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显示,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拟任省属高校副职。卢艳丽是位“80后”,出生于1982年12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其本科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卢艳丽突然“转行”,“半路出家”跨考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她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自学,一个个查询不懂的专业术语。不仅成功跨专业考研,还一路读到博士,拿下了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农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读博期间,她还获得教育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留学。留学期满后,卢艳丽继续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华中农大等访问交流。2010年,回到母校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据四川农业大学官网,卢艳丽拒绝了去北京和澳大利亚的工作机会,“她表示,在学校时看到的是学校的不足;但离开母校在国外时,却一直在念叨着母校的好”。2010年以来,卢艳丽花了近10年时间研究玉米,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的基因秘密。据四川农业大学官网:她发展了数量性状遗传定位和基因型缺失推算新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引入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成功解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她发掘了一批以ZmARF31为主的玉米抗逆新基因,以响应干旱胁迫的smRNA和自然反义转录本为主的调控网络及具分子育种价值的功能标记,并系统揭示了表观调控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等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逆玉米新材料,并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50,授权国家专利6项。此外,理论研究结合育种实践,卢艳丽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主持选育新品种1个(荣玉甜99),参加选育新品种9个(荣玉1210等),现已广泛推广应用并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四川农业大学官网评价说,“卢艳丽的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且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1月,在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上,卢艳丽表示,她的科研精神就是永不言败,就像四川人打麻将,推倒再来、血战到底!虽然在科研这条路上也曾低落彷徨,但更多的是在生物世界里感受神奇,收获惊喜,“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动摇或者犹豫,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清楚你自己的方向,坚持下去”,“当你遇到挫折就坚持着再往前走一步,往往就看见光明”。卢艳丽简历卢艳丽,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2月生,博士研究生,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玉米研究所所长,2016年8月任现职级。 2001.07-2005.06 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5.07-2010.06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8.10-2009.09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公派博士留学生2009.10-2010.12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任consultant scientist 2010.6-2012.04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12.04-2014.09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任研究员(2013.06-2014.01 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访问交流)2014.09/2016.09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16.08 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玉米研究所所长推荐阅读在市委工作了19年的他,调离2个月后被查市委书记请客撸串汲斌昌已任山东省领导林逸同志遗体在福州告别韩正任组长,赵克志、夏宝龙任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亮相刘勇军少将已任武警部队副参谋长为这事,青岛市长“非常上火”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当了8年县委书记的他,跑官要官这17人,全部被责令辞去这个职务两大央企,对调总经理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北京基因组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所长薛勇彪、党委书记王丽萍,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总经理曾伟经等出席签约仪式。中科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运桂与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华为云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张海鹏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签约仪式前,双方举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表示:“ 随着AI在各行各业的成功落地实践,AI更广泛的行业应用和价值发挥令人期待。目前华为云EI在科研行业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通过华为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可以与北京基因组所共同完成基因组学领域的信息化升级,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推动基因组学研究在行业内的研发应用。”北京基因组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所长薛勇彪表示:“ 北京基因组所将与华为云合作,推进我国基因组学数据信息化及精准医学转化应用。在过去一年中,基因组所挂牌成立“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成为生物信息科研机构国家队。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心第一时间上线了新冠病毒信息库,为新冠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双方会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共同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曾伟经对北京基因组所一直以来对华为的支持表达感谢,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华为迫切需要更多“懂行人”加入进来,专注行业本质,共同深耕,沉浸其中,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根据协议,北京基因组所与华为云将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在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提升我国基因组科学与技术研究水平,加快基因组学研究研发应用的数字化发展进程。
中国科学院有很多下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从中国科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动手能力比较强,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而且中国科学院毕业的硕士生继续读博的占很大比例(直博比例也比较高),如果你报考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基础课期间在北京国科大就读,研二回到报考的研究所,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同的是,国科大学生毕业时,没有校园宣讲会,但是每个研究所在其所属的科研领域影响都比较大,所以国科大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容易,优秀的毕业生甚至可以留所工作。一般在京的研究所,考研竞争比较激烈,京外的研究所相对容易被录取,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合适的研究所。小编分享的调剂信息都是京外的研究所,调剂竞争也比较大,但是大家要勇敢尝试,争取今年上岸。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拟接收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的调剂考生参加复试。由于小编找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接收调剂的信息比较晚,报名时间有点紧张,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4月20号发布调剂公告,4月30号下午17点截止报名,有调剂意向的朋友,抓紧时间报名。一.调剂专业及分数线: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调剂要求:1. 总分及单科均符合我单位要求;2. 原报考专业必须与拟申请调剂专业相近、原报考类别必须为学术型硕士。3. 初试考试科目中英语、数学必须为英语一、数学一,专业课相近。0854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调剂要求:1. 总分及单科分数均符合我单位要求;2. 原报考专业必须与拟申请调剂专业相近、原报考类别不限(学硕、专硕均可)。3. 初试考试科目中英语、数学必须为英语一、数学一,专业课相同或相近。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0日(周四)下午17:00,逾期不再受理。