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人注意!难考院校排名出炉金画眉

考研人注意!难考院校排名出炉

对于多数考生而言,运气也好捡漏也罢,都想顺利考上一所理想学府,但是无奈现实总是惊人的残酷,一不小心就栽坑了,总是不经意就报上了报比率高或者推荐人数多的院校。今天,为了帮助大家排坑,小编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些难考的院校,希望大家谨慎报考。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特色专业:共35个,分别是经济学、西班牙语、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地质学、核技术、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口腔医学、法学、阿拉伯语等。2、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2011计划”等,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特色专业: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等。3、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特色学科: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4、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共有四个校区,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5个学院(系),开设有124个本科专业。5、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广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特色学科: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简称“南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是“学府北辰”之一。7、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上就是新晋排名前7的难考研院校,希望基础不好的考生谨慎绕行,学霸级别的考生勇敢挑战。

略夺爱

70所高校最新保研率统计,北大清华下滑厉害,保研率是高还是低?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就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2020年保研率最高,分别为47%和43.8%,但是,两所高校保研率下滑较为厉害。而在2019年,清华北大的保研率都超过50%。保研率较高的大学还有这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它们的保研率都超过30%。不过,冷丝认为,与公众印象不同的是,这些名校的保研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而且,这些名校的保研率在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几所名校的保研率情况如下:全国重点高校,保研率到底是低还是高?这恐怕没有统一的答案,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985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北大学,2020年保研率仅有13%,而2019年的保研率却有18.7%。而其他一些高校,保研率也不高,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和安徽大学(14.3%)。以下高校的保研率超过了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该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安徽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该校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以下是保研率为10%以下的高校名单:南京医科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获评A+等级。该校的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南京医科大学设有24个本科专业,1个九年本硕博一贯制专业方向、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方向。目前,在校生总数为1.7万多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还是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2020年,各个高校的保研率到底是高还是低?不知道你怎么看?(注:感谢博雅数据库,本文采用了相关统计数据)

妙叶

美国制裁中兴,芯片产业面临契机,哪些专业考研未来前景好?

美国制裁中国的中兴通讯,暴露了国内芯片行业没有核心技术的短板。且在4月20日,美国商务部确认制裁没有商量余地,要7年后才开启协商模式。我国自行发展芯片核心技术,发展自己强大的芯片产业势在必行。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考研相关专业,在未来将大有用武之地。那么,具体该考研哪些专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微电子学与固态电子学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核与支柱。本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信息光电子学和光通讯、超高速微电子学和高速通讯技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物理、 现代集成模块与系统集成技术。请看以下大学排行榜。微电子学与固态电子学专业排行榜其中,北大、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列三甲。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是多学科交叉、高技术密集的学科,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集成电路开发、电子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集成人才为目标。请看下面的排行榜。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排行榜山东大学、北大、北航为三甲。不过该榜单争议较大,总体而言,北大、电子科技大学、北航、山东大学等在业内实力强大为公认。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学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所以,该学科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请看下面的排行榜。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为三甲。从上面榜单可以看出,该学科上榜的学校基本都是国内名校。另外,小编要向大家推荐一所在电子领域实力强大,而考研难度相对小一点的大学,那就是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该校在电子领域的影响力一流,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未来,我国自行研究和发展强大的芯片产业,需要大量人才,考上相关专业,将大有用武之地。上面的几个专业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你今年考研吗?请注意上面的几个专业。

