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北京大学2019年日语笔译考生——蝈蝈同学分享前言我的情况是:初试379.5分,并列12名。复试83.7分,总排名第10。诚如各位所见,无论初试还是复试,其实我都是险胜。客观来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经验,很大程度上是运气加成。下文中,我会尽量挖掘这个偶然事件背后的必然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学习方法有个体差异。还请大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性地相信借鉴。个人情况日语专业出身,但真正开始认真学日语是大二下的事情,N1也是大三上才低分飘过。总而言之,我的基础真的不算很好。所以当我跟宪老师说明我的情况、问他我考北大的可行性的时候,宪老师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确实比较冒险,但是想好了不妨一试。”结合我备考经历来看,宪老师当时的话真的是十分中肯客观了。所以建议大家在择校之前,还是好好思考一下:你是否有长期备考的的成功经验和心理准备?自己日语基础如何?是否了解过目标院校的真题?目前差距有多大?你是否有方法补齐这些差距?如果想好了不妨一试。(联盟建议同学们都思考一下以上的问题)学习心态及方法总论1、学习心态备考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首先多给自己正向积极的自我暗示不要浪费时间去焦虑你的想法会直接影响你的行动力。其次要正视问题和差距,努力补齐短板,解决问题。务必要做好花时间 “试错”的心理准备,即你可能不能一次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这些都需要你在实践中不断调整。2、学习方法总论这一部分个体差异尤其大,大家酌情参考。①量化成果借助番茄todo一类的APP记录自己每天具体有多少时间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做本身的好处有: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免受手机干扰;二是打破以往的学习时长记录的愿望会带来学习动力;三是记录在案的投入会带来成就感。这一步也是进行规划和回顾总结的基础。②合理规划首先,规划要具体。我的方法是做规划时写明每项任务预计花费的番茄数(番茄钟的计时单位,每25分钟为1个番茄),再具体计划几天完成该任务,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日计划。另外,规划要有余裕,以免因无法按时完成计划而产生焦虑。例如把预计6个番茄完成的任务,规划在8个番茄内完成。③ 定期总结回顾每天以记录的的方式梳理当天时间的安排情况。对照计划,反思计划未如期执行的原因。另外记录时重点标注出既未好好学习,也未好好休息的“黑洞时间”,分析其成因及高发时段,并在今后有意识的避免。④场景分离让学习和生活有各自的对应场景。我是把宿舍区域划定为吃饭休息区域,离开宿舍到图书馆或自习室去学习,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干扰。⑤利用经验贴多看经验贴,对比前辈们的方法,尤其留心被重复提到的部分。自己做笔记进行整理,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还可以把经验贴转存到印象笔记。这样疑惑产生时,就可以通过搜索关键字,有针对性的快速找到相应的内容。⑥有效利用课堂资源这条主要针对在校备考的日专生。不建议放弃听课自己复习。一是效率不会太高,二是可能会错过学习的机会,因为如能遇到好的老师,认真听课的收益是极大的。初试备考1、前期: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课件+徐涛网课课程方面推荐徐涛。但不建议按照他说的课后自己整理政治笔记,很浪费时间。建议直接打印课件,随堂做适当笔记。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梳理知识逻辑上。书籍方面,《精讲精练》内容非常详实,但是冗长枯燥,所以不建议直接阅读。建议在做过《1000题》后,用这本书来填补疏漏。因为《1000题》里可能会出现徐涛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查找《精讲精练》的相关内容,作为补充知识学习。2、后期:《背诵笔记》+小黄书/肖四肖八因为喜欢徐涛老师的上课方式,所以我只看了背诵笔记和小黄书。我的感受是《背诵笔记》及配套课程对于巩固基础知识很有用。而小黄书侧重做题方法,如果能熟背的话,也足够应对大题了。至于肖四肖八,我没来得及看。但是听同学说基本压中原题,所以也推荐给大家。翻译硕士日语1、第一道大题是选择题考察惯用句,拟声拟态词,以及单词具体用法等内容。据说以往还考察过数词。这个部分出题非常灵活,主要靠平时广泛的学习积累。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只背了专四专八的惯用句,所以考试时还是有拿不准的地方。建议大家找宪老师购买一本《日语常用惯用句分类学习词典》来学习。2、第二道大题是语法选择题其中也考察敬语和古典日语的相关知识。总体难度跟N1持平,只要重视基础,吃透N1到N5的所有句型,基本没问题。3、第三道大题是读解题常考2010年前的N1读解原题。所以可通过做真题解决。4、推荐书目:①《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外出版社)②《日语语法总结20课》(初级+中级)③《日语句型地道表达500例》④《蓝宝书N1—N5》(华理出版社)⑤2000年以来的历年N1真题⑥《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敬语语法篇)》⑦《日本古典文法》(外研社)⑧《新编日语语法》:内容详实,也相对枯燥。因为它的内容设计和初心专项课很接近,所以我主要是配合专项课使用。另外,由于语法流派不同,该书和专项课老师对一些概念的界定会有出入,但大方向是一致的。⑨《蓝宝书N1—N5》:建议熟读,并不断对照最后的语法条目进行自测。《日语语法总结20课》对巩固基础很用帮助,《日语句型地道表达500例》对语法辨析有帮助。两本都是日本老师编的书,且好读易记。⑩N1真题:着重把握语法题和读解题,对应试非常有帮助。《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敬语语法篇)》:主要推荐敬语部分,对应的题目也很经典、唯一的不足是答案没有解析,且有错误答案。