成绩不到360(可以说是很低了),有幸进入复试,不幸被刷,调剂到其他学校。本科普通二本日语专业,专业基础比较弱。考研的想法是从大一就开始有的,但是真正认真思考考研这个问题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始考研复习则是在大三暑假。本来是想要跨专业的,但是因为我想去北京,考虑了自身的专业实力,准备时间,跨考地区,以及身边的考研前辈,我决定考北语的日语专硕(这就为我日后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让我明白了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初试备考政治(100)9月底~10月底,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徐涛的视频课+肖秀荣的一千题。我个人很喜欢涛哥的政治课,幽默生动,化繁为简,用1.5倍速可以很轻松的刷完肖爸爸的精讲精练。有同学觉得可以略过理论直接上手做题,但个人认为刷一遍精讲精练可以对整个知识体系有所把握,对一些细节也容易保留印象,正确率也更高。11月 二刷一千题+肖八选择题(偶尔看看大题)+各种考前模拟卷选择题北京政治压分,选择题是关键,一定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另外,建议11月就开始背肖八大题,可以为12月背肖四打基础。12月 二刷肖八选择题+狂背肖四全套肖四肖八的实力众所周知,肖四大题必须背完,有能力的话肖八也背完。翻译硕士日语(100)题型:20个单选+4篇阅读(或者4个?有点记不清楚了)+一个作文单选是n1专八的语法题,做n1卷子背n1的语法单词。阅读全部是主观题,每篇阅读5个小题左右,标音,翻译,文章梗概,作者思想等等。因为没有见过北语真题,不清楚题型,只是拿三笔的综合能力练习的。作文是题目三选一,今年的是中日関係,AI,グローバル化。我是11月开始练习的(比较晚,建议提早开始),写的不多,都会找老师批改,也会从人民网日文版上学一些好句子。日语翻译基础(150)题型:日汉短语互译各15个+日汉段落互译各两个短语有时事热词和惯用语,日汉各15个。热词 我着重积累人民网日文版的,每天读人民网的新闻,碰到不会的新词就记下来,以及各学校历年真题的短语都记下来,到最后记了两本热词,反复背记。惯用语是比较普通的,不生僻,背专八的惯用语就可以。段落两篇汉译日,一篇是莫言的文章,有关过年包硬币吃饺子,过年气氛的。还有一篇时政新闻的,关于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两篇日译汉,好像是和传统文化,民族主义有关的,记不太清了。 文章翻译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以三级笔译实务和人民网日文版为主,辅之二级笔译实务。每天互译都要练习,并且不断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自己翻译!!不要对着答案翻译!!我刚开始接触三笔文章的时候,错误百出,感觉自己翻译的像屎一样。后来练习多了就有成效了。所以不论自己翻译的多么恶心,都要独立完成,勤于总结,才能见到成效。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题型:4个多选+3个改错+应用文+大作文选择题全部为时政题,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英国脱欧,大数据。一道题完全正确给10分,答对一个选项给2分。 今年北语的百科题型发生了改变,把原来的名词解释改成了多选(当我在考场上看到选择题时,默默的笑了2分钟。因为名词解释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选择题有种天助我也的感觉……)。好在我比较关注时政新闻,多少都了解一点,做题还比较顺手。改错 是3段话,说明文的那种,每一段话分成四句,让你划线选哪句有问题改正。 这个题型我虽然知道,但是没有准备过。有前辈说这个不太好把握。个人感觉有点像机器翻译的句子,你乍一读,好像还挺通顺的,但是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语序啊,大小主语啊之类的,找准主谓宾,一点点拆分,搞清楚哪个修饰哪个,做哪个的定语。该怎么备考我也说不好,可能比较要求语文功底,平时可以读读中文的时政说明文之类的,有点语感。(但是我不知道正确答案啊,个人感悟~)应用文 今年是求职信,大概五六百字吧。我大概是11月多开始准备的,用的是52MTI的应用文宝典(好像是叫这个名字)的电子版,每天抄一种文体类型,抄范文的时候,总结开头中间结尾是怎么写的。每一种文体类型都要见过。因为我准备的时间比较晚,到最后不是每种类型都见过,但幸运的是准备过求职信。我有同学考的倡议书,但是因为之前没准备过,所以考试时候就比较棘手。大作文 是有关翻译的报道,写自己的感想,600字吧。 这个~我也没有练过~如果感觉自己作文不太好的话,还是要练练的。复试备考27下午报道,28上午笔试,28下午外语听说测试,29下午面试,30上午体检报道 就是交各种材料笔试 日汉互译段落各一篇,好像是时事方向的,段落不长。听说 听新闻复述,7分钟左右的有关介护问题的采访。听完10分钟准备,5分钟复述。口头作文,关于日本的介护事情,10分钟准备,演讲3分钟。全部电脑录音。面试 没有自我介绍,直接老师提问。你对北语的印象。看过的书。为什么学笔译。考研感悟1,慎重做选择。地区,学校,专业,就业,经济条件,等等都要参考,更重要的是兴趣,如果一个专业不是你的兴趣所在,甚至是讨厌了,那么备考过程会很痛苦,即便考上了一志愿也很难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充满憧憬与向往,也不利于未来的就业。我至今还是有些后悔没有跨专业。2,研友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独立备考也成功了,但有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会让考研之路更轻松一些。但最好不要选择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意志消沉的研友。生活学习节奏相似,意气相投,积极乐观的研友最佳。我和男朋友一起准备考研,每天互相监督加油打气,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3,专业课很重要,基础一定要打好。同时不要放松公共课。对于我来说,政治和百科算公共课,两门日语算专业课。我的专业课基础比较弱,只能尽力弥补。专业课上,我的老师学姐帮助我很多,初心联盟也有一些日语考研相关课程。说实话,能进入一志愿复试完全出乎我意料,完全是靠政治百科提分的,而我的专业课成绩也是复试名单中最低的,所以复试被刷也是情理之中的。好在是有调剂的机会。所以专业课公共课哪一门都不能放松。最后要感谢这一路走来给予我帮助的人,我的老师,学姐,初心联盟的各位老师,我的舍友们,我的男朋友,还有许多不曾相识但因考研而伸出援手,给我关爱和打气的小伙伴们……考研之路并不轻松,但因为你们而变的更加珍贵,有意义。

