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4月已过半,你的在职考研计划有按时完成吗?或曰

2019年4月已过半,你的在职考研计划有按时完成吗?

时至今日,2019年的4月马上就要结束了,正在备考在职考研的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呢?当初给自己定的计划完成了多少呢?笔者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学长学姐在去年这个时间的完成进度吧!这也是学长学姐给大家的一些建议。A网友这个时间主要是在择校,大家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是在4月份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如果还没有定下自己的目标,那么最晚在5月中旬一定要确定好,因为有目标的奋斗比无头苍蝇式的学习更有利。B网友大家想要考研成功,以下这几个因素必须要认真的对待:1、要有足够的考研动机和坚定的意志力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要使自己有足够的考研动机,要有足够的动力来支撑自己完成整个备考,这样也有利于后期的备考,否则越是到后面就会越怀疑自己。因为我是致力于金融行业,硕士身份是基的标配,因此考研就是必要要跨过的一道坎,所以我也有足够的动力。2、合适的目标院校上面也有提到,我致力于金融行业,所以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进行选择,因此先定下了地点是北京。之后,又经过对比,选择了中央财经大学,因为相比清华北大,央财的竞争难度要小一点。C网友在考研过程中,选择比战略重要,战略甚至比努力还要重要,大家也都是学习了好多年的人了,相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等都了如指掌,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而我之前经历过一次失败,所以非常懂得失败的滋味,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比,专业课难度等,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下在职读研几种方式一、同等学力申硕1、此方式属于先学后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也需要提前确定好要报考的专业以及院校。另外必须要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否则是没有资格参加申硕考试的。2、报考流程★报名参加学习(分为春、秋两季)报名时间可咨询学校(分为周末班、集中班、网络班)★学习结束参加课程考试(学制为2年)★课程考试通过,3月份报名参加申硕考试(要求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及以上)★通过申硕统考,完成论文答辩(分数线是60分/科)★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二、非全日制研究生1、经过政策改革,需要与全日制的一起参加全国考试和院校的复试,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2、备考指南★8-10月:2020年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开始公布(是了解学校具体招生详情的主要途径)★10月:研招网报名★11月:现场确认,完成后才算报名成功★12月:初试(属于全国统考,与全日制一起进行,考试内容相同)★2月:查询初试成绩★3月:国家线公布(与全日制分数线相同)★4月:参加复试(笔试+面试)★5-6月:录取(淘汰制,择优录取)★7-8月:发放通知书★9月:入学上课(主要以面授为主)三、中外合作办学1、中外合作办学是国内外两所大学合办的,不需要参加全国考试,但是部分院校有设有入学考试,由院校自主命题,考试相对简单一些。2、报考流程★选择学校和专业(招生学校及专业不是特别多)★报名(主要分为春、秋两季,可咨询学校)★参加学校入学考试(主要以面试为主)★通过考试后参加学习(面授,周末上课)★课程学习结束,准备答辩★获得证书。以上就是笔者给大家做的详细介绍以及学长学姐给大家的一些建议,相信会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谷启

在职研究生被认可吗?不要再“稀里糊涂”了!

在职研究生逐渐成为很多上班族用来进修的平台,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那么,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否被认可呢?在职研究生被认可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的是,在职研究生教育是被认可的,可放心就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正规院校招生在职研究生有多种报考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很多正规院校在招生,像北大、清华、南开、浙大等国内知名学府也有开办在职研究生。开办的院校无论是在知名度上,还是在荣誉上,都是深受人们认可的。既然院校都已经被认可,那么院校开办的教育形式岂有不被认可之理?国家政策规定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在国家政策中有明文规定的,是合法的,有着国家政策这个强力后台,怎么可能会不被认可?不仅仅是被认可,而且认可程度还很高。“前辈”经验支持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已经攻读过在职研究生,这些毕业的“前辈”,基本上都从在职研进修中获得了不菲的收获。这些收获有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证书的获取、人脉的拓展等等,有了“前辈”的攻读经验,在职研究生的认可度有增加了几分,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往矣

