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职场万象/985/211重压之下,被嫌弃的双非硕士故乐通物

职场万象/985/211重压之下,被嫌弃的双非硕士

九张面孔,被缩进电脑屏幕上呈一列排开的小格子里,陆可姝穿一件条纹衬衫,梳着马尾,出现在最右侧的格子里。每个人都精心打扮过,白衬衣干净熨贴,头发抹着发蜡,一丝不乱地向后梳,或者用小发卡别住碎发。大家调整着前方摄像头的距离,挺直腰背,注视屏幕。14:00,正式开始。“我是高洋,本科和硕士都在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是企业管理。”左上角格子里的一个男生开始自我介绍。第二个格子里的人调整了坐姿,小臂上下叠着,放在桌上,“我是吴润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都实习过。”“我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在投行实习时做过尽职调查报告”,“我本科在广东,研究生在英国,今年毕业”一名女生用英文说出学校名字,“我在四川大学读企业管理硕士”、“在加拿大学金融”……3 个 985,2 个 211,3 个留学生,陆可姝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我是陆可姝,硕士在北京工商大学读经济,”轮到自己,陆可姝飞快地说出学校名称,紧接着小声补了一句:“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爱旅游的人。”屏幕里似乎有人抿着嘴,她觉得是在笑她,“要是他们刚刚网速变差就好了,”她心想,这样就没人能听出她的窘迫。群面正式环节。九个候选人要围绕一个酒店餐厅收入亏损情况展开讨论。央财的男生先就题目内容进行了要点梳理---这像是一个领导者的身份。英国留学生在他说话的空隙插入,“我来记录。”川大的女生马上接着说,“那我来计时吧。”这是一次无领导小组面试。十月底,陆可姝收到一个群面通知,是很早之前投递的华润置地集团的运营统筹岗位。网上经验帖里写,想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第一时间抢占一个角色:存在感较强的是领导者,工作简单又必不可少的角色是计时者,还会需要一个能快速思考的记录者,其他人的代号是,其他成员。从概率上来判断,能让在一旁观察的考官记住、通过这轮面试的是有角色的人。陆可姝原本想做计时者,既有存在感,又很简单。不过她没能成功。“可以从服务和管理这个框架入手,对外的服务没有到位,比如餐厅菜品把握,对内的管理也有疏忽。”抢到领导者角色的央财男生,抛出观点。“我觉得是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了信息错位。”企业管理专业的女生用了个专业名词。陆可姝默默点头,她不知道这个词,感觉对方比自己厉害。在整个十五分钟的讨论里,她只说了“嗯”、“没错”、“我也这样认为”。“肯定没戏。”合上电脑后,靠在椅背上,陆可姝望着天花板发呆,十月就要过去,秋招没有实质性进展,每一次竞争中,学历垫底的总是她,唯一收到的一场群面,似乎从报出学校名字的那一刻就被淘汰了。“北京是985、211的,我们双非没机会。”陆可姝口中所说的“双非”,是网络上对于非985、非211院校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为了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先后实施了“985”以及“211”工程大学的建设项目,共有112所大学在名单之上。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这两个工程的规范性文件失效,并不断强调企业招聘时不准设置“985”、“211”门槛。但实施了十多年之后,“985”、“211”这两组数字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代表着中国最重点的大学,无论事业单位选拔、公务员招考,以及企业前期简历筛选,都在向这两个标签倾斜。在“名校毕业生更可能是优质人才”的大众印象之下,“双非”硕士生成为一个沉默而形象黯淡的群体。网络上浮现的也多是“小镇做题家”“废柴联盟”的自我嘲讽。一方面,他们是拥有硕士学历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双非”这个标签又给他们的未来盖上了一块玻璃天花板,看起来光明,触及却难。秋招“你知道吗?当985、211(毕业生)为面试结果而焦虑的时候,我们还巴巴地跟在HR后面,赶完这家赶下家,只是为了自己的简历别被遗落在哪个犄角旮旯了。”陆可姝说起招聘会的残酷时,脸上带着笑,一副无奈又装作轻松的样子。2020年,秋招笔试几次因为难度问题冲上热搜, “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洛朗级数展示”,参加中国银行笔试的毕业生称,感觉自己参加了一次低配版的《最强大脑》。腾讯笔试则让毕业生们形容自己“宛如智障”、“第一道题就脱发”。客观题限时一个小时40道题,包括数据分析、图表分析、逻辑分析,然后是30分钟主观题,根据岗位不同、内容不同,比如,运营岗要求回答“微信小程序电商已经打通,谈一谈小程序电商相比于天猫京东淘宝有什么差异化特点?”看这些新闻的时候,陆可姝一直在想,是很难,但好歹有人还得到了这样被“虐打”的机会。这一届秋招季,也被媒体称为“最难秋招季”。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都受到了影响。《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具体说从1486万人降到了1237万人,但,求职申请人数却增加了69.82°%,从528万人增长到了896万人。在整个秋招季,她一共投递了 141 份简历,参加线上直播宣讲会4场,线下宣讲会6场,双选会3场。而那次群面,是她得到的唯一一次反馈。“疫情闹的很多线下宣讲会都没法去,学校管得太严了。”陆可姝很遗憾没机会去参加更多宣讲会。每年秋天校园招聘季,会有很多企业来办宣讲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宣讲会是陆可姝这样的“双非”们可以避开网络筛选,直接面对企业HR的机会。陆可姝早就做好了跟着企业行程单、每个学校的宣讲会都跑一趟的心理准备。结果许多线下宣讲会改成了线上直播,听起来更便利了,拿着手机在哪都能参加。但没有了线下的投递简历环节,宣讲会于她其实就没有了参加的必要。陆可姝坐在电脑前,点开直播链接,左下角不停弹出问题,“请问市场岗位今年招几个人?”、“多久会有面试消息?”,屏幕里出现网申链接,她看了几分钟,下线了。一些公司有内推通道,内推给人的感觉像是“正大光明地找关系”——有些经验帖里说,用内推码可以越过机刷简历关,直接进面试。但陆可姝的熟人关系不多,她问少数一两个在外企的学长学姐,对方婉拒了,说内推其实也没有保证。一些公众号里也会有内推的信息,当然不是无条件的。她需要先在官网完成网申,再按照要求,把公号的这篇推文无分组地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发到三百人以上的微信群里,最后再凭借截图来领取“内推码”。一般情况下,陆可姝会把这样的文章转发到家人或者同学群里,碰到粉丝或者阅读数比较少的公众号发内推消息时,干脆切换微信小号来发朋友圈、截图。她不想让更多在求职的人看到这个消息,这意味着给自己增加了竞争对手。网申邮件的正文,她总是以对这家公司的赞赏开头,“一直很喜欢公司开放的企业文化……”她知道这些公众号提供的内推码其实没什么效果,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可以把邮件发送成功“咻”的一声,想象成简历快速铺展在一位HR的面前。陆可姝记得,两年前,她刚刚研究生入学,迎接新生的学姐陈栗站在黑板前,一手撑着讲台,另一只手的食指反复敲打着桌面,“如果你们毕业之后想在北京混好点,就得立马确认方向,没有时间留给你们尝试不同领域。最好是在一个方向上做三份实习!才有机会和别人竞争。”学姐表情严肃地盯着新生们说。那时陆可姝觉得陈栗太夸张,刚入学,就要考虑就业吗?更何况,硕士研究生还会比本科毕业生差吗?一张纸陈栗并不是危言耸听。陈栗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一所211大学。不幸的是,考研失利,她被调剂到了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时,陈栗一个班二十五人,只有五个人选择工作,其余的人都继续读研究生。在当时的就业市场中,已经较少人敢用本科的学历上场拼杀。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5年,学生平均投递25.71个简历,能获得10.97 个左右的面试机会。而到了2019年,学生平均要投递36个简历,才能获得13个左右的面试机会。今年六月,陈栗从学校毕业,进入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说,“只是在支行工作”,“进不了北京分行,学历不够,没得选。”她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本科同学,去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的总行。银行体系里,分为总行、地方分行、区域支行,这些层级代表了工作地点与城中心的距离、日后是奔走营销还是坐办公室。陈栗不觉得自己比同学差,说到这儿,她有点生气,声音一下子大起来。本科成绩、在校表现,获奖荣誉、证书,她一条条对比梳理,都处于上游,唯独考研失利。陈栗说,自己很清楚选择接受调剂那一刻,就意味着就业竞争时的压力更大。研究生刚开学,她去参加公众号“金融小伙伴”的线下免费修改简历活动。二三十个学生围成一圈,主持人拿着他们的简历,一张张翻看,拿起一份来遮住名字和照片,“这就是 HR 喜欢的简历,实习经验丰富,实习内容也有专业的项目……”那页简历密密麻麻,陈栗凑近了看,只能看清加粗的公司名,是两家证券公司。主持人又挑选出一张,折了一节,学校信息也隐去,指着实习栏的那一行字——银行,业务经理助理实习生。陈栗瞄了一眼,是自己的,旁边的同学往前挤着看,被当成反面教材拎了出来,她感觉很羞愧,慢慢地,退到最外圈。回到宿舍,她去问在互联网工作的本科同学工资有多少,再对比本校研究生上一届毕业的学长学姐的薪资,前者比后者的收入还高一倍,再想到那场活动,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第一个学期过去,寒假,她跟学校的校外导师申请事务所实习,一起去外地勘察项目;研一快结束时,她每天查找公众号、微博的实习生招聘信息,盯着基金和证券公司投,“少说投了三四十家。”考上人大硕士的本科同学很快收到了几个实习面试通知。她没有,就更广泛地投,哪怕过期的实习生招聘信息,也把简历发过去,在邮件正文里强调,自己时间多,不求留用。暑假,她进入一个私募公司的投资银行部,秋招时,部门领导告诉她今年没有招人的计划,她就又找了一份实习,两份工作穿插着来,周一、周二、周三去私募公司,周四、周五去证券公司。“别人一般是两段实习经历,我是双倍。”按照当初简历修改活动给出的经验,陈栗后来的简历,在实习经历写了四段,获奖荣誉一堆,是全班最丰富的,一页纸,五号字,只留了一个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页边距,满满当当。然而,从去年秋招开始到今年四月,春招结束,她没有收到满意的offer。基金、证券、国企,这些公司的简历关直接把她拒之门外。对比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同学当年收到的面试通知,她说,“双非硕士真的就是一张纸。最终,陈栗选择了现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不想让以前的同学、老师知道自己的现状,被问起去处,就支吾着找个话题岔开,每一次发朋友圈,也会小心地进行分组发布。上个星期三中午,陈栗接到 Hr 电话,最近多出了户口名额,需要去填资料申请。按照之前的惯例,户口流程是一年左右,这个时间她可以接受。可到下午去填资料 ,时间那一栏里显示的是三年,她犹豫了。“你一个双非毕业的学生,落户北京的机会摆在面前,”HR盯着陈栗,手指着材料右下方的签名处,敲了敲说,“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户口的吸引力很大,可是三年的时间她拿不准了。她给自己的计划是一年后去英国,再读个硕士,目标院校是英国 G5 ——包括剑桥、牛津在内的五所超级精英大学。她想等再次回到招聘现场时,自己得是名校生,还是双硕士,“这是最稳妥的路线。”双非沉默者11月1日,抖音博主“伍萌同学”发了一条关于双非找工作的视频,一夜收获了5.1万点赞和2.2万转发。视频中,伍萌同学带着口罩,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对着镜头诉说自己的求职经历,“又是感觉到学历重要的一天。”正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研的张窗,高考结束的那天就承受到双非的压力。他的成绩刚刚踩一本线,仅可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二本校。做医生的父亲、做生意的母亲都不满意,“你这个二本学历不行,考个研晋升一下,得是985、211”,“向你哥学习,去好学校深造一下。”张窗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哥哥本科是在武汉一所985高校下属的三本学院,寒暑假回家,上初中的张窗问他学校生活是怎样的?他连学校的名字也不提。那时候,哥哥很沉默,家里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不发表意见。直到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他开始邀请家人去湖北玩耍,带他们游览学校,回家也总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张窗传授经验。后来,去北京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的哥哥吃饭,他指着图书馆炫耀,“我们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全国第一,这才是好学校。”实际上,高校藏书量第一名是北京大学。张窗也想复制哥哥的路径,从二本大学考研逆袭进入985。他的研究生第一志愿是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法律。结果以一名之差,被调剂至广西民族大学。张窗记得,打电话给招生办确认复试名单的时候,妈妈直接说“去二战吧。”他攥着手机不说话。“二战吗?”整整一年的重复生活,靠着肌肉记忆做过的很多遍的习题。“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了。”本科班上只有两个人考上了研究生,张窗是其中的一个,不过他知道,不会有学弟学妹打听自己的联系方式来咨询。他也不愿意和本科同学们联系。大四的暑假,许多备考二战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个小单间,像以前在宿舍一样,每天去图书馆自习十几个小时。放弃二战的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个逃兵。高中同学的聚会,他也很少出现,从广西考到天津,最后又回到了广西,没什么可说的。哥哥暑假回来和他一块吃饭,吃到一半,调侃他,“你之后就呆在广西了吧。”张窗讪讪地笑。985、211的符号总是在眼前晃。手机里弹出一个消息,“985、211 毕业生就业困难”,但他点开微博、知乎,用 140 字发表漂亮言论的人、回答出能获得大量认同的用户,好像都是名校毕业,研究生或者硕士。而双非们,聚在一起,也老是在咀嚼共同的迷茫:“我就是一个废柴了”,“后浪,我不配”。张窗在被外界否定自己身份的同时,又会以同样的标准判断自己的学校。他曾在网上查学校排名,152,比本科学校排名还靠后。他还在纸上写等式,计算两者差值,“非但没有逆袭,反而来了个更‘差’的学校。”学校与广西大学在同一条地铁线上。回学校时,地铁报广播报站,“广西大学”到了,他的反应是,这是一所 211。哥哥打来电话,他看到手机上的名字,条件反射地想到哥哥去名校读研,逆转了本科三本的局面。选课时,他去学校官网查老师的背景信息,也对老师们进行区别划分。先看博士是否毕业于985,再看硕士和本科。看到他的导师本硕都在211学校,博士在广西这所学校读的,他会替老师感到憋屈,同时,也感慨起自己的未来。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读博,博士有两条路线,申请审核和考试,前者意味着材料的繁杂,后者在于考试准备,但最后绕不过的是导师的接收。对于双非硕士生的身份,张窗没有把握能找到愿意带他的导师,同学之间的讨论总是在自嘲,“哪个老师愿意带双非硕士生嘛?”有一次,一位某所北京 985 学校的退休教授来学校办讲座,“大家,一定要考博啊,”他说着博士可以拥有的学术资源、毕业前景,“不过,你们这种学校的学生我是不会要的。”老教授不紧不慢说完,下面80 名学生都不作声了。学历,能力?9月,豆瓣里建立了“双非硕士讨论人生组”,现在已有6000余人,这个小组成了许多双非硕士生们寻找鼓励的角落。无论表达焦虑、吐槽、学术交流,都会有人在底下留言“加油”。小组简介写着,“985、211学校就那么几所/所有人都在讨论985、211的人生生活/双非本科都在忙着逆袭985、211/双非硕士好像是消失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群体/我们在干嘛 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何去何从。”当陆可姝刷不到新邮件通知时,她就会来小组刷帖子,在这里,她可以感受到不是一个人的失败。有时候,她会发现像是自己发的贴子:没有收到任何 offer,面试通知也没有几个,去过的两个也只有她一个双非,其余都是央财上财,发帖的人形容自己像是简历筛漏的,“这不是跟我一样嘛。最近,大家在讨论热播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张窗、陆可姝不约而同地对实习生丁辉表示好感,他的学历是 8 位实习生的最末端——本科就读常熟理工学院,一个二本院校,硕士考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属于法律系统认可的“五院四系”,但也不是985、211。面试时,史欣悦律师直接评价:“像你这样的简历,在初选的时候就会被筛掉,根本没有进入到面试的机会。”节目第二期有场辩论赛,八人分成两组。自由辩论环节中,丁辉所在的员工代理方稍显弱势,小组四人沉默,低头翻材料,丁辉推推眼镜,站了起来,“首先,她是不属于无故旷工行为……”,他流利地背出法条,由浅入深进行逻辑论证,一条条驳倒对方的论据。这个小组赢得了这场辩论赛的胜利。陆可姝一直在追这个节目,丁辉给了她一个印证,学历与能力是两回事,“特别想看丁辉吊打这群精英们!” 不过,最佳辩手最终给了同组一位海外留学生。陆可姝为丁辉不平,“和许多人一样,再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些学历,早就输了。”11 月 3 日,陆可姝又收到一封邮件,“现邀请您参加初面……”这是她秋招以来,收到的第一个真实的“面对面”面试。面试地点长沙,距离北京1483公里。湖南是她的家乡。秋招无望后,她听从了妈妈和男友的劝说,“回来试试吧,这儿也有好单位。”列车到达长沙南。南方城市湿润,陆可姝把口罩摘掉,深呼吸一口,空气里的水分爬进鼻腔,不再感觉干得刺痛。去年第一次在北京过冬天,早上醒来桌上的水杯干了,皮肤表面用手指划一下就有一道白色的皮屑,呼吸时的感觉像是空气在鼻子里冲撞,不舒畅。但那时她还是想毕业留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她去北京工作的朋友家里玩,两层楼的 Loft,一整面墙的落地窗,躺在沙发上,猫在她身上踩来踩去,远处还在继续盖小区高楼,她当时想,等自己毕业时是不是就可以租在那儿。陆可姝在湖南湘潭出生、长大,本科时在长沙一所三本院校读财管专业。“留在长沙”是那时同学里最有出息的目标了。后来,她通过英语六级、在北京读研、获得硕士学历......如今,再回到长沙。第二天就要去北辰三角洲的一家银行面试了。她从衣柜最下面翻出一件白衬衫,抖了抖,衣服挤在一起,袖口被褶皱分成了三节,站在镜子前,这衬衫让她看起来像是某位工作了一整天的教导主任,疲惫、严肃。她又翻出一件挂着的条纹衬衫和一条西装裤,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笑的清瘦女孩,对着镜子歪了歪头,这回有点满意了。(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陈榥

