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与鲜花,空气中荡漾着歌声笑声祝福声,博士袍硕士袍随风起舞,无论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写在脸上。大学校园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了。如此盛大的节日,基本上属于应届毕业生;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导师们,如今只是充当配角或照相时的道具。按理说,教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如此风光,人人有份,可偏偏我就没有这样温馨的记忆。1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也不是我特立独行,那时北大压根儿就没有此类穿袍戴帽拨丝带的仪式。前有“破除形式主义”的正面教育,后有“早请示晚汇报”的反面文章,对于各种华丽表演,学者们大都没有好感,以为真实且深刻的个人感受,不必借助仪式,也能永远铭刻在心。只是随着教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逐渐西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纱照、酒吧街、生日派对、博士典礼等方才大行其时。到了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既没拍过婚纱照,也没戴过博士帽的,一下就显得很土。话说回来,以平常心看待博士学位,也不无好处。对于国家来说,建立完整的学位制度,乃学术独立的标志,是天大的喜事;至于个人,读书做学问须持之以恒,“博士”云云,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念及此,我辈对于博士帽的过分简慢,也不算太离谱。只是每回清点“过去的生命”,拿不出一张冠冕堂皇的博士照,还是感觉有点遗憾。什么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粉墨登场,补拍一张,还没想好。我之所以不是特别看重这博士头衔,其实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材,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正是这一差异,使得北大最早授予的,是理学博士,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文学博士。说起来,我之“读博”,纯属因缘凑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硕士学业,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瑶先生的大力推荐,北大中文系准备破例接纳我这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可到了学校这一关,被卡下来,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让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为北大中文系历史上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此前,北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虽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或因本人谦虚(“我都不是博士,让我怎么带博士生”),或因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弟子,一直悬着。那一年,北大中文系总共招收了两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大教师的温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时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开始我和学国际政治、学有机化学的同住,后又改为与治中国史、治法国史的为伍。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学科”。比起日后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相提携,合作无间,我们那一届博士生,因同一领域人烟稀少,普遍养成与其他学科对话的习惯。记得1985年秋冬,我和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系列文章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北大研究生会曾专门组织讨论,与会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还有理科的朋友。这种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园地外,也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在触类旁通中获得灵感与动力,与今日博士生教育的过于强调专业化,形成鲜明对比。以我有限的观察,那一届博士生普遍读书认真,视野开阔,但学术训练相对薄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无联系,也与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健全有关。举个例子,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写完,正准备举行答辩,忽然下来一个新规定:必须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我们苦笑一声,只好便宜行事,两步并做一步走。制度不太健全,对于博士生来说,有好也有坏:学术训练不足,这是缺点;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大,则很值得怀念。那一代人的擅长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说到“启蒙期”学术特点时,有这么一段话:“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80年代的中国学术,包括创始期的博士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作如是观。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读博士,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每周与导师王瑶先生进行一次学术对话,还有就是访问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1989年岁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写《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其中有一段话广为传诵:王瑶(1914-1989),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这段描写并非“写意”,而是“写实”。我的“读博”之所以如此潇洒,既取决于王先生的个人风格,也与其时博士制度刚刚建立,尚无各种硬性指标有关。制度不太严格,外在束缚很少,既稀见奖励,也难得惩罚。如此缺少竞争,是否会降低学术水准,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赶,而是跳水台上的自我发挥,这种自由自在的读书状态,更接近古人所说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读书做学问,需要心平气和、优游从容。