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通过“选、核、培、奖”等举措,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增强导师队伍活力和竞争力。完善遴选标准和资格审核,提升导师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导师遴选标准,对导师成果实行多元评价,对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实行分类遴选,突出实践培养条件和指导能力评价。打破导师遴选职称限制,聘请优秀讲师、副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构建“四位一体”考核体系,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构建学术委员会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研究生评价和导师自我评价“四位一体”的导师立德树人考核体系,对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导师采取“一票否决制”。制定包含7个二级指标、28项具体内容的导师评价考核指标,设计线上小程序,导师和研究生可在手机端完成“导师自评”和“研究生评价”工作,有效减少师生的考核评价工作量。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导师快速成长。平台定期开展“院士面对面”“跨学科合作与国际期刊投稿”“杜绝学术不端专题讲座”等交流活动,并实时共享各类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信息,为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及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互鉴提供平台支撑。同时,开展“十佳导师”评选活动,营造导师育人良好氛围。(本报记者陈鹏整理)
导语: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仅仅是对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自己以后基本上有基本的条件可以在社会上打拼,也代表自己比别人少走一些弯路。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全国排名前五的林业类大学,其中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一,不知道这五所高校中有没有你的学校?排名第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在实力上:有教授238人、副教授525人,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6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评价:非常好的学校,距离北大清华很近,可以利用北大和清华的资源,学校很自由,老师基本不管,校园活动非常丰富,比周围的农大,矿大,语言大学都丰富。排名第二——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学校的实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评价:211院校,找工作的时候有加分。校园环境很好,住宿条件一般,本科八人寝室。排名第三——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是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高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院士7人,江苏特聘教授14人,正高职称240人,副高职称410人,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实力: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评价:环境好,交通方便,但是学术水平很一般,尤其是交通工程专业,其实老师的整体水平都挺高的。排名第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也是一所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学校的实力有:有教授248人,副教授668人,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535人,1个国家创新研究团队。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一级学科。评价:学校环境很好,在长沙的中心 ,学校一本院校专业在全国都排名前几。师资力量雄厚,餐厅6个,有的上下楼。排名第五——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实力:教授100人、副教授299人,研究生导师有7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6人,硕士生导师650人,6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评价:学校环境好,教学设备好 ,教师队伍好,学校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总结:这五所林业类高校是全国排名前五的大学,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北京林业大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建设都比很多的211高校强,并且地理位置也好,在志愿填报中是比较受考生青睐的。最后,对于今天的全国排名前五的林业类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一,有你的学校么,你们有什么看法,评论区留言评论!
她们致力为国披上绿纱,潜心学习、历经磨砺,把青春挥洒在绿色学府,如今华丽绽放最美自己,她们是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的优秀市、校级毕业生,今天,一起来看看她们在北林的这些年……路漫漫,唯勤勉前行邵雅琪,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CSCD论文2篇,曾赴美国普渡大学进行短期访问学习,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在北京林业大学求学的7年里,科研方面的工作和学习带给她深刻的感悟。她认为,科研是条单调也孤独的上坡路。永远有新挑战,永远有新困难,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所有的艰难困顿都是"涅槃"的过程,只有坚持和前进,才能"重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王铭浩,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程研究。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担任水保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副主席、院研会副主席、硕水保172班团支书等职务,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团支部书记、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从本科到保研至本校继续读研,王铭浩在北京林业大学的7年生活十分充实。热衷于学生工作的经历锻炼了她各方面的能力,给她带来了许多改变。升入研究生后,踏实严谨的科研态度让她脚踏实地的度过了三年。对王铭浩来说,在北林的七年时光,见证了她的青春和成长,如今虽然即将毕业,但青春仍在继续,而她也会一直奋斗在路上,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高春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201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面源污染关键区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发表SCI论文 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获软件著作权一项,曾获得"关君蔚"英才奖、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从2010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春泥已经在北林水保专业学习了10年时间。在专业的学习中,她始终保持认真谨慎、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夯实专业基础。随着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学习,高春泥对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更加能领会到"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这句话中沉甸甸的责任。10年北林求学,母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教导成为了她终身学习的动力和使命。前路漫漫,吾将往矣蒋春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研究。在读期间参与编写编著两部、行业标准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任硕水保171团支部书记,连续三年获学业一等奖学金,两年获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员、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18岁就进入北京林业大学的蒋春晓,将自己7年的青春都留在了伴她成长的林家大院里。本科时,她总是不知疲倦地在学业和学生工作中转换身份,充实快乐地四年让她选择继续留在北林深造。攻读硕士的三年她摒弃浮躁,醉心于科研,自身的热爱和师门的教导助她一点点成功。尽管即将告别北林,但她将始终铭记自己是林家大院走出来的孩子,也牢记自己"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责任和使命。人生往往柳暗花明徐晓梧,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与大气耦合研究。曾获得优秀研究生、关君蔚英才奖、学术创新奖等荣誉,并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SCI期刊(TOP)3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参与编写林业行业标准3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由于是跨专业考研,所以研究生期间的徐晓梧比本科更加努力,她认为学习兴趣很重要,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信心学好一切。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对她来说并不容易,但只要找好目标、严谨勤奋,就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未来,徐晓梧将会保持微笑,继续勇敢前行。脚踏实地,真诚待人王春丽,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模拟研究。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还有一篇一区SCI论文在审。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第八届学术论坛二等奖等荣誉,并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从踏入北京林业大学校门之时,王春丽就开始了漫漫科研之路。