封面|王佳遇 90后经济学博士的环保情怀

本刊记者 陈晰从儿时熟读中华文化典籍, 涵养“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精神境界,本科的科考调查提出《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再到澳洲昆士兰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提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改进的反弹效应”等学术观点……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她一直关注祖国的生态环保。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更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美国世界银行、澳洲经济学家会议等场合发表演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声音。她叫王佳遇,是毕业于世界名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90后经济学博士。她不仅在国际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由她撰写的数千字的科考文章还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她也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昆士兰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博士演讲比赛冠军得主、更是一位环保的推动者、宣传者、践行者。毕业典礼上的“明星”昆士兰大学是一所世界闻名的百年名校,清澈碧透的布里斯班河绕过校园,碧蓝如镜的湖水、连片的草坪让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充满了生机和诗意。澳洲时间2018年7月20日,正值金秋时节。这一天是昆士兰大学特殊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正在会议礼堂举行。一个个身穿学士、硕士、博士服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长济济一堂。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渴望憧憬。▲ 毕业典礼上,王佳遇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入场毕业典礼开始,全体观众起立,掌声欢迎所有参加本场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入场。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老师们前面的是一位黄皮肤的中国女孩儿,在满是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女孩就是王佳遇。这一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也是这一次毕业典礼上昆士兰大学唯一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 在典礼上,王佳遇被安排全程与老师们一起在主席台就坐。昆士兰大学校长第一个为她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为了见证她毕业的特殊时刻,她的导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教授和夫人专门出席了毕业典礼,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也全部出席。作为经济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对学生的要求以严格著称。为什么这位来自遥远中国的女孩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自然是源自她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事实上,王佳遇不仅仅是毕业典礼上的“明星”,在整个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她的表现都同样耀眼。博士期间,她曾经连续两年担任经济学院人才招聘面试会评委。每年一度的经济学院人才招聘面试会评委由院系领导、本院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外院教授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王佳遇是当时坐在评委席上的学生代表,也是唯一的一位学生代表。她担任学校多元文化学社负责人。多元文化学社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种族,大家在这里增进了解,促进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王佳遇通过自荐、选举等一系列流程,当选为多元文化学社负责人,两年多来组织了30多场活动,让多元文化学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社团。她热爱运动,长跑、网球、游泳样样行;还参加学校的话剧演出活动……地道的英语,积极阳光的性格,让很多刚认识她的人以为她从小在西方长大。但是恰恰相反,王佳遇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式教育”。她的启蒙书籍是《弟子规》、《三字经》、《太上感应篇》、《道德经》、《了凡四训》、《论语》、《孟子》、《庄子》……一路成长,她的性格中有着深深的儒家“士大夫精神”的烙印:一方面“修身养德”,通过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熟悉王佳遇的同学和老师说,她是难得的对东方和西方文化都颇为了解的人,而两者在她的身上融合的和谐而完美。▲ 与导师、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教授及夫人合影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王佳遇的研究方向是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攻读硕博以来,课题研究和学校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全部时间,来澳洲几年,她没有逛过几次街,穿的几乎都是旧衣服。也没有时间使用社交软件,甚至连微信都没有。她的博士论文《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the Rebound Effect》,旨在解决澳大利亚提倡的轻型车辆的排放标准问题。澳大利亚政府计划通过改善轻型车辆的燃油效率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制定轻型车排放标准,减少乘用车、运动型实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油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方面,轻型车的消费者会通过直接购买能效更高的新车来回应这一强制性标准,从而减少汽油的使用。另一方面,高能效车辆的驾驶成本更低,也会对消费者带来刺激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经济情况以及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至关重要。而王佳遇的论文,通过研究经济主体在应对燃油效率变化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成本最小化问题,有助于从理论角度分析家庭和企业对燃油效率改善的响应。论文在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且通过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框架下模拟正常和政策场景,对反弹效应的实证研究做出了贡献,对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完善博士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2015 年 11月王佳遇到维多利亚大学进行游学,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中,她系统接受了CGE模型与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王佳遇很快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获得了资格证书。为了博士论文中GTAP模型与应用的精准性,王佳遇2016年8月再次赴美游学,此行获得了昆士兰大学“国际游学奖学金”支持。她在美国普渡大学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GTAP模型与应用培训班,集中学习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原理和应用。GTAP模型是由美国普渡大学教授Thomas W.Hertel所领导的全球贸易分析计划(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发展出来的,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贸易政策的分析。学习过程中,该模型的创始人Thomas W. Hertel教授曾亲自授课。参加学习的二十多个学员来自世界各地,都是经济学领域的行家里手,王佳遇是学员里最年轻的一个。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结构复杂、公式变量繁多、数据庞大,且涉及多国、多部门分析,在短期时间掌握和应用模型及其软件的难度很大。王佳遇通过非凡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GTAP资格证书。2016年10月,她应邀到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参加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方面的培训。学校为她提供了办公室并配置了完善的办公设备。在游学期间她到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署调研,汽车工业署的两位高级资深专家接待了这位来自东部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对王佳遇的研究方向与构想非常支持。为什么会这样慷慨相助,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免费提供给王佳遇用于进一步研究?除了因为王佳遇的导师John Quiggin教授在学术界的贡献与影响力外,也因为她的研究,让他们与这种致力于研究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的科学精神产生了共鸣。在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下,王佳遇的博士论文不仅对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并且论文的部分内容还被昆士兰科技大学(QUT)采用,当作考试题。王佳遇还在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上发表了《The Rebound Effect of the Australian Proposed 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和《Unscrambling the Toll Road Egg》两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做学术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严谨的科研精神必不可少,而心怀天下的情怀更是初心与动力。如何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这是当今世界的共同关注。好的政策需要好的基础研究来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持,在王佳遇看来,“能够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是一位学者应有的职责与使命”。▲ 与导师、著名经济学家、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院长Rodney Strachan教授合影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国学者1991年出生的王佳遇今年刚满27岁。她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中医专家王富龙教授,母亲张明明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中医专家。对王佳遇来说,跟随父母的足迹继续学医,似乎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坦途”。但是王佳遇从小热爱大自然,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大自然里面的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每一朵花的形态都不尽相同。”考大学时,她遵循内心的声音,毅然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梁希实验班)。“北京林业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聚集了很多国内最优秀的专家、教授、研究者,有这样的老师带领,4年的学习生涯,让我终身受用。”大学四年,王佳遇成绩优异,年年都是梁希实验班第一、梁希奖学金获得者,还曾经获得国家奖学金。她不但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阳光、积极的态度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涯。2014 年1月,王佳遇以全额奖学金的优异成绩被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攻读硕士学位,而后又被保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王佳遇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宅女”。赴澳洲留学以来,她一直没有停止对于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她先后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学协会会员”、“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协会会员”、“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会员”。留学期间,她活跃在各个国际学术会议,发出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倡议。昆士兰大学的博士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这不仅可以检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是展示博士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比赛,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用全英文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向非专业人士阐述自己的科研内容。2015年6月18日的演讲比赛上,王佳遇带来了题为《Energy Efficiency Dilemma: Analyzing the Rebound Effect》的演讲,向人们通俗地阐释节能技术和反弹效应的理论,以及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倡导人们对生活用车、用水、用电的节约再利用。她以流利的英语、生动的讲述打动全场博士生和评委,最终获得了本年度的第一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留学生获得此项比赛第一名。热爱演讲的她还是Toastmaster Club的会员,并曾荣获International Toastmaster Club“观众最喜爱的演讲者”称号。在很多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害羞而内向的,读书刻苦,但不热衷社团活动和学校公共事务。王佳遇却让她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扫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这种刻板印象。她热情、自信,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在各种学术活动中。2015年7月,在澳洲经济学家会议上,她发表了主题为《 Mandated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Revisited: Mechanical Effect versus Rebound Effect 》的主题演讲。2016年7月,王佳遇应邀参加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世界银行举办的第19届全球经济分析年会,作为会上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她发表了主题为《 Do Ligh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s Promote Environmental Goals For Australia?》的学术报告。2016年7月,王佳遇受邀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主题为《Complex Effects of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on Energy Consumption》的学术报告, 并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们互动交流,场面热烈。对其他学者提出的问题,王佳遇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受到教授和博士生们的肯定和好评。2017年2月,在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上,王佳遇发表了题目为《 Modelling the Australian Proposed Ligh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s in a CGE Framework 》的报告。在这些学术大咖云集的国际会议上,年轻的王佳遇激情而不失理性,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许多人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刮目相看。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王佳遇的视野更加开阔,也逐渐认识到在国际舞台发声的必要性。在她看来,“生命的意义决不应仅限于追求个人的成功,应当做一个从容宽广、眼光长远、心怀天下的人,希望自己的研究、呼吁和倡议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推动”。▲ 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专题报告脚踏实地做真学问熟悉王佳遇的人都知道,在学术研究之外,她也是低碳环保生活的践行者。晚上用遥控器关掉电视后,要把电视电源也关掉;洗脸、洗脚用过的水,储存起来冲洗厕所;平时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处理;长达252页的博士论文,为了不浪费资源,她从没有打印过一份,只有电子版,所有的写作、校对、修改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在北京林业大学读书期间,王佳遇就开始对于“生态环保”身体力行的实践。当同学们在旅行、聚会、打游戏、追剧时,她却一次次深入山区,进入人迹罕至的林区,到农村调研……这也源自这个年轻人的学术抱负,她深知好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只在电脑前就能做出来,而一定要经过严肃的科学考证,带着泥土芬芳的论文才更有价值,更接地气。出于对于环保的热爱,她相信“脚踏实地才能做出真学问”,而作为青年研究者,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应该走在最前面。她先后多次到福建三明市进行调研。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全国林改策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6.8%,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三明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新型经营组织建设、林业金融改革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王佳遇先后到了三明市的3个县、13个村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市林业局、县林业局、林业站、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相关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她还深入农村,采访了六十多位村干部、两百多位村民……在农村一家家走访时,由于那里的村民习惯抽烟、饮酒,有的农户家里被烟雾缭绕,她一边访问,一边咳嗽不止。但是为了完成调研,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还是本科生,但她对学术研究的严谨认真一点也不含糊。为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进行满意度评价,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王佳遇首先在检索国内外有关满意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找到了满意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相关指标,然后通过预调研,补充完善所列指标,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去除重复、表述不明确及难于获取的指标,经过这一过程共获得指标26项。再由6名著名的生态学、管理学及经济学专家组成3个评估组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16项指标,保留20项指标。并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最终写出了上万字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发表在2013年第7期《林业经济》杂志上,并被多位学者引用。2011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京北郊林区山野菜的驯化与推广”研究。她组织实地调研、考察,最终撰写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在调研中发现京郊有数十种山野菜,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山野菜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要求的环境条件、详细的栽培技术以及山野菜的食疗保健知识。特别是对山野菜“蒲公英”有深入研究,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个项目也被批准列为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 应邀在美国参加第85届Toastermater国际演讲大会登上《科技日报》头版的大学生作者大学四年,王佳遇的调研足迹遍布了许多山区。在调研中她发现,北方一些林区的油松遭到了破坏,经过仔细考察她发现,这些油松的遭遇与农民种板栗有关。“远看是绿油油的森林,走近却发现地面如同沙漠,树下没有绿草,路旁的植物已经枯萎,同时还伴有刺鼻的化学药品的气味”。这就是一些地区山区森林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由于板栗价格升高,卖得俏,村民陆陆续续把自家的几亩林地种上了板栗树。为了增产增收,农民使用“百草枯”除草剂把地面的杂草全部清除,甚至连灌木也一同被“消灭”。农民腰包鼓了,生态环境受破坏了。板栗经济林经营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环境危机。她发现,山坡上原有的大量油松,都遭到人为破坏,如树干被剥皮,树干被挖开,树枝被截断,有的树干甚至被铁丝紧紧捆住。过不了多久,这些油松就死了,再过不了多久,农民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把油松砍下山烧火,然后在原来的地方种上板栗。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农民的破坏行为,但很明显,油松身上这些不正常的“伤痕”绝非自然形成,一定是人为破坏的。有理由推测,这些被害死的油松,是因为它们不仅对农民来说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甚至妨碍了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她用“暗杀”来形容这样的行为,在心痛之余,也有一个林业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分析。她说,板栗林下寸草不生,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破坏。大雨过后,板栗树下出现深深的水流侵蚀沟,加速了水土流失。另外,纯林形成的是一种单层结构,在功能上有所不足。比如,林地营养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养分消耗过于单一,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生物产量不高,生态效益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气温较高时,还容易发生火灾,而混交林则不然。混交林中的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形成的复层结构,能充分利用光能,对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利用也是有效的。混交林所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光、热、水、气等),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复杂的枯落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一次次踩着泥土的调研,一次次与油松的“亲密接触”。她顶着严寒酷暑坚持下来。回忆起这份五年前的调研报告,王佳遇说,做为一名90后大学生,我学的是林业经济专业,更需要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所担当。所以看到油松和土地受到破坏,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反映到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至于我个人的想法很单纯,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她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写成一封长信,寄给了科技日报社。这封大学生的来信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在头版突出位置刊登一个学生的乡村调查,并加上编者按,这在科技日报的历史还是首次。编辑评价道:行文虽略带学生腔儿,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农民增收的“喜”,和对生态遭到破坏的“忧”。她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急切地告诉人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熟悉《弟子规》的“诗书”博士从小,王佳遇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还担任学生干部,曾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她爱好文艺,钢琴、手风琴、圆号、马林巴、小军鼓、定音鼓、架子鼓等乐器样样精通,大学时是学校管乐团的主力,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天赋,曾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小军鼓比赛一等奖。她出生于中医世家,国学底蕴深厚,从小父母就给她读传统文化典籍,他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让孩子从小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优秀的品德。在这样的教育下,王佳遇从小就懂得“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重要。在高三时,学习异常繁忙的时候,王佳遇坚持每天用一个多小时给同学补习功课,一直到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而就在高考前几天,恰巧也是妈妈博士论文答辩前期,为了让妈妈更好地准备答辩,她还坚持每天给妈妈做饭。这样的成竹在胸也得益于平时的积累,高考分数出来,王佳遇取得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语文128分的好成绩。在获得澳洲昆士兰大学全额奖学金即将赴澳留学前夕,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作为给爸爸的生日礼物。她在信中写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您的孩子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回望二十三年的成长旅程,哪一步不是由您的心血铺就而成的?万语千言难尽孩儿感恩之心。父亲之为人、处世、修身等方面实为吾之榜样。为了病人,您早出晚归,瑟瑟寒风哪能挡住您急病人之所急的热心,漫漫黑夜挡不住您忧国忧民的思虑。于是,温暖与爱走到了病人的心田,欢乐飞入病人的家庭。皱纹爬上了您的眉头,白发洒落在您的两鬓。爸爸,您辛苦了!……孩儿会在以后慢慢懂事,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有善心、有爱心是她的底色。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一直是奖学金的获得者。20岁的她用自己辛勤努力赢得的8000元国家奖学金和积攒的400元生活费,捐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收到捐助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工作人员找到她之后,向她表达感谢,她说:“大学费用高,用钱的地方多,我的能力有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想帮帮他们。”2017年,父亲到澳洲探望王佳遇。一天下着大雨,在校园里,王佳遇看到学校的一位环卫工人艰难地搬着垃圾桶,毫不犹豫地跑上去帮忙,帮这位工人搬走20多个垃圾桶。看到女儿被大雨淋得透湿,父亲虽然心疼,但是也感到欣慰,他说,“孩子成绩好固然让我们高兴,但她这种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更加让我们骄傲”。王佳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一位完美的“学霸”。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了多位关心她的师长的鼓励和帮助。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她题词勉励“宁静致远”,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她题词勉励“学业有成”,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为她题词勉励“祝王佳遇小朋友天天快乐,永远幸福,学业有成,心想事成”……或许是因为从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她对经济学“经世济民”的责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她耐得住寂寞,甘心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而作为一个90后,她又充满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胸怀世界和未来,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这种沉稳与热情的交织形成了这位年轻学者的独特底色。从踏上环保经济学的学术道路开始,她一路踏实前行,既感受到治学探索的艰辛,也收获了学术带来的快乐。如今,已经博士毕业的王佳遇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关注经济环保和能源问题,希望更多的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影响别人,就像将石头投入水中,会泛起一圈又一圈更大的涟漪,扩散出去影响更多人。”编辑|安吉中华儿女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花墙会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朱仲龙到宝丰周庄镇指导花农科学管护苗木

