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8年大学本科的研究生报名非常火热,人数达到200万人次。通过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研究生的竞争压力有多大了。很多大学学生之所以会想考取研究生继续深入学习,是因为想在结束学业以后可以有更优越的岗位就业。清华、北大这两所高校的推免的人数已经占总人数的50%了,如果考研想去这些国内比较好的学校,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了。但是相对来讲,想考上著名学校的非热门专业,还是有机会的,下面就来看看有哪些专业吧。首先是我们少有听闻的“自然地理学科”,这个学科主要是为了探索地理环境的成分结构以及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专业的培育目标是:培养一批有能力研究我们地球、地壳表层科学的专业学者。毕业以后可以到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或者是高校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次是社会工作的专业,这个学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在北京大学,这个学科属于社会学学院,在国内也是实力不凡。这个专业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录取学生的机会也比较大。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就业前景的问题,但是顶着北大硕士生的身份就业自然也不成问题。第三个是古代生物学科,这个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不热门的,哪怕在闻名中外的北京大学。在北大,这是第一个跨越学科的本科学生试点专业,连续好几年这个专业的学生都只有一个人,因此毕业的学生也只有一个人。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专业是在历史系学院的旗下,因此就很少考虑进入这个行业了。最后一个专业隶属于北大的教育学院,由于他们录取的硕士生差不多都是跨学科考试的学生,并且专业主要也是倾向于学科的交叉性,因此考核的难度系数是很低的。在这门学科学习以后的后面的发展主要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教育层面的分支。上面提到的四个专业可以说是北京大学最容易考上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了,但这只是和一些热门的哇学科来比较。实际上它们的分数线依然很高的,因此,大家按照兴趣爱好和专长来选择就可以了,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哦。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写经验贴!(害羞捂脸)我本科是学艺术的,就读于杭州的一所传媒类院校。学艺术的,文化课自然薄弱一些。没人能想到有一天我能考上北大,连我也是。所以当我激动着心颤抖着手打开师姐发来的经验贴邀请时,大脑一片空白。比起考在前面的很多大佬大神,我是万万不敢班门弄斧的。因此,在学习方法和阅读书目方面,大家还是借鉴其他更优秀的学长学姐经验,我就谈一些自己在考研时关心纠结的问题,大家看着也就图个乐呵吧。基本情况 本科就读于杭州某传媒高校艺术专业一战上岸北大新传专硕政治:70 分 英语二:84分 专业一:95分 专业二:108分1 有没有本科院校的歧视?这个问题是备考前期最令我焦心的。从我个人角度看,应该没有很大问题。初试成绩与本科没有关系,如果有问题也会出现在复试。而我的复试成绩还算理想,帮我把总成绩提升了不少。尽管身处高手云集的北大新传,我极其卑微,但这种差距不会影响到老师对你的看法,所以大可不用担心本科出身。早上空无一人的图书馆2 要报辅导班吗?报班目的是什么?相信你能看到这篇推送,就应该是报了师姐的辅导班,或者至少是对报班产生兴趣了。报不报班,报哪个班,从来都不会成为考上的必然指标。于我而言,报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辅助收集信息。作为一名半跨考考生,我备考前期完全是两眼抹黑什么都不会,加上北大新传没有提供书单——这就相当于在黑屋子里洗衣服时都不告诉你盆在哪儿——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我选择报师姐的班来获取信息。有了机构提供的书单、真题、时间安排以及重点知识讲解,我才对新传考研有了概念,才逐步安排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此处必须要提到师姐复试班给搭配的一对一小伙伴,太聊得来了,太刺激了,捂脸)如果各位学弟学妹是秉持着要全部押中原题的心态来上课,那我建议还是把这时间用来烧香拜佛吧。辅导班是为了辅助学习、强化思维,又不是算卦对吧。(虽然名解大胖书真的押到很偏的名解原题了,但我并没有仔细看啊啊啊啊,考场上真想捶死自己。)考前一晚在宾馆吃必胜客,因为希望能“必胜”3 要不要找研友?关于这个问题我又非常多的话想说。初试时我有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但不是研友,他们有的在准备出国,有的在备考国内其他院校。我们算是一张桌子的战友、一起打水的水友(水这么可爱,为什么要打水)、一起逃课的“好学生”,但从来都不是捆绑的竞争学习关系。陪伴多于支撑的关系对我而言是合适的。复试时师姐会给配练习小伙伴,我有两个小伙伴,第一个小伙伴因为初试成绩差一点点没能进复试,为此出成绩那晚我真真实实地替她痛哭了一场。(我坚信她接下来不论有怎样的安排,都会顺心顺意的。)之后的第二个小伙伴陪我每天练习,现在也顺利考上了。复试的面试性质决定了口语练习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找研友复试比初试更有必要、也更有价值。出录取通知当天找我的小伙伴唠嗑4 要报怎么做笔记?纸质版或电子版?