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大社工MSW考研经验分享拟录取名单出来以后,我的考研之路也算告一段落,一路走来有过痛苦彷徨,也时常处在崩溃的边缘,但也收获了感动与成功。现在想把这些经历感悟写出来,同时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有用。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和人口所招社工专硕。然后我思考过后选择考社会学系传统方向。我就大致分享一下我感悟比较深的科目的经验吧。先谈谈英语,北大考英语一,然后可以选择现在比较火的老师的辅导书和网课听,我自己选择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和唐迟的视频。然后刷历年的真题,早几年的真题可以放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刷,后面几年比较新的题就放在中后期的时候刷一刷。刷完真题过后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同的题目,分散在各个不同年份的真题卷里面。然后真题里面主要是做阅读,大家都知道英语是得阅读者的天下,阅读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但是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做,每天两篇足够了,多了反而没有效果,还白白浪费了真题。背单词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过我建议可以将背单词的APP和考研的单词书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好很多。再一个是可以将细碎的知识点或者记不牢的比较难的单词用小本子记下来,平时可以随身带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我们高中的老师就教过这个方法很有用的。听视频做好笔记切记要做好笔记,不然视频的精髓往往没有把握住。作文用的高分写作,可以看看人家的好的作文借鉴一下,然后一定要拿笔自己去写,仅仅套用模板是拿不了高分的,要学会总结出自己模板,独一无二的那种。政治的分数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的分数了,推荐石磊的视频,然后还有各种被推烂了的老师包括蒋中挺,徐涛、肖秀荣等等。紧跟着大部队走基本没多大问题。通过看不同老师的视频可以看看有哪些知识点是所以老师都在强调的,但是还是以肖八肖四为主。专业课方面北大社工没有官方参考书,网上比较火的,常推荐的几本书是要看的。别的我也不是很懂,所以复习专业课可以选择报班,专门的专业课辅导机构了解的肯定比我们自己摸索来的直接、全面(顺带提一下,我报的是爱考宝典的在线一对一辅导班,除了老师在线讲课以外,还会有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具体给我讲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安排)。另外我看了这两年的试题还是比较灵活的,实务中的统计和社会调查的分量好像比以往多了一些。今年的实务选择题当中也有统计的知识,还有简答也有设计调查方法,所以专业课一定不能懈怠。推荐一些我看的书社会学概论2,社会工作概论 3.社工导论 4.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行政 5.社会研究方法 6.社会统计学 7.相关的热门的话题和社工的相关专题总体来说,书还是比较多,一轮下来可能前面的就忘了,可以两本书一起看,这样一轮周期会短些。统计学是有时间就看看,刷点例题,真题中的统计学都还算简单,不会很难,书上的例题很重要。大多数统计学可能是书上例题转化来的。另外就是看到一些知识点,如果你觉得这个可能考名词解释,然后每本书当中的解释可能会不同,答题的时候要体现专业性,完整性那么最好把书看完后整理成自己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也是一样,尽量的从多个方面角度去思考,答题时候思路要清晰,自然写的充实而且有条理。同时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去关注那些社工方面的热门话题。答专业课大题也要尽量逻辑清晰有层次感,这些如果报了辅导班老师会给你一再强调的,有些人虽达到了关键点,但逻辑不过清晰严谨也很难得高分。复试就比较看重专业素养了,所以平常一定要多看书,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并且动手写一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之类的,帮助会很大。最后,考研不易,希望诸位能尽早下定决心拼出一条血路,做好万全的准备面对这一路上各种心理和身体即将遭受的磨练。另外就是找对方法,坚持不懈,成功上岸。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分享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关注公中号:致硕考研社会工作硕士点北京大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学(女性学、社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复试内容:1、英语听力:按照学校要求,在复试阶段进行外语听力测试,听力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中。2、专业复试:1)复试方式:口试2)复试时间、地点:社会工作硕士:3月28日上午10:30地点: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65会议室(267会议室等候)3)复试程序:请提前20分钟到社会学系等候会议室签到,并抽取序号,考生将按照序号依次参加复试。3、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标准为每人100元(请于复试前提交到社会学系财务室)。录取办法:1、初取以考生的加权总成绩名次为准。2、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3、总成绩核算办法: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听力成绩满分为3分。总成绩=初试4门总成绩*70%/5+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满分3分)。前期我是背书和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本书我都做了相应的笔记,甚至自己写了本真题及预测,自己用大白纸做的笔记本。到最后临近考试我就只来得及过一过自己做的笔记,以点带面的回顾一下知识点。我是习惯手写,有的同学电子笔记也挺好的,看自己习惯。我刚开始大概一天两个章节,一周背一本书,后面一天过五六章,将近小半本,一周差不多背两本。