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肖程波:希望加大财政投入到基础应用研究不足的产业春之梦

肖程波:希望加大财政投入到基础应用研究不足的产业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温合金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肖程波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今日在济南举行,论坛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协办,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主题是“新使命、新动能、新突破:大变局中的大企业发展”。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温合金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肖程波出席“第二届对话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肖程波表示,我国高温合金产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应用研究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比较低,二是产业配套不完善,一些缺乏自主先进的相关装备缺乏基本的原材料,如蜡料、还有石英玻璃粉等等。从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来看,虽然已经获得较大成就,但与国外相比来看,仿制比较多。他表示,希望国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足的地方和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和装备加强具有针对性的投入。以下为文字实录:尊敬的曹院士、孙市长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下午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工信部即将启动的和燃气轮耐高温叶片的相关工作。咱们知道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之花,咱们常说的两片一盘,就是指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工作叶片,涡轮盘是被誉为发动机上的冠军,所以想象这两片一盘的重要性。咱们高温叶片这里面的涉及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整个的朱教授报告里面提到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应该在这三个方面都涉及。首先是单晶基础的工艺,做成了单晶的叶片,既然是被誉为是皇冠上的明珠,是非常基础的零部件。我的报告分成几个部分,刚才说的基础材料。高温合金又叫超合金,是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条件下,目前说整个世界上的高温合金大概是30万吨,航空航天领域占总需求量的55%左右,地面燃气轮机发电占20%,舰船占10%,中国每年需要高温合金约3万吨,但是地面的燃气轮机,一个是叶片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是没有引进。高温合金的叶片,主要是用在发动机的涡轮单元里面。这个是整个高温合金业态的一个发展历程,从制造的角度工艺来说,从发展到定向的工艺,从结构上发展到最初的实心、简单的空心这是第二代的叶片,四代发动机也有贴孔,这样的最大的就是冷却效果提升2.5左右。其实二代单晶核晶也有用。总体来说,航空航天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自主的合金比较少,仿制比较多。在地面燃机里面处于应用研究方面,所以考核和产业化方面差距较大。整个市场需求的话,现在军用的涡轮飞机大概3000多架,很遗憾的民用飞机现在还是基本上国外,现在支线飞机AR21就是现在已经实现了用,但是发动机都是用的国外的,应该整体上航空发动机不能够突破的话,高温合金很难有大的突破。这是整体单晶的制造流程,第一步,邢芯墨菊设计制造,后面整个的话,流程大概十多部,但是每一个流程下面又有十多部小的流程,所以整个的制造体系非常复杂,我们上级的上下游企业非常多,并且这里面涉及的很多的关键设备,遗憾的很多关键的设备,还依赖于进口。我们国家是能制造这些设备,但是从设备的稳定性与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智能化方面还是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梳理了整个产业链环节,从刚才合金来说基础材料这一块金属材料这一块,航空发动是我们院,主要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五院,这两类的合金,需要用的铝合金这主要是我们的院和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涡轮叶片精密铸造是我们院和江苏勇翰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涡轮叶片机工是我们院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像中科院等等一些单位,他们在自主研发的方面有一些优势。第一个可以精密的十层一个方向定向,下面也是单晶的叶片后面显示了未来的发动机。整个一条龙我们想建立几条生产应用示范线,比如说涡轮制造方面,我们计划在贵阳贵安新区建立了这样的示范线和实现5万单晶叶片的能力,这5万单晶叶片能够满足未来5—10年的需要。在热障涂层方面,在北京建设年产值是8万的件,也能够满足未来的需要。国家成立了新材料的产业委员会,我们院长戴院长是国外的核心人员,这是今年国家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汇报的时候,我们梳理了整个高温合金里面的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国家的应用研究,应该说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比较低,第二产业配套不完善,一些相关的缺乏自主先进的装备,这里面缺乏基本的原材料,蜡料、还有石英玻璃粉等等。下面整个的然暨涡轮叶片都依赖于进口,我们进口70万美元,国内自主研发的话,需要10万美金,导致我们的成本比较高,技术不够,导致我们的成本比较高。整体上给国家的建议,也就是针对这几个问题,希望国家一个是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足的地方,要加强针对性地投入。第二个针对整个产业链很多技术和装备,希望国家加大投入,我的汇报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虑求