6月16日,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朱仲龙( 马履一娇红玉兰课题组核心成员),在平顶山市林业局温拥军副局长、局扶贫办主任王红举的陪同下深入河南瑞旺园林600亩连片花卉基地查看调研娇红玉兰花1号推广繁育工作,指导花农科学管护。目前河南瑞旺园林公司繁育有各种规格的"红花玉兰娇红1号"苗木占400余亩,其中幼苗繁育有26万株,据朱仲龙博士调研统计,该公司推广繁育的"红花玉兰娇红1号面积约占全国幼苗40万株繁育数量的一半。 尤其是在推广繁育方面,课题组的繁育技术水平受到的大力肯定,该苗圃繁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单品推广种植规模全国第一,管理更科学规范化 ,同时安排当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实现苗木繁育经济效益和科技推广的双丰收,受到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王双正摄

趁当年

博士生送快递,硕士当保姆月薪2万,层次越高的人,越不在乎面子

最近,有两个消息刷屏了自己朋友圈,而且自己不止看到过一次:“北大毕业生黄灿,在北大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房产中介行业工作。”“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硕士生刘双,进入了家政行业当保姆。”哪怕是这么简单两句话的总结,这样求职就业选择,就引发了很大争议:“为什么北大毕业还要去卖房子,在自己的认知里面,卖房子这种工作,即使高中没毕业也能去做,真的有点让自己怀疑如今寒窗苦读的意义,学历真的很重要吗?”“读书可能真的没有什么用,我高中毕业在卖房,人家北大毕业也一样在卖房子。”“相信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家长来说,如果自己考上北大的孩子,最终选择的工作是房产中介,在父母的眼里也会觉得读书无用。”当“名校毕业”“高材生”这些字眼和外卖,保姆,快递员这些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十分别扭,心中总会有这么一种观念:你学历那么高,就不应该去做那样的工作,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那样的工作配不上这样学历和知识层次的你,保姆,房产中介这样的工作是给那么学历不高,没什么本事的人去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教育背景的人来做这些低门槛的工作的时候,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很多时候你对一个职业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认知,你觉得它不体面,你觉得它没有前途,你觉得它赚不到什么钱,背后可能多数情况下是做工作的人不对,而不是职业本身。根据网友的测算,这位北大毕业的黄灿,从业到现在已经累计卖出去了227套二手房,还有点7套新的房子。如果按照每天均价600万的成交额来计算的话,黄灿卖出去房子的总价已经高达13亿元,光光是佣金自己就能拿到1300万。同样,拥有硕士学历刘双履历也让人惊艳,精通英语和法语,曾是大某知名通讯公司的员工,负责在肯尼亚维持客户关系,不仅能辅导孩子功课,人家烧菜做饭的技能也一样不差,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双一下子成为了家政行业的香饽饽,有一些雇主甚至开出了月薪2万的高价聘请。这两个消息一出来,一下子就挑战了网友们心中高学历配体面工作的传统认知,很多人都认为两个人都有这么高的学历,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有技术含量,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的话,那么国家耗费这么多精力去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呢?这是对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当然,这种提倡高学历应该配上高技术,体面工作的言论我们已经不止看到过一次了,如果你是名校毕业,如果你是的大家眼里的高材生,你就注定不能去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才是你应该去做的,值得去做的,大家心里都会把你对号入座,不然你就是“无能”“罪大恶极”。在我看来,职业本身没有好坏和贵贱之分,在于做的人怎么看,不做的人怎么想。延边大学博士谭超选择送快递在讨论这两个社会现象的时候,我们一开始的关注点就是不对的,我们总是拿学历去裹挟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事件发生背后的变化。为什么高学历的人都去干保姆和快递了?为什么大家对于高学历从事低门槛工作意见会那么大?为什么近几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是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明明这些人赚得比你多,你却还是一脸嫌弃呢?自己是不是该改变一下自己认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些问题,而不是去纠结什么样的学历去匹配了什么样的工作,如果非要说理由的话: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无非就是为了多赚一点钱,你觉得不体面,在生存面前,谋生事大,体面事小。你看,那些赚钱能力越强,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把“体面”“光鲜”这些词语看得越通透,往往那些被所谓的社会认知和评价所裹挟的人,不仅工资和收入比不上人家,还会拿着所谓的体面来秀优越感。我们也很强烈清晰可见地感受到,近年来这样降维生存打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一个个生活鲜活的例子再告诉我们,我们是时候改改心中的就观念了:1.32岁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谭超选择快送递。2.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张进选择送快递,觉得行行都能出人才,觉得送快递这事让自己自豪有成就感,还获得了武汉第一批有职业认证职称的快递小哥。3.月薪4万电影美术指导,选择了做一名外卖小哥。有人说这是未来找工作的趋势,高学历的人才不断下沉到各个行业,对于本身就处在行业低端和基层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这群人一来最受影响的就是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本身自身的技能不是很强,学历不是很高,会无形扩大个体之间的竞争。一场疫情下来,23万人转行开滴滴,外卖骑手多了58万,以前在很多低门槛行业见不到高学历人才,现在看来,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隐藏的社会精英存在,这些高学历人才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支柱和中坚力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当你在吐槽这样现象不该发生时候,事实上它已经势不可挡地朝你走来了,你无法拒绝,只能接受。北京林业大学快递小哥张进那么,我们再来想一想,当这样的现象成为趋势的时候,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从行业竞争来看,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高学历的人去做低门槛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和一些本身就没有什么技能,但是以那份低门槛工作为生的那群人抢饭碗,而且很大概率会让他们丢饭碗,因为他们相对你而言,几乎可以说没有丝毫的竞争力。高学历从业者的降维生存会对于行业的基层工作者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威胁,导致个体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和充分,同时也是在逼着这一部分人去努力成长,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的家政保姆行业,对于大多数人的要求都是能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带孩子这些会做就好,但是突然间有一家的保姆不仅能做这些,还能辅导孩子的功课,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还是很多家长喜欢。久而久之,雇佣这类保姆的家庭越来越多,能给孩子辅导功课也慢慢成为保姆的一项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对于那些从前只做体力活,没什么学历的保姆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标准很多保姆会因此失业,同时也会逼着一部分人去不断学习去达到这个标准,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能带动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但是个体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都面临更加充分的竞争,原来能够混日子的行业 也会变得艰难起来,那些高利润的工作,很有可能就会被更高劳动力素质的人抢走。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硕士刘双去做保姆这样的现象会有极大的不满?其实根源就是被社会评价所裹挟,如果自己是硕士学历去干保姆,会被自己周围的朋友,亲戚,家人看不起,甚至会收到一些打击尊严的评价,很多人一方面觉得面子上挂不出去,另一方面又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也就无法跨越心里的那道坎。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做什么工作,赚钱谋生难道不是多数人的最终目标吗?从赚钱这件事情上,那些所谓的面子,所谓的评价,所谓的印象,又值多少钱呢?如果一份工作能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又何必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呢?而且有往往那些越会赚钱的人,越不把面子当回事。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放下面子开始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熟了,当你用钱挽回你的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的面子能换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人尽皆知了。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成年人的世界,千万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秀优越。月薪5000的写字楼白领总会瞧不上路边卖凉皮月入过万的阿姨,觉得自己是公务员,虽然工资低,但是依然能自信抬起头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很多人都有这样心态,但是实际上办公室里面坐着的白领跟以前在工地上搬砖的农民工没什么两样,只是随着社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工作的形式变得多样化,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看似低门槛,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你是第一个做的,而且还是做的最好,那当然可以证明你的强大。我们总说人才人才,其实这个只是一个标准,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就是人才。工作无分贵贱,行行都有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更何况我们工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多赚钱,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永远别忘了自己赚钱的初心,在赚钱这件事上面没有什么高级不高级的区别,能赚到钱就是最高级。什么面子不面子,体面不体面,当你还在意这些的时候,只能说你经历得还不够多。