另:我单位有若干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名额,考生若有意报考,总分及单科均符合上海科技大学的要求,登陆上海科技大学招生网查询、报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今年有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调剂名额,虽然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地甘肃属于B类,但是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由国科大进行统一学籍管理,所以调剂分数要求也是按A类的分数线接收调剂生。如果一志愿报告国科大,报考单位也应该选择北京的国科大,然后再选择下属的研究所。申请条件:1. 申请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2. 初试科目与申请调剂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虽然新疆天文台接收的调剂专业为天体物理”及“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但是对考生的本科所学专业要求比较宽泛,如果有同学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感兴趣,可以考虑未来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一)调剂需求2020年接收调剂专业为“天体物理”及“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学术型研究生、,适合天文、物理、数学、化学、光学、机械、微电子、计算机、信息、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生报考。(二)申请条件申请调整考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学术型硕士考生。2.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条件。3.初试考试科目与所要调剂专业科目相同或相近。4.初试各科分数及总分须达到A区理学国家分数线要求。5.同等条件下,英语成绩优秀或有软件编程特长者优先考虑。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重点培养新疆城镇生态建设与工矿区生态修复、干旱区污染修复与废弃物利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特殊功能基因发掘与新品种培育、新疆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今年有调剂名额,相对而言考生竞争比较小,上岸成功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接收调剂专业:生态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等专业的调剂考生。3. 申请调剂的考生须在调剂系统开通后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调剂信息,报考单位选择“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院系选择“102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也非常不错,接收调剂的部分专业比较冷门,不过如果有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调剂时遇到的竞争就会比较少,调剂成功的可能会比较大。一、复试分数线二、专业硕士调剂要求1、达到我所复试分数线的考生。2、初试报考专业或报考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地质类。3、初试第三单元考试科目为统考数学一或者数学二。4、初试第二单元考试科目为英语一或者英语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先后参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吉林地区近年来流失的人才比较多,对长春光机所也有所影响,但是长春光机所总体的科研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符合调剂调剂条件的要抓住机会。2020年长春光机所预计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术型硕士)、电路与系统(学术型硕士)、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机械(专业硕士)招收调剂考生。请相同或相近专业有意向调剂来长春光机所的考生登录我所研究生教育网主页右侧信息系统中的硕士研究生调剂申报系统填写申请信息。登录调剂申报系统时请使用IE浏览器,未按要求填报系统者不予受理。注意事项:一、考生的考试科目二应为英语一,考试科目三(业务课一)应为数学一。二、每人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三、调剂系统中所有项目均为必填项,没有的请填写“无”。四、考生需符合我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报考条件。五、个人照片无须上传。已提交调剂申请的考生无需再电话咨询。接收申请截止日期2020年4月30日。对于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预计将在一周内电话或短信通知。
2020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在国际期刊Genome Biology发表题为CircAtlas: an integrated resource of one millionhighly accurate circular RNAs from 1070 vertebrate transcriptom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现有的海量转录组数据,采用多维数据智能整合分析手段,成功解析了跨物种、多组织、大样本的环形转录本表达特征和进化规律,为探索真核生物复杂多变的环形RNA全貌和产生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近年来,环形RNA作为一类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生物系统调控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不断被扩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更是将环形RNA研究带入了大数据时代,使之迅速成为 RNA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环形RNA转录组数据的大量积累,给研究人员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转录组数据海洋中高效筛选和获取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环形RNA分子。物种信息的日益丰富为全面解读复杂的环形RNA转录调控过程打开新的突破口:基于多物种的进化保守性分析将有助于筛选出具有潜在功能的环形转录本,而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则可以从不同层次解析环形RNA的表达调控过程。研究人员通过整合自有及公共转录组数据,获得覆盖6个物种(人、猴、小鼠、大鼠、猪和鸡)的19个组织类型,共计1070个转录组数据集,构建了目前覆盖物种最广、数据最齐全的环形RNA整合数据资源平台circAltas (http://circatlas.biols.ac.cn)。该平台收录超过100万个高质量的环形RNA分子,其中>80%具有全长转录本序列。此外,通过整合功能组学数据和注释信息,为环形RNA数据挖掘和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和技术保障。图1. 环形RNA整合数据资源和挖掘平台——circAtlas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保守环形RNA识别方法和保守性多层次评估机制。通过结合全局比对和反向剪接位点的局部比对特征,筛选出超过12万保守的环形RNA,并进一步结合物种间、组织间和个体间的表达一致性对其保守性进行打分(Multiple Conservation Score),直观反映出环形转录本在不同层次的保守性和进化规律,对功能环形RNA分子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人员还结合保守性和表达量信息,对收录的环形RNA进行重新命名,并提供多个环形RNA数据库间的名称查询和转换功能,厘清了环形RNA领域存在的命名混乱问题。此外,利用重建的环形RNA全长序列,该团队首次通过大规模分析其可能的ORF和IRES序列,去预测其翻译成蛋白质的潜力。进一步结合CLIP等多组学数据,构建环形RNA和mRNA、miRNA及RBP的表达调控网络,并结合网络中众多调控元件的注释信息对环形RNA的功能进行预测。该研究为环形RNA的功能挖掘和注释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图2. 保守性环形RNA的识别和打分策略该工作由赵方庆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吴婉莹和助理研究员冀培丰完成,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的经费支持。赵方庆团队在前期的工作中建立了环形RNA识别和质控、转录本组装、可变剪接识别及定量等一系列方法和工具,相关研究发表在Genome Biology (2015, 2020)、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2020)、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17)、Trends in Genetics (2018)、Genome Medicine (2019)、Cell Reports (2019)和Bioinformatics (2020)。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环形RNA的表达和功能的认识,为深入了解这一崭新类型的非编码RNA分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本公众号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承办2019年热文TOP101. 逆转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发文了:2型糖尿病是简单的疾病,减肥或逆转病情!2. 刚刚,Science发布2019十大科学突破!3. Science重磅!西兰花“唤醒”抗肿瘤基因4. 读者泪目!《柳叶刀》全中文发表中国医学博士「家书」:给父亲的一封信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6. 喝酒,尤其还脸红的人,或面临更高的痴呆风险7. Nature重磅!第一个完全合成且彻底改变DNA密码的生物诞生了8. 这不是一颗大榛子!Science发表新型口服胰岛素,或将取代传统注射9. Science为防秃顶支招:先从不脱发开始...10. 改变精子速度,可以影响后代性别?
