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业介绍国际关系(英文:InternationalRelations)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 1. 当 代 国 际 关 系0 2. 美 欧 日 发 达 国 家 关 系 研 究0 3. 大 国 关 系 及 中 国 与 周 边 国 家 关 系考试科目① 1 0 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② 2 0 1 英 语 一 或 2 0 2 俄 语 或 2 0 3 日 语③ 6 1 4 政 治 学 概 论④ 8 8 6 国 际 关 系 史近三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5 55 90 90 3452020年进入复试11人(最高分413 最低分378)2020年统考录取了7人 (最高分413 最低分388) 强军和少干计划各一名2019年复试分数线;55分、55分、90分、90分、总分345分。2019年进入复试8人(最高分408,最低390)二名士兵计划2019年统考录取5人(最高分408,最低391) 一名士兵计划340208年复试分数线;50分、50分、90分、90分、总分345分。2018年进入复试5人(未公布个人分数)2018年统考录取4人(最高分393,最低359)国际关系参考书约瑟夫奈的《理解国际冲突》必读 这本导师很喜欢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国际关系史》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上这些都是必读的 少一本无法覆盖考点如果有精力 以下这些都需要看 当然 可以以北大的为先为主一、政治学概论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三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9.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0.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12.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13.[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著:《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114.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燕继荣老师的《政治学十五讲》编写的非常的系统,建议在复习的时候以此为主线。二、国际关系史1.《国际关系史》上册王绳祖武汉大学出版社(可参考法律版)2.《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3.《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4.《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作者: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5.《国际关系史》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6.《国际关系史纲》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法律出版社2020年考研真题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1.文化霸权2.转移支付3.沙里亚4.国际战略5.地缘政治6.伊斯兰恐惧症简答题1.简述主权与治权的关系2.举例说明世界各国不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3.简述加泰罗尼亚独立问题的由来和发展4.何谓“中美脱钩论”论述题(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做3、4题,其他专业做1、2题)1.论述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的关系2.有观点认为当前民族主义回潮和分离主义抬头,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谈你的看法3.回顾欧洲一体化进程并讨论其前景4.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作用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武装中立2、陶德曼调停3、参与和拓展战略4、RCEP二、简答题1、拿破仑三世对外政策2、20世界20年代欧洲同盟体系的形成3、38线由来和影响4、金砖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三、论述题1、东欧剧变原因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国际挑战和应对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第一,对于跨专业同学,应该先以国际关系史作为复习入口,因为难度小、压力小,可以先熟悉细节再图拔高;对于本专业同学,则应该在国际政治学的基础上夯实国关史知识,先把历史整体过一轮。第二,参考入门教材,按照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顺序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三者的次序最好不要打乱。第三,精读国际关系史,在梳理政治学概论几个科目框架的同时,有意识把国关史和政治学概论两者交叉。第四,对政治学概论进行第二轮复习、拔高。第五,复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六,第三轮复习国关史,重点放在用政治学概论的概念解读国关史,方法是练习历年不同学校的真题。至于具体每个阶段的时间则因人而异,但具体原则是“入门要慢夯实基础”“拔高靠刻苦阅读总结”“做题目标是熟练答题框架”。此外,《国际关系实用手册》对总结名词解释很有帮助,费正清关于中国的几本专著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政治的相关问题。在复习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时事,例如重要社论、官方文件、国内外时事评论都应该当成是每周的必修课。如果学有余力,可以略读《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国家与社会革命》《变动中的政治秩序》《世界民族主义论》等等。此原文来自公众号【PKU燕园考研联盟】,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考研这件事,我们要做的不是埋头苦读,被轮番复习搞的焦头烂额。今天,我们就考研政治给大家介绍一个更高投入产出比,安全得到性价比高分的方法。那就是任燕翔老师的“考研政治安全屋“。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任燕翔,山东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后,妥妥的学霸级人物。考研政治老师-任燕翔曾当过高校普通老师,2011年4月正式加入考研政治辅导行业,从业近10年的任燕翔老师,结合严谨的科班教学体系,及线上考研辅导,为各位考生独家打造“考研政治安全屋”。那么究竟什么是“考研政治安全屋”?它拥有独创的考研政治知识体系,让你轻松、自在、安全地在考研政治上应用,助你拿到性价比考研政治分数。并且安全屋的布局和体系着眼点绝不只是政治一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对标准化考试的理解不局限在努力和时间消耗,更加崇尚高端勤奋。经过精心计算的投入回报比,复习的时机和节点,都会在课程里呈现。“考研政治安全屋”的总课时在100小时左右,课程安排如下:●复习安全体系(1讲)●马原逻辑关系入门(4讲)●马原结业班(8讲)●毛中特专业突破(12讲)●史纲思修快进班(8讲)●选择题高配班(6讲)●主观题答题技巧班(3讲)●时政一点通(4讲)●复试调剂系列(4讲)其中考研专业院校选择指南第一讲一般于考研年的一月份开课。在复习考研政治的时间安排上,每周大约需要有1-2小时,可以积攒,但不能攒到最后1个月,大后期并不需要背卷子。“考研政治安全屋”的配套教材是随课发放的,包含三本正式出版物和若干内部电子讲义。其中更有2020年3月任燕翔老师最新出版的图书《考研政治安全屋:知识体系与考试运用》。除了线上固定课程以外,同时配合燕翔老师的安全屋微信群,任燕翔老师将会亲自坐镇群内,不定期答疑、分享他对复习的认识,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除此之外,任燕翔老师还会对专业院校做一些个性化的评估,可以让考生避开一些不专业的学校与专业。考虑到广大考生的自主时间安排,任燕翔老师的考研政治安全屋在腾讯课堂授课。并且可以无限回看,巩固理解。如何加入考研政治安全屋?关注“任燕翔”老师公众号,点击”21安全屋”,即可完成。进屋标准价格799元,不定期会有一些优惠券,拼团等活动。祝大家考研政治安全拿到性价比分数,我们屋里见!
学习除了勤奋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复习、笔记、作息时间、辅导班、辅导书籍、听课等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很重要。这里是几百个清北学霸连夜总结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篇:学习习惯01关于预习预习时,先以章节为单位通读课本,了解大概内容,插图、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注脚等不要疏漏。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用铅笔画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解或课前找同学讨论。对于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可以在纸上列一个图表,分层次讲知识点列举出来。养成超前学习的习惯:一般在一个学期刚开始,甚至在学期开始前的寒暑假,就借来课本,进行预习。02关于听课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速度。不同学科的“听法”:理科边听边想,老师讲解的顺序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文科比如政治,应注意听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上课45分钟抓重点听,就根本不会觉得很漫长。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不要只顾埋头记笔记。5分钟的课后静思=50分钟的课后复习。03关于做笔记根据不同科目特点做出不同形式的笔记。能画图的就用图形表示,能标注的就标注一下,不要把时间都放在笔记上。消化吸收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这才是最重要的。当老师板书很少的时候,一定要紧跟他的思维一起思考,同时要迅速捕捉到他关键性的语言并记下来。当听课与记笔记发生冲突时,一般以先听懂老师对问题的分析为主。04关于复习知识相对完整的时候再进行复习。复习的时候要重点看自己不会的东西。不死记硬背所有知识,而是去抓住各知识点问题的实质,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低程度。“目录——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复习法。复习时,要把握书本,紧贴书本。文科类课程期末复习非常重要,而数学、英语等课程,重在平时下功夫。复习环节把握好两点:一是时间,二是频率。第二篇:学科学习01关于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完整的特质也在逐渐形成。语文将会严重影响你个人的未来发展。具备一定的语文鉴赏能力是具有长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前提。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学素养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形成的。