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始作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古代文学类(重点标记为必读或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必读)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比较基础,文风亲民,适合跨专业考生打基础用,个人感觉袁书已经完全囊括其内容了。但其内容排布和文学史脉络思路非常清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配合袁教材使用,所选多为重要文学作品,适合用来背诗,但只读上面的作品是不够的)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必看,古代文学方向必须买两册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单册版,内容不够,不推荐,只适合其他专业复习基础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适合跨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答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拿来当题库,但答案比较基础,不够深入)许结《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的一套书,以理论引导+名家论文的形式结撰而成,所选的论文也很有代表性,强推此书)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适合其他专业用来复习中外文学基础)中外文学基础类:齐鲁书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薄薄一本,理论性比较强,举例较少,里面出过几次真题)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我读过的西方文论中最全面的一本,买这一本就够了,内容非常丰富,但非常耗费时间,跟考试出题方向不太符合,不建议精读)童庆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书大同小异,可以参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必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非必读,可以看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外国文学作品卷》(上下册)(看着玩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必读,不用多说了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更深入,选择的视角也值得一看,推荐)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文学史,观点和视野比较新,脉络非常清晰,推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帮助巩固现代文学脉络用,非必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必读,但个人不喜欢其行文风格,主观性较强)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个人更喜欢这一版当代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随便看看,民间文学总结好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原典、作品,读论文、研究著作(尤以北大老师的著作为主),课本的选择只要够用就好(每个方向2本左右即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朋友们,放心大胆地去找书看就好。

共犯者

2021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一个五分《孔子诗论》 拟乐府 阮籍《咏怀》诗 浙西派 桐城派 《六十家小说》论述题 一个四十分1、对经学的理解。2、北朝文学取得的成绩。3、才子佳人小说和《红楼梦》的关系及《红楼梦》的创新。中外文学基础名词解释 一个五分西汉文章两司马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朝中篇文言小说 叶限 《都柏林人》 农谚 伤痕文学 简答题 前两个十五分 后三个二十分1、刘勰评《左传》为“圣文之羽翮,记藉之冠冕”,请你谈谈为什么这么说?2、有人说盛唐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你同意的话说明二派来源,不同意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说法,或者综合谈谈你的看法。3、以《三体》为例说明科幻小说和现实主义的特点。4、举例说明古希腊悲剧的特点。5、说明鲁迅和沈从文笔下的“乡土中国”的差异。论述题 二十五分古人《论诗》有“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用文艺学知识进行讨论。(注:潘岳字安仁,争为怎义。)

曼德勒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文学院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9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五个研究方向。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六、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古代神话研究海外汉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庄子与中国文论道家与道家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毕业生去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51中国文学史复试: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面试60分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if !msEquation]-->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0 50 90 90 3652020年进入复试15人 最高分4187 最低分3692020年推免录取了6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11人(最高400 最低366)一名少干计划参考书1、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有部分考题内容未收录,比如斯特林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更推荐这本)4、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西方文论《西方文论概览》,杨慧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一:中国文学基础(626)一、简答 10分*51. 花间集2. 还珠楼主3. 文学批评结构主义4. 莫里哀5.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论述 25分*41. 试论南北朝乐府诗艺术特征及文学史影响2. 结合实例,论80年代“改革文学”的叙事原则和美学特征3. 结合作品,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影响4. 结合实例,论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851)一、名词解释 10分*51. 《荀子》2. 司马相如3. 庾信4. 白朴5. “小说界革命”二、简答 20分*21. 杜牧诗歌创作与艺术特色2.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三、论述 30分*21.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的内容特征与影响2.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与影响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初试一、关于知识储备(内容)1、教科书我自己笔记里的知识部分是以袁行霈老师的红皮文学史为主,补充进了游国恩老师的黄皮教材,然后还有其他的自己看过的一些文学史书籍融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叶障目的情况,具体都写在第三部分参考书目里。2、文学作品原典大家可能都有看过原典作品之后转眼就忘了的经历,建议大家可以在读作品的时候,起码做两点笔记:a这个作品非常突出、令你印象深刻的段落句子b你当时读这个作品的思考所以我自己的笔记本就是融合了两种教材的知识+关于作品的笔记写在了一起,不仅利于记诵,而且每次看也会有新的体会呀。关于书面表达(形式)首先我认为答卷子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考试,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学术能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生来讲,这也可以当做一次文学交流的平台。所以我觉得好的书面形式对于一个文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理由去留心留意的。其次我本人平时也比较喜欢写诗写文章,所以我自己把答题和写文章结合起来来看待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1、结构比例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既是考试,也是一次交流与表达,所以我觉得在答题的时候,除了基础知识的陈述,也可以稍作引申,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大致是基础知识七成八成,自己的思考占两成。(下一段会举例哒)2、风格文学生,关于考试卷面的表达,我认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深刻之,可以富艳之,可以广博之,等等,每一种风格都可以构成不同的答题思路。比如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卖弄(?)文采,喜欢铺陈抒情,经常自己骈四俪六的,但是不管什么风格,我认为考试中“分析”必不可少的,可以层层深入与递进从而展示出自己的学术能力。可以比较(横纵,横是同时代,纵是发展流脉)、可以考析(依据版本文献学),等等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的论文,很厉害很厉害!这里我可以没有保留滴写一下我的行文思路,给大家做个参考,请大家别笑话我呀(*^▽^*)比如答20年题目易安居士前后词风变化的时候,我的大体思路是:第一段一句话引:先言文学史对易安居士的评价“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云云,可见易安居士文学史地位之高,这样形成了对易安居士本人大体定位(我们对她在文学史上大体是如何认识的);第二段述:但是,将二李并列不仅是说地位的推崇赞美,细想来,二李并列之因有很多,比如此题我要谈的就是李后主和李易安前后风格都发生变化的相似处。+谈易安前后词变化之基础知识云云(这一段是全文主体与重心,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第三段则简析:从易安一个人挖掘横向时代缘由:其实易安是南渡词风变化的重要代表,朱敦儒叶梦得等亦都是如此,他们都是北宋向南宋时代变迁的反应与呼喊;第四段则发散:可言情叹之或可拓宽学术视野,只需两三句一扫即可,千万不要多,如可以有江山之助的引申(地域文学的学术视野,因为易安居士从北入南),对文家史家之痛的思考(文士之心自古而然,屈子庾子山易安都是如此)都可以。这样这个行文结构对于我自己来说,既进行了我真正想法的表达,但又不至于太乱或者太华而不实,既比较有章法层层递进但又不至于八股。3、引用其实“引用”在一个文学试卷的卷面上我觉得是完全有理由的。对于文学作品原典的引用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而对于评价性引申性的引用则是鼓励的。比如答刚刚李清照的题目,对于她的诗词的引用诵写必不可少,你不能全篇妙笔生花结果最后一句其本人诗词都没有;而对于对她的评价、对宋词的评价等等,都可以写下来让你的论述更坚实更欣美。这部分我就不细说了,写入参考书目里啦。关于参考书目1、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版)游国恩 萧涤非 等主编《中国文学常识》郑振铎著《插图版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2、作品原典:一本作品选应该是必看的,我看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川大学出版社的;除此之外,大家结合自己情况看就好,我自己看过的风骚庄三曹等等就不列在这里了,注意如果动不动就忘了的话一定要做笔记呀!3、文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必看)《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顾随先生诗词笔记》《唐宋词十五讲》《唐诗杂论》《人间词话》(很多都忘了)4、文化历史:如果有跨考的而又对于这一块比较模糊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个方向吧也算是:民国的很多先生的学术都很不错,顾颉刚先生、陈寅恪先生、牟宗三先生的书等等。5、文献学:感觉最近几年老师对于古典文献学还挺重视的,我自己是从网上整理了一下,但其实可能还是平时就积累一些更好。②复试A牢固知识:其实复试是很考验平时积累的,比如这次面试老师问我谈谈对朱熹的理解,我先从微观、教材角度,回答了他在南宋文学批评史理论史上的影响,然后第二从宏观、思想史角度答他在经学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虽然我也答得不是很好,但是就是还是提醒大家,出了这样细节的问题还是要把知识掌握牢固的B 自我介绍准备:自我介绍多种多样,但重点有二:一是准备好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我说我喜欢宋代与王安石,老师就会问我你看王安石文集的哪个版本?二是把本科期间的学术活动好好准备一下,比如参加过的大创、发表的文章还有学年和毕业论文,你觉得拿得出手的都说一下。我把我这些介绍了,然后之后老师提问环节就问到了我的一个省级项目,这样有备而来的话也是和老师交流、沟通的一次机会。C 精神状态:我觉得可能有人不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但没有人不喜欢自信的人,面试的时候自信并且谦虚一些,是很有必要的。③时间安排和记忆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考虑,我主要就是多轮复习滚动安排之类的。反正保证自己一定记住了就可以。我是7-9月整理古代文学笔记、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笔记,并完成政治英语一轮学习(基本都记住了);10月-11月中旬二轮复习(确实记住了);十一月中旬到考试第三轮复习(保证绝对记住了),这种?_(:3」∠)_反正能记住就行。我的记忆方法是理解记忆和照相记忆、精准记忆结合,比如该背住的必须记准,像是俄国文学中的作家和作品中的名字,一定得记准,而古代文学中的一些俗文学作品则要记清,比如明代戏曲等需要有意识划清。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索香

