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书店归来:他们没被疫情打倒 还有新店开了水岛

北京书店归来:他们没被疫情打倒 还有新店开了

来源:新京报网原标题:北京书店归来:他们没被疫情打倒,还有新店开了 疫情让本就困难的书店业遭受了不小的冲击,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登陆外卖平台等尝试,成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李苏皖两年前创办码字人书店时,为书店想了一句座右铭:自由,是你可以选择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但创业的两年中,很多原先不打算做的事她都做了。2020年这场疫情中,李苏皖又做了一些以前不会去做的事,比如线上直播。疫情让本就经营困难的书店业遭受了不小的冲击,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登陆外卖平台等等尝试,成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时至今日,全国大量书店在关闭2个月之后仍未开门。码字人虽然2月就较早地恢复营业,但客流稀少,店员说,每天只有个位数读者光顾。但就在疫情之中,仍有一批书店逆市开业。今年初至2月底,北京新开业书店达73家,其中不少刚开业就获得了北京市政府资金扶持。春天到了,书店开了,但是读者在哪里?码字人书店。由于开在深巷中,疫情后,书店的客流减少很明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谁在书店读书?3月25日,湛蓝窝在码字人书店二楼角落的座椅里,独享整个空间。她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春节后应公司要求一直居家办公,原本不太光顾书店,但如今家门口附近这间安静的书店,成为她每天必到的地方。码字人书店以诗歌、戏剧、电影为主题,店面不大,也不在繁华地段,但在京城读者、全国书店业和青年创作者中都小有名气。“最近这里很安静,疫情之前有时候也很拥挤。现在来书店不仅是买书,更多是参加活动或者享受空间。我很久没有买过纸质书了。”她说。疫情尚未结束的北京,开业的书店并不多。已经开业的书店里,客流量也比往日锐减,很多书店出现了店员比顾客多的窘境。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开业不到一年,作为中信书店在京29家店中的“准旗舰”店,原本客流旺盛,也是京城文化活动偏爱的场地。自从恢复开业以来,每天客流量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读者进店需要量体温、登记信息,店员每天测温三次,全店一天四次消毒,每周迎接两三次街道防疫检查。店员很多时间都花在防疫上。店内不多的座位原本一座难求,如今随处虚位以待。3月下旬一天,店内读者小金拿了两本金融类图书在窗前阅读。他原先也不常来读书,但最近在家待久了以后,时常会来这间书店“透透气”。现在去书店,读者需要经过多道关。戴口罩和消毒只是最初级的要求,在北京每家书店进门都需要实名登记信息,有时被告知要保持与其他读者的距离。很多书店因为地处园区、楼宇等场所,必须实行预约制,进店难度再度提升,也“劝退”了不少读者。对于深巷中的特色书店码字人,客流的减少更明显。码字人书店位于尚8远东科技文化园,是一处老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园区,进园之后要走一百多米再拐个弯,才能找到书店。疫情期间入园流程烦琐,需要测量体温,扫描两次二维码,填写电子和纸质表格各一份,并提前与书店预约、报备,用时至少3分钟。客流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书店的现金流,让书店经营面临危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在疫情期间面向北京248家实体书店开展问卷调查。48.4%的受访书店称现金流能够支撑1-3个月,27.4%仅够支撑一个月以内,17.7%可支撑3-6个月,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仅6.5%。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作为北京的“准旗舰”店,恢复开业以来每天客流量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书店做直播,原本“不做”的事也做了即使在疫情重压下,北京仍然有新的实体书店开业。三里屯背街小巷,距离三联书店三里屯店和朝阳城市书屋·春风习习馆两大网红书店不足百米,一间小小的独立书店,正在疫情的低气压中倔强地准备开张。Jetlag Books,直译为“时差综合症书店”,店里的时钟以欧洲时间运转,解释了店名。书店以国外期刊杂志为主,不多的中文图书都与人文地理有关。创始人乌云多年从事时尚杂志编辑工作后,第一次运营线下空间,期望以此寄托对杂志、设计和旅行的热爱。他对书店的定位十分明了:立足创意和时尚行业,提供全球的灵感,满足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他认为北京的年轻人需要更多地从全世界汲取灵感,杂志就是一个窗口。只有在三里屯,这样一家特立独行的书店才能存在下去。不过,采访过不少书店的乌云很清楚,书店经营不易。他的朋友们听闻消息,都祝他的书店“活得久一点”。已经开业的书店从业者们忧心忡忡。中信书店公共事务经理徐慧说,到店客流虽比上月多了一些,但仅有正常状态的十分之一。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组发布的千家实体书店调研报告指出,即使书店重新开业,读者到店消费的心理恢复期还要至少要两三个月。“也许会影响到整个上半年。”徐慧预测。码字人书店的客流,以前很大程度上由店内活动引来。开业后500天里,书店举办了274场活动,在业内收获“活动印刷机”之称。借助李苏皖曾经媒体经历积累的资源,以及书店特色主题,这里常常举办青年创作者沙龙。如今线下活动按下暂停键,客流直线下降。李苏皖的“不做”清单里,原本就有线上活动这一项。她的前一份工作在互联网公司,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仿佛是与时代逆行,却顺从了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决定开实体书店,就已经作出选择,就是线下更美好。”她以莎士比亚书店为榜样,希望码字人不仅是一家书店,也能见证青年作者们的成长。码字人举办的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是引荐青年诗人、作家、音乐家等,创作是孤独的,但作者需要交流。在一次青年诗会年会中,六七十位青年诗人罕见地聚集在一起。当线下停摆,李苏皖也琢磨起转战线上,她希望恢复之前线下文化现场,让它在线上依然成立,维持和增强书店的内容活力。团队很快策划了“星夜联航”线上共享项目,联合全国出版社、书店、读书会以及北京阅读季等品牌,每周末举办举办一两场线上活动。3月办了5场,主要是围绕女性主题的诗歌、电影活动。虽是码字人书店初涉直播,但互联网企业出身的李苏皖“入戏”很快。每一期语音直播过后还会上线喜马拉雅,引发再次传播。在微博上也进行了视频直播,海子诞辰日那天,请来《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版》作者来到店里,通过直播设备在线谈诗。“星夜联航”活动在50多个微信群里语音直播,最多一场有17000多人在线参与。“我现在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李苏皖说,“之前特别抗拒的一些事情有了变化,就像螺旋上升的过程。”线下与线上是两套不同的玩法,但她发现,利用好线上可以帮助线下更好地发挥价值。虽然牺牲了现场感,但线上受众面更广,而且码字人书店希望推出的一些青年创作者,线下号召力往往不强,线上参与难度的降低,反而会让更广大的读者听见他们的声音。