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保研率20.9%!云南大学2021届保研率10.7%臣之事君

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保研率20.9%!云南大学2021届保研率10.7%

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保研率20.9%,主要保研本校、清北国一、保研率 根据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关于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批准我校2021届本科生推免名额773个。分配情况如下:关于本科生总数,网络仅搜索到2017招生计划。理论保研率20.9%。如去除港澳台、预科班,保研率约22%。 二、保研去向 保研去向,要等各校研究生院保研名单出炉后,才能精确整理。但历年推免去向高校、数量保持基本稳定。根据2020届推免生去向、2019届深造去向,可大致知道这770名推免生保研去向。2020届(上届)保研去向:超6成保研本校。其余主要保研北大、清华、国科大等。(公示不全,不精准)网络抓取数据如下:云南大学2021届保研率10.7%,主要保研本校、国科大、山大1、保研率根据云南大学本科生院《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推荐名单公示》:保研名单公示:472人。其中,复旦联培生11人。本科生总数见附录。保研率:10.72%。注:总数未去除港澳台、预科、定向。作为双一流高校,实际保研率应更高。 2、保研去向 保研去向,要等各校研究生院保研名单出炉后,才能精确整理。但历年推免去向高校、数量保持基本稳定。根据2020届推免生去向、2019届深造去向,可大致知道这470名推免生保研去向。2020届(上届)442人保研去向:10%保研本校,共计41人。其余主要保研山大、国科大、中南大学等。网络抓取数据,部分同学保研去向如下:附录:2017招生情况声明: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陈榥

北京邮电大学保研率18.2%,考研率全国前五;保研清北38人

1、前言 北邮虽然不是985,但深造率一向很高,国内升学率44.4%,出国留学率21.3%。本科总体深造率65.7%, 近2/3的本科生有机会深造,位居中国高校升学率排行榜第8位。2、本科生2019届推免名单根据《关于公示北京邮电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的通知》(北邮教务[2018]182号):北邮2019届推免生:637人。推免名额最多的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国际学院 、计算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3、保研率 北邮2019届毕业生:3500人。保研率:18.2% 。根据国内升学率44.4%推算→考研率:26.2%。北邮学风一流,学生也很厉害,北邮的考研率可以排名全国高校前五!与北航、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研率不相上下。4、保研去向推免生:637人。其中,80%继续留在北邮深造。保研其他高校:130人左右。网络抓取数据如下:保研清华大学20人:计算机5人,电子、医学院各4人,网络研究院3人,自动化2人。其他院系未抓取。保研北大18人。保研国科大21人。中科大3人。中山大学2 人。厦门大学2人。名单如下:

