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港澳台学生上岸北大新传专硕:申北大也必须像考研一样认真准备复闻之怠

20港澳台学生上岸北大新传专硕:申北大也必须像考研一样认真准备

基本情况本科就是新传专业,港澳台学生,英语基础还不错,专业课方面比较薄弱。备考经验哈喽,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Kiwi,今年刚刚拿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硕通知书!第一次写经验贴,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吧。我是从去年四月左右开始准备考研的(用“申请”这个词可能更恰当),算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真是不可思议)。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几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学习效率非常低。我也知道自己是属于那种比较拖延的性格,所以决定给自己报个班督促一下,就找到了胡师姐。第一次上课是五一假期的时候,其实我还挺慌的,因为和我一起参加线下课的其他人12月份就要初试了,该看的书都看完了,已经进入知识巩固阶段,而我还是白纸一张。所幸的是,师哥师姐在讲课的时候会努力照顾到每个同学,再加上我有专业基础,几堂课下来开始觉得自己对传播学知识有一定的框架了。五一后,我开始给自己定读书目标,从最基础的《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到比较难懂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理解媒介》等等。看书的日子还是挺开心的,每天都有知识的输入,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吧!除了专业的教材之外,我有空也会翻翻胡师姐编写整理的册子,帮助我进一步加深巩固知识。就这样快到了年底,我开始进入了下一阶段——专题整理。我根据以往师哥师姐的经验,对若干个专题板块进行了整理,然后重听了一遍十一班的专题课程,再加上看老师们的论文,把我认为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我自己的知识库。(后来过年了,再加上疫情的关系,我在家放飞自我了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对专业知识产生了疲乏,又不想完全弃疗,所以想学习的时候,就在家锻炼英语)大家千万不要跟我一样荒废时间二月底,我就开始重点准备复试啦,这部分我会重点讲一下新传专硕复试的环节一般是先让你抽专业题的题目,然后再进行自我介绍。比如说这次网络复试是让我们从三个信封中抽取一个,每个信封里面有两道专业题和一道英语题,自我介绍完直接作答。虽然按理来说大家可以用自我介绍的时间思考一下题目,但是其实在考场上根本做不到一心二用,所以非常考验大家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我觉得复试的话,参考往年师哥师姐们的经验很重要。听了胡师姐复试班前面几节课,我对新传专硕的复试流程和难度有了初步了解。复试的题目主要分为英语题目和专业课题目两种。01英语题准备英语题目的话我是分了几个板块来准备:自我介绍、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学业计划、职业规划、兴趣爱好。这几个板块我都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写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这样在复试的时候不管老师是用中文还是英语问,都不会慌乱。读书ing自我介绍:我是从学业成果、社会实践和实习经历三个部分来介绍我自己。因为我在本科期间没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所以我主要突出了我的实习经历,列举了两段我在大公司实习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试图向老师展现我丰富的实践经验。我觉得自我介绍这块,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太过平庸,试着去挖掘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亮点,自信地表达出来!毕业论文:好好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结论,做到不管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出来。根据往年题的经验,老师比较喜欢问研究方法这块,所以相关的英文术语要准备一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根据你自己感兴趣的点,注意说的时候要有逻辑,从大范围不断细分到小范围。比如说你对新媒体感兴趣,首先要说你为什么对新媒体感兴趣(比如看了某本书或论文受到了启发),然后再说你对哪个分支感兴趣(网络直播、区块链、5G、知识付费等等),最后再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样的逻辑会让老师明确知道你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让老师觉得你是真的有在好好思考问题。如果你没有想好未来想研究什么,可以去看看老师们近期的论文,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展开思路。学业计划:主要是发刊、做课题、读书、社团活动这些计划,不用特别具体,大致有个想法就可以。这里提醒大家,讲述计划时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职业规划: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传统媒体(商业媒体/官方媒体)还是新媒体(互联网公司/自媒体)。兴趣爱好:这一块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准备。02专业题准备 往年题:往年题是非常好的练习材料,大家可以根据往年题看出老师爱问的方向,进行重点准备,当然所有题目都能答上来是最好的。我是按照广电类、广告类、新闻类这三个分类对往年题进行了整理,因为这些题目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套自己的框架,这样不管老师的问题是什么,都能够找到思路来回答。押题:这部分我是在复试班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的。复试班中有一节课是“命题老师近期研究和面试押题”,很详细地介绍了北大几位老师近期的论文和主要的研究方向,还分析了老师可能会出的专业题,帮我节省了很多收集材料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老师近期发布的论文和社交媒体上(北大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这些内容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复试中,就算没有出现,当作素材积累起来也绝对不亏。听网课时做的笔记社会热点:北大老师出的题还蛮与时俱进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就养成关注热点的好习惯,积累终是会派上用场的。关注热点不仅仅要了解热点事情的基本情况,还要学会去分析(特别是用新闻与传播学理论),尝试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如说这次我复试的时候抽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粉丝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我就联想到了疫情期间人们云监工时的打榜现象,为我的观点做了很好的论据补充。在这里建议大家按照月份积累热点,在最后冲刺阶段可以优先看最新的热点。录取后发的朋友圈

太极侠

北京大学2021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历史渊源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学院发展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学院现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28人,在校本科生421人(留学生108人),研究生284人(博士生89人、硕士生195人、港澳台、留学生29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专业设置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培养目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二、招生情况(参考20年)专业及方向:050302 传播学00. 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 653 传播学综合知识④ 864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招生人数: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15人,含7人推免。三、21参考书目推荐传播学理论与历史基础书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许静:《咨询考研加v:15010247108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3.[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6.石义彬:《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商务印书馆,2014年拓展书目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胡翼青:《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新媒体理论与热点基础书目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彭兰:《社会化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社会学拓展[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报纸、电影、电视理论与热点[英]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国际传播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广告基础书目1.陈培爱:《现代广告学概论》(第四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年文化与媒介1.云国强:《歧路与创新:关于传媒体制、生产和文化领域的考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2.吴靖:《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导师论文集1.胡泳:《众声喧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师曾志、胡泳:《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程曼丽等:《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传播学各位导师的论文,还有重要期刊,类似于《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等。四、历年复试线五、报录比分析2020年全日制统考录取10人,最高分391,最低分340;少数民族骨干2人。2019年全日制统考录取8人,最高分374,最低分360;2018年全日制统考录取17人,未公布最高最低分六、考研真题2020年653真题一、名词解释1、培养分析2、信息流广告3、零工经济4、固定样本抽样5、社会认知理论6、数据标注二、简答题1、短视频对传播和社会交往的影响2、品牌广告与信息性广告的区别在互联网平台投放的差别3、什么是媒介化政治4、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三、论述题1、构建融通中外的共同话语体系的目的核心和立足点作用2有关传播媒介技术决定论的论述2020年864項题一.简答题1、论述发展传播学2、论述大众传播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作用3、怎么理解“平台资本主义”4、简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媒介考古学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算法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2、结合中国广电制度的历史变迁谈县级融媒体建设三、翻译题材料为加州意识形态California ideology1、翻译成中文2、结合传播学理论谈谈加州意识形态