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要求自己背的特别熟重在理解,考前开始第二遍冲刺记忆,那时候效率会特别高。参考书我大概过了两遍,我认为重点的书目或者章节三遍。建议大家背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考试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加上一些关键词和要点去答的题目。我看到绿皮个案工作里面叙事治疗这块内容的时候我没理解,就在网上买了本《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这本书看的很快,看完就懂了。然后我顺带把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叙事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理消化了。强调一点,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很重要。考北大社工需要看的书目是比较多的,大家也不用怕,把大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制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去准备就行。如果自身基础差或者完全是跨专业可以考虑报班辅导,关于辅导班我选择的是致硕口译专业课一对一,选择原因最重要的是最早做北大的辅导班,不管是环境还是机构地址都是我跟家人亲自去考察了最终定下来的,并没有在宣传机构,如果当初不选择辅导,我肯定是不可能一年顺利录取,一路走来确实从内心感谢机构的老师和同学们!社工原理有时候学校会考察一些比较细致的知识点,所以看书需要细致一些。社工实务会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一般有计算题和选择题(对我来说这块是专业课里面最难的)专业课,除了要吃透参考书,还需要看看北大老师或者其他社工大佬的论文,尽量多看一些书籍和资料,延伸扩展。其实如果真正的吃透那么十几本参考书也够用了,问题是很多同学并没有复习到位,也无法灵活调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大家看的同样的书考出来的成绩却高的高,低的低。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比之去年增长了37万,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38万人。人数如此众多的情况下,是迄今为止考研最难的一年。有学者猜测,2020年预计将会更高。随着人们对于学历的追求,“考研热”的上升,考研成了一件难度越来越大的事情。对于纯粹追求一个学历的人来说,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专业考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最容易上北大的四个研究生专业,性价比都非常高,选择考的基本都考上了。一、自然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其实一门比较有意思的专业,注重实地考察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利用,偏理科。考研的方向比较多,考研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也是结合自然地理的某一部门进行研究,或结合生态、环境科学、地质等相近学科进行更深入研究。二、社会工作专业许多人可能会对这个专业感到些许陌生,社会工作是一个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帮助案主提高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专业。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专业人员伦理守则,专业理论支撑,专业文化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口的工作就是在社工机构做专业社工,目前在东南沿海比较好一点,发展最好的是香港,月薪上万。有些地区的民政部人事司要求只接受社工硕士,所以考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三、古生物专业古生物专业属于北大元培学院,在2010年还出现过只有一名学生的情况,原因是因为很少人报考。最近几年国内古生物领域读研究生门槛并不高,毕竟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南古所北古所和若干高校都是不错的去向,想学无脊椎和古植物的话显然南古是比北古更好的选择。四、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这个是个偏门学科,下设在北大的教育学院里面,许多同学都是跨考进来的。但学术上是有热点的。而且因为是交叉学科,由于这个特殊性,设立这个学科的部分高校为了接受生源会减低一定难度,比如不用考数学,对于数学渣而言是个稳中有升的考研选择。关于以后的就业,在银行和公务员以及高校行政系统挺吃香的。
昵称:小豆子上岸院校: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报考方向:社会调查与政策评估一、豆有前言“无论你选择高山还是丘陵,只要你想你就可以。”从去年毕业到现在收到PKU录取通知书,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比较懵的状态。没有打鸡血似的励志故事,也不是破釜沉舟的绝地一战。在备考期间,自己依旧“不务正业”,刷剧、涂鸦、拼图、写对联,练练吉他、非洲鼓,也去尝试做黑暗料理,给家里增添些物件,提升一下学习(生活)品质。听说喜欢的一个明星来家乡做活动,自己还放弃了修改无数次的计划表,去追星了。我和大家分享这些貌似和考研不沾边,甚至在一些同学看来是“带歪”的行为,是为了告诉正在备战的考研人——按照自己节奏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我不是一个能“头悬梁、锥刺股”的奋斗型学生,在备考初期经常会被其他考研小伙伴“朝六晚十”的作息吓到,对自身学习能力产生质疑,继而开始焦虑,陷入低落状态。秉着“从哪儿跌倒就换个地儿站起来”的原则,我从“副业”着手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通过这些爱好和活动进行充电。慢慢的,考研也成了和副业差不多的“主业”,我有了区别于其他人但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当学习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就不会觉得压抑或焦虑,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所以屏幕前的你千万不要因为比不上别人的学习强度就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肯定会当炮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复习节奏,任何的考研经验帖都只能是参考,不要照搬成了自己的计划表。