知识点最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学姐考研经验

在考研复习期间,从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帖中获益良多,在此也写一篇作为一种传承,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启迪。先简介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跨专业报考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此我想对有志于跨专业报考古代文学的师弟师妹们说,如果真的喜欢就去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我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从7月开始正式复习,经过半年的努力初试取得了391分。当然我的政治和英语的基础还算可以,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专业课的复习。人大大概从10年开始以中国文学基础、语言学综合两门大综合的形式进行考察,但是去年改成了考察中国文学基础和中国文学史的单独考察。中国文学基础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文论,中国文学史则主要考察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一、所用教材人大是不提供参考书的,因此我采用的书目是在网上查找的基础上参考了师兄师姐的意见。①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 红皮(也看了一遍游国恩的版本,但是基本没记住)②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北大出版社 白皮(也有师姐推荐绿皮高教社程光炜的,但我知道的时候因为已经十月了所以没有更换)③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大出版社 黄皮④ 外国文学史 黄晋凯 人大出版社 大本(人大本科上课用的是郑克鲁的两册本,同样由于知道的时间太晚没有更换)⑤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 张少康 北大出版社 蓝皮⑥ 文学理论 童庆炳 高教出版社 红皮⑦ 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教出版社 红皮(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由于又厚又难啃看了很久,最后基本什么都没记住……)⑧ 亚非文学 人大出版社 花皮(浏览,约等于没看)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教材的版本并不重要,其实知识都是固定的,即使体系或观点有所不同,以前几年的考察情况来看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重点在于吃透所选定的教材,读三本不同的书不如同一本书读三遍。当然,我是由于时间不足基础全无只能抓紧吃透一种,大家在时间精力充足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有所扩展,特别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二、大致复习流程从大体上说,我算进行了四轮复习。7月到8月中旬是第一轮,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了一遍,由于是跨专业,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这遍看起来只能形成粗略的了解。在看的过程中,我会先看一遍,等到看完一节再从头把这一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都用笔画出来,关键词圈出来。同时我比较注意教材的行文逻辑,会把最关键的词用记号笔画出来,这样以后再看对每个章节讲了什么扫一眼就会一目了然。顺便提一句,其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西方文论史,而且看着很头疼,由于后来没有再看过,基本什么都没记住,考试的时候其实也没有用到这本书的知识。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自己的信心和毅力,之后再看任何一本书都有曾经沧海的感觉。8月下旬和9月上旬算是一二轮之间的过渡吧,对第二轮如何复习比较迷茫耽误了一些时间,再加上学校开学等事宜,基本没什么进展。9月中旬和10月正月、11月初的几天算是第二轮。这一轮用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在整理笔记,以中国文学史为例,看一章书要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整理笔记却要同样乃至1.5倍的时间。我整理的主要是框架式的笔记,列出最主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都写成了大括号的形式。相比之下,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整体的掌握,可漏点而不可漏面,提到一个朝代就可以清晰地列举出主要的人物,给出一个文学现象就要明确地写出它最重要的几个点。主要依据的是教材的章节构建的知识体系,基本都只看加写了一遍,只有中国文学史因为单独考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整理了两遍,根据教材的体系按朝代整理了一遍,又把四本教材放在一起自己根据文体整理了一遍;文学理论因为实在不熟悉和不喜欢,在整理完了整本书之后,又以最最简洁的方式看着自己的笔记整理出了最基本的框架。11月到12月上旬是第三轮,出于求快的考虑,再加上是跨专业的原因不知道怎么答题,所以选择了这套把知识点整理成答案形式的资料。当然,由于有几科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期间状态并不太好,有好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谈得高兴了就一晚上没有学习,所以这一轮推进得比想象中慢了不少。12月中旬进入了第四轮也就是最后一轮的复习。这一轮我选择回归教材,同时对真题再一次地进行了研究,对最容易考察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关注。在此期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调整作息,原来每天将近八点起床到现在七点强制起床,甚至采用了父母电话叫早的方式。三、公共课政治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可以说成绩出来之后比想象中还要不好,实在没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说,在此就主要谈一下教训吧。其实我这两门课的基础还算可以,英语六级570+,政治在没有看过大纲裸考的情况下做14、15年的真题选择都扣了15分,因此原本的期待都是80+,没想到成绩出来都不到70。最根本的原因肯定还是投入不够,常常每天制定好计划都会完不成,而面临完不成的情况都会先力保专业课的任务,自然就牺牲了英语,导致英语经常出现一周可能就一两天看过英语的情况。