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怀珠教育咨询网图片来源:怀珠教育咨询网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本文以下内容由怀珠教育结合院校官方信息及山西省招办杨怀珠编写的山西省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书整理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更多院校介绍可以关注怀珠教育公众平台或者登录怀珠教育咨询网院校导航栏目查询了解。院校简介历史沿革:1977年由原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本科并更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更现名。地址:北京属性:北京市政府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2019在晋招生1B专业1B理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B文科专业:无(不招收文科专业)更详细的招生计划可到怀珠教育咨询网查看院校优势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建筑学B、土木工程B、城乡规划学B-、测绘科学与技术C+、环境科学与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C、交通运输工程C、风景园林学C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北京市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数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遗产保护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筑学、土木工程2019院校专业录取规则1、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2、认可各地加分政策,加分到分专业。3、在总分相同情况下,依次比对文综/理综、数学、英语分数。4、考生提档后无特殊情况均不退档。5、所有专业入学前后均无美术加试。6、所有专业均不设男女生比例限制,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15-19在晋录取分数更详细的分专业录取数据可到怀珠教育咨询网查看线增量走势图理科线增量走势图:注:曲线图上方第一行数字为高增量(院校各年度录取最高分与控制线的差值);第二行数字为计划数(院校各年度在晋招生总人数);图中“41.8”为院校认同高度(院校近四年录取线增量平均值),该认同高度是杨怀珠老师为了方便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对各院校进行定量比较,而对录取数据及院校相关信息的分析得来,同时它也客观地反映了院校在考生心目中的位置;图中“●”为低增量(院校各年度录取最低分与控制线的差值);关于曲线图更详细的解读请查看杨怀珠老师编写的《山西省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一书中第十三节院校录取线随年度波动的描述。
9月20日,北京建筑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大兴校区体育馆举行。校领导姜泽廷、张爱林、李维平、张大玉、李爱群、黄京红出席典礼。副校长李爱群主持典礼。3000余名新生在这座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承载希望、放飞梦想,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上午9时,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典礼上举行了新生佩戴北京建筑大学徽章仪式,校党委书记姜泽廷为两位新生代表戴上了校徽。佩戴上这枚徽章,不仅标志着正式成为一名“北建大人”,更象征着做出了传承和弘扬百年建大精神,努力成长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栋梁之才的庄重承诺。校长张爱林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加入北建大大家庭,成为“北建大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以“梦想引领学业,创新驱动成功”为题,从弘扬抗疫精神、梦想引领学业、创新驱动成功三个方面充满激情和哲理地讲授了开学第一课。张爱林讲到,2020级新生是经历大国抗疫的青年一代,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与全体新生分享了疫情防控带来的五点深刻启示,并号召大家弘扬和践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张爱林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百年建大梦想及同学们个人梦想的三个层面阐述了梦想引领学业的重要意义和内在关系,全体新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人生的黄金期与“两个一百年”发展阶段完全吻合。他讲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调研学校时指出,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是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他勉励全体新生,要把准他们是未来储备人才的时空逻辑,一是要梦想引领,规划好学业生涯,能力要用“将来时”,要“知彼”“知己”做好学业生涯规划。二是超越自我才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最大挑战。三是意志力是实现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他用“敦煌女儿”樊锦诗和无腿勇士夏伯渝的故事激励同学们坚持梦想引领,挑战不可能。张爱林讲到,创新是驱动发展和成功的第一动力,面对无法躲避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最大挑战,同学们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从学习已有知识的逻辑和创新知识的逻辑及学习的真正含义讲述了创新的实质内涵,创新要不唯书,不崇洋,尽信书不如无书。他用计算机科学家家王选自主创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密码学家王小云破解世界最安全密码算法的生动实例激励全体新生要用自主创新去挑战不可能。最后,张爱林把自己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满满正能量传递给全体新生,号召他们点燃创新激情,实现人生梦想!在同学们开启新征程之际,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青年北京学者李海燕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为什么要读书、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三点感悟。她讲到,面对困难和未知,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担当品质;面对学习和研究,我们要有刻苦钻研、创新求索的坚定追求;面对人生和事业,我们要有爱国奉献、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融入国家,担当时代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李海燕勉励广大新生做一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北建大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实验班周正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他说,走进北京建筑大学,始于立志投身建筑事业的誓言,更始于走向建筑领域的青春担当。我们要传承建大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和学术造诣,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眼中江河湖海,心间家国天下,脚踏实地、昂扬进取,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奋斗去成就美好未来。研究生新生代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生武丙龙分享了自己在北建大学习生活的感受。他谈到,作为一名建大学子,要把握时代脉搏,厚植爱国情怀;要深耕学术涵养,弘扬创新精神;要培养自律意识,做好时间管理。既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格局,也要有“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钻研精神,还要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锐意进取,将“爱国情、强国志”,化为“报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典礼期间,副校长张大玉宣读了关于颁发2020级本科新生校长特别奖学金、研究生新生校长奖学金、国际学生“一带一路”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决定。校领导为获奖新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开学典礼在全场师生齐唱校歌声中结束。本次开学典礼同时通过央视频、今日头条、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在线直播。来源:北京建筑大学 供稿:汪洋海容 摄影:胡保华 陈欣欣 赵希汉 编辑:梅雨 责编:高蕾 审核: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两所学校都是北京市属高校,而且都是省部共建高校,两所学校相对北京市“双非”高校来讲,实力都比较强悍,所以在北京市知名度较高,属于知名高校。两所学校都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区别在于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所中专起步的高校;而首都医科大学则是本科起步的高校。首都医科大学,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第二医学院,建校之初,实力比较强,但是后期办学坎坷,整体实力大幅下降。不过,在省属医学高校中,依旧实力强劲,所以他成为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就列入了北京市重点大学行列。当时,首都医科大学相对全国医学高校来讲,还到不了一线高校行列,仅比普通医科大学实力稍强而已。首都医科大学,真正转折年是2001年,合并了北京市三所医学高校之后,学校的规模扩大,同时学校的附属医院也得到了大幅增加,这使得首都医科大学的病源大幅增加,从此开始,首都医科大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随着人名生活富裕,医疗改革深入,进京治病人群不断增加,首都医科大学也获得高速发展的机遇,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代表人物,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北京建筑大学,建校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恢复高考之后,因扩招需要,升级为本科高校,2013年晋级“大学”。这所学校主要在建筑领域实力较强,尤其是在市政方向更是如此,毕竟他的老本行就来自于此,而且大量的项目也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来看,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胜过北京建筑大学,这主要是因为首都医科大学,机遇更好,合并的医院更多所致。