必须多阅读,多使用各类工具书,多练习写作技巧。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从《青年文摘》中我学了不少的新的东西。一定要注重自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锻炼,它是“学以致用”的主要体现,有很强的社会功效。02关于数学数学是所有学科中逻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也是最难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由于它变换的高深莫测。超前一步,要迫使自己走在老师讲课的前面。重在基础和“一遍做对”。难题解答主要靠平时思想方法的积累,我对难题的态度是挑着做一些,点到为止。数学逻辑性非常强,平时在学习中判断题目或分析问题尽量不要去想当然,追求有理有据,把起因、过程、结果想的清楚。把自己做题的心得写下来,每次考试之前看一遍就能对自己了解许多。数学的特点是课本上的知识讲解不深,需要通过做大量习题加以巩固提高。《数学精编》是很好的课外习题集。遇到一个好题目,好好研究。一定要注重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往往图形比数字要直观的多。重视经典的例题,而且要精做题、会做题(会挑题、会总结题目、会举一反三)。数学就是建模的过程,就是把欲求解或求证的问题化为已知模型的过程。03关于英语要想提高英语语感的准确度,需要大量的阅读。英语一定要“见多识广”,多看一些英语文章。广泛阅读各种英语杂志。对英语课文我先分类再阅读(人物传记类、故事类、戏剧类等)晨读要保证两点:一是有充足的时间;二是要坚持不懈。多读以增强语感,多记单词增加词汇量的情况下,定时练题。04关于理、化、生物理题都是对知识点进行考察,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准确掌握。对于物理,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想”,每做一道物理题,我会紧紧盯住题干,看上二、三遍。我几乎花一半的时间在思考上,物理不同于数学,必须弄清楚其中的意义才能做出解答。只有基本概念和规律弄清楚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是学好物理最基本的要求。物理考试三种基本题型:定量计算、定性分析、概念类型题。其他的同学既然能学好,就说明它不难,所以我也一定能学好。对于公式我一边做题一边记忆,用得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学习未来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探秘的过程。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物理是最好的方法。化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开始最重要的是掌握化学公式的概念,还要深刻理解。化学中各种细小知识点非常多,没有耐心和细心很难学好化学。把握知识脉络是学化学的关键。不一定每个实验都可以亲手做到,这时,我就想方设法找相关视频看。熟练就能学好化学。熟悉各种方程式,各种物质的性质;在练习中开拓思维空间。刚开始学习时就要下功夫记忆,千万不能拖。附高考阅卷老师的建议:现在的考试是电脑阅卷。哪怕是高中最普通的月考,也全部都是电脑阅卷,学生需要使用答题卡,然后需要对选择题进行涂抹,还需要贴好自己的条形码来辨别身份。而考试之后,也只需要把自己的答题卡交上去就行了,卷子可以自己带走(国家正规考试除外)答题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选择题部分,一个是主观题部分。这两大部分是完全不同的,在评卷子的时候,使用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很多学生也不理解,认为只要自己的题目做正确,难道还能不给我分不成?可是,真实情况是,如果自己答题习惯很差,那真的有可能做对了,也不给你分!选择题一般都是用2B铅笔涂的,答题卡上有专门的部分给你涂,而在旁边一般会有正确填涂方式的示范。但是还是有很多考生错误的涂了答题卡,而错误涂卡的答题卡,最后在机器上显示的就是以下这个样子,没有把方框涂全的或者很轻的,都有可能被机器误判,机器不一定能扫描的出来。因为选择题填涂丢分的,在我教的学生里,每年都有很多,实在是不鲜见。高考所用的答题卡扫描仪,比平常用的灵敏很多,但是这样的仪器只能识别完美填涂的选择题,高考中如果出现意外,那真的太吃亏了。一定一定要练字,不管孩子现在是哪个年级,除了字已经写得特别好的,其他的人一定要每天练一点字。如果在高考的时候,有一手赏心悦目的字,那最少可以给自己加五分,如果没有那最少会给自己减五分。而且不仅仅是心理分,字迹还会直接影响老师的判卷,老师如果看不清楚,那就算是误判了,也没有人能说什么,但对考生来说就太亏了。下面是考入北大的屈航先的发言,大家可以看一看,看看能否悟出什么?我是十四班的屈航先,今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回想自己在安阳一中奋斗的这三年时光,我也有很多经验教训要与台下的同学们分享,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你们帮助,我的教训可以给你们警醒。首先,当然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不同的成功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却千万不要照搬,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点我认为普遍适用的学习经验,大家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来采纳。一是全神贯注,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高中阶段,我们学到的知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课堂,课后的练习也只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因此,课堂上片刻的跑神造成的损失,是课后下很大功夫都难以弥补的。另外,老师在上课前都会精心备课,研究教材,用多年的教学经验挖掘一节课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并在讲课时体现出来。对高三复习中的大家来说,一轮复习老师最后一遍串讲所有知识点,正是你们补上自己前两年学习的漏洞和短板的最好机会,所以,上课认真听讲,重视老师传授的每一句话,会让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勤于思考,认真钻研习题。高考复习的内容多,难度大,课后做题和上课认真听讲同等重要。大家都是高三的学生,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应试教育离不开题海战术。但要让大量的训练取得最好的效果,必须时刻保持大脑的活跃,不能为了刷题而刷题,片面追求速度和题量。对于每一道题,特别是老师推荐的好题,要钻研吃透,要十分清楚出题者的用意,解题的思路、切入点,做题需要调用哪些知识点,最好达到能给别人讲清楚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解题技能,做到游刃有余,熟能生巧。三是重视错题,积累经验教训。重视错题有很多种方式,建立错题本是最普遍的选择。但要注意,错题本不能只是在抄错题的时候才派上用场,而要时常翻看,时刻提醒自己哪里容易出错,真正做到错过的题避免再错。对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是一个学习节奏比较慢的人,而整理错题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我没有选择专门准备错题本。但我在每次做错题之后,都会第一时间借助参考答案,弄明白自己的思路哪里有问题,然后再独立按照正确的思路把题目多做几遍,也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高中阶段每次考试,我虽然因为做题速度问题,有时不能写完整张试卷,但我基本可以保证写上去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这和我重视错题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前面说到我是一个学习节奏很慢的人,卷子也经常写不完。从我分科到文科班以来我的班主任老师就一直提醒我,要通过多刷题来提高写题速度,但我一直置若罔闻,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懒,不愿意下苦功夫。直到高三的最后几个月,我的成绩依然是忽上忽下,而且始终挤不进最前几名,到那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真的开始埋头做题,尤其是数学这一科,基本上是一天两张卷子。说实话,这样做见效真的很快,最后我做题的整体速度算是提了上去,并稳定了下来。我说这些就是想提醒一些做题速度慢的同学,提高速度没有什么捷径,你必须在保证做题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多刷题,千万不要用自己正确率高做借口逃避刷题。只有那些速度与正确率兼得的学生,才能在考场上赢得胜利。然后我想谈一下低谷期心态的问题。低谷期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长短不同,我自认为低谷较长,基本上贯穿了高考前的四五个月。我觉得你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遇到低谷,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哪里有问题,或者是心态上是不是有什么变化。其次,既然是在状态不佳的阶段,就不要让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一次次打乱你的阵脚,你需要做的,只是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把做错的题,不会的知识点弄懂,让每次考试都有收获,一点一点熬过这个时期。最后,即使是在低谷期,即使是成绩接连不理想,你也不能因此降低你的目标,看扁你自己。高三是高中长跑的冲刺阶段,熬过低谷其实靠的是一直撑着你的一口气,一旦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口气就泄了,你也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了。很多人说考上清北的孩子有天赋,其实天赋背后,是良好的习惯和方法,以及内心有一种梦想和动力,并且坚持不懈!让清北学霸指导激励孩子,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大,追求梦想会越来越有动力!
