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逐北

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

我在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百余篇。国家级期刊有:国家教育部主管的期刊《课程 教材 教法》(北大核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北大核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科学院主管的《现代物理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技术物理教学》。省级期刊有《物理教师》(北大核心)、《教学与管理》(北大核心)、《中学物理》(北大核心)、《物理教学探讨》、《物理通报》、《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实践新课程》。我担任主编的书有《高中物理能力检测与评析》、《高中物理选修与总复习训练》、《高中物理考点方法技巧》《高中物理学习目标与达标训练》《高中物理导读与检测》《物理200问》,分别由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担任副主编的书有《高中物理课程辅导》(上下两册)由沈阳出版社出版。主审的书有《高中物理课时训练》和《初中物理课时训练》由沈阳出版社出版。我撰写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课题开题和结题报告40余篇,全部通过验收。我指导研究生论文20余篇全部通过答辩。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和在职教师在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我的传略分别被《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辞典》、《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和《世界名人录》收录。

贵因

北京市东城区“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小学项目顺利结题

为落实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以“奋进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小学教育工作会暨东城区第十五届小学改培训月主题活动于11月15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举行,东城区天永学区“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小学项目伴随此次会议顺利结题。北京市教委委员冯洪荣,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主任贾美华,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李雯,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藻、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副主任尤娜及教育系统相关科室,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区教育研修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小学校长、书记、教育教学主管干部300余人参加。活动由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现场展示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发展、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等带来的变化,现场2节AiClass云课堂优质展示课深受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东城区教委小教科严科长主持会议东城区天永学区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小学项目,覆盖9所小学、近百个班级、教师百余人、学生千余人,旨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交流展示和会议交流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交流展示环节,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马俊鹏老师运用AiClass云课堂系统展示了一堂数学课《圆的周长》,马老师利用AiClass云课堂几何画板功能生动形象展示化曲为直测量方法。通过学科应用功能,学生使用pad扫描二维码获取问卷调查,将测量结果填写到问卷中,平台快速收集学生实验结果,并将结果截屏发送给学生,便于学生直接观察分析。马俊鹏老师展示课景泰小学的肖爽老师带来了一节劳技展示课《万字结》。肖老师借助AiClass云课堂系统给学生推送万字结步骤图、视频资料,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后反馈问题,根据资料完成制作。本节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劳动技术课进行融合,借助信息技术资源特有的动态模拟效果,使劳动技术课知识变繁为简,使万字结演示过程简洁明了。肖爽老师展示课会议交流部分以论坛形式展开,由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马福贵主任主持。“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小学项目已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本次论坛分别从项目领导者、管理者、实施者、受益者几个角度讲述信息化教学对自己的切身影响。论坛现场马福贵主任对“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改革研究”小学项目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破解课改难题,各种研究课、观摩课、常态课几千节,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实现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支持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学区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利的促进学校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以“幸福教育”为关键词讨论如何在“智慧天永”学区特色中,抓住契机,与时俱进、应时而为,把顶层设计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把未来发展与学校现状相结合、把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需求相结合、把精细化管理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为未来学校发展找准方向。天坛东里小学校长彭爱军就信息化技术引入书法课堂的角度,谈到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在课堂上提升孩子们的写字兴趣和拓展练习的时空,打造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北京一师附小教学校长韩玉娟带领金台书院小学孙斌老师、北京一师附小马俊鹏老师、定安里小学王丹妮老师,以现场小微课的形式与参会的老师进行互动。革新里小学播放一段音乐课堂上学生如何应用AiClass云课堂系统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在场的教师感受到技术使课堂充满兴趣与活力,技术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备课方式、教与学方式。技术融入课堂,为教学提供无限可能。北京一师附小教学校长韩玉娟主持教师展示北京一师附小马俊鹏老师展示定安里小学王丹妮老师现场领导体验互动功能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十一中学实验学校、十一中附属精忠街小学崔楚民校长在会上从九年一贯制教育的角度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师和学生将如何应对挑战:首先学校要有面向未来教育的思维,要借助新技术,建设的是全新的学习共同体;其次要完成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会跨学科的合作,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情景,训练学生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此次项目经验在东城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又为东城区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今后这样的研究成果,能够借助于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在“智慧天永”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拓展到东城区其他的学区、其他的学校,服务于东城区全区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服务于全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东城教育人定会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艰巨使命,在新时代奋发有为。

时有终始

课堂变革从信息化开始,为教育现代化奠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一场声势浩大的课堂革命,在全国不同学段的老师们的心中,掀起层层涟漪。给传承了多年的传统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曾经的一只粉丝画到底,到现在一个手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过度。所有的教师不得不重新拿起笔记本,开始信息化大背景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学习。在征求学生意见时,不同学段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回馈信息。一、记住习主席的讲课,让课堂变革从信息化开始,为教育现代化奠基习主席的讲话:“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鼓舞。教育部下发了两份文件事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老师们这次是真动真格的了。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老师,只要讲课,都研究信息化的问题。常用的有快课课堂、微课课堂、面授课课堂、云课堂、翻转课堂、慕课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每一种形式都有老师在尝试,具体哪个学生们最欢迎呢?中小学义务教育课堂,这种变革对于中小学义务教育课堂来说,比较适合的是面授课堂。鉴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自控力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任何接触网络的内容都有玩网络游戏的可能。在加上青春叛逆期。稍有不对就会和学生形成对立。现在的小霸王小公主们,只要自己不乐意的事情,他们可能随时给老师出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所以,无论怎么改革,安全第一。让信息化教学只在老师的手里就可以。高中课堂:拼搏高考考试题。任何变革只要有利于学生提升成绩,都可以尝试。但是鉴于高中学习的任务的繁重,要是有针对某些难点和重点的微课、快课、云课堂,老师都可尝试,一方面增加课堂的容量,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一涉及手机,老师们一般还是比较谨慎。任何试题和网络游戏相比,都会失去战斗力。面授课课堂还是比较给力。二、职业教育的课堂职业学校课堂:课堂革命的号角吹了一阵又一阵,真正到落实时,往往很无力。要知道,职业学校课堂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如果不是和就业有关的课程,学生听课状态都是很迷离。不管课堂技术多过硬,如果课程内容就业时用不到,用学生的话说,没有出校门,学的知识就过时了。所以,教育技术没有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课堂还是缺乏吸引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一定要和当下的前沿技术相结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大学教育的课堂应该说教育信息化对于大学课堂来讲,应该用革命二字。改变学生们课堂上我行我素,睡觉、对老师内容不睬不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是最好的工具。因为学生们多数成年人,对手机有控制力。所以,六种授课课程形式都可以尝试。或者综合六种形式,时下比较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最受大学生们青睐。让大学课堂优先信息化,才能带动其他学段,形成课堂教学信息化立体空间,给学生们带去的是全新的体验。在我们老师们热火朝天地讨论,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之时,变革教学课堂,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只有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教学内容,才是吸引当下学生们的注意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有稳定的根基。避免开着宝马去种地,用飞机大炮打蚊子。导致资源和人才的双重浪费。