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大学课程太多,不适合于从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闲暇”十分重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对于志向远大并潜心于学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码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压力”。在讲求规则严格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读书”辩护,或许不无必要。即便在争分夺秒的“读博”阶段,也不该时时刻刻念叨着那借以获取学位的毕业论文。王瑶先生的指导博士生,有几点明显与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不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理由是:不垒高坝,提不高水位;随处发泄,做不成大学问。这还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时可能揣摩风气,投其所好;或者发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第二,不给学生出任何题目,只负责首肯或否定你的选题。理由是:所有好的学术选题,都内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别人取代不了。更何况,对于学者来说,此举生死攸关,正是研究生教学的重点。第三,硕士论文不要超过三万字,博士论文不要超过十万字。理由是:学位论文必须凸显作者的眼光、训练与表达能力,不能弄成臃肿芜杂的史料长编。你可以有很多附录,但正文部分必须干净利落、严谨简洁。王先生的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动,但基本思路没变,即学位论文并非“以长为美”。王先生指导研究生的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给学生出题这一招,在我看来,实含至理。今日中国学界,不管是理工医农,还是人文社科,名气越大的博士生导师,越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或“老板”,将众多研究生编入自己的课题组,分派题目,合作攻关。这种工科教授得心应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处是学生上路快,而且旱涝保收;缺点则是可能限制学生才华的发挥,就好像是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清代大学者戴震说过这么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大国手门下不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教得出大国手。”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国手”所具有的无边法力与无上威严,成了其“门下”自我表达以及突围的巨大障碍;而“二国手”、“三国手”的“门下”,精神负担小,放得开,故反而可能有大发展。对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来说,戴震的这句话值得仔细咀嚼。刚博士毕业那阵子,偶有争议,常被人讥笑:还博士呢,连这都不懂!其实,这是将西方追求专精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中国的博雅趣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相混淆。同样名为“博士”,作为学位的Ph.D.或Litt.D.,与古代中国学官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现在的官场上,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条件);可也不太像博通古今之人或专精某一门特殊技艺的(如茶博士)。一定要比,只能说是后两者的综合。当然,那是指理想的状态。我所理解的“读博”,除了现实层面的获得学位外,应该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读书的心境,一是读书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接近今人所理解的“治学”。晋人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人多以为是自嘲;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所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显示其读书之乐。不强作解人,不过度诠释,不为了职称而著述,这样的读书,方才能得其三昧。今人则相反,未曾耕耘,先问收获,落实到具体操作过程,便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如何兼及博雅与专精,既保留读书之乐趣,又希望对学术有所推进,我想,最佳状态是:“好读书,求甚解。”后者指向职业,前者指向志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里,读书与职业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变成单纯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可惜。理想的博士生训练,不只是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包括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这也是我对北大格外感激的地方。
北京大学据了解,北京大学2020年共迎来了9301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研究生新生当中,内地生有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01.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今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中,在校本部(燕园校区)学习的同学有5806人,在深圳研究生院学习的新生有1254人,在医学部学习的新生有1435位,在大兴校区学习的新生有806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大兴校区主要是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深圳研究生院是北大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国际法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2.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研究生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北京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在双一流高校中还是比较高的,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分布于光华管理学院和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有3923人为专业学位(硕士生3870,博士生53),有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1727,博士生2216),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03.北大研究生新生生源地及主要毕业院校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籍新生有801人,高居北大生源地第一,河南籍新生有619人位居第二,河北籍新生有534人位居第三,湖南籍新生有397人位居第四,江苏籍新生有393人位居第五,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稳居前三,第四和第五位在江苏、湖南、湖北三省之间来回变化。比较意外的是,北京是北大本科生的第一生源地,但却不在研究生新生五大生源地之中。北京大学研究生各省新生人数TOP5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除了北京大学以外, 研究生新生来源比较多的3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这三所名校都是工科实力相对较弱,但人文社科和理学学科实力比较强,这和北大的学科优势也相符合。