有间

史上最难的2021考研:被迫内卷,我很抱歉

今天上午9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大幕开启,2021考研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如果说往年的考研是地狱模式,那今年考研就是开启了最难副本。人数或创新高,“内卷”愈加明显从历年的数据来看,自2015年起,报名人数逐年增长。虽然2020年的增长率相对2019年降低了4.21%,但是实际报名人数增加了50多万,达到341万人,首破300万大关。以近几年的增长率来说,2021年报考人数将直逼甚至超过400万。数据来源:教育部近来网络大热的“内卷”一词,原来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说白了,就是过剩的人口投入到有限资源的争夺之中。比如,高校学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从这点上来说,“内卷”用来形容2021年考研,再合适不过了。对一名本科生毕业生来说,常见的“出路”有三:考研、留学、就业。然而今年,考研可能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另外两条路——“留学”和“就业”——都走不通了。出国前途未卜,转战国内赛场然而,对于2021的这批应届生来说,还要不要选择留学、能不能顺利留学,都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外不少高校都推迟了开学时间,新生被迫延迟入学。已经开学的国外高校对于准留学生们来说也是“围城”一般:签证申请遥遥无期,新生只能“滞留”国内,申请入学的deadline一推再推。即使客观条件上满足出国要求的,不少准留学生们也仍处于观望态度。欧美各国疫情管控不力,无法得到全面控制,学生及其家庭都不敢也不愿用健康和生命去“冒险”。加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多少令学生对出国萌生退意。留学不成,想要深造只能将目光转向2021年考研。有能力申请留学的,本身实力定不差,论文和科研项目都不会少。更何况他们还有英语优势,能刷出托福雅思高分的学霸们,大概不会被考研英语难倒。如果他们加入考研大军,谈不上降维攻击,至少也是有力劲敌。找不到工作,不如继续读书至于原本准备找工作的学生,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已经众所周知。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但严峻形势终究无法在短期内缓解。9月15日至12月31日,多部门将对2020届和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集中服务,通过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等七大措施,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或许就业寒冬,还将继续持续。2020年就业形势严峻,这届应届生面对“毕业即失业”无能为力,虽然可能已经经历过一次考研失利,但不得不加入“二战”队伍。2019考研调查数据显示,第二次考研的人数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约6%。今年的341万大军里,有200多万的失利者,再战考研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另一方面,2021年的应届生对面持续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最简单粗暴的应对办法,或许就是继续深造、延迟就业——既然找不到可心的工作,不如干脆继续读书。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2021年考研大纲中,新增了留学生报考的条件: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报考资格的范围扩大,不仅有国内同学的竞争,更有来自海外的同龄人来“抢”机会。图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留学难+就业难,两拨人合流并入考研队伍,2021年考研的人数自然水涨船高,竞争也更为激烈。能分的“粥”越来越少报考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好的高校和专业名额有限,而且要求更加严苛,典型的“僧多粥少”。今年2月,教育部表态,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人,硕士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放到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并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而从已经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高校来看,已经确定扩大招生规模的学校有: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网虽然研究生扩招的规模是近年来之最,但对于基数庞大、增速明显的报考者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名校偏爱推免,统考生哭晕在厕所“双一流”建设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但是,相比统招,“双一流”等名校更偏向推免生这一群体。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半数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与统考生的质量差异明显。图源:中国教育在线虽然教育部规定推免生比例不得超过50%,不过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生计划来看,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的部分学院,推免生比例甚至达到或超过70%。比如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这意味着,有几乎一半的人,在考研大战打响之前,就已经无缘名校的“入场券”了。正是因为逐步升高的推免生比例改变了招生结构,才让许多考研党陷入了“研究生总体规模在扩招,自己报考的专业却在缩招”的两难境地,通过统考进名校也变得更加难了。想要统考进名校,还得看出身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的2020级硕士生新生来源,生源校人数TOP10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均为一流大学。而其他顶尖名校的情况也大多如此。图源: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这就是报考与录取的不平衡:对于许多出身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而言,想要进一步提升学历,考研可能是他们仅有的“救命稻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霸加入了考研大军,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逆袭”之路愈发艰难。名校学生可以组团备考,有疑问可以问老师、问学长学姐;普通学校考生孤独刷题,能从同学和前辈那里获得的资源相对有限。有问题只能在论坛求助,却只等来两个字:同求!好不容易冲过了笔试线,复试里的英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还在等着。专业课和英语的差距,普通院校和名校有多大不言而喻。综合素质测试这一环,当导师问起“发表过什么论文?”“有什么科研经历?”如果你没有拿得出手的回答,就好像找工作面试简历技能里只写着“精通word”一样尴尬。此外还有课外实践经历、出国交流经历等等,普通院校的学生机会本来就不多,再努力比起名校学生,也只能看看而已。即使个人能力已经非常出类拔萃,正如同企业招聘时,HR总会对名校生高看一眼。高校老师在对学生情况同样不了解的情况下,本科的出身多多少少会成为横亘在考生面前的一道坎。疫情之下,2021考研的时间比往年推迟了一周,但退无可退的考研人,已经被逼上了悬崖,面对史上最难的考研之年,不禁要问:“我还有机会吗?”免责声明:数据来自软科,在此鸣谢,侵删

万物亦然

考研人数将突破422万!扩招带来了哪些急需调和的矛盾?

