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公选课培养方案设置,一起学习

北大公选课培养方案设置,一起学习

北京大学的公选课培养方案,作为国家的高级学府,对于公选课程的设置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一起学习一下

八宝粥

本科+博士只需6年,北大试点的博士培养计划:真香还是加速内卷?

近日,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基计划 6 年本博连读的火箭计划」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个回答。一如问题的火爆,这个被大家关注的「火箭计划」确实也十分劲爆,具体而言,这次被网友们热议的北大物院强基计划「3+X」培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速计划,本博共计 7 年;另一种是火箭计划,本博共计 6 年。两个计划的共通之处便是本科缩短为 3 年,保研申请从大三结束的暑假提前至大二结束的暑假,区别在于火箭计划拿到博士学位只需要 3 年。试想一下,大家本科毕业需要 4 年,再读个硕士需要 3 年,加起来一共七年,而坐上火箭的北大物院学生,已经喜提博士学位。听起来,可不是真香吗?本博计划「真香」的背后,却是强基计划的遇冷6 年时光,拿到两个学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然求之不得,但与看起来「真香」的培养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强基计划」的集体遇冷。2020 年 1 月 15 日,《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且探索本硕博连读,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优惠政策,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届招生还是遭遇了大范围「的遇冷」,不少大学都发布了强基计划的补招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补招 9 个专业共 46 人,补招比为 21.9%;北京理工大学:补招 4 个专业 67 人,补招比为 44.6%;西安交通大学:补招 5 个专业 71 人,补招比为 33.8%;兰州大学:补招 6 个专业 65 人,补招比为 30.9%;南京大学:补招 6 个专业,补招人数不超过 69 人......然而,没有补招的高校也不等于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官网信息介绍,该校今年强基计划指标 120 人,但只录取了 64 人。至于北京大学这样的「世一大」是否招满了人数,由于没有公布招生计划,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可以从 842 这个数字中自行品味一番。在「强基计划」招生遇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制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培养计划也未尝不可,要是对来年的招生产生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止「火箭计划」,这些年来加速的博士培养对于博士培养而言,「火箭计划」无愧于火箭二字,6 年完成本博,喜提学位,除了北大物理学院之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将打通本硕博 3 个教育阶段,通过「3+5 本博直通」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方案,虽然需要 8 年才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考虑到生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8 年也算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对于「鹿鸣书院强基班」的本科生而言,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验室轮转;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学院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事实上,不止是「强基计划」的各种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博士培养计划一直在加速,硕博连读、直博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硕博连读: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一般在硕士二年级时进行选拔。复旦大学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相比于本科毕业(4 年),再读完硕士(3 年),申请博士(4/5 年)而言,硕博连读(5-6 年)和直博(5 年)在培养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除了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缩短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一些高校还明文缩短了博士生的最长有效修业年限。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 9 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具体而言,自 2021 级起,将博士生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 8 年改为 6 年。随着「强基计划」培养计划的出炉,博士培养进一步加速,结果孰好孰坏,仍未可知。新学制:「真香」?还是加速「内卷」?制定培养方案是学校或者学院的职责,但是读本、攻博的还是学生本人,对于这样一个火箭般的培养计划,选择之前,着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毕竟,计划虽然香,但是真的可以按时毕业吗?可能,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在美国,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图片来源:NSF而在我国,根据一项调查数据,2011 年以来,北京大学每年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均超过 40%,更有甚者,根据厦门大学 2015 年的官方数据,博士生延毕率超过 60%,这意味着许多博士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基本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除了可能的延毕问题,将 8 年乃至 10 年的本科、博士培养压缩到 6 年完成,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博士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2017 年,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项精神健康调研的结果,发现 51% 的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压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图片来源:Science2019 年,Nature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6300 名研究生中,有 36% 的研究生曾因为压力导致的抑郁寻求过外界的帮助,中国学生存在抑郁的比例甚至超过 4 成。对于「强基计划」培养的本科生而言,过大的学业压力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英才。抛开可能的延毕、抑郁问题,「火箭计划」的快速培养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数年里培养出一批 23 岁、24 岁的博士,相比于其他培养渠道培养出的博士,这些「小博士」们争出了 3-4 年时间。要知道,对于就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优势。以厦大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为例,计划明确对应征者的年龄做出了规定,B 类人才不超过 33 周岁。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还在为毕业苦苦挣扎的诸位,闻到内卷的气息了吗?

