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产守时系统确保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相差不超20纳秒连属其乡

国产守时系统确保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相差不超20纳秒

记者从航天科工二院203所获悉,最近一年,由该所全国产化设备组成的守时系统产生的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简称UTC)的时差始终保持在仅20个纳秒以内。国际标准时间,即协调世界时,是由国际计量局根据分布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70多个实验室、近500台各种类原子钟的数据,通过融合计算产生的。目前,我国境内参与国际计量局国际时间比对的单位共有三家,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是其中之一。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203所是国防军工无线电、时间频率量值溯源的源头单位,在保持时间频率国防计量最高标准的同时,也肩负着为二级计量研究机构提供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的责任。上世纪九十年代,203所时间标准已与国际计量局建立了溯源关系,各国防、航天、航空、电力等行业的计量、研究机构,均可通过203所建立与国际计量局的溯源链路,完成向国际标准时间的最终溯源。据了解,203所的标准时间依靠由氢钟、铯钟组成的钟组联合产生,时间更加稳定可靠。“虽然钟组的每台钟都有自己的运行趋势,并输出信号,但一台钟独立运行并不可靠,若其出现异常,就会导致时间的不连续。”项目负责人杨帆介绍,技术人员分析每台钟的特性,将每台钟产生的物理信号进行加权平均,通过理论算法推导出一个纸面时间,也就是最终融合成的综合时间尺度,确保标准时间连续稳定地保持下去。203所保持的标准时间通过卫星共视与国际计量局进行远程时间比对。该所每天将本地对比数据自动上报至国际计量局的服务器,国际计量局每周汇总计算一次,并反馈203所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时差。以此时差为依据,调整本地标准时间,使其尽量与国际标准时间保持一致。今后,203所将建立国防时间频率服务网络,提高国防标准时间向下量传的能力,使更多有时间溯源需求的机构获取国防标准时间,并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时间。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王谌流程编辑:RB014

名色

广电计量:大行业、小企业,增速40%!