进于知矣

优秀榜样:北京语言大学2020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

2020年北京语言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世界永远不缺优秀的人,但是天赋异禀的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优秀的人只是怀抱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热情,努力或许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努力永远不会是白费。那么北语的国奖获得者学子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博士篇】“独立思考、准确清晰表达想法、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王诚文是信息科学学院 2018级语言智能与技术的在读博士,他在2019年获得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CLSW2019)优秀论文奖,同年获得2019年度博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求学生涯中,他发表了一作三篇,一个北大核心,两个EI检索。二作三篇,两个北大核心,一个Scopus检索。三作两篇,一个北大核心,一个EI检索。在他看来,研究生阶段的最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清晰表达想法的能力,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王诚文学长也很关注运动比赛:他喜欢看乒乓球比赛,而支持的球员为刘诗雯。最近喜欢看的书目,是岳南《南渡北归》、《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不痛不痒不成长,有时候被批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外国语学部翻译学博士生李鹏辉学姐,曾获首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以及2019-2020学年的三好学生。在《中国翻译》、《外语研究》、《翻译与传播》、Translating China上均有发表论文,且多为第一作者和独撰。在她看来,研究生阶段应该“多读书、多思考。认真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综述类文章,了解所在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从而不断探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多请教、多交流。首先学会倾听,多去听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其次学会提问,主动向师长和同学请教、讨论、学习,集思广益、广开思路。如果在读文献时遇到读不懂的,有时候可以发邮件直接联系作者。”还有就是要紧跟学术前沿,多做汇报。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学术会议上要勇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怕失败,就怕不敢尝试。汇报之后要虚心听取同行学者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都非常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我们要感恩他人的鼓励,同时也要拥抱他人的批评。”她对学术研究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道酬勤”的态度,在大量阅读中沉淀,在沉淀中思考,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深耕。【硕士篇】“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刘雨薇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士,作为唯一作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报》、《名作欣赏》上发表了《“安命”与“造命”——论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两个女性形象》、《斯坦纳:审视后的生命》等文章,其中《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成果。同时,其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于2020年5月获学校立项,先期研究成果《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于2020年7月发表在《名作欣赏》杂志。她认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 “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这个秩序包括内心的秩序和外部的秩序,所谓内心的秩序就是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想在当下的人生阶段实现什么,乃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外部的秩序则是一套适合自己的做事的方法,可能落实到当下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其实因人而异,这边能够分享的其实是不要过多地去迷信别人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她看来,本科更多的是一个探索的阶段,探索自己的志趣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在本科阶段尽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和体验,不要怕犯错;那相比之下研究生阶段就是一个收束和钻研的过程,可能要更多聚焦在自己研究领域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但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不要只顾埋首于琐碎的学业或者实习生活中,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她,喜欢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薛忆沩的《文学的祖国》、叶嘉莹的《叶嘉莹说诗讲稿》;同样她也爱如贝托鲁奇《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大卫林奇《象人》等剧情片,还有文德斯《地球之盐》、BBC《七个世界,一个星球》、阿米尔汗《真相访谈》等纪录片题材。“去追寻我想追寻的,去享受我能享有的。Be brave, be powerful.”梁伊人是来自外国语学部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她曾在北大外国语言文学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宣读论文并获奖,也独立主持北语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其论文成果将于明年发表,还有参加过六场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曾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她对大家学习中的建议是要“多加关注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之后便可以尽早确立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后自己要读的书目和查找的文献就有了确定的方向,做到这一点就占据了硕士阶段的主动权,否则容易在面对浩瀚书海时无从下手。”同时她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直接量化”,梁伊人比较喜欢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给自己设立一些较为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小成就的激励下推着自己坚持下去。“另外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学方向,有很多知识是融会贯通互相关联的。整个学习生涯其实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前期的积累总会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梁伊人因为自己在专业学习中也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她鼓励大家不要害怕课题难度和在文章构思中遇到的挫折,重要的是要不断反思总结并调整自己的研究策略甚至方向,在进行多方评估之后如果确定了自己当前走的是一条死胡同就要果断放弃,及时转换思路和方法。同样我们也问到她生活中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她推荐了三本书:穆杨《祛魅——五个经典童话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改写》、毕飞宇《小说课》和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自中华文化研究院的中国古代文学硕士黄园园,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学,曾经以《〈红楼梦〉中的北京方言》为题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抄本的方言修订问题》一文,撰写了《“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并在《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1期刊物上发表,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程高本“擅用”北方词汇问题》,发表在《明清小说研究》。同时,在2020年5月再次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题目为《〈红楼梦〉中的方言异文研究》。她研一学习阶段主要以上课为主,选课主要是选跟专业相关或者自己的兴趣相关。上课时老师只是对某个专题做一个引导,但是会提供很多的参考书目,课下结合课上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是研究生学习非常重要的步骤”,她说道。“通过一学期的阅读和思考,期末完成一篇论文,这是读、思、写的一种结合,如此,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研二时,黄园园从整个读研期间所做的课程论文中挑选出自己更感兴趣并且能够驾驭的方向,更加深入的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自己阅读的文献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由此提炼相关问题,然后沿着问题点再去解决相关问题。平时喜欢看的书是《诗经》、《红楼梦》、《浮生六记》、《陶庵梦忆》。“Love life, love myself!”万众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一名研究生,他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以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双音节状态词的标注研究》并顺利结项,曾在哈佛北京书院项目和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对于选题方面,他对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认为至少可以从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确定研究题目,其中文献阅读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文献阅读是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经典文献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增加知识储备,建构学科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不过专业文献往往是抽象晦涩的,需要反复阅读并注意圈划批注,在阅读中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另外,文献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方法,因此阅读时要有整体观念,把握文献的框架结构,关注章节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实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Everything will be fine.”郭凌宇在本科阶段就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在2018年保送到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专业就读。她认为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就非常不同:“本科阶段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储备,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向纵深化发展。研究生阶段我们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的我们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当然,也不能太钻牛角尖,要调整好心态,对于任何机会要努力争取,但也不要因此陷入自我纠结的怪圈。”最后她也说到:“最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锻炼身体,毕竟身心的健康快乐最重要。”“光喊不动,实则无用”朱佳欣在外国语学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读研。发表学术论文3篇,2篇为独作,1篇(第一作者)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获奖,所作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一项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在研。她是一个对学习和生活都保持热爱的人:“带着求知欲上课、带着好奇心钻研、留心生活、身边尽是趣事。”她认为本科时的生活可以过得丰富多彩,参加演讲比赛、配音大赛、志愿活动…浪费些时间都可以,当然,学业成绩也不能落下。“总之就好好享受充满青春气息的美好生活吧~毕竟,本科生活是一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如果有心科研,那么研究生的生活可能会略显枯燥。她觉得与本科时代的姐妹成群相比,研究生很多时间是与自己的独处,看文献、充实技能、写论文、从采访中,可以看出朱佳欣是一个平时就非常风趣幽默的人,他说到在研究生阶段,时常“质疑自己是学术菜鸡、鼓励自己菜鸡也要一口一口地吃成胖菜鸡!加油,学术人,不做不学无术的人~”同时平日里刷剧有助于她减轻焦虑,她喜欢反复刷的剧有《甄嬛传》、《武林外传》和《请回答1988》“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重大的事”。邢北辰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在硕士阶段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与一等学业奖学金.他认为能在从事的学科研究中有所精进,同时保持探索广阔世界的好奇与热情,就是他持之以恒学习动力的来源。同时他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建议:“敬畏未知,保持谨慎, 多陪家人.”确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忽略家人的感受,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第一次做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给予关怀,给予陪伴。邢北辰喜欢的书是《白痴》,喜欢看的番剧是《进击的巨人》。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聂菲 摄影|李诗彤 编辑|王媛平

能侗然乎

首届“语言智能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

12月2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语言智能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围绕“语言智能与外语教育的未来”的论坛主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司长田立新,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胡壮麟,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李生,北语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等40多名嘉宾展开深入研讨。近年来,语言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并开始在舆论中对人工外语服务形成冲击。外语教育存废及投入多寡等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国家教育规划和技术规划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论坛上,田立新、李宇明、宗成庆、王定华、蒋洪新紧密围绕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充分交流,胡壮麟教授、李生教授作了精彩点评,赵沁平院士作总结讲话。此外,本次论坛还形成一项重要成果,即语言智能与社会发展论坛之 2018 宣言——《语言智能与外语教育协同发展宣言》。宣言倡议学界需要冷静、理性地预测机器翻译等语言智能的发展未来,科学估量它在翻译事务当中将发挥的作用,有效帮助国家制定符合实际的外语发展规划,帮助外语从业者做好心理准备,并热情拥抱新技术。宣言还强调,机器翻译等语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不应也不可能谋求全面替代人类的外语能力,在公共宣传、科普演示中,语言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当实事求是地报告语言智能的发展现实,不夸大语言智能技术的现有性能,不做缺乏科学依据的展望,不能对人类的外语工作造成恐慌,不能对人类的外语事业规划造成形势误判。宣言呼吁语言智能界、伦理学界及社会有关界别及人士,成立“语言智能伦理委员会”,保证语言智能在符合人类伦理的框架内发展。据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快步走来,具有语言智能的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理性认识语言智能的影响,支持语言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保障获取语言智能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已成为摆在政府、社会和学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此,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挺教授倡议发起“语言智能与社会发展”论坛。论坛定期召开会议,每次围绕特定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并畅所欲言,致力建立一扇立于政府、社会、 行业和学者之间的智慧旋转门。(光明融媒记者 邓晖)

