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初试的考生(名单见后附)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于2018年3月16日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一、复试申请材料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在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请填写报考方向)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打印。用户账号为“bd2018”+报名号(北京大学报名点);“wd2018”+报名号(非北京大学报名点)。用户初始密码为考生本人出生日期的8 位数字。例如:用户账号bd2018110112345 用户密码19801001。考生登录后点击右侧“网上报名”按钮,在项目列表中选择“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击左侧的“复试相关表格”即可下载到本地后再打印。2、个人陈述表(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填写);3、应届生须提供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原件及在读证明原件;往届生可提供毕业学校的成绩单原件或从档案原件中复印的成绩单,成绩单复印件上须加盖人事部门(或档案部门)的公章;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需复印在A4纸同一面上),复试报到时须出示身份证原件;5、应届生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往届生须提供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复试报到时须出示学生证原件(应届生)或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往届生);6、如有其他可证明考生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请一并提交。7、符合教育部《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可享受相应加分政策的考生,需向我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请在2018年3月12日中午12:00前将上述材料按顺序排好并送至: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52号,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09室,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如选择邮寄申请材料,请确保所有材料于上述时间内送达,邮编:100080,电话010-62753559。过期未提交申请材料或提交材料不全的考生,将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二、复试内容:复试采用综合面试形式,面试内容包括:心理学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英语听说和阅读理解能力。综合面试时间每人一般不少于20分钟。三、复试阶段成绩计算复试阶段成绩为百分制,权重50%。60分为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四、复试时间安排1、2018年3月16日上午7:30-8:00 报到、缴费,请参加复试的考生准时报到。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3室2、各复试小组复试时间和地点:2018年3月16日上午8:10起,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管理方向)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2层1206室2018年3月16日上午8:10起,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临床方向)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6室2018年3月16日上午8:10起,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基础、发展方向)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5室五、进入复试的同学需缴纳复试费,每人100元。我院将不再寄发书面通知。请考生在看到本通知后,务必于2018年3月8日中午12点前发邮件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确认,邮件名称为18考研复试+姓名+报考方向(基础/发展/临床/组管)。邮箱地址:xlyjsjw@ pku.e.cn, 联系电话:010-62753559。附录:2018年进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考研复试阶段的考生名单100018000160018陈玮7287225384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51张美美797221836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35朱焕雅718021836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74柴莹飞648321836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34赵容侨678221035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05许杨涛5884215357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132刘翔申6787198352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55张雪婷6782203352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85柯智龙7084197351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57张雨薇708119935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16高晗688619635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41李念678220135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133刘昕然5986203348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522黄淑娴7172205348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21陈雨欣6777203347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79姜一5887202347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25潘欣羽6484199347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68郑琪588220634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35冯硕627820534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74朱胜寒597920734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51周家圆668619334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60黄江琴658419634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277左木子6