《日本古典文法》(外研社):这本书是初心的老师推荐的,非常好用。古典日语如果是自学的话,一开始会觉得吃力,但下点功夫记住变形后,可以听听初心米尔老师的古典日语课(零基础听这个课会很吃力),会很有收获。另外,初心的专项课里面也包括古典日语这个部分,专项课老师讲得非常细致,且听课门槛低,零基础也可以听懂。报了专项课的同学也可以在这个部分学习。日语翻译基础1、词汇部分:日译汉部分我做的非常不好,几乎有一半是放弃的,这个部分请大家关注其他大神的经验贴。汉译日部分都是cri和人民中国的热词。关注公众号,每天记两个即可。另外初心也会帮忙总结,还会给出拓展的词汇帮助记忆。2、文章部分:中译日和日译中的题材都是“政经+散文/议论文/小说”这样的排布,且政经占较大比例。如果平时练习得当,政经类文章会有很大的提分空间。我的练习素材几乎都是初心的通用课作业里的文章,总量虽然不算太大,但每篇都吃透的话也够用了。关键步骤:针对翻译时遇到拿不准的地方,专门拿出一个笔记本做记录其正确翻译方法,并定期回顾。3、推荐书目:①《日语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汉日翻译教程》(苏琦,商务印书馆)复试备考如果有报初心的专项课的话,初试结束不久,老师们就会提醒你准备复试了。复试涉及到的自我介绍、复试常见问题、自我陈述等材料,都会得到初心老师及时的修改反馈。以及有无限次数的模拟面试机会。(在此特别鸣谢炸鸡老师不厌其烦的帮我模拟面试)由于初试结束后对于进复试我没报太大的期望,所以自己准备得不算充分。现在回想起来,有很多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下面跟大家具体分享:1、自我介绍复试当天北大贴出的公告上明确要求“在简单自我介绍后,谈谈对翻译学习和翻译工作的理解,以及将来的理想和抱负”。我想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大家准备自我介绍时基本可以参照这个思路。另外炸老师安利的的B站影子跟读材料也特别好,复试前可以每天跟读练习,修正语音语调。(B站搜索“日语流利说 影子跟读”即可找到)2、视译复试当天抽签决定视译内容,我抽到的两篇都是政经题材,所以大家练习的时候可以以政经为主,当然其他题材也要适当练习。复试时,有 1分钟时间浏览文章。这个时间非常紧张,再加上压力大的话,很有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所以平时练习时,要掐表严格限制浏览时间。当然,规定时间内看不完也不必强求,而要着重练习“边看边翻”。另外,不必追求每个词都翻译到,保持整体的流畅才是最重要的。3、问答环节初心会提供复试常见问题作为参考,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建议根据自我介绍和自我陈述中的内容,猜想一切老师可能提到的问题,把他们都记录下来,准备好你的回答后可以交给初心的老师修改。另外,准备回答时要注意:① 长段回答要有条理。② 给简短的回答补充支撑它的实例,或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这是从前辈那得到的经验,要尽量延展话题,争取在短时间内给老师留下更立体的印象。③ 要善于转化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问法,一个答案也可以对应好几个问题。比如复试时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考本校的研究生?”。当时我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回答的也不是很好。后来想想,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可以转化为我准备过的 “为什么要考北大”吗?总结备考的日子对我来说是永远值得怀念的充实的、规律的、纯粹的时光。感谢初心联盟认真负责的老师们全程护航。也希望正在备考的大家都可以享受这个过程,并有好运相伴,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读者投稿,文中立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文文责投稿人自负,并已授权初心联盟独家发布。
北大拟录取名单出来的那天下午,我正和朋友在KTV里唱歌排遣等不到成绩的郁闷的心情。接到我爸的电话说“成绩出来了”还不敢相信,急忙去翻手机看官网。在密密麻麻的表格里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悬了太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备考的时候曾无数次看别人的经验贴吸取力量,幻想着自己也能考上给别人力量就好了。如今写这篇经验贴颇有还愿的意味,也真诚地希望能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我原本是没有想过要考研的,大三在日本交换留学了一年,打算大四通过校招直接工作。结果大四回国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保研名额,想着得到了就去试试呗。当时的我对保研和考研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地选了个学校就就去试了,失败。有点不甘心,随大流加入了考研大军,考的还不是北大,还是学硕专业。虽然在日本学了一年,但学到的东西毕竟不符合应试的要求,最后突击了两三个月还是不太够的,于是又失败。此时校招也接近了尾声,没能进入心仪的企业。(这件事告诉我们,提前做好规划很重要!决定校招就好好去跑面试积累面试经验,决定考研就早点定计划专心备考,走一步算一步真的很被动!用一年时间买这个教训我觉得不亏,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的话就不要踩这个坑了。)一连串的打击让我消沉了很久,也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未来究竟想要做什么。思考了很久后决定,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我要继续考研。决定了考专硕以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考北大。这里真的要感谢我的大学舍友。她在实习的时候认识了北大MTI的学生,觉得人家特别优秀,回来就拼命鼓励我也去考北大的MTI,并且坚信我一定能考上。在她不分日夜的鼓励下,我去网上了解了一下,看了真题,基于一战的成绩,觉得努力一把似乎可以够得着。再加上文科生对北大长久以来的向往,脑子一热就这么决定了。