科研之初导师的激励和教导支撑着她一路前行。她坦言,在北林的三年,自己所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离不开老师、同学的帮助与鼓励。在未来的科研和人生道路上,王春丽将始终践行优秀的学习作风,谨记导师和母校的教导,不断努力,不断奋勇向前。知物由学,求真学问,练硬本领王安怡,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边坡绿化、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十佳研究生助管等荣誉,并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跨专业读研的王安怡在北林的两年所获颇丰,无论在科研工作、助管工作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即将毕业的王安怡表示,未来将继续钻研自己专业,情系城镇乡野,奔赴江南塞北,妆山河锦绣,绘国土丹青。凡事过往,皆为序章史佳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担任硕水保185党支部书记。主要从森林生态水文运动过程与机制研究,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曾获学业二等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研究生辩论赛优秀奖、健康学子等,并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对于史佳美而言,读研究生是一个不断挑战挫折的过程。初涉科学研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深入研究,开始虽然艰难,但越研究越发现,越是桃花深处,景色越美。学术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学生工作,丰富了研究生生活。对于未来史佳美更多的是一份期待、责任和使命。她将以更严谨的学术态度,更高格局的人生规划来践行北林精神。与人为善李雨珂,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研究。在读期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发表CSCD论文1篇。在学院研究生会担任副主席,班级担任宣传委员、心理委员等职务。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深水咨询特殊贡献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宣传委员、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研究生期间,李雨珂参与了导师的重点研发项目,前往内蒙古乌海沙漠矿区进行实验,在为期超过3个月的野外实验中,她真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深切地认识到所学专业赋予她的使命。从本科到硕士,她在北林完成了7年的学习生涯,毕业后,她将遵循母校教导,把精彩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欲路勿染,理路勿退李桂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著作1部,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以第二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和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并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及经历使李桂静深刻的认识到科研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才能一步步的前进。她认为,在北林四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涯留给自己最大的财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学历的提高,更是困难上的锤炼,认知上的提升和思维上的转变,精神的财富远胜于物质的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刘京晶,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坡面水文及土壤侵蚀方面研究。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五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在校期间担任硕水保171党支部书记,研究生期间连续获得2017、2018、2019学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关君蔚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支部委员、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在北林三年的学习生活,是刘京晶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绚丽的回忆。在这三年的求学生涯里, 她保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学习"的生活原则,积极投入到知识这个浩瀚的海洋里。刘京晶表示,在之后的人生中,她会谨记林大教诲,将"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作为自己的工作使命,奉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为祖国绿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杨凝,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林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研究。在校期间曾获研究生一等、二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代表学校多次获得北京市篮球联赛前八名,代表学院获得校3V3篮球联赛、研究生夏季篮球联赛第一名。获2020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来自沂蒙老区的杨凝在北京林业大学的两年是丰富多彩的,潜心科研、实地调查、参加学生工作、加入校篮球队等,一路上的七彩生活让她十分感谢在北林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杨凝表示,未来道路还有很长,她将始终不忘自己北林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以上12位优秀市、校级毕业生,只是北京林业大学20万优秀学子中的一小部分,未来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将谨记母校"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誓言,为祖国的每一平方米,站好属于自己的绿色岗哨!素材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现如今,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的不乐观,很多本科生毕业也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以至于都想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毕竟对于就业而言,学历才是进入好企业的一块“敲门砖”。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2021年考研即将开战,很多高校的报名人数相比去年,都有了大幅度的上涨。近日,多所高校也陆续公布了有关2021考研报名数据,部分高校的上涨幅度都是在14%以上的。西南医科大学据该校研究生院所提供的消息,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为止,在这21天2021年研究生招考网站报名的时间里,报考我校的考生共有4388名,相比于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增加了14.6%。其中报考我校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共有1673人报考;临床医学学士学位,一共有575人报考;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是569人。可想而知,该校的临床医学专业竞争有多激烈。北京林业大学该校在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可以说再创历史新高,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中消息显示,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为止,报考本校的考生共有9243名,相比去年增加了15.8%。据统计,考生共来自31个省市,考生基本都是来自于普通全日制本科的应届毕业生,在总报考人数中占54.6%,几乎都是以全国统考的考试方式为主。而在今年考研当中,选择北京林业大学为报考点的考生一共有2293人,在这2293人当中,有近84.1%的考生都是选择报考本校的。西南石油大学据该校研究生院所提出的消息,选择西南石油大学作为考点的人数已经突破了6000,比往年增加了57%。而在今年考研当中,报考该校的考生近8000人,增幅了42%,两者均创下历史新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今年考研当中,报考以上这3所学校的学生,都在大幅度的上涨,以此也能证明该校的科研实力还是很受考生认可的。不过如果说按照省份及地市来统计的话,截止到2020年11月9日为止,安徽省亳州市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当中共有5376人通过了审核,考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8.81%,也是在次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顺利成为研究生只是一个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在选择研究生导师方面,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才能够对你在读研期间做学术研究有所帮助,让你能够顺利的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考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1. 学术水平有些学生考研是为了就业,有些学生考研是为了进一步的学术研究,而对于想做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要选择一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导师。如果你确定了所选的研究生导师大概方面,那么可以先了解相关的学术观点、专业特长等方面,通常这些东西都是能够在网上搜到的,包括导师曾经发表过的书籍、论文等。2. 为人性格有些导师虽然在科学研究方面非常强,但是他的性格却不是很好,所以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要看下导师的性格适不适合你,如果说你的性格比较腼腆,不善于言辞的话,最好选择一个性格比较好一点的导师。3. 