579197341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323韩博璇6776198341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27刁赫南628019733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32张君阳738518133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90赵睿5575209339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755王姝婷5888192338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506梅宇5881198337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314张聪697519233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36包楚婷688718133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639陈介水687719133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702陈知雨717818733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757王洁莹6980187336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354徐鑫田658618433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515龚雅玲658019033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596吴延蕾6578192335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56何凤娇6982183334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53管烨6389182334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039高嘉林6473196333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311朱蕾蕾6575193333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616王浩然6383187333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55李童6190181332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629刘本勇6883180331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404王琦658518033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704刘一儒587819433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100018000160723段元糅6480186330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心理学是个什么学科呢?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心理学是文科呢,还是理科呢?心理学研究生专业基本上按照文科和教育学科来分,但是很多学校的心理学本科发的却是理学学位证。个人认为心理学就是文科的东西,和理科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心理学学科比较强的高校都是师范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比如北京大学的基础心理学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特色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的心理学,从本硕博都是发理学学位证。从国家重点学科看,除了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外,全是师范院校。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拥有心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显然北师大的心理学水平可是第一名。北师大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目前有以下优势: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北师大心理学授予的是理学学位,不过有些大学,心理学本科拿的是心理学学位,硕士拿的是教育学学位。报考就按照这个报考吧,心理学最厉害的是北师大,北大,华南师大。个人认为北师大应该是第一名。心理学不好考,不要当文科看待看到这份西北师范大学的考研调剂报,就是心理学的专业调剂,里面可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各大名校都凑齐了显然不好考啊。老铁们,好好准备吧。
一,北京大学应用心心理学专业介绍应用心理硕士全日制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自2012年起招收攻读应用心理硕士(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侧重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并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领域的心理学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为非全日制授课,学制3年。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方向师资团队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培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教育部首批高校心理咨询示范中心,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首批审查合格的注册实习机构。该中心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咨询的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心理咨询伦理、短程心理咨询方面是带头单位之一。应用心理硕士(MAP)旨在将有志于从事高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工作者,以及正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或担任学生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工作者培养为可以为高校、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学习内容涉及人格的发展、心理病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流派、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伦理,短程心理咨询等。学生将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进行课程学习,在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教研室接受心理咨询的实践培训,并接受督导,深入院系学习实践。毕业生将主要从事大学心理咨询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工作。