本文系募格课堂 作者:浴火凤凰自1978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经过加快发展期(1981年~1985年)与调整改革期(1986年~1991年)后,1992年开始,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深化改革与积极发展期,研究生教育开始连续扩招。以硕士生招生规模为例,2000年全国实际招生人数为102923人,将近1982年的10倍;2003年全国计划招生数为270000人,是2000年的2.62倍、1982年的25.1倍,这一数字还不包括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考研人数及录取人数持续上涨。2020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突破300万人!然而,我国虽然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人数看起来数量庞大,但从全国人口数量来看,其实占比很小,因此,研究生扩招的脚步并不会就此停止。2020年5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2021年研究生继续扩招!更有相关教育机构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将突破422万!01、研究生扩招给教育系统带来新变化如何认识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制订相关对策,这是当前研究生教育领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研究生持续扩招所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研究生教育系统与环境关系的变化。一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大规模扩招之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结构单一,所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科研型人才,学习方式主要为脱产的全日制学习。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教育类型也日趋多样化,除全日制教育外,非全日制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复合性人才,这部分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二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功能发生了变化。与结构的多样化相适应,扩招带来了研究生教育系统功能的变化。过去研究生教育主要为教学与研究机构培养人才,规模很小,因此,对社会的影响力有限。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的人才的流向越来越多元化,更多人才流向了教学、科研以外的单位,研究生教育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从清华大学公布的2019年就业报告来看,硕士毕业生近90%选择的是就业,就业最多的单位是企业单位,清华学子更倾向于民营企业和国企,占比分别达到了37.3%和35.4%。三是研究生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发生了变化。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各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与各个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生教育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与环境的相关性越来越强。研究生教育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由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转变。02、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结构性矛盾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今天,研究生教育效率还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就是制度创新明显不足,导致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矛盾。首先,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由于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项资源没有也不可能与规模保持同步增长,因此导师队伍、教学与科研设施、科研经费、住宿保障等方面的资源紧缺日渐突出,人均资源有下降的趋势。以导师队伍为例,1998年导师平均指导研究生数为2.67人,1999年为2.89人,2000年为3.39人,若加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个导师指导的人数应该更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根据测算,目前,全国有44万左右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15年,研究生导师人数只占到研究生在学人数的19%,也就是说每个研究生导师平均得带约6名学生,到2019年每个导师平均带学生的数量上升至7名,一些热门专业以及经费充足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达到几十人。以研究生住宿问题为例,研究生扩招导致住宿紧张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有93%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到宿舍,但2020年,登记已有200多名全日制研究生未能申请到宿舍。据中国医科大学一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介绍,由于学校宿舍紧张,仅给全日制临床学硕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按照国际惯例自己解决。该生表示,如果除去租房,每年就至少需要12000元花费,加个生活费,每月至少2000元。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他可能放弃入学机会。以上并不是个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样对部分研究生不提供住宿安排。其次,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即质量问题。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一直是一对矛盾,一般来说,在各项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规模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质量的降低。根据网易《新闻数读》栏目统计的数据显示,2002年~2009年,我国博士未正常毕业率在58%~60%区间。2010年到2017年,该数字已从60%上升到65%,其中2016年达到66%的峰值,2017年全国预计博士毕业人数为16.9万人,但实际毕业人数仅为5.8万人,毕业率仅为34.3%。2003年全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96231人,实际毕业生数92241人,延期毕业率约4%。到2018年,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604003人,实际毕业生数为543644人,延期毕业率上涨到近10%。因此,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能否以及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了非常现实的问题。再次,规模的扩大和类型的多样化,使管理的难度空前增加。原来过分强调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造成管理负担过重、管理效益下降与管理成本上升。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招生录取、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管理手段等都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03、推进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五个创新”规模快速扩张给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原有的制度条件下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一是推进办学机制创新。研究生教育系统不仅要满足政府的需要,从政府获取资源,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从社会获取资源。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更多地考虑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资源消耗很高的教育,由国家财政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费用,政府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高校自身也不可能承受。教育规模的扩大使这种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来多方面筹措研究生教育的经费,通过有偿教育以及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020年5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主要面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根据这些需要,充分发挥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并在这个前提下,实现办学资源来源的多样化。二是推进选拔机制创新。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这种用一次性考试选拔研究生的方式,既不利于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实际需要选拔人才,也不符合当今对人才质量的全面性的要求,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当前,普遍的建议是实行“考试选拔+专家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对考试方式与内容以及录取标准实行改革,加强导师在选拔研究生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改“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研究生教育过程应注重弹性化,适应多样化的需要,按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建立有效的淘汰制度。三是推进培养方式创新。早期研究生教育培养采取“学徒制”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个性化与非正规化,但受导师学术水平、人品道德等因素的制约,培养效率受到很大限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在美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培养过程程式化、课程计划一致化、教学管理统一化。这种模式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而又能发挥教授在培养中的作用,为较大规模开展研究生教育和使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满足社会需要奠定了基础。此外,还逐渐出现了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协作模式)与教学式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要,除改革学徒制模式与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的专业模式以外,还应积极鼓励“产学研结合”的协作培养模式,使研究生教育更加弹性化与灵活化。同时,还必须强调多个导师的联合指导,以发挥整体的优势。四是推进管理体制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深深地打上了计划体制的烙印。在这种体制下,管理权限过分集中于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和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系统趋于复杂,管理事务空前增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若仍实行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势必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与管理效益的降低,只有管理权力中心下移才能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益。从宏观上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心必须向培养单位转移,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化;从微观上看,在高校内部,重心必须向院系转移,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五是推进质量保障创新。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与研究生教育向开放系统转变,通过传统方式不可能有效控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必须进行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突出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监督体系,完善质量评估制度。虽然研究生教育不能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但社会的提出的需要已成为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毕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所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抢手程度基本反映着社会对某所院校毕业生素质的综合评定水平。所以,要发挥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调动用人单位等社会相关力量,同时通过政府的监督作用,共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异教徒