用什么设备或软件?内容大于形式。手写也好,敲字也好,做思维导图也好,都要找到最令自己舒服、习惯的方式。并且这几种方法不是互斥,应该是互补的。比如在看基础书时,可以选择电子笔记,因为要整理的内容很多;在看论文做专题时,可以考虑做思维导图,因为主要理一下框架,具体语言不必一字不拉;到后期可以手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常用答题框架等等。总之多尝试、多琢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做电子笔记记得打开实时备份,不然你会发现丢笔记是很磨练意志的。)练英文写作,不要细看,写的很烂,捂脸5 要心态崩了怎么办?想放弃怎么办?我在备考时经常崩溃,以至于后来崩溃得自己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心态崩了没关系,不要怕。没有人会一直心态平和意志坚定地走到最后,每个人都无数次崩溃、大哭、想放弃。但实际上真正放弃的只是极少数,每一个有过血泪付出的人都不放弃的。我也相信你们不论怎么崩溃辗转都会走到最后。不要怕自己崩溃,不要怕休息、怕玩。受不了的时候就去解压、去放纵,玩够了、调整好状态了,再回来接着学,一切都不会晚的。小动物最治愈了,猪猪最可爱了洋洋洒洒讲了千字,我一直斟酌字句,担心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到位会误导大家。(不过或许也没人会看我这种吊车尾的经验贴吧哈哈哈)毕竟我从来不是学霸,最多是凭着一点些运气蹭上了北大的门。还是那句话,有很多更优秀的人值得你们看齐。请把目标定得高远一些,鼓起勇气,学就完事儿了。
北大考研成绩上了热搜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继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公布后,考研成绩也陆续公布了,北大考研成绩公布一事还上了热搜,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作为国内的一所顶尖学府,自然是备受关注,但我们很少有见到北大能够上热搜的,可是这次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是为啥呢?敢报考北大真是勇气可嘉考研敢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志气不小,而且真是勇气可嘉,北大学霸汇聚,有的学霸不用通过考研就能读研,加之国内各所重点大学也有不少优秀的学子被保送北大读研,因此在北大保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敢报考北大的考生真是很有勇气。学霸秀高分学霸纷纷晒出高分北大考研成绩公布,不少的考研生喜出望外,今年真是榜上有名了,考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有望能够考入北大,而且专业排名第1的考生还不少。考研专业成绩排第一学霸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高分,有的甚至是考到了423分的高分,令人羡慕不已,当然对于那些考研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而言,看到这些高分同学在秀分数,对自己的打击可真是不小。北京大学考研进入北大可真是“翻身”了本科所就读的院校也许不太理想,但是通过考研考入北大,可真是实现了人生的一个跳跃,考研考进北大的学子身价倍翻,未来求职就业也更加有优势,而且北大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高,薪资水平起步也是赶超于普通高校毕业出来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考研复试为复试做好准备对于顺利通过考研初试的考生也不要过于激动,要冷静下来,备战第2论的考研复试,为复试做好充分的准备。(1)为自己准备一份自我介绍的英语稿子。对于英语水平好的考生,在考研复试环节占据着一定的优秀,因此进入考研复试的考生,如果有机会开口讲英语,一定要大胆自信秀出来。(2)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信息。考研生也需要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有细致的了解,因为考官很有可能会提问与考生所报考专业的相关问题。(3)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好的形象能够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考研生也要注意好自己的仪容仪表,而且也要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举止。(4)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进入第2轮复试的考生也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学习。对于没有通过考研初试的同学也不要伤心,可准备来年再战,对于考研一事也要懂得正确看待,考研和高考一样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懂得放平心态,才能够更好面对人生的成败。那么,对于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一事,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考研难度该如何衡量?报考北大这类名校研究生,需要注意些什么?我们知道,对于读研而言,专业很重要,所谓“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是也。对于考研而言,选择不同的专业,意味着不同的难度;即便是报考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差异往往也会很大,考研的难度差异也很大。