是谓照旷

校外培训多次整顿仍火爆 老师:学生成长除了知识还要留白

从疫情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林彤的课外培训从线下走到线上,虽几经周折,但她和妈妈李莉都坚持了下来。中途,她的培训班老师面临工作调动,她和妈妈依然选择跟随这位老师继续补课。今天,教育培训市场的火热已经无需赘述,它催生了新的热词如“海淀黄庄”,它带来了新的职业如“一对一私教”“上门私教”等。甚至,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培训班搞得支离破碎。尽管经过多次治理整顿,还经历了疫情的低谷,但整体的培训市场依然火爆,我们不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师:“他们不过是14、15岁的青少年,这个强度有点太大了”3月30日,记者随机选择了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和班主任吕老师一起做了一个调查。这个班级共有42名学生,完全不上补习班的只有3人,有5位同学只上了艺术类培训班,34位同学选择了艺术、学业兼顾,其中,甚至有12名同学每周要上5天培训班,剩余的同学每周补习时间3-5天不等。对于这个数字,吕老师坦言“并没有想到”,“以前知道同学们课外忙,但没想到忙到这个程度。特别这12名每周上培训班5天的同学,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坚持下来的,他们不过是14、15岁的青少年,这个强度有点太大了。”吕老师说。记者就幼升小、小升初的关键年龄节点,选择了一些家长,询问在他们眼中课外培训班的意义所在。北京市东城区6岁男孩家长张英杰告诉记者,课外培训带给他的是安全感。“我和妻子都已经毕业十几年了,对学校知识虽然还记得,但已经不系统了。一道题出来,我不能给孩子明确讲清楚原理,所以感觉辅导不好孩子。”于是张英杰选择了培训班,“我觉得培训班的意义不在于学会了多少,而是知识体系更系统,不会像我之前给孩子讲知识,东抓一点、西抓一点,抓不住重点。”张英杰说。北京市朝阳区六年级学生家长刘盈同样向记者强调了“安全感”这个词。她认为,培训班给她带来更多的是安心,“培训班里的孩子大多数成绩都差不多,大家聚在一起,老师会帮我们想着什么时候要买什么习题,什么时候该考哪个考试等等,小升初哪项成绩不理想老师也会提醒,我们只要踏实地跟着上就行。这种‘团队’的感觉是我们坚持上培训班的原因。”刘盈说。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二年级家长海燕告诉记者,她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是为了让孩子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此前我们报的是线下班,后来我发现,孩子学得快,忘得也快,一星期一两节课,有的知识点刚学完下次再上课又忘了,后来我发现有一种培训机构是每天都上30分钟,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了,这样孩子记得牢,不容易忘。而且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之后,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就少了。”海燕说。在和家长的座谈中记者发现,这些家长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此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88.6%的家长坦言过度“帮助孩子学习”。“我知道我为孩子考虑学习的多,考虑休闲娱乐的方面少了一些,但是每个阶段都有最主要的事情,我想,学习就是我孩子儿童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张英杰告诉记者。家长:“钱如流水般花出去,成绩真的眼看着进步”培训班热甚至催生了新的职业,上海民办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董圣足告诉记者,现在的新兴职业——“一对一上门私教”就是新生产物。北京市西城区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冰告诉记者,她每周就为儿子请了一位英语私教,专章讲解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每次两个小时,每小时400元。“钱虽然如流水般花出去了,但是可喜的是,孩子的英语真的眼看着进步。”同时,由于培训班的乱象丛生,针对这个行业的治理整顿一直没有停步。寒假后,不少培训班没有线下复课,“上门私教没有这个风险,我们之间没有机构的关联,都是熟人推荐,关系相对私人,所以上课一直不受影响。”张冰说。这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针对培训班提前学等问题提出提案议案,希望学校能增加学生在校时间,解决“课后三点半”的问题。会后,不少中小学校都针对此作出自己的改革。北京市西城区一所小学近日推出了课后托管班服务,家长们可以自由为孩子报名,接孩子放学的时间从下午的3点20延长到5点30。这个政策能否得到家长的青睐?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实地调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班级41名学生,报课后托管服务的只有2人。对于这个结果,班主任吴老师坦言“有点意外”。班级学生家长李女士道出了端倪:“课后托管只是带着写作业,孩子在哪写都行,不讲题,不复习,感觉浪费时间。”家长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课后服务?“有效率的,能提高的,什么课都行。可以是主课,也可以是艺术,甚至打打球跑跑步都是好的,在教室里坐着没有必要。”李女士告诉记者。专家:“下定决心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上动真格”家长的观念,正是老师们忧心的地方。吴老师说:“向每一分钟要效率,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误区。”吴老师希望,青少年的成长除了知识,有一定的“留白时间”。这个观点得到前文中初中班主任吕老师的赞同,增加在校时间能否让课外补习机构的不合理需求得到遏制?吕老师告诉记者,“我只希望孩子能休息一会儿。不要增加学校时长了,也不要增加补习班课程了,他们太累了。”培训市场为何如此难以撼动?董圣足认为,应该从需求本身入手。“延迟中小学校内课后辅导(照看)时间,尽可能保持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同步,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中小学学校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着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的一大惠民措施,肯定有利于缓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因为无法接送而被迫让自己的孩子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适当增加学生在校时间,提供校内课后辅导服务而且主要是开展素质类或实践性的课后服务,对于那些在课业上具有‘补差培优’刚性需求的学生及家长而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仍然可能会选择去那些对‘提分’有实质性帮助的机构。”而需求的本身是什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家长学生的需求背后依然是“唯分数论”的导向。“教育评价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焦虑就难以消解。”储朝晖说。吕老师认为,教育评价和在校时长,一个是隐性问题,一个是显性问题。“标本兼治,至少我们的步子已经迈开了。”董圣足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中小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受中高考主要‘以分取人’的筛选机制的主导和推动,不仅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分分计较’,而且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也是‘唯分是从’,加上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城乡、校际客观上存在差异,为了不使自家(自校)的孩子(学生)输在中高考的起跑线上,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几乎都很默契地达成了某种共识——让孩子(学生)到培训机构去补差培优,以提高应试分数、赢得竞争胜利。”董圣足说。“令人欣喜的是,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下定决心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上动真格。未来一个时期,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还应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并交互深化。关键是,要全面构建起能够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有效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切实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同时,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唯有如此,以育分为导向的校外培训热才能得以彻底降温。”董圣足说。截至记者发稿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教育部已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父子泪

