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盖博铭)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22日正式成立,将瞄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搭建综合性实验和研发平台。脑科学是研究脑认知、意识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正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也是众多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其中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是重点方向之一。据介绍,北京在脑认知、脑医学以及类脑研究领域拥有全国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多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22日,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8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从建立存量资源整合与新增资源共享机制、人才互补与双聘双赢机制、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该中心将搭建关键技术平台,在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研究、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儿童青少年脑智开发、脑认知原理解析等研究方向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该中心不定机构规格,不核定人员编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运行机制上,该中心打破原有的科研单位编制化、工资额定化的模式,实行与国际科研机构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推选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敏敏担任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吕银玲)9月19日,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智库论坛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伊彤作了题为《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速度指数总体呈现加快态势,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她建议,推进数字技术、5G技术、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其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伊彤介绍,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速度指数总体呈现加快态势。北京市财政在文化领域维持较高投入水平,但要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财政压力较大。地区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近年来增长同样乏力,特别疫情常态化下,消费拉动作用有限。同时,北京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供给不足,原始创新成果和集成创新成果均较为缺乏,文化创意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积极性不高,对前沿科技了解不够、缺乏应用。文化创意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对接渠道不畅通。北京有利于融合的体制机制也尚待完善。法制环境方面,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在知识产权尤其在著作权和商标权保护方面的力度尚需加强;税收政策系统性不足,激励力度不大,针对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缺乏;人才环境方面,缺乏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高端人才,缺乏文化、科技两类人才交流互动的平台;社会环境方面,尊崇和鼓励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尚未形成社会共识。对此,伊彤建议,北京要完善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系统性。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科技合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决策机制。在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注重两个中心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统筹配置。借助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力量,建立资源配置的沟通协调与整合互动机制。同时,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开展文化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解决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前布局数字经济时代的无线通讯技术及文化产业相关技术,加强对高端文化装备制造的研究开发,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积极推进数字技术、5G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其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业态创新。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需求,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能力。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22年冬奥会、北京中轴线申遗、大运河文化传承等重要事件和活动,深入挖掘需求,充分展示北京传统文化底蕴和创新文化精神,提升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在重大事件中的显示度。此外,北京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路径。支持“文化+科技”新业态,促进文化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赋能“文化+科技”新业态,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文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较强产业带动力、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科技企业。伊彤还建议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文化制造业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京津冀三地共同支持工艺品、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装备、游戏装备等文化制造业适度发展,为北京影视制作与发行、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高端环节提供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支撑。她表示,北京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和资本市场,激发文化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优化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态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来源:北京商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市科委24日下午组织“科技创新”专题政务开放日活动,30余位市民代表探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及其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感受“量子魅力”。