Jetlag Books。疫情期间新开张的一间书店,书店以国外期刊杂志为主,不多中文图书都与人文地理有关。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紧急扶持中73家书店逆市开业店面还没开张,就赶上疫情带来的两个月延宕,成本支出让Jetlag Books十分吃力。2月下旬,店员看到北京紧急实施实体书店扶持的通知,随即联系,并准备了申报材料。针对疫情对书店的冲击,北京今年提前启动实体书店扶持,2月26日开始申报,3月底前预拨第一批租金补贴,以解燃眉之急。往年一般4月-6月申报,10月-11月完成评审。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说,今年扶持重点聚焦书店经营投入最大的领域:房租。房租补贴占扶持资金总量比例预计超过70%,房租补贴总额预计将超过获评企业申报房租成本的50%。3月30日,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发布消息,首批实体书店扶持项目评审近日完成,161家书店获得扶持,资金已经发放到位。Jetlag Books名列其中。“书店扶持对新开设的书店一视同仁,新书店生存能力比较脆弱,我们会更加关心。”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印书出版处处长冷文波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也严重冲击过发行行业特别是实体书店。当时出现了“四大症状”:销售额下滑、现金流不畅、回款周期长、退货没商量。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近日向媒体回忆,后来证明,中国书业有短期抗风险的能力。17年后书业整体实力增强,有能力战胜疫情带来的困难。与17年前不同的是,至少在北京,政府为了保护城市文化坐标,对实体书店进行了持续的专项扶持。今年年初至2月底,北京有73家书店开业,其中部分是在疫情中逆市开业的。像Jetlag Books这样的新书店,甫一开张就能可能获得政府补贴。王野霏此前透露,今年市区两级财政对书店业的扶持资金达到历史最高峰,大大高于去年资助水平。除了资金的支持,此次疫情暴发后,北京实体书店主管部门还通过其他方式为书店减压。3月初,北京市协调电商平台对书店免收或降低入驻费用,并给予特殊费率优惠和流量补贴。北京新华书店旗下32家门店入驻外卖平台。北京外研书店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店一天接了50多单。参差书店。参差书店倾向于回归书店的本质,在书店纷纷靠餐饮和文创弥补收入时,创始人拒绝用这些业态喧宾夺主,希望能用书养活书店。参差书店供图从步入线上到自救仍有遥远距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认为,一些书店会在疫情中倒下。但疫情也许只是压垮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书店经营面临的根本问题,还是新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图书是商品,书店也是商店,应该正视书店的商业性。”徐升国认为书店需要“在商言商”,把握商业规律和趋势。有条件能力转型的书店,以前下不了狠心改变自新,此次正可以壮士断腕,寻找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方向,凤凰涅槃,转危为机。而本来就活得很艰难的书店,“不妨借机‘出清’,退出挣扎,否则未来也很难维持。”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评审专家刘明清认为,疫情对实体书店行业是一次严峻考验,尤其考验线上线下的综合能力。能力较弱的书店,受制于客流量“清零”,生存受到很大影响,而融合发展较好的书店,通过线上渠道减少损失,甚至出现逆市变化。很多书店的功能早已经转变,“应该成为以书为核心的商业机构,而不仅是卖书商店。”刘明清说,这时迫切需要培养和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力,政府也要帮助降低实体书店线上运营的门槛。不过,书店从业者在疫情中积极尝试线上后发现,从步入线上到实现盈利并自救,仍然有很遥远的距离。3月的线上试验让码字人获得了很多意外关注,但对解决现实问题帮助不大,因为线上活动目前还很难转化为消费。模范书局歇业期间开设的“线上书局”销售量也不高,仅能填补人员成本。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有些书店仍然对线上持保留态度。书店虽然拥有线上阵地,却难以转化为销售收入,大多是作为向线下引流的手段。疫情催促实体书店“上线”,但书店面临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线上与线下的选择。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小型书店的线上销售没有价格优势。在进货环节,中小型书店的进货价格就高于电商,甚至是电商进书成本的两倍,以至于即使书店上了平台,也不可能打太多折扣。参差书店创始人胡洁认为,书店的困难是一个结构性困境。由于电商拿货的价格低,新书一出来,电商就五折销售,赶上折扣活动甚至低到三折。“很多读者也跟我说,新书我就不从你这里买了,网上可以三折价格买下来。”长此以往,不仅实体书店利润越来越薄,也会反噬出版社和作者,因费心思做原创好书性价比太低。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没有图书限价政策,例如规定,新书出版一两年内不可以低于8折销售。一些国家实行的图书限价政策,确实延缓了很多书店的消亡。例如韩国2014年实施图书定价制,近来又出台针对网店的新规,要求网店售出不得低于书价的九折。德国严格执行图书统一定价制,不能打折销售,让很多小出版社和书店获得了生存机会。国内一些出版人认为,我国也需要立法限制新书打折。模范书局。创始人执着于书店的古典一面,坚持“卖很老很老的书”。模范书局供图那些固守线下的书店线上活动做得好的书店,疫情中甚至在招人,准备开拓线上业务。李苏皖预测,疫情过去后,有些书店可能会主动关门,全部转向线上。然而对于另一些书店,线上一时难以赚钱,加之需要额外的成本,他们选择固守线下。模范书局创始人姜寻执着于书店的古典一面,坚持“卖很老很老的书”,临时组建的“线上书局”售书效果并不理想,更像一个在线阅读的群。参差书店尝试过线上直播,但读者反馈说,书店的目标读者并不会看直播。库布里克书店考虑的是成本,入驻电商平台基础年服务费是1万元左右,“我唯一想的是,这1万块是多少本书的毛利?先把这1万块钱挣出来就很纠结。”库布里克书店大陆区域行政经理齐芳说。参差书店开在五道口一座居民楼的11层。2018年开业至今没有盈利,去年获得北京市书店补贴,贴补4个月房租,才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参差书店是胡洁单枪匹马开创的,她倾向于回归书店的本质,这决定了书店的经营理念。在书店纷纷靠餐饮和文创弥补收入时,她拒绝用这些业态喧宾夺主,希望能用书养活书店,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如果靠这些盈利来支撑的话,那我为什么不去开个咖啡馆或者文创店呢?”店里有一个小咖啡机,如果有客人需要,她会帮忙做一杯,但不准备扩大成日常业务。这是北京一类书店的代表。这些书店依靠运营者的独特品味和独立姿态,通过推荐书目在读者中获得信任和黏度,甚至形成阅读风向标和文化IP,从而吸引顾客不断来到店里。无论是否选择转向,这场罕见的停滞,让书店从业者们都重新思考了书店的意义。在很多书店从业者眼中,线下依然更美好。炎夏之夜,码字人书店举办读诗会,有园区下班的人路过,看到了,就走进来临时加入。午后,读者在模范书局的书架间流连,与一本老书不期而遇。在这些书店人心中,书店的本质正体现在这些故事里。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