作者|赵广立 中国科学报3月30日,公益科普活动“巾帼之美—女性科技论坛”在京举行。两位“80后”女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同台侃谈各自的奋斗历程。付巧妹在分享中谈到,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并且认为做对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选择失败后的结果,在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刘颖说,自己自幼就对生命充满好奇,大学报考时更是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但自己的“生命科学博士之路”最初并不顺利,在艰苦地坚持和付出后终于得到回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也分享了她们的科研成长故事。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指导,腾讯院士专家工作站发起,腾讯北京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及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以下为付巧妹和刘颖的演讲实录。付巧妹为了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人物名片付巧妹,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1年3月,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要点提示:●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自己小时候都算不上“学霸”,只在数理化上有优势。高中起变得努力,是因为“想让脑子动起来”。●曾在大学放弃保研、加入考研大军:做选择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本科阶段积累的数理化、编程基础,在看似不相干的博士阶段发挥奇效。●无论科研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我为什么要研究古DNA?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很前沿的学科,所以去研究它。其实并不是,在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过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曾面临对自己人生迷茫的阶段,比如“可能有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它”等一系列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能够让你更坚定地走下去。把你的研究当作生命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即便很辛苦,你也会感觉到幸福。为什么?我想用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经历其实也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很平凡的经历,其中面临过很多选择、很多波折。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也是从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才有的一些体会。小时候,我其实都不算是“学霸”,一直属于由兴趣驱动,看起来中规中矩、但还算有一点性格的人。我在一开始也不是那种非常努力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想去做一些事情,想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便变得十分努力起来。大学时,我的专业跟现在从事的领域差别很大——本科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而现在从事的是遗传学。大家可能会觉得跨度这么大,你是怎么“转型”的呢?待会儿再说。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读高中和大学时,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和困惑,但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在很多专业课和基础课程上打下了“很煎熬”的功底,这些基础在后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想法是,要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事。可能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如果不把一些想法变成行动力,可能永远没办法实现梦想。可能有同学面临另一种情况: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你要清楚你面对选择的心态是怎样的?是试试看吗?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能否承担后果。在做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否能承受选择以后的失败?是否能够尽力地去做到?是否有尽力去做的勇气和决心?我曾在大学最后时刻放弃保研、鼓起勇气考研,选择了一条在别人看来比较有挑战、有难度的路。回看这段历程,当时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其实当时的想法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我尽力就好。这段经历里,我想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同学们能在选择的同时,学会去承担选择以后的失败。最后再分享一下在德国马普读生物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经历。当时跨专业要学习的领域属于古遗传学,主要是古DNA研究。德国的规则是先考核半年, 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来读博,否则就会被淘汰,遣返回国。我心里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我一直想做的“生物学”工作更相关了。从残存的考古遗迹提取出DNA,分析、研究人类的演化历史,也就是去弄清我们祖先的故事,想到这个过程就觉得很有意思,是一件让我觉得兴奋的事情。然而当时很有挑战,虽然古DNA研究还是和骨骼打交道,是属于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交叉的学科,但本质上更偏遗传。这对于仅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稳定同位素背景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组会上,团队成员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我就好像是听天书一样,“非常痛苦”。当时的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唯一的想法是只要尽力就好!每天问一问:我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进步了?是不是尽力而为了?如果我尽力了,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而这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竟然得到实验室的认可,在别人眼中“我很不错”。那一步虽然很难,但也走过来了;当走过之后还发现,每一步都没有浪费。比如我在本科读的专业,跟博士阶段的遗传学完全不相关,是不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努力完全没有意义?事实上,我在本科时培养的数理化基础、编程基础,在博士阶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那时正处在生物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而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数理化、编程等的基础和一点天赋,让我在这个领域里走得相对更远一点。而且当时本科的学科,在现在追寻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形中体现出交叉学科的优势。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所想不到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必或设限于眼前的意义,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尽全力。直到现在走上科研岗位,我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不管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去努力,而是因为在努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很开心,我在动脑子,我觉得很幸福。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变成你的行动,不要让它停留在想法阶段;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让梦想离你更近。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有很多机会,但机会的同时必然伴随很多压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和压力,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更是如此。你们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有更多的可能让你们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一些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的坚持或问题,要你自己想清楚。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刘颖在科研的精神世界做自由国王人物名片刘颖,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6~2011年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底入职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研究室主任。2019年获“科学探索奖”。要点提示:●从小对生命充满好奇,中学的实验课让我和生命科学结缘,考大学只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出国留学上课跟不上,每天反复听课程录音,学习到凌晨。●在实验室拿到不理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沮丧,反而更有兴趣。●诺奖得主“捧场”获奖纪念,开始对“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有了理解。●在异国他乡领奖时唱起国歌,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做科研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带来非常多的乐趣。当我被问到想要分享什么主题时,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因为我希望大家一直能够保持着对宇宙,对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好奇心。