北京市教育大会召开 全面加速推进北京教育现代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0月18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召开教育大会,研究部署北京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主持会议。如何全面加速推进北京教育现代化?具体有啥要求?一起看看:蔡奇: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蔡奇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蔡奇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补齐重点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强化从严治校机制,净化校园环境。推动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提高首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陈宝生: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教育改革发展陈宝生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标志着北京加快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的全面推开、全面加速,是北京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陈宝生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为提升中国教育世界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教育改革发展,希望北京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前列。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为建成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列。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进一步利用好北京的政治、历史、人文优势,在落实劳动教育要求方面先行探索,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三是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要继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振兴教师教育,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教育名家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四是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前列。要进一步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教育问题,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需要,大胆探索,继续创新,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面走在前列。要坚持首善标准,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为北京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北京市纪委监委、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北京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市级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各区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在京高校主要负责人,北京市及各区教工委、教委、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及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部分民办教育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灵域

校外培训多次整顿后仍火爆,老师:学生成长除了知识还要留白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从疫情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林彤的课外培训从线下走到线上,虽几经周折,但她和妈妈李莉都坚持了下来。中途,她的培训班老师面临工作调动,她和妈妈依然选择跟随这位老师继续补课。今天,教育培训市场的火热已经无需赘述,它催生了新的热词如“海淀黄庄”,它带来了新的职业如“一对一私教”“上门私教”等。甚至,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培训班搞得支离破碎。尽管经过多次治理整顿,还经历了疫情的低谷,但整体的培训市场依然火爆,我们不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师:“他们不过是14、15岁的青少年,这个强度有点太大了”3月30日,记者随机选择了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和班主任吕老师一起做了一个调查。这个班级共有42名学生,完全不上补习班的只有3人,有5位同学只上了艺术类培训班,34位同学选择了艺术、学业兼顾,其中,甚至有12名同学每周要上5天培训班,剩余的同学每周补习时间3-5天不等。对于这个数字,吕老师坦言“并没有想到”,“以前知道同学们课外忙,但没想到忙到这个程度。特别这12名每周上培训班5天的同学,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坚持下来的,他们不过是14、15岁的青少年,这个强度有点太大了。”吕老师说。记者就幼升小、小升初的关键年龄节点,选择了一些家长,询问在他们眼中课外培训班的意义所在。北京市东城区6岁男孩家长张英杰告诉记者,课外培训带给他的是安全感。“我和妻子都已经毕业十几年了,对学校知识虽然还记得,但已经不系统了。一道题出来,我不能给孩子明确讲清楚原理,所以感觉辅导不好孩子。”于是张英杰选择了培训班,“我觉得培训班的意义不在于学会了多少,而是知识体系更系统,不会像我之前给孩子讲知识,东抓一点、西抓一点,抓不住重点。”张英杰说。北京市朝阳区六年级学生家长刘盈同样向记者强调了“安全感”这个词。她认为,培训班给她带来更多的是安心,“培训班里的孩子大多数成绩都差不多,大家聚在一起,老师会帮我们想着什么时候要买什么习题,什么时候该考哪个考试等等,小升初哪项成绩不理想老师也会提醒,我们只要踏实地跟着上就行。这种‘团队’的感觉是我们坚持上培训班的原因。”刘盈说。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二年级家长海燕告诉记者,她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是为了让孩子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此前我们报的是线下班,后来我发现,孩子学得快,忘得也快,一星期一两节课,有的知识点刚学完下次再上课又忘了,后来我发现有一种培训机构是每天都上30分钟,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了,这样孩子记得牢,不容易忘。而且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之后,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就少了。”海燕说。在和家长的座谈中记者发现,这些家长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此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88.6%的家长坦言过度“帮助孩子学习”。“我知道我为孩子考虑学习的多,考虑休闲娱乐的方面少了一些,但是每个阶段都有最主要的事情,我想,学习就是我孩子儿童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张英杰告诉记者。家长:“钱如流水般花出去,成绩真的眼看着进步”培训班热甚至催生了新的职业,上海民办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董圣足告诉记者,现在的新兴职业——“一对一上门私教”就是新生产物。北京市西城区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冰告诉记者,她每周就为儿子请了一位英语私教,专章讲解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每次两个小时,每小时400元。“钱虽然如流水般花出去了,但是可喜的是,孩子的英语真的眼看着进步。”同时,由于培训班的乱象丛生,针对这个行业的治理整顿一直没有停步。寒假后,不少培训班没有线下复课,“上门私教没有这个风险,我们之间没有机构的关联,都是熟人推荐,关系相对私人,所以上课一直不受影响。”张冰说。这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针对培训班提前学等问题提出提案议案,希望学校能增加学生在校时间,解决“课后三点半”的问题。会后,不少中小学校都针对此作出自己的改革。北京市西城区一所小学近日推出了课后托管班服务,家长们可以自由为孩子报名,接孩子放学的时间从下午的3点20延长到5点30。这个政策能否得到家长的青睐?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实地调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班级41名学生,报课后托管服务的只有2人。对于这个结果,班主任吴老师坦言“有点意外”。班级学生家长李女士道出了端倪:“课后托管只是带着写作业,孩子在哪写都行,不讲题,不复习,感觉浪费时间。”家长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课后服务?“有效率的,能提高的,什么课都行。可以是主课,也可以是艺术,甚至打打球跑跑步都是好的,在教室里坐着没有必要。”李女士告诉记者。专家:“下定决心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上动真格”家长的观念,正是老师们忧心的地方。吴老师说:“向每一分钟要效率,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误区。”吴老师希望,青少年的成长除了知识,有一定的“留白时间”。这个观点得到前文中初中班主任吕老师的赞同,增加在校时间能否让课外补习机构的不合理需求得到遏制?吕老师告诉记者,“我只希望孩子能休息一会儿。不要增加学校时长了,也不要增加补习班课程了,他们太累了。”培训市场为何如此难以撼动?董圣足认为,应该从需求本身入手。“延迟中小学校内课后辅导(照看)时间,尽可能保持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同步,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中小学学校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着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的一大惠民措施,肯定有利于缓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因为无法接送而被迫让自己的孩子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适当增加学生在校时间,提供校内课后辅导服务而且主要是开展素质类或实践性的课后服务,对于那些在课业上具有‘补差培优’刚性需求的学生及家长而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仍然可能会选择去那些对‘提分’有实质性帮助的机构。”