(本文首发于雪球12月20日,雪球名称“透视财报”)在11月12日,发了一个策略股票清单,共有19只票,今天我就挑了其中的广电计量作为分析对象。广电计量所处的赛道是检验检测行业,这个行业属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社会层面必须要大力建设的行业。其中,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包括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主要内容),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也是助力企业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行业,同时高标准、高技术的检验检测行业亦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部分:检验检测行业具备消费品特征此行业也与企业及我们个人息息相关。例如,不少企业将公司产品送到诸如广电计量这类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接着检测机构出具相关报告,企业这样的目的主要是证明公司产品能够达到一定标准。例如2008年婴儿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的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等都需要检测机构来验证。另外,检测行业下游覆盖领域角度,包括环境、食品、消费品、医药、建筑建材等诸多领域,看得出来,下游较为分散,因此具备一定的抗周期性。当然,也正是由于检测行业的具体业务覆盖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转化、运输至销售的全产业链,这也使得产品很难做到标准化,所以想做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很难的。由于检测行业的优良特性,国际上四大检测行业巨头SGS、BV、Eurofins、Intertek股价表现都非常出色,上市至今分别上涨17倍、2倍、187倍、17倍,尤其是Eurofins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来涨幅超187倍。其中检测赛道中看点比较大的是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测占据了整体检测行业份额的40%,同时第三方检测容易出现牛股,例如国内的华测检测这两年股价表现也是非常优秀。虽然第三方检测是toB或toG的生意,可是却有具备不少消费品行业属性即toC的特征。例如我举例几个特征:1、产品具备高频次消费、单个订单金额小。例如据市场管理总局数据披露,2018年3.95万份检验检测机构一共出具了检测报告4.28亿份,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报告117.26万份,平均单价为657元。2、现金流较好由于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其公信力较高,毕竟检测行业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而且行业一般采用先付款后服务的结算方式,甚至有些大客户采用的是月结方式,所以行业现金流好。3、在产业链上下游有议价权对于检测行业来说,其受上游检测仪器供应商的限制影响小,因为上游的检验检测耗材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所以仪器供应商在行业主导权较弱。对于下游客户来说,由于检测服务成本占下游客户的总成本比例较低,所以客户对价格敏感型不高,关注更多的在于检测机构的公信力、检测团队的专业能力、检测的效率、一站式检测的服务能力等方面。另外,再顺便提一下国检集团。上面也谈到了检测服务行业下游涉及的细分领域多而散,例如2018年国内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检测领域的收入分别为455亿元和268亿元,合计占比25.7%,对应大致723亿细分市场,是最大的两个细分领域。倘若从子行业增速来看,医疗健康和交通领域增速最快、高达25%以上,而环保和食品增速都在10%以上,工业和油气领域则仅为5%左右。但2015-2018年建工检测的复合增速是16.6%,而国检集团本身以建工检测为主,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即检测服务业务和认证业务营收占比合计80%,对应2018年营收约8亿,2019营收约9亿,也就是说国检集团在这个700多亿的细分市场占据不到2%的份额。所以说,国检集团在检验检测行业可以说是卡位了其中最肥美的一块细分市场,未来在行业中的份额也会提升。第二部分:全球和国内行业市场规模1、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回顾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历程,主要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开始的,发展至今,欧、美、日等国家均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检验检测市场,并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比较有名望、有权威的检验检测机构。  从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来看,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2000亿欧元。从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09-2019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741亿欧元提升至2019年的2053亿欧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0.73%,过去几年的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从检验检测市场行业应用分布情况来看,消费品和零售、食品及农产品占比相对较大,占比均为11.5%;石油天然气行业紧随其后,占比达10%。建筑、化工产品、金属和矿物质、工业产品占检验检测市场比重分别为9.5%、9.5%、8.5%、8%,其余行业占比相对较小。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从检验检测行业细分市场来看,政府和企业内部检测占比为60%,第三方检测市场占比达40%。  全球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便在2008年至2009年恶劣的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检测行业整个市场规模依然有所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破产案件,甚至裁员和重组的现象都很少发生。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2020-2025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将以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将超过2500亿欧元。2、国内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再来看我国的情况,根据国家认监委的统计数据,2018 年我国检测市场规模达到 2811 亿元,过去 10 年复合增速达约 19%。2019年检测市场规模达到3225亿,同比增长14.75%。但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较为分散。一方面是细分市场比较分散,2018年全年检验检测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10.50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建设工程检测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54.87亿元,占比为16.18%;占比次高的建筑材料检测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68.26亿元,占比为9.54%;占比第三的环境监测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36.41亿元,占比为8.41%,前三大领域营业收入占整个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营业收入的比值仅为34.13%。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将达5290亿元,发展趋势不断向好。如果根据 IHS 预测,2020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大的检测市场,预计市场规模达590亿欧元,全球市场占比达29.5%。尤其是第三方检测这块市场,跑得比GDP增速还快,例如2015-2019年国内第三方检测营收增速分别为12%、14.7%、15.1%、18.2%、14.75%,同期GDP增速仅为6.9%、6.7%、6.9%、6.6%。对于龙头公司来说,增速就更快了,同时行业洗牌并购的大好时机仍然存在,因为目前何况连最大的龙头市占率也不到1%左右,空间上还是比较大的。总体看,整个检验检测赛道仍处加速成长期,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还处在一个加速成长期,而国内的增速最快市场最大,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赛道。例如,过去20年间全球检验市场始终保持着5%-6%的增速,近10年平均增速更高达约10%。第三部分:全球和国内竞争格局1、全球竞争格局从全球行业竞争格局来看,还是较为激烈,SGS、BV和Intertek为领先检测机构。从全球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瑞士通用公证行(SGS)、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和Intertek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不足25%,全球市场前10玩家占比不足40%。其余企业市场份额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也就是说,市场高度碎片化,这当然也由我开篇所谈及的行业特征决定的。 从整体领域看,全球检测行业仍然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领先的国际检测机构市场占有率集中于1%-5%,绝大部分的检测机构仍以本土业务为主。2、国内竞争格局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相对分散,且近年来竞争日益激烈。不过检测行业也有个特点,那就是“小散弱”。2019年,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49%,承受风险能力薄弱。因为从服务半径来看,74.44%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测行业中“国退民进”的趋势较为显著,民营企业发展空间较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的主流模式。例如近年来国内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比持续保持下降,2019年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下降至机构总数的25.16%,而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提升到67.96%。所以,政府逐渐回归“裁判员”角色,释放出更多第三方检测市场。从行业集中度看,2013年和2016年分别CR100为20.80%、19.39%,CR20分别为为8.95%、7.77%。整体而言,行业排名靠前的机构整体市场占有率是在下降的。但是,即使在如此情况下,广电计量业务反而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张,比如公司所占份额仍保持上升趋势。根据认监委发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2016-2018年计量校准机构营收总额为56.68亿元、67.56亿元和80.29亿元,广电计量2016-2018年度计量业务收入为1.89亿元、2.60亿元和3.72亿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4%、3.84%和4.63%。企业比较分散,例如华测检测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已做到较大规模,营业收入大幅高于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但其2018年营业收入在整个检验检测服务领域的收入占比仅为0.95%;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较2017年大幅增长,但在整个检验检测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为0.43%。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且随着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家数的不断上升,市场化竞争更趋激烈。第四部分:广电计量公司分析1、公司基本概况(1)公司历史沿革:广电计量,成立于1964年,前身为电子工业部电子602计量站,具有国防背景,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曾经是行业领先的无线通信导航设备整机研发制造商主营业务为计量服务、检测服务、检测装备研发等技术服务,在全国主要经济圈拥有57家分子公司,可向客户提供包括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食品检测、环保检测、安规检测在内的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公司初期主要为军工行业服务,2002年市场化改制为广电计量,在此阶段专注于计量业务。2005年率先在行业内普及下厂计量(即上门服务)的服务模式,引领了计量行业新的发展方向。2009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核心经营管理层持股,2011 年完成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制;2010 年起相继建立长沙、武汉、苏州、杭州、厦门等近30 个业务部,构建华南、华北、华东、华中四大业务区域,并开始建设相应的检测基地。自2013 年起,每年都有2-6 家检测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行,2015 年在新三板挂牌,2019 年成功上市中小板。目前实控股东为无线电集团,最终实控人是广州国资委。公司是国企但是因为经过混改,管理层持股所以经营效率比较高的,从业绩上看的出来,近几年的成长性非常好。(2)扩张发展史:2008年底,广电有限完成对北京英科信的收购,标志着公司业务正式跨出广东省,开启全国布局的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广电有限随后在华北、华东、华中等业务大区相继设置相应的业务分公司,逐步面向全国市场开展业务。随着各地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的成熟,公司向全国的布局速度明显加快。2013年,公司同时在长沙、无锡、天津三地设立3家业务子公司,建设综合实验室基地,标志着广电计量进入快速扩张阶段。自此之后,公司在全国保持每年2-3家子公司的扩张速度,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迅速抢占全国市场,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小结:回顾广电计量的发展史,基本一直保持着并购整合行业的扩张趋势发展。另外,广电计量在此次上市募集项目中的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继续加大全国市场渗透扩张为主,所以未来在公司检测实验室扩建项目投产后,市场份额将有望得到持续上升。(3)业务模式目前,公司计量、检测服务采用的销售模式全部为直销。为配合公司服务的销售,公司在各地建立起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区域化业务分部,由各业务分部负责片区的销售工作。公司一般根据下游行业的不同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开拓方式。销售定价方面,公司计量、检测服务遵循市场化定价,公司各类服务收费的定价政策参考市场价格对各类服务价格制定统一标准价,商务谈判或招投标时参考标准价,结合公司的区域竞争力、市场竞争状况、订单业务量、业务复杂程度、客户的重要性等因素按一定原则拟定适当的销售价格。(4)盈利模式公司的计量检测服务,通过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需求,运用专业技术资源进行计量或检测并出具报告,根据计量、 检测的工作量向客户收取技术服务费用。当前,广电计量主要有两大业务,计量和检测。公司按客户需求进行计量或检测并出具报告,然后赚技术服务的钱。对于广电计量的计量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客户进行仪器校准。即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通过对客户日常使用的、用于测量各种参数的仪器仪表进行一系列计量操作,保证客户生产、服务所用设备量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019年,公司计量业务实现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26.35%,占据了收入比例的三成左右。根据认监委发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2016-2018年,广电计量在计量校准领域的市占率从3.34% 提升至4.63%,营收复合增速40%,超过行业复合增速19%。(4)市场地位2018年,认监委统计的各类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共3.95万家,全部企业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2,810.50亿元;公司该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16亿元,共对外出具157.08万份计量、检测报告,所占营业收入份额为4.33‰,所占报告份额为3.67‰。公司重点业务发展良好,计量业务为公司的重点业务。据认监委发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2016-2018年计量校准机构营收总额为56.68亿元、67.56亿元和80.29亿元,公司2016-2018年度计量业务收入为1.89亿元、2.60亿元和3.72亿元,在市场极为分散的情况下仍有3.34%、3.84%和4.63%的占有率,市场占有情况良好。公司业务范围已覆盖国内主要市场区域。根据认监委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位于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的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29.52%、24.41%和14.96%,位列全国六大区域前三。公司总部位于广州,销售收入原集中在广东省所在的华南片区,但随着公司各地子公司的业务开展,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公司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业务作为公司的成熟业务,在市场中也具有极高的竞争力。2、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来看,2019年计量服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6.35%至4.70亿元,占比29.56%,毛利率减少6.85pp至45.13%;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1.96%至4.67亿元,占比29.39%,毛利率减少2.66pp至52.53%;电磁兼容监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6.86%至2.00亿元,占比12.57%,毛利率增加1.66pp至61.64%;化学分析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5.49%至1.22亿元,占比7.71%,毛利率减少10.48pp至49.66%;食品检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6.21%至1.25亿元,占比7.84%,毛利率增加9.69pp至23.13%;环保监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0.08%至1.48亿元,占比9.35%,毛利率增加7.22pp至34.53%;其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46%至5667.68万元,占比3.57%。具体的业务发展空间及潜力,在下面图中列了出来,有兴趣可以看看:再补充一点,当前全球检测机构中,主要分为两类:综合性检测机构和专业性检测机构,前者的代表企业又SGS、BVI、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后者有电科院、建科院、迪安诊断、中国汽研等。综合性检测机构与专业性检测机构相比,其下游行业众多,反而更不易受到某一行业的波动的影响,所以收入增速的波动性也较低,毕竟多元化赛道分散了广电计量的收入风险。3、公司客户分析2019年广电计量业务中,军工占据了27%,汽车为23%,轨交12%,通信6%,前几年公司布局主要是食品和环保两大块,目前这两块占比还比较低。公司军工客户主包括科研院所和企业,对于这个领域想要取得资质,其要求是比较高,此外公司政府客户占比在20%左右,这个比例也算高了,所以未来民用这块拓展的市场仍然存在空间。公司汽车检测的前三大客户主要是吉利、长城、广汽等,客户里除了整车厂,还有汽车零部件厂,比如博世、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等。4、公司财务状况(1)收入及净利润伴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扩张,公司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53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 16亿元,CAGR高达 41.57%,在可比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公司归母净利润整体上保持了成长的态势,从 2012 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 1.69亿元,CAGR达47.49%,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69亿元,同比增长13.45%/38.95%,增速大幅放缓,近两年业绩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系:1)公司近两年资本投入大幅增加,新投产实验室盈利能力暂未充分释放;2)有息负债快速增长带来财务费用率大幅提升。公司总资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1.6亿增长到2019年的29亿,CAGR 高达50%,公司2017年-2019年,总资产从14.6亿/20亿/29亿,加速增长,看出公司最近三年在加速扩张,这和公司基本完全全国布局,扩张有关。公司最近三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公司上市之前,用财务杠杆进行扩张,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公司2019年11份上市,募集资金5.8亿,公司有望使用募投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2)资产负债情况货币资金有点吃紧,负债率较高。2019年、2020年1-9月广电计量的货币资金分别为5.26亿、3.3亿,分别低于同期的短期借款6.04亿、6.82亿(即公司经营现金流1),但分别略微高于三费+应付职工薪酬(即公司经营现金流2)。同时负债率也从47.45%提升至50.3%。对比同行的华测检测,其负债率则较低,仅为28%不到,虽然华测检测的公司经营现金流2位负数,但好在华测19年、20年前三季度仍然分别有3.22亿、4.31亿的其他流动资产,即主要是理财产品,变现能力较强,所以再上这部分资金,华测的经营现金流压力则没那么大了。应收账款分析。广电计量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前些年基本在20%附近,还算比较好,可是最近几年应收账款资产逐步上升,目前都达到了28%。相较而言,同行的华测检测应收账款资产比例则长期保持在低位,即使近些年比例有所抬头,但仍然低于17%。所以,就应收账款这个比例来看,华测检测却是比广电计量更符合优秀公司低于20%的特征。另外,从应收账款占比收入来看,广电计量近几年爬的也很快,从14-15年的27%跃升至19年的48.5%,占比几乎增长了一倍左右。而华测检测占比虽然也有一定幅度上升,但仍然牢牢死死地控制在20%出头的比例。如果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广电计量19年143天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确实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的76天左右,说明其周转效率不是太高。然而,华测检测则显得较为出色一些,年年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再继续分析广电计量和华测检测应收账款与收入增速对比。看下面表格数据看得出来,两家公司收入高增长的同时,同时伴随着的也是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广电计量,近些年的应收账款增速遥遥领先于收入增速,而华测检测在前些年应收账款增速基本与收入增速同步,但是2019年开始,应收账款增速也开始提速了,远超收入增速。那么,广电计量应收账款长期高企原因何在?以及为何增速长期高于收入增速?根据公司年报的解释就是,应收账款增加,在于持续加大行业大客户的拓展力度,政府客户、特殊机构、汽车行业客户的付款周期较长。所以,综合营收和应收账款来看,很容易看出来,检测行业竞争确实很激烈,广电计量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也放宽了不少销售政策,采取更激进的赊销政策。另外,再加之公司客户有20%是to G业务,叠加接近3成的客户又是军工客户,所以应收款较高也就在清理之中了。好在公司应收账款账龄90%以上都在1年以内,所以回款质量还是可以的。(3)现金流及其他财务指标近五年以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都远超过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金额,说明公司利润含金量比较高。一般来说,经营现金流净额/归母净利润大于1,会有三种情况,预收款大幅增加、应付款大幅增加和故意提高减值/坏账/折旧金额来压低净利润。由于考虑到广电计量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固定资产占据了总资产比例的30%了,即每年折旧金额较大,那么公司是否有通过变更折旧政策来提高现金流呢?不妨对比下广电计量和华测检测固定资产中分别占大头的通用测试仪器仪表及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年折旧率,我翻看了近几年财报,两家公司的折旧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广电计量的通用测试仪器仪表及设备的年折旧率为11.88%,而华测检测的检测设备的年折旧率介于9.5-19%之间,取中值则为14.25%。所以,初步判断说明广电计量并没有通过折旧政策方式来玩转现金流。另外,公司的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跟过去几年相比,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也侧面反映公司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慢慢增强。5、公司股东情况广电计量于2009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公司大股东为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无线电为广州国资委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政府,国有控股,第二大股东是一致行动人。公司第三大到第五大股东,为公司三位核心高管,第七大股东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公司为国有控股的第三方检测公司,核心高管以及员工持股,绑定员工利益,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合理。当前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18.08%,其中,公司第三大股东为公司总经理黄敦鹏,持股比例为 6.53%,副总经理曾昕持股5.43%,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旗持股2.64%。三季报中,十大流通股东,社保、外资均在列。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均是机构投资者,总之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不乏明星机构投资者。广电计量虽然是国企,但采用的却是市场化机制,核心人员持股,这可以激发出足够的业务积极性。6、估值分析公司目前整体市值150亿左右,对应券商预测的2020年、2021年的净利润2.24亿、3.34亿,估值分别为67倍、45倍。我认为,对于广电计量来说,40倍的市盈率应该是合理偏低估的,可以参考过去10年华测检测的估值水平情况,华测检测除了2012年年底估值出现30倍左右以外,其余年份最低估值基本都是40倍以上,大部分时间处于50-60倍波动,有达到过80倍以上,也有100倍以上。之所以给那么高估值,这当然也与行业处于成长期有关。对于未来几年,检验检测额行业5000亿市场不是大问题,如此诺大一个市场,即使广电计量市场占有率做到1-2%,那至少也有50-100亿的收入规模,再结合公司过去10%的净利率,也有5-10亿的净利润,给予40倍估值,那仍然有200-400亿的估值,相比现在的150亿,空间还真的很可观。当然啦,广电计量由于上市刚刚满1年,毕竟其融资问题解决后,可以开拓新业务,同时还兼具次新股帽子,增长也是最快,所以估值给也给的老高。前几个月时间,广电计量能跌这么多,大概率是因为解禁所知,毕竟解禁5936.89万股、占据总股本的11.22%,上市流通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减持也已经过去了将近1个多月,影响应该逐渐消去了。另外,广电计量与华测检测相比,华测在效仿海外后起之秀Eurofins并购后转入精细化管理,立马就跻身国内老大,也慢慢走出了就如市场所言的检测界的“茅台”相,股价也连连创新高。而广电计量在A股检测行业里,体量仅次于华测检测,营收大致为华测的一半。虽然在收入规模上逊色于华测,但收入成长性却远高于华测,例如二者的收入规模从2012年的相差4倍缩小至目前相差2倍左右同时,广电计量的资本开支也将渡过高峰期,即将迎来资本开支拐点。由于检测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所以行业运营模式就是以实验室为核心,比如检测机构则根据不同业务设立区域或者中心实验室,所以扩张实验室是检测行业实现增长的最主要手段。但又由于单个实验室是具有明显的运营周期,平均来看,从设立到盈亏平衡大约需要3-4年时间,即经历“初期亏损→盈亏平衡→盈利上升”的过程。资本开支重心转移,利润率持续修复。由于广电计量于2017-201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室新建和扩建活动,增加添置了不少实验设备、场地租金和人员薪酬支出,使得2017-20年累计资本开支超过16亿,同时由于实验室产能尚未完全释放,所以这期间公司毛利率也持续下滑,18-19年的净利率也处于阶段性低估水平,这有点类似于华测检测16-17年的实验室快速扩张阶段,17年后扩张放缓,加强了精细化管理后,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提升较快。但是,公司资本开支最高峰已过,折旧压力边际变小。所以受,检测类公司有个特征,收入到了一定规模以后,毛利率和利润情况都会增长,因为很多的固定成本是刚性的,特别是在资本开支拐点之后。总结:目前检测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超百年历史,较为成熟,而在国内尚属于新兴产业。以国内经济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未来大概率将会诞生出规模持续增长并走向全球的检测认证企业。广电计量耕耘在检测行业的沃土上,具备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强者恒强,目前检测行业竞争格局很分散,国内CR3不到10%,而且95%都是小微机构,长尾效应显著,同时客户同样分布广泛,又具备高频次低单价、检测周期短的消费属性,这也让检测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权、现金流极其优异,而资质+长期积累形成的公信力(核心竞争力)+业务及服务网络布局(先发及服务优势)+管理水平共同构筑优秀检测公司的高壁垒。对于广电计量而言,在大量资本开支之时显然会压低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当资本开支放缓之时,就会迎来2~3年的一个利润释放红利期。