《为你喝彩》走近新材料研究 网友赞科研员坚持精神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的选择,只有遵从本心,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上周日于北京卫视播出的《为你喝彩》中,主人公胡志远的本心,是做有意义的事。简短的几个字却蕴藏了他的智慧和决心。做有意义的事,让他毅然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成为一名研究员;做有意义的事,让他走上创业道路,把在实验室中的尖端科技,变为可以临床应用的产品。在北京这座梦想之城的支持下,胡志远和他的团队开启了自己的逐梦之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网友点赞科研员坚持精神胡志远的父母都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胡志远自小就在军队大院里长大,眼前的绿军装、白大褂,让年幼的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数十年过去,胡志远已不再是那个奔跑在大院中的顽皮孩子,他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更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变成网友口中能够将自己小学“我的理想”作文变为现实的少数人。节目中,胡志远用了“幸运”来形容自己,但众所周知,“幸运”是努力的人才有资格使用的自谦,简单的字眼背后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本心——做有意义的事,不虚度人生。在国外攻读博士期间,胡志远师从人类基因组学的奠基人Leroy Hood,从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生物标志物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取得进展。但面对中国科学院的邀请,胡志远毅然回国。搭档研究纳米磁珠技术的杨延莲,开启了从科研课题到临床应用的探索之旅。节目中,科研人为使研究成果落地百般努力,走上创业之路,在北京市的支持下奋力向前;节目外,网友对不懈追梦的胡志远花式点赞,真情实感的表达着自己的敬佩。有网友留言称“肿瘤捕手这个技术太牛了,期待有一天我们能把癌症消灭在体检!”技术突破造福人类健康 节目聚焦尖端医疗应用获好评纳米是一个长度的概念,拿头发丝来比较的话,比一根头发小1万倍,就是纳米。而肿瘤捕手的大小仅有200纳米,它能够在血液细胞中,捕捉到循环肿瘤细胞,从而在早期诊断出肿瘤的存在,为病人争取到治疗时间。和对抗肿瘤相仿,生活中许多疾病的防治都因为研究者的不断突破而收获福音。本期《为你喝彩》将镜头对准了尖端医疗技术,讲述高科技人才创业的艰辛历程,将科学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带入公众眼前。科学研究需要日积月累的实验,胡志远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系统医学的道路上探索下去。回顾上期精彩内容,敬请于本周二(8月13日)22:00锁定北京卫视。本周日(8月18日)22:00,《为你喝彩》将与您再次相约,走进北京怀柔,了解特色民宿运营人的故事。

革命篇

江敦涛分别会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0月15日下午,市委书记江敦涛分别会见了来淄出席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韩雅芳一行;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兼山东及东北项目投资总裁李斌一行。市领导马晓磊、毕司东、宋振波参加会见。江敦涛在会见时说,淄博工业基础好,特别是化工产业和基于化工产业的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强优势,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类型丰富。当前,正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积极推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水平。即将开幕的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国际国内反响热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位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动人才、资源、项目向淄博聚集,以最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希望正威国际集团发挥实业实力雄厚优势,深化与我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领域的对接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曹春晓、韩雅芳表示,淄博近年来下大气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出台的各类政策可操作性强,发展前景可期。愿立足自身专业领域,深入了解对接淄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快推动淄博新材料产业走向更高水平。李斌表示,淄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是企业投资创业的沃土,双方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正威国际集团将全方位推动与淄博的合作,努力为淄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新浪乐居 优质内容推荐刚刚统计!明天常州土拍17家房企名单曝光~新区要火张家界:关于部分调整张家界市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刚刚,南方职院摘下新会睦洲地块!折合楼面价1456元/㎡!

被遗忘

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分别会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国际材料研究学会和正威国际集团客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6日讯 10月15日下午,市委书记江敦涛分别会见了来淄出席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韩雅芳一行;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兼山东及东北项目投资总裁李斌一行。市领导马晓磊、毕司东、宋振波参加会见。江敦涛在会见时说,淄博工业基础好,特别是化工产业和基于化工产业的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强优势,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类型丰富。当前,正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积极推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水平。即将开幕的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国际国内反响热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位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动人才、资源、项目向淄博聚集,以最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希望正威国际集团发挥实业实力雄厚优势,深化与淄博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领域的对接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曹春晓、韩雅芳表示,淄博近年来下大气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出台的各类政策可操作性强,发展前景可期。愿立足自身专业领域,深入了解对接淄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快推动淄博新材料产业走向更高水平。李斌表示,淄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是企业投资创业的沃土,双方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正威国际集团将全方位推动与淄博的合作,努力为淄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闪电新闻记者 王良 通讯员 张晓军 报道