万物职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经济学院召开

全球网中文频道11月9日北京讯(刘涛 赵亚宣) 11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六楼东旭学术报告厅举办。出席此次活动的校方领导有: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副院长张辉、锁凌燕、张亚光、秦雪征等,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全球网总编辑、京津冀融媒体传播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刘月好先生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动。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致辞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宣读校外导师表彰决定向新聘、续聘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会议还进行了分组研讨。经济学院18级和19级学生和校外导师们畅谈了需求和心得体会,对今后就业方面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咨询,还对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建言献策。刘月好(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师生交流会。自2014级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了研究生招生结构的优化调整,将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目前,经济学院共有金融、保险、税务、国际商务等四个专业硕士项目,学制均为两年。所有专业硕士的培养,皆采用校内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度,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爱封了

北大、清华等36所高校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有这些变化

央视新闻消息 近日,作为“强基计划”试点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到4月底。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可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为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比如一些高校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任一学科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在高考成绩在达到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可入围校考。实施细节微调 今年增加“考生确认”环节从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今年强基计划招生办法较去年相比整体趋于稳定,但在实施细节上略有调整。在高考后出分前,普遍增加了“考生确认”环节。比如清华大学就明确,考生可以对所填报专业进行确认,并再次明确是否服从调剂,确认环节过后,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专业修改申请。考生同时还需确认如可入围,是否参加后续考核环节。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陈启鑫:进入本科学习之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就能够非常明确地思考,非常明确地去规划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高考结束之后,在15号到18号期间,考生可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相对冷静的时间,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专门开了一个窗口,让考生能够再思考一下,再确认一下是否要报强基,是否要坚持原来的专业,是否在专业方向上可以服从调剂,这些我们都允许他做一次修改。多所高校还明确,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围学校考核测试资格。此举也是为了减少盲目报考,给真正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更多机会。多所高校“强基计划”入围比例扩大到6倍今年,各高校还普遍扩大了“强基计划”的入围比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将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按照生源所在省份各学科类、专业组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的考生名单。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陈启鑫:我们希望能够把更多的考生能够纳进来,进入我们的考核的范围。当然纳入更多的考生不意味着我们降低标准,我们的整体的要求的选拔是宁缺毋滥。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部分专业有调整2021年,在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的同时,部分高校还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了调整。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新增工程力学专业;山东大学新增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中山大学新增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吉林大学新增了古文字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新增了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两个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一说到卡脖子技术,大家都会想到芯片,那么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的发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物育种领域招收强基计划的学生,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我们未来的、高端的、前沿的这个种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能够提供一些战略性的,基础性的人才储备。根据招生简章,不同高校强基计划考生可报考的专业数不尽相同。南开大学明确考生只能填报1个专业志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规定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新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须比对选考科目要求对于处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还要注意核对招生简章中强基计划专业对选考科目和相关选考条件的报考要求。同时,部分高校还依据专业需要,加强了对高考单科成绩的考查权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我们(强基计划)专业从选考科目来讲,在3+3高考改革的省份,我们是物理化学生物,任意选考一门。在3+1+2高考改革的省份,我们首选物理,其次是化学和生物任选一门。在没有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的话,我们要求的是理科生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主任 邓怡:我们今年强基计划招生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突出了高考的重点科目,比如说在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科当中,我们增加了数学为重点科目,把它以1.2的加权来计算到入围的成绩当中。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的“强基计划”同时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各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都明确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因此考生要认真考虑适合自己的学校。此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环节。优化培养方案 开启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的试点,同时也是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各高校在招生简章中都对强基计划的培养环节进行了重点介绍。普遍采用单独编班,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强化交叉与通识教育,同时贯通了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在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之外,清华大学设计了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为报考的学生专门制定了理工双学位的培养计划。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陈启鑫:在做整个体系设计的时候,我们希望结合国家需求,比如说我们国家在芯片,在集成电路、在软件工程、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等这些领域面临的挑战,把清华最好的科研资源跟他们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非常深厚的理科基础,另外一方面让他们具有跨学科的和交叉的视野,所以我们把工科的学科和理科的学科结合起来。注重科研能力、科研素养的培育,北京理工大学为每位强基计划录取考生提供了科创活动及实践专项经费支持。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基计划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接触科研课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现代生物育种跟传统育种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要用到一系列的前沿的、交叉的学科领域的知识,我们的最顶尖的科学家会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介入到这个课程的讲授和同学们的科研训练当中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主任 邓怡:我们在强基计划培养中十分注重科教融通,设立了科研导师,就是“TOP计划”,开放了学校近100个省部级以上的实验室,要求每个实验室都设置2-3个科研课题,那么这些课题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不过我们强基计划的学生大一就可以进入这些课题当中。目前,36所试点高校均设置了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方面优先支持强基计划学生。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实行“3+X”贯通式培养,在大三结束后就可以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本科生有机会直通博士培养。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 王琳媛:4+4本博模式是2021年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打破专业的边界和学制的壁垒,在大学的四年级的学段当中,同学们可以提前选修到研究生阶段的一系列的课程,学业优秀的同学们是可以获得免试直升的资格进入到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在4年内完成博士学业。多高校将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为保证培养质量,多所高校还提出强基计划将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都表示,将在不同阶段对学生开展综合考核,适时分流不适应强基计划学习的学生,同时也将从校内补充选拔部分有意愿加入强基计划培养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毕业