二,应用心理学考研专业目录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三学费应用心理全日制学费总额为7.8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2.6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本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所有学生均需交纳学费。本专业不提供住宿,住宿及相关费用需自理。应用心理非全日制学费总额为16.8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5.6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本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所有学生均须交纳学费。本专业不提供住宿,住宿及相关费用须自理。三,应用心理学近三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5 55 180 3902020年进入复试45人(最高分417 最低分390)一名383属于专项计划2020年统考录取了全日制录取18人(最高分417 最低分394) 一名383属于专项计划2020年统考录取了非全日制录取14人(最高分415 最低分393)2019年复试分数线;55分、55分、180分、总分375分。2019年统考录取全日制21人(最高分308,最低376)2019年统考录取非全日制15人(最高分403,最低375)2018年复试分数线;50分、50分、190分、总分330分。四,应用心理学考研参考书《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临床心理学》 王登峰 人民教育出版社《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心理学》 车丽萍、秦启文 武汉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五,应用心理学3472020年考研真题一、简答题(每小题20,共180分)1.婴儿客体永恒性发展2.长时间盯着黄色圆盘,之后注视白色表面,会出现后像,你会看见什么?用什么理论解释?3.社会支持的含义,社会支持对人的社会生活有什么作用?4.效应量和统计假设显著性的关系?5.双盲设计是什么?有什么优点?6.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的优点和缺点?7.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8.认知疗法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策略?9.二、实验设计和论述( 每小题40分,共1201.研究表示,人对于熟悉的面孔更容易知觉为积极情绪,设计实验研究性别对此效应的影响2.论述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结合实验或者企业案例说明如何提高创造力3.启发式是判断决策的方法,请举例说明启发式造成的影响六,应用心理学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阶段一:基础(3-6月)这一阶段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阅读和理解北大心理学考研的教材。主要的科目有:《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管理心理学(刘永芳),《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现代心理与统计教育学》(张厚粲或甘怡群),《实验心理学》(朱莹或郭秀艳),《心理测量学》(戴海琦或甘怡群)。这一阶段学习重点是要把所有专业课知识打好基础,目的是做到对专业课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尽快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我找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然后我按规律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学习,比如:管理,社心,人格有很多知识交叉的部分,可以放在一起学;变态,咨询都是临床的科目,有天然的共通性,也可以放在一起学;统计,测量,实验都偏理科,知识点有大量交叉,建议放在一起准备。经过这样的分类,学科之间就有了联系,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学起来就更系统,更高效!阶段二:强化(7-8月)这一阶段我主要是做笔记并开始记忆学科的框架。做笔记很重要,因为北大考试题目全是主观题,所以背笔记就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我的笔记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背书,一种是自己做笔记。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是如何高效率的完善我的学习笔记的。第一:我直接背书的学科:普心。这是最重要的学科,为了避免讲义知识点不全面,直接把书作为我的笔记本,勾画出其中的知识点,从头到尾背。后来也证明我的策略很正确,因为考题都是书上才有的细小知识点,因此建议大家普心更多依托教材。第二,其他学科,我在参考了教材和市面上出售的讲义基础上,自己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笔记,因为书上的内容太多,而且很多内容是非知识点,不需要逐字背诵,所以我通过自己把重要知识点单独整理成笔记,为我后期背书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整个知识结构和体系的理解和掌握。阶段三:提升(9-11月)这一阶段我的学习内容就是反复多次的背书和刷题。我背书有两个小技巧。第一是每一门都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类似思维导图,先背概括版本的,再不断往下背更细的知识点,越背越详细,同时还对整体知识结构有一个把握,这样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背书效率,降低遗忘。第二,重复,每天晚上都将今天背诵的内容的框架画一画,或者快速浏览默读一遍,也是为了增强记忆效果。但是背书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坚持一轮接一轮不停的背,我们都不是超人,之所以记得住不过是不停的重复罢了。做题的话,是在背书后期,推荐北大真题和非统考院校的真题集(非统考院校比如人大,北师大,南开,华东师范大学的真题,和北大题型相似,更具有参考意义),多做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考试出题侧重点,反过来也促进我们背书时有侧重,提高效率。阶段四:冲刺(12月)这一阶段没有别的,就是不停的重复背书,把书背薄,每天把知识框架画一画,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尽可能的多背几轮,不要临考就松懈休息了,千万不要。即使每天背的不多也要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场上保持一个最佳的记忆状态。此原文来自公众号【PKU燕园考研联盟】,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2020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脚踏实地,坚持学习1、考研背景选报北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对未来的打算就是要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之后可能会准备出国,读博等等,走学术的道路,所以我希望这条路可以尽可能长一些,所以会选择最好的学校——北大。另一方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北大很难,或者觉得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好,所以不敢报北大,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为自己不想努力而找的借口,只要认真准备,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也仅仅花了约9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取得了这样的成绩。