鼬鸣

江敦涛会见北航材料研究院、国际材料研究学会和正威国际集团客人

10月15日下午,市委书记江敦涛分别会见了来淄出席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韩雅芳一行;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兼山东及东北项目投资总裁李斌一行。市领导马晓磊、毕司东、宋振波参加会见。江敦涛在会见时说,淄博工业基础好,特别是化工产业和基于化工产业的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强优势,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类型丰富。当前,正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积极推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水平。即将开幕的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国际国内反响热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位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动人才、资源、项目向淄博聚集,以最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希望正威国际集团发挥实业实力雄厚优势,深化与我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领域的对接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曹春晓、韩雅芳表示,淄博近年来下大气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出台的各类政策可操作性强,发展前景可期。愿立足自身专业领域,深入了解对接淄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快推动淄博新材料产业走向更高水平。李斌表示,淄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是企业投资创业的沃土,双方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正威国际集团将全方位推动与淄博的合作,努力为淄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张晓军 孙文昭报道编辑:陈晨

菊里

国内新材料产业“大有可为”——新材料研究系列之综述

▲来源:世纪证券核心观点:1)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材料具有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新工艺和新技术关系密切、更新换代快、品种式样变化多、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进入关键期,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2)新材料产业发展受益政策支持&技术提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并且明确新材料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技术与研发是新材料产业主要的行业门槛,目前国内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部分金属功能材料、前沿材料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区域新材料布局特色逐步形成,已实现部分新材料的进口替代。3)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广阔。根据新材料在线数据,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亚太地区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新材料投资热点;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2016年均复合增速为26.39%;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4)新材料产业投资策略。我们认为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政策支持,那些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进入技术壁垒高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前沿新材料,如石墨烯(德尔未来)、纳米材料(威孚高科)、3D打印材料(蓝光发展)、碳纤维(光威复材)等;二是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如光学膜(康得新)、半导体材料(上海新阳)、军工新材料(宝钛股份)、高端制造新材料(时代新材)、新能源材料(新纶科技)等。一、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历史上每次产业革命的成功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新材料是工业革命的先导,与能源、信息、生物技术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四大支柱。纵观历史,新材料可以导致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从而推动产业变革。如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的出现,开辟了照明新纪元;液晶屏替代阴极摄像管,曾带来了显示革命;现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又将崛起。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进入关键期,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具体而言,那些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我们将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度高的新材料归纳为两类:一是前沿新材料,如石墨烯、纳米材料、3D 打印材料、碳纤维等;二是重点应用领域新材料,如光学膜、半导体材料、军工新材料、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二、政策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2.1 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新材料科技已经成为国家行为。世界发达国家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机,纷纷将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并频频推出国家政策来推动,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制定了许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此外,我国还于2016年12月首次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国家大力振兴新材料产业的决心得到充分体现。 政策明确新材料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是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任务:一是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材料;3.航空航天装备材料;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材料;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 7.电力装备材料;8.农机装备材料;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 10.节能环保材料。二是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1.石墨烯;2.增材制造材料;3.纳米材料;4.超导材料;5.极端环境材料。 三、国内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技术与研发是新材料产业主要的行业门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大致比发达国家落后5年。我国的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和开发技术上还有差距,根据赛瑞产业研究资料,我国新材料产业仅有10%左右的领域为国际领先水平,60%-70%领域处于追赶状态,还有20%-30%的领域与国际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大致比发达国家落后5年,不过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国内新材料产业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工信部介绍,目前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了63%,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目前,全国已建设了48个新材料领域相关基地,一批新材料龙头企业也正在崛起,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国内区域新材料布局特色逐步形成。目前,国内东、中、西部新材料产业各有侧重,比较优势逐步发追,协调互补的整体布局初具雏形。东部地区资金、人才相对密集,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实力较强,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方面潜力巨大。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突出,拥有一批重点军工企业,近年来正着重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四、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广阔 4.1 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亚太地是投资热点 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根据新材料在线资料,从国际情况看,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不约而同地将新材料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大对新材料的支持力度,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不断扩大,初步统计至2014 年全球各种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了12604 亿美元, 年均增长超过了10%。 中国成为新材料投资热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加剧,新材料行业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快步伐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布局,而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政策扶持也成为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世界新材料行业中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4.2 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26%,发展空间大 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26%,发展空间大。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 年的0.65 万亿元增加到2016 年的近2.65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6.39%;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 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工信部预计到2025 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 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到2035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实力将跃居全球前列,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并能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制造强国提供基础支持。 新材料行业涉及诸多学科,难以普遍开花。我们认为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政策支持,那些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进入技术壁垒高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关注战略新兴产业相关新材料。结合国内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我们认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的新材料,如光学膜(康得新)、半导体材料(上海新阳)、军工新材料(宝钛股份)、高端制造新材料(时代新材)、新能源材料(新纶科技)值得重点关注。关注前沿新材料。《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布局了一批前沿新材料,将在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极端环境材料领域,实施前沿新材料先导工程。我们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及 Vosviewer 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所有涉及“新材料”主题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线网络透视,发现石墨烯(德尔未来)、纳米材料(威孚高科)、3D打印材料(蓝光发展)、碳纤维(光威复材)这四种前沿新材料、是大家聚焦研究的领域,建议重点关注。附录1.重点领域新材料简介及上市公司代表2.国内新材料产业相关政策一览3、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相关发展计划4、石墨烯等前沿材料相关发文资料来源:烯碳资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辩牛马