出分前,打死我都没想过不读研

2月15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出分日如约而至。在微博热搜#考研成绩#里,有人欢喜有人落泪,也有还未出分得同学,焦虑地恳求“考研成绩你快从热搜上下来吧,我看着你很慌”。当然了,那些分数得意的学霸,早已急不可耐又含蓄地晒出400+的分数,今年度的第一幕大型扎心现场由此展开。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90万,创下历史新高。二战考研,辞职考研,高龄考研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没有打算读研的人,仿佛才是本科毕业生里的非主流。放眼望去如今的大学校园,有多少初入象牙塔的新生,或是焦虑忐忑的毕业生,早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不读研?这可是一件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3岁,待业,失学,二战考研@阿舞 23岁 上海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真是紧张得要死了。比起查个人分数,在报考学校官网查成绩会更快一些。出分时间一到,我就盯着官网发布的成绩——那是一张长长的表格,一张密密麻麻地写着学号和全国排名的表格,找了半天的自己,简直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毕竟,有500多号人呢。最终,我没有成为进入复试的那40名优秀选手,也没有成为最终被录取的那25名新生之一。我以5分之差,落榜了。出分的时候有多紧张,那就说明自己可能就有多菜吧。因为把握不够,便只能将希望全部投注在运气上。那紧张是包含着侥幸的,多少像是赌博。而我分外紧张的原因,是我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复习得太好,却又忍不住祈求结果能出奇迹。那时我大哭了一场,没有什么用。于是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似乎好一点了。好吧,其实是昂贵的咨询费逼得我要自愈。由于分数差距不多,我妈就煽动我再考一次。我有不甘心,也很犹豫,然后决定先去外面实习。多少人是因为不想工作而读研的,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实习一结束,我就立马报了个考研辅导班。23岁,待业,失学,我妈开玩笑说,她担心我压力太大要跳楼,16号出成绩之前特地从老家跑来上海陪我。等待命运宰割的人是我,可反倒换成我来安慰我妈了。和第一次紧张到爆炸的考研复习相比,第二次复习之路我走得很松弛。我心里一直在想,只要比去年多考几分就行了。少掉的那些紧张,大概就是我多出来的希望吧。没有学术理想,难道就不配拿文凭吗@马路 26岁 北京本科毕业前夕,不少人在就业与读书之间犹犹豫豫,我觉得自己对学术并不感兴趣,所以基本没打算过要读研。我成绩还不错,保研名额确定之前,我的专业排名稳在保研指标内,当时还想上演一场“弃保”的装X戏码。没想到,各种综合测评的分数加上之后,我的排名就掉出队伍之外了。听同学说,院里有一位学霸,加上了学生会干部、社会实践、论文发表、国创校创项目七七八八的附加分后,成绩甚至到了一百零几分(满分100)。当然了,与这位学霸相伴的,也少不了诸如论文是花钱买的、在学生会里勾心斗角、和辅导员关系甚好等等传说。这让我对所谓学霸,所谓文凭更加嗤之以鼻。今年是我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保研考研那些校园故事,已经离我很遥远了。没想到,也就是在不久前,我居然在工作之余,生出了一个读在职研究生的念头。我手头有了一些积蓄,明年将和恋爱五年的女友订婚,我们在杭州贷款买了一间小房子,打算之后去那里发展和生活。其实,做出读在职研究生这一决定,不是因为我突然对学术感兴趣了。只不过,如果之后想要跳槽到新的城市,这一纸文凭应该能给我加点分、镀点金吧。写不完论文很烦,写完论文,也烦@朱珠 24岁 北京考上国内985top3本科,并且成功留在本校读研的人,应该是没资格说自己惨的吧。是的,别人只会觉得,身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享受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要是还抱怨还学不好,只能是我自己作的。比如,每次同门开分享会,我都会特别烦躁。明明没时间看文献却要认真听讲,越听不懂就越是焦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又开始担忧deadline迫在眉睫的开题报告,如坐针毡之际,导师又开始布置起了新的论文新的研究……读研以来,我几乎是活在接踵而至的论文堆砌的一团乱麻里,活在焦虑与愧疚交叠着的阴影里,一方面不想做,一方面又不甘心随随便便糊弄过去。我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承认自己学术兴趣有限,甚至有时还会怀疑,这条当初我认为相对正确的道路,会不会成为我未来的阻碍呢?毕竟,三年读下来,我就二十五六岁了。今年过年回家,我依旧抱着电脑一边唉声叹气,一边一鼓作气地肝论文,甚至还刷新了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里赶论文、在家族聚会ktv里赶论文、在喧哗的婚礼现场赶论文的记录。三姑六婆在一旁啧啧称奇地夸我勤学刻苦,只有我自己知道,说好的不要再在deadline前才突击日产上千上万字,我又没有做到。从前,不读研是一件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思南 23岁 成都如果说北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清华本科生毕业却失学,他们就“泯然众人”了,那我可能就是个庸人了吧。我985学校本科毕业,在爸妈的督促下匆忙申请了海外的研究生,没拿到offer,这成了我和他们之间一个很大的心结。工作半年多,我甚至有点庆幸那时的失学,因为其实当时我对于要学什么专业,未来做什么,是很不确定的。人生有太多种选择了,可是在父母眼里似乎只有一种才是完满的,就是他们走过的路的2.0版。读研越早读完越好,学历越快拿到越好,仿佛和当年那个只知道高考要考高分,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的高中生一样。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众人”队伍里的伙伴——北大毕业,申请国外读研失败,留京工作,成为普通的北漂,被身边人各种惋惜。他却一直很轻松,很豁达,还列了一条本科反思清单:细数本科阶段常有的误区/偏见困惑- 不想承认自己的论文都是DDL前一天赶出来的- 不知道读完自己的专业后能干嘛、要干嘛- 不读研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喜欢读书和写作就是适合做学术- 不清楚自己做研究的真实水平(高估/低估)- 不想承认自己羡慕从冷门文科转经管类的同学,口头上还是要恭维- 读不下书的原因是没有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希望有一段完全不受外界打扰的读书时光我多么希望能早一点明白这些道理,但经历之后才明白,也没关系。关于读书,我们不是为了顶撞上一辈而做出相悖的决定,而是希望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之后,做出更好的决定吧。来源:有间大学,作者为小新同学(ID:youjian-university)

