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商飞北研中心诞生重磅成果 智能新能源飞机样机下线德雷克

商飞北研中心诞生重磅成果 智能新能源飞机样机下线

来源:中国证券网原标题:商飞北研中心诞生重磅成果 智能新能源飞机样机下线 继新能源汽车之后,飞机也开始用上新能源。记者从未来科学城获悉,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日前总装下线,成为未来科学城诞生的又一重磅成果。ET480是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联合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共同研制的飞行验证机,主要面向未来城市立体交通这一应用领域。该验证机创新采用了复合翼构型,既能长距离巡航,又具有垂直起降的灵活性。在能源方面,该飞机应用了全新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有效改善了传统锂电池续航里程短的瓶颈,为新能源飞机下一阶段突破飞行时限、低温等技术瓶颈奠定了基础。“采用‘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初步估计续航里程可比传统锂电池飞机提升一倍左右。”商飞北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下线的智能新能源飞机采用的燃料电池核心元器件依托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性能上达到了国内领先,结构上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过90%。在智能化方面,该飞机探索了基于5G的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着力打造未来新能源跨界创新平台、新技术验证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平台。据悉,该项目自2019年立项研制以来,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协作中心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支持,并入选北京市科技冬奥智慧北京示范项目,还被列为未来科学城跨界创新的标志性工程。本次新能源飞机样机的下线标志着中国商飞新能源飞机项目进入到了全尺寸试验验证新阶段。另据了解,作为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的同款缩比验证机的ET120飞机,已于1月8日在江西吉安机场进行了超过30个架次的测试飞行,顺利完成了垂直起飞—固定翼飞行—垂直着陆等全任务飞行。ET120飞机控制状态良好,测试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相关测试飞行数据及模型将为全尺寸样机ET480即将进行的首飞及飞行测试奠定坚实基础。