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只见一座实验台架上安装着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0.5米的金属圆筒实验装置。现场讲解的实验团队负责人金贻荣告诉大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圆筒”就是超导量子计算的核心。金贻荣介绍,量子计算具有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会给我们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如果我们要在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里找一个字,传统的计算机查找方式是一次翻一本字典,而量子并行计算,是直接复制多本字典同时翻阅查找。金贻荣说,分子动力学是靶向药物等科研领域的必经之路,但因为计算量巨大,直接导致药物研发时间动辄在10年以上,费用动辄以亿计算,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投入使用,时间、费用可能都会大幅下降。北京市着力布局建设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平台)。量子研究院的使命就是要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的“贝尔实验室”。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航流程编辑:tf011
随着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国产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资源的汇聚、国产基础软件的研发、计算应用的普及以及人才培养等需要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在此背景下,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凯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近20等家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40余位代表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开放科学计算联盟” (以下简称“联盟”),并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厦门隆重举行“开放科学计算联盟成立仪式暨2019年学术年会”。联盟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科学计算资源拥有者、服务提供者、应用开发者及其他开放计算平台,按照“开放共享、平等自愿、服务科研、合作共赢”的原则组成。联盟的宗旨是:汇聚国内分布式计算资源和专业人员,提供科学计算及数据处理支撑环境和服务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产学研用协同的开放生态。联盟的核心任务是:面向各类计算需求,提供计算、存储、软件、数据、应用等服务;研究资源调度、数据处理、智能运维等相关关键技术,研发面向国产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推动制定开放计算的模型和接口,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标准和使用规范;探索开放计算的长效发展机制,推动计算普惠化,促进科学研究和各个行业的发展,为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做出贡献。在联盟成立的同时,还召开了2019年开放科学计算联盟学术年会,嘉宾和各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科学计算平台、技术及应用方面的工作,并热烈地讨论了当前我国科学计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在国产计算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我国自主的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人才队伍,并一同祝愿开放科学计算联盟与各联盟成员一起茁壮成长。(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7 年,阿里巴巴砸 1000 亿人民币成立达摩院以探索基础研究,就在昨天(11 月 9 日),腾讯基金会宣布将投入 10 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近几年,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愈发乐于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推动者。放眼未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们有望愈发习惯这样的新闻,但回顾过去,有哪个案例特别值得我们在这股基础研究的新一轮助推浪潮中进行参照和思考?1998 年成立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一个不错选择。作为一本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有幸见证了这家研究院的成长:本周,迎来 20 周岁诞辰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北京展示了其建院以来等一系列成果,其中就摆放着一本 2004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当时将微软亚洲研究院称为“全球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图|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 20 周年纪念展厅上摆放的一本 2004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除此之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著名的“35 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中,更是不乏大量从微软亚洲研究院中走出来的青年科学家。TR35 榜单覆盖不同的科技领域,获奖者们也往往来自不同的机构,但 DT 君发现,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几乎每一年的来自计算机领域获奖者背后都有着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或者实习的经验。当 TR35 榜单去年首次落地中国,推出中国区榜单之后,这一“魔咒”同样显灵。也就是说,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范围内,关注和选拔出最有实力引领计算机创新的青年人才,我们已经无法避开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个微软旗下的基础研究机构,用了 20 年的时间,在输出计算机科学人才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这既是了研究院本身的实力,也代表着中国本土科技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巨大可能性。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的 TR35(来源:DT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TR35本周,微软亚洲研究院举办了一系列的 20 周年庆活动。在这些活动中,DT 君不仅看到了萨提亚·纳德拉、比尔·盖茨等微软的高层,还看到了 Yoshua Bengio、姚期智、Raj Reddy等全球顶级学术界大咖,以及清华邱勇校长、北大郝平校长等中国教育界的领导者,但更多的身影是以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身份前来的 TR35 获得者们,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正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图丨纳德拉出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峰会(来源:DT君)今天,微软亚洲研究院也会举办其 2018 年的院友会,预料将同样集结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批科技力量。