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左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张方斋就来到实验室,照顾自己的“宠物”。张方斋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家级科研基地,主要研究对象是城镇污水深度处理,而垃圾渗滤液是污水中极难处理的。通过400倍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聚集在一起的厌氧氨氧化菌颗粒颜色鲜艳,像一块红宝石。张方斋观察自己培养的厌氧氨氧化菌,细菌的颗粒密实程度越高越圆润说明活性越好越健康。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降水、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水分和垃圾本身所含水分,这些液体在垃圾填埋场中渗漏到最底部,成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毒害作用。要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成分非常困难,要经过三级处理过程。一级是用物理方法沉淀、过滤;二级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三级则要添加药剂。张方斋所做的课题,就是让前两个步骤的工艺更加完善,更加接近实用。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高达数千万吨,如果采用新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处理成本。这是张方斋培养“宠物”的装置。透过手机的灯光,如果看到里面产生了较多气泡,说明厌氧氨氧化菌工作得比较好。张方斋养的“宠物”,就是用来消耗污染物的微生物——细菌,包括厌氧氨氧化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几大类。它们生活在污水中,以污染物为食,只有把这些“宠物”照顾好,它们才能去消耗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虽然它们生活环境肮脏不堪,但却异常敏感,温度、浓度、PH值等稍有变化,这些“宠物”就会失去活性甚至大面积死亡。所以在张方斋眼里,这些细菌就跟家养的小猫小狗一样需要悉心呵护,随时都要关注它们冷不冷、饿不饿……实验装置一旦启动,都是24小时开机,因为停下来微生物活性就会受到冲击。就连寒暑假张方斋都不愿回家,要留下来陪伴他的“宠物”。张方斋用显微镜观察自己的“宠物”——厌氧氨氧化菌,它们能够在缺氧环境下同时去除氨氮和亚硝态氮(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功能菌。张方斋的家在河北农村,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父亲做些建筑生意,因此他高考志愿报的全是建筑类的专业。可事与愿违,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他最终被调剂学了环保。进入大学后,张方斋心里就憋了一股劲儿,一定要打破高考失利的心理阴影。实验室每年要消耗这样几十桶垃圾渗滤液。经过不懈的努力,张方斋不但喜欢上这个专业,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硕博连读。国家级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学科、优秀的教师团队和优越的学习环境,让张方斋倍加珍惜。如今,博士三年级的张方斋,已经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获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学院学生在同一间实验室做不同实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的保障。即将春节,张方斋一如既往每天来实验室工作,没有做回家的准备。他希望自己的“宠物”能越来越稳定,希望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希望城市的水更绿、山更青、环境更美好。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海欣 摄影报道流程编辑:tf019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师资博士后杜睿博士收到德国洪堡基金会2021年德国“洪堡学者”计划资助的通知,将于明年赴德国开展合作研究。这是学校在站博士后首次入选德国“洪堡学者”计划。杜睿(右一)杜睿于1991年出生,2008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在学校硕博连读,师从彭永臻院士,201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跟随彭永臻院士继续开展DEAMOX脱氮工艺及控制策略方向的科研工作。依托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杜睿博士在污水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深度脱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一区SCI论文12篇,发表在《Water Research》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2篇为高被引论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曾获奥加诺奖学金特等奖(北工大首次入选)、上海同济高廷耀基金会青年博士杰出人才奖学金、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工大首次入选)、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奖学金”和“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德国“洪堡基金会”成立于1860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洪堡基金会主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和学者提供资助,开展国际科学合作,荣誉称号为终身制。