故长伤身

神颜学霸!19位研究生:同时荣获国家奖学金,还都就读同一所名校

国家奖学金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对于学生来说,国家奖学金既是对自己过往努力钻研的一份肯定,也是孜孜不倦的动力源泉。近日,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公布,想知道"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吗?那就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瞻仰他们的风采吧!王诚文:"独立思考、准确清晰表达想法、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王诚文,信息科学学院 2018级语言智能与技术的在读博士,他在2019年获得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CLSW2019)优秀论文奖,同年获得2019年度博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求学生涯中,他发表了一作三篇,一个北大核心,两个EI检索。二作三篇,两个北大核心,一个Scopus检索。三作两篇,一个北大核心,一个EI检索。李鹏辉:"不痛不痒不成长,有时候被批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鹏辉,外国语学部翻译学博士生,曾获首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以及2019-2020学年的三好学生。在《中国翻译》、《外语研究》、《翻译与传播》、Translating China上均有发表论文,且多为第一作者和独撰。刘雨薇:"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刘雨薇,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作为唯一作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报》、《名作欣赏》上发表了《"安命"与"造命"——论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两个女性形象》、《斯坦纳:审视后的生命》等文章,其中《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成果。同时,其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于2020年5月获学校立项,先期研究成果《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于2020年7月发表在《名作欣赏》杂志。梁伊人:"去追寻我想追寻的,去享受我能享有的。Be brave, be powerful."梁伊人,外国语学部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曾在北大外国语言文学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宣读论文并获奖,也独立主持北语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其论文成果将于明年发表,还有参加过六场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曾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等奖。黄园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黄园园,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学。曾经以《〈红楼梦〉中的北京方言》为题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抄本的方言修订问题》一文,撰写了《"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并在《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1期刊物上发表,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程高本"擅用"北方词汇问题》,发表在《明清小说研究》。同时,在2020年5月再次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题目为《〈红楼梦〉中的方言异文研究》。万众:"Love life, love myself!"万众,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他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以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双音节状态词的标注研究》并顺利结项,曾在哈佛北京书院项目和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郭凌宇:"Everything will be fine."郭凌宇,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本科阶段就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她认为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就非常不同:"本科阶段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储备,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向纵深化发展。"朱佳欣:"光喊不动,实则无用"朱佳欣,外国语学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2篇为独作,1篇(第一作者)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获奖,所作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一项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在研。邢北辰:"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重大的事"邢北辰,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北语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本科曾获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北语"大言诗声"诗歌大赛二等奖、2016至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等奖项;在硕士阶段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与一等学业奖学金。彭珮: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彭珮,商学院19级金融专业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直接保研至金融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她担任班长的职务,获得2020年国家奖学金和学业一等学金以及校级"优秀团员"称号。在研一期间合作发表一篇CSSCI文章《全球区块链产业竞争格局与中国创新战略》,参与了中国银行业协会委托北京语言大学完成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课题,此外还有四篇文章分别发表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金融博览》等刊物中,皆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焦胜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焦胜男,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曾获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并且荣获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湘方言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地图研究》,在《现代汉语》刊物发表2篇论文,2019年暑假参加了哈佛北京书院项目,担任汉语教师。在今年4月拿到哈佛大学offer,现在哈佛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牟思洁:"在经历当中寻找自己想要什么"牟思洁,1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多次学业奖学金,参与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3项教育部语委语保工程专项,以及1项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此外,她还担任语言科学院的助力研究生,协助导师进行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调查和日常研究工作,在2019的暑假担任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中国孔子学院2019年夏令营的志愿者,在上一学年担任光茵剧团团长。韩良秋:默默努力,虽然不一定行。我行我就上,不行我就跑。韩良秋,商学院18级国际经济专业研究生,曾获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在2019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在科研领域,他与导师张爱玲老师一起合作完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巴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定及影响因素》一文,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价格月刊》上,参与主持的研究生科研项目也在今年结项。曾在今日头条、茄子快传实习,目前在环球雅思教授经济学以及商业研究课程。邓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邓莹,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和专业一等奖学金。曾受邀参加第十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ICCSL-16、ICTC-4)并做小组报告,发表期刊1篇,参与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年,在导师和院领导的帮助下,她一直在预科进行教学实践,曾担任学习指导课教师、周测教师和听力任课教师。而到了2019年暑假,她在普北班项目担任三年级大班课、单班课教师。马小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小箐,外国语学部高翻学院阿拉伯语笔译专业研究生,本科多次获得奖学金及多项荣誉称号,研究生期间获得研究生新生一等奖学金,且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并主持1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课外她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暨中非能源电力大会中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担任研究助理,曾在新东方等教育机构进行实习。王佳: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王佳,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获得2019-2020年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作为副主编,参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语法卷》的修订。此外,作为唯一作者,她共有3篇论文在期刊《现代语文》发表,目前还主持一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韩雪:"Tomorrow is another day!"韩雪,汉语国际教育学部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连续两年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获得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曾参加"首届汉语进修研讨会"以及"北京市语言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暨2020年学术前沿论坛"等学术会议并作小组报告。作为唯一作者,在《中文教学现代化学报》发表论文一篇,参与导师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并多次参与主持学校留学生的各大赛事活动。曾在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实习,实习期间参与并组织美国佐治亚州K-16中文教学会议(Georgia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Grades K-16)、亚特兰大政府国际事务处庆"亚太裔传统月"中国文化示范、亚特兰大2020新春中国经济论坛、2019亚特兰大中美经贸早餐会等活动。王希:一心力,惜时光王希,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业一等奖学金,曾在国际会议上做小组发言,发表EI检索论文两篇,独立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已核心结项,一项在研。赵全备:困惑要在行动中解开赵全备,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目前完成了一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并参与了一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另有一篇会议论文预计将于明年发表。世界永远不缺优秀的人,但是天赋异禀的人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优秀的人只是怀抱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热情奔赴未来。国家奖学金荣誉的背后,是北语学子勇攀学术高峰的理想与信念,是书写无悔青春的昂扬与奋斗,脚下的路还很长,他们将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大步向前!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德治