再过一个多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随着每年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加入,研究生备考战队也不断壮大。考研小伙伴们越来越不孤单的同时,竞争力更是年年上涨。大家考研的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想让自己在学术界有更深的造诣;另外一种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学历有所提升,为以后找工作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那么对于属于后者的小伙伴们来说,如果选择了一个招录比相对较高的专业和高校,成功的概率就会高了很多。北京大学,在高校如林的中国大地上,与清华一直盘踞龙头,同时也是每个人小时的凌云壮志。这所学校,感觉离我们挺遥远,毕竟分数线是我们遥不可及的,能上的都是天之骄子。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北大里面也有一些专业并没那么难考,尤其在招录研究生的时候,报考难度相比其他专业可以说是极低的。因此,这对于只追求学历的考研小伙伴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好啦,废话不多说,小编这就给大家一一介绍这四个专业。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成因、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中也有不同的学科分类,综合性的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近四年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相当有意义,本质上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主要是培养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对社会人口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的专门人才。近四年北京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3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三、古生物古生物学科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来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同时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绝灭和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古生物学理论知识,以及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专门型人才。关于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的考研复试线,小编找了一下午都毫无结果。毕竟这个专业报的人实在太少,之前还出现过“六代单传”的情况,每年只有一个学生就读,9年间总共6个学生。大家如果报考这个专业,只要能过基本分数线,被录上一般都毫无疑问。四、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主要是通过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三者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近四年北京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以上四个专业的普及就到此结束啦,如果还想听小编普及其他高校或专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你们的点赞和留言是小编文涌如泉的动力!(小声:如果能把我安排到你的关注里,小编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在4月15号的时候,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和2019年的分数相比,学术学位分数变化不大,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分数和去年持平,经济学分数360,相比去年降了20分,历史学分数380,相比于2019年涨30分,文学分数360,相比于去年涨10分。相比于学硕,北京大学在2020年的专硕分数上变化相对较大,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北京大学应用统计硕士复试分数线400分,政治英语单科线60,专业课单科线90,是所有专业中复试最高的一门学科。我们继续看北京大学2020年的复试分数线,北京大学2020年专业学位,应用统计硕士分数仅为350分,政治英语单科线55分,相比于去年降了5分,专业课单科线90没有变化,但总分相比于2019年暴降了50分,直接从400分降到了350。北京大学应用统计350分放在今年这个分数真不算高,要知道今年应用统计这一专业国家线都到了343分了,北京大学的应用统计也就比国家线多了7分,胆子大一点的同学报北京大学,你也够分数线了。仔细对比应用统计这一专业,我们发现清华北大考研都存在“大小年”的现象,2019年北京大学应用统计400分,2020年北京大学应用统计350,所以对于应用统计这一专业,2019年北京大学是大年,2020年是小年,那么明年2021年又会变成大年,可以预计的是这一专业分数又会暴涨。再看清华大学刚好和北京大学的情况相反,清华大学2019年应用统计专业分数只有360分,但是到了2020年,清华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涨到了400分,分数直接暴涨40分。那么就意味着2019年应用统计专业清华大学是小年,2020年是大年。假设同学们想要报考清华北大的应用统计专业,不知道选清华还是选北大,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很明显的是2021年北京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是大年,分数将会上涨,清华大学2021年是小年,分数将会下降。同学们报专业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这几年的分数,看一看你报考的学校2021年是大年还是小年!