北京建筑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都位于北京市,而且在北京市“双非”高校中,知名度都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两所学校的实力相对较强。不过,首都师范大学目前已经脱离了“双非”高校行列,2017年成为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相对实力更强一些。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两所学校从建校基础来看,首都师范大学要更强一些。北京建筑大学,前身是1949年,以北平市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建的北京工业学校;而首都师范大学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起步差距就比较大,首师大是一所本科高校,而北建大是一所中专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真正领先于北京建筑大学,主要是因为首都师范大学兼并了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小三科”音乐、美术专业,使其获得优势资源。也正是这个原因,首都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可以在美术艺术领域大有作为的根本原因。当然,首都师范大学的音乐舞蹈方面实力也比较强。首都师范大学“小三科”代表人物,其实比较多,如歌手小柯,毕业于首师大音乐系;董浩,毕业于首师大美术系,没做主持人之前,他是美术老师;姜帆毕业于首师大舞蹈系。北京建筑大学的实力,就相对弱一些了,毕竟他没有获得大牌高校的资源,所以一直到2013年才晋级“大学”,相对来比差了一些。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两所学校在北京市内知名度都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两所学校相对北京市“双非”高校而言,实力都比较强。位于北京市的高校很多,但是真正属于北京市管理的高校其实并不多,民办高校和专科学校占比较大,这两所学校相对实力强,真心没毛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前身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这所学校直接隶属于电子工业部。当时隶属于电子工业部的大学,其实就五所,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仔细看这五所高校的名字,会发现只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校名,没有挂“电子”这两个字,可见这所学校升级为“大学”之后,也发现自身电子实力并不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但是主要是为了高考扩招需求,第四工业部依托北京大学设立了这所学校,整体实力较弱,而且以专科为主,主要是为了培养第四工业部管理人才的学校。一直到1985年才独立建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后来合并了电子工业部直属的管校和成人学院,才使得实力略有提升。这所学校真正主力是2003年合并的北京机械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所老中专,经过多年发展,多次合并和整体自身优势资源,升级为“大学”的高校,教研经验深厚,而且隶属于北京市,学校引进项目和资金更多一些,所以发展速度较快,实力也比较强。总体来看,北京建筑大学的实力胜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些,这一点符合客观事实。
为主动适应首都“四个中心”定位和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学科专业优势,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决定将文法学院的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整体并入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成立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6月16日,学校召开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原经管学院和文法学院处级干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副校长李爱群主持。姜泽廷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两个学院的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对学院未来建设发展提了三点意见。一是把握好“融合”和“超越”的关系,不仅需要从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硬件层面上做好融合,更要在制度、文化和管理等方面,尤其是教师心理上做好有机融合。“超越”是“融合”的后半篇文章,要在今后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立新”,树立“全”、“精”、“高效”的思想。二是把握好“对外”和“对内”的关系,“对外”是指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作出更大贡献。“对内”是指要在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推进根本在于沟通和交流,在于以心换心、众志成城,学院要团结各方面人才,整合各方面资源,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争取打造学校现代化治理样板。三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学院党建工作质量,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学校党委安排部署,把学院事业发展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融入科发院、国发院、文发院三个新型机构的建设发展机遇中。最后,他表示,凡事有一些波折,有一些磨难,从长远的历史周期看都是一件好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的事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的攻坚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新学院成立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将来一定能够建功于学校大发展、首都大发展、国家大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张爱林校长在讲话中说到,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和文法学院在学校不同发展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成立的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是新时期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北京建筑大学的需要,是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服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新成立的学院要明确和把准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张爱林讲到,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的承上启下之年,对学校、学院都是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一是要不断强化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学院领导班子要落实主体责任,敢于担当作为,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优先。二是凝练学科专业的特色方向,大力推进学科平台建设。三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尤其是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拔尖青年教师队伍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引培并举,切实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四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以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抓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做到规定动作标准规范,自选动作创新精彩。成立大会上,姜泽廷书记和张爱林校长为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揭牌。张大玉副校长宣布成立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并宣读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干部任命决定。原文法学院院长李志国、原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磊,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孙成双、党委书记周霞、教师代表马世昌先后作了发言,共同回顾了经管学院和文法学院过去取得的成绩与荣誉,展望了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未来的发展蓝图。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学院成立为契机,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争创佳绩,奋力推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为做好“服务国家建筑业、服务北京新定位”两个服务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办学定位秉承“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校训精神,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来源:北京建筑大学 供稿:李文超 王喆 摄影:胡保华 编辑:梅雨 责编:吴金金 审核:朱静 周霞