我们很小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我小时候就经常会想: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会变黄、脱落?我也很喜欢蹲在地上去观察蚂蚁,看它们是如何发现食物、召唤同伴、把食物分成小块然后再一起排着队运回家。我觉得生命是非常神秘的,我对它们有太多的好奇。直到中学的一次实验课上,我们把一根香蕉捣碎,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步骤分离出香蕉的DNA。当我看到香蕉纤维状的DNA大量出现在试管时,那一刻在我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我想也就是在那个时刻,坚定了我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让我和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作为唯一的志愿,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生命科学研究的深造。出国读博士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虽然申请的是全奖,但这些学校的申请费加在一起,对于工薪阶级的父母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爸也提出过质疑,他觉得女孩子留在国内好好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结婚生子挺好的。但我知道我对科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在当时很坚定地支持我,让我最终得以成行。飞去美国的航班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当航班夜晚降临在美国达拉斯的时候,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我站在那里满是无助感和疏离感。刚到美国时,我在学习、生活上都很不适应,花了很久时间才适应。那时候每天一大早要去赶校车、去学校上课,下午和晚上去轮转的课题组做实验。到了晚上,还要再把白天课程的内容重复放几遍——因为老师语速非常快,上课时根本跟不上——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直学习到凌晨。有的时候实验做晚了,就赶不上回家的最后一班校车。走过杂草丛生的荒地,自己一个人回家。所以在美国的前几年,各方面都很难。但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希望自己勇敢一点、努力一点,我想看看我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在美国读博士的前两年,科研也不是很顺利,接连做了几个课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所以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就是,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我在实验室拿到一个与最初预想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但我并没觉得特别沮丧,反而感觉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有趣。它对我像是一次次的智力挑战,需要我不断去假设,然后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拿到实验结果后去验证、修正假设,然后再一轮实验。在每一次等待这些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都充满着希望。在博士二年级下半学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并开始寻找导致这个现象的蛋白质。由于实验材料保存时限很短,所以每当拿到材料之后都要“连轴转”完成一系列的实验。那段时间,在实验室熬通宵成为常态。所有的坚持不懈,最终都有回报。在我追寻了大概两个多月以后,我还是发现了那个蛋白质,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很顺利发表了。科研教会我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有了希望你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你才会有希望。因为博士研究期间的这些成果,我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优秀博士生奖。到斯坦福领奖时,包括1980年因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保罗·伯格教授在内的斯坦福生物化学系的几位创系人为我颁奖——我出生于一个小城镇,在我此前的这么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或者说我不敢想象在我的人生中还能有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些年的经历、在科研上的成长,让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这让我敢于去追寻我自己的星辰大海,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是我在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时,去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去领奖。因为当时已在国外待了多年没有回国,在总领馆领奖时,现场突然开始放起国歌,然后所有领奖人一起唱。真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流眼泪。那是我在异国他乡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我作为中国人的那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经历,我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多博士后,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在北京大学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做感兴趣的研究。这么多年科研做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给了我非常多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从事科研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是这精神世界的自由国王。那种感觉,非常的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我的各方面精神状态、人生的状态很好,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够很好地去反哺我的生活。比如我也在不断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长跑、包括做一些蛋糕装饰去做裱花,最近又开始迷上了跳舞。另外,我也会非常开心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让我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生命科学研究让我找到了一个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当下的社会处于一种高压、高速、不停旋转的状态中,大多数的人可能就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开始对生活疲倦、麻木,所以相比很多人,做科研让我有一个精神依靠,能够让我在这种现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所以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社会上的某些标准,包括大众的眼光有时候是很难忽视的,但我还是希望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心中能有一杆秤,你能够对自己期望的生活和期望的工作做出一些取舍。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希望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四年前,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如今,他们从北京科技大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发扬北科大精神,展现北科大学子的风采。他们潜心科研,创新创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接下来就与小编一起,走进北京科技大学2016级本科毕业生,走进他们丰富多彩的大学四年。唐昊天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去向:清华大学加权成绩:94.8专业排名:1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社会实践校级银奖团队、优秀个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北京三等奖,校优秀三好学生2018: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一等奖,校优秀三好学生2019: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onorable