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里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学子,这些在近千万同龄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理应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根据多年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每年有80%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了继续深造,而在深造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走出大学殿堂,开始就业生活,少部分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下面我们将通过清华、北大2018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做详细分析。一、清华大学①201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去向从201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去向数据来看,高达89.1%的硕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10.2%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54%的博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45%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硕士毕业生少部分选择深造的学生,主要流向国内外名校。而绝大多数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他们都流向了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呢?②201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从数据来看,选择就业的清华硕士毕业生74.6%流向企业单位,主要为大中型国企和民企,13%的流向党政机关,开始从政生涯;12%流向各类事业单位,而我们印象中的主要流向地——高等院校,只有1.6%。选择就业的清华博士毕业生48.4%流向企业单位,9.9%流向党政机关,41.1%流向各类事业单位。(高校22.9%,科研单位13.8%)二、北京大学①2018年北大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去向②2018年北大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北大的情况基本上和清华大学差不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最后总结一下,清北硕士研究生是两校就业的主体,学生就业主要选择大中型国企、民企,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毕业生比例很小,这并非是两校硕士毕业生不优秀,而是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门槛是博士学位。而且,从两校博士毕业就业去向也能印证,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有22.9%选择高校,13.8%选择科研院所;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有33.56%选择高校,12.92%选择科研院所。
大家都知道,北大的毕业生往往都是很优秀的,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认可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一个本科就读于三本的北大研究生,与一个北大本科生应聘于同一家公司,谁更可能被优先录取呢?很明显,这个命题中的北大研究生属于本科背景最差的那类了,这个问题实际可以理解为:北大“最差“的研究生与一名普遍意义上的北大本科生,如果应聘“撞车”,谁会更得到优先认可?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以下两条结论:1、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对学历要求并不严格的单位(比如大部分民企、部分国企及事业单位、选调生及考公等),北大本科生会被优先选择。这不但因为他们本身很优秀,大多数岗位的工作都能很快适应,更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很有潜力,培养前景十分喜人。而反观三本出生的北大研究生,这类学生当然也是比较优秀的,毕竟在北大接受了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但他们的本科起点确实较低,本科培养质量确实相对较差,虽然考研北大成功,并接受了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但综合素质并不会那么好,可塑性并不会太强,培养前景并不会像本科生那么好,所以认可度不太可能超过以优秀著称的北大本科生。2、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对学历要求非常严格的单位(比如少数大型国企及事业单位,少数著名的民企等),即便是三本出生的北大研究生,依然会被优先录取。原因很简单,学历够条件,更符合招聘要求。北大本科生虽然优秀,但毕竟只是本科生,在面对严格要求学历的单位时,学历上是肯定吃亏的。当然,现实中,这样的应聘“撞车”情况其实是很难发生的。因为北大本科生大部分都选择了读研深造,少部分选择就业的,也往往以“灵活就业”为主,通过签就业协议而就业的,其实是很少的。以2018年北大毕业生为例,当年的北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校本部的2693名本科毕业生中,读研深造的比例占大约75%,而剩下的25%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18%的毕业生选择的是灵活就业,通过应聘,签订就业协议的仅仅5.24%。也就是说,偌大一群本科毕业生,只有100多人是通过应聘的方式就业的,这么点人,要和本校那极少数三本背景的研究生应聘“撞车”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无论如果,北大学生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三本背景而考入北大的研究生,往往也是很优秀的。
在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的数学专业和山东大学的数学专业均为A+学科。北大的数学实力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数学人才。许晨阳便是其中之一。成绩优异,数学突出1981年,许晨阳于重庆出生,那时候重庆还不是直辖市,依然属于四川管辖。许晨阳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也正因为如此,才考入了成都名校树德中学,在这儿度过了他的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许晨阳对数学很有兴趣,自身也很有天赋,高中阶段更是凭借着过硬的数学实力加入了四川数学代表队,在冬令营的激烈角逐中获得金牌,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而这就再次证明了其扎实的数学功底。考入北大,本科提前毕业北京大学有“4大疯人院”,而数学科学学院排在第一位。许晨阳便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高手云集的学院中学习。尽管身边都是国内各地最优秀的学子,但是许晨阳的光芒并没有因此而被遮盖。相反,他依然表现得十分突出。北大数院的学习难度是业内公认的高,但即便如此,许晨阳不仅高标准完成了学业,而且还提前了1年时间完成左右本科阶段科目的学习,让人惊讶不已。