芄兰

90后博士王佳遇:站在国际舞台发出环保倡议

从儿时熟读《弟子规》, 涵养“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精神境界,本科的科考调查提出《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再到澳洲昆士兰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提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改进的反弹效应”等学术观点……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她一直关注祖国的生态环保。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更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美国世界银行、澳洲经济学家会议等场合发表演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声音。她叫王佳遇,是毕业于世界名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90后经济学博士。她不仅在国际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由她撰写的数千字的科考文章还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她也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昆士兰大学奖学金获得者、博士演讲比赛冠军得主,更是一位环保的推动者、宣传者、践行者。毕业典礼上的“明星”毕业典礼上,王佳遇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入场昆士兰大学是一所世界闻名的百年名校,清澈碧透的布里斯班河绕过校园,碧蓝如镜的湖水、连片的草坪让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充满了生机和诗意。澳洲时间2018年7月20日,正值北京的金秋时节。这一天是昆士兰大学特殊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正在会议礼堂举行。一个个身穿硕士、博士服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长济济一堂。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渴望憧憬。毕业典礼开始,全体观众起立,掌声欢迎所有参加本场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入场。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老师们前面的是一位黄皮肤的中国女孩儿,在满是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女孩就是王佳遇。这一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也是这一次典礼上昆士兰大学唯一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在典礼上,王佳遇被安排全程与老师们一起在主席台就坐。昆士兰大学校长第一个为她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为了见证她毕业的特殊时刻,她的导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教授和夫人专门出席了毕业典礼,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也全部出席。作为经济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对学生的要求以严格著称。为什么这位来自遥远中国的女孩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自然是源自她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王佳遇的研究方向是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攻读硕博以来,她一心扑在课题研究上,和同龄人相比,她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甚至很少使用手机,连微信都没有。她的博士论文《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the Rebound Effect》,旨在解决澳大利亚提倡的轻型车辆的排放标准问题。澳大利亚政府计划通过改善轻型车辆的燃油效率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制定轻型车排放标准,减少乘用车、运动型实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油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方面,轻型车的消费者会通过直接购买能效更高的新车来回应这一强制性标准,从而减少汽油的使用。另一方面,高能效车辆的驾驶成本更低,也会对消费者带来刺激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经济情况以及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至关重要。而王佳遇的论文,通过研究经济主体在应对燃油效率变化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成本最小化问题,有助于从理论角度分析家庭和企业对燃油效率改善的响应。论文在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且通过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框架下模拟正常和政策场景,对反弹效应的实证研究做出了贡献,对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完善博士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2015 年 11月王佳遇到维多利亚大学进行游学,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中,她系统接受了CGE模型与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王佳遇很快岀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获得了资格证书。为了博士论文中一个GTAP模型与应用的精准性,王佳遇2016年8月再次赴美游学,此行获得了昆士兰大学“国际游学奖学金”支持。她在美国普渡大学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GTAP模型与应用培训班,集中学习GTAP模型的原理和应用。该模型目前是国际公认的最精确数据分析模型,对全球经济发展战略有重大前瞻性指导意义。学习过程中,该模型的创始人Thomas W.Hertel教授曾亲自授课。参加学习的几个学员来自世界各地,都是经济学领域的行家里手。王佳遇是学员里最年轻的一个。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王佳遇通过非凡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岀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GTAP资格证书。2016年10月,她应邀到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参加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方面的培训。学校为她提供了办公室并配置了完善的办公设备。在游学期间她到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署调研,汽车工业署的两位高级资深专家接待了这位来自东部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对王佳遇的研究方向与构想非常支持。为什么会这样慷慨相助,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免费提供给王佳遇用于进一步研究?除了因为王佳遇的导师JohnQuiggin教授在学术界的贡献与影响力外,也因为她的研究,让他们与这种致力于研究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的科学精神产生了共鸣。与导师、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及夫人在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下,王佳遇的博士论文不仅对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并且论文的部分内容还被昆士兰科技大学(QUT)采用,当作考试题。王佳遇还在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EconomicAnalysisandPolicy》上发表了《The Rebound Effect of the Australian Proposed 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和《Unscrambling the Toll Road Egg》两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做学术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严谨的科研精神必不可少,而心怀天下的情怀更是初心与动力。如何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这是当今世界的共同关注。好的政策需要好的基础研究来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持,在王佳遇看来,“能够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是一位学者应有的职责与使命”。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国学者1991年出生的王佳遇今年刚满27岁。她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曾经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中医专家王富龙教授,母亲张明明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中医专家。对王佳遇来说,跟随父母的足迹继续学医,似乎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坦途”。但是王佳遇从小热爱大自然,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大自然里面的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每一朵花的形态都不尽相同。”考大学时,她遵循内心的声音,毅然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梁希实验班)。“北京林业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聚集了很多国内最优秀的专家、教授、研究者,有这样的老师带领,4年的学习生涯,让我终身受用。”王佳遇不但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阳光、积极的态度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涯。2014 年1月,王佳遇以全额奖学金的优异成绩被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攻读硕士学位,而后又被保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王佳遇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宅女”。赴澳洲留学以来,她一直没有停止对于“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她先后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学协会会员”、“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协会会员”、“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会员”。留学期间,她活跃在各个国际学术会议,发出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倡议。获得博士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冠军昆士兰大学的博士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这不仅可以检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是展示博士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比赛,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用全英文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向非专业人士阐述自己的科研内容。2015年6月18日的演讲比赛上,王佳遇带来了题为《Energy Efficiency Dilemma: Analyzing the Rebound Effect》的演讲,向人们通俗地阐释节能技术和反弹效应的理论,以及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倡导人们对生活用车、用水、用电的节约再利用。她以流利的英语、生动的讲述打动全场博士生和评委,最终获得了本年度的第一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留学生获得此项博士研究生演讲比赛第一名。热爱演讲的她还是Toastmaster Club的会员,并曾荣获International Toastmaster Club“观众最喜爱的演讲者”称号。在很多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害羞而内向的,读书刻苦,但不热衷社团活动和学校公共事务。王佳遇却让她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扫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这种刻板印象。她热情、自信,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在各种学术活动中。2015年7月,在澳洲经济学家会议上,她发表了主题为《MandatedEnergyEfficiencyPolicyRevisited:MechanicalEffectversusReboundEffect》的主题演讲。2016年7月,王佳遇应邀参加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世界银行举办的第19届全球经济分析年会,作为会上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她发表了主题为《ntalGoalsForAustralia?》的学术报告。2016年7月28日王佳遇受邀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主题为《ergyConsumption》的学术报告,并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们互动交流,场面热烈。对其他学者提出的问题,王佳遇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受到教授和博士生们的肯定和好评。2017年2月,在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上,王佳遇发表了题目为《onsStandardsinaCGEFramework》的报告。在这些学术大咖云集的国际会议上,年轻的王佳遇激情而不失理性,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许多人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刮目相看。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王佳遇的视野更加开阔,也逐渐认识到在国际舞台发声的必要性。在她看来,“生命的意义决不应仅限于追求个人的成功,应当做一个从容宽广、眼光长远、心怀天下的人,希望自己的研究、呼吁和倡议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推动”。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专题报告脚踏实地做真学问熟悉王佳遇的人都知道,在学术研究之外,她也是低碳环保生活的践行者。晚上用遥控器关掉电视后,要把电视电源也关掉;洗脸、洗脚用过的水,储存起来冲洗厕所;平时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处理;长达252页的博士论文,为了不浪费资源,她从没有打印过一份,只有电子版,所有的写作、校对、修改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在北京林业大学读书期间,王佳遇就开始对于“生态环保”身体力行的实践。当同学们在旅行、聚会、打游戏、追剧时,她却一次次深入山区,进入人迹罕至的林区,到农村调研……这也源自这个年轻人的学术抱负,她深知好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只在电脑前就能做出来,而一定要经过严肃的科学考证,带着泥土芬芳的论文才更有价值,更接地气。出于对于环保的热爱,她相信“脚踏实地才能做出真学问”,而作为青年研究者,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应该走在最前面。她先后多次到福建三明市进行调研。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全国林改策源地。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5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面积26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三明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新型经营组织建设、林业金融改革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王佳遇先后到了三明市的3个县、13个村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市林业局、县林业局、林业站、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相关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她还深入农村,采访了六十多位村干部、两百多位村民……在农村一家家走访时,由于那里的村民习惯抽烟、饮酒,有的农户家里被烟雾缭绕,她一边访问,一边咳嗽不止。但是为了完成调研,她还是一家一家地坚持了下来。虽然还是本科生,但她对学术研究的严谨认真一点也不含糊。为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进行满意度评价,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王佳遇首先在检索国内外有关满意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找到了满意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相关指标,然后通过预调研,补充完善所列指标,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去除重复、表述不明确及难于获取的指标,经过这一过程共获得指标26项。再由6名著名的生态学、管理学及经济学专家组成3个评估组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16项指标,保留20项指标。并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最终写出了上万字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发表在2013年第7期《林业经济》杂志上,并被多位学者引用。2013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京郊经济林下山野菜保护与驯化”研究。她组织实地调研、考察,最终撰写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在调研中发现京郊有数十种山野菜,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山野菜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要求的环境条件、详细的栽培技术以及山野菜的食疗保健知识。特别是对山野菜“蒲公英”有深入研究,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登上《科技日报》头版的大学生作者大学四年,王佳遇的调研足迹遍布了许多山区。在调研中她发现,北方一些林区的油松遭到了破坏,经过仔细考察她发现,这些油松的遭遇与农民种板栗有关。“远看是绿油油的森林,走近却发现地面如同沙漠,树下没有绿草,路旁的植物已经枯萎,同时还伴有刺鼻的化学药品的气味”。这就是一些地区山区森林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由于板栗价格升高,卖得俏,村民陆陆续续把自家的几亩林地种上了板栗树。为了增产增收,农民使用“百草枯”除草剂把地面的杂草全部清除,甚至连灌木也一同被“消灭”。农民腰包鼓了,生态环境受破坏了。板栗经济林经营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环境危机。她发现,山坡上原有的大量油松,都遭到人为破坏,如树干被剥皮,树干被挖开,树枝被截断,有的树干甚至被铁丝紧紧捆住。过不了多久,这些油松就死了,再过不了多久,农民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把油松砍下山烧火,然后在原来的地方种上板栗。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农民的破坏行为,但很明显,油松身上这些不正常的“伤痕”绝非自然形成,一定是人为破坏的。有理由推测,这些被害死的油松,是因为它们不仅对农民来说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甚至妨碍了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她用“暗杀”来形容这样的行为,在心痛之余,也有一个林业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分析。她说,板栗林下寸草不生,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破坏。大雨过后,板栗树下出现深深的水流侵蚀沟,加速了水土流失。另外,纯林形成的是一种单层结构,在功能上有所不足。比如,林地营养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养分消耗过于单一,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生物产量不高,生态效益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气温较高时,还容易发生火灾,而混交林则不然。混交林中的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形成的复层结构,能充分利用光能,对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利用也是有效的。混交林所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光、热、水、气等),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复杂的枯落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一次次踩着泥土的调研,一次次与油松的“亲密接触”。她顶着严寒酷暑坚持下来。回忆起这份五年前的调研报告,王佳遇说,做为一名90后大学生,我学的是林业经济专业,更需要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所担当。所以看到油松和土地受到破坏,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反映到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至于我个人的想法很单纯,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她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写成一封长信,寄给了科技日报社。这封大学生的来信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在头版突出位置刊登一个学生的乡村调查,并加上编者按,这在科技日报的历史还是首次。编辑评价道:行文虽略带学生腔儿,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农民增收的“喜”,和对生态遭到破坏的“忧”。她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急切地告诉人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熟悉《弟子规》的“诗书”博士从小,王佳遇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还担任学生干部,曾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她爱好文艺,钢琴、手风琴、圆号、马林巴、小军鼓、定音鼓、架子鼓等乐器样样精通,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天赋,曾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小军鼓比赛一等奖。她出生于中医世家,国学底蕴深厚,从小父母就给她读《弟子规》、《三字经》、《太上感应篇》、《老子道德经》、《了凡四训》、《论语》、《孟子》、《庄子》……他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让孩子从小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优秀的品德。在这样的教育下,王佳遇从小就懂得“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重要。在高三时,学习异常繁忙的时候,王佳遇坚持每天用一个多小时给同学补习功课。一直到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而就在高考前几天,恰巧也是妈妈博士论文答辩前期,为了让妈妈更好地准备答辩,她还坚持每天给妈妈做饭。这样的成竹在胸也得益于平时的积累,高考分数出来,王佳遇取得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语文128分的好成绩。在获得澳洲昆士兰大学全额奖学金即将赴澳留学前夕,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作为给爸爸的生日礼物。她在信中写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您的孩子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回望二十三年的成长旅程,哪一步不是由您的心血铺就而成的?万语千言难尽孩儿感恩之心。父亲之为人、处世、修身等方面实为吾之榜样。为了病人,您早出晚归,瑟瑟寒风哪能挡住您急病人之所急的热心,漫漫黑夜挡不住您忧国忧民的思虑。于是,温暖与爱走到了病人的心田,欢乐飞入病人的家庭。皱纹爬上了您的眉头,白发洒落在您的两鬓。爸爸,您辛苦了!……孩儿会在以后慢慢懂事,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有善心、有爱心是她的底色。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一直是奖学金的获得者。20岁的她用自己辛勤努力赢得的8000元国家奖学金和积攒的400元生活费,捐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收到捐助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工作人员找到她之后,向她表达感谢,她说:“大学费用高,用钱的地方多,我的能力有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想帮帮他们。”2017年,父亲到澳洲探望王佳遇。一天下着大雨,在校园里,王佳遇看到学校的一位环卫工人艰难地搬着垃圾桶,毫不犹豫地跑上去帮忙,帮这位工人搬走20多个垃圾桶。看到女儿被大雨淋得透湿,父亲虽然心疼,但是也感到欣慰,他说,“孩子成绩好固然让我们高兴,但她这种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更加让我们骄傲”。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王佳遇题词航天英雄杨利伟为王佳遇题词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为王佳遇题词王佳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一位完美的“学霸”。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了多位关心她的师长的鼓励和帮助。其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她题词勉励“宁静致远”,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她题词勉励“学业有成”,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为她题词勉励“祝王佳遇小朋友天天快乐,永远幸福,学业有成,心想事成”……或许是因为从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她对经济学“经世济民”的责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她耐得住寂寞,甘心做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而作为一个90后,她又充满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胸怀世界和未来,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这种沉稳与热情的交织形成了这位年轻学者的独特底色。从踏上环保经济学的学术道路开始,她一路踏实前行,既感受到治学探索的艰辛,也收获了学术带来的快乐。如今,已经博士毕业的王佳遇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关注经济环保和能源问题,希望更多的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影响别人,就像将石头投入水中,会泛起一圈又一圈更大的涟漪,扩散出去影响更多人。”(陈晰)

马青霞

判断大学强势专业的六大方法!这些大学强势专业能和985不相上下

前言:在选择专业时,会出现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的困惑。了解专业在大学中的相对实力,或者了解一个大学的优势专业,对于高中生是有好处的。如可判断大学的强势专业?结合大学冠名中的关键字从一个大学的名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本身的特色专业。比如***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等等。但是,近几年许多大学进行了合并、更名。对于这些学校,我们需要弄清该大学的前身,以前的“出身”便是保留下来的强势学科。比如燕山大学,其前身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因此该大学的机械设计变成了国家重点学科,机械类专业就是该大学的名牌重点专业。更名,合并的大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a.特色关键词没有变化。比如原华东石油大学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b.同一类大学合并一起。如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后,更名为“东华大学”,其强势专业仍然是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c.由几所不同性质的院校合并而成。其优势专业应该是两者相加。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和北京机械工程学院合并而成的,因此该大学的特色专业是计算机和机械。d.其它。如果学校背景比较复杂,只能从合并过来的学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调查。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也可称为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专业点。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或者硕士生时,是按照一级或二级学科代码进行招生的,所以: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博士点一级、二级学科硕士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在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遴选出的若干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有权在整个一级学科范围内授予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如果一个一级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点,那么其下所有的二级学科自动成为二级学科博士点),它是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升级。对于同一一级学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强于一级学科硕士点。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一级学科强于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代表一级学科的最高水平。博士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属于一级学科范畴。“博士后”表明的是一种经历。博士是最高学位,不能把“博士后”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也不能把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看成是强于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虽然二者从不同侧面代表了一级学科的最高办学水平,但一级学科博士点由国务院学位办评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则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补充,为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建立一个全面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学科体系,教育部决定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基础上,从申报学科中再择优确定一批水平较高的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对象,予以重点扶持。目前,我国共有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专业排名准确说,应该是学科排名,对于家长根据专业选择院校,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除了教育部的专业排名,还有许多民间机构也做排名。什么是好专业,至少上了大学后,你依然愿意学习你选择的专业,那就是好专业。其次才是适合你发展的专业。如果上大学后你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再好的专业也不能帮助你就业。关于就业也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好就业的专业起薪可能很低。对于不同分数的考生,专业选择可能也不同。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地区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一个专业,在北上广和二线城市的工资待遇就是不同的。这些大学强势专业能和985不相上下考研选学校就像逛淘宝一样,总是想挑最好的,性价比最高的。但是很多同学在考研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很容易被学校的名号所误导,985学校固然好。但是你选的考研专业并不一定是最突出的。有时还会因为学校的名字不够响亮,而错误的放弃了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名校。选择这些学校的强势学科,不上985又有什么关系呢?1.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具有""信息黄埔""的美誉,毕业生在通信信息领域深受欢迎。强势学科:(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在2012年最新一轮的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2.北京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中国四大交通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都是从原交通大学(南洋公学)繁衍而来,中国铁路工程·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强势学科:(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3.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冶金·材料行业的人才,一大批校友担任神华·宝钢·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拥有""钢铁摇篮""的美誉。强势学科:(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4.北京工业大学隶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地区的211工科类院校中实力相对偏弱。强势学科:(二级学科)光学·材料学·结构工程。5.北京化工大学这是一所以化工为特色,工科实力雄厚的著名大学,化工专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前十。强势学科:(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材料学·化学过程机械。6.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名北京外国语学院,主要培养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众多校友集中于外交部门,拥有""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热门院校之一,2015中国考生最青睐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十大热门语言类院校中排名第一,录取分数较高。强势学科:(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中国政法大学原名北京政法学院,也是热门大学,但由于最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大面积招生,很大程度上搞乱了法学的就业市场,法学专业已经成为就业的红牌专业,成为十大最难就业专业之一。中国政法大学相应也受到不少的冲击,热度大不如当年,但分数还是比较高。强势学科:(一级学科)法学。8.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央视的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李咏·罗京·崔永元都毕业于该校。强势学科:(二级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热门类财经院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十大热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财经大学。2015中国考生最青睐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3位,录取分数也是相当之高,比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这样的985院校还要高。强势学科:(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10.中央财经大学热门类财经院校,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界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十大热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中国考生最青睐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录取分数同样较高。强势学科:(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1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内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就业不太好,分数相对偏低。强势学科:(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12.北京林业大学被誉为""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以林业为主力,2011年农学学科全国排名前十。强势学科:(一级学科)林学。(二级学科)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13.中国石油大学原名北京石油学院,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这些专业就业都非常容易,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向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强势学科:(一级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二级学科)化学工业·矿产普查与勘探。1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矿业最高学府,校本部位于江苏徐州,同时设立北京校区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地分别办学招生。强势学科:(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二级学科)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岩土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15.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是体育类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一般来说不是普通文化生关注的大学,大部分专业要进行单独的考试和招生,只有少数专业面向普通文化考生。强势学科:(二级学科)体育学。16.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是艺术类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主要招收艺术类考生。强势学科:(二级学科)音乐学。以上就是考研强势专业能和985不相上下的大学学科介绍,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果哉