黑猩猩

2019考研难度升高?主要从这几方面得以体现

有不少参加的考研的考生,认为2019年度的考研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于初试成绩以及分数线的公布都很焦急。那么,为什么会认为2019年度的考研难度非常高呢?也许是因为这三点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吧。2019考研难度第一点:保研率有所上升近些年以来,有很多的名牌院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院校的保研率是不断的上升,而且上升幅度还很大。其中还有很多专业的保研率达到了80%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很多攻读一般院校的考生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因为自己所就读的院校不是名校,因此保研率就不会有那么高,甚至是没有保研。这样一来,想要参加考研,打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后他人了,自然考研的难度也就是越来越高了。第二点:复试难度有所提高根据数据统计来看,报名考研的人数是逐年增多,2019年的考研人数更是创下了新高,所以2019年度的考研竞争就会变得更加激烈。现如今,国内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多,除了普通高校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之外,还有很多参加专升本的毕业生,由此带来的就是加剧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对于专科毕业生而言,自身拥有的学历相对比较低,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排挤,甚至有些不太出众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研,希望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相关水平,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不过对于报考2019年度硕士研究生的人员来说,此次考研的难度还是不以应对的,为了能从如此多的考生中选拔出更为优秀的学员,各个招生院校的复试难度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说,参加2019年度的复试,被刷的几率是有所提升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呢。第三点:国家分数线有所升高关于造成2019年度考研生难度上升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国家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上升,这对于考生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噩耗”了。虽然每年的考研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招生院校规定的招生名额是有限制的,所以分数线会有所升高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吧。而且据说2019年度初试的难度是有所下降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分数线升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初试难度即便是有所下降,那还是非常难的,分数线的升高对考生来说一样是难以接受的。综上所述,2019年度的考研难度之所以说是升高了,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上三点了。不过,只要考生的实力足够强,各方面都很优秀,那么及时难度会升高,想顺利通过也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安全感

读在职研究生能落户到北京吗?

落户北京,是多少人的梦想,又是多少人的遗憾。一边喊着要逃离北上广,一边又为了积分拼命。为什么要落户北京?落户北京有什么好处?我们来盘点一下。教育:幼儿园少交几万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不用交借读费择校费、不用办证跑断腿;高考进清华北大几率更高一些。买房:购买各种福利房大部分严格限定需有北京户口;外地人只能购买价格昂贵得多的商品房,且需出具连续五年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就业:企事业招聘优先选择北京户籍人士;有些高薪工作只招聘有北京户口的人;失业有每月一千多元的失业金。交通:非京籍的需出具连续五年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才能摇号买车;60岁以上北京老人持卡免费乘车。养老和医疗问题:北京户口可享受更多免费医疗服务等;北京户口养老标准更高。在职研究生能累计积分落户北京吗?读在职研究生能否积分落户北京,就取决于你报考的方式。在关于积分中,有一条关于教育背景指标提到的是: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国内及国外证书。并且在申请时应该兼具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位)的认证以申请时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为准,不累计,且不区分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工作期间拿到的在职研究生学历也可以积分。同等学力申硕只能拿到研究生学位证,所以不能积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拿到双证,可以获得26分的加分值。具体积分标准为:大学专科(含高职)10.5分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15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26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37分也就是说,如果拥有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可以直接积15分,相当于在北京连续缴纳5年社保的分值;如果拥有硕士学历和学费可直接积26分,学历能够积分的起点起点是大学专科(含高职)。学历越高,积分越高!北京积分落户的竞争是非常大的,据悉,2019年的积分落户实际公示名单共6007人(原申请有106403名),对应的最低分值为93.58分。北京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吸纳了无数有梦想热血的年轻人,又淘汰掉无数没户口买不起房的中年人。或者你在这座城市已经打拼了10年、20年,成为了某企业的经理、高管,但最后还是要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带孩子回老家上学。没有户口,没有房,始终很难扎根在这座城市!

那道门

脱发容易脱单难:北京一相亲平台严审学历,参与男女像应聘工作

最近,“含陌率”在朋友圈火了。起因是北京“陌上花开HIMMR”这个相亲平台,也是一线城市精英人士的相亲平台。而含陌率,则等于你的朋友圈中关注该平台人数/你的微信好友数。某种程度上,含陌量的高低直接反映朋友圈的质量。含陌率越高,证明你的生活中985名校的人越多,一般以达到50%作为鄙视链顶端生物。明面上,任何从陌上花开HIMMR微信号看到活动推文的人都可以报名相亲,实际上,最后入局的清一色的都是985名校毕业生。1、高端限定的相亲局“陌上花开HIMMR”是由两个清华大学的校友在2015年联合创办。二人创办的初衷就是希望在清北这样男女比例失衡的院校早日解决个人问题,兼顾同学脱单。在当时,只有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四所院校的学生可以在这挂牌交友。直到2019年,该平台才扩容,QS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的海归,包括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学生也可参与。参与该平台相亲的男女更像是应聘一份好工作,提交自己的学历、学位证书,甚至是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去获取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的入门资格。在这,985毕业只是入场券。相亲过程中,也是秉持着高效的原则。两男两女坐一桌,互相闲聊8分钟,随后男生移到下一桌,女生不动,等下一轮男生移过来。在这样轮转似的相亲里,年龄、学历、收入、户籍都明码标价。在每一个8分钟里,他们互相试探、询问与博弈。在外界眼里的”优秀成功人士“在这里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2、收入越高,越看重“门当户对”尽管上述明码标价的”爱情“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门当户对是婚姻里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收入越高,越看重门当户对。当一个人的能力处于高等水平的时候,就有足够的底气去选择跟自己同水平的人。这一点在WhatYouNeed x 虎扑公布的《最受欢迎的女友职业排行榜Top10》中也可体现,调查指出:无论是哪个年龄、哪个城市,男生们最期待的女友工资水平都集中在5-10万这个区间,但年收入10-15万的人群中,有73.1%的人期望另一半的收入和自己相当。而收入越高的,就越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和自己有同样的物质水平,能够共进退。3、学历这张入场券,你怎么看?面对985毕业只是入场券,有网友说:该平台设置这样的学历要求是非常好的,因为学历相对其他条件是最直观能够判断一个人的条件。同样的,在找工作、评职称、落户等多方面,学历也都是最直观的判断因素。也有网友认为该平台的做法有些偏激,但不管怎样,努力提升学历就是最直接提升自我的方式。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提升学历,也就意味着提升了升职加薪、评职称、考公务员的几率。现在报名在职研究生,还能免试入学、先读后考,毕业就能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是在职人员提升自我的一个好的方式。详情可登录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

