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决定考研那一刻起,我的众学长学姐们都告诉我,你要是觉得自己非常有实力,你就去考北大,那,是最公平的地方。作为众学子心中的高等学府,北大自然是无数人都向往追求并为之拼搏奋斗的地方。可是,考上了就可以无忧无虑在那学习了吗?现实似乎不是这样。近日,一篇名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20万》的文章火了。事情还要从7月27日下午说起,北京大学2018级法学专硕新生潘某接到一条短信,称对于申请在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住宿的2018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校无法满足全部住宿要求,按录取比例的55%配置床位。而接到通知的不止他一人,7月11日到7月27日,社会系,中文系创意写作,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院系的专业型硕士新生先后收到短信通知,住宿将由抽签决定,各学院抽签方案也不尽相同,未抽到的学生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此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招生简章中写着“全日制法硕可申请入住北京大学万柳学生公寓,每年1500元。尽管《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写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先来看一下北京的房价,潘某通过网上查得离学院 5 公里的六道口地铁站附近的一个上下铺床位,每月最低也要 900 元,是住在万柳的 7 倍。新生群里,有人接到中介闻讯打来的电话,学校周边一居室报价每月 3000 元起,一年 3.6 万,是住在万柳的 24 倍。寒门学子,如何住得起?学硕与专硕的区别通俗讲,学硕就是学术研究型硕士,一般为三年制,专硕就是专业型硕士,经教育部部署,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生招生,是应用技术型硕士,一般为两年制,也有一些院校为三年制。学硕可以直博,而专硕不可以,专硕读博仍然需要考试。学硕学费相对便宜,奖学金多,专硕学费贵,有的甚至没有奖学金。学硕可以调到专硕,而专硕不可以调学硕。社会上,学硕的认可度仍然比专硕要高得多,尽管二者都是全日制硕士。学生:学费生活费都是借的,难道又要借住宿费了?就像这段时间大火的700+学霸所说的感谢贫穷那样,寒门出一个“贵子”真的不容易,尽管专硕在考试难度上,专硕要低于学硕,但北京大学的专业型硕士也不见得那么好考。潘某听到此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读了,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应该争取一下。贫穷,真的是一种最致命的病。某考研机构主要负责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多掏点钱上咯。下图为北京大学部分专业硕士学位学费。可以看出并不便宜,寒门实在难上。专硕也是学生,为何待遇如此凄凉?同学硕一样,专硕也是通过正规考试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此现象在学硕中并没有出现,足见其待遇之差。虽然专硕考试相对于学硕来说简单点,但是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呈爆发式的增长,专硕也不好考。而学硕以及专硕中,推免生要占到很大一部分名额,统招人数逐减少,而推免,大部分来自211,985和双一流,甚至有部分学校不惜刷掉统考人数,通过调剂系统去拦截来自名校的优秀生源。招录环节闭口不提无宿舍问题,开学报到在即,家境贫寒的,是上还是不上?2018 级中文系专硕希某是那篇《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作者之一,在接受《财新》采访时,希莹表示最令她失望的是校方临时性的决策方式,“在招录环节闭口不提没有宿舍的问题,却在众多专硕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等待 9 月报道的开学前夕临时变卦。”让学生如何承受?校方: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此事一出,在广泛传播之下,校方也做出了回应。7 月 28 日当晚 7 点半,北大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在未名 BBS 回复了法学院的联名信,称“将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住宿安排,为无法在万柳入住的同学解决住宿问题”,但并未明确说明具体方案。7 月 30 日(周一)上午 10 点,法学院院长潘剑锋向 292 名法硕新生回复了邮件:“信中所反映的情况知悉,相关要求我们会向学校反映……为学生争取合法的利益,是我们共同的认识。但学校有自己的困难……这样的结果,据我们所知,学校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而这整件事背后,似乎是学硕与专硕之间巨大的待遇鸿沟,专业型硕士学费一年比一年高,多数高校都是居高不下,考取难度也在逐年增加。在《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两者的差异也凸显在住宿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校可安排住宿;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不安排住宿。目前此事仍在积极解决中,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万千学子的心。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新京报快评栏目指出,将质疑引向专硕与学硕、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地位之分,沿袭的还是“学校办社会”的思维。寄宿制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不应由大学承担的责任,该剥离的迟早要剥离。注:部分信息和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实,欢迎各位指正,观点若有不对,也欢迎各位进行纠正,侵删,学生潘某和希某为化名。
助推双循环经济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战略。3月29日,2021北京大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论坛暨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功举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处长栾冬,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周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教授,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创会会长、书记张宇泉,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方正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谢克海,锦绣前程人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创始人、董事长周文皓,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沈志歈,国家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干部张妍妍,汉哲商学院副院长何承长,及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项目组部分研究人员等来自企业界、学界与媒体界的领导、学者与同仁出席会议,会场同步线上直播。会议由谢克海主持。谢克海主持会议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张文淼司长委托,栾冬代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为论坛暨发布会致辞。