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延期不停学|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有序开展游侠

延期不停学|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有序开展

“从各种资讯到实操的技术支持,从网络直播培训到微信群随时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从教员、教务、助教,再到学生,每个环节都在努力”,在顺利进行第一次网课后,从没有网络教学经验的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老师这样感慨道。为了有效保证疫情期间的教学科研,学校提出了“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学,延期不停研”原则,目前全校共有约1900门研究生课程采用在线教学模式,占总体开课门数的90%,近24000人次研究生参与在线课程学习。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对老师使用网络平台的技巧和对教学网的熟悉程度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中,如何将每门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及时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如何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前做好学习准备,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生院积极响应学校的工作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工作。2月7日,召开全体教务老师会议,发布《关于推迟开学期间研究生教学管理与培养工作的通知》;2月8日,以问答形式回应师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发布《北大即将线上教学,研究生们注意的事项来了》;2月10日,紧急起草方案,发布《关于启动2020年春季学期助教相关工作的通知》,解决在线教学对增加助教和助教培训的需求;2月11日,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助教通用培训通知》,提前启动助教培训工作,为在线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保障;2月12日,学校英文官微、研究生院官微发布了延迟开学期间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培养、学位的问答英文版“Q&A for Postgraate Students on Teaching and Degree Affairs of 2020 Spring Semester”;2月13日,发布了《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研究生选课通知(延迟开学版)》;2月 15日,向授课教师发布《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特别提示》;2月16日,发布《致春季学期授课教师的一封信》及《北京大学延迟开学期间研究生教学、培养、学位工作Q&A(更新版)》。与此同时,为了做好在线教学准备工作,研究生院工作团队就全校研究生课程开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工作,准确了解每门课程的具体安排,针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承载能力、教辅技术支持等问题,积极同教学网、计算中心等部门沟通联络,保障在线教学的平稳推进。在线教学筹备期间,研究生院工作团队坚持24小时不下线工作,及时处理线上各类教学咨询,解答教学准备工作中涉及的选课、外请任课教师等涉及线上教学的各类问题;从明确网络教学要求、调整教学执行计划到发布各类通知及问答,为研究生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各项工作安排提供支持和服务;全天候的沟通协调、信息发布与书面答复成为研究生院工作团队的工作常态。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及时在线处理各类教学咨询2月17日,在线教学全面开启,研究生院密切关注教学情况,保持与各个院系的及时沟通,详细了解授课情况,并进入ClassIn系统,使用管理员账号对研究生课程授课情况进行全面查看,对有问题的课程逐一与对应院系核实。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具有其独特性。一方面是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研究生课程更加注重研讨,师生互动的需求更大。数据分析也显示,教师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直播以及研讨的形式授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在线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因此,研究生院在做好教学管理的同时,不断发掘授课教师在网络授课方面的经验体会,邀请多位老师分享网络授课的经验,形成“在线教学进行时”系列微信推送栏目,供师生参考。吴小红使用ClassIn平台直播教学疫情当前,充分细致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开学四周以来,研究生网络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各院系在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优化,鼓励教师使用多种平台,并对未来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授课教师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细节方面也考虑得更加周全:不少选择直播课的老师都事先准备了预案,一部分老师周末提前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问题;录播老师大部分在授课时间内实时采用微信群答疑方式解答问题;短时间的网络中断和数据堵塞的问题,大部分老师也通过转换直播平台等方式迅速启动备选方案,保障了课程的顺利开展。开展在线教学工作,虽是疫情防控时期的无奈之举,也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保证后续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研究生院正在对在线教学开展调查工作,全面搜集院系、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神秀