洪堡学者的评选有着严格的遴选程序,由约100名不同专业著名科学家组成遴选委员会对入围申请者进行讨论表决,唯一标准是申请者是否具有突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迄今为止,已有50多位洪堡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此次杜睿博士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表明其开展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将为北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机遇。北工大本硕博的90后博士后2008年-2020年,十二载的求学科研生涯,多个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与污水为伴 让青春无悔,快来一起为棒棒的北工大学子杜睿点赞吧! 来 源: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 排版:李明佳 审核:曹容嘉
每天早上8点左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张方斋就来到实验室,照顾自己的“宠物”。张方斋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家级科研基地,主要研究对象是城镇污水深度处理,而垃圾渗滤液是污水中极难处理的。学院学生在同一间实验室做不同实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的保障。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降水、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水分和垃圾本身所含水分,这些液体在垃圾填埋场中渗漏到最底部,成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毒害作用。要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成分非常困难,要经过三级处理过程。一级是用物理方法沉淀、过滤;二级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三级则要添加药剂。张方斋所做的课题,就是让前两个步骤的工艺更加完善,更加接近实用。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高达数千万吨,如果采用新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处理成本。实验室每年要消耗这样几十桶垃圾渗滤液。张方斋养的“宠物”,就是用来消耗污染物的微生物——细菌,包括厌氧氨氧化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几大类。它们生活在污水中,以污染物为食,只有把这些“宠物”照顾好,它们才能去消耗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虽然它们生活环境肮脏不堪,但却异常敏感,温度、浓度、PH值等稍有变化,这些“宠物”就会失去活性甚至大面积死亡。这是张方斋培养“宠物”的装置。透过手机的灯光,如果看到里面产生了较多气泡,说明厌氧氨氧化菌工作得比较好。所以在张方斋眼里,这些细菌就跟家养的小猫小狗一样需要悉心呵护,随时都要关注它们冷不冷、饿不饿……实验装置一旦启动,都是24小时开机,因为停下来微生物活性就会受到冲击。就连寒暑假张方斋都不愿回家,要留下来陪伴他的“宠物”。张方斋观察自己培养的厌氧氨氧化菌,细菌的颗粒密实程度越高越圆润说明活性越好越健康。张方斋的家在河北农村,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父亲做些建筑生意,因此他高考志愿报的全是建筑类的专业。可事与愿违,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他最终被调剂学了环保。进入大学后,张方斋心里就憋了一股劲儿,一定要打破高考失利的心理阴影。张方斋用显微镜观察自己的“宠物”——厌氧氨氧化菌,它们能够在缺氧环境下同时去除氨氮和亚硝态氮(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功能菌。经过不懈的努力,张方斋不但喜欢上这个专业,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硕博连读。国家级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学科、优秀的教师团队和优越的学习环境,让张方斋倍加珍惜。如今,博士三年级的张方斋,已经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获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400倍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聚集在一起的厌氧氨氧化菌颗粒颜色鲜艳,像一块红宝石。即将春节,张方斋一如既往每天来实验室工作,没有做回家的准备。他希望自己的“宠物”能越来越稳定,希望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希望城市的水更绿、山更青、环境更美好。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神童。有人长大后成为造福世界的科学家,有人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也有人成为方仲永那样中途夭折的普通人。对于神童来说,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他们不同的人生。而辽宁盘锦的张炘炀,便是这样一个天才少年。既被人抬头仰视,身上也充满争议。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炘炀的求学经历。张炘炀张炘炀少年成名张炘炀于1995年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街道干部,母亲是一名老师。