秦风

“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5日上线 48位名家带你云游书店

如何“遇见一家书店”?是街边散步的偶遇,还是根据旅行指南的特别拜访,亦或是随一位名家一起通过声音的方式,一起漫步书店。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创新北京特色实体书店体验,进行跨界合作,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云图有声,将在9月5日推出“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第一季。该项目遴选48家北京特色书店和最美书店,联动不同领域,如导演、演员、作家、学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讲述漫步书店故事。将于9月5日在北京实体书店公众号、听听FM、喜马拉雅FM、有书等平台同期上线。据了解,“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第一季,得到不同领域名家的鼎力支持,演员蓝天野、濮存昕、萨日娜、龚丽君、王斑、刘智扬、刘婕等,导演唐烨,作家李敬泽、李洱、宁肯、徐则臣、祝勇、梁鸿、周晓枫等,诗人树才、霍俊明、杨庆祥等,主持人马宗武、郭炜、米夏等,艺术家吕敬人、音乐人魏小石等48位名家,讲述他们的书店故事,用具有“在场感”和“临境感”的内容,让大众“声临其境”,体验一场不打烊的书店漫步。北京国际图书节推出“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旨在找到人们的一种共识:书店是每个人的精神之光。因此,“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能够实现“书店+”的跨界,突破地域、突破时间、突破行业,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精神的原乡。届时,蓝天野将琉璃厂的书肆记忆和中国书店读者服务部的“书情”与“书事”娓娓道来;濮存昕带大家探访北京人艺戏剧书店中那些或经典、或先锋的故事;几十年的老书友萨日娜,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团结书社造访不同民族的风土和人物;李敬泽介绍布衣古书局里的“弄潮儿”;宁肯讲述自己的“故交”—— 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的前世今生;吕敬人从设计的角度,发现言YAN BOOKS中的乾坤;树才用诗人的眼光,引着人们去读诗歌主题书店——小众书坊……此外,读者还可以听到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三联韬奋书店这些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成长起来的书店,如何成为一座座城市精神坐标;故宫书店、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中国书店雁翅楼店、诗空间、春风书院如何在历史的根基上,构建出新的生态和服务模式;自在博物书店、地图主题书店、码字人书店、“黑胶世界”创意音乐书店、Jetlag Books等书店,如何从一个主题出发,让书店成为一个独特的、沉浸式的体验场;明德求是书店、北京外研书店如何成为教育的“第二空间”……这些,不仅是一家书店的履历,更能窥见北京实体书店的整体发展风貌。当它的形态已足够丰富、多元,自然也需要更新它的体验。“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尝试用声音的方式,让大众可以没有障碍,更有体感地随时随地“逛书店”。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恩杰编辑/贺梦禹[ 北京头条客户端 ]

灯塔情

24小时不打烊,48位名家带你换一种方式逛书店

如何“遇见一家书店”?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创新北京特色实体书店体验,进行跨界合作,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云图有声,推出“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第一季。该项目遴选48家北京特色书店和最美书店,联动不同领域,如导演、演员、作家、学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讲述漫步书店故事。将于9月5日在北京实体书店公众号、听听FM、喜马拉雅FM、有书等平台同期上线。用声音,实现“书店+”跨界“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第一季,得到不同领域名家的鼎力支持,演员蓝天野、濮存昕、萨日娜、龚丽君、王斑、刘智扬、刘婕等,导演唐烨,作家李敬泽、李洱、宁肯、徐则臣、祝勇、梁鸿、周晓枫、常怡、张莉、杨早、解玺璋、崔曼莉、石一枫、蒋一谈等,诗人树才、霍俊明、杨庆祥等,主持人马宗武、郭炜、米夏等,艺术家吕敬人、熊亮,朗诵艺术家吕仰平、崔雅清 、胡乐民、张倩,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人朋朋哥哥,音乐人魏小石等48位名家,讲述他们的书店故事,用具有“在场感”和“临境感”的内容,让大众“声临其境”,体验一场不打烊的书店漫步。在北京,书店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第二生活场”,它的环境构成、文化氛围、人文故事、多样服务,与城市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度的关联和交织。北京国际图书节推出“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旨在找到人们的一种共识:书店是每个人的精神之光。因此,“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能够实现“书店+”的跨界,突破地域、突破时间、突破行业,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精神的原乡。“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不仅以跨界影响力为北京的书店业赋能,同时也在探索“书店+”的全新可能与产业价值。故宫博物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也深度参与该项目,拓宽书店的内容边界、探讨出创新形式、深化合作模式,协力实现“书店+”的繁荣共生。更新书店体验,让有价值的碰撞随时“发声”“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创新性地讲述书店故事,不光讲述书店这个独立存在的空间,更有挖掘其深度文化底蕴,通过独特的形式延展和更新生命力。读者能听到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三联韬奋书店这些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成长起来的书店,如何成为一座座城市精神坐标;故宫书店、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中国书店雁翅楼店、诗空间、春风书院如何在历史的根基上,构建出新的生态和服务模式;自在博物书店、地图主题书店、码字人书店、“黑胶世界”创意音乐书店、Jetlag Books等书店,如何从一个主题出发,让书店成为一个独特的、沉浸式的体验场;明德求是书店、北京外研书店如何成为教育的“第二空间”……这些,不仅是一家书店的履历,更能窥见北京实体书店的整体发展风貌。当它的形态已足够丰富、多元,自然也需要更新它的体验。“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尝试用声音的方式,让大众可以没有障碍,更有体感地随时随地“逛书店”。通过不同名家的独特创造力和他们对书店的诠释,以声音为介质,书店正与读者间产生更多互动关系。他们的“漫步”,也将传统的、一个人读书、逛书店的行动,带到一个具有新高度、集体性的共同场域里。在大家的带动下,将有更多读者走进书店,更多有价值的探讨在书店发生,让书店真正成为人们的生活场、文化场和精神场。新消费时代,内容才是书店的“吸引力法则”围绕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如何更好地做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深化产业发展,助力行业更新、前沿探索,强化产业发展的新思维、新技术、新生态,是北京市委宣传部近年来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的重点。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以及各项评选的促进,北京实体书店近年来稳定、高效发展,已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浓郁、多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文化赋能,形成差异化服务,繁荣首都文化消费,则更具价值。“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正是2020年深化北京特色实体书店扶持,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升级系列工作中的全新尝试。“遇见一家书店·24小时声音漫步”从内容角度开启探索,第一季旨在通过名家的引领,展示北京实体书店的整体面貌,接下来将陆续推出更多内容,呈现更多北京最美书店和特色实体书店。通过连接书店、读者、在地文化、跨界领域,挖掘书店独有特色,提升书店吸引力与认知度,激发城市文化的更新能力,让大众通过“遇见一家书店”,发现、拓展、深耕精神生活的尺度,在书店中打开新世界,在声音漫步中发现新天地。(工人日报记者陈俊宇)

“北京书市·书店之夜”百场直播开启

12日晚,“2020北京书市·书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当晚,近100场书店直播活动在全城举行,全市主要实体书店、出版机构、阅读推广单位和20多家高校,通过各个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图书、文创产品的内容分享、宣传推介、直播带货、读书讲座,全城联动。朝阳公园主会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主持人敬一丹、作家祝勇和徐则臣走进直播间,和腾讯新闻实体书店守望计划特邀主持人、作家崔曼莉,主持人、青年作家王姝蕲等一起发起“经典与温暖”“大家的故宫”和“叙事与时间”三场主题直播活动。而在北京书市北京发行集团展区,多场直播活动正在进行。很多书店、出版机构都是首次尝试直播。“我下面推荐的第六号读物是《老人与海》,这也是我从小爱读的一本书。”外文书店选品经理史佳用汉语、英语双语直播,总共推荐了23本书。他特别向在京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推荐英文版《四大名著》。在外文书店现场的对面,中国书店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孔煜华也是头一次上直播,她的面前摆放着《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敦煌遗书的前世今生被她娓娓道来。孔夫子旧书网首次试水直播,将旧书优惠进行到底。从晚6时至次日零时,萨苏、双雪涛、蒋一谈、曹文、聂敏里、韩昇、陈传席、邓文初、胡清波等知名作家、诗人、资深学者走进三联韬奋书店、外研书店、建投书局、PageOne书店、春风书院、自在博物书店、社科书店、地图主题书店、阅青山书店、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等直播间,为读者选书荐书,共同为书店销售直播带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助力书店转型升级,实现直播、点单、销售、配送的新经济销售闭环。读者或在现场,或在云端,沐浴在书香中,度过一个难忘夜晚。原文转自:北京日报

体尽无穷

后疫情时代,北京文化产业如何破茧成蝶?