因为在 2017 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二次院友年会上,就出现了非常难得一见的场面:四家中国最顶级的人脸识别公司的创始人坐在一起,参加同一场专家讨论。他们是中科视拓的董事长兼 CTO 山世光、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依图科技的创始人和 CEO 朱珑,以及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这四家公司占据了中国人脸识别市场相当的份额,彼此间也存在相当激烈的竞争。但是,一个同样的身份让他们坐在了一起: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友。正因为如此,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办人之一张宏江还在活动中开玩笑地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说:能不能把大家都收购了,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刷脸公司,“让天下没有难看的脸”。图|沈向洋(来源:DT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计算机视觉力量很大程度由沈向洋打造。2001 年,沈向洋的实验室迎来了一名叫孙剑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两年后,孙剑在博士毕业后全职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副研究员开始,一直做到首席研究员。2009 年,孙剑团队在计算机视觉最重要的学术会议 CVPR 上发表了一篇给图片去雾的论文,获得了当年 CVPR 的最佳论文奖。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获得这项荣誉。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AI家谱”(来源:微软亚洲研究院)2016 年,他和团队又在 CVPR 上发表论文,描述了一个 152 层的神经网络 ResNet,这项成果不仅在机器视觉的顶级比赛 ImageNet 上斩获了多项冠军,而且也帮助团队再次获得了 CVPR 最佳论文奖。ResNet 让机器可以在某些图片识别的任务上超过人类,为计算机视觉的大规模商业化做好了技术准备。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在清华读本科时就在孙剑团队做实习生的何恺明,当时他已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全职工作。何恺明后来离开微软亚洲研究去了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孙剑整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 13 年。2010 年因为图片搜索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 TR35。他从清华接收的实习生不止何恺明 1 人。2007 年,当时还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俗称“姚班”)的大二学生印奇也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主要做人脸识别。在这里,他和同是姚班同级、在隔壁做图片搜索的唐文斌熟悉起来。唐文斌在清华的导师唐杰因为要出国半年,所以推荐他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唐杰自己在清华读博的时候也在亚研院实习过)。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友照(来源:DT君)2011 年,印奇和唐文斌决定利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创业。2011 年 10 月,他们和“姚班”学弟杨沐共同创建了旷视科技。一开始,他们没有想做一个人脸检测公司,而是做了一个人脸追踪的游戏《乌鸦来了》,游戏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检测头部运动,来控制稻草人左右摆动赶走偷南瓜的乌鸦。虽然游戏很好玩,一度冲到苹果 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榜前三名,但是旷视却只挣了几千元。所以,印奇和唐文斌决定以自己擅长的视觉技术为主,寻找更合适的应用场景,最终让公司走上了正轨。2016 年,印奇甚至把孙剑从微软挖到了旷视,邀请他担任首席科学家。师生两人在一个新创公司重遇。2017 年,印奇参加了中国区的 TR35 评比,并成功入选。比印奇大 5 岁的清华学长朱军也曾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朱军工作非常勤奋。网上流传他每天清早骑车从清华到微软,工作到半夜才从微软回清华,因此锻炼出了极强的工程能力。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期间,朱军被评为最佳实习生,还获得了和比尔·盖茨见面的机会。2017 年,已经回校任副教授的朱军因为在概率图模型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区 TR35 的一员,并于今年升任教授。除了朱军和印奇,2018 年中国区 TR35 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查正军、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卢策吾、氪信科技创始人兼 CEO 朱明杰、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都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或实习过。其中,查正军曾在首席研究员华先胜的团队工作,华先胜是 2008 年的全球 TR35,查正军曾表示华先胜非常最看重实习生创造力和思维方式,对他帮助很大。2018 年 11 月 7 日,最新一期的“微软学者”名单出炉。朱军的学生石佳欣是 11 位获奖者中的一位。微软在年轻学者中的火炬,必会继续传承下去。“微软学者”奖学金同样于 1999 年启动,今年已是第 20 次评选,共有超过 50 所高校的 406 位博士生获此殊荣,很多获奖者已是当下学术界的中流砥柱。例如说浙江大学教授周昆,他是首届“微软学者”奖学金的获奖者,如今也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样也是2011年度 TR35 获得者。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活动现场照片(来源:DT君)获选 TR35 的荣誉不仅仅是写进了这些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的履历。1999 年 5 月,现任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 AI 研究院联席院长的李世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及多媒体计算组主任研究员,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十余年中,曾培养出了 3 位 TR35 的获得者,如此成绩也让像他这样研究院的高层引以为傲,即便如今他已经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早期:清华、北大的学生感动了比尔·盖茨,但未来未知如此看来,无论是外界皆知的走出过百度总裁张亚勤、阿里云之父王坚、联想 CTO 芮勇等行业领袖,还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关注的计算机科学青年创新者,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中国乃至世界计算机界所贡献的成绩,恐怕业内也无人能及。而回到 20 年前,在中国由企业投资建研究院更是绝无仅有。全球范围内,微软都是最早投入人工智能研究的企业之一,早在 1991 年创立微软研究院时,比尔·盖茨提出的愿望,就是让计算机有一天能看会讲、能听会想。盖茨于中国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则是可以追溯到 1995 年。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庆典(来源: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时,比尔·盖茨夫妇来到中国蜜月旅行,并走访了北京的一些高校,中国学生身上洋溢的才智、激情和创造力给盖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让比尔·盖茨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微软应在中国设立一所基础研究机构。