对于北大这类国内名校学校而言,考研竞争是很大的,如果是跨考,难度往往会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即便同样是北大,不同的专业,考研难度还是有一定差异。如果是热门而强势的专业,比如经济金融类,光华学院、经济学院、深圳汇丰商学院的难度都很大,不但考研报录比往往10:1以上,最关键的是,报考北大经济金融类专业这个考生群体,大多数都来自国内的985/211名校,很多都是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考生,整体性的水平较高,在这样一个群体里,还有很高的淘汰率,竞争之大,自然不难想象。这样的专业,对任何人而言,考研成功的概率都不很大,往往都需要全力以赴准备接近一年,才有机会成功,至于一次不成,考研两次甚至三次才成功的,也比比皆是。像北大的经济金融这类这类热门专业,如果是跨专业考,成功的希望往往很小,哪怕你提前准备一两年,也未必能成功,这是需要注意的,因为你不具备这个专业的学科思维框架及综合素养,即便勉强过了初试,复试那一关也机会不是很大。如果是难度相对较小的专业,比如北大工学院相关专业及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相关专业,难度相对要低一些,一般来说,只需要全力以赴准备七八个月左右,就差不多了。实际上,大多数考生这类专业的考生都是从三四月开始正式准备,一直到年底参加初试,准备时间一般就是七八个月。如果是跨考的话,时间应该会更长一点,但成功的概率往往依然不高。总体来说,像北大这类名校,无论专业冷热,要考研成功的难度都会很大。一方面,往往很多专业都有超过一半的保研名额,剩下的才是留给考研生的,另一方面,很多本科非北大的名校生,都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竞争自然会很大。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把眼睛盯住名校的越来越多,所以北大这类名校的考研难度还有上升的趋势,这自然要求考生做出更充分的准备,准备时间需要更长一些。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北大这类顶尖学校,报考要谨慎,跨考更要谨慎,需要综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情况、个人本科背景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后抉择。对于有些学习能力很强、本科背景很好、综合素质很好的考生而言,可能准备几个月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太强、本科背景一般、综合素质一般的考生而言,无论准备多长时间,可能成功的几率都很小。毕竟,考研不但有初试,还有复试,初试考应试能力,复试考综合能力,初试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复习过关,复试则不是短时间的准备可以过关的,尤其是跨考生,复试要过关很难,所以需要谨慎抉择,合理抉择。
北大是我国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虽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读书,但北大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因及其低的录取率让北大这所大学愈发的神秘,无独有偶,在某论坛却出现了不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来较为伤感。我是考研上北大的,本科是二本,但我从不说自己是北大的,因为北大只认本科校友,读研的三年里,即使是研究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考研的跟考研的在一起玩,土著和土著在一起玩,北大土著从来不跟我们交流,后来我才发现我在他们微信分组里的北大同学只有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都不算在内。这便是该研究生的原文。从文中可以看出楼主在北大求学过程并不愉快,反而有些伤感,原因是被本校的同学另眼相待,滋味不好受,其实像楼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例子在哪都存在针对楼主的感叹,部分网友如此表示:我非常赞同楼主,当时我高中发小从南开考入北大直博,刚进去的时候他跟我抱怨,他们导师对于外校来的和本校保研的区别对待,而外校的,二本和重本又区别对待,他是化学专业的,导致他最后从北大退学,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准备去加州理大读博:很正常,考研的去tb都没用,不是第一学历:好学校都看土著,不是只有北大这样:学生,导师这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优越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有网友站在理性的态度看问题,觉得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他是这样认为的:北京本地读北大和外地读北大区别开来比较合理~楼主算了何必在意,混社会讲的是实力,我身边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同事,而我就一普通烂本,那又怎么样,技术是谁对听谁的,不是谁学校牛逼就听谁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比社会上复杂黑暗的多,农村人小地方的人根本适应不了。还有某网友列出搜狐老板张朝阳的经历:张朝阳在麻省也被歧视,美女都不理他,才回国创业的,现在不照样好好的,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说是说人人平等,我觉得做不到人人平等,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之前嘲笑你的人都在为你打工。显然楼主是被该校的学生刺激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看开来也很正常,是人都会攀比,毕竟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对于北大研究生被本校学生歧视,读者怎么看待这事?