炼形

专题|立德树人与《教师法》的保障

一、立德树人:新时代教师的应有担当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改,第6条增加一款“教育应当立德树人”。从政策到法律,“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评价标准。事实上,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外教育的通例。在我国古代,儒家学问的本质是伦理学,道德文章是连在一起的。如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制订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其四条要义就是: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曾国藩认为教师所传之“道”,就是修己治人之道,并说:“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在国际上,《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充分发展人的“personality”,即人格、性格或个性。《残疾人权利公约》要求培养人对多样性的尊重。《儿童权利公约》全面规定了教育目的,可以概括为培养人对各文明、各种人和自然的尊重。 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社会对教师相对其他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传统教师是道的代表、德的担当者,韩愈甚至将仅传授知识的人排除在教师之外。1763年普鲁士国王颁布的《全国学校规程》要求“教师应当是儿童的表率,不可将自己每日教导的成果毁于生活中的坏榜样”。1918年蔡元培在北大教师中创办进德会,提出“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做官、不做议员、不饮酒、不吸烟、不食肉”八条戒律。197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安柏诉诺威克”案中指出,“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榜样,对他们的看法和价值观施加了微妙而重要的影响”,支持解聘行为不端、道德堕落的教师。新时代党中央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简称《教师队伍意见》)要求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当前,教师面对立德树人任务有着诸多新挑战。在教师方面:体罚学生和不敢管同时存在;课内不讲课外讲和行政干预过多导致职业倦怠同时存在;部分教师学术不端;极少数教师收受学生或其家长礼品、礼金,甚至性侵(性骚扰)学生等。在学生及其家长方面:由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儿童的最大利益,学生成绩不好,往往不首先从学生自身找原因而是觉得教师没教好;学生及其家长无视教育教学秩序、随意殴打伤害教师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列为“需要加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提出“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把一些基本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可以预期,如何营造立德树人的环境将是本次《教师法》修改的核心内容。从已有对《教师法》的研究看,关于教师的法律地位、聘用制度、申诉制度、《教师法》的不足与滞后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教师资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惩戒和法律责任也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从学界对师德的研究看,基于外在规范、个体德性、美好生活和专业发展探究教师道德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师德的理论研究、师德与教师成长以及教师伦理学方面产生了一些著作。但从修改《教师法》,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的角度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新时代网络课程大行其道,各种教育App(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何谓《教师法》所指的“教师”都陷入混沌。为此以下拟从三方面探讨《教师法》对立德树人的保障:其一,哪些教师负有立德树人的职责,属于《教师法》意义上的教师;其二,为了保证教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需要立法赋予教师哪些权利;其三,为了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立法需要明确教师哪些义务。二、责任主体:承担立德树人职责的教师范围1993年《教师法》颁布,至今27年,除2009年的一次技术性修正外,未曾修改。其中存在大量落后于时代的条款,连最基本的范畴“教师”,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余年来,不仅出现了民办学校教师、大学生家教,还出现了大量民办培训机构的教师和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修改《教师法》,明确哪些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教师”,应承担立德树人职责,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揆诸历史,我国长期存在以教职谋生、以入仕为志业的“非职业化”教师。职业化的教师是国家制度型构的结果,制度决定着什么人可以成为教师、教师职业是否为专业。教师教育制度的建立结束了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兼任教师的历史,提高了教师职业的准入资格。可以从内涵、外延和形式三方面来界定《教师法》意义上的“教师”。在内涵上,《教师法》所调整的教师是职业化的教师,即以教育教学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从业者。偶尔开讲的理论或实务专家、个体行动补贴生活的大学生家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业余客串者、主题教育中的党政领导都不属于职业教师。在外延上,《教师法》所调整的教师限于讲授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的教师。无论是在政府办的学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还是网络授课,只要讲授的是取得国家承认的学业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或其他资质证书所必需的课程内容,就是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外国人讲授上述课程的,也属于《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讲授小学生可视化编程、高考志愿填报、留学申请辅导等尚无国家法律或政策规范的“课程”的教师,不属于《教师法》调整的范围。这是因为,现代教师是国家法律创造出来的专门职业,必须反映国家意志,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在我国,教师必须“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即凡是讲授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的教师都应履行立德树人义务,都属于《教师法》的调整对象。在形式上,《教师法》所调整的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教师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教师的入职资格、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接受教育之后取得的学习成果都被国家制度化了。取得教师资格是教师的形式要件,代表国家对其职业资格的认可。在我国,教师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教师是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依靠力量,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提升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都离不开教师。无论是政府办学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还是网络授课的教师,只要讲授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学生意在通过国家考试或学习资质、取得国家对学习成果的认可,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承担立德树人任务。三、赋权增能:为教师履职提供条件教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前提是全社会尊重教师,形成履职的土壤和条件。习近平在致广大教师的信中说,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我国尊师的传统源远流长。