第二届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高峰论坛召开

11月7日,第二届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校逸夫报告厅召开。论坛由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主办,采取主旨报告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副校长张旺喜教授,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郭鹏教授发表讲话。留学生招生处处长周鑫,国际学生管理处副处长宋瑞静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46所高校的160余名专家和教师参加了论坛。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张浩教授主持。副校长张旺喜教授讲话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张浩教授主持主旨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李泉教授以《城南旧事》的教学分析作为切入点谈论来华留学生本科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汉语教学基地副主任姜丽萍教授就来华留学生汉语本科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北京语言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督导专家刘希明副教授回顾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学的起步和发展,他的谆谆教诲不断激励着北语人不忘初心,继续发扬“传帮带”和“课比天大”的优良传统;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赵菁副教授对线上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从而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堂。线上线下的专家和教师反响热烈,收获颇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李泉教授北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汉北语教学督导组组长、督导专家刘希明副北语汉语学院赵菁副教授发言下午的分会场讨论中,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来华留学生汉语本科教育”这一中心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和对话交流。除了线下交流研讨之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兰州大学等四十余所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就来华留学生汉语本科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汉语本体与习得研究和线上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五个分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将论坛推向新的高潮。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促进高校留学生本科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完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培养机制和服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促使我国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走上科学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服务于国家汉语教育国际传播的战略性发展大局。

可谓辱矣

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MTI备考经验分享与真题回忆

北语翻硕经验分享这是我们之前推送过的一篇文章,因为今填的头条是北语考研经验分享,因此重新排版给大家,便于大家阅读。考研感想怎么说呢?考完之后整个人一下子空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感觉考的不是很好,所以消沉了好久,现在终于趁还没忘完之前来写真题回忆,考完之后的感想呢,有点复杂,经验的话总结起来基本就是多看多写多练多积累,像热词翻译之类的就靠平时多积累,多关心时政;单词语法之类的就靠多看;作文包括公文写作和翻译就需要多练多写,一定要下笔写,才能保持手感。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心态问题啦,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研就是一场马拉松,好多人都在半路就放弃了,所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用一个好的结果吧。北语来园一景备考过程怎么说呢,以前没有想过要考研,因为英语实在是太差,以为考研必须要考英语,所以就导致大一大二的时候混过去了,大三偶然得知专硕考研不用考英语,所以纠结了好久决定考研,我是大三暑假才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一般考研大概都是在这个时候准备,因为我很懒,没有毅力,怕准备的太早到时候坚持不下去,当然也有很多人从大三上就开始准备的,时间早晚没多大关系。首先关于政治课的准备问题,因为高中是文科生的关系,所以并没有太早准备,我是在大四开学九月份才开始看政治的,主要就是看肖秀荣系列,我没有报班,感觉没用,这个主要因人而异,不过我小伙伴报了徐涛的班,我也在最后去蹭过一两节课,感觉怎么说呢,我反正感觉没多大用处政治复习我就是每天看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做配套的习题,就是1000题和课后习题,主要看马哲和毛概,这个是重点,要仔细看,近代史和思修因为简单所以我都是几章一起看,因为太懒,中间断断续续的,直到十月末才看完,后边就等四套卷和八套卷了。这里划重点,四套卷和八套卷一定要认真做,条件允许的话两套都要背下来,实在不行的话也一定要把四套卷背下来,其实四套卷和八套卷里也有很多相似的题,所以还好,肖大大的四套卷的价值相信考研的人都清楚吧,我今年就是把四套卷和八套卷都背了,然后考试的时候感觉每道题都特别熟悉,做的比较顺,提前一个小时就答完了,因为虽然不是原题,但是意思是一样的,属于换汤不换药。关于百科,有名词解释,改错,公文写作,大作文,有的学校不一样,但是公文写作和大作文都是有的,就是看平时积累,多关注时政。不过百科分名词解释和选择题,我考的是名词解释,这个比较坑,然后我是在十月份的时候和别人拼了一份MTI出的百科,拿到资料就开始背,每天几页的那样背,第二天背的时候先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加深印象,反正百科就是靠多积累多背,公文写作在十二月初开始就行,多看例文格式,多练,一定要练,自己先都写一遍,心里才能有底。最关键的就是专业课的复习了,我们有日语翻译基础和翻译硕士日语,我就是每天上午做做习题,因为我有报日语辅导班,每天都会发习题,所以每天都打印出来做,还有就是看二三级笔译,下午看日汉翻译教科书,每天一篇中译日或日译中,刚开始翻译的惨不忍睹,后来慢慢就好了,一直要坚持,保持手感,晚上会整理日汉热词互译,我关注了几个学习日语的公众号,像人民中国,人民网日文版等,都会更新日汉热词,多积累,还有就是专有名词之类的,都懒积累。语法的话N1程度就差不多,语法不是很难,阅读理解就比较难,选择还好,关键就是主观题,总结之类的,我实在是太苦手了,作文我没怎么练直接导致后边写的惨不忍睹,所以一定不能忘了练习写作,写完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帮忙改一下,因为自己是很难找出错误的。不过幸运的是初试不考听力,所以可以不用在这上边费时间,我反正是没有怎么练习听力的,当然这样不好啦,不过考研时间太宝贵就只能投机一下了。还有一项对于我来说很苦恼的就是单词,真的是想哭,我实在是不会记单词,导致单词量很差,后边只能每天逼自己记单词,这里我要强烈推荐一本单词书叫晓东日语,这是一个系列的书,不过我觉得单词的最好,因为他将单词分为了几个单元,每单元80个单词,量不大,每天打卡,五周全部记完,特别适合我这种不爱记单词的人,所以后来我每天睡觉之前都会记一单元单词。我的复习经验大概就是这样啦,不过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因人而异,所以及供参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考研贵在坚持,所以当你决定考研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加油!北语校园一景真题回忆基础日语翻译总共三道大题,共100分第一大题:20个选择题,一个一分共20分,包括单词和语法。 第二大题:三个阅读共60分,每个20分。没有选择,全是写的,感觉特别坑,太难了,差点没写完。题型大概都有单词写假名(1个1分),划线句子翻译(1个5分)之类的。第一篇是关于真正的翻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之类的,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什么的,里边有翻译划线的句子和单词写假名,你认为真正的翻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还有总结之类的,总共6到7个小题;第二篇没怎么看懂,所以不记得内容了,有三个名词解释,一个3分,还有单词和翻译,总共4到5个小题;第三篇是写日本的老龄化严重和危害以及政府的解决方法,有翻译,还有从那些解决方法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并解释原因,也是4到5个小题左右。第三道大题:作文,450字左右,20分,有三个,AI,中日关系和全球化。由于前面阅读花了太多时间导致作文写得太着急,太乱,不知道字数有没有写够。翻译硕士日语总共两道大题,共150分第一大题:日汉互译,共30小题,一个一分,共30分。弯道超车,临时抱佛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半斤八两,中等收入陷阱,技多不压身,隐性单亲,云计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井底之蛙,智囊团,有求必应,窝里横,云计算,居民储蓄存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还有个绿色什么的等等。第二大题:翻译有两个中译日和两个日译中,每个30分,共120分。中译日第一个是关于过年的,说腊八节是盼年的第一站,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可以吃饺子,有一次吃的太多差点丢了小命,并且都想吃到里边放有饺子的硬币,然后这个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寓意,还有放鞭炮什么的,但是现在年味越来越淡,饺子也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吃到,孩子们的游戏也和我们不一样了,我们的过年和他们的过年也不一样了,我们之后所以怀念过年也许是怀念那过去的时光吧之类的;第二个是关于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的,主要讲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北京召开,取得了什么成就,中日双方各做了什么努力以及之后的努力方向之类的。汉译日有点苦手,所以做的不好,记得也不太清楚。第一个是关于民族主义,国际纠纷之类的;第二个好像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坚守问题,然后有人认为作者太固守传统?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今年百科特别坑,变题型了,以往都是名词解释,结果今年变成了选择,拿到试卷的时候一下子懵逼了。第一大题变成了四道选择题,还是多项选择,一题10分,全选对的10分,选到其中正确答案分别一个2分,共40分。第一个是关于一带一路的,第二个好像是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三个是英国脱欧问题,第四个是大数据。第二大题是改错,三个小题,每个十分,共30分。划出不正确的句子并改正。第三大题是公文写作,写一封求职信,600字30分。第四大题是大作文,600字左右,50分。从一个翻译家说的一段话里提取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以此为题写作。