后来备考时的无数次懈怠都是由这个目标拯救的。一个看似高远的目标会在备考的时候给你想不到的精神动力4月份的时候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初心联盟的广告。彼时对自己还不是很有信心,就报了北大的专项课。因为报了专项课以后可以跟通用打卡课,我就从4月开始跟着打卡课备考。大四下半学期又是实习又是毕业论文的整天忙忙碌碌,但每天都坚持抽空把打卡课的试题给做了,一方面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备考,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丝安慰。6月份毕业后和朋友(朋友不考研)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依旧在学校图书馆学习,算是正式开始备考了。为了避开地铁早高峰,我一般六点起床,买好早饭七点半到学校,趴在桌上睡一会儿就开始看书或者早读。上午用来复习综日,下午翻译,晚上百科,八九点回去看政治,十一二点睡觉。8月份开始上北大的专项课。11月份房租到期就回家备考,一直到12月考研。政治 65分这个分数好像没什么说服力哈,可是回想一下备考过程还是觉得挺愉快的。我大概是从暑假开始准备的,教材就用肖秀荣全套,然后跟了一个人大学长的网课。那个学长讲课非常清晰而且风趣,我每天睡前看他的网课,感觉就像一天的消遣一样。除了最后的大题目,我没有花太大力气去背政治,因为理解了以后再去看就非常清楚。特别是马原和史纲两块,弄懂了它的哲学逻辑和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就门儿清,连带毛中特都会轻松很多。所以,可以早些开始准备政治(也不用太早七八月差不多),每天花一小段时间去做做思维导图什么的,然后再去刷选择题效率就会比较高。大题目就背了肖四肖八。翻译硕士日语 90分4月份开始跟初心的通用打卡课,每套题都认认真真弄懂的话真的会有很大收获。然后平时自己兢兢业业看书刷题,再加上8月份开始上北大专项课,就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北大的翻译硕士日语都是选择题。数词、拟声拟态、惯用语部分,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是考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叹这真的是缘分呐强求不来)。脚踏实地下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并且拉开差距的就是语法部分。除了初心的课程,自己也看了好几本语法书(主要是N1N2的蓝宝书、完全解析日本语能力考试语法问题对策N1-N3),从头到尾捋了几遍,然后刷了两本专八,1991年-2017年的N1真题,把错题整理下来反复温习。(小编:不管考哪所院校,基础都是重中之重)注意不能蒙混过关,有不会的一定得搞清楚,北大的题虽然偏基础,但是很能捉漏洞。两道古文题有时间的话可以争取一下,也是偏基础,感谢专项课的青春老师最后给我们突击了下古文,讲得很清晰好懂而且最后也考到啦(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哈哈)。阅读就是普通的N1难度(今年是N1原题,算是默写答案了),细心的话就不容易丢分。日语翻译基础 121分①热词互译部分主要用了人民网日文版的一周时事用语、日语Catti与考研公众号,还有平时做题和看新闻的积累。对我来说写在纸上的东西更容易进脑,就抄在小本本上有事没事拿出来看看。热词真的背到就是分数啊!②翻译部分两篇日译中三篇中译日。大学里大三开翻译课,而我大三去交换留学,没有上过正经的翻译课,大四刚回国的时候是属于提笔翻不了一句话的那种……不堪回首。主要用的是人民中国日文版的中日对译栏目,直接上手翻。开始很惨,和译文不一样的每个字都要改过去,一整篇改下来红艳艳一片。但是翻着翻着就有手感了,特别是政经类的文章,套话一筐一筐的。我的经验是翻译练习不求多但求质量,一篇文章翻完改完后我会前后看好几遍,分析它的遣词用句,总结出一些套话和经验,看看能不能在下一篇文章用到。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是坚持了 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大进步。还有,考试的时候要看好时间!3个小时考试11点半结束,我脑子一抽记成11点结束,最后两篇中译日简直翻到飞起,也来不及斟酌词句了看一句写一句。结果最后发现还剩半小时,怕影响卷面又不好改,简直欲哭无泪。百科 126分百科是最没底的一门,虽然也下足了功夫去准备,但是拿到试卷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嗷嗷嗷这和往年的画风不一样啊),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做了下去,结果意外分数还行。现在想想,大概是应了网上那句话“当你熟练到一定境界后,就算是编的老师也觉得很有道理”。①词条部分看北大往年的词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均有涉及,且都是属于耳熟能详的范畴,就每个领域都泛泛看了下。买了一些其他经验帖都有推荐的参考书目,不过都没怎么看,用的最多的是网上买的北外学姐的词条笔记(因为觉得北大和北外词条的出题方向挺相似的)后来还跟了初心的百科打卡课,狂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感觉,知道怎么写套话。背的时候不一定要一字不差,我常常会想象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要怎么用三句话把这个词给他解释清楚。今年的词条跟往年相比偏冷门了些,近一半是考察日本的历史文化社会,因此可以预测一下往后的出题方向。②应用文部分用的也是网上推荐过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应用文写作》。里面的模板很全,不过我就挑感兴趣的看了看,今年考的招企业聘启事恰恰是没看到的,百密一疏百密一疏……③大作文部分万万没想到会考说明文,而且是堰塞湖……也是硬着头皮,按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套路编出了几百字,努力有头有尾地写完了。总之,考完百科的总体感觉是,不愧是北大。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你不会的别人也可能不会,想到什么就放心大胆地去写吧。