写在前面经验帖这类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备考路上还是看自身适合哪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记这句话,以下内容纯属参考~个人情况本科毕业于中部地区某综合类211新闻学专业,决心考研的过程中也曾考虑过跨考国际关系或者社会学方向的学科,本以为最终会加入到跨考大军的行列中,决定继续留在新传的原因确实还想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以及在毕业后短暂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身边萦绕的烟火气并没有消磨掉太多我对的媒介与社会这一方向的兴趣,反而愈发浓厚,可以说缘,妙不可言吧。我是在职备考,4-6月属于前期准备,7月份正式进入备考状态。初试成绩:368分,其中政治78分,专业一127分,综合成绩14名拟录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备考过程初试分为政治、英语、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四门科目,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四门科目的备考经历和参考书目吧,希望对正在看这个帖子的你有所帮助。政治一战政治68分,二战78分,主要差距在选择题上。第一年政治选择题36分,第二年47分。可以说在大家基本都把第二卷的宝压在“肖4”和徐涛的前提下,选择题会成为拉开分数的关键。我是9月份开始的政治复习,我觉得应该跟大部分人的经历差不多,初期结合十年真题去刷肖秀荣1000题。因为我本身是文史类考生,对马原、史纲和思修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没有买精讲精练,还是建议文史类基础不好的同学买一本,结合1000题去刷,效果更好。关于十年真题我建议前期还是做一做,一方面会让你明确考场上的真题难度,另外真题做得够多的话你自己对政治命题的一些“惯例”也会更明确。具体到刷题过程的话,九月份的时候我会每天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复习政治。每天定量安排50道单选、50道多选,做完之后对答案并整理错题。我个人觉得整理错题是政治备考当中我自己的一个比较有用的小技巧,会极大的降低后期错题的重复率,因为政治选择题比较接近与零敲碎打的知识点,很容易在形成短暂记忆之后被新的记忆点覆盖,就会重复出现错题。所以在前期适当的对高频重复错题进行整理并记忆是十分有必要的。1000题反反复复刷了三遍之后,大概也就到了11月份了。这个时候我政治复习的时长每天在3小时左右。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整理当年的时政热点、最新政策,还有当年重大周年纪念事件,主要是为了应对单选题的15、16题,多选题的32、33题以及史纲、毛概和形势与政策的题目,像2019年的政治命题就包含了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些周年纪念大事,需要提前准备。另一方面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市面上会陆续出版各类“名师”模拟卷,关于考前模拟卷我的看法是大范围覆盖、小范围回顾总结。我是把市面上有的能买到的以及能找到的各类资源全部做了一下,可以说从11月到考试前我大概做了有100套左右的模拟题,这里我挑几个觉得比较不错的推荐给你们:肖秀荣8/4套卷(不必解释了,抓紧上车)徐涛8套卷(比较重视当年热点和经典知识,但是卷子之间选择题分数有的时候会差很大)米鹏6套卷(这个命题很难,尤其是选择题,慎重,会极大打击复习积极性)余峰四套卷(命题比较刁钻,适合后期用来查漏补缺,毕竟每年选择题总有那么几道听都没听过的东西)说一点自己比较浅显的看法,有一些小技巧通过做题是能积累出来的。像马原的题目基本在认识论和辩证法中出题,今年考的是辩证法,那明年基本就是认识论的题目。此外,今年的命题中关于“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话题也一定会有所涉及,需要针对性的整理一下。总的来说,政治需要下功夫,但也别下太多功夫,毕竟性价比没那么高的科目,能大差不差的保证选择35+二卷28~32之间就可以了,时间充足还是多花在专业课上。另外真诚的提醒各位卷面书写不怎么美观的朋友,有空或者学不下去的时候不如练练字,真的管用。英语说实话我个人英语水平非常惨淡,四六级都是压线飘过,今年英语二73分的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也处于不够看的一层。关于英语的学习我本身下功夫不多(可能还没政治多…)。我本人备考英语的环节也即是简单的三部分组成:单词+真题+作文。单词背诵的话我用的是扇贝单词,从5月开始背单词,每天150词一直坚持到了考试前。选的单词书是大纲单词,就一直背一直背,加强记忆印象。背完前两遍之后我开始做英语二的历年真题,在刷题的过程中我是严格按照考场作答顺序来模拟的。我自己的顺序是阅读、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关于作文,因为英语二是图表作文,相对而言模式和框架要更清晰一些,我结合市面上的作文指导书还有每年官方答案里的范文总结出了一篇写作模板,然后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开始把这个模板带到此前历年真题中去尝试代入材料内容写作,然后再进行微调。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下我用的书吧:2011-2019英语二真题(必做,至少刷三遍)考研真相(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同学,逐词逐句解释,真的很实用)王江涛作文必背20篇扇贝单词以及何凯文考研英语公众号的每日一句(睡前读)我的英语备考环节比较零散,基本是靠小时间积累撑起来的,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睡觉之前这样的时间,碎片时间真的要好好利用!公共课这一部分我觉得主要靠个人积累,只要坚持下来、方法对了,结果应该都不会太差。两门总分达到145-155之间的话公共课就不算拖后腿了。02 专业课复习如果说公共课是你通过初试的基本要求的话,专业课则决定了你是否能通过初试,以及你能超线多少通过。而专业课的复习也是整个初试备考阶段需要花功夫最多,同时性价比最高的科目,一定要重视!前期4-6月:这一阶段我主要以读书为主,这个阶段读书不需要功利,但一定要有效率,每天给自己定量布置任务,一天要看完多少多少页数,一定要强制自己每天完成,不然越拖越不想读。再往后就很难有整块的时间拿出来让你再去读一本完整的书了。下面是我在这个阶段读的书单:《传播学教程》(郭书):必读经典书目,夯实基础专用,读的时候要反思理论陈述与当前传播现状存在的差异《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书):结合郭书食用效果更好,在序言部分解释了刘海龙老师撰写此书的原因,通过发散思维和避免本质主义的论述,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必读书目,重点看一下第二章,第三章的七、八、九、十节,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和第十章,案例很前沿,论述很多可以直接摘抄用来答题。《社会学概论》(边燕杰):新闻传播学科作为十字路口的学科,其很多理论来源都与社会学紧密相关。边燕杰老师的这本书对社会学做了系统的讲解,对于目前拔高答题水平,增加深度有很大裨益《娱乐至死》:学的烦躁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读的,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值得一读《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师曾志、胡泳):两位老师论文的整合。对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而言,书中有些案例和讨论有些陈旧了,但整个思维出发点和大逻辑是没毛病的《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新工人阶级的网络社会》(邱临川):站在宏观的视角上结合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电信体制改革对信息时代的信息中下阶层进行了田野调查后撰写的书,视角很独特,对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阐释也很到位,读完基础书目后可以读《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赵月枝):又一本论文集,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适合于拔高《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丹·席勒):一部史料丰富的信息资本主义发展史。前几年席勒教授来北大做的演讲与整理,近几年在MJC的考题中也不断出现与之有关的题目《媒体化时代—当代传播思想的反思与重构》(王维佳):王维佳老师的论文集,其中对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新闻专业主义、后真相等热点话题的讨论很有深度。当然,以上书目并不适用于所有同学,具体选择哪些书阅读还是看你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此外,备考MJC的话除了新闻学方面的著作,也需要适当涉猎广告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采写编评类的书目。中期7-9月:这个时期仍然以知识输入为主,关于这个时期的专业课复习,我的建议是系统地开始整理知识体系框架。我自己把框架分为传播学理论与基础知识、广告学前沿与理论、新闻实务、广播电视、媒介融合、过度娱乐化、媒介经济与产业、研究方法、案例积累九个专题以上这些是我日常使用比较多的,一般我会在中午吃饭、午睡前以及晚上睡觉前固定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翻阅公号的推送更新,并且将我觉得值得整理的推送随手转发到文件传输助手界面,这样下次打开电脑的时候就会及时记起来要做整理了。另外,不管是往届生还是应届生,7-9月都是复习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相对压力较小,心态也比较好,一定要把握住这段复习黄金期!后期10-12月: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有两个——刷题和巩固。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以知识输入为主,那这一阶段就要输出了,毕竟整理的再好、读的书再多,答不了题也是白搭。关于做题,你所备考的专业历年真题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每年的每道真题最好能反复打磨思考三遍以上,这个很有必要!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挑,不是每道题你都要做的,挑出那些你觉得比较思辨的题目做,会更锻炼你的答题思维和思考方式。在这个阶段我会每天拿出三个小时的时间,严格按照初试考试时间进行模拟答题,当然这三个小时并不是只在答题,也包括了整理答案和背诵的时间,但一定要让自己在桌子前动手下笔写并且坐满三个小时。说一点之前的教训吧,专业课一定要下大功夫!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某些类型的题肯定不会考”,没有绝对的不考,一旦考到你就抓瞎了,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才是备考之道。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要不要早起、每天学多久的问题:这个我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说来惭愧,我自己备考阶段就从来没有十点前起来过…实在是太困了,所以早起不一定适合你,找到自己最高效率的输入/输出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效率高不代表可以节省时间,毕竟效率再高*0仍然是0。我自己备考期间每周会打两次游戏,一次2小时,每隔两天会出去打一次球,保证身体的强度,合理安排吧!▲关于备考期间的恋爱问题:备考期间的恋爱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正向】或者【负向】,而是看你们二位的磨合程度以及相互理解、关心的程度,好的伴侣能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差的我也不用多说了。但是在这个阶段,理性一点总是没坏处的,千万不要让感情左右了你的决定!▲关于在职备考:我并不是脱产备考,备考期间在家乡一所中学担任授课教师,学校里的工作时间和状态比较稳定,不会加班,作息也比较固定,也让我的作息更加规律了,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备考计划。然后我教的科目是历史,很巧,教了八年级下册的中国当代史,顺便把史纲部分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我觉得在职和备考并不冲突,只要你能理清主次,让你的在职变成为你的备考服务,那你会调节的很好的。▲关于报班:关于辅导班,我的看法是辅导班并不会让你100%成功,但你可以选择把辅导班的功能最大化,辅导班里老师对于考情和资源的了解会帮你节省很多的时间,备考期间我经常跟胡师姐沟通,也请教了师姐很多问题,师姐人真的很好,每次都跟我说的很明白。所以,报不报班还是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但既然报了,就要让自己在这方面花的钱和精力得到回报,这才是最重要的。写在最后没有必要将考研过度的神圣化,在备考的过程中压力会伴随始终,但说到底考研需要的就是良好的心态、细致的规划、高效的行动力,你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战斗,也可以选择搭伴结伙提高效率,只要是按照你最舒服,最高效的方式来备考,只要你能在这段经历中收获成长,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值得。也衷心的祝愿正在看这篇经验帖的你能够得偿所愿,唯信一灯传旨道,终有明人不负君,加油!