全科A+读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

2020年,北京大学实施“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将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力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和基础医学等优势基础学科纳入强基计划。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通过动画短片来了解一下北大强基计划吧!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博雅学堂最前沿的理念博雅学堂全过程培养理念基础与特色北京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学科全部为“A+”学科。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交叉与选择北大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综合实力强劲的学科为学科交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在全校自主选择课程等政策、双学位和主辅修培养体系,以及众多的跨学科专业和项目设置,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构建个性化知识结构,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融通与卓越北大强基计划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学术传统,融通教学与科研,融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打通本研阶段的学习,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基础学科专业型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最强的学科实力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共有21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全国高校之首。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国内最强的基础学科实力、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育人经验。被评为A+类一级学科名单北京大学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具备雄厚的基础。在过去十年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中,北京大学涵盖了所有专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北大正在开展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7个未名学者基地,积极开展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坚持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夯实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目前,北京大学拥有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研究中心、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和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全国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学科更优的培养模式北京大学遵循基础学科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针对博雅学堂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活动空间等方面进行专门设计,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具体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如下:“基础学科+多元选择”培养体系建立“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培养体系,设置“1+30”的“本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设立校级荣誉学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多元发展支持。充分运用小班研讨、经典研读、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学科+多元选择”培养体系“3+X”贯通式培养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3+X”计划,优化培养环节,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探索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中国新方案。强基计划本科生将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3+X”贯通式培养“1+N”研究训练发挥北京大学科研优势,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学术型人才搭建“课堂学习+重点实验室及研讨小组”的研究实践平台。每年提供近500项高品质本科生科研课题供各年级基础学科的优秀学生申请,实现本科学习期间研究训练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1+N”研究训练“1+X”导师制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注重大师言传身教、名师引领指导。聘请院士、讲席教授等顶尖学者担任班主任和导师,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博士生导师为指导教师,并设立学业导师组、科研导师组和生活导师组,在课程学习、自主科研、学业规划、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真正实现全人培养、全面成才。“1+X”导师制“3+N”交流项目统筹推进国家、学校和院系三级项目和学生自主交流项目建设。拓展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并择优资助学生参加交换访学、海外科研、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实习、国际专业类竞赛等活动,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和社团自主交流项目,放眼全球、百花齐放探索适合自己的创新项目,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3+N”交流项目扩展阅读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京大学于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1、机构与原则为加强组织领导,我校成立强基计划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我校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2、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2. 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3、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1.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 招生计划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的为准。3. 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报考,各专业组单列计划,单独排队入围及录取。医学组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代码下录取。4.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须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5. 传统高考省份理工类考生仅限报考Ⅰ组和医学组,文史类考生仅限报考Ⅱ组。4、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5月31日,考生可登录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二)考生参加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三)入围考核办法7月26日前,在各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上,依据报考强基计划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下同)从高到低的顺序,按分省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份入围考核的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且按破格申请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如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破格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破格入围考生不占以高考成绩入围考生计划,破格入围且最终被录取的考生不占已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四)考核测试我校将于7月28日至8月4日对入围考生进行考核测试,具体安排以网上报名系统内通知为准。1. 学科基础素质测试:传统高考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政治;高考综合改革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2. 综合素质考核:我校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评价,并通过面试对考生综合素质材料进行核实。3. 体育测试:我校将对入围考生组织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4. 对于破格入围考生,我校将根据其学科特长单独进行考核。(五)录取办法1. 综合成绩折算办法强基计划综合成绩满分100分。其中,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综合成绩的85%;我校组织的考核测试成绩(即学科基础素质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占综合成绩的15%。2. 确定录取名单根据强基计划各省份各专业组招生计划数,各专业组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专业志愿进行专业录取。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依次为:高考成绩、校测总分、学科基础素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破格入围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对应专业组强基计划非破格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时,我校将予以录取(不占所在省份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并根据其竞赛成绩、综合成绩、专业志愿等因素进行专业录取。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经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我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结果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5、培养方案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同时基于长期以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经验。北京大学将实施“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强基计划入选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对于录取考生,将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完善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培养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或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1. 实施灵活、个性的培养方案。院系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凝练核心课程体系,为强基计划入选学生制定基础兼顾个性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的培养理念,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空间和发展支持。搭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制订特殊政策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选修和跨学校选修,提高学生的学科交融能力。2. 采取多元化授课方式,打造多层次授课平台。通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翻转课堂、自主研讨课、小班课、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引领学生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3. 全面落实导师制。安排院士、讲席教授、杰青等顶尖学者担任导师、班主任,为学生授课,实施“1+X”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形成全人培养、全面成才模式。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依托科研优势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为有志于投身科研的优秀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交流机会,鼓励教师把本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融入到本科生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在强化本学科基础的同时提供交叉学科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5. 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长期或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专业类竞赛等交流活动,让学生接触世界科学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的学术群体,拓展国际视野,推动学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6. 实施全面素质培养。融通教学与科研,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生活实际,实现知行合一,造就未来能够坚定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领域建设的、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型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我校本科招生网)6、其他说明(一)对于综合素质材料造假或在我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由相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二)招生专业涉及多个培养单位的,我校将根据考生意向及测试情况确定考生进入的培养单位。(三)强基计划招生及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遇教育部政策调整,则按新政策执行。(四)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五)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我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路费和住宿补贴。(六)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七)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北京市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通知。