材料类专业最全解析

基础学科 就业稳定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无不与之有关联。材料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解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它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加工、基本性质及使役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根据材料的组成形式,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又可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及化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结合发展和相互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材料类专业包括以下8个基本专业和6个特设专业0804材料类(基本专业)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3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4冶金工程080405金属材料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材料类(特设专业)080409T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0T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80411T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2T功能材料080413T纳米材料与技术080414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专业主要课程有:(1)工科的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线性代数等;(2)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3)专业课——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学科建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范畴的广泛,决定了各校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材料学倾向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拥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先进的现代材料制备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博士和博士后人数之和超过硕士研究生。全系33名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北科大被誉为“材料领域的航空母舰”,在历次全国权威学科评比中稳居前二三名。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可追溯到建校初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校师资雄厚,汇聚了众多材料领域名师,有3位科学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136位博士生导师,189位硕士生导师。强大的师资阵容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坚强后盾。北科每年招收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达6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新招研究生人数是本科招生的1.5倍。“量大面广,贴近产业”是北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学校不但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设立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侧重研究技术成果的现实转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利杰教授介绍,传统材料研究是学院特色,功能材料研究也发展较快。学院在钢铁、陶瓷、粉末等领域均有突出优势,磁性材料科研是强项,金刚薄膜材料在全国最好,对材料性能服役行为的研究如环境适应性、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在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南岛到新疆,从四川到黑龙江,遍布着研究院腐蚀领域的科研站点。显示材料、有机光电等领域研究发展很快。学院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汇聚了业内名师的材料名师讲坛在这个“五一”节前已经做到了53讲。北航的材料学具有“空天信”一体的特点,形成了轻合金结构材料及激光制备、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先进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特种功能材料及器件、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等具有明显优势的航空航天特色研究方向。该校朱立群教授说,学院注重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学领域科研的融合。轻质材料研究属高端领域,因为空间环境复杂,如高温高湿,对材料性能、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材料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已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多所著名高校、一流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本科教学实行中外“3+2”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有很多与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融入国际最前沿的科技,逐步向材料、器件一体化发展。“学院给人的印象是国防特色,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大量的学生是面向民用领域的。”他说。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教授和徐惠彬教授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拥有教授37名、博导34名、副教授32名,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徐惠彬院士的科研项目宽温域与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每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平均带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北工大的材料学院则注重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开发特色。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材料及其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等。学院践行“产学融合、协同创新”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服务社会为主,“研究出来的东西能用,是对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汪浩教授解释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也都是材料领域的名校,形成了各自的方向和特色。就业方向就业率比较稳定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2万人-1.4万人。就业保持稳定,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一直处于90%-95%之间。业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广泛,在工科专业中就业率不算最高,但是还是比较稳定的。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沪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就业方向:国有企业比例为50.15%,三资企业为22.12%,机关事业单位为7.3%。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为2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100%。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近年来在传统学科中脱颖而出,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9%左右。专业覆盖面广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日用化工类、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本科生除了就业以外,另一个主要去向就是读研或深造。可以说读研率高是材料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也是全面的、基础性的,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从很多企业招聘的学历要求和给予的待遇就能看得出,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明显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毕业生考研和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大。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读研和出国的比例就达到了67%;北京化工大学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为41%左右,2012年出国人数占总毕业生数的13.56%;天津大学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读研深造率在50%左右,5%同学选择出国深造,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这一数据也在逐年递增;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该专业优秀本科生选择继续研究生教育比例也增长明显,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0%。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毕业后可在商贸、经贸、商检、旅游、银行等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和材料工艺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工作。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冶金工程毕业后可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品性能改进和检测及冶金企业管理等工作。焊接技术与工程毕业后可面向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大、中型企业,从事自动焊接、半自动焊接技术操作与施工,工艺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现场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等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能源、计算机制造、通讯器材、生物医用设备、建材、家电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高校从事研发、产品设计、管理等工作。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营销、管理等工作。生物功能材料毕业后可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在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稀土工程培养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开发、教学、管理工作。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培养在再生资源领域中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及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研究和设计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报考指南看准方向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蓬勃发展,很多工科和综合院校均开设了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150余所高校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大学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专业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考生在考虑院校时,最好对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有所了解,看准目标比较清楚后,再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学校和专业。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这些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在2012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0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全国最早进行“材料科学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专业,按一级学科宽口径培养人才。该专业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基础+学科大类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高年级后按金属与陶瓷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腐蚀与保护等五个培养方向。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一级学科统一招生,两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七个专业方向之一进行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重点在材料加工工程,该学科在全国金属压力加工行业中有重要的影响。中南大学该专业在京按材料类招生,该大类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类专业复合材料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高强耐高温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能力。什么样的学生不适合?材料专业研究的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等方面,而构成材料性能结构的因素主要就其化学结构。从该专业所学的课程就能看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其专业课程很多都是与化学相关的。可以说,化学是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础,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改性、塑性等都离不开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所以,考生在报考该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来选择,喜欢化学、物理的学生学习起来应该会“如鱼得水”。另外,材料类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读材料类专业。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中就包括材料类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另外,患有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中除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外,还包括了材料类中的材料物理、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这里所说的只是总体情况,各校的要求不同,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各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询该校招办,以免发生误选、错漏的情况。教育部最新排名!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十义