科研方向其实同一个学科,所研究的方向是有很多的,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导师的时候,要先考察导师的研究方向,再根据你想要从事的行业去选择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帮助你顺利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说,2021年考研相比于往年,竞争可以说越来越激烈,考生想要成功考上研究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想要顺利上岸,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笔者也在这里,祝考研党都能够如愿以偿,考上心仪的学校。喜欢笔者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咱们下期再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满足我国花卉、苗木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新优品种选育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产业”,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那些甘愿为新品种选育十年磨一剑的育种人,终于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今日推出“聚焦花木育种人”栏目,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花木的育种人和育种事业,并向这一群体表示致敬!“林木育种如同登山,不同的是,山有最高山,而育种工作总是山外有山,望不见可以企及的顶峰。有多少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沮丧与茫然,就有多少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振奋与欣喜……”对于林木育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PI、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康向阳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康向阳农学博士,任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市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PI,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副主任。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7项等。国家杨树良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以及‘京仲1号’等8个杜仲三倍体新品种已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另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持续攻关成果丰硕 前不久,由康向阳研究团队培育的‘京仲1号’、‘京仲2号’、‘京仲3号’、‘京仲4号’等4个杜仲三倍体新品种获得了国家林草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连同2018年授权的‘京仲5号’、‘京仲6号’、‘京仲7号’、‘京仲8号’,目前已有8个杜仲三倍体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京仲1号’等杜仲三倍体新品种与二倍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树种,其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但可能有人不知道,杜仲还是极具潜力的温带胶源树种,其树皮、果皮以及叶脉含杜仲胶,可用于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而这类材料可被应用于汽车、船舶、高铁、通讯等领域。‘京仲1号’等8个新品种的出现,可显著提高产叶量以及胶、药成分产量,有效降低生产原料成本,成为杜仲新兴制胶、制药或饲料添加剂产业链的优良原料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能。不仅杜仲相关育种研究成果丰硕,自1998年来到北京林业大学执教以来,康向阳完成了多项研究,创新林木多倍体育种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了制约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一系列相关理论与技术难题,获得一大批白杨、青杨、桉树、杜仲、橡胶树杂种三倍体、四倍体等。20多年来,康向阳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作为第一育种人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7项,以及2个国家良种等。这是一个快乐的事业 林木育种工作漫长而艰辛,培育一个新品种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多年并无收获。“要保证获得信服的数据,杂交、加倍、田间测试等工作育种人最好都亲力亲为。育种虽苦,但苦中有乐,每当有一个新的发现、解决了一个问题,那种收获的喜悦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康向阳笑着说。桉树染色体加倍,康向阳的团队做了十几年,“一次检测时突然间一个三倍体出现了,一下子就让人豁然开朗,如同打开了一扇窗子,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康向阳说到当初的感受记忆犹新。桉树三倍体与二倍体生长对比优势突出桉树三倍体与二倍体生长对比优势突出再如杜仲,是康向阳为自己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选定的课题。虽然有课题组成熟的杨树染色体加倍方法可以仿效,但与杨树不同,杜仲不能切枝水培,只能在树上施加处理。研究发现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的雄花、雌花都会因药害干枯死掉,换了好多种药品,都有药害。康向阳尝试采用高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方法,把恒温箱小型化,控制系统与加热系统分离,设计了一个可于树上施加高温加倍处理的装置。“记得一年春天出差之前来到实验室,发现学生剪取了一些高温处理的花枝放在试验台上,问他结果怎么样?回答说还没有观察。你为什么不去观察啊?”康向阳说。这名学生已经做了多年试验了,屡次失败,感觉这次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因为失败已经成为常态。“我赶紧取了几个花药,到显微镜下一看,花粉明显变大了,瞬间感觉杜仲染色体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了!”高温能让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那么通过雌配子染色体加倍方法应该能够得到多倍体。后来康向阳的另外一位博士研究生做的就是雌配子加倍,果然成功了。“做科研,是一个不断攻难克坚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面对困难、不断加以解决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人‘痛并快乐’。”说到这里,康向阳开心地笑了。因为理想所以选择披荆斩棘 “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在文学家生花妙笔的鼓动下,康向阳高考后并没有选择父母建议的医学、电子等专业,而是踏入了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的殿堂。1986年本科毕业后,康向阳选择进入甘肃农业大学,但却被分配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运用科学利器,最廉价地向自然索取,林木育种同样是实现梦想的最佳切入点。”康向阳这样表述。1991年,康向阳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攻读硕士学位,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成为朱之悌院士的弟子,开始了在北林的科研之路。朱之悌院士对他今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不仅仅在学业上,更是一种做人的品格与态度。康向阳坦言,受朱之悌院士影响最深的便是他的社会责任感。朱之悌院士是一位战略家,总能站在国家林业发展的高度看待每一个问题。为了推动国家林业发展,他倾尽全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之悌院士在事业上极其强烈的责任心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召着研究生时代的康向阳。正式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工作后,虽然当时“倍性育种”领域在国内外都不被重视,但康向阳依然坚持当初选择的方向。用康向阳的话来说:“我自身缺乏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基础,当大家都往分子领域挤的时候,我再挤进去,比别人相比不仅没有技术优势,而且研究成果也不一定有创新;由于倍性育种领域做的人少,可能个人发展空间会更大。”正是由于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坚持,才有了随后的诸多研究技术突破和多倍体新品种的诞生。康向阳选择的科研之路是成功的,但却是一路披荆斩棘。“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凝结了科研人员无数的心血。”他说。康向阳对自己选择的科研道路前景信心十足。他说,一方面随着杨树多倍体诱导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之路也越来越宽;另一方面,多年的加倍研究积累,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三倍体种质库,又成为开展良种选育和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更何况杨树、杜仲、桉树等林木三倍体的突出表现,都显示了多倍体育种广阔的发展空间。林木育种没有那么多捷径 “林木育种最重要的是开始做并坚持做。育成一个良种,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光是‘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就耗费了团队22年的时间。”康向阳说。‘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组培繁与上世纪相比,现在的育种工作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已经有足够的国力来支撑林木育种科研工作的开展。“无论是科研经费、科研条件都已经非常完善,科研基地也脱胎换骨,有的科研基地建设得如同度假村一样。”康向阳说。但现在做育种的人反而却越来越少了。康向阳认为,林木育种与作物育种原理相同,尽管林木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异花授粉,难度相对更大,但只要不断地推进育种循环就一定会有收获。尽管如此,在林木育种上常规的轮回选择方法难以得到坚持。为什么呢?杂交、选择太费力气了,“如一年做几十个杂交组合,得到种子就有几万甚至十几万,还要播种育苗、移栽测试、苗期选择,工作量非常大,非常辛苦,但辛苦几年获得的数据甚至不能支撑写一篇可以发表的论文。”康向阳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杂交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在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工作,可以实现杂种优势和倍性优势的综合利用。育种没有捷径,其中交配、遗传测定和选择是育种必须坚持的核心工作。“我这些年做的工作,基本上是杂交与加倍,但分子、细胞基础研究也做,做好做通基础研究,可以使杂交亲本选择更准确,选择效率更高;也可以让加倍处理的时机确定更准确,诱导效果更好。”