《太公家教》曰:“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出现了专门规定学生如何侍奉先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后,作为教师的学官被赋予了空前地位,被制度型构成一种特殊的显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师身上的神圣光环日益剥落:识字率的普及,使人人皆可为师,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学术世界和生活世界分离,共享意义体系崩溃,教师不再是道德权威;师士分立,知识不再与权力直接兑换,失去了政治加持;乡村教师生活困窘,教授的收入也比不上实业者和银行家,失去了经济优势。师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部分教师耻于称自己是教师,更出现了在一些师德失范事件报道中网络媒体对教师的妖魔化,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尽管如此,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没有变,好教师对自身职业理想的追求没有变,那就是要做经师与人师合一的“大先生”。福禄贝尔说:“教育之道无他, 唯爱与榜样而已。”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履行着对学生社会化的责任,是学生的榜样。为了保障教师能够承担得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必须维护制度正义,实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恰当分配。(一)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公务员身份。2018年《教师队伍意见》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在全国27个已制定实施意见的省级单位中,20个同样明确了这一点。但“国家公职人员”并非法定概念,《教师法》修订应与整个国家现有法律体系用语保持一致。可供选择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所称的“公务员”。根据《刑法》,前者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依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不具备职权的劳务和技术工作,一般不认为是公务。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务,不宜套用“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出发论证教师应具有公务员身份是学界的主流意见。有学者从德国、日本、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法律身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最终将公立学校教师确立为特别职的公务员的历程出发支持了这一意见,并依据《公务员法》第14条“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的规定提出增设公立学校教师为教育公务员。也有学者基于该条提出应明确教师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并实行聘用制。为了完成立德树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了彻底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实现教师的职业保障,为了保障法律对公办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落实,《教师法》修订将公办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应的,如果教师是专业人员,其职业道德更多的应由其自治。一旦公办中小学教师身份确定为公务员,不仅收入得到保障、社会地位提升,而且必须遵守已有公务员、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未来主管部门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更有利于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任务。(二)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建议通过《教师法》修订赋予教师以下几种职业权利:第一,教育教学自由。有论者基于《教师法》第7条规定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和第8条规定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认为教育教学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这可能是一种误会,因为教育教学自由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选择权,并不包括不承担教学任务的自由。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其内涵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专业自主权带来的创造性赋予教师以尊严。现实学校情境中的“检查—应付”模式暴露了学校对教师专业领域的过多干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降格为制度权威的“代理人”。但如果剥夺教育教学自由,“把教学变成一种服从而缺乏创意与经验的专业”,“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都将无从谈起。第二,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的拒绝权。无锡市新光幼儿园参与扫黑除恶、江洲小学某教师拒绝下乡扶贫被纪委监委调查、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反映检查过多影响教学被约谈都引起了舆论高度关注。2019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各专项任务“一般不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为了形成长效机制,应赋予教师对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事务的拒绝权,对涉及学校和教师的检查考核评比实行清单式管理。赋予教师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的拒绝权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研究学生,从“育分”转向“育人”。第三,教育惩戒权。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论述了道德与残酷的关系:“只有那些从来不曾停止刺痛身心的东西才会永远留在记忆里。”夸美纽斯坚持犯错的人应受惩罚,目的是使他们不要再犯。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是必要的,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国法律要求教师对学生履行“批评教育”“管教”“矫正”和“帮教”的义务,但并没有规定履行上述义务可采取的形式,同时法律严禁教师体罚学生。现实生活中,安徽铜陵某教师因惩戒学生被家长羞辱自杀,长春某教师为保护学生将其从变电箱拉下造成软组织挫伤遭家长打骂,多起学生被教师批评后跳楼。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既不能开除学生,又不能严厉批评学生,近乎陷入无计可施状态。严师是立德树人的组织保证。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即便该规章生效,依然无法解决教师依规惩戒可能导致的侵权责任问题。这是因为校园伤害事故处理的上位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章不具备优先适用的效力。只有修改《教师法》,赋予教师惩戒权,才能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为教师依规惩戒豁免法律责任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把一切都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里。现代社会一般公民之间的关系是自由关系,一个人贡献时间或服务,另一个人用金钱与之交换。但师生关系却无法遵循上述规则,社会要求教师对学生付出无差别的爱。《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用5年时间使“师道尊严进一步提振”。《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都规定了“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还规定学生要“尊敬师长”。但学生及其家长殴打、侮辱、伤害教师甚至暴打教师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法》应规定教师有“受尊重权”,具体内容包括:其一,家长一般应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安排,教育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配合学校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其二,鼓励学生在升国旗仪式后和课前向教师敬礼;其三,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其四,发布《在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时考虑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的需要,禁止使用“狼师”“禽兽教师”之类的用语;其五,在“法律责任”中规定对侮辱、伤害教师构成违法或犯罪的一律从重或加重处理;其六,凡是殴打伤害教师的中小学生,一律由学校申请转入专门学校。