在北大的研究生生活,以及你想知道的关于读研的事情

关于在北大读研的经历,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总结。希望给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或者已经处于研究生学习中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和。01 研究生生活2017年9月2日,是我的研究生报道日!那一天,真的超级激动!激动的在办手续的时候少看了几行字,导致后期又重新去办了一趟。爸爸妈妈在邱德拔体育馆外面和其他的家长聊天,各家都在夸自家的孩子,大佬们是真的优秀!我是真的有待提升hh我的专业属于大家说的“搬砖“专业,大部分时间是要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想起来刚入学,和我同为搬砖工的同学吐槽,别人天天新中关五道口,我们天天实验室一日游。但这不能说明我们搬砖工的研究生生活惨!研一上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实验方面比较多的是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操作,为自己的研究打基础。研一下学期,继续完成课程,但也要开始对自己的课题有深入的想法了!研二在完成学分后,整个人都是天天泡在实验室的,做实验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这一年,我买了按摩仪、血压仪以及一些保健品。师兄调侃我老气,提前老年生活了。为此,痛定思痛,报名了学校的综合体能社,强身健体。研三主要的工作是完善实验,撰写论文,还有求职。在接下来的几个模块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02 研究生课程入学后,教务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邮件通知,选课事宜,培养计划,学分说明。不会选课没有关系,可以多多请教师兄师姐和导师,师兄师姐会非常热情的为你介绍各科课程特点,分享课程经验。我当时是把课程列表打印出来,征求导师意见,导师会给你圈出你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然后询问师兄师姐他们之前所选课程。这里有个建议,就是导师为你圈定的必修课程一定要选择,推荐的相关课程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了,我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门课,哪个老师是他在开会时认识的,结果那门选修课当时上的真的很懵,课上大部分时间“在聊”,也没说考核方式,底下学生基本都在各忙各的,看文献等,属于的的确确的人情课(一些课程不满5人,是不允许开课的)。师兄师姐们说她们之前也没上过这个课,当时刚入学,一想老师都推荐了,那就咬牙把课程上了吧。也许你会问,既然是人情课,就得选啊,不然老师生气了怎么办?其实研究生主要还是在研究方面,对于课程选择,你的导师不会有过多的限制,有些推荐课程很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当然你也可以和老师解释,对那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选课时间冲突等。开学前两周,会有补退选课的操作,这两周一定要好好把握,认真听听这门课程老师讲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以便最后确定选择课程。只有学分修满了才可以,不同课程考察方式不同,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教务的通知,我们当时就是有些课程不算做学分,比如有些课程备注的本研合上,我们院默认不算学分。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教务查询,不然课程堆到最后对毕业会有影响。03 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第一步。阅读文献可以让你知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而找到你感兴趣的课题,避免重复劳动,少走一些弯路。同样的,选择文献也很重要。限定研究主题,了解课题的历史发展。可以读一些综述类文献,对于里程碑式的文献一定要认真地细读。刚入师门,那课题组的文献也要好好阅读,了解实验室的研究。选择有权威性的期刊阅读。阅读文章可以先从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入手。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占比并不大,过分追求全文会有些浪费时间, 不要走极端。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做笔记可以帮你有效加深对文献的记忆。无论何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可以用文献编辑器标亮或者添加备注。04 社团活动研究生是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的,但是经历不如本科多,建议还是第一年多参加一下,多挖掘兴趣,认识伙伴。一般同学们参加的都是研会、团委、各大社团,当然身边还有好多同学自创社团。志愿活动也有很多,大家可以积极参加。当然各种比赛也少不了。每学期学校都会有百团大战,各家社团在摊位都及其热情,社团会收取一些社团费,我最开始真没少报名,但是好多交完钱,我一次没去过,建议大家还是好好思考一下,社团贵在兴趣,不在多哈。我在研一的时候加入了学院研会,做了创业部部长,虽然本科也一直在学生组织工作,但比较偏文职,不搞活动。研究生就寻思尝试一下,一上来就接了个对我来说是个大活动的比赛,虽然是院内发起,但面对的是全校,初赛、复赛、决赛,记得当时天天捧着电脑看资料,熬夜到两三点,对于活动小白来说,那个时候真的不容易,但好在还有热心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指导,遇到困难有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在那硬挺着,适当寻求帮助没啥不好的。在这个活动中,接触了各学院同学,交了好多朋友。研一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一些比赛,创赛、建模、MF行业研究比赛,这些比赛耗时不会太久,集中精力一段时间都会弄完,在此,再次鼓励大家多多参加比赛哦,跨专业搞起来还是蛮有趣的~志愿活动各个学校都会有好多,各种类型,没有必要为了凑时长去做志愿,做一些自己觉着能贡献力量的。安利一下我参加的SK SUNNY,我们学校当时主要针对敬老方向,团队没有太多人,但每个人都有当活动策划的机会,除了定期去敬老院服务以外,每期都会有主题活动,我当时的是同理心实验。SUNNY会给大家提供各种支持,在大部分学校都能看到SUNNY的身影哦~05 与师门的相处先来说导师,见到导师紧张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这样,主要还是要放平心态,平时多去和老师沟通,慢慢也就学会了和老师的相处之道。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脾气,我身边的朋友也会偶尔和我吐吐槽。有的导师喜欢打乒乓球,她们全师门就都去学乒乓球。和师兄师姐们的相处也是这样,平时多交流交流,就熟了。师兄师姐们平时看着高冷,可是走近了也就会觉着大家没啥代沟,天天在实验室办公室天天见的,总会有共同话题,聊聊科研或者一些趣事。我这点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师门就特别和谐,师兄师姐们爱护有加,所以大家也都这样传承着,我们对比自己小的师弟师妹也是这样。偶尔实验室有个别冲突,但也不会伤了和气。大家实验不顺的时候,会一起出去聚餐喝酒,打打牌,打打游戏。06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点选题要小,不要题目很大,太大的题目内容少就显得很单薄,自己也无从下手。写作前要大量阅读文献,平时注意学术积累。选好主题后,做好框架,进行规划,写作的大体思路。撰写按照框架进行书写,书写需要指定计划,适当微调结构框架。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要突出一个“新”字,来反映我们文章具有的创新性,论文分层深入,逐层剖析。说别人实验不足时,要说具体,最好能呼应,从而突出我们的文章。07 关于组会组就是指你的导师还有导师团队的其他老师,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组成的一个课题组。而组会就是每周或每两周导师和学生一同参加的研讨会,学生汇报进展状况或文献汇报。对于实验类的学生来说组会并不陌生,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老师觉着定期学生单独汇报的效率更高,就会定期挨个找学生谈话。我们师门就是一周文献进展,一周实验进展,这样交替的开组会。关于组会的准备,一般都是学生做PPT,写清自己的实验进展,论文进展,实验结果,后续计划。组会上最主要的还是要表达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你提出建议。在汇报文献之前,一定要读懂文献内容,老师往往会问一些细节,答不上来可就不好啦。08 休闲娱乐大部分的研究生时间都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人文类学科我不是太了解,有一些学科不需要天天待在固定地点工作。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说,有个好体力是成功的关键啊,建议大家每天留出固定时间运动,可以晨跑或者夜跑。喜欢健身的朋友,可以每天去健身房打打卡。不喜欢机械的朋友,可以看看Keep。我个人不是太喜欢机械,所以一般都是跑跑步,跳跳操,健身操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有的人说研究生生活枯燥,其实并没有,没有必要完全一整天就想着实验,要学会适当放松。我们师门就喜欢一起参加跑步类的活动,男生们爱打篮球,师兄爱踢足球,所以总有比赛可以让我们去捧场!总之要记住,有个好心情才能愉快的搞科研!不要总自己一个人把事情憋在心里,要学会倾诉、也要学会倾听。你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总有人在你身边,或远或近。