在 11 月 9 日微软的 20 周年庆祝活动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现场特地感谢了当时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多亏了你们,让盖茨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或许当时盖茨认为全中国的学生都是清华北大这样学生。”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活动现场照片(来源:DT君)到了 1998 年 11 月 5 日,筹办工作完成,微软亚洲研究院(初创时称“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微软设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就此诞生。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洪小文至今仍记得,当时他专程飞到北京参加建院仪式,还为研究院面试了首批研究员。“北京研究院一切从零开始,我专门从美国背回一套计算机顶尖演示设备,在机场搬运时还不慎扭伤了背部,跟候选人的电话面试是边治疗边进行,尽管行动不便甚至有些尴尬,但能参与研究院初建诸事项,还是倍感荣幸”,在纪念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的一篇文章中,洪小文如此说道。但这样一个开建研究院的决定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即使是在计算机领域,因为基础研究的回报周期往往非常之长,从政府到媒体,从学术界到产业界,人们都在好奇微软亚洲研究院最终会成长为什么,究竟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或者只是其在中国的一个公关角色和形象大使。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活动现场照片(来源:DT君)洪小文也坦言,这也给参与建设的团队带来莫大的压力。“毕竟,当时国内计算机技术研究整体水平以及高端人才的储备等等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建院之初,大家如履薄冰,研究院会长成什么样子心里都没有底。”他说。高光时刻:“全球最热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从基础研究出发,而基础研究做得如何,自然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2000 年,沈向洋博士领导的小组在计算机科研领域最富盛名的国际图形学年会 SIGGRAPH 上发表了重要论文,随后又相继在计算机科学的不同领域实现了系列突破。2001 年,微软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微软的全球研发网络的进化版图上,此举可谓其研发机构由本土化过渡到全球化的重要开端。在那之后,微软先后在 2004 年成立微软亚洲硬件创新中心、微软亚洲互联网搜索技术 中心(STC)成立,以及 2005 年微软印度研究院。微软的全球研发网络开始由本土化走向全球协同效应。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活动现场照片(来源:DT君)此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基础研究成果频繁地出现在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上。2005 年,SIGGRAPH 收录了 9 篇来自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论文,这相当于当年论文收录量的十分之一。2007 到 2011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展示信息检索领域新技术和新成果的 SIGIR 国际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递增,超过其间大会收录论文总量的 10%。截至 2018 年 11 月,微软亚洲研究院已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公开发表 5,000 余篇论文,其中有 50 多篇荣获“最佳论文”奖,众多技术突破为全球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就在最近刚刚公布的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大会 AAAI 2019 论文入选名单上,就有 27 篇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而这些学术成果也不仅限于纸上谈兵。在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最新技术成果也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产品和服务。从微软智能云 Azure、Office 365 到微软小冰、必应(Bing)搜索、再到 Xbox 以及 HoloLens,可以说微软几乎每一款产品都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烙印。早在 2004 年的时候,就有一本科技杂志敏锐地感受到了这家研究院的崛起:微软亚洲研究院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誉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这一认可也证明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迈入全球顶尖实验室的行列。在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纪念活动上,沈向洋说,当时他在美国一个机场的报刊亭内看到了这本杂志,当下就和报刊亭老板说要买下所有的当期杂志,报刊亭老板问原因的时候,他非常自豪地表示,封面上的两位科学家正在我的实验室工作。未来,“吾道不孤”为什么微软会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青年学者,成为 IT 领域的黄埔军校?其中必然是多种元素共同推动的。在具体的各个教育层面上,二十年来,微软亚洲研究院都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它与中国的十多家大学共建了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很多获得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目前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例如贾亚佳(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其次,微软亚洲院还组织了多种实习项目和奖励计划,包括针对学生的“明日之星”实习计划,针对青年学者的“铸星计划”,以及著名的“微软学者”奖学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第二年,就设立微软学者奖学金,现在它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博士生的重要荣誉。历年获奖者包括周志华、车万翔、孙剑、朱军、何恺明等人。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活动现场照片(来源:DT君)洪小文则认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能迅速崛起,中国的创新环境与人才沃土无疑是重要的,但公司极富远见地给予亚洲研究院充分授权,是格外具有突破意义的关键。这种赋予亚洲研究院高自由度、研究人员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事风格也体现在其选拔人才的机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曾在其公众号中介绍过研究院的面试的过程:通常会有好几轮,每轮面试官所在的研究领域、资历都各不相同,互补组队,所以他们问的问题大多自由发挥,但其中至少有一个环节是相同的,那就是让每位面试官给面试者的聪明程度打分并给出评语。打分机制大致分为三档:“跟我差不多聪明”、“比我聪明”、“没有我聪明”,如果一位面试者的几位面试官给他的评语都是“比我聪明”,那毋庸置疑,这个人显然资质聪慧,必须录用。而能够得到很多“跟我差不多聪明”评价的面试者,自然也已十分优秀。这样的选人机制其实巧妙地同时保有了高质量的标准和很大的自由度。不仅选拔人才如此,研究方向的确认同样享受到了这种“待遇”。“许多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机构更多地是实施由总部分配的任务,即便能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项目,在方向和路径上也会有种种约束和限制。幸运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十分明确,我们可以独立的、完全自主的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目标议题”,洪小文总结道。值得一提的是,洪小文在其纪念文章中特别提到了国内企业也在投身基础科研的新风潮:“20 年来,我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携手业界翘楚努力让全球范围的学术成果交流与动态同步成为现实,国内一些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业已增加创新投入进而筹组或完善其研究机构,这些进展都让我们深感在科研的路上吾道不孤。”