考研报名接近尾声,部分985、211院校专业报名低于预录取人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论一下20考研可能招不满的专业。从10号预报名开始到现在,10多天过去了,根据研究生招生网站的相关预测,考研正式报名已经大体上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许多学校也即将公布相关的报名数据,同样根据研究生招生网的内网显示,985和211院校的一些专业的报考人数远远没有达标。而今年客观来讲很多专业课变动较大,如果所复习的专业课大纲和教材与以下所列举的学校相吻合,而自身专业课变化特别大的话,不妨考虑一下以下学校的冷门专业。部分985、211院校专业报名低于预录取人北京大学比如说985院校: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清华大学的化学、化学生物学(制药)、集成电路工程(专硕)、大气科学、软件工程(专硕)专业。复旦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硕)、集成电路工程(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全球环境变化、图书馆学、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北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央民族大学的数学、学科教学(数学)(专硕)、学科教学(物理)(专硕)、光学工程(专硕)、民族法学、法律(法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的数学、生物物理学、力学、化学专业。中南大学材料工程,山东大学的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生物质化学与工程、革制品工程与材料、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厦门大学的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工程(专硕)专业。东北大学的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化学工程(专硕)。兰州大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还有就是211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中央民族大学的外国哲学、宗教学。河北工业大学的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中国传媒大学的物电、互联网信息(通信的一个方向)。但是211大学目前公布的信息并不多,希望这些信息能给大家提供到一点帮助。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学习交流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是是非非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中国第一所芯片大学即将问世,能否打破僵局?