缩手缩脚

清华、北大研究生扎堆街道办,今后将是常态,不再成为新闻

新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2020年招聘的8名毕业生,全部来自清华、北大,至少都是硕士学历,甚至还包括两名博士生。看朋友圈天天刷屏~笔者作为元培2017级学生家长,连续跟踪清北《2016~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略有发言权,忍不住也发表一下观点。这事能够成为热点,主要是清北自带的光环效应,以及媒体神化了清北学子。其实,真的算不上浪费人才。清华、北大的学生,不过是一群成绩较好的“考霸”而已。本质上,与复旦、南大等其他985高校的学生差别并不大。他们能够考上top2高校,分析原因也就几点:一是善于学习、考试;二是家庭重视教育;三是高考的时候,运气不错。一、街道办:待遇好、薪酬高毋庸讳言:清北学生去余杭区街道办主要是为了钱。其次,受到重视,参照正科,另有晋升空间。根据余杭区的相关政策,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可自由选择事业编制人员或政府部门高级雇员两种身份类型,最高可拿高达38万元的年薪。博研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政府中级雇员年薪博研约38万元,硕研约35万元。此外,继续提供在生活安家补贴、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不重复享受区内其他优惠政策。   余杭还为“清北生”提供生活导师和工作导师,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之后,还会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岗位匹配情况,作二次分配,根据专业背景和个人特长,不断优化调整队伍,人尽其才。二、38w年薪,谁不心动?为什么清北的毕业生,会对38万元年薪动心?先简单说一下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北毕业生就业,除继续深造外,工作有两种形式:签约就业。灵活就业。签约就业,是指签订三方协议的就业,两校《就业质量报告》里的就业单位、就业行业等,都是指签了三方的毕业生去向。灵活就业,顾名思义,比较灵活~没有签订三方,不能落户,将来档案、户口都要打回原籍的…上表为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去向。以硕士为例:66.4%的硕士毕业生,签了三方;还有569名硕士,22.8%的毕业生,属于灵活就业。01签约就业 清华大学2019届签约重点单位如下:北京大学签约重点单位如下:上表就是清华、北大毕业生最好的就业单位啦~除了这些,大部分的就业单位,没有在报告列出,其实都是很普通的。02灵活就业 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在清北的《就业报告》中,是没有留下痕迹的。去向未知,行业未知,地点未知。在《北京大学发布2019届就业报告:不努力,无出路…》,小编曾分析过灵活就业的去向:大部分留北京。主要从事IT业;也有一部分,转行做了教育,主要流向了学而思、创知路、新东方等。少部分从事现代商务服务、金融、文体传媒行业,或拟深造,或创业、正在求职。备注:顺便纠正一下,大部分媒体报道“清北毕业生留北京比例不足50%…”不足50%,是签三方毕业生留京比例。算上灵活就业的,全部毕业生留京比例肯定超过60%,可能接近80%。03总结 清北毕业生,有做领导的;有做老板的,如李彦宏;有做主持人,所谓诗和远方;有值得赞颂的,如钟南山、樊锦诗。当然,也有混得特别差的,如卖猪肉、卖糖葫芦、当保安的…但,上面的只是个别。大部分毕业生都是普通人,要找个工作单位,要吃饭。大部分人,“考取清华北大”就是他们的人生巅峰~北京收紧留京指标,签约落户越来越难。与其做个北漂,不如去杭州落户。进入体制内,薪酬还挺高,性价比高于996的IT。政府官员是越老越值钱,而程序员还要面临35岁危机。35W+的年薪,肯定比转行教育、做北漂强。综上所述:清北不应该神化;清北的毕业生更不应该神化。清北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甚至不一定就胜过复旦、交大的毕业生。