安乐乡

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名、推免生增多……研究生招考呈现新趋势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本周一刚刚结束。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研究生报名人数在2014年、2015年出现短暂的下滑后,2016年开始增长,报名人数从160万人左右迅速突破200万人,今年的报名人数在去年290万人的基础上再次大涨,5年时间实现了倍增。那么,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哪些新动向呢?和冠欣/摄推免生数量逐年增多推荐免试入学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东南大学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接收的推免生人数为1572人,2020年上升为2190人,2020年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增加了618人。虽然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各学校总量一直控制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部分“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还有所减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就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点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认为,推免生是不同于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教育部目前划定了36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各自比例不同。推免生主要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为基础和依据,学业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比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是年级或者班里前5%。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学校与专业,招生学校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笔试、面试,或者长期的冬令营、夏令营等,以全面考察考生,最后由研究生导师集体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录取决定。这一制度获得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几乎压倒性的肯定,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录取方式选拔的学生质量要高于仅仅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一传统录取方式录取到的学生。质量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些学生不是靠一次考试,或者功利化准备突击出来的,而是在校三四年学科的全面评价,相比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全面、厚实,也更能反映考生的实力水平,后劲比较足。教育部目前在严控推免生占比,比如总量不能超过学校招生总量的50%。由于推免生质量普遍很高,很多学校都顶格使用,达到限制极限。在学校与教师满意的同时,这一制度又最大程度规避了舞弊的可能。比如推免资格的获得完全基于在校三年多的成绩与荣誉,同时,这一资格又是在最有效范围的公示,即同学之间公示,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尽可能杜绝了舞弊风险,保障了公平公正。在最后的录取环节,又是基于前期的笔试或项目活动、面试,最后集体打分投票决策,在满足教师一定自主权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制约了这种自主权。也就是说,这种录取制度,从质量上更高,同时又有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可以保障公平公正,因此广受欢迎。非全日制招生遇冷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来,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也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对待。【点评】陈志文认为,非全日制遇冷,主要原因在于非全日制未来就业中的待遇问题。“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注明需要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怎么可能有人去报考非全日制?过去报考较多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在招生上走了特殊通道,现在入学考试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肯定考生不想选择呀!”他说,“在这方面,用人制度需要尽快完善。”对于这种现象,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也表示,高校针对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严把质量关,提升证书“含金量”。这样,才会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才会逐步提升。延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预计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2003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96231人,实际毕业生数92241人,延期毕业率约4%;2018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604003人,实际毕业生数为543644人,延期毕业率上涨到近10%。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也在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约为46.5%;2012年,延期毕业率突破60%;2018年,延期毕业率达到64%。这说明,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点评】王军政认为,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已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方面转变。随着上级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各高校已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出台了如果抽检学位论文存在问题,将对导师实施停招或减招等措施,因此导师和相关院系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这些情况导致延期毕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他表示,对于毕业延期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举措。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已从2018年初开始,按照A(优秀)、B(可毕业)、C(难毕业)三类对超基本学制(4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分类管理,A类原本可以毕业,但为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而延期,学校给予全面支持;B类在基本学制后再给1至2年延期,有望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完成毕业,延期期间学校和导师会共同提供相应支持;C类最多可再延期两年,但延期期间学校不再提供奖助学金、宿舍等支持。该政策实施两年,效果良好。招生中女性占比持续上升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达到最高值,为53.14%;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2018年,上升至51.18%。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一名二次考研的女生表示,她希望通过考研进入较好的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以此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这个想法。【点评】陈志文认为,中国大学阶段女性比例显著超过男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生中女性比例增加也很正常。另外,女性报考比例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不只是在学校,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加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强调: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不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大学,也包括贵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延边大学等。从延边大学官网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可以看到,学校向136名研究生送达了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有的近15年没有毕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一批)》,对该校12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退学原因是“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的《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显示,被退学的研究生有44人。这些学生被退学,原因是“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尚未完成学业”。【点评】王军政认为,不合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数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积累,因为博士生学制是弹性学制,许多高校之前没有明确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一些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生,因为投入时间精力不够、研究能力不足或基础理论不扎实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而延期。表格详见本版PDF随着教育部发布新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普遍加大了对不合格研究生的清退力度,因此今年以来,一些高校出台了最长学制年限规定,对于超长学制的博士生进行了清退。此前,也有一些学校先于新政策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先规定了博士生最长学制为基本学制再加两年,达到最长学制必须办理离校,之后两年内还可向学校申请学位。由于规定比较合理,过渡相对平稳。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陈福宽流程编辑:吴越