奥数在中国教育系统存在30多年后被叫停。当数学被捧为应试中的通关利器、人生进阶的敲门砖,当数学培训稳居各大校外辅导机构创收榜之首时,中国学生却仍然拿数学没辙。——————看到“华杯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被叫停的消息,供职于北京外企的杨沛淇(化名)觉得难以置信。抵制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这个北京孩子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上培训班的时候,他偷偷溜出去看隔壁的管乐队排练;老师指挥学生记这个算那个,他躲在教室最后一排,往教材上画小人,装作奋笔疾书;随堂测验,他在空格里全部填写了“0”和“1”,老师怒不可遏地训斥“想补差甭来咱们奥校呀”,父母便再没能劝动他返回培训班,通过学奥数上重点中学的计划最终流产。杨沛淇不明白,“减负”喊了这么久,自己都已近而立之年,怎么现在才对奥数动真格?上海书展现场,奥数竞赛辅导书专柜。图/视觉中国30多年来,中国人对奥数的批评与质疑从未停止,它仍由一项发轫于苏联的小众智力竞技活动,脱胎换骨为全民运动,在与商业资本、升学率联姻的过程中,又催生出更狂热、影响更为广泛的“数学崇拜”“数字迷信”。吊诡的是,当数学被捧为应试中的通关利器、人生进阶的敲门砖,当数学培训稳居各大校外辅导机构创收榜之首,当海量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细致分析被当作各种工作报告、会议发言的必备元素,中国学生却仍然拿数学没辙。“计算能力世界第一”的光环背后,“枯燥”“难”“毁人生”是数学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毕业许久之后,他们仍会经常梦见在高考考场上被数学难题困住,然后满身冷汗地惊醒;高等数学在高校最易挂科专业排名中,永远有一席之地;数据被用来佐证某种观点时,常与逻辑错误相伴相生。2011年7月19日,参加阿姆斯特丹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林匹克科学竞赛,中国学生在这场“数学大战”中表现不俗。图/GETTY“如果不给补课了,孩子如何应对高考?”————————1985年,中国首次派出选手赴芬兰参加第2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中国第一所可考的奥数培训机构,即是借此东风诞生于北京的“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该机构宣称“所有任课教师均通过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级教练员考核”,但其实质更类似于集训队,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参加国际大赛。此后,随着中国队不断在IMO中独占鳌头,身披“为国争光”光环的奥数开始受到热捧,并成为评判学生智力、能力的重要标准;染指奥数培训业务的,也从当初的奥校、离退休数学教师,扩大到市场化校外辅导机构。1998年后,就近入学取代“小升初”统一考试,中高考将竞赛奖项明确列入保送、加分条件,奥数顺势登堂入室,成为名校“掐尖”的工具。为了确保学生的“抢跑”优势,校外辅导机构也纷纷将奥数作为培优课程的主要内容,甚至亲自带队参加数学竞赛。登峰造极的“提前教育”竞争中,“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源头”的帽子,扣在了奥数头上。从1994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提出停办奥校,到2018年年初教育部全面取消奥数等高考加分项目、叫停“华杯赛”,官方下发针对“奥数热”的整改文件中,不乏“斩草除根”“彻底封杀”之类的严厉措辞。被迫学奥数的中国学生,恐怕很少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图/视觉中国但对于一些更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去校外辅导机构补数学,并不是因为奢求“鲤鱼跳龙门”,而是因为无论中考、高考,最终决定他们命运的,都是数学上那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差距。“我现在担心的是,如果往后都不给补课了,孩子要如何应对高考?毕竟江苏高考数学一贯都难,而数学又不是孩子的强项。”四部门联合发文整治校外培训之后,南京家长唐女士(化名)在与同事聊天的过程中焦虑地抱怨了一句。唐女士的女儿现读初三,正面临升学压力,但未雨绸缪的唐女士却想得更远:“有人劝我说,如果担心孩子前途,将来可以送她出国读大学,但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工薪阶层,留学开支那么大,不是我们能够负担的。除了高考,我们没有别的选择。”2004年,江苏高考首次独立命题。此后十几年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难出天际”时常在公众间引发热议,因网传其参加命题的年份试题内容超纲、平均分奇低、不断挑战考生忍受底线,江苏高考数学试卷资深命题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甚至被网友封为“数学帝”“影响你高考的五个男人之一”,百般恶搞戏谑。“数学帝”葛军。撇去妖魔化色彩浓重的段子,江苏高考数学文理同卷,不设选择题,确实为考生的正常发挥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担任江苏高考数学阅卷组组长近20年的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涂荣豹曾向媒体透露,2012年江苏高考的数学零分卷达上万份,“孩子们基本在瞎做,甚至在卷上写诗”。对此,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何继刚,一度公开呼吁适当降低高考数学卷难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但荆楚网很快针对这种论断发出了不同声音,称在中国大学教育尚未普及之前,通过设置门槛选拔人才,正是高考的作用,降低数学难度,势必会削弱其选拔功能。更加戏剧性的是,英国教育部2016年7月宣布,根据该部即将推行的教改计划,将在全英8000所小学推广采用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这种被中国舆论批判为应试导向、重视机械重复而轻视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被看作提升英国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接受中国教师示范教学的48所英国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得到显著提升,更增加了英国教育部的改革信心。英国8000所小学采用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奥数,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拔尖。”————————撇开教育体制问题,“自从小学三年级以后数学就没好过”的说法其实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十二强选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杨易认为,在较低的学历阶段,大多数人对数学的理解是远远超过满分线的,所谓高下之差,取决于学习和解题方法,不是真实水平的反映;随着难度增加,满分线会超过大多数人的上限,这个时候拉开的差距,就是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差距。因此,目前在新东方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杨易,十分主张把握“10岁前”这个个人数学能力、思维方式成型的黄金期,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全局观”。他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对数学没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而只将其定位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那么他在发展高级数学思维,比如数形结合和空间想象的阶段,就会遇到障碍。在杨易看来,奥数正是培养“数学全局观”的一种不坏的途径。“奥数虽然难,但它更接近于纯粹数学,更适宜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向其展示数学广阔的外延和真正内涵,而不是局限于运算和解题。”他坦言,如果断定高强度的训练就是扼杀孩子的天性,这多少显得有失偏颇。与其“叫停”奥数,不如去整治那些对数学教育缺乏了解,却进入市场分食蛋糕的无资质从业者,保证奥数教育的正规性。杨易认为,奥数是培养“数学全局观”的一种不坏的途径。图/视觉中国涂荣豹则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只有逻辑数理能力是强项,同时具有兴趣的人,才适合学奥数,这在学生的总人数中,可能占比不到1%。过去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看重竞赛,也是旨在挑选出适宜的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社会的多元人才谱系中,这些“数学尖子”只是少数。“但这些少数,被逐利的辅导机构和渴望优质生源的名校刻意放大了,甚至形成一种误解,认为人人都适宜学奥数,人人都必须学奥数,并想当然地把学奥数和上名校、成才串联在一起,之后产生的一系列乱局,又自然而然地全部归结到奥数头上。”提及舆论对奥数的口诛笔伐,涂荣豹觉得解决问题的逻辑出了问题。在涂荣豹看来,“数学教育”和“高考数学”分别履行着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宜混同。对于何继刚和荆楚网的观点交锋,他站了后者。“教育的任务,是引导每一个孩子掌握一门学科中最核心的知识,把他们培养成达到社会基本要求的合格人才,不让任何人掉队,这正是我理解中‘公平’的含义,所以不应以‘难’为重。但既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必须拉开差距、分出高下,如果让所有人都拿高分,是不是意味着真正的人才会被埋没呢?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呢?”“江苏高考数学卷太难”的观点,最终被涂荣豹归结为“两高”的产物,一是江苏数学教育水平确实高,二是民众对子女、对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存在着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觉得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去达到最高标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和义务把他们的孩子打造得“百里挑一”,却不愿意承认每个人在资质、能力、兴趣上的天生差异,也逃避了自己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真正的“数学尖子”只是少数。“老老实实做题,你就能考得不错。”————————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一位专家曾写信给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吴文俊,请求他以计算机证明著名的“五点共圆”问题(任意一个星形,五个三角形,外接圆交于五点,求证五点共圆)。在工作站运行了20个小时后,因为信息量过大,机器溢出,证明失败。“放在当下,‘五点共圆’是一道典型的偏难怪题,但它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学问题,就像四色猜想一样,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解法,非常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在我的理解中,数学的实质,正是利用纯粹的逻辑自洽体系证明一个原理,而非算出具体的数字,或操练某种技巧。与之相比,大学课堂上教授的高等数学,则是两码事了。”提及本科阶段与数学的爱恨纠葛,杨沛淇发出了一声感叹。贯穿数学教育始终的“功用”与“思维”之争,在他身上爆发得格外激烈。