来源:经济日报随着旅游产业和众多文创企业逐渐复工复产,进入后疫情时代,做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量大面广、门类众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如何直面疫情影响带来的种种挑战?在危与机中如何破茧重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为此,经济日报记者深入一线调研采访,为广大读者奉上采访实录和所感所思。回望疫情风险降临时,给公众尽情享受文化旅游“大餐”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演出停摆,让这条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收入锐减甚至归零。当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遭遇冷酷疫情,由热到冷的温度骤变之余,蒸腾而上的氤氲水汽让产业发展的前路充满未知。去年一年,北京4000多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2849.7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规模以上第三产业增速2.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当北京卯足劲头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时,却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击。这对北京文化产业的影响有多大?疫情下的文化产业将何去何从?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直面困境 蓄势突围2020年2月,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智库和研究机构对全市3000余家文化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近四成受访企业初步估计经济损失超百万元,超四成受访企业预估本年度收入将同比下降50%以上,文化企业普遍反映疫情当前最需要的是延缴社保、减免房租、贷款延期和融资补贴等资金政策支持。受访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不难想象。为避免因人群聚集产生的交叉感染,1月23日起,北京率先在全国取消了包括17个庙会在内的4300多场春节假日文化活动,并取消原计划在春节期间推出的5392场各类营业性演出,暂停全市2075家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同时也关停了全市的旅游景区,暂停全市旅行社业务。疫情突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从2月起就处于全面停业状态。五棵松体育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高锋坦言,根据公司已签订的活动场租和赛事活动收入合同统计,因疫情停业损失收入已超过4500万元,零现金流严重影响到公司后续经营,人力成本负担非常重。“大型活动涉及较多人群聚集,即便北京陆续复工复学后,我们也属于较晚一批恢复正常运营秩序的企业,其中还涉及主办方对于观众接受度的判断、观众对于活动安全性的判断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且场馆活动审批也需要时间,实际恢复经营是一个漫长过程,后续预期将有更大的经济损失压力。”不复昔日举办学术沙龙和论坛时的意气风发,坐落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内的北京外研书店,受疫情导致学校开学延期和校园管理政策影响,从1月底至3月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培训学校不能正常授课,高校都开通了网络课程,用电子教材取代实体图书,众多小型实体书店暂停营业也取消了相关订单。零售业绩为零、场地费为零、活动费为零的同时,我们还得面对教材批发业务同样归零的极大冲击。”外研书店总经理付帅说。一边是疫情迅速蔓延扩散,一边是旅游行业退订量、话务量受牵连后激增。“几十倍的退改单量一夜之间砸过来,我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去哪儿网高级公关总监徐光晔说,旅游业遇到系统性风险时,抗风险能力很弱。“这当中,企业不仅订单需求骤减、赔付增高,员工的薪资就业、场地租金等运营成本也将面临巨大考验。”应对疫情,严重依赖线下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文化企业“被迫”自救。高锋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政府展开合作沟通,努力争取政府对五棵松场馆群的活动采购服务,同时计划因地制宜地承接一些政府推广的公益活动或展会项目,推进场地合作优惠,参与项目制作合作,“线上体验始终替代不了线下,即便演出延期或取消,并不是说以后都不开了,当疫情最终过去,线下演出市场的需求势必会很大,我们有信心能挺过去。”未来,数字化生产经营能力或许将成为文化企业的基本功。外研书店已经加入美团外卖计划,通过上架适合平台消费人群的图书文创,为周边读者服务。“这场疫情将进一步强化读者网购和电子阅读习惯,倒逼着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然就掉队了。”付帅说,今后,书店计划将自有社群内的读者进行分类,配合线上销售渠道开展精准营销,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将书店成熟的线下公益活动、故事会等转移到线上,形成展销联动,为读者奉上高品质线上人文活动大餐。“‘非典’之后,旅游行业报复性增长为身处黑暗的旅游企业带来希望。从去哪儿网平台的数据来看,除尚未开放的业务外,机票、酒店、门票等产品周对周环比一直向好。”徐光晔认为,如何保障用户权益,缓解疫情下公众对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恐慌,成为当前首要问题。日前,去哪儿网投入1.5亿元资金,联合35个省市旅游局、千余景区、万家酒店启动“去哪儿重逢”计划,大规模上线以酒店、景区为主的预售类产品,并以“安心防护”等升级服务保障消费者安全。转型线上 危中寻机全民抗击疫情的同时,文化产业从业者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云直播、云综艺、云导游……一系列丰富多元的线上产品迅速填满人们的生活。用天然蝶豆花榨出的蓝色汁液模拟深邃夜空,蔓越莓与核桃仁巧做装饰,如同星星点缀……淘宝直播画面中,面包师李师傅一边演示制作过程,一边为网友讲解烘焙技巧。近日,来自北京首创郎园内一家轻奢慢研烘焙工坊的轮值主播在淘宝直播平台上线,展示创意吐司产品“星空”。疫情期间,在园区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办公企业可以正常上班,但高度依赖交流和体验的文创经营一度陷入停滞。如何帮助商户共克时艰?开拓线上渠道成了必然选择。“疫情就像一针催化剂,推动着仍在观望与犹豫的企业向线上靠拢。”首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告诉记者,运营团队的所有成员自春节起就开始参加线上培训,并同步开发线上招商平台。“不少商户此前都没有线上销售经验,观念也比较传统,对直播有所顾虑。我们得比商户更懂营销。”赵春燕说,运营团队就像“创业导师”,免费替商户吆喝带货。昆曲口红、檀香洗面奶、创意吐司、精品咖啡……自2月17日入驻淘宝直播,每天都有至少一场两小时的直播,在十几名轮值主播的努力下,30款产品相继进入网友视野。未来,郎园还将灵活运用大数据精准运营文化内容,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打造“产业+空间+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运营平台。宅家时间多了,大众文化消费习惯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新兴业态广受国民关注和喜爱,一些文化企业在这一变化中反而能转“危”为“机”,加快应用新科技、探索新业务。2月29日晚8点半,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快手在线发起了一场名为“良乐”的跨时空线上音乐会,邀请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龙一等全球九位音乐家在直播中,以可听可观可感的音乐对话形式,为300余万观众奉上一次耳目一新的“云音乐”鉴赏体验。