Mention,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校优秀三好学生2020:北京高校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2017: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水环境调研社会实践2019:自能源驱动便携式驻车通风降温系统,河钢集团承钢公司实习潘云帆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去向:清华大学加权成绩:96.71专业排名:1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冠之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竞赛三等奖,人民一等奖学金2018: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甲组北京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暨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2019: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宝钢优秀学生奖,北京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2020: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四届"校长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2017:阿克苏诺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铜奖,北京科技大学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铜奖2018: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016级年级长,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9: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油炸干化制取固体燃料的装置及方法"公开,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2019级小班主任2020: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餐厨垃圾油炸干化制取固体燃料的装置"授权2017-2020: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1608班团支部书记,北京科技大学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计算机组讲师2017-2018:北京科技大学阳光心理协会、实践部部员翟昊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去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加权成绩:91.95专业排名:1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单片机应用大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七届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清华同方杯"北京科技大学第三届传感器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2017暑期社会实践银奖团队,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民特等奖学金,2016-2017学年度冠之奖学金2018: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was designated as Meritorious Winner,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三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北京市"珠峰争顶"组三等奖,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北京赛区C/C++程序设计大赛A组一等奖,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甲组北京一等奖,"2018年BOE创新挑战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九届"摇篮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8年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2017-2018学年度国家奖学金2019:2018-2019学年度宝钢奖学金,2017-2018学年度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科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奖章2020: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北京科技大学索奥智能应急救护共享系统实践团队长,交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部门量化算法实习,北京市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苏拉卡尔塔棋博弈算法的优化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一种基于学习的实验小鼠运动状态自动检测工具崔玉莹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去向:清华大学直博加权成绩:93.3专业排名:1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人民特等奖学金2018:北京市第11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第11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优秀学生干部2019:"摇篮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12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宝钢优秀学生奖,优秀三好学生2020: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福建安溪丰田小学支教社会实践徐佳乐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去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型硕士加权成绩:90.26专业排名:2所获荣誉与奖项:2018:"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工业信息赛项华北赛特等奖、国家一等奖,优秀三好学生2019:"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离散行业运动控制赛项华北赛特等奖、国家二等奖,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eritorious Winner,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竞赛三等奖,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2020: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奖章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博弈对抗宏观部署课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毕业设计张彦哲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加权成绩:89.53专业排名:4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优秀三好学生2018: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院级一等奖,优秀三好学生2019: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三好学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倒置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课题金楷茹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去向: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加权成绩:91.04专业排名:4所获荣誉与奖项:2016:北京科技大学第八届"微笑接力"志愿讲解大赛十佳讲解员2017: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A类一等奖2018:北京科技大学中天钢铁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2019: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中天钢铁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87级校友基金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先进个人2020: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2017:暑期社会实践: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2018-2019:SRTP: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导热垫片制备与性能调控2018: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科技大学分营2019:发表论文:Determining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by a Low-Rate Advancing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第三作者),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课题:基于聚乳酸低温熔融的废纸可降解再成型技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群众游行"希望田野方阵"2018-2020:北京科技大学能动162班团支书2019-2020:北京科技大学能环本低年级党支部书记贾梦晗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加权成绩:90.77专业排名:7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全球青年大创北京赛区第三名,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八届"秦安华园果业杯"公益营销大赛冠军2018:"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铜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网络信息专项赛(实践类)银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2019: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优秀基层团干部,2019年度87级校友基金优秀学生干部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云图片事业部销售运营实习生胡津铭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毕业去向:帝国理工大学加权成绩:86.1专业排名:8/29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北京科技大学人民三等奖学金,中国青年报"全国优秀实践团"(全国前 