政治虽然基本每天都看没怎么断过,但是一直没有花时间背诵记忆,只停留在看看大纲做做选择的程度,大题几乎都没写过。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没有好好休息。考试前一天从近乎郊外的校区折腾到市中心的宾馆,再加上住宾馆、看考场,状态非常不好,下午五点多睡了一觉缓解了头疼,但实际整个人的精神都不是上佳。第二天就考试了才发现自己的大题都没有背过,肖四这样的模拟还一套都没做,因此七点多吃完饭回来就开始背肖四的大题,背到一点多挺不住了睡觉,第二天五点起来接着背,更悲催的是如此背的肖四今年大题押得并不准。政治大题由于之前没有写过,时间分配非常不合理,第一道题用的时间几乎是后面两三道题加起来的时间。同时英语小作文考了通知,而我写的通知格式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有三个多小时的睡眠导致考政治的时候非常简单的题都反应不过来,下午考英语做阅读的时候觉得脑子是不转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靠平时的努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临时抱佛脚抱住的可能是马蹄。关于考研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考前熬夜背题,希望各位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四、关于答题方法非常惭愧地说,考场上是我第一遍答专业课的题,文学综合122分、中国文学史专业课131分算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在于答题时间的分配。由于今年是第一年改革,在考场上才能知道考察的题型。我在答题之前先浏览了一下题型分布,制定出每道题大概的答题时间,最后基本上是踩在最后一分钟答完的,而且每道题的时间分配得都很均匀。比如中国文学史最后有一道50分的论述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我就留了一个小时,本以为时间会多,结果最后是刚好够用的。虽然复习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写过题目,但是我大概总结了一些答题的套路。比如针对某个文学现象的名词解释,就要把它产生的朝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受谁影响又影响了谁等等(并不是很全,大家还要依据参考答案自己对照总结)。等到简答或者论述等大题,可以把当时的朝代背景和文学背景先答上作为第一自然段,会比较加分。另外要注意这个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即上承了什么下启了什么。对于文学史的几个学科,不论中外古今,尤其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都要把握朝代和文体两条脉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真题的把握,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做到完全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去年人大考了话本的名词解释,我觉得肯定今年不会考重复的题就没有重视,结果没想到今年有又出了这个名词解释。今年之所以初试分数都偏高的原因之一,应该是文学综合的简答可以八选四。不过希望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有选择就可以放弃一些不太好掌握的知识,毕竟无法确定明年是否会再有改动。还想说的两点是,首先,人大从来不会避忌重点,越大的点越要掌握扎实,像今年文学综合和中国文学史都考了古文运动。第二,考过的题非但不能从复习范围中排除,反而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因为人大常常出重复过的题。通过真题来把握考查重点,比如外国文学就很爱考察某某主义这种,比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都考过;现代文学就很喜欢考察社团,像创造社和今年考了的新月派。大综合从10年开始所有题都要掌握,09年之前的其他科目了解就好,但是古代文学的题都要会。最好把真题做一个统计,每个学科最爱考察的方式、知识点、详细程度等,在后期开始看每一章前可以先找到对应的真题。不知道本专业的同学是否会存在不太会答题的情况,像我一开始是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答题的。所以后期看了齐鲁书社出版的一系列考研真题,书中有参考答案可以借鉴,另外也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学校的考查重点。五、其他最后补充一些非知识性的吧。考研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早上开始学习之前我都会列一个简单的计划,大概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基本按照这个来执行。我基本每天七点多起,九点开始学习,不到11:30吃午饭。中午会午睡一下,看一些作品选或者做耗时比较短的任务,比如一往文学的古代文学终极笔记就是用几个中午睡前的时间看完的。顺便提一句,我觉得躺在椅子上睡的睡眠质量要比趴在桌子上高很多。大概两点左右开始复习,到五点多晚饭。晚上七点回来看书到十点图书馆关门。其实算下来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多,上面列的时间常常都达不到,只是保证在学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每周至少要保证休息大半天。我常常在去吃饭的路上默默回想刚才的半天都看了什么,如果有遗忘吃完饭回去再看一下。也希望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能由于真的对古代文学很感兴趣,所以复习过程虽然辛苦我却并不觉得枯燥。同时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时常和他们打打电话也会觉得很幸福。很幸运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常常一起谈天说地心情特别放松,常常是笑着在复习;同住的同学也很体谅我,考研过程中还获得了几位师姐和人大文学院本科的几位同学的不少帮助,可以说复习的这半年我有非常良好的心态和心情,这也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吧。还有就是一定要加强锻炼,我在考前的二十多天感冒了一次,导致之后的一周状态都不太好,真的是挺着急的。最后说几点我觉得做得很不够的地方吧,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加强这些。首先是作品选,我看的特别少,不论从应试还是真正学习文学的角度讲,都应该重视对作品的阅读。其次,政治英语专业课都要保持感觉,每天都看一些,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也没关系。最后就是考前不要熬夜,一定要休息好。现在想来其实考研的时光还是很美好的,那样心无杂念只要学习的日子很纯粹,而且学习是一件只要付出了就能有所收获的事。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好好利用并且享受这段时间,提前祝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考取理想的学校!