而需求的本身是什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家长学生的需求背后依然是“唯分数论”的导向。“教育评价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焦虑就难以消解。”储朝晖说。吕老师认为,教育评价和在校时长,一个是隐性问题,一个是显性问题。“标本兼治,至少我们的步子已经迈开了。”董圣足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中小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受中高考主要‘以分取人’的筛选机制的主导和推动,不仅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分分计较’,而且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也是‘唯分是从’,加上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城乡、校际客观上存在差异,为了不使自家(自校)的孩子(学生)输在中高考的起跑线上,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几乎都很默契地达成了某种共识——让孩子(学生)到培训机构去补差培优,以提高应试分数、赢得竞争胜利。”董圣足说。“令人欣喜的是,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下定决心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上动真格。未来一个时期,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还应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并交互深化。关键是,要全面构建起能够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有效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切实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同时,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唯有如此,以育分为导向的校外培训热才能得以彻底降温。”董圣足说。截至记者发稿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教育部已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三浦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现代教育创新发展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深刻影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获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人才是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中国高科集团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以上市公司平台反哺教育”为己任,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基于产业端到教育端的OBE人才培养闭环模型,研发了新兴信息技术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5G+、新媒体+)四个专业方向的教学资源,积极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业务,助力形成“共创、共生、共享、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圈,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OBE培养模型,链接产业端和教育端 中国高科集团基于OBE(Outcome-based Ecation)人才培养闭环模型,对产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对产业岗位方向、岗位名称、工作职责、技能要求等内容进行多维度分析、归纳和总结,建立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统一,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整个闭环设计思路,是将企业、高校与中国高科集团融合在一起,针对企业需求,制定与高校匹配率优质的课程资源,完成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最终达到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闭环设计思想。OBE以职业目标为导向,实现了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有效链接产业端和教育端。 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保证专业建设质量中国高科集团专业建设遵循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根据产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形成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任务体系”,并且加强在课程内部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建设和实施;从产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关键工作技能入手,分析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训课程和其它课程,并形成课程与毕业要求的矩阵。 目前,中国高科集团已经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新媒体+”四个核心专业方向上进行发力,联合国内新兴信息技术领域的头部企业,汲取与融合优质的技术资源,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研发了适合高校专业建设和提升的标准化教学资源,将产业前沿技术体系、业务模型、项目案例等转换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了适应岗位职业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保证了高校专业建设的质量。 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生态圈形成 中国高科集团的产教融合教育解决方案具有分层级、定制化、长期性的特点,针对学术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同需求,提供赋能实训、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等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 中国高科集团产教融合业务的理念和模式收到众多高校的好评,中国高科集团通过分析高校的优势专业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选取了近30所高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新媒体+”四个方向上进行合作。例如,中国高科集团与东南大学在人工智能及区块链领域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学生的培养;与武汉大学开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合作;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进行大数据专业共建时,中国高科集团提供学科体系搭建、专业资源建设、师资培养、一线技术教学、企业实习实训、就业推荐等全方位支持。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高校授课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用“学习革命”推动“质量革命”,以“互联网+”、“智能+”为首的在线教学正在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保证产教融合项目的正常开展,中国高科集团及时调配软硬件资源,在线实施6所合作院校的企业赋能实训项目,共计700多名高校学生参与,授课总时长达1584课时。教学成果获得参与学生、高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初步印证了中国高科集团端到端OBE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中国高科集团产教融合教育产品展示平台也正式上线,平台将集中展示各合作高校的教学实施成果、赋能实训产品、专业建设资源、学生优秀作品等内容。伴随平台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中国高科集团将打造产教融合标杆案例空间,分享更多合作院校的教学培养成果。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齐鲁工业大学、中国高科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山东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期望携手推进山东省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新经济发展。中国高科集团联合企业和高校进行深度产教融合,使学生、教师、高校和企业多方受益,助力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共享国际优质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高科集团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2018年11月,中国高科集团与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法教育和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2020年1月,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官员陪同下,中国高科集团与巴黎高科展开交流,双方将在教育、科研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月,CrossKnowledge公司,Wiley公司与中国高科集团展开交流,双方将在提升学生的软技能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国高科集团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把握了新兴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建设的内涵,与院校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共同培养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先生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莅临八一开启保定教育大讲堂