30),优秀共青团干部2018:第十九届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第二十届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校级),北京科技大学人民三等奖学金2019: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市级),北京科技大学人民三等奖学金2020: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北京科技大学保卫淮河实践,北京科技大学赴美调研团,"MoS2范德华异质结光电器件的构筑及其激子行为的研究"课题,"基于NiO反铁磁的自旋输运研究"课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实习,中科院过程所实习刘波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加权成绩:88.85专业排名:8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干部2018: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ican"国际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国际一等奖,"ican"原创中国精英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BOE(京东方)"创新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北京市铜奖,第十九届"摇篮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BOE(京东方)"校园创新挑战赛杰出个人2019: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十佳班长,校友一等奖学金,人民二等奖学金,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国赛国家级三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赛北京市二等奖,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北京市铜奖2020,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2017-2018:参加北京市级SRTP项目"国家审计,高管隐性腐败和公司创新——基于国家审计公告的研究",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家审计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2016-2020:担任工商1601班长,带领班级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集体、87校友优秀团队、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多个荣誉。个人荣获第一届"十佳班长",获得多年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2017-2018: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会共建部部长,筹办提案大赛、信息安全宣传周等十余个活动,获优秀部长称号。2019-2020:于字节跳动实习,任HRBP实习生。赵志浩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毕业去向:于北京科技大学继续读研深造加权成绩:89.5专业排名:11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北京市物理竞赛三等奖,获得人民三等奖学金,获得日出航铁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校级物理竞赛三等奖2018:获得人民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2019:BOE 营销大赛二等奖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于北京科技大学分子与微结构可控高分子材料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并于期间发表科技论文两篇。影响因子共计8。宋广轩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去向:直接攻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加权成绩:88专业排名:15所获荣誉与奖项:2016:北京科技大学2016级本科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优秀学员"2017:"清华同方杯"北京科技大学第三届传感器创新大赛三等奖,暑期社会实践精品成果"特等奖",北京科技大学2017暑期社会实践银奖团队,人民一等奖学金,"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银奖团队,国家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第281期学生业余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北京科技大学宿舍达标创优评选活动"标兵宿舍长"2018:第八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三等奖,首都大学、中职院校"先锋杯"优秀团员,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期学生业余党校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班"优秀学员"2019:看见未来·2019BOE创新挑战赛一等奖,第九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特等奖(亚军),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教育部2019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自由探索方向一等奖,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特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摇篮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 Was D,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期学生业余党校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班"优秀学员"esignated As Honorable Mention,领克Co:lab校园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吉先锋大赛区域赛10强,北京市三好学生,自动化学院院长奖章,十佳班长,北京科技大学第170期团校暨自动化学院团学训练营"优秀班主任"2020:OPPO Top高校创新科技大赛 全国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三届"摇篮杯"创业大赛特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2017:暑期社会实践,"华夏拾遗 北京面塑调研实践团"2018:北京市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基于预测的帕金森患者便携抗抖勺子》,通过学校验收,并获得校级二等奖。李潇睿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GPA:3.66专业排名:24%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时代凌宇奖学金2018:"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锦标赛国赛亚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优秀学生干部,人民三等奖学金2019:优秀学生干部,人民三等奖学金2020: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中科院信工所实习,SCI二区论文一篇(三作) ei会议一篇董润时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加权成绩:85.781专业排名:32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人民三等奖学金,人民三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科技大学十一届智能汽车竞赛三等奖2018:2017年度"时代凌宇"求是理论奖学金二等奖,人民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北京科技大学ASC校内选拔赛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创意赛三等奖2019: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三等奖,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学术科技类竞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四届传感器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019年"竞技世界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暨第十三届中国计算机博弈锦标赛海克斯棋组二等奖,人民三等奖学金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平台课题,北京科技大学微体系结构与集成电路实验室张刚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去向:保研北京科技大学加权成绩:80专业排名:36%所获荣誉与奖项:2017:参加传感器大赛获校一等奖2018:担任队长参加第九届北京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担任队长参加BOE创新挑战赛获校内二等奖2019:担任队长参加京唐杯节能减排大赛获国家三等奖,担任队长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北京市二等奖,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节水低碳科技竞赛获二等奖,担任队长参加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获三等奖,担任队长参加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获校内一等奖,参加传感器大赛获校内高年级组二等奖2020:担任队长参加摇篮杯创业组大赛获校一等奖科研、实习与实践经历:项目入选贝壳种子计划、鼎新计划,srtp在北京科技大学,一批批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求实鼎新,筑梦兴邦,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不负韶华,筑梦前行,相信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他们将会奏出更加精彩的青春乐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黄祖睿个人简介黄祖睿,水产养殖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继续深造。他锤炼专业本领,综合成绩位列班级第1名,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独立课题成功结项并撰写完成英文论文1篇;曾获国家奖学金、青岛银行优秀大学生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等8项奖学金;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近10项荣誉称号。现任班级文艺委员,曾任院团委委员、学院学生会主席。