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国家211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创建于1960年,目前是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土木工程(自定)。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A级学科:土木工程;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工业大学日前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2018 届毕业生共有 5771 人,其中博士毕业生 224 人,硕士1898 人,本科 3280 人,专科369 人。总就业率为 98.99%,签约率为 80.99%。①本科生就业率为 98.84%,签约率为 77.90%,深造率为 40.21%;②研究生就业率为 99.29%,签约率为 86.33%;③专科生就业率为 98.64%,签约率为 77.78%。本科生、专科生 签约率较低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有关。随着存档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单位 录用应届毕业生不再管理学生档案,导致毕业生无法签订就业协议书而灵活就业 比例提高。2018 届毕业生中,北京生源毕业生 2943 人,京外生源毕业生 2828 人。京内京外比例 1.04:1。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率(98.88%)低于京外 生源毕业生(99.12%)。其中,本科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率高于京外生源毕业生;博士、硕士和专科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率低于京外生源毕业生。1、本科生去向①2018届签约率较前两年有所下降。②近三年继续深造比例逐年增加。2018 年,本科生深造率首次突破 40%。③分专业去向明细:2、本科生国内升学国内深造人数为 661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20.15%。①留本校读研 402 人,到外校读研 259 人。②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读研 158 人,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读研 471 人,两项占本科国内深造总人数的比例为 95.16%,目标院校集中在办学水平相当或高于北科大的院校。③国内升学率较高的专业:3、本科生境外留学共有 658 人出国(境)留学,占毕业本科生总人数的 20.06%。①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为英国,占比 35.26%。②境外留学率较高的专业:4、本科生就业单位主要留北京,京内就业人数达本科就业人数的86.18%。就业单位以国有企 业、民营私有企业为主,比例之和高达 88.29%。科研设计单位及事业教育单位 比例相比较低,基本符合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学历层次需求。5、本科生就业行业行业主要集中在:IT业、金融业以及建筑业,所占比 例分别为 21.71%、13.58%和 10.16%。整体来看,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6、本科生就业单位录用人数较多的单位主要集中:各大银行的北京分行、国网电力、联通、 电信、移动公司及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符合我校本科生专业设置特点及生源分布 特点。2016-2018年重点单位:7、专本硕博整体就业情况专本硕博签约到西部就业 87 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6 人,西藏基层公务员 1 人。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为 77.27%。详情如下:①就业单位:机关、部 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的就业比例之和为 49.85%,说明国有 性质单位占据我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半;包括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内的其他 企业就业比例为 43.44%,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大渠道。较往年相比,毕业生在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比例有所上升。②就业行业集中在:信息相关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教育 这六大行业,所占比例达 71.46%,与市场需求及我校毕业生专业分布较为相符。③就业地点京内就业比例为 77.27%;京外就业比例 为 22.73%。京外就业比例较 2017 年减少 6.43%。本科毕业生京内就业人数达总 人数的 85%以上,专科毕业生京内就业人数达总人数的 95%以上,这与本科生、 专科生中北京生源比例较大有关。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14.90%)就业, 其次是中部地区(4.19%);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北部沿 海经济区(8.03%)就业,其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4.06%)。重点单位如下:④国内升学共 891 人选择国内深造,占毕业生总 数的 15.44%。其中,包含博士毕业生 47 人,硕士毕业生 144 人,本科毕业生 661人,专科毕业生 39 人。深造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工业大学,其次是北航、北理工等。⑤境外留学共有 682 人出国(境)留学。留学主要去英国(34.75%),其次是美国(26.09%)和澳大利亚(12.46%)。留学院校包括: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知名学校。8、薪酬起步年薪是指年度固定工资,包括奖金、补助、分红等收入。学历越高,起步年薪越高;各学历层次实际落实的薪资均值均低于期望薪 资均值。本科生年薪9.91万元。硕士12.49万元,博士13.13万元,专科6.36万元。