高地方

圆梦北语,学有所成——北京语言大学2021届春季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1月6日,北京语言大学2021届春季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来自埃及、巴基斯坦、韩国、日本、美国、古巴、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43个国家的192名同学完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培养计划,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开启新征程。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副校长张旺喜,副校长张宝钧,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郭鹏出席典礼并参与学位授予仪式。数十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宾线上参与典礼,包括阿根廷共和国国会议员吉列尔莫·卡莫纳、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达维拉、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哥伦比亚共和国大使汪晓源、埃及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爱得蒙木卡拉、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教育专员穆罕默德·苏莱曼·马苏德、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教授米斯巴·拉希德、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商务交际专业主任世玉等。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典礼现场,典礼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陈丽霞主持,面向全球直播,近万名同学、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直播参与其中,共同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恰同学少年,43国学子求学北语意气风发本届共有192 名学生毕业,本科毕业生包括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的27 位同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 152 位同学,在13名研究生毕业生中,有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7人。毕业生分别来自埃及、巴基斯坦、韩国、日本、美国、古巴、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43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8个专业学位领域。本届毕业生中共有10 名本科学生被评为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毕业生,张旺喜副校长祝贺全体毕业生们顺利毕业,并宣读了《北京语言大学关于表彰2021届春季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张旺喜副校长希望受表彰的同学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立志成才。离别时刻,感触良多。优秀毕业生代表葵烺同学动情回忆,“第一次到北京学习汉语的时候,家人还曾不理解。但今天我确信,家人们都会为我感到骄傲。希望我能用母校所学,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毕业生代表阮爱兰同学对四年的学习时光深深感恩,“老师们不仅教我们学习汉语,也带我们领略中国古老的文化和今天的发展。我们是开拓者,是不断进取的学者。我们要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变成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的人。”传桃李芬芳,师长齐聚典礼送别毕业生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尤其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然而,疫情期间的北语停课不停学,老师们将讲台搬至线上继续耕耘,汉语学院为同学们开设了共108门网络课程,89位老师在云上为同学们授课。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宋红芳副教授代表老师们送上祝福和嘱托。她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并对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生们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每一位同学,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都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我们日新月异的时代的需要。二是希望大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在各方面不断地完善自我,就是做一个普通人,也要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别样的光彩。北语人有北语人的使命,一代学子有一代学子的担当。在来园的沃土上,一批批学子从北语走出,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舞台上,用政治家、外交家、汉学家等不同的角色,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通过云端出席本次典礼,共同送别学弟学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爱得蒙木卡拉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在北语学习,并在北语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2019年受聘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高级顾问,他希望毕业生们能运用语言的力量,为北语、为友谊、为世界发展发声,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之路,这也是北语的重要贡献。巴基斯坦“汉语教育之母”、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教授米斯巴拉希德女士1977年来到北语学习,与北语结下深厚情谊。她说,“直到今天都为能在北语拿到学位感到骄傲,希望大家珍惜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将汉语知识的火炬带回自己的国家。”埃及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女士在埃及一直从事中文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相关工作,亲自主持在埃及多所高校开办中文系。作为校友代表,她叮嘱大家要牢记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努力拼搏,永不言败,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商务交际专业主任世玉是2016届北语毕业生,是北语的首批新汉学博士之一。他坚信即使现在处于艰辛的时刻,毕业生们也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并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听声声祝福,各国友人云端出席送学子北京语言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他们架起一座座文明互鉴之桥,为不同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上,多位关心北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云端出席并送上祝福寄语。阿根廷共和国国会议员吉列尔莫·卡莫纳先生向北京语言大学春季毕业生们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他表示,大学校园架起了一座各国文化互学互鉴的桥梁,掌握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北语学生们为世界各国的交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他强调,中阿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特别在是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双方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加强了协调与合作,推动了中国和拉美关系向前迈进一大步。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持续蔓延,阿根廷愿与中国共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厄瓜多尔于1980年建交,于2016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先生在疫情期间一直留在北京,见证了中国与新冠疫情作斗争的全部过程。卡洛斯大使表示,他个人和他的国家都与北京语言大学有着深厚的友谊。今后的教育培养中,不仅要培养懂中文的人,更要培养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未来厄瓜多尔将提升协作能力,努力推动与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先生对来自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的所有毕业生表示祝贺,表示从北语顺利毕业是学生们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不管外界的变化和所面对的多重挑战,巴中友谊是长久的和广阔的,双方建立了在政治、经济、商业、人文、教育多领域方面的合作,特别是语言教育为巴中友谊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愿推动两国人民在多个领域,尤其是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哥伦比亚共和国大使汪晓源先生同样向毕业生们表达了诚挚的祝贺。他曾在北语承办的“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论坛上提出“语言是连接民心相同道路的最后一公里”,典礼现场,他表示,疫情当前,我们只有联合起来,加强互助和协作才能走出困境、开辟未来。希望大家运用在北语所学的知识,为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行庄重拨穗礼,校长殷切送三点期望刘利校长以《成就卓越人生,建设美好世界》为题,为毕业生送上嘱托与叮咛。演讲中,刘利校长鼓励毕业生:“作为在多元文化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北语毕业生,作为在疫情之下亲历了人类同气连枝、休戚与共的各国青年,由衷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世界进步、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担负起推动人类文明交融、促进世界和平的责任。”刘利校长提出三点希望:第一,终身学习,成就过硬本领。勇于探究世界,认识世界的差异,开阔胸怀,拓宽视野,做到融会贯通。第二,磨炼意志,直面人生挑战,勇敢面对,百折不挠,不倦前行。第三,肩负使命,促进世界和平。同学们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校园环境中,穿越100 多种语言文化的屏障,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诠释者和身体力行者。随着一个个名字在屏幕上渐次出现,北京语言大学2021届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刘利校长一一为到场的毕业生拨穗,张旺喜副校长、张宝钧副校长、郭鹏主任分别将毕业证书、校友卡、饱含北语记忆的校园明信片送至同学们手中,同学们一一向校长和师长们鞠躬致谢。最后一次点名,从课堂到礼堂;最后一次相聚,从曾经的梦想校园,到人生的新起点。迄今为止,“小联合国”北语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服务自己的国家、服务社会,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又一批学子加入他们之中,祝福他们,前程似锦,扬帆远行。

大河沿

20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才可以不慌?要注意掌握哪些考研秘籍?

