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网上各种北漂的段子,自己也写了点儿北漂的感悟,工作,买房,落户,教育各种压力,各种不容易。也埋怨过自己为什么当初不考个研,学历高点儿就好了。最近跟两位博士后(一男一女)的朋友聊了下,哪知道作为天之骄子的博士后也不容易,当然比我要容易的多,之所以他们不容易,是因为他们要求更高一些!首先婚姻问题,因为攻读到博士后的一般年龄也都不小了,按部就班的读下来,怎么也得30出头了。对于男性,年龄还好,女性年龄不说,这个博士后的头衔,就已经让很多不自信的男士望而却步了。目前面临快要出站了,找工作的压力也挺大的。关键想要找有人事指标,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的。不然就算是博士后落户北京也挺难的。不过如果自己有房子的话,户口就好解决了。博士后出站是可以直接落户北京的,并可以解决妻子,子女的北京户口。所以现在想征婚,条件是北京要有房,因为本身年龄也不小了,可以接受有婚史,有孩子。聊到这里朋友觉得很是尴尬,毕竟圣贤书读了这么多年。30多岁,征婚还提出这么实际的要求。不过我觉得嫁给博士后或者取一位女博士后挺好的。毕竟他们象牙塔里待了这么多年,思想真的挺单纯,很实在;专一有韧性,如果他们认定了这就是想要的另一半,这就是想要的婚姻,家庭。肯定会不懈的努力追求幸福,就像他们在学术上不懈努力追求一样;后面会有不错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毕竟学历在那里摆着呢;智商都很高,孩子的家庭作业一直辅导到硕士都没问题(^_^);另外如果您正在为北京户口发愁的话,可以一起解决北京户口!这真的是很大的优势,毕竟北京工作生活以后孩子教育都会很方便。如果有意愿拯救这两个博士后,参考下面操作:百家号作者的联系方法
有网传一名博士后一直不参加工作,跟着导师打工了12年,现年39岁,还没有离开导师的意思,而且抱着牛人导师退休了学校会给他安排工作和实验室的幻想,很多人评论说他读书读傻了!很傻很天真,今后导师退休了,学校会让他接管实验室吗?而且他年龄越来越大,今后会有高校接受他吗?读者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笔者有自己的看法。不能说该博士生的选择就是错误的。首先,工作不是那么好找的,就算进高校,也不会专业对口,因为专业博士有多有少,与需求脱节,许多高校尽管进了博士,但是找不到理想的人才,最后只得“曲线救国”,比如安排物理博士去教数学,石油博士去教机械,化学博士去教生物,对专业性很强的博士来说简直是一大打击,特别是本应该搞科研的他们最后成了基础课老师,与一班高中毕业生厮混,大量的教学工作占据了自己的时间,因此很多博士都辞职走了。或者调离岗位,很少能安心教学的。所以该博士生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原地不动。其次,一个新地方一个新岗位带给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地震,甚至是很难适应毁三观的。工作不同于读书那么单纯,要求那么多,考虑的人事那么多,完全没有搞课题的环境和机会,将原来的人生节奏完全打乱,措手不及!据该博士生说,他很享受在导师手下的工作,写写论文搞搞科研,导师课题多,一年给他50万,他觉得日子挺享受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己去搞科研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许多人都撞得头破血流,到处垫钱接工程,甚至吃饭的钱都没了!到企业就是讨饭一般到处请客赏饭。纵向项目竞争激烈,校内评市内评国家评审,科研评定委员会看不惯你,你想冲出本校都难。重点高校很容易截持了科研经费,经费根本流不出北京。笔者同学的丈夫非常后悔离开原来的导师,导师人脉广大,身家上亿,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对他们也大方,解决房子解决困难什么的,就是跟着他做事每年也有不菲的纯收入,手下的师弟师妹一呼百应,不比现在自己当个高校小老师,处处受管制,搞科研纯粹是自己砸钱赚吆喝!赔进去人力物力收不回来。宁做凤尾莫做鸡头,工作也需要赚钱养家,何况环境让人不愉快!要是高校那么适合科技人才,那么许晨阳、颜宁、还有许多留美博士就不会出走美国了!关键的问题,科技制度留不住高科技人才。再三,他确实喜欢搞科研项目,导师也为他提供了好环境,那么可以试着发展自己的创新项目,然后与导师合作发表,共同分享利益,如果你干的多,相信导师也不会白白抢占别人的功劳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比你当教师万事操心不容易得多?总之,笔者给他开出建议:继续跟着导师干事,存钱,搞定结婚生子,同时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力量,跟导师谈谈他退休了你怎么办?(除了那种品质恶劣的导师一般导师还是很乐意为学生铺路的),路途有1本校当老师走职称博导之路,2继承导师的人脉学术思想独立开科技公司,3赚够了钱提前退休,搞搞投资,经营好家庭理财,自由自在。4如果自己确实有重大科研成果,也可以做个牛人,根本不愁前途工作的问题,卖卖专利卖卖产品就不愁老年。所以该博士生的选择并非那么悲观,他只是走了一条不同于大众的路而已。我是鹦鹦,亲爱的读者,你们认为呢?