按照正常的入学年龄,绝大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在十七八岁左右,二十一二岁读完本科,二十四五岁读硕士研究生,读完博士研究生,基本上都已经二十七八岁,有的甚至三十来岁。只有那些所谓的天才“神童”,通过连续跳级的方式,才可能在更低的年龄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比如来自辽宁的天才“神童”张炘炀,10岁读本科,13岁就读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6岁就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成为全国最小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尽管张炘炀读博士期间也还是遭遇到了“瓶颈”,但在博士研究生群体中仍显稚嫩。挖挖机这里为大家分享的这位研究生,他既是不是什么天才,也不是所谓的神童,保研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相对于其他同学,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保研年龄。但是,就是这个很普通的推免生,却走出了不普通的研究生轨迹,堪称研究生培养的奇迹。他就是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级在读博士生——许潇。在本科期间,许同学积极投身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勇于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了研究生推免资格,21岁保研到电子科技大学。在研一的时候,他逮住了就读学院的一次面试转博的成长机会,凭借过硬的理论知识和超乎常人的面试表现,意外地、顺利地通过了国家青年特聘专家胡维昊教授的考核,有幸成为胡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人生的大转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从硕士研究生成功升格读博的许同学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勤奋和努力。在导师的熏陶之下,以及导师那丰富的科研资源,许同学有幸与全球工科论文引用量NO.1的丹麦奥尔堡大学的两名顶级专家进行科研合作,共同发表paper9篇,同时作为助手参与导师申报丹麦教育部的科研项目。按照常理,像许同学这样由硕士研究生转博的同学,无论是科研的基本功,还是科研的心理素质、科研精神等,都还远远不足。很多像他这个年龄的研究生,看到世界顶级学术大牛,都免不了内心忐忑不安、惶恐不止,但许同学却能够大胆地尝试合作,并且实现自我成长进步。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博期间,许同学接触的是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合新能源系统的规划与运行优化。在这个小伙子的心中,一直种着“推动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梦想。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管未来怎么样,就认定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师从胡维昊教授读博一年时间里,许同学已经发表SCI等论文十余篇,已申报多项专利,并且斩获了电气工程行业旗舰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不但如此,年仅二十二岁的他还担任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导学助理。他,读博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的要求,完成了很多博士三年、五年都难以实现的学习和科研目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超级学霸、超牛的学生科研人员,却并不是只会读死书、只会搞科研和发paper的“书呆子”,在科研之外也有着令人羡慕的一面。读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很重,他依然担起了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组织支部研究生在地铁站、市中心等地举行快闪活动,与市民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积极组织参与基层支教活动,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微薄力量,展现出新时代研究生的精神风貌与担当襟怀。看到许同学如此优秀、如此出类拔萃,挖挖机作为大一新生家长,既无比羡慕,也无比感慨。优秀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同学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其他研究生六年甚至更长年限才能完成的目标。如此优秀与卓越的背后,定然有着异于常人的信心力量和果敢坚持,有着不为人知的超常努力与辛勤付出,值得每一位新时代的大学生、研究生认真学习。期待许同学类似的青年才俊越来越多,也期待许同学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攀上更高的学术之峰。(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北京工业大学,国家211大学,创建于1960年,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土木工程(自定)。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A级学科:土木工程;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0 届毕业生共有 5976 人。博士毕业生 255 人,硕士毕业生 2323 人,本科毕业生 3390 人,专科毕业生 8 人。①总就业率为91.30%,签约率(协议就业+合同就业+继续深造)70.72%。其中,本科生就业率86.90%,签约率69.73%,深造率46.87%;研究生就业率为97.05%,签约率为71.92%;专科生就业率为100%。8人全部继续深造。签约毕业生中到西部就业139人,参军入伍3人(均为本科生)。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为67.00%。②本科生就业两年对比:境外留学,较上届人数略增、比例略降。国内升学,明显增加。协议、合同就业,人数明显减少;灵活就业减少。留京落户越来越难!③薪酬2020届毕业生转正后平均税前起步年薪为12.08万元,低于平均期望年薪1.04万元。其中,39.33%的毕业生起步年薪分布在5—10万元,34.63%的毕业生起步年薪分布在10—15万元。详情如下:(转自北工大官微)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北京市是全国优质高校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仅985工程大学就有8所,211就更不用说了,有18所之多(不包含985高校),这样说来,在北京只是一所211工程建设大学也不是多么光鲜的啦!我们今天提到的北京工业大学就是这其中的一所,因为地处北京的原因,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分数不算低,尤其是高考大省,分数都快赶上部分985高校啦!那这所高校实力到底如何?毕业生出路如何呢?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当年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北京工业大学跻身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2017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正式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是土木工程(自定)。在校生26299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7506人(博士生1310人、硕士生619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80人,本科生13817人,专科生307人。