19考研er正在全力冲刺复习,20的小伙伴也慢慢开始准备了。近几年来,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各位考研er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最近总能看到很多19考研er发慌,完全打乱了自己的备考节奏。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的备考时间不足吗?我想大部分的小伙伴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近几年备考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甚至有些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决定考研了。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考研才合适呢?大三才开始考研会不会太晚了?考研要掌握哪些考研秘籍?下面就和惠园教育小编一一看一下这些问题吧!一、关于什么时候考研合适看看大家怎么说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60.5%的受访者认为考研应该从大三开始准备,17.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从大四开始,16.6%的受访者觉得应该从大二开始,2.3%的受访者认为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2.8%的受访者觉得毕业后再准备也来得及。由此可见,大家比较普遍认可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因为从全年备考的时间来看,从大三开始,首先会确定几个想考的学校和专业,搜集专业相关的信息。3月到暑假之前复习数学和英语,9月之后开始复习政治。专业课的复习则要看每个学校的要求,可以先购买相应的书籍自己复习,也可以先看看一些成功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一起学学经验。既然上面介绍了大部分考研er的现状,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考研越来越低年级的趋势呢?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本科毕业就业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有些同学认为越早准备越好;有些学生本科就读的学校不是很好,一进大学就会确立考研的目标,开始准备。二、大三开始准备会不会太晚?考研低年级化真的好吗?先来说说小编自己的看法:其实小编认为对于“大三开始准备会不会太晚?考研低年级化真的好吗?”这个问题是没有解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准备的时间自然不一样。即便是准备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也会因个人学业基础不同,准备的时间不一样。再来听听大家都这么理解这个问题:1.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考研低年级化的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办学的规律。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来学好专业课,进行实践实习。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指出,考研低年级化会导致有些学生一进大学,除了考研的科目,其他课都不认真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和学习的偏狭。比如说理工科考研不怎么考实验,有些学生就很少去上实验课,还有一些通识教育,学生也不怎么重视。综上所述,可见这些专家并不看好考研低年级化这一趋势,甚至是反对这样做的。2.学生曾考过研的同学表示,考研期间如果课程相对少,对于非专业相关课程,有时会逃课或者在课上做考研题。结果:一门心思准备考研,本科的课程没上好,基础不扎实,得不偿失。3. 导师有研究生导师反映,有的考生考试成绩不错,然而实际学术研究能力较差,即使把高分的考生招进来,由于基础知识不过关,还得回头给他们恶补本科的课程,这样导致学生和导师双方都十分受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要怎样做,大家可以自己做决定。三、考研要掌握哪些秘籍?1.需要收藏的网站对于考研er来说,及时的搜集有效讯息是十分重要的,找不到考研大纲你就找不到复习的方向;找不到院校信息你就不知道如何择校择专业;找不到报名公告你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哪报名……总之,一定要保证自己能知道目标院校的最新消息和国家最新政策,所以这些网站你一定要收藏。(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隶属教育部的考研官方网站,未来的一年里,从报名到调剂都是要在这个网站上进行。(2)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教育门户,是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高招咨询活动协办网站、全国研究生报考咨询活动的主办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大家还可以查看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等,用大数据分析考研。(3)相关考研论坛总说考研是孤独的旅途,在考研论坛大家可以与同校研友、同专业考友、师兄师姐交流考研资料和考研经验吧,总有人可以懂你的心酸、解答你的困惑。同时,考研论坛上还有分学校分科目发布的考研经验,大家针对自己的需求去找经验是十分方便的。比如很多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同学都会关注贸大考研论坛,很多考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同学都会关注首经贸考研论坛,很多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都会关注北外考研论坛,很多北京语言大学的同学都会关注北语考研论坛......总之,一定要关注目标院校的相关论坛。2. 前辈的考研秘诀从考研动机,到选择学校,再到初试复试,考研这一路走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经验甚至人生经验,优秀的人的习惯和方法大多是相同的,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这些前辈秘籍~(1)及早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并尽量不变动。(2)不要被往年报考人数、报录比吓到从而不敢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足够高就没太大问题。太多自己吓自己的人了,自己心里一直念着的学校试着大胆的报吧,拼一把不要留下遗憾。(3)数学一定要考虑全面,分类讨论多种情况的一定要想到。数学的小伙伴建议买一叠打印纸,纯白A4的那种,对折分两列,平时做题整齐认真的写在打印纸上,方便后期翻看。(4)专业课以背诵为主的小伙伴们要提早开始背,争取能背三遍以上。保证所有的考点都掌握,要做到面面俱到。(5)和考上的学长学姐保持联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学长学姐人很好都会解答大家问题的。(6)尽量早睡早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每天保持一定量的的体育锻炼,后期没时间也可以通过用走楼梯上下楼代替坐电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不舒服一定不要硬撑,不仅学习效果很差,身体状况也会更加糟糕。(7)QQ里搜自己专业的考研群,可以找到一起备考的小伙伴,各种资料消息得知也会比较快。善用百度云、考研帮、知乎、QQ群、百度贴吧等,可以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东西。(8)其他保证学习的小工具:①眼罩和耳塞。保证睡眠质量,另外如果自习室环境嘈杂可以带上耳塞,基本可能保证安静的环境。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拿一个平板,看学习视频、资料神马的很方便。③优盘。便于保存、打印资料。(9)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考个研而已,大家不要太压抑自己,适度的自律有必要,但逼迫自己放弃一切爱好,硬把自己按在桌子前,这种努力最终只能感动自己,不仅弄得情绪很不好,郁郁寡欢,而且很影响持久性,更影响考试发挥。(10)合理计划,合理变化。复习的计划安排问题很重要,而且推荐大家以任务量来安排,而不是以时间量,在单位时间内规定自己完成的工作,是高效的,注意不要自欺欺人就好,没完成就是没完成,不要骗自己,应付自己。切勿花大量时间泡在鸡汤贴里。刚开始复习,大家难免要借鉴借鉴前辈们的经验,也能少走很多弯路,但一旦有了基本了解,就应该硬着头皮上了。(11)辅导书在精,不在多。考研将大家的起点放在同一条线上,拼得是各位的耐性,因此买辅导书一定要注重质量,一心贪多,无端增加考研成本,关键对建立知识结构弊大于利。(12)要有信心,有安排还要有主见。考研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你只需要完成事先答应自己的任务,而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因此不要老是跟别人比较太多,别人的进度或快或慢于你毫无关系。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一定一定要坚持下去!