2、考研经历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所以我在一开始就报了勤思的班。我的准备过程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暑假前,暑假中以及最后的冲刺阶段。第一轮的目的是理解书中的内容,这一轮要把书中的所有内容都看一遍,确保没有遗漏的部分。在这一阶段,勤思的课程给了我很多帮助。一方面,看视频的同时学习书本知识的效率要比单独看书高很多;另一方面,听老师讲也确保了在看书过程中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东西都看。除此之外,碰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去找老师或者同学问清楚。看书的顺序可以自定,依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看书顺序。第二轮的重点是整理出所有书本的框架,可以使用手写的方式,也可以使用软件,主要看个人喜好了。刚开始写框架的时候,可以依靠书中和讲义中的标题与知识点。逐步过渡到对知识点非常了解时,可以自行进行总结。在第二轮结束之后,我参加了为期28天的集训营。集训营中老师首先会把整本书中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讲解,最重要的是,老师会分析整本书的脉络和结构,此时,可以把老师的框架和自己的框架进行融合。集训营的讲课速度较快,所以如果已经报名集训的话,最好要保证在暑假之前复习完两轮,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效率会更高。老师也会带领大家做题,了解考题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答题技巧。北大的知识方面的复习是没有什么技巧的,就需要认真,并且实际上,考北大的时候,竞争对手里有二战三战的学生,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几乎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但是在答题时,就需要关注答题的方式和流程了,这个方面是自学学不到的,需要从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觉得这个是让你的分数与其他人拉开的一个重点。例如,回答一道简答题,首先是要对题目中所提到的概念进行名词解释,之后再答具体内容;而在回答具体内容时,要注意分层次分结构。当然,在整理出一个自己的框架之后,就可以开始背诵了,这一阶段背诵的目标是记住框架,不需要强求自己逐字逐句背诵知识点,也不需要为记不住而感到困扰。结束集训后,有了属于自己的框架,在记住框架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逐字逐句背诵了。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枯燥,但是要坚持。很多人可能会对背诵这件事有一个畏难心理,或者在背诵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的遗忘而感到疲惫、放弃,但是要记得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背诵一次记不住,两次记不住,这是很正常的;但只要不断重复,不仅背完一本书的时间会变短,最后也会发生质变。除了背诵,也需要开始模拟做题。即在计时的情况下去写一道或者一套完整的题目,之后对此进行总结。模拟做题中要注意答题的方式和思路(方向),要求定位准确。我依据自己一个背诵情况,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刚开始逐步背诵时,可能一本书要一周去背,那么这一周背完之后,在晚上,可以找一些单科的题目去做,不仅检验一下自己的背诵效果,也可以使自己对答题流程更加熟悉。勤思有提供题库供大家去使用。之后,所有的书已经背诵完几轮之后,虽然不能逐字逐句背诵,但基本可以时,就可以开始定时做整套卷子。因为还没有到最后的阶段,这个卷子最好是其他院校的真题。找一个三小时的空闲,然后定下心做一整套卷子。你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最后阶段,考前一个月,这时就可以开始做北大真题和模拟题。模拟做题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默写。默写的话可以穿插在每个阶段,例如说,今天学习了统计的一部分,可以试着自己去画一个导图来总结学习的内容,之后与书本对照,查漏补缺。在整个过程中,勤思配备的辅导员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辅导员每隔几周会检查一次进度,所以会有一个督促的作用。人都是会累,会懒惰的,所以适当的外力推动和监督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因为我是跨专业,所以对于考核知识点的内容就是去看书和背诵,基本都能解决,但是实验设计是我的一个短板,我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所以在实验设计这方面,辅导员帮了我很大的忙。3、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首先,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大家可以看每年的考试成绩,身边也会有人分享自己的成绩之类的。政治和英语是拉不开分的,考好的人,也是专业课分高;考的不好的,也是因为专业课拉分了。不要本末倒置。第二个是一定要落到实处。一方面是背诵,一定要好好认真的去背。去不断的重复。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动笔写。就像我之前说的模拟练习。但是也要注意不是去抄书,而是要计时并默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出,自己的背诵情况。最后就是坚持最重要。对于公共课,首先是政治,如果有充分的时间,最晚也要在暑假开始,也就是7、8月份。我购买了勤思的全程班,讲马原的老师很有意思,大大降低了了我对政治的排斥心理。英语因为我的基础还可以,所以一直也没有很认真的去准备英语。也基本是平均下来每天一个小时。我对阅读题的一个感受就是,放慢速度去读懂文章之后,确保题目的要求理解正确,那么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速度放慢,因为我觉得时间是挺充分的。然后,特别是像阅读题这种客观题,在第一次做题的时候的理解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如果第一次理解错误,那么之后再返回去重新看,想改对一两个是基本没可能的。4、对2021学弟学妹的鼓励!考研这个过程其实挺漫长的,特别是到了最后那几个月,身边可能会不断有人放弃或者改变主意,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方向,那就要好好去努力。过程当中肯定会感到焦虑、难受、或者厌学,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毕竟是人,不是机器。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想学习了,那就休息吧。最好养成一个固定的休息习惯,会比较好坚持。本文是勤思2020年考研成功学员经验,分享给备战考研的同学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禁止违法使用。