大家关注的学科实力,公认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比较权威,我们来看看北工大的学科实力到底如何?A: 0814 土木工程A-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B+: 0714 统计学,0802 机械工程,0803 光学工程,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35 软件工程B : 0701 数学,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31 生物医学工程B- : 0702 物理学,0801 力学,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13 建筑学,0823 交通运输工程这是正常211工程大学的实力,有一两个突出的学科,有几个在B类的学科,说不出实力突出,但是在211工程的平均水平上。这样看来,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啦!北京工业大学2017届共有毕业生5347人,总体就业率为98.49%。其中本科生是3288人,就业率为98.45%;硕士生是1834人,,就业率为98.58%;博士生为225 人,就业率为98.22%。毕业生的出路,本科基本上是就业为主,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升学。而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则是完全就业为主。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来,北工大的灵活就业人数占有相当比例,可能签约率更能反映学校真实的就业水平吧!签约率=(签约深造数)/毕业生总人数。就业单位性质:2017届毕业生在国家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中就业的比例高达69.85%,包括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例为25.9%,看来北方的学校还是更喜欢去国企就业。就业单位行业分布:2017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较多的为:信息相关,金融,科研及技术研究,建筑业,制造业和教育业,所占比例为77.74%。这也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是相关的。就业区域:毕业生留京比例高达70.84%,京外就业比例为29.16%。在京就业的主要集中在海淀,朝阳,东城以及西城区。分解开来,具体的本科生的具体就业情况,本科生共计3288人:本科生就业的单位性质是以国有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为主。本科生的主要用人单位:录取该校较多的主要各大银行的北京分行,联通,电信以及北京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本科生的国内深造:2017届毕业生国内深造的比例为61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8.61%。其中在本校读研的为388人,到双一流大学读研的有108人,在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读研的有455人。b本科生的出国深造:2017本科毕业生共有649人出国留学,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为英国,占比为34.09%。留学大学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本科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66.67%),软件工程(85.7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88.89%),物联网工程(89.83%)。硕士生:教育(57.14%),教育学(62.5%),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75%),材料科学与工程(87.5%),物理学(87.5%)博士生:物理学(66.67%),材料科学与工程(66.67%)。注:括号内的数据为该专业的就业率这也看来,学校各专业的就业率还是不错的,仅有少数部分专业由于专业冷,或到校宣讲的企事业单位不多的缘故吧!就业率一般。但就业率低的专业,往往招生人数也少,对整体就业率影响不大。该校没有发布毕业生薪酬的调研数据,只是调研了薪酬的满意度,对福利保障不满意的仅占6.3%。再说这是以国有性质单位入职为主体的学校,薪酬待遇也应该不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关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北京工业大学2015级本科机电学院的学生。今年是我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最后一年了,带着对母校的不舍之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情况。在北工大生活的这几年,深深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是面面俱到的,老师对学生也很亲切,十分注重课堂上同学们的听讲状态及反馈。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92,北京排名16。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 1960 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 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 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 年通过国家 “211 工程” 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 年 9 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种类丰富,定有一款适合你。目前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 个学科门类;拥有 3 个国家重点学科、21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拥有 18 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应用统计、社会工作、教育、艺术、公共管理、金融、法律 11 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 17 个培养领域;64 个本科专业(其中 2 个为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学校实验条件优异,设备先进。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 2 个、“111 计划”引智基地 3 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 1 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 1 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 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 44 个、行业重点实验室 4 个。