《Nature》刊发北航在单层二维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日前,《Nature》杂志在线以《Conversion of non-van der Waals solids to2D transition-metal chalcogenides》为题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树斌教授课题组在单层二维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该文发现并提出一种合成单层二维材料的新方法——拓扑转化法,攻克了单层二维材料难以制备和不稳定的国际性难题,所制备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催化和能源存储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来源: 工信部

君乃言此

专业的材料科学——应力

应力材料学的研究方向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某类材料的各项性质;一类是研究用什么器械和工艺可以制造出这类材料。不管是哪一类研究方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总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要研究材料的受力。受力分析中一个常见的概念就是应力。但什么才是应力?在中学阶段,我们学过压强;它等于力除于面积;而应力,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受力面积无穷小、并指定方向的压强。应力分为正应力和切应力。当一个物体被拉伸压缩时,其应力为正应力;而当该物体被扭转、弯曲时,其应力为切应力。一个物体全部的应力之和称为全应力。一般用S字母表示。为了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我们又把全应力简单地分为空间的三个维度的分应力。点的应力状态也有另外一种分法,即把全应力分为主应力和主切应力的叠加。主应力:应力莫尔圆的X轴的最大最小值。主切应力:应力莫尔圆的Y轴的最大最小值。

捧喝

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聚焦前沿新材料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发言。 王占奎 摄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马海燕)北京高精尖论坛·第一届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外青年科学家们围绕前沿新材料、数据驱动的新材料发现、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材料研发智能化等开展深入探讨。本次论坛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主办。论坛共有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450余人参会。80余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做特邀学术报告,分享新材料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探讨材料基因工程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推动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发展。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近20位海外青年学者进行线上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表示,新材料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厚积薄发,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科技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金相专业和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2017年获批建设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发言。 王占奎 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表示,材料科学作为历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的关键。她建议青年学者开展科研工作要长远布局,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关注学科交叉和多层次、多尺度、多耦合发展,不要忽视用新的方法研究传统的问题,重视材料研发的应用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发展。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楼琅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志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魁、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授张达威分别做了题为“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材料应用和发展”、“数据驱动的材料跨尺度建模与设计”、“基于新一代高通量实验技术的材料研究范式”和“材料服役失效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主旨学术报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