2020贵州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07年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各类在校生1084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3人,硕士研究生2178人,博士研究生56人,成人教育学生766人,国际学生13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国际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2019年9月,学校“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4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人,其中专任教师66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教授140人,博士生导师46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5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工程人才北京市级人选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2个。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9 项,其中一等奖13 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 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 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3项。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强化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地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测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等2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6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近五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学校坚持开放办校,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94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7年10月,学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为国家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来自24个国家的57所院校加入联盟。百余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多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编辑 陆维刚编审 范觉文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农学院两所高校隶属于北京市管理,所以两所学校虽然都在北京市,但是都属于地方性高校,主要是针对北京市的建设创办的学校。两所学校在北京市属高校中,知名度都比较高,属于北京市内知名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农学院两所学校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来孰强孰弱。北京市是首都,建国初期,确实有农业需要高,但是随着北京市人口急速增加,农业占比越来越低,农业学校的实力自然大打折扣,关键是没有大面积农田,让农学院开展教研。因此,北京农学院的教研重点在园林,农林经济,兽医领域,毕竟这些都不需要大面积耕地作为试验场。北京农学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通县农业学校,后来成为北京市属农学类第一学府,1965年就更名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虽然叫“大学”,事实并不符合现在“大学”标准,只是一边种地,一边学习而已。当时,国内流行农学类高校改名叫“农业劳动大学”,如江西农业劳动大学,就是江西农业大学的前身。因此,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又将其更名为北京农学院了,此后,一直在“学院”派里混了。北京建筑大学,也是一所五十年代建立的老中专起步,恢复高考之后,升级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虽然农田较少,但是建筑工程比较多,所以项目比较多,学校发展速度也相对比较快一些,2013年升级为“大学”,这就是所学没有用武之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整体来看,北京建筑大学的综合实力胜过北京农学院一些,毕竟“建筑”在北京还是很有用的专业。
据北京日报消息,9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蔡奇到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调查研究。他强调,北京建筑大学是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办学直接关系首都规划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为首都规划建设输送更多优秀规划设计建筑人才。察看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系列行动计划成果作为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北京建筑大学现有各类在校生万余人。蔡奇首先来到大兴校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中心察看开学后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指出,要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土木学院面向抗震防灾研究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多项性能指标实现国际领先。蔡奇了解科研平台与新型科研机构建设情况,要求聚焦未来城市设计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形成更多科研成果。随后,蔡奇来到图书馆了解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察看学校建筑设计与规划成果展、“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系列行动计划”成果展示、老北京城沙盘模型,指出,要传承百年历史,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更加主动融入首都规划建设之中,与北京城市发展相伴而行。听老教授介绍学校参与北京老城保护工作等情况蔡奇在座谈时指出,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减灾等技术领域代表了行业先进水平。随着首都规划体系“四梁八柱”的形成,城市设计建设已成为新蓝海,学校可以大有作为。要立足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定位,着力提升办学水平,抓好建筑、土木工程等重点学科建设,树立学校独有的品牌。加强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发展交叉学科,积极推进校企、校地合作,实施好“双塔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大师。要发展城市科技,办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等新型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城市安全应急智慧管控等方面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创成果,为智慧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蔡奇强调,要主动服务首都规划建设。积极承担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参与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推动新一版城市总规、核心区控规、城市副中心控规进课堂,加强实施研究,做好城市空间、功能、建筑、环境等方面规划和设计。继续围绕建筑遗产保护开展研究,积极参与中轴线申遗保护、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工作。选派优秀师生担任街区规划师,参与街区、村庄规划。北建大图书馆提供了一流的阅览学习环境蔡奇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做好铸魂育人的工作,办好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投身于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市领导崔述强、王宁、张家明、隋振江参加。编辑 杨利
刚刚,北京建筑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具体如下:北京建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其他具体要求及后续复试工作安排详见北京建筑大学各学院网站复试通知。来源:北京建筑大学 供稿:李昕 编辑:徐飞 审核:陈韬 责编: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