二、考研信息多关注研招网,没事儿浏览一下自己报考院校的官网。也可以多关注一些考研公众号、考研辅导名师的微博,下载考研帮等同类APP。对了,我发现只要在某度上搜索过相关信息,下次打开会有考研类的推送,“真·秒啊”~三、资料测评1.政治(按豆·必买度排序)肖秀荣考研政治三件套+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时事与政策+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从暑假开始政治复习的研友建议全买;冲刺的研友酌情购买)徐涛考研政治冲刺小黄书三件套(可以只买冲刺套卷)考研政治1000题及政治80分微信刷题小程序(择其一)刘源泉考研政治临考点睛五套卷(可选)腿姐政治冲刺预测4套卷(可选)还有中公出版的考研政治“10+2”及其他模考卷(性价比一般,题荒者随意)豆评:一般情况下,买肖爷爷的一整套+一个靠谱的微信刷题小程序即可;学有余力的研友可以在冲刺阶段多买一些模拟卷刷题。2.英语对于基础薄弱或时间充足、想系统复习的研友:第一步,多备点词汇。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百词斩或其他单词类APP第二步,挖掘真题。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2000-2019)丁晓钟考研英语真题超精解/考研真相英语一第三步,专项突破。a.阅读+完形高教版考研英语冲刺题源最新外刊阅读30天30篇(英语一)华研外语考研英语完形填空100篇+阅读理解 B节 100篇新东方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PART Bb.作文张剑写作高分突破张国静写作160篇考研英语一王江涛英语一高分写作考前20篇朱伟考研英语一写作考前冲刺小黄书c.模拟卷何凯文绝对考场最后六套题(可能比考研英语难度高一点)张剑黄皮书最后预测五套卷Ps: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咀嚼”真题,当你看真题看厌了,可以做模拟尝个鲜,但别贪多。豆评:对于英语基础较好或英语复习时间较短的研友,做几遍真题,熟悉一下题型,控制阅读写作时间即可。3.专业课专业课主要是看书和研究真题,重在理解和拓宽思路。能记笔记梳理知识脉络是最好,只想日常运转脑瓜也可,但后者不适用于所有研友。“知识是日积月累的,要扎实”,这句话也送给我自己。豆评:专业课考试涉及的书籍真的很多,对社调&政策评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知乎上找到一些干货帖子,包括书籍名称、复习安排等具体细节。新方向真题不多,可能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去找找。四、豆子大法好1.复习进度毕业后,我去杭州、郑州和武汉晃悠了一圈,差不多七月中下旬回到家。磨叽到八月底,才开始清点自己的快递包裹,结果发现从学校寄回家的一箱子书和复习资料不见了。然后又各种买书买卷子,找真题,差不多到九月中旬才又开始。一刷知乎,研友们的高强度学习让我些许焦虑,继而“不务正业”,到十月份才步入正轨。下图是我和知乎研友的进度对比:没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复习基础知识,我的基础和强化阶段其实是重合的。时间紧,任务就会重一些,但好在心态调整好了,后期效率的确比较高。请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及早规划进度。2.复习心态从醉心山水、留恋室外烟火到收心归零、压力陡增,再到坦然面对,迎难而上,这就是我的心态变化。如果研友能保持平常心,不紧不慢地完成每日计划,距离上岸就不远了。最后祝各位研友好运连连,成功上岸!也希望这篇“并不正经严肃”的经验帖能给你们些许帮助。
社会工作并非庙堂中高雅之曲,难于唱和;也非街头巷尾流俗之物,每个人都可以信手拿来。社会工作在理念上是高尚的,在服务行动上是融于民众之中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我们生活左右。这就是社会工作特点之所在,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大家好,我是心理社工师周云骞,从今天开始,我要带着大家进入三年学完心理学、社会学核心课程的第三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是心理学基础12门课程的阶段,为期一年。未来的365天里,我会带大家学习心理学本科生的4年里要学的重要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带大家领略心理学的奥秘。带大家从心灵鸡汤中走出来,带领大家思考,发问。我会把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知识穿插其中。我的愿望不仅是帮助许多抑郁焦虑的朋友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为自己疗伤,而且还想招募更多和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投身到心理社工的事业中来。帮助这些朋友学会自学、学会考试,考取心理硕士和社工硕士,共同实践心理学报国的思想。自媒体是个好东西,草根也能和大咖同台唱戏。在心理这个小众领域,也不乏佼佼者。我入驻头条百度等自媒体有5个月时间了。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许多心理学科班的博士学历的老师、硕士研究生,可能是因为工作和学业的原因,很少有时间更新文章,或是他们的文章不够通俗易懂,他们代表的声音其实是正统和专业的,但是入到自媒体里就成了鸡肋。反而是一些社会上成长出来的自封的心理专家混得如鱼得水。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操纵了大众的口味,使得群众认为他们说的写的心灵鸡汤和人生哲学就是心理学,自媒体里鸡汤泛滥,专家也泛滥,看一点还好,看多了真的让人腻!鸡汤让民众变得不会思考,不会提问。一旦他们接纳了某某专家的“心理学”,就会对传统的心理学产生排斥。这是很不利的。当然也有全盘接受了传统的心理学,对民间的心理学思想嗤之以鼻的专家,但是这类人相对前者还是比较少。我们对传统心理学的认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正所谓厉害的专家千篇一律,真心助人严谨有趣的心理学者真的是万一挑一。所以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用一年时间带大家普及传统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在后面的1年半时间里,我带大家多视野的融合学院心理学和民间心理学。说了那么多的心理学,我们把社工又冷落了一旁。这两个方向,其实是并驾齐驱的。