上官长风/文武志红先生是专业研究者,我作为读者,也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开宗明义,我基本同意,中国的孝道就是愚孝。从深度心理分析角度看,成人不断强调孝道,有几个核心原因——第一原因是:对子女的控制。这是一种隐藏而可怕的潜意识,家长可能不愿意承认,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父母总是以为,孩子来自自己,是自己生养创造的。从情理上,就相当于自己的私有资产,别人神圣不可侵犯,因而要用一套理论体系严格掌控起来。这就是孝道文化。任何孩子,即便长大了,任何方面,还是要绝对服从父母安排,否则就是不孝。这是被强制套在下一代身上的紧箍咒。过去对孩子的支配几乎是全方位的:从求学,兴趣爱好培养,事业发展,婚姻家庭……全都在父母的包办掌控之下。这个其实是不符合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社会进步,现在这方面稍有弱化,人性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比如婚姻,自己终于有一定选择权了,这不是很好吗?要是过去,绝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连这个一辈子的大事,自己也不能掌控,只要违反,就是不孝。这有多么可怕。第二个原因是:与子女做生意。孝道的核心,除了身心的掌控,还有小农经济的深刻影响。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小时候自己生养孩子,就是为了自己老了孩子来回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考量就少了很多对生命的爱,血缘之间自然而然的感情链接。这个浓郁的生意成分反而将这种天然的感情伤害了。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互相交易下去。这里的深刻原因是社会福利不健全,所以,个体生命才将养老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做不到,就叫不孝,就用这把刀子来对抗下一代。一个孩子被认为不孝,这是对人格的最高侮辱。可见这把刀子之锋利。如果社会福利健全,每一个老人不需要完全依靠孩子养老,那孝道的捆绑就会转化为自然的血缘亲情。这一点,对孩子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很小的时候求学成长,要靠父母养育,父母就付出了很多。这一付出,某些特别讲究孝道的,就指望着老的时候收获了。如果,教育福利这一块比较到位,家长无需因为教育孩子承担过多的压力,这样的商业交换味道就会少一些。家人之间的商业味道就弱化了,爱就产生了。第三个原因是:对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理解不足。事实上,一个孩子诞生之后,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体就站起来了。在任何时候,与父母有平等的人格特质。双方之间,更应有的是爱,不是强制的孝。爱是一种至高的情感,超越一切商业考量,道德评判,价值对等。只要是生命,就该给予敬畏,尊重,和爱。唯有上升到这个层面,孝道的捆绑绳索才会被斩断。但是家人之间获得的将是高于强制孝道的真爱。子女不是财产,父母也不是负担。因为互相成就,互相链接,互相组成一个家庭,其中的情感慰藉也是相互的。只有在这个平等的前提下,真爱的绽放才有可能。对父母来说,养育孩子,就是出于爱的本能,哪怕这个孩子今后走到世界的尽头,不可能再为自己养老,也要用最好的养育孩子。对子女来说,爱父母,尽心回报,也是出于爱的本能,不是因为小的时候你养我,所以我来还给你恩情。这都不是,而是完全地出于爱。这个问题要深入讨论下去,还有更多内容,这里只能简单梳理,无法长篇大论。但是有一点,愚孝害人,愚孝产生的悲剧历朝历代不绝于耳,也在现实中不断重演。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要深思的一个文化陷阱。听起来冠冕堂皇,任何人只要举起孝道的大旗,就觉得高人一等,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这个所谓孝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制造的悲剧最多。可以说各种孩子跳楼,离家出走……等等悲剧的深层原因,都是父母的掌控欲和所谓孝道压制弄出来的。孝是一个人自发产生的情感因素,就像爱,也是很自然就存在的。如果硬要变成道,还要强制推广,就成为违背人性的管控法则了。说愚孝也不为过。
2019年,研究生的笔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结果将很快公布。有些学生已经发表了笔试成绩,其他学校也会陆续宣布。研究生也在焦急的等待中。毕竟,他们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了很长时间,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众所周知,在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被称为研究生考试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申请人数为290万,也是过去几年中最多的一年。大学本科就业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学习,所以现在的研究生考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除了具有非常好的笔试成绩外,复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经过笔试后,许多认为自己表现良好的学生已开始准备复试了。如何准备复试?这是许多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有些人选择申请补习班。有些人正在家中安静地复习。参加复试时,学生们应该注意哪种人最容易被刷。当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谈到这个问题时,他提到了四种人。你是否是其中之一呢?第一种:过分依赖套路回答现在,许多学生在初试后选择去补习班进行培训。一般来说,许多培训机构现在都会教给学生一种固定的套路,以便学生记忆和写下来。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包括求职面试都是一样的,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得到相同的答案。在面试中的老师听了很多类似的答案,他就会感到厌烦了。他觉得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逻辑,自然的面试的分数也不会太高。因此,鼓励学生参加复试的时候,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回答出新意,让老师感到耳目一新。第二种:没有创新能力研究生就是搞科研,最需要创新精神。导师很关注学生是不是有创新能力,有没有勇气涉猎专业领域的未知区域,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只是在已知的区域里打转转,这种人在科研圈没什么用,导师也不会喜欢。第三种:心理素质不好容易紧张如今,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呆在宿舍里,他们不出去与人打交道,面试的机会当然就更少。有些学生通常只知道如何阅读书籍。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他们去面试时非常紧张,口吃,大脑是空白的。研究生复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面试。通常有几位教师组成一个面试小组。询问一些专业和学习问题,问题并不是特别困难。然而,许多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面试。他们一看到这么多老师就突然慌了。提前准备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他们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学生,面试成绩不是太高,在复试中很容易被刷。第四种:言辞浮夸爱说空话有一些人呢,他们平时习惯就不太好,喜欢在同学朋友面前自吹自擂,自以为非常厉害,而且一说起来就没办法收尾,这种人在复试中就会让老师感到厌恶,喜欢表现自己无可厚非,但是要掌握一个度,否则会让老师感到不舒服,还会认为你太过浮躁,从而影响你的分数。研究生笔试已经结束,接下来大家一定要充分准备复试工作。以上归纳的四种是北京大学教授在多年面试过程中发现在问题,给大家作为参考,最后,祝大家学业有成,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近些年,随着社会问题的逐渐显现,心理学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主要学习以下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截止目前,国内招收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多达120多所,具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只有24所。