2003年“非典”期间,13岁的杨沛淇在学校图书馆闭架阅览室的故纸堆里初次见到《数理化自学丛书》,顿觉眼前一亮。以这套当年被返城知识青年用作备战高考的小册子作为指引,初二结束时,杨沛淇刷完了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全部数学知识。尽管从小学开始,他就被定义为“偏文科”,但《数理化自学丛书》演绎理论的方式,却走了“大家小书”的路子,深入浅出,按他的描述,“是一帮懂数学的人弄出来的”。一名正在复习的男考生满头白发。图/视觉中国5年之后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面对满纸“变态”的数学试题,杨沛淇在试卷上写下解题的关键步骤、要点、原理,并指出获得正确答案必需的那些自己尚未掌握的公式。成绩公布,杨沛淇“爆冷”名列前茅,北大招办主任特别提到了那张独具一格的数学答卷,评价是“学生具有数学思维和管理头脑”。杨沛淇深受鼓舞。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他报读了国际关系学院下属国际政治经济专业,但这个决定,却令他差点没能再在本科学习期间领略到高屋建瓴式的“数学思维”。在“了解一下再做做题就行了”的指导思想下,社科非经济类专业选修的高数C课程以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公式为主,相比于面向核心工科与经济专业开设的高数B,并没有讲透原理,相比于面向文科类专业开设的高数D,又太复杂,按照杨沛淇的描述,是“阉割公羊的时候,把前列腺和肾也一块儿切了”。而此后选修的线性代数课留给他的印象,则是一位疑似被苏联专家调教出来的老先生,以浓重的山东德州口音机械重复着各种行列式:“令令令仪仪令令(0001100),开始进行变换,之后是令令仪仪仪(00111)……”你觉得自己有“数学思维”吗?杨沛淇开始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他发现,在中国数学教育领域至今仍影响深远的苏联模式,固然有其僵化、呆板、机械重复、扼杀创造力的一面,但无论是吉米多维奇式的题海战术,还是建立在凯洛夫“五步教学法”基础上的“公式+模仿+练习”路径,都会为学习者提供严谨、扎实、密集的数学训练,对逻辑链完整性的要求也很高,而绝非高数课上的浅尝辄止。也正是因为如此,数学教育为苏联工业建设的迅速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本科教育的中国科学工作者,也都拥有过硬的数学底子,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受益无穷。至于欧美式教学法中对实用技能的培养,日本式教学法中对原理的演绎,杨沛淇也没能在高数课上看到。失望至极的杨沛淇,决定不再去上高数课,转而开启自己擅长的自学模式。尽管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啃完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不久之后就发现,高数课拿到好成绩的诀窍,其实远没有数学思维那么复杂,所谓高数教学模式,更类似于以老师为中心的一个互动体系。“不少老师上课都会讲一些东西,只要你去上课,上课认真听,老老实实做题,尤其是把老师讲过的题型理解、背住,你就能考得不错。不听话,总是要吃亏的。”这是长期翘课的他,在收获两个严重拖低GPA的惨淡分数之后,总结出的教训。杨沛淇发现,数学这门课,上课认真听,老老实实做题,就能考得不错。中国的数学与太多欲望、焦虑纠缠在一起————————在教授培优班的时候,杨易习惯于只说数学历史和数学故事,让孩子们去感悟他们真正觉得有用的思维方法,甚至鼓励他们发现属于自己的数学规律,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他也推荐低龄学生的家长用车牌上的数字给孩子出算术题,教他们看手机地图,而不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他心目中的数学,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抓手,也不与生活割裂。只是家长们还是习惯于向他咨询,报什么样的辅导班、买什么样的辅导书对学习数学最好,并暗示还是希望孩子更迅速、明显地提高分数。转到哲学系后,杨沛淇取道科学哲学,与数学思维久别重逢。在阅读克莱因四卷本《古今数学思想》时,他感叹相比于工业革命后成为主流的功利性、应用性数学,早期数学理念还是更加高远,更加深刻。只是如今,偶然想到以前的事,他会这样问自己:如果高中时就通过《古今数学思想》了解了数学的精神实质,是不是之后就不会这么憎恶数学?如果当时教过自己的,是丁石孙老校长、丘维声教授、胡作玄教授、李忠教授那样真正懂数学、爱数学的前辈们,今天的自己,是不是就从事着数量金融、大数据挖掘这样的工作?然而,当中国式数学与太多欲望、焦虑纠缠在一起,现实与“如果”间的距离,便总显得那么遥不可及。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作者 | 卢楠 排版 | 渣渣明
2018年2月3日4日全国一半的省公布了考研成绩,参加2018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们已经陆续查询了分数。很多考生来MBA网微信后台咨询,问自己竟然考了160分170分左右,能不能考上?需不需要调剂?今年国家线可能是多少?过去MBAChina为大家综合了2005年到2017的国家线升降走势,为大家提供2018年MBA国家线精准预测,预计变动在单科小分上!很多辅导机构在评论国家线,预测170、175都有。MBAChina发布了165的合理预测,结合13年管理类联考行业数据,对13万多MBA管理类联考考生做了摸底,更加坚定了2018年国家线不会超过165。希望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都能过个好年。智能数据下的真实考情分析MBAChina考情大调查,据不完全分析,近三年(2017——2015年),MBA管理类联考(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通过率约为30.7%,30.5%,30.1%,基本持平。国家线预测: 国家线165分大概率事件,170是小可能事件。综上所述,目前我们认为A区国家线有两种情况:总分165 英语42 综合能力82总分160 英语40 综合能力80(B区总分降低10分)今年考研总报考人数增加18.4%,虽然增多了110所管理类专业授权点,但今年还未开始招生。既然院校已具备办学资格,我们期盼这批新增学校今年可以开通调剂,可以大大缓解考生入学压力。2018年MBA管理类联考试卷难度并未大幅度上涨,不出意外,全国考生分数水平仍会正常,过线人数呈上升趋势。但院校名额有限,国家一定会通过单科小分来调解。1到2分调整幅度,都会殃及大批人。由于2017年是各省份自主阅卷,导致总体成绩略高,所以今年的阅卷预计会更加保守一些,成绩会控制在更加合理的水平上。做为EMBA招生改革的第二年,分数线的划定(清华北大除外)也会参考这部分考生的总体成绩情况,确保大部分院校能达到开班标准。从各院校2018年的招生简章来看,管理类联考专业的招生计划仍呈上涨趋势。近13年国家线增减趋势(2005年——2017年):据业内老将的分析(MBAChina普总说的):近日有很多同学估完分问今年分数线的问题,担心今年考研报考人数大幅上涨带来分数线的水涨船高。大家可以安心回归生活和工作,国家线上涨几率很小。不大涨主要四个原因:第一,目前估分系统数据虽然还在持续增长,但通过目前5万多份估分数据推测分数线上涨可能性几乎为0(后续官方会发布估分数据报告,欢迎关注);第二,结合今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难度明显高于过去两年,英语难度变化不大,故整体试卷难度提升;第三,鉴于去年首次分省阅卷导致部分省份阅卷严重放水,今年教育部势必矫正,相信主观题阅卷会回归正常,甚至稍微被打压(倾向于压分)。最后,今年管理类联考八大专业(含EMBA)全国院校招生总人数小福增长。结合名校数据分析:管理类联考辅导专家都学网提供精准数据:北京大学2018参加管理类联考学院包含光华、工学院、软微、国际关系、政府管理、汇丰商学院六个学院,合计1956人报考。包含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会计MPAcc四个专业。大于165人合计933人(这还包含单科线挂了的人)。而这几个学院分别通过招生简章招生人数来看:光华MBA400人,光华MPAcc40人,工学院MEM52人,软微226人,国际关系学院30人,政府管理学院MPA180人、汇丰商学院120人,合计招生简章招收1048人。另一方面你要考虑一些面向应届生开放的专业分数会冲的更高。从这个方面国家线最高也在165分,否则北大会面临部分专业招收不满的情况。所以大家把心放肚子里,今年国家线注定不会高于去年。160——170分的考生,需要调剂的可能非常大,做好复试和调剂工作,做好准备以免自己成为被复试淘汰的不幸儿。福利来袭!!!MBAChina为考生准备好了全国几十所MBA热门院校调剂直播,招生负责人亲自教你调剂!本次直播讲连续3天,超过20所名校参与,4个直播平台同时播放,再次感谢各位老师来到MBAChina做调剂宣讲!1、观看往期院校调剂复试视频:class="bjh-strong">“MBA网”回复关键词“直播”,一键进入直播间,今天就来看直播吧!2、2月5日视频入口:(复制直播入口到浏览器观看)中国网:http://t.cn/R8NCWIg一直播:http://t.cn/R8QgGFU映客:http://t.cn/R8Qd3JA花椒:http://t.cn/R8QgALd 更多详细信息,可以看MBA网哦!在那里有更多详细的解读!1END1责编:福将、枝白版权声明:本文为MBAChina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MBAChina及原文链接。
作者 | 关山月当别人家的孩子都汇集在一个节目里是什么体验?连何炅都赞不绝口,一向以北大优秀毕业生自居的撒贝宁都甘拜下风的真正学霸到底是什么样子?最近一档《心动的offer2》向我们揭开了学霸们的真实面纱,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全程高能得停不下来。这是一档律师职场竞争真人秀节目,来自最顶尖法学院的学生,共同争抢中国排名第一律所的实习生资格。最顶尖的学生、最顶尖的公司、最顶尖的导师,几乎每一分钟都能为你揭开职场生活的残酷面纱。01学历=门槛儿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一个观点,学历代表不了什么。确实,能力,人品,善良,进取心……哪一项拿出来都比学历更重要。但还有后半句,也是往往被很多人忽略的:学历也能代表什么。比如天赋异禀的资质,坚持不懈过去……更重要的是,学历能给你带来什么?拿《心动的offer2》来说,它发生的地点是在上海君合律所。这座律所有多牛呢?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海内外拥有13个办公室和一支880人的专业团队;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中国大型综合律师事务所之一;是Lex Mundi和Multilaw两大国际知名独立律师协作组织中唯一代表中国的成员;连续8年获得年度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众多荣誉加身,换句话说,它在法律圈的地位相当于学术圈的清华北大。君合的offer,是所有法律人梦寐以求的offer。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国内红圈所(8家)之一,也就是通常说的20000元俱乐部成员。只要进入了君合,应届毕业生的起始月薪就是2万元。恐怕这是很多人在职场奋斗好多年都无法达到的。那这样的律所想要的是什么人呢?有一位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大三女孩非常直白地说:我向贵所投了2次实习简历,但是都石沉大海,请问什么样的简历才能过呢?律所合伙人坦言:我们实习生还是以大四应届毕业生和研究生为主。学历,就是门槛。一纸看似不起眼的简历,却是职场第一次筛选的依据。02学校=名片又有人说了,现在的大学生比比皆是,那什么样的学生才能进入君合这种顶尖律所呢?在面试的视频里,第一个女生叫贺鑫磊。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圈最厉害的五院四系的优秀毕业生。五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而且,人家来面试之前已经考过了公务员。而接下来的面试者一个比一个开挂。96年出生的王颖飞自带学霸气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一众面试者里简历不太突出,条件看似一般的瞿泽林本科虽然就读于上海政法,研究生还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看似弱不禁风的詹秋怡本科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期间去伯克利大学(世界排名第4,公立常青藤)交换一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而下面这位长相帅气的男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还因为颜值高,成为校草,被同学称为「草哥」。