狗咬狗

她从北语毕业,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

本期“毕业季专访”带你走近外国语学部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专业毕业生——侯丹玮。“做自己人生的舵手,不要随波逐流”,她认为大学期间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学会自己做选择,才能摆脱迷茫,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一起来看她的经历分享吧。人物简介侯丹玮,北京语言大学2016级俄语专业毕业生,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曾获全国俄语大赛高年级组二等奖(全国第四名)、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二等奖、新生口语大赛复赛二等奖;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大二曾参加牛津暑假交流项目,大三在俄罗斯普希金学院学习交流。曾在北语志愿服务总队语言保护服务部担任助理,主要参与外国志愿者招募、中外志愿者活动组织。钢琴十级,喜欢旅行、戏剧。跨学科学习之路Q1: 学姐很早就对大学毕业后的选择有了规划与方向。可以具体谈谈当时的想法吗?A1:从知道被俄语专业录取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已经在为未来做考虑了,因为家人均从事理工类工作,在今后发展这一问题上给不了太多的建议,所以我知道只能靠自己探索未来的道路。大一大二是我和俄语的一个磨合期,在此期间我发现学习俄语还是比较适合自己的。但作为一个曾经的理科生,我更希望在单纯的语言学习之外再学习一些其它领域的知识,更充分地发挥我自身的一些优势,也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大概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就产生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并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但当时具体的方向并没有最终确定。Q2: 学姐大二时参加过牛津的暑假交流项目,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A2:我收获最大也印象最深的是在那里遇到的人和我们之间的交流。在牛津20多天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其中也有牛津自己的学生。在与他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种趋势,那就是大家现在都在渐渐摆脱单一学科的束缚,想要跳脱出专业的狭隘性,转向跨学科的、全方面的学习。我当时的一位老师曾说了一句对我影响深刻的话,他说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重要的不仅是你语言学习到什么程度,又或是你说的有多流利,而是你能用它去做什么、表达什么、改变什么。也正是这次交流活动让我确定要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因为我想用语言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个人认为跨学科学习应该比单一学科学习更具发展前景也更有竞争优势。 Q3: 学姐可以介绍一下上外的区域国别研究(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吗?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A3:欧亚研究项目的创建基于新时代国家外交战略中“一带一路”的地位和俄罗斯中亚地区的重要性,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主要探索俄罗斯—欧亚问题研究,旨在更精细的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动力机理。该专业项目采用“多语种+”的理念,学生将学习俄语、英语及一种当地语言,此外还采用海外多国研修、多元指导的模式,学生从第二学年起将分别赴欧亚研究对象国、俄罗斯和西方欧亚研究领域的知名高校或智库实施共三学期、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和交流学习,推动在地知识和理论知识相互启发。Q4: 学姐对自己以后的职业选择有什么畅想呢?A4:对于我来说,研究生阶段的区域国别研究又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只有在经历了像和俄语一样的磨合过程后,我才能充分了解自己和它之间所谓的“适配度”,找到在这一领域上我的强项,并且据此作出选择。因此目前我不想给自己设限,做好眼下的每一项工作就是我的目标。学习经验谈Q1: 学姐可以讲述下自己的保研经历和心得吗?A1:我真正进入考研复习正轨应该在4月左右,考虑到考研初试的内容并不会明确的分方向,所以我当时是按照专八的标准去做初步准备的,后续再在细节问题上进行深入复习。5月份,各大高校就开始发布保研夏令营的通知,在浏览各个学校的信息的过程中,我觉得上外的项目比较符合我最初对于跨专业考研的想法,所以就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本次夏令营持续了11天,期间基本每天都会有2~3场中、英或俄语的讲座,最后会进行笔试和面试,主要考察俄语和国际关系两方面的知识。关于保研准备方面,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尽早确定你的考研的方向,有目的性的去复习。初期复习主抓基础知识,在建立好知识框架后再对个别问题进行深入学习、记忆。第二,对考研专业要有充分且正确的理解,即要了解这个专业的具体研究内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招生简章中相关的专业名称后所产生的认知可能和专业本身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是有出入的,所以这方面需要去多咨询老师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第三,如果你打算参加保研夏令营,一定要及时关注各大高校5月至6月发布的相关信息,不要错过报名时间。建议提前浏览过去几年你心仪的院校的夏令营信息,看是否有合适的项目,不过各院校夏令营的招生方向和对成绩的要求每年都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一点需要特殊注意。可以考虑申请多个院校的夏令营,相互之间时间不冲突最好,这样就有机会多参加几个夏令营,给自己上多重保险。此外,对于大三在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在国外提交申请夏令营的材料会有一些麻烦,建议出国前把各类获奖证书扫描好,并尽早托国内同学帮忙开具成绩证明,这样网上提交材料时不会太紧张。第四,保研或者是考研复习战线不要拉得太长。因为这样效率不仅不高,在后期还容易产生疲劳感。但是对于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提前准备。因为你要面对的已经不仅是语言上的考核,同时还会有另外一个全新学科的考试。不过也不用过度紧张,因为一般跨考专业的考察会相对简单一些。Q2: 学姐曾经参加许多大型比赛,比赛过程中是怎样的心情?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参加比赛的经验吗?A2:我一般在赛前会比较焦虑,但我自己会把种焦虑化作动力来督促自己尽量快速全面的去复习准备。这样站在赛场上时,我反而不会那么紧张。我的建议是:第一,赛前保持适度紧张。比赛前要对你所参加的比赛的形式以及考察重点有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可以考虑在赛前两周左右适当进行一下高强度的记忆,对琐碎的知识点以及重点知识再进行一次回顾。第二,赛中要放松,不要过度考虑比赛结果,否则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到临场发挥。第三,赛后去做总结,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比赛会很好的将自己的不足和劣势暴露,做好相应的总结可以帮助你在后续的学习中对症下药,补足学习中的漏洞。Q3: 学姐的俄语和英语水平都很高,可以谈一谈学习语言的经验或技巧吗?A3:我建议大家对于自己专业语言及英语进行学习方式上的划分。就英语而言,我们之前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并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原有水平上进行保持及提升,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语感培养,给自己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比如说看英文书籍、电影或电视剧等,这样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提高语言水平。但俄语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我们不可能一步迈到培养语感的环节,所以建议俄语专业的同学一开始一定要把语法掌握好,打好基础。因为对于俄语这种比较有逻辑的语言来说,语法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大的框架。在大一、大二把这个框架建设好后,大三、大四就可以把了解到的所有和俄语有关的知识内容都填充到这个框架里面,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你会有很大的提升。另外,对于这两门语言都非常重要的就是听力和口语。我们平时所经历的训练往往都是针对读、写的居多,听说相对较少。但是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对于想要成为翻译的同学来说,这两点是尤为重要的。提升口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嘴去表达,多和母语者交流,观察他们的表述习惯及思维方式,这都会对你的语言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听力方面,建议大家多听新闻、多练听记,去找配有俄语或英语原文的听力材料,跟着录音做笔头快速记录,随后进行对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对播放速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一开始可以慢速播放,然后随着能力的提升,可以把它还原到原始速度播放,尽量保证一定量的训练。走出舒适圈Q1: 学姐在志愿服务总队工作的经历有没有给学姐带来影响与变化?A1:加入语言保护服务部其实是我大学期间第一次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圈。我本身比较内向,但在语服协助组织了一些外国留学生参加的志愿活动工作后,我逐渐学会了和别人进行高效沟通,并更加愿意自我表达。此外,通过在工作期间不断去和与自己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学会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即进行跨文化交流,这对我们语言学习者而言也是日后学习、工作中必备的“利器”。可以说,语服的工作经历对我助益良多,所以我到现在都还是非常感激这一年在语服的工作经历。Q2: 学姐大三时曾在俄罗斯留学一年,在国外学习一年有何体验与感受?对学姐的俄语学习道路有怎样的意义?A2:在国外留学这一年的学习对我最大的帮助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这一段经历帮助我更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文化国情,让我能够与俄罗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亲自去各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打破原有的偏见和幻想,重新认识俄罗斯这个国家。专门开设的俄语语音、文化史、文学等课程对于我们口语提升、了解民族文化及其思维模式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使我们回国后相对轻松地面对专八考试中相关知识的考察。除去学习之外,在俄罗斯的这一年其实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因为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人际交往,各方面的节奏都需要去自己掌控,这也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独立性,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生活。Q3: 学姐觉得大学四年自己最大的蜕变是什么?A3:我的抗压能力提升了很多,也更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了。大学大学四年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很短暂,所以我觉得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不要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也不要给自己设太多的限制。因为有很多事情也许你一开始觉得自己做不到,但在真正去尝试了之后就会发现并非如此。我们还很年轻,有时间去犯错并去改正,所以建议大家多去尝试,看遍不同的风景后你也许就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路。生活解压剂Q1: 学姐很喜欢旅游,学姐印象最深的旅游是哪一次?学姐觉得旅行的意义是什么?A1:其实每一次旅行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对我来说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放松,更多是让我暂时跳脱出现实生活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迎接另外一种不同于以往我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经历不同的事情。我觉得这些过程都能洗刷掉之前的一些负面情绪,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更加积极的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如果一定要选一次令我印象最深的旅行,那大概就是去年5月份在克里米亚的旅行吧。在那里我不仅看到了极为壮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打破了我对俄罗斯人的一些偏见,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善意与温暖更多。Q2: 学姐在学习工作繁忙的状态下是如何给自己解压的?A2:我的减压方式很简单,就是尽最大可能让自己脱离平时生活的节奏和方式。我可以在有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喜欢的景点呆上一整天放空自己,或者抽空去剧场看剧,花上一两个小时里完全沉浸在情节里,不去想平时生活中的烦恼。如果是在家里,我还可以挑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弹一弹,毕竟音乐永远是帮助人放松的最佳工具之一。致正在奋斗的你们Q1: 学姐有什么学习或生活上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A1:大家应该明白,大学时期的学习不是仅仅为了一份好看的成绩,而是为了你以后能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为了保证你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应该说,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我建议大家多多思考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这里不仅仅是指自己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要走怎样的路。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摆脱迷茫的状态,及时的抓住身边适合自己的机会。2.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做决定。这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最后的决定一定要自己做。因为别人的经验始终是别人的,他们成功的路没有办法复刻。就算你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至少你也不会因为被别人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而后悔。3.学会接受自己的成长和改变,不要害怕被自己“打脸”。大学期间,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你一开始的梦想也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只需要做出当下自己认为最正确、最合适的选择就好,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时间检验吧。Q2: 学姐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寄语吗?A2:有一句很简单的话分享给学弟学妹:做自己人生的舵手,不要随波逐流。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内容来源:爱北语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北语教师公开举报暨大博士生论文多次抄袭