本科毕业后,许晨阳选择继续在北大读研,成功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留学美国,初露锋芒北大研究生毕业后,许晨阳并不打算停下自己求学深造的脚步,于是他便前往全球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为他今后的科研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后,许晨阳依然没有停止继续提升自己的脚步。于是他便选择前往国际理工类顶尖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期间,他和自己的导师James McKernan以及另一位合作伙伴一同发展了具有对数结构的一般型空间序对的有界性理论。在代数几何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回国发展,锋芒毕露2012年,许晨阳辞去了自己在犹他大学的高薪工作,全职加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的回归使北大整体数学人才培养能力再次提升。同时,许晨阳凭借着自己的过硬学术能力先后获得多个国内、国际知名大奖。比如: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拉马努金奖、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等。许晨阳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获得诸多殊荣的著名中国数学家,让人钦佩。出走美国,获得荣誉大奖2018年,回国工作数年之后,许晨阳选择再次前往美国发展。全职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教授。当时大家纷纷感叹人才的流逝,同时也尊重他的选择。前往美国2年后,许晨阳获得了美国数学会代数领域最高奖——2021年科尔代数奖。值得一提的事,许晨阳是第一位获得此项大奖的华人,让人惊叹、佩服。出走原因揭晓许晨阳为什么回国后选择再次出走美国?他给出了3点原因:1、国内学术造假抄袭现象严重2、国内科研学术风气浮躁3、国内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也正因为如此,向来喜欢自由的许晨阳选择了离开,同时表示再也不会回国任教。让人遗憾和惋惜。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或许对于部分人而言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但是数学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在如今很多热门领域中都离不开数学作为基础支撑。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卫星定位、金融等,都是在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所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非常重要。不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不是那么理想。或者说对于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自然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难以考出高分。所以,与其等到数学成绩变差之后再盲目地刷题练习,不如从小就注重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就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习效率自然明显不同。而在数学兴趣培养方面,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先生编写的《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就很合适。这3本书,基本涵盖了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重点在于他的语言风趣幽默,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去阐述数学知识,通俗易懂,读者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容易被吸引。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买一本试一试,相信对提升孩子数学学习兴趣有所帮助。最后,对于许晨阳表示不再返回国内任教,你怎么看?你希望他将来再次回国发展吗?
假如地级市机关的公务员,接到了北大研究生通知书,是选择辞职呢,还是放弃读研的机会,保留自己已经取得的公务员职业?这个问题没有什么需要纠结的,北大的研究生肯定是要读的啊,这样的机会多少人会有呢。至于地级市的公务员,虽然职业机会很宝贵,但鱼与熊掌,两者皆可以得啊,有什么冲突的?无论是新旧《公务员法》,还是公务员日常管理规范条例,都大力鼓励在职公务员参加学习培训。新《公务员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六十八条,对公务员在职培训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从实践中来看,公务员在职读本科、研究生,和脱产读全日制学历教育,都是会得到大力支持的。不仅其岗位、编制会保留,工资还会照常晋升,有的还报销学费和来回路费,前提是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有的会要求提前签订合同,保证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否则会要求返还已经享受的工资、福利等费用。有的只要求回原地工作,并不限制回原单位,或者继续从事原来的行业。这其中,有服务期限制的,或者是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定向生等,有合同条件限制的,在服务期或者合同期未满之前,是不能脱离原岗位工作,或者脱产进行学历教育的。如果因条件限制,不得不在市级机关公务员和北大研究生之间二选一,当然还是选北大研究生,哪怕是会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北大研究生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起点不同,人生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当你上完研究生之后,也许你就会打开了另一扇门,人生从此不同,你会对职业有了新的定义,并不会觉得公务员职业有什么好值得留恋。即使是毕业以后,你还是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么到时候也会有大把的机会。最简单最轻易的,就是人才引进计划,相信各地都会对北大研究生这块牌子感兴趣,选择某地的人才引进计划,完全可以免试进入体制内工作,虽然这类人才引进,多半安置在事业单位工作,但也是进入了体制内,想重新进入公务员队伍,也会有多条途径可以走。其次就是重新考公务员,能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考个公务员也不是多难的事情。还有选调生考试,部委选调生可以直接在北京工作,省级选调生,在县区工作就算是基层工作经历,还不用去乡镇,两年服务期满,可以选择在基层提拔任用,也可以选择回市级以上党政部门任职,前途一片光明。