四、严格责任:维护师德底线将道德融于法律并非理所当然。现代法治基于对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恐惧,基于对集体意识形态被执政当局用作达成欲求结果的手段的预防,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画出了一道深深的鸿沟,用以保护公民确受保障的私域,这是整个西方法治思想的主流。但是,道德与法律之间并非毫无关联。早在1878年,格奥尔格·耶利内克就完成了从法律和道德相互对立到法律从属于道德的转化。法律是最低限度的伦理。“二战”后对法西斯的审判,使得自然法学派得以复兴,并成为当代世界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总体背景,即法律和道德属于不同的行为规范,但实质性的法律依然存在,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遵守一个健全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我国传统的文化是伦理文化,传统的法制是伦理法。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我国也走上了法律与道德分治的道路,这有利于人权和自由的保障,但也出现了法律规定与道德情理相冲突的现象。西方哲人认识到:自由主义把最高的善放到了没有公共意义的私人领域,使得所有的文化传统失去意义,堕落为虚无主义。如果多数人都认为道德是骗人的,政治社会必然瓦解,这种现代性下“伦理是不可能的”。自由主义法治思想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服解毒剂,但若服用过量,难免重蹈覆辙。中国注定要走一条和西方不同的法治现代化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师德领域,无论国内国外,师生间超出教与学的非正当关系、有偿补课、学术不端等现象时有发生。正如鲁道夫·施塔姆勒所言,我们是通过法律寻求正义的。但是为了通过法律实现正义,我们必须阐明时代的理想。当然,并非所有的师德要求都适合制定为法律。传统文化和大众媒体对教师的赞颂把教师塑造得近乎圣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牺牲自己和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拿出钱物补贴学生。”这样的道德要求显然超出了正常职业的标准。朗·富勒把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前者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后者是形成一个有序社会的基本规则。《教师法》所规定的师德既包括愿望的道德,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也包括义务的道德,如不得“体罚学生”。类似于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师德义务责任的法律化也应区分原则与规则、高标与底线、思想和行为,并只针对违反规则、突破底线、外化为实际行为的失德行为规定法律责任。(一)强化师德教育非师范专业学生申请教师资格必须接受狭义的教师教育,修满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在内的课程学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但是对于非师范生而言,职前教师教育却是缺失的。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需要对知识进行多层次、创造性的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如果不经历狭义的教师教育,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育政策与法律知识和教育研究方法,育人将无从谈起。近日广东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招聘20名教师,几乎清一色清华、北大毕业,既不要求师范专业,也不要求实际教学经验。名校毕业不代表师德达标。中小学教师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接受专业学科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教师教育采取综合性大学和教育学院联合培养的形式,即获得学科学位后,必须经过1~2年甚至3年的教育学专业培训,取得教育学研究生资格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也要求储备教师课程应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中适用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即便我国不具备要求教师入职前接受1~2年教师教育培训的条件,要求计划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类大学生辅修一定学分的包括师德教育在内的教师教育课程是完全必要的。为了强化师德教育,应在教师新入职和定期更新资格证书时增加师德宣誓环节。(二)细化师德义务师德是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长期高度关注的问题,出台了大量规范性文件,如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修订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2015年发布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201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及当年年底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此外,传统上公立大中小学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尤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也对他们适用。部分党员教师及学校负责人还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上述党内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存在大量和师德有关的规定,构成教师的师德义务。修改《教师法》,需要把较为成熟的师德义务规定于法律并实现与党内法规的衔接。其一,不得发表有损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党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要培养出一支教育大军,就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其二,不得组织或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其三,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学生及其家长个人隐私。其四,不得违规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或礼金,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或娱乐休闲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其五,不得侮辱体罚学生。其六,不得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或对学生实施猥亵、性骚扰。其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其八,不得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其九,中小学教师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其十,高校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其十一,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有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义务。此外,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特殊的国家公职人员,有依据《公务员法》服从教育部门交流决定的义务。这样,各级政府所作的教师均衡配置的行政行为就有了法律依据。对于教师违反师德义务的行为,可以在《教师法》“法律责任”部分规定对应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总之,正如耶林所言“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需要修改《教师法》,即只要讲授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就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并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同时为教师履职赋权增能,规定师德义务为立德树人托底。