孔舞者

从当代中国航空人的使命任务到梦谈商飞北研中心愿景

张聚恩/文2010年春天,在美丽的温榆河北岸,中国商飞(COMAC)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北研)举行奠基礼。到今年,恰好十年。一片红色建筑群拔地而起,一群为中国民机崛起而奋斗的志士集结于此。“商飞北研”——这座京城的唯一民机专业研发机构,正成为孕育我国民机未来科技的又一圣地。作为一名老航空人,眼见北研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千。近年来,有机会数次前往学习交流,每次都看到新的变化和进步,深为北研的成长而欣喜,也与那里的领导和部分员工相识,结下情谊。5月29日,参加了他们关于民机预研的专题研讨会。6月4日,又与杨志刚总师和新技术探索研究部门的同志们讨论关于新技术的预判和研发组织问题。活动期间,党委书记、主任张军盛情邀请我,择机与中心组交流和畅谈一下关于民机科研和北研的发展建设。6月22日下午,如约再次走进北研,参加由张军书记主持的党委中心组2020年度第4次学习(扩大)会。学习会从下午2点开到5点,整整3个小时。前一半时间,按照张书记同我的约定,我做了一个发言;后一半时间,大家自由发言,切磋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心的主管部门很重视这次活动,很用心,组织得很好,气氛热烈而活跃,事后他们利用中心的自媒体还专门报道了这次活动(见下面粘贴的部分信息),让我很受感动。会前会后,张书记等诸位中心领导与我坦诚交谈,更让我领受厚爱,心生温暖。谈“总体” 话创新 | 张聚恩应邀到北研畅谈民机预研望眼民机 6月23日为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有关重要论述,研讨前沿科技与商用飞机应用的结合点,探索民机预研和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发展方式,2020年6月22日,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召开2020年度党委中心组第4次学习(扩大)会,特别邀请原中国一航科技部部长、中国航空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张聚恩作有关民机预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专题报告。北研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军主持会议。▲ 学习现场张聚恩以生动具体的个人亲身经历、几代航空人奋发图强的珍贵史实、深入浅出的航空科技未来展望等理性分析,分别从其个人著述《大国航空》谈当代中国航空人的使命任务;从“极简航空科学和技术史”谈21世纪航空科技发展的基本走势;从“我看航空科技发展”谈对航空科技发展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从他的“总体梦”谈北研中心美好愿景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在互动环节,张聚恩与中心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北研中心在商用飞机预研阶段的重点工作”“飞机研制过程与技术成熟度的应用”“当前疫情对未来民用航空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航空发展技术群的认知和突破前景”“民机设计数字化建设”“北研中心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与发展方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北研中心领导,高管,各支部、各部门负责人,平台集成部业务骨干等近50人参加学习会。学习会上,我发言的题目是《商飞北研一席谈》,我从个人的经历与视角,谈了四点认识,分别是,对当代中国航空人使命任务的认识,对21世纪航空科技发展基本走势的认识,对航空科技发展工作的几点规律性认识,以及从我的失落的“总体梦”谈我心中的商飞北研的发展之路与愿景。我的前三谈的内容,大多可见诸于我的书和微信公众号。这里,我从第四谈写起。我是1992年底从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调来北京的。一直到1999年集团公司成立,我都在作为航空工业总体部(曾在航空部所发文件中明确定位)的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CIASE)工作。这个所后来与航空科技情报所合并,成为现在的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ADR)。那时的航空工业领导真心要在北京组建自己的总体部,以承担航空科技战略与总体规划研究、重大项目的论证和前期的概念设计等任务。为此,开展了一些基本建设,也从京外调了一批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随着航空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次变革,这一设想未能实现。直到今天,航空工业京区无总体的现状如故。让人不甘的是,我们有无可比拟的结构资源——中国航空研究院(CAE),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有近四百人规模的事业费,有优良的地产(北苑2号院全部地产均在CAE名下),有足可作为基础的近两百人的系统工程科研队伍,但我们终究未能建成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总体部”。这是我心中失落的“总体梦”,也是心中之痛。如今,集团公司正在推进CAE的实体化,为CAE确立了新时期的使命任务,希望京区无总体的状况能有所改变。缘于我的这种情结,当我看到一个活力四射的北研,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耸立在北京未来科技城里,那种赞赏与向往之情,真的是难以言表。尽管整个商飞还在争取商业成功的奋斗进程中,对于北研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提升认识,北研的长期、稳定的资源投入问题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但毋庸置疑的是,商飞公司需要北研,中国民机制造业需要北研,中国的航空工业也需要北研。