不仅如此,在“直播+教育”板块,快手已和多家数字教育企业、教育出版机构、专业领域知识达人与个别地市教育部门开展合作,专区课程逾2.2万门,累计播放量超过2.6亿;“直播+文旅”方面,大英博物馆作为快手博物馆直播系列活动的“首发阵容”,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便收获了200万观众和50万个赞。携手景区推出的“宅家看风景”系列活动,方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云旅游”和“云打卡”。“快手将不断发力‘短视频+直播’联合联动联创文旅、音乐、医疗、教育等行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线上转型发展新方式。”快手科技执行总编辑徐静芸说。政府扶持 金融出力应对疫情大考,2月19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8条政策“组合拳”,内容不仅涉及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又提出了如何积极促进文化科技融合、新兴业态发展,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政策制定牢牢抓住增加文化企业疫情期间现金流这一‘生命线’,通过延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保险、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费用、给予场租补贴等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说,不仅政府部门积极行动,文件中还倡导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与文化企业风险共担、同舟共济。对疫情期间为入驻文化企业提供减免房租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受疫情影响,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仅各项业务收入瞬间陷入停滞,还要面对即将到期的银行还贷压力,实在是不堪重负。转机出现在北京文化28条发布后,永乐文化迅速联络到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在了解到企业状况及困难后,第一时间出面协助企业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进行纾困沟通。华夏银北京分行也在最短时间紧急展开内部协调及外部沟通,为保证在还款日前完成贷款展期程序,假期内加班加点推进各项进程,短短3天完成所有业务流程最终保证了企业没有因疫情导致贷款逾期。永乐文化董事长杨波感慨道,“多亏了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与支持,为我们排忧解难,也增强了公司渡过难关的信心。”扶持政策背后需要的是真金白银,一旦财政预算准备不足怎么办?“28条”里还有妙招。赵磊介绍,针对大中型文化企业,有通过“投贷奖”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小微、初创型文化企业,有通过“房租通”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及将原来用于下半年的文化引导基金、文化艺术基金等提前发放,有效引领文化企业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以此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闭环,全面优化首都文化企业营商环境。截至4月底,已有926家小微文化企业获得“房租通”政策支持,支持金额达到9600多万元。长期以来,轻资产性的文化企业缺少融资所需的传统抵押物,导致很多金融机构难以面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4月23日,政策扶持再加码,北京启动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金,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北京银行等16家金融机构签署首批金融机构出资意向协议书。风险补偿金的推出既可以缓解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也将持续为企业增信。增强的不只是信心,还有文化产业全链条团结战“疫”的决心。人民银行已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将全市首批33个市级文化产业园近8000户企业全部导入至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并计划进一步覆盖至各区级文创产业园。“过去企业需要贷款得自己找银行,现在银行将送金融服务上门,主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着力解决企业首贷难题。”人民银行营管部副主任贺同宝说。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有这样一组数据:疫情期间,北京骏加游戏公司日新增用户增幅达200%,日活量突破200万,游戏用户每日在线时间增加40%左右;完美世界旗下一款手游春节期间下载量峰值较除夕增长220%;北京点众科技公司旗下快看小说平台新增用户、在线时间等同比都实现20%至50%之间的增长;中文在线教育平台上无论是访问量、阅读量及访问时间都有明显增强,同比上涨30%,日活量达到百万级……在北京文化28条中,还专门就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出4项举措,为文化企业更好地抓住发展新机遇提供指引。“疫情之下,众多网络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消费热点。这说明北京文化科技融合长期以来积累的雄厚基础在特殊时期起到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业态抗风险能力强,是未来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认为,北京文化28条中提到要大力促进网络游戏和数字音乐出版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设立网络游戏综合服务窗口和文创银行等,特别是提出筹备“电竞北京2020”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电竞创新发展大会,这些政策利好势必会给北京注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对此,腾讯决定与北京市联合举办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决赛,并在今年推动QQ飞车(端游)全国公开赛总决赛等一系列大型电竞赛事落地北京,推动首都电竞科技消费体验区建设,维护北京在电竞产业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系列政策出台向我们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只有坚持精品创作,才能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老牌游戏公司,完美世界副总裁伊迪也向记者分享了公司两方面发展规划,一是在游戏产品中不断开发和引进AR、5G、折叠屏等创新技术,同时捕捉5G云游戏市场需求,在新技术、新应用中持续探索突破;二是为促进疫情后文旅经济的快速复苏,完美世界将充分发挥自身文创IP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同非遗等文化项目展开合作,并与科技机构共同开发功能游戏,“我们已经同南京夫子庙、敦煌研究院开展跨界合作,未来还会强化这方面内容,借助文创化思维,赋能文旅产业发展。”“阅读量、访问量的增长,既表明新的大众文化消费趋势,也展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作为数字出版企业更需要抓住机遇全面发力。”中文在线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孙香娟表示,下一步,将在政策的引导下,着重发力在线教育,全力构建数字教材平台、学科阅读平台等,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领域,把网络教育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恐怖鸡