不可止也

研究生复试季开启:数十万考生在线复试,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方向扩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导读: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复试不得不作了很多变通。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 者丨王峰编 辑丨李博即将迎来研究生考试复试,肖森(化名)这几天忙着网购摄像头和麦克风。肖森今年成功进入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受疫情影响,这所高校已经明确表示复试将采取网络远程视频形式。“虽然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就够用了,但还是希望准备得充分一点,毕竟以往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肖森说。近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指出,复试方式由各招生单位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在4月26日开始的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中,不少高校都已表示,网络远程复试将是唯一的复试方式。业内人士预计,将有几十万考生通过在线方式参加复试。4月30日前后,各高校陆续公布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除了技术设备,如何防止作弊,如何确保公平,如何计算复试权重,复试是否笔试和实验等,都是考生极为关心的话题。据介绍,各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将在5月中下旬进行。肖森趁着这段时间开始在家演练面对摄像头的面试技巧。“还真有点直播带货的感觉,只不过到了考场上,脱口而出的不是‘买它买它’,而是‘招我招我’。”肖森笑称。图/图虫“双机位”在线复试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有的高校已经开学,可否采取类似初试的形式,考生在所在地参加复试,由当地高校老师监考?福建省某高校研究生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方式需要在全国设立几百个考点,从可行性角度来说,网络远程复试是最合适的。”实行网络远程复试,首先要解决设备问题。浙江大学4月28日发布的复试方案提出,网络远程复试主要采用钉钉,复试前考生须在电脑或手机上安装钉钉软件或APP,建议首选电脑+有线网络,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注册钉钉账号,进行实名认证。为了防止作弊,很多高校要求采取双机位复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月29日发布的方案提出,考生远程参加复试需双机位进行,分别使用电脑和手机登录视频会议软件客户端,电脑端置于考生面前,手机端远距离拍摄其考试环境。一些学校还规定了更多细节。大连理工大学要求,考生复试的主系统为大连理工大学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原则要求使用电脑登录,摆放于考生正面,副系统为视频会议软件,主要用于云监考及备用,可使用电脑或手机登录。还要求视频中考生界面底端始终不得高于腹部,双手须全程在视频录像范围。复试过程中,考生不得中途离开视频。“很多考生担心网络中断或设备故障,咨询学校后答复说有预案,让我们安心备考。”肖森说。东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面试提出了“三机位”的要求。按照规定,“第一机位”采集考生音、视频源(考生正前方);“第二机位”采集考生“第一机位”显示器的音、视频源(考生侧后方);“第三机位”采集考生所处环境的整体情况(远端)。“三机位”同时加入腾讯会议,显示完整的考生复试环境。“出于公平性,考生们也会担心远程网络复试的防作弊措施。”肖森说。对此,很多学校要求不准带耳机进行复试,但也有学校明确要求需要使用耳麦。还有的学校规定得更为具体,比如天津大学要求不得使用美颜和滤镜。复试应该考什么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复试不得不作了很多变通。肖森到现在还没有返校,学生证无法注册,此外只能开具电子版成绩单,还好招生学校认可电子版,答应拟录取后再补寄纸质材料。“目前我校还没有确定复试时间。”上述福建省某高校研究生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教育部规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至于采取哪种复试形式,学校研究决定后还要报省教育考试院、省防疫机构审核后才能公布实施。复试的内容也因网络远程形式进行了变通。很多专业规定复试只采取面试形式,对于那些需要笔试的专业,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规定,笔试环节以在线提问或在线笔试(快题)方式进行。有考生在教育部网上咨询活动上问化学实验部分采取什么形式考核,被咨询高校回复称“面试的形式进行,或入学后再考核”。在线笔试防作弊也在高校考虑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工作人员在咨询活动上回复称,“全程录音录像,监考老师可看到每名考生答题画面。”出于公平性,复试内容减少的高校,复试成绩所占权重是否调整也在考虑之中。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就已明确表示,将降低复试成绩占比。作为一名压线考生,李可(化名)认为今年的疫情给了她一次冲刺的机会。她是一所地方高校的本科生,进了一所985高校的复试。“这几年,985高校的推免生比例一直较高,统考生的竞争很激烈,今年复试‘简单化’,给了我这样本科高校不占优势的考生一个机会。”李可说。不过,考生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心理。“因为网络远程复试的不确定性,我希望进入复试的考生尽可能少,复试权重占比尽可能低,让录取更多依据初试成绩确定。”肖森说。但对于李可这样的压线考生来说,则希望借助此次网络远程复试的机会考入名校,“复试的形式和内容越简单,对我们压线考生越有利。”4月27日,一则消息在复试考生中引起轰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复试考生比例确定为101%。也就是说,几乎进入复试的考生都可以被录取,这被考生们认为是疫情下的“暖心”之举。相比之下,很多高校的复试考生比例在120%-150%之间。在网络咨询活动上,哈工大工作人员解释道,“每年生源不同,试题难度不同,报考人数不同,复试比例会有不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今年的复试考生比例仅是个例,该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学院的复试考生比例均在1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却缩招了。这在哈工大知名的航天学院也是如此,6个专业中,有4个专业的初试上线人数没达到招生计划,这当然导致复试考生比例的降低。今年哪些方向扩招多当然,扩招还是今年研究生招生的主流。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且重点分布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专业学位硕士。4月29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布了《定向扩招人工智能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决定在15个方向(导师团队)扩招50人。“所谓定向,是指这次扩招不是‘撒胡椒面’,而是针对一些重点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专业与‘新基建’紧密相关,我们认为未来的社会需求会很大,人才的缺口也很大,所以我们重点定向地去把国家给的扩招政策用好。”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说,他所在的人工智能安全方向扩招20人,在所有方向中人数最多。公共卫生也是重点扩招学科。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公布的复试录取工作细则显示,该学院今年的招生计划是118人,比去年多了38人,尤其是公共卫生硕士扩招了31人。还有一些包括985名校在内的高校明确表示不会扩招,在网络咨询活动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确回复“不会扩招”,还称“教育部下达我校2020年招生计划与2019年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基本差不多”。国防科技大学表示军籍研究生不会扩招。天津大学则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扩招通知”。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也都表示不会扩招。是否扩招对考生来说意义重大,有报考吉林大学的考生在网络咨询活动上吐露心声:“希望吉大也能多扩招一些,今年考生分数都较高,而且受疫情影响工作也无法落实,真的不希望拿着往年能录取的高分今年都无法进入复试。”吉林大学的回复也确实人情味十足:“理解今年特殊形势下考研生的艰难心情,但扩招的事情不是单单说要体谅考生就能决定的,毕竟还有入学后的研究生培养问题考虑。扩招名额是考虑后作出的计划。请考生继续等待学院的复试名单,也希望最终的结果不辜负你的努力。”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华社4月28日报道称,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任奎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研究生扩招后高校的培养能力并不担心,反而担心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疫情下学生多了之后,管理和保障的复杂度肯定有所提高。对于未来几年来研究生是否保持扩招,任奎认为,如果某一方向的人才缺口比较大,相信还会有一些定向扩招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扩招也是保稳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举措。