他服务同学成长,任学生会主席期间积极推动学生会改革,带领学生会获评“标兵分会”;他致力多元发展,先后担任学院健美操队队员、教练,连续两年获校健美操一等奖;他将小我融入大我,担任助学公益岗主讲,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效率;他投身乡村振兴,两次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渔”你同行调研团负责人,带领团队获评“省级优秀三下乡团队”。临海之畔,璞玉无光,三年磨砺,雕刻有方。玉,如君子之品德怀真抱朴,存其本真之态,温润幼滑,气韵自生。黄祖睿与海大的缘分,就像美好的灵玉遇到与之相契合的感应,经历日月山川长久的呵护,从混沌生命中脱颖而出。心神如琢,气韵如磨。从压线录取到学习模范,他脱胎换骨,完成从璞玉到美玉的逆袭。君子如玉飘清韵,风雨洗礼驻彩虹玉本顽石,虽胸怀锦绣,但仍需为人所识,精心雕刻,才能成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2017年,黄祖睿以海大在福建省的最低录取分数,成为当年最后一位投档考生。“生物学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如果可以做水产相关的研究一定很有趣。”最终,他以第一专业志愿被水产养殖学专业录取,如愿踏进了海大的校门。“一直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会少走很多弯路。”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黄祖睿的逆袭之路始于一个小小的契机。开学伊始,水产学院举办的大学生涯规划大赛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场比赛不仅是有益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更助推他思考未来的方向。“在面对选择时,我会根据自己的规划评估、监督、改善,用实践去调整。”第一年,黄祖睿潜心学习专业基础课,在数学、英语方面的提升为他的科研尝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磕磕绊绊地翻译英文文献到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的英文名词,逐渐的,他可以得心应手地阅读相关方向的外文学术论文。玉不琢,不成器,器物与人都是同样的道理。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中国花鲈尿素转运蛋白的基因家族分析是他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难关。相关的研究和实验任务繁重、步履维艰。从零开始接触科研,面对陌生的实验环境,黄祖睿的科研之路从未缺少挑战。相比研究生的学长学姐,黄祖睿的科研时间寥寥无几,只能抽出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同组的小伙伴相继退出,黄祖睿也曾陷入迷茫。为了弥补差距,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假期时光。重复试验研精毕智,面对失败泰然处之,验证结果专心致志,整理数据专精覃思,科研之路终于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当他在做数据分析时,黄祖睿突然意识到原始数据出现了问题。此时,已是疫情来临过后的漫漫长假。“当时心情有一些波动,但我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投身实验。重新开始是对实验的再次检验。”推翻了之前所有的结论,黄祖睿在重新实验中的每一步都更加认真,阅读大量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研是有因必有果的过程。”这次失败让他意识到,科研不仅需要对细节的严苛把握,更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来保驾护航。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黄祖睿参与发表SCI论文一篇,科研新人成功逆袭。灼灼璞玉自雕刻,静世芳华温润泽进入大学的欣喜还未退却,大一刚开始的军训便让黄祖睿面临挑战,他被教官称为“顺拐一号”。深知自己身体不协调的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个动作做好,终于克服顺拐,踢出了英姿飒爽的正步。军训结束后,黄祖睿直面自己的短板,加入健美操队克服肢体僵硬的问题。但他基础薄弱,即使每天辛苦练习,距离专业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就在这时,意外悄然来临,在离全校健美操队比赛仅剩两月之际,一位原定比赛的学长受伤,当时还是新队员的黄祖睿承担了学长的使命,作为替补去完成比赛。“当时的压力很大,许多方面都有所不足,但为了集体的荣誉,我必须要做到!”在这样艰难的时刻,黄祖睿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苦练。队友休息时,他依然在不停的练习。“这遍做不好就再来一遍,即使做得好也要再做一遍当做巩固”。凭借这般毅力,他终于克服困难,代表学院参加学校健美操比赛,并取得了校运会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这样一段为了集体奋力拼搏的日子里,黄祖睿不仅学到了健美操的技能,突破了身体不协调的难关,更让自己的意志力得到极大的磨炼。面对困难,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用顽强的意志和力求完美的态度去应对每一次挑战。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自身与集体融合,才会激发无限潜能。正是集体活动中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黄祖睿默默坚守,不断向前。大一时,健美操队的一名学姐令他记忆尤深。临近表演之际,学姐的脚在练习时扭伤。医生劝告她半年之内不要再做任何剧烈活动。但活动在即,即使只有一个人的缺失也会让精心准备的表演作废。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学姐竟然又出现在训练场地,她拼搏的身影让在场的所有队友都感到震撼,更让黄祖睿深受触动。他说:“学姐之前给我的印象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可是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学姐的毅力和坚持。受伤的学姐都如此努力,我更应该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更好。”因为不愿拖累集体,学姐不顾脚伤坚持完成了表演。这件事情深深激励了黄祖睿,促使他坚定心志,在经受困难的磨砺时可以坚定方向,走得更长更远。加入学生会后,从最开始的部员到主席,他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由内而外的蜕变。作为外联部的部员,黄祖睿对刚刚参与工作的状态记忆犹新。“为了拉到赞助,我们挨家商铺去询问。可是我们不仅没有拉到赞助,甚至又多了不少支出。”面对诸如此类的困难,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在他作为部长的一年里,外联部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担任班级助理期间,通过与班内同学沟通,黄祖睿了解到大部分新生在第一次面对大学考试时不知道如何复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针对新生遇到的问题,他主动报名参加首届“少年学派”活动,担任第一期主讲,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上百名新生从中获益。从大一的青涩懵懂到大三的成熟干练,黄祖睿面对所有的选择和挑战时都没有浅尝辄止,更没有轻言放弃。一步一积累,一刀一琢磨,黄祖睿在工作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璞玉不再是顽石,而淬炼成温润的美玉。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玉的气质生于内在,经地气沁润,层次建生,不仅孕育自身的灵,更对自然万物皆有深情。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的同时,黄祖睿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均有所突破,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学。学生工作的经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黄祖睿的人际交往能力,科研中的困难锻炼了他百折不挠的品质,多次答辩总结的经验也为之后的保研过程添砖加瓦。最终,黄祖睿以专业第四的成绩顺利拿下了保研名额。大学最后一年,黄祖睿怀着对生物学科一以贯之的热爱,下定决心进行跨专业保研。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令他着迷。从水产养殖学到生物信息领域,转变过程可谓是困难重重。为了顺利前往理想学府进行深造,自大二起他就与另外两名小伙伴组成学习小分队,在天色未亮时就已经起床,成为每天最早来到图书馆的同学之一。小分队三人互相监督完成任务,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我们互相陪伴、互相鼓励。”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三人都收获了满意的成绩,成功拿到心动的offer。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原本在国外读本科的学生,放弃研究生留学计划,选择回国深造,跨专业保研更加举步维艰。“不要选择孤军奋战,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心态会好很多。”在经历收到浙大的入营通知后,拒信却接踵而至。面对保研之路的挫折,黄祖睿也曾无数次陷入自我怀疑。在小伙伴的鼓励下,他及时调整心情,投入到其他学校的面试准备中。为了更好地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他结合专业特征思考导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并提前准备巩固科研经历,了解专业前沿;与小伙伴互相模拟面试,互相评价,纠正问题。虽然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面试前黄祖睿依然忐忑。“答辩时老师给予的肯定让我很受鼓舞,信心倍增。”经过不懈努力,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这些选择中,中科院著作等身的导师和充满活力的科研氛围让黄祖睿找到了归属感,夏令营的小组轮转活动让他在接触了所有项目之后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毕业后,黄祖睿将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继续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深造。回顾在海大的这些年,他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如今,站在岔路口前的他不再迷茫,而是怀揣着坚定的梦想继续磨砺,继续前行。璞玉要经历多少次雕琢才能被捕捉美好,美玉要经历多少次淬炼才能被人看到。斯人如玉,有志在怀,心向远方。他坚持,他蜕变,他一次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风采。终于,他温润风华,卓卓自豪。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思润 肖鹏 郑茜曼图片 / 受访者编辑 / 李晓萌
