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多所名校曾争相在深圳建分校,如今大多都没进展,疑似告吹?赵朔

多所名校曾争相在深圳建分校,如今大多都没进展,疑似告吹?

深圳是我国四座著名的一线城市之一,但在高等教育方面,不如北京上海和广州。虽然深圳的双一流名校比较少,但深圳有一个非常牛的大学园——深圳虚拟大学园,这里面有几十家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院,其中比较知名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深圳研究生院,这也是清华和北大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名校曾想把研究生院变成分校区,但多年来大多都没进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01.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是深圳市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过洽谈引进的顶尖名校。2016年8月份,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备忘录。 双方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就是要发挥北京大学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医学研究上的优势,补齐深圳高水平大学、高精尖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的短板,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据当时的报道显示,北京大学将以医学和信息科学技术为重点,建设相应的学术研究机构,为深圳校区的人才培养和深圳创新城市建设提供学术和人才支撑。北京大学还将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若干小而精的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学术机构。不过四年过去了,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杳无音信。中国人民大学02.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同样是在2016年,当年4月份,在深圳市和中国人民大学主要领导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深圳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办学备忘录,将在深圳合作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中国人民大学拟在宝安区建设深圳校区,深圳校区将以开展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科研平台和社会服务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将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本部同等的质量标准办学,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统一的学历、学位证书。据了解,当时深圳市和人民大学还成立了筹建工作办公室,当时深圳校区计划在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不过这么多年来,也是杳无音信。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学院03.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于2012年6月更名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学院揭牌成立,这也是国科大第一个揭牌的专业学院,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规划,学校将以深圳先进技术学院为基础逐步办成深圳校区,当年 11月份,深圳市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将在生命健康、智能工程、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设立学科专业,形成理、工、医等多个门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本科教育,并面向企业高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创业非学历教育培训。04.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2016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率队赴深圳市坪山新区考察,与新区商讨在坪山设立新校区的选址。如果新校区落户坪山一旦成功,加上目前位于坪山的深圳技术大学和深圳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坪山新区将初步形成深圳市新的高等教育圈。不过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至今也无进展。武汉大学05.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如果说以上几所没有进展的话,那么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就是明确告吹了。早在2016年时候,深圳市就在和武汉大学洽谈建立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武汉大学方面也非常感兴趣,据当时的报道,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拟选址光明新区,计划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专业设置主要有大生命健康、大信息科学、大金融科学、先进制造及社会管理等,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一旦落地建成,本科办学规模将达到1200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8000人到10000人左右。然而在2020年5月份,深圳市教育局回复网友:由于上级部门要求,深圳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终止。告吹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严格控制高校异地办学的政策,2019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按照武汉大学这种情况,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的深圳校区估计也夭折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06.目前已建成的双一流深圳校区目前在深圳的双一流大学有暨南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这几所都是在 2019年之前得到教育部批复的。其中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是最早在深圳开展本科办学的双一流高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于2015年底得到教育部批复,在2018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获批成立开展本科教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目前单独招生的异地校区中,大多数学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校本部低,这里面比较例外的当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这所学校的分数线比校本部还要高,也是广东省高校中理科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当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本科办学规模很小,每年招生也就1000人左右。

那点事

北大深研院留深毕业生比例首次超过北京、上海

央广网深圳7月04日消息(记者 大为)2017年7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负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今年北大深研院共有864名全日制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52名,硕士研究生812名,包括41名留学生。此外,还有EMBA毕业生74名,在职研究生进修班毕业生91名。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志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谭文长,副院长徐信忠、牛宏伟、涂欢、菲利普·麦康菲(Philip John McConnnaughay)、曾辉,党委副书记安晓朋、任颋,北京大学优秀校友、著名主持人、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女士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谭文长主持。毕业典礼正式开始之前,播放了专题毕业视频《当我们一起走过南燕》,这支毕业MV由学生作词、各院毕业生参与录制与拍摄。镜头掠过五四塔、镜湖、校友林、丽水路、彩虹桥,在“梦,在南燕聚首,大步向前走,对北大爱的坚守”的旋律中,带领大家回顾了毕业生在南燕生活、学术的点滴,这既是他们在南国燕园这片热土上拼搏和奋斗的见证,更是他们心中对南国燕园最美好的而温馨的回忆。随后,全体毕业生在胸前佩戴北大校徽并合唱《燕园情》来表达对北大精神的传承和对母校的眷恋与祝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谭文长宣布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全体与会人员起立奏唱国歌。随后,毕业生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校领导代表依次上台发言,全体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林信南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首先,他以钱理群教授的话为例,点出了作为一名合格北大人,在某些时刻要能够做出“为社会利益而损失个人利益”的选择。同时北大人更要有家国情怀,争做民族脊梁。随后,林信南老师指出合格的北大人要具备四种能力,即人际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自律精神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林信南老师寄语毕业生:作为一名南燕人,不但要继承北大光荣传统,更要发扬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优秀校友代表张泉灵发言。作为前知名媒体人、现投资者和创业者,张泉灵寄语毕业生们,要在有趣的时代拥有有趣的灵魂,即要接纳不同,欣赏不同,尝试不同;要有“退开一步的心态”,和目标保持一点距离就是有趣的开始;要有跨界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就变得立体,而生活也多出无数可能。张泉灵最后祝贺毕业生们:“今天起,你的人生不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致辞。吴云东院长为毕业生奉上一个“爱”字,他强调,爱是需要用心的,爱是生命永恒的话题,更是对美好生命的无限赞誉。教育是价值观的传递,更是爱的传承。学习科学、利用科学是对自然万物的爱;学习文化艺术是对人类文明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爱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平衡更需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社会是人与人的平衡。但是爱没有统一的标准,爱是兼容并包的,这与北大精神不谋而合。最后,吴院长赋诗一首,并以“爱在心头解万忧”为结尾寄语毕业生:相信爱的力量,对亲人、家庭、事业以及自然万物保持诚挚的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发言。高松校长以“开拓”为题概括了北京大学、深圳、北大深研院共有的一种精神。从戊戌变法中诞生的京师大学堂开始,北大一直显现出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国难当头时冲锋陷阵,在和平年代敢为人先,在转折时期迎头直上,它早已同一个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参与到国家每一次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开拓精神的体现,40年来,来到深圳的创业者就像头拓荒牛一样,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国际性现代化城市;2001年北大在深圳扎根,燕园与鹏城的开拓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不期而遇。作为北大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国际化校区,十六年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飞速发展,同时生长起来的不仅有园子里的一栋栋大楼,还有一届届的朝气蓬勃的毕业生。目前,一支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具有相当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已经基本形成,深研院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2016年,北大和深圳签署合作共建北大深圳校区的备忘录,将进一步推动深研院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教育变革。这样的开拓是一代南燕人不断努力、奋斗和奉献的结果。最后,高松校长寄语毕业生:不忘“开拓”两字,让拼搏和开拓成为生命的烙印。今年的毕业典礼,南国燕园还特别为每一位毕业生发放了“毕业大礼包”,包括一件毕业衫、一本“燕园情”笔记本、一套毕业特制书签、一套校园明信片。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美好回忆,把青春最美的笑容印刻在南燕校园,也印刻在每一位毕业生心里,祝福打点好人生行囊,奔赴美好前程。据统计,北大深研院2017届毕业生98%确定就业及深造去向。近年来,毕业生留深率持续走高:2015年,北大深研院留深毕业生比例首次超过北京、上海达30%;今年毕业生留深率创历史最高,为38.3%,远超北京的18.5%与上海的15%。十六年来,深圳研究生院从国家战略出发,明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目标,并探索出“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与深圳市重点产业布局契合,涉及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金融与法律、文化创意等,为信息产业发展、新药研发、发展低碳经济、国际法律事务等输送高端人才。