翕辟

参加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上课方式是怎样的?

现如今,选择报读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在职人员越来越多,也说明当下职场里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大家需要及时的提升工作能力,未来才能够有更好的前途。目前有很多名校在招生,比如: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受关注度就非常高,同时上课方式是大家非常想了解的事项。对于有工作的学员来说,了解院校采取了哪些上课方式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当下大家也在咨询北京大学课程班是以哪种方式来教学的,针对这一疑问以下来做详细介绍。一、通过集中班来组织授课参加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学员主要是通过集中班这种方式来上课,院校每个月会集中授课2到3天,一般时间会选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期间,所以即便是有工作在身的人员,参与课程的学习也是可以的,事先调节好自己的时间即可,尽量保证学习与工作能达到平衡。另外,该校主要是在北京地区组织授课,因此距离不是太远的人群更适合申请报名,参与学习会更加方便。二、集中班学习优势大家以集中班方式进修该校课程班是非常有优势的,比如:1、因为集中班是面授方式,所以学员能够接触到授课老师,在学业上有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询问并得到解决。2、以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来上课,更有利于学员理解并吸收专业课程知识,快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3、以集中班面授方式学习,来自不同企业的学员能够汇聚在一起,大家不单单可以学习课程知识,还能互相成为好友,因此也收获了优质的人脉关系。三、专业课程优势学员可通过集中班授课方式学习该校高级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这门专业在当下还是非常流行的,而且未来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只要大家有兴趣,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即可申请报名。本班只限地产开发企业及政府相关单位学员参加,主要招生对象为成熟品牌的优秀企业;五年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成长型企业;具备创新型项目的新型企业等。满足申请条件的学员是可以积极参与报名的,一旦被院校录取便可以集中班方式展开学习。何时能报考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黑龙会