园艺学学科解读

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学科:农学一级学科代码:0902一级学科名称:园艺学专业解析什么是园艺如果你对园艺(Horticulture)这个词语比较陌生,请不要担心,其实你只是不知道这个“文绉绉”的说法而已,实际上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提起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而这类我们非常熟悉的植物其实就是园艺作物,它主要包括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园艺作物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就努力想要寻求食物的营养和健康,因此蔬菜水果在食物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在拥有一定的居住空间之后,人们就想要美化周围的环境,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则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材料。城市中精美的园林、广场上绚丽的花坛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人们互相表达情意的礼仪中,赠送水果、鲜花和盆栽也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方式之一。从这现象中不难看出,园艺作物的需求量在迅速扩大,地位也在不断上升。然而这些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园艺作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是园艺师从地方引进,在充分了解植物特点的基础之上,人为地对其进行种植、繁殖而形成的。要使消费者能够得到这些园艺作物,还需要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工作。园艺作物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具有绿化美化功能的观赏植物,对这类植物还需要进行植物造景、生态效应等应用方面的研究。简单地说,园艺学就是学习一切有关园艺作物的生产、栽培、销售以及应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通俗地说,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备培育繁殖、栽培和销售园艺作物的能力,并且具备将观赏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应用的能力,从而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园林与园艺在许多开设园艺专业的高校中,园林和园艺两个专业常常属于同一个学院。因而对于一部分并不十分熟悉园艺专业的人来说,会与园林专业混淆,甚至认为园林艺术简称“园艺”。园林专业以设计为主,主要是以生态、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和园林植物为基础,培养具有能够进行各类城市园林及公园的总体规划、地形地貌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及园林施工的综合人才的专业。园林专业的学生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营造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他们所学习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比园艺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和完整,不仅包括植物的造景,还包括地形、建筑、水体、园路等的综合布局和设计。他们需要具备精湛的手工绘图能力和熟练运用各种绘图软件的能力,能够完成各种尺度的小游园、公园、风景区的规划工作。与园林专业相比较,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对观赏植物的认知上更具深入性和完整性。他们对植物的认知不仅包括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还包括引种、繁殖、栽培、育种、销售等等。后面提到的知识内容,园林专业的学生并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而园艺作物中的蔬菜和果树是园艺专业特有的研究对象,园林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两个专业联系相对较紧密的方面是观赏植物的应用,但是两个专业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园艺专业应用方面更加关注观赏植物本身,园林专业则追求的是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效果。举例来说,在一个园林中,要在河边种一排柳树,园林专业的人更关注的是这些柳树怎么栽植才能形成景观,是栽成一条线还是随意栽,与河岸旁边的石头以及凉亭是怎么样的一个位置关系等等。同样的问题,园艺专业的人则想的是河边种的柳树离河岸能否太近,会不会土壤湿度太大导致柳树被淹死,这种柳树在栽植地点的气候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产生正常的植物形态从而产生植物景观效果,旁边的凉亭是否会遮住阳光,影响树叶的颜色,影响柳树的生长等等。其实,这两者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是不可完全分割的。试想一下,园林专业的人要是了解所要应用的观赏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点等,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加以考虑,就能够更好地根据环境条件以及美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达到预期的景观设计效果。而园艺专业的人要是知道园林应用中需要什么样的观赏植物来造景,就可以为园林植物的引种、栽培、造型和育种等工作提供有力地指导。打个比方来说,园林和园艺这两个专业就像一户人家里面的亲兄弟一样,虽然两个人长得比较相似,他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不是同一个人。可以说,这两个专业是各有特色而又相辅相成的。园艺与生物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为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生物类专业相比较,尤其是生物学等专业,园艺专业特色就在于其应用性,它的研究对象是园艺作物,需要将生物学中揭示的一般性理论原理应用到实践中,指导实际的生产活动。对于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本质以及机理的研究是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将理学研究得到的一些生命界或是植物界的普遍原理应用于园艺作物的理论就是园艺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了。所以园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获得的是农学学士,而非理学学士。例如,同样是观察植物的开花现象,生物学专业的人关心的是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开花的机理是什么,哪些物质影响其开花。而园艺专业的人则关心怎么能让其开的花比较大,颜色正,保持较长的开花时间,能否在节假日人们需要大量花材的时候开花,以满足需要。理学中的这些机理是园艺学的基础,但并不是全部。园艺专业的学生不用深入学习机理的部分,但是一定要有了解。就好像你不一定要完全知道电脑的内部运作原理是什么,但是你只要知道电脑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电脑即可。这两个专业在基础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上有交叉。作为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把握。极端地说,园艺专业的人才,如果只知道生物学原理而不会应用到园艺作物中,你就只是一个空想者,反之,如果你只会使用别人教你的做法而不知道其中的生物学背景,你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劳动力。无论你属于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不是一名合格的园艺人才。专业方向在开设园艺专业的农林类高校中,各个学校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艺专业是观赏园艺方向的,注重园林植物的学习;华中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则偏重果树方向。还有些学校是各个方向都涉及的,如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主要偏重在蔬菜和果树方向;园林植物方向则是其园林专业中划分出的一个方向。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考虑这一点,明确所要报考院校的具体专业设置情况。园艺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园艺行业内的工作时,自然竞争力很强。然而,若是毕业之后选择在园林、生物,甚至生态、环境、农作物等相关的领域就业也会有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历练,也完全能够胜任。开设哪些课程关于园艺专业的课程,这里说的主要是指观赏园艺方向,即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学习对象。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与邻近专业有部分重叠,如生物专业、园林专业等。但是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园艺专业的特点,这点在后面会详细介绍。除了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类公共课程以外,园艺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这些课程的设置类似于生物和环境专业。化学类的课程占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很大比重。前五门课程的要求是和生物专业完全一样的,需要好好掌握。而其余的课程相对于生物和环境专业的要求来说难度会略低一些,侧重于一般性学习。第二类是专业课,其中观赏园艺概论主要是对专业进行大致的介绍;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这三门课可以称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这三门课程,可以说就是成功一大半了,不管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温室的操作与管理、种苗生产、盆花生产理论与技术、切花生产理论与技术、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设计初步、园林地被种植设计、庭院设计与施工、园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给大家从各个方面展示园艺专业的内容,这些课程已经不仅仅停留于学习理论知识了,而与实际相结合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直接运用到。第三类就是专业选修课,又可以分为设计方向和植物方向。前者包括:园林艺术、美术基础、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后者则有:蔬菜概论、果树概论、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生物技术与观赏植物、观赏植物采后保鲜、花卉营养学、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种植与管理、花卉市场与国际贸易、插花花艺设计、干花的制作与应用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任意课程,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行业的了解。特别要说明的是,园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许多课程都设有实验或者实习的内容。实验多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实习地点则非常丰富,包括自己可以种植植物的圃地、植物园、各种类型的园林和公园,以及各种类型的花卉企业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主干课程选介:生物化学学习内容: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学研究、生物膜和生物力能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等。植物学学习内容: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课程内容包括植物的结构、化学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繁殖方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生理学学习内容: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水分生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矿质营养代谢、物质体内运输、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激素生理、抗逆性、植物运动。园林树木学学习内容:园林树木学主要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园林用途、栽培要点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将我国产的常见园林树种以及部分外国产的著名种类按照植物学分类的方法进行分别介绍。其中,掌握各种园林树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是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园林花卉学学习内容:园林花卉学学习要求学生懂得园林花卉的各种分类方法,掌握园林花卉栽培中环境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掌握花卉生产中涉及的现代栽培园艺与传统栽培园艺繁殖、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花期调控的技术要点。熟悉现代栽培园艺与传统栽培园艺的设施园艺中各类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特点。熟悉380种常用园林花卉的拉丁名、形态特征、主要生态习性及用途,熟练掌握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室内花卉、多肉花卉、专类花卉的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特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学习内容: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学习要掌握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理解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彩斑、重瓣性和抗逆性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和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主的现代育种技术。本课程还对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课程学习还应该懂得如何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毕业生说:园艺专业的知识比较琐碎,但是难度不大。从各方面对园艺作物有深刻认识是学习园艺的关键。学习园艺专业,认植物是最重要的任务,这项一直持续到大学结束。认植物是为了记住各个科属植物的特征。要根据其特征判断出它属于哪个科属,还要认识常见科属的模式植物。如,根据花的对称性和花序的形态可将豆科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和蝶形花亚科。三亚科形态区别的关键点就在于:含羞草亚科花为辐射状排列的,而其余两个亚科为对称排列的,但是蝶形花亚科的花冠为蝶形花冠,呈现下降复瓦状排列,而苏木亚科的花为假蝶形花冠,呈上升复瓦状排列。只要记住某些特征性的知识点,就可以区分各个植物类别了。根据雌蕊心皮的情况、花托的形态、子房与花托之间的关系以及果实的形态把蔷薇科划分为四个亚科。绣线菊亚科的花托浅杯状,离生心皮3~12个轮生,果为聚合蓇葖果;蔷薇亚科的花托凹陷成坛状或凸起成头状,离生的心皮螺旋状排列于坛状花托的内壁或头状花托的外壁,花为周位花,果实为聚合瘦果;梨亚科的花托杯状,由2~5个合生心皮的子房与花托和萼筒合生,形成下位子房上位花,果实为浆果,特称为梨果;梅亚科花托浅杯状,心皮退化到1枚,子房上位,下位花,果实为核果。总之,这些知识都是基础,只有扎实地学好了这些知识,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和名词术语,才是打好了根基,为今后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们对于植物的认知深入成了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这四门课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课程,一定要好好学习。尤其是后三门,它们属于核心课程。这三门课程既是园艺专业最核心的知识所在,也是考研、考博都会涉及的重点课程。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来说,认知某一种植物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其名称,属于哪科哪属,有哪些特征可以区别于其他物种,它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是什么。如:银杏,银杏科银杏属,学名Ginkgo biloba,落叶乔木,高可达40m;有长短枝;叶折扇形,有长柄,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雌雄异株;种子具肉质外种皮;喜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涝;深根性,生长较慢,寿命长,树干端直,秋色叶鲜黄,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植物的名称方面,除了要知道中文名称,还要知道拉丁名。因为拉丁名是国际通用的植物名称,命名具有规范性,可以避免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情况。在规范或正式的情况下,植物名称必须同时标明拉丁名。所以熟记常见观赏植物的拉丁名也是学习中的重点。通过这样的学习,要对园林植物种类、特点和园林应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知道如何才能把它种好,并根据需要更好地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例如,让你在河岸边配植“桃红柳绿”的景观,你就要注意选择红色或是粉红色的桃种类,在栽植时还要考虑碧桃不耐水湿的习性,注意栽植在岸边地势较高的地方;“柳”应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如果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应选择适应长江流域气候的垂柳,北方则应选择较为耐寒的绦柳。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景观效果。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是从早春的2、3月份开始,一直到秋季11、12月份结束。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根据我们所要学习的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的。这样便于我们观察一年之中各种常见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季象变化情况。例如,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山桃是一种小乔木,高可达10m,春天开花,开花特别早(北京在3月底即开放),花叶同放,花色有白色和粉色,叶为披针形,秋季落叶,落叶后可以观其呈暗紫红色的树干,冬芽无毛。因其喜光,常栽植于向阳的地方。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应该知道,山桃的学名(拉丁名)是Prunus davidiana,是十分耐寒、耐旱的植物,忌水湿。通过一年的观察之后还可以对园林植物进行归类、总结,不仅便于记忆,也便于应用。如在春天开花、秋天结实,且花朵和果实均具有较好观赏效果的园林植物有:山楂、海棠花、金银木、红瑞木等;夏天开花的植物相对较少,乔木有合欢、栾树、木槿、紫薇等,灌木有糯米条、珍珠梅、月季等;先花后叶的有:玉兰、紫荆、连翘、迎春等;秋叶黄色的有银杏、悬铃木、白蜡等,红色的有黄栌、元宝枫等。通过我的叙述,其实不难看出这些知识的难度不大,主要难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记忆性的东西多,要想掌握这些知识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感兴趣并且足够勤奋,注意类比和对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只要不断地在校园或者植物园中观察这些植物,对照书本上列出的特点一遍遍地重复以加深印象,就一定会记得它们的。这样今后根据需要应用这些植物时就会得心应手。在植物造景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应用,在满足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如观秋色叶),做到乔、灌、草合理搭配,季象变化丰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只在园林和园艺两个专业开设,园林专业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难度相对较低。而园艺专业的学生则需要花整整一学年的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程。遗传学主要是要靠理解,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理解了之后就能掌握,所以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弄懂知识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了。而育种学则属于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知识点很琐碎的情况,所以学习的关键点不在于弄懂知识,而在于理解之后一定要加以记忆才能正真掌握知识。当学习完这三门核心课程之后,你会发现,你对园林植物的理论认识已经十分深入了,有量变引到质变的感觉,将单个植物看成一个整体,对其从内部机理到外部特征都能够了如指掌。经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已经和绝大部分专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开始领悟到园艺专业是什么了。接下来需要从单个植物变成植物群体,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这是园艺的真正目标所在。因此需要学习各种各样应用性课程,如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温室的操作与管理、切花生产理论与技术、盆花生产理论与技术。这些课程的学习要特别注重其应用性,将理论联系实际。园艺专业也开设了一些设计类的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设计初步、庭院设计与施工、园林地被种植设计等。关于这点要说的是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绘画基础,其实园艺专业设计类的课程要求比较低。开设这类课程着重是让大家对设计有个初步的概念,万一今后需要自己做园林的话不至于完全不明白,并且和园林专业学生交流的时候要能够看得懂他们的植物设计图。总体说来,我们专业的学习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既有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验室的动手操作,还有校园内外的实习课程,甚至还可以直接到行业里面的企业去“零距离”参观学习。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是边玩边学,如果你对专业有兴趣,绝不会因为学习的方式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经常在各处继续不断认植物外,还会观察评价公园中的植物配植状况,在苗圃地里亲自种花种草,独立设计小庭院、去各种园林公司参观学习等等。大四主要集中于专业综合实习,实习的地点是在云南。云南是“植物的王国”,植物种类,尤其是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特别丰富。此外,云南的花卉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典型的园林植物生产、销售、培育、配植设计企业。在大学学习期间还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相关的某一个角度来做。如北京地区居民小区的绿化状况调查、野生百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园艺专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对园艺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觉得你要是不喜欢园艺,尤其是不喜欢花花草草,就不要选择这个专业。就拿认植物这一园艺专业的基本功来说,要是对植物感兴趣,想知道它的特点、习性,看过几次就能认识它了,记得它的特点和习性了。这点和认人很相似,你感兴趣的人,见过一次就记得他了,不感兴趣的,见过好多次也未必留下印象,老看老不记得。所以热爱园艺这是园艺专业所需要的首要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认识常见的植物,你怎么能想到在园子里要用哪些植物。不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就极有可能犯把南方气候的树种栽植到北方园林里面的错误。想在某处种上可以开红花的植物,你却不知道哪些植物的花是红色的。过硬的实践能力。你说我知道如何从山上将杜鹃花引种到园林里,各种理论措施列了一大堆,结果你栽植的杜鹃花没有多久就死了,这时候谁还会相信你说的是对的呢?所以,花是实实在在种出来的,而不是靠动嘴吹出来的。超常的耐心。园艺行业的研究对象是植物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从小苗长成成熟的个体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园艺行业每个进步都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例如,培育一个新的花卉品种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所以,相对来说,这一行业从投入到得到收益的周期较长。园艺行业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经验十分重要,属于越老越吃香类型的。报考指南110余所院校可选择:目前,全国开设园艺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10余所,北京有三所院校开设该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农学院。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在本科一批中招生,北京农学院该专业在本科二批中招生。另外,各省的农林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该专业,如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在开设园艺专业的农林类高校中,各个学校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艺专业是观赏园艺方向,注重园林植物的学习;华中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则偏重果树方向;中国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主要偏重在蔬菜和果树方向;还有些学校是各个方向都涉及,如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考虑这一点,明确所报院校的具体专业培养情况。身体要求要看清: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如果考生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中,就包括园艺专业。如《北京农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中就明确规定:“色盲色弱考生限报我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环境设计、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兽医、园林工程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院校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三个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学院设有果树、蔬菜、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观赏园艺4个教学系,1个实验室中心;1个"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中心,1个国家种质资源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创新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所);20个专业试验示范站(基地)。学院拥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及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设施园艺学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果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果树学、蔬菜学、茶学3个陕西省重点学科;有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园艺学”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B+”学院现有双聘院士3人,外聘讲座讲授1人、客座教授33人、兼职教授8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部级各类人才27人。合校以来,学院已取得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牌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副主编全国规划、统编教材19部,其中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2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部省级规划教材3部。目前,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94项,年到位经费5828多万元。合校以来,已取得省部以上级科研成果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0项,育成新品种231个;发表SCI、EI论文659篇,授权专利156项,出版专(编)著115余部。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下设果树系、蔬菜系、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园艺植物研究所、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园艺政策经济研究中心。园艺学科于2000年成为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园艺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涵盖果树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二级学科。其中,果树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点;蔬菜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学院还具有农业硕士和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级学科“园艺学”荣登“A+”。园艺学院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7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科奖励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2名;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入选者1名;北京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5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者 3名;北京青年英才计划获得者2名;1位教授兼任国际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根据学科性质和产业需求,园艺学科形成了园艺植物发育生理与品质调控、设施园艺与高效栽培技术、园艺作物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园艺产品保鲜与采后技术、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和城乡绿地规划与园林设计等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园艺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和境外合作项目110项,到帐科研经费总额达15348.8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0项。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303篇,其中IF大于5的论文56篇、IF大于9的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CSCD收录论文359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65部,译著4部。审定园艺作物新品种23个,农业部、林业部植物新品种授权1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规划设计软件著作权1项。目前,园艺学院承建有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调控”和“花卉发育生物学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苹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7个省部级教科平台。就业相对于国外的园艺行业而言,我国园艺行业产业链还不成熟,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待遇也较低。国内尚无大规模的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因此,此专业毕业的人才在就业时一方面会看见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前景,但是另一方面也会面临在目前就业面相对较窄、待遇偏差的问题。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园艺作物生产公司,包括种子、种苗、切花、盆花生产企业和苗木公司以及苗圃等。主要从事园艺作物的繁殖、栽培工作。它们要求从业者能够熟知园艺作物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具有较高的园艺作物栽培技能。此外,受降低成本和靠近消费地等因素的影响,此类企业大多数是位于大、中型城市的近郊,离市中心会有一定的距离。工作的外部环境相对辛苦,多在生产地里,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选择这个就业方向,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二是园艺作物物流公司,包括花卉的代理、运输、销售企业等。这类公司简单来说就是从事花卉贸易的公司,它们是联系不同生产单位以及生产单位与消费终端(公司或个人)的纽带。它们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销技术和外语水平。此外,这类公司主要位于大、中城市的市区,相对于生产公司而言,具有地理上的优势。而且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舒适,多在办公室中。三是园艺作物应用公司,包括园林设计和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园艺作物的植物造景、绿化工程施工以及苗木养护工作。它们要求从业者充分熟悉园林植物种类与生态习性,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素养和制图功底,掌握园林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能力和园林植物日常养护技术。这类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舒适,目前人员需求量较大,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四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中央和地方隶属的林业局、园林局、绿化管理处、各类公园等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它们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准确把握行业的整个动态和熟悉园艺行业的各项法规、条例等。这类单位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舒适,收入水平也相对比较稳定。五是园艺作物科学研究单位,包括开设园艺专业的高校以及农、林科学的科研单位等。主要从事园艺行业人才的培养、园艺科学的研究、园艺作物生物机理的研究以及育种工作等。这些单位的待遇较好,但是对于从业者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多适宜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及就业流向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26.80%就业流向:国有企业就业为3.53%;其他企业就业为23.42%;三资企业为9.43%;其他灵活就业7.81%;地方基层项目1.33%;机关为1.47%;其他事业单位3.39%;出国及退学2.95%;自由职业5.45%;就业率:89.25%。第四轮学科评估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1所,本次参评 21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6所;(16家科研机构的66个学科、5家党校的20个学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48个学科也申请参加了评估(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注: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过来人谈大学专业:园艺(本文来自网络)A园艺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率和收入怎么样,能不能说一下你们毕业班的情况?工作了,不过工作后在一家农业公司做劳资,可以说是一步一步的离开专业。我们专业的就业形式不是很好,工作有点不适合女孩子,但是只要有本科证,走入社会后一步步的转型,你照样能成功的。一点建议,大学时一定要学好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并练好打字速度。这是同等学历的人进入社会的一项法宝。英语是必备的,但在有些场合不能够体现,老板也不会一眼看出,(只要不从事国际贸易),但计算机是每个办公室必备的,每个公司必须见到的。当你进入公司的第一天你熟练的打字可能会使老板眼中一亮,给你晋升的机会。(青岛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实话!如果真喜欢这个专业就要在农学校读,四川比如说川农,而园林则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我们专业名称是园艺,但是实际上学的园艺和园林的综合,所以我们班没有人找关于园艺方面的工作,前届毕业生也一样。男生基本上都是进的园林公司搞施工或者设计,女生找的工作也有设计也有文员,还有老师和机关部门。因为我们是师范院校,如果考了教师资格证的可以参加教师公招。读研的情况是也没有纯粹找园艺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学生物方面和园林设计方面的研究生。我现在还是在机关工作,主要从事办公室和建筑方面的工作,跟专业来说不挂钩,我有一位同事毕业于川农园林专业,在我们设计院上班,情况不错,不过这个专业要求你的自身能力要强,要真的学到技术,会设计才行。软件也精。(四川师大)园艺本科毕业后,就我身边的情况来说,相当一部分人考研了。因为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没有研究生以上文凭不好找(我指的是稍带点研究类的工作,如当老师,研究员,农科院等)。当然去企业类单位本科也能行,社会上不是也有很多花卉,园林类企业吗。还有就是考公务员,或去地方上从事事业单位,也是公务员待遇。当然这是对一般人来说,有钱有关系的就不一样了,这样的人也不少。(山西农大)可以做的工作很多,一般来我们专业招人最多的是做销售的,象种子或者是农药公司。待遇还算是不错,就是要到处跑,可能做的时间很长不了,有经验了可以自己做的。还可以继续读研,几年后,再找工作。现在读研的要占到一半左右。考公务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我们班考的还不错。进公司的比跑销售的要多,但是来找人的公司较少,所以要好好的把握机会。工作环境一般要和栽培打交道,但也有例外的,那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如果平常什么也不做,学习也不努力,整天上网、吃喝,那就不好说了,找不到工作也就正常了。总的工资水平来看,学我们专业的要比学计算机、化工的要低一点,现在正式工作的一般是在1200到1600,他们一般是1600到1800,公务员现在看来是在2000左右。 (青岛农业大学)我是工作了,而且工作跟园艺没有一点关系,所以说我并没有太多对于这个工作的了解!我有些同学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比如说去种子公司做检验,去花卉公司做技术,还有去做专业相关的销售,都算是本专业的工作,不得不说,我们本专业的工作机会不多,专业相关的公司不多,但是由于毕业生较少,而且我们学校是知名的农业院校,所以机会已经完全够用了,但是更要说的是待遇相对来说都不算好,在北京的话也就是1500-2000,平均的话,跟别的专业相比算一般了,而且工作一般都比较辛苦,尤其是作技术,但也有一些工作非常清闲,都是比较极端,可能是很多本专业的公司都不是特别正规,正规的像先正达这样的企业还都是不错的!我也有很多同学都考研了,考研的话跟别的专业区别也就不大了,无非就是试验和论文,但是研究生毕业今年的情况也没有非常的理想。 (中国农业大学)看能力和机会.很多都走了营销路线,卖种子,化肥,甚至去北京买房子.张得好看的有能力的还有混进私企人力资源的.从事本专业的很少,待遇一般很低,只有长沙一个农村的公司还好,据说是个大公司的分公司,实习1700,三个月,转正2000多.总的说不是很好.不是赚钱的专业.不过如果学得精,肯吃苦,还是能值钱的,而且越老越值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专业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如果真喜欢这个专业就要在农学校读,四川比如说川农,而园林则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我们专业名称是园艺,但是实际上学的园艺和园林的综合,所以我们班没有人找关于园艺方面的工作,前届毕业生也一样。男生基本上都是进的园林公司搞施工或者设计,女生找的工作也有设计也有文员,还有老师和机关部门。因为我们是师范院校,如果考了教师资格证的可以参加教师公招。(四川师大)B园艺学些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要是想学园艺就要往深了发展,要考研深造或者更高,如果就是本科毕业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我都园艺毕业了,非常不好找工作,我们这个专业除了跑营销卖做化验员就没什么发展了,还不如学园林,做个城市绿化,公园小区设计之类的比较有发展,我就转行园林了。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不怎么好啊没什么前途!简单点说学这专业就是要当菜农,果农,花农。我劝你还是别让他们报。给你推荐个专业,报园林。园林专业是搞城市规划的,还是比较有前途的。(青岛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主要是蔬菜、花卉、果树的栽培生理及育种研究。这个专业适合喜欢搞研究的人学,毕业后多去农科院或高校(指硕士或博士)但现在的生化实验多对身体有害(当然自己可以小心防护)。本科生就业范围较广,专业对口的是去一些种子公司,不过工作辛苦但工资不高。除非真的喜欢搞科研。 (南京农大)C园艺专业在你们学校怎么样?这个专业前景如何?园艺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是不怎么好的:1,因为我们学校前身是烟台农业学校(和中专差不多),学历不是中国农业大学 的 好像现在还没有这个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烟台),你可以来我们学校考察考察 2,由于是中专型的学校 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那些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学习气氛不怎好。另外 关于园艺这个专业,我觉得前景挺好的 (如果自己家有些钱的话。更好)。(中国农业大学)我们学校只有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这两个专业,师资还是不错的,算是我校的热门专业了。(聊城大学)应该说是一个还不错的专业,发展前景也还不错。其实什么专业在未来有会有很大的发展的,这也要看一个人在校内校外的发展能力了。 (吉林农业大学)我就是园艺的。如果是想学设计,那是园林专业,不是园艺专业。学是不错了,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就是园艺出来不是很好找工作。我觉得你应该说得是园林。北京林业大学的更好。不过中国农业大学牌子大,所以出国什么的比较方便,我们系走了好多去美国的,和我一起来法国的也有6个。园林去澳大利亚的比较多,我认识的就去了3个。你可以问问具体点的,因为高考报名没有直接报园艺专业的。 (中国农业大学)我们学校虽然改称为青岛农业大学了,但是几个专业还是有很强的实力,如园艺,植保等专业,他们的人数每一年增长幅度不大,原因就是保持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走向社会的本领,我们园艺专业现在传授专业课的老师都是在博士学位以上,我不是在吹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从哪里过来,我现在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东西,当现在用到的时候,自己在重新拿起课本学习,很难了,如果想报我们学校的园艺专业,据目前的就业前景来说农业还是不很被看好,看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了,走进大学就是自己学习生存的本领,如果还想继续深造的话,我们专业的考研率在我们学校数一数二的。(青岛农业大学)园艺是个比较综合的专业,在德州学院,它可以包括园林、果树、蔬菜等课程。到大三的时候可以从这三门中选一两门作为主修课。就找工作来说,专业对男生比较占优势的。但是女生如果很出色的话,也没问题。关键在个人。德州学院的园艺,在全国来说没名气,如果有实力建议报考专门的农业院校。现在比较热门的还是园林、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德州学院)D园艺专业好不好?你对要学这个地专业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选择园艺和选择其他的都一样.只要有了长远的打算.就不用在乎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不好了.园艺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属于农口,但是专业知识,却没有农学学的专业知识多.只有到三年级才开始广泛的接触专业课,园艺的学生走出大学进入社会,很少有真正从事本专业的 大多都是从事种子 化肥 农药推销工作. (吉林农业大学)前途一般,工作好找,工资不高,农学是最被人瞧不起的专业!最好选园林专业!(聊城大学)是要找工作了还是刚开始大学学习?如果是找工作我没什么经验,只知道学这个专业不能对工作环境太挑剔,大部分工作都是在郊区,在市区内的很少,所以要摆对位置。至于学习方面,个人感觉外语很重要,因为目前国内的园艺发展还比较缓慢,大部分还是跟国外学习,所以要看很多外文资料,至于专业知识还是停留在表面,大部分东西还要在实践中学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E园艺专业本科毕业了适合考研还是找工作?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孩子应该考研,社会太残酷了,不必遭受社会的磨练。好好学习。考上研究生,毕业了找个老师的工作。 (山西农大)F园艺专业的在校生大学应该怎么过?我个人认为都没有多大的关系,关键是作为一个角色的转变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你也是从大学走过来的,我认为你在这方面应该不比我差,关键是一个角色的转变,我还是要重复这点,你可以为她指点,不必我多说。我啰嗦两句就是要学好基础课程,高数,英语,化学等是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很重要,真的,虽然大学学习已经不是唯一,但是一个大学生如果连学习都做不好,我可以说他简直没有资格上大学。至于其他的,没什么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怕犯错误,因为大一就是让你去尝试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并为之奋斗。 (中国农业大学)我当时也写过职业生涯规划,但现在从工作后的感觉来看,那时写得很幼稚,最好就建议他想想自己将来要向哪方面发展,然后就多看那方面的知识,大学,并不是要学好所有的课程,是要学好自己要发展的课程,不仅仅懂,要懂得怎么操作!(南京农大)首要任务当然是要学好基础知识了,另外要积极参加活动,发掘自己各个方面的潜力,锻炼自己,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打个好基础。 (山西农大)G园艺专业毕业去哪些单位比较好?现在基本上都是搞销售,有能力最好自己创业。(吉林农业大学)能考研的话先不必急于找工作,要不去做一些技术推广的工作也很好(如果和我们学校开的专业课一样的话),比如说去一些农药企业应聘推广师。我现在的单位就是一家农药公司,做的是业务员,正在向推广和业务的集合转型。据我的了解,以后推广师很热门。但是,我认为园艺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有的挑的不多!(青岛农业大学)你现在手里都有什么单位呢,我不知道,但建议你要选一个有发展得公司,能学到东西的,刚开始赚的少一点和多吃点苦都不要紧的,我们在毕业的前两年,重要的是学到了什么,而非赚了多少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也叫世界园艺节。它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是以增进各国的相互交流,集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于一体的规模最大的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期通常为6个月,自晚春起,经盛夏至中秋。历史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大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在亚洲,日本先后在1970年(大阪)、1975年(冲绳)、1985年(筑波)、1990年(大阪)举办过4届,韩国在1993年(大田)举办过1届,泰国在2006年(清迈)举办过1届。 1999年起,中国也举办了世园会,分别是“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A1类)、“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已经申办成功的还有"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和“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A1类)。世园会为我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环境等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金刚经