金凤凰

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出炉!这43所高校保研率达20%以上!

#2021届保研率#保研率是指推免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目前全国共有366所高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此次保研率排行榜中有部分大学公示不全,所以暂未整理进此次排行榜中,其中包括:清华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等双一流大学。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作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保研率越高说明学校学生质量越高,学校实力也越强。在这次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中,北京大学仍排列第一,当之无愧。北京、上海等地的受教育水平高,并且北京、上海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保研率基本上都比较高,前十名的大学中,就有4所大学在北京、3所大学在上海。除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推免率达42%,排名第二,非常了不起。南京大学以34%推免率排名第四,也非常值得一提。排名第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与2020年相比,推免率趋于平稳,均为30.0%。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2021届保研率在20%以上的高校基本上以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强省(市)的高校为主。上海高校具有保研资格高校共计19所。其中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公示不全,无法整理。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五所大学21届保研率也都在20%以上。其中保研率增长最快的当属上海科技大学,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8.3%。北京具有保研资格高校共计42所。清华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等大学公示不全,无法整理。保研率在20%以上的达10多所。大多数大学保研率与去年相比,都有多增长。不过其中像北大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略显退步趋势,特别是北大医学部退步趋势较为明显,下降1.2%。北京科技大学较为平稳,与去年保研率一样。江苏一共有25所高校具有保研资格。江苏省也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强省,一共有2所985高校、11所211工程大学,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届江苏高校的推免率最高的是南京大学、其次是东南大学,第三是南京理工大学、第四是中国矿业大学、第五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2021届的推免率达到了34.0%,比2020年的31.3%高了2.7%;东南大学2021届推免率23.1%,比2020年提高了2.1%;南京理工大学2021届推免率19.2%,比2020届提高了0.8%,中国矿业大学今年保研率18.8%。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备注:2021、2020届推免率,推免公示人数/在籍人数(招生人数)2018、2019保研率,保研人数/毕业人数。

似圈

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考研,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400分稳不稳?

考研与你同行,我是小生!考研每日一校,今天就来说说北京邮电大学!近来年考研非常的火爆,考研竞争何其激烈。2017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平均分快400分,报考的同学可千万别被吓到,千军万马也要闯啊!我们就近两年的北邮各专业报考录取情况来分析一波,太前面的参考性不强,就看近两年的。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各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情况表2017年报考人数最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三个专业。1、信息与通信工程报考人数1323人、录取人数458人,其中推免生占了209人!录取平均分居然达399分,这个确实很厉害啊!所以报考的同学,压力还是有点大啊!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报考人数687人,录取人数只有140人、推免生占了63人,录取平均分371分。录取比例比较低。3、电子与通信工程也是北邮非常好的专业,报考人数555人、录取人数307人、推免生占了91人,录取平均分达381分。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各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情况表一般排在最前面都是学校的王牌学院,排在第一的就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1、信息与通信工程报考人数1098人、录取人数459人,咋一看还录取了快一半还是可以的,但是其中推免生占了240人。推免生比统考人还要多一点,所以统考的同学们压力就很大啊!录取平均分达360分,没有360真的是不敢想啊!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报考人数851、录取数只有142人、推免生占了66人,录取平均分342。3、电子与通信工程报考人数622、录取人数315、推免生占了101人,录取平均分达351分。通过近两年的考研报考录取情况来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三个是最热门的,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报考人数最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的人数较少、报录比大,电子与通信工程录取人数较多,推免生约占录取人数的1/3。这三个也是当今热门的专业了,高考填报志愿同样值得推荐!北邮的王牌专业,可不是说笑的!