作为学长,最后再唠叨两句。希望大家进入大学校园后,不要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门学业都要认真的去学习,英语和数学都不能放弃,考研、出国还是工作要提前考虑,早做准备。祝愿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活并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从昨天开始,已经陆续有高校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的分数啦!看到分数你感觉如何?是400+考虑是否有公费机会?还是在眼巴巴的期盼着早点公布分数线呢?不过,今年情况特殊,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公布的时间和复试的时间都会大幅度往后推了,具体时间还是等学校具体通知或关注港哥说教育吧!今天我们谈就业的学校是北京工业大学,这所大学水平咋样呢?在北京拥有很多优质高教的资源的情况下,这所高校的显得那么默默无闻,毕竟学校所在的北京仅985工程高校就有8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学校知名度不高也在情理之中,但就算北京市属的北京工业大学,每年的高招分数线都可以和部分985工程大学相匹敌啦!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本科生对于地域的想法是多么的重要,好了,我们看看学校专业实力如何,该校毕业生就业咋样呢?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当年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196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后,增设土建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北京工业大学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2005年,原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并入北工大。2017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正式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工业大学共有25个学科上榜,其中A级2个,B级16个,C级7个。最高评级为A级,土木工程。A-级,环境科学与工程。B+级,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B级,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B-级,物理学、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C+级,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C级,教育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C-级,生物学、水利工程。北京工业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共有 5795 人,总就业率为 97.77%。其中博士毕业生 240 人,就业率为 98.33%;硕士毕业生 2011 人,就业率为 98.86%;本科毕业生 3266 人,就业率为 96.88%;专科毕业生 278 人,专科生就业率为 100%。2019 届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98.17%)高于女生就业率(97.27%)。其中, 男生签约率比女生高 1.91%,国内深造率比女生高 1.66%;女生出国(境)深造 率比男生高 4.51%。国内深造:2019 届毕业生有 858 人选择国内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 14.81%。其中,包含毕业研究生 165 人,本科毕业生 662 人,专科毕业生31 人。毕业生国内深造高校除主要集中在本校(50.35%)外,其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24%)、北京理工大学(4.31%)。 出国(境)深造:,2019 届毕业生中共有 817 人出国(境)留学。留学院校在 QS 排名前 50 的有 249 人,占总出 国(境)留学人数的 30.48%;QS 排名前 100 的有 422 人,占比 51.65%,达到 留学人数的一半以上;QS 排名前 200 的院校占比达 67.44%。毕业生出国(境) 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为英国(35.74%),其次是美国(26.81%)和澳大利 亚(12.36%)。留学院校包括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 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墨尔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知 名高校。就业单位性质:2019 届毕业生在机关、部 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的就业比例之和为 57.89%。毕业生就业的另一渠道是私营企业等其他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在内的非国有性质单位, 就业比例占 42.11%。就业单位行业:2019 届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 行业有信息相关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教育 这六大行业,所占比例达 75.77%,与市场需求及该校毕业生专业分布较为相符。就业区域:毕业生京内就业比例为 74.00%,其中本、专科毕业生京内就业人数分别达总人数的 83.07%、94.49%。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 选择在东部地区(17.62%)就业,其次是中部地区(4.78%)录用该校 2019 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各大银行的北京分行、联通、国网电力、 研究所及研究院等大中型国有性质单位。2017-2019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签约率持续保持在当年北 京地区平均水平之上,但略有差异。2019 届毕业生就业率较 2018 届毕业生降低 1.22%,签约率提升 0.61%;深造率近三年逐年提高。根据调查数据,北京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中,博士生平均年薪14.56万,硕士生平均年薪13.95万,本科生平均年薪10.28万,专科生平均年薪8.44万。尽管北京工业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但本科生接近97%的就业率还是不错的,仔细看其数据发现,灵活就业的人数高达619人,占比为18.95%,灵活就业包括参军入伍、单位用人证明、自由职业、自主创业。但已就业的毕业生年薪超过十万,你认为咋样呢?关于北京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你认为这个数据咋样?你向往这所大学吗?欢迎您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互动