文/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导语:华为是中国一家伟大的民营公司,在世界享有盛誉,但是,也受到很大的技术限制,比如芯片方面,遭遇MG屡屡“卡脖儿”。要知道,华为每年的研发费用超过千亿,却还有如此境地。可想而知,芯片方面我国技术层次的落后。芯片面对MG打压,华为没有屈服,我们更没有我们打垮。技术革新被逼上了绝路,我们需要科学技术的真正提高,尤其是芯片方面。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成立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研究所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龙时兴,在“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上面宣布:将在南京成立一家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2020年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有个专门研究集成电路的大学,顺应时代要求,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难题,为了围绕产业的发展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有着明确的定位目标不一样,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的问题。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筹备其实,我国也有不少学校集成电路专业实力不凡。一、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国最权威高校联盟——“九校联盟(C9)”成员,“华东五校”成员。复旦大学总体来看,复旦大学的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和医学类专业,工科专业很差。但是,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却可以与清华大学比肩,甚至更胜一筹。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微电子,尽管在学术上并不是很强,但是,在经济实用上,确实成就最高。中国五大集成电路公司老总,有三个出自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大学有7个微电子教授资产过亿,其中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主任闵昊,还兼任华虹的总经理,资产超过6个亿。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全国第一个申请“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并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大学。复旦大学抢得先机,在资源上取得优势。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生招生方面,考研的专业课科目有模拟电路、数字逻辑、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全国重点大学,在国人心中与北京大学一样,是全国最高等学府,而是在计算机领域领先全国。清华大学的“姚班”和“智班”,更是计算机界的精英班。除此之外,微电子领域也与复旦大学一同,领先全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微电子领域处于第一档次!清华大学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齐名,无论是什么机构的排行榜,都能稳居全国冠亚军!假如说清华大学“姚班”、“智班”在计算机领域全国第一,那么能撼动第一位置的,也只有北京大学的“图灵班”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计算机领域也能领先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均进入A类学科行列。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微电子领域,处于第二档次!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国立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和台湾国立交通大学同宗同源。上海交通大学,是以工科和医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当然工科实力强大。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实力也并不弱,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均进入A类学科行列。上海交通大学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在微电子领域也是仅次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领域,处于第三档次!上海交通大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是微电子领域的强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属于第四档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属于第五档次。小结在微电子领域,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九所高校是全国强校,再加上即将成立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相信我们的重视程度,会令我国在芯片领域的找到突破点,不受MG控制,打破僵局。据悉,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刚毕业硕士的起薪,一般复旦大学就要比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成电、西电高百分之五十,当然是平均水平,个体的特殊情况例外。你觉得我国能否打破僵局,在芯片领域有所成就?你对即将成立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有什么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民知力竭