鬼教練

四大洋的宝藏尽收囊中:盘点中国开发远海资源的急先锋

小水线面双体船,缩写为SWATH船,又称半潜式双体船,就是由深置水下的双下片体,连接上体和下体的小水线面的双支柱,宽敞的高出水面的上船体三部分组成的船舶。目前小水线面双体船主要应用于海洋调查船,客运渡轮、海上油田交通艇及军用辅助舰艇。瑞利10号双体船,图片来源浩汉防务目前国内最大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是中船重工715所的"瑞利10号" 海上综合试验平台,该船由701所上海分部设计,武昌造船厂建造,该船总长82米,型宽32米,设计排水量5300吨,采用综合电力推进,该平台电力推进系统及全部设备采用七一二所自主研制产品,包括冗余型功率管理系统、高性能船用变频器、低噪声推进电动机等,船体中部设有月池,并具有多个试验功能区,建成后将满足有关海上科研试验需求。瑞利10号下水仪式此前渤海造船厂建造过实验1号2500吨小水线面双体综合调查船。该船是我国第一艘2000吨级以上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综合海洋调查船。该船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海洋所、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建设,702所设计,渤海造船厂建造,2008年9月在葫芦岛成功下水;2009年4月交付使用。该船采用钢质全焊接结构、变频调速电力推进、双机、双桨。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具有双层连续甲板,右潜体首部设置侧推装置。在左右潜体内侧首尾各设一对首鳍和尾鳍。全长60.9米,型宽26米,型深10.5米,设计吃水6.5米;满载排水量2555吨,总吨位3071吨,总载重量700吨;最大航速15节,经济航速10节,续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40天;在11级风时可安全航行,在6级海况可正常作业;额定载员72人,其中船员27人,科研人员45人;作业海域为无限航区(冰区除外)。主要作为水声物理、水声工程、水下机器人海上研究与试验平台,并将成为环境实时立体监测体系和综合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在近海及远洋进行水声、海洋物理、地质生物、海洋和大气环境等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科学考察。实验1号海洋调查船760所下属试验船760所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以及海上试验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下设研究室、软件开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舰船噪声检测中心、国家级计量校准实验室、海上试验船队与两座专用码头。科研试验设施先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建所以来,圆满完成多项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和试验任务,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上百项,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先后与俄、美、德、法、意、韩、日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为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60所目前拥有"东远01","东远02","东远03"三艘高性能船舶,主要用于声学实验。北调990(即东远01)高速双体穿浪工作船是由701所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型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2007年9月开工,2009年12月交付使用。该船总长60米,型宽18米,中间跨度达11米,型深5.9米,最大吃水2.2米,设计排水量380吨,最大航速38节,续航力1000海里,自持力7天,船员编制14人,实验人员8人;拥有380个客位,采用4台2032KW的柴油机驱动,采用喷水推进系统,可实现原地360度旋转。船内设有会议室,60平方米实验室,配有姿态调整系统,海底地形勘测系统,水文测量装置,尾部设有直径1.6m的通海月池,主要执行海洋调查和海上运输任务。北调990下水仪式高速穿浪型双体船是将小水线面和深V型船波浪中的优良航行性能特点、双体船的结构形式及水翼船的弧形支柱等揉合在一起的产物。该船型具有左右细长瘦削深V线型的片体,可提供浮力支撑船重,两片体间距放大以减少片体间的干扰。首部线型特别尖削,能穿浪而行,使其波浪中的航行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为军迷熟悉的是我国22型导弹快艇。北调991(即东远02)小水线面双体船是我国首艘采用全电力推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00吨级小水线面双体船,由中船重工发起成立的中船东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研发、设计、建造的全面组织管理和协调,701所、702所联合设计,总设计师为吴有生院士,武昌造船厂建造,2005年12月开工,2008年4月完工交付。北调991俯视图,可以清晰的看到船体中部的露天水井该船船长64m,型宽23m,最大吃水5m满载排水量1441吨,最大航速11节,最低持续航速3节,续航力1500海里,自持力7天,船员编制32人,采用综合电力推进,主发电机为四台2800KW柴油机,采用低噪声螺旋桨等多种降噪措施,满功率自噪声为170.2dB。航行于近海海域。该船船体中部设有6X24m的露天水井,上方设有4吨固定升降回转装置和2吨可移动升降回转装置,行程可达船底下方6m,水井上方设有滑移平台车和重型绞车,水井上方甲板右舷设有可配合实验的4吨克令吊。该船尾部实验甲板面积120平方米,拥有5吨A型架,3吨和5吨拖曳绞车各一台,20吨克令吊一台,20KN水文绞车一台,还有激光测距仪,水声通讯仪,测深仪等设备,拥有5个实验室,总面积125平方米。该船具有耐波性好,操纵性好,油耗低,作业甲板宽敞,可在低速下开展拖曳调查试验。北调991尾视图该船的电力推进系统由七一二所集成,主要船用设备及特种试验装置由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柴油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北京长城无线电厂等单位承制,是一艘由中船重工研制的全部集团化产品。(利刃/鹤飞天际)