近日在工作当中了解到,有一个博士后毕业于重点大学,而且本硕博都毕业于985大学,最后选择了当博士后。但是现在博士后已经毕业5个多月时间,也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在某省会城市找工作,被多所大学无情的拒绝,最后无奈只能选择去月薪五六千块钱的科研所工作。因为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博士后已经是非常高的学历,找工作应该难度不大,而且应该工资很高,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作为博士后毕业以后在多所大学找工作,却没有一所大学给予offer。究其原因在于该博士后的专业比较差,属于四大天坑专业之一,博士就业比较困难。这就提醒大家选专业一定要慎重!如果在高考时候专业选择不当,比如说选择了生化环材这4大天坑专业。那么将来就必须要考研,还必须考博,甚至继续读博士后等。否则本科毕业以后基本上就是失业,即使考上了硕士,毕业以后找工作仍然比较难。如果考上博士以后,大学生以为以后就业就容易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比如说化学博士,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的博士以及环境工程毕业的博士,这四大天坑专业毕业的博士就业难度也不小。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天坑专业,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比较多。虽然博士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但是由于博士就业方向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这就导致即使是985大学毕业的博士,甚至博士后,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感觉压力很大。对此建议各位高考学生在高考志愿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报考,选择好自己的大学专业,否则以后后悔莫及,会走很多弯路。而对于已经在读这次的天坑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在考研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就业不错的专业,或者说跨专业考研。再或者在考研的时候选择该专业相对而言就业最好的二级学科专业,从而避免在硕士毕业以后找工作很难。比如说该博士后已经学历非常高,但是现在找工作却很难,被多所大学无情的拒绝。而且如果去一些普通的科研机构,工资只有五六千块钱,毕业以后的压力仍然很大。所以建议各位考生选专业一定要慎重!选专业要慎重!博士后毕业却被多所大学无情拒绝!对此大家还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近日,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升级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为提升分站科研和引才优势,《办法》提出将大幅提高分站开展博士后工作资助力度—— 对正常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的分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人员进站,一次性给予其30万元资助经费。自2001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经过多年实践,经开区工作站的运行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程序化,博士后设站数量不断增加、招收人数持续扩大,管理制度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企业与高校合作、产业与专业对接的各项机制。许多培养的人才都已成为各领域科研骨干、专家学者、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实践,经开区博士后工作站已成为吸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经开区范围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吸引、培养和使用博士后人员,为打造升级版经开区提供青年人才保障,2020年,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对《博士后暂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从修订版内容来看,新的办法主要围绕完善经开区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加大博士后工作支持力度三方面做了修订。其中,针对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和职责、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和管理、博士后工作支持和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结合经开区实际工作经验,《办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要求进一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经开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人才基础;此外,《办法》还拟设立专项经费,增加对博士后工作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吸引鼓励更多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经开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创新成果,促进经开区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据介绍,作为本次升级版《办法》的亮点,为提升分站科研和引才优势,拟设立的分站开展博士后工作资助内容包括:对正常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的分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人员进站,一次性给予其30万元资助经费,其中10万元为进站博士后人员生活补贴。同时,为满足博士后人员居住需求,拟持续提供住房保障。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不超过两年)可申请租住经开区博士后公寓。值得关注的是,分站招收在职身份博士后人员进站时,不享受以上规定的资助经费;在经开区登记注册、纳税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享受经开区资助经费政策。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经开区已设有50家企业分站,累计招收培养了9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在站期间共参与研发省部级以上项目43项,累计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资助394.1万元,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67篇,出版专著6部,申请专利4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2名博士后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1名博士后获评北京市科技新星荣誉称号。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政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吴越
12月1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至此,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站达442个,流动站52个。根据北京市属设站单位2021年博士后招收培养计划,2021年共计划招收博士后1131名,首次突破千人,是近三年进站人数的总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北京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全市优先发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新增设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有龙芯中科、华卓精科等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嘀嘀、快手等知名民企,以及维泰瑞隆等原创药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局长 徐熙:许多“85”后、“90”后迅速成长为科研技术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创新发展的力量。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成为北京发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智力基础。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市属设站单位出站博士后2175名,共发表论文7222篇,人均3.32篇,高于全国的人均2.83篇;完成项目4964项,申请专利2002项,出版专著465本。出站博士后留京工作和创业1824人,占出站总数的83.9%。科研成果高产、“硬核”,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此外,科研成果带动创业就业。例如,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博士后人才政策和清华大学资源,累计引进培养45名博士后,大胆引入内部创新创业机制,把研发课题和技术项目孵化创业并投产,先后设立新鸿电子公司、微木公司、中检科威公司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累计30余亿元,带动千余人就业。徐熙称,未来将围绕服务和支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展博士后工作,以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资源集聚,以产业生态带动创新发展。进一步简化手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更多博士后开展国际化培养。并对设站单位实施精准管理,宽进严管,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 何芊漪)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陈旭)为聚焦人工智能等10个高精尖行业,助力北京“两区”建设,北京新设85个博士后工作站,总数达442个;2021年计划招收博士后1131名,等于近3年来进站人数的总和。