12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颖惠院长莅临我校,开启了保定教育大讲堂第30讲——《未来教育的发展》。保定市关工委张东利副主任,保定市教育局赵建民副局长,保定市教育局基教处孙英杰处长,保定市教科所冯洪所长,宋惠民、徐亚丽副所长,教育部全国名校长领航工程学员、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董事长、保定市美术中学董事长兼校长贺宇良,以及各区、县近400余位中小学校长、教研员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市教育局赵建民副局长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吴颖惠院长莅临指导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赵建民副局长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下,我市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学习先进、提升素质的艰巨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定教育大讲堂于2017年8月成立,包括今天这场共举办了30期,助力推进了保定教育的跨越、崛起和复兴。今天是一个快速发展、快速变革的时代,5G已经来临,6G初现端倪,未来不知还有什么样的险阻,信息时代教育技术的变革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大家侧耳聆听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时刻,教育发展的轻舟,已驶过万水千山。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未来的社会,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若干年后,教育将呈现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在未来发展中,教育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面向未来世界,教育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变革?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来教育的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天将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所有的变革都需要全体教育同仁齐心协力去寻找突破,寻求发展,共同助力教育的发展。吴颖惠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海淀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正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未来教育的发展吴颖惠院长从国际未来学校兴起和发展历程入手,对互联网深入影响未来教育、技术重塑未来学校、未来教育需要新型教师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互联网深入影响未来教育未来的教育是一个与社会高度融合的、高度开放的教育体系,技术环境构建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体系。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标志,促进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技术在内现代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深度影响教育、影响学习,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逻辑起点。互联网技术凭借着存储、处理、分析和传输信息等优势,搭建了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环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决定了教育的现代化,也决定了教育的未来。吴颖惠院长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极大命题。传统标准化、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无法满足个体对个性、灵活、终身教育的需要。互联网引发了知识内涵的变化,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的事业,需要适时调整。吴颖惠院长指出,未来的教育体系要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充分融合,达到互通互联生成性的优质资源,让学生有自由的时空选择。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充分展示了社会交互的作用。未来的教育中学校资源、在线资源、社会资源等要共同作用于学生学习。学校和教室不是学生获得资源的唯一渠道,最好的学校应该是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技术重塑未来学校教育迎来前所未有转型发展关键期,能否把握未来教育动向,决定了教改成败。而未来的教育从工具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向品德为先、能力为重。未来的学校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吴颖惠院长重点讲解了现代学校和未来学校的变化,关注点从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到关注人的成长和个性化;教学方式从多样化到个性化;教学空间从灵活开放到空间多样化与社会关联更广泛;学习目标从传输知识掌握技能到培养学生的群体化、社会化、创新性活动;技术支持从信息化技术到精准化诊断可持续动态化。吴颖惠院长指出,学习是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品质的关键。吴颖惠院长特别强调,教育重心的转变是以能力为中心。课程的转变是学习者和现实世界联系的真实性,是学习者发现主题或概念的关联性,是学校和教师能够调整课程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的灵活性,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制定课程的参与性。未来教育需要新型教师未来教师的7个趋势即: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构建多元的渠道与空间,设计学习的过程,在真实与虚拟中探索世界、找到自我,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多样化分享与创造成为新常态。吴颖惠院长指出,教师要有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数字化胜任力,伦理道德能力,项目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是学习设计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有成长型思维,相信智力及其他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努力得到提高。教师要有思维品质力、心灵品质力、意志品质力、学习品质力、性格品质力。最后吴颖惠院长指出:技术改变教育,技术是未来学校发展关键。技术运用得当可以丰富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数字化创造者、批判性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技能和同伴合作能力。有远见的校长应该着力建设系统化的数字生态教育系统,这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吴颖惠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的校长和老师们从互联网的角度深刻理解了教育未来化的内涵,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参观校园随后,史小昌副校长带领各位领导参观了阳光大厅、游泳馆和荣臻剧院,各位领导对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硬件和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先进的办学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合影留念市关工委张东利副主任(左一)、史小昌副校长(左二)吴颖惠院长(右二)、贺宇良董事长(右一)保定教育大讲堂2017年8月8日,保定教育大讲堂揭牌仪式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隆重举行。时任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保定市教育局局长徐志清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褚宏启副厅长指出,河北省设立了河北教育大讲堂,重点提升教育厅领导的干部素质,一个月一次,效果非常好。保定教育大讲堂成为继成都、广州教育大讲堂之后第三家地市级教育大讲堂,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设立保定教育大讲堂将对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很有效的作用,希望大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获得更快的专业成长。徐志清局长指出,大讲堂将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名师、名教授,以举办教育公益讲座、走进校园交流等形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教学经验,关注教育热点、焦点,更新知识,提升素质。截至目前,保定教育大讲堂已经举办了30场讲座,主讲人既有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副主任刘莉莉,时任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首都师范大学杨志成副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制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宏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等全国教育理论专家,也不乏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吴甡理事长等教育实践专家,为全市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老师接受最前沿、最权威、最全面的教育信息打开了一扇窗,助力全市教育事业的崛起、跨越和复兴。