二战上岸北大mjc,关于考研,我想掏心掏肺地这样说……

自己在打算考研之初,就多方搜集经验贴,记得当时胡师姐公众号推了一篇对所有高质量经验贴的内容分析从而得到的汇总,对我帮助很大,从中我归纳出了很重要的两点:一就是专业课素养要足够扎实;二是要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高效输出。考研本质就是一种应试,那既然是应试最核心的就是围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拿到更多的分数。这篇经验贴的目录如下:个人情况简介关于考研的一点碎碎念如何择校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其他一 个人情况简介本科院校是很有区域优势的985,专业属于文科大类,从来没学过数学。算是跨考生,和新闻传播相关的实习就只有在院内新闻中心做过一年的记者,其实当时也没有跨考新传的想法。到了大三要考虑读研还是就业之际,感到非常迷茫,考研也不知道考什么专业,备选的学科有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等等,心理学是因为特别喜欢看《最强大脑》从而对人类心理问题和认知产生了兴趣,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则是与本科上过的一些课有关,反正是不想继续修读本专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之前缺乏实习经历,加之自己准备不足,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定位,找工作的历程既非常痛苦最后的结果也不甚理想。所以当时一度挫败感很强,就像那种小舟在大海里毫无目的地漂泊,找不到人生的出路。但是我心里隐隐觉得,我很喜欢人文社科的东西,尤其是对社会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加之我大学一位室友当时备考上海一所985的新闻学,我就把她的参考书拿来看了一下,这才发现新闻传播这种跨学科的知识(传播学本身就是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科,受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影响很深)不就完全满足了我既想学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兴趣嘛,那就是它了!遇到传播学就有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感,所以这种浓厚的兴趣也是我备考过程中强大的内驱力,即使备考中遇到压力再大濒临崩溃我也从来不觉得辛苦,一直都乐在其中。而且更重要的收获是我觉得是这个学科赋予了我一种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的思维模式,就是会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陌生化和疏离感,然后去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尝试去寻找背后蕴藏的规律和道理,而且会更加关注社会中的人,会变得更加具有同理心,这种视角让我变得非常理性和清醒,我非常感恩。早晨去图书馆的路上二 如何认识考研?为什么要考?是否需要二战?这两年的复习遇到很多人和事,自己身边也有非常好的朋友一起备考,个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坚持、对理想的追求和努力,我都深有体会和感触。基于自身的观察和与大家的交流,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到底什么是考研?又为什么要考研?希望考研能够带来什么?当然,我相信要考研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点:想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后好就业;对某个大学或学科有情怀,希望通过考研弥补遗憾;坚定要走学术道路,攀登知识的高峰,读研是必经之路;不想就业,对未来很迷茫,身边那么多人考研,那就自己也加入进来。关于这些不同动机在考研大军中所占的比例,我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我可以简单地归类,要么是通过考研走学术道路,要么是通过考研找到更好地工作,但学术道路继续往上走比如说去读博,其实博士本身也是一种工作,那博士毕业呢?其实还是面临就业问题。总的来说,考研这个动作或者行为本身是大家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提升,这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追求进步的过程,这种追求上进的心态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提倡的,那我们是为了上进而上进吗?或者说是追求考研这个行为本身吗?我觉得不是这样,考研应该是一种途径,是一种手段或者方式,通过这个方式去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和理想,我们不能简单地沉溺于考研这件事本身,被这种方式自我感动。那更高层次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呢?可以是形而下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期待以后获得更丰厚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也可以是形而上的事业追求,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贡献,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自己本身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所以我很反对那些随大流考研的,或者因为逃避就业或现实问题而考研的,考研从来不是躲避现实问题的出口,你必须想清楚你到底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希望通过考研达到怎样的目标。当你对这些问题足够清晰,你会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做这些事情对你有什么意义,因此你是会有足够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去克服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压力的,而且就算不幸失败,你也会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要怎么走,是否要二战,你会知道每一步你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你又能得到怎样的收获,也就是以终为始,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通过什么途径去就是可以尝试和探索的。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干什么的,能干什么的,那就是不知道,就是很迷茫,那这个时候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行动起来,至少要迈出第一步,去多方尝试,去感受和总结;二是去读小说,特别是那些世界名著,这些小说会提供给你很多丰富生动的故事,尤其是你会看到小说中的人物在面临不同的人生际遇时是怎么选择的,我们不可能有充分的条件和时间去经历样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去旁观别人,获得认知。我之所以会对考研本身做这么多解释,就是我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现在研究生马上毕业,依旧对自己未来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读研这两三年所提升的竞争力并没有比本科强多少,那这就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一些朋友,还要坚定地三战,我很敬佩这些人,但是我真的不赞成,青春和时间非常宝贵,不应该把自己过分局限于这一件事上。而且过多的失败会给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带来打击,会使人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怪圈,这非常正常,但我们要想办法从中走出来;也有朋友本科毕业就去一家公司踏踏实实工作,两三年的锻炼和收获也已经让她逐渐变成一个合格而专业的职场人;还有一些朋友本科就业之际仓促的选择了工作,干的不理想就频繁跳槽,现在还在艰难找工作中。举了这么多身边的例子,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可以把考研这件事放在你长久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中,考上研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以后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那考不上也不意味着你能力差,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件事,合理评估自身。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就业导向的,那去思考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核心的问题就非常重要,这些问题想起来可能很痛苦,但我们无法躲避,这就是一个不断know yourself的过程,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发现。如果我们获得这样的视角,那是否二战这个问题就会非常明了,你能分清很多事情的优先级,也清楚考研对你的意义,所以就会理智地做出选择。放假的自习室三如何选择学校?关于择校,我近几年的感受就是名校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考,之前看过一个评论就是说:“考名校研究生真的太不容易了,不能出一点纰漏,也不允许一点点的的短板,甚至还要保证考神那一天站在你身边,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是也点出了考985研究生的难度,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考了两年985,每次都是差一两分,我真的非常非常难受和惋惜,我觉得她就是运气不好,说这个不是劝退大家考研,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如果决定考北大,或者其他985就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一定要比你的对手更努力,只有这样你考上的概率才会更大。具体到择校,着重考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地区、专业和院校,每个人都有个优先级的排列,我当时选择北京地区主要本科阶段太缺乏实习机会了,所以很希望读研期间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实习,而北京的传媒资源尤其丰富,所以就选择了这里。具体到院校,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充分考量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自己考研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千万不要盲目,与其追求考好,倒不如一次性考上,我们付出那么多努力,绝对不是只为了体验过程,就是渴望获得一个考上的结果,然后专业的话,非常建议选择招生人数在10人以上的,那些招个位数的还是要谨慎选择,因为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大了。胡师姐这边除了做北大,其他的学校也都有所涉及,像北师大这些,大家可以多去听听择校的相关课程和师姐的建议。另外就是前期不一定要完全确定下来,可以选择几个不同难度档次的院校,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不断调整,到正式报名的时候再报自己最有把握考上的,与其调剂的时候任人挑拣倒不如一次性到位。这些都是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发自内心的建议,我考了两年,期间经历了太多,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不要再经历我自己走过的那些弯路和认知上存在的误区。自己在室外背书四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我的一点经验这一part主要还是讲讲如何复习北大mjc:主要包括参考书籍、真题利用、论文阅读和热点整理及应试技巧这些方面。1、书籍推荐 我的书单就是胡师姐推荐的,师姐真的超级温柔,每次咨询时都非常耐心,强烈推荐!因为我备考了两年,所以时间安排方面关于几月到几月大概干什么没有办法给到大家详细的建议。这里我还是给大家列一下自己的书单,基本可以分为基础类,拔高类和拓展类,基础的一定要把握好,不同类型的互相补充,做出自己的框架图和梳理出逻辑,一些核心的理论该背还是要背的;拔高的就掌握核心理论,知道怎么用就成;而拓展的就掌握一些亮点句子和理论,总之书读的越多越好,因为北大本身初试就考得很广泛,很灵活,而且你书读得多,复试也非常有优势,如果时间不够就很推荐看高质量的论文,胡师姐微信公号也会选择很多很棒的论文,还会帮你把逻辑及重点摘录出来,这个大家可以取所需。基础类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李彬《传播学引论》 许静《传播学概论》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陈刚《创意传播管理》 陈阳《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这些书都是传播学,新闻学,新媒体和社会研究方法非常非常基础的部分,郭书是入门必看,缺点是内容批判学派涉及太少,而且很多关于日本学者的内容,这部分可以不看。然后和刘书和许书补充,梳理出自己的传播学框架,刘书可能有点难,但是真的建议大家耐心多读几遍,慢慢地你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书中很多句子的小的理论大家可以直接背下来,很好用。彭兰老师的书不必多说,前三章是重点,尤其需要重视书中的小标题和框架,自己写题时候完全可以借鉴。新闻学那两本书要买最新版和构建框架。广告看书和陈刚老师论文结合起来。研究方法部分,mjc考的不深,风笑天书足够,在陈书补充点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拔高类 罗杰斯《传播学史》 刘海龙《重返灰色地带》 王维佳译《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 石义彬《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 吴靖《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 王维佳《媒体化时代——当代传播思想的反思与重构》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勒庞《乌合之众》 胡泳、师曾志《新媒介赋权与意义互联网的兴起》 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以上这些都是针对新闻传播学某个侧面进行的深入拓展,前面基本关于传播学史和反思的书籍大家可以略看一下,但是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一定要好好看,北大是很爱考批判学派,尤其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些。拓展类 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胡翼青《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李普曼《舆论》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库兰《互联网的误读》 贝克《风险社会》这些书籍不用全部看,大家挑选基本自己感兴趣的,从中选择一些核心观点和段落背诵下,答题的时候可以用进去提升逼格,然后胡翼青和董璐那两本大家当成工具书来用就成,遇到一些忘记的概念可以去查查,这里提个小建议,大家在准备的初试的时候其实记一些理论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它的英文记下来,然后准备复试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啦!2、真题分析 真题的话,虽然考的是mjc,但是我建议大家把其他的专业的也翻翻,你会发现有一些知识点是所有专业都特别关注的,那这种就要非常非常留意了。然后前期的时候不必太强求自己要把真题写出来,刚开始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把真题放在旁边,看书过程可以结合真题慢慢写一写自己想到的点和思路,然后把真题进行一个分类,可以按照题型,也可以按照知识点,这样一个工作完成后,你就会很明显的看到一些高频的考点以及真题的出题趋势。到了暑假后,就要慢慢写真题了,可以用Word,也可以手写,很建议几个小伙伴组成一个团体,然后互相批改,交流思路,我就是有和几个小伙伴互改讨论,也会找学姐进行订正,这个过程收获很大,总之就是自己一定要动手写,不要只看。另外就是可以买一些真题解析的书,这个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要被它把思路束缚了,真题的解答没有标准答案,不要迷信正确答案,重要的是去按照自己的逻辑和思路给出自己的解答。这里我很推荐胡师姐的答题班,会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讲解和练习,大家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3.论文阅读和热点整理 上一步真题做好分类后,其实根据真题你就可以划分属于自己的专题了,然后专题的内容来源和扩充就是论文呀,论文一定要先看院校老师的,至少近三年,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看近五年,太过古早的就不必看了。重点老师我推荐一定要看吴靖、王维佳、俞虹、张慧瑜、王洪喆等,广告的不必说就是陈刚和祝帅,广电的看陆地,电影关注陆邵阳,新媒体学院的刘德寰、谢新州和田丽都要关注,看某个老师论文的时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然后你就能观察到老师思路及关注点的发展。此外其他老师像赵月枝、彭兰、史安斌、常江、陈昌凤、李良荣、吕新雨、吴畅畅、胡翼青、邱林川、张志安等人的论文都可以关注,积累一些他们的观点和写作思路。期刊的话像《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广告大观》、《现代广告》等等,这种可以去看那种一年的总结和回顾,这里可以很容易总结出学界最近的研究热点,然后挑选一些论文酌情看看就成。热点的积累,大家可以关注胡师姐公号的一周总结,主要积累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然后你能想到什么理论去分析就成,不要被热点追着走。另外就是关注一些学院相关,老师个人的公号,还有一些像保马,批判传播学这种会推送质量较高文章的公号,可以一天抽一段固定的时间把这些热点总结下,总之对热点要有筛选和侧重。另外,胡师姐推送的文章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质量都比较高,还有每日的小卡片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记记。4.应试技巧 首先一定要动手练习!注意自己的字体和排版,不需要字体非常标准,但一定要清晰,让老师能够看懂,然后就是根据不同的题型对考试时间做一个分配,平时闭卷写题的时候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去练,这些是很基本的要求了。下面我分享下我个人一些独特的应试技巧:首先考卷能写的是15面,相比写满其实踩点更重要,就是你要知道,对题目的组织和回答其实就是你和老师对话的过程,那怎么更好地通过答题展现你自己呢?你希望展现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你要体现出这几点能力:逻辑清晰,涉猎面广,知识储备丰富。我积累了很多名言警句和答题框架模板还有小标题的写作技巧,这些内容可以用在开头和结尾,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增强老师的印象,还有一些万能的案例和数据,这些都是可以增强论述的专业性和丰富度。所以大家也要有意识的去整理一些属于自己独特的内容,另外就是我会积累一些“母题”,必须现代性,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媒介与技术的关系等等,就是在答论述题最后拔高的时候都会撤在这个上面,其实也很好理解,很多小问题背后折射的大问题不外乎就是这些。但大家不要迷信技巧,扎扎实实的打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技巧算是锦上添花,只有你把基础知识掌握牢靠,技巧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还有就是技巧要达到融会贯通,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切记。晚上独自回家的路上五其他杂七杂八的小建议作息的话,大家尽量保持规律,相比追求学习时长,提升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睡眠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大家考试前一周左右就有意识地去调节生物钟,就把模拟当正式考试,让自己一定要在考试的时间段内兴奋起来。我不喜欢运动,备考的过程中就压根没跑过步,但是从图书馆回宿舍的步行20分钟左右的过程中上下楼,我就把这个当成锻炼了,还好我的身体素质不错,备考的时候基本没生过病,大家一定要重视及时补充营养,多吃水果,按时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要牢记。然后娱乐的话,就是晚上回去洗洗脚,刷刷微博和公众号,看看小视频,听听音乐,周末跟研友去学校外面吃点好吃的,让自己能短暂地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逃离片刻,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总的劳逸需要结合,但是自己心里要有个度,不要过分放纵,但也不要惨兮兮地逼自己,总之结合自己情况合理调节就成。关于心态,我很明显的感觉到第一年总体很平稳,但是到了第二年特别是后期,我是真的有点受不了,因为这个战线拉得实在是太长了,到最后就特别累,尤其是考试前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吃不进去东西,当时完全就是靠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挺过考试的,所以最后考完,我心里一个感觉就是我解脱了。我就在不断问自己考研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考研,所以我在前面就考研这件事本身谈论了很多,我自己的体验和经历真的让我感受太深了,无论如何只要你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你要相信云层之上必有亮光,困难和痛苦一定是暂时的,未来一定是很美好的,最后祝大家圆梦北大!