蓝纸鹤

为什么丁圣元被称作金融教父?看到《趋势投资》才明白

“入冬时会降温,它降温的途径既有可能是下大雪,也有可能是连续刮北风,不管是以哪种方式降温,这一过程一定会出现。其中的降温过程并不均匀,从夏至到冬至,并不是每天降一点。很多时候天气会给人以假象,入了秋还有“秋老虎”,甚至可能达到夏天的最高温度。但无论降温早与晚,它的趋势形成后总会表现出来,只要好好等着它就行了。技术分析既然是从历史统计角度着眼,就要看大势、看历史时机。”——丁圣元丁圣元, 号称中国金融翻译界一哥,人送绰号“金融图书馆”、“期货图书馆”,可以说丁圣元是中国金融界教父级的人物。拥有30年的金融市场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外金融经典“字字推敲、句句雕琢”的翻译,很大程度推进了国内金融行业的进步。丁圣元1990年的时候就开始做外汇交易,作为一名交易员,对交易的技术深深的着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与困扰,带着这些问题,他开始向国外的大师寻找答案。他的译著不仅使他自己的交易水平迅速提升,所翻译的书籍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如果一定要把投资分析方式分为技术派和基本面派的话,那么丁圣元可算是前者的笃信者和代表人物。作为两本影响无数投资者的国外技术分析经典书籍——《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及《日本蜡烛图技术》的中文译者,某种意义上也是其二次创作者和引入者,丁圣元的名字注定会在国内证券期货市场上烙下印记。这还没算上他翻译的其他投资名作——《逆向思考的艺术》、《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丁圣元1990年在北大获得硕士学位后,就直接进入了金融公司成为一名外汇交易员。经历了1990年科威特战争,当时造成了石油、美元价格剧烈波动。到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软禁,造成美元兑德国马克汇率的“爆炸性”波动。平常汇率都是小数点后第四位数波动,到了小数点后第二位或第三位,波动九十到一百个基点就已经算是很大的波动了,而那天小数点后第一位甚至都在动,变化五六百个基点。看到当时的汇率“爆炸性”波动,让他们感到目瞪口呆。然而虽然当时的市场波动如此惊人,但只过了两个月左右,市场价格就恢复到了原来的趋势中。这让丁圣元意识到“趋势”对于投资的重要性。他后来又进入渣打银行(香港)、高盛投资银行(香港)研修货币、资本市场业务;2001年入选中国财政金融培训项目,在英国伦敦Invesco(景顺)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工作并受训,现任职银河证券衍生产品部董事总经理。他先后从事了外汇交易、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金融市场研究和金融产品设计等业务工作,积累了三十年的投资经验。丁圣元受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训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与投资期货研修班的多次邀请,为金融期货从业人员和产业界从事套保和交易的人员讲授市场技术分析。于是丁圣元把他近三十年的投资经验和经历,还有接触到的各种投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形成授课讲义。并且每次授课前和授课后,他都会根据“学生”们的反馈进行修改沉淀,力求精益求精,把趋势投资讲得更明白。最后他把所有授课讲义整理成一本投资巨作《趋势投资》,这可是在清华北大花十几万学费才能学到的。丁圣元讲:“进入市场,首要的是看懂趋势。金融市场异常复杂,投资入场之前,我们需要先看清楚市场大势,理解中期和短期趋势的变化逻辑,如此才能做到顺势而为,趋利避害,稳健获利。”丁圣元善于把中国哲理与投资相结合,在《趋势投资》里,他把日本蜡烛图技术、西方技术分析方法和中国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相结合。丁圣元说“你真的有了《易经》的智慧就会发现,‘强大的我’也不重要了,关键是要‘无我’。”投资入场一定要把情绪摒弃,达到“无我”的境界,依据技术和规则,参照市场环境进行把控操作。就像一位杂技演员上台表演,台下的观众可以决定自己今后的名声和收入。这时候,如果这位杂技演员满脑子想的是观众的反应,就会走神,那就糟糕了。他应该达到“无我”的状态,保持平时训练的放松状态,把动作要领做到位,遵守杂技本身的那套规则,才能避免出错。《趋势投资》从《易经》的辨证思维模型出发,综合考虑金融市场长期与中短期趋势推动因素,构建了一整套中西结合的趋势投资分析方法。他又将这一方法与蜡烛图分析工具相融合,化繁为简,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持续横盘走势、反转走势等复杂市场行情背后的本质,把握其中的关健事实,计算市场未来走向的概率,建立买入与卖出的原则和标准,采取合理的交易策略。同时,这本书还搜集了过去数十年间来自股票、期货、外汇市场的大量图形案例,覆盖了中美股市、外汇、能源、贵金属、债券等众多金融市场,几乎每个图例都附有较详细的解说。其中主要涉及的是中美股市和外汇市场,差不多构成了几个系列,既形成了连续演变的剧情,也从各个角度反复分析,以求深入。以此证明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广泛适用于不同的金融产品市场,更加切合实际。同时,在理论结合实践中学习,更有助于掌握其中的原理。这本书可以说是投资技术中的百科全书,跟随书中的讲解,可以很容易理解并吃透日本蜡烛图技术、西方技术分析方法和辨证思维方法。读后,你将能够把基础的蜡烛图和西方技术分析技术灵活运用于日常交易中,真正地以活生生的行情事实为依归来做交易,形成趋势投资能力。而且《趋势投资》内容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但读者不需要以前文为基础来理解后文。《趋势投资》每章一个主题,分别理解市场技术分析某一方面的重要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完全吃透。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来阅读。有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一时不理解,可以先跳过,以后再说。#投资#有人把这本《趋势投资》跟张磊的《价值》比较,《价值》讲大方向大格局属于战略,那么《趋势投资》就更侧重于讲细节讲操作属于战术。换一句话说,大格局更适用于大的资金量,细节操作则更贴近散户型的投资者。

令箭

国内金融谁最牛?网友:清华北大都分档次,光华第一五道口第二

金融专业,是所有专业中最好的专业,没有之一。在所有推荐专业中,金融首当其冲,另外推荐的专业是计算机/软件,临床口腔。电子信息等。金融专业是最好的专业,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金融专业是所有专业中的专业,其他专业都是为工业服务,工业最顶级的体现就是金融,因为金融是为钱服务,所以金融也是所有行业王冠中的明珠。美国为啥这么牛,工业牛,军事牛,但是这一些都是为了美国的金融服务,为美国的美元霸权服务,金融霸权可以轻松收割其他国家血汗。上个月这个发生的国际油价的跳水,国内的投资者一夜被收割将近300亿,不仅亏光了本金,甚至还要倒贴中国银行钱,也不怪投资者“哭爹喊娘”了,这就是中行这群认对金融一窍不通的结果。所以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最终是看金融强大不强大,当然金融强大是靠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因此在所有行业中,金融行业是最挣钱的,也是地位最高的。不过金融行业和计算机,医学还有一个差别,那就是,金融行业很认院校,一般的985院校金融毕业基本不管用。国内金融行业基本只认:清北复交,两财一贸,南开厦大,其他基本都不认,或者说只有清北复交才是真正的金融强校。最牛的肯定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俩大学是国内最顶级的大学,学校牛,所以金融不牛也牛。不过清华北大里面搞金融的也分三六九等。第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最牛的就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个大学的金融毕业,那毕业就等着年薪百万吧。当然这个学院的金融专业基本都是保送生和各省的状元,不是状元基本进入光华管理学院的几乎为0。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北大清华学生在你们普通人眼里像神一样,其实在清华北大普通专业学生眼里,光华也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其他学院的学生想转专业到光华管理学院,可能性为0%,第一条要求就是:当年分数线必须高于光华学院在该省的录取专业分数线,另外还要本专业成绩前1%。光华学院里面有应用经济学系、金融学系、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学 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及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金融是最牛的,最难考的。第二,清华大学五道口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牛,不过清华大学的金融嘛,以前不能说不牛,反正在国内不是顶级的,但是清华大学是牛校,所以金融自然牛了,什么学科评估根本不管用。清华大学的金融牛在清华大学合并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那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作为原央行的研究生部,绝对的金融行家院校。下嫁给清华大学都亏了。央行+清华,金融能不牛?因为搞金融还是央行厉害,原财政部院校搞金融还差那么点。五道口金融学院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这一点和光华管理学院不一样。第三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大经济学院其实历史比光华学院牛,光华还是从经院分出来的呢,但是目前名气不如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也有金融专业,凭借北大金字招牌,毕业也是牛得很,具体懒得说了,反正难考程度仅次于光华管理学院。第四名: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源流可以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清华大学金融毕业,前途大大的,反正综合实力不是顶级的,但是就业确是很牛。比前面三个差点。第五名:北大汇丰商学院北大汇丰商学院在深圳,也是顶级的商学院,不过因为不在本部,只能在顶级金融学院里面倒数第一名了。汇丰商学院的金融专业也不错,清华北大金融里面是最差的,但是平均北大的牌子,吊打其他高校。其他高校金融行业,清华北大都占了5个名额,其他高校基本在顶级金融行业几乎渺茫,如果说其他高校还有点机会的话,那就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了。上海交大也很多金融学院,最牛的是上海高级金融管理学院,虽然年轻目前名气仅次于清华北大。不比复旦大学差。上海高金人家收入31.9万,怎么样,让你们看看上海高金的生源,保送三分之一都是清华北大的金融毕业生。上海高金,2019年研究生录取75人,保送65人,考取难度和清华北大金融专业一个档次,不信你试试?其他金融学院,今天就懒得说了。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爱别离