驚魂島

2020北大法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0北大法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在看到拟录取名单的时候,真的特别激动特别开心,感觉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里也写一些考研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学弟学妹们有用。看过很多前辈,学长学姐总结的经验,还有辅导班老师传授的知识,所以总结出来分享关键的部分。专业一所使用的教材: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1-4)袁行霈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配套教辅:齐鲁出版社的《中国文学》考研辅导与习题集。与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配套的笔记与课后习题电子版。与钱理群中国近代文学史配套的笔记与课后习题二、教材: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李明滨)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配套教辅:齐鲁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史》考研辅导与习题集。与郑克鲁编的文学史配套的笔记与课后习题电子版三、 教材:古代汉语王力(1-4)现代汉语(1-2)黄伯荣廖序东配套教辅:配套的古汉语、现代汉语笔记与课后习题这里面很多教材教辅资料是爱考宝典的老师提供的,也算是我报班的额外福利吧,一战过后,还是决定转换一下方法,尽量跟着辅导老师先将知识钻熟钻透,这样在看很多教辅资料的时候更能清楚每本书的优劣之处,对于自己选择资料时候就不会盲目跟风,可以有针对性选择自己需要的查缺补漏。专业二刷过真题过后,我们都知道每年的真题变化并不大。二战时找的辅导老师除了教材知识点外,还会着重分析一下真题,所以看到题号我脑子里都能条件反射做过的题。然后今年大概90分(包括作文)都是考察基础法语知识。后面60分左右是文学素养。基础法语的话,一般是介词填空、动词变位、句子翻译(法译汉)、给短语造句、可能会有名词或者形容词阴阳性变化。近两年作文都是连词成文。用过的教材:马晓宏法语3、4册;束景哲5、6册;法国语言与文化。文学方面出题一般是作家作品、名词解释、诗歌鉴赏以及法译汉。推荐:郑克鲁的法语文学史教程 张放、晶尼的法国文学选集 诗歌鉴赏可以自己找一些多看看,熟悉熟悉然后练习一下。我使用了爱考宝典给的一本资料,每天翻几页看过再自己尝试做一下。另外说一下我报的班吧,这是国内很早就开始的一家在线一对一专业课辅导机构,老师都很专业,备考关于专业课的资料他们基本都应有尽有,挺后悔一战没有报他家的班,跟着老师听几节课很快能找到自己最佳的复习状态。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找一两个研友,互相交流和鼓励,在自己坚持不下去时,研友能够给你加油打气,分析利弊。而且报班,买书什么的两三个人一起都会有优惠哦。好了这些大致是我二战过后的一些小经验,写得可能比较混乱,各位看官不要介意。

棒球队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心路历程在宾馆里窝了一下午,手机也玩到没电了。于是关掉无线,想静静地坐在这里写点什么。不觉间,一年了。考研,似乎是一件当你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被昭告的事情。只可惜,我一直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专业课。至于考试,那自然是突击了。大三的那个寒假,是需要下定决心的。而至于选学校、选专业这种事,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我自己而言,因为高考的时候已经和山大失之交臂一次了,这是我心中一直都有的遗憾,那一次也纯是我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当然实力肯定也是不够。所以当面临考研的时候,除了南大、南师之外我好像就没有查过其他学校了,所以选择山大基本就是只过了一下脑子的事情。我想这一次是自己去争取机会,自己去把握,而那时我也并不知道所谓的分数线、报录比这些东西。选择了就去做。考试参考书目很重要,而就是有些人依然会弄错教材。我是清明节那个小假期回学校开始准备的。考文学类,山大《中国文学史》相当重要,所以我是从古代文学和英语开始入手的,那时也很轻松。大概就是早八晚九吧。我想说考研状态是要慢慢进入的,因为这是一件长战线的事情,尤其到后期你将承受的会越来越多。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崩溃大哭是在5月19号,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陆续知道身边越来越多人报考山大,我开始畏惧,甚至身边也有人劝我慎重考虑。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非要坚持山大不可。写到这里,我还想告诫一句,我并不是一种非理智的坚持,尽管我是很感性地做了选择,但我一直都觉得山大是一个我努力之后很有可能达到的学校,而且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适合我,因为我真的不太擅长写作……而考研不就应该这样吗,不要那么遥不可及,也不要那么唾手可得,总要够够胳膊吧。起初那段时间,真的多亏了师哥师姐,我一直都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圈子里的人,去接触别人总会不好意思,可是为了考研,你必须主动去联系。好在我联系的师哥师姐都那么好。学习方法是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可是精神支撑却也相当重要。他们给了我太多鼓励。另一方面,因为有所努力,我也开始慢慢相信自己,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来依然哭过、怕过、想放弃过。课时就是因为心里的那股劲儿,却也一直坚持下来了。大四开始,才是压力真正大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拼命,我却恰属于那种不会过于强迫自己的,因为我总认为休息也相当重要。但从那时候起,我不怎么玩手机了,根本不需要强迫。在那个阶段自己自然而然地都是不想玩的。在图书馆,想多学习会;在宿舍,想多睡会觉。我不是太想赘述学习方法,但我必须提醒一点:英语是要一直坚持的,政治不要全信考研班的。对于这种公共课,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你会发现考上山大的人这两门也都不会太差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该想的事,对于刚着手的你们,现在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决心了。这一路走来的感受,用文字是不能说尽的。但这都确实扎根在心里了,而当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会发现坚持也没那么难的。这一年真的很快。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是有同感的,可别不信。山大自然没有那么好考,你自然也是需要很大努力的。如果你像我一样在本科时候不怎么学习、听话的话。而我尽管也有各种崩溃过,但是考研路上所有的所谓的苦,其实在某一刻已变成我的习惯,而也是从那一刻起你就只需要去做就好了。做的过程中,我那时而的获得感让我拥有了信心,尽管也许只是几天甚至一刻。可它却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复习方法整体来看,我的专业课复习过了三遍。下面就文学史和大综合这两门分开来写下。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初试中比例最大的是古代文学,这也是我整个考研的重点。起初我也是有一堆资料的,但都被我放在了一边。我不想第一遍复习就被所谓的重点先入为主。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地过了一遍课本,做到了无遗漏。我学习喜欢写着记忆,于是我就有了这满满两大本子的笔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结合师姐的资料和真题考点去标识重点,其实学到这遍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个判断了。所以特别边角的自己都知道不会考的。这一遍也开始系统化了,按照题目去有意识地整理。第三遍的时候,也就有了这份大纲,我整理出每个专题会考的点,然后会尝试着在旁边会议答题要点。说到这,我要说我不太喜欢背书,对我而言,记忆就是不断地看书和写,但是重要的题我还是会背的。因为古代文学内容颇多,所以系统化最重要,规律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再到后期,我开始背我所认为的重点,导致我没有最后过一遍课本,这是我犯的一个错。因为上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略傻眼,它是有考去年的题的。但这在后期被我直接过了,这是一个教训,望汲取。现当代的话,我复习略匆忙。暑假的时候,我以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主,这也就是我的现当代笔记的底本了。这本看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后来我看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实在太厚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看了,并进行了补充。现当代我从来没有背过书,就是结合着师姐的那份资料然后去翻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因为现当代在初试中比例毕竟小,但通过今年考题也会发现似乎不按常规了。像翠姨是谁,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可是当你系统地整理过现当代之后,还是有话可以蒙的。这也可以看出现当代的容易之处。后来当代时间更匆忙了,甚至我都没有看孔本,主要结合师姐的资料重点看了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相信我,永远不要试图押题,把知识掌握好才是王道。像有部作品,也许并没看过,可是知道他是哪个作家的,哪个流派的,不一样有话说吗?大综合,我是9、10月份才开始的,文艺学可以提前翻翻课本的,毕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可以在学古代累了的时候看看,有个印象。文艺学的复习我是以课后题为主,通过我的笔记你也会发现我是按课后题来整理的。这点想小小抱歉一下,后期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后面的答案只有大纲了。第三遍的时候我结合真题可以做到大概判断出要考什么了。这也就是我加星号的部分了。此时,我开始画大纲,然后尝试回忆答题要点。这门课只要理解了就好说,摆上答题要点然后写自己的理解。语言学对我而言是最容易的一门课了。很奇怪就是学起来莫名的上劲,而且大三上学期也刚学过,但葛本的这个容易太多了。你会发现课本本身就很有条理,于是我是以课后题为主,整理的笔记。关于这门课,就做笔记时看了书,后来都是直接背的自己整理的笔记。你会发现,这门课很有特点:重点内容考了一遍之后还会重复去考。大概就是这样吧,多有不到之处。如有疑问,尽可问我就好了。课本和真题是最好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是用作你补充用的。考研没有捷径,努力后的收获才是王道。我不是一个多优秀的人,无数次想放弃却也坚持到了最后。所以,加油~愿你成功!