唯唯诺诺

盘点船舶领域不可不了解的科研院所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一、七院简介:1961年,海军组建舰艇研究院并正式成立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简称七院),七院属国防部建制,在国防科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其党政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海军负责。1965年转隶第六机械工业部。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武器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中船集团在经历分分合合后,现在又合并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其下属各研究所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众多的船舶设计研究院,为中国的军船和民船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作为船舶圈不可不了解的科研院所。二、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究院所:12所 热加工工艺研究所76所 船舶档案馆701所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702所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703所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704所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705所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707所 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709所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710所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711所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712所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713所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714所 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715所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716所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717所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718所 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9所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22所 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723所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724所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5所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726所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760所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750试验场 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602所 中船建筑工程设计院三、原中船重工各研究所简介:※中国舰船研究院: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承担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我院现有职工近8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包括研究员、教授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院士1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泉路堡甲2号※12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第十二研究所始建于1964年,船舶行业唯一的热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所,水中兵器及舰船动力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的专业研制机构,船舶动力国家工程实验室制造技术主任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舰船武器装备“大、快、远、准、深、隐”的发展趋势,对零部件提出的 “大型化、轻量化、功能结构一体化和恶劣环境长寿命”的制造要求,开展与其适应的先进材料及工艺研究,重点发展大型复杂铸锻件热成形技术、非金属复合材料及成形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及成形技术、轻合金材料和高温合金成形技术、表面工程技术、材料测试分析及可靠性评估技术、工艺仿真及数字化验证技术、3D打印及智能制造技术等八个专业方向。围绕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要求,根据科工局对研究所定位,按照“一代平台,一代材料,一代工艺,一代型号”的建设原则,建设五个实验室、三个中心。大型复杂件精密成形技术实验室、非金属复合材料及成形技术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及成形技术实验室、表面工程技术实验室、轻合金材料及高温合金实验室等五个专业实验室,以及材料分析及可靠性评估中心、工艺仿真及数字化验证中心、增材制造应用推广中心。地址:陕西省兴平市西城区 邮编:713102 电话:029-38316156Email: chwti@chinahotwork.com网址:http://www.chinahotwork.com/index.asp※76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档案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档案馆地处陕西省兴平市,技术档案馆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担负着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提供利用船舶工业各类档案资料的任务,主要为船舶行业服务。近年来,技术档案馆在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了档案工作局域网络,配备了现代化管理设备,运用了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馆藏档案计算机检索。技术档案馆成立以来,几代档案工作者“情系兰台、开拓创新”,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促进船舶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九五”以来,档案业务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先后荣获了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机电兵船档案学会“先进会员单位”、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技保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4年1月,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随着技术档案馆基础条件改造项目的立项批复,基础设施建设将得以彻底改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优化了人才结构,提高了知识层次;内部管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全体职工上下一心,积极进取,为建设“馆藏丰富 技术先进 功能完善 服务高效”的一流专业档案馆而努力奋斗!地址:陕西省兴平市金城路100号邮编:713100电话:029-38821400传真:029-38821401邮箱:csic76@163.com网址:http://www.csic76.com※701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主要承担舰船总体研究、设计、开发的任务,尤以舰船总体系统工程见长。自1961年建所以来,我所以舰船的研究与开发为己任,为保卫祖国的海疆、护航护渔、打击走私、海难救助、出国访问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在海洋工程、电磁兼容、噪声控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及院颁发的成果奖280多项。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汇集了众多的科技英才,由多学科、多专业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部级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专家、学者和科技精英。他们都在各研究室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所内建有电磁兼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噪声振动试验室等部级试验检测中心。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总体所的地位更加凸现,国家对我所的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大。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现代管理,成为我所的真实写照。2003年我所通过了ISO9001和国家军用标准GJB/Z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268号网址:http://www.csic701.com/※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七○二所,1951年建立于上海黄浦江畔,1965年总部搬迁至无锡,设有上海分部和青岛分部。数十年来建有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大中型科研试验设施近30座,设有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一个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占地1300余亩,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万人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2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2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名。建所以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技成果奖600余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七○二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七○二所坚持科技创新,成功研制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援潜救生设备、Z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环保型保温棉生产线、以蓝藻打捞与处理、生态清淤装备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装备等系列产品,开发了SHIDS船舶性能设计系统等专用软件。许多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标准规范的编制中,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222号邮编:214082电话:86-0510-85555311传真:86-0510-85555193邮箱:cssrc@cssrc.com.cn网址:http://www.cssrc.com.cn/※703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组建于1961年,是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的大型动力设备研究所,主要从事船舶与工业用蒸汽与燃气动力装置及设备、电站、热能工程、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设计。共有十一个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三十多座大型试验台架,可进行燃气轮机整机及柴燃并车、全台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锅炉燃烧器、轮盘超速及低循环疲劳、叶栅吹风、阀门管道进排气系统、机械传动与元件、强度与振动等方面的试验及测试分析。地址:哈尔滨红旗大街108号网址:http://www.csic703.com※704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1月。主要从事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现以形成特种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与可靠性实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涉及到特种机械、甲板机械、输送机械、特种推进、减摇装置、舱室机械、电机与电站、环保设备、海水淡化、特种阀门、热工空调、液压、减震降噪等30多个专业门类,先后为150多型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厂矿企业提供了3000多项配套设备产品。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也是船舶行业液压技术归口单位,船舶标准化归口单位,上海市工业扭矩仪计量单位,持有国家颁发的军、民品质量体系认证书,多年来还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有关活动。现有员工近800人,其中科技人员500余人,含正高级职称50余人、副高级职称150余人、中级职称200余人,17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10号※705所(西安精密仪器研究所)50年来,七零五所先后获科技进步奖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两大国家重点型号连续两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该所被国家授予“重大贡献单位”光荣称号。七零五所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科技人员1000余人,设有硕士、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全所研究领域涉及系统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水声工程、流体力学、自动控制、惯性制导、精密仪器、光纤通信、液压技术、热电机技术、仿真技术、测试技术、可靠性技术等30多个学科、60余种专业,建有20多个技术先进、设备配套的大型实验室和一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拥有3000多台、套国内外先进设备和仪器仪表,既满足了高性能水下武器装备研制的需求,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地址:西安市高新开发区高新一路18号网址:http://www.705.com.cn/※707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历经五十余年创新发展,已成为我国船舶导航与操控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和系统设备供应商,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制造中心以及获国家和国防认可委认证的计量检测中心,通过了GB/T19001-2008和GJB9001-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90余项,拥有专利授权百余项。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航海仪器设备,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主要产品有:综合船桥系统(IB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电子海图系统(ECS)、桥楼航行值班报警系统(BNWAS)、驾控信息显示系统(Conning)、监测与报警系统、航迹控制系统、多功能系统、船用光纤罗经系统、磁罗经、自动操舵仪、计程仪、多功能数显终端和航海显示器,产品通过了中国船级社和德国劳式船级社型式认可,广泛应用于远洋渔船、油轮、散货船、粮食船和海警船、海监船等各型公务船舶。地址:天津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268号电话: 022-26557925传真: 022-26557930※709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融数学、信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于一身,以舰船作战指挥系统为主体,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开发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点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系统集成与控制、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工业过程控制、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珞喻路※710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水下特种装备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防磁学计量站定点建设单位。下设8个专业研究室、1个情报研究中心、1个装备生产部、2个试制工厂和1个CAD工作站,拥有亚洲一流的高标准弱磁实验基地,和我国室内最深的现代化试验水池等一系列先进的科研设施。在水下多功能平台、水下浮体定深、海洋智能拖曳、高抗流水下机器人、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磁检测与应用等方面,掌握着核心技术优势,引领着该行业的发展。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胜利三路58号网址:http://www.csic710.com.cn/※711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七一一所创建于1963 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一一所是一个具有55年历史的舰船动力研发机构和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七一一所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齐全的专业配置,拥有柴油机及气体发动机、热气机及特种动力系统、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电气及自动化系统、能源装备及工程、分布式供能与新能源服务、海外业务等七大战略业务,其核心技术与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具国际影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服务、工程承包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服务于机械、石化、能源、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涉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3111号 邮编:201108电话:021-51711711传真:021-31310888Email:711@csic-711.com网址:http://www.csic-711.com/※712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主要从事舰船电力推进系统和装置研究。主要承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设备、特种电池研制任务。专业范围涉及电力推进系统、电机、开关电器、化学电源和化工材料等领域。主要研究领域有电机、开关电器、自动控制、电力传动、电力电子、化学电源、绝缘化工材料等,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 1963 年组建以来,共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 300 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科技进步奖 40 余项,现有职工 800 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及以上 126 名,省(部)级专家 8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6 名。拥有一些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等。其中,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实验室为国防重点实验室、开关电器实验室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实验室,永磁电机推进系统联调实验室为国内一流实验室,拥有大型科研试验设备 300 多台(套),在科研试验和研究开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南湖汽校大院电话:027-68896889传真:027-88035934网址:http://www.csic712.com/※713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第七一三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4月,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是专业从事机电成套设备研制和工程应用的国家重点研究所。七一三人不舍追求,攻关克难,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国防科工委、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励4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进入新世纪,七一三所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面实现了三个跨越:产品构成由配套设备向系统总体的跨越;能力建设由单一能力向数字化综合能力的跨越;体制建设由传统研究所向多种经营、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近年来,七一三所按照“军民融合”战略要求,在确保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作。目前民品产业已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动力与机电装备、海洋装备、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四大板块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光伏发电配套装备、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安全门、智能立体车库、特种车辆、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建筑系统等,可实现系统成套集成化、型号系列化以及差异化定制。地址:郑州京广中路126号电话:0371-67132072网址:http://www.csic713.com.cn/※714所(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船舶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中心设有9个研究部(舰船技术信息研究部、信息资源部、声像技术部、技术基础部、信息技术部、编辑出版部、展览展示工程部、舰船数字制造研究中心、船舶经济研究中心),3 个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程信息网船舶行业网控中心、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网管中心),2个办公室(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展览办公室和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和1个秘书处(ISO/TC8中国秘书处)。目前,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已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数据库为核心、以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化工作模式;形成了以船舶工业技术、军民两用技术、行业发展战略、船舶市场经济等为龙头的优势研究领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及船舶行业内知名度很高的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双泉堡甲2号邮箱:sicc@sicc.org.cn网址:http://www.csic.org.cn/default.htm※715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第七一五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是我国专业从事声学、光学、磁学探测设备研制的骨干研究所。所内建有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水声一级计量站、水声产品检测中心、杭州无线电计量二级站等重要技术机构,拥有大型室内消声水池、变温变压声学测试装置和国内一流的湖上试验基地,具备一流的总装总成科研生产条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声学技术委员会水声分委会(ISO/TC43/SC3)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第87分委会(IEC/TC87)在国内的技术对口单位。第七一五研究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公司为科技产业发展主体、以研究所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创新体系,形成“一所两平台”的组织架构。重点发展海洋仪器与海工机械装备、超声电子与节能环保、光纤传感与智慧交通和智能装备四大新兴科技产业板块与现代服务业。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屏峰715号邮编:310023网址:http://www.715.com.cn/※716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本所创建于1965年5月,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个以军为本,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两大业务方向,建有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总部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著名风景区花果山脚下,下辖十余个控股子公司,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从业人员31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00余名,拥有11个省级技术中心、一个机电产品制造中心,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兵器系统工程联合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两化”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单位。通过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GJB5000A三级软件研制能力评价、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认证,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圣湖路18号邮编:222061电话:0518-85981716传真:0518-85983716网址:http://www.716.com.cn/※717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已成为一个集研发、规模制造能力于一体的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施先进、学科建设配套、学术交流活跃的国内一流科研水准的光电技术研究单位。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现有员工九百余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六百余人,拥有一流的光电探测技术、天文导航技术、光电系统集成技术和光电对抗技术和光电通信技术,有一批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处理、信息处理、控制工程等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建所以来,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与国家专利注册。拥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多波段红外探测实验与检测系统、国内一流的光电技术研究实验室、光学膜系研究基地和天文导航、光电对抗重点实验室;拥有CAD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环境试验中心和华中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数控精密加工基地等。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981号※718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七一八研究所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集军民产业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全所现有职工近2000人,其中科技人员870多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30人,研究员84人,高级工程师390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420多人。建所以来,为用户提供了500多种先进可靠的装备及产品,陆续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测试检定站,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高能化学工程、电解水制氢、气体净化、分析检测等现代化实验室,并装备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科研试验设备580多台(套)。持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和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具备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资格,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火炬计划邯郸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新材料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骨干企业。地址:河北省邯郸市展览路17号网址:http://www.peric.ac.cn/index.asp※719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专家13名、省部级专家30多名、研究员级专家60多名,所科研力量雄厚、科研设计任务饱满,科研经费充足,拥有综合仿真、剂量监测防护、高温高压、空调、液压、电气及自动化等现代化实验室。建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450号※722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主要从事综合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制。成立于1968年,地处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一条街,占地面积二十余公顷。全所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研究员49人,高级工程师180余人,工程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29人。本所具有综合通信系统、天线与电波传播、收发信机、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光纤综合信息传输网络、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管理、程控交换、信息安全与保密通信、机电一体化、无线电测量、机械设计、科技情报和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等专业,建成了综合通信系统联调实验室、数字光纤环网实验室、数据传输及网络实验室、C31通信网络及互通互联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天线及天线测试实验室、EDA实验室、机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无线电计量测试中心等科研开发专业实验室。建所以来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200多项。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312号※723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建于1968年,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主要从事电子工程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多年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工作,13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奖励。目前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研究员50多名,高级工程师2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近60名。有19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等,产品涉及医疗仪器、船用电器、通讯电子、机电设备等诸多领域。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河下26号网址:http://www.yz723.com.cn/※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是国防电子信息系统技术重点研究所,地处南京,占地6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元,现有职工1000余人。主要从事海用探测技术研究和系统装备研发,先后研制出大批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的系列化电子信息装备以及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百余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为国防装备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具有先进、完善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生产组织体系。设有总体、信号处理、微波天线技术等六个专业研究室,拥有环境和可靠性试验、微波测量、高功率试验等六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试验基地。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346号网址:http://www.china724.com/※725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隶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舰船材料与工艺及应用性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七二五所是海军各型号的材料技术责任单位,构建了海军武器装备的基本材料体系,有效保证了装备工程对材料技术的需求,为海军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材料技术支撑,是我国舰船装备发展的中坚力量。科研涉及船体结构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特种材料、焊接工艺、自然环境试验等多个重点领域。目前,七二五所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海洋试验站,1个国家级大型构件焊接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16个省部级技术中心;并拥有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滨河南路169号电话:0086-379-67256326传真:0086-379-67256777网址:http://www.725.com.cn※726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第七二六研究所是国内较早主要从事水声电子、超声设备、海洋开发和船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现有职工7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4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00余人,其中研究员30余人;具有博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约200人。726所是水声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批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所内拥有较为先进的综合消防试验楼、实验楼、消声水池和一批声学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通过质量体系达标,获得国家二级、国防三级计量机构证书;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证书;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等重大科技进步奖,荣获了上海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治安安全合格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称号,并连续十一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七二六所秉承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理念,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了一支富于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的技术专业人才。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5200号电话:021-51587260邮箱:726@stn.sh.cn网址:http://www.726.com.cn/※750所(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七五零试验场是我国水中装备唯一的集科研、生产、试验三位一体的科研事业单位。由科研区、试验区和生产区组成;科研区位于繁华的昆明市中心(船舶大楼),试验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高原明珠”——抚仙湖畔,生产区位于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测试技术与测试方法的研究,目标模拟产品、水下探测与打捞测试设备(设施)的科研、试制、生产;水中产品的试验及试验技术与试验方法的研究;以及工业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网络应用、环保设备等通用技术研发。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人民东路3号(船舶大楼)邮编:650051※760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及海上试验技术服务的科研事业单位。下设研究室、软件开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海上试验船队及所属民品集团公司。建所以来,圆满完成多项科研和试验任务,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上百项,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滨海街16号※602所(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5年5月,是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资格审定委员会审查认定、建设部颁发证书的甲级设计院,具有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项资质及业务能力。建院四十多年来,完成设计的工业、民用建筑项目遍及全国,为军工行业、船舶行业、机械行业、纺织行业、食品行业、轻化工行业以及民用建筑等领域的厂、所、院、校进行了设计咨询服务工作,其中20多项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科技进步奖。承担辽宁省船舶工业园、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山东胶南船舶工业基地、葫芦岛修船工业区等的规划、设计;承担过杭州715所、宜昌710所、宜昌612厂、昆明750试验场、705所西安分部、上海726所迁建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承担过301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航天部207所航天测试中心楼、中国美术馆画库、昆船物流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天津707所超净试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水声试验室、杭州715所中低频消声水池、候马874厂精密仪器加工、装配试验工房和热动力站、重庆468厂大型机械加工车间、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大厦及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工厂的高新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地址:北京朝阳区双桥中路北院1号四、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研究院所※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成立于1970年4月,是我国较早以“系统工程”命名的国防科研机构,也是国内最早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军工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单位之一。多年来,船舶系统工程部主要承担了舰船发展战略研究、舰艇作战系统、武器电子系统等研究与开发。现已形成了大系统集成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大系统顶层设计、系统设计与研制和技术协调能力,在综合电子信息工程、舰船武器电子系统、综合通信与导航系统、船舶总体配套工程等技术领域享有国内较高的地位和声誉。系统工程研究院以建设强大海军、服务国家为己任,凝聚多专业、多领域科研能力和多地布局的子公司产业化力量,立足海军、聚焦海洋,形成了从研发、设计、试验到产品生产及售后的全产业链架构,覆盖体系研究和顶层规划、系统综合集成、系统核心设备研制三个层次,以军工主业带动科技产业,以应用业务集群为科技产业重点,向船海业务集群和船海服务集群延伸,形成军工主业与科技产业相互支撑的局面,成为海军装备建设和国家海洋装备事业的中坚力量。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16号邮编:100036电话:010-59518822传真:010-59517959Email:clients@shipbuilding.com.cn网址:http://seri.cssc.net.cn/※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船舶行业唯一的综合性国防军工技术基础研究单位。中船综合院秉承“支撑国防工业发展,运筹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使命,以建设“一流行业智库、一流基础院所、一流央企党校”为愿景目标,以“软实力助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科研支撑海军战斗力生成”为战略主线,统筹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努力打造集行业智库、科研试验、创新应用产业和央企党校(三平台一党校)为一体的一流智库型基础科研院所,奋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助力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邮编:100081电话:010-62177744传真: 010-62183696 网址:http://cimtec.cssc.net.cn/※611所(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专门从事船舶、海工以及各种钢结构建造工艺研究的综合性应用研究所,创建于1964年,现有职工400余人,拥有1个研发中心(7个专业方向)、4个子公司、1个工程中心。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以促进船舶工业工艺技术发展为目标,主要开展舰船及海工总体工艺研究;船体焊接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大型数控切割和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研究开发;涂装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船用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工艺研究开发;造船软件系统和信息技术集成平台开发;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非金属材料技术检测等。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人秉承“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企业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家发展、引领先进制造技术进步”为使命,为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装备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机构和产业集团而不懈努力。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851号邮编:200032电话:021-64685120网址:http://stri.cssc.net.cn/※708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11月,是中国船舶行业成立早、规模大、成果多的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的成员单位,是流体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建所60年来,主要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自主开发出多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船用装备,为我国 船舶工业、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GJB9001A-200、GB/T1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通过了国家档案管理一级评审。地址:上海市西藏南路1688号邮编:200011邮箱:webmaster@maric.com.cn电话:021-63161688 传真:021-63161212网址:http://maric.cssc.net.cn/※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民船设计领域规模最大、船型最丰富、市场占有率最高、人才队伍最稳定的研究设计单位之一。SDARI拥有一个全资子公司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SDARI现有员工500余人,各专业人才齐全,具备三维设计平台和各种先进软件。SDARI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前期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直至生产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产品主要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矿砂船、滚装/ 客滚船、多用途船、特种工程船、海洋工程辅助船、海洋工程作业船、海洋平台等。SDARI牵头组建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建立智能船舶实验室仿真中心,实现了联调实验室、船舶性能大数据中心、船舶性能监控和服务中心的建成。产业化产品涵盖扇形导管、节能毂帽、舱柜节能系统、螺旋桨设计打包、装载计算机、高效舵、侧推管口盖、对外消防系统集成和可调桨节能系统等产品。自建院以来,SDARI累计开发新船型1,000型。多次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研制任务,截至2018年底,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和学会科技成果330项。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633号电话:021-38139388传真:021-64040001网址:http://sdari.cssc.net.cn/※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5月23日,是由原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改制而成,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5月1日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2007年1月22日改制成立“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与中船科技重组,资产整体装入上市公司。公司是一家多专业、综合技术强的大型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投融资业务,在国家海洋强国建设中,承担着践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船舶工业规划设计“国家队”的角色。公司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百强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技术中心”、“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创新型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取得了国家及有关部委批准的船舶、军工、机械、水运、建筑、市政、环保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以及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多项甲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资质,具备了对外工程总承包、境外设计顾问及施工图审查的资质。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303号邮编:200063电话:021-62549700 传真:021-62573715网址:http://www.ndri.sh.cn/※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是中船集团公司系统唯一一家工程勘察单位,成立于建国初期的1953年。本院是国家综合甲级工程勘察单位,同时具有工程测绘、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和对外承包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等资质,本院拥有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监理、工程测试、水文地质勘察与凿井、工程总承包、地球物理勘探、勘察设备制造与维修、勘察技术研究与咨询等专业。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302号网址:http://www.csei.cn/※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74年10月15日,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SSC)在华南地区的唯一一家舰船总体科研设计院,属中央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拥有国家主管机关颁发的各类设计和工程资质证书,专业配套齐全。本院主要业务领域为军用舰船、民用船舶、海洋工程的科研设计以及港口与航道、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在高性能船舶方面具备一流的设计研发能力,拥有穿浪船型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在海洋工程单点系泊、多点系泊和输油终端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在工程监理方面,拥有三项甲级资质。建院以来,先后设计了各类船舶产品400余型,包括成品油船、三用工作船、公务执法船、观光旅游船、1500吨级起重船和消防船等,承接海洋工程科研设计项目60余项,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又在LNG动力船舶研发和FPSO改装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地址: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革新路126号邮编:510250电话:20-84371498传真:20-84128428Email:office605@vip.163.com网址:http://gumeco.cssc.net.cn/※6354所(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是从事精密测试、精密加工和精密测量的综合科研机构,目前有37000平方米的科研区,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全所的资产总值达亿元,置有1600余台计量、测试、加工、计算机等设备(其中进口设备100余台),具备了扩大再生产的实力。我所建所四十多年以来形成了机、光、电、计算机为主的多种专业的科技队伍,现有在职职工450人,其中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研究员8人,高级工程师65人,技师6人,中初级职称人员165人,技术机构设置有一个研究中心、一个试制中心、一个专业研究室、四个事业部、一个校准实验室,累计完成科研项目140余项,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50余项。主要经营惯性导航测试技术研究及设备制造、运动仿真设备研制、振动与平衡技术研究及设备制造、精密加工工艺研究、精密测量和测试技术研究、精密元器件设计制造和环保设备技术开发研究等业务,其产品广泛用于我国各行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工矿企业。被认定为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并且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单位常务委员和江西省环保产品认定检验中心。地址:江西省九江市九瑞大道83号邮编: 332000电话:0792-8369671传真:0792-8369670 Email:office@jjjmcs.com网址:http://jjjmcs.cssc.net.cn/五、其他相关研究院所※长江船舶设计院:长江船舶设计院是国内大型专业船舶设计研究单位之一, 1951年成立于北京,1965年迁址武汉,2001年作为中央所属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成为科技型企业。CSDI作为国家级专业船舶和港机总体设计和水运工程咨询单位,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CSDI 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民用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以及水运工程大型设备制造安装的监理,并从事船舶通用机械、环保工程及设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CSDI坚持“精心设 计、优质守信、求是创新、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和服务理念,建立了完善和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了国际 ISO9000标准的认证,并已被湖北省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半个世纪以来,CSDI开发研究和设计了各种海洋型、内河型船舶近千型,已投入运行的达5000多艘,船舶种类包括了客船、干散货船、豪华旅游船、推拖船、消防船、高性能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各类工程船(含起重船、打桩船、挖泥船、救捞船、溢油回收船、浮船坞等)以及液货船(含LPG运输船、 沥青船、化学品船);开发研究了300多台港口起重运输机械(含大型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多用途门机、龙门起重机、台架式起重机、全互转起重机等)这些设计科研成果,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达到或超过国外领先水平,近二十年来,就有一百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有的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是近几年来,CSDI高度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深受市场的好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387号邮编:430062电话:027-88210816传真:027-88223528邮箱:csdi@csdi.com.cn网址:http://www.csdi.com.cn/※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中国长航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最大内河航运企业——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CSC)下属二级单位。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为加快推进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促进内河航运科技进步,在专业设置上特别强调结合水运交通行业特色,专门设有市场营销部、项目管理部、航运经济研究部、航运技术研究部、造船工艺研究部、船用产品研究部、船舶工程研究部、港口工程研究部、能源技术研究部、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部等专业研究部门。主营业务包括:为水运行业用户提供船舶工程、内河船型的研究与开发、水上运输方式的研究论证、船舶性能与发动机测试、航运物流系统研究以及港口装卸工艺及设备、船用机电产品、航运信息与自动化工程、造船工艺及技术、航运经济与技术等科研设计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供船用机电产品和港口装卸设备的交钥匙工程、船舶性能与船用节能技术产品的检测及节能技术服务等。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2749号电话:027-82311588※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东部,占地总面积130余亩,是我国最大的交通运输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目前主要的研究开发领域有:新船型及运输系统、舰船自动化系统、环境工程及环保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开展新技术、新装备及系统工程的论证、设计、开发、生产、经营,以及环境评价、工程承包、施工监理、技术咨询等业务。作为国家最大的交通运输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船研所拥有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和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船研所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试验设施先进,长期从事交通运输行业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开发研究。船研所在舰船自动化、智能交通、环境工程以及船舶水动力业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领域包括:舰船自动化设备研制、智能交通系统机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工程、船舶水动力及海事技术试验研究等;开展主营领域新技术、新装备和系统集成的论证、开发、设计、生产以及工程承包、技术咨询等业务。地址:上海市民生路600号电话:021-58856638传真:021-58855073邮箱:cys@sssri.com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欧洲海上风电,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小倩