尊敬的柳贡慧校长、邓中翰院士、彭永臻院士、聂祚仁院士,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赵跃,1999年9月入学北京工业大学,在材料学院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习。今天非常荣幸能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工大15万余名毕业生、你们的师兄师姐们祝贺大家!祝贺你们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走出工大校园踏上新的征程!祝贺我们的母校北京工业大学和各位父母们,为我们的时代培养了如此优秀的毕业生!20年前,我怀着和你们当初一样激动和高兴的心情踏上北工大这方热土。又经过了整整10年,我在这里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在北工大的十年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美好的回忆。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我所有宝贵的青春岁月都在这里度过。在这里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纯洁的友谊,收获了坚定的信仰,更把“校训”埋在我的心底生根发芽。10年前的此时此刻,我也是和你们一样坐在奥运场馆内,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渴望,憧憬一段新的旅程。我是一名80后。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有人说我这一代是无奈的,面临着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但是我想说的,我们终归到底还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给了我们梦想的空间、拼搏的舞台,我们恰逢时代!所以,我很想把自己走过的人生路上其实并不算很长的职业生涯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第一、只争朝夕,快速适应身份的转变。从步入大学学习到今天的20年时间内,我的身份经历了在校学生、博士后、普通科研人员到科研团队负责人、高科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校教师这几个重要阶段。我个人的生活、工作轨迹也从北京到哥本哈根再回到上海。每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任务,不同的挑战;每次变化都给我带来了成长机会,让我不断走向成熟。“变化”是我学习工作唯一不变的元素。谁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变化,谁就能遇见未来,掌握未来。我相信,这也是即将走出校园的你们面临的一门必修课。第二、扬长避短,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在校园中,我们大多习惯于回答问题。走出校园,我们必须要学会面对自己提出问题。我们的长处、短处在哪里,我们的定位在哪里。当今的社会高度融合、信息爆炸,甚至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能做什么、身处何方。因此,我们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跳出自身看自己、立足社会看自己,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自己。只有顺应了国家的发展、扬长避短,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第三、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提升自我。20年时间对我来说是值得回忆的,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都是宝贵的财富。哪怕度过短短的一天,我们也应该三省吾身。常常问自己,面向过去:我们为什么没有能够做得更好?面向未来:我们怎样才能比过去做得更好?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多复复盘,才能在未来的关键时刻放出胜负手,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最后,我想说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工大人。特别是毕业后,无论走到哪、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身上的工大烙印。在不知不觉中,“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已经成了我这名工大人对自己的要求和一种习惯。我清晰地记得,20年前的入学典礼上,校领导给新生们提出的希望:今日我以工大为荣,明日工大以我为荣。这句话激励了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工大毕业生们。我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在走出校园后充满激情,立不甘人后凌云志!富于创造,走光前裕后创新路!勇于担当,做承前启后追梦人!希望与大家共勉。谢谢!赵跃2019年7月2日
2月23日,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内人头攒动,福州市2018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博士对接洽谈会在此举办。此次招聘会共有3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4500个工作岗位,是近年来福州市针对高校毕业生举办的规模最大、涵盖用人单位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现场招聘活动。记者发现,各地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春节之后频频举办,博士毕业生无疑在这些见面会上炙手可热。做好职业规划 想清楚再读博大学里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多,而大学里教师岗位又基本饱和,留校当教授越来越难。很多博士生需要进入社会就职,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就职的专业不对口,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隋晓楠说,“博士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读博,如果想从事的职业没有必要读博士,那就不要因为外界因素盲目去读。博士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在客观上限制了之后的就业范围。所以一定要先收集各种信息,自己想清楚了再读博。”隋晓楠特别强调,博士首先要做出正确的自身定位和规划。