北大研究生比不过本科生,是因为第一专业太差?差距在这几个地方

大家好,作为一个平凡农村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高考,第二条是考研。如果高考失利,那么你还可以努努力去拼一把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但是即便是北大的研究生,却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往往被HR拒绝,那么为何在招聘过程中,HR更看重第一学历呢?第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差距本科生期间几乎是本专业的所有内容都要学,而且学习的难度虽然不比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要深,但是课程内容却十分的扎实,其实论难度来说,高考的难度是比研究生的难度要大,而且相对来说更公平一点。研究生的选拔,在专业课方面,一般是由自己院校的老师进行阅卷,因此并没有非常公开透明,尤其是在面试上,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考官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考上的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的差距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会经常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而本科生参加的是各种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那么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说实话,很多第一专业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和本校研究生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而且有很多导师也往往觉得二本院校上来的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不够过硬。第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很多大公司非常看重第一专业,985院校的本科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HR们往往会选择前者,一来是因为本科生的工资要求比研究生的起薪往往要低,但是专业素质和技能却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高,因此性价比十分的高。但是请大家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R都会看第一学历的,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或者是用机器进行简历筛选的公司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往往是一个硬性标准。看完以上,小编不得不再说一句,即便有些公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胜过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意味着你毕业后的优势更大,起薪也会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公司来说,学历几乎决定着你的晋升,有些本科生毕业的人才几乎没有升职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还是能够希望大家能够考研,祝这次考研大家能够成功上岸,砥砺前行!

骗中骗

北京大学开设“游戏研究课程”