捡到钱

北大MBA首届改革学员背景公布,多处变化彰显招生偏好

由于疫情,北大公布今年的招生简章后至今没有开宣讲会,但本周更新了最新一年的宣传册。这本宣传册近3年除了改最后一页“上一年学员背景”情况外,基本没有什么实质其他改变,不过这一页的信息是绝对够多的。众所周知北大MBA在上一年实施了招生改革,当时我们的文章也获得了高度关注,传送门去年文章:北大MBA重大改革解读 - 一次浇灭普通人幻想的改革看到了今年学员背景的更新,实话,这个改革幅度的结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并且今年还可能延续这个改革思路方向。我们对比来看,2019年基本招生数据:2020年基本招生数据:首先最扎眼的不用说大家也看的见了,年薪从平均60万涨到85万,如果考虑到全日制整体低薪,实际在职班的申请者平均薪酬应该接近100万。去年的清华宣传上,写的在职平均年薪是69万(也就是再前一年,2019年入学申请者的薪酬),即使后续清华近期公布2020年入学的,我也很难相信会超过北大。如果我们单看年薪范围,会发现年入100万以上的录取者从10%涨到了22%,如果考虑80万以上的全部录取者,比例从约19%变成了34.5%。如果考虑到全日制的10%基本为底薪者,把他们去除,其他在职的比例约会再乘1.1,结果是近40%,同样方法测算60万以上的全部在职申请者,这个比例大概是55%。如果你低于这个薪酬,证明你不具备平均水平竞争力,如果低于40万,你没点特殊的本事,恐怕是第一轮就被淘汰了。高薪换来的其他副作用是什么?第一,平均年龄大幅度上升,35岁以上学员数量基本翻倍。总体学历水平下降,普通校学历比例从28%上升到35.8%,请注意这个数据和清华的定义不同,北大定义的是最高学历,20%的人具备研究生学历会拉高毕业学校背景这一项,清华是第一学历,从含金量上看北大的实际学历平均水平会比数据更低一些,根据数据,最高学历为985+211基本跌至了50%,属于历史最低水平。在学历与收入的天秤上,商学院一直需要一个平衡,既不能收一群高薪但没有学习能力的学渣,也不能收一群学霸但没有商业嗅觉的书呆子。而这次改革的权重,显然在向高薪方向进一步靠拢。从我近几年的辅导工作看,我认为是存在合理性的:第一,如果一线城市50万当做一个不错收入的标准,这是很多985211好学生通过毕业后10年努力能去实现的。在这个收入的比例上,好学生的成功比例明显更高。而我们的评估发现100万以上的收入者,好学生效应基本就消失了,个人的拼爹拼背景、机遇、敢赌、命好、工作异常拼命等非学历因素太多了。好学生更多考虑的是找到大品牌大平台的好工作,而这种工作真正薪酬上去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而其他学生往往各显神通,通过自己的小创业,小冒险,小折腾。商学院面临的纠结是什么:高薪学习差的,很多人根本不信知识,也没有学习能力,更多是来刷金。而低薪学习好的,学的挺明白,到工作中不敢拼不敢赌,更多是纸上谈兵。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先选高薪学习差的,因为不学习他们还有人脉关系有合作的可能,至少能发挥点实际作用。同时可以面试后设置大量的后补待定去拼笔试分,这样可以从高薪学历差的里,至少捞出来一些学习能力相对好一些的。当然高薪低薪,学霸学渣都是相对的,社会上有很多项目,最终会分流走纯学渣高薪的人群,我就不点名大家耳熟能详的、你以为的、忽悠人的名校MBA/EMBA项目了。我们继续:看学员信息细节的2年对比2019年的招生数据:2020年的招生数据:如果你去看专业类别和入学前单位性质,会发现这2项数据的排列顺序既不是按照字母顺序,也不是按照比例大小的顺序。如果一定要列,那就是“官方”认为的重要性顺序。如果这么去观察你会发现几点:第一,IT类被工学类反超,码农相关专业地位进一步下降,很多智能制造相关背景的人逐渐增多。第二,外企被民营反超,外企在中国的收入目前来看已经是缺乏竞争力了,和15年前的外企不是一个打工阶层。现在谁要是谈起来世界500强工作,除非已经是上岁数高管,否则那标签基本就是钱少+天花板没上升空间。第三,政府机关被创业反超,创业升到了第四重要的位置。其实我是不太理解公务员考MBA的意义,也许是全日制准备辞职吧。无论如何,相对于清华,一向不重视创业的北大,似乎有所改善,当然也可能考虑到创业带来的高薪效应是非常明显的。第四,值得注意的是TOP1一直是国企,且比例还在上升,可见整体来讲,国有企业的资源型人才,依然受到学校肯定。而国企整体的薪酬往往不会太高。因此真正北大的低薪(40-80万)群体,大多数往往是国企人员。最后再看一下入学前行业分布,这一项北大MBA又是按照比例顺序排比的,互联网反超金融成为第一位,房地产大幅度上升成为第三力量,将往年的TOP2行业争霸,拉成了TOP3行业争霸,互联网科技+金融+地产占据了60%,选择大于努力,至少行业选择如果错了,你的概率的确小很多。如果再深入联想,互联网科技公司作为第一行业大户,大多数申请者的专业却不是技术背景,而是商科,即互联网科技公司呈现出最大的两极分化情况,非技术类人员、管理人员为了提升个人竞争力优势,偏爱申请MBA项目。而多数技术人员的意识里,上MBA没用,花钱买证,写好代码才是赚钱的办法。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的理念不同,造成了数据上的反差。此外,去年金融行业学员的比例跌了6%,这与前年金融形势整体非常差,在去年年终奖大幅度下降年终奖息息相关。我们在去年时也分析过去年是经济形势最差的一年。去年总结一下,可以说是科技全面抬头,金融大幅度回撤,房地产偷偷崛起的一年。疫情下的今年呢?第一批提交临近,我们拭目以待!