北大考研成绩在2月22日进行了公布,都说“好饭不怕晚”,在所有大学里,2月22号公布成绩确实算比较晚的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查到满意的成绩。北京大学研究生网成绩公布通知截止公布成绩以来,,能够上热搜榜的大学不是很多,而北京大学却是其中一个,原因我想没有别的,只因为“神仙打架”,分数实在是有点高,那么,这些“学霸”们的成绩到底有多高呢?“北大考研成绩”热搜榜下面,一起去看看同学们晒出的成绩吧看到这些成绩以后,相信不少同学都会觉得自己多半考了一个“假研究生”,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自己真的是有点“飘了”,竟然有勇气点开这个热搜。总分416分的“学霸”率先登场,他自己奔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去了。除了416分,报考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还有410分,423分……这都是些什么“神仙分数”啊!400+对于报考北京大学的同学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特别是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不过,对于有些专业来说,却不见得都能够考400+的成绩,因为这些专业,都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数学,无论是数学一还是数学二,数学三,想考高分确实不容易。比如,下面这位同学。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考研成绩总分是389分,这在其它专业动辄就400+的成绩里面,绝对不是一个高分。但是,我们再看他的排名,没有错,排第一名,389分,就可以排第一名。主要就是因为,这位同学报考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硕,必须考数学一,数学一在2020年还能够考120分,绝对属于高分。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位同学的专业课成绩是116分,对于其它动辄就140+的专业课成绩来说,也不算高。但是,依旧能够排第一,说明专业课确实也很难,不像其它偏文科类的专业课,更注重背诵多一些。比如,下面这位同学,总分407分,也是所报考专业的第一名。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所有考试科目中,没有数学,而是两门专业课,并且,这两门专业课都是偏文科类的课程。除了这位同学,再看下面这位同学,同样400+的高分,情况跟前面同学差不多,依旧是不考数学,只有两门专业课。414分的高分还排在第2名,真可谓是“神仙打架”,名不虚传。为什么有些专业389就可以排第一?有些专业388分还很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考数学的理工科专业来说,能够考到400分以上的成绩非常难,别说400+,就是390分以上,也非常不容易。所以,每年的理工学专业的国家线也要低一些,最近几年都维持在280分以下。而对于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来说,考400+虽然也不容易,但是,确实要多一些,这也造成了这些专业考研竞争非常激烈。比如,下面这位同学,考研总分388分的高分,报考光华管理,他都觉得有点悬,怕进不了复试。除了考研竞争激烈外,国家线也是水涨船高,比如,2019年文学类的国家线高达355分,工学只有270分,对比悬殊。一些关于研究生报考的建议所以说,在我们选择考研专业,特别是“跨专业”考研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虽然有些专业不考数学,但是,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很高。而有些专业考数学,看似很难,但是,国家线却很低,280以上,或许就有学可上。这是一个舍与得之间的权衡。考研报考北京大学的同学值得敬佩最后,想说的是,在考研时,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这种顶级大学的同学,都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尊敬的。因为,他们需要很大的勇气,首先不说考试难度如何,这些大学,光每年的保研率就高到吓人,很多研究生都是通过免试进入读研的。所以说,能够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的同学,非常难,可能比高考也容易不了多少。所以,真心希望这些同学都能够进入复试,祝他们复试顺利,成功上岸。如果不幸没有进入复试,也没有关系,不是大家不优秀,而是“神仙打架”,竞争太激烈,不过,也不用太难过,以大家的初试成绩,依旧可以调剂一个非常不错的大学,圆自己的研究生梦。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对于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名校,更甚者说顶级高校,是每个考生的向往之地。但大家都憧憬的地方,必然竞争压力会非常的大,能拿到名校入场券的人少之又少。这时,有很多考生思考起了一个问题:是读顶尖学校的“冷门专业”好?还是读比它低一档的学校的“热门专业”好?让我们来看看一些“985”“211”考研冷门招不满的专业吧。