如果将游戏视为欲望的载体,停留在“上瘾性”等负面的课题,已经不合时宜了。北京大学已经开设了“游戏研究”课程,中国的‘游戏一代’目前正以研究生的身份初涉学术圈,他们极有可能是中国游戏研究领域的头一波嫩苗。曾以为自己爱神话,曾以为自己爱江湖,后来遇上了很多其他的游戏,才终于将我对游戏的热爱和我幼年时那些中二且幼稚的幻想挂起钩来:我爱的是那无数个世界以外的世界,和无数个我以外的我。就好像是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真实人生其实也有小径分叉,唯一区别是不能回头。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收到的学生论文中的一段,学生项蕾用略带抒情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的游戏体验。有关游戏的报告邵燕君共收到约40来篇,因为她上学期开了一门“游戏课”,让学生以自己游戏体验出发,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去分析游戏。近年中国游戏产值连创新高,并不断催生出电子竞技、游戏直播等火爆的创业支点。面对这样一个技术飞速发展业态日新月异的课题,文科教授和学生们有了哪些新发现?研究游戏,传统学术体制没有,但“学生们已经等不及了”“不少游戏的音效、画质不比好莱坞差,人物世界观的设定不比小说简单,又有其他艺术欠缺的互动性,游戏有可能成为未来最主流的文艺形式。”6年前邵燕君就带着学生研究起了网络文学,对新媒体的发展有基于专业的判断,也有敏锐的直觉。但专开一门课程,邵燕君坦言:“我并没有做好准备,传统的学术体制也没有,但学生们已经等不及了。”在她开出的“新媒体理论与实践”课上,有不少80后、90后学生将网络游戏作为选题报告,这像极了当年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热情。2015年邵燕君特地在“新媒体理论与实践”这门“大课”下套了一门以游戏为主题讨论型“小课”,有兴趣的同学自愿参加,不计学分,没想到这顿“加餐”竟也吸引了20多位研究生参加。讨论课上,学生们自觉地将游戏作为“第九艺术”进行讨论:“一个英雄接受一个任务,拯救一个公主,遇到一个导师,他开始任务,克服很多困难,最后找到boss。这些都是传统的武侠小说程式”,有人用普洛普的叙事单元分析《仙剑奇侠传》的文本吸引力。“游戏中,用户面对的其实是一种数据库,但用户自身的媒介使用行为和媒介接触行为,也会成为这个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有人借用日本学者东纪浩的“数据库消费”的概念分析人机的互动性。《英雄联盟》《部落冲突》《虚拟人生》等游戏成了一个个研究案例。学生对于这些游戏的讨论也许并不成熟,但其论题的丰富性恰恰证明了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巨大研究空间,这也坚定了邵燕君开出一门游戏课的设想。去年游戏课在北大正式开出,课堂形式依旧以学生的选题报告形式展开,不同的是,这一次选课的学生中多了来自各个专业的本科生,人数更是翻了一倍。本以为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聊游戏,说出的内容会流于“常识”,没想到却包含着不少哲思。从“作者-读者”关系到电子游戏的“制作者-玩家”的新型关系,这组二元关系的权利分配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一位物理系的同学试图从“权力”分配视角分析新媒体带给文本的生产、体验变化,新颖的切口让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游戏中,玩家同时也是文本的创作者,在这一个个虚拟世界里改变了生命的单线性与不可逆,让“游戏原住民”得以在不同的规则与人生中跳进跳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硕士傅善超,凭借着对游戏研究的一腔热血,一头扎进了游戏圈———和独立游戏人聊游戏,参加国际性游戏研讨会,蹭其他高校的游戏研究课。决定读博的他,目前的计划是利用自己的文学史研究背景,详细梳理国内外游戏发展历史。“游戏早就形成了完整的话语体系,这类流行文化呼唤的是与之共同成长的‘玩家型学者’,中国的‘游戏一代’目前正以研究生的身份初涉学术圈,他们极有可能是中国游戏研究领域的头一波嫩苗。”邵燕君说。在北大游戏课的微信群中,一位学生坦言虽然这门课程新颖有趣,但仍希望能够多一些系统性的参考书目以及理论框架的构建。在北大游戏课开出的十几本游戏理论参考书目中,几乎都是欧美日本的专著,中国学者的专著仅有一本从哲学层面思考虚拟现实体验的《有无之间———虚拟世界的哲学探险》,而这本2007年出版的著作目前已经很难买到,甚至需要同学自己复印。节选自网络

阮元

北京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线上开课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20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高雷)2月17日,北京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线上开课。本学期,2613门本科生课程和1824门研究生课程,将采用直播、录播、慕课、视频会议、专属定制(SPOC)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期开展。北京大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实现了“延期不返校、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学、延期不停研”。该校领导一行首先查看了教室授课直播情况。在老地学楼113教室,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黄建滨老师和助教正做着“物理化学”课程的准备工作,试用投影设备、试放PPT。在103教室,数学科学学院的赵玉凤老师正在黑板上书写数学公式,这是课程“高等代数”的教学现场。但和以往课堂不同的是,两间教室里却没有一位学生,这是授课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这两门课程采用的是教室授课直播——教师利用地学楼智慧教室系统,在教室按课表时间上课,以网上直播的方式播出,学生在北大视频直播平台上同步学习。教师同时在网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答疑,课后学生还可以观看视频回放。疫情防控期间共有37门直播课堂课程,涵盖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法律、经济等学科。在老地学楼二楼的学校网络教学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法学院的唐应茂老师正通过“在线课堂”给本科生们讲授“国际金融法”课程,外国语学院的付志明老师正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基础阿拉伯语”,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毛善君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地学数学模型”……授课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电脑摄像头前,相互之间可以看到对方的面容、听到对方声音;老师认真授课,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互动。因为疫情不得不相隔千里的远程教学,在这里仿佛消弭了距离,大家的热情和动力溢于言表,让线上课堂热闹又生动。线上教学的高效有序让校领导们印象深刻。邱水平表示,全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密切合作,推动了春季学期课程的如期开展,为北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代表学校向一线教师和各院系部门的周密筹备,以及同学们的配合理解表示感谢。邱水平希望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能够在线上教学中注意收集反馈意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潜力,继续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未来教学发展方向,为北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助力。郝平肯定了学校的在线教学工作。他表示,首先要向全校师生对学校政策的理解和配合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积极参与准备课程的老师们和辛苦工作的技术人员们表示敬意。他指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学校和相关部门要继续密切关注师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做好教学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希望各位同学、各院系的教师和各职能部门的同志相互理解,一起努力,共同探索,共克时艰。据了解,2020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采用直播授课的课程最多,有1116门,占42.7%;研究生课程选择研讨授课和直播授课的课程最多,分别有541门和529门,占29.7%和29%。其他课程则选择录播、慕课、专属定制(SPOC)等多种教学模式。目前,新学期线上课程正在有序开展。