栾冬表示,近年来北京大学联合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协会与领军企业,持续加大对行业发展、新业态融合、市场需求开发等领域研究力度,不断推动行业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栾冬希望与会同仁充分用好论坛平台交流研讨,以更先进的理论、更开放的姿态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王周谊代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对此次论坛予以高度评价,对参与本次论坛的各界人士致以真诚的感谢和欢迎。王周谊从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社会稳定、经济转型、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意义出发,介绍了以萧鸣政为代表的北大人,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和创新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并殷切希望与会同仁对发展新趋势保持敏锐洞察力,对相关理论保持明晰思辨力,博采众长,开拓创新。王周谊致辞黄璜代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对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环境指数评价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并介绍中心在人力资源问题研究领域为国家培养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1位,其中已毕业博士4位,强力助推了学院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本次论坛聚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中国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探索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黄璜致辞萧鸣政系统回顾了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自2007年以来对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教学与研究所做的工作。14年来,该中心一直秉承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宗旨,组织专家与相关研究人员致力于人力资源服务业评价与战略发展课题研究,每年发布一部白(蓝)皮书、举办高层论坛1-2次。萧鸣政特别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第一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双循环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中重要增长点与驱动点,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研究一套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环境指数,科学进行评价实践探索,是引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关键。研究结果发现,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变化与政府颁布的政策与举措调整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有作为,有能力作为,也当继续积极作为。萧鸣政还介绍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2020》一书的特色和研究成果。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各省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发展环境、70年发展历程。项目组通过大数据评选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学术研究类重要贡献者10人,包括顾家栋、萧鸣政、余兴安、莫荣、陈力、侯增艳、李德志、汪怿、杨伟国、赵改书;实务实践类重要贡献者11人,包括王旭东、王一谔、王建华、张锦荣、张宇泉、朱庆阳、樊进生、高勇、李栋、李震、彭剑锋。萧鸣政代表北大项目组发布相关研究成果王建华、张宇泉、周文皓等优秀机构代表对萧鸣政代表项目组发布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成果,分别予以评议,同时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新发展格局下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王建华对于北大项目组自2006以来持续研究人力资源服务业予以致敬,并充分肯定了该成果的价值。他提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人力资源服务业原始积累期已过,应把注意力放在提质增效上去。王建华从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三化”总结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式,指出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势必跳出“服务”,兼具设计与引导的功能。行业协会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王建华发言张宇泉高度认可萧鸣政教授团队持之以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成果对于有效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张宇泉认为,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机构数量进一步增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端业态快速发展等特点。他倡导团结业内同仁,在2021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张宇泉发言周文皓作为企业代表祝贺论坛的召开,并认为萧鸣政教授发布的成果,将引领各省市区的政府与社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他回顾了2020年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严峻考验,集团攻坚克难逆势增长,也分享了2021年发展规划,并表示将奋力前行,争取更大成绩,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周文皓发言谢克海总结致辞表示,此次2021北京大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暨成果发布会具有全国、全行业的视野,站位很高。发言的各位领导与重要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与发言,精彩纷呈。论坛交流融汇学者研究、协会研究、政府理论研究、企业实践研究,创意激荡,成果丰硕。附:北大项目组研究成果(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文来源:中国网