广义上说,社会工作包括了心理咨询,狭义上,社会工作重点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不仅限于心理咨询,还包括生活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家庭治疗、医务服务和社区照顾、社区策划、社区治理等等。社工很重要,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润滑剂,可是又常常被冷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社工,没见过社工长什么样?他们可能认为社工就是免费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认为社工就是喜欢做好事不拿钱的雷锋,稍微懂一点的人可能会认为社工就是拿工资的志愿者。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叫《一次读懂社会工作》,是著名社会学者彭秀良所著。北大的社工教授王思斌为其作序,王思斌称赞该书用通俗、活泼的文字向读者介绍社会工作的知识,讲社会工作的故事,说社会工作之细微,见社会工作之精神,倡社会工作之理想,应该说是开卷有益。确实,该书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用相关热点话题及史实故事勾勒社会工作的整体轮廓,让人一次读懂,是广大社工教研人员与学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城乡基层干部、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一线人员,以及感兴趣的社会大众了解社会工作的普及读物。本书的结构: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社会工作是如何来到中国的社会工作服务由谁来提供农村社会工作:从尘肺病患者的救助与康复说起灾害社会工作:从汶川地震救援和震后重建说起儿童社会工作:从南京二女童被饿死事件说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从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说起青少年社会工作:从一部老电影《少年犯》说起老年社会工作:从付达信为“入狱养老”实施抢劫说起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从李嘉诚基金会的“宁养项目”说起明天开始,我会陆续给大家讲解每个章节,把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普及给大家。希望社会中各领域的领导干部可以加强学习社工知识,理解社工的工作而尊重以避免其陷入多余的伦理困境中。希望同仁们坚持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恪守职业和理念,共同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希望更多的人对社会工作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减少误会和偏见,尊重其作为一个专门助人的职业。但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之下,社工要想得到快速发展是比较艰难的。社工系是很没有油水的系,社工硕士毕业月薪5000,你愿意来当社工吗?小编早就知道了我毕业之后,就是这个待遇,我依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的同学们也是。能坚持下来的,不是因为他们不缺钱,实际上谁都缺钱,但都不是因为钱,因为什么?说不清楚。我想来想去,可能大家都和我一样,喜欢这类不以钱做驱动力的人,喜欢这个充满爱的价值观的职业吧。想从事社工的朋友,或是想从心理咨询行业转到社工领域的朋友,或是希望得到社工帮助的朋友,都可以去图书馆借这本书来看看。
331社会工作原理名词解释:社会化 受助者 生命历程 人在情境中 社会投资 社区发展运动 简答论述:社会工作实践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 什么是参与式发展?其对社区工作的作用 什么是反思性实践,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反思性的体现及其意义 社会工作对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功效437社会工作实务名词解释:累积量表 专业关系 以工代赈 社区康复 内容分析法 内容效度 活动理论 简答: 事后检验和假设检验的区别,以及事后检验的主要缺点 以目标分类的小组简述 个案工作中“心理社会”模式的形成基础Miracle67原理大题中还有一道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关系 实务大题中还有一道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因为无法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被拒绝录用工作,只能依靠领取社会救助生存,社工可以运用哪些介入手法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翻开我的考研日记,思绪万千,有一些话想和你们唠唠。考研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不经历的人不会知道,你必须主动孤独,默默忍受,心中的一个执念在支撑着你,你不得不步履匆匆,不得不蓬头垢面,迎着朝阳,伴着晚霞;一路上,也曾遇见最美的风景。郑州的秋天,没有一个像2019秋天一样安静,下午背书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喜欢在一个巨大的窗户前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郑州的冬天,没有一个像2019冬天一样安静,下雪时我不喜欢撑伞,雪落在身上,眉毛上,最开心。这段经历时痛苦、回忆时美好的时光,想和大家分享的,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日子。8月6号,经历了好几个月的自我斗争,终于决定把目标学校换为人大。人大的题目灵活性还是很强的,这是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原因,但是只要用心准备,方法科学,高分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这么晚换学校心里是非常没底的,但是我不想辜负自己。决定做出以后,参考书全部重新买,群啊、学长学姐、经验贴一个一个自己找,有点辛苦,但是从心底的开心和坚定。还有脚底,那几天走路都带风。2月15号下午出初试成绩,当时我在上海打工,上班不可以玩手机。只能趁上厕所的时间查成绩,成绩刷出来那一刻,我高兴地叫了出来。作为过来人,我深深地知道你们的每一个疑惑,懂你们的无助与害怕。当时自己学校也没有亲学长学姐,好不容易在一个群里联系到一个刚考上的学姐。买完资料以后就再也没理我。所以很希望你们遇到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带路人。