狼少年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大学本科毕业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件十分的令人头痛的事情,与很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好就会想要考取名校。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进行深造,有的非名校学生能够靠近名校的研究生。很多能够通过名校考研进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的激动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圆了自己上名校的梦想。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靠近名校,意味着自己的实力跟名校的人差不多。其实现实远远比你想象的要骨感,让你感觉到绝望。一位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吐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大。以为自己这样就能够成功融进北大的校园,成为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可是进入校园之后,自己感到了一种自卑。自己在校园里感觉自己的水平差很多,有时候北大的导师留的作业,自己做后,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的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作业被发下来的时候,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正确理解课程要求”,这个批注让他们十分的崩溃。自己认真地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作业,竟然是没有正确理解课程的意思。他的本科学校是西南前三的学校,中国前十,大家应该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可是自己考上研究生却感觉到自己没有北大本科生优秀。很多的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进入名校之后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其实不是你太弱,而是名校里的人实在是太过优秀。普通高校本科学习的可能就是普通的课程,但是名牌的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完善自己。普通本科院校中在课余时间玩的学生居多,可是在名校中的学生经常泡在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的居多。名牌大学的教育经费比普通大学的教育经费多的很多。他们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生自然就比普通高校的优秀,学习的内容以及方法不同。普通本科能够考上名校,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可是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也只是书面上的内容,也是应试教育的成份。所以两者即使是同为研究生也是有差别的。也有的人从普通的学校进入名校后,里边因为环境和人的水平有差别。普通学校的经常会被孤立,没有办法融入他们的群体之中,这也是很多人自卑的一个原因。其实考入人家的学校,不一定能够融进他们的学校,无论你的水平怎么样?导师是不会单独给你开小灶的,肯定是一视同仁。不过有自卑感就意味着认识到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要能够继续努力,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中,成为北大有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知道差距才会缩小差距。

魔童村

北大硕士“后悔”考北大?原因让人心酸,网友:非常理解

在我国,高考是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大事,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未来才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我国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就应该是985,211高校了,我国共有118所985,211高校,其中最好的就应该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它们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但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也就招生几千人,简直就是千里挑一,让不少人心愿落空。不过,也有的同学曲线救国,既然考不了北大的本科,那就考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吧!可是,最近有一名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说,自己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原因让人很心酸。这名叫李林的同学说,本科读的是二本,可是自己从小的心愿就是考北大,所以大学四年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在2015年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北京大学,本来以为美好的生活刚刚开始,可是他却直言,研究生的三年时光,他过的并不是很开心,原因是没有什么朋友。北京大学研究生除了像李林这样从外校考进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北大的本科,研究生也是北大的,所以他们看不上外校考研的学生,无论是平时的实验,还是私底下的交流,北京大学的土著都非常报团,他们不跟考研的同学一起玩儿!而在北大土著研究生手机中,这群考研的不能够算他们的北大同学!这让李林很受伤,本来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北大的研究生生活中去,结果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尴尬。除了不受北大土著的待见,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李林说因为自己第一学历是普通本科,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压根就不给面试的机会,所以自己看上的工作没机会,抢着要自己的单位他看不上!李林直言,要知道这么难,还不如当初高中努力直接考一个北大本科对于李林的遭遇,不少网友都表示理解,毕竟高考的失败,已经说明了你的学习能力。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始吾弗信