这10所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大,教学质量高,值得考研学子重点考虑

在2020年的研究生招考中,我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最终录取人数则达到111.4万人。在校研究生规模既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也代表了考生与社会对其科研、教学水平的认可。2021年考研报名目前正在进行中(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根据多家媒体的公开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大概率将突破400万人。随着国内本科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参加考研,取得研究生学历,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排在第一的毕业选择。毕竟更高的学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在求职市场上更强的竞争力、更大的高薪可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那么,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最大的10所院校都有哪些呢?根据多所高校公开披露的数据并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10所大学总结如下: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国研究生最多的大学,既不是高校排行榜上难分伯仲的清华北大,也不是合并了多所院校后被戏称为“巨无霸高校”的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而是声誉卓著但却又非常低调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仅为1625名;研究生总数却达到5.17万名,而且博士生占到了52%;其中外国博士生1055人。研究生总数、外国博士生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很明显,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我国独一无二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事实上,中科院大学已形成了由北京的4个校区16个院系与分布在全国的118个研究所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培养单位按区域来分,既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包括南京、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这样的热门城市,以及沈阳、长春、昆明、兰州等竞争相对平和的省会城市。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118个研究院所。第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作为中国高校排行榜上常年位居榜首的清华大学,现有在校研究生3435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606人,博士研究生15751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13783名清华园入学新生中,本科生仅占3781人,研究生则占到1000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242人,博士研究生3760人。与某些高校本科生一年动辄七八千的招生数量相比,显然清华大学在招生规模上是保持着相当大的克制。毕竟,教学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适度的招生规模更有利于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第三、浙江大学研究生院1998年,本是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浙江大学。目前的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内是独孤求败一样的存在,是浙江省唯一的985大学,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内地高校排行榜上,绝大多数时间也是处于第3的位次,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存在。根据浙大官方统计数据,截止目前,浙大共有研究生3358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513人,博士研究生12074人。其中,女生占到14421人,占比约为43%,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观念中认为工科院校男女比严重失衡的印象。第四、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与清华同为国内最高学府的北大,受其文理科见长的专业所限,研究生规模略低于清华,总数为2867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403人,博士研究生11268人。值得一提的是,北大的医科是合并了原北京医科大学,清华的医科是合并了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均为国内最顶尖医科院校。而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每年均为各省状元的热门选择。在国内的院校比较中,北大与清华,一直是相爱相杀的存在,除了对方,双方谁也不会主动去与其他院校比较。第五、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目前的吉林大学是在2000年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并入吉大。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60年即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即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截止2020年6月底,吉林大学研究生总数为277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420人,硕士研究生19320人。其本科生、研究生规模、校园面积、办学实力在东北3省均首屈一指。第六、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作为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广东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如今的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处校园以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717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为7184人。中山大学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在南方都颇负盛名,尤其是其所合并的中山医科大学,是国内与协和、同济齐名的顶尖医科院校。第七、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东湖水、珞珈山,坐拥“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每到樱花绽放的季节,武大校园都吸引了北至东北、内蒙古,南至广东、海南的游客千里迢迢过来赏樱。而武大的学术、科研实力,与其美丽的校园环境,也是相生相称。截止2020年7月,武大研究生总数为2692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191人,博士研究生7738人。第8至10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2610人,上海交大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2321人,南京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1933人,均在两万人以上。复旦、交大为沪上双雄,复旦的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深受文科尖子学生青睐,交大除了工科专业顶尖之外,其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也极受推崇,每年都有至少十几名清华北大本科生选择保研至此深造,其平均就业起薪、档次都相当惹人羡慕。以上10所院校,总有一款,适合有意考研的你,尤其是研究生总数排名第一的中科院大学研究生院,招生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但又相对低调,值得重点考虑,也许就能捡到漏了。当然,清北复交浙这些传统顶尖名校,如果有实力,当然值得全力冲击。如有疏漏之处,欢迎留言指正、补充、分享。

水岛

捡漏!这些985院校,去年居然有这么多专业没招满!

北京大学1.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接收公共管理硕士校内调剂。2. 工学院工学院接收四个专业方向共计3个名额,复试6人,并且是校内调剂。3. 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招满了,小伙伴们可以注意一下。去年明显比前年的名额要少,只有3个且都是校内调剂。4.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风景园林非全也是出现了上线不足的情况,并且只要该学院该专业全日制的学生。5.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有计算机系统结构、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专业有缺额,共计缺额10人,都是校内调剂,后面两个专业则是院内调剂。清华大学1.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伯克利已经连续好几年接受调剂了,就是招不满,当然对于英语的要求比较高,学费也贵一点。2.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去年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缺额极多,小伙伴们要注意一下。3. 深圳研究生院4. 材料学院5. 马克思主义学院6. 电子工程系这个双硕士项目是去年才招生的,与清华-伯克利的形式很相似的。7. 软件学院清华的软件工程也是连续几年都需要调剂,小伙伴们可以注意一下。8. 精仪系仪器仪表工程领域连续两年都是上线人数不足,相关专业考清华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校内调剂。9. 航天航空学院航院也是,这几个专业已经连续两年缺额了。10. 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系也是这两个专业连续两年缺额了,不过去年只有校内调剂了。11. 化学系化学生物学去年共招收调剂考生9人,不过培养地在深圳研究生院。12. 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院这两个专业也是连续两年缺额了,小伙伴们可以注意一下。13. 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也是连续两年招收调剂了。14. 网络研究院网安同样也是连续两年招收调剂考生,计算机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不过名额不多。15. 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总体来说清华的调剂专业这两年相差都不大,年年都是这些专业缺额,今年这些专业多半还会招收调剂,一志愿考清华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这些专业,如果一志愿没上岸还可以参加校内调剂。另外,21考研的小伙伴想考清华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竞争较小。中国人民大学1. 公共管理学院2. 法学院人大法硕去年招收的是非全的调剂。3. 国际关系学院4. 化学系5. 物理学系人大的物理已经连续几年都需要招收调剂了,而且是招收校外调剂,但是由于专业较弱,同学们还是自行选择是要学校牌子还是专业实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这两个专业已经连续两年接收调剂了,而且去年增加了青岛研究院专项的原因,多分配了30个全日制调剂名额。2.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3.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4. 计算机学院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6. 经济管理学院7.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 外国语学院9.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0.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11. 宇航学院12. 软件学院13. 化学学院14. 空间与环境学院北航总体来说,招收的调剂还是很多的,特别是航空航天工程方面以及很多异地研究所、研究生院,比如青岛研院、合肥研院都招收不少调剂,而且都是些很不错的专业,不过是以校内调剂为主。另外还有一点,就跟人大类似,北航毕竟是理工类院校,文科类专业招收的调剂还是不少的。北京理工大学1. 化学与化工学院2. 法学院非全校内调剂校外调剂都接收。3. 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样是招收非全,校内校外调剂均可参加,拟接收15人。4. 生命学院5. 自动化学院6. 信息与电子学院7. 设计与艺术学院8.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教育学校内调剂校外调剂都接收的。9. 机电学院10. 机械与车辆学院非全日制专业接收校内校外调剂,全日制只接收校内调剂。11. 计算机学院非全日制专业接收校内校外调剂,全日制只接收校内调剂。12. 宇航学院非全日制专业接收校内校外调剂,全日制只接收校内调剂。13. 光电学院珠海研究生院北理工的情况和北航很像,不过也有个不同点,就是北理工去年的调剂专业非全日制基本都招收校外调剂,而全日制只招收校内调剂。不过今年的非全日制有了要求,很多院校专业必须有接收单位定向培养才可以报考,不知道今年全日制调剂非全还可不可行,有什么要求也不知道,还是要等今年的学校调剂政策出来才能知道。北京师范大学1. 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有“神经工程”研究方向、“脑信息处理”研究方向、“认知老化与脑健康-神经影像计算”研究方向、“近红外脑网络”研究方向和“脑成像与神经调控”研究方向。2.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3. 地理科学学部4. 法学院5. 汉语文化学院6. 体育与运动学院7. 文学院8. 哲学学院9.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0. 教育学11. 政府管理学院12. 历史学院13. 数学科学学院14. 物理学系15.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天文系 17.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18. 水科学研究院 19.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20. 社会学院北师大去年的调剂各专业名额都不多,但是需要调剂的专业却很多很杂,相比北航北理清华这种年年都有调剂的专业,北师大的调剂信息参考性并不大,具体还要看今年的情况。复旦大学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数学科学学院注意这是数学科学学院的金融专硕,去年复旦有5个学院招收金融专硕,只有这一个学院没招满,所以想考复旦金专的同学懂我意思了吧。3.现代物理研究所4.生命科学学院共9个调剂名额,且都是全日制,另外专硕还解决住宿问题。5.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6.基础医学院复旦只招收校内调剂。所以报考复旦的同学可以看看这几个专业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上海交通大学1.马克思主义学院2.海洋研究院3.船建学院4.体育系5.农业与生物学院6.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交大的调剂信息也不是很多,但是和复旦不同的是,每个专业的调剂名额却很多,基本都在两位数,说明上交去年的调剂信息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浙江大学1.工程师学院去年招收的工程师学院调剂均是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及工业设计工程去年也是只招收非全。3.海洋学院以上工程管理专业去年也是招收非全日制调剂。4.航空航天学院 5.地球科学学院 6.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7.环境与资源学院 8.动物科学学院 浙大只有海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有大量全日制调剂,其他的专业都比较少,而且全日制都是院内调剂为主。其他的工程师学院、软件学院等去年都是非全日制调剂。南京大学1.医学院2.新闻传播学院3.文学院4.社会学院5.软件学院6.人工智能学院7.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9.艺术学院南京大学的缺额专业都会优先院内各专业协调,所以全日制调剂很少,多为非全日制专业进行调剂。另外像人工智能学院这种成立时间不长的学院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这两年都有不少调剂调剂。最后总结大家在搜集调剂院校的时候真的真的很有必要去各大网站都看看,都了解了解,千万不要抱着一种:我觉得那个学校地理位置很好,也在热门城市,学校性价比也高,肯定很多人报考,肯定没有调剂名额了~今天考研君整理的这些院校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几所高校了,这些学校都有调剂名额,其他学校肯定也有很多。一志愿学校更要看看,校内调剂可比校外调剂容易多了!另外,那些非本校部的校区、新设的学院、新设的交叉学科都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地方,这些最容易招收调剂,假如一志愿专业没考上,提早联系这些专业的招生老师。来源于:中公考研网微信公众号