专业解读|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信息、医学、生物、航天、环保、国防等重大领域都离不开现代精密仪器。随着工业化4.0的到来,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智能制造领域一定会有很大的突破和应用。人类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日晷这一原始的时钟,对空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点线面的认识。现代社会对测控的要求当然不会停留在这些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01专业解读测控技术及仪器是1998年教育部将10个本科专业合并而来(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唯一的本科专业。它的专业面很广:仪器仪表设计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火箭导弹卫星的发射及监控、深海探测器、航空航天器。02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精密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精密机械设计制造、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3学在清华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物理一门必选【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专业是以机械工程、仪器与光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力学与航空等学科为基础的工程技术类本科专业,是全球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基础,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本大类专业位居全球第10(2017)、第11(2018)、第14(2019),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本大类专业最早实施“导师制”,学生可以在本科期间直接参与导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精密仪器系】精密仪器系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拥有一支光、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队伍。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是“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培养了一批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院士、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精密仪器系金国藩院士、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隋森芳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天初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尤政院士等,以及一批省部级领导和著名企业家。【研究方向】(1)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与测试传感技术:精密仪器与测试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及系统;传感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智能仪器及系统技术,生产过程状态监测与质量控制技术;超高密度大容量数据的光学信息存储与处理方法、体系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快速大容量数据传输处理技术。微机电(MEMS)系统与测控技术:基于MEMS的高性能微器件及其空间应用技术,微/纳/MEMS卫星技术;微流体器件,新型纳机电传感器和致动器,微型飞机器及载体测控系统,基于MEMS的生化检测技术。导航仪器及系统控制技术:高精度机电惯性仪表及系统,微机电惯性仪表及系统,专用机电控 制系统,快速高精度测控系统的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精密时间与重力测量技术:基于铟离子和钡离子的光频原子钟技术,基于镉离子的可搬运微波原子钟技术,高精密绝对重力测量技术等。科学仪器及其应用:开展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开发和应用研究。(2)光学工程精密计量与测试:微纳米测量技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光纤传感,昆虫运动姿态测量,现代制造质量控制与溯源若干理论及技术,光谱分析与在线测控技术等。信息光学:新型大容量高密度高速度光存储,集成化体全息光学信息存储,光学图像识别,微光学器件、衍射光学理论与器件,近场光学/纳米光学光通信器件与光纤光子学,光栅理论、制作技术与应用,自由曲面设计与测试,三维显示等。激光与光电技术:各类型激光器物理及技术,激光器自传感技术,新原理激光陀螺,激光器回馈及应用,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子与光子学技术:高亮度固体激光,紫外激光,中远红外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激光,高能量光纤激光,超短脉冲光纤激光技术,能动光学,激光精密跟踪,激光光电系统,激光传感技术等。【育人环境】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光盘国家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微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精度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和1个清华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清华大学测控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学科深造】精密仪器系拥有全国最早设立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招收培养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在读的应届毕业生每年约有80%左右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继续攻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国际合作】与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高科、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众多世界著名公司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有本科生、研究生近40人进行出国短期访问或接受半年至两年的联合培养,且人数逐年增加。05就业方向智能仪器仪表方向:主要是从事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的软件,硬件研发,测试,也可以从事仪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偏向于电子的方向,最好要学好C语言,汇编语言,单片机,labview等并有相关的实践开发经验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方向:这个方向主要是从事计量,测试检测,品质检验等的工作,这个方向学术研究的成分比较重一点,一般本科生比较难找到较合适的工作。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这个方向有一个亮点课程就是图象检测与处理,是一个比较偏向于计算机的方向,与第二个有相类似的地方都是从事的检测测量,只是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比较偏向于计算机操作平台的运用。06开设院校全国开设院校(283所)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新的测量原理与仪器本身就有数十项诺贝尔奖,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人才需求提出了高要求。不论你想要投身科研还是实业报国,测控技术与仪器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门外门