康向阳说。 成果实现转化更让人欣喜 研究中有新的发明发现,这是科研人员快乐的源泉,那么,科研成果形成产业化、得到广泛应用更是育种人的另一大乐事。康向阳对记者说:“希望媒体少报道个人,多报道林业科技成果,让社会多了解这些新品种、新技术,能促进科研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产生价值。”为杨柳飞絮治理准备的‘北林雄株1号’在跟随朱之悌院士开展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基地建设期间,康向阳看到数十万亩的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在震撼之余,更是感受到了科研带来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康向阳认为,将个人专业兴趣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科研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他选择的树种都是与林业产业重要相关、能显著提高林业生产效益的,比如杨树、桉树、杜仲和橡胶树,其选育的不少三倍体新品种已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康向阳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已经繁育推广1000多万株,其中二、三年生大苗也有不少,今年将在北京杨柳飞絮治理用上一大批。另外,北京林业大学已经就杜仲产业化与准备投资制药、制胶、生产饲料添加剂及重组木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这些杜仲三倍体新品种将采取‘苗林’栽培、机械化采收、分部位全株利用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化发展。”康向阳高兴地说。国家良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1、2号组培苗大田移栽生长情况“育种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事业,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大的回报,带给国家、企业和老百姓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对于林木育种的未来,康向阳表示,与其他领域相比,林木育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老一辈的科技人员给我们带了个好头,我们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来。”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多做育种工作,满足国家林业发展对良种的迫切需求。
在北京林业大学,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热爱学术,专业基础扎实,学历均为研究生;他们热心奉献,深入大众,做知识的传播者,街道社区、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都留下了他们热情而专业的身影,他们就是北林"博士生讲师团"。自2013年3月成立以来,讲师团已开展生态文明志愿宣讲活动466场,活动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直接覆盖人群达60000余名,被各级媒体报道70余次。而今年北林"博士生讲师团"讲师队伍更加壮大,讲座也更加多元,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去认识部分优秀的讲师团成员,看他们带来了哪些异彩纷呈的讲座主题!柳映潇:走向人类的"第四秒"——开启绿色健康生活讲师简介:柳映潇,女,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讲师,2018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宣讲内容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制度对策。曾在《生态经济》《环境科学与管理》等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参与导师多项科研项目。内容简介:讲述了在"三秒钟"的时间地球因人类的存在而发生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在潜在的影响着生态环境,面对地球生态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从以上三个层面引发听众对环境保护行动的思考,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庞博:绿色科技构建生态宜居环境讲师简介:庞博,男,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源、材料与化学品。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目前已发表SCI一区收录论文2篇。曾参加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于2016年9月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支教一年,并获得年度优秀个人称号。曾获得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团市委年度首都大学先锋杯"优秀团员"、年度海淀区优秀志愿者等称号。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152小时。内容简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下热议的社会话题之一,从低碳出行降低PM2.5到垃圾分类减少土壤污染,这些低碳环保的行为都是为了创造人类适宜生存的环境。我们每天有8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内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室内污染到底源于什么?有哪些装修的误区?让我们一起学习环保家装的小技巧,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制备的产品改善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回归自然。用绿色科技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给自己一个环保健康的家。钱京:走进奇妙的木材世界讲师简介:钱京,女,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木材热加工。研究生一年光景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北京林业大学热点追踪项目两项,参与专利申请7项,参加学术会议口头汇报2次。已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1篇一作SCI,5篇二作。现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北京林业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等奖励。内容简介:木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千百年来,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从一件精制的木制工艺品,到几十米高的木结构建筑,木材的用途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司空见惯的材料大家真的了解吗?《走进奇妙的木材世界》将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习以为常的木材是如何构成的,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木材的时候,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同时通过优缺点的介绍带大家充分认识木质材料,展示其独特魅力。张莉梅:身边植物知多少——室内植物选择讲师简介:张莉梅,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花卉分子生物学,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外知名刊物接收。共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期刊4篇,中文核心刊物5篇,申请专利2项。参与导师多项课题及花卉推广相关文化产业活动。在读期间多次荣获"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内容简介:以现代家庭绿植选择为切入点,根据家庭房间功能不同,切合我的专业,给需要的受众带来详尽介绍与专业的建议。周利君:园艺改造垃圾,共创生态文明讲师简介:周利君,女,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园林学院观赏园艺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热爱园艺事业,主讲"当垃圾遇到园艺"等园艺相关主题,宣传绿色发展方式。在校期间积极辅助党支部和基层班级开展党建和团建工作,曾组织本科支部与延庆团区委共建,开展"插花艺术大讲堂""园艺知识大讲堂"系列活动,获北京市红色"1+1"三等奖。目前从事国家濒危植物香水月季的花香育种研究,曾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第一作者),合作申请月季新品种3个。内容简介:本讲题结合园艺专业领域知识,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罪魁祸首——垃圾,与神秘的园艺艺术相结合,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园艺手段,将无用的垃圾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改变,从而成为家庭养花、园林绿化的基质和肥料,变成观赏性和功能性兼具的园艺装饰品,使垃圾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同时也介绍了植物如何将有害垃圾污染的土壤修复净化的生态价值,提倡绿色美好的生活方式。赵茜瑶:绿色更新——创造城市内外的风景讲师简介:赵茜瑶,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工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已被国内知名刊物和国内外知名会议发表或接收十余篇。研究主题包括城市绿色更新、韧性与地域景观、大数据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等。曾参与世界风景园林师联合会2019大会、环境设计研究学会第50届大会并做口头汇报。参与导师多项纵向横向课题及北京绿廊2020系列展览活动。在读期间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内容简介:从北京大栅栏地区的胡同绿色微更新讲起,我将向您介绍北京市正在实施的一项大动作——留白增绿!告诉您留白增绿对城市进行的绿色更新行动,对于城市有着什么样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普通人一样可以参与到留白增绿的绿色更新行动中来,和我们一起,让绿色更新走进千家万户!朱强:走进郊外皇都——北京三山五园讲师简介:朱强,男,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凭借对于传统园林的浓厚兴趣,对北京的古建园林进行长时间的关注、调查和研究,形成了较为广泛的认识和一定的观点,并取得一定成果。本科时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保送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做学术报告9次、参与设计项目12余个、获得学科竞赛奖项3个,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荣获2017年国家奖学金。