北京文创产业:苦尽如何甘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赛事活动取消、论坛沙龙关门、外出旅游搁浅……产业发展跌入谷底。其中,北京文创产业的处境尤其艰难,由于近期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少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展仍然举步维艰。在此环境下,不少首都文创企业努力用业务转型或多元化经营方式,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看看文创企业如何直面挑战渡过难关。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近期北京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连续遭遇重创。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收入锐减,甚至归零。但与此同时,因为疫情而衍生出的新技术、新渠道和新消费习惯又给文化企业带来重新选择赛道的机会。路径一:转型线上 主攻视频6月8日下午3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意园(平房园区)内的星影直播产业基地录制现场“带货”正酣。与个人直播不同,这里场景布置精心,灯光舞美一应俱全,多台摄像机沿着既定轨道实现多机位稳定拍摄。“我们尝试打造用综艺模式做直播。”负责园区产业运营的北文时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伟自信满满地说。谈起现在园区内如火如荼的直播业务,赵伟却笑言“全是疫情惹的祸”。“2月下旬我们就完成了第一档直播带货节目的首秀。”赵伟介绍,通过整合利用园区内平台资源和渠道,他们已在京东和淘宝上打造了6档直播带货节目,产品品类涉及零食、母婴、美妆等,总销量达6000余万元。自2017年开园以来,北影创意园承接以影视为核心的泛文化产业内容,直到去年9月转型视频,建成星影直播产业基地。“视频商业化时代正加速走来,我们希望把优质文化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让大家觉得好玩,愿意为此买单。”赵伟透露,园区内不少影视文化企业计划在今年打造电商直播带货商业情景剧、短视频等,以探索视频商业化的更多可能。如今,北影平房园综合运用大数据、VR、8K高清等新兴技术,建设直播产业基地、数字文化制作中心。像北影创意园这样的文创园,在位于朝阳区的国家文创实验区里有近60家。“疫情之下,我们将积极推进园区升级。以5G、大数据、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提升园区特色品质和空间利用效率,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科技新业态特色园区。”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丰春秋说。云直播、云综艺、云导游……全民抗击疫情的同时,文化产业从业者在积极探索转危为机的各种可能性。用天然蝶豆花榨出的蓝色汁液模拟深邃夜空,蔓越莓与核桃仁巧做装饰,如同星星点缀……淘宝直播画面中,面包师李师傅一边演示制作过程,一边为网友讲解烘焙技巧。近日,来自北京首创郎园的轻奢慢研烘焙工坊在淘宝直播平台上线,展示创意吐司产品——“星空”。据了解,在园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办公企业可以正常上班,但高度依赖交流和体验的文创经营一度陷入停滞。开拓线上渠道成了帮助商户共克时艰的必然选择。首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告诉记者,运营团队的所有成员自春节起就开始参加线上培训,并同步开发线上招商平台。路径二:发力预售 努力自救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从2月起就处于全面停业状态。五棵松体育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高锋坦言,根据公司已签订的活动场租和赛事活动收入合同统计,因疫情停业损失收入已超过4500万元,零收入严重影响到公司后续经营,人力成本负担非常重。坐落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内的北京外研书店,从1月底至3月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培训学校不能正常授课,高校都开通了网络课程,用电子教材取代实体图书,众多小型实体书店暂停营业也取消了相关订单。零售业绩为零、场地费为零、活动费为零的同时,我们还得面对教材批发业务同样归零的极大冲击。”外研书店总经理付帅说。这些依赖线下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文化企业“被迫”自救。高锋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政府展开合作沟通,努力争取政府对五棵松场馆群的活动采购服务,同时计划因地制宜地承接一些政府推广的公益活动或展会项目。外研书店已经加入美团外卖计划,通过上架适合平台消费人群的图书文创,为周边读者服务。付帅说,今后书店计划将自有社群内的读者分类,配合线上销售渠道开展精准营销,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将书店成熟的线下公益活动、故事会等转移到线上,形成展销联动,为读者奉上高品质线上人文活动。路径三:政金合力 信贷加码为应对疫情大考,2月19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8条政策“组合拳”。“政策制定牢牢抓住增加文化企业疫情期间现金流这一‘生命线’,通过延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保险、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费用、给予场租补贴等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说,不仅政府部门积极行动,文件中还倡导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与文化企业风险共担、同舟共济。比如,对疫情期间入驻的文化企业提供减免房租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不久前,当记者走进国内首家非遗主题示范文创园区——首创咏园时,与园内冷清的店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天举办的一场文创板线上融资对接会。活动群里,10余家企业分别通过7分钟介绍自己的项目,再由股权投资机构代表点评,如果有贷款需求,还可以与群里的担保公司和银行机构对接。文创板服务平台负责人刘骞介绍,为协助文化企业渡过难关,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免费为受困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2月3日至今,已举办线上融资服务活动近30场,在线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通过2场线上专项投融资对接会以及发放疫情期间企业需求调查问卷,共收集企业7亿元融资需求,效果比线下活动还要好。长期以来,轻资产类文化企业缺少融资所需的传统抵押物,导致很多金融机构难以面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4月23日,政策扶持再加码,北京启动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金,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北京银行等16家金融机构签署首批金融机构出资意向协议书。风险补偿金的推出既可以缓解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也将持续为企业增信。增强的不只是信心,还有文化产业全链条团结战“疫”的决心。人民银行已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将全市33个市级文创产业园近8000家企业全部导入至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并计划进一步覆盖至各区级文创产业园。“过去企业需要贷款得自己找银行,现在银行送金融服务上门,主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着力解决企业首贷难题。”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贺同宝说。路径四:升级存量 挖掘增量尽管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但仍有这样一组好消息传来:掌阅科技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数据,同比增长9.25%;疫情期间,北京骏加游戏公司日新增用户增幅达200%,日活量突破200万,游戏用户每日在线时间增加40%左右;中文在线教育平台上无论是访问量、阅读量及访问时间都较同期上涨30%,日活量达到百万级……“疫情之下,众多网络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消费热点。这一方面说明北京文创产业融合长期以来积累的雄厚基础,在特殊时期可以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业态抗风险能力强,是未来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处长邹璐巍说。掌阅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良告诉记者,相比传统书籍,电子产品的形态更加灵活,未来公司将基于数字阅读领域,延伸打造书的教育、动漫化、游戏等各种互动玩法升级,提升用户黏性。完美世界副总裁伊迪也向记者分享了公司两方面的发展规划,一是在游戏产品中不断开发和引进AR、VR、折叠屏等创新技术,同时捕捉5G云游戏市场需求,在新技术、新应用中持续探索突破;二是充分发挥自身文创IP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同非遗等文化项目展开合作,并与科技机构共同开发功能游戏。“疫情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精品创作,才能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已经同南京夫子庙开展跨界合作,未来还会强化这方面内容,借助文创化思维,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伊迪说。在“直播+教育”板块,快手已和多家数字教育企业、教育出版机构、专业领域知识达人与个别地市教育部门开展合作,专区课程逾2.2万门,累计播放量超过2.6亿次。“快手将不断发力‘短视频+直播’联合联动联创文旅、音乐、医疗、教育等行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线上转型发展新方式。”快手科技执行总编辑徐静芸说。“阅读量、访问量的增长,既表明新的大众文化消费趋势,也展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更需要抓住机遇全面发力。”中文在线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孙香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在政策引导下,着重发力在线教育,全力构建数字教材平台、学科阅读平台等,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领域,把网络教育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豆花女