两髀为肋

解决源头创新难题,深圳加速名校落地

科教资源的聚集,正在让深圳经历着“脱胎换骨”。深圳的高等教育圈在最近几个月以来颇为热闹。9月,深圳本土第三所高校——深圳技术大学首次招录226名新生;也是9月,深圳引进的外来高校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10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公布了校区设计图,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土地整备,开始动工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深圳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洼地”,高校数量少,名校更少,这导致当地科研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深圳的科技创新。不过,近年来当地政府极力弥补高等教育的短板,2015年以后更是驶上了快车道,频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协议,或是在深圳创建校区,或是合作办学,试图弯道超车。目前,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创新举措对于当地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力量已经显现:一方面,深圳新建或新引进的高校为当地提供了或即将提供更多优秀的产业人才;另一方面,这些高校通过发表重磅论文和申请价值含金量非常高的专利为科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贡献的效率比很多传统的教育机构更加明显。急需源头创新“小政府、大市场”为深圳的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但在技术创新上,政府过度依赖市场也被视为深圳后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深圳的科技研发非常依赖市场,不过有时市场不能解决一些长远的技术创新问题。比如有些大企业说他们只培养工程师、不培养科学家,意思就是希望培育能够马上产业化的技术。但对于深圳的长远发展来说,更需要源头创新和基础科研。”要源头创新和基础科研,首先就得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和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高校数量几乎都在四五十所以上,而深圳的高校数量太少,与其城市地位和经济规模相比,相差太远。深圳高校数量太少,与深圳的历史密不可分。1979年,广东宝安县改为深圳市。次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从深圳市划出327.5平方公里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82年,当地政府提出“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一穷二白”的深圳高等教育开始有了突破。次年,第一所全日制普通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诞生。在随后相当长时间内,该校都作为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这远不能满足深圳对于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渴求,但新建地方高校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等待品牌的沉淀,于是,当地政府就将目光投向了外来的优质资源。对于当时的深圳来说,要让名校进驻并非易事。一开始,进驻的是招生规模不及本科生的研究生院。2001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成立了深圳研究生院。次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南下深圳。这三所院校集中坐落在南山区西丽镇,大学城由此诞生。但是,这几座研究生院显然不能满足深圳的需求。随着深圳的日益发展,科技创新的短板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掣肘。深圳开始加快寻找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多模式引入名校最早的尝试是自建高校。2010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随后,深圳也开始了其他的模式。其中一个模式是中外或境内外合作办学,比如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另一种是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创办校区。目前,深圳此前引进的三个研究生院中,哈工大已经在深圳建立了校区,并于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清华大学也于2016年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北大则正在兴办一个小而精的本科学院,即文理学院。此外,其他多所高校也已与深圳签约,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这些高校的引进和运营也大多遵循上述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代表的模式更偏向市场化运营,而以北大、哈工大等学校为代表的模式则享有当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哈工大的运营模式不同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后者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很高、学费也较高,一般每年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并且深圳市政府拨付的补贴逐年下降。在唐杰看来,就国内其他城市而言,如果引进国内高校,可以采用哈工大的模式;引进境外高校,可以采取港中大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值得探讨。对于深圳的科技创新来说,一个更有利的消息是这些引进的国内高校大多已经或将以校区形式设置,而非分校。分校和校区,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大相径庭,在管理体制、资源配套、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是分校,学科体系不完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校区则直属本校,管理体系与本校一脉相承,招生也是统一的分数线和录取线,同时享受本部的优质教学资源。显然, 这将为深圳的创新提供更优秀的人才。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外,深圳也在全国首创特色学院发展模式: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2015年开始招生;深大列宾班、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电子工程硕士项目开班办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等签约筹建。创新支持能力增强深圳在高等教育创新上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一个成果是这些高校为深圳培养和输送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哈工大(深圳)相关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由于课程的设置与深圳的产业紧密结合,去年他们招录首批本科生的过程顺利得出乎意料,在11个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80分,在黑龙江甚至超过一本线140分,今年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相比去年更是明显上扬。显然,这些优秀的工科生生源将成为未来深圳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深圳文科人才尤其匮乏的状况也将得以改变。北大正在深圳兴办的小而精文理学院将为深圳提供文理交融型的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学生入学后,前两年文理生不分家,人文、社会和基础科学等专业的学生一起住宿和上课,随后才会确定专业方向。他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博雅教育,即理工科学生具有人文情怀和文学底蕴,文科生也能通晓科学常识。在科技创新上,那些创办没几年的高校也已经开始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而且贡献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超出很多传统的教育机构。以南科大为例,2016年,南科大教师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772篇,出版著作11本。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超过2篇重量级的论文刊发。另外,根据2016年《自然》杂志“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在全球100家高质量科研论文增长最显著的国家和机构中,南科大排名全球第62位,增速居全球第3位,增长百分比高达2442.49%。引进了上述高校和科研机构后,深圳的创新支持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市高校有市级重点实验室89个,占全市40.1%;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14个;科研水平逐年提升,承担诸多“863”、“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显然,作为整个科技创新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创新正在推动整个创新体系大踏步往前。