可能是因为他五行缺火,所以给他取名为“炘炀”。在张炘炀两岁时,父亲发现他很聪明。那么点大的孩子,在三个月内,就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这一发现让他们全家都很兴奋。2000年秋,张炘炀的父亲联系熟人,将刚满六岁的他送入了小学。张炘炀结果只用了一个月,张炘炀就学完了一年级的课程,转升二年级。二年级读了一个月,三年级读了四个月,他直接跳过四年级,上了五年级。然而,五年级张炘炀也仅仅用了两个月便读完了。一年后,张炘炀进入初中学习。小学六年的内容,他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便读完了。张炘炀在初中前两年,张炘炀还比较稳定,踏踏实实读完了初一和初二。到了初三下学期,老师向张炘炀的父母反映,张炘炀上课不认真听讲。于是,张会祥将儿子带回家自学半年。等再开学,张炘炀直接入盘山县高中读高三。2005年高考时,由于张炘炀还没有身份证,所以只能拿着一张派出所开的户籍证明参加高考。全国年龄最小的高考生由于他是超低龄考生,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高考结束后,张炘炀对父亲说:“考得一般,但比模拟考的时候好些,上个二本,应该没有问题。”分数出来后,张炘炀考了505分,比辽宁二本线高了近50分,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而此时,与张炘炀同龄的孩子还在过四年级的暑假。暑假过后,张炘炀进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张炘炀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又通过了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再次引起众人的关注。在北工大读研究生期间,学校为了方便父亲照顾张炘炀,特地给他安排了一个二人间。但张炘炀却对父亲的陪读产生了不满,强烈要求自己一个人生活,给予他足够的自由空间。经过反复协商,父母决定尊重他的意见,让他从此开始独立求学。张炘炀张炘炀近况尽管张炘炀比同龄人要早熟,但还是摆脱不了孩子爱玩的天性。所以在读研期间,他的课程成绩并不好。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他单独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当父母鼓励他考博时,张炘炀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必须在北京全款买房,否则他就不参加硕士的毕业答辩,也不考博。在16岁的张炘炀看来,成功的标准就是:北京户口,买房,有个好工作。张炘炀最终在2011年,张炘炀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小的博士。但博士与之前的研究生阶段相比,又是一个更高的门槛,张炘炀由于在研究成果方面“难产”,所以一直很难毕业。近年,在导师的帮助下,张炘炀才有望博士毕业。据悉,张炘炀博士毕业后还打算继续深造,到博士后流动站交流。
说起神童,我们脑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几个名字,五岁称象的曹冲、七岁作诗的骆宾王、十二岁拜相的甘罗……在中国悠久的几千年历史当中,神童绝对不在少数。当然,到了新世纪,全国各地依旧有各种各样的神童,他们往往十几岁便能考上大学、成为硕士,是父母口中经常出现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和大家聊的这位主人公,便是2005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张炘炀。1995年,张炘炀出生于辽宁,在别人家小孩刚刚上小学之时,张炘炀便跨入高校门槛。在他13岁时,成功考上北工大研究生,三年之后,他再次升级,成为北航博士生。如此天纵之才,在其成为北航准博士生之前却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在这位神童看来,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生活的配套自然得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出门在外,没有车是不行的,在北京读博士生,没有房更是万万不能的!为了让父母服软,张炘炀甚至在节目中向父母提出要求,这项出人意料的举动更是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巨大黑点,下面就和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该神童的"成长历程"。两岁之时,大部分小孩只能口吐几个字,"爸爸"、"妈妈"之类的,而人家张炘炀,已经能够认出2000多个汉字,达到初中生水平。当别人家孩子五岁在幼儿园抢糖吃的时候,张炘炀就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当然,很多人都觉得5岁上小学也没有什么,可人家张炘炀却明显不一样,他从一年级升到三年级,仅仅只花了两个月,而后的四五年级,他只花费了半年时间,随后直接跳到五年级。别人花六年时间读小学,张炘炀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升初中之时,他才仅仅七岁。可能是前面跳级的速度太快了,张炘炀的初一和初二都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然而到了初三,张炘炀上课很难专心听讲,老师便建议让其回家自学。在家中的六个月时间,张炘炀不仅搞定了初三的课程,甚至还将高一高二顺带解决了。其父其母为了让孩子早日上大学,也是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年幼的张炘炀直接成为了高三毕业班的学生。10岁那年,张炘炀成功地考入了一所二本大学,据说他当时的分数还要比二本线高出几十分。由于上大学才仅仅10岁,所以考研和考博是张炘炀的必由之路。在他13岁那年,张炘炀成功地考入了北工大的研究生。而就在他研究生毕业的那年,闹出了挟持父母去北京买房的丑闻。在北工大潜心学习几年,这位神童再创佳绩,考上了北航的博士生。10年之前,北京的房价仅仅需要一百多万,如今已经飙升至大几百万,对此不少人都暗想:神童不愧是神童,如果当时他父母真的咬咬牙买了,那么现在就赚大发了。甚至还有人表示,张炘炀可能是穿越的神童,小伙伴们认为呢?