81位专任教师,9位辅导员……矿大欢迎您,新教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中国矿业大学引进专任教师81人,辅导员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副研究员1人,准聘制讲师46人、师资博士后考核合格留校任教21人;具有海外学位或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主要来自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等。专任教师(81人)谢方伟,男,1983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姜健,男,1984年1月生英国爱丁堡大学结构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乔亚宁,男,1985年7月生英国诺丁汉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邹亮,男,1987年8月生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晓,男,1989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艺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副教授杨俊,男,1987年10月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副教授张帅琪,女,1983年1月生中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毕业就职于数学学院副教授姜顺荣,男,1986年12月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毕业就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田章朋,男,1987年2月生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莎,女,1982年9月生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毕业就职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明尧,男,1984年6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物联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亚鑫,男,1990年12月生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材料学院)肖彬,男,1990年12月生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博士毕业就职于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材料学院)庞晓娟,女,1990年3月生西安交通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物理学博士毕业就职于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物理学院)钟全洁,男,1991年8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毕业就职于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物理学院)牛月坤,男,1990年05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就职于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物理学院)张宁波,男,1987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白庆升,男,1987年10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李许伟,男,1988年6月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王高峰,男,1987年11月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张娜,女,1990年3月生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刘晓蕊,女,1988年2月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冯晓巍,男,1986年10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孙强,男,1988年1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矿业工程学院邵振鲁,男,1990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安全工程学院朱金佗,男,1989年9月生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工业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安全工程学院张超林,男,1991年01月生重庆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安全工程学院刘元亮,男,1991年6月生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谢理想,男,1985年7月生武汉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汤裕,男,1989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毕业就职于机电工程学院王情情,女,1990年4月生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毕业就职于机电工程学院王威,男,1989年10月生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毕业就职于机电工程学院柏德恩,男,1987年9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机电工程学院张亮,男,1984年4月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就职于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云霄,女,1986年9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钱自卫,男,1986年10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刘晶晶,女,1989年1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段飘飘,女,1987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学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胡勇,男,1992年7月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王启庆,男,1989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张卫强,男,1989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赵俊龙,男,1989年01月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王阳,男,1989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高源,女,1989年05月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李永改,女,1989年0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梁龙,男,1989年1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江海深,男,1990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柳方景,男,1987年6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艺博士毕业就职于化工学院赵东升,男,1992年11月生英国诺丁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张建,男,1989年4月生南京农业大学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土地资源管理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高丽慧,女,1990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李怀展,男,1990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张光文,男,1989年9月11日生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环境与测绘学院韩国强,男,1990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吴翔,男,1990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廖志娟,女,1992年9月生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于控制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付东山,男,1990年02月生山东大学大学电机与电器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公铮,男,1990年5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刘臣臻,男,1989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流体力学博士毕业就职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杨文莉,女,1990年4月生清华大学数学博士毕业就职于数学学院杜佳丽,女,1992年1月生北京交通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毕业就职于数学学院张驰,男,1992年3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博士毕业就职于数学学院刘军,男,1990年6月生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毕业就职于数学学院寇旗旗,男,1988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毕业就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佳琦,男,1988年5月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博士毕业就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谭雪萍,女,1990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博士毕业就职于管理学院张大鹏,男,1991年1月生东北大学管理学博士毕业就职于管理学院杨超,男,1988年8月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毕业就职于公共管理学院余利川,男,1990年4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于公共管理学院张培婧,女,1987年7月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毕业就职于公共管理学院周银珍,女,1978年6月出生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毕业就职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汪光晔,女,1988年10月出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毕业就职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庄超然,男,1990年2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毕业就职于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文强,男,1985年1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于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李汀珅,男,1988年7月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遗产保护博士毕业就职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冯蕾,女,1976年4月生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硕士毕业就职于建筑与设计学院朱兆华,男,1988年12月生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毕业就职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尹乾,男,1989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博士毕业就职于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吕珊珊,女,1996年3月生于辽宁师范大学运动训练硕士毕业就职于体育学院崔爽,女,1993年2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毕业就职于体育学院白剑飞,男,1992年8月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硕士毕业就职于体育学院辅导员(9人)贾俊飞,男,1992年1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毕业担任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辅导员姬祥,男,1993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毕业担任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辅导员孟凡成,男,1993年9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工业工程硕士毕业担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焦敬超,男,1993年2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担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李鸣轩,男,1993年8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担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陶冰冰,女,1994年4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担任化工学院辅导员黄凯,男,1993年10月生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学术硕士毕业担任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辅导员钟珊珊,女,1993年5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担任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苏辉,男,1994年9月生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硕士毕业担任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新教师的到来,必将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矿大的明天更美好!