才聚三晋,晋展其才。人才和其他资源的关系,就像是“1”和“0”的关系,有了这个“1”,“0”才会成为数量级。为此,我省在转型发展实践中,将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一流生态,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今天,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发展效应正日益显现。一把会思考的刀背后一把刀,也会思考?是的!高铁运行一段时间后,轨道会被磨损,需要铣刀来修复。记者眼前的这把铣刀除了能修复钢轨,还多了些本领。它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哪段钢轨有问题,系统就会即时发出预警。更神奇的是,通过它,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判断出造成钢轨磨损的原因。除此之外,这把智能铣刀还有切削品质预警、刀具负载预警、过载判断、刀具失效判断以及处理、切削参数判断等特殊的本领,难怪它能一口气申请20多项国家专利。我国是高铁大国,这种用于高铁轨道修复的铣刀的生产工艺却是一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袁晓波博士告诉记者:“这种铣刀完全依赖进口,它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的配方、生产工艺牢牢掌握在别人手里。严峻的形势倒逼企业必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轨铣刀系统,于是我们集结了一百多位在各个领域顶尖的工程师,花费了近5个月的时间,终于突破了其中关键性的技术。”袁晓波博士是陕西人,之前在深圳工作。他说,晋城市委、市政府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山西省内也有很多像太重、中车这样一批优秀的客户,为市场开拓提供了保障。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还亲自带着项目到全国各地推广。这些暖心的服务让这个外乡人毅然带着技术和团队扎根山西。袁晓波博士在晋城并不是单打独斗,他背后还有另外一支更强大的技术团队为他做支撑。由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领衔的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和袁晓波科研团队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开拓一些新的业务,他们正在对这些科研新成果进行孵化,全力实现产业化。晋城市智创城园区内,“世界光谷”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让人瞬间感受到专属于晋城的愿景与速度。如果把晋城的光机电产业比作一个人,坐落在园区6号楼的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就是他的超强大脑。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直接对接清华大学以范守善院士为领军的技术团队,为了保障科研与服务,研究院专门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的建立、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晋城的光机电产业注入了超强活力,提供了高端智力支撑,带动晋城成为山西乃至全国光机电产业的重要基地。凭着行业领军人物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目前已吸引到多个团队和项目入驻。该院副院长郭文忠告诉记者,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实行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通过一院一平台一基金,建立从项目孵化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整体运营模式。现在已有五位院士加盟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为晋城市发展光机电产业,打造“世界光谷”提供高端智力支撑。今年,研究院积极对接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已经引进了先进半导体、超高速机器视觉等五个项目落户研究院,10多位博士带着项目落地晋城。引进高端人才,注入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设院士工作站1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4个,流动站52个。近年来,山西新增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2人,2019年省级人才经费支出达到2017年的近2倍,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活跃在科技创新、民生服务、脱贫攻坚最前沿,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我省作为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内陆省份,这两年为什么会吸引来这么多的高端人才?晋能控股集团党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部长李青安深有体会,今年10月,我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全省招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晋能控股集团从这两所高校引进11位高端人才,这在该企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认为,我省全力打造14个引领性、标志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我省人才引进创造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袁晓波看来,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把战略从海外转向国内,这给人才引进催生了很多机会。今年六月,我省还出台了《山西省建设人才强省,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举措》,简称人才新政“12条”,把对人才的服务与保障,用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可见山西的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许光建也看到了山西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做出的有效举措。当前,山西正处在产业转型、经济转型、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人才,这让引进的人才大有用武之地。他认为,引进人才一定要切合需要,让人才到山西真正有用武之地,在山西真正发挥推动作用,一定要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既要筑巢引凤,同时要避免引进高端人才、冷落本地人才这种不良现象。通过创造人才特区的方法,让优秀人才在宽松环境里出成果,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快速结果,为山西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贡献。选人用人平台上凝聚干事创业力量记者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生产矿采访时,正赶上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33岁的马脊梁矿矿长王磊当即下令启动应对雷暴天气的应急预案。印象中,矿长不仅要负责安全生产,还得操心全矿上下几千人的生活。因为责任重大,没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人难以担当。但在这里,包括王磊在内分管生产、安全的几位副总经理,却全是清一色的“85后”。他们正是企业“1311”选人用人标准选出来的干部。用活力、魄力、努力面对责任、压力和挑战。一年多的时间,晋能控股集团共有113名“80后”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对他们来讲,快速晋升同时也意味着更严格的考核。“一切都以工作能力说话、以工作业绩说话。各个系统的各个作业都有集团公司的密切跟踪,我们压力非常大,但在选人用人上还是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王磊说。晋能控股集团的人才环境也曾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高层次干部缺乏,老龄化严重,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晋能控股集团实施“1311”选人用人机制。集团党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部长李青安介绍道:“为了保证用人办法有效实施,我们建立了一个考评机制,每半年考核一次,连续两次考评不合格的话,进行组织调整。