他组建学生研究团队,主持举办北京国际设计周展览、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策划喜马拉雅FM线上音频节目、拍摄三山五园专题纪录片,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内容简介:"三山五园"泛指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群所在的地区,"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而"五园"指的是畅春园、圆明园以及依托"三山"而建的静宜园、静明园和颐和园。"三山五园"最早的建设历史可追溯至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它历经不断地发展和变迁,在清代到达鼎盛时期,成为了清帝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生态涵养地、水稻生产区和军事训练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和首都北京一张亮丽的"金名片"。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而"三山五园"在这场战争中沦为了牺牲品,其命运被彻底改变,令人不甚惋惜,在其后的一个多世纪中,"三山五园"中各个部分的命运也不尽相同,而近年来首都的快速城市化建设也给"三山五园"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宣讲旨在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解读"三山五园"的概念、兴衰史、艺术人文价值及当今的发展情况,试图引导听众以历史的、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来认识和了解"三山五园"和其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从而消除一些长时间困扰社会的误解,同时激发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蒋鑫:让风景园林走进生活——北京胡同公共空间微更新讲师简介:蒋鑫,男,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团讲师,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博士。曾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得国际设计竞赛大奖数项(2018IFLA二等奖,2017CHSLA二等奖,巴塞罗那景观双年展入围奖等),北京国际设计周胡同绿色微更新版块负责人,多次参与主题汇报和宣讲。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内容简介:介绍了风景园林的学科内涵和主要工作,聚焦于胡同微更里外计划的实践活动,从调研、设计到落地实施,主要包含了院落空间绿化和街道空间的创意改造。通过四个具体案例的讲解,阐述风景园林如何美化和改造我们的生活。……多年来,北林博士生讲师团成员们始终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精神,以"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为宗旨,开展义务宣讲,传播绿色文化,展示北林风采,为他们的坚持和奉献点赞,也期待未来他们能持续向学子与社会分享更多优质内容!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在2月份,学长分享了一篇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环境艺术设计考研的导学课视频后就有一堆小伙伴私信我各种问题“北林环艺研究生有哪些方向啊?”“北林手绘需要画成什么水平啊?”之类的问题于是乎老学长这里特地将以往的北京林业大学的科普文章做了个总结,发给诸位想要应考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宝贝儿们,希望能你们看后都能茅塞顿开,一战成硕~~~一、学校概况:北京林业大学是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相应地环境设计对于整个专业领域而言,仅次清华央美之后,名气与实力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一席。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领域从2011年开始招生,专业方向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动画与交互设计等,专业领域以绿色生态设计为理念,倡导艺术设计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强调通过设计优化人居环境。在对生态与人居环境设计、环保材料与产品应用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自然景观视觉信息化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已逐步形成特色。本学科建有综合材料、油泥模型、印刷工艺、木雕与家具制作、壁画与编织、摄影、动画等实验室,并与国内多家著名设计企业建有设计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实践平台。本学科培养具有艺术与技术相融合、艺术设计理论与综合素质相长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研究型设计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设计研发单位从事设计创新、设计研究及设计管理工作。刘凯强: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考研第1篇—院校概况zhuanlan.hu.com二、导师简介1.周越,女(研究领域:传统人居环境,现代环境设计)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科负责人,博士,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师协会(IFDA)资深会员。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 艺术设计 硕士生导师。主持室内设计项目23项,参加大小设计项目20余项,共计承担设计任务40余项,含本校设计施工项目5项。获得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评审颁发的《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从业资格证书。2.赵雁,男(研究领域: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环艺系主任。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研究与应用)。3.公伟,男(研究领域:景观艺术设计,公共空间营造,社区空间营造,照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2013年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4.张晓燕,女(研究领域: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博士,现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2010年至今在北京博锐筑邦建筑设计有限工作从事设计总监工作。2011年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从事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研究与教学。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5.刘冠,男(研究领域:艺术史)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助理; 中国汉画学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17-2018 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访问学者。《艺术史概论》课程,获北京市教委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展评 三等奖201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家骐·云龙青年教师优秀奖。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6.田原,女(研究领域: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设计更新改造装饰材料研究与应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1996-200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 学士学位。2006-2007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建筑系 城市设计更新改造 硕士学位。所在学科:设计学(环境设计与理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方向)。7.丁可,男(研究领域:景观设计与建筑空间研究,景观设计与艺术本源研究)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多次对福建省南安市蔡氏及周边村镇古民居建筑群进行考察,完成古民居文化及装饰分类的课题研究;厦门高校校园进行环境心理学的考察,并完成有关“微景观设计”的论文报告;对现代艺术与空间设计进行溯源比较研究,完成实用艺术中有关“理性与直觉”问题的论文。三、历年分数线2017—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及艺术设计专业报录比数据统计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到2019年,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增长,环艺专业学硕跟专硕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不一样,这取决于每年环艺保研人数的多少,建议大家在准备复习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北林研招网和艺术设计学院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专业招生目录,及时地了解学校的招生情况。这个是北林17-19年专业分数线及国家线,一般国家线公布一周左右,学校会出专业的分数线,各科分数要在国家线以上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线的高低与题目的难易程度及报考人数有关,所以近几年的分数线波动比较大。四、学硕or专硕区别(很多应届宝宝关心的问题)学硕① 考研要求考英语一② 上研后课程总学分基本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在读研期间需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 4-5 万字左右。③ 学术型硕士学费为8000元/年,录取为非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均可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专硕① 考研要求考英语二② 上研后专业领域的总学分基本要求为 50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38 学分和必修环节 12 学分。