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心理学专业实力最强的五所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是目前国内第一个进入ESI 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院系。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理学院一直位列大陆高校的榜首,在QS发布的2020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心理学科排名位于世界第47位。历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心理学院人数均位居大陆心理学教学科研单位前列。2017年,北大心理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同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心理学A+单位。基础心理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本科阶段设有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研究生阶段实行导师指导下的学分制,心理学院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包括侧重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型硕士和侧重于应用实践的专业型硕士,学制均为三年制。从2017年起,心理学院招收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方向上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20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2005年,成立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心理学部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发展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进入 ESI 世界前1%。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在2009年、2012年连续两届均排全国第三名,在2012年全国“211工程”三期建设验收中,心理学科“学习与人的素质发展”在全国人文社科大类100多个项目排名前四名(3.36%),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华南师大心理学科与北师大心理学科、北京大学心理学科并列被评为A+,2017年、2018年心理学科在上海软科学科排名中均位居第二。华南师大每年招收心理学专业基地班、心理学专业心理辅导与咨询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测评方向等本科生120人,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200人左右,在职兼读研究生200人左右。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创建于1951年。1956年开办全国第一个心理学研究生班。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国内最早的四个心理学系之一。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下设两系两所(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华东师大设置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四个二级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2个本科专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个教育部心理学特色专业。心理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应用心理实践教学平台。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设立心理学专业,1988年成立心理科学研究所,1994年成立心理学系,2003年设立心理学院,2011年12月组建心理学部。心理学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硕士授权点,即重庆市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育硕士授权点;设有心理学(非师范)、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心理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国际公认的qs排名是北大心理第一,北师大心理第二,北大心理学位列全球50到100名,北师大位列100到150名之间,这个排名已经持续好些年了,而且esi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排名也是这样。总的来说,北大的人均sci和高影响力文献都是北师之上。小伙伴们,这样的排名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一个北大的研究生,本科就读的不是北大,是后来通过考研考上的,,但是,自从进了北大,原来的优越感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处处自卑,于是在论坛上发表心声,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帮助,缓解心理压力。这名北大研究生在论坛上发不的内容心理咨询师的评论以上就是这名北大研究生的倾诉内容,看着就好心疼。大学生有的同学出来劝慰说:老师和班里的学姐都挺好的。题目一时没理解过来,也是正常的,谁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的。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及时跟老师沟通,而不是自己在那胡思乱想。学姐的提示也是善意的,并没有看不起你这类的意思。有问题找老师沟通,也许老师一句话就能让你茅塞顿开。很多同学的留言都是很善意在劝解这位同学。北京大学小编想说的,这位同学真的是想太多了。没有搞清楚自己考入高等学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发展自己。而不是深陷老师的评价和跟同学们之间的差距之中。这种思维真的很不成熟。当然,一个非本校的本科生,在突然进入这种群英荟萃的环境里,原来的优越感可能会立即被碾压,一时间造成了心理上的很大压力。也或许周围确实有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但是,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你想要的结果。这个结果需要珍惜,也许正如那位心理咨询师说的“你确实在努力,也有点太紧张了”,或者真的努力的时候方向有一点点偏了,都没关系,调整过来就好了,相信自己,没问题。