近仁

职场万象/985/211重压之下,被嫌弃的双非硕士

九张面孔,被缩进电脑屏幕上呈一列排开的小格子里,陆可姝穿一件条纹衬衫,梳着马尾,出现在最右侧的格子里。每个人都精心打扮过,白衬衣干净熨贴,头发抹着发蜡,一丝不乱地向后梳,或者用小发卡别住碎发。大家调整着前方摄像头的距离,挺直腰背,注视屏幕。14:00,正式开始。“我是高洋,本科和硕士都在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是企业管理。”左上角格子里的一个男生开始自我介绍。第二个格子里的人调整了坐姿,小臂上下叠着,放在桌上,“我是吴润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都实习过。”“我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在投行实习时做过尽职调查报告”,“我本科在广东,研究生在英国,今年毕业”一名女生用英文说出学校名字,“我在四川大学读企业管理硕士”、“在加拿大学金融”……3 个 985,2 个 211,3 个留学生,陆可姝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我是陆可姝,硕士在北京工商大学读经济,”轮到自己,陆可姝飞快地说出学校名称,紧接着小声补了一句:“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爱旅游的人。”屏幕里似乎有人抿着嘴,她觉得是在笑她,“要是他们刚刚网速变差就好了,”她心想,这样就没人能听出她的窘迫。群面正式环节。九个候选人要围绕一个酒店餐厅收入亏损情况展开讨论。央财的男生先就题目内容进行了要点梳理---这像是一个领导者的身份。英国留学生在他说话的空隙插入,“我来记录。”川大的女生马上接着说,“那我来计时吧。”这是一次无领导小组面试。十月底,陆可姝收到一个群面通知,是很早之前投递的华润置地集团的运营统筹岗位。网上经验帖里写,想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第一时间抢占一个角色:存在感较强的是领导者,工作简单又必不可少的角色是计时者,还会需要一个能快速思考的记录者,其他人的代号是,其他成员。从概率上来判断,能让在一旁观察的考官记住、通过这轮面试的是有角色的人。陆可姝原本想做计时者,既有存在感,又很简单。不过她没能成功。“可以从服务和管理这个框架入手,对外的服务没有到位,比如餐厅菜品把握,对内的管理也有疏忽。”抢到领导者角色的央财男生,抛出观点。“我觉得是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了信息错位。”企业管理专业的女生用了个专业名词。陆可姝默默点头,她不知道这个词,感觉对方比自己厉害。在整个十五分钟的讨论里,她只说了“嗯”、“没错”、“我也这样认为”。“肯定没戏。”合上电脑后,靠在椅背上,陆可姝望着天花板发呆,十月就要过去,秋招没有实质性进展,每一次竞争中,学历垫底的总是她,唯一收到的一场群面,似乎从报出学校名字的那一刻就被淘汰了。“北京是985、211的,我们双非没机会。”陆可姝口中所说的“双非”,是网络上对于非985、非211院校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为了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先后实施了“985”以及“211”工程大学的建设项目,共有112所大学在名单之上。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这两个工程的规范性文件失效,并不断强调企业招聘时不准设置“985”、“211”门槛。但实施了十多年之后,“985”、“211”这两组数字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代表着中国最重点的大学,无论事业单位选拔、公务员招考,以及企业前期简历筛选,都在向这两个标签倾斜。在“名校毕业生更可能是优质人才”的大众印象之下,“双非”硕士生成为一个沉默而形象黯淡的群体。网络上浮现的也多是“小镇做题家”“废柴联盟”的自我嘲讽。一方面,他们是拥有硕士学历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双非”这个标签又给他们的未来盖上了一块玻璃天花板,看起来光明,触及却难。秋招“你知道吗?当985、211(毕业生)为面试结果而焦虑的时候,我们还巴巴地跟在HR后面,赶完这家赶下家,只是为了自己的简历别被遗落在哪个犄角旮旯了。”陆可姝说起招聘会的残酷时,脸上带着笑,一副无奈又装作轻松的样子。2020年,秋招笔试几次因为难度问题冲上热搜, “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洛朗级数展示”,参加中国银行笔试的毕业生称,感觉自己参加了一次低配版的《最强大脑》。腾讯笔试则让毕业生们形容自己“宛如智障”、“第一道题就脱发”。客观题限时一个小时40道题,包括数据分析、图表分析、逻辑分析,然后是30分钟主观题,根据岗位不同、内容不同,比如,运营岗要求回答“微信小程序电商已经打通,谈一谈小程序电商相比于天猫京东淘宝有什么差异化特点?”看这些新闻的时候,陆可姝一直在想,是很难,但好歹有人还得到了这样被“虐打”的机会。这一届秋招季,也被媒体称为“最难秋招季”。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都受到了影响。《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具体说从1486万人降到了1237万人,但,求职申请人数却增加了69.82°%,从528万人增长到了896万人。在整个秋招季,她一共投递了 141 份简历,参加线上直播宣讲会4场,线下宣讲会6场,双选会3场。而那次群面,是她得到的唯一一次反馈。“疫情闹的很多线下宣讲会都没法去,学校管得太严了。”陆可姝很遗憾没机会去参加更多宣讲会。每年秋天校园招聘季,会有很多企业来办宣讲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宣讲会是陆可姝这样的“双非”们可以避开网络筛选,直接面对企业HR的机会。陆可姝早就做好了跟着企业行程单、每个学校的宣讲会都跑一趟的心理准备。结果许多线下宣讲会改成了线上直播,听起来更便利了,拿着手机在哪都能参加。但没有了线下的投递简历环节,宣讲会于她其实就没有了参加的必要。陆可姝坐在电脑前,点开直播链接,左下角不停弹出问题,“请问市场岗位今年招几个人?”、“多久会有面试消息?”,屏幕里出现网申链接,她看了几分钟,下线了。一些公司有内推通道,内推给人的感觉像是“正大光明地找关系”——有些经验帖里说,用内推码可以越过机刷简历关,直接进面试。但陆可姝的熟人关系不多,她问少数一两个在外企的学长学姐,对方婉拒了,说内推其实也没有保证。一些公众号里也会有内推的信息,当然不是无条件的。她需要先在官网完成网申,再按照要求,把公号的这篇推文无分组地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发到三百人以上的微信群里,最后再凭借截图来领取“内推码”。一般情况下,陆可姝会把这样的文章转发到家人或者同学群里,碰到粉丝或者阅读数比较少的公众号发内推消息时,干脆切换微信小号来发朋友圈、截图。她不想让更多在求职的人看到这个消息,这意味着给自己增加了竞争对手。网申邮件的正文,她总是以对这家公司的赞赏开头,“一直很喜欢公司开放的企业文化……”她知道这些公众号提供的内推码其实没什么效果,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可以把邮件发送成功“咻”的一声,想象成简历快速铺展在一位HR的面前。陆可姝记得,两年前,她刚刚研究生入学,迎接新生的学姐陈栗站在黑板前,一手撑着讲台,另一只手的食指反复敲打着桌面,“如果你们毕业之后想在北京混好点,就得立马确认方向,没有时间留给你们尝试不同领域。最好是在一个方向上做三份实习!才有机会和别人竞争。”学姐表情严肃地盯着新生们说。那时陆可姝觉得陈栗太夸张,刚入学,就要考虑就业吗?更何况,硕士研究生还会比本科毕业生差吗?一张纸陈栗并不是危言耸听。陈栗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一所211大学。不幸的是,考研失利,她被调剂到了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时,陈栗一个班二十五人,只有五个人选择工作,其余的人都继续读研究生。在当时的就业市场中,已经较少人敢用本科的学历上场拼杀。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5年,学生平均投递25.71个简历,能获得10.97 个左右的面试机会。而到了2019年,学生平均要投递36个简历,才能获得13个左右的面试机会。今年六月,陈栗从学校毕业,进入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说,“只是在支行工作”,“进不了北京分行,学历不够,没得选。”她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本科同学,去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的总行。银行体系里,分为总行、地方分行、区域支行,这些层级代表了工作地点与城中心的距离、日后是奔走营销还是坐办公室。陈栗不觉得自己比同学差,说到这儿,她有点生气,声音一下子大起来。本科成绩、在校表现,获奖荣誉、证书,她一条条对比梳理,都处于上游,唯独考研失利。陈栗说,自己很清楚选择接受调剂那一刻,就意味着就业竞争时的压力更大。研究生刚开学,她去参加公众号“金融小伙伴”的线下免费修改简历活动。二三十个学生围成一圈,主持人拿着他们的简历,一张张翻看,拿起一份来遮住名字和照片,“这就是 HR 喜欢的简历,实习经验丰富,实习内容也有专业的项目……”那页简历密密麻麻,陈栗凑近了看,只能看清加粗的公司名,是两家证券公司。主持人又挑选出一张,折了一节,学校信息也隐去,指着实习栏的那一行字——银行,业务经理助理实习生。陈栗瞄了一眼,是自己的,旁边的同学往前挤着看,被当成反面教材拎了出来,她感觉很羞愧,慢慢地,退到最外圈。回到宿舍,她去问在互联网工作的本科同学工资有多少,再对比本校研究生上一届毕业的学长学姐的薪资,前者比后者的收入还高一倍,再想到那场活动,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第一个学期过去,寒假,她跟学校的校外导师申请事务所实习,一起去外地勘察项目;研一快结束时,她每天查找公众号、微博的实习生招聘信息,盯着基金和证券公司投,“少说投了三四十家。”考上人大硕士的本科同学很快收到了几个实习面试通知。她没有,就更广泛地投,哪怕过期的实习生招聘信息,也把简历发过去,在邮件正文里强调,自己时间多,不求留用。暑假,她进入一个私募公司的投资银行部,秋招时,部门领导告诉她今年没有招人的计划,她就又找了一份实习,两份工作穿插着来,周一、周二、周三去私募公司,周四、周五去证券公司。“别人一般是两段实习经历,我是双倍。”按照当初简历修改活动给出的经验,陈栗后来的简历,在实习经历写了四段,获奖荣誉一堆,是全班最丰富的,一页纸,五号字,只留了一个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页边距,满满当当。然而,从去年秋招开始到今年四月,春招结束,她没有收到满意的offer。基金、证券、国企,这些公司的简历关直接把她拒之门外。对比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同学当年收到的面试通知,她说,“双非硕士真的就是一张纸。最终,陈栗选择了现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不想让以前的同学、老师知道自己的现状,被问起去处,就支吾着找个话题岔开,每一次发朋友圈,也会小心地进行分组发布。上个星期三中午,陈栗接到 Hr 电话,最近多出了户口名额,需要去填资料申请。按照之前的惯例,户口流程是一年左右,这个时间她可以接受。可到下午去填资料 ,时间那一栏里显示的是三年,她犹豫了。“你一个双非毕业的学生,落户北京的机会摆在面前,”HR盯着陈栗,手指着材料右下方的签名处,敲了敲说,“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户口的吸引力很大,可是三年的时间她拿不准了。她给自己的计划是一年后去英国,再读个硕士,目标院校是英国 G5 ——包括剑桥、牛津在内的五所超级精英大学。她想等再次回到招聘现场时,自己得是名校生,还是双硕士,“这是最稳妥的路线。”双非沉默者11月1日,抖音博主“伍萌同学”发了一条关于双非找工作的视频,一夜收获了5.1万点赞和2.2万转发。视频中,伍萌同学带着口罩,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对着镜头诉说自己的求职经历,“又是感觉到学历重要的一天。”正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研的张窗,高考结束的那天就承受到双非的压力。他的成绩刚刚踩一本线,仅可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二本校。做医生的父亲、做生意的母亲都不满意,“你这个二本学历不行,考个研晋升一下,得是985、211”,“向你哥学习,去好学校深造一下。”张窗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哥哥本科是在武汉一所985高校下属的三本学院,寒暑假回家,上初中的张窗问他学校生活是怎样的?他连学校的名字也不提。那时候,哥哥很沉默,家里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不发表意见。直到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他开始邀请家人去湖北玩耍,带他们游览学校,回家也总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张窗传授经验。后来,去北京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的哥哥吃饭,他指着图书馆炫耀,“我们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全国第一,这才是好学校。”实际上,高校藏书量第一名是北京大学。张窗也想复制哥哥的路径,从二本大学考研逆袭进入985。他的研究生第一志愿是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法律。结果以一名之差,被调剂至广西民族大学。张窗记得,打电话给招生办确认复试名单的时候,妈妈直接说“去二战吧。”他攥着手机不说话。“二战吗?”整整一年的重复生活,靠着肌肉记忆做过的很多遍的习题。“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了。”本科班上只有两个人考上了研究生,张窗是其中的一个,不过他知道,不会有学弟学妹打听自己的联系方式来咨询。他也不愿意和本科同学们联系。大四的暑假,许多备考二战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个小单间,像以前在宿舍一样,每天去图书馆自习十几个小时。放弃二战的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个逃兵。高中同学的聚会,他也很少出现,从广西考到天津,最后又回到了广西,没什么可说的。哥哥暑假回来和他一块吃饭,吃到一半,调侃他,“你之后就呆在广西了吧。”张窗讪讪地笑。985、211的符号总是在眼前晃。手机里弹出一个消息,“985、211 毕业生就业困难”,但他点开微博、知乎,用 140 字发表漂亮言论的人、回答出能获得大量认同的用户,好像都是名校毕业,研究生或者硕士。而双非们,聚在一起,也老是在咀嚼共同的迷茫:“我就是一个废柴了”,“后浪,我不配”。张窗在被外界否定自己身份的同时,又会以同样的标准判断自己的学校。他曾在网上查学校排名,152,比本科学校排名还靠后。他还在纸上写等式,计算两者差值,“非但没有逆袭,反而来了个更‘差’的学校。”学校与广西大学在同一条地铁线上。回学校时,地铁报广播报站,“广西大学”到了,他的反应是,这是一所 211。哥哥打来电话,他看到手机上的名字,条件反射地想到哥哥去名校读研,逆转了本科三本的局面。选课时,他去学校官网查老师的背景信息,也对老师们进行区别划分。先看博士是否毕业于985,再看硕士和本科。看到他的导师本硕都在211学校,博士在广西这所学校读的,他会替老师感到憋屈,同时,也感慨起自己的未来。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读博,博士有两条路线,申请审核和考试,前者意味着材料的繁杂,后者在于考试准备,但最后绕不过的是导师的接收。对于双非硕士生的身份,张窗没有把握能找到愿意带他的导师,同学之间的讨论总是在自嘲,“哪个老师愿意带双非硕士生嘛?”有一次,一位某所北京 985 学校的退休教授来学校办讲座,“大家,一定要考博啊,”他说着博士可以拥有的学术资源、毕业前景,“不过,你们这种学校的学生我是不会要的。”老教授不紧不慢说完,下面80 名学生都不作声了。学历,能力?9月,豆瓣里建立了“双非硕士讨论人生组”,现在已有6000余人,这个小组成了许多双非硕士生们寻找鼓励的角落。无论表达焦虑、吐槽、学术交流,都会有人在底下留言“加油”。小组简介写着,“985、211学校就那么几所/所有人都在讨论985、211的人生生活/双非本科都在忙着逆袭985、211/双非硕士好像是消失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群体/我们在干嘛 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何去何从。”当陆可姝刷不到新邮件通知时,她就会来小组刷帖子,在这里,她可以感受到不是一个人的失败。有时候,她会发现像是自己发的贴子:没有收到任何 offer,面试通知也没有几个,去过的两个也只有她一个双非,其余都是央财上财,发帖的人形容自己像是简历筛漏的,“这不是跟我一样嘛。最近,大家在讨论热播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张窗、陆可姝不约而同地对实习生丁辉表示好感,他的学历是 8 位实习生的最末端——本科就读常熟理工学院,一个二本院校,硕士考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属于法律系统认可的“五院四系”,但也不是985、211。面试时,史欣悦律师直接评价:“像你这样的简历,在初选的时候就会被筛掉,根本没有进入到面试的机会。”节目第二期有场辩论赛,八人分成两组。自由辩论环节中,丁辉所在的员工代理方稍显弱势,小组四人沉默,低头翻材料,丁辉推推眼镜,站了起来,“首先,她是不属于无故旷工行为……”,他流利地背出法条,由浅入深进行逻辑论证,一条条驳倒对方的论据。这个小组赢得了这场辩论赛的胜利。陆可姝一直在追这个节目,丁辉给了她一个印证,学历与能力是两回事,“特别想看丁辉吊打这群精英们!” 不过,最佳辩手最终给了同组一位海外留学生。陆可姝为丁辉不平,“和许多人一样,再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些学历,早就输了。”11 月 3 日,陆可姝又收到一封邮件,“现邀请您参加初面……”这是她秋招以来,收到的第一个真实的“面对面”面试。面试地点长沙,距离北京1483公里。湖南是她的家乡。秋招无望后,她听从了妈妈和男友的劝说,“回来试试吧,这儿也有好单位。”列车到达长沙南。南方城市湿润,陆可姝把口罩摘掉,深呼吸一口,空气里的水分爬进鼻腔,不再感觉干得刺痛。去年第一次在北京过冬天,早上醒来桌上的水杯干了,皮肤表面用手指划一下就有一道白色的皮屑,呼吸时的感觉像是空气在鼻子里冲撞,不舒畅。但那时她还是想毕业留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她去北京工作的朋友家里玩,两层楼的 Loft,一整面墙的落地窗,躺在沙发上,猫在她身上踩来踩去,远处还在继续盖小区高楼,她当时想,等自己毕业时是不是就可以租在那儿。陆可姝在湖南湘潭出生、长大,本科时在长沙一所三本院校读财管专业。“留在长沙”是那时同学里最有出息的目标了。后来,她通过英语六级、在北京读研、获得硕士学历......如今,再回到长沙。第二天就要去北辰三角洲的一家银行面试了。她从衣柜最下面翻出一件白衬衫,抖了抖,衣服挤在一起,袖口被褶皱分成了三节,站在镜子前,这衬衫让她看起来像是某位工作了一整天的教导主任,疲惫、严肃。她又翻出一件挂着的条纹衬衫和一条西装裤,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笑的清瘦女孩,对着镜子歪了歪头,这回有点满意了。(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四月