能否解决芯片之痛?南京拟建集成电路大学!相关专业明年值得报考

今年是多事之秋,对于芯片和集成电路行业来说更是这样。发展遇到阻碍的不是哪一家公司,而是全行业全产业链。俗话说危机危机,是“危”也是“机”!这不,全国有实力的大玩家都迅速调整产业布局,进军芯片行业,甚至连中科院都公开宣布要进军光刻机,以行业卡脖子需求为研究任务,立下军令状誓要解决行业之痛国之难!南京更是似组建成立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培养相关行业技术人才。比亚迪老总说,光刻机是人造的,又不是神造的!这话糙理不糙,再难,它也有可以攻克的途径,中国被动跟踪先进技术那么多年,有很多都已经自主掌握了,所以甚至国外媒体都感慨,这一次封锁,搞不好会把中国人的芯片技术给逼成了,到时候就麻烦了。所以从大局上来说,自主攻克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全产业链技术,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正是一个“风口”,学习芯片相关专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肯定也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好专业!成立新大学解决人才奇缺现状任何行业,如果要缺,缺的首先是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不管是带头大哥也好,还是跟随的大量普通研究人员,都是阻碍技术的进步和难题的攻克。当前,按照我们的规划,在2025年,芯片要实现自主供应70%以上;而按照《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量就会达到75万人。而当前已有相关人才仅有50来万,现年均毕业的相关应届生也就3万多人,掐指一算很容易就能看出人才的短缺有多么严重!也是基于此,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时龙兴在近期一次行业峰会上提到,南京将会组建成立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并称此所大学与传统大学有一些方面的区别,更具有行业行色。人才争夺很激烈由于集成电路和芯片相关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市场各大佬现在正在到处挖人。见人就砸钱,成才的和正在成才的都抢!有小规模公司甚至抱怨说除了老板外,其余人都被人才猎头盯上了!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用说了,在今年疫情应届生就业如此困难之时,芯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一生难求的情况,甚至在半夜都有人求着签合同,薪酬待遇都好说!不信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最难就业季,芯片行业毕业生遭疯抢,半夜3点万求签就业合同等新大学太久,有哪些学校的相关专业不错呢?虽然说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的建成还要些时日,对于即将考研和明年高考的小伙伴们可能已经等不及了,因为回头风口过了,行业成熟了,机会就没有那么好了!那现在的高校中,有哪些学校的芯片产业相关专业不错值得报考呢?其实芯片只是我们对集成电路的俗称,所以从专业上看,只要专业名称里带有“集成电路”或“微电子”的字样,这个专业就肯定与芯片产业有关。按今年的调整,集成电路还会提设成一个一级学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这个专业还是2003年才开设的,2012年调整为特设专业,目前也只有40来所高校开办了这个专业。2003年、2004年和2009年,教育部批准了三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其中:第一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九所高校第二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七所高校第三批: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福州大学等五所高校。其他相关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与芯片紧密相关的专业,像上面的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是很不错的。另外还有一些专业也相关,但大家选择时应注意专业的侧重不同,比如像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虽然与芯片产业相关,但可能偏理论研究,所以要选择一定要判断学校的办学方向。结语当前芯片产业所碰到的难关,相信一定会在若干年后顺利渡过,并且说不定会因此次被卡脖子而发展得更加红火。在最近这几年,选择这个专业应该是有额外的红利的。来也来了,看也看了。转发不掉肉,关注更有情!

其死若休

电子类专业最好的60所大学排名,考上前10所就到赚了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时代所产生的学科,主要包括物理电子学、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微波技术等专业,主要培养集成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当然,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学科,每个学校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方向就业前景也不尽相同,对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来说,除了考研、公务员以及一些事业单位外,更多的只能从事一些电子产品的销售工作,因此毕业薪资还算比较高。电子信息类专业情况如上图,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情况,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专业最热门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其次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而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每年也有较多的毕业生。从毕业生的薪资上看,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月均超过1万,但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其次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薪资也非常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五年的平均薪资也达到了9K以上,反而最火的电子信息工程因为毕业生人数众多,平均薪资最低。电子信息类最好的大学排名当然,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与毕业学校具有一定的关系,小编整理了60所电子信息类专业最好的大学,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电子信息类专业最好的大学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它们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教育部评为了A+学科,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只被评为了A级。电子信息类最好的大学排名从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上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一流建设学科的大学有5所,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中山大学,但中山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排名比较靠后。从最好的前十所大学看,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外,非985大学有两所,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还是比较好的,要是考上了可就赚到了。电子信息类最好的大学排名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的课程主要集中要物理层面,如半导体、光电子、工艺等,因而要找一个对口的工作还是比较难的,但相比其他的专业还是要好很多,每年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都有一定的岗位需求。另外,对于这类专业,小编比较推荐读研,目前电子类专业硕士以上的毕业生工作、待遇都还是很不错的。一个赞就1分了,还是每天都求一下吧!

夏礼

考研重大调整!新增第14个学科!

日前,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圆满结束,在这次会议中,有两个重要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议:1:我国决定将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也就是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什么是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设立交叉学科的初衷其实很多的学科,都应该划归到交叉学科中。比如:像人工智能,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科学(比如算法),必然还会跟哲学(逻辑性)、脑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学科交叉。而且在当下的产业、科技背景下,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数分布在交叉学科领域,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下。所以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是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层次的变革。交叉学科的兴起是必然趋势其实,交叉学科很早就已经引起各大高校重视:2006年,北京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涉及的主要学科包括数学、化学、生物等。北京大学先后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自主设立了“数据科学”“纳米科技”“整合生命科学”三个全新的交叉二级学科。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Med-X研究院,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影像医学、核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学科。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解决了多个重大医学工程问题并形成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也体现了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交叉领域的成果往往也比单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具有应用价值,所以,这个新增的学科门类在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