第五章

2021年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一、院系专业介绍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的前身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北大西语系成立于进行全国院系调整的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学校的外语系合并而成。1999年6月,北京大学成立外国语学院,原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教研室更名为德语语言文学系。北大德语系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辉煌的学科历史。带领新中国北大德语第一个教师团队的是冯至、田德望、杨业治等几位大师级学者和翻译家。他们的学术热诚、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风给后来人树立了榜样。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北大德语专业已成为国内德语文学教学、研究和翻译的重镇:北大德语开设了国内最系统、最齐全的德语文学课程,本系教师撰写的德语文学史几乎成为德语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必备书籍,本系教师的多种学术专著和学术译著在专业圈内引起广泛关注,本系教师的文学翻译不仅数量多分量重,其中还不乏公认的翻译杰作。此外,本系教师编写和主持编写的德语词典和教科书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德语系目前在职教师十三人,其中教授五人,副教授三人,讲师五人,博士生导师四人,均有在德语国家留学的经历,九人为留德归国博士或中德联合培养博士。这是一个高素质高效率、在教学科研翻译几个方面齐头并进的教师团队。现职教师中间已有六人获得德语界的最高奖项——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有一人获鲁迅文学翻译奖。北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二级学科,本科学制四年,同时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点主要覆盖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德语国家作家作品研究、德语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德国历史和德国文化史。德语系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跨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能力。为此,德语系一面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德语基础语言尤其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一面通过专业课程特别是文学专业课程大量传授德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知识。此外,德语系还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知识平台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造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德语系长期聘用两位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文教专家参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并同德、奥两国的多所大学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方式包括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博士等。柏林自由大学德文系固定在每年的秋季学期派遣一名资深教授到德语系担任客座。此外,德语系也不定期地邀请德、奥知名的作家和学者做短期访问。德语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有赴德学习机会,学习期限通常为半年或者一年。德语系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外资企业。他们不仅成为我国德语文学界的主力军,而且在其它人文研究领域、在经济和外交领域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二、招生情况(参考20年)专业及方向:050204德语语言文学00. 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 623 综合考试④ 878 德语语言文学招生人数: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4人,含2人推免。三、参考书目623综合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1-4)袁行霈世界文学简史 李明滨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古代汉语(1-4)王力现代汉语(1-2)黄伯荣廖序东878德语语言文学《德语教程》,1-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995年。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Dr. Leo Krerr u. Dr. Leonhard Fiedrer: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C. C. Buchners Verlag. Bamberg 1976.Fricke, Gerhard u. Schreiber, Mathias: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Paderborn: Ferdinand Sch?ningh, 1974.Beutin, Wolfgang ... [et al.].: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von den Anf?ngen bis zur Gegenwart Stuttgart : Metzler, 1979.四、历年复试线五、19-20年录取情况2020年全日制统考录取2人,最高分391,最低分387;2019年全日制统考录取1人,分数370分六、复试细则复试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素质及语言应用能力等,同时包括二外听说能力考查。复试和录取规则1、复试权重及最终成绩(百分制):(1)内地考生:学术型专业及英语笔译专业: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7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30%;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日语笔译专业及日语口译专业: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6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40%;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七、备考指导1、综合考试现代汉语用邢福义版本的教材,这本现汉内容比较基础,相比较来说,没有邢本语言学概论写得好,的很多内容在语概中可以复习到。复习现代汉语要注意几点:1.目录即重点,要认真看目录,把握的整体框架。2.要重视书上的例子,不要只背理论不记例子,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都是要举例说明的。3.标示书上所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点,最好自己做一遍笔记,复习起来会特别方便。另外要推荐一本经典的现汉教材——黄伯荣、廖旭东版本的《现代汉语》,这本现汉可以作为参考书阅读,不用记这本书的名词解释等,重点学习这本书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拓展自己回答现汉问题的思路。古代汉语用郭锡良版本,复习重点在通论,如果某个问题有多个回答点就比较容易考,比如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根据题型来看书,标示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点,还是最好整理成笔记。古汉的翻译文言文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复习,因为它不是整段翻译,只是字句翻译,这样就简单许多,因此书上的篇目基本不用怎么复习,还是记住通论的各个知识点才是重点。中国文学史我第一遍基本上是翻阅的,主要根据历年真题将出现过的知识点在课本上标记出来,第一遍可能三个礼拜不到吧就整理出来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笔记。咨询考研辅导加微:15010247108 《外国文学史》用的是朱维之的版本,单纯就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来讲确实只能给到两颗星,所以我转而参考了其他版本的书籍和习题讲义。比如葛桂录的《外国文学学习指南》,这本书很详细很全面,葛老师本身是比较文学专业出身,所以这本书里贯穿了一些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虽然北外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出题,但是在参考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拓展视野,提供思路。另外就是张德明的《世界文学史》,下载到kindle里,吃完饭不爱坐着就站着捧着kindle看。这本书集趣味性与间接性于一体,我第一遍读着读着基本上抛弃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了,就以上提到的两本结合着整理思路。但是因为是参考书,不能完全抛弃,到后期复习的时候还是看了个3、4遍,也把课后习题都仔细思考过了。虽然不一定完全写下来,但是思考的这个过程还是很重要的。2、德语语言文学当当网上所有的关于专八的真题和模拟参考书全部收入囊中,认认真真地前后做过两遍,反反复复背过N遍。每一个犄角旮旯都不曾放过,每一个考察的词汇都用德德词典将其用法,举例全部标注出来。做错的部分扎扎实实研究,基本上能做到看到一个词能将其相应的近义词以及近义词的重要基本用法用例句全想起来。例如einholen, aufholen, abholen,(楼主的词典全部是德德词典,不推荐双语词典:杜登德德,朗氏德德,德语近义词,德语变位词典,新德汉词典,楼主用的是手机软件Mdict,将他们一并收入)语法方面就一本书,外研社那本小黄语法书。依然是每一个句子都不放过,每一道题无论再简单都认认真真去做。实际上往往你认为很简单不屑一顾的句子经常是大有乾坤,前提是你认认真真做,对答案研究结果。尤其那本书最后部分的功能动词啊,固定搭配啊,谚语俗语啊,介词总结啊真的是很重要。不要犹豫,全背下来就行。那本小黄被我翻过太多遍了,封面也掉了,样子也不美观了,但是有这一本,语法全部够了。翻译方面,就是那些专八书里的翻译,前后做过两遍,自己做,对答案,研究答案里的好词好句总结。常常翻看,全部做完后再从头到尾不带偏见地做一遍。然后阅读和文学这块。就是广泛看,使劲地看,尽我所能地看,勇敢地看下去。阅读推荐网站bpb,里面的社科类文章什么主题的都有难度适中。还有强烈推荐merics最好订阅人家的文章,每周邮箱免费推送一周期刊,里面的词汇句式真的超级超级赞,刚开始可能比较难,但是习惯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真的进步了太多太多了。你以前会用benutzen,之后就是etwas vom Gebrauch machen.所以要写出出彩的句子首先自己肚子里得有货才行,这些东西真的就是跟修房子一样,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扎扎实实的累积。想要考试的时候灵光一闪拿高分完全不可能的。平时Spiegel也读。文学可以看看余匡复的《德国文学史》,外研社的《德国文学简史》,这两本书是所有德语文学人的必备数目,也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必须牢固掌握任何一个点,对这两本要都非常熟悉。文学和文化最好能自己扩展出去,这两本书一定要弄熟,但弄熟还不够,因为很可能会碰到这两本书只提到但并未详细解释的文学概念,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自己从网上或者让其他书上总结出该概念,补充进去。