16岁,对于一般的孩子,比如眼下正在积极准备一个月之后高考的孩子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今天却是要和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是有着这么一位16岁的少年存在。曾经,这位少年在16岁入读了博士生,今天要介绍的,便是可以称得上是神童的辽宁籍学子。1995年出生,2001年开始入学读小学,2005年参加高考并且顺利被大学录取,2008年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全国最小在校研究生,2011年参加博士生入学考核并且成功地成为博士生,时年16岁。如果不是现如今的网络时代,资讯传播等都比较透明和真实,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在以讹传讹地夸大一个人智商的行为。实际上,这却是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中。这名1995年出生的男子名叫张炘炀,炘是火焰茂盛的样子,炀是融化金属,听起来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着激情和动力的名字,也是张炘炀父亲张全祥为儿子骄傲的地方之一,这名字虽然有点生僻,不过寓意很好。不过作为前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张炘炀之父张全祥,却是不仅仅只是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寄托在所谓的好名字、老天赏识给了饭碗上面,而是在发现了儿子的高智商之后,立即对儿子进行了不同于常人的教育。在老张的坚持下,就连张炘炀在高中任教的妈妈,都无权干涉对张炘炀的教育,因为在张全祥看来,两个人的步调和观点不一致,容易让孩子产生无所适从的感受。最终,张全祥获得了教育孩子的全权,并且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正如上文中所说,6岁时开始入学,9岁入读高中,10岁读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并且参加高考。在参加高考的当年,张炘炀就以500多分的好成绩,最终被天津工业师范大学录取,成为当时最小的在校大学生;成为最小的大学生,如果以为这就是张炘炀父母对孩子进行特别教育的目标,这就大错特错了。张全祥及妻子或许也了解过曾经十多岁入读我国顶尖名校中科大的那些少年神童,因为高分低能或者是年龄较小的原因,最后因无法适应社会的而不得不放弃学业或者难以与他们的少年神童名头相符的后续遭遇。张全祥夫妻在孩子进入到大学之后,就选择轮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陪读。最终的结果证明,张炘炀父母的这种坚持是正确的!13岁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且入读北工大的研究生。而在16岁时,张炘炀能够顺利地考入985名校北航的数学系研究生,更是证明其父母所坚持的特别教育的方式和思想是正确的。如果按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维,或者当下的教育大原则,张炘炀想要在6岁入读小学并且用一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很明显是越发的不可能。不过中华民族的先哲也曾经说过,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像张炘炀这样的至少超群的神童,一般的求学之路还真的是适应不了他的。眼下距离高考还有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广大的考生们一定要戒浮戒躁、沉下心来仔细地复习以及系统梳理知识。自我感觉有所欠缺的要利用这段时间查缺补漏,而对于在一个学校范围内被誉为天才或者学霸的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千万别觉得自己已经优秀到无敌的程度了,须知像张炘炀这样的天才,步入大学之后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读到了985的硕士,而且根据张炘炀个人的表态,还希望继续往博士后深造,自此走上学术之路。最后,祝愿广大2020年届高考生们,在人生最为重要的这场考核中,都能够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这两所院校确实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管是实力上还是地域上,或者是院校档次上都是非常相当的。那么一所院校值不值得考研,除了观察院校档次外,我们还应该看它的学科实力,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一、院校档次北京林业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从档次上看,北京林业大学似乎比北京工业大学要高那么一点点,它还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二、学科实力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学校现有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北京工业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7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位居亚洲第107位,国内高校第26名,8个学科进入QS全球排名前4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北工大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收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校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另拥有18个博士后流动站。从这一轮实力上看,A类学科档次是北京林业大学高,它有两个A+,而北京工业大学却分别是1个A和1个A-。除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北京林业大学超过北京工业大学1个外,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上的数量来比较,都是北京工业大学要多,即在北京工业大学考研的选择余地更大,以后考博的路子也更广。三、硕士人数及就业质量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571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908人;北京工业大学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7506人(博士生1310人、硕士生619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80人。从人数上看,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生人数要超过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1430 名研究生毕业中,已就业130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1.54 %;已升学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45 %;已出国2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 47 %;未就业2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54%。北京工业大学从上述图表上可以看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深造率和就业率更高一些。怎么样,你更喜欢在哪所院校读研呢?