“北京时间”的奥秘

又是一个从岁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于陕西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关注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个北京时间的零点报时送到了千家万户。北京时间是中国国家标准时间,它产生于陕西并由位于陕西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出。为了能把“时间”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几代中国科研人员一次次实现关键技术“零”的突破,达到授时技术自主可控,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就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  授时,通俗地讲就是把时间信号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向使用者发送。1949年9月28日,采用东八区区时的北京时间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发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租用一座短波电台授时,主要依据的是各天文台联合测定与保持的天文时。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于1966年筹建国家授时中心的前身陕西天文台,向全国提供授时服务。当年首批23名前往陕西天文台报到的大学生之一、曾任陕西天文台台长的漆贯荣说,凭着“就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的斗志,这座位于陕西蒲城县的天文台如期完工并于1971年试播,使我国具备了国土全覆盖的高精度陆基短波无线电连续授时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天文台通过国产原子钟建立起国际通行的原子时系统;80年代,长波授时台系统也在蒲城建成,精度比短波授时提高1000倍、达到微秒量级,并在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子时和长波授时系统的相继建立运行,满足了国家战略急需。”漆贯荣说。14次“从0到1”的突破  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时间单位定义从天文时转变到原子时,对于时间系统有基础性作用的高性能原子钟,更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尽管中国拥有研制原子钟的能力,但对于高性能的铯原子钟却长期未能获得技术突破。2005年,现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的张首刚受命前往国家授时中心,在相关研究“零基础”的情况下开启了中国高性能原子钟的研究。“我们团队克服了材料和工艺等技术困难,经过15年的努力,在2020年陆续成功研制了两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基准钟,使北京时间有了自主的校准能力。”张首刚说。此外,张首刚团队还研发出了打破国外垄断的新型小铯钟,目前年产量120台左右,扭转了守时钟依赖进口的局面。“高性能国产铯原子喷泉钟和光抽运小铯钟的成功研发,解决了我们守时的核心问题,实现了自主可控。”张首刚说。得益于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原子钟,以及长期的技术积累,我国标准时间准确度和稳定度不断攀升。目前与国际标准时间偏差小于5纳秒的5个国家中就有中国,且远优于100纳秒的国际要求。北京时间采用的是“协调世界时”,即原子时和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协调”的结果。20世纪九十年代,考虑到国际合作等原因,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中止了世界时的测量。近年来,围绕新的应用需求,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基于数字天顶筒和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等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时测量系统,实现了世界时亚毫秒级自主测量。除了高性能原子钟产品的“从无到有”和世界时的自主测量,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国家授时中心已14次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家利益拓展在哪里,授时服务就到哪里  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原子钟-守时-授时-用时”完整的时间频率学科链,以及以“时间-信号-轨道”为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技术优势。北斗导航系统的开通,为我国在未来构建立体交叉授时系统添加了关键的一块拼图。张首刚表示,高精度授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行业领域的急需,未来立体交叉授时系统将主要由基于太空的卫星授时、空间站授时和基于地面的长波无线电授时、光纤有线授时等组成,可以把长距离、跨区域重大设施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提高三到四个数量级。作为我国立体交叉授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已于2020年在西安启动建设,五年内实现运行服务,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70多年授时工作是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缩影。没有综合国力的强大,就不会有北京时间的今天。”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说,在“十四五”和未来征程上,坚持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永远在路上。来源 新华视点编辑 胡桅可

就是我

“北京时间”的奥秘——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新华社西安1月2日电题:“北京时间”的奥秘——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郑昕又是一个从岁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于陕西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关注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个北京时间的零点报时送到了千家万户。北京时间是中国国家标准时间,它产生于陕西并由位于陕西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出。为了能把“时间”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几代中国科研人员一次次实现关键技术“零”的突破,达到授时技术自主可控,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小标题)“就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授时,通俗地讲就是把时间信号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向使用者发送。1949年9月28日,采用东八区区时的北京时间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发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租用一座短波电台授时,主要依据的是各天文台联合测定与保持的天文时。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于1966年筹建国家授时中心的前身陕西天文台,向全国提供授时服务。当年首批23名前往陕西天文台报到的大学生之一、曾任陕西天文台台长的漆贯荣说,凭着“就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的斗志,这座位于陕西蒲城县的天文台如期完工并于1971年试播,使我国具备了国土全覆盖的高精度陆基短波无线电连续授时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天文台通过国产原子钟建立起国际通行的原子时系统;80年代,长波授时台系统也在蒲城建成,精度比短波授时提高1000倍、达到微秒量级,并在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子时和长波授时系统的相继建立运行,满足了国家战略急需。”漆贯荣说。(小标题)14次“从0到1”的突破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时间单位定义从天文时转变到原子时,对于时间系统有基础性作用的高性能原子钟,更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尽管中国拥有研制原子钟的能力,但对于高性能的铯原子钟却长期未能获得技术突破。2005年,现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的张首刚受命前往国家授时中心,在相关研究“零基础”的情况下开启了中国高性能原子钟的研究。“我们团队克服了材料和工艺等技术困难,经过15年的努力,在2020年陆续成功研制了两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基准钟,使北京时间有了自主的校准能力。”张首刚说。此外,张首刚团队还研发出了打破国外垄断的新型小铯钟,目前年产量120台左右,扭转了守时钟依赖进口的局面。“高性能国产铯原子喷泉钟和光抽运小铯钟的成功研发,解决了我们守时的核心问题,实现了自主可控。”张首刚说。得益于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原子钟,以及长期的技术积累,我国标准时间准确度和稳定度不断攀升。目前与国际标准时间偏差小于5纳秒的5个国家中就有中国,且远优于100纳秒的国际要求。北京时间采用的是“协调世界时”,即原子时和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协调”的结果。20世纪九十年代,考虑到国际合作等原因,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中止了世界时的测量。近年来,围绕新的应用需求,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基于数字天顶筒和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等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时测量系统,实现了世界时亚毫秒级自主测量。除了高性能原子钟产品的“从无到有”和世界时的自主测量,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国家授时中心已14次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小标题)国家利益拓展在哪里,授时服务就到哪里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原子钟-守时-授时-用时”完整的时间频率学科链,以及以“时间-信号-轨道”为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技术优势。北斗导航系统的开通,为我国在未来构建立体交叉授时系统添加了关键的一块拼图。张首刚表示,高精度授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行业领域的急需,未来立体交叉授时系统将主要由基于太空的卫星授时、空间站授时和基于地面的长波无线电授时、光纤有线授时等组成,可以把长距离、跨区域重大设施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提高三到四个数量级。作为我国立体交叉授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已于2020年在西安启动建设,五年内实现运行服务,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70多年授时工作是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缩影。没有综合国力的强大,就不会有北京时间的今天。”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说,在“十四五”和未来征程上,坚持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永远在路上。(完)