第一博

孟宪承:用一生装点中国现代教育

■本报记者 陈瑜【民族大义面前的拳拳爱国心】◆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圣约翰师生组织抗议,但遭到校方阻挠,孟宪承率中国籍教授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当“国旗事件”发生后,又与钱基博等人一起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远与圣约翰大学脱离关系”。此后,他信守诺言,拒绝和外国教会学校再有任何来往,拒绝工部局的礼聘,不担任待遇极为优渥的华人教育总管。【体贴、接地气的人民教育家】◆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探索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体贴”。他说,“我们教成人识字读书,特别要看重他们动机的引起……要使他们感觉需要,鼓励兴趣,最好就从工作和娱乐的活动出发。呆板的照教科书教,不如先教成年民众看洋钞票上的字,看路上布告招牌的字,教他们记账、写信、开发票。”一切从现实需要出发,这也是他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特色。【从传播西学到回归中国传统】◆孟宪承的一生都致力于西学的传播与研究,但对于传统,他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个人能对于他自己社会里的历史文化宣告独立。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递,本来是教育应有的职能。”早年他就曾向钱穆表示要认真诵读《十三经注疏》以加强国学根底。晚年,他将中国教育史作为最终的学术归宿,在发掘整理中国传统优秀教育遗产上倾注了极大心血。大学的理想在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教育》里,孟宪承高瞻远瞩地对中国现代大学的理想进行了展望:“大学是最高的学府”,但大学之“高”不仅仅在于教育体系的层级,而是因为“在人类运用他的智慧于真善美的探求上,在以这探求所获来谋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上,它代表了人们最高的努力了。”因而,“大学的理想,实在就含孕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的理想。”他提出“现代大学的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当年孟宪承提出的“大学三理想”,后来成为了他作为首任校长执掌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这也是他留给这所学校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学术档案】孟宪承(1894.9.21—1967.7.19),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教育家与教育理论家。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1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1951年出任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2006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首批宣传名单,是其中唯一的教育学家。回望20世纪的中国教育史,一代代教育学家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经历了从移植西方经验到不断本土化、民族化的艰难求索,他们的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谱写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而孟宪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私塾出发、历经西式学堂,又负笈英美,这样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为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底色——他总是以一种国际性的眼光审视中外教育现实,既善寻他山之石,又立足于本民族传统,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从20年代起的30年岁月里,孟宪承的名字一直频繁出现在中国教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里:1933年1月中国教育学会成立,选举陶行知等15人为理事,他列名其中;1942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部聘教授共29人,他是教育学科唯一入选者;1951年,担任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他始终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列,与其他教育家一起,共同引领着中国教育发展的潮流。“土佬儿”其实是个“洋秀才”孟宪承1894年出身于江苏省武进县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早年去世后,母亲杨氏将他带回娘家抚养,杨家为常州望族。家学渊源让孟宪承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年幼时母亲便教他诵读和习字,6岁送他去私塾。据杨家人回忆,孟宪承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陪伴母亲和刻苦读书上,“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孩子,真是孟夫子家的后代。”如果不是因为时代的巨变,孟宪承也许会同他的父亲一样走上科举之路。然而,20世纪初,内忧外患的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科举制被废、新学制设立、新式学堂发展、鼓励留学等一系列举措,让中国的现代教育就此蹒跚起步,而孟宪承的人生轨迹也因之发生了重大转折。1908年,孟宪承考入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中院(中学部)。191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外文系,与他同窗的林语堂曾回忆,“那时圣约翰大学是公认学英文最好的地方。”圣约翰每年毕业率很低,孟宪承入学时班里有二十几人,但毕业时获得文学学位的仅有八人。凭借着读书期间“试必冠其曹,恒以退还学费为奖”的优异成绩,他在八人中拔得头筹。1916年,毕业后的孟宪承以中等科英语教员的身份来到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与林语堂、马国骥等共事。曾为其学生的梁实秋多年后回忆,“林先生活泼风趣,孟先生凝重细腻。”清华是当时庚款公费留美预备学校,而渴望走出国门,“藉资历练,稍获新知”也是孟宪承一直以来的梦想。1918年,考取公费的他赴美入华盛顿大学师从杜威,主修教育学、副修哲学。1920年,获教育硕士学位后,转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深造。但因需供养家庭而中断学业,于1921年11月回国。对那代留学生来说,祖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兴盛是终身相伴的梦。留学经历让孟宪承切身感受到工业革命后西方诸国的强大,认识到教育改革在其中的推动力,也更坚定了他以教育为良方,改变祖国积贫积弱现实的信念。多年来西方文化的熏陶,似乎并没有在孟宪承的生活习惯上留下太多印记。在清华上英语课,他坚持身穿青衫长袍。即便是出洋,外面套着西服,里面穿的也还是夫人为他手缝的粗布衣服。其孙孟蔚彦也曾记录下这样一则趣事:“在旧上海,一次去看牙医,因为一身布衣,身旁的洋人不时假以白眼,待祖父取出洋书来读,洋人便来搭讪,祖父开口便是纯正的英语,洋人肃然起敬,没有想到身旁的‘土佬儿’,实在是个‘洋秀才’。”“国民教学之不可寄托于外人也”当孟宪承在外留学时,大洋彼岸的这头,五四时期的中国掀起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潮”,随着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家的访华而更是达到高潮。知识界纷纷撰文介绍、评论杜威学说,在学校中也大力试验。对当时中国教育界来说,实用主义思潮的传播不仅挑战了对自清末以后传入中国的、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西方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也松动了存在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成归国的孟宪承,很快成为其中的“主力军”。通过翻译包括美国实用主义大师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等在内的多部教育名著,他向国人呈现了一幅国外教育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的绚丽画卷。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在教育上的努力,而各国所应付的问题却不同”,“各国的问题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一”。因而,思考如何将西方教育理论本土化、民族化,成为这一时期他学术探究的重心。出版于1933年的《教育概论》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杜成宪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顺应了当时中国教育学理论的转向,更是在中国倡导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立场。原先的教育学著作,从概念出发、注重演绎,其理论体系的展开,通常是循着‘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这样的逻辑。而在孟宪承的《教育概论》中,第一、第二两章分别为“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适应”,立足于教育的出发点——儿童,展开对整个教育问题的讨论。1934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教育概论课程的“教材大纲”与他的《教育概论》十分相近,多少能窥见这部著作在当时的影响力。将外来教育资源民族化的努力,在孟宪承那里远不止于“坐而论道”——针对当时教会学校“重英文轻中文”的通病,以及自倡导白话文以来国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923年,孟宪承回到母校圣约翰担任国文部主任,开始投身于国文教学改革。他大刀阔斧地提出一系列规定:实行统一的中西文学级,中学毕业生达到新定的国文程度方可升学;组织国文教学研讨会,探讨教学原理、制定课程标准等;编纂出版面对学生的国文出版物。他的国文教育主张,“推进了中国国文教育在由文言向白话转型过程中的重建”。在他任职前,黄炎培曾率专家考察圣约翰时认为“中文改进之计,事不容缓!”而在他改革后,“学生之国文与英文水平相当”,许多学生从以前只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ABC”,转而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产生了兴趣。由于成效斐然,《申报》等当地重要报纸也经常报道这场国文改革的最新情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然而,这场国文教学改革最终因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中断——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上海各界人士纷纷走上街头。圣约翰师生也组织抗议,但遭到校方阻挠。为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6月1日,孟宪承召集学校的中国教授开会,在会上慷慨陈词:“假如做一个学生,只知自己是圣约翰的学生,而不知是中华国民,看到同胞为外人屠杀漠不关心,这对我们平日所讲的国民自觉教育,将无法自圆其说。”