和上面的詹秋怡是研究生同学,都来自美国乔治城大学。人家还参加过国际组织的4项高质量实习项目,妥妥的学霸。学霸届也是存在鄙视链的。如果说以上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来,那下面这位小伙子简直是学神级存在。王骁,本科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和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称号。研究生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法学硕士 ,参加全国海洋法庭英文模拟比赛,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并且去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大学交换一年。研究生毕业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双offer,最终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法学专业啊,这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金光闪闪。君合的面试官直接说:这才是我们要的人。从上面的面试者中你可以看到君合录用人才的一个共同点,全部都是名校毕业。与之对比的是另外一份简历,他叫丁辉,本科毕业于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学校,工作2年后,研究生才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可以说,他的终点,可能还不如上面一些实习生的起点。而且他已经29岁了。丁辉自己也明白:如果这不是做节目,而是海投,他的简历根本过不了筛选阶段,更遑论面试。突然想到《心动的offer》第一季节目里,有的人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有的人却不自信地说自己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谈到母校是大连海事大学会情不自禁地说:「比不上你们」;那个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孩子获得全场实习生一致的交口称赞:「厉害厉害」。而有的人只需要云淡风轻地说一句:「北大的」,立马让全场突然安静,收获一众羡慕眼光。(君合律所的合伙人)小时候不知道,却长大越发现,学校,是步入社会划分圈层的第一个途径。如果说出生是我们的起跑线,关于家庭和父母你无法选择,那么大学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第一张名片。在「清华、北大、哈佛、斯坦福」这些名校面前,别管你的父母是什么职称,局长还是校长,父母给你报过多少辅导班,给了你多少爱,有多少资产,一切都不重要了。03能力=圈子那比学历、学校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能力。面试成绩第一的,不是金光闪闪的斯坦福学霸王骁,而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的「草哥」李晋晔。他的能力不仅表现在专业能力。面试中被突击考察英语能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英语口语地道而流利,不疾不徐发挥出色。在第一次考核中,他因为时间不够,先交上了一个草稿,然后完善后重新交上一版,虽然导师还是以第一版为准。但一个草稿就获得了第三名,足可见其实力。而他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分析和反应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高」。面试官问他:你的面试成功率高吗?应该算挺高的吧。你觉得跟你长得帅有关系吗?李晋晔没有否定,反而非常坦然地说:人家后面这段解释才精彩。首先肯定颜值的重要性:颜值这个东西,对于雇佣者来说,肯定是加分的。然后分场景举例说明律师为什么要形象好:比如:我要招一个模特,我可能会把这个百分比定在50%左右;如果我是招一个电子元件的设计工人,可能只占5%;而作为律师,我们其实是需要经常见客户的,所以一个好的外观、一个体面的形象可以帮助你在职业的初期获得更多的机会。最后证明形象好只是加分,重点是专业好:但是决定你能走得多远、以及你的目标能到多高,还是取决于你本身的一个专业能力。面试官:「你觉得如果你被君合录取,颜值的比重占多少?」李晋晔:「我希望它占少一点」。潜台词不就是,我不仅颜值高,专业更好。就问这种临场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哪一个面试官不满意?而且,人家不是完美得不像真人,还会开玩笑,灵活性极强,适当地放低姿态衬托对方,赢得面试官的好感。比如:最帅的面试官说:「虽然都是草哥,但你发量比我多啊。」李晋晔:「没有没有,过几年就不一定了。」瞧瞧这面试官被哄得眉开眼笑的,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呢,可多一分叫恭维,少一分叫骄傲。但李晋晔把尺度把握得刚刚好。怪不得人家面试官说了:跟他聊天就是舒服。他不第一谁第一?而学霸王骁也同样因为谈吐被面试官称赞:专业能力+情商=君合想要的人。面试官说了:「不要自卑。有时候名校毕业人的专业能力,可能比不上不是名校的人。」步入社会你就会发现,学历是门槛,学校是敲门砖,而能力才是决定你是否能进入这个圈层的砝码。《心动的offer2》的几位评委就深刻印证了这一点。何炅老师不必多说,北京外国语的高材生,从1998年主持《快乐大本营》开始,在娱乐圈持续红火二十多年,就是因为:有口皆碑的专业能力和情商高。著名演讲词「北大还可以」的撒贝宁,人家确实有骄傲的资格。20多年前直接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全国都没有几个人。他主持的《今日说法》更是带起了一代孩子对法律的向往。而女老板杨天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1岁,才大四的时候,就成为了卫视节目的总导演和制片人;23岁,当了范冰冰工作室的宣传总监;29岁创业,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纪公司之一。业务能力就一个字:牛。而在场唯一的女律师徐灵菱,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人家就用3句话,不光阐述了自己漂亮的背景,还分别论证了3项不同的能力。荣誉:上海公诉条线评比获得第一名。专业能力:参与并主办了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职务犯罪案件。交际和表达能力:筹办了上海华东区公诉人跟律师辩论赛。从这些人的经历和背景里你会发现一个真相:学历和名校确实是你刚入职场一张漂亮的明信片。但往后的日子里,努力和务实才是内核。为你添砖加瓦,造就金光闪闪履历的,不再是毕业于哪里,而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取得了多少成绩。普通学校毕业的未尝不能和北大学生一较高下?前提是:每一个看似毫不费力的成绩背后,都需要不为人知的拼命努力。而且不难看出参加面试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良好的家庭出身,在家庭背景和教育的加持之下,他们也从未放弃努力。最扎心也莫过于此:长得比你好看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所以,除了拼尽全力,我们无路可走。作者:关山月,自由撰稿者,走人间世,写世间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我们从好几年前就听闻学硕要取消,或者名额要缩减,有同学非常关心——真的要取消了?如果不是传播学学硕报考情况怎么样?难不难?学费多少?请看这篇文章为大家一举解答所有疑惑!简介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两年,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传播学理论功底,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传播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学术型人才。招生计划:计划招生15人,其中推免7人(相比于去年总计划招生缩招3人,推免人数缩招2人)不区分研究方向专业:北京大学传播学硕050302学费:一年8000,共计16000,分两年缴纳。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9传播学综合知识862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课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参考书目:【官方没有推出参考书目,以下书目仅供参考】1、传播学历史与理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许静《传播学概论》2、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导论》《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符号论》3、研究方法: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4、新媒体理论与热点:彭兰《网络传播概论》5、社会学拓展:古斯塔夫 勒庞《乌合之众》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分析:传播学学硕偏重理论分析,培养学术型人才。所以传播学的试卷很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将理论理解透彻,在答题时要多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让老师看到你的理论素养。复试:复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中下旬。1.考生的报考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审查。2.参加复试的考生应达到复试的分数线。3.复试的形式为面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能力。4.考生的外语听力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总成绩。5.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所占成绩全中,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6.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招生网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共度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7.参加复试的考生需要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住宿提供宿舍,部分男生在圆明园宿舍,女生在燕园里(具体情况视当年情况而定)培养学费奖学金与学费贷款:1.每人每月补助15002.奖学金按综评取得,不过原则上只在第一学年发放。成绩优异者,最高可获得2万元奖学金。据往届情况而言,班上的大部分人都可以取得奖学金。主要课程:小说的艺术新闻学理论研究广播电视案例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国情专题全球化与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媒体与国际关系研究网络政治学媒介产业研究影视学专题(影视美学)中国的民族与边疆问题专题研究真题放送北大传播学862传播理论与方法一、简答题1.评价拉斯韦尔宣传观。2.什么是葛兰西转向?3.什么是“信息社会”4.