“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也有一些天生就受到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们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智慧,还有无可睥睨的运气。在学校,他们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在生活中,他们是邻居眼中的天才少年。炘炀,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曾经以“最小的大学生”而走红网络,后期又受到各界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基本上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父亲张会祥为他取名“炘炀”,意思就是温度高、火热。或许正是这个名字带给了他好运,从出生开始,便一路红红火火。他的父亲是街道干部,母亲是高中老师。家里的学习读书氛围好,他喜欢读书和求知。同时他的智商比较高,两岁半的时候,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认识了一千个汉字。之后的学习之路更像是“开挂”一样。一年级念了一个月,张炘炀就转升二年级,结果二年级读了一个月,三年级用了四个月,张炘炀直接上四年级;五年级,又只用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一年后,炘炀进入初中。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对于张炘炀来说就值两年。如果说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让人难以置信,那么,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会出现一个10的大学生。2005年参加高考,此时张炘炀年仅10岁,10岁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才刚刚上小学4年级,张炘炀就参加高考了,更让人以外的是,他以505分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虽然只是二本高校,但是却也不得不让人叹服这个孩子的能力。当然,他的开挂式人生并不会因为考入大学而结束,13岁考取了北工大硕士研究生,16岁在北航读博士。这对于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在炘炀的生活中,只需要16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位天才少年迅速走红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2011年时研三的张炘炀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其实论文张炘炀同学早就写好了,但在答辩前张炘炀突然对父母说必须在北京买房才会去答辩,当时张炘炀认为“在北京有房有车才是成功人士的标配”,父母都是农村家庭,并没有如此多的钱,只好租房来“骗”孩子,对这件事经过媒体的曝光,当时引起巨大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张炘炀就是“无理取闹”,如今看来,买房这件事更是先见之明啊,很多网友支持张炘炀的想法,并称赞“眼光独到”、“房价翻倍啦,神童的世界常人就是无法理解”。但是,经过这些事情过后,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天才少年却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现在很难再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据说,因为年纪的原因,在上博士的时候,科研能力有所欠缺,无法完成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所以一直没能顺利的毕业。不过他的导师对他依然看重,在他做科研项目的时候给予了他很多帮助。虽然这位天才少年逐渐淡出我们的额视野,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能让一个10的孩子考入大学着实不容易,但培养孩子并非单单看重成绩,综合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尤为重要。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1995年7月8日,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张炘炀的父母发现他有些不同。他两岁半时就能在三个月内认识1000多个汉字,2000年秋天张炘炀的父亲托关系让刚满六岁的他上了小学,没想到他连跳几级,别人一年学习的东西,他却只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就可以了。最终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这下张炘炀的父母终于意识。孩子可能是个神童。张炘炀之后继续他的神童传奇,初中,高中课程仅仅用了4年也全部学完,于是在2005年十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并以510分的成绩进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十三岁的张炘炀又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2011年,十六岁的张炘炀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时间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个小天才的事迹,但不管在学业上有多成功,张炘炀终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由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他也显得跟社会有些脱节,社会上很多的东西都不知道,有的只是学到的理论知识,十六岁的他曾说过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而在他眼里人上人的标准就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为此,他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如果父母不同意就不参加硕士毕业答辩,也不考博士。