恋之涡

第一名北大汇丰学姐新传考研经验贴

阅读提示1 作息2 参考书目3 时间分配4 笔记5 手机6 框架7 论文8 理论联系实际9 考前考研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个坚持不下去了的瞬间,就会开始幻想自己考上后给学弟学妹们写经验贴的光辉时刻(……),现在开始写了却发现很多过程中的细节其实都忘了,但我会尽力把自己当初很迷惑,想从学长学姐经验里看到的东西写出来~(也安利你们这个方法,每次不想学习就想想自己考上了朋友圈怎么发之类之类的就会动力满满哈哈哈,(///▽///)也不是虚荣吧,人本来就是社会人啊~)插入一段背景介绍。我本科是某985小语种,大学期间吃喝玩乐,绩点一般,四六级一般,新传方面零基础。报考专业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排名第一,初试分数:政治72,英语89,专业一130,专业二139,总分430。一、作息备考时间大致是从2017年4月开始,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划开了几个部分。4月~5月底:我在2017年的寒假最终决定报考北京大学汇丰财经传媒,但是因为懒又拖到了4月才开始。正式开始复习之前只看过一遍郭书,但是看完也就什么都忘了,可以说是零基础。由于本专业课程仍然很多,这段时间每天只能保证每晚3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周末偶尔会全天学习,但是吃喝玩乐这个时候还是正常进行的~5月底~6月底:期末考试到来,复习被迫完全中断,包括英语。7月~8月底:狠狠心留在学校开始了全天复习的生活。但是每天开始学习和结束学习的时间都很随意,大致是9:00~11:30,15:00~18:00,19:30~21:30,一天不到八小时。这段时间看电影下馆子的次数已经极速减少了。但是晚上回宿舍还是完全不碰跟学习有关的事的。9月~考前一周:9:00~12:00,14:30~18:00,19:30~21:30,这个学期我还有每周十四小节的本专业课程必须得上,由于专业特色时不时还得准备pre,除了这些不得不做的事之外,我基本都在图书馆。作息来说跟上一阶段差别不大,但是慢慢能够静心学习,也找到了很多乐趣,效率高了不止一点两点,不再需要借助类似forest之类的工具来强迫自己学习,隔三差五罢工在宿舍躺尸的频率低了很多,也逐渐养成了晚上躺在床上看每半小时剧或者刷半小时微博的空档看几篇相关推送的习惯。最后一周:8:30~11:30,14:00~17:30,18:30~21:30,为了适应考试时的时间安排强行调整作息,因为心态其实有些崩,晚上回宿舍也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了,不完全统计这小七八天晚上十一二点几个小时在床上看了200多篇论文……考前一晚还破天荒地熬夜背了个肖四。去年这个时候我刚刚开始兵荒马乱地准备考研,也是我像寻宝一样疯狂翻看学长学姐们的考研经验的一段时间。当时大部分帖子给出的建议是类似“刚开始复习时时间不要花太多,保证每天五小时以上就够了”,把每天撑死只能保证三小时的我吓得够呛。其实作息这一块真的因人而异,你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每天花了多少时间,老师不会因为你每天起床早睡得晚就多给你几分。真正关键的是复习的质与量,以及你是否会因为别人的复习状态而受干扰这两项变量。就我本人而言,我自我定位是学习效率较高,而且心态特别不羁,就算在群里看见别的小伙伴又复习到两三点也觉得考上的必须是我(……),加之多次尝试早起反而影响精神,所以我就没有强求每天的复习时间有多长了。如果你们对自己的复习状态不放心,又很棒棒能早起,或者容易受别人影响,那完全可以适度拉。二、参考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这本书我都不知道自己看过多少遍,写得很简单容易懂,适合跨考入门。而对于考研后期,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框架十分清晰,以及知识点比较全。当然相对来说深度就有所欠缺啦。2.《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相对来说理论解释得比较深入,我自己从头到尾翻了两遍,另外技术学派和批判学派以及效果研究的部分理论在磨炼论述题的过程中时常拿出来回顾。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弗林是官方参考书里传播学类最好懂的一本了,我看的太迟了,只是粗略地过了一遍,记录了一些其他书里没有的知识点,但是当时很后悔没有早点看。4.《传播学概论》许静个人觉得精华应该在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等这里部分。5.《网络社会的崛起》卡斯特从往年真题中可以看出来卡斯特的理论非常之重要了,不管今年会不会考到,把他的理论运用在论述题的回答里也是很好的哇~建议不要留在十月之后看,因为这本书比较难懂,有大量的数据,看完花的时间很多,且会产生“我看了个啥”的懵逼感,最好在暑假左右,给出比较紧凑的一段时间一鼓作气看完,并配合论文加深理解,整理其中的理论,比如信息资本主义、第四世界理论、大众自我传播等等。6.《新闻写作教程》徐泓其实科班出生的同学应该就不用看啦,但对于我这样的跨考党来说还是挺有必要的。我应该是四月看完的,大概花了一周,每天一小时,很好读,但是其实关键在于自己学着写啦。7.《新闻社会学》舒德森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写新闻学,可以配合传播学里的控制研究板块整理同时服用。8.《社会研究方法》1巴比 2风笑天比较早开始复习的同学其实可以以奥利奥式复习法,先看风笑天打基础,再看巴比加深理解,补一些知识漏洞,最后复习记忆再用风笑天。但是如果你比较迟才开始的话,选择一本就好啦,巴比的书写的也很好懂,还有大量有趣的例子,但是框架不太适合记忆,风笑天的书就可能更适合考研复习一些了。9.《网络传播概论》(最新版)彭兰收获非常之大的一本书,不仅是内容,还可以好好研究其中的小标题,看看是从哪些角度分析新媒体,会对简答论述有很大的提高。10.《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新闻学我只看了这一本书,新闻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跳过,建议第一遍看就可以以名解的形式整理笔记,比如“新闻来源”“硬新闻”“新闻价值”“两个新闻场”等等,之后就只看笔记就行了。11.《陈力丹带你读传播学经典》我自知自己看过的专著少,且时间有限,就走了这么个捷径,看完整理了一下每本名著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也有了不少自己的感悟。另外想提醒大家并不是书看得多就好,比起看了多少书,更重要的是你在看一本书的过程中把多少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再次三、时间分配关键其实也在于个人定位,所以这一部分我不会给出建议,而是给出我怎么确定自己时间分配的思考过程,你们也可以按照这几点来审视一下自己~跨考与否:因为我是跨考,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专业课上,4月到8月底每天除了用百词斩背一下单词只看专业课,9月开始政治和英语的正式复习,政治隔一天一小时,英语每天一小时,多花一分钟都很心疼。即使是考前最后一周其他人都结束看论文阶段开始狂背政治的时候,我也在继续看论文,每天只抽出两个半小时背肖四,。结果证明我的公共课还是可以的,并没有拉后腿。英语水平:我高考英语147,大学英语成绩不太高主要是因为听力差一点,而考研不考听力,所以我的策略是英语尽量不花时间,9月开始复习英语后每天背单词外,先看了一遍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读,然后每隔一天一小时解决一张真题卷(不包括作文),第二天一小时思考错题,完成作文。(我应该是属于极端派了,因为考研过程中不清楚自己跨考专业课到底是怎样的水平,一点时间也不敢少花,当然你们之中的跨考党不一定要像我这样,毕竟公共课真的也很重要了。)专注能力:我每天的时间分配特别的零散,都是以一小时断开的,因为我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看一本书久一点就烦,而换着看就更容易保证高效率。这也是为什么一本书我经常要看一个多月(每天都只看一小时)。当然这种做法也是有利有弊的,身边也有同学。四、笔记笔记真的很重要!一定要自己做,不要依赖学长学姐的笔记!做笔记其实不仅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还决定了你最后背书阶段手头资料的质量。我自己的笔记没有按照传统5w框架来,而是分成了名词解释部分和简答论述部分,名解是从传播学、新闻学、研究方法多本书以及新媒体、技术方面中搜刮来的一些概念、理论。这个笔记是要全部背诵没商量的。简答论述笔记则是整理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可以用上的理论。另外,用自己熟悉且擅长的方式做笔记,有人喜欢打字,有人喜欢手写,有人能做漂亮的思维导图,有人只能记些潦草的要点……都没关系,只是切忌形式大于内容。五、手机我的考研过程中依旧极度依赖手机,但是强迫自己每完成一个小时的复习任务才能玩一会儿手机。适度的放松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直玩手机也是绝对考不上的啦。另外一定要向大家安利微信搜索,非常好用。不管你想查论文查理论查任何一切,只要在微信搜索里输入都能找到,还能过滤非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在一众新传考研公众号的相关推送里寻找需要的东西。六、框架这应该是每一个考上的人都会极度强调的东西。单独成段以示重要。(另外这应该也是我在班里收获最大的东西了?)七、论文看论文也是应试的一条捷径。在看的过程中关注三点:一是提出的观点、理论;二是行文逻辑;三则是专业的表述,包括小标题的设置、学术化的语言。八、理论联系实际每一届的学长学姐都会告诉你们,不要背,背书是上不了北大的。但在我的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背诵与记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初期的刷书过程中,单独的背诵没有必要,重在理解,可以以多次阅读加深记忆。但是在复习后期,背诵必须是一个单独成块的日常任务,且依自己记忆能力不同,不能开始的太迟,否则非常影响最后冲刺期的心态以及大量公共课复习任务的完成。以理解的姿态记住理论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怎么用。我高中的地理老师特别爱说“死去活来”地学习: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去灵活地运用,这才是我们复习中需要达成的成就。生活中基本每一件,我们所遇到的、近期的热点新闻、看的电影……都可以用传播学理论或者更广范围,社会学的思维来解释,总学术化的语言来阐释,并形成自己的套路。这不仅可以帮你应对名词解释中不熟悉的考点,还可以助你在简答论述题中迅速解剖分析对象,形成有逻辑贯连的几个答题点。比如“贿赂”(当然不会考这个)如何解释呢?比较基本的有以下几点:1主体:社会经济地位有差别的两者;2动机:以经济资本交换社会、文化、政治等资本;3行为表现:送礼、送钱;4定性:非正常,不利于社会系统有序运行。如果是简答论述把每一点列出来后就可以开始头脑风暴搜集和这一点有关的理论,使论述显得更有力量。九、考前心态最近疯狂痴迷吃鸡,我这样实力不太强的小白通常都选择打野,在最后进入决战圈之前猥琐发育,给自己积攒充裕的装备,为最后一战提供最佳状态。考研其实也是这么一个过程,按我喜欢的一个作家小姐姐的话来说,漫长的备考期间,我们都是在悬崖下练功的女侠(或者少侠)。而我要强调的是,不仅要练功,我们还要为最后决胜局积累两个装备。第一个是资料包。我自己的资料包很多但不杂,分为:1用来背诵的名词解释笔记,囊括了几乎所有传播学、新闻学、互联网、社会研究方法提到的概念。2论述题中可以当作特约嘉宾出场的理论,包括受众研究、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结构功能主义、符号学等部分。这一部分不用来背诵,而是反复看加深记忆,达到看到对应的题目能灵活调用的水平。3新媒体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板块,涉及大量简答论述中可能考到的考点,比如去年的“短视频”“共享经济”。4时事。这一块做两用,首先可以成为你的论述过程中的论据出现,展现一种通古博今的气质;其次时事可能充当论述中的题眼或者评论的话题出现。这两个用处要求时事资料包中不仅包括是什么,还要有为什么、怎么处理/解决等进一步分析过程。第二个是心态。在备考过程中,一定做到:克服懒惰,克服不自信,克服拖延症。可以通过给自己设置每星期或者每两星期、每月一次的休息时间,奖励自己并舒缓一些不对劲的情绪。但是备考过程中每一次心态爆炸其实都只是小怪物,别扭一会儿就又可以继续学习了。但考前很有可能会迎来大boss,具体表现为:我这样怎么可能考上?要不明年再考算了?背不完了怎么办啊!考砸了考砸了……我在考前陷入了无法被他人肯定拯救的自我怀疑中,甚至差点没去最后一门考试,但是你们看啊,我还在这儿给你们写经验贴呢。所以一定不要相信自己在非正常状态下作出的主观判断,考前只要相信自己很棒就ok。我想说其实没有任何人在任何一场考试前会觉得自己是完美地准备好了的,但是考试来了,我们躲不开,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相信自己,把自己已经学到的展示在卷子上就够了。每个考研人心里都有一个一定得考上那儿的理由。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这个理由,不要让自己最初的梦想被旅途中的尘土蒙上。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五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家乡美