(量子计算示意图,与内文无关)本报北京8月9日电(周炜、余建斌)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日前通力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这一进展8月9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据介绍,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地将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推进到20。在短短187纳秒之内(仅为人眨一下眼所需时间的百万分之一),20个人造原子从“起跑”时的相干态,历经多次“变身”,最终形成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状态的纠缠态。操控这些量子比特生成全局纠缠态,标志着团队能够真正调动起这些量子比特。这“璀璨”的187纳秒,见证了人类在量子计算的研究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量子计算机研发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谷歌、IBM、微软、英特尔、华为、阿里巴巴等全球高科技公司都为此投入大量研究力量。据科研人员介绍,与世界上其他的超导量子芯片相比,此次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芯片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所有比特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连接,这能够提升量子芯片的运行效率,也是能够率先实现20比特纠缠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标题:中国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进展)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我国的23所计算机科技优势大学,电子科大、浙大、武大、吉大上榜”,值此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团队,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新知识,专心把握“大学发展”的时代脉搏,领略不同大学的学科风采,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高校。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物联网科技、5G通信科技、大数据科技的发展,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再次迎来报考的热潮,尤其是顶尖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堪称热门中的热门。比如,一项以计算机优势学科著称的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相关学科,录取分数线明显提高。尽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求学与工作是一种艰辛的历程,但是依然挡不住同学们的报考热情。那么,在国内的众多高校之中,哪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居于国内顶尖水平呢?这需要参考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一般而言,获评计算机科技学科A类成绩的高校,其发展势力较为强劲。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国内共有168所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评估”,获得A类高等成绩的高校有23所。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获得了A+的顶尖成绩。北航、北邮、哈工大、上海交大、南大、华科、电子科技大等理工科强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A档成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项为优势学科的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获得了A-的成绩,另外,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同样获得了A-的较好成绩。在计算机专业强校的学科设置中,计算机专业一般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就业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倾向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西安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发展,优秀人才主要担任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重点在互联网科技、电子产品研发企业、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等单位工作。对于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校,以及顶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与工作内容,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同学们一同交流、讨论、学习。【本期“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文主编/林瑜伽老师】
他在计算机科学界宛若“神”一般的存在,他所带领的计算机研究班子也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科学界的中流砥柱,论在计算机科学界的影响力,当今中国几乎无人及他左右,论教学育人,他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论爱国精神,他又是一位抛弃名与利来振兴中华的名族英雄,他值得被歌颂,值得被敬仰,他就是姚期智,国内唯一获得“图灵奖“的科学家.他前半生在科学家默默耕耘奋斗,后半生获大奖无数,震撼世界!41岁,波里亚奖(数学界世界顶级大奖);45岁,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学者奖;50岁,高德纳奖(计算机科学届世界级杰出贡献奖);54岁,图灵奖(世界计算机界“诺贝尔奖”);57岁,潘文渊研究考察奖;58岁,伊利诺伊大学特殊贡献校友奖。他在2004年,做出人生一个重大决定:回中国教学,帮助中国培养一流的计算机人才!姚期智是世界顶尖计算机学家,是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他在世界顶级三大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与诺奖得主杨振宁并驾齐驱。正确的选择姚期智,1946年生在上海,战乱时期,随父母定居台湾。父母希望他能像杨振宁、李政道一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他考入了台湾大学物理系,后赴美留学,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读博时,在一次野餐会上,他认识了他的太太储枫,储枫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在读学生,两人彼此欣赏,一见倾心。储枫深知计算机专业前景开阔,劝姚期智转向计算机系。姚期智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建议竟改变了他的一生。