而且,当百科知识普遍偏难的情况下,老师打分的时候可能就会更注重你的汉语写作水平,也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需要平时积累。所以备考的时候可能会背很多看似完全考不到的词条、模板、作文素材,但你要相信,即便考不到,它们肯定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你的答卷里。总结①重视总结和反馈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及时做好反馈和总结,客观评价自己的水平,找出问题所在并分析提升空间非常重要。关键不是你看了多少而是真正吸收了多少我当时只顾闷头赶进度,直到9月下旬才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赶紧花了半个月时间总结回顾了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找到薄弱的地方,重新制定学习计划。②定计划的时候切忌眼高手低。每天给自己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合理,给自己喘口气的余地,不然很容易消磨信心,导致消极怠工。我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导致自暴自弃,甚至一天一篇天声人语也没坚持下来,实在是不应该。③早点开始专业课的背诵任务。不要临时抱佛脚一股脑儿堆在最后背。相信我,12月份真的会很难背下东西的!考试前一周你会发飘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巩固,所以建议需要花大块时间背诵的内容计划最晚截止到11月底(除了政治)。复试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开始准备复试。主要是写自我介绍,听NHK新闻,练口语。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北大的复试只有面试。先3分钟自我介绍(要控制好长度老师会按铃),然后是一篇中翻日视译,一段日翻中听译,都是时政类。最后是提问环节。整个过程为20分钟。我感觉自己翻译环节没发挥好,可能还是因为紧张,说的东西自己都不忍心听下去……但还是尽量保持了流畅度,努力做到没有明显的停顿。提问环节就比较轻松了。北大的老师都很温柔,问的问题也都很接地气,简直像在唠嗑,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全体大笑。所以我基本上是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心态。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觉得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件影响特别大的事情。一个爱睡懒觉早起上课都困难的人,也会早早地冲去图书馆,持续奋斗一整天。一个自由散漫从不做计划的人,也开始学着制定计划,准备每天的to do list。考研的目的当然包括为了更高的薪水更开阔的眼界,但对我而言考研最大的意义是挑战自我。其实当时更保险的一条路是保研本校,毕竟也是一所很不错的211,这也是老师和家长都劝我走的一条路。我却最终放弃了那个名额,转身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现在想来,那种选择只是单纯地想证明给自己看,只要是想做的事情我就一定可以做到(还好做到了,感谢自己没有打自己脸)。考研真的很不容易,一边怀着热切的希望,一边忍受着希望下隐藏着的巨大的不安,重复着每一天,渴求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在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常常会听一些中二热血沸腾的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歌词:A day may come when we lose. But it is not today. Today we fight.不管明天如何黑暗,起码今天不要放弃,先把今天要做的事做完。也许无数个“今天”就能累积成你所期待的“明天”呢?我也特别庆幸加入了初心这个大家庭。虽然自己不太在群里说话(因为害羞嘿嘿),但是每天都会爬楼,看热热闹闹的讨论,看别人提出的问题自己有没有掌握,看大家分享着相似的焦虑和苦恼,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特别是还有其他一起备考北大的专项课成员,还有已经就读于北大的专项课老师细心的辅导,就感到北大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 ,在复习到怀疑人生时还能安慰自己几番。初试分数出来时真的喜极而泣,但是很快我又陷入了更大的焦虑和浮躁。(现在想想真不懂我那个时候究竟在焦虑个啥,我曾一度焦虑到不敢找初心老师做模拟面试……)这时初心出了翻译打卡课,就强迫自己每天至少练下一篇视译和听译。感谢宪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改我那幼稚的个人陈述,感谢炸鸡老师和狐狸老师帮我做的模拟面试和面试指导,给我指出了几个致命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还有今年一起考北大的琦琦,复试那天上午明明自己也还在准备,还来安慰紧张到快要原地爆炸的我。还有其他大佬老师们,从头到尾都是强有力的后盾,感到初心真的是一个很良心的考研辅导机构,也憧憬着以后能成为老师们这么优秀的人。(小编:非常感谢大家对于初心的信任。我们一直强调最终能够上岸最主要的还是大家的努力,这个过程当中,初心会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陪伴大家,所以初心的学员们在遇到困难时完全不用不好意思,可以来找初心的任何一位老师。)断断续续码了两天,不知道有没有把想说的都说完。跌跌撞撞地把这个近两年的心结解开,真的有一种寒冬结束、春日降临的感觉。我终于能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继续和日语相爱相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自律、自信,所以觉得考研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上看都很值得。意志のあるところに、道は開ける。祝学弟学妹们都能在这条路上勇敢地走下去,然后迎接属于自己的春日!