封面|王佳遇 90后经济学博士的环保情怀

本刊记者 陈晰从儿时熟读中华文化典籍, 涵养“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精神境界,本科的科考调查提出《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再到澳洲昆士兰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提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改进的反弹效应”等学术观点……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她一直关注祖国的生态环保。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更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美国世界银行、澳洲经济学家会议等场合发表演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声音。她叫王佳遇,是毕业于世界名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90后经济学博士。她不仅在国际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由她撰写的数千字的科考文章还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她也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昆士兰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博士演讲比赛冠军得主、更是一位环保的推动者、宣传者、践行者。毕业典礼上的“明星”昆士兰大学是一所世界闻名的百年名校,清澈碧透的布里斯班河绕过校园,碧蓝如镜的湖水、连片的草坪让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充满了生机和诗意。澳洲时间2018年7月20日,正值金秋时节。这一天是昆士兰大学特殊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正在会议礼堂举行。一个个身穿学士、硕士、博士服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长济济一堂。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渴望憧憬。▲ 毕业典礼上,王佳遇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入场毕业典礼开始,全体观众起立,掌声欢迎所有参加本场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入场。走在旗手身后第一个、老师们前面的是一位黄皮肤的中国女孩儿,在满是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女孩就是王佳遇。这一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也是这一次毕业典礼上昆士兰大学唯一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 在典礼上,王佳遇被安排全程与老师们一起在主席台就坐。昆士兰大学校长第一个为她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为了见证她毕业的特殊时刻,她的导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教授和夫人专门出席了毕业典礼,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也全部出席。作为经济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对学生的要求以严格著称。为什么这位来自遥远中国的女孩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自然是源自她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事实上,王佳遇不仅仅是毕业典礼上的“明星”,在整个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她的表现都同样耀眼。博士期间,她曾经连续两年担任经济学院人才招聘面试会评委。每年一度的经济学院人才招聘面试会评委由院系领导、本院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外院教授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王佳遇是当时坐在评委席上的学生代表,也是唯一的一位学生代表。她担任学校多元文化学社负责人。多元文化学社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种族,大家在这里增进了解,促进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王佳遇通过自荐、选举等一系列流程,当选为多元文化学社负责人,两年多来组织了30多场活动,让多元文化学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社团。她热爱运动,长跑、网球、游泳样样行;还参加学校的话剧演出活动……地道的英语,积极阳光的性格,让很多刚认识她的人以为她从小在西方长大。但是恰恰相反,王佳遇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式教育”。她的启蒙书籍是《弟子规》、《三字经》、《太上感应篇》、《道德经》、《了凡四训》、《论语》、《孟子》、《庄子》……一路成长,她的性格中有着深深的儒家“士大夫精神”的烙印:一方面“修身养德”,通过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熟悉王佳遇的同学和老师说,她是难得的对东方和西方文化都颇为了解的人,而两者在她的身上融合的和谐而完美。▲ 与导师、著名经济学家John Quiggin教授及夫人合影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王佳遇的研究方向是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攻读硕博以来,课题研究和学校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全部时间,来澳洲几年,她没有逛过几次街,穿的几乎都是旧衣服。也没有时间使用社交软件,甚至连微信都没有。她的博士论文《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the Rebound Effect》,旨在解决澳大利亚提倡的轻型车辆的排放标准问题。澳大利亚政府计划通过改善轻型车辆的燃油效率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制定轻型车排放标准,减少乘用车、运动型实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油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方面,轻型车的消费者会通过直接购买能效更高的新车来回应这一强制性标准,从而减少汽油的使用。另一方面,高能效车辆的驾驶成本更低,也会对消费者带来刺激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经济情况以及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至关重要。而王佳遇的论文,通过研究经济主体在应对燃油效率变化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成本最小化问题,有助于从理论角度分析家庭和企业对燃油效率改善的响应。论文在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且通过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框架下模拟正常和政策场景,对反弹效应的实证研究做出了贡献,对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完善博士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2015 年 11月王佳遇到维多利亚大学进行游学,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中,她系统接受了CGE模型与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王佳遇很快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获得了资格证书。为了博士论文中GTAP模型与应用的精准性,王佳遇2016年8月再次赴美游学,此行获得了昆士兰大学“国际游学奖学金”支持。她在美国普渡大学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GTAP模型与应用培训班,集中学习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原理和应用。GTAP模型是由美国普渡大学教授Thomas W.Hertel所领导的全球贸易分析计划(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发展出来的,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贸易政策的分析。学习过程中,该模型的创始人Thomas W. Hertel教授曾亲自授课。参加学习的二十多个学员来自世界各地,都是经济学领域的行家里手,王佳遇是学员里最年轻的一个。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结构复杂、公式变量繁多、数据庞大,且涉及多国、多部门分析,在短期时间掌握和应用模型及其软件的难度很大。王佳遇通过非凡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GTAP资格证书。2016年10月,她应邀到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参加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方面的培训。学校为她提供了办公室并配置了完善的办公设备。在游学期间她到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署调研,汽车工业署的两位高级资深专家接待了这位来自东部名校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对王佳遇的研究方向与构想非常支持。为什么会这样慷慨相助,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免费提供给王佳遇用于进一步研究?除了因为王佳遇的导师John Quiggin教授在学术界的贡献与影响力外,也因为她的研究,让他们与这种致力于研究减少CO2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方针政策的科学精神产生了共鸣。在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下,王佳遇的博士论文不仅对丰富车辆燃油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并且论文的部分内容还被昆士兰科技大学(QUT)采用,当作考试题。王佳遇还在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上发表了《The Rebound Effect of the Australian Proposed Light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和《Unscrambling the Toll Road Egg》两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做学术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严谨的科研精神必不可少,而心怀天下的情怀更是初心与动力。如何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这是当今世界的共同关注。好的政策需要好的基础研究来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持,在王佳遇看来,“能够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是一位学者应有的职责与使命”。▲ 与导师、著名经济学家、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院长Rodney Strachan教授合影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国学者1991年出生的王佳遇今年刚满27岁。她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中医专家王富龙教授,母亲张明明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中医专家。对王佳遇来说,跟随父母的足迹继续学医,似乎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坦途”。但是王佳遇从小热爱大自然,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大自然里面的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每一朵花的形态都不尽相同。”考大学时,她遵循内心的声音,毅然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梁希实验班)。“北京林业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聚集了很多国内最优秀的专家、教授、研究者,有这样的老师带领,4年的学习生涯,让我终身受用。”大学四年,王佳遇成绩优异,年年都是梁希实验班第一、梁希奖学金获得者,还曾经获得国家奖学金。她不但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阳光、积极的态度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涯。2014 年1月,王佳遇以全额奖学金的优异成绩被澳洲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攻读硕士学位,而后又被保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王佳遇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宅女”。赴澳洲留学以来,她一直没有停止对于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她先后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学协会会员”、“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协会会员”、“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会员”。留学期间,她活跃在各个国际学术会议,发出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的环保倡议。昆士兰大学的博士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这不仅可以检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是展示博士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比赛,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用全英文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向非专业人士阐述自己的科研内容。2015年6月18日的演讲比赛上,王佳遇带来了题为《Energy Efficiency Dilemma: Analyzing the Rebound Effect》的演讲,向人们通俗地阐释节能技术和反弹效应的理论,以及节能环保降低CO2的排放量,保护全球空气环境,倡导人们对生活用车、用水、用电的节约再利用。她以流利的英语、生动的讲述打动全场博士生和评委,最终获得了本年度的第一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留学生获得此项比赛第一名。热爱演讲的她还是Toastmaster Club的会员,并曾荣获International Toastmaster Club“观众最喜爱的演讲者”称号。在很多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害羞而内向的,读书刻苦,但不热衷社团活动和学校公共事务。王佳遇却让她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扫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这种刻板印象。她热情、自信,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在各种学术活动中。2015年7月,在澳洲经济学家会议上,她发表了主题为《 Mandated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Revisited: Mechanical Effect versus Rebound Effect 》的主题演讲。2016年7月,王佳遇应邀参加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世界银行举办的第19届全球经济分析年会,作为会上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她发表了主题为《 Do Ligh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s Promote Environmental Goals For Australia?》的学术报告。2016年7月,王佳遇受邀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主题为《Complex Effects of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on Energy Consumption》的学术报告, 并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们互动交流,场面热烈。对其他学者提出的问题,王佳遇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受到教授和博士生们的肯定和好评。2017年2月,在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议上,王佳遇发表了题目为《 Modelling the Australian Proposed Ligh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s in a CGE Framework 》的报告。在这些学术大咖云集的国际会议上,年轻的王佳遇激情而不失理性,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许多人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刮目相看。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王佳遇的视野更加开阔,也逐渐认识到在国际舞台发声的必要性。在她看来,“生命的意义决不应仅限于追求个人的成功,应当做一个从容宽广、眼光长远、心怀天下的人,希望自己的研究、呼吁和倡议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推动”。▲ 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专题报告脚踏实地做真学问熟悉王佳遇的人都知道,在学术研究之外,她也是低碳环保生活的践行者。晚上用遥控器关掉电视后,要把电视电源也关掉;洗脸、洗脚用过的水,储存起来冲洗厕所;平时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处理;长达252页的博士论文,为了不浪费资源,她从没有打印过一份,只有电子版,所有的写作、校对、修改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在北京林业大学读书期间,王佳遇就开始对于“生态环保”身体力行的实践。当同学们在旅行、聚会、打游戏、追剧时,她却一次次深入山区,进入人迹罕至的林区,到农村调研……这也源自这个年轻人的学术抱负,她深知好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只在电脑前就能做出来,而一定要经过严肃的科学考证,带着泥土芬芳的论文才更有价值,更接地气。出于对于环保的热爱,她相信“脚踏实地才能做出真学问”,而作为青年研究者,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应该走在最前面。她先后多次到福建三明市进行调研。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全国林改策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6.8%,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三明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新型经营组织建设、林业金融改革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王佳遇先后到了三明市的3个县、13个村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市林业局、县林业局、林业站、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相关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她还深入农村,采访了六十多位村干部、两百多位村民……在农村一家家走访时,由于那里的村民习惯抽烟、饮酒,有的农户家里被烟雾缭绕,她一边访问,一边咳嗽不止。但是为了完成调研,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还是本科生,但她对学术研究的严谨认真一点也不含糊。为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进行满意度评价,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王佳遇首先在检索国内外有关满意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找到了满意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相关指标,然后通过预调研,补充完善所列指标,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去除重复、表述不明确及难于获取的指标,经过这一过程共获得指标26项。再由6名著名的生态学、管理学及经济学专家组成3个评估组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16项指标,保留20项指标。并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最终写出了上万字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发表在2013年第7期《林业经济》杂志上,并被多位学者引用。2011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京北郊林区山野菜的驯化与推广”研究。她组织实地调研、考察,最终撰写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在调研中发现京郊有数十种山野菜,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山野菜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要求的环境条件、详细的栽培技术以及山野菜的食疗保健知识。特别是对山野菜“蒲公英”有深入研究,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个项目也被批准列为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 应邀在美国参加第85届Toastermater国际演讲大会登上《科技日报》头版的大学生作者大学四年,王佳遇的调研足迹遍布了许多山区。在调研中她发现,北方一些林区的油松遭到了破坏,经过仔细考察她发现,这些油松的遭遇与农民种板栗有关。“远看是绿油油的森林,走近却发现地面如同沙漠,树下没有绿草,路旁的植物已经枯萎,同时还伴有刺鼻的化学药品的气味”。这就是一些地区山区森林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由于板栗价格升高,卖得俏,村民陆陆续续把自家的几亩林地种上了板栗树。为了增产增收,农民使用“百草枯”除草剂把地面的杂草全部清除,甚至连灌木也一同被“消灭”。农民腰包鼓了,生态环境受破坏了。板栗经济林经营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环境危机。她发现,山坡上原有的大量油松,都遭到人为破坏,如树干被剥皮,树干被挖开,树枝被截断,有的树干甚至被铁丝紧紧捆住。过不了多久,这些油松就死了,再过不了多久,农民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把油松砍下山烧火,然后在原来的地方种上板栗。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农民的破坏行为,但很明显,油松身上这些不正常的“伤痕”绝非自然形成,一定是人为破坏的。有理由推测,这些被害死的油松,是因为它们不仅对农民来说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甚至妨碍了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她用“暗杀”来形容这样的行为,在心痛之余,也有一个林业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分析。她说,板栗林下寸草不生,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破坏。大雨过后,板栗树下出现深深的水流侵蚀沟,加速了水土流失。另外,纯林形成的是一种单层结构,在功能上有所不足。比如,林地营养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养分消耗过于单一,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生物产量不高,生态效益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气温较高时,还容易发生火灾,而混交林则不然。混交林中的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形成的复层结构,能充分利用光能,对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利用也是有效的。混交林所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光、热、水、气等),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复杂的枯落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一次次踩着泥土的调研,一次次与油松的“亲密接触”。她顶着严寒酷暑坚持下来。回忆起这份五年前的调研报告,王佳遇说,做为一名90后大学生,我学的是林业经济专业,更需要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所担当。所以看到油松和土地受到破坏,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反映到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至于我个人的想法很单纯,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她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写成一封长信,寄给了科技日报社。这封大学生的来信登上了《科技日报》头版。在头版突出位置刊登一个学生的乡村调查,并加上编者按,这在科技日报的历史还是首次。编辑评价道:行文虽略带学生腔儿,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农民增收的“喜”,和对生态遭到破坏的“忧”。她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急切地告诉人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警惕经济林背后的“绿色沙漠”。熟悉《弟子规》的“诗书”博士从小,王佳遇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还担任学生干部,曾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她爱好文艺,钢琴、手风琴、圆号、马林巴、小军鼓、定音鼓、架子鼓等乐器样样精通,大学时是学校管乐团的主力,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天赋,曾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小军鼓比赛一等奖。她出生于中医世家,国学底蕴深厚,从小父母就给她读传统文化典籍,他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让孩子从小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优秀的品德。在这样的教育下,王佳遇从小就懂得“行孝、感恩、服务、奉献、利他”的重要。在高三时,学习异常繁忙的时候,王佳遇坚持每天用一个多小时给同学补习功课,一直到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而就在高考前几天,恰巧也是妈妈博士论文答辩前期,为了让妈妈更好地准备答辩,她还坚持每天给妈妈做饭。这样的成竹在胸也得益于平时的积累,高考分数出来,王佳遇取得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语文128分的好成绩。在获得澳洲昆士兰大学全额奖学金即将赴澳留学前夕,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作为给爸爸的生日礼物。她在信中写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您的孩子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回望二十三年的成长旅程,哪一步不是由您的心血铺就而成的?万语千言难尽孩儿感恩之心。父亲之为人、处世、修身等方面实为吾之榜样。为了病人,您早出晚归,瑟瑟寒风哪能挡住您急病人之所急的热心,漫漫黑夜挡不住您忧国忧民的思虑。于是,温暖与爱走到了病人的心田,欢乐飞入病人的家庭。皱纹爬上了您的眉头,白发洒落在您的两鬓。爸爸,您辛苦了!……孩儿会在以后慢慢懂事,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有善心、有爱心是她的底色。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一直是奖学金的获得者。20岁的她用自己辛勤努力赢得的8000元国家奖学金和积攒的400元生活费,捐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收到捐助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工作人员找到她之后,向她表达感谢,她说:“大学费用高,用钱的地方多,我的能力有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想帮帮他们。”2017年,父亲到澳洲探望王佳遇。一天下着大雨,在校园里,王佳遇看到学校的一位环卫工人艰难地搬着垃圾桶,毫不犹豫地跑上去帮忙,帮这位工人搬走20多个垃圾桶。看到女儿被大雨淋得透湿,父亲虽然心疼,但是也感到欣慰,他说,“孩子成绩好固然让我们高兴,但她这种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更加让我们骄傲”。王佳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一位完美的“学霸”。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了多位关心她的师长的鼓励和帮助。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她题词勉励“宁静致远”,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她题词勉励“学业有成”,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为她题词勉励“祝王佳遇小朋友天天快乐,永远幸福,学业有成,心想事成”……或许是因为从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她对经济学“经世济民”的责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她耐得住寂寞,甘心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而作为一个90后,她又充满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胸怀世界和未来,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这种沉稳与热情的交织形成了这位年轻学者的独特底色。从踏上环保经济学的学术道路开始,她一路踏实前行,既感受到治学探索的艰辛,也收获了学术带来的快乐。如今,已经博士毕业的王佳遇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关注经济环保和能源问题,希望更多的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影响别人,就像将石头投入水中,会泛起一圈又一圈更大的涟漪,扩散出去影响更多人。”编辑|安吉中华儿女家国天下,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