大家好,作为一个平凡农村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高考,第二条是考研。如果高考失利,那么你还可以努努力去拼一把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但是即便是北大的研究生,却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往往被HR拒绝,那么为何在招聘过程中,HR更看重第一学历呢?第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差距本科生期间几乎是本专业的所有内容都要学,而且学习的难度虽然不比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要深,但是课程内容却十分的扎实,其实论难度来说,高考的难度是比研究生的难度要大,而且相对来说更公平一点。研究生的选拔,在专业课方面,一般是由自己院校的老师进行阅卷,因此并没有非常公开透明,尤其是在面试上,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考官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考上的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的差距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会经常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而本科生参加的是各种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那么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说实话,很多第一专业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和本校研究生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而且有很多导师也往往觉得二本院校上来的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不够过硬。第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很多大公司非常看重第一专业,985院校的本科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HR们往往会选择前者,一来是因为本科生的工资要求比研究生的起薪往往要低,但是专业素质和技能却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高,因此性价比十分的高。但是请大家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R都会看第一学历的,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或者是用机器进行简历筛选的公司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往往是一个硬性标准。看完以上,小编不得不再说一句,即便有些公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胜过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意味着你毕业后的优势更大,起薪也会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公司来说,学历几乎决定着你的晋升,有些本科生毕业的人才几乎没有升职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还是能够希望大家能够考研,祝这次考研大家能够成功上岸,砥砺前行!
大家好,作为一个平凡农村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高考,第二条是考研。如果高考失利,那么你还可以努努力去拼一把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但是即便是北大的研究生,却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往往被HR拒绝,那么为何在招聘过程中,HR更看重第一学历呢?第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差距本科生期间几乎是本专业的所有内容都要学,而且学习的难度虽然不比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要深,但是课程内容却十分的扎实,其实论难度来说,高考的难度是比研究生的难度要大,而且相对来说更公平一点。研究生的选拔,在专业课方面,一般是由自己院校的老师进行阅卷,因此并没有非常公开透明,尤其是在面试上,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考官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考上的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的差距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会经常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而本科生参加的是各种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那么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说实话,很多第一专业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和本校研究生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而且有很多导师也往往觉得二本院校上来的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不够过硬。第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很多大公司非常看重第一专业,985院校的本科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HR们往往会选择前者,一来是因为本科生的工资要求比研究生的起薪往往要低,但是专业素质和技能却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高,因此性价比十分的高。但是请大家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R都会看第一学历的,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或者是用机器进行简历筛选的公司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往往是一个硬性标准。看完以上,小编不得不再说一句,即便有些公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胜过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意味着你毕业后的优势更大,起薪也会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公司来说,学历几乎决定着你的晋升,有些本科生毕业的人才几乎没有升职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还是能够希望大家能够考研,祝这次考研大家能够成功上岸,砥砺前行!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取到更高学历,同时,各个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逐渐提高,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是特别标注,非985、211学历的应聘者不要。学历,已然成了阻碍"有能力却没有高学历"这一群体迈入大企业的绊脚石。然而,学历越高就越好吗?也不尽然,市场上似乎还有"金本、银硕、铜博"这一说法,在一些人看来,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似乎更高。近日,一位北大研究生就遇到了被人嘲笑学历的事情。其在脉脉平台上发帖称:当时为了圆高府梦,付出了很多心力,才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却被人说北大研究生就那样,还是得看本科。在他看来,北大研究生并不是那么好考的,含金量自然也不低,竟然还有人瞧不上。再说了,自己的本科学历是人大,也不差劲。对此,脉脉用户纷纷表示:有些人就是喜欢通过嘲讽别人找优越感,即使你再优秀,他们也会找你的低处来diss你,所以,实在没必要和这类人一般见识。况且楼主的本科是人大的、研究生是北大的,算得上是神仙学历了,楼主应该自信一点。实际上,不仅是这位北大研究生遇到被质疑学历的事情,很多人在求职时也有同样的遭遇。