通过新制度,我们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目前,集团专业化年轻干部增加了229名,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到46.9岁,通过实行选人用人新机制,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做到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今天的山西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渴求人才。而如何推动人才流入转化为人才红利?如何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育高端人才?则需要用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措施为人才搭建起干事创业的支撑系统。一块合适的用武之地,才是聚才用才的“强引擎”和“栖凤巢”。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转型进行时”本报记者沈佳(责编:温文、马云梅)【来源:山西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导读:让名校研究生去做中投公司的行政工作,这是一种浪费?行政岗位不招清华北大硕士?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在微博贴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截图,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绍兴文理学院等大学1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区别于前10名出自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博研究生,唯独第11人是非985、211、双一流的普通院校绍兴文理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一名女生。北青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官网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下方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中投公司每年的招聘分为专业岗位和行政岗位,前者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后者仅要求大专或本科学历即可。据澎湃新闻报道,中投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定义的行政岗位是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的,主要负责安排会议室、预订出差机票、复印文件然后运转文件,这就是他(她)的全部工作内容,而且他(她)没有其他的职业发展路径,只能在行政序列上走。”上述工作人员称,中投公司是市场化的机构,对比国际投行的行政人员,有很多五六十岁的人,中投公司对于行政岗位也是这么定义的。“行政在我们这里流动性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希望就是只要他(她)基本能满足我们现有的工作岗位要求就可以。”上述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感慨到,中投公司此前也招聘过一些好的学校毕业生做行政岗位,但结果是对方干了半年或者一个月就辞职了,这对招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浪费。“所以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希望太优秀的学生来报咱们的行政岗位,我们希望他(她)有一个好的发展。”上述工作人员称,这就好比让一名北大的研究生去做行政工作,这是对人力资源工作的不专业,因为这样的人应该在更适合他的岗位上,“所以我们规定研究生以上是不允许到行政岗位的。”“今年,我们的行政文秘岗只招聘一人,从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的王同学最终成功竞聘。”该工作人员说,王同学在面试时候表现很不错,因此被公司予以录用。希望外界对她的质疑不会影响她到岗任职。中投回应:不存在“萝卜招聘”问题公示一出,就有网友称其存在“萝卜招聘”的嫌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中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应聘中投公司的应届生很多,通过笔试、面试等多伦筛选,最终被技术岗位录取的新员工多毕业于清华、北大,但招聘中并不会限制只招聘某些学校学生。该工作人员说,公司招聘有着严格的流程要求和保密措施,不存在“萝卜招聘”的可能。至于为何官网公示信息一开始并没有说明,之后特意标注了“行政文秘岗”,中投工作人员回应说,是从网上看到了网友的声音,紧急作出修改,希望能解释清楚招聘的差异。网友吵翻了: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此事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中,该名同学所毕业的绍兴文理学院有些“与众不同”。↓↓↓也有网友称,不能片面理解,非名校学生不一定比名校生差↓↓↓还有网友认为,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如果不是行政岗位就另说了↓↓↓招聘到底有没有“猫腻”?行政岗位不需要名校生?网友们各执一词,不过,简历关怎么过却是很多人关心的。此外,还有网友调侃道,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 观察者网、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北青报(记者 熊颖琪)等流程编辑:RB015
让名校研究生去做中投公司的行政工作,这是一种浪费?行政岗位不招清华北大硕士?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在微博贴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截图,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绍兴文理学院等大学1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区别于前10名出自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博研究生,唯独第11人是非985、211、双一流的普通院校绍兴文理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一名女生。北青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官网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下方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中投公司每年的招聘分为专业岗位和行政岗位,前者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后者仅要求大专或本科学历即可。据澎湃新闻报道,中投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定义的行政岗位是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的,主要负责安排会议室、预订出差机票、复印文件然后运转文件,这就是他(她)的全部工作内容,而且他(她)没有其他的职业发展路径,只能在行政序列上走。”上述工作人员称,中投公司是市场化的机构,对比国际投行的行政人员,有很多五六十岁的人,中投公司对于行政岗位也是这么定义的。“行政在我们这里流动性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希望就是只要他(她)基本能满足我们现有的工作岗位要求就可以。”上述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感慨到,中投公司此前也招聘过一些好的学校毕业生做行政岗位,但结果是对方干了半年或者一个月就辞职了,这对招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浪费。