无怨无德

分数不高报考二本高校中的这些专业就业超过二流211

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学院开设面向智能机器人、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和校级优势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建有校级实验班;工业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是校级优势专业和骨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是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紧缺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机器人学院汇聚优势师资力量,拥有一支由专任骨干教师及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包括李德毅院士智能车团队骨干教师、哈工大机器人企业专家、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国内外高校的领域专家。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强,业务基本功扎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多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 以上。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由大连大学工学院的机械专业发展而来,工学院的前身是原大连工学院分院,始建于1978年,开办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本科专业,1980年开办机械工程专科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物流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液压传动”、“工程力学”两门课程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起源于2003年设立的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和2005年设立的数理系,为促进学科及专业的融合及发展于2012年11月由两系相关专业重组而成。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包括光电工程方向、应用技术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闽台合作“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其中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6年福建省全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排名第4;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并成为福建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首个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院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近年来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厦门理工学院微电子学院于2016年12月为厦门及海西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而成立,秉承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精神,着重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一线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维护、厂务管理、品质管理、芯片及系统测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高起点、高质量办学,该学院与联芯集成电路(厦门)制造有限公司、台湾鼎天基金会合作,采用“卓越工程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并与厦门集顺半导体、厦门天马微电子、厦门电气硝子、厦门优讯、厦门迅芯、FDK等众多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二级学院,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是上海市最早创办汽车专业的学院,也是上海市汽车类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学院。包括车用发动机、汽车底盘、车身工程、汽车制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等多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和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LTU)合作办学。学院拥有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载运工具(汽车)运用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现代汽车运用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为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对高级技术及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汽车工程学院紧紧围绕汽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汽车服务业巨大的后市场,现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6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和车辆工程硕士专业。以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为教学、实验基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温州大学最早成立院系之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学科教学和环境工程(环境新材料方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十二·五”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学科、温州大学化学重中之重学科、温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位居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第672位(2017年5月)。建有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高校院士专家工作站、温州市皮革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和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温州大学-吉林大学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及浙江省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始建于1998年(其前身为1983年建立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计算机教研室)。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软件技术(中加联办)、等三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四川省教育综改试点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物联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实验室和IT创新中心等7个专业实验室(26个实验分室)。目前有本、专科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余人。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在企事业单位和公司广受欢迎。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6%以上。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简称机能学院)是学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二级办学单位,其前身为机电工程学系。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德国(FH)人才培养经验,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和能源环境等行业,培养“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院现设置:四系(机电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系),五所(物流技术与装备、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逆向设计与快速制造、微光学制造、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两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培训中心);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浙江省本科高校“十二五”优势专业;“车辆工程”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现有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校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和专业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建有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有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中心1个。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院电力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52年的沈阳电力专科学校,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能源电力行业特色的教学部门。电力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三。农业电气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入选辽宁省首批转型试点专业。 电力学院拥有辽宁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两个省级实验平台,拥有与辽宁清河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共建的两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拥有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建的一个辽宁省研究生实践基地。由电工电机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系统实验中心和电网仿真实验室、变电站仿真实验室、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室、电能计量实验室、高电压技术实验室、高压开关调试检修实训室、电缆施工工艺实训室、微机保护调试技术实训室、电气运行实习场、电工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机与电器技术仿真实验室构成了开放共享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群,实验实习条件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电力学院拥有辽宁省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智能电网全数字仿真实验室、智能微电网实验室等国内技术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把好培养“过程”关,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品德培养,积极营造优良学风氛围。国家电网考试成绩优异,录取量全国第二,录取比例位于全国第一,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5%以上,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品质也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起源于1960年,1983年正式成立建筑系,1987年分设建筑系和城建系。1995年院系调整,建筑系与城建系合并成立建筑系,2006年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学院,2009年建筑学院更名为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下设建筑系、规划系、景观系、建筑基础部和实验中心;设有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视觉传达实验室、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零碳实验室以及建筑CAD室、建筑图书资料室(校图书馆分馆)。设有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校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拥有徽派建筑馆(校本部)和黄山徽派建筑馆(黟县宏村)等。学校设有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甲级)和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甲级),为本学院各专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平台。学院拥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城乡规划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8年),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为学校重点学科(2015年),建筑学学科为“安徽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建设学科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2006年,“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分别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在全校率先通过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招收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30余届,景观学(园林)专业本科生15届,硕士研究生9届,为国家培养出近4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我校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本科院系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学校首任院长孟少农教授是汽车专业的奠基人。目前,设置有三个本科专业,即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方向)和汽车服务工程,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湖北省级品牌专业。 汽车特色鲜明,学生就业率高。汽车工程学院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等国内大中型汽车企业工程背景,开展深入的教育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融合与合作,确立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汽车特色和优势,成为全国知名的汽车工程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汽车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因汽车工程背景深厚,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勤奋踏实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和公司的青睐。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6%。

执爨

二本高校这些大学和专业值得拥有,考上不比211差

二本大学各学科优势大学汇编应用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西安财经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吉林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哲学:吉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法学:烟台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西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鲁东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南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山东建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光学工程:大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蒙古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常州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沈阳大学电气工程:郑州轻工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长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师范大学、常州大学、温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大连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建筑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烟台大学水利工程: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内蒙古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常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江汉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桂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内蒙古科技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大连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大连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农业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林业工程:浙江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桂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温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城乡规划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吉林建筑大学风景园林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软件工程:大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淮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基础医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温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南通大学、新乡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昆明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医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工商管理;浙江工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大学考上二本大学中这些专业绝对是土里淘金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坐落在镇江的普通高等学校,以“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江苏科技大学最早设置的船舶工程系,拥有学校最具优势的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学院现有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水声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工程力学”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个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个专升本专业。学院迄今培养的5000余名毕业生,“辅导员+学业导师”的教育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行业高度认可,绝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以及各个领域的重要骨干力量,同时也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伦敦城市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输送了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111计划”高校名单中的一员。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1985年由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与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合并组建的机械工程系,1992年3月被中共湖北省高校工作委员会确定的武汉地区十二所高校系(院)级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03年6月经学校批准,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工业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为湖北省特色学科,“机械工程”为湖北省特色培育学科;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为原株洲基础大学印刷包装科,1989学校第一个本科专业、2003年学校第一个硕士点、2014年学校第一个博士点项目皆诞生于我院并开始首届招生,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湖南工业大学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包装工程、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材料工程和1个自主增设的硕士点—包装工程,其中“材料学”2006年获批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获批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依托“绿色包装与安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从2014年开始培养博士生,2015年开始培养博士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信息与通信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招生权。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专业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单位,拥有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及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设有通信研究所、光通信研究所、图像信息研究所等10个院内研究基地,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体系。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建设专业、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功能材料和能源化学工程5个本科重点批次招生,学院依托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化学与分析测试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简称“西科大”或“西安科大”,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建立于1958年9月。其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学地质、采矿系调出”建立的西安矿业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4月,源于1938年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矿井通风与安全教研组。1984年设立矿井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1985 年依托矿业工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3 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批陕西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10月,学校获批设立安全监管监察学院(西安),与安全学院合署办公。学院设有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系),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安全和消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同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获6年认证有效期。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消防工程专业于2008年开设,为西北地区普通高校唯一,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太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太原科大”,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哲学、教育和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山西省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由原工程机械系、机电工程系和基础部合并组建而成。现有9个本科专业(方向)教研室,3个课程教研室,2个研究所和2个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山西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该专业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为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学院开设面向智能机器人、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和校级优势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建有校级实验班;工业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是校级优势专业和骨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是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紧缺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机器人学院汇聚优势师资力量,拥有一支由专任骨干教师及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包括李德毅院士智能车团队骨干教师、哈工大机器人企业专家、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国内外高校的领域专家。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强,业务基本功扎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多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 以上。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由大连大学工学院的机械专业发展而来,工学院的前身是原大连工学院分院,始建于1978年,开办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本科专业,1980年开办机械工程专科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物流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液压传动”、“工程力学”两门课程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起源于2003年设立的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和2005年设立的数理系,为促进学科及专业的融合及发展于2012年11月由两系相关专业重组而成。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包括光电工程方向、应用技术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闽台合作“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其中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6年福建省全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排名第4;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并成为福建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首个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院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近年来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厦门理工学院微电子学院于2016年12月为厦门及海西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而成立,秉承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精神,着重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一线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维护、厂务管理、品质管理、芯片及系统测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高起点、高质量办学,该学院与联芯集成电路(厦门)制造有限公司、台湾鼎天基金会合作,采用“卓越工程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并与厦门集顺半导体、厦门天马微电子、厦门电气硝子、厦门优讯、厦门迅芯、FDK等众多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二级学院,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是上海市最早创办汽车专业的学院,也是上海市汽车类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学院。包括车用发动机、汽车底盘、车身工程、汽车制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等多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和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LTU)合作办学。学院拥有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载运工具(汽车)运用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现代汽车运用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为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对高级技术及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汽车工程学院紧紧围绕汽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汽车服务业巨大的后市场,现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6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和车辆工程硕士专业。以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为教学、实验基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温州大学最早成立院系之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学科教学和环境工程(环境新材料方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十二·五”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学科、温州大学化学重中之重学科、温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位居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第672位(2017年5月)。建有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高校院士专家工作站、温州市皮革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和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温州大学-吉林大学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及浙江省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始建于1998年(其前身为1983年建立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计算机教研室)。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软件技术(中加联办)、等三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四川省教育综改试点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物联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实验室和IT创新中心等7个专业实验室(26个实验分室)。目前有本、专科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余人。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在企事业单位和公司广受欢迎。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6%以上。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简称机能学院)是学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二级办学单位,其前身为机电工程学系。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德国(FH)人才培养经验,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和能源环境等行业,培养“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院现设置:四系(机电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系),五所(物流技术与装备、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逆向设计与快速制造、微光学制造、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两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培训中心);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浙江省本科高校“十二五”优势专业;“车辆工程”为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现有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校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和专业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建有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有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中心1个。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院电力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52年的沈阳电力专科学校,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能源电力行业特色的教学部门。电力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三。农业电气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入选辽宁省首批转型试点专业。电力学院拥有辽宁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两个省级实验平台,拥有与辽宁清河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共建的两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拥有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建的一个辽宁省研究生实践基地。由电工电机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系统实验中心和电网仿真实验室、变电站仿真实验室、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室、电能计量实验室、高电压技术实验室、高压开关调试检修实训室、电缆施工工艺实训室、微机保护调试技术实训室、电气运行实习场、电工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机与电器技术仿真实验室构成了开放共享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群,实验实习条件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电力学院拥有辽宁省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智能电网全数字仿真实验室、智能微电网实验室等国内技术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把好培养“过程”关,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品德培养,积极营造优良学风氛围。国家电网考试成绩优异,录取量全国第二,录取比例位于全国第一,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5%以上,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品质也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起源于1960年,1983年正式成立建筑系,1987年分设建筑系和城建系。1995年院系调整,建筑系与城建系合并成立建筑系,2006年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学院,2009年建筑学院更名为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下设建筑系、规划系、景观系、建筑基础部和实验中心;设有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视觉传达实验室、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零碳实验室以及建筑CAD室、建筑图书资料室(校图书馆分馆)。设有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校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拥有徽派建筑馆(校本部)和黄山徽派建筑馆(黟县宏村)等。学校设有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甲级)和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甲级),为本学院各专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平台。学院拥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城乡规划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8年),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为学校重点学科(2015年),建筑学学科为“安徽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建设学科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2006年,“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分别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在全校率先通过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招收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30余届,景观学(园林)专业本科生15届,硕士研究生9届,为国家培养出近4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我校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本科院系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学校首任院长孟少农教授是汽车专业的奠基人。目前,设置有三个本科专业,即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方向)和汽车服务工程,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湖北省级品牌专业。 汽车特色鲜明,学生就业率高。汽车工程学院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等国内大中型汽车企业工程背景,开展深入的教育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融合与合作,确立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汽车特色和优势,成为全国知名的汽车工程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汽车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因汽车工程背景深厚,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勤奋踏实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和公司的青睐。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6%。二本高校优势专业汇总大连外国语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日语、俄语、英语安徽医科大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上海海关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海关法方向)、税务(关税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西北政法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哲学、侦查学、新闻传播学重庆邮电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广东财经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天津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朝鲜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4门: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重庆医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广东金融学院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金融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浙江外国语学院省级优势专业(2个):英语、旅游管理天津师范大学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天津科技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旅游管理天津商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金融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旅游管理川北医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大连大学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护理学(二批)、小学教育(三批)、生物工程(四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六批)上海政法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监狱学、社会工作重庆师范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遵义医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厦门理工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西安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湖南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印刷工程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传媒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重庆工商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新乡医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2010年)、生物技术(2010年)、生物医学工程(2011年)、法医学(2011年)、英语(2012年)、护理学(2009年)、药学(2009年)、麻醉学(2013年)、医学检验(2008年)、临床医学(2007年)。山西财经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昆明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口腔医学,药学,法医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 、商品流通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安全工程西安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重点学科:现代汽车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社会保障、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第二类特色专业)、预防医学(第一类特色专业)、麻醉学(第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第一类特色专业)、药学(第一类特色专业)天津城建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烟台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法学、应用物理学、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天津理工大学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工程造价山东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西安财经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吉林财经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税务、工商管理、日语大连交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河北金融学院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飞行技术、交通运输华东交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湖北经济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点: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山西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生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华女子学院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女性学、学前教育沈阳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山东建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建筑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艺术设计黑龙江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日语、新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敬之