关于具体的日程安排,我希望你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照搬我或者任何人的计划。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照搬别人的计划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想法。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时间表,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社工考研一共四科,政治、英语、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各个科目准备开始时间各异,复习特点也各有不同。3月——4月决定学校,买买参考书资料(资料同种类型不建议太多,一本适合自己的足矣,比如单词书:恋恋有词)4月——6月英语:边看朱伟老师单词视领,边背单词,同时紧跟何凯文老师的每日一句。专业课:参考书目广泛阅读,不细读。列出每本书的框架,做到心中有数6月末知道你们有期未考啦。我当时也是把考研放了一放,专心期末考,大三专业课还是很多的。7月——8月回家小作休息,并制定暑期计划(我是比较爱作计划的,长期中期短期计划都爱做。喜欢每天计划表完成之后心满意足的回宿舍的感觉)英:真题阅读,我是先做了英一,后做了英二。这样时间刚好而且会感觉英二很简单,不然只做英二真题的话太少了,真题宝贵。刷几遍全看个人基础和感觉吧,我是英一刷了两遍,英二刷了三遍。专业课:第二遍看书,细看,并且开始背。第一遍背到吐血,但是相信我,只要背完第一遍,2345遍非常之轻松啦。9月——10月英语:阅读不再是重点,开始攻克翻译、完型、新题型。Tip:集中10天(天数自己把握)攻克一种题型比较有手感专业课:背背背(结合历年真题划出重点章节,不过人大的那几本超重点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几乎每章都是重点。政治:注意啦!最晚9月份也要开始啦。政治分为选择题和论述题。前期主攻选择题,我是一边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一边过知识点。(有很多老师都是不错哒,可以综合各家之长,也可只宠一人)11月——12月英语:作文提上日程(真的不用准备过早)。保持全套做题手感,考前留几套真题掐表模拟。专业课:继续背书,考前进行模拟。(模拟的好处我真的不用讲了吧,听话,模拟不是浪费时间!考完你会回来谢我的)政治:选择题继续过,同时肖四、肖八上市就开始背。(肖大神还是肖大神)以我亲身经验, 暑假和11、12月状态最好。我中间的几个月也是几近放弃状态,每天就睡到10点才起。不过, 有人陪着真好。幸亏倒计时50天的时候遇到了我男票, 重新燃起动力。我考研的时候整个人是比较焦虑的,需要安慰和陪伴。他会每天陪我起床,安慰我的小情绪,只要我需要,他会一直在。还有同班的小伙伴,也给予了很多很多帮助。这种感情就跟战友情一样一样的。考研复试复试的比例只有30%,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短时间集中准备就可以了,不过人大留给大家准备复试的时间其实也挺短的。成绩出来不久,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复试班次,重点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还有准备英文自我介绍。面试过程中不用说自己获得的奖项,重点放在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踏实学习的决心。上午是笔试,中文是一个半小时,四道论述。1. 对医务社工的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2. 谈一谈人在情境中视角的理解3. 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的理论依据与结合路径4. 社区工作的方法。英语笔试一个小时,论述二选一一个是老年抑郁症一个是案例分析下午是面试,我是第三组的第一个,紧张到嗓子眼。进去教室坐下,李迎生大大坐在正中间,OMG!进去我先递上了我的简历,然后老师示意我坐下。先是中文介绍,然后一个英语问题,然后是中文问题。由于我有简历,老师主要是针对我的实习经历和学生工作提问的。个人认为老师还是比较重视个人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对于实习经历比较感兴趣。好啦,说的差不多啦。总之呢,别害怕,既然选择一个高的目标,就要拿出与之相配的努力来!有些东西,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谁不是一边想着放弃一边继续努力呢?你要相信自己(信念),更要继读努力(行动)。不要担心考不好怎么办,现在把每一步走好了,基础打牢了,结果不会亏待你。考研,更像是一个人的battle。你需要做好的是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时间,甚至管理自己的生理。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加油啊!年轻人!附:专业课参考书目 超超超超重点社工概论 李迎生(最新版)社工中级原理社工中级实务个案工作(隋玉杰)社会政策 (关信平,绿皮的那本) 重点小组工作 (绿皮就可以)社区工作(绿皮)社会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比较详细,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社工的理论)社工概论(王思斌,北大。社工领头人,看看) l 注:以上书买二手就行 哈哈哈哈
美丽的大学校园2009年体育学院毕业的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迷茫,无意中参加了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入职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和体检顺利入职。印象中,报道当天就有3个小伙伴自动放弃了,来的7人中有4个京外,3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清华,一个人大,还有一个我。硕士毕业按照专业的不同,我们被分到不同的职能科室,我顺理被负责文教卫体的同志领走,又辗转到下属事业单位文化中心。就这样晕晕乎乎开启了进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刚入职恰逢创建文明城区,记忆中第二天上班就是跟着老同志人手一个竹夹子到马路上、小区里捡垃圾、夹烟头。对于刚出校门的我们来说着实打击不小, 没过几天,清华的研究生就辞职不来了。 后来留下的我们比较报团,时不时大家会聚餐聊感受,聊部门的各种八卦。3个北京同事有家庭依靠,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会比我们从容很多。再后来,大家辞职的辞职,考走的考走,最后相互维系的只有白雪同志!等到我生完大宝离职的时候,她也踏实辞职开始考研路。可惜的是我们彼此没有一张照片同框!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群体。曾经的低收入、无福利、社会认可度低,但又倡导无回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注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多的人是作为一个职业跳板过渡。迫于当年的就业压力,获取一份能够解决户口的工作实属不易,工资再低,忍了!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如果不是爱人的支持也许早就打道回府了!以上只是的经历,有限的写作水平请见谅!您是否是2009年第一批的大学生社工,有着怎样的经历,欢迎留言分享哦!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开始接触基层文化队伍的开始,接下来会怎样?期待吧!