“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在武汉启动 马芙蓉 摄中新网武汉12月30日电 (马芙蓉 熊杰 孙慧)“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30日在武汉启动。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西藏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旨在绘制万种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组图谱,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原生生物遗传资源数据库。原生生物主要是由单细胞真核生物组成的一大类群,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其分布广泛,存在于任何水环境,已描述的物种数逾6万种,未知种类难以估量。据介绍,目前,国内外针对生物五大界中的四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均启动了大型基因组测序计划,原生生物界成为唯一没有启动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的生物类群。中国原生生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中国原生生物学(原生动物学和藻类学)的发源地,中科院水生所建有保藏了2500余种株真核藻类和近600种株原生动物的国家藻类和原生动物种质库,近年来,依托原生生物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已完成500余种原生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本次“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由中科院水生所牵头启动。该所副所长、研究员缪炜介绍,该计划将依托各发起单位保藏的3000多种株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的种质资源,通过持续的样品采集和宏基因组数据挖掘,在未来3年(2020年—2022年)完成约一万种原生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将包括原生生物全部26个门/类,覆盖超过85%的纲、60%的目和30%的科属。据了解,该计划将以开放联盟模式运行,国内外有兴趣研究团队均可加入。缪炜表示,该计划的开展将对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多细胞生物/有性生殖的起源与演化等重大基础生命科学问题,推动与生态环境保护、营养健康和疾病防治相关原生生物种质遗传资源的挖掘与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完)
继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近期启用之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研转化合作平台再添新翼。7月3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启动暨签约仪式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1号楼举行,该中心的启用也标志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在癌症、血液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也吸引着各路资本入局。如何让细胞与基因治疗的潜能充分释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就是首要前提。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是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北京清华工业技术研究院市场化创新运营主体北京荷塘生华合作共建的创新孵化平台,将为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实验的研究机构及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清华工研院与中关村生命园等机构合作,建设医药健康、生物医药转移转化基地,并在医疗器械、创新药等领域发起投资基金,投资培育北京合生基因等创新创业企业。此次启动建设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平台及生物药创新企业孵化器,将把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工程服务领域,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工艺开发与生产应用,并融合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基建”平台。据介绍,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包括7000平方米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与中试平台,以及3000平方米的硬科技孵化器。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的建设,符合国际生物制药GMP标准,同时符合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MA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预计至2021年5月,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将建成投用,可为10家以上细胞与基因治疗科技企业提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服务。“创新中心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六层构成,其中,地下一层将为污物处理中心和车库;地上一层到三层为物料管理平台、病毒服务、细胞生产单元、PD研发服务中心等实验区域;四层将设置创新中心供小微企业或创新团队入驻孵化;五层和六层已引入华夏英泰、合生基因两家企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实验区域将引入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更多机器人将代替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既提升了效率,还能更好保障实验安全性。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在启动活动上表示,十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了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六大业务体系。目前,集团拥有160余种服务产品,可覆盖科技成果从走出科研院所到落地园区的全过程。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拥有全球顶尖的研发基础(高校)和临床研究能力(医院),产业孵化与产业服务能力提升空间广阔。由中关村生命园主导建设的系列转化孵化平台的陆续投用,将大幅度提升科研转化能力。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语涵编辑:赵语涵流程编辑 吴越
文/冉冉情话室#情感故事集#婚姻的考虑,自然是多方面的,不单单需要考虑到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问题,更需要将家庭、基因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在选择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倘若我们的眼光足够长远,我们甚至会考虑到自己的下一代,所以对于择偶的要求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一份门当户对、且两个人条件近乎一致的爱情,总能够获得双方家庭的认可,并且未来的婚姻道路也会走得更加顺利。而如果选择了一个与自己实力悬殊的另一半,则会有一种高攀不起的感觉,夫妻之间的认知以及交流及眼光都不在一个层级,婚后的生活也是岌岌可危。石磊(化名)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一开始的条件并不是太过于突出,但是好在石磊的父母们在事业方面也是碰到了一些机遇,做生意赚了点小钱,生活条件也变好了不少。在大学毕业后,石磊的父母对他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娶妻子尽量去娶一个高学历的,多花点钱没事,毕竟高学历的妻子对未来孩子的基因有所好处,以后对于下一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抱着父母的期许,石磊也是踏上了相亲的道路,一开始的相亲对象中,其实有些女性和他非常处得来,话题也多,但就是唯独学历不高,考虑到父母的期望,石磊最终还是放弃了她们。直到媒人介绍了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女孩子,名叫丽娟(化名),在交流了一番后,石磊也了解到,丽娟虽然学历高,但是家境并不好,同时眼光还高,因为家里从小就是苦过来的,如果想要结婚的话,50万彩礼是必须的。石磊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后,父母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并说:“花重金娶一个研究生妻子,值了。”石磊与丽娟的婚姻,前前后后加上彩礼钱,总共花了将近80万,本想着花了这么多钱,这下终于娶到了一个研究生妻子,未来的生活也算是可以放心了,但是谁知婚后的生活却让他苦不堪言。完婚之后,石磊的婚后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如意,由于自己的学历比妻子低,所以妻子一直有一种石磊高攀她的感觉,还总觉得50万彩礼给少了,有些配不上她。两个人后续也因为钱的事情争吵过,每一次都是草率收场,石磊也总是因为学历的问题在家里抬不起头来。并且这还是不是最难受的,由于两个人的眼光和三观都各不相同,双方交谈的话题似乎都谈不到一起去,还经常会产生分歧,原本好好的话题到最后也会变成吵架,婚后的生活真的是度日如年。花重金娶了一个研究生老婆,结婚却给自己买罪受,这是石磊万万没想到的,单纯地考虑到了未来孩子的基因,却不曾想过自己的婚后生活会如此糟糕,两个人基本都在争吵中度日,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煎熬。婚姻之中,考虑到未来孩子的基因,的确是好事,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当作选择另一半的唯一条件,更多地应该去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家庭条件、学历、三观、性格等等,都要与自己相符才行,倘若差距悬殊,只会造成夫妻生活当中存在无数的障碍,婚后也会变得不幸。找一个与自己条件相差不大,并且能够相互接受、理解的人,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感情得以有一个好的开始,这样的夫妻之间才更为般配,不会矛盾频出。爱情是决定婚姻的先决因素,倘若两个人之间连基本的感情都没有,那这样的婚姻最终会迎来失败,只有用感情耕耘出来的婚姻,才可以让婚姻得以幸福。注:文章原创!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