职言区一位脉脉用户就讲到自己求职时的遭遇:人事非常明确地表示,只看第一学历。可见,因为第一学历低而遭遇歧视,已经成了很多职场人的痛点。之前,一篇名为《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就刷爆了朋友圈,甚至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媒体转载。那么,何为第一学历?为何企业招聘时会偏向于第一学历高的人?第一学历,即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最高学历,排除全日制自学考试、排除成人高考脱产班、长线自考、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电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教育。更直接点来讲就是,毕业证书上表述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学历为第一学历。说白了,第一学历大部分指本科学历或专科学历,若没上大学,第一学历就指高中或者初中。只重第一学历,以第一学历划成分、论贵贱、分优劣,必然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诸如:破坏公平竞争、创业就业的环境,严重挫伤大多数毕业生对社会的第一认识等。那么,既然只重视第一学历带来的负面作用很明显,企业又为何明知故犯呢?首先,风险更低。对于企业而言,面试前,其对于求职者一无所知,简历是其了解求职者最直接的渠道,而学历则是求职者装点简历的要素之一。在很多企业看来,第一学历较高的求职者,相对而言能力可能更高,卡第一学历,找到到优秀人才的概率更大、风险更小。其次,效率更高。企业招聘时,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求职者,短时间内根本不好鉴定、辨别应聘者的能力,而第一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能力,企业只能通过卡第一学历,筛掉一些应聘者,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可见,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通过卡第一学历筛选人才,已经是相对公平、且高效的方式了。但对于求职者而言,这种方式却似乎并不那么友好。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求职者无法改变企业,只能从从自身入手。首先,调整心态,不必自卑。应聘时,千万不要被企业设置的门槛所吓倒,忘掉所谓的985、211,只要符合条件,就勇敢去申请,不要自卑;同时,也可以多参加不同的企业应聘,拓展自己的工作机会和渠道。在应聘过程中,则可以重点强调自身与招聘岗位所契合的各方面素质及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所谓的"学历歧视"。其次,努力拓展学历之外的履历,提升自己的议价能力。虽然第一学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寻找学历之外的替代,比如深耕某一领域的从业资质、拓展人脉等,努力突破自身的技能边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之,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在无法改变外界的时候,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拥有可以和外界不公抗衡的力量,这样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大学本科毕业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件十分的令人头痛的事情,与很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好就会想要考取名校。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进行深造,有的非名校学生能够靠近名校的研究生。很多能够通过名校考研进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的激动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圆了自己上名校的梦想。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靠近名校,意味着自己的实力跟名校的人差不多。其实现实远远比你想象的要骨感,让你感觉到绝望。一位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吐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大。以为自己这样就能够成功融进北大的校园,成为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可是进入校园之后,自己感到了一种自卑。自己在校园里感觉自己的水平差很多,有时候北大的导师留的作业,自己做后,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的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作业被发下来的时候,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正确理解课程要求”,这个批注让他们十分的崩溃。自己认真地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作业,竟然是没有正确理解课程的意思。他的本科学校是西南前三的学校,中国前十,大家应该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可是自己考上研究生却感觉到自己没有北大本科生优秀。很多的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进入名校之后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其实不是你太弱,而是名校里的人实在是太过优秀。普通高校本科学习的可能就是普通的课程,但是名牌的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完善自己。普通本科院校中在课余时间玩的学生居多,可是在名校中的学生经常泡在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的居多。名牌大学的教育经费比普通大学的教育经费多的很多。他们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生自然就比普通高校的优秀,学习的内容以及方法不同。普通本科能够考上名校,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可是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也只是书面上的内容,也是应试教育的成份。所以两者即使是同为研究生也是有差别的。也有的人从普通的学校进入名校后,里边因为环境和人的水平有差别。普通学校的经常会被孤立,没有办法融入他们的群体之中,这也是很多人自卑的一个原因。其实考入人家的学校,不一定能够融进他们的学校,无论你的水平怎么样?导师是不会单独给你开小灶的,肯定是一视同仁。不过有自卑感就意味着认识到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要能够继续努力,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中,成为北大有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知道差距才会缩小差距。