屈平

零基础跨专业的我,是怎样考上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的?

早就有心写一篇关于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经验,但一直未动笔。除了时间紧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怕自己的如果有纰漏会影响到后来人的复习。直到2015年考研结束,跟我有过交流的一些学弟学妹们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初试成绩以后,我才下定决心把这早应该完成的文字码出来,想来此时也真正是到了不吐不快的最好时机。如果写出来的东西能对大家有帮助,就再好不过了。一、资料的选择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一定会关注到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是招生简章,二是招生目录,三是考试大纲,四是参考书目,五是专业课资料。鉴于有部分同学刚刚开始准备考研,对其中的门门路路还不是特别熟悉,我在这里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已经熟悉流程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部分。所谓招生简章,往往在考试当年的后半年才会发布,因此我们参考的一般是前一年的。比如今年是2017年考研,那么在开始阶段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2016年的招生简章了。简章里文字密密麻麻、令人头疼,但是重要的信息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往往有同学会问到一些比如招生计划,今年打算招多少人(配合招生目录来看)、报名条件、学制是几年、用不用交学费等这样的基本问题,这里面都有交代,浏览一下即可。我在这里想要重点强调的是考试大纲的重要性。2015年古代文学专业的考题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往年年年必考的作者书目题目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南史·文学传论》中的一段话,要求结合材料谈看法。很多人一上去就懵了,不仅在这道题上失分严重,更影响了后面整张试卷的答题状态。其实,今年的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知识(能力)”这一部分的题型进行了特别说明。指出要么是给出10部古代文学常用的文献,要求写出各自的作者及其朝代;要么是给出一段古典文献原文,要求考生回答问题。如果注意到这个新的说明文件,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准备,从而在这道总分为20分的题目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正是因为每年的大纲内容基本不变,所以导致大家对它比较漠视,希望在今后的复习中大家能够匀出适当的时间来关注下考试的最新动态和安排。比如说,我们还是从这份文件中,还是从同一个部分,仍然可以看出另外一个端倪:未来的考试中,文献数量可能会少于10部,每一题对应的分值将有所提高。因为这是在文件中说明了的。再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方面,可能会需要论述具体批评史问题甚至是关于批评史的综合问题,这样的题目是25分的大题,一般同学可能会注意到古代文学史线索的整理,而注意到批评史发展脉络或整体风貌的同学就微乎其微了。下面进入另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大家应该格外关注的,就是参考书目的问题。从2014年的考试开始,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便不再指定参考书目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未必对其中的原因细想。我认为下面两点原因大概是不会偏离太远的。其一是近年来各大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纷纷取消了参考书目,像北大、复旦、南大等都早已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到今年为止,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里仍然指定参考书目的仅剩北师和川大了。但是趋势是毫无疑问的:之后文学的考试将完全开放,不再指定参考书目。这是符合时代动向的,它符合包容、进取、创新的时代思潮(扣个大帽子,不必认真)。更重要的是在命题时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同的老师可以不以某本参考教材为准,而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去选择题目。另外一个原因是之前参考书目的不合理性。因为之前的文学基础参考书目里面没有提到文学史,除必考的《文学理论教程》外,只是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外国文学名篇选读》这样的作品选类参考书,这对于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审美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答题而言,用处微乎其微。我们大家在看参考书目的时候也只是关注到了自己专业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文学院的本意是什么呢?文学基础考的是“综合测试考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古代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放置在一起的时候,整个完整的文学基础的参考书目也就呈现出来了。再换句话说,现行的文学基础科目的参考书目只是解决了鉴赏一道题目的问题,而对于知识性的题目无能为力。出现在实际考题与参考书目之间的一个不匹配状况也成为取消参考书目的一个原因。所以,当我们把问题剖析清楚之后,16年考研应该看的参考书目实际上也就非常明确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855 中国古代文学科目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20 文学基础科目1.《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现代中国文学》(1898—2008)(两本);乔以钢总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实际上,大家在复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更常用的是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两本教材,2013年以前南开官方指定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里面也确实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看乔以钢老师的南开版现代文学史,也可以看上面提到的两本。对于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绝对用不着两个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都看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多看几个版本的古代文学史教材确实相当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说到底,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遴选出能力最好、专业实力最强的考生,所以,你看了一个版本的文学史,掌握了一种说法,而别人看了两个版本,拥有了不一样的见识,那么即便你是完成了规定任务,仍然会被刷掉。一句话:好好努力,永远不要怕自己太优秀。  那么接下来随之而来便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参考书目让我看,我能看完吗?又不是牲口。确实,要看完、理解、记住,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考研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有侧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看出来,常考的点其实是有共性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去发现。如果能够找到真题的命题规律,从而判断出来参考书目中的重点内容在哪里,进而把教材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去各个突破,那么事情确实会事半功倍的。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厚厚的一套文学史内容实在够庞杂,如果真要展开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这里再说另外一个不同文学史版本的问题,前面说让大家看多个版本文学史,这在参考书目中已经有所体现了,既然学校都认为大家应该看至少两个版本文学史,那么就必须踏踏实实下到这个功夫,去认真看,认真想,认真总结,认真整合不同版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能说看到最后还是两张皮,各是各的观点。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是把它整合成为自己的内容,自己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把孤立的点串成珠,珠线只能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很多人以为,文学的东西就是背,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到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其实不然,最起码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要求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考研准备过程应该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自己的能力→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能力转化,那么你的论述始终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的、得不到阅卷老师青睐的。所以说,有的同学倾向于找一些前人的资料来看,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毕竟一方面可以帮你省去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的思路,他们整理笔记时的过程,我们自己可以借鉴到一些东西,可以学会一些方法,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可以培养起一些习惯。这种弥足珍贵的探索成果可能是有的同学自己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都达不到的高度,能得到这样的神功大法,为什么不用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倾向于选择找一位本专业在读的学长学姐实际带着进行辅导式的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当然更好。不过,一切的一切,关键中的关键,都还在于自己,一定要有主动性,只有自己想上进,想有所成就,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别人思想中的闪光点,才能把别人眼中的优秀变成自己的习惯。关于针对性的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资料的推荐,大家可以找我详细询问。二、考试的题型及范围这里我以2015年的考题为例来谈一下考试的题型及复习范围。先分析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科目,它大体上分为三大块: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和文献学。古代文学史的自然不必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家一定要在复习中占用将近一半的精力来对付古代文学史科目,不仅因为考试中它占的分值多,地位重要,更因为它也同时是我们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的基础。对文学史的感性认识越强烈,在涉及到一些纯理论的时候几乎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去理解某句话到底说了什么意思,而是能够非常明显地一下子抓到问题的本质,这就产生了与教材上的理论表述“共鸣”的效果。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一个趋势:古代文学史正在朝着越来越难的方向发展。所谓“难”,主要是三层含义,一是综合性更强,二是更加灵活,三是知识点的考察更加细致。在2015年的考题中,处处可见的是对论述前提的限制,比如要求“简述唐五代词的发展演进过程”,如果仅仅考大家宋词的演进过程,无疑问题就要简单多了。