“所以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希望太优秀的学生来报咱们的行政岗位,我们希望他(她)有一个好的发展。”上述工作人员称,这就好比让一名北大的研究生去做行政工作,这是对人力资源工作的不专业,因为这样的人应该在更适合他的岗位上,“所以我们规定研究生以上是不允许到行政岗位的。”“今年,我们的行政文秘岗只招聘一人,从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的王同学最终成功竞聘。”该工作人员说,王同学在面试时候表现很不错,因此被公司予以录用。希望外界对她的质疑不会影响她到岗任职。中投回应:不存在“萝卜招聘”问题公示一出,就有网友称其存在“萝卜招聘”的嫌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中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应聘中投公司的应届生很多,通过笔试、面试等多伦筛选,最终被技术岗位录取的新员工多毕业于清华、北大,但招聘中并不会限制只招聘某些学校学生。该工作人员说,公司招聘有着严格的流程要求和保密措施,不存在“萝卜招聘”的可能。至于为何官网公示信息一开始并没有说明,之后特意标注了“行政文秘岗”,中投工作人员回应说,是从网上看到了网友的声音,紧急作出修改,希望能解释清楚招聘的差异。网友吵翻了: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此事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中,该名同学所毕业的绍兴文理学院有些“与众不同”。↓↓↓也有网友称,不能片面理解,非名校学生不一定比名校生差↓↓↓还有网友认为,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如果不是行政岗位就另说了↓↓↓招聘到底有没有“猫腻”?行政岗位不需要名校生?网友们各执一词,不过,简历关怎么过却是很多人关心的。此外,还有网友调侃道,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在北京师范大学,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学子,他们有着骄人的成绩单,成绩排名年级前列,综合素质一流,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诸多荣誉,他们以梦为马,用踏实与汗水充实自我,只为不负青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全部进入名校、学霸力满满的北师大学子。张月遥——保研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商务管理实验班),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学生会主席、校艺术团合唱团女高音声部长;曾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队获得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第三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金奖;曾获校园十佳歌手、北京市大学生合唱展演金奖。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团员、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保研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创新创业与战略系直博项目。黄章宏——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九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发表CSSCI论文等学术论文4篇。2018年获法学、教育学双学士学位,保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叶倩——就读于清华大学2018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获得两次北京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北师大首届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季军等。三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主持本科生国家级科研创新项目《利用UAM Corpus Tool从批评话语分析看美国时代周刊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并结项。雅思8分,通过CATTI二级笔译考试。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各种志愿、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钟龙辉——保送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20 届毕业生,前3学年的所有专业课的平均成绩为93.81分,位列专业第1,他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京师一等奖学金、连续四年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等。他成功入选"卓越训练营",被评为"自强之星"。保送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新闻与传播)。郑伊楠——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第19届十佳大学生,第18届自强之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大学前三年学业排名与综合排名均为第二,曾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获京师一等奖学金(荣誉)。本科期间主持两项学生课题,获奖论文三篇。顺利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论文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七届"京师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2018年度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一等奖、2017年度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曾获得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基层团干部,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贾桂昊——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作为唯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一项,中国科学家论坛中国科技创新发明奖提名邀请。获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等赛事奖励。获评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目前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团队攻读博士学位。吕澈秋——保送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综合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获京师一等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亓颢博——保送至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曾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十佳阳光体育之星、北京师范大学三好学生、2016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王嘉伟——获得清华北大等三所知名高校研究生资格2019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北师大十佳大学生候选人。