【清华大学】应用统计(专硕);化学、化学生物学(制药);集成电路工程(专硕);大气科学专业;软件工程(专硕);仪器仪表工程(专硕);生物医学工程(含专硕);生物力学、固体力学专业;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专硕)、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硕)等【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硕);集成电路工程(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等。【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等。【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林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等。【浙江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农推考研专业等。考研冷门专业未必就是不好,热门专业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选专业要辩证看问题,结合实际,结合自身情况,不盲目,不跟风。有些学生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就想投机取巧,为了好大学的名声,报了个冷门专业。其实这是不可取的。你对报考领域不熟悉,读完了,发现自己原来不喜欢这个行业,没学到真本事,白白浪费几年大好青春,真的得不偿失。所以不能只图名校之名,就贸然选择。考研是人生的一个很大的选择,希望报考者想好再决定。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因为一些特殊事件,考研成绩公布时间被推迟,在正常时间十天后才得以问世,不过不管怎样,如今考研成绩已经出炉,考生也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北大考研成绩出炉,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英语政治86,总分402!北大一直是我国考生心目中的“圣地”,是很多学生小时候的梦想,北大和清华也是我国在世界上认可度最高的两所高校,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在我国都是排名第一,工科虽然不及清华,但是也是实力不俗。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北大是非常难考的,高考难考,考研也难考。很多人说北大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其实这有一点道理,但是北大的研究生依然是人中龙凤,也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那么,想要考北大的研究生,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呢?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传播学综合知识12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103,英语86,思想政治86。专业课暂且不论,毕竟每个学校题目不一样,没法比较。但是这位考生的英语和政治分数确实已经到达了顶尖水准,英语86,还是英语一,这分数放眼全国考研党,也没多少人能达到,简直是雅思7.5的水准了。政治86,这个分数也很高,毕竟政治也有很多主观题,能拿到这个分数,这位考生想必复习得也很深入了。再来看另一位专业第一考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初试考四门,其中有三门公共课和一门专业课,总分389分排名专业第一。公共课三门数学一120分,英语一79分,政治74分,专业课成绩116,考的是计算机专业基础。相比上面的那位考生,这位考生的政治和英语不算高,但是也不低。从这两个考生的成绩就能看出,考北大研究生算是“神仙打架”,没有绝对实力,基本上是考不上的。另外,从历年北大录取研究生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都是二战三战生,这也加剧了考取北大的难度。教育君短评:对于北大这种顶尖学校,每年无数双眼睛盯着,一般只有高分生才敢染指,如果考生想要考北大,要么实力超群,对自己有足够信心,要么就要做好二战三战的准备。你怎么看?
清华北大是很多学生一生的梦想,不管是高考进北大,还是考研进北大,只要能进,自己肯定不遗余力的学习。但是,对于外面的一些企业可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些企业在招聘北大研究生的时候,会看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一般非北大毕业的,往往不会被录取,这是为什呢?按理说都是北大的毕业生,应该待遇相同才是呀?那么,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呢?网友说,在我眼中,能进北大的都是人才。首先,高考能考上北大的肯定很不容易的,每年几百万考生,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不到千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千个高三学生还未必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北大呢。而且,就高考而言,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差不多都是各个地方的尖子生,没有个六七百分,北京大学想都不用想了。但是考研就会有所不同,虽然没有北京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也不多,能考上的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北京大学会给一些地方大学的推荐名额,如果大学期间能拿到推荐名额,毕业后也还是可以进入北京大学深造的。