另一道题“从叙事结构角度,简述《三国演义》结构的特色”,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什么是叙事结构这样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根本无从答起。像这样的问题,不是整理和背诵知识点就能搞定的,更多的是要熟稔文学史写作的一套术语和惯例,从文学史写作的高度去把握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地说,古代文学科目的命题是怎么样命的呢?比如我是导师,我会从我平常关注的问题中进行选择,使用我常使用的话语模式来发问,如果考生的答案与我的话语模式扣合住了,那么得分自然就高,如果能注意到我没有注意到的点,哪怕很小的一点,我都会非常欣喜。而不是说,我是导师,我去翻一番文学史教材,根据书中的现成问法去命一道题要求考生默写出来答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取消参考书目的举措就全然没有必要了。这门考试中,凸显出来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对古代文论的重视。第一大题的材料我们就不说了,仅仅看名词解释题,6道题目中有3道题目涉及到了古代文论的内容,即“赋诗言志”、“不平则鸣”和“假事真情说”;简答题中要求解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述题中又有孟子“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的内在理路说明。从问题本身,到题目的问法,都是非常典型的南开风格。可以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让大家在涉及到文学批评的问题时夺人眼球,那就是可以对南开古代文学专业的思想史研究稍加留意,这是南开特色,也是体现南开认同的利器。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作品的问题,关于作品的多少,作品的重要性等问题,大家自己来把握,我这里只是强调它的重要性。在所有的简答和论述题中,都要求“结合具体作品”。算上作品选的话,确实需要看的书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考试就是这样,如果想要在考场上顺利,那就必须在复习的过程中吃够足够的苦。再来分析一下文学基础。文学基础科目考察的内容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欧美部分。题型分为词语解释、简答、文本赏析和论述四类,其中多数是选做题,名词解释是七选五(有时会是六选五),简答是四选三(或是五选三),赏析是二选一,论述是四选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均要求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赏析一般是在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题,论述可以在四门中随意选择两门。总结起来:考生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重点复习,至少是两门半(其中一门不需准备论述题)。对于咱们古代文学的考生而言,古代文学自然是必选的。另外,文学理论我建议大家选择,因为虽然学起来枯燥,但是它的理论性非常强,很有条理性。对于提高大家的逻辑思考能力帮助很大,顺便还可以检验大家对古代文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如果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足够深刻,很多理论便能一眼看明白,有的地方非常有心得,同时有的地方你会觉得它说的并不对。总之,这样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便可以相互参照着来学习,既起到一个调节心情的作用,又能够保证两门科目的学习效果。从答题的角度来说,文学理论一直是命题比较固定的学科,只要理解了背会了,分数拿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不过今年这个趋势出现了新变:为了配合考试大纲里的一句话:“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文学问题、关注文学研究动态的能力”,而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文化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合理拓展还是越界?谈谈你的看法”。不过总体上来看,复习文学理论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另外的一门选择现当代文学或者选择外国文学都是可以的。我当时选的是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背了一下,可惜简答题没有碰上,所以当年的文学基础还是考的有些遗憾的。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我将在下面讲到。三、复习时间的安排通过上面的长篇论述,大家应该对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情况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有必要来进入下一个话题,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切的,就是复习方案的制定和时间的安排。现在己然进入3月,万物都复苏了,考研的同志们也该醒醒了。最起码学校和专业应该最终定下来,并且下定为之奋斗的决心,不能再中途换学校,否则后面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3月份,参考书目和其他相关的资料应该准备起来的了,同时开始背英语单词,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做起。这里再插一个大话题,就是整个考研复习应该什么时候准备。有的同学听到一种说法,不要那么早开始准备。我说:必须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确实如果开始的比较早,复习到后期可能会疲累进而产生懈怠,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开始的太早,而是因为复习节奏没有把握好,出现问题后状态没有调整过来。大家可以避免前期用力过猛,循序渐进的最好,切莫一说考研立即跃跃欲试瞬间进入学霸模式,而后逐渐松懈,进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一蹶不振。刚开始可以稳稳的,把该了解的信息掌握好,该搜集的资料准备好,然后指定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稳步执行。文学说到底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很多东西都是在不经意间感知到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必要搞得如临大敌一般。适当的明白任务艰巨,只要身在践履,不断向前就可以。基本上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到5月底,作为基础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从6月到10月底,作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三阶段从11月到考前,最为冲刺阶段。可能这样的划分大家太熟悉了,但是确实有效,事实上无数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也都是这样安排的。基础复习阶段,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把参考书目从头到尾看一遍,不需要太较真,就像看小说一样把它扫一遍,遇到不明白的术语或者句子可以在下面划道线标示出来,留待第二遍复习时解决。这一遍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此时做的笔记只能是抄书,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一下。到后面这样的东西是完全无用的,零零散散的句子对考试意义特别有限,考试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论述体系和知识结构。但是并不等于这一遍没有任务,一方面要培养起兴趣来,尤其是对文学理论,可以先看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有了一定的作品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试着去理解文学理论的苦涩语句。同时要在不长的时间内通过整观参考书目,达到在脑子中构建起比较明确的知识框架的目标,不需要清晰,但是需要感性地明白,今后要学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识别出来,明确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关于英语,可以主要学习单词和长难句,至于有的同学一上来就开始做阅读模拟题,我个人不怎么推荐。这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其实是不需要进入的一个误区。为什么呢?因为这时期的基础不过关,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做了模拟题对了答案,也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拟题的难度和考研英语不是一个级别,换句话说,即便是模拟题都做对,也未必做得对考研英语的真题。反而,有些模拟题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命题思路和分析思路都和真题不对路,这样的话,做的越多,后面矫正起来越困难。如果感觉实力够了,就直接去做真题,如果感觉实力不够,模拟题做了也白做。有些激进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神,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别人很长时间都做不到的工作,复习三四个月,英语80多分,为什么?因为力量用对了,好钢全部用在了刀刃上。还有的同学舍不得做真题,总喜欢留着,想要通过模拟题做熟练了再去做真题。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考研的总复习时间本来就非常紧张,往往等到把模拟阅读100篇做完的时候已经8月份了,这时候开始再做真题,做不了几遍的,很难达到熟悉的程度。反而一开始那些就拿真题练手的同学,已经可能非常熟练,到最后不要怕真题练得熟,越熟越好。这个时期如果政治报班了,可以跟着辅导班一起学,如果没有,可以先不看,留到暑假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整个考研最困难的一段日子来临了,天气燥热,人心惶惶。不少人会在这个时期放弃,或决定工作,或决定保研,或决定换学校,能坚持下来的已经算是意志坚定的一批人,能每天坚持上自习的也已寥寥。恰恰,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就差在了这个时间段的努力。这个时期的专业课应该进入全面的攻坚时期,把不懂的知识点全部搞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尝试着以教材作者的角度入手,去思考为什么章节的布局要是这样的,在论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讨论,还有没有其他作者没有想到的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了。在这之前,还需要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多维联系理清楚、串明白。你可以按照不同文体来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不同时期来进行划分,甚至可以按照不同作家这样的一个一个具体知识点来划分,最后把它串联起来。这样的具体方法的演练,我在终极笔记中已经有说明,此不赘述。还是上面说的,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文学是由死变活,变成自己的能力。同时,这个时期政治应该开始复习了,初期主要过知识点,做选择题即可,这里由于我们的重点是专业课,从略。第三阶段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真题,一定要找到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命题重点、命题风格,从中可以总结出非常有意义的内容来,对后面的复习和备考非常有用。关于真题的研究和做法,我这里整理了2008年古代文学的详细答案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说明文字,今年有可能的话会更新到2015年的。二是要重新回归课本,看看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最后的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把2017年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一遍,因为考点很可能又一次在上面已经有所提示。然后,2017年的考研,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就看你们的了。码字不易,写到这里,已经头昏眼花,最后一部分显然已经写得不尽如人意。有缺憾是必然的,也不是追求完美的人。能想到的问题都已经有所交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各位复习顺利,圆梦南开。