始觉

排名第一,多项竞赛,夏令营海投全被拒,预推免获多所学校offer

个人信息本科:南方某四非院校专业:英语排名:三年专业排名第一获奖情况: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人民政府奖学金、校级优秀一等奖学金、外研社杯英语写作特等奖(省级)、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省级翻译大赛二等奖、英语专四良好、CATTI三笔实践经历:两项省级大创项目、参与卫生治理图书翻译、合同翻译、食品安全翻译(跟老师的团队或者兼职)等等夏令营:海投,全部被拒预推免:重庆大学、南京师大、湖南大学(复试排名较靠后)、暨南大学(未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未参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未参加)、北京邮电大学(未参加)......海投20+所,获得复试的有10所左右,不再一一列举。最终录取:重庆大学夏令营当时正处于一边备考期末、一边申请夏令营的焦灼时期,两手都不敢松懈,加上有一些赛事要参加,忙得手足无措,很考验心态。在尽量保证期末复习进度的前提下,海投了12所院校(有四五所投的是顶尖985)。期末考试顺利结束,心想着我的重心终于可以更多放在夏令营的准备上了,没想到最后全部被拒。当时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如履薄冰备考期末、满怀期待筹备夏令营,晚上睡觉前都憧憬着入营的那一刻,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基本上是查看邮件或者系统的申请结果。但从最后结果来看,筹备夏令营的努力全部落空了。预推免我所理解的预推免是从夏令营结束一直到9月28日推免系统开放前。自夏令营被拒之后,我慢慢开始调整状态,因为知道前5个学期成绩都稳住了,第6个期末考试也正常发挥,保研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然后专心投入预推免,按计划进行复习。我慢慢接受夏令营的惨败下场,认真分析原因,一方面夏令营的门槛相对于预推免会更高,刷人会刷的比较厉害;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院校、专业都比较边缘化,从综合实力、学科评估上看,在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后,优势不大(有时想到这些都会有点小沮丧),所以决定把精力放在预推免。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生方向可以粗略地分为:MTI、学科英语、翻译学、英美文学、语言学等等,选择还蛮多。结合实际和兴趣,我主要报考的笔译、翻译学和语言学,所以暑假的复习主要是集中在背单词、背英汉词条、看翻译理论类书籍、英语语言学概论、练二三笔实务等,零零散散看过一遍。8月至9月初,可以说是预推免申请的高峰期了,夏令营的阴影真的让我很后怕,我怕没书读,所以赶紧整理材料,疯狂海投。以下我将以叙事的方式分享保研经历:预推免第一站:重庆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推免复试是视频面试。我一开始报的是笔译,临近面试前两天改到外国语言文学了,心里想读学硕的意愿比较强。但是重大外院的老师说这个方向竞争较激烈,劝我三思。我还是决定报外国语言文学,没想太多,只想好好准备视频面试。面试先是2分钟左右英文自我介绍(言简意赅说出学校、专业、排名、突出奖项等等),因为之前申请材料投递过去,你的详细情况老师会看到的,时间有限,无需赘述。由于我之前模拟练习面试,所以这次自我介绍轻松很多。接着老师发给我一段英文,先完整念出来,然后马上视译(内容记不清了,跟医疗卫生沾点边)。我当时懵了,虽然上过口译课,但我口译优势并不突出,视译训练欠缺。朗读英文感觉我语音、语调都还可以,比较顺畅,但翻译时出现了两三处卡壳,硬着头皮翻完了。最后老师根据我的个人材料、本科所学特色课程、感兴趣的方向,问了两三个问题。大概两天左右结果出来了:报外国语言文学的人数多达80人,最后只录取15个,我以top 10的成绩拿到人生第一个985的offer。(当时一边走在校道上一边查看结果,眼眶湿了)第二站:南京师大(笔译)第一个offer的获得让心里的大石头落下,夏令营被拒的阴影也烟消云散。接着就是放平心态去参加南京师大的复试。前往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参加复试的考生真的超级多!一个会议厅座无虚席(老师说这个是外院最先进的会议室了),好多同学只能站着。先是报到(当时老师念到:“南京大学xxx同学来了吗”,全场都吓懵了),然后按报考方向分批进行面试(没有笔试)。然后志愿者学姐把大家分成三人一组,同时进入一间候考室,每人分到一张纸,一大段中文(内容跟白皮书、政府工作报告差不多,也可能就是从中抽取),限时4分钟浏览,在心里翻译,不准做笔记,时间一到收回。然后就是按序号进入面试的房间。先是英文自我介绍(1分钟左右),然后老师继续发给你刚才的那张纸,看着内容,立刻视译,中翻英,限时(我没翻完,差一两句,被强行叫停)。面试的老师有四位,其中三个向我提问,大概是“你觉得AI的发展对翻译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大数据时代会对翻译行业或译者带来什么影响?”“你觉得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具备的三大品质是什么?(全英)”。第二天下午出结果,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是我被录取了,希望系统开放那一刻尽快选定南京师大。这是第二个offer。第三站:湖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湖南长沙这一趟十分仓促。考试前一天傍晚才到长沙,安顿住宿、解决晚饭、洗漱入睡、提前订机票之后已经差不多23:30了。第二天一大早出门坐公交前往湖大报到面试(无笔试,分上、下午两场,我是上午场)。大致的流程是:简短的英文自我介绍,老师根据简历(我都会提前打印好发给老师)、成绩单、获奖材料等提问,问我为什么选择湖大外院、感兴趣的方向、未来研究生的规划,还有专业课问题(我被问到句法分析、句子歧义)。前面的问题回答得还算轻松,后面的专业课知识就懵了,这就是不巩固复习的后果,没印象,也没答出来多少,最后以一句sorry, i have no idea收尾。