阮籍

国家级金融机构最青睐三所名校 应届生本科录用少

原标题: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录用少 清华、北大、人大三所名校学子占比明显国家级金融机构最青睐三所名校本月初开始,2019年校园招聘拉开序幕,无数应届毕业生满怀憧憬地开始充满挑战的求职之旅。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中投、中国证登……这些掌握国家金融命脉和对外金融投资的权威部门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心中最向往的殿堂。从以往经验来看,哪些高校哪些专业的毕业生更容易获得这些部门的青睐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2018年发布的拟录用人才公示信息,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拟被录用的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的非常少,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清华、北大、人大等几所名校的学子占比明显,毕业生的专业不局限金融类,有多元化趋势,海归人才也大有机会。在北青报记者统计的203人中,北大和人大的毕业生各有29人,清华有19人,这三所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远超其他高校。央行总行机关今年只录用一名本科生9月17日,央行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将所属在京单位2018年接收高校毕业生情况发布在官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截至2018年9月27日。公示信息显示,央行总行机关2018年拟录用13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有3名女生,10名男生。13人中仅1人为本科学历,1人为博士研究生,其余11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从毕业学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最多,有4人;清华其次,有3人;北大2人,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均有1人。这7所学校全部为985院校。13人中8人学的是金融专业,其他专业还有基础数学、西方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同时,央行金融研究所今年拟录用3名应届毕业生,分别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专业为金融和理论经济学。央行清算总中心录用4人,分别来自清华、人大、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的专业都与金融无关,分别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和软件工程。原银监会机关青睐海归人才银保监会官网暂时没有发布2018年拟录用应届毕业生的公示信息。但北青报记者在其他公务员考试网站查询到原银监会机关2018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体检考察环节人员名单。虽然不是最终人选,但也可以看出银监会青睐哪些学校的毕业生。这份名单一共有42人,其中8人有工作经历,剩余34人可视为应届毕业生,男女比例相当,来自19所高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6人,北大5人,对外经贸大学和社科院研究生院都有3人,清华和中央财经大学均有2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各有1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中出现了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德保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学子。相比其他机构,银监会对海外人才显然更加青睐。证监会机关30名应届毕业生中25名是硕士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公示信息称,根据2018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有关要求,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等程序,确定42人为中国证监会机关拟录用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42人中有12人有工作经历,其余30人应为应届毕业生,其中只有一位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的男生是本科毕业生,另有4名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余25人均为硕士研究生。30人分别来自15所高校,其中北大最多,有6人;清华和人大各有4人;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均有2人;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均为1人。中国结算青睐法律和IT专业学生9月17日,证监会官网也公示了其管理的部分在京单位2018年度拟接收应届毕业生有关信息。根据公示,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拟接收70名应届毕业生。70人中只有4名是本科学历,1名是博士学历,其余都是硕士研究生。这其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招人最多,拟接收39人。中国结算是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持有公司50%的股份。2001年10月1日起,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承担的全部证券登记结算业务划归中国结算承担,《证券法》规定的全国集中统一运营的证券登记结算体制由此形成。39人来自16所高校,其中人大7人,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各5人,北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各4人,清华3人,其余高校还有复旦、南开、中国科技大学、北师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因为公司业务性质的关系,这些学子中只有4人学的是金融专业,法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占较大比例。原保监会机关今年录取女生多今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对确定为原中国保监会机关拟录用参公单位工作人员的崔松涛等9人予以公示。9人中只有一人有工作经验,其余8人应为应届毕业生。8人中,只有一名本科学历,一名博士学历,其余都是硕士研究生。从毕业院校看,中国政法大学2人,北大、人大、北师大、中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各1名,还有一人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值得注意的是,8人中有7人都是女生。9月21日,银保监会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相关要求,将直属单位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录2018年接收高校毕业生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9月21日至30日。北青报记者看到,名单中共15人,仅三人为本科学历,其余均是硕士研究生,金融、保险等经济类专业与计算机、通信、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人数基本相当。这15人分别来自9个高校,其中中财人数最多,有4人;首都经贸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各2人;人大、北邮、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金融学院各1人。中投公司校招11人中9人是硕士中国外汇储备超3万亿美元,国家外汇资金的投资一直备受关注。而肩负操盘重任的中投和国家外汇局的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自然拥有最豪华的投资团队,顶尖投资高手云集。这两家机构究竟喜欢什么学校毕业的学生呢?9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示了旗下中央外汇业务中心2018年高校毕业生接收情况。名单中的15人有两位博士,13位硕士;7名女生,8名男生。他们分别来自7所高校,其中北大和人大各4名,清华和对外经贸大学各2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各1名。从专业方面看,7人学的是金融类专业,其余专业还有软件工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应用统计,甚至还有航天工程。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的中投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公示了2018年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从毕业院校看,相比其他金融部门,中投总部此次所招的这11名毕业生学历最耀眼。11人中有两名博士,1名本科,其余都是硕士研究生;女生仅2名,男生有9人。11人中有6人来自北大,3名来自清华,1名来自人大,还有一个行政文秘岗招来的是普通院校——绍兴文理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一名女生。因为该女生的学历与其余10人差距甚大,外界一度对中投招聘工作的公正性产生质疑。中投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指出,该名女生被录用的岗位为行政文秘岗,行政岗位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的,主要负责安排会议室、预订出差机票、复印文件然后运转文件,在招聘时对于学历的要求是大专或本科以上均可报考。每年应聘中投公司的应届生很多,通过笔试、面试等多轮筛选,最终被技术岗位录取的新员工多毕业于清华、北大,但招聘中并不会限制只招聘某些学校学生。(记者 程婕)