北大是我国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虽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读书,但北大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因及其低的录取率让北大这所大学愈发的神秘,无独有偶,在某论坛却出现了不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来较为伤感。我是考研上北大的,本科是二本,但我从不说自己是北大的,因为北大只认本科校友,读研的三年里,即使是研究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考研的跟考研的在一起玩,土著和土著在一起玩,北大土著从来不跟我们交流,后来我才发现我在他们微信分组里的北大同学只有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都不算在内。这便是该研究生的原文。从文中可以看出楼主在北大求学过程并不愉快,反而有些伤感,原因是被本校的同学另眼相待,滋味不好受,其实像楼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例子在哪都存在针对楼主的感叹,部分网友如此表示:我非常赞同楼主,当时我高中发小从南开考入北大直博,刚进去的时候他跟我抱怨,他们导师对于外校来的和本校保研的区别对待,而外校的,二本和重本又区别对待,他是化学专业的,导致他最后从北大退学,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准备去加州理大读博:很正常,考研的去tb都没用,不是第一学历:好学校都看土著,不是只有北大这样:学生,导师这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优越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有网友站在理性的态度看问题,觉得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他是这样认为的:北京本地读北大和外地读北大区别开来比较合理~楼主算了何必在意,混社会讲的是实力,我身边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同事,而我就一普通烂本,那又怎么样,技术是谁对听谁的,不是谁学校牛逼就听谁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比社会上复杂黑暗的多,农村人小地方的人根本适应不了。还有某网友列出搜狐老板张朝阳的经历:张朝阳在麻省也被歧视,美女都不理他,才回国创业的,现在不照样好好的,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说是说人人平等,我觉得做不到人人平等,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之前嘲笑你的人都在为你打工。显然楼主是被该校的学生刺激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看开来也很正常,是人都会攀比,毕竟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对于北大研究生被本校学生歧视,读者怎么看待这事?
今天是2020级研究生新生到燕园报到的日子金秋在即,芳华绚烂一起用“大数据”认识一下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北大人吧!新生概况202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校本部学习的同学有7866位在医学部学习的同学有1435位(以下数据均以校本部为统计口径)学习形式2020级研究生新生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男女比例从性别来看这级研究生新生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分布从年龄上来看校本部新生平均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民族地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分布在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58和17人国际学生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生源院校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本校的同学最多(1572人)占比约20%然后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大数据就看到这里啦!新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充满期待了呢?北大欢迎你们的到来祝愿你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充实而独特的回忆九月的燕园秋光正暖,时节方好且歌且行,欣喜相逢很高兴与你初见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的研习旅程正将起航
大家好,作为一个平凡农村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高考,第二条是考研。如果高考失利,那么你还可以努努力去拼一把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但是即便是北大的研究生,却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往往被HR拒绝,那么为何在招聘过程中,HR更看重第一学历呢?第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差距本科生期间几乎是本专业的所有内容都要学,而且学习的难度虽然不比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要深,但是课程内容却十分的扎实,其实论难度来说,高考的难度是比研究生的难度要大,而且相对来说更公平一点。研究生的选拔,在专业课方面,一般是由自己院校的老师进行阅卷,因此并没有非常公开透明,尤其是在面试上,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考官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考上的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的差距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会经常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而本科生参加的是各种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那么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说实话,很多第一专业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和本校研究生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而且有很多导师也往往觉得二本院校上来的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不够过硬。第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很多大公司非常看重第一专业,985院校的本科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HR们往往会选择前者,一来是因为本科生的工资要求比研究生的起薪往往要低,但是专业素质和技能却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高,因此性价比十分的高。但是请大家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R都会看第一学历的,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或者是用机器进行简历筛选的公司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往往是一个硬性标准。看完以上,小编不得不再说一句,即便有些公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胜过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意味着你毕业后的优势更大,起薪也会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公司来说,学历几乎决定着你的晋升,有些本科生毕业的人才几乎没有升职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还是能够希望大家能够考研,祝这次考研大家能够成功上岸,砥砺前行!