大目视之

就读2019年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用考试吗?

近些年,人们对于提升自己都很重视,有许多不能全日制读研的在职人员便选择以在职研究生的形式提升自己,而在众多招生院校中,清华北大一直都非常受认可,那么在选择就读2019年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时,需要参加考试吗?据了解,清华在2019年有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其招生方式主要是高级研修班,更注重提升报名人员学识、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因此更适合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报读,但因为该课程班不属于学历教育,因此在获取证书上,不能提升最高学历学位,仅能获取结业证书,但在考试方面,报名学员虽然也需要参加考试,但该考试是授课导师自主组织的,其难度较低,报读学员一般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一、免试入学,毕业前仅需要参加结业考试在本网站就可以报名,报名者在提交报名申请表后,还需要提交一些院校要求的报名材料,清华大学招生导师会对其进行细致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大家就可以获取录取通知书,在缴纳学费后,就能够按时到校进行课程学习了。以清华大学在职读研,大家在毕业前也是需要参加考试的,该考试是由清华授课导师联合命题,考试难度低,主要考核内容多为之前教授的重点内容,主要目的是检测学员是否学到了专业知识,只要大家掌握了大部分课程知识、认真的参加考试,一般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二、硕博导师任教,师资力量雄厚该课程班报考难度低,但其师资力量并不含糊,清华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硕博导师们会担任授课导师为大家讲授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会为大家讲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该校还会不定期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得大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三、可提高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清华高级研修班的教学方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这对于报名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在授课时,大量的实际案例也能够拓宽报名学员的眼界,对其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综上所述,选择清华在职读研,虽然需要参加考试,但考试难度并不高,大家在报名入学后,还将收获丰富的回报,值得大家报读。

刑名

北大研究生学历被嘲笑!第一学历不是名校,职场上就低人一等?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取到更高学历,同时,各个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逐渐提高,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是特别标注,非985、211学历的应聘者不要。学历,已然成了阻碍"有能力却没有高学历"这一群体迈入大企业的绊脚石。然而,学历越高就越好吗?也不尽然,市场上似乎还有"金本、银硕、铜博"这一说法,在一些人看来,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似乎更高。近日,一位北大研究生就遇到了被人嘲笑学历的事情。其在脉脉平台上发帖称:当时为了圆高府梦,付出了很多心力,才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却被人说北大研究生就那样,还是得看本科。在他看来,北大研究生并不是那么好考的,含金量自然也不低,竟然还有人瞧不上。再说了,自己的本科学历是人大,也不差劲。对此,脉脉用户纷纷表示:有些人就是喜欢通过嘲讽别人找优越感,即使你再优秀,他们也会找你的低处来diss你,所以,实在没必要和这类人一般见识。况且楼主的本科是人大的、研究生是北大的,算得上是神仙学历了,楼主应该自信一点。实际上,不仅是这位北大研究生遇到被质疑学历的事情,很多人在求职时也有同样的遭遇。职言区一位脉脉用户就讲到自己求职时的遭遇:人事非常明确地表示,只看第一学历。可见,因为第一学历低而遭遇歧视,已经成了很多职场人的痛点。之前,一篇名为《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就刷爆了朋友圈,甚至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媒体转载。那么,何为第一学历?为何企业招聘时会偏向于第一学历高的人?第一学历,即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最高学历,排除全日制自学考试、排除成人高考脱产班、长线自考、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电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教育。更直接点来讲就是,毕业证书上表述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学历为第一学历。说白了,第一学历大部分指本科学历或专科学历,若没上大学,第一学历就指高中或者初中。只重第一学历,以第一学历划成分、论贵贱、分优劣,必然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诸如:破坏公平竞争、创业就业的环境,严重挫伤大多数毕业生对社会的第一认识等。那么,既然只重视第一学历带来的负面作用很明显,企业又为何明知故犯呢?首先,风险更低。对于企业而言,面试前,其对于求职者一无所知,简历是其了解求职者最直接的渠道,而学历则是求职者装点简历的要素之一。在很多企业看来,第一学历较高的求职者,相对而言能力可能更高,卡第一学历,找到到优秀人才的概率更大、风险更小。其次,效率更高。企业招聘时,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求职者,短时间内根本不好鉴定、辨别应聘者的能力,而第一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能力,企业只能通过卡第一学历,筛掉一些应聘者,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可见,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通过卡第一学历筛选人才,已经是相对公平、且高效的方式了。但对于求职者而言,这种方式却似乎并不那么友好。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求职者无法改变企业,只能从从自身入手。首先,调整心态,不必自卑。应聘时,千万不要被企业设置的门槛所吓倒,忘掉所谓的985、211,只要符合条件,就勇敢去申请,不要自卑;同时,也可以多参加不同的企业应聘,拓展自己的工作机会和渠道。在应聘过程中,则可以重点强调自身与招聘岗位所契合的各方面素质及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所谓的"学历歧视"。其次,努力拓展学历之外的履历,提升自己的议价能力。虽然第一学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寻找学历之外的替代,比如深耕某一领域的从业资质、拓展人脉等,努力突破自身的技能边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之,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在无法改变外界的时候,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拥有可以和外界不公抗衡的力量,这样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