金融考研择校指南

前一段时间,考研刚出成绩的时候,居高不下的复试分数令人咋舌。2018年极度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让很多人心生倦意,考取研究生深造成为大家集中选择的回炉重造的路。2019年考研人数大约在290万,录取率只有不到25%。 其实,除了经济下行的因素,在商科领域,应届生读研已经成为了普遍的趋势,本科生就业反倒成了少数。还记得去年,去各校做百校行活动,当针对本科生学院时,似乎大家都觉得“就业跟我还远着呢”,提问题也基本就是围绕着“我是考研好,还是出国好?”。回到考研的话题上,考研选择的“因”,会直接影响就业的“果”,如果大家能越早想清楚关键性的问题,在做选择的时候有的放矢,会使得你的就业和你所预期“偏离度不会太大”。作为一名曾经考过研的过来人,下面单纯以就业角度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为什么而考研?这是一个自己应该彻底想清楚的问题。因为这条路非常艰辛,“考研是一场考验意志和耐力的战争”,其实看似报名非常多,但真正坚持努力到最后的真不多。我本科院校是一所考研氛围很浓的学校,一路上看到无数人从开头的斗志满满,然而大部分最后都逐渐放弃。那些想着边找工作边随便考的,容易陷入纠结和彷徨,因为自己必然面临着好好复习与其他事项的抉择,如何排出你自己的优先级。1)重新选择的机会如前所述,如今大家普遍都会选择深造的行情下,考研会是你第二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号称“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说高考的志愿填报往往是“父母能力、见识、阅历的比拼”。而到了考研申报的时候,你已经不再是涉世未深的高中生,一切都是基于你自己的选择。你是想要重新选择城市,重新选择专业,想要有更好的学校平台和资源…如果答案是的,那么考研都是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像我本科的时候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上大学,当时考研的唯一目标就是“离开这个地方就是胜利了”,后来到了上海读书之后,世界观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是一个对现状非常不满意,但又需要一个平台给你外部支持和缓冲,那么果断考吧。2)就业的缓冲刚上大学时,辅导员都推荐我们去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然而,看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好大学。绝大多数人的大学生涯都是浑浑噩噩,仿佛眼睛一睁,然后一闭,尼玛四年竟然就过去了。毕竟不像过去的高三,有统一目标,有拿着鞭子在后面追赶着让你快跑的老师。大学太自由了,自由得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所以,当大四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大多数人得状态都是懵逼的。所以很多人会通过读研“推迟就业”,做更好的准备再来进入职场。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生在找工作的事还,普遍比本科生表现优秀得太多(无论是专业的扎实程度,但是考证、实习、找工作方面)。因为经历过了大四的“人心惶惶”,知道社会有多残酷,也知道自己没有了退路。3)做学术这个其实是读研最原本、最应该鼓励的一种初衷。很可惜,真正抱着这样的目标的人太少了。我当年也如此,宁愿写100篇有模版的报告,也不愿意写一篇有创新的论文。如果真是这种想法,真心的祝福你。2 考研是否唯一的路其实还是延续前面的,考研是一条路径,但不是唯一的路径,那么想清楚你是否必须走考研这条路。1)金融核心岗位的要求之前也写过“金融业为何对学历要求那么高”里有提到金融机构喜欢要研究生,主要包括:“金融行业是典型服务业,需要学历装点门面,确实研究生多了几年时间成成长等等”。但读书并不一定是唯一的道路,很难说读研几年和工作几年,哪个成长更大。尤其是你如果本科毕业就能进入不错的平台(金融、四大、咨询等),或者是实业头部的公司,那么也许直接就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做金融,工作之后,未来也还是有很多职业转化的路径。但是,想做职业转化是需要付出很多,如果想直接从金融行业就业,读研也许是“最轻松”的道路。2)考研VS出国不可否认,对于想要深造的这个角度,出国是更有保障的,因为你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多个专业,从而选择给你offer最好的一家。但如果是从回国就业角度,可以很明确的说,出国留学大概率是不如国内比较好的学校的。即使是欧美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学校(排名远胜清北),回国就业也未必PK得过清北。海归劣势四大原因:实习+学制+校友+认可度实习:过去我们花了大量时间一直宣传和引导实习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无需赘述了。如今决定你是否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已经不再是你读的专业,而是你在这个行业的实践;国外的学制和地域问题,让海归同学们实习成为非常尴尬的问题;像我给我们的学员推荐各种实习,海归们永远只会哄抢远程的,面对线下的实习只能无奈说“没时间呀、回不了国、我课程好紧”…学制:毕业时间尴尬,通常导致错过暑期实习/校园招聘的时机,很多需要考核的实习/工作,担心“耽误你”而更不愿意招收你来实习。校友:国内的校友的数量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岗位都是内部推荐/代代相传,面试官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师兄师姐,而海归在校友数量上确实不占优势。认可度:知名的海外院校倒是不存在相关的问题,但是有在国外认可度很高,但在国内知名度很低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毕竟HR也没那么多功夫具体去做相关的研究。如各种金融机构的target school名单早已被吐槽过无数次了。有空可以再专门写关于海归择校的文章,但是确实从就业角度而言,出国读研虽然你读书的时间也许短了,也躲过了痛苦的考研,但你在职业规划必须更早、更前,学习和实习各方面要付出成倍的努力。之前做过调查问卷:“你为什么选择出国?”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选择了“想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感受国际生活环境”,很少人选择“害怕考研”。但是我觉得也许残酷的考研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太大,而大多数人都是惧怕未知的结果的。认识你自己,选择更适合你自己的路吧。3 考研择校的核心要素前面做了些关于考研的心理建设铺垫,下面进入本文精华环节。也许看完这部分,想通一些问题,能大大提高你考上心仪学校的可能性。1)考研择校核心纲领我觉得很多同学考研的心态都不对。考研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考上”呀!所以,你择校,“必须”要在你有较大的把握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个人觉得,考研核心要义八个大字:“扬长避短,集中攻破”。综合考虑“题目难度”、“是否考数学”、“竞争激烈程度”、“是否对本科歧视”、“是否有畅通渠道接受该校信息”等等。像如果考金融和商科,很多需要考数学。从数一到数三,难度不一样。因数学为150分,又是最容易拉分的课程,人跟人差距非常大,如果你基础很渣,短期能提高多少是值得存疑的。所以,那就果断放弃需要数学的专业,并没什么可惜的。其中“竞争激烈程度”主要看这个专业的“考录比”,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如果达到“数十比一”的考录比,你再优秀也凭什么说你自己能有很大概率考上?放弃这类考录比过高的,说实话,性价比太低。别尼玛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大不了来年“再战”,请问你的人生有多少个“一年”?考虑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学习能力还是有很多方面的考证的,并不是单纯等于“日常成绩好”。前面说了,集中攻破,因为考研也就考那么有限的几科,善于“突击”的人是很有机会的。人贵自知,大部分人是没办法像自己的设想那样全年努力,人总有惰性。那么,考虑清楚你到底能咬牙坚持到什么程度,目标院校的报考难度选择上也必然会有所差别。虽然说考研相对公平,“是否歧视本科”还是能找得出蛛丝马迹的。比如说即使进入复试之后,老师很容易对本校同学或者说名校本科的人更宽容和青睐。尤其是复试的刷人比例太高的,慎选。另外,考虑你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如果你已经考了好几次了,“N战”了,请现实一些,降低你的择校标准,以及说边工作边备考。毕竟,人要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再说。人在生活条件都得不到很好满足的情况下,是很难全身心的好好复习的。2)对于就业而言,地域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前面也提到了,多数人都面临“重新选择”的情况。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所读的学校的地区对就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金融而言,已经不是北上深机会更多的问题,是很可能在你回老家之后发现你学的“屠龙之术”。在择校时,地理位置是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北京、上海的经济发达,人才集聚,发展机会相对也会更多。如今年春节照例兴起的“北上广深VS小县城”、“折叠中国”类似的讨论,最终结论就是真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实在太大。但是因区位优势的存在,大城市考研难度也会比同水平的其他地方学校更大。如果你打算以后在读研的城市生活,虽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但北上广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利于眼界的开阔。而二三线城市在面临的挑战、压力少一些的同时,发展机会也会相对较少。如果你老家在这些地方,那么选当地最好的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何选择大城市呢?在金融方面,上海有9所211,北京有26所,深圳只有几个研究生院从就业机会来说,北京≥上海>深圳,但竞争激烈程度北京>上海>深圳。依次北京竞争最激烈,机会也最多;上海机会稍微少一点,但是竞争却小很多;而深圳机会少很多,但竞争也相对更小一些。而且也分行业,像卖方研究所和基金公司在上海非常密集,这也复旦和上财在证券研究领域出了最多校友的部分原因。