天坑专业,转行教育,底薪只有15万左右。业绩好、有竞赛证书的,年薪30w、40w+;业绩不好的,20w不足。去了杭州街道办,可以落户,待遇正科,还有人才公寓。如果你是清北的,你会怎么选?有人会说,这些扎堆企业街道办的研究生,本科学历肯定不是清北的。本科阶段是不是清北的,无法查证。但,本科即使是清北的,就业质量也不要神化。有兴趣的考研看一下文尾《北大数院2019届就业质量报告》。数学科学学院,号称北大“疯人院之首”,里面汇聚了大部分竞赛金银牌学霸。但,数院本科毕业生生就业令人失望~大部分继续深造,直接工作的,不是转行做教育,就是从事社会服务……清北毕业生扎堆街道办,这不是浪费人才,而是让“考上名校”这件事回归正常期望值而已。今年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不景气,内卷十分严重。放现在是新闻,再过段时间可能就是常态。名校的确自带光环,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卖花女

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排名,一二名都很熟悉,大家都认可

读研究生已经成为了现在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不仅仅是硕士,还有不少的学子选择继续读博士。近年来,读研率不断攀升,除了大家有意识地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外,还有就是现今对于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还有不少的学子将考研当做一个跳板,圆自己的名校梦。那么,在高校当中哪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更强呢,哪一所更受大家认可呢?下面我们的数据来自科教评价网。国家级研究生院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在首位,实力超过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直都是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第一摇篮,中国第一位工科博士等顶尖人才都是国科大培养的,当然那是国科大还是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并且没有本科专业。那么,在普通高校中哪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实力更强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除了是本科阶段的顶尖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与去年相比,浙江大学上升了一名,排在了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也从第六名升到了第四位。从这前15名的高校名单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本科培养实力强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很强,这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上榜的大学,均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大学。16名-30名的高校名单如下,供大家参考。即将进入10月份,又是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的时间。相信想要考研的学子早早地就已经复习了、选好了要报考的高校。考研的学子们肯定了解了报考方面的信息,在这还是要提醒报考学子们一句,认真、提前熟悉报考规则、流程,不要让自己复习的心血浪费,走弯路。研究生考试同样也会是一场重要考试,也决定了今后的你在哪儿吃饭、工作!更多精彩高校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菅野