作者:周云骞,秉持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理念的社工师。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算命的说我能活83岁,塔罗占星师也说是83岁。这算巧合,还是算统计学里说的信度。姑且就活那么多吧。比起古人平均40岁来说,83岁算是活了两辈子了!不能指望人人都像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那样,稀里糊涂就活了112岁,几辈子苦修善行的人才能活那么多。如果生命只剩下47年时间,我应该如何度过?如果以60岁为老年的临界值,把47年光阴做一个划分,前24年是中年时期,后23年是老年时期。我对自己说:中年时期是用青年的心态去度过,中心任务是汲取、关怀和奉献。老年时期用中年的心态去度过,中心任务是总结、启迪、完善。如果我能活83岁,36岁读硕士其实并不晚!唯独遗憾的是,36岁读研究生,即使获得了硕士学位,也享受不了深圳廉租房,因为年龄超了,深圳的要求是31岁。我很后悔,年轻时的自己只知道拼命闯荡,不爱读书,还对书呆子还百般嘲笑。直到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自己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读研不轻松,主要是没有长假了。不能想睡就睡,想去哪就去哪,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时不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要上课,要实习,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因为毕业后,要去医院做精神卫生社工,做老年和重症患者临终关怀。去帮助别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恢复健康,给特困的个人和家庭做心理治疗。放弃MBA读社工硕士拿5000死工资为何呢?有人问我,为什么非要找这样一个冷门的专业来报?为什么不去考MBA?以我以前在500强公司工作的经验以及在阿里巴巴做讲师的经历,完全可以找一个比社工更好的工作,抑郁康复以后,其实创业的基本功还在,完全是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什么一定要拿着5000块的死工资,做一辈子社工?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崇高。抑郁了就学了心理学,学了心理学就想考个硕士证明一下自己。也不知道社工是那么崇高的职业,因为以前很少听到。我不想离开深圳,这个城市有我喜欢的朋友,深圳就一所有研究生的大学,可惜没有心理学专硕,学术心理学我的英语又不好,竞争不过应届生。但是我有实践本领,以及抑郁期间的啃下的心理学知识。我只好用我的扎实的心理学基本功有点“委屈”考了一个不太费脑,但是特别消耗情感的社会工作硕士,同属心理与社会学院,相同的老师教,只是职业方向有所不同,社工更加利他主义,更无私,工作也更琐碎,工资也更低。考完以后,彻底改变了我的价值体系。我的哲学和艺术思维瞬间被激活了。我发现了我有治愈他人的能力。特别适合做一个心理社工,即使这个专业是非常冷门,我也不在乎。在中国是冷门,国外不是。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挑冷门,以后做生意也是这样,冷门就是蓝海,蓝海里出机会。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这个领域好好耕耘,其实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国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缺了社工不行,社工能为国家做很多事。为什么说“没社工真不行了!"有人说: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职位高低。难道其他行业就不是为国家做贡献?我认同这个说法。但是社工这个职业特殊,国外发展了近百年,我国才几年。很多耳熟能详的城市竟然一个专业社工都没有。国家到了没它真不行的程度,因为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国家的养老金缺口开始出现,70后80后的养老压力逐渐增大了,还有就是精神病年轻化了。就拿今日头条里来说,88%的读者都是30岁以下的,但是有10%左右的年轻人,患上或曾经患过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一旦年轻人逼疯了,老人怎么办?所以,中国需要大量社工,需要社区照顾,可是社工的基础薄弱,高级人才匮乏,上层都没有搞懂社工究竟是什么,所以也就很难给出高工资。社工不是义工,也不是拿工资的雷锋一开始我和各位一样,认为社工就是志愿者,就是帮助居委会大妈做好事,顺便领一份可以糊口的薪水。读了社工,我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运用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音乐治疗、精神医学、超个人心理学等等学科,为感受困难的人士,尤其是社会边缘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用专业的知识为广大的人民谋福祉。我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因为特别吻合自己的性格。因为不想离开深圳,没更好的院校,也没别的硕士可考,委屈考考玩玩,不料考上了。而深圳社工正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歪打正着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可以一辈子去做的事业。我以为读了硕士至少可以领一份糊口的薪水。后来看到学长们纷纷转行,我才知道这份薪水在深圳连糊口都很困难!留下来做社工的,很多都是本地人,不缺钱的!也有家境不富裕,省吃俭用,坚持五六年混到七八千甚至万把块的最高工资的。社工的最高工资,也不过是深圳几个普通行业的平均工资而已了。