原则上,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所有的文科类专业。但是文科类专业,也是有专业性的强弱之分的,比如说经济经营和法学等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而文化学相关的专业,相对来说专业性不是太强。但是每个专业确实都是有其专业性的,所以日语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提早学习积累一下自己将来想申请的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他想跨专业申请的同学,也是需要这样的。毕竟大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是需要在本科的专业基础之上做学术研究的,如果想从零基础开始做研究,相信任何教授都不会轻易收这样的学生的。盛信日本金盛老师辅导的很多同学是日语专业出身,他们最终申请成功的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科类专业,文化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比较文化,地域文化传媒学,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关系政策,历史,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经营学,观光旅游,等等。日语专业的同学在申请研究生时,如果看重学校排名,建议可以申请专业相对比较对口的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的专业;如果看重专业的话,可以申请更有针对性的,比如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等等专业,都可以申请,只是在专业水平上比不上该专业出身的同学,但是可以自学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也是可以申请上的。如果毕业后打算留在日本工作,建议尽量申请排名好的学校。在日本就职,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公司几乎不看专业,只看学校排名和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而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很多,一般都是进了公司后再学习培养。这样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能够学得进去的专业就显得很重要。不然,学的没有兴趣会影响你的学习动力。而如果要回国的话,建议把以后想从事哪方面专业的工作问题也一并考虑在内,在这个基础上尽量争取好学校。总之,日语专业的同学的选择空间还是很大的。
都说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十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这两天。而我却在这两天发高烧了,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并不算最好,但是考一本还是绰绰有余的。高考当天早上,我起床后感觉自己脑袋昏昏沉沉的,我以为是自己太紧张的原因,没有太在意,就去参加语文考试了,当时语文考试还可以,影响不是很大。但到了下午,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发烧了,又不敢吃感冒药,怕自己会更想睡觉。第二天烧还是没有退下去,我就这样带着病参加完了高考。高考结束后我立马估了分,我知道我完了。成绩下来后,我只比二本线高出5分。同学们互相询问着成绩,我忘不了他们那同情又带有窃喜的表情,没有同学会真正地为我难过,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喜悦或悲伤中。填报志愿时,我一边哭着一边填了第三批次志愿。我忍不住流眼泪,因为我心痛,我心有不甘。上了大学后,对于自己的大学我有一种自卑感,不敢和别人提起自己的学校,别人讨论学校时,我不敢去搭话,也生怕别人会问起我的学校。我要考研,我一定要考上名校的研究生,这是我内心中的声音,因为我知道这是离改变现状最近的一次,是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我要和命运斗争一次。后来我就成了宿舍里的奇葩,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操场背英语了;当别人在谈恋爱,在追剧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当别人在嬉戏聊天时,我在看着北大的官网。有舍友问我你准备考哪所学校,我说北大,她笑了,她以为我在开玩笑。备战考研时,每天6点起床,学习到晚上10点半,坚持了8个月。每当我有想放弃的想法时,我就刷一刷北大的官网,看看北大的贴吧,告诉自己你要成为里面的一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以总排名29的名次考取了北大的法学专业。当天告诉我妈妈结果的时候,她哭了,她知道我的要强,她明白我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她心疼我每天不要命的学习。我也很荣幸再次有机会进入名校,这样的成绩对得起我曾经流的泪,熬的夜。所以在这里,我想告诉所有备战考研的同学,坚持下来,你要相信你所有的努力,付出的一切都不会被辜负,都会扎扎实实的,一五一十的体现在考研成绩上。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改变自己人生,改变命运的机会!
《三国演义》记载:吕布虽然不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他却为了自己的私欲,亲手杀死了自己收养的继父,也为了赶出自己落魄的国土之时收留了自己的刘备。历史自古以来产生了许多忘恩负义的人。恩将仇报并不是历史上才有的事。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诋毁自己的祖国。石平跟刚开始抗战时的汉奸一样的嘴脸,靠着对自己祖国的污蔑而骄傲,并靠着这样的行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虽然他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很多,可要知道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肮脏不堪,靠这种出卖自己国家和同胞的行为来挣钱,花时间也不知道施平安不在,想必这样的人在日常交往中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学习改变生活,但灵魂不能洗涤。施平1962年出生在四川,家境并不是很宽裕。但他心比天高,相信自己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改变现在的状况。他日以继夜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学习,黄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高考时顺利地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当时的志向很崇高。我想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家乡,通过教书育人获得更好的生活。石平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决定出国,接受更先进的教育。此时的他早已将最初的梦想抛在了脑后。但出生在农村,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供他出国留学。此时,施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母校身上,向学校递交了公费留学申请,表达了"学成报国"的初衷。被施平的"拼搏进取"所感动,北大校方决定帮助这位有志青年实现梦想。施平的公费留学申请很快就有了回音,学校决定给他公费留学日本的名额,并答应了。留学期间的生活费也由学校提供。