办法总比困难多,北研的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北研是2010年3月29日由COMAC决定设立的,2010年4月29日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为新的事业单位。成立之始,就明确北研是COMAC重点建设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以民机产业发展战略、民机技术基础、背景型号方案与关键技术研究、民机前沿技术探索、民机评估验证方法和手段研究等为主要任务,通过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和基础性民机技术的研究,为商飞、进而为我国民机发展夯实基础、突破关键、填补空白、提升水平、培育创新能力发挥特有的作用。北研设在北京,坐拥地理优势,在获取包括人才、信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方面,享有特殊的便利。作为COMAC重要的技术研究机构,将利用国内外航空技术资源,与商飞其它成员单位,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国家民机技术体系。在北研的全部任务中,民机科技预先研究是核心。北研作为COMAC的预研专门与归口机构,秉持“洞察需求、把握未来、储备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确立了“建设一心(国际一流新型商用飞机科研中心)”“提升两力(创新力、影响力)”“强化三态(未来产品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转化应用)”“打造四化(智能化、模型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目标,立志成为我国商用飞机未来产品研究的引领者,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者,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探索者,这种赋权与使命任务的设计,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认同。在这十年里,北研参与和承担了新一代支线飞机方案论证、北斗系统搭载ARJ21飞机试飞、CR929宽体客机方案论证、C919垂尾静力试验等项任务,初步形成了支撑型号发展的能力。同时,聚焦于复材机翼、大型航电、飞发一体化和多电项目等关键技术攻关,牵头开展未来型号概念方案论证、新能源验证机首飞、超声速客机发展路径规划与推进,也初步形成了中国商用飞机未来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如今的北研,专业领域涵盖飞行器设计、气动、结构、强度、动力学、仿真、制造、材料、信息、多电、航电、人工智能及新技术融合等多学科,已建设起近500人规模、具有“三高”(学历高、青年比例高、留学归国人员比例高)特色、实施总师责任制的科研团队和体系。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北研积极探索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对于青年才俊自规划、自组织、自管理的科技创新组织,如活跃的“梦幻工作室”团队,予以鼓励、信任与支持,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最近几次去,又看到他们的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两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仿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和先进材料结构实验室建成。民机多电/航电综合实验室也初具规模,配备了多项先进设备,在多电飞机系统设计与集成、机载系统仿真与建模、大功率起动发电机、机载电力电子变换、多电飞机机载负载、机载环境控制、机载防除冰等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初步具备了在该领域的硬软件技术集成与验证能力,现正向世界一流的多电系统实验室方向挺进。北研还着力打造民机预研协同发展生态圈,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合作体系,已与十数家国内外企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00多家厂所开展技术协作。按照无边界组织形态和“开放工作室”模式,先后建立了中国商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5个开放中心和5个联合研究机构。通过举行一系列交流活动,初步形成民机预研的开放协同态势。我特别高兴地得知,中国航空研究院也正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上与北研展开合作,希望合作关系得以实质性发展,结出丰硕果实。在5月29日和6月4日两次学习交流活动里,得悉他们关于预研和技术发展的新谋划,很受鼓舞。在产品论证方面,聚焦高亚声速新构型、超声速和新能源三大背景;在关键技术攻关即优势技术培育方面,聚焦复材主结构、航电、飞发一体、多电、适航等;在新技术探索与应用研究方面,聚焦空管、生物燃料、增材制造、智能飞行控制等;在产业政策和产品、技术战略研究方面,聚焦高效、绿色、新型、自主以及减阻、减重、减排、减噪等目标;将通过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形成总体集成能力、飞行物理与仿真能力、先进结构集成验证能力、多电/航电先进系统集成试验能力、新技术领域探索评价能力等。由衷希望这些设想与规划,都能一步步实施,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今年,是北研走进第二个十年的开篇之年。衷心祝愿这棵茁壮成长的新树,沐浴阳光雨露,更加根深叶茂。我看好这支中国航空科技队伍的新军,期盼五百员工用自己的矢志奋斗,只争朝夕,不负时代,奏响中国民机科研事业的新华章!