他表示,很多博士生在读博之前以及读博的过程之中都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划,博士毕业后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二是进入企业工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博士进行专业性的规划、培养。“如今博士数量增多,企业对博士的要求变得更加理想,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对博士开出的待遇不比以前,博士现实与预期反差过大,往往造成博士不愿就业。博士要接受现实,从基础做起,选择那些能发挥博士科研能力的企业。”隋晓楠说。如何才能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司鹏搏表示,首先要鼓励博士尽可能进入教学或研究性质的机构(如高校、研究所、企业研究院等)工作,这类工作最能发挥博士的专业能力。他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展现出来专业水平较高的博士大多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对于无法在专业对口单位工作的博士,也不见得就是严重的浪费。因为博士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一定会因为专业不对口而造成严重浪费。”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更重要日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7]4号)(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通知》中指出,研究制订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开展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继续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生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吸收和输出知识对人的能力有共性要求,却也有很多的不同。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实现知识创造的必要条件。”创新的思维从哪来?宋成认为,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从系统的文献归纳和凝练、从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偶尔的灵光一现获得启发,这些都可能是我们的答案。宋成说:“找到创新性思维后,导师与博士生一起把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并且细化。这个推进的过程跟打乒乓球类似,导师和博士生相互询问,不断深化,物尽其穷。因此,一个倡导勤奋和创新的氛围有利于一个课题组的蓬勃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高水平的博士生。”司鹏搏认为,无论博士去高校、研究所、政府部门,还是去企业、甚至是创业,都有能够发挥他们专业研究能力的岗位。相对来说,博士更擅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视野更广、钻研精神更强。所以应当少给博士安排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让他们更关注战略性的、创新性的工作。例如解决企业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推进国际化工作等。“要发挥博士专业研究能力,就要找到适合博士发挥科研能力的工作,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包括高校、政府的研究部门,各个领域的研发,都需要博士这样的高端人才。毕业后继续做科研发论文,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隋晓楠说。博士生招生和就业制度亟待改革对于博士培养,国家投入了很高的社会资源成本。那么,如何进行体制改革,从博士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设置上,优化和激发这个群体的科研活力呢?《通知》中指出,继续调整优化研究生层次和类型结构,改进博士生招生计划管理。就此,司鹏搏认为,在招生制度上,应该严格考核其科研素养和专业知识,不应为了完成招生名额或其他原因而降低门槛、放松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入口人才质量。宋成也表示,对博士生的选拔,不能过于倚重条框式的知识,更应考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对与专业相关自然现象的认知和对传统技术改进途径的思考。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学历或者出于现实需要而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现象大量存在,从众多的候选人中挑出真正有学术追求和强大自我驱动力的博士生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把宝贵的资源用于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他强调说:“博士生培养总体上还是‘学徒式’培养方式,导师及其团队的学术水平给博士生的平均培养质量画了一条基准线。因此,青年教师更应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视野,选择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或者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司鹏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毕业考核制度上,也应提高成果要求,加强对成果的考核。尤其应对标发达国家高校,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不能拿到博士学位;在就业制度上,应给予博士生更宽的择业时间。例如已达到毕业要求的博士生可以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择业,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即可申请毕业。”针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隋晓楠表示,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创新教育改革,全方位培养博士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博士招生的公平公正性,招生单位考题设置和复试程序应全面公正合理;在招生方面不求数量,从而确保培养博士的质量。“此外,国家应加大对博士后培养的经费投入;企业单位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的博士研究人员设置专业性岗位,提升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优化科研环境,加大经费投入,让博士后安心做研究。”隋晓楠说。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师资博士后杜睿博士收到德国洪堡基金会2021年德国“洪堡学者”计划资助的通知,将于明年赴德国开展合作研究。