希望成龙的学校培养这位可塑之才,只是希望他能学有所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本以为施平出国只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一到日本,他就被这个灯红酒绿的日本社会所吸引,完全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初衷。他萌生了在这里定居的想法,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全部发表在日本学术期刊上。他不知道是谁送他去日本深造的。在读研的三年里,他花招留学的钱,为日本的学术研究做出了贡献。临近毕业的时候,北大和他有过多次沟通,问他什么时候回国工作,施平都是用一些好听的话冠冕堂皇地敷衍过去。毕业前夕,他向北大正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去日本定居,不准备回国。之后,施平在日本找了一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博士学位。石平正式加入日本国籍,并以"外交评论家"自诩。发表文章称自己以身为中国人为耻,在各大报刊上公开诋毁中国。他在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自己熟悉中国海军的实力,与日本陆军不是一个档次的完成度,对日本不构成威胁。他后来的《我为什么抛弃中国》、《中国屠杀史》等书大肆诋毁中国,没想到被国家用金钱培养出来的他,现在却像"农夫和蛇"一样反咬中国。石平太郎,在日本,已经结婚生子,但他一直不被日本人接受,因为日本人认为他更像间谍。对他再好,最终也会成为他口中的"恶人",如今父亲已年过花甲,提到儿子,他总是潸然泪下,他曾说:"是我自己的无能,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猥琐的人。"中国的日益强大不是建立在恃强凌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位前辈奉献生命的精神上,无论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现在已经站在世界前列,都有那么一群人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生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这一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大学本科毕业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件十分的令人头痛的事情,与很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好就会想要考取名校。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进行深造,有的非名校学生能够靠近名校的研究生。很多能够通过名校考研进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的激动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圆了自己上名校的梦想。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靠近名校,意味着自己的实力跟名校的人差不多。其实现实远远比你想象的要骨感,让你感觉到绝望。一位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吐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大。以为自己这样就能够成功融进北大的校园,成为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可是进入校园之后,自己感到了一种自卑。自己在校园里感觉自己的水平差很多,有时候北大的导师留的作业,自己做后,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的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作业被发下来的时候,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正确理解课程要求”,这个批注让他们十分的崩溃。自己认真地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作业,竟然是没有正确理解课程的意思。他的本科学校是西南前三的学校,中国前十,大家应该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可是自己考上研究生却感觉到自己没有北大本科生优秀。很多的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进入名校之后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其实不是你太弱,而是名校里的人实在是太过优秀。普通高校本科学习的可能就是普通的课程,但是名牌的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完善自己。普通本科院校中在课余时间玩的学生居多,可是在名校中的学生经常泡在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的居多。名牌大学的教育经费比普通大学的教育经费多的很多。他们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生自然就比普通高校的优秀,学习的内容以及方法不同。普通本科能够考上名校,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可是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也只是书面上的内容,也是应试教育的成份。所以两者即使是同为研究生也是有差别的。也有的人从普通的学校进入名校后,里边因为环境和人的水平有差别。普通学校的经常会被孤立,没有办法融入他们的群体之中,这也是很多人自卑的一个原因。其实考入人家的学校,不一定能够融进他们的学校,无论你的水平怎么样?导师是不会单独给你开小灶的,肯定是一视同仁。不过有自卑感就意味着认识到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要能够继续努力,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中,成为北大有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知道差距才会缩小差距。
关于在北大读研的经历,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总结。希望给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或者已经处于研究生学习中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和。01 研究生生活2017年9月2日,是我的研究生报道日!那一天,真的超级激动!激动的在办手续的时候少看了几行字,导致后期又重新去办了一趟。爸爸妈妈在邱德拔体育馆外面和其他的家长聊天,各家都在夸自家的孩子,大佬们是真的优秀!我是真的有待提升hh我的专业属于大家说的“搬砖“专业,大部分时间是要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想起来刚入学,和我同为搬砖工的同学吐槽,别人天天新中关五道口,我们天天实验室一日游。但这不能说明我们搬砖工的研究生生活惨!研一上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实验方面比较多的是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操作,为自己的研究打基础。研一下学期,继续完成课程,但也要开始对自己的课题有深入的想法了!研二在完成学分后,整个人都是天天泡在实验室的,做实验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这一年,我买了按摩仪、血压仪以及一些保健品。师兄调侃我老气,提前老年生活了。为此,痛定思痛,报名了学校的综合体能社,强身健体。研三主要的工作是完善实验,撰写论文,还有求职。在接下来的几个模块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02 研究生课程入学后,教务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邮件通知,选课事宜,培养计划,学分说明。