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马海燕)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今年该校本部新生平均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据悉,北京大学今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在校本部学习的有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有1435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高达50.2%,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校本部新生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专业型硕士3870人,学术型硕士1727人,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从校本部录取的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本校学生录取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是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从地域看,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的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到北大校本部深造的研究生国际学生来自90个国家,人数超过20人的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等。(完)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开车与人生》,是由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写的。“开车”像极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张教授开车外出的时候,居然在十字路口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然后两人一路互相炫耀车技,让张教授感受到开车的一些感悟,联想到自己女儿从不会开车到会开车,再到开车敢跟自己吵架的场景,由此又联想到最近网络上吵得火热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这个话题。在小孩子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时,是不能开车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还远远达不到开车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坐在车后,学着父母或者教练开车。等到孩子年满18周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就要学车拿驾照,这个时候因为刚开始学车,技能还不够熟练,必须要有教练和父母在旁边加以指导,但是这个时候的方向盘已经掌握在孩子手上,教练和父母也只能是提供指导。等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熟练了开车的各种基本动作,要准备上路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教练还在旁边指指点点,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因为孩子已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父母的建议就会变得累赘和多余,矛盾也会因此经常出现。那些到了年纪还不能独立开车的孩子,或者是到了年纪父母还不让孩子把握自己方向盘的家庭,迟早会出现很多家庭矛盾,发生啃老之类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通过激烈争吵把方向盘争夺过来、踢开父母和教练的孩子,最后都是自己开车闯世界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在研究生刚刚从一个本科毕业生进入课题组的时候,导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提供论文的解析推导过程,给研究生一些新的想法,让研究生有足够的科研训练机会。等到研究生阅读的论文达到一定数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掌握了某个小研究方向的核心方法,这个时候,导师就应该放手让研究生自己去寻找课题。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论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想从事其他非科研工作,导师都不应该再去插手管他们。偶尔在学术会议上见面,互相热情打个招呼和寒暄,都是不错的。如果导师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不依不饶地干涉研究生的课题或许研究方向,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有的研究生可能就会不愿意自己思考新的研究方向,习惯了在导师的指导,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不思进取,最后只能啃老本,没有发展前景;有的研究生可能会在导师的继续指导下,获得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最后仍然摆脱不了是“某某牛人的高足”这样的江湖评价,无法建立真正属于研究生本人的江湖名片和声誉;还有的研究生可能会与导师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完全相反的意见,进而演化成矛盾,最后反目成仇,互相拆台,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条永远“赚钱”的路。遇到拥堵的路段,换一条道路行驶;累了就停下车休息一段时间,看看周围的风景;也不需要永远是开车最快那一个人;车坏了就找一家修车店好好维护一番,修好之后依然能够重新上路;遇到死胡同,就退出来或者寻求别人帮助。总之,不管是导师,还是研究生,都不可能一辈子互相纠缠不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指导方法或不伤害别人的那种生存方式,就是最好的结局。
1998年,贾春江考入山东大学。本科学习阶段,他还是刚刚接触科研的迷茫少年,此后一路求学,保研北大、留学德国,在外一番游历,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2012年,怀揣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他回到山大,加入化学与化工学院,带领团队在无机化学领域开始上下求索。他主要从事催化化学与材料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介观结构的复合催化材料尤其是亚纳米尺度的团簇材料,并着重探索其构效关系。如今的贾春江教授,已经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等发表论文50余篇,3篇入围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于2012年获得泰山学者称号,并于2017年底评估优秀获得泰山学者二期资助,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二等奖。趣味科研,不断探索前行高中时期,贾春江对化学已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很不错的化学基础,但当时并没有确定化学这样以后终身从之的选择。大学期间,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他发现,“化学是一个高度融合的学科,与其他很多学科有交叉,是千变万化的,学起来很有意思。”从那时起,他对化学的认识开始从感性变得理性起来。贾春江教授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与稀土氧化物相关的催化剂。“很多人知道催化剂,却不知道稀土催化材料中真正起到催化作用的活性位点是什么。”他研究了负载型稀土氧化物上金属的状态、电子结构等对催化性质的影响,由此获得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的活性位点并指导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能源催化实验室,在这里,贾春江教授总能发现科研中的乐趣贾春江教授是一位谦虚的科研工作者,对于获得的各类奖项也仅仅认为是自己在研究领域做的一些探索。