广告,公关,营销在消费社会的形成扮演的角色二、问答题1、结合《人民的选择》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谈谈效果研究和文化研究在问题前景、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异同2、辨析“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世主义”,并用唯物史观分析文化的形成、变迁与传播的过程和机制。3、大数据方法和抽样方法的关系。三、论述大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广播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北大传播学649传播学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1 数据挖掘2 社会网络分析3 交往行动理论4 技术主义电影5 媒介生态学6 卢因二:简答题1 基模或认知基模的特点2 批判学派包括哪些流派,分别的特点是:3分析秒拍,快手,抖音等视频App对传统影视行业的影响4分析品牌建设,制度建设,传播技术 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论述1 运用传播学理论,就西方对中国“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谈谈你的看法?2 说说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什么发展和出路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全国共有39所985院校,竞争可是非常激烈。全国的好学生无数,能考入985院校的屈指可数,在这种大环境下,你能想象到很多知名的985院校还存在招不满的现象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都在这个行列里面!由此可见,其实很多好学校都存在招不满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怕滑档所以不敢报,而有的学生心气高,分数不够又被滑档,这些就导致了很多知名学校的专业都招不满。而且很多考研的学生也因为胆量小,导致一些985院校还在招收调剂的考生。这也正是给我们捡漏的机会了!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些985院校招不满的专业,快去捡漏吧!1.北京大学全国数一数二的院校,口碑、师资力量都不用说了,几乎是所有学生向往的院校吧!但这样的学校,也存在招收调剂生的现象呢!共有五个学院:1. 国际关系学院。接受公共管理硕士,但必须是报考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且分数必须达到基本的录取分数线(综合120分、外语55分,总分200分)。2. 工学院。其中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都有调剂名额,以上专业共剩余指标3个,拟接受调剂6人进入复试。3. 城市与环境学院。该学院中的环境科学专业已经有两年接受调剂了。其接受校内调剂,报考专业必须是北京大学的专业,且分数要达到北大理学的录取线。共有3个名额,拟接收5名同学进入复试。4.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该学院的风景园林非全日制存在招不满的现象,而且其调剂的要求比较严苛,必须是报考该专业全日制的考生才有调剂的资格。5.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该院有三个专业都没招满: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波技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一共有10个调剂名额,但均是校内调剂。2、 清华大学与北大齐名的学校,也是中国最好的高校之一。其共有十五个学院有调剂的名额。1. 深圳研究生学院、材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工程系。均招收调剂。2.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该学院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有调剂的名额了,不过该专业学费偏高,而且对英语成绩有很高的要求。3.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院。去年该院的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剩余的录取名额非常多,这是可以重点注意的选择。4. 软件学院、精仪系。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和精仪系的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都是连续两年没招满,相关专业并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可以重点留意。5. 航天航空学院、工程物理系、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教育研究院、网络研究院。均为两年都有调剂名额。6. 化学系。化学生物学在去年共招收了9名调剂考生,但其位于深圳研究生院。7. 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3、 中国人民大学1. 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化学系。均招收调剂。2. 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硕士在去年招收调剂的是非全日制法硕。3. 物理学系。这个专业已经连续几年招收调剂考生了,而且还针对于校外招收。这是因为人大的物理学系实力较弱,所以很多考生不愿意报考。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可以捡漏的专业。其大多数都有几个特点,一是仅招收校内甚至院内调剂。二是分数要求极高。所以在捡漏的同时,还要满足调剂的条件,其实想考上还是非常难的。首先考试成绩就很难达标,所以我再为大家总结几个985院校中,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考生普遍对于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对专业课要求高。清华大学中的设计学类、美术学类以及艺术史论都需要美术加试,不过其招收人数非常多,设计学类就招收170名学生,相对来说已经非常理想了。所以,想要报考该专业的同学就要抓紧了,家长不妨可以在孩子小时候利用在线美术给孩子学习画画,1对1 的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可以快速提高绘画技能,提升应对应试考试的能力,还能留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课。要么,在线下辅导班学习画画,这样就是会比较耽误时间。总而言之,专业课非常重要!2. 北京大学的考古学和小语种专业考古学在每个学校一般都是分数较低的专业,一是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而是就业比较难,发展不太理想。但如果你是有名校情结或者更看重学校口碑的学生,可以留意这个专业。小语种类专业,一般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这种特色学校外,都属于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热爱学习语言的同学可以重点留意。3. 医学类专业同样除了专门的医科大学外,医学类专业一般在各个学校都是分数较低的专业,毕竟学习时间比较长,本科五年才能毕业。而且,想做一名好医生还是必须要考研的,这也让很多学生都"敬而远之"。因此,录取分数相对来说都会比较低。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就业问题、“课后三点半”、学前教育……教育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也对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发起了不少热议,纷纷支招教育难题。让我们跟随大缸君,听听委员们都有哪些好点子吧~~民盟小组会探讨教育发展:专业技术学校要保留一定比例教材要体现文化自信在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的小组会上,民盟界别聚焦“教育发展”,就教育公平、教育扶贫、爱国主义教育等建言献策。教材:增加传统文化比例 体现文化自信教育的发展,教材是重要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教材建设不容忽视,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重。吴为山以自己熟悉的美术领域举例,目前很多美术教材存在老化现象,案例陈旧。“有的教材是出版社在做,信息并不完全对称。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吴为山特别提到,有的美术教材里西方文化内容偏多。“西方的大师,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大师,西方人都不知道。”他认为,教材要充分体现文化自信,而加大中国优秀文化、历史、艺术的比重,是文化自信很重要的方面。“比如在小学基础阶段的美术教材中,应该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创造力的内容,特别是中国民间智慧,比如手工、泥塑、剪纸等。”在具体的教材建设上,吴为山建议,教育部应该邀请顶级的高端专家进行讨论,综合研究教材导向,“美术教材不止请美术方面专家,还要请历史、文学专家宏观讨论和把关。”此外,吴为山也提到,教材应重视插图的作用,他认为,小学基础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应该增加插图,“如果插图把经典的中国文化、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对小孩是一辈子的滋养。”校园延时开放:补贴或收费弥补成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就中小学校园课后的延时开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贾庆国表示,孩子放学比较早,接送变成问题。此前有人提过,建议中小学校园下课后能够延时开放到家长下班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做作业、学习相关基本技能培训等。但是,这一想法始终没有完全落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贾庆国认为,一方面,学校本身有顾虑,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都是学校责任。即使家长和学校签订了相关合同,但是,执行和落实依然是个难题。另一方面,学校如果延长开放时间,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体育设施的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损耗成本。“这些导致学校没有积极性。”为此,贾庆国开出了自己的良方。他表示,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保证法律上规定好、法院执行好,“学校如果履行了所需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话,学校就应该是免责的。不能家长一闹,学校责任就无限。”在成本问题上,他认为可以通过国家给予一定补贴或者允许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进行弥补。“我个人倾向后者,放学后不再是义务教育,而是一种社会服务。这种服务,家长可以自行选择来或者不来。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免除家长后顾之优都是有好处的。”就业:要确保专业技术学校比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贾楠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全国失业率为4.9%;而分结构来看,青年失业率尤其是大学生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占比最高。“这里面当然也有毕业季的问题,毕业时数据确实更高一些。”