北大考研成绩出炉,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英语政治86,总分402!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因为一些特殊事件,考研成绩公布时间被推迟,在正常时间十天后才得以问世,不过不管怎样,如今考研成绩已经出炉,考生也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北大考研成绩出炉,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英语政治86,总分402!北大一直是我国考生心目中的“圣地”,是很多学生小时候的梦想,北大和清华也是我国在世界上认可度最高的两所高校,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在我国都是排名第一,工科虽然不及清华,但是也是实力不俗。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北大是非常难考的,高考难考,考研也难考。很多人说北大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其实这有一点道理,但是北大的研究生依然是人中龙凤,也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那么,想要考北大的研究生,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呢?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传播学综合知识12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103,英语86,思想政治86。专业课暂且不论,毕竟每个学校题目不一样,没法比较。但是这位考生的英语和政治分数确实已经到达了顶尖水准,英语86,还是英语一,这分数放眼全国考研党,也没多少人能达到,简直是雅思7.5的水准了。政治86,这个分数也很高,毕竟政治也有很多主观题,能拿到这个分数,这位考生想必复习得也很深入了。再来看另一位专业第一考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初试考四门,其中有三门公共课和一门专业课,总分389分排名专业第一。公共课三门数学一120分,英语一79分,政治74分,专业课成绩116,考的是计算机专业基础。相比上面的那位考生,这位考生的政治和英语不算高,但是也不低。从这两个考生的成绩就能看出,考北大研究生算是“神仙打架”,没有绝对实力,基本上是考不上的。另外,从历年北大录取研究生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都是二战三战生,这也加剧了考取北大的难度。教育君短评:对于北大这种顶尖学校,每年无数双眼睛盯着,一般只有高分生才敢染指,如果考生想要考北大,要么实力超群,对自己有足够信心,要么就要做好二战三战的准备。你怎么看?