保研期间获得清华北大等三所知名高校研究生资格。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京师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Meritorious winner奖,"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以全国银奖等。主持校级、国家级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各一项;参与北师大剑桥大学全球创新创业项目和环境学院与意大利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张启明——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2016 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本科阶段获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发表论文。何立晗——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19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竞赛一等奖学金、京师杯一等奖等。参与一项国创,参与ARNOVA ASIA 2018会议,参与第二届敦和竹林论坛暨青年慈善学人研讨会。保研期间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硕士,优秀营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博连读,优秀营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治理,直博,九推录取)同时录取,最后选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张睿超——保送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19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综合双第一,2项国创、创青春金奖,他和团队转化了两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了零尘汽车自净剂,斩获了"创青春"市赛金奖国赛银奖素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管理学学科下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也是管理学里面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一、2019高考志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扫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适合文科和理科学生报考,一般人绝大部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是文理同时兼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期间主要是掌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最佳实现方案,不仅要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进行考虑,还是从心理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统筹的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运营管理市场调查与研究,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等等。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目的是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在所有单位以及及事业部门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教学科研以及实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非盈利性机构的人力资源发展,具体管理的各项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相应学科,能够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所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未来的就业一般人也是比较广的。二、2019高考志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就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胜任的职位,最直接的就是企业里面的行政助理人力资源主管助理或者专员。对于党政机关里面的岗位而言包括办公室的科员,领导的行政秘书等等。其实虽然刚开始可能在工资待遇以及相关的福利方面不太起眼。但是随着资历的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其实最掌握的核心资源是非常多的,这次相应的组织其他部门所很难接触到的一些内部核心资源。这些核心资源就是距离上层的权力非常近,跟领导的互动和交流也是非常密切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表现的好的话,其实更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提升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具体的就业方向包括党政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社团管理部门,甚至也包括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的非营利性组织等等。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员工的招聘选拔,企业人才的培训方案开发,已经包括具体的劳动关系管理等。当然在这些岗位中所学习的工作一般都是涉及到人力的招聘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评估,薪酬福利的计算等具体涉及到的人力发展相应的工作。三、2019高考志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或者对于一个单位而言,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像企业里面有人力资源部,对于事业单位或者党政机构的话就有组织部或者是办公室这样的部门专门负责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行政事务。其实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这个组织架构也越来越趋向科学化的这种管理方式。所以在现在的这种企业发展中,尤其是比较大一点的企业,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非常健全的,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这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去胜任这种工作。所以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社会经济部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常在,中小型公司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大,因为目前很多的中小型公司,甚至一些初创公司,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是特别完善,然后非常需要专业的人才去进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一个架构。而对于那些已经成熟的比较制度完善的这种公司的话,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以及各方面变动而言的比较小,整体的一个提升空间不是太大,而且制度的灵活性也是受到很大的制约的,对于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提升比较有限。