这是记者日前从在京召开的“北京博士后工作助力‘两区’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的。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通报表扬31家优秀市属设站单位,并发布市属设站单位2021年博士后招收培养计划。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熙介绍,北京将围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和支撑“两区”建设、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综合素质提升开展博士后工作,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实现以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资源集聚,以产业生态带动创新发展,在政策深度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据悉,各级博士后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简化手续,支持开展国际化培养;对设站单位实施精准管理,宽进严管,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同时,各设站单位将继续支持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建立激励机制,合理规划其职业发展空间,调动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让更多成果转化为产品,成为产业。(完)
在我国,要问高三学子最想去读大学的城市是哪几个,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北上广!因为北京,上海,广州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如果考生能够在这几个城市读书,那么毕业以后找工作相对容易很多,毕竟机会多!北京是我国高校聚集地,我国共有118所985.211高校,其中有20多所位于北京,所以在北京考上一个211大学,真的是不值得一提!正是因为北京好大学太多,所以有的大学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但是在北京本地人眼中却不值一提!其中北京有一所大学,在同类大学里排名第一,考上的学生都是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毕业以后,有的同学却因为找工作能急哭了?真的是最郁闷的211,它就是――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是我国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被称为我国“体育第一高校”,实力相当雄厚,主要院系有武术学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管理学院等,能够考上北京体育大学的,绝对是体育生里的佼佼者!北京体育大学共有硕士点4个,都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这样的实力,在体育类高校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个体育生都以能够考进北京体育大学为荣,毕竟它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因为北京体育大学已经为我国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比如我们常见的:吴京,张怡宁,赵文卓等,都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知名校友,可见它为我国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突出学科都是和体育有关系的,等到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就业市场上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可以就业的岗位实在是太少了,就业面太窄了,想要找到一份高薪体面工作的同学估计能够急哭了!所以最后不少北京体育大学的毕业生都去大学或者中小学当了体育老师,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最体面的工作之一了!你觉得当体育老师怎么样?北京体育大学的毕业生当体育老师是否屈才?欢迎留言讨论
工人日报客户端12月18日电 今日,“北京博士后工作助力‘两区’建设推进会”召开。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至此,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站达442个,流动站52个。通报表扬了31家优秀市属设站单位,并发布了市属设站单位2021年博士后招收培养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计划招收博士后1131名,等于近三年来进站人数的总和。据悉,今年增设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全市优先发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成为本市“两区”建设主力军。一是科研成果实现“高产”“硬核”。据统计,2011年以来,北京市属设站单位出站博士后2175名,共发表论文7222篇,人均3.32篇,高于全国的人均2.83篇;完成项目4964项,人均2.28项;申请专利2002项,出版专著465本。二是人才培养效果明显。2011年以来,本市出站博士后留京工作和创业1824人,占出站总数的83.9%。许多博士后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三是科研成果带动“创业”“就业”。博士后们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带动了新行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促进了创业和就业工作。(工人日报记者甘皙)
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3月16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消息,面向全球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税前年薪50万左右,首批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30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1月,是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政府推动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智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于2019年11月,今年2月,智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北大、清华、中科院等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启动首批博士后人才招收计划。招收简章显示,智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全球招收科研人员10人,包括智能系统、认知图谱、智能医疗和前沿交叉四个招收方向,首批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30日。在薪资及福利待遇方面,博士后科研人员综合税前年薪50万左右,对于特别优秀的候选人可一事一议。另外,研究成果适合产业化的,可在智源研究院内部孵化,获得研发经费等支持。新京报记者 苏季 校对 李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北京加码博士后培养工作,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1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至此,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站达442个,流动站52个。根据北京市属设站单位2021年博士后招收培养计划,2021年共计划招收博士后1131名,首次突破千人,是近三年进站人数的总和。北京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全市优先发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新增设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有龙芯中科、华卓精科等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嘀嘀、快手等知名民企,以及维泰瑞隆等原创药企。“许多“85”后、“90”后迅速成长为科研技术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创新发展的力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熙说,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成为北京发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智力基础。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市属设站单位出站博士后2175名,共发表论文7222篇,人均3.32篇,高于全国的人均2.83篇;完成项目4964项,申请专利2002项,出版专著465本。出站博士后留京工作和创业1824人,占出站总数的83.9%。科研成果高产、“硬核”,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此外,科研成果带动创业就业。例如,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博士后人才政策和清华大学资源,累计引进培养45名博士后,大胆引入内部创新创业机制,把研发课题和技术项目孵化创业并投产,先后设立新鸿电子公司、微木公司、中检科威公司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累计30余亿元,带动千余人就业。徐熙称,未来将围绕服务和支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展博士后工作,以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资源集聚,以产业生态带动创新发展。进一步简化手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更多博士后开展国际化培养。并对设站单位实施精准管理,宽进严管,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