是为耆艾

新传考研福利来了:这位如假包换的美女学霸,手把手教你上北大!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关若飞:胡师姐新传考研班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专业,成绩优越,2019考研成功上岸北大新闻学专业!若飞绝对是个妥妥的美女学霸!今天她带来了一份超详细经验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写在前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当你打开并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想表达四点:第一,你很有勇气,考研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甚至是一片汪洋大海,接下来的这一年你可能一直在这片海里游啊游,当然,最终能上岸是最好的结果,但大多数情况是上不了;其次,你也很优秀,毕业之际,你本有众多选择,但是你选择了考研全国TOP2,说明你有一颗肯努力进取、不愿服输的心,加油!再次,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倒不是说非要一条路走到终点,而是希望你能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是不是在follow my heart,一定要遵循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希望你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我的这篇经验帖,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一些地方你需要再结合自身情况,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等我考上了一定要写一篇超级无敌极其详细的经验帖以回馈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因为北大新闻学的经验帖真的太少了,主要是每年北大新闻学招的学生就非常少,网上能搜到的经验帖就只有那么三四篇,所以我一定要写一篇经验帖把我复习过程的备考经验以及产生的困惑都告诉大家!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哈哈。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吧,这篇推送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板块:个人情况初试成绩是政治72,英语77,新闻史论111,新闻实务113,总分373,排名第一,三人进复试,只录两人。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社会学专业,嗯,我是跨考新闻学,本科唯一修过跟新闻相关的就是,新闻摄影。(因为对摄影还比较感兴趣),其他就没怎么系统地接触过新闻学了。然后英语水平,四六级分别是524、513,高考英语133,英语基础知识还算可以,但是大学后英语水平就……嗯,大家都懂的…..然后科研经历,有一个北京市级的大创,负责人,也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项目,其他的实践经历就算不上科研啦。政治复习政治我只考了72分,其中客观题得分42分,主观题30分,单选我没错,错了4道多选。我是从8月初开始复习政治的,从精讲精练开始看起,对了,政治我全程只跟了肖老师,买了他全套的资料,没有看网课,一点视频都没有看,因为我觉得看视频很浪费时间,而且我个人的习惯是,学习的时候不使用电子设备,所以学习政治我就全程看得纸质资料。8月初开始看精讲精练,当时看得非常慢,因为第一章是马原部分,第一章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当然那个时候,我对政治的要求也没有太紧,就轻轻松松地看书,做题,看一节书,做一节题。但是我对做题的结果还是比较看重的,我很仔细地分析这道题我为什么错了,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而且会跟我的好朋友讨论,为什么选那个选项之类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学习习惯对我政治选择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后到9月份就加快进度了,我当时列了一个计划,10月中旬要把1000题过一遍,11月中旬过完第二遍。所以政治1000题我做了两遍,从头做到尾的那种,我当时是用了几张纸,记录下我的答案,没有直接在1000题上写答案。这是我做1000题时做的记录,其实现在看着有点可怕,密密麻麻的,但是等你到了9月份,每天完成一部分,就会发现其实做政治最简单了。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对政治答案,因为政治不需要太思考鸭,而且能给你及时的反馈,假如你全对,你就会很开心,做错了,也只能说明你及时找到了自己还不会的知识点。反正我记得当时,我只有在刚开始做马原部分比较头疼,后来做题就比较愉快了。还有真题,我觉得一定要做够5年真题,至少5年,因为啥呢,因为只有通过做真题,你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真题的风格,因为真题和肖老师的1000题、肖四肖八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真的有很大的差别,真题更灵活一些。而1000题是为了巩固你的政治基础的,所以假如你不做真题的话,很有可能到考场上,你就会“蒙”。今年的政治考试题,单选多选,有很多坑,但是我很多都蒙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蒙对,可能就是1000题做的比较扎实,然后真题也有做过吧。到12月份肖四出来后,就开始背肖四了,肖四我背得超级无敌熟,但是最后在考场上,好像只有两三道原题,但是不要怕,因为政治的得分从来都不是靠主观题的。主观题的分值,就北京地区而言,大部分人都是在25到30之间,大家主观题的得分相差不大,只要你字写得好看一些,有一些要点答出来了,就能得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想要在政治上拉开差距,就得多研究选择题,把选择题做好,一般选择题40分(选择题满分50)以上,总分才有可能上70。最后再强调一下,到后期一定要提前两周结束专业课的背诵,因为后两周的时间你要留给政治,政治的肖八我没有背,我自我感觉影响不大,后两周就一直背肖四就行了,背到滚瓜烂熟。因为及时在考场上没有出现太多原题,你至少可以有话说,不然政治的语言,你到考场上临时编,那个紧张的状态下你可能真的编不出来。我后两周每天早上9点到11点半以及晚上20点以后都是留给政治的,甚至最后一个月夜里从图书馆出来后,走到我们学校一个假山旁边,那边有路灯,在那边背半个小时再回宿舍。我突然想起来冬天的时候,有一次夜里特别冷,我从图书馆出来来假山这边背书,然后偶遇下面这个场景。我佛了,单身狗 当时内心一万点暴击啊,于是我识趣地迅速结束当天的背诵任务,溜回宿舍拥抱我的暖气。好像扯远了哈哈哈。然后现在这个阶段,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政治哈,即使你高中是理科的,但是不影响,我室友高中就是理科的,但是他依然是8/9月份以后才看的政治。但是这个阶段可以把全套的钱先付了,我这真的不是打广告,尬,哈哈,是因为,我去年是预售的时候,就付钱了,然后有的朋友是最后书出了以后才买,但那个时候价钱好像就变贵了,早买是划算一点的。当然要拿这个钱做投资的大佬除外。英语部分英语一我考了77分,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至于拖后腿,我查了一下,我的小题分,客观题我得了51分,翻译7分,大小作文分别是13.5,5.5分。单词:我是从去年3月7号起,就一直在背了,中间回家两次,在家没有学习,但是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断过。我买的新东方的乱序版绿皮书,我上面也说了,我学习的时候一般不喜欢用手机电脑啊之类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我建议你还是买一本纸质版的单词书,新东方也好,恋练有词也OK,总之,踏踏实实地把单词过几遍,基本上考研英语的问题就不太大了。我从3月7号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到暑假前,我英语单词应该已经背了两遍了,第一遍花了一个半月左右,然后暑假的时候,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学习,又过了一遍单词,总之从3月份到12月份考研结束,我把那本厚厚的绿皮书一共过了7遍左右。单词怎么背呢?我是一天一个list,早、中、晚、睡前,一天大概背3到4遍。早上起来7点15左右到图书馆门口背,中间再去吃个早餐,然后等到8点图书馆开门,再用8点到9点这一小时,把昨天学过的单词以及今天需要新记忆的单词都过一遍,中午是12点吃完饭后到午休前,这段时间背,晚是17点半吃完晚饭到18点半这段时间,然后睡前那一遍,非常重要,我每次夜里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一下后,就会拿起单词书在走廊里背背背,你也可以在宿舍背,我只是因为在宿舍静不下心,所以就出去背啦。到冬天的时候就早早上床,拉上床帘,举着小台灯在被窝里背,然后背着背着就有点困了,背完当天要求的任务后就睡觉。我感觉我睡前背的单词,第二天就会记得很牢,总之这样一天下来背四遍,你肯定能记得差不多了。检验的话,新东方绿皮书,每页的最下面有纯单词,就可以不看上面的意思,只看下面纯单词,然后回忆它有哪些意思,看自己都会不会。不必要每种意思都记,但是常见的,前几个意思肯定要记。阅读:我大三下课比较少,一周内七天有六天可以从早到晚全身心地准备考研,所以我就早早地开始练阅读啦,我当时看了很多经验贴都说,英语只需要多做真题就行了,不需要做模拟题,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不是这样干的。我自己是,3月份到暑假前一直在做张剑2017年9月份出的模拟题提高版,一天一篇,认认真真地做题。我3月份到6月底一直在做张剑的英语模拟题,大概做了80篇左右,每一篇做完我都会认真地拿起牛津词典(我可爱的室友的,现在已经被我翻坏了哈哈),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都查出来,在模拟题上用红笔把意思写下来,然后再另用一个记单词的本子,把这个单词的常用意思抄下来,后期可以拿这个本子背,加上后来暑假做的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我写满了两个单词本。3月到6月,这个时间段,英语的学习应该把重心放在记单词上,早中晚睡前,四个点,要养成习惯,到点了就会想起要背单词了。然后这个阶段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错误率超高,一篇错3,4个,甚至全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真的,我大概做到了第23篇,才做到一篇全对的,(当然,据说,张剑的模拟题要比真题难,我自己也感觉到了。)阅读的每一个选项都要弄懂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即使你幸运地蒙对了,依然需要再仔细地看一下答案解析,因为你不可能次次都蒙对,而且做题的目的,不就是训练你答题的能力吗?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做过的每一道题弄懂,这是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我不太喜欢刷题,英语我只做了张剑模拟题,97年到18年的真题,真题做了两遍,其他啥资料也没买。作文,我认为也挺重要的。我用的是一位师哥送我的18年考研王江涛作文。我是从10月中旬可以练作文的,每周背三篇,写两篇,我建议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吧,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小作文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50分钟以内,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也控制时间。刚开始写,肯定是写不通畅的,而且可能写不完,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没有背过模板,但是我背参考范文,第一天背,第二天默写,两天搞定一篇范文,然后每周写一篇作文,写得时候尽量用到背过的范文里的句型、单词,只有这样多背多练,在考场上才不会太匆忙。我在考场上,大小作文差不多刚好50分钟,不慌不忙,字写得还算工整,作文的得分也还OK。作文11月再看来得及,所以从7月份到10月份,建议还是把重心放在阅读上。对了,我当时练作文的时候,是麻烦了一位高中的英语老师,每次我写完作文都会拍给老师看看,让老师帮忙纠正你的语法错误,以及哪些表达可以运用地更地道。所以特别感谢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嘿嘿,感恩!专业课北大新闻学的专业课分为新闻史论和新闻实务,史论部分以中外新闻史为主,每年中外新闻史都要考察近一半的分值甚至以上,所以一定要把新闻史的内容学好学精。先列一下专业课需要看的核心教材吧。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是北大新闻学的必读书,里面记载的从古代到清末、民国、建国后等各个阶段的新闻史,记载翔实,因此字数也非常多,第一次看的话,大概需要看两周。但是第一遍看下来,你可能分不清那些报人、报纸,这很正常,我大概到7/8月份才渐渐能分得清,因为一本新闻史里出现的报人、报纸、事件等等都太多了,而且看似找不到重点,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就是一般单独成段地介绍一个报人,就需要记一下了。方老师这本书我看了三遍,4月份看了一次,8月份看了一次,9月份又看了一次。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以媒介社会学视角》,陈昌凤老师之前是北大新闻学院的老师,后来调到清华任老师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需要看的,我个人觉得它比方老师写的那本,优点是有侧重,脉络比较清晰,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大致就能对中新史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了解了。这本书我大概看了两遍。前期看了一次,暑假又看了一次。我暑假整理的电子版笔记,中新史部分,主要就是结合这两本教材整理的,整理笔记的时候,我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按照16年考上的一位学姐的方法,分了六大类:报人、报纸、新闻事件、新闻思想、新闻立法、新闻改革,这样整理起来很适合后期拿来直接背。第二种方法是,按照17年考上的一位师哥的方法,按照教材的框架,自己再整理一个框架式的笔记,可以按照简答题的形式,下面分点写出来。