九月火热开学季,不少学校都已经迎来了新一批新生。前段时间网友们更是被清华北大等众多早早开学的一流名校占据了眼球,近两天又关于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引起热烈的讨论和极高的关注度。而除去大一新生、中小学生相继开学,考研成功上岸的研究生们也即将迎来自己学业研究的一个新阶段。但是,虽说已经步入了研究生阶段,但是对于很多研一新生来说,所习惯的依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观念。因此,开学之际,一定要深刻认识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以下几点,因为这些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变化很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毕业以及未来就业!【研究生一入学就是搞科研研究?错!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很多学生对于研究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就是研究生生活中每天都需要沉迷科研和各类论文,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大不相同。毕竟“研究生论文”、“科研成果”等听起来极具难度的关键词一直以来都让很多研究生感到头疼,也误导了不少还没接触研究生生活的大学生。实际上研一入学还只处于一个衔接的深入阶段,选择了自己的研究生方向后,研一只是作为一个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更深入了解、更细致规划研究方向的过程,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样“可怕”。并且在研一期间,打好知识基础非常关键,作为今后展开各项科研和论文写作的最基础部分,一定要潜下心来踏实把握研一的时间。【处理好和导师的师生关系、经常保持良好联系非常重要】研究生阶段,除了与同学、学长学姐之间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导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从研一入学就要抱有这样一个意识。不同于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研究成果、学习程度和科研水平能够发展和提升到什么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导师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一个硕士和自己的导师相处时间最长,导师对于你的学习状况也最为了解、帮助最多,甚至影响到你未来的读博和就业道路。相反,如果不能够和导师保持良好关系,那么相当于靠自己自学,就会走很多弯路,也少了很多机会。最不可取的就是在研一入学直到快要毕业都没怎么和导师有学术交流,在最后几天把自己的毕业论文“扔”给导师指点,基本上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好结果的,甚至直接影响毕业。【一开始就要下意识朝着“毕业论文”研究方向靠近】说到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可谓是贯穿了研究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除了平时多做科研、发表论文,毕业论文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毕业任务。在研一入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慢慢了解和确立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只有早早准备、不断完善、日积月累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否则就不能顺利通过学校的审核,直接结果是影响自己的毕业。不仅拿不到研究生毕业生书,学位证也跟着泡汤。所以,越早开始选定自己的课题越好,并且在此期间保持和导师的交流联系,尽可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论文,得到高质量成品。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相比还是存在较多不同的,也因此,研一学生一定要在一开始就确立自己的目标方向,注意做到以上各个方面,早做准备、努力钻研,不能因为考研成功就变得松懈,你们说对吗?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在2008年,以考研401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的。被北大录取以后,就一直在北大读研究生。那三年时间里,有过科研成功的快乐,也有失败的哀愁。三年来,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什么都会的“大人”。从一个被人嘲笑的“土鳖”,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大神”。早在2005年我就以本科的学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找工作四处碰壁之后,立志决定考研。那时的我冲动,热情,充满干劲,有一种无知无畏的力量。连续考了3次研,最终以401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考研那段日子,每天早上6.00不到就起床看书,背英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次考研,英语32,政治43,专业成绩145,总分220,连那年的国家线都没有上,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换来的是一次失败。那段时间,一度迷茫,想过放弃,想过回老家创业,也想过找工作。可是我不能这么放弃。每次给家里人打电话,电话那头就会传来:谁谁又考上了公务员,谁谁又回乡当了村官,谁谁没怎么读书,现在都是大老板了,年薪几十万。谁又买了房,买了车。而反观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无是处。当看着自己一副惨象的时候,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酸。更加坚定了自己考研的决心。第二次备战考研,是在富士康打了8个月的工以后(没有生活费来源)。这次,积攒了大概10000元,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天早上7.00准时到图书馆和所有考研的学生一起奋战。晚上12.00离开图书馆,天天如此,只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4个月的奋战,我考了325分。因为报考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太高,而调剂的学校又太远,所以又一次以失败告终。2次考研的失败,更加激起了我的恒心。2年时间里,我从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我怕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也怕爸妈失望的眼神。当再次失败以后,我决定奋起一搏。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一改往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试着和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交流,我发现我的学习效率大有提升。第三次考研,是在改变了学习方法和思路以后,我考了401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考这么高的成绩,而且这一次成功的被北大录取。考上北大的那一年,我回了一趟老家。当我把考上北大的这个消息告诉我的父亲时,他沉默了。多年来,他一直是低着头的,因为村里很多人都买了车盖了新房子,而我们家还是住的土坯房。这一次,我看见他笑了,我知道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三年,我从一个找工作处处碰壁的学渣,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北大研究生。这之间有过太多的酸甜苦辣,有过太多的煎熬,也正是因为这三年,我也终于破茧成蝶。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