一个社工师谈生命与幸福我将要把最多的爱给别人,却可能会忽视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60多岁的人了。我对父母有愧疚!父母的身体和我的学业、幸福,其实是一种对赌关系。我能活83岁,放在一生里看,36岁读硕士其实并不晚!但是我父母老了。侥幸的话,我顺利毕业,如果父母出现三长两短,我就只能中断学业。今天一个学医的朋友说我好几年没有带父母去做体检了,这句话,的确刺激到了我压抑的焦虑。学业、职业、在学院里遇到像自己的人并且和他们一起工作是幸福。陪伴一个人获得他的理解认可两个人能获得好的结果是幸福。三五年追逐梦想父母安然无恙是幸福。以后做慈善工作,有机会领养一个孩子是幸福。写千万字心理和社会的文章,和几十万粉丝分享喜怒哀乐是幸福。帮助被忽视的孩子和不受待见的父母重获快乐健康是幸福。老家被拆迁后失去邻里关系,能有实力把父母接到深圳安度晚年是幸福。父母,深爱的人,一份喜欢的工作,和我性格相似的同事,忠实铁杆粉丝,一个都不能少。我爱你们,你们都是我蜕变重生的意义,是我好好活的理由。就像许三多说的: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相关链接:为什么说未来中国30年是社会工作的30年?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一个“心理学者”脑海中的未来中国30年:“爱的事业”大有可为!》心理社工严重匮乏!社工硕士毕业月薪才5000,你愿意来做社工吗?在香港,社工是起薪3万的高薪职业,在大陆做社工却养不活自己!这个新兴职业未来将影响每个中国人,它有个很俗气的名字——社工深圳社工平均工资要涨到10647元?希望很美好,现实较骨感如何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香港、内地的社工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小新同学“如果你在贴吧倾诉这些经历,人们不会为你的遭遇提建议,反而会表现出幸灾乐祸或调侃的态度。其他人很难共情,无法理解,他们会觉得985毕业生就应该混得很好。”今年夏天,李濛无意间在豆瓣网发现了“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该组有近11万成员,他们都毕业于985高校,但自嘲为“废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职场上的挫折、找工作屡遭碰壁等不如意之事。“小镇做题家”这个流行词,就出自这里,形容一群只会应付考试、出身背景一般又能力平平的人。有人认为,小组更像是一种互助会,眼下虽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还是想努力去过得更好。从大学毕业后,李濛一度和同学们保持距离,尤其是拥有好工作的那些同学。她会屏蔽对方的朋友圈,甚至将其从好友中除名,“想要学会自我保护,大家都不是同一个圈子了,没有必要再接触了”。“从985高校毕业,不可能每个人都事业成功。很多人自认失败,只是社会的舆论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混得不太好,和学历不太匹配。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李濛说道。她认为社会观念应该有所改变,学历不再是评价能力的唯一标准,也不该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一道枷锁。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跳出稳定,做点喜欢的事李濛出生在江苏省小城,父母都是公务员。小时候,她一直是标准的好学生,高考后念了一所省内985高校,报取了核相关专业。“当时家人觉得专业很热门,根据分数做出了最佳选择,并没考虑今后的就业。”在父母心目中,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从大四开始,李濛就参加过国考、省考、地方级考试,但始终没有通过。最终,她通过北方某省一个县城的人才引进计划,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工作的内容和过去的专业完全没有关系。学了四年核专业的李濛,成了一个文员,为城管局、卫生局、园林局写各种材料。求职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填报志愿,有多少人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方向?一年多过去,李濛仍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休息日就在出租房度过。“这里以吃面食为主,饮食不习惯。用开水壶烧热水,不到一个月就有水垢了,环境也不习惯。”在办公室里,无形化成了两个圈子,本地人,一个是招来的2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李濛称,本科生要求是211、985高校毕业生。“好几个是浙大、复旦毕业的。本地人的年龄有些大,学历普遍偏低,很多是高中文凭。”实际上,李濛有更好的选择。她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一家规模世界500强的医疗公司,工作地点在南京。每月带补贴有1万元收入,年终奖在20万左右。而她现在的工作,每个月只有5000多元,不过父母看重了事业单位编制。在办公室里,李濛发现这些通过人才引进过的同事们,和小组成员的经历有很多类似性。“有的人就像现在常提的小镇做题家,工作中的反应和表达能力偏差。还有不少人觉得社会竞争力大,想求个稳定才来了这里。我有个同事,他很聪明,会多门外语,但不太会和人打交道,社会化程度比较低。这样的人很多,不过只能扎堆在那个小组里,在网上抱团取暖。”李濛并不甘心这样的生活,工作之余,她开始准备考研,目标是北京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她称,过去选择的专业上都出于实用性,这一次更想听从兴趣。这个决定,同样考虑到了父母,想要达到一种平衡。她说:“如果考上,我未来就能去大学教书,或者去研究所工作。对父母来说,这也是稳定的工作,同样也是我感兴趣的。”稳定的生活,很大程度意味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平日里,李濛喜欢玩游戏,连QQ头像用的也是二次元。她有并不被父母、老师知道的一面,比如游戏里,她没有生活中那么乖,而是一个厉害的玩家。在复习考研之余,她有时会用手机玩游戏,放松一下,很多朋友也是在打游戏时认识的。在网络签名上,李濛用了自己喜欢的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一句俳句:“水鸟嘴,沾有梅瓣白。”眼下,她期待能早日去读中文,重新进入校园。那时,人生就能开启新的一章,过上自己很喜欢的生活了。“他们说,我好像变成了大人”尽管过去了7年多,但陈丽还记得这句话:“你不像复旦大学的学生。”这句话让她觉得羞愧,还好自己已经走出来了。那是大二暑假,她参加一家杂志社的实习生面试,但被拒绝了,而其他同学却非常顺利地去了大公司实习。对此,陈丽常把自己的弱点,归因于成长经历。陈丽是上海人。