节振国

商飞北研中心智能新能源飞机全尺寸样机下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原标题:商飞北研中心诞生重磅成果 智能新能源飞机样机下线证券时报e公司讯,继新能源汽车之后,飞机也开始用上新能源。记者从未来科学城获悉,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日前总装下线,成为未来科学城诞生的又一重磅成果。在能源方面,该飞机应用了全新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有效改善了传统锂电池续航里程短的瓶颈,为新能源飞机下一阶段突破飞行时限、低温等技术瓶颈奠定了基础。

不考不鸣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样机下线

继新能源汽车之后,飞机也开始用上新能源。从未来科学城获悉,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日前总装下线,成为未来科学城诞生的又一成果。在能源方面,该飞机应用了全新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有效改善了传统锂电池续航里程短的瓶颈,为新能源飞机下一阶段突破飞行时限、低温等技术瓶颈奠定了基础。(北京青年报)

所死不同

商飞北研中心诞生重磅成果 新能源飞机样机下线

继新能源汽车之后,飞机也开始用上新能源。记者从未来科学城获悉,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日前总装下线,成为未来科学城诞生的又一重磅成果。ET480是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联合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共同研制的飞行验证机,主要面向未来城市立体交通这一应用领域。该验证机创新采用了复合翼构型,既能长距离巡航,又具有垂直起降的灵活性。在能源方面,该飞机应用了全新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有效改善了传统锂电池续航里程短的瓶颈,为新能源飞机下一阶段突破飞行时限、低温等技术瓶颈奠定了基础。“采用‘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初步估计续航里程可比传统锂电池飞机提升一倍左右。”商飞北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下线的智能新能源飞机采用的燃料电池核心元器件依托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性能上达到了国内领先,结构上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过90%。在智能化方面,该飞机探索了基于5G的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着力打造未来新能源跨界创新平台、新技术验证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平台。据悉,该项目自2019年立项研制以来,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协作中心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支持,并入选北京市科技冬奥智慧北京示范项目,还被列为未来科学城跨界创新的标志性工程。本次新能源飞机样机的下线标志着中国商飞新能源飞机项目进入到了全尺寸试验验证新阶段。另据了解,作为智能新能源飞机ET480全尺寸样机的同款缩比验证机的ET120飞机,已于1月8日在江西吉安机场进行了超过30个架次的测试飞行,顺利完成了垂直起飞—固定翼飞行—垂直着陆等全任务飞行。ET120飞机控制状态良好,测试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相关测试飞行数据及模型将为全尺寸样机ET480即将进行的首飞及飞行测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赵语涵)

血统

航空创新青年齐聚未来科学城 北研中心创新周开启

学术会议、研讨座谈、建模大赛、素质拓展、青年联谊……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在未来科学城轮番上演。27日,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力量集结,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第三届青年科技创新周由此拉开序幕。创新周首日,一场面向未来科学城广大青年的素质拓展和联谊活动举办。来自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国网新能源研究院等企业以及未来科技城各学校的青年员工齐聚一堂,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相互熟悉,同时围绕创新话题互动交流。此后,精彩活动还将轮番举行。“本次创新周的重头戏是将于周四举办的启航杯MBSE建模大赛。”北研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大赛从今年3月开始筹备,面向全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发出征集令,鼓励青年通过MBSE建模方式,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MBSE在航空航天产业的应用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1支队伍参赛,将于10月27日在上海进行预赛,最终角逐出8支队伍进入10月29日的决赛。届时,优秀的新项目不仅能得到院士大咖的现场点评,还有望依托中国商飞进行转化落地和深度合作。今年是中国商飞北研中心举办青年科技创新周的第三年。谈到举办创新周的初衷,北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开放性活动,进一步搭建青年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创新资源、拓展创新视野、优化青年创新机制,从而让未来科学城入驻央企能够打破围墙搞科研,释放创新活力。尽管今年遭遇了新冠疫情的突发,但创新周的活动还是有条不紊地通过线上、远程等多种方式筹备起来。北研中心的青年创新周活动只是未来科学城落户央企不断尝试打破围墙促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多家落户未来科学城的央企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向外界敞开大门,共谋创新。国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通过引入米格实验室团队打造“线上共享实验室平台”,将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对外开放,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团队、创客前来共享资源、协同创新。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所在疫情期间推出了“线上专家”技术服务,通过“云”上方式给有需求的企业出谋划策,助力企业复工和创新。图片来源:北研中心

香澄

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人民网天津11月9日电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研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在中航大举行。北研中心作为合作方之一加入中国民航大学民航航班广域监视与安全管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预研适航机构建立、实验室开放共享与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双方未来将联合策划面向未来飞机、未来空管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申报,在未来空管、未来机场等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合作机制。以北斗技术标准制定、5G ATG为示范落实双方合作,北研中心参与民航广域监视与安全管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国家航空器安全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建设。围绕新技术适航符合性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动在北研中心建立预研适航机构。共享实验室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为中航大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实习条件和带教老师。