他始终认为,化学的应用性很强,可以直接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他说:“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化学学科有义务在服务山东工作中走在前面。”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贾春江教授很容易沉浸其中。在他眼中,做科研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通过做研究可以搞清楚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还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现一些东西,会很有满足感。”“科研是充满趣味性的,但需要付出的东西很多,要求也很高,需要自己喜欢,需要有想法,需要有足够的经费和实验条件……”贾春江教授经常在实验室待到晚上十点多,分析数据、批改周报、修改文章。即便有片刻的闲暇,科研问题也总在他脑中萦绕,即使半夜有了新想法,也会立即处理。显然,科研已经成了他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看学生的科研数据,分析学生写的文章,然后在交流中不断修正和探索方向。他希望能在科研中不断发现新东西,提炼新知识。现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东西,是经过前人不断摸索、研究出来的普适性的发现,“通过对实验发现的高度凝练,找到科学规律,使其具有普适性,最终成为教科书式的发现”,这是贾春江教授努力的方向,也是他希望未来能达到的高度。几经挫折,依旧坚持向前2002年,贾春江进入北京大学读研,一入校,他便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很多研究生是从北大本科直升上来的,与他们相比我处于劣势。”对此他的判断是,必须付出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来弥补。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组里师兄的全力帮助下,他才基本适应当时的学术氛围,并把这股赶超的劲头保持了下来,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荣誉。贾春江教授认为,是坚持让自己顺利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也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那段经历对我特别有帮助,因为导师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很多时候面对难题需要自己进行思考,这也让我渐渐独立,减少了对导师的依赖度……”在北大严格的学术环境要求中成长起来,他的自动性、自主性都有了飞速的进步,也开始了对自己研究方向的探索。贾春江教授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经常超过十二小时,科研问题一直装在他的脑子里还是因为坚持,他在德国的跨方向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结果。2007年,贾春江赴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开展博士后阶段的研究,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有一个基本共识——材料合成是为催化研究服务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贾春江开始意识到,单纯做材料的合成是没有出路的,由此,他的研究方向开始由材料化学向催化化学转变。在现在的研究中,材料化学与催化化学可以很顺利地实现融合,但二者的研究思路实际上有很大不同。在此之前,贾春江对材料化学方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惯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却不适用于催化化学,方向转变起来特别困难。但在巨大的科研压力面前,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干。“我的脑子里基本没有不想着课题的时候”,他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实验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咬牙坚持了将近两年,才真正有所适应,对材料化学、催化化学的融合应用也变得更加熟练。科研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少不了特定阶段领路人的引导。对贾春江教授而言,本科期间的老师、山东大学化学院宋其圣教授是他做科研的启蒙者,给了他未来规划的指引。那时的贾春江对未来的选择处于迷茫阶段,“宋老师给了我高度的信任和认可,向我推荐了他所看好的材料化学方向和相应的导师,这是我后来选择继续深造的重大推力。”读研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教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以及常年不间断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也深深影响着贾春江,“老师的严格要求甚至让我害怕”。也正是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他的科研能力有了全面提升,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变成课题研究出来。特色教学,课堂妙趣横生贾春江教授很注重课堂上的兴趣教学,认为这样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其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采访现场,他向记者举例谈起课堂上的兴趣导向。“提到氮气时,我就跟学生们说,氮气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变成液氮,看起来和凉水很像,但是液氮的温度却是-196℃。”他会让学生想象碰触液氮的感受,“大家一般都会觉得很凉,但实际上徒手接触液氮会冻伤,而这种冻伤偏偏叫作‘烫伤’”。不管是情景带入还是关于学科专业的有趣故事,这些引导都能俘获学生们的“欢心”,使一堂普通的授课变得妙趣横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的引导下,化学与化工学院形成了很好的科研氛围,学院设有创新实验,很多本科生在大二就会接触化学实验。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科研爱好,贾春江教授会把科研带进课堂,让大家接触实验设备,了解真正的科研是怎样的,也会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让学生自己感受、认同科研有意思的地方。”一笔一划写下氢氦锂铍硼,一字一句念好碳氮氧氟氖。从教六年来,贾春江教授一直坚持写板书。随着神秘的化学符号跃然于黑板上,他与学生的关系就此拉近,这也使他的课堂别具一番独特的魅力。他经常提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我们不追求标准答案,遇见一个问题后,从哪个角度去切入、探讨哪方面内容,这很有意思。”他也会自己思考,“学生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而不是那个角度去思考?”他始终认为,“发现问题比分析解决问题更重要。”贾春江教授非常看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也注意引导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他经常告诫学生:“大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否学好,关键在于自己。”