(菜鸡落泪)似乎当天晚上出结果了,我的排名比较靠后(果不其然),没有太大优势,感觉要被刷。加上在外漂泊的我已经有些身心俱疲,其他学校的复试也没再考虑了。插播:考完湖大之后突然后悔早前没去参加广外的复试(据我认识的其他保研同学透露,参加广外复试的大部分都能录取...),我报的是高翻学院翻译学方向,心情复杂......一些个人的保研经验无需多说,前三年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各个学校的保研评选标准再怎么不一样,成绩依然都会占很大比重。因为高考不尽人意,自己的学校在全国并不出名,四非院校,本专业也是学校边缘专业,但心里有点不甘心,想做出改变,因此我大一的时候就下决心好好对待学习,稳中求进,三年来绩点、综合排名总评均为第一。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多参加。外研社杯一系列赛事(阅读、写作、演讲...)、全国大英赛、由不同主办方发起的翻译大赛(韩素音、许渊冲、普译...)等等可以按个人情况积极参与。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多考。专四、六级、雅思、托福、BEC这些证书的考取对保研也是增加筹码的(专八是考研保研后的事了),条件允许的话刷高分,专四最好认真复习、积极备考,争取第一次就考高分(因为没人愿意考第二次...),对保研超级有用。实践活动、学术科研尽量都围绕自己的专业所学,而且能从中学到东西。动用一切资源(老师、同学)或者主动出击网上找靠谱的兼职翻译、翻译实习等等,多锻炼自己;课题、大创之类的尽自所能地参加,有论文发表更好(先甭管普刊还是核心期刊了),为申请顶尖名校增加筹码(但我就是没有)。最后就是,根据自身实际做好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戒骄戒躁,踏实上进,定下目标后无论无何都不轻易放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最后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句我时常告诫自己的话送给各位学弟学妹:加油,只要你还没有抱怨外界因素。

汝独不欲

调查: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 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 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 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原题为:《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

雍也

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陈福宽) 

无漏

全国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哪些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呢?下面是详细名单。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二、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四、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六、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七、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八、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九、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十、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十一、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十二、安徽省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十三、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十四、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十五、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十六、河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七、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十八、湖南省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十九、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二十一、海南省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二十二、重庆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二十三、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二十四、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十五、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二十六、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二十七、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二十八、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二十九、青海省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