1973年,26岁的姚期智放弃物理学,进入伊利诺大学计算机技术攻读博士学位,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得以充分发挥。他和储风志同道合,并肩经营着共同的事业,他们经常联合发表论文,在业内影响越来越大,被人们戏称为学术“夫妻档”。姚期智运用计算机发牌、打牌,研究计算机理论,并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密码学。比如在电脑上签订购买房产的合同,根据密码学,就可以断定合同的真假。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生意合伙人,互相发送电子邮件,这就涉及如何保护商业秘密。因为合作双方即使使用只有双方通晓的暗语,也存在泄密的可能。信息安全,是姚期智研究的重要方向。姚期智在计算机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是源自于自我内心的喜爱,他研究编程就像是看一本充满故事的逻辑小说,他往往会“沉醉“在其中,不会像一些人纯属出于目的性的接触学习,他们更多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他并不是,这也为他日后的远大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出中国、乃至世界计算机精英2002年,带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他到上海、南京和北京,第一次与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发现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很是优秀。本只是偶尔的交流,在2004年竟然收到杨振宁先生请他回清华执教的邀请。他归心似箭,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卖掉了美国的房子,欣然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姚之队”归国后,2004年他许愿,要带出一支计算机学领域一流水准的——“姚之队”。从那时起,姚期智在清华成立了他的讲习教授组,并利用他的人脉,召集了十多名知名科学家,给同学们授课。慕名而来的各地高考状元争相报名。由于名额受限,很多状元被拒之门外。最初,他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博士生上,这也是不少“海归”的常规执教模式。实践后,他改变了想法,将重心转为培养本科生上。结果证明,这种转变极为成功。中国的教育,注重专业教育,忽略通才教育,无形中,限制了人才的学术视野,国内不少高端人才思维不够开放。而且,一些学术研究人员严重欠缺兴趣、好奇和想象力。所以,姚期智“从头开始”,主持软件实验班(姚期智班),从本科生做起。他觉得与思维活跃、富有激情、但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的本科生交流,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但也并不轻松。姚期智在授课整整八年,他和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学生们也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的接受,不再刻意看重分数,而更多地当成了兴趣。姚班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的计算机学人才。为更加突出其培养目标,2009年4月姚班由刚创立时的“软件科学实验班”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并且在2009年9月,姚班被率先纳入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他的睿智和风趣,执著和热情,兴趣和好奇,善良和诚笃,让他的学生乐而忘返。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在这里悄然生根。渐渐地他发现:中国的大学和世界的一流大学差距很大,想要培育顶尖的计算机人才,本科教育只能算作是基础。2015年,他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在清华正式成立了“软件科学实验班”(后改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因为姚期智,更多人称它为“姚班”)。现在,从“姚班”走出来的年轻学生已经成了中国、乃至世界计算机领域的杰出人才,遍布国内外AI 产业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各个关键领域。在2008、2009 年谷歌全球挑战赛中斩获冠军的楼天城,旷视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曾获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IOI)金牌的邹昊,创立光流科技的胡伯涛.....诸多姚班同学已在计算机或人工智能领域颇有建树。截至2017年4月,“姚班”学生已发表论文138篇;累计49名学生被选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论文宣讲;近1/3的学生拥有科研成就,这在世界一流大学也十分罕见。为国家培养人才,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姚期智志得意满,乐在其中。此外,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曾在IBM研究中心,Xerox PaloAlto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等许多单位作访问科学家或顾问。他的哈佛导师肖教授倡导学生“要大胆、创新,想法才不会很原始”,多年来已成为了他的行为准则,驱使着他不断向新的学术领域出击。他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算法分析,计算复杂性、通信复杂性、密码学协议乃至量子计算等。在这些方面他都做出了巨大、独到的贡献。多年里,他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几乎覆盖了计算复杂性的所有方面,在不同的科研领域屡获殊荣,成为了世界现代密码学、理论计算机科学、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奠基人,并对时下热门的AI有着独到见解。”在回答“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最终是否是一组解”的问题时,他给出了终极答案——量子计算或许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他提出:“我们人类想要模仿自然界,这是一个最后的关口,我们一旦做好量子计算机就能够模仿宇宙中各种东西的运转,包括设计材料。所以可以把量子计算,看作是研究人工智能的头等大事。”姚期智称,人工智能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的开始,需要我们在做算法之前要理解底层的东西,也就意味着未来99%的事情要用新的方法去做。我们用物理学家的精神来做算法设计。当下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时代,人工智能研究正处于最为红火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给了新一代人才成为下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的机会。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其中。也许,大家能在喧嚣的环境中冷静下来,找出人工智能本质创新的办法,才是找到通往下一道大门的钥匙。在这个戏子丑事人尽皆知的时代,科学家的锋芒似乎完全被其掩盖,但是总还会有那么一群真正在为中华民族未来谋复兴的伟大人物,在普通人眼里,也许这些伟人与明星相比较起来,并没有那么耀眼,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被牢记在历史上,作为里程碑,作为天上的“明“星,来为我们指路前行,照亮前途的黑暗.