六气不调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这门学科肯定是要越早准备越好。不要听别人说准备得太早容易忘记,如果你不背个4,5遍,你怎么可能都记住呢?如果担心背的东西忘了,可以先从不涉及到时政的知识点开始复习。政治不需要太多的天分,更多的是勤奋。二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英语一的话也是建议大家越早开准备越好,甚至从大二就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单词部分,需要我们每天坚持背。单词部分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每天坚持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从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那么等到真正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轻松。三 (6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就是专业课了,如果自己是跨专业考,那么更需要提前了解好。跨考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四 (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这门专业课也是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啥专业问题也多和学长学姐们询问,得到学长学姐的帮助才会事半功倍。

刘先生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古代文学类(重点标记为必读或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必读)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比较基础,文风亲民,适合跨专业考生打基础用,个人感觉袁书已经完全囊括其内容了。但其内容排布和文学史脉络思路非常清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配合袁教材使用,所选多为重要文学作品,适合用来背诗,但只读上面的作品是不够的)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必看,古代文学方向必须买两册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单册版,内容不够,不推荐,只适合其他专业复习基础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适合跨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答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拿来当题库,但答案比较基础,不够深入)许结《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的一套书,以理论引导+名家论文的形式结撰而成,所选的论文也很有代表性,强推此书)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适合其他专业用来复习中外文学基础)中外文学基础类:齐鲁书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薄薄一本,理论性比较强,举例较少,里面出过几次真题)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我读过的西方文论中最全面的一本,买这一本就够了,内容非常丰富,但非常耗费时间,跟考试出题方向不太符合,不建议精读)童庆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书大同小异,可以参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必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非必读,可以看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外国文学作品卷》(上下册)(看着玩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必读,不用多说了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更深入,选择的视角也值得一看,推荐)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文学史,观点和视野比较新,脉络非常清晰,推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帮助巩固现代文学脉络用,非必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必读,但个人不喜欢其行文风格,主观性较强)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个人更喜欢这一版当代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随便看看,民间文学总结好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原典、作品,读论文、研究著作(尤以北大老师的著作为主),课本的选择只要够用就好(每个方向2本左右即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朋友们,放心大胆地去找书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