这两类笔记整理好了之后,基本上对中新史的内容和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了。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老师是北大新闻系的老师,写得外新史也非常好,字数不是很多,看完之后会对外新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这本书有一个侧重点,就是对苏联新闻史的介绍有点多,而西方一些重要国家的新闻史就相对少了一些,因为我个人觉得需要结合陈力丹老师的《世界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来看。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还说什么呢,这本书是必看的,尤其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是根据陈老师的课堂讲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当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坐在人大教室里听陈老师上课,陈老师的语言很幽默而且切中要害,看完后你会对新闻学有个基本的了解。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这本书主要还是将新闻理论,最好也看一下,但是这本书我好像只看了一遍。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这本书是介绍新闻传播法的,看得时候不需要深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行,比如要知道记者或者媒体机构不能侵犯受众什么权利等。这本教材我只看了一遍,第二遍是挑重点看的,也没有系统地做这本书的笔记。然后就是新闻实务方面的教材了,因为北大的新闻学不会考评论、写作、策划之类,但是会考一些学界、业界关注的新闻学前沿,因此我认为这一部分,需要多看论文,跨考的同学,如果想看教材的话,就采写编评各看一本教材吧,大致看看就行,不需要做笔记,看一遍就行了,重心应该放在看论文方面。以上是我认为需要看的教材,这些是必看的,当然我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也看了一些其他的教材,比如新闻史我大概还看了两本,我记得有一个武大老师写的,还有一个李磊老师写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我认为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新闻史的教材大同小异,最主要的还是看以上我介绍的那三本。我还看了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传播学教程》我看了两遍,后期也背了一些传播学的知识,我觉得还是有用处的,至少你答题的时候,假如用了一些传播学的理论,会很有说服力。对了,提醒大家一个事情,就是北大新闻学和传播学是分得比较开的,考新闻学的话,基本上不用看传播学的书,考传播学也基本上不需要看新闻学的书,但是往年有考过一两道传播学的知识,所以我建议还是看一本传播学教程,有个大致的印象,虽然最近三年都没有考过传播学的内容了,但是最好还是看一下。全年以及全天的时间安排去年一年我的学习节奏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份到6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过基础教材,保持着一周一本的样子,刚开始看会比较慢,但是慢慢地你的储备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看书就自然快很多。这个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学习,最开始是在图书馆二楼,后来又去四楼五楼……因为我有一个特别烦躁的毛病就是,学习的时候不太喜欢旁边电脑鼠标声,我当时特别抑郁,其实鼠标声也不是很大,但是我每次听到就是静不下心来,老在想他怎么老在点,看书不好吗?戴耳塞吧,又不太习惯,所以就试图找那种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学习。如果学弟学妹们有和我的情况相似的,没有最好,但是如果有的话,我特别想告诉你,你不是唯一一个有那种感觉的,别怕,只要找一个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就好。(我当时真的特别自责,以前大一大二学习的时候,完全无视鼠标声,但是就是考研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就听到了,然后摆脱不了)这个阶段,我每周四休息,因为周四有课,所以就趁机安慰自己要利用这一天休息,可以躺在床上看电影,可以啥也不干就闭着眼睛,更可以出门大餐一顿。我考研后期,没半个月都要一个人出去吃一顿海底捞,哈哈哈,海底捞的服务特别好,然后吃了一顿后,心情就会变好很多哈哈哈。然后这个阶段,我的作息如下:第二阶段是7月到8月,这个阶段由于我们学校图书馆因装修闭馆了,我又不太想去自习室,就和一位苏大的高中同学相约在上财图书馆,也就是我另外一个高中同学那学习。我和苏大的高中同学考研,上财的那位不考,于是我俩就基本一起学习了。这个阶段,我主要是主攻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加做专业课笔记,这个阶段我的作息时间是:这个阶段我过得应该算是比较充实的吧,每周学6天,每周六晚上上财的那个同学带我俩出去吃大餐,周日早上睡懒觉,下午再去图书馆学习。真的要非常感谢这两位朋友,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不那么难熬甚至有点愉快的暑期。第三个阶段是,九月份开学以后,这个时候我重新回到我们学校图书馆,来到了7层,7层真心是一个考研专用的楼层,每天在7层学习的同学80%都是考研的,因而每天跟他们一起学习,虽然互不认识,但是至少从心里面会觉得有人在跟你一起战斗,没那么孤单了。我特别庆幸后期这段时间来到7层,因为认识了几位同为考研的好朋友,我们有时候水果买多了就会给对方送点,早上看到谁的位子在空着,也会疑惑咦今天这个同学咋还没来啊?总之,很多时候让我有一种高三自习课的感觉。然后还有一些看着眼熟,碰面会打招呼的同学。我其实特别想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考哪个学校,但是话到嘴边却始终开不了口。这段时间的作息时间是:9月份以后,我就搬到新宿舍了,新宿舍里的同学是我大二时体育课上认识的朋友,后来听说他们宿舍有空床位,而且比较安静,就搬过来了。嗯,新宿舍真的非常好,我有两个同要考研的室友,还有一位在实习,早出晚归,回来后也会安安静静地戴耳机看剧,我能考上北大,绝对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宿舍!每天早上我们三个轮流起床,根本不用担心会起不来,因为其他人都那么早早地就起了,你怎么好意思再赖床呢?然后晚上回到宿舍,我也很愿意跟他们交流,探讨学习问题之余也愿意跟他们互侃。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了,这个阶段我学习的重点是专业课和政治,专业课9月份以后我基本上很少看教材了,因为前期你已经把基础知识打牢了,这个阶段你需要多补充一些新闻学前沿,学界、业界关注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看学院老师论文和期刊。北大新传院新闻系的老师不多,老师们发表的论文也不是很多,在知网上应该都能搜到,主要关注程曼丽老师、王维佳老师、吕艺老师、陆绍阳老师等,以及像胡泳老师、谢新洲老师等虽然不是新闻系的,但是最好也关注一下。当然,还要关注其他高校的比较知名的一些老师,如陈力丹老师、彭兰老师、喻国明老师、张志安老师、胡翼青老师等等,把这些老师近两年发表的论文都看一遍,主要学习他们的新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由于我们学校二层摆放了许多新传类的期刊,所以我从9月份以后到考前两周就一直在看期刊,看期刊的目的是除了了解学界、业界目前关注的点以外,还是要学习老师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我看了好几种期刊吧,觉得最有用的应该是以下几种:《新闻与写作》,首推这本期刊,我几乎看完了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的每一期每一篇论文,为啥呢?因为我发现《新闻与写作》里发表的论文,质量都挺高的,而且语言很适合答题,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论文里观点整理整理,变成自己的语言。《新闻记者》,这本也很好,我也几乎每期都看了。《新闻战线》,这本是人民日报社主编的,里面的论文的语言不是很学术化,但是通过看这个你能知道业界最近在关注什么。《青年记者》这本也不错,可以看看。《国际新闻界》我觉得这本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里面发表的论文研究的对象有点高深,而且多是实证研究,不太适合答题,所以我看的就少。《新闻大学》复旦主编的,可以看下。《新闻与传播》这本也不错,但是里面论文每篇都很长很长,我觉得看起来比较费劲。总之,第三个阶段,我的专业课主要就是看期刊,整理专题,以及背诵之前整理的笔记。这个阶段也要注重政治了,政治就是踏踏实实地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过两遍以上我觉得就差不多OK了。然后做真题找找感觉。主观题的内容可以交给后两个月,背那个背诵版小册子以及肖四。一些碎碎念(1)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候,我建议,我个人的建议哈,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最接近的,为啥呢,因为假如你选的并非是你想去的学校想学的内容,那么你到后期肯定会不断地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最想选择的。当然很多同学也有自己的考虑,这都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的,但是就我而言,我选的学校和专业就是我最想去的,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坚定以后考研究生一定要考北大新闻学,当时我已经意识到北大新闻学招的人,当时每年招3个,但是我这一年,学硕缩招,只招2个。我有过否定自己,但是更多时候还是庆幸自己没有因难屈就。事实也是这样,只要你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且有为之很用心很用心,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所以,加油鸭!!(2)考研的过程中,失眠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你选择了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乐观的人也会在睡前不由自主地思考,想得越多,就越不容易入睡。我3月份到6月份期间,经常夜里失眠,其实宿舍很安静,但是我就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有时候失眠到夜里2、3点,我记得有一次我非常焦虑,甚至一夜未睡,当时我实在很难受,就给好朋友编辑了一条消息,讲一讲我最近的感受,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就感觉舒坦多了,因为至少有一个人知道你的心事,并且会用他的方式安慰你。我觉得挺好。所以,假如在考研过程中,负能量积攒太多,就多跟好朋友聊聊天吧,也可以跟家人聊聊,真的,聊完天,你会觉得舒服很多。(3)很多学弟学妹们都在纠结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比较合适,担心自己准备过早或过晚,现在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最好还是尽早准备吧,因为往后每年考研的竞争程度只会越来越大,你准备得不充分的话,是很容易就成为“天选之灰”的,但是也不易过早,一般大三下期开始准备就OK,暑假之前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之中。当然到后期你肯定会有几个情绪的爆发点,这是很正常的,真的,你要相信每个考上的师哥师姐都是那样经历过来的,他们也会焦虑,也会感到孤单,甚至有考研前一天不想去考的,这些都太正常不过了,就比如我,10月份有一次心态崩了,早上还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但是到了之后,怎么也看不进去书,就买了当天中午回家的车票,但是只在家待了两个白天,第二天夜里就坐车回北京了。所以说,心态崩真的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把自己搞得很疲惫,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致谢“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每次我心情低落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戴上耳机听听这首歌,然后不断地反问自己到底要不要考北大?如果还要考的话,我是不是已经拼尽全力了?如果没有,那么还有什么借口言人间不值得?《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有句话对我准备考研的过程影响很大,“大多数人的青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往后的几十年重复着自己做的事情,重复着所思所想”。真的是这样,人的这一生一定要为自己活一次,而于我而言,去北大读书就是我青春时代里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必定要竭尽所能。从18年3月7日我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开始,到19年3月26日得知已被北大拟录取,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酸与寂寞了,这一年我放弃了很多事情,每天从清晨到夜晚,从宿舍到图书馆,几乎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其他事情,但是我也很庆幸身边还有一群默默陪伴着我的人,在我最漆黑无助的时光里,给我打气,为我加油,让我有动力能坚持到最后。我还记得出成绩前的那两天,我的高中死党们怕我极度焦虑,就带着我一起出去溜达,转移注意力,陪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真的要非常感谢我的妈妈,我的大舅,他们作为我的亲人,一直信任我,支持我。感谢我大学的老师同学,感谢我的室友们,感谢高中的死党,感谢我的“葬爱家族”,感谢17年考上北大新闻学的丁师兄在我考研过程中对我的耐心指导,感谢所有支持过我、鼓励过我的亲友们!~真的,你们对我的帮助,我都一一记在心里了。真诚地祝福大家都能有一个光明美好的锦绣前程。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混搭帮