无线电集团:家国情怀谱写甲子之美 创新驱动迈向百年芳华

无线电集团是一家以“高端高科技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为战略定位的多元化产业集团,打造了行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导航、金融智能设备等高端高科技制造业板块,以及公共安全、金融服务外包、计量检测、现代城市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板块,并涉及科技孵化与加速、投资和金融、国际商贸、新兴产业园以及智慧城市投资与建设等领域,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秉承创新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超过一个甲子的成长岁月里,无线电集团始终肩负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与使命,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共振。如今,无线电集团正随着民族复兴的时代大潮,走上百年芳华的新征途。2019年9月,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海格通信为大兴机场提供了多套国产化甚高频地空通信设备,广电运通联合承建了机场的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充分彰显了集团及成员企业的综合实力。一、创新基因 铸就甲子荣光无线电集团创立于1995年,其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在公私合营背景下组建的“国营广州无线电装修厂”,1958年更名为“广州无线电厂”,1960年厂名定为“国营第七五〇厂”,是我国最早部属的电子骨干企业之一,1985年下放为广州市直属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当时的广州无线电厂就定点为国家研制生产通信、导航装备,为我国通信导航领域的多个重大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1960年,广州无线电厂迁入员村工业区(现广州珠江新城平云路),隶属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64年12月20日,广州无线电厂新厂正式竣工投产,划归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从1979年自行设计、研发、生产了我国第一台收录机开始,广州无线电厂凭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优势率先进入民用电子领域,成为我国最早生产计算器、卡式录音机、引进电视生产线的厂家之一。1981年5月,广州无线电厂自行设计的南虹牌35厘米黑白电视机问世。1982年,引进国内第一条电视机生产线,产品走红全国,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也曾遭遇阵痛。20世纪80年代末,广州无线电厂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电视机和收录机产品开始大量积压。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原有运营模式落后和人才流失等原因,企业经营逐渐跌入低谷。1992年,广州无线电厂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企业负债3亿多元,成为广州国企亏损大户。1992年底,广州无线电厂易帅重整,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解困转制。1992年,广州无线电厂负债3亿多元,人均负债10万元,员工被戏称为“十万负翁”。企业通过采取资源置换、减员增效、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机制、生活后勤社会化剥离、产品结构调整、重塑主业、三改一加强以及战略调整、战略定位、战略布局等一系列代表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关停并转出20多家企业,1993年实现扭亏,1994年实现盈利。1995年2月28日,广州无线电集团和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2月28日,广州无线电集团成立。集团通过厘清主业,于2000年成立了广州海格通信有限公司。并战略布局了其他业务板块,相继于1996年成立广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广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999年收购成立广电运通公司,2002年成立广电计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自此无线电集团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此后,无线电集团秉承60多年的历史底蕴,披荆斩棘、奋勇向前,走上科技创新驱动企业“两个高端”(高端高科技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体制机制创新 构筑腾飞之势发展至今,无线电集团积累和沉淀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对优势资源,具备有灵活的“混合型”体制与机制、良好的产业平台、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高科技企业中持续发展并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改革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场化体制机制的创新。2019年9月,广电运通参与建设的国内首个“移动式金融服务舱·5G智慧政务小屋”落地黄埔区,自主研发的智能客服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安检系统解决方案、人脸识别闸机、智能售取票机等在广州地铁APM线广州塔站正式对外亮相。在市场体制方面,无线电集团于2000年前后,根据当时面临的内部困境和外部形势,依法依规对主要骨干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骨干员工持有股份,通过率先实施经营层及骨干员工持股,使企业与员工形成“三个共同体”,即“命运共同体(长期)、利益共同体(中期)、责任共同体(日常)”。2014年11月6日,南方日报以题为《北斗“中国芯” 广州制造步步领先》报道了这一创新做法。2015年6月,南方日报刊登了“十八大以后海格通信等七家企业,被广东省评为混合型经济先行先试成功典范”的消息。2018年5月,海格通信自主研制的“天通一号”卫星通信手机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实现核心器件国产化的“中国芯”卫星通信手机,具有自主可控、低功耗、高可靠、待机时间长等特点,有力支撑了天通卫星通信系统商用。2019年5月22日,海格通信又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个面向北斗三号应用的基带+射频全芯片解决方案(“海豚一号”基带芯片+北斗三号RX37系列射频芯片),以这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高精度芯片助力北斗三号发展。在市场化机制方面,集团坚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是营造有竞争力的市场化机制”的发展理念,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化“四能”原则和“三只眼睛”理论等。其中,市场化“四能”原则,为机构能分能合、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三只眼睛”理论即:一只眼睛盯住客户需求、一只眼睛盯住对手动态、一只眼睛盯住组织内部能力,并有方法去沟通协调,营造竞争力,超越对手。2019年11月8日,继广电运通、海格通信之后,无线电集团核心成员企广电计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成为无线电集团自主培育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广州市国资系统2019年上市第一股。总的来说,无线电集团通过开展体制创新,致力于打造重视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平台。同时,通过灵活的机制建设,营造能够“吸引顶尖人才(社会),留住优秀人才(事业、待遇、情感),培养有用人才(内部),淘汰不适用人才”的有利于创新的氛围。简而言之,就是以体制打造平台,以机制营造氛围。目前除无线电集团总部是100%国有独资企业外,旗下控股子公司均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三、技术创新 筑牢发展根基多年来,无线电集团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成功的基因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将掌握核心技术、由行业技术的追随者成为引领者作为不懈的追求,通过技术攻坚、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措施,奠定了以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基石。2005年,广电运通成功自主研发ATM“中国芯”,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完全掌握金融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之一不断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广电运通智能金融产品与解决方案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广电运通为DBS(新加坡星展银行)提供的VTM(远程智能视频柜员机),因应用创新科技革新银行服务而在2019年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上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表扬。“十二五”以来,无线电集团年均研发投入占同口径营业收入的1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年均超过80%,攻克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体系,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完全掌握金融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的国家,通信导航产品为神舟飞船发射等众多国家战略项目保驾护航。目前,集团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集团共有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科研平台资质79项,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此外还拥有“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2家(广电运通、海格通信)。2017年8月,孙家栋院士等9位院士为无线电集团院士工作站揭幕。截至2018年底,无线电集团已拥有6大院士工作站,累计聘请19位院士担任高级顾问,是广州市国资系统人数最多、领域最广的一支院士团队。截至2018年底,集团累计申请知识产权数量4957项、授权知识产权数量3064项,主持和参与制定标准121项,有效发明专利量在广州市国资国企中排名第一。四、资本运营 实现倍增发展作为广州市总部经济企业,集团立足广州、布局全国,四大产业基地位于广州科学城及天河智慧城,在北京、武汉、长沙、邵阳、宜昌等地建设了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服务基地,形成了以广州为总部,面向全国、覆盖全球的发展战略布局。无线电集团旗下六大产业园均落地于国家一线城市,北至北京,南至广州,立足集团战略布局,聚焦产业发展,依托优异的地理位置和高端产业链布局,形成全国性的产业园区集群,为集团提供产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主阵地。目前,集团控股公众公司5家,参股上市公司4家,参股新三板挂牌公司2家,各层级子公司超过180家。近十余年来,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保持20%的增长速度,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连续33年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旗下广电运通的金融智能终端设备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位居中国第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前3强;海格通信的通信导航设备国内行业综合排名第一;广电计量的计量校准业务社会化服务规模全国领先;广电城市服务是国内首家提出“现代城市服务”理念的高新技术物业管理企业。五、双轮驱动 助力战略转型当前,集团聚焦最前沿的高科技产业,潜心创造社会价值,战略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公共安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生物识别、核心芯片等重点板块的优势细分领域。2018年10月,在被誉为亚太信息通讯领域“奥斯卡奖”的第十八届亚太信息通讯科技大奖赛(APICTA)上,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苍擒”无人侦测防御系统,在15 个国家及地区的 274 个创新团队及项目中脱颖而出,以 第一名的成绩勇夺商业服务安全解决方案组和创业组两个项目金奖。此前,“苍擒”已接连斩获中国通信行业协会“2017年度最佳产品创新奖”、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第三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初创组第一名等荣誉,并在广州白云机场等重点区域投入应用,为“财富”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低空安全保障。在“拓展与扩张”的战略下,集团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先后成立广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广电平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电新兴产业园投资公司和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国家级孵化器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广州市经济技术实业发展总公司)资产整合,成功拓展集团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平台,建立起创新平台、投资平台、科技载体和科技孵化“四位一体”的架构,搭建了“产业+联盟+基金+孵化器”四大战略科技创新投资孵化平台,推动集团新兴产业发展。未来,无线电集团将着力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2018年,集团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并获广州市国资委批复改组为广州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面向未来,无线电集团将以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着力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通过持续创新,使企业长盛发展。来源: 广州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