匪风

航科院与商飞北研中心合作 为国产大飞机提供科技支撑

资料图: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研中心)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科院)14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国产大飞机战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将重点围绕民机展开,具体包括民机战略规划、未来民机产品及型号论证、技术研发、航空安全、运行技术、航行新技术以及创新生态圈技术等七大领域。具体而言,在战略规划领域,双方将开展民用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在未来民机产品(型号)论证领域,针对未来民机产品发展方向,双方将建立联合工作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在技术研发领域,双方将开展民机产品与技术预先研究,在科技平台建设、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创新合作。在航空安全领域,双方将在安全管理政策研究、飞行品质监控、飞行安全数据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国产民机的安全水平。在运行技术领域,双方将在飞机设计重大工程问题研究、使用困难技术咨询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国产民机运行支持能力。在航行新技术领域,双方将在航行新技术开发推广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国产民机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生态圈建设方面,双方将构建民机预研协同创新生态圈,提升中国民机预先研究水平。航科院院长黄荣顺在此间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建立高层对话机制,合作间双方高层定期交流,商谈开展合作的重大事项,把握合作方向。二是完善合作共赢,做到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赢,实现综合资源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务实推进合作,打造若干标杆项目,形成科技创新示范效应。(完)

母女情

中国商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

据中国商飞官网10月29日消息,10月28日,中国商飞公司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北研中心揭牌成立,以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国产商用飞机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出席揭牌活动。吴光辉表示,成立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中国商飞公司在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重要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应用专业能力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智能商用飞机的出发点。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捕获人工智能与商用飞机技术的结合点,尽快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做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逐步构建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打造商用飞机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中国商飞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和能力建设的责任主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规划和能力建设管理职能的延伸机构,将协助公司统筹开展国产商用飞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规划、共性能力建设、先导项目实施、交流合作等工作。

可形已信

“破冰前行”“乘风波浪”……航空青年团队建模拼创新

力争实现火箭电气系统低成本和新技术迭代的“乘风破浪的航天者”团队,在飞机防冰除雨方面进行创新的“破冰前行”团队……10月29日,来自全国的8支优秀青年创新团齐聚未来科学城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参与了启航杯MBSE建模大赛决赛。MBSE,即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被称为系统工程的未来,更是系统工程的革命。由于传统的基于文件的系统工程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复杂系统的需要,2007年,国际系统工程学会正式提出了MBSE的定义,即建模方法的形式化应用,以建模方法支持系统要求、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等活动,意义十分深远。作为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第三届青年科技创新周的重磅环节,大赛依托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和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联合成立的MBSE实验室,在国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联盟的指导下,从2020年3月份开始筹办,在疫情期间利用远程连线、线上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了5场赛前培训,超过300人参加,共有21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紧张的预赛,共有来自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中国航发、上海机电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8支队伍进入决赛现场,角逐最终的名次。比赛中,8支队伍按照赛前抽签的顺序依次进行讲演和展示,通过MBSE的方法和工具,针对卫星供配电、民用飞机风挡加热、运载火箭系统建模、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环境、航空发动机MBSE体系、复杂装备系统设计、公安直升机系统、火箭电气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和痛点进行了正向设计和仿真验证,精彩的讲演既反映出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展现出青年创新的青春风采,可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其中,来自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破冰前行”团队,是一支聚焦民用飞机机翼防冰系统、短舱防冰系统、风挡加热、风挡雨刷以及结冰探测系统设计工作的团队。本次应用MBSE建模方法,团队对民用飞机风挡加热系统进行建模搭建,完成风挡加热系统架构设计工作。“乘风破浪的航天者”团队由一群高学历、火箭型号研制经验丰富的员工组成。团队通过探索采用MBES的设计方法,已模型交互代替传统的文档交互和流转,从而提供火箭电气系统的设计迭代效率,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经过紧张的分数统计,来自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破冰前行”团队荣获一等奖的桂冠,来自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智造”先锋团队、来自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直升机多系统/专业集成仿真团队荣获二等奖,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的AFCRG团队,来自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商用航空发动机系统仿真团队,来自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乘风破浪”团队荣获三等奖,大赛为所有获奖队伍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图片来源:商飞北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