深度解析新闻与传播专硕(MJC)!为什么那么多考研党跨考新传?

提到新闻与传播,你脑海里最先想到什么?是央视、人民日报这类耳熟能详的新闻媒体,还是记者、主持人这样专业性强的职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与传播的界限并不局限于此。虚拟社交,网络购物,影视作品,流量明星,企业危机……甚至 2020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能和新闻与传播的相关理论产生联系,而且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我们需要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来感受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而生活中处处都有传播的影子,在新闻源主体已下沉的今天,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新闻传播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作为和社会发展最密切的文科专业之一,新闻与传播专硕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实现名校梦的重要途径,还是跨考生最后一次选择专业的“白月光”。加上不考数学,自然成为众多普通本科院校出身的考生圆梦 985、211 的热门选择。今天,宗师君就从专业概况,分数线,就业分析,择校建议,复习建议等五个方面为你解读“新闻与传播”这一考研热门专业。Part 1 新闻与传播专业概况1. 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简称 MJC(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代码为 055200。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业界对有一定理论水平且有较强实务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新闻与传播正是适应这一趋势,在 2011 年才首度开设的专业硕士学位,2015 年大增了一批院校,2019 又再次大面积增加,截止目前,我国共有 168 所院校招收该专业。2. 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与传播的区别(1)专业设置新闻传播学也就是我们新传考研里面统称的“学硕”,即“学术型硕士”。作为一级学科,它也属于文学类。根据院校的不同,在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又设置了若干不同的二级专业,其中大部分院校会设置:“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但还包括:“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编辑出版学,传媒经济学,网络与新媒”等。而新闻与传播,是我们常说到的“专硕”,英文缩写是MJC,和“学术型硕士”相比,只有新闻与传播(MJC)这一个专业学位,但研究方向比较多,不同院校不同,比如:健康传播,国际传播,华夏传播等。(2)培养目标和方式新闻传播学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新闻与传播专硕: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在培养方面,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突出新闻与传播导向,采取双导师制(学校、媒体各一名导师),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实务能力。但随着专硕培养模式日趋成熟,许多学校学硕与专硕的课程重合度越来越高,导师也是横跨两种专业类型供学生选择,但不同学校的培养方式还是存在一定差别,建议大家根据院校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3)学制学硕:通常来说学制为3 年,但不同院校也有所不同,例如东北财经大学的学硕为 2.5 年制。原则上每年学费不超过 8000 元。专硕:通常来说学制为2 年,也有个别院校是3年(比如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等),近年来,越来越多院校的专硕学制由 2 年改为 3 年(比如兰州大学 MJC 近期据说 21 级将改为 3 年制)。学制和培养计划是挂钩的,随着专业内容的不断细分和社会对新传专硕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专硕延长学制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培养更加全面的实践人才。当然很多同学选择报考专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专硕培养的时间要少一年,能够早一点出来工作。所以在择校的时候也要将学制考虑在内。(4)学费与奖助机制学硕:原则上每年学费不超过 8000 元,个别院校会有所差异(比如厦门大学的学硕和专硕学费都是 11000/年)专硕: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来说,一般是 1~3 万元不等(一些合作办学的方向会更高一些)。在奖助机制上,学硕和专硕都设有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奖励机制,不同院校机制不同(有等级制和全覆盖两种),并且都可享受国家发放的每年不低于 6000 的助学金(按月发放,一年发放 10 个月)。 (5)读博方式 学硕:可通过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直博或硕博连读。专硕: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有读博意愿需要参加目标院校的统一考试。(6)调剂学硕可以选择调剂到专硕,但专硕不能调到学硕。3.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1)政治2)英语二(部分院校的专硕是英语一,比如新疆大学,贵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等)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专业课考察虽然,所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专业课代码都统称为 334 和 440,并且 2011 年教育部也制定了考试大纲。但新闻与传播专硕并不是全国统考,而是各院校自主命题(一般院校会制定自己的考研大纲),所以不同院校真题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有的院校不考察实务(新闻消息,评论和策划),有的院校会考察史论(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选择好院校后对真题和参考书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Part 2 国家线与热门高校分数线概况关于分数线——国家线、校线、院线傻傻分不清楚?(可参考宗师考研往期推文:盘点 34 所自主划线院校的考研难度!瞧瞧你的梦校属于哪一档?)提前给大家普及一下:国家线面向全部考生,是考研的基本及格线(分 A 区和 B 区),校线高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34 所可以自由发挥,比国家线低都是可以的,其他高校必须以国家线为准,不能低于国家线)。过了校线的考生可以进行校内调剂,院线则是新传院制定的最终复试线(有的高校校线和院线为一条线,部分高校院线会比校线高)。1. 国家线自设立并开始招生(2011 年)以来,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分数线都稳居国家线榜首,和新闻传播学学硕(文学线)基本持平,不同年份以 5 分的差距上下波动,但整体还算稳定。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 A 区和 B 区的概念,由于地域、经济、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研究生考试国家线按照高校所在省份,分为两条线,一个叫一区线,一个叫二区线,又称为 A 区线和 B 区线。A 区线高于 B 区线,往往高 10 分左右。【A 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 21 省(市)。【B 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0 省(区)。一般来说,报考的学校位于哪个地区,该院校就执行该地区的分数线,但有 4 个学校比较例外,他们位于 A 区却执行 B 区的国家线。包括湖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大学(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藏民族大学(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其中湖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是有招收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且最近两年都有调剂名额。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国家线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仅仅是作为一个考研的及格线。近年来,除了 34 所拥有自主划线资格的院校外,其他执行国家线的普通院校也会根据报考人数和整体分数排名确定最终的复试院校线和名单,所以过了国家线只是代表你有调剂资格,并不一定能够进复试。因为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最终录取名额又是基本稳定的,而且随着考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每年高分段考生越来越多,复试线自然“水涨船高”。2. 热门高校复试线分析注:本图仅为 2020 部分 34 所新传校线,实际复试线还会在报考和排名的基础上多几分。从最近几年热门院校的复试线来看,整体涨幅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 985 高校,还是 211 高校,2020 年的复试分数线平均分普遍为近几年最高。其中,985 高校的涨幅要远远高于 211 高校。今年还有部分院校的 MJC 分数线突破了 400 大关。比如中南大学(400),陕西师范大学(402),南京师范大学(401)。过去我们觉得总分达到 370 以上,超过国家线 20 多分就算高分了,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380 分可能都只能算是部分院校考生的平均水平,当然个别院校专业课给分太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也反映出新传考研愈发严峻的现实环境。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各大院校也在不断提高考生录取门槛,可以说和以前相比,如今想要报考名牌院校,压力和难度都变得更大了。3. 就业前景新闻与传播专硕毕业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的就业方向:① 传统媒体行业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② 互联网行业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对新闻与传播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能够进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网易,百度这类互联网大厂也成为新传专业研究生的理想选择。③广告公关行业广告和公关活动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并伴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习内容涵盖了传播,新闻,广告方面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生,会更受到广告和公关公司的重点青睐。④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有志于考公和考编的同学来说,研究生学历肯定更有优势,而新传硕士可以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Part 3 择校建议1. 整体概况2019 年 5 月 24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 2018 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就新传方向来看: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撤销了新闻传播学(学硕),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新增了新闻与传播硕士(即 MJC),江苏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学硕)。根据最后的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 184 所院校在招收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其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开设院校为 165 所。2. 推荐院校名校梯队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历年分数线,招生人数以及真题考察情况,对 34 所自主划线和部分 211 院校的梯队排序和推荐如下:第一梯队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推荐理由:清北不管是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来说都是国内的 TOP2 高校,暨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则是分别有刘涛老师和喻国明院长坐镇,名师效应带来热度上涨。浙大也在今年重磅引援了复旦的黄旦教授,加上地处杭州,值得位列第一梯队。华科则是因为学科排名第三,近年来专硕划线已经到了 390(单科线更是划到了 70/115)。当然以上院校真题的考察范围非常广,试题难度较大,招生人数有限,复试线年年飙升,不建议一般的同学轻易尝试,不然很容易成炮灰。推荐指数:★★★注:2020 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首次招收全日制考生(之前专硕都只招非全的),而在今年的五月份,清华官宣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如果想圆梦清华,能力又强的考生可以早点做好准备!第二梯队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推荐理由:专业实力排名靠前、师资队伍强,地理位置好,传媒资源十分丰富。人大,中传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唯一的两所 A+院校,而其他院校在学科实力强大的同时,还地处北上广或者发达省的省会城市,对以后的就业发展有很大优势。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自学能力较好,想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报考。推荐指数:★★★★第三梯队推荐院校: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推荐理由:老牌 985 名校和学科实力较强的 211,招生人数比较稳定,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报考人数相对学校实力并不算太多。推荐本科一般,有决心考研且想冲名校的同学报考。注:南开新传只招非应届生,一般要求有一年工作经验。推荐指数:★★★★★第四梯队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推荐理由:偏理工科强校,专业实力一般,考试题目难度也不大,每年的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不是很多,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兰州大学这几年都有调剂名额,北京体育大学的新传因为主要以体育新闻为主,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目前每年都有一定的调剂名额。适合跨专业(特别是理工科)想考名校但是没有专业基础、起步较晚的同学。推荐指数:★★★★宝藏双非除了上面我们推荐的 985、211 高校,其实新闻与传播专硕还有很多双非院校(非 985、211)。其学科实力很强,地理位置也不错,性价比很高,当然近些年来的报考热度也不断攀升,如果不是非名校不读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第一梯队推荐院校:浙江传媒学院、深圳大学、河北大学推荐理由:“北有北广,南有浙广”,浙传称得上是南方的“小中传”。学科实力不用多说,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西子湖畔杭州),招生数量大(每年百人以上),但竞争也不小哦!深圳大学在全国排名已经上升到第 73 名了,超过了一部分 211 大学。甚至挺进了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 500 名,逐年上升,势头始终很猛,当然现在新传的报考人数也是逐年上升,竞争激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属于 B 级,且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地理位置上又靠近雄安新区。推荐指数:★★★第二梯队推荐院校:西南政法大学、汕头大学、华侨大学推荐理由:西政的新闻传播学科在第四次评估中为“C+”,学科等级在西南地区仅次于川大,与同处重庆的 985 高校重庆大学一样,并于 2018 年获得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汕头大学和华侨大学的学科实力和教学资源都很不错,而且有较多对外交流的项目。其中汕头大学 19 年才开始招收专硕,到 2020 年都还有调剂名额,说明报考人数还不是太多!推荐指数:★★★★第三梯队推荐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推荐理由:天师和北印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学科等级都为 C+,如果想选择一个京津冀地区竞争压力不那么大的学校,这两个都是不错的选择。东北财经和上海师范区位因素都具有优势,一个在滨海城市大连,一个在上海,专硕参考书比较少,真题也偏基础容易,招生人数可观。其中上海师范 19 年专硕第一年招生,最开始的三年都算是报考黄金期,求稳又想去大城市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安徽师范的学科评估为 B-,师资力量和研究方向都很不错。推荐指数:★★★★★非全推荐 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有很大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时均能拿到两证,和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随着非全学历的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非全日制,特别是名校的非全成为很多在职的学生的理想选择。在此推荐几所值得考虑的,招收新传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高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推荐理由:以上都是 985 名校,日常上课、活动都是和全日制一起的。重点推荐华中科技大学,华科新传院单独出资为非全研究生设置了一到三等奖学金,第一学年结束后,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和校内外实践情况申请各类奖学金。3. 考虑因素对于考研的人来说,有时候“选择会比努力更重要”,对于刚刚决定备考新传的同学来说,如何选择院校成为了最头疼的事情,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大家的困惑提供解决建议:(1)个人兴趣考研是场持久战,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院校都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影响你是否能够坚持到最后。既然决定了要备考新闻与传播,第一步则是选择你喜欢的城市和院校,两者最好能够相匹配,因为兴趣可能是你坚持考研的最大动力之一。而且上岸了还要待 2 到 3 年,甚至以后会在当地就业,部分同学有名校情结,有的可能只是想提升学历,所以建议认定自己喜欢的学校,确定明确的方向后,不要受到他人的影响。(2)个人优劣势分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比如有的同学英语比较好,那就选比较看重外语水平的院校,比如上外,北外等;有的同学专业课基础比较好,那可以选择专业课难度更大的名校。虽然对于大部分统考生来说,考研可能是提升学历出身的第二次“高考”,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情况也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找到自己喜欢的院校的同时也要自测自己当前以及以后的水平能否真正和这所学校产生联系。(3)地理位置与未来规划第一点我们就提到了城市这一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因为读研除了需要做学术研究,还会以学校和城市为起点积累各种人脉关系,社会资源,这对于自己日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新闻与传播这一专业,对传媒资源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选择“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不仅传统媒体扎堆还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这对以后的实习和就业选择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生活成本也比较高。(4)真题类型和备考难度参考书和真题的分析应该是在几个备选学校里面进行合理对比,参考书数量多不多?考察的题目是固定还是灵活?备考资料是否好找?当然复习备考的难度值得考虑,但是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因为没有最“适合”,只有不断“磨合”,既然选定了一个方向,就边走边调整,行动起来,无论目标是难还是易,脚踏实地肯定是必须的。Part 4 复习建议和参考用书1. 科目规划① 英语单词:考研词汇背诵(扇贝单词或者墨墨 APP)阅读:阅读真题解析,技巧方法论总结作文:语料背诵与模拟写作练习翻译,新题型和完型:历年真题练习② 政治选择题:(肖秀荣 1000 题)练习+错题总结论述题:肖四,肖八背诵时政热点:后期看机构的内容总结③ 专业课1)基础知识要打牢(理解内容+熟悉考点)书目: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李良荣《新闻学概论》2)拓展书目可选读(开拓视野+积累观点)书目:刘海龙《范式与流派》、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和《新媒体用户研究》、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3)热点话题多思考(行业热点+学界前沿)公众号:全媒派,知著网,刺猬公社等4)输出知识很重要(日常练习+全真模拟)背诵记忆是重要的输入方式,这在前期非常重要,但是后期如果不进行输出练习,很难达到最好效果,特别是新传的专业课一般题量都比较大,如何能在三小时内写完写好,需要自己把握好时间,所以提前模拟十分必要!2. 时间安排前期:3~5 月择校与资料收集;真题分析:目标院校专业参考书过一遍;英语单词开始背诵积累,打好语法基础。中期:6~8 月目标院校专业课第 1~2 轮背诵;英语阅读练习和作文语料积累;政治所以知识点过一遍,1000 题一刷。后期:9~10月政治 1000 题二刷;英语作文背诵+写作输出练习;专业课输出练习(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冲刺期:11~12月专业课模拟;英语模拟;政治论述题背诵和练习。最后,希望决定考研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光”,并朝着梦想的方向坚持到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高分上岸,一战成硕!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譬犹狗马

北大考研成绩公布,还上了“热搜”,总分389分就能排第一?