导读: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升级到全球芯片供应链,目的为了切断华为的高端芯片的供应以达到阻碍华为5G发展,最近美国又对我国的基础研发机构出手,这对于华为乃至中国科技将会有哪些影响?众所周知,美国对于华为的禁令一直在升级,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华为的5G发展,但因为华为强劲的科技研发实力,特朗普的多次禁令都无法阻止华为5G在国外市场的发展。其实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奥巴马的科技顾问团队就开始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出台了一份名为《如何确保美国在半导体行业长期领导地位》的总结报告,里面通篇论述了美国半导体的领先优势,为了保证美国的半导体的地位,其中的给出的建议就是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接着特朗普上台后,就全盘接受了奥巴马科技顾问的报告,而且还对其进行了升级版,不但是打击中国的高端科技,还打击中国的基础科技研发。最近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我国的33家科技公司乃至科研机构以及大学列入了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些列入实体清单的都无法直接购买与使用美国的商品与技术,并禁止使用matlab。美国为何禁止使用matlab,可能很多网友也问,matlab是干什么用的?其实matlab是一个数学软件,因为其快速的计算与数学拟合,深受各科技工作者的喜欢,其应用与数据分析、无线通讯、图像处理与无线通信的场景,因为其具有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动态系统仿真与建模,可以让科研工作者快速的得到科研理论的计算结果。说到这里,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已经看到,美国禁止使用matlab这一工具,其心可鉴,因为使用matlab的都是前端高科技,比如我们的5G通信、芯片科技、还有AI技术,这都脱离不开matlab。特朗普这一做法,目的就是想从基础研究来阻止中国高端科技的发展,在中国华为乃至中兴面料美国芯片的禁令后,其实谁都没有想到,美国的禁令升级如此之快。而且特朗普在采取切断华为的全球芯片供应链后,我们觉得华为对于芯片制造应该可以依靠国内的芯片代工厂以及欧洲、日本的芯片供应商来缓解处境,这是特朗普非常明确要对华为5G乃至中国芯片科技的阻扰。但我们却没有想到,特朗普还对我国的科技研发乃至人才培养进行了阻扰,从禁止哈工大以及中国一些科技研发机构使用matlab就看得出特朗普的计划。都说一切的胜利都是来之不易,这包括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如今我们的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美国为了保证其全球科技领先优势,采取的并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而且打压其它国家的科技,这真是特朗普的逻辑乃至美国的逻辑。都说,对于勤奋而不怕事的我们,越是封锁,我们就能自主研发,越是禁止,我们就会越发领先,这种科技竞争将会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获得科技竞争的胜利。
来源:北京日报天坛医院研究人员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疾病研究。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研发的量子芯片。药物检测1月4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在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排行榜中,北京位列第一,强势领跑。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71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29.7%。……累累硕果,因何成就?“科创30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一系列“重磅”政策,疏通创新“堵点”,理顺创新链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赋权激励,抢占科研制高点2019年10月,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30条”)。其中明确推动下放选人用人、项目经费使用、科研机构管理运行、科技成果转化授权“四大自主权”,激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创新动力,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赋予研究者充分自由,支持他们大胆开拓研究领域,以打破既有条块分割,集中高效地配置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一年来,这些新型机构发展提速,已初步实现运行机制灵活、研发活动自主、创新要素集成,支撑北京在基础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量子院实验台架上,安装着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0.5米的金属圆筒。“这里分别有一个10比特和20比特的量子芯片。为了保障其专心工作,圆筒里的环境温度是零下273.14℃,比宇宙的温度下限,也就是绝对零度,仅仅高了0.01℃。”量子院实验团队有关负责人金贻荣说,量子计算具有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如果传统的计算机查找方式是一次翻一本字典,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翻阅多本字典,计算效率将极大提升。”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曾经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钟峰值运算能力超过10亿亿次。而6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配合科学的算法,其计算能力将令“神威·太湖之光”望尘莫及。这种超算能力会给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金贻荣说,研究分子动力学是靶向药物等科研领域的必经之路,但因为难以精确计算,药物研发时间动辄10年以上,费用动辄以十亿计,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投入使用,所需的时间、费用都可能大幅下降,这将有助于攻克疾病。中科院的量子专家表示,由于超强的计算能力,未来一枚小芯片即可带来无比强大的功能,“一个如现在大型计算机那样强大的智能助手可能‘化身’为一部手机,陪伴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说,2019年量子院完成整体研究方向布局,最关键的量子器件加工所需的微加工设备已经到位。2020年,量子院将重点聚焦量子计算与通信,“应该说我们已经准备好起飞。”不仅仅是量子院。2019年,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先后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北京脑科学中心,104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经启用,包含12个独立实验室以及8个辅助技术中心,二期工程也已经启动。引入“国字号”,医院变科创中心从毗邻天坛,到南四环畔,天坛医院增加的不仅仅是面积、硬件设施。这家市属三甲医院,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从医疗中心向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每天,天坛医院里除了熙熙攘攘的患者和兢兢业业的医护人员,实验室、影像中心里,还有忙碌的科研人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就位于天坛医院,科研人员借助超级计算中心、7T核磁共振仪,不懈寻找着攻克疾病的新方法。“利用新技术造福患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中心副主任王拥军说。王拥军也是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2008年前后,天坛医院临床医生发现,一些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初期症状轻微,很容易逃脱“监控”。但其病情进展很快,常常一周左右就会复发,再返回医院治疗时往往已经非常棘手,甚至出现残疾或死亡。“如果我们能早发现早治疗,他们的命运或许就将被改写。”王拥军说,从那时起,他和团队一起开始“CHANCE”研究。研究中,团队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卒中适应症,联合运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优化用药量和用药时机,反复试验,最终取得成功。从2009年到2012年,团队在全国114家医院对5170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该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加重风险大幅下降了32%。基于此项研究写成的论文发表后,欧美国家将该治疗方案列入“脑血管病临床指南”,供全球医疗机构参考。