在他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自己讲课的场景,这是他为学生设置的翻转课堂。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会经常问学生,“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被发表?”“这篇文章的亮点在哪?”以此引导学生在论文实验结果之外更深层次的思考。日前,贾春江教授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二等奖,这是对年轻一代教师的认同,他认为这要归因于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以及这些年的科研成果,不过,这更是一种鞭策自己前进的激励。最受欢迎导师,如何炼成?2017年,贾春江教授获评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一称号是学生对老师极大的认可,也是很多老师最为看重的一项荣誉。在教师节祝语中,化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伟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感谢,“在贾老师的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感到幸运与幸福。作为贾老师的第一位弟子,五年来,您的信任、鼓励、肯定,让我有了现在的进步与成长。感谢您,我的导师。”左四为贾春江教授。他很感谢学校、学生对他的认可,这份荣誉也将激励他在未来做得更好“对于刚入门的研究生来说,科研可能会很难,但一旦有了想法,有了客观条件的支持,科研是很有意思的。”贾春江教授对研究生要求很严格,每周都让学生交周报并及时反馈,随时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化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严涵从本科时期就跟着贾春江教授做科研,“我第一篇SCI论文,在贾老师指导下改了50多遍,就连标点符号都被一遍遍纠正。”正是由于老师的精益求精和严格要求,他快速掌握了科研论文的写作风格,第二篇SCI论文只改了五六遍就顺利发表,也因此对严谨的学术态度有了更深的切身体会。不管对学生还是对科研,贾春江教授总是会全力以赴。走进化学实验室,他是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站上讲台,他又是默默奉献的老师。不管哪种身份,他都怀揣着同样的情感,这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专注,一名师者的坚持。这一切,无关其他,只因热爱。作者:薛书新 李兵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人。197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评为副教授,1990年被聘为中国年鉴研究会特约研究员,1991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4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2016年4月15日在海南逝世,享年67岁。喜爱肖东发的书友们,TA的这几本书你都看过吗?1.《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豆瓣评分:7.6作品简介:《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内容为:这是一本实用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手册,从实践的角度给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了许多建议和技巧。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学位论文的基本知识。第二章针对如何确定选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强调创新性是好选题的重要标准。第三章从图书馆员的角度,来帮助你学会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源,特别强调利用网络技术快捷地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第四章是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的简要指南。第五章从格式、书写以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等方面着手指导你如何撰写学位论文。最后附上部分重要的有关学术规范的文档。书友点评:研究僧暑假苦逼苦,为了明年的此刻。2.《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豆瓣评分:7.3作品简介:《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作者肖东发和陈光中带领我们探访北大燕南园名人故居及其轶事,饱含感情地书写了历史学家洪业、向达、翦伯赞,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汤用彤、冯定,化学家张龙翔、黄子卿,语言学家王力、林焘,美学家朱光潜,生物学家沈同,法学家芮沐,文学史家林庚,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等大师名士在燕南国的生活与工作。《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展示了这些大师的风骨和智慧,勾勒了燕南园的历史风云,描绘了北大的精神与气象。全书语言厚重,资料丰富,把人文与风物结合在一起,使人读懂燕园的魅力、北大的魅力、教育的魅力、学术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书友点评:每一幢小楼都有血有肉有不可再现的传奇。3.《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豆瓣评分:7.3作品简介:本书对中国古代图书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全书共有十个部分,分别论述了书籍的起源、载体、印制技术等,讨论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突出成就,总结了中国古人制作和保存书籍的经验,对治书之学也加以概括的介绍。从而,理清了书籍发展的脉络,使读者对中国书文化有了全貌性的认识,可谓一部简单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书友点评:主要是为了怀念肖老师和以前的时光。
2021年元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6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劝退处理,原因主要是因为超过了最长的学习年限!这并不是孤例,只是在考研被劝退大军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从2020年12月份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劝退了数百位研究生,总数达到404名研究生。这其中包括63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336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这6位博士研究生为例,其实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在读博士研究生,都是2012级的,也就是从2012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到2020年底的话大约是8年时间,依然没有通关成功。人生有多少个8年可以这样挥霍?我们不仅要问,考研是为了什么?