在读研期间需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 1 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 2-3 万字左右。③ 专业学位硕士中的艺术硕士学费为10000元/年,录取为非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均可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五、史论考试攻略1.历年真题图为北京林业大学2013-2020年的史论真题可以看出包豪斯、有计划的废止制出过四次,文艺复兴运动出过三次,元四家的绘画艺术成就、后现代主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出过两次等;还有像16年考到的马踏匈奴,19年的马踏飞燕,霍去病石刻,其实都属于汉代石雕里面的内容等,图片里学长把相似的内容都用同一种颜色标明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根据上表的近年史论真题可以分析得知,史论考题近五年的重复率很高,经常出现重复考的情况。“现代主义”、“ 后现代”、“ 包豪斯”等考题多是隔年一考。基于“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三个出题参考方向,所出考题的范围广,但出题深度不大。出题老师就是希望同学们对于国内外的基本的美术史、设计史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再而史论不要求设计概论等需要发表主观想法的题目,所以往往愿意花时间去整理、背诵熟练的学生取得理想的分数,偶尔会出到一些比较偏的题目,比如像昙曜五窟,丰子恺艺术、激浪派这种题目,不需要太担心,这类题占的分值不多,你不会大家也不会,还是尽量以大纲为主,把常考易考的内容掌握好。2.考试要求:回答正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完整。试题结构:满分为150分,其中:选择题(约占40-50分)名词解释题(约占24分)简答题(约占36分)论述题(约占40-50分)选择题有20道,一题两分,会考察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比如选出某设计师的代表作品、某画派的代表画家之类的题目,比较简单,好好准备基本上都能答对名词、简答、论述都是笔答题,每种题型有三到四个问题,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现代设计史各占一题。名词解释一题8分(字数:80-150);简答一题12分,(字数300-500)论述题一题25分,共有三题,其中一道设计史的题为必答题,其他两题可以选一题回答,多答不加分。主要考察一些基本概念,人物的艺术特点,成就及影响,对某设计的论述看法等(字数:800以上)。3. 724 专业理论 考试大纲一、中国美术史: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与玉器工艺2、夏、商、周青铜工艺与雕塑,先秦壁画、战国帛画3、秦汉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秦兵马俑、汉代石雕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家以及作品、画论、书法、早期佛教艺术5、隋唐人物画、山水画及画家、画史与品论、陵墓雕刻、石窟造像、陶瓷工艺、建筑6、五代两宋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以及画家、风格、风俗画(家)、石窟造像、陶瓷工艺7、元代山水画、花鸟画以及画家、雕塑、建筑、壁画、陶瓷工艺8、明清画派与画家、陶瓷工艺、年画、家具、建筑二、西方美术史:1、原始美术洞窟壁画、雕塑、建筑,古埃及绘画、雕刻、建筑,古两河流域绘画、雕刻、建筑,古希腊、古罗马绘画、雕刻、建筑2、中世纪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教堂建筑3、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生原因、不同地域、不同画派、画家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4、巴洛克、洛可可美术的各自特点,及艺术名家、经典作品5、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产生原因、艺术名家、艺术作品、艺术特征6、早期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艺术家、表现特点与产生原因7、现代美术产生的时代原因、主要流派、代表艺术家与作品8、后现代美术各种风格、派别与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三、世界现代设计史: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名家、以及设计作品2、新艺术运动的缘起、范围、特征,在欧美各国的表现及代表性名家、作品3、装饰艺术运动的来源、特点,在法国或美国的表现、名家、作品4、包豪斯的发展历程、校长、教学成果、贡献5、德意志制造同盟的宗旨、作用6、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特点与代表人物7、俄国构成主义的风格特征与代表人物8、美国的工业设计、名家与流线型风格含义与特征、有计划的废止制度9、波普设计运动概况、特点、名家10、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概况、主要特点、名家11、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重要特点、名家1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概况、特点与名家13、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名家以及代表作品4.推荐书目学校推荐书目: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4、《世界现代设计史》-李昌菊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注:《世界现代设计史》一书依据3、4目录任选其一即可。六、手绘攻略1.历年真题下图为北京林业大学2014—2020年真题:从近年来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北林的考试题目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2016年前,环境设计专业考题都有空间类型及空间面积要求,出过起居室,书房,厨房等的空间设计;但从2016年起,出题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从限定空间类型转为以主题性为主的形式考察,如2017初试“城市之窗”,2018年初试“共生”,2019年初试“品尚”,2020年初试的“青韵”复试近几年的主题也都与生态,环保,绿色,春天有关,有很大的相似性。今年有一个变化比较大的是快题纸变成了A3大小,之前要求的是四开纸(据说还有一年复试用a4纸)不过不用担心,适当进行图幅的删减即可,纸张的变化会在准考证中注明,会让考生有所准备的。2.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多为室内、外环境快题设计(各类室内空间设计,包括居住、商业、办公等;各类室外环境设计,包括小型公园、广场、庭院、街头绿地等);考试要求:创新新颖,图纸符合制图规范,图面美观,能够充分表达设计概念评分标准:(总分150分)创意(60分);表现技法(60分);整体效果(3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题趋势:就目前的北林艺术考研的快题命题趋势而言,变化不大,一般会延续主题型考察方式,什么时候会变这个不好说,建议还是稳扎稳打,多画才是王道,努力提升个人的方案设计能力和手绘表现能力,遇到变化也能灵活应变。复习建议:快题建议在5月份开始准备为宜,保持每周有一定量的练习。前期从基础部分练起:线条,单体线稿、上色,组合线稿、上色,了解马克笔的基本技法。基础掌握以后可以临摹一些平立面以及效果图,掌握基本的上色步骤、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及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控。基础临摹练习的时间按个人水平来定,时间在1到2个月为宜,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月,夯实基础,为后续整套快题设计做好准备。6月中旬-7月份,由于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对于马克笔的基本技法及上色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逐步进入出方案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参考网上优秀设计案例,把好看的图积累下来,形成自己的图库。方案阶段保持每周至少2套方案的速度,空间类型可以先从较为简单的家装开始,逐步过渡工装:比如餐饮类的餐厅,茶室;文化办公类的:书吧,展陈空间,办公空间等,每种空间类型至少出两套方案。画完以后,分析、对比自己和其他优秀方案的差距,找出自己的的不足之处,并在下一套方案改善。10到11月份左右,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几套方案反复练习提速,直到三个小时内画完为止。如果觉得自己自制力比较差的话,建议报班学习手绘,学习的环境尽量选择高水准的老师和好质量的教学,一定要有高手的氛围,这样对于专业的提升很有帮助。具体手绘技巧请看下条链接:刘凯强: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考研第2篇—手绘(834 设计基础)zhuanlan.hu.com七、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近3年高分试卷:
近期,教育部、科技部相继发布了《教育部在京直属单位2020年度拟接收高校毕业生公示》《科技部直属单位2020年度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接收情况公示》。能被两部委直属单位录取的毕业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各方面都异常优秀的。据软科统计数据,北京林业大学共计24人被拟录取,表现突出。在软科"教育部在京直属单位2020年度拟接收高校毕业生毕业院校统计"一表中,北京林业大学位列第10位,拟接收人数22人;在软科"2020年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毕业院校统计"一表中,北京林业大学位列第7位,拟接收人数2人。节选节选作为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0余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质量也十分硬核。据《2019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2019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14%,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29%。其中:在1315名就业的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流向从高到低依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分别占86.77%、6.84%、5.78%和0.61%,;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民营企业(26.06%)、国有企业(22.67%)、事业单位(20.34%)、党政机关(12.92%)、三资企业(11.23%)、其他(2.97%)、科研机构(1.91%)、国际组织(1.91%)。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去往其他企业就业,占比39.36%,其次去往国有企业就业,占比23.16%。