校园书店的转型期已到来,单靠教材生存不好过,这些范本可以借鉴

(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书坊)(京师品阅书店)教育部今年出台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加强校园实体书店的建设规划和扶持力度。那么,校园书店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记者近日走访了本市多家校园书店,发现校园书店生存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固守传统,有的寻求突破,但无论怎样,校园书店的转型期已经到来。靠教材生存,单一模式不好过教材几十年来都是校园书店的生命线,但这棵救命稻草如今越来越难以抓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园书店是在图书馆内,但书店的黄金位置早已让位给配镜专柜、手机修理专柜,还有为学生们办理电话卡的四张桌子。书店没有挂牌,在一层最里面,占据大约15个书架。书店负责人说,地质大学有本科生12000人左右,学生人数本身就不多,而且买书的学生比从前少,书店生存并不容易。他说,这家校园书店已有20年历史,是学校的三产单位,“原本书店面积有100多平方米,这些年陆续缩小面积,现在营业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我们这些书太独特,也太小众,发行3000册恨不得卖5年。”这位负责人说。而另据记者从学生中了解的情况,如今一套教材一般为两三百元,贵的大约要500元,一些学生并没有选择购买新书,而是采取复印或从学校跳蚤市场淘旧书等方式,为自己省下购书费。一位学生说:“曾经有一个班31人,就买了一套教材,其余30套都是复印的,当时我直接看傻了眼。”据调查,学生们之所以有如此选择,一是因为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或与专业没有任何关系,二是图书价格并不便宜。明德书店(北京科技大学店)同样也是以单一教材售卖为主,店面面积30多平方米。书店负责人说,因为不少学生爱买旧教材,只有到换教材、出新版的时候,图书销量才会有较大提升。而且,教材销售还与行业发展态势息息相关,这几年冶炼、钢铁行业有些衰落,这类教材就不好卖。正是中午休息时间,生物化学系的王同学以156元买下3本教材,他说,这些教材如果从跳蚤市场买,也就二三十元。他还透露,现在老师上课都用PPT,这是教材的精华所在,对于备考而言,拷PPT比看教材更有帮助,因此学生们对教材的依赖已不如从前。变身交流平台,书店有亲和力学院路、成府路一带的大学校园书店大都是比较传统的样貌,但也有书店呈异军突起之势,开始了转型之路。梧桐书坊位于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内,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经营,场地由学校免费提供。占地300平方米,内里还藏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书香、茶香四溢,让这家校园书店有着美好的景致。梧桐书坊图书摆放堪比专业书店,整齐美观。图书分类也颇有特色,如青少年汉语、儿童汉语、出国考试、双语图书、中国文学等,店内会售卖文创产品,甚至还有运动服、帽子等。中午时分,来自泰国的安丽雅正在仔细翻看手里的书,她来中国已有大半年,“这里有很多教材,王府井书店比这个书店大得多,但未必能找到我需要的书。”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王秀红经常来书店转转,“很多前沿学术著作出得特别快。”她直言,对于紧急需要的图书会在书店购买,而对非一时之需的图书也会看好了,在网上购买。与书店相连的是一个文化体验中心,茶具、茶叶在多宝格里静待赏识者,中式桌椅前坐着安静品茶的老外。21岁的加拿大留学生李云奇是这里的熟客,他端起茶碗说:“这是白茶,有股香水的味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100平方米的空间会有茶道、茶艺体验,未来还会教授古筝、书法。别看空间不大,但已迎来过沙特亲王、阿联酋王室成员、欧盟官员等贵客,而更多的是李云奇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对接大众,校园书店范本来了“地下室的那家书店去年底就关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赵佳琪说。她说的这家书店,原本位于学1楼的地下室。对入学不久的北京师范大学新生而言,校园书店或许还是个模糊存在,但还是有人在校园东门率先发现了京师品阅书店。中文系新生金同学眼睛里藏着惊喜,“图书馆比较沉闷,这里比较有情调。图书馆的书比较学术,这里的书比较文艺。”一位物理专业的女孩正在一撇一捺地写着毛笔字,“入学有各种事要办,心里觉得浮躁,一进书店完全静下来了。”统计专业的五位新生更是集体结伴来买代数书,为新学年做准备。京师品阅书店半年前装修完毕,它曾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的传统面目存在了30多年,但自从书店变美变大后,客流量一下多了好几倍,学生、附近居民、远道而来的读者共享校园书店的场景,特别令人感动。在这家书店,大众图书与专业图书、校园书店功能与大众书店功能正实现无缝连接。进入书店有探秘的乐趣,最先看到的是大众图书厅,市面上最流行的文学、社科、历史、科学类图书都能在此寻得,插在玻璃瓶里的鲜花、摊在桌上翻开的精美画册、临窗设置的桌椅似乎都在表明,这是一家友好、艺术的书店。再往里走,会发现一个独立的儿童阅读区域,孩子们在此静心阅读。再往深处走,还有教育图书厅、教材教辅厅、活动厅。每个厅风格不同,定位迥异。京师品阅经理高霞说,书店现有面积400多平方米,有100平方米的空间原本是库房改造而来,“我们图书的陈列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教育图书厅既有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图书,也有教师教育图书,而教材大厅则涵盖义务教育阶段的用书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接下来,书店将和院系做一些联动,比如依托文学院做读书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提供产品展示售卖空间等。高霞和她同事们的探索并不孤独,外研书店、明德书店(人大店)这样的校园书店已经改写了校园书店的旧模样,它们也是校园书店的希望所在。来源: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摄影:王海欣流程编辑:吴越

适去

20余家书店共同研讨“疫情下实体书店发展新模式”

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关村实体书店复工复产与创新发展,近日,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组织开展了“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沙龙——疫情下实体书店发展新模式”专场研讨,钟书阁、言几又、纸老虎、大地书院等20余家实体书店参与其中。在主题分享环节中,钟书阁北京融科店展开了“危中有机抓住机遇,增强实体书店抗风险能力--钟书阁生存新模式探索”主题分享。据了解,多次被评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疫情期间受到一定损失。为探索实体书店发展新路径,钟书阁加速线上转移,开展线上销售、直播卖书、‘云讲座’、预售等新模式,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北京外研书店进行了“你有新的外卖订单啦----外研书店上线美团两月记”主题分享。据悉,作为海淀区的重点实体书店,外研书店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具温度的阅读,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超过500场次。疫情期间,外研书店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号召,开通美团外卖业务,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到店读者少、销售下滑严重的现实。在嘉宾交流互动环节,北大书店、彼岸书店、第二书房分别就自身书店特色、经营模式以及面对疫情开拓线上业务进行生产自救的情况做了介绍。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介绍,2019年数据显示,目前在海淀登记、年检的实体书店总计153家。实体书店的发展依然需要探索经营,增加线上导流能力,采取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将图书、咖啡、文创产品、文化活动等多元业态进行结合,同时探索书店与研学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书店除了延伸空间价值之外,更需要回到书店的本质,用纸质阅读的环境去换取人们对纸质阅读的热爱,坚持服务读者的宗旨,并创新服务读者的方式,实体书店未来会越走越远。