四、2019高考志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顶尖大学排名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18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西南财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居全国所有高校的前3位,在本专业享有非常好的一个学术声誉。1.中国人民大学首先来看一下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这是最早成立于1983年的,之前是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的一个学院。早在1994年的时候,学院就被国家批准为国内唯一的一个劳动经济学博士点,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学科实力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是远远超过国内其他高校的。2.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学,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小牛比较崇高的学术声望。这个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经跟国内很多顶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以及咨询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在党政机关部门以及实务部门之间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近几年做出了很大的改革动作,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跟市场的需求进行对接,在学术声誉以及社会声望方面,近几年的提升非常迅速。3.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专业它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拥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称号的共有5位。西南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下属在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累计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达10余项,省市级以上的荣誉,有30多项,由此可见,西南财经大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成就可见非凡。
导读让名校研究生去做中投公司的行政工作,这是一种浪费?行政岗位不招清华北大硕士?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在微博贴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截图,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绍兴文理学院等大学1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区别于前10名出自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博研究生,唯独第11人是非985、211、双一流的普通院校绍兴文理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一名女生。北青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官网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下方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中投公司每年的招聘分为专业岗位和行政岗位,前者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后者仅要求大专或本科学历即可。据澎湃新闻报道,中投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定义的行政岗位是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的,主要负责安排会议室、预订出差机票、复印文件然后运转文件,这就是他(她)的全部工作内容,而且他(她)没有其他的职业发展路径,只能在行政序列上走。”上述工作人员称,中投公司是市场化的机构,对比国际投行的行政人员,有很多五六十岁的人,中投公司对于行政岗位也是这么定义的。“行政在我们这里流动性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希望就是只要他(她)基本能满足我们现有的工作岗位要求就可以。”上述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感慨到,中投公司此前也招聘过一些好的学校毕业生做行政岗位,但结果是对方干了半年或者一个月就辞职了,这对招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浪费。“所以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希望太优秀的学生来报咱们的行政岗位,我们希望他(她)有一个好的发展。”上述工作人员称,这就好比让一名北大的研究生去做行政工作,这是对人力资源工作的不专业,因为这样的人应该在更适合他的岗位上,“所以我们规定研究生以上是不允许到行政岗位的。”“今年,我们的行政文秘岗只招聘一人,从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的王同学最终成功竞聘。”该工作人员说,王同学在面试时候表现很不错,因此被公司予以录用。希望外界对她的质疑不会影响她到岗任职。中投回应:不存在“萝卜招聘”问题公示一出,就有网友称其存在“萝卜招聘”的嫌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中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应聘中投公司的应届生很多,通过笔试、面试等多伦筛选,最终被技术岗位录取的新员工多毕业于清华、北大,但招聘中并不会限制只招聘某些学校学生。该工作人员说,公司招聘有着严格的流程要求和保密措施,不存在“萝卜招聘”的可能。至于为何官网公示信息一开始并没有说明,之后特意标注了“行政文秘岗”,中投工作人员回应说,是从网上看到了网友的声音,紧急作出修改,希望能解释清楚招聘的差异。网友吵翻了: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此事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中,该名同学所毕业的绍兴文理学院有些“与众不同”。↓↓↓也有网友称,不能片面理解,非名校学生不一定比名校生差↓↓↓还有网友认为,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如果不是行政岗位就另说了↓↓↓招聘到底有没有“猫腻”?行政岗位不需要名校生?网友们各执一词,不过,简历关怎么过却是很多人关心的。此外,还有网友调侃道,这是行政岗位(专业)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综合:观察者网(ID:guanchacn)、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北青报(记者 熊颖琪)等本期编辑:胡程远、沈童睿