一个普通家庭,如果培养出一个985或者211的研究生,是何等不容易,更是何等光宗耀祖。可是,最近几则高校研究生出事的新闻,却给这样的普通家庭和全社会,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学教育课!就在最近,大连理工大学,国内这所在东北地区名字响当当的985高校,就发生了一起研究生三年级的毕业生,因科研无望而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导致其选择在自己的化学实验室结束生命,并在微博留下了一份长达上万字的遗书。在这份遗书被公开之后,让社会看到了一个当代普通研究生科研的艰辛历程。一个堂堂985的研究生,却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宝贵的生命,不禁让高校、家庭和全社会为之反思,反思到底是谁的错,才导致这一场悲剧的发生。不管是以前的研究生,还是现在的研究生,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学术和科研压力、毕业压力、找工作压力,只不过这些压力的大小和轻重在不同的人眼里各不一样罢了。国内的研究生有压力,国外的研究生也有压力,笔者最近就不断收到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方的硕士研究生发来咨询能否跟笔者读博的邮件,不过很可惜,笔者今年没有名额,只能安慰他们另寻高明了。可见外国研究生,也同样面临需要四处寻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存在不小的压力。研究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压力:一方面,是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不允许失败和失误,一旦真的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会瞬间失去自信和重新振作的勇气;另外一方面,是中国家长从小就给予的“全家厚望”和“全家希望”,像“都读到研究生了,别人能毕业,怎么就你毕业不了?肯定是你没有努力,没有认真做科研”这样的评价,都是来自最亲近的家人、导师或者社会,以至于研究生遇到真正的困难,生活上的或者科研上的,都不敢轻易和父母、导师倾诉,只能憋在自己内心深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抑郁倾向,进而或许就会走向极端。最近网上因为参加脱口秀节目而突然走红的李雪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没有走红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李雪琴就是一个土里土气、还很丑的博主,她所拍的短视频也被网友称为“都是一些下三滥的低俗玩意”。当走红之后,有人在网上扒出,李雪琴原来是当年某个省被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成绩第一名的高材生,网友们就开始酸了: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应该成为国之栋梁,怎么能干这种下三滥的工作。李雪琴面对网友的质疑,只是微微一笑,回复说:“北大的怎么了?北大毕业的就不能是普通人吗?北大就不能养废物吗?”她这样说当然是非常谦虚,听得懂的人自然懂,笔者看过她写的搞笑内涵段子,其实非常有才而且并不像网友之前所评论的那样下三滥,仔细品味其中文字,会发现其实她写的段子都是非常高级的,很有北大毕业生的文化水平。但她的内心,就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北大人,做一个北大的“废物”毕业生,这是因为她曾经也有过类似抑郁的经历,这才让她更清楚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做一个北大“废物”,不图名不图利,也能活下去。不管什么年代,无论在哪里都会有过得很艰难的人,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北大毕业的,都是普通人,连北大毕业的都过得这么艰难,更何况是普通人。李雪琴自拍照但我们的社会,研究生的导师,研究生的家长亲人,在观念上需要作出改变,不能对研究生期望太高,给太多无形的压力,反而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想当科学家的研究生也可以是人才。毕竟,有几个研究生的家长是将军的?培养一个个健康的,正直的,有爱心的,有责任心的研究生,比将来作出多大贡献或都成为多有名的科学家,应该是更重要的。希望本文关于高校研究生的“生存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观点,能够引起全社会关注。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开车与人生》,是由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写的。“开车”像极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张教授开车外出的时候,居然在十字路口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然后两人一路互相炫耀车技,让张教授感受到开车的一些感悟,联想到自己女儿从不会开车到会开车,再到开车敢跟自己吵架的场景,由此又联想到最近网络上吵得火热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这个话题。在小孩子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时,是不能开车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还远远达不到开车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坐在车后,学着父母或者教练开车。等到孩子年满18周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就要学车拿驾照,这个时候因为刚开始学车,技能还不够熟练,必须要有教练和父母在旁边加以指导,但是这个时候的方向盘已经掌握在孩子手上,教练和父母也只能是提供指导。等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熟练了开车的各种基本动作,要准备上路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教练还在旁边指指点点,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因为孩子已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父母的建议就会变得累赘和多余,矛盾也会因此经常出现。那些到了年纪还不能独立开车的孩子,或者是到了年纪父母还不让孩子把握自己方向盘的家庭,迟早会出现很多家庭矛盾,发生啃老之类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通过激烈争吵把方向盘争夺过来、踢开父母和教练的孩子,最后都是自己开车闯世界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在研究生刚刚从一个本科毕业生进入课题组的时候,导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提供论文的解析推导过程,给研究生一些新的想法,让研究生有足够的科研训练机会。等到研究生阅读的论文达到一定数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掌握了某个小研究方向的核心方法,这个时候,导师就应该放手让研究生自己去寻找课题。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论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想从事其他非科研工作,导师都不应该再去插手管他们。偶尔在学术会议上见面,互相热情打个招呼和寒暄,都是不错的。如果导师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不依不饶地干涉研究生的课题或许研究方向,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有的研究生可能就会不愿意自己思考新的研究方向,习惯了在导师的指导,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不思进取,最后只能啃老本,没有发展前景;有的研究生可能会在导师的继续指导下,获得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最后仍然摆脱不了是“某某牛人的高足”这样的江湖评价,无法建立真正属于研究生本人的江湖名片和声誉;还有的研究生可能会与导师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完全相反的意见,进而演化成矛盾,最后反目成仇,互相拆台,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条永远“赚钱”的路。遇到拥堵的路段,换一条道路行驶;累了就停下车休息一段时间,看看周围的风景;也不需要永远是开车最快那一个人;车坏了就找一家修车店好好维护一番,修好之后依然能够重新上路;遇到死胡同,就退出来或者寻求别人帮助。总之,不管是导师,还是研究生,都不可能一辈子互相纠缠不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指导方法或不伤害别人的那种生存方式,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