“教师应该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否则,今后我们也无颜再以学问文章与学生相见于讲台”。在师生的据理力争下,校长卜舫济被迫同意学生罢课、降半旗向死难者致哀,不料却在6月3日出尔反尔。师生终于“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以孟宪承为首的19名教师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远与圣约翰大学脱离关系”,发誓“以后不再进任何外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师生的这场壮举,在当时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上海学生会联合会致信称赞道:“于此全国愁惨之空气中,忽现一线曙光,使顽夫兼懦夫有立志,此不幸中之幸也。……此次约大学生独能以爱国心,与人格为天下倡,其难能可贵,更非寻常之学校可比。”而经此事件,孟宪承们也彻底认识到,“国民教学之不可寄托于外人也,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同年八月,他们自行创立“光华大学”,孟宪承为十二人筹委之一。走出象牙塔“为生民立命”20世纪20年代末,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新式教育在中国越来越“水土不服”。教育家陶行知直接抨击其为“培养小姐、少爷、‘高级废物’的教育”;而孟宪承也展开了反思,他认为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教育的设施,没有能和国计民生,发生重大的影响。到现在一般学生,还只把求学当作是‘读书’,毕业当作是‘资格’,教的学的,没有的确能增进实际生活的丰富和效能。所以民生是民生,教育是教育,依然没有策应。”国难当头,当不合时宜的新式教育热潮褪去,如何重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蓝图,是当时所有教育学人在思考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必须依靠民众力量。为此,不少学者纷纷走出象牙塔,去到城市和乡村,就此开展了一场持续20年之久的教育运动。其中自然也有孟宪承的身影:1929年秋,放弃了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职务的他,到中国第一所培养民众教育师资的学校——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暨劳农学院任研究部主任兼教务部主任。之后,他又在杭州创办民众教育学校、主持江苏北夏普及民众教育实验区,陆续进行民众教育的探索前后跨时8年。面对新生的民众教育,“孟宪承关注的并非仅仅是一个学院的前途和发展,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民众教育事业的发展。受过良好的外文和教育学专业训练的他,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将民众教育的发展置于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张爱勤语)为此,他阅读了世界先进国家关于成人教育的大量论著,还专门研究了当时在世界成人教育运动中有重要影响的丹麦乡村民众学校运动,留下了以《民众教育》为代表的丰硕理论成果。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民众教育是实干的事业,必须回到农村的现实生活中找问题。而孟宪承也深谙这一点。那么,中国农村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当时有人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在于文化的沦丧,要振兴儒家文化来改变,如梁漱溟用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行的“邹平改造”。但孟宪承的答案则更为“接地气”,他觉得问题在于农民不会过自己的生活。他分析说,民众是绝大多数的直接生产劳动者,他们每天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劳动,小部分时间是休闲。他们劳动,为的是维持生计;他们休闲,要的是一点娱乐。他们最需要的教育,是“增高生计的知能”和“满足娱乐的兴趣”这两项。于是,同样是教民众识字读书,他觉得“呆板的照教科书教,不如先教成年民众看洋钞票上的字,看路上布告招牌的字,教他们记账、写信、开发票。”教民众维持生计,他的办法是走职业教育的路,举办“民众职业补习学校”,“乡村注重农业补习,县市注重商业补习”。而怎么让他们的闲暇时光更有意义,他主张“用艺术的手腕”,在北夏实验区设立民众茶园和俱乐部,组织戏剧、曲艺、国技和民众音乐会,以及图书阅览室、巡回电影放映……在杜成宪看来,孟宪承关于民众教育的思考同样体现了民族化的追求,“他将民众教育的首要目标定位于生计训练而非一般地读书、识字、学文化。他希望通过生计的改善而达到民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改善,乃至国民经济的改善和民族的复兴。这样的主张与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思想是相通的……他的民众教育探索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体贴’。”在丽娃河畔践行“大学的理想”孟宪承曾经说,“现代国家,没有一个不把教育看做是国家的命脉,没有一个不尽力从事师范的培养;为改进中等教育计划,没有一个不在高等教育里,提供师范的训练。”从1921年任教东南大学算起,孟宪承近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几乎都与大学相关。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与通过民众教育启迪民智,是他所认为的“教育救国”的两条途径,这两者也紧密交织在他一生的学术思考里。如果说《民众教育》中的孟宪承是“接地气的”、“体贴”的,但同样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教育》里,孟宪承却站在了整个人类教育史的高度,高瞻远瞩地对中国现代大学的理想进行了展望——毫无疑问,“大学是最高的学府”,但大学之“高”不仅仅在于教育体系的层级,而是因为“在人类运用他的智慧于真善美的探求上,在以这探求所获来谋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上,它代表了人们最高的努力了。”因而,“大学的理想,实在就含孕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的理想。”在他看来,现代大学的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智慧的创获”。大学精神首先在于发挥研究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明。“到现在,没有哪一国的大学,教师不竞于所谓‘创作的学问’,学生不勉于所谓‘独创的研究’”;二是“品性的陶熔”。他曾引用哲学家怀特海的话,“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和少壮,而谋成熟的知识与生命的热情的融合”。这种陶熔的锻炼,应该以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潜移同化等方式来实现;三是“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大学还须“到民间去”,将其创获的知识推广于学校围墙之外,由此实现对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在孟先生对大学精神的把握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现代大学三项任务——研究、教学、推广——的含义,也能看到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精神的继承。今天,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杜成宪这样评价。当年孟宪承提出的“大学三理想”,后来成为了他作为首任校长执掌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这也是他留给这座学校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从1951年学校成立到1967年他逝世,华东师大是孟宪承人生中停靠最久的“驿站”,而他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这座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师范大学里。“对华东师大来说,曾由孟宪承先生来执掌校务,是幸运的。”这是所有师大人的共同心声——办校初期,面对当时高师办学中存在的“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孟宪承明确表态高师应当从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科学水平的角度,“向综合大学看齐”。秉持这种理念,华东师大一直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以科研带动教学,开创了中国师范教育的新局面。在他的带领下,初创时期的华东师大一派生机,1959年便成为全国16所重点高校之一。身为校长,即便事务再繁忙,孟宪承也从未中断他的理论研究,并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1956年9月,孟宪承担任由教育部指定开设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的导师,开始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教育史。曾有学生这样回忆,“第一次研究生课,黑板上板书工整六个字:‘古代历史材料’,没有一句客套话,讲课有条理……再没有一个老师讲一堂课,可以如此自始至终吸引着学生,他的旧学底子厚,儒学和清代的考据学左右逢源;他中英文俱佳,作报告二三十分钟没有一句废话。”这个班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中国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班,在他的带领下,华东师大后来成为我国教育史学科的重镇。生命的最后几年,孟宪承在发掘整理中国传统优秀教育遗产上倾注了极大心血,编著出版了包括《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等在内的一系列古代教育论著。回归中国精神,将中国教育史作为最终的学术归宿,对孟宪承来说也绝非偶然——对于传统,他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个人能对于他自己社会里的历史文化宣告独立。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递,本来是教育应有的职能。”也正如学者张爱勤所说,他的一生“虽致力于西学的传播与研究,但始终注重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传统,努力在探求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外教育历史比较中找寻中国复兴之路……最终实现了从西学传播向中学优秀文化传统研究的心路转型。”“从古不知有多少‘悲天悯人’的教育家,耗尽了他们的心力,甚至贡献了他们的生命,才把我们的教育史,装点成这样的灿烂庄严。他们生平的故事,更可以净化我们浮躁的精神,鼓舞我们奋争的勇气。教育者精神的食粮,也将从这里得到了。”孟宪承早年在《教育史》中写下的这段话,恰恰是他教育人生的写照。今天,“孟宪承”这个名字,早已成为华东师大的人格化象征;而重温他的故事,每一位师大人的教师梦,将变得更为坚实与丰厚——去年12月,师大学子用一出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大师剧《孟宪承》向他们的老校长致敬,孟宪承的饰演者、本科生黄天策就这样动情地说道,“‘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孟先生认为的大学的理想,更是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我们青年学子也将在他的精神指引下奋进,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事业中。”(来源:文汇报)