佛性

疫情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调查:苦尽如何甘来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赛事活动取消、论坛沙龙关门、外出旅游搁浅……产业发展跌入谷底。其中,北京文创产业的处境尤其艰难,由于近期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少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展仍然举步维艰。在此环境下,不少首都文创企业努力用业务转型或多元化经营方式,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看看文创企业如何直面挑战渡过难关。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近期北京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连续遭遇重创。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收入锐减,甚至归零。但与此同时,因为疫情而衍生出的新技术、新渠道和新消费习惯又给文化企业带来重新选择赛道的机会。路径一:转型线上 主攻视频6月8日下午3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意园(平房园区)内的星影直播产业基地录制现场“带货”正酣。与个人直播不同,这里场景布置精心,灯光舞美一应俱全,多台摄像机沿着既定轨道实现多机位稳定拍摄。“我们尝试打造用综艺模式做直播。”负责园区产业运营的北文时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伟自信满满地说。谈起现在园区内如火如荼的直播业务,赵伟却笑言“全是疫情惹的祸”。“2月下旬我们就完成了第一档直播带货节目的首秀。”赵伟介绍,通过整合利用园区内平台资源和渠道,他们已在京东和淘宝上打造了6档直播带货节目,产品品类涉及零食、母婴、美妆等,总销量达6000余万元。自2017年开园以来,北影创意园承接以影视为核心的泛文化产业内容,直到去年9月转型视频,建成星影直播产业基地。“视频商业化时代正加速走来,我们希望把优质文化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让大家觉得好玩,愿意为此买单。”赵伟透露,园区内不少影视文化企业计划在今年打造电商直播带货商业情景剧、短视频等,以探索视频商业化的更多可能。如今,北影平房园综合运用大数据、VR、8K高清等新兴技术,建设直播产业基地、数字文化制作中心。像北影创意园这样的文创园,在位于朝阳区的国家文创实验区里有近60家。“疫情之下,我们将积极推进园区升级。以5G、大数据、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提升园区特色品质和空间利用效率,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科技新业态特色园区。”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丰春秋说。云直播、云综艺、云导游……全民抗击疫情的同时,文化产业从业者在积极探索转危为机的各种可能性。用天然蝶豆花榨出的蓝色汁液模拟深邃夜空,蔓越莓与核桃仁巧做装饰,如同星星点缀……淘宝直播画面中,面包师李师傅一边演示制作过程,一边为网友讲解烘焙技巧。近日,来自北京首创郎园的轻奢慢研烘焙工坊在淘宝直播平台上线,展示创意吐司产品――“星空”。据了解,在园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办公企业可以正常上班,但高度依赖交流和体验的文创经营一度陷入停滞。开拓线上渠道成了帮助商户共克时艰的必然选择。首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告诉记者,运营团队的所有成员自春节起就开始参加线上培训,并同步开发线上招商平台。路径二:发力预售 努力自救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从2月起就处于全面停业状态。五棵松体育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高锋坦言,根据公司已签订的活动场租和赛事活动收入合同统计,因疫情停业损失收入已超过4500万元,零收入严重影响到公司后续经营,人力成本负担非常重。坐落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内的北京外研书店,从1月底至3月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培训学校不能正常授课,高校都开通了网络课程,用电子教材取代实体图书,众多小型实体书店暂停营业也取消了相关订单。零售业绩为零、场地费为零、活动费为零的同时,我们还得面对教材批发业务同样归零的极大冲击。”外研书店总经理付帅说。这些依赖线下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文化企业“被迫”自救。高锋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政府展开合作沟通,努力争取政府对五棵松场馆群的活动采购服务,同时计划因地制宜地承接一些政府推广的公益活动或展会项目。外研书店已经加入美团外卖计划,通过上架适合平台消费人群的图书文创,为周边读者服务。付帅说,今后书店计划将自有社群内的读者分类,配合线上销售渠道开展精准营销,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将书店成熟的线下公益活动、故事会等转移到线上,形成展销联动,为读者奉上高品质线上人文活动。路径三:政金合力 信贷加码为应对疫情大考,2月19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8条政策“组合拳”。“政策制定牢牢抓住增加文化企业疫情期间现金流这一‘生命线’,通过延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保险、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费用、给予场租补贴等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说,不仅政府部门积极行动,文件中还倡导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与文化企业风险共担、同舟共济。比如,对疫情期间入驻的文化企业提供减免房租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不久前,当记者走进国内首家非遗主题示范文创园区――首创咏园时,与园内冷清的店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天举办的一场文创板线上融资对接会。活动群里,10余家企业分别通过7分钟介绍自己的项目,再由股权投资机构代表点评,如果有贷款需求,还可以与群里的担保公司和银行机构对接。文创板服务平台负责人刘骞介绍,为协助文化企业渡过难关,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免费为受困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2月3日至今,已举办线上融资服务活动近30场,在线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通过2场线上专项投融资对接会以及发放疫情期间企业需求调查问卷,共收集企业7亿元融资需求,效果比线下活动还要好。长期以来,轻资产类文化企业缺少融资所需的传统抵押物,导致很多金融机构难以面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4月23日,政策扶持再加码,北京启动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金,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北京银行等16家金融机构签署首批金融机构出资意向协议书。风险补偿金的推出既可以缓解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也将持续为企业增信。增强的不只是信心,还有文化产业全链条团结战“疫”的决心。人民银行已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将全市33个市级文创产业园近8000家企业全部导入至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并计划进一步覆盖至各区级文创产业园。“过去企业需要贷款得自己找银行,现在银行送金融服务上门,主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着力解决企业首贷难题。”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贺同宝说。路径四:升级存量 挖掘增量尽管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但仍有这样一组好消息传来:掌阅科技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数据,同比增长9.25%;疫情期间,北京骏加游戏公司日新增用户增幅达200%,日活量突破200万,游戏用户每日在线时间增加40%左右;中文在线教育平台上无论是访问量、阅读量及访问时间都较同期上涨30%,日活量达到百万级……“疫情之下,众多网络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消费热点。这一方面说明北京文创产业融合长期以来积累的雄厚基础,在特殊时期可以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业态抗风险能力强,是未来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处长邹璐巍说。掌阅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良告诉记者,相比传统书籍,电子产品的形态更加灵活,未来公司将基于数字阅读领域,延伸打造书的教育、动漫化、游戏等各种互动玩法升级,提升用户黏性。完美世界副总裁伊迪也向记者分享了公司两方面的发展规划,一是在游戏产品中不断开发和引进AR、VR、折叠屏等创新技术,同时捕捉5G云游戏市场需求,在新技术、新应用中持续探索突破;二是充分发挥自身文创IP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同非遗等文化项目展开合作,并与科技机构共同开发功能游戏。“疫情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精品创作,才能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已经同南京夫子庙开展跨界合作,未来还会强化这方面内容,借助文创化思维,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伊迪说。在“直播+教育”板块,快手已和多家数字教育企业、教育出版机构、专业领域知识达人与个别地市教育部门开展合作,专区课程逾2.2万门,累计播放量超过2.6亿次。“快手将不断发力‘短视频+直播’联合联动联创文旅、音乐、医疗、教育等行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线上转型发展新方式。”快手科技执行总编辑徐静芸说。“阅读量、访问量的增长,既表明新的大众文化消费趋势,也展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更需要抓住机遇全面发力。”中文在线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孙香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在政策引导下,着重发力在线教育,全力构建数字教材平台、学科阅读平台等,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领域,把网络教育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佳霖 郭静原)

曹端

第二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京开幕

本文转自【东方网】;9月1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京开幕。作为本届科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以下简称“成果展”)同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开展,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研在线”)受邀参展。首都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展本次成果展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全市精选25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企业集中亮相。作为文化教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企业,外研在线向参展嘉宾充分展示了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外语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产品和新服务。当日上午,外研在线副总裁张欣宇赶赴展会现场,与前来参观的嘉宾交流和沟通,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缘起、商业生态和业务内容。她表示,外研在线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深度融合优质教学资源与尖端信息技术,是外研社数字战略升级的核心载体;通过打造外语教学在线平台,建立内容、软件、硬件和教育培训一平四线的商业生态,构建教材、课程、平台、工具、培训、场景和云层层递进的完整闭环,为全学段用户提供科学、专业、全面的一站式教学支持服务。外研在线亮相成果展在展会现场,外研在线工作人员接受《北京时间》直播采访,介绍了外研在线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停课不停学”在线外语教学和学习综合方案,对外研在线“Unipus外语智慧教学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享。外研在线打造集教、学、测、评、研为一体的“Unipus外语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涵盖Unipus“7U4i”产品体系,将优质教材、海量数据、机器学习分析等有机结合、应用创新,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学和学习,切实赋能施教者、驱动学习者、提效管理者。在教学方面,外研在线通过智慧硬件、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等服务全国高校师生,助力院校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相结合,帮助教师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在学习方面,外研在线通过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Utalk视听实训智慧学习的平台、U等生、iLearning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Uchallenge大学生英语挑战赛等,为学习者提供优质外语资源,全面提升外语教学和学习能力。在测评方面,外研在线推出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和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能力。在研究方面,外研在线通过U讲堂外语教师发展智慧平台和外研社·U讲堂社区,推出针对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系列数字课程,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力、科研力、发展力和创新力。Unipus“7U4i”产品体系以高等学段为例,“Unipus外语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近1700所高校,为10余万名高校教师和1500余万名高校学生提供在线教学和学习服务,有力推动外语教学和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外研在线Unipus产品服务荣获了2020年“最佳年度CSR品牌”和“战疫行动特别奖”、“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出版智库推优”奖、第十二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优秀数字教育平台”、2019智慧校园最佳解决方案、2019教学在线评测最佳产品等重要行业奖项,受到了业界和用户的广泛肯定。依托本次成果展,外研在线集中展示了教育与科技相融合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未来,外研在线将继续秉承“Enrich Learning”和“Empower Teaching”的目标理念,立足和扩大自己的内容和技术优势,深入探索外语教育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将优质的外语资源普惠更多人,持续加速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变革,不断推动外语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和发展,助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