在上初中前,她都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一栋占地40多平方米的自建房里。谈到这些,她有些不好意思:“一楼是爷爷和奶奶开的烟杂店,里面隔出了个小房间,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里面,上厕所需要用痰盂”。陈丽谈到了自己的父亲,一辈子都在做财务,经历过好几次企业倒闭,因此家里的经济状况很紧张。父母都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从不在外面吃饭,也从不邀请朋友来家里。“爸爸很不会适应单位的环境,别人讲的话,他都听不懂,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差。在家里,他还总是贬低我。”陈丽说。作为公司的小职员,父母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但却让她感受到了更多负面和压抑的情绪。从一所普通小学毕业后,陈丽考进了上海的一所名牌中学。环境的突然变化,让陈丽很难适应,敏感地察觉到了人群的差异。陈丽说:“同学们的家境都很好,能明显感觉到别人都比你活跃,声音比你响亮,表达也更清晰、流畅。我那时连老师上课的节奏都很难跟上。我在班级也被冷暴力了,这件事让我之后的生活几乎瘫痪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学。在复旦大学,陈丽选了一门小语种专业,她觉得新的语言会帮助自己打破局限性。但她却发现,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很难弥合:“有个同学的意大利语很好,她没有学过法语,但听了音后就能拼写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也很晚才意识到,在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不一样,需要更主动地学习。” 陈丽称,名校更像一个小型的名利场,聪敏的同龄人更擅长通过老师、社团来获取资源,早早地为毕业后铺好了路。“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被一种东西罩住了,非常迟滞。情绪会改变你的语言、洞察力和学习方式。” 毕业后,陈丽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她选择的专业是比较文学。2015年,她回国后,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半年之内,她做了3份工作,除了薪资低之外,还屡次遭遇被人解雇的情况。这段经历成了她心中的阴影。最终,她还是如愿进了媒体,先在当地报社工作,后去了一家较有影响力的艺术、生活类杂志。她认为,这份工作带给自己许多改变,学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自己也变得更自信。朋友们也看到了她的这种转变,“他们说我好像长大了一样,变成了大人”。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对陈丽启发很大,从中了解到了另一种生活体验。书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力量?我始终认为,能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不能直面自己,能不能和真实的生命体验打通,是决定年轻人是否产生力量的关键。”在校园里汲取的种种,到底能为我们进入社会时积攒多少能量?在复旦大学念书时,陈丽选修和旁听了很多文史哲课程,当时她并不在意学分。这段经历,陈丽觉得非常珍贵,尽管自己多少有些碰壁。“在这所大学求学最大的福利就是,无论你追求成绩、工作还是其他任何方面,你都可以自成一派。过了好几年后,我才开始正视那段时间的力量。”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哲学家韩炳哲在著作《倦怠社会》中表示,他认为福柯提出的规训社会已经远去,当代正在变成绩效主导、竞争性社会。在提倡高效生活的同时,人们容易习惯自我剥削,常陷入焦虑,也丧失了沉思能力。陈飞辞掉了大专辅导员的工作。但在网上寻找高校工作时,他发现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前,陈飞在一个普通二本读的社工专业,研究生考进了北京一所985高校,学了社会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云南,在一所大专院校当辅导员。无论是985、双一流、普通本科专科,总要毕业,总要离开的。“最近看招聘,发现职业学院、大专招的老师,要求博士生,硕士只能去当辅导员。云南师范大学招的行政院人,都是要求本硕双一流优先。现在大城市的一些中学,流行招博士当老师,以前闻所未闻。”陈飞说。2011年,陈飞刚念大学时,学校的老师大多是硕士学历,唯一一个本科学历的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北大毕业生。临近毕业,学院里来了个博士当辅导员,老师的门槛变成了博士生。在陈飞读研究生时,发现普通本科高校已经倾向招博士后、海外留学博士来当老师,普通的博士生则没机会去一流大学任职,等到自己硕士毕业,这个学历只能去普通大学当辅导员,或者去大专院校当老师。陈飞认为,这种竞争并没有必要。“我给你举个列子,比如高考。假设,清华、北大在一个地区招100个学生,那么想考上的人就要拼命学习。假如大家一天都学习8个小时,但有一个人想学习12个小时。一般来说,学得更久就更有希望考上,所以更多人也开始学习12小时。渐渐地,人们学习时间变得更长、更吃力。大家越来越辛苦,但名额还是那么多,这样竞争对谁有好处呢?”在民办技术学院当辅导员的这一年,陈飞发觉教育差异的背后,更多是地区、家庭之间的差异。陈飞的学生,都是高考的失利者,大多来自云南的小城市、乡镇。“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门打工,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孩子们没人管,中学的时候成绩就很差,自然被老师边缘化,成绩受到影响。毕业后,他们在求职上的竞争力,不说远低于大学生,也会比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要吃亏许多。”实际上,毕业快两年的陈飞也面临同样困境。很显然,学历在越来越成为必备品的同时,也在迅速贬值。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过,大学念的是生物制药专业,当时可以在药厂找到研发工作。但毕业后,他发现只能从普通的基层工人做起,工作本身也对身体有些伤害。现在,陈飞对这些想得更明白了。他认为“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成员们,“没有认清学历和未来,两个关联度不再那么重要,有可能是在象牙塔里呆久了,该走出去了”。“未来,还是要靠自己。” 陈飞打算在昆明找一个新媒体或策划类工作,没有工作的这几个月,当是一次长假,“从头开始学也没有关系,以后的路还很长”。今日互动你怎么看待,自称“废物”、“做题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