毕业生去其他事业单位和高等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均超过了10%,去往科研设计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比例分别为7.34%、6.66%。北京林业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业工作立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统筹、学院主体、部门服务的协同推进工作体系,以就业引导、就业服务、就业专项为抓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北京林业大学拥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来源:北京林业大学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何为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教授知识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育人成才三尺讲台,悠悠岁月这些华农“青椒”用心教学、用爱育人——在学校组织的2019-2020学年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中共评选出20位获奖教师他们都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上榜名单中,哪位可爱的“青椒“是你心仪的pick?现在,就来一起看看这些优秀老师们的花样风采吧!一等奖李朗 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主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数学》《数学实验》《随机过程》等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广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华南农业大学“十佳教师”等。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学1年。2020年,入选华南农业大学卓越青年教师百人计划。从教以来,李朗始终对教学充满热情,力求精益求精;关爱学生成长,与学生亦师亦友。他坚持“既要教书也要育人”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人格完善。李飞 人文与法学学院主讲课程:《哲学导论》《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先秦与古希腊美学比较》《<红楼梦>里的哲学》等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李飞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会通中西,兼融情理”的理念,既注重知识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哲学-美学素养。他认为美学学科的教师既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美学理论素养,同时也需要广泛涉猎艺术、历史、文学等学科领域,掌握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美学理论和问题做出立体化、多样化的阐释,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梁晓欢 兽医学院主讲课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广东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第一批)二等奖,主持广东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项目获得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立项,2020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Cell Death Differ、PLOS GENE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9篇。梁晓欢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工作中,她秉承“没有完美课堂”的理念,将每堂课都当做下一堂课的彩排。她坚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书本上的知识有限,想象力和好奇心无限,希望学生眼中永远有好奇求知的光并且不会熄灭。二等奖李博 资源环境学院主讲课程:《土壤学》《土壤肥料学》《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等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系,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度十佳教师。曾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农业生态系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交流。自入职以来,李博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牢记“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在学校教育在线平台以及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等上传视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融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前沿知识,同时结合时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家国情怀。他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真对待身边每一件事,体会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每一分成长与感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与学生共同进步。李培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主讲课程:《林木遗传与育种》《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林木遗传改良与良种工程》等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主持各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广东省公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党务知识竞赛优秀奖,院级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优秀班主任等。作为一名教师,李培始终秉持着“只要站定在三尺讲台,就要承载着爱与责任”的理念,在倾其所有、共同学习的同时,与学生成为亲密的“战友”、“亲人”和“朋友”,鼓励每个人都要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脚踏实地的前行者。她始终坚信: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经意地追上你。孙宝丽 动物科学学院主讲课程:《动物生产学》《养兔学》《养牛学》《畜牧学概论》等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农林高校“牛精英挑战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广东省本科高校动物生产类大学生创新与设计大赛特等奖指导老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银奖指导老师。孙宝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将产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业态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人生、对产业的思考,既教书更育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三观和专业情怀,牢固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本领的青年畜牧科技人才。赵娜 艺术学院主讲课程:《新媒体实务》《媒介概论》《电视专题片》《音效与录音》《创意与策划》等毕业于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华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广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2018-201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前往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访学一年。赵娜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不仅投身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更注重带领学生探讨新事物和新现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她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新媒体与融媒体更是媒介发展的新业态。面对学科的发展变化,传媒专业的教师在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素养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怀着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拥抱融媒体时代。刘朝阳 园艺学院主讲课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科技论文写作》《果树栽培学》等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曾在2017、2018年连续获得园艺学院年度教学竞赛一等奖。刘朝阳认为讲授好一门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认真吃透课程内容,将科研和教学融合,及时跟进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同时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合,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阐述剖析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刘卓君 公共管理学院主讲课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微观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SPSS软件应用》等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曾指导学生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一等奖和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并积极带领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前沿性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刘卓君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建立独立思考能力,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和传统学科界限,以更开放的眼光去认识社会,向世界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龙思颖 经济管理学院主讲课程:《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等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外文SSCI期刊中均有论文发表。