不会选课没有关系,可以多多请教师兄师姐和导师,师兄师姐会非常热情的为你介绍各科课程特点,分享课程经验。我当时是把课程列表打印出来,征求导师意见,导师会给你圈出你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然后询问师兄师姐他们之前所选课程。这里有个建议,就是导师为你圈定的必修课程一定要选择,推荐的相关课程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了,我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门课,哪个老师是他在开会时认识的,结果那门选修课当时上的真的很懵,课上大部分时间“在聊”,也没说考核方式,底下学生基本都在各忙各的,看文献等,属于的的确确的人情课(一些课程不满5人,是不允许开课的)。师兄师姐们说她们之前也没上过这个课,当时刚入学,一想老师都推荐了,那就咬牙把课程上了吧。也许你会问,既然是人情课,就得选啊,不然老师生气了怎么办?其实研究生主要还是在研究方面,对于课程选择,你的导师不会有过多的限制,有些推荐课程很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当然你也可以和老师解释,对那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选课时间冲突等。开学前两周,会有补退选课的操作,这两周一定要好好把握,认真听听这门课程老师讲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以便最后确定选择课程。只有学分修满了才可以,不同课程考察方式不同,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教务的通知,我们当时就是有些课程不算做学分,比如有些课程备注的本研合上,我们院默认不算学分。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教务查询,不然课程堆到最后对毕业会有影响。03 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第一步。阅读文献可以让你知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而找到你感兴趣的课题,避免重复劳动,少走一些弯路。同样的,选择文献也很重要。限定研究主题,了解课题的历史发展。可以读一些综述类文献,对于里程碑式的文献一定要认真地细读。刚入师门,那课题组的文献也要好好阅读,了解实验室的研究。选择有权威性的期刊阅读。阅读文章可以先从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入手。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占比并不大,过分追求全文会有些浪费时间, 不要走极端。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做笔记可以帮你有效加深对文献的记忆。无论何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可以用文献编辑器标亮或者添加备注。04 社团活动研究生是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的,但是经历不如本科多,建议还是第一年多参加一下,多挖掘兴趣,认识伙伴。一般同学们参加的都是研会、团委、各大社团,当然身边还有好多同学自创社团。志愿活动也有很多,大家可以积极参加。当然各种比赛也少不了。每学期学校都会有百团大战,各家社团在摊位都及其热情,社团会收取一些社团费,我最开始真没少报名,但是好多交完钱,我一次没去过,建议大家还是好好思考一下,社团贵在兴趣,不在多哈。我在研一的时候加入了学院研会,做了创业部部长,虽然本科也一直在学生组织工作,但比较偏文职,不搞活动。研究生就寻思尝试一下,一上来就接了个对我来说是个大活动的比赛,虽然是院内发起,但面对的是全校,初赛、复赛、决赛,记得当时天天捧着电脑看资料,熬夜到两三点,对于活动小白来说,那个时候真的不容易,但好在还有热心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指导,遇到困难有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在那硬挺着,适当寻求帮助没啥不好的。在这个活动中,接触了各学院同学,交了好多朋友。研一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一些比赛,创赛、建模、MF行业研究比赛,这些比赛耗时不会太久,集中精力一段时间都会弄完,在此,再次鼓励大家多多参加比赛哦,跨专业搞起来还是蛮有趣的~志愿活动各个学校都会有好多,各种类型,没有必要为了凑时长去做志愿,做一些自己觉着能贡献力量的。安利一下我参加的SK SUNNY,我们学校当时主要针对敬老方向,团队没有太多人,但每个人都有当活动策划的机会,除了定期去敬老院服务以外,每期都会有主题活动,我当时的是同理心实验。SUNNY会给大家提供各种支持,在大部分学校都能看到SUNNY的身影哦~05 与师门的相处先来说导师,见到导师紧张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这样,主要还是要放平心态,平时多去和老师沟通,慢慢也就学会了和老师的相处之道。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脾气,我身边的朋友也会偶尔和我吐吐槽。有的导师喜欢打乒乓球,她们全师门就都去学乒乓球。和师兄师姐们的相处也是这样,平时多交流交流,就熟了。师兄师姐们平时看着高冷,可是走近了也就会觉着大家没啥代沟,天天在实验室办公室天天见的,总会有共同话题,聊聊科研或者一些趣事。我这点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师门就特别和谐,师兄师姐们爱护有加,所以大家也都这样传承着,我们对比自己小的师弟师妹也是这样。偶尔实验室有个别冲突,但也不会伤了和气。大家实验不顺的时候,会一起出去聚餐喝酒,打打牌,打打游戏。06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点选题要小,不要题目很大,太大的题目内容少就显得很单薄,自己也无从下手。写作前要大量阅读文献,平时注意学术积累。选好主题后,做好框架,进行规划,写作的大体思路。撰写按照框架进行书写,书写需要指定计划,适当微调结构框架。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要突出一个“新”字,来反映我们文章具有的创新性,论文分层深入,逐层剖析。说别人实验不足时,要说具体,最好能呼应,从而突出我们的文章。07 关于组会组就是指你的导师还有导师团队的其他老师,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组成的一个课题组。而组会就是每周或每两周导师和学生一同参加的研讨会,学生汇报进展状况或文献汇报。对于实验类的学生来说组会并不陌生,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老师觉着定期学生单独汇报的效率更高,就会定期挨个找学生谈话。我们师门就是一周文献进展,一周实验进展,这样交替的开组会。关于组会的准备,一般都是学生做PPT,写清自己的实验进展,论文进展,实验结果,后续计划。组会上最主要的还是要表达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你提出建议。在汇报文献之前,一定要读懂文献内容,老师往往会问一些细节,答不上来可就不好啦。08 休闲娱乐大部分的研究生时间都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人文类学科我不是太了解,有一些学科不需要天天待在固定地点工作。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说,有个好体力是成功的关键啊,建议大家每天留出固定时间运动,可以晨跑或者夜跑。喜欢健身的朋友,可以每天去健身房打打卡。不喜欢机械的朋友,可以看看Keep。我个人不是太喜欢机械,所以一般都是跑跑步,跳跳操,健身操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有的人说研究生生活枯燥,其实并没有,没有必要完全一整天就想着实验,要学会适当放松。我们师门就喜欢一起参加跑步类的活动,男生们爱打篮球,师兄爱踢足球,所以总有比赛可以让我们去捧场!总之要记住,有个好心情才能愉快的搞科研!不要总自己一个人把事情憋在心里,要学会倾诉、也要学会倾听。你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总有人在你身边,或远或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