北大考研成绩在2月22日进行了公布,都说“好饭不怕晚”,在所有大学里,2月22号公布成绩确实算比较晚的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查到满意的成绩。北京大学研究生网成绩公布通知截止公布成绩以来,,能够上热搜榜的大学不是很多,而北京大学却是其中一个,原因我想没有别的,只因为“神仙打架”,分数实在是有点高,那么,这些“学霸”们的成绩到底有多高呢?“北大考研成绩”热搜榜下面,一起去看看同学们晒出的成绩吧看到这些成绩以后,相信不少同学都会觉得自己多半考了一个“假研究生”,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自己真的是有点“飘了”,竟然有勇气点开这个热搜。总分416分的“学霸”率先登场,他自己奔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去了。除了416分,报考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还有410分,423分……这都是些什么“神仙分数”啊!400+对于报考北京大学的同学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特别是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不过,对于有些专业来说,却不见得都能够考400+的成绩,因为这些专业,都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数学,无论是数学一还是数学二,数学三,想考高分确实不容易。比如,下面这位同学。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考研成绩总分是389分,这在其它专业动辄就400+的成绩里面,绝对不是一个高分。但是,我们再看他的排名,没有错,排第一名,389分,就可以排第一名。主要就是因为,这位同学报考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硕,必须考数学一,数学一在2020年还能够考120分,绝对属于高分。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位同学的专业课成绩是116分,对于其它动辄就140+的专业课成绩来说,也不算高。但是,依旧能够排第一,说明专业课确实也很难,不像其它偏文科类的专业课,更注重背诵多一些。比如,下面这位同学,总分407分,也是所报考专业的第一名。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所有考试科目中,没有数学,而是两门专业课,并且,这两门专业课都是偏文科类的课程。除了这位同学,再看下面这位同学,同样400+的高分,情况跟前面同学差不多,依旧是不考数学,只有两门专业课。414分的高分还排在第2名,真可谓是“神仙打架”,名不虚传。为什么有些专业389就可以排第一?有些专业388分还很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考数学的理工科专业来说,能够考到400分以上的成绩非常难,别说400+,就是390分以上,也非常不容易。所以,每年的理工学专业的国家线也要低一些,最近几年都维持在280分以下。而对于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来说,考400+虽然也不容易,但是,确实要多一些,这也造成了这些专业考研竞争非常激烈。比如,下面这位同学,考研总分388分的高分,报考光华管理,他都觉得有点悬,怕进不了复试。除了考研竞争激烈外,国家线也是水涨船高,比如,2019年文学类的国家线高达355分,工学只有270分,对比悬殊。一些关于研究生报考的建议所以说,在我们选择考研专业,特别是“跨专业”考研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虽然有些专业不考数学,但是,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很高。而有些专业考数学,看似很难,但是,国家线却很低,280以上,或许就有学可上。这是一个舍与得之间的权衡。考研报考北京大学的同学值得敬佩最后,想说的是,在考研时,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这种顶级大学的同学,都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尊敬的。因为,他们需要很大的勇气,首先不说考试难度如何,这些大学,光每年的保研率就高到吓人,很多研究生都是通过免试进入读研的。所以说,能够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的同学,非常难,可能比高考也容易不了多少。所以,真心希望这些同学都能够进入复试,祝他们复试顺利,成功上岸。如果不幸没有进入复试,也没有关系,不是大家不优秀,而是“神仙打架”,竞争太激烈,不过,也不用太难过,以大家的初试成绩,依旧可以调剂一个非常不错的大学,圆自己的研究生梦。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对于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神识

2019北大推免研究生名单公布,没有一个清华学生,你知道原因吗?

本科毕业现在找工作是越来越难,所以从提高学历文凭来说。读研究生都是不错的选择。按照现在读研究生的途径来说,大致有两类:1、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2、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推免,保送就读研究生。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尤其是高考失利的同学来说,北京大学一直都是大家梦想中的高校。即使本科未能到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也会想方设法去读。近日北京大学就公布了2019年通过推免资格名单。其中共计3322名优秀学子进入拟推选名单,硕士生畏2174名,博士生为1148名。通过对推免生本科高校分析,95%都是来自于双一流高校。主要来源为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对具体推免名单我们来分析下:第一名,北京大学,推免人数总计1092;第二名山东大学,推免人数合计106名;第三名武汉大学推免人数合计100名。在整个推免名单中,居然没有一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让人匪夷所思。那北京大学是不欢迎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对北京大学不屑一顾?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客观全面分析,在北京大学的2019年推免名单中,为什么没有一名清华大学学生。一、清华大学毕业生情况以公布的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表来看,本科毕业人数为3239人,其中继续深造为2370.在2370深造人数中,选择出国出境的就达到了796人,国内深造的为1574.在选择国内深造中的1574人中,由于绝大部分都是选择硕博直读形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保送的问题。二、学科分析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学科分布上会有所不同,清华大学偏工程、技术、应用,而北京大学偏理论、科学。这在2019高考招生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400余人,理工类考生占比77.3%,文史类考生占比8.9%,艺术类考生占比6.6%,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2%。而北京大学数据显示:理工类考生占比58.3%,文史类考生占比31.6%,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10.1%。这种偏工程、技术更强调实验的连续性,在同样都是顶尖大学下,清华大学换到北京大学做实验,就无法更好地开展下去了。三、文化影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注重实干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清华精神的突出特色,在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中都有突出的体现。更多的具备了理工科思维。北京大学呢?在教育部核准颁发的《北京大学章程》中,对于北京大学精神高度的概括了: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对比清华大学精神与北京大学精神。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北大更强调精神层面的自由,清华更讲究行动。所以在不同文化熏陶下,要在接受新思维,可能对于清华大学学生来说也是比较痛苦的。估计这也是清华大学不选择北京大学作为求学第一选择的原因之一吧。写在最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国内高校第一梯队,从开创之际起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竞争关系。希望有一天,北大学生与清华学生能够真正的互通有无,最新实现学术自由,发挥两所大学最顶级智力资源。对于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推免名单中,没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你又如何看呢?

隔离墩

考研故事:339分,她幸运考入北京大学,分享这些经验,值得一看

4月26日早上9点,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成都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刘月榜上有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临床医学(内科学)专硕拟录取,她终于把医学梦从嘤鸣湖畔做到未名湖畔。你好,北大339分,看到初试分数,刘月心凉了半截,“可能无缘北大了。”参考往年北大第一医院录取分数,这个分数悬在线上。她甚至做好“二战”的准备了,“就是想上北大。”从决定考北大那天起,刘月的目标就很明确。“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三次、四次。”一天正在午睡的刘月接到一个电话,看来电显示的“北京”,她一下精神了。对方称自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老师,由于刘月的分数过了校线,没过院线,需要进行院内一调。问刘月是否愿意从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调剂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设有6个学院(部),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和14家教学医院。其中,首钢医院是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学院。一时间,激动、兴奋的心情全都涌上来,刘月感觉自己离北大更近了。有了复试的机会,刘月整个人都绷紧了。她详细了解了复试考察各项占比,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21日,她带着满心希冀飞往北京参加复试。23号,提交材料、体检;27号上午笔试,下午面试。6天时间,她在忐忑、紧张、自我鼓励中度过。面试当天,她非常紧张,甚至一开始,说话都带有颤音。深呼吸、冷静……她暗示自己快速调节好情绪。4月26日,看到北京大学的拟录取名单,她对燕园的期待终于从无数个梦境中走进现实。看着电脑上拟录取的界面,她默默说了一句:“你好,北大。”目标坚定:考研大一还没开学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考研!从高中走进大学,这个没离开过家的女生有些手忙脚乱。生活得自理,学习要自觉。专业课程满,她又加入了班主任刘冰花的实验室,跟着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面的研究。课余时间,她大多在实验室、自习室度过。刘月的努力班主任刘冰花都看在眼里。“她言行合一,说考研就在大一开始朝着目标努力。” 医学专业是五年制教育,大学期间,刘月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20%。大四时,她主动请缨当班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刘老师对她赞不绝口:“这个孩子做事特别认真,把班上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和设计也完成得很出色。”从大四上学期起,刘月开始紧张的备考。去年2月,她开始“扎根”图书馆,每天7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看书。“临床医学是统考,所以没怎么费心看学校。”她估算多久能看完一本书,配套专业课视频,每天跟着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西医综合6本书超过600万字,知识点杂,“就像脱了一层皮,经常觉得看不下去,有时候满足于自己学习了一整天的错觉,但仔细回忆一天,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备考,焦躁、又强迫自己看下去的情绪始终萦绕着她。燕园情结一次偶然,刘月看到一家教育平台的试听课程。课程配套的是英文原版书,通过引导学员对一些哲学大问题进行思辨分析,学会思考。试听结束后,刘月发现从一味死记硬背,到开始思考为什么,收获新知成了一种乐趣。“线上的老师知识广博、品行高雅,让我心生向往”。她萌生了一个北大梦。决定考北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月纠结了几个月。但她始终相信“我只要足够优秀就一定可以。”她把北大初试、复试分析个透彻,再到评估自身能力后,7月她终于下定决心:考北大!背着沉甸甸的梦想,她一边进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实习,一边准备考研。科室最忙的时候,她一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时间紧、内容多,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秘笈”:从大框架看向细致,循环往复。第一遍大致了解书本内容,第二遍寻找自己的知识盲区,根据重难点,不断地重复记忆。后期,她一边实行题海战术,一边利用在医院实习的机会,将书本的知识和临床病症联系到一起理解。特别是看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时,刘月看得一知半解,很头疼。正好她被轮转到呼吸科实习,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具化成眼前的临床病症,一些困惑也得以渐渐消解。“我不是一个学霸。”考上北大后许多人称刘月为“学霸”。可刘月却认为“‘是个努力的人’这个描述最合适我了。”她很满足于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她说,“开开心心地学习,不是很好吗?”尘埃落定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憧憬未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到了更大的舞台,自己更要学习,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来源:来源:成都大学新闻网 编辑:邓嘉琦 卢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