这是学校在站博士后首次入选德国“洪堡学者”计划。杜睿(右一)杜睿于1991年出生,2008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在学校硕博连读,师从彭永臻院士,201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跟随彭永臻院士继续开展DEAMOX脱氮工艺及控制策略方向的科研工作。依托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杜睿博士在污水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深度脱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一区SCI论文12篇,发表在《Water Research》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2篇为高被引论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曾获奥加诺奖学金特等奖(北工大首次入选)、上海同济高廷耀基金会青年博士杰出人才奖学金、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工大首次入选)、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奖学金”和“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德国“洪堡基金会”成立于1860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洪堡基金会主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和学者提供资助,开展国际科学合作,荣誉称号为终身制。洪堡学者的评选有着严格的遴选程序,由约100名不同专业著名科学家组成遴选委员会对入围申请者进行讨论表决,唯一标准是申请者是否具有突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迄今为止,已有50多位洪堡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此次杜睿博士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表明其开展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将为北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机遇。北工大本硕博的90后博士后2008年-2020年,十二载的求学科研生涯,多个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与污水为伴 让青春无悔,快来一起为棒棒的北工大学子杜睿点赞吧! 来 源: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 排版:李明佳 审核:曹容嘉
张炘炀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神童”,从小学开始,一路“开挂”,9岁上高三,10岁考上大学,13岁成为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生,16岁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博士,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打破这项记录。在张炘炀的成长过程中,既有早期社会对他“神童、奇迹、天才”的赞美之词,同时也伴随着“为什么不按部就班学习,考一所更好的大学”之类的贬低,从走进北京的那一天开始,张炘炀自己也不断地遇到很多困惑、忧烦和对人生的感悟。张炘炀在北京工业大学独立求学时,因为长期迷恋电子产品,学习基础不牢固,毕业前担心失败,一度想过自杀,后来,他自己在天津租了房子,完成了硕士论文。但在准备答辩时,他突然向父母提出: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近年来,随着北京地区房价的上涨,在一些人看来,张炘炀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买一套房子,差不多一百多万,那么放在现在,起码也值上千万了。这种说法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张炘炀为什么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子?张炘炀的思想比同龄孩子成熟,但是他还没有这种“远见”。根本原因是张炘炀有虚荣心。张炘炀长年和大七八岁的同学们在一起,他渴望被认可,却被同学在潜意识被看成“小孩”。他的想法不断地被冲击、被影响,看待一些问题变得“偏激”。张炘炀在读大学之前,求学之路非常顺畅,也难免有骄傲的情绪,他在10岁的时候说过:“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炀,因为我觉得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也曾经有一次在课堂上,他直接问老师:“我是不是班上最牛的?”在他看来,“成功的标准就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即使博士毕业,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那就没有权利去谈爱情,“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所以,张炘炀要求父母买房子的初衷是打算毕业后留在北京,为了拿到北京户口,他向父母提出“买房”的要求,这个要求,在当时看来,显然是任性自私的。张炘炀可能没想到,为了能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条件,张会祥辞去了工作,依靠平时打零工维持生活开销。当时,北京的房价在一二百万元,即使他的父亲想买房,恐怕也拿不出首付。他的父亲张会祥也说过:孩子“过早地接触了这个东西。没有钱生活不下去,再有学问再有本事也没用。”张炘炀现在已经24岁,还在做着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有关他的最新消息是在2018年4月天津理工大学在2018年博士教师岗位招聘信息里,刊登出张炘炀的面试时间安排,他的专业显示是“应用数学”。不过,事后从天津理工大学公布的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表里,没有发现张炘炀的名字。曾经年少的张炘炀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不懂社会实践和书本知识是两码事。随着年龄增长,他说自己能够理解父亲,但他也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父母“急功近利”,“他们为了他们不曾实现的一个梦想,来自己逼自己。”张炘炀成长离不开他父亲张会祥的影响。张会祥是1978年的大学生,1990年曾考上人大商学院第一届MBA班,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没法凑齐1.5万元的学费,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走向更高起点”的机会。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讲,“买房子”可以留在北京,逼自己、逼父母实现梦想,十六岁的张炘炀确实有“不凡之处”。对张炘炀的成长和他要在“北京买房子”,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