2019年11月,该治疗方案又被美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管理指南(2019更新版)》进一步提升为“A级证据”,作为最高级别证据向全球推荐。这个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研发的治疗方案成为全球治疗轻型卒中的“金标准”。王拥军和同事们的脚步,并未停止。“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我们要积极服务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力争将自主研发的介入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系统等一批成果在北京落地。”王拥军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只是落户北京的众多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市科委介绍,北京积极争取并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截至目前,北京已经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家、国家研究中心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长久支持,静待花开今年1月1日,通过国家谈判,治疗肾性贫血的新药“罗沙司他”,进入我国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这款新药就诞生在北京,而且领先全球获批上市。“罗沙司他”的研制方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初进入中国时,珐博进也曾考虑在其他城市落地,但经过反复考察,最终落户北京。“新药研发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北京市、区各级部门一直支持我们放长眼光,耐心研发,给予我们人财物等各类支持,持之以恒,终有所获。”该公司执行总裁钟黎蕴华说。支持,的确长久。2010年到2018年。“罗沙司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30多家国内医院开展针对肾性贫血治疗的大量临床试验,效果非常明显。硕果,就此结出。2018年12月17日,“罗沙司他”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全球首发。穿上连体工作衣,戴上封闭式帽子和乳胶手套,经过最严格的消毒程序后,才能走进生产“罗沙司他”的高度洁净生产车间。生产部门负责人表示,原料药来到这里后,先要通过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车间,分别进行配料、造粒、干燥、混合等生产程序,最终装入胶囊,完成铝板和纸盒的包装后出厂。“我们的产能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该负责人说。“罗沙司他”能够通过模拟人体对低氧环境的生理反应,促使红细胞加快生产,提高细胞氧气输送能力,从而改善贫血症状。“通俗地说,它不是通过外界输血,而是打开了我们人体自身的一道‘造血阀门’。”钟黎蕴华说。“罗沙司他”对透析病人的有效率超过了90%,安全性良好,以口服方式代替传统的注射输血,可大大减轻患者治疗痛苦,节省往返医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目前我们还在做其他疾病应用的临床试验,未来有望应用到肿瘤等原因导致贫血的治疗上,服务更多患者。”钟黎蕴华说。“罗沙司他”,只是北京“长久支持”结出的硕果之一。去年以来,北京加快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10+3”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实施《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筑巢,“孵化”颗颗硕果。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有334家,拥有亿元品种100余个。人才至上,顶级专家上讲台谷歌大脑用1.6万个CPU(中央处理器)核心跑了接近一周,反复训练才能识别猫的脸,但人类只需要瞄上一眼,就能认出来。我国智能芯片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坚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才是重要推动力。陈云霁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24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主架构师,29岁晋升为研究员。他与主攻算法的弟弟陈天石,做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寒武纪”。成就等身,陈云霁很清醒,“我只是一位青年科学工作者,取得的成果也得益于国家、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鼓励和支持。”此言并非“客套”。十几年前,陈云霁博士毕业参加工作时,一年的收入也就10万元上下,远不够在北京成家立业,“不少青年科研人员,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选择做一些短期见效快的研究项目,于是原创基础性研究就弱化了。”陈云霁说,“现在好了,科研人员待遇明显提升,科研更加自由。”近年来,北京对科研人才支持力度显著加大。陈云霁是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研究院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学者,可以自由开展学术研究,不预设目标,北京市政府提供了相当丰厚的经费和薪酬支持,我们不用为‘五斗米’折腰。”陈云霁还投身智能芯片领域后备人才的培养。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率先开设“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我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算法、应用等上层领域,系统、芯片等底层领域的研发已经成为短板,如此下去,我国智能产业后劲不足,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陈云霁说,现在这门课已经覆盖到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几所高校,陈云霁每周都会走上讲台,为科技育才。陈云霁的同伴,还有很多。过去一年,北京下大力气提升创新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为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科研“第一桶金”,支持其立足基础研究科学前沿,冲击学术第一梯队。2020年,科创中心再加速市科委介绍,2020年北京将统筹谋划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年度工作方案推进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聚焦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高标准推动“三城一区”规划落地,“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科学+城”。同时,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同步建设,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和项目的落地,做足“城”的文章,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增强人才、企业、资本等创新要素的粘性。此外,加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产生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科研组织机制,支持良乡、沙河两个科教新城新型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配套政策,全力落实“科创30条”;持续打造创新生态环境;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深耕厚植,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统筹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更好支撑城市与社会发展。北京还将持续强化开放创新合作,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引领,继续抓好“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