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能降低了学生的招生质量。不是说拿到推荐名额的学生不够优秀,但是光优秀可能还不行,还需要一些潜在的关系才可以,也许有时候关系到了,大学不优秀也能拿到名额呢。再说,高考和考研的竞争压力是不一样的,除了人数以外,考研会有复试的机会,也就说,如果考生达到了学校的分数线,便有机会进入复试,如果复试发挥的好,会弥补文化成绩的不足,当然,这里的“好”也是有学问的。但是高考就不一样了,那是一锤子的买卖的,考的好你就进北大,考的不好,那就只能选择其他学校了,压根不会给你复试的机会。所以,高考的竞争压力比考研要稍微大一些。当然,作为国内顶尖的学府,在人才培养上肯定无可挑剔的,只要能进入北京大学生,毕业后的竞争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前提是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对于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再好的学校也拯救不了你,对于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就算是一个不入流的高校也能闯出一番风景。那么,你觉得高考进北大难还是考研进北大难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关于在北大读研的经历,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总结。希望给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或者已经处于研究生学习中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和。01 研究生生活2017年9月2日,是我的研究生报道日!那一天,真的超级激动!激动的在办手续的时候少看了几行字,导致后期又重新去办了一趟。爸爸妈妈在邱德拔体育馆外面和其他的家长聊天,各家都在夸自家的孩子,大佬们是真的优秀!我是真的有待提升hh我的专业属于大家说的“搬砖“专业,大部分时间是要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想起来刚入学,和我同为搬砖工的同学吐槽,别人天天新中关五道口,我们天天实验室一日游。但这不能说明我们搬砖工的研究生生活惨!研一上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实验方面比较多的是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操作,为自己的研究打基础。研一下学期,继续完成课程,但也要开始对自己的课题有深入的想法了!研二在完成学分后,整个人都是天天泡在实验室的,做实验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这一年,我买了按摩仪、血压仪以及一些保健品。师兄调侃我老气,提前老年生活了。为此,痛定思痛,报名了学校的综合体能社,强身健体。研三主要的工作是完善实验,撰写论文,还有求职。在接下来的几个模块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02 研究生课程入学后,教务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邮件通知,选课事宜,培养计划,学分说明。不会选课没有关系,可以多多请教师兄师姐和导师,师兄师姐会非常热情的为你介绍各科课程特点,分享课程经验。我当时是把课程列表打印出来,征求导师意见,导师会给你圈出你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然后询问师兄师姐他们之前所选课程。这里有个建议,就是导师为你圈定的必修课程一定要选择,推荐的相关课程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了,我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门课,哪个老师是他在开会时认识的,结果那门选修课当时上的真的很懵,课上大部分时间“在聊”,也没说考核方式,底下学生基本都在各忙各的,看文献等,属于的的确确的人情课(一些课程不满5人,是不允许开课的)。师兄师姐们说她们之前也没上过这个课,当时刚入学,一想老师都推荐了,那就咬牙把课程上了吧。也许你会问,既然是人情课,就得选啊,不然老师生气了怎么办?其实研究生主要还是在研究方面,对于课程选择,你的导师不会有过多的限制,有些推荐课程很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当然你也可以和老师解释,对那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选课时间冲突等。开学前两周,会有补退选课的操作,这两周一定要好好把握,认真听听这门课程老师讲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以便最后确定选择课程。只有学分修满了才可以,不同课程考察方式不同,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教务的通知,我们当时就是有些课程不算做学分,比如有些课程备注的本研合上,我们院默认不算学分。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教务查询,不然课程堆到最后对毕业会有影响。03 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第一步。阅读文献可以让你知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而找到你感兴趣的课题,避免重复劳动,少走一些弯路。同样的,选择文献也很重要。限定研究主题,了解课题的历史发展。可以读一些综述类文献,对于里程碑式的文献一定要认真地细读。刚入师门,那课题组的文献也要好好阅读,了解实验室的研究。选择有权威性的期刊阅读。