北京大学教授:最理想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又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与鲜花,空气中荡漾着歌声笑声祝福声,博士袍硕士袍随风起舞,无论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写在脸上。大学校园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了。如此盛大的节日,基本上属于应届毕业生;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导师们,如今只是充当配角或照相时的道具。按理说,教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如此风光,人人有份,可偏偏我就没有这样温馨的记忆。1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也不是我特立独行,那时北大压根儿就没有此类穿袍戴帽拨丝带的仪式。前有“破除形式主义”的正面教育,后有“早请示晚汇报”的反面文章,对于各种华丽表演,学者们大都没有好感,以为真实且深刻的个人感受,不必借助仪式,也能永远铭刻在心。只是随着教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逐渐西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纱照、酒吧街、生日派对、博士典礼等方才大行其时。到了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既没拍过婚纱照,也没戴过博士帽的,一下就显得很土。话说回来,以平常心看待博士学位,也不无好处。对于国家来说,建立完整的学位制度,乃学术独立的标志,是天大的喜事;至于个人,读书做学问须持之以恒,“博士”云云,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念及此,我辈对于博士帽的过分简慢,也不算太离谱。只是每回清点“过去的生命”,拿不出一张冠冕堂皇的博士照,还是感觉有点遗憾。什么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粉墨登场,补拍一张,还没想好。我之所以不是特别看重这博士头衔,其实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材,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正是这一差异,使得北大最早授予的,是理学博士,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文学博士。说起来,我之“读博”,纯属因缘凑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硕士学业,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瑶先生的大力推荐,北大中文系准备破例接纳我这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可到了学校这一关,被卡下来,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让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为北大中文系历史上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此前,北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虽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或因本人谦虚(“我都不是博士,让我怎么带博士生”),或因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弟子,一直悬着。那一年,北大中文系总共招收了两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大教师的温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时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开始我和学国际政治、学有机化学的同住,后又改为与治中国史、治法国史的为伍。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学科”。比起日后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相提携,合作无间,我们那一届博士生,因同一领域人烟稀少,普遍养成与其他学科对话的习惯。记得1985年秋冬,我和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系列文章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北大研究生会曾专门组织讨论,与会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还有理科的朋友。这种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园地外,也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在触类旁通中获得灵感与动力,与今日博士生教育的过于强调专业化,形成鲜明对比。以我有限的观察,那一届博士生普遍读书认真,视野开阔,但学术训练相对薄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无联系,也与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健全有关。举个例子,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写完,正准备举行答辩,忽然下来一个新规定:必须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我们苦笑一声,只好便宜行事,两步并做一步走。制度不太健全,对于博士生来说,有好也有坏:学术训练不足,这是缺点;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大,则很值得怀念。那一代人的擅长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说到“启蒙期”学术特点时,有这么一段话:“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80年代的中国学术,包括创始期的博士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作如是观。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读博士,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每周与导师王瑶先生进行一次学术对话,还有就是访问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1989年岁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写《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其中有一段话广为传诵:王瑶(1914-1989),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这段描写并非“写意”,而是“写实”。我的“读博”之所以如此潇洒,既取决于王先生的个人风格,也与其时博士制度刚刚建立,尚无各种硬性指标有关。制度不太严格,外在束缚很少,既稀见奖励,也难得惩罚。如此缺少竞争,是否会降低学术水准,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赶,而是跳水台上的自我发挥,这种自由自在的读书状态,更接近古人所说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读书做学问,需要心平气和、优游从容。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大学课程太多,不适合于从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闲暇”十分重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对于志向远大并潜心于学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码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压力”。在讲求规则严格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读书”辩护,或许不无必要。即便在争分夺秒的“读博”阶段,也不该时时刻刻念叨着那借以获取学位的毕业论文。王瑶先生的指导博士生,有几点明显与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不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理由是:不垒高坝,提不高水位;随处发泄,做不成大学问。这还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时可能揣摩风气,投其所好;或者发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第二,不给学生出任何题目,只负责首肯或否定你的选题。理由是:所有好的学术选题,都内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别人取代不了。更何况,对于学者来说,此举生死攸关,正是研究生教学的重点。第三,硕士论文不要超过三万字,博士论文不要超过十万字。理由是:学位论文必须凸显作者的眼光、训练与表达能力,不能弄成臃肿芜杂的史料长编。你可以有很多附录,但正文部分必须干净利落、严谨简洁。王先生的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动,但基本思路没变,即学位论文并非“以长为美”。王先生指导研究生的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给学生出题这一招,在我看来,实含至理。今日中国学界,不管是理工医农,还是人文社科,名气越大的博士生导师,越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或“老板”,将众多研究生编入自己的课题组,分派题目,合作攻关。这种工科教授得心应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处是学生上路快,而且旱涝保收;缺点则是可能限制学生才华的发挥,就好像是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清代大学者戴震说过这么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大国手门下不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教得出大国手。”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国手”所具有的无边法力与无上威严,成了其“门下”自我表达以及突围的巨大障碍;而“二国手”、“三国手”的“门下”,精神负担小,放得开,故反而可能有大发展。对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来说,戴震的这句话值得仔细咀嚼。刚博士毕业那阵子,偶有争议,常被人讥笑:还博士呢,连这都不懂!其实,这是将西方追求专精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中国的博雅趣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相混淆。同样名为“博士”,作为学位的Ph.D.或Litt.D.,与古代中国学官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现在的官场上,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条件);可也不太像博通古今之人或专精某一门特殊技艺的(如茶博士)。一定要比,只能说是后两者的综合。当然,那是指理想的状态。我所理解的“读博”,除了现实层面的获得学位外,应该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读书的心境,一是读书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接近今人所理解的“治学”。晋人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人多以为是自嘲;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所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显示其读书之乐。不强作解人,不过度诠释,不为了职称而著述,这样的读书,方才能得其三昧。今人则相反,未曾耕耘,先问收获,落实到具体操作过程,便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如何兼及博雅与专精,既保留读书之乐趣,又希望对学术有所推进,我想,最佳状态是:“好读书,求甚解。”后者指向职业,前者指向志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里,读书与职业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变成单纯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可惜。理想的博士生训练,不只是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包括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这也是我对北大格外感激的地方。