清华北大等四高校强基计划发布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相继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截至目前,36个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已有34个学校发布了招生简章,只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尚未有新消息。清华大学:新设5个书院作为人才培养单位4月12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网上报名。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5个专业志愿,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学校新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针对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定制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提高专业核心课程质量,同时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性学习,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强基计划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我校将强基计划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本科毕业时符合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衔接就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给予指导、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实验室研究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强基计划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北京大学:鼓励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强基计划共招生14个专业。4月12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网上报名,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院系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凝练核心课程体系,为强基计划入选学生制定基础兼顾个性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通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安排院士、讲席教授、杰青等顶尖学者担任导师、班主任,为学生授课,实施“1+X”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鼓励教师把本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融入到本科生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在强化本学科基础的同时提供交叉学科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长期或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专业类竞赛等交流活动。融通教学与科研,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生活实际,实现知行合一,造就未来能够坚定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领域建设的、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型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四川大学:为学生设立专项创新研究基金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辽宁等25个省(区、市)招生。招生专业有9个,针对辽宁省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模式,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为: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专业首选科目历史,再选科目不限;哲学专业首选物理或历史,再选不限;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首选科目均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化学、生物科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化学;基础医学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或生物。4月13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网上报名,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只选报1个专业,不进行专业调剂。学校施行“首席专家制”,配备院士、杰出教授等一流师资力量,名师主持、学术主导,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让强基计划学生浸润在浓厚学术氛围中。每位强基计划学生本科期间至少有一次参加国外或境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包括国际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国外高水平大学短期访学等。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项创新研究基金,支持强基计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以及学术交流;对强基计划学生优先开放全校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在奖助学金、荣誉奖励、课程选修、图书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同济大学:依托学校重大科研平台配备一流师资招生专业有5个,针对辽宁省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3+1+2”模式,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首选科目均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应用化学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技术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4月11日至30日,考生可网上报名,考生选择一个专业组填报,最多填报组内所有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组内调剂。学校强基计划将采用本-研衔接的培养模式。全部学生进入新生院专门的学堂进行为期两年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基础学科强化学习,同时进行通识教育与计算机、外语及写作等能力的培养。第三年,在高端导师的引领下,依托各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科研平台进行学习。第四年,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阶段学习任务且考核合格的学生,将通过专门的渠道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需求。整个培养过程依托学校重大科研平台,配备一流的师资,加强通识教育、夯实数理化生基础、提升国际化交流水平、推动大师引领营造学术氛围、提供前沿科学实践平台,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探究式教学,着力培养未来科学和技术领军人才,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相关基础学科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二三里编辑 刘思怡)

彼出于是

北大决定新设应急管理学科,今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决定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下设五个研究方向,从今年开始招收硕博研究生。5月21日上午,北大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郝平主持召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急管理学科下设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风险管控与应急管理、智能化应急管理、比较应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从2020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此前,北大公共卫生学院于2020年5月19日通过视频会议举行了北京大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家论证会。评议组由七位校外同行专家组成,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孙志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江宇、浙江大学教授朱善宽、复旦大学教授何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亮和中山大学教授郝元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对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维护社会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该学科建设在我国尚处初创阶段,难以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当下谋划和推动该学科建设正当其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平台广阔,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的组建铺陈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可以很好地因应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为聚合力量、共同推进该学科发展壮大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专家认为,北大公卫学院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拟设立的研究方向明确并已具备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础;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规划清晰,符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的特点,可行性较高。评议组一致同意通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方案。北大表示,将把学科设置与国家应急管理战略紧密结合,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北京大学文理医工学科布局紧密结合,将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与国家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整合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优势资源,协同校本部及医学部相关院系,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理论方法、体系能力和实施技术研究,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推进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另外,北大还正在积极推动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下设置应急管理相关学科的论证工作,将在公共卫生领域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敏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 刘伟利

德力

3年吸引102名清华北大研究生,不少去了街道办,底气何来?