阅读文章可以先从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入手。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占比并不大,过分追求全文会有些浪费时间, 不要走极端。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做笔记可以帮你有效加深对文献的记忆。无论何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可以用文献编辑器标亮或者添加备注。04 社团活动研究生是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的,但是经历不如本科多,建议还是第一年多参加一下,多挖掘兴趣,认识伙伴。一般同学们参加的都是研会、团委、各大社团,当然身边还有好多同学自创社团。志愿活动也有很多,大家可以积极参加。当然各种比赛也少不了。每学期学校都会有百团大战,各家社团在摊位都及其热情,社团会收取一些社团费,我最开始真没少报名,但是好多交完钱,我一次没去过,建议大家还是好好思考一下,社团贵在兴趣,不在多哈。我在研一的时候加入了学院研会,做了创业部部长,虽然本科也一直在学生组织工作,但比较偏文职,不搞活动。研究生就寻思尝试一下,一上来就接了个对我来说是个大活动的比赛,虽然是院内发起,但面对的是全校,初赛、复赛、决赛,记得当时天天捧着电脑看资料,熬夜到两三点,对于活动小白来说,那个时候真的不容易,但好在还有热心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指导,遇到困难有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在那硬挺着,适当寻求帮助没啥不好的。在这个活动中,接触了各学院同学,交了好多朋友。研一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一些比赛,创赛、建模、MF行业研究比赛,这些比赛耗时不会太久,集中精力一段时间都会弄完,在此,再次鼓励大家多多参加比赛哦,跨专业搞起来还是蛮有趣的~志愿活动各个学校都会有好多,各种类型,没有必要为了凑时长去做志愿,做一些自己觉着能贡献力量的。安利一下我参加的SK SUNNY,我们学校当时主要针对敬老方向,团队没有太多人,但每个人都有当活动策划的机会,除了定期去敬老院服务以外,每期都会有主题活动,我当时的是同理心实验。SUNNY会给大家提供各种支持,在大部分学校都能看到SUNNY的身影哦~05 与师门的相处先来说导师,见到导师紧张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这样,主要还是要放平心态,平时多去和老师沟通,慢慢也就学会了和老师的相处之道。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脾气,我身边的朋友也会偶尔和我吐吐槽。有的导师喜欢打乒乓球,她们全师门就都去学乒乓球。和师兄师姐们的相处也是这样,平时多交流交流,就熟了。师兄师姐们平时看着高冷,可是走近了也就会觉着大家没啥代沟,天天在实验室办公室天天见的,总会有共同话题,聊聊科研或者一些趣事。我这点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师门就特别和谐,师兄师姐们爱护有加,所以大家也都这样传承着,我们对比自己小的师弟师妹也是这样。偶尔实验室有个别冲突,但也不会伤了和气。大家实验不顺的时候,会一起出去聚餐喝酒,打打牌,打打游戏。06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点选题要小,不要题目很大,太大的题目内容少就显得很单薄,自己也无从下手。写作前要大量阅读文献,平时注意学术积累。选好主题后,做好框架,进行规划,写作的大体思路。撰写按照框架进行书写,书写需要指定计划,适当微调结构框架。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要突出一个“新”字,来反映我们文章具有的创新性,论文分层深入,逐层剖析。说别人实验不足时,要说具体,最好能呼应,从而突出我们的文章。07 关于组会组就是指你的导师还有导师团队的其他老师,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组成的一个课题组。而组会就是每周或每两周导师和学生一同参加的研讨会,学生汇报进展状况或文献汇报。对于实验类的学生来说组会并不陌生,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老师觉着定期学生单独汇报的效率更高,就会定期挨个找学生谈话。我们师门就是一周文献进展,一周实验进展,这样交替的开组会。关于组会的准备,一般都是学生做PPT,写清自己的实验进展,论文进展,实验结果,后续计划。组会上最主要的还是要表达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你提出建议。在汇报文献之前,一定要读懂文献内容,老师往往会问一些细节,答不上来可就不好啦。08 休闲娱乐大部分的研究生时间都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人文类学科我不是太了解,有一些学科不需要天天待在固定地点工作。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说,有个好体力是成功的关键啊,建议大家每天留出固定时间运动,可以晨跑或者夜跑。喜欢健身的朋友,可以每天去健身房打打卡。不喜欢机械的朋友,可以看看Keep。我个人不是太喜欢机械,所以一般都是跑跑步,跳跳操,健身操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有的人说研究生生活枯燥,其实并没有,没有必要完全一整天就想着实验,要学会适当放松。我们师门就喜欢一起参加跑步类的活动,男生们爱打篮球,师兄爱踢足球,所以总有比赛可以让我们去捧场!总之要记住,有个好心情才能愉快的搞科研!不要总自己一个人把事情憋在心里,要学会倾诉、也要学会倾听。你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总有人在你身边,或远或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