查克拉

报考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限制,你了解多少?

在职研究生报名人员众多,其中大部分是在职人员,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在选择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读时,更愿意选择知名院校开办的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而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知名学府,想要报读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人数不在少数,那么,该校对报名人员都有哪些招生限制呢?据了解,北京大学在近些年确实是有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其对报名人员也是有限制的,但总的来说,其限制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为报考条件限制,一为报名时间限制,为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其招生要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报考条件限制据北大招生导师介绍,在2019年主要以高级研修班的形式招收标杆房地产在职研究生,为使报名学员能够快速学到专业知识,其对报名人员工作的企业及工作性质都是有要求的,对学历的要求就比较低了。一般来说,在以下企业工作,或在政府相关单位工作的在职人员才可以报读。1、5年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成长性企业;2、具备创新型项目的新型企业;3、转型升级的品牌企业;4、成熟品牌的优秀企业。注:在入学时,大家还需要携带相关材料,诸如本人身份证、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二寸电子版蓝底证件照、最新个人名片两张、公司简介一份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其他报名事项满足报考条件的学员,只要再满足以下客观因素后,就能够到北京大学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知识了。1、有精力学习:因为是在职学习,报名学员需要在工作之余进行课程学习,这就给报读人员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只有那些有精力到北京大学进行课程学习(学制为1年,每月授课一次,一次授课两天)的学员才能顺利读研。2、在指定时间报名:该课程班的招生人数为60人(额满为止),大家在春季或秋季都可以报读,只要在开学前报名且通过审核即可,例如其2019年春季班的开课时间为5月25-26日。3、一次缴纳全部学费:在入学时,学费都是必须缴清的,每个报名人员需要缴纳的学费均为9.8万元,包括:报名费、学费、书本资料费、教学管理费、拓展培训费、证书费。以上报名限制都是需要大家重点注意的,希望各位早日研究生毕业。测一测:你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