12月14日19时,距离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仅剩一周,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学楼内,李芳站在二楼走廊,轻声朗读着手里的复习资料,进行考研的最后冲刺。这名2014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今年要报考一所以化学专业见长的院校的研究生。“我们班考研的同学挺多的,大概占80%,许多人有名校情结,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今年7月毕业于大连一所高校的李辉,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了。作为非应届毕业生,李辉在找过几轮工作后,“无奈地”选择继续加入考研大军。“谁不想多赚点钱?谁不想有更好的生活?但不是名校硕士,竞争力太弱,能选择的机会太少了。”他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希望通过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今年共有165个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全国范围内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则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从报考志愿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个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均超过1万人。也就是说,这12所“名校”吸引了报考北京院校的约1/3考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考生之所以扎堆儿报考名校,“继续深造”和“为了更好的就业”是普遍诉求。HR经理揭开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在安徽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里,一位前HR经理曾抛出“会对非985高校的大学生区别对待”的话题,引起网络热议。这位前HR经理表示,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名义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对应聘者预先设置各种隐性约束。比如,参加招聘会时,他们会把985和非985的大学生简历分开放,离开时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只能“被清理”。对于这个招聘环节的“潜规则”,很多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已心知肚明,许多人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在他们看来,真相虽然残酷,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他们期待通过考研进入心仪的名校,既提升学历,又能在未来为自己增加竞争砝码。曲琳琳已经在某中央媒体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有情怀的理由”促使她在今年8月辞职,专心投入考研大军。“工作中认识了许多专业精进的前辈,他们让我从单纯对文学的热爱进一步发展到对新闻的热爱,要在这个领域立足,深造是必须的。”曲琳琳表示,她此次报考的是国内最知名的传媒院校之一,希望毕业后继续回归媒体领域。她坦言,名校硕士毕业生才有可能在任职单位解决编制、户口等。而这些对于非名校、又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的她来说,“不敢奢望”。“名校+研究生等于更好的就业”,似乎正在成为找工作的“黄金定律”。“班主任告诉我们,学医的话,不考研没出路!”一名医学生在网帖中坦陈他坚定考研的原因,他回顾说,大一新生报到那天早上,有着消化科博士学历的班主任告诫道,准备将来做医生的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因为本科毕业基本进不了大医院,在医院里会让人瞧不起。医学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不读研就意味着不懂研究和创新,无法最大化实现医生的价值。HR经理心中的名校生标签:更聪明、更勤奋、能充当公司门面在职场,许多人认同“学历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学历低的往往连“出来遛遛”的资格都没有。“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亦宣说。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经理范雪柯则表示,名校生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企业在宣传时经常会提及员工的学历情况、生源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谁都想招聘到名校的毕业生。”某国企HR经理邓明表示,录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壮大公司门面,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校的毕业生,也能不断优化员工整体素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由于名校学生自带聪明、勤奋、适合充当公司门面的标签,因此被企业聘用的几率更高。广开才路、筛选非名校优秀人才?HR经理:成本太高一些知名企业的HR经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会收到数十万份简历,确实存在“简单粗暴地”对待非名校毕业生简历的情况。比如,在进行电脑筛选简历的第一步时,就直接设置学校条件,非名校学生无论能力多强,简历也会被筛掉。但依据学校区分毕业生,企业是否担心会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我个人认为,根据每年的人才市场行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够满足招聘需求,就不会担心漏掉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满足招聘需求,会适当放宽对学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职者也不是全无机会。”邓明告诉记者,在大量简历投递而来的情况下,因为筛选成本太高,一定会设置相应标准删除一些简历,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漏掉。王亦宣则表示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不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很难有精力再去甄别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名校学生确实更有优势,但非名校学生也会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王亦、记者何欣对本文亦有贡献)原标题:HR经理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其2020年拟录用公务人员的名单,总共23人,其中女生14人,男生9人。在大众的惯有印象中,国家部委总是对名校的学子青睐有加,许多来自普通大学的学生备受冷落,甚至是连材料的初审都不过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唯名校论堵住了广大普通本科院校学子的晋升渠道,。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次的招录中,在录用名校学子的同时也录用了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如河南大学(1人)、成都理工大学(1人)、青岛大学(1人)、山东财经大学(1人)、吉林财经大学(1人)。录取的名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从学历上来看,此次要求基本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但也招了3个本科生,分别是来自山东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从工作经历上来看,23人仅7人不具备工作经验,其余16人都具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其中时间最长达到15年,在汶上县财政局、汶上县地税局担任过科员,在 济宁北湖区地税局事业编制担任过副科长、济宁北湖区税务局事业编制担任过副股长,工作经历可谓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