6月5日晚,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粟花在自媒体上发文称,自己在美国读博期间曾在某国际论坛上提交并发言的英文论文,被暨南大学博士生熊科伟大量翻译抄袭,并写成论文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新闻界》上。这篇署名暨南大学博士生熊科伟的文章最早发表在《新闻界》2016年第1期上。它抄袭的是栗花在美国读博期间,于2012年在第五届全球传播论坛暨国际传播协会年度大会专题论坛上提交并发言的英文论文《Intimacy and Publicity: Media use among young Chinese lovers》。该文除了添加引用学者的个人信息、将访谈地点从北京改为广州、并在方法描述中增加了跟研究内容和结论没有关联的网络调查方法之外,基本上就是对栗花那篇的会议论文的逐段翻译。发现这篇文章的过程十分巧合,微信公众号“质化研究”推送了一篇名为《亲密关系:是隐藏,还是公开?——中国高校年轻情侣的媒介使用分析》,有朋友告诉栗花:“这篇文章的视角跟你很像,不会是抄你的吧!”这才引起了栗花的怀疑,一查之下果然是抄袭的。在《关于暨南大学新传学院博士生和<新闻界>杂志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的文章中,粟花列举了三处熊科伟论文对自己英文原文的直接翻译,并附上网盘链接供读者查看。(栗花指出的抄袭部分,图片来源:微信公号“不阅即焚1919”)栗花称,这样的剽窃文章堂而皇之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不仅使她发表于其后的相关文章反有“剽窃”之嫌,而且让尚未发表的访谈数据也无法再使用。这是因为之前的研究如果使用过这些数据之后,就对这些数据有学术专利,其它人就不得随意使用了。熊科伟轻松复制粘贴的数据,却是栗花经历了招募、采访、誊写、分析等各个阶段的艰苦劳动。为了获得学校学术伦理委员会对研究程序的批准,栗花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经历无数次程序和措辞的修改。抄袭者却可以跳过所有这些过程,包括写作的过程,直接盗窃他人辛苦劳动的成果。无独有偶,在对熊科伟其它文章查阅时,栗花发现熊科伟在《新闻界》2017年第1期和第10期发表的两篇文章也是抄袭他人的成果。第一篇《不止于听:广播与微博融合语境下听众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拟社会互动研究》抄袭了台湾学术期刊《广播与电视》2015年第三十八期上的《不只是听广播》一文,熊科伟的文章除了将原文中“脸书”、“社群媒介”等词用“微博”等词进行了替换,并添加北京、上海、广州三家电台的节目概况表之外,其文献梳理、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变量定义、假设验证、资料分析和结论部分均与原文高度一致,包括量化的数据。(图片来源:微信公号“不阅即焚1919”)第二篇《富裕的现代生活还是较高的社会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的媒介形象研究》抄袭了美国LexingtonBooks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学术专著《Televis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Ideal in 1980s China: Dazzling theEyes》。熊科伟的文章对原著的引文、方法论、文献综述、以及第二章等处的文字进行了翻译、挪移和拼贴,文中所用图片均盗自原著。(图片来源:微信公号“不阅即焚1919”)栗花称,这三篇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式和视角、以及研究方法都很不同,跨度非常大,包括新媒介技术与人际关系的阐释性质化研究,融合媒体与人际互动的后实证主义量化研究,电视媒介的历史研究和的批判性文化研究。对一名在读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来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跨度如此之大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并独立完成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如果在核心期刊发表是高质量论文的指标的话),很不常见。对于这样少有的现象,作为新闻传播学核心刊物的《新闻界》并未加以注意,也未对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栗花表示遗憾和不解。熊科伟的抄袭行为还不止这些。栗花指出,熊科伟对她同一篇会议论文抄袭和发表了两次,从知网的检索上看,这篇论文被2015年12月12日举行的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所接受,并以《私密性和公开性:中国青年情侣的媒介使用》为题收录到该论坛的文集中。此外,熊科伟被收录在2013年出版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中的获奖论文也是抄袭之作。该文题目为《香港媒体对大陆移民家庭的偏见性描述研究》,与2012年Springer出版的《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hinese Families》一书中收录的《ThePrejudicial Portrayal of Immigrant Families from Mainland China in Hong KongMedia》一文内容完全一致。(图片来源:微信公号“不阅即焚1919”)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熊科伟培养机构,在他在读的五年间,没有及时察觉其中任何一次剽窃行为,从而也未能及时预警、阻止后续的学术不端,栗花表示深感遗憾。她希望暨大相关部门能严格彻查此事,并完善暨大对科研诚信和学术伦理的监管和预防制度。近十年来,各种学术造假抄袭频繁被曝光,造假主体不仅有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有知名大学的教授,更有院士牵涉其中。除了问责之外,我们不禁要,学术造假抄袭行为屡禁不,当中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学术抄袭需要道德约束,更要有法律约束。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研、起草文件提供指导,一般不受理具体事件,具体事件是由学校来处理”。对此有学者指出,正因为由学校处理具体事件,高校害怕声誉受损,影响到学校评估、申报课题等等,从而包庇隐瞒,消极对待“一票否决制”。独立于高校之外的民间学术监督力量,举报灵活、揭发及时,被学术界和社会称为“学术警察”。但这一称呼并不准确,因为这种力量只能发现问题,不像警察有处罚权,只能起到一部分舆论监督的作用。往往由于掌握信息不充分、结论不一定科学等客观局限,还会陷入与当事人的诽谤官司中。媒体舆论通常在事发之后进行监督,虽然可以对造假者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但是无法担当制度保障。而且由于媒体自身的原因,无法在学术造假事实得到证明之前进行监督。对于学术抄袭的现象,有关部门在5月30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要求严格查处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并将“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作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突破处罚之困,需要个人自律、团体惩戒、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相结合,多管齐下,方能遏制学术腐败,还学术界一个朗朗乾坤!(来源:不阅即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