龙思颖在教学工作中秉承“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不断提升知识的兼容价值,勇于开拓,求实创新。她认为,经管学科的教师既需要不断强化理论知识,也需要持续跟踪动态变化的经济管理实务问题。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追求真知、关注实践问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以期未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三等奖刘维 材料与能源学院主讲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功能金属配合物研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身份在Angew、Chem. Commun.等权威化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材料与能源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材料与能源学院优秀班主任等。刘维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更要从学生身上学会如何教如何学。教师要学会享受教育的过程,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姜焰鸣 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主讲课程:《工程制图B》《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Ⅱ》等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华南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十佳教师。姜焰鸣一直以陶行知先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丰富,严格规范自己的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观点,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有新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刘太波 生命科学学院主讲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等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及广东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比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生命科学学院“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入选华南农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刘太波认为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是自己的责任、义务、更是一种快乐!正是因为热爱教学,每当他站上讲台,内心充满激情,希望通过三尺讲台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传递正能量。他的学生曾这样形容他:“老师就像太阳,每次上课总能给我们正能量,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去攀登新的高峰!”沈兴 食品学院主讲课程:《食品营养学》《免疫检测技术》《营养卫生综合实验》《食品分析综合实验II》《食品质量安全认识实习》等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讲的《食品营养学》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首批认定的国家一流课程。沈兴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建立“和谐”、“适度”、“平衡”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为核心教学观。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合作,达到行为责任相互促进的作用。立志于打造由师生共同创造教育经验,形成教师与学生彼此成就、共同成长与进步的教育模式。林利云 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主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获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优秀班主任。林利云在教学工作中遵循启发引导、循序渐进、促进发展的原则,秉承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严谨抽象背后的生动有趣和实用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及其运用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何艳玲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博士。曾获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十佳教师等,入选华南农业大学第一批卓越青年教师百人计划。何艳玲在教学工作中尊崇“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理念,积极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教与学良性互动。她认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教学水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做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李雪竹 海洋学院主讲课程:《海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水生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曾获由教育部高等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水产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李雪竹热爱教学工作,对本科教学具有极大热情,课堂氛围良好。她认为,海洋生物和水产养殖学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结合科学前沿对本专业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李雪竹在教学课堂中注意引入大量的前沿科研成果及生物界的趣事结合知识点进行讲解,获得广泛好评,被同学们称为“宝藏老师”。金晶 农学院主讲课程:《遗传学(双语)》《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等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主要参与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方面的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在Plant Cell,mSystems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金晶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教学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基本技术”,扩展到具体“科学问题”。自身积累科研经验,同时服务本科生教学工作。以自己的科研经验贯穿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梁卉莹 艺术学院主讲课程:《电脑建模》《翡翠专题设计》《工艺美术史》《彩色宝石专题设计》等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目前是泰国西那瓦大学的博士生。曾获“中国有IP”珠宝设计新星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印·第十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制作暨首届宝玉石检验员技能大赛珠宝首饰设计组优秀指导奖。作品《木棉礼赞》获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铜奖,《金菠萝》获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岭南工匠杯”金奖,2020年在深圳珠宝博览会举办个人作品展。在艺术类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2本,主持一项校级横向课题项目。梁卉莹在教学中一直秉承着“育人育心”的理念,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快乐,也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直努力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与大湾区的珠宝行业接轨,为珠宝首饰制造业输送栋梁之材。郭圣琳 外国语学院主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二外)》《日本概况》《日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广东省复赛一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获华南农业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第二批)”以及“‘三全育人’优秀案例培育项目”。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排名第2)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多篇。郭圣琳在教学工作中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强调外语知识、实用能力与个人素质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和和谐发展,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树立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学会“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你上过哪位“青椒”的课?把答案留在评论区吧~来源 | 人力资源处微信编辑 | 融媒体工作室 洪佳恂责任编辑 | 费思迎审核 | 方玮审定 | 郭灼点亮“在看”和“赞”,为你喜欢的青年教师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