网络曝光率并不算高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3年来吸引了百余名清华北大毕业的博士硕士落户,不少人才更选择了街道办事处等平凡的一线岗位。一个地方区县的基层一线,为何对顶级人才有如此吸引力?他们在这里感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会觉得“大材小用”吗?1 基层来了高材生90后安徽小伙杨晨是北京大学环境地理学博士,放弃了数个经济大省的选调生机会,选择到杭州市余杭区工作。2018年8月,刚刚走出校园的杨晨先去了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报到,2019年底成为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副书记。“我这身肤色,是在工地上跑了3个月晒出来的。基层工作比想象中辛苦,基层舞台也比想象中精彩。”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杨晨说,在环保部门工作时,常常白天跑工地、晚上写材料,有时要忙到凌晨一二点,但撰写的多份环境专报快速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让他很有成就感。2017年10月起,余杭区为清华、北大优秀毕业生打造党政机关储备人才招聘专场,截至2020年9月,余杭区党政机关的在岗清北人才有102人,主要分布在经济金融、城乡规划、数字经济等相关岗位上。“我们曾经也担心过,这些象牙塔里的读书郎能不能适应基层?现在看来,他们来了就能做到不怕烦琐、不怕艰苦,有冲劲、有后劲。名校的培养到底不一样。”杭州市余杭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计子法说,尤其让余杭区干部同事们称道的,是清北人才工作理念之新和自主学习能力之强。哈尔滨姑娘李竞菁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伦敦大学,以海外雇员身份入职余杭,主要承担良渚国际生命科技小镇的招商运营和管理工作。“小镇从零起步,我工作近两年来,进驻企业已从最初的1家发展到100家。”李竞菁说。今年疫情初起时,街道需要收集和管理人口的出行情况,入职闲林街道的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陈吉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二维码,居民们可以扫码填写问卷,3天时间成功收集到10万余人的出行信息,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2 余杭为何有底气?余杭区到清华北大定向招聘高层次人才,底气何来?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余杭区瞄准清北人才的2017年,该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成为浙江省“双第一”;2018年和2019年,通过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余杭区连续两年GDP总量位居浙江省首位,成为浙江区县经济发展的状元。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等一批浙江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都位于余杭区。“目前整个余杭区有164名国家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多达5000余名,今年人才流入仍然呈正增长态势。他们日常中少不得和基层打交道,基层干部如果和他们连话都对不上,又谈何精准服务呢?”计子法说。各地都在“抢”的清北人才,为什么愿意选择余杭?无他,只因为这里以精心和耐心为人才打造舞台。能够在产业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潜力充满可能的地方更饱满地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清北人才落户余杭区的根本原因;余杭区诚意满满的一系列引才、育才政策,则是让诸多高学历人才来此扎根的直接原因。“在我应聘前后,余杭区的干部5次进京,和我们促膝长谈,详细了解需求。入职后,余杭区为我们提供了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预先谈妥的人才补贴也没有任何折扣。”杨晨回忆道。“来到余杭区最大的感受是,不断接触新业态和新理念,督促我们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升级。此外,政府部门年轻人多、有活力,整体收入不低、有保障,我们能够享受到地方发展的红利,幸福感也比较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博士、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科科长陈祥斌说。“余杭区针对引进人才专门设立了‘菁航计划’,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为的就是将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生培养为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型干部。”入职临平街道办的北京大学哲学硕士朱思婧深有感慨。很多余杭的基层单位在清北人才入职后,会优先选派这些年轻人到窗口接待、招商引资等一线岗位轮岗锻炼,既令清北人才加速融入当地,也让他们对工作的天地有了深刻立体的认识。计子法介绍,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到岗一年后,余杭区委组织部会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阅总结等方式,深入调研引进人才的工作状况,结合专业匹配度、作用发挥程度、本人综合表现等因素提出工作改进建议或轮岗调岗方案。一些清北人才藉此调到了更能够发挥个人特色和能力的岗位上。“人才招引,我们并不拼政策力度,更在意的是人才引入中的堵点如何打通,人才在基层到底需要哪些政策支撑,有哪些后顾之忧要解决。”计子法说。3 当真是“大材小用”吗?哈佛博士入职深圳南山区某街道办,深圳南外高级中学、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等中学招聘清北硕博在内的高层次人才……近来,“高层次人才基层任职是否大材小用”一度是网友们多有质疑声的话题。对此,来到余杭的天之骄子怎么看?“在余杭,我们每天都要和新鲜事打交道。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区块链、5G……学校教给我们的学习能力,在这里仍有用武之地。也正是这样日新又新的节奏,才让我感到人生分外充实。来对了!”杨晨说。“公共服务无小事,这对我来不是一句口号。不能从一砖一瓦的琐细工作做起,就谈不到人生发展的良好心态,何况琐碎并不代表没有意义,从细微处发现创新的契机,打开优化的空间,才是更迫切的工作。”李竞菁说。诚哉斯言。真正的高水平人才,理应更能认识到成才路径的起点应该选在哪里才踏实,人生的路,从哪里展开才有真正的风景。何况,这样的选择,不仅对同龄人来说有积极榜样效应,对他们服务的当地,也有“鲶鱼效应”。“清北人才纷至沓来,迅速成长,让我们本土的干部有了紧迫感,有了积极‘充电’,转变作风的自觉。这才是基层充实人才队伍的理想局面啊!”计子法的脸上,有掩不住的欣然。(半月谈)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