贾楠解释,目前,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慢就业”和“零就业”的现象,也就是说,有的学生毕业之后不急于找工作或者没有固定工作,“不再像以前找铁饭碗”。贾楠同时分享了另外一组统计数据。她表示,我国劳动力年龄为16岁到5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7年减少了548万;而超过59岁的农民工就业比重在上升。“年轻人现在工作的选择标准活儿轻、家近、工资高。”贾楠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滋养,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导他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在此基础上,还该如何保证学生群体就业?贾楠建议,首先,大学学科设置要合理;此外,大学与专科技术学校配比要合理。她认为,人才是多样性的,大学不是培养人才的独木桥,一定要多学科、多种类发展人的兴趣爱好。贾楠表示,她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加工业都反映,缺少技术工人,尤其缺少高级技工。“所以,保留专业技术学校的比重非常重要。这是实现我们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保障。”贾楠在调研中还了解到,10%到20%的大学生需要再培训,才能顺利就业,”这说明大学生的教育不符合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她认为,专业技术学校的建设最好与企业合作,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更好地符合企业需求,便于顺利就业。委员支招破解学前教育困境:尊重和认同幼教工作专业性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是关键人口出生高峰到来与二孩政策放开等问题叠加,让学前教育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回应民众关切,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对学前教育进行论述。来自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们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入园难”“我从2008年到全国政协,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亲身经历了学前教育从几乎没有人提及的话题,变成今天两会很多代表委员们在谈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在昨日教育界别的小组会上感慨。刘焱表示,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入园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送孩子就近上“好幼儿园”的需要。以北京市为例,根据此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2017年到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来看,北京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将近20万个;经过一年努力,目前缺口仍在17到18万间。“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建议,为了解决学位不足问题,首先,规划部门要调高新建的配建幼儿园面积标准,适当扩容;其次,要进一步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我认为,有条件的小学向学前班打通可以是一个方向。”此外,他认为,国有房产管单位可以在资源统筹的基础上,对闲置场地进行改造,为学前教育机构腾出一定学位;同时还应推广“以租代建”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租赁社会机构场地,从而缩短建设周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技术监管只是辅助 加强队伍建设才是关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对此,刘焱表示,学前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婴幼儿,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政府与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家长放心安心。但是,仅仅通过这种监管手段,是否就能够真正办出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刘焱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通过技术化手段加强监管,只是保障幼儿权益的辅助手段。“要办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学前教育,治本之道不是去安装摄像头,而是切切实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拥有职业的尊严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增强幼教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能够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幼教事业。”刘焱介绍说,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这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三个特征多年来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环环相扣的因果循环链。打破这个循环链,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尊重和认同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打破这个循环链的症结。”全国政协委员、北海幼儿园院长柳茹同样认为,要让家长“放心”和“安心”,一支有师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通过提高待遇、解决编外人员“同工不同酬”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正面典型的宣传,让幼教行业从业人员以及专业在读学生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加入到幼儿教育行列。此外,柳茹认为,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还应建立行业的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推进学前教育立法箭在弦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并已经启动程序,目的是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北京城市学院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林表示,学前教育立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但是其推进难点之一,在于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位,“目前对学前教育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普及学前教育,一种是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刘林表示,这两种声音的区别在于政府和家庭责任的分担,“如果纳入义务教育,那就是具有强制力的,政府自然要分担更大的责任;而如果只是普及,那么家庭和政府则要共同承担。”因此,要推进学前教育的立法,相关部门就要尽快明确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家庭、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社会公众关心的几个关键点的管理,比如师资和场地问题等。全国政协委员、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也表示,推进学前教育立法的另一关键,则是要解决全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样一来,在具体的尺度把握上才能有更好的设计。政协委员支招“课后三点半”:通过社会购买服务进行尽快出台质量监控标准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首位亮相,并就“课后三点半”等问题回答提问。来自教育界的委员们在今年的“两会”上,同样带来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表示,解决孩子课后“三点半”难题,应该以不增加在校老师负担作为前提。刘林建议,应该把三点半以后的教育与正常课堂分开,不应该使其成为课内教育的简单延伸;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单独师资或者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进行,“不应该使其成为目前教师的额外负担。”刘林认为,课后三点半的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园里,而是应该走出校园,有更多的探索。这就需要在家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对于相关安全问题做好合理约定。“至少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学校也可以放开手脚;否则的话,安全的‘紧箍咒’套在脑袋上,学校只能将这一时段的教育局限在了教室内。”此外,刘林建议,“三点半”教育不能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城区有城区的情况,郊区有郊区的情况;北京和外地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这一时段的教育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充分尊重各校探索的自主权。”在教育资源提供上,刘林建议应该发挥政府所办校外教育服务机构的作用,让其回归公共服务的本质。同时,面对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形势,“三点半”教育还应把闲置的职业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将其改造为“职普融合”型校外教育机构,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新方向。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欢看来,解决好“三点半”难题,正是破解学生课外负担重的关键一环。王欢表示,下午三点半,家长没办法这个时间回家陪孩子;而国家规定,学生一天在学校时间不能超过6个半小时。因此,放学后,不少家长只好选择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无形之中,也加重了孩子负担。王欢期待国家相关部门能联合出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支持政策。比如,让公立学校的教师能名正言顺地拿到补贴,能心甘情愿、有积极性地在正常工作时间外,留在学校看孩子;出台相应的规范和质量监控标准,为公办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提供参考等。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 TF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