茫焉异之

名师涌现 推动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

我国第36个教师节过去不久。在2020年全市教师节大会上,佛山市市长朱伟、副市长许国等出席并向599名全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颁授证书。教师,被称为“教育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一座城市教育事业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佛山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素质持续提升,结构日趋合理,为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成为新时代佛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力量。●南方日报记者 王雅铄坚定选择“这是座崇文重教的城市”9月1日,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罗淞元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是他选择圆教师梦的起点。“就职前我还特意来三水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三水是一个宜居且未来可期的城市,这里教育氛围很好,所以我来了!”罗淞元说。去年的同一时期,1997年出生的辽宁人于德鸿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准备应聘时,就已经决定在广东就业,并最终选择了到顺德华侨中学教生物。在他看来,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在创新引领和未来发展前景方面都有无限的潜力。近年来,随着学位需求的不断增加,佛山招外引智,吸引大量新鲜血液涌入,一大批刚出校门的“95后”新教师陆续登上了佛山中小学校的讲台。远至辽宁、安徽等省份,近到省内周边的惠州、中山等地,佛山近两年引进的新老师大多来自省内外不同城市。他们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佛山?不少老师表示,一方面,佛山崇文重教的教育氛围浓厚;另一方面,佛山构建起师傅“传帮带”、以赛促教等多种形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快速适应的过程也让他们更懂教育深意,更渴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新教师之外,一批批高素质教育人才也纷纷涌入佛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吴民富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博士毕业后,吴民富加入了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在创新班将技能培养、科技创新与思品培养有机融合,积极开展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探索,并立志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和更多的技能人才。8月10日,佛山一中召开2020年新聘教师岗前培训会议,6名新教师就包括了1名引进的国家级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全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1名数学科紧缺人才以及4名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夯实立教之本,越优秀的学生,越需要优秀的老师引领,要以最优秀的人教育更优秀的人。”佛山一中校长谭根林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佛山一直深谙此理。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名校长、名师是促进教师成长的“火车头”,其标杆引领作用越来越被重视。2017年,佛山市教育局发布《佛山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建设意见》,提出将培养一批省内外享有盛誉的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这标志着新一轮的“名师工程”正式开启。次年1月,《佛山市基础教育“强师工程”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及《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认定(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公布。以2018年至2020年为一个周期,市财政三年投入资金约1亿元用于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培养培训,全面提升全市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多年来,通过一系列“强师工程”,佛山已培养出一大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名师引领作用也已逐渐显现。据统计,全市基础教育领域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国家级杰出人才3人、省级领军人才63人、省级各类名师名校长52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4人、省特级教师110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专业成长为教师搭建“星光大道”一手抓高质量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优秀人才培育。9月11日,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双优”工程、“特支计划”民办初中教学研究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研修活动。此举是为充分发挥禅城区教育领军人才及教育教学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加速推进骨干教师和民办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佛山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佛山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在市的统一引领下,各区、各镇街、各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内培工作,打造教师梯队成长体系,建设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惠及佛山莘莘学子。其中,禅城区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和基础教育师资“雁阵”建设,大力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南海区则建立了区、镇、校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和培训后效果跟踪机制,让不少南海青年教师得以快速进入角色,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坚持“全市统筹、错位推进”原则,佛山还从市级层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分级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建立国家、省、市、区、校五级梯式培训体系。其中,仅2018年、2019年两年的市级教师培训培养经费就达900万元,2019年全市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58万人次,促进全市各阶段教师学历水平普遍持续提升。近三年,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重要抓手。为了给佛山市优秀班主任培养锻炼和展示风采提供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平台,佛山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自2006年开始启动,每两年一届。经过12年的摸索,比赛项目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佛山市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提升搭建“星光大道”。“我们举办大赛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一批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班主任带动和引领更多班主任向专业化发展,壮大了班主任专业核心团队,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佛山市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科长吴海桐说。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各区也在不断引入外部的专业力量的助力。9月10日,南海区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署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举行共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协议签约和揭牌仪式,将围绕心理应用研究、考试与评价、教师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高明区则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启动为期三年的“基于学校发展的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项目,加强区级“三名人才”培养和学校后备干部选拔,引入省名校长等高端人才担任区内中学校长。重金奖教让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教育要发展,除了靠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专业成长,还要保障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佛山各区在提高教师待遇上使出多项“硬招”,包括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福利待遇同步增长机制,实现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两相当”。与此同时,充分落实教师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让在佛山工作的广大教师安教乐教。近年来,民间力量也开始与政府合力,为鼓励和提升佛山教师教学水平贡献力量。其中,“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已成为南海区的一大盛会。5年来,该基金累计嘉奖师生超1.3万名、嘉奖家庭600多个,发放奖金近4500万元。据统计,目前南商教育基金认捐金额已累计超9200万元,共有161位企业家参与认捐。重金奖教奖学的背后,是佛山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一个地方的发展,基础在人才,希望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坚持以师为本、以德为范,奋力开创南海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还需要创新评价激励机制。9月21日,顺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激励的若干措施》,按照重岗重奖、优绩优奖的原则,从五大方面加强教师激励,全面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领导绩效考核指导,推动初中“壮腰工程”有效实施。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性,顺德将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和特殊贡献命名制度,每年分别推荐命名全区年度特殊贡献校长、教师各1名,分别给予一次性补贴20万元;每年分别推荐命名全区年度卓越贡献校长、教师各2名,分别给予一次性补贴10万元,在未来三年力争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达20%。“教育工作不仅是民生事业,更是政治任务,要把教育当作‘一把手’工作来推进。接下来要像抓村改一样打造一支教师队伍‘铁军’,加大财政基金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秀教职员工绩效提高一倍以上。”顺德区代区长王勇表示。“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朱伟强调,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和第一要求,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教师队伍保障水平,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佛山教师队伍,让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不断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把佛山打造成为南方教育人才高地,努力推动佛山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朱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