关于考研很多人都被洗脑了,有很多人都说考研其实很简单,只要有耐心,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总有一天会攻读完毕,功成名就!可这个事件却甩给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事实上关于劝退研究生其实是很多大学的常规操作而已。而考研现在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并不是比拼聪明才智,而是比拼谁更有财力能熬那么久,这个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财力的考验。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早早就业,根本没有时间去攻读硕士博士,更重要的是没有钱必须为家里减轻负担。但是北京大学的一个操作让考研又再次蒙上阴影。这个坏消息就是北京大学取消了研究生宿舍,实施研究生住宿费自理的政策。这个消息对考研大军来说又是一记重锤!这个消息的具体意思就是人事档案在北大的大学生,强军计划以及少数民族高层骨干计划和专项计划中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才有资格申请住宿,这也相当于断了大部分人的想法,尤其专业硕士更是受到了赤裸裸的歧视。毕竟现在随着各大院校都进行了扩招,研究生自然也进行了扩招。但是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宿舍始终是一个难题,这是扩招带来的必然后果。如果要怪只能怪自己不够优秀。事实上北大也只是冰山中的一角,从2021年开始,很多高校都将实行这个政策。这样一来,研究生攻读难度又增加了,对于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毕竟有很多学生大学学费都是大学生助学贷款,读完大学已经实属不易,对于攻读硕士现在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至于攻读博士这个想法估计也只能在梦里头才能实现。所以2022年开始,肯定会有大批的学生来仔细考量考研的利弊,到底值不值得花费大把的时间去考研。毕竟家庭的承受情况,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的契合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是否考研真的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难题,利弊如何,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杆秤!欢迎留言讨论。图表探索原创,欢迎关注,数据来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前言机会真的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曹木学姐得知自己有保研资格的时候已经9月了,留给她准备的时间也没有很多,但最终结果是喜人的。考研的同学们也不要觉得自己准备的比别人晚就心态崩掉,“仓皇而用力”是一定不会令你失望的。所以,小同学们,撸起袖子就是干!这是一段只有两周的保研历程!去年7月,尚无资格,灰心丧意,破罐破摔;9月,政策调整,突迎资格,却只能背水一战。25日,蒙民伟楼,忐忑不安。27日,梦圆燕园!保研之前:机遇造人又弄人我本科就读于某中部双一流211新闻学实验班,由于是转专业到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产生了一些原专业成绩处理的问题,一直到大三结束我还未在保研之列,所以心灰丧意,没有也没能报暑假所有的保研夏令营,准备暑假之后9月开始考研。谁料9月上旬,学院政策调整,机遇造人,取消原专业成绩后排名迁升至第二名(Gpa3.76/4, 排名2/31,加权平均分90.08,新闻实验班)顺利获得保研资格。但弄人的是,此时一是没有进行专业课复习,知识储备不足,二是预推免阶段学校所剩无几,选择余地不多。距离保研历程结束仅有两周,所以精力有限,不能蹉跎。首先,便是择校。1.择校:围绕健康传播,四投两中虽然从小到大都是一名文科生,或因久病或因家里有医疗工作者,医疗卫生领域一直于我都有种难解的吸引力。在本科期间,我选修了“人文与医学”课程,在我省最大的医疗健康媒体进行实习,参与省级“健康传播”科普项目,在党报实习期间也多从事健康领域的报道。我的新闻学实践多与医疗健康有关,这出自我最真实的热爱,在咨询胡师姐之后,确定了我的保研方向——健康传播。首轮选择是有明确健康传播研究方向、导师的学校——北京大学与暨南大学。毋庸置疑,之于健康传播,北京大学是梦校、是首选,但是由于本科出身并不十分优秀,也不是第一名,学术研究也平平,因此报名北大时,并未抱有很大希望,想着就算入选也是“陪跑”;暨南大学虽然没有明确的健康传播方向,但是传播社会学下有健康传播方向的导师,因此也在选择之列;再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任院长喻国明老师出版了一部名为《健康传播:中国人的接触、认知和认同——基于HINTS模型的实证研究与分析》,加之他们暑假开展了一个有关健康传播的工作坊,所以我姑且认为有研究健康传播的可能。最后,因为喜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几位传播学者和学术理念,也投寄了申请。最后四投两中,进入了北大和暨南大学的复试,被北师大和浙大拒绝。我建议各位20级想要保研的同学,在择校期间一定要咨询胡师姐,师姐会结合你的情况给你专业建议,避免走弯路!2. 复试准备——仓皇用力暨南大学19-21三天复试(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25日北京大学面试。南下而北上,带着“要没书读”的巨大焦虑身心两竭。离校之前的时间所剩无几,还要处理各项复试的文书工作,所以整个复试准备过程显得仓皇而又必须用力。但这里就显示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好处了,在胡师姐的指导下,着手施力点清晰,像与专业无关的新闻史等通通抛弃。整个复试准备过程,我将其分为三方面——文书工作、健康传播备考、个人资料准备。(1)文书工作北京大学预推免所需要的资料和过程相比较多而复杂。相信比我更先开始准备保研的大家一定都有一套成熟的“填表用语”啦,因此对于申请表、专家推荐信以及各种成绩单我不做赘述。在个人陈述上,我的个人自述主要分两个大部分:一是学术背景,二是未来研究学习设想。在学术背景方面我采取总分分总的方式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于综合学术成绩的简述:包括就读院系,绩点排名,学术经历。2.科研经历细化:有论文就写论文,我自己是参与了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和一项校级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科研背景比较薄弱。在此之后突出你与“健康传播”的科研交叉点,如课程论文的撰写、选修医学相关课程等。3.实践经历:实践经历是我可能相对突出的部分,上面我已有一些说明,总而言之尽量向健康传播挂靠。4.对健康传播的理解:综合科研和实践经历,形成对健康传播的自我认知,结合北京大学设立健康传播专业的情况,稍微阐述即可。对于未来研究学习设想,同学们就结合自身实际展开就行。最后整理完六份文件,再附上自己的一份简历,我自己准备了一个七页的分页夹,装好后按照规定书写档案袋要求邮寄。材料准备除了申请邮寄材料,还包括复试现场所需材料。对于后者同学们按需准备,简历是一定要带的,根据当时现场经验来看,老师们大多没有太多时间看你的申请材料,提问基本依据简历。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一份我医疗健康相关的传媒作品集,大概50页左右,收录了一些我写的通讯、特写,以及视频作品的收录证书等。材料准备非常重要,如果你毫无头绪,建议求助专业人士!(2)健康传播备考由于有精准的打击方向,而且时间不足,所以整个复习过程并没有掺加很多一般的新闻传播学知识,由于暨南大学我报考的方向是传播学的传播社会学,因此也就过了一遍传播学的大框架。对于健康传播,综合胡师姐公众号的书单和公号内容,我个人准备了四大方面的内容。A. 四大资料:专著、论文、学院动态、公开课专著书单:1.《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张自力著2.