但张炘炀的父母都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在北京买一套房对他们来说好比天方夜谭。如今的张炘炀已经二十三岁,在媒体上也很少有他的消息,或许这个早慧的少年失去了最初的光芒。成为了普通人。不管曾经有多么的辉煌,如今都泯然于众。也许是社会的现实让他失去了最初的锋芒,曾经的辉煌不代表如今的成绩,再天才,最终也是能是找一份工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张炘炀的学习能力确实很强,可以社会上需要的不仅是学习能力。还有各种因素。希望他还能重现当初的辉煌吧。其实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管曾经是多么天才,那些所谓的神童,可是成年以后却纷纷泯然于众,也是上天是公平的,曾经的神童如今名不见经传,而曾经的平庸的孩子。如今却锋芒毕露。所以说,不管曾经如何辉煌或者如何低调平庸,社会才是最好的磨刀石。你是愿意做一个神童还是做一个平凡的人呢?
岳广照团队正在仪表盘前操作。 陈儒摄直到2016年10月来到这里之前,“迁安”这个名字对岳广照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一眨眼的工夫,自己已经在迁安扎下了根,不但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妻子和孩子也随着自己到迁安安家落户。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山东小伙儿,现在愉快地把自己称作一个迁安人。一年半的时间,岳广照的团队在迁安这座小城积蓄着力量。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底子和迁安方面的鼎力支持,在国内发展水平还相对薄弱的汽车电控技术上取得了关键突破。这个成长于小城迁安,大多数时间里仅有5名正式员工的团队,如今已在国内汽车电控领域跻身前列。短板领域 结出硕果汽车电控的全称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岳广照打了个比方,“电控就像汽车的大脑。我们开车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踩刹车后的减速、踩油门后的提速,都是因为电控单元获知了我们的驾驶意图,再传递指令帮我们实现车辆的控制。”不过,这样一项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其密切的关键技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却不尽如人意,尖端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由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牵引落地迁安后,岳广照的索奇汽车电子科技公司研发的“柴油机尾气治理技术”和“汽车电子教学实训平台”,先后赢得了北京绿创、安徽华菱、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企业和院校的青睐,受到了行业普遍认可。特别是他们的固定源柴油机尾气治理技术,利用传感器采集尾气的温度、压力、气体组分浓度等信息,再通过电控单元的控制使尾气排放达标,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国内掌握电控单元领先技术的企业一般都在南方,能在北方一个小地方做出这样的成果,在领域内得以立足,的确很不容易。”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宏伟表示。机构搭桥 相中迁安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早在2013年,岳广照就开始研究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当时北京大学在内蒙古包头成立了一家研究机构,岳广照受邀出任副所长,负责电控单元研发。2014年,已经离开校园4年的他又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生。不过,回归校园之后的岳广照仍“不安分”。“在学校里呆了两年,还是想搞一个自己的公司,但北京的创业成本太高了。”岳广照说,“迁安是个钢铁重镇,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我们招聘到了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京津冀钢铁联盟也提出给我们提供各种支持。”以北理工、北工大博士为骨干,十几人的团队就这样空降迁安。开动脑筋 招才引智本以为迁安雄厚的工业基础会完美解决人才方面的需求,谁知道人才引进反倒成了岳广照团队在迁安碰上的一大难题。 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4月,研究院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为迁安企业提供人才、技术的服务。“为了把北京的人才、技术资源转移到迁安来,我们研究院分设迁安和北京两地,以更加便利地对接北京的人才和技术。岳广照等多个落地迁安的技术团队都是我们努力的成果。”张宏伟说。近几年,迁安已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建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累计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400万元。(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