所以,一定要考虑清楚未来想就业的城市。如果你未来想去南方工作,中山大学就是非常好的选择,甚至在当地就业,比北京上海更难考的学校更好。另外像武大、厦大这种区域位置不是特别好的学校,在广深也有大量的校友。Tips 1:如果想就业好,尽可能选择在大城市的学校(地理位置好的学校就业非常强势,如“上财VS浙大”,你会怎么选?)Tips 2:地理位置不好的院校竞争会大大降低(逆向思维,如果为了上名校,可以考虑南开、武大、厦大等)3)学校有多重要好的学校的影响不用多说,优秀的教师、良好的氛围、身边的同学的素质,对后续人的能力养成影响非常大。毕业的学校某种意义上会跟你一辈子,优秀的校友资源,是可伴你成长的资源。清北学生对国家领导人、世界级名人到学校分享习以为常,而偏远地区的学校偶尔有个三四线明星来唱首歌都觉得受宠若惊…所以首选名气大的学校,985、211的清单里的优先。比如说北邮这种计算机专业排名非常高,像复旦、人大这种以文科见长的学校,计算机并不算是他们的优势学科。但是复旦计算机的就业并不会比同城交大的计算机就业弱多少,去顶级公司的大有人在,毕竟这是大家对“复交”强大的学校品牌的认可。选择学校,远远比专业更重要。Tips 3:尽可能选择综合排名更高的学校(你觉得专业很重要,但是不好意思,“名校渣专业”照样秒杀你“渣校强专业”)4)如何选择专业首先,专业重要么?某种程度上是重要的。但如果和学校比呢,不好意思,如果学校和专业加起来是100分,那么学校大概占到80分,专业也占到20分。很多同学想不通这个问题,经常会纠结“我一定要考金融”似乎不读金融,未来就跟金融无缘,或者自己考上了金融就多有优势似的。不好意思,这些都是你自己“虚妄的遐想”。像我之前招实习生,面过不少,最后我招了个实习生,后来才发现她是学“经济史”的。当时印象反正就觉得是上财的,毕竟看一份简历在开头学历背景那专业的几个字停留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更多的时间,眼神会停留在实习经历、项目经历上,毕竟你写简历这里的篇幅也会更长。很多同学咨询出国方面的,说“我只想读金融”,“XX项目拿的是管理学学位”。其实是没搞懂逻辑,谁说干金融一定学金融?上次我写那篇关于高考的文章“想做金融应该学什么专业”,业内从业人员好多都在下面留言说:反正最不应该学的就是金融学。这当然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如果是从就业角度,只要是经管类的专业,基本就没多大差别。更能定性你的就业的,是你对行业的认知,实习的铺垫,具体技能的掌握。你说这些都需要对金融行业认识,具体的技能啥的,需要在课堂上学呀,不好意思,都是靠自学。很不幸,我国的商科教育目前实在太理论化了,导致离实践有鸿沟,学金融的人一样也得出来去实习,自学大量的实务知识。金融本就是个非常适合跨界的专业。很多理工科的人想转行,也不一定要考经管,上你最有把握的专业,剩下的知识通过自学和实习去补就行。具体金融行业内,跨界转行的比比皆是。之前我在一家PE的时候,环顾办公室,正儿八经学金融的还真一个没有。有我这种纯法律出身的,有学物理和计算机的,有本硕学土木工程的,大家都是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自己通过自学和实习实现的转行。甚至说我还有学中文、学历史、学政治做金融的朋友,干这行真的学啥的都有。其次,学硕VS专硕,重要吗?因为我是学法律出身,大家非常鄙视“法本法硕”,都崇尚法学硕士。后来若干年之后,发现法硕大把工作找得比学硕好的大把。这真的跟专业无关了,跟“人”有关。大家对某些专业的痴迷也让我很费解,报考学校和专业非常扎堆。历来学法律的,大家基本上全部都报民商法、经济法,这几个专业比其他专业考录比高非常多。而我硕士学校考录比最低的是法制史专业,但又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考录比只有一比一点多。有个师兄是法制史毕业的,进入某股份制银行总行之后火箭速度晋升,人家没有因为学法制史就跟金融无缘。Tips 4:为了考上名校,大可选择相对冷门/好考的学院or专业,先考上了再说(随便举个例子,网上看过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的经历和介绍,他多次提到北大校友平台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帮助,他是北京化工读的本科,考的是北大的印度语言与文学专业)Tips 5:如果本专业学得不好,大可选择考法硕、管理类联考的专业,这些跨专业考研利器(很简单的例子,清北法硕当然不如光华、经管、五道口牛,但是不好意思,就是比非清北的强;而且去了清北的平台,你有大把的时间和方法去如何击败清北强专业的同学,比如说来我们这儿上课,哈哈)4 总结这篇文章,前面是唠叨话,后面是真心话。大家如果一定想要考虑改变命运,并不是说一定要一蹴而就。很多时候你执着的东西,在若干年你走上职场之后发现,根本不值一提。有的时候,要成功,必须学会舍弃,舍弃那些不重要的,抓住主要的矛盾。考研,最首要的,还是要考上。我见过太多拼了命要考光华、五道口好几年而蹉跎岁月的同学。如果就招那么几个人,还有无数人竞争,从概率学角度上看都那么低,还考来干啥呢?我在很多场合里都讲过,人生不是排名赛,而是淘汰赛。你所认识那些当初初中、高中成绩比你好的人,很多人到现混得都不如你。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不断“存活”下来,不要被淘汰。比如说先考上个982/211,你自然有充足的时间从其他维度(认知、实习、证书等)去击败那些你原先所遥不可望的清北复交的人。——————————附:金融就业选择学校参考之前提到本科想做金融,如何填志愿的文章,对学校做了一些简单的展开,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些调整补充。总之考研的话,建议大家大胆考名校,至少比起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相对而言考研的竞争已经小了不少了,当然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因为是从就业角度而言的阐述,所以按照我上面说的择校考量因素,地理位置的分数占比会很高,另外学校的综合排名次之,最后才是专业水平,以及说仅代表个人意见,可能不够科学,仅供参考。绝对优势的四大名校——清北复交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四大名校,你可以经常听到“清北复交”四个字打包出现,通常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院校、最顶级企业的录用要求、北京上海的强势地理位置以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生源。某种意义上,甚至说海外最顶级的名校(排名比这四所高)回国就业也不一定比得上清北复交,因为校友往往都已经遍布体制内和体制外最核心的岗位,从获取信息和人情角度看,优势太多。目前光是有商科的学院,北大有国发、经院、光华、汇丰,清华有经管和五道口,交大有安泰和高金(中欧是合作办学),复旦有经院、管院还有最近新开的泛海。无论是招生要求,以及就业都堪称国内之最。相应清华经管、五道口、光华这种的竞争都堪称变态,复旦交大的考研竞争也异常激烈。就一个建议,如果能上清北复交,无论读多冷的专业都行。金融领域见长的名校——人大+两财一贸中国人民大学声名赫赫,拥有很多商科官方学科重点,仅次于清北的生源以及大量体制内的优秀校友,金融专业也是其强势专业,优秀学生就业不弱于清北。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监管机构、银行总行等核心权力部门。 上海财经大学同样代表上海金融中心的强势地位,另外整个学校金融氛围之强,基本整个学校的就业氛围浓且学生非常努力,优秀学生就业不弱于复交,上海金融圈内的校友数量甚至超过复交。号称培养了上海市最多的基金经理,最多的财政领域的干部,最多的银行行长。想滴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如果但一定要分的话,从就业角度,人大和上财可以到一点五梯队。人大大家很好理解,上财主要还真就是上海的区域优势。在很多省的录取分数上,上财的分数仅次于复交。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同为地处北京的金融行业的强势院校,两所学校的金融行业校友非常多,在行业内认可度非常高,即使在北京有“清北人”的夹击下,依旧每年大量的同学进入金融行业的顶级机构。其他位居于北上的同济、北师和华师等名校,也有不少学生从事金融行业,但相对而言整体学校优势更多在其他专业上。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也逐步开始招收本科生,社科院属于国家级“智库”、中科院属于顶级科学研究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不少在金融行业发展不错,具体本科生如何样本还是比较少,但是依靠着本身学校的名气应该也相当不错。第三梯队 传统地区顶级名校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分类是严格按照地区优先的,并非以下的学校并不如上述院校,主要是因为北上地理位置的优势,前述学校在金融行业的就业和实习更有优势。但具体到地区,下面的这些学校都是当之无愧的地区龙头。中山大学:华南地区传统商学强校,岭院和经管学院在广深地区竞争力非常强。华南老大,更是商学顶级强校,拥有经济管理类的众多国家重点学科。如果你想在广深就业,中山大学绝对是非常高性价比的选择。南开大学:老牌金融名校,非常低调,学生在金融行业口碑非常好,就业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校友也都很多。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我一直认为南开属于“考研性价比最高”的学校,因为学校实力非常强,而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考研热度相对适中。实际上整所学校的学生非常拼命且团结友爱,有大量金融行业内校友也会提供支持。浙江大学:其实金融并不算其优势学科,但是作为顶级名校,理工科非常强势,而且地处杭州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互联网和创业领域氛围非常好。如果想在杭州工作,从事私募及创投相关的工作,浙大是不错的选择。南京大学:顶级名校,文理学科优秀,金融经管不算强势,但是学生在金融行业口碑非常好,江苏省和上海校友团结且优秀。武汉大学:经济学传统名校,但受制于武汉地理位置,学生去往广深的很多,金融行业校友众多。厦门大学:老牌名校,会计财务见长,校园美丽,南方和上海金融行业校友很强大。会计全国第一,经济金融也算顶级行列。地理位置原因,所以实习不太方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缩写USTC被戏称为“USA Student Trained Centre”,出国堪称顶级,不弱于清北,本身数理学科见长,在国内从事量化方向的校友非常强大。正如其广告所说的:“离上海远,离纽约近”。另外近些年来走出合肥,在上海和苏州都建立了研究院,金融硕士和mba都在上海和苏州上课。其余地方强校地区性名校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在经济学科或者管理学科都具备竞争优势,相当多的校友活跃在金融行业。其他比如说地区性财经大学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都曾是行业中领头羊,受制于区域位置如今发展有一定瓶颈,但整体学科优势还在,金融行业内校友众多。