《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美)帕特丽夏·盖斯特-马丁(Patricia Geist - Martin)等著;龚文庠,李利群译.(图中红皮为英语版)3.《健康传播——中国人的接触、认知与认同 基于HINTS模型的实证研究与分析》喻国明主编以上是我保研期间学习过的三本著作,准备健康传播方向,请一定首先细细阅读张自力老师的身心交融,其次我认为可以阅读喻国明老师的认知接触,这本书开篇提出了健康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学术逻辑,汇集了十个理论模型,可能在复试面试中用处不是特别大,但是非常有益于今后学术研究的开展。对于综合视角这本书,个人非常喜欢,纵深整个生命历程、结合三大角度来编织健康传播的学习十分有趣,可以拓宽你对健康的认识视角,帮助你从各个层面理解健康传播。英文版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对照阅读,积累一些面试表达。(我在复试当天看见有同学仔仔细细地阅读到这本英文书的第九章,不禁感叹:这大概就是北大的实力吧……专著的后续补充:由于本科论文研究社交媒体对生育欲望的影响,靠贴健康传播,接触到了一些其他专著,这里一并推荐给大家:田向阳老师的《健康传播学》,中山大学聂静虹老师的《健康传播学》,两本书都是最近才出版,我都没有太过细读,只参看了部分章节,希望后来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可以在自力老师那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阅读,形成自己对健康传播的理解,最好厘清学科的发展脉络,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理论,同时对现有的研究动态施以关注。我阅读专著的不足是对于视角比较局限,仅仅着眼于“健康传播学”,且对于国外专著、中文译著关注较少。在保研之后,我陆续补充了一些卫生经济学、医学史、人口学方面的内容,这个大家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来进行一些补充就好。(田向阳老师的《健康传播学》)(聂静虹老师的《健康传播学》)B.论文中文文献: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进行知网检索:两类文献:第一类是对整个学科的关照,第二类是根据具体的健康事件,即从个案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希望大家对以上两者都形成一定积累。英文文献:我主要阅读的是《Health Communication》,这时选择论文就没有太注重个案,而是着眼于一些健康传播的关键的概念和理念,如健康素养等等。英文文献的阅读不必当做重点,有精力可以每天有空读上一两篇。专项文献:专项文献则是针对于你报考的院校和老师进行阅读的文献。我在备考北大时并没有做很多这样的工作,但是在准备暨南大学的考试时,详细的找来了导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并且找到了社科基金动态,看了一下老师们的研究方向……这招还是很好用的,暨大命中率较高)C.学院动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学院的学术讲座、沙龙和会议动态。像北京大学的“南门传播与文化沙龙讲座”以及“健康传播系列讲座”,健康传播的同学请关注一下“PKU健康传播”,是北京大学健康传播协会的官方账号,常发布一些活动动态和健康科普,以及专项活动报道如“WHO系列”,是去年11月“医疗、人本与媒介——‘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的多元进路”学术论坛的实时动态,各位学者老师分享了自己研究视角下的健康传播,颇为受益,有意愿报考健康传播的同学希望能够关注一下,对探索自己的健康传播方向也所有裨益。(“PKU健康传播”)还有就是,胡师姐系列,有很多健康传播的独家分析,而且胡师姐团队非常了解面试老师的研究领域,这个简直太重要了!D.网易公开课备考健康传播的同学一定都知道啦,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钮文异老师的《健康传播的理论与方法》。(3)个人资料准备从个人经验来看,北大健康传播复试虽然有一定比例的硬核知识考查,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你个人经历的提问,毕竟面试不等于考试,是对于整个人的综合考量,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当时被提问到的问题感受一下。中文综合提问:l 介绍一下你们实验班l 你高中是在哪念的?l 你大一就读于汉语国际教育,大二来到新闻学,现在你要研究这个方向是健康传播,你觉得你这三个专业之间有什么联系?l 以后要学习医学的内容,作为一个文科生你怎么办?l 你本科是新闻学,也做过很多的医疗方面的健康报道,而健康传播属于传播学,谈谈新闻学与传播学有什么区别?l 你这些有关医疗的实习经历,是怎么获得的?l 对不起打断你一下,我听到现在没有听出你在自我介绍中说“医学和传播学是一个浪漫的相遇“的浪漫在哪?你能解释一下吗?英语提问:l 不好意思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英语面试时间,你可以用英语来回答浪漫的那个问题。(手动卑微)l 你觉得传统的新闻价值和医疗报道的新闻价值有什么异同?所以大家要就自己可能被问到的一些点做一些特殊准备,如我比较突出的是三次转专业、较多的健康传媒实习经历、实验班背景,可以自己设一些问题准备一下。除此之外,准备好中英文的自我介绍便好。3. 面试环节:“把你关进蒙民伟楼拢共分五步”面试前首先在344待考,教务老师首先会来做一些说明,签MJC的知情同意书,然后用信封装订你的手机。上一个人考试期间,你会被叫出去抽题备考。先说一下抽题,每个人有两次机会,决定换题则只能答第二次抽到的题。我第一次抽到的题是:“请谈谈你对医学+传播学这一组合的理解。”我心想这有些宽泛,短时间组合不好答案,纠结之下决定换题,于是第二次——“上世纪7、80年代,在欧美等国家的健康传播研究中,便出现了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你如何看待这一转变?谈谈你的看法。”……真的是一点都不宽泛了呢。进入考场,你的对面正中央是俞虹老师,右边许静老师,左边刘新传老师,两位旁边又各有一两名老师,背后摄像机,旁边记录员。我战战兢兢地走到老师那边递送了简历和作品集,乖乖坐回对面。桌上贴着面试流程:1.中文自我介绍 2.谈谈你对健康传播的理解3.回答抽取的题4.中文综合提问 5.英语综合提问。我被问到的问题大家参见上文,15到20分钟,五个环节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家坦然回答就好,不必过分紧张,实在回答不出就如是说即可。我被突然转换到英文问答的“浪漫”一问,最终也以“sorry,i can’t answer this question in English very well”收尾……所以,前面之所以没有说太多关于英语的备考经验,也是因为北大面试英语考核全无套路,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运用。但是任何面试,考前的练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胡师姐团队专业的考前模拟,几乎百分百还原考场情况,甚至能够押中面试原题!4. 说在考试后:You can’t be ready我是一个平时考试工作都要做好万全准备的人,资料、熟悉度都想做到万无一失。但保研不一样,带着平时一定要Be Ready的状态进行准备,你会被无限的未知和焦虑击垮,求不得万全,You can't be ready. 面试完北大发现,自己准备的专著、论文等硬核知识出场率并不高,自己面试前夜凌晨四点准备好的英文自我介绍也没有派上用场,相反很多之前跟师姐聊天的细节却帮到了我。所以,请大家保持状态,心态放平,准备好自己便好。如果有充沛的时间用来复习当然最佳,可在我这段仅有两周的保研历程里,只能仓促度日。我想我的保研历程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的地方,一是有方向的重要性,二是整合资料精准打击,三是我没做到但是希望大家能做到的,保持心态,避免焦虑。You can make it,even not ready. 望你圆梦燕园!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