四象

推荐丨6大财经类院校大PK!附:27所财经类有关大学介绍

财经类专业,一直是每年高考和自主招生报考的热门专业,或许在热门专业前加个“最”字也不为过,拿2018年自主招生来说,上财、中财、西财、对外经贸、中南财大初审9.8万人次。即使竞争激烈,也抵挡不住考生的热情,可以预测在2019年自主招生当中,将会有更多的人报考。本文重点盘点上财、中财、西财、对外经贸、中南财大、东北财大6大纯财经类院校及王牌专业,并从学术、就业等方向做出相关推荐。此外,为方便考生报考财经类专业,还对国内27所在财经方面非常具有优势的院校做出相关推荐,供参考!6大财经类院校及强势专业介绍(一) 上海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六大财经院校之首,个人认为,上财自己是一档,其他五校再分档。1、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分非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非国际会计包括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包括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上财的会计学基本上有大半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注册会计师最好。国际会计班的CGA和ACCA比较好,美国会计证书很难考。国际会计班学费贵,考证难,但是教学条件什么的都好得多,好多是外教上课,教室都有空调。财务管理是会计学院的,会计学院是第一大院,从学术实力到综合能力都是最好的,只是财务管理专业在会计学院是垫底的专业。2、金融学:二级重点培育学科。银行证券业对上财的金融专业情有独钟,金融工程是其特色专业,培养金融分析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好。CFA全称 Chartered FinancialAnalyst (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是全球投资业里最为严格与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被称为金融第一考的考试,为全球投资业在道德操守、专业标准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设立了规范与标准。自1962年设立CFA课程以来,对投资知识、准则及道德设立了全球性的标准,被广泛认知与认可。3、国际贸易:上财的国贸是中外合作专业,全英文教学,上海又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此专业就业前景值得期待。此外,上财的财政学也是二级重点学科,值得报考财经类院校就业之首,个人认为,能进上财,无所谓专业。(二) 中央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金融学、应用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五个教学单位。在保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算是中国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院校,从事保险行业所必需的重要资格证书,如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保险经纪等,都在央财考试和培训。2、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也分非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特色是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办学,并已得到社会认可。此外,央财的财政学专业师资力量和就业也很好。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是金融(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报中央财经大学最好是报她的王牌专业。电子商务、公共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等专业慎入,总体来看,中央财经大学并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大学。(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国际贸易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小语种就业也很好,尤其是近年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业非常紧俏,几乎就是100%就业。央财和对外经贸都不算性价比高的学校,但是地处北京,就业的地域优势明显。(四) 西南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有会计,财管,审计,会计双语,财管双语等专业2、金融学: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双语,金融学(证券与期货)等;一块石头刻六个字,你们还敢有点创意不?金融学是西财最好的专业,其次是会计专业,是但地处天朝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吃亏,就业偏地域性,在岭南地域影响力较大。(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和法学,这几个专业全部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全国排名第8,名副其实的财经和法律齐头并进,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1、要学金融学就报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是强势,老早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当然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2、要学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早就是重点学科了,当然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也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是还年轻点。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学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西南财经大学好。4、另外西南财经大学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6、从就业来看,西南财经大学不错,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都很吃香,特别是在两广和海南地区。7、两个学校排名差不多,不相上下。西财原属人行,中南原属财政部,西财强的是金融中南强的是财会(六)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在统计、金融、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及会计理论方面深有研究。其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和财政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有博士点。就业好的专业有会计、金融和财政学专业。东财在东北就业绝对有优势,可以覆盖东三省,在深圳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其余地区辨识度不高。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CPA班):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如何比较央财、上财、西财、中南财、东北财?中央财大是政治定位所驱动的,就是国家需要一所高水平的财经类院校在北京首都,它的学术根基可能不及西南财大。上海财大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财经类院校,海归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所以有同学去上财回来就会感叹其他财经类院校都是土鳖。西南财大作为央行长子,业内口碑和学术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金融学科,一般国际金融学家来华报告演讲必会不辞辛苦先跑去西南财经。但其地理位置会被一心想去北上广大展拳脚的热血青年所忽略。论学术:西财 >= 上财 > 央才 > 东北财> 中南财但综合来看,央财和上财在短期内具有绝对优势,发展机会不可限量。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如何选择?如果你愿意留在上海找工作,当然选上财,如果想在北京,当然是央财,这两个学校都非常牛的,都很难考进去。这两个学校都牛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央财的金融大于上财金融,因为上财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国内第二,中财会计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论经济学在国内超牛;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推荐阅读27所财经类有关大学介绍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均设有金融学专业。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系前身是国际金融专业,一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最为热门的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文科类中考分是最高的,所招收的全国状元最多。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着重研究货币金融理论、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业管理业务。学院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注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注重开拓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2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全国同类重点学科的第一名。金融学专业坚持中西交融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培养能够自由横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的金融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多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大区分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3清华大学清华的金融学专业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和教学强调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优秀商学院的金融和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2)面向国际化环境,有较高的外语要求;(3)适应现代金融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重视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和金融分析技能分量较重,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和创新能力。4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国际货币与资本流动、金融风险管理,货币理论与政策,以及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毕业生录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比例占33.9%,其余就业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5复旦大学复旦国际金融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之一,全系学科齐全。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系,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洲共同体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毕业生就业特点:第一,到外资或中资金融单位就业为主;第二,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的学生逐年增加;第三,到其他外资单位就业的学生占较大比例。6厦门大学厦大最好的学院是经济学院,里面有五个系:财政、计划统计、经济、金融、国际经贸。会计、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之类都是厦大响当当的招牌专业,会计全国第一,金融,工商管理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也是国家前列,可以说厦大财会管理类专业都是国内顶尖的。7中山大学金融系学生按专业录取入学后,第一二学年打通专业统一培养。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社会需要申请调整学习的专业。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互动式教学,强调金融案例分析和模拟教学。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与北美、欧洲及亚洲14个国家与地区的27所高校开展交换生计划。毕业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金融资产组合管理、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8南京大学金融学系设有金融学硕士点和本科专业。为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开发银行和英国标准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培训职员项目获得极大成功。与香港时富集团合作成立了“关百豪国际金融管理研究所”,并每年派教师、博士生、硕士生赴香港访问和实习。该系的“南京大学保险从业人员培训考试中心”是江苏省惟一的保险从业人员国家考试中心。金融学系主要培养能在各级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投融资管理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从事金融与管理的中高级人才。9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专业设在该校管理学院,科研教学的方向为:证券投资与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与银行管理、风险与保险管理。拥有“证券投资研究中心”,下设的“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拥有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历史股价及财务数据库之一。“交大-路透国际金融实验室”主要为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验提供模拟实验服务,可提供中国、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与外汇、商品期货市场的即时行情数据。10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保险学方向)设在经济学院。学术上形成了金融与贸易、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可胜任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中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及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工作。11武汉大学设有数理金融试验班,是最先在国内建立的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原文教材。毕业生主要在高校、科研单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跨国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该校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是该校“十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专业。有多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金融系建有现代化的“数字化金融实验室”,具有商业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交易、网上银行、无线收付系统、保险经营模拟等多项功能。毕业生面向各类金融企业,如涉外经营的商业银行,开放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会、投资银行、上市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13北京工商大学金融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结构,在深层次建设中,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了国际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强化金融学的数理分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较早地开设了保险精算、金融工程等前沿性课程,使课程结构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根据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设置了证券投资方向。该系建有国内最先进的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实验室,拥有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藏书约20万册,并建有证券期货研究所、保险研究中心。各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50%、60%获得留京就业机会,20%考取研究生深造。14华南理工大学金融与财务管理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审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项目经济评价等。一次就业率在93%以上,就业行业和部门:银行、证券公司、政府部门、中外企业等。考研比例:27%。15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学科是山西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财政信用与投资、保险学、金融史等6个研究方向。该专业培养掌握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基础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6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整体实力很强。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CPA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位居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重点院校之后,名列第13位,受到评估专家较高评价。17陕西财经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以金融类专业为主体,财经类、管理类、法学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18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始建于 1986 年,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该校的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企业管理为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拥有财政学学科和金融学学科两个泰山学者岗位。19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是杭州商学院。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教育考试中心就设在这里。财务与会计学院是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财经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组建起来的。原名为河北财经学院,1969年10月1日划归天津市领导,更名为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统计学为天津市13个重中之重发展学科之一,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硕士点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21南京财经大学特色在于其在粮食方面经济问题的研究。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毕业生在粮油公司和各级粮站、食品公司、储运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22浙江财经学院财政学、会计学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产业经济学、财政学2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和税务学是传统优势专业,特别是以研究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方面有比较多的成果。该校的毕业生在私企中间有不错的口碑。23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是传统强势学科,设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该专业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统计学》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因为基础知识扎实、数学工夫过硬,该校许多学生以考研继续深造为奋斗目标,目标专业多为金融工程。24新疆财经大学针对边疆贸易问题,承接了新疆建成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相关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欧亚大陆桥上海出海口等多个重要研究课题,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与中亚、西亚做贸易的公司。25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是比较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在农林类会计方面,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26云南财经大学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学科发展特色,重点发展物流专业。27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简称江财,创建于1923年,为国家财政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高等学府之一。江西财大除了在会计、财政、金融方面有较强的毕业生口碑度以外,信息学科也非常有名气。该校拥有运筹学、审计学、数据库系统及应用3门国家精品课程。此外,江西财大成立了以校友企业为名称的“用友”软件学院,其信息类学科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很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