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考古专业没前途?你怕是有什么误解……必文

北大考古专业没前途?你怕是有什么误解……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部分网友认为考古是“冷门”专业,不仅工作没有保障,更没有“钱途”……面对此类评论,钟芳蓉以一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作出回应并表达决心。也有人大力支持,认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钟芳蓉的选择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针对所谓冷门专业的热议,选兴趣还是选收入?冷门专业值得报考吗?未来真的会没有“钱途”吗?考古专业太冷?那可是北大的考古啊!首先,从全国的招生人数以及报考人数上来看,与经济学、管理学等“报考大户”的热门专业相比,考古专业确实偏冷门。但是,钟芳蓉选择的可是北大的考古专业啊!且不论北大的名校光环,单单说考古专业,为钟芳蓉分数可惜、担心其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网友真是ck(大可)不必操这份心,熟知的人都知道,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是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为A类的仅有3所院校,而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是A+。 从一流学科角度来看,考古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院校也仅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2所。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说,中国考古学在北大。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大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则是全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学院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余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第一线,成为当地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海外学生学成回国后,更成为所在国家地区开展中国考古学教学研究的主力。考古专业太冷?报考古的都是学霸钟芳蓉让考古专业再次“出圈”,很多人说,676分报考古有点可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这三所高校设有较为领先的考古专业外, 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以可查询到的2017-2019年高校在山东省招收文史类考生的数据为例,2019年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在山东省招收考古专业,且其投档分数线不亚于同校其他热门专业。从2017-2019年北京大学在各省招收考古学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来看,每年全国仅有20多人能进入北大考古学专业,且录取分数并不低。近三年,北大考古学在湖南省的录取最低分数也在660分左右。考古专业太冷?“兴趣”与“钱途”见仁见智冷门专业,人们通常简单理解为就业没“钱途”,专业小众,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把握较大的专业;热门专业则多与社会当下最火,最缺人才的、最有“钱途”的职业相关,报考考生较多,竞争激烈。 但“冷”与“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本身更没有好坏之分。 2014年北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因为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网友关注。她所在的古生物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仅培养出5位学生,可谓“冷门中的冷门”。 本科毕业后,薛逸凡选择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之后硕士毕业的她又前往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读生物医学信息博士。提起当初的选择,薛逸凡说:“我就是特别想学习这个专业,我来元培学院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古生物。”随时代与观念的变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更偏向于“兴趣”,而非“收入”。据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发布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往年较为冷门的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在最感兴趣的人文专业榜单中位列前三;心理学、法医学、数学和应用数学则占据了最感兴趣的理工专业榜单前三甲。而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学、投资学等曾被各界看好的经济、金融类专业却被归入了最不感兴趣榜单。专业也存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规律。以前,财经类高校、专业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而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十分惨淡,逐渐“跌落神坛”,当然也与相关行业的衰落相关。 有些专业看似“冷门”,但对于国家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意义非凡。近些年,传统文化类节目、影视剧、纪录片大火,如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让大众了解到文物修复工作者平凡却又不凡的职业精神,如2017年首播的《国家宝藏》,唤起了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当然,如《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系列书籍和影视剧的大火,也让不少人对考古产生了向往和兴趣。据北大微信公众号,近年考古的“死忠粉”越来越多,甚至有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填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个志愿,而且“不服从调剂”。还有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学科,看上去非常“冷门”,却关系到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因此也逐渐从“冷”变“热”起来。今年启动的“强基计划”,明确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首批试点招生的36所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制订了古文字学专业的招生培养计划。此外,回到此次争论的焦点“未来就业问题”,其实这些学科专业性强,职业选择相对较窄,但就业前景无需担心,基本毕业就能拿到“铁饭碗”。钟芳蓉的选择,收获了考古圈的纷纷欢迎和祝福,多省份考古研究单位联动送去礼物和心意,以表支持与鼓励。北大校友樊锦诗先生更送去口述自传,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北京大学也送上欢迎和祝福:“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还未入学就就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团宠”!想问那些曾发出质疑的人,现在你还会觉得钟芳蓉选择错了吗?

明日复见

高分女生报考北大考古专业 真是浪费分数没前途吗?

本文转自【成都商报】;676分留守女孩报北大考古专业 真是“浪费分数没前途”吗父亲回应:她把金钱看得淡,一直很有主见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7月30日,钟芳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一时间,网友对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选择产生疑惑:为什么不读更好就业、更赚钱的专业呢? 高考成绩出来当晚 50多名老师到村里报喜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成绩为676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回忆起查成绩时,她仍表示“有点难以相信,觉得成绩有点高”。钟芳蓉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自己估分大概是六百分多一点。而她的班主任陆老师则表示,钟芳蓉平时成绩就很好,这次是正常发挥。 高考成绩出来当晚,学校校长率领50多名老师抱着鞭炮烟花到村里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该校校长罗湘云向记者表示,在他想象中,钟芳蓉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不知道这个是天大的喜讯,她可能会很失落很孤独。“我们大家放炮仗,村里人自然会过来,给钟芳蓉增加点热度。” 成绩出来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也相继上门提供报考志愿咨询。 不到1岁就成留守儿童高考前背了7遍书据钟芳蓉爸爸讲述,钟芳蓉不到一岁时便由爷爷奶奶带着,他和孩子妈妈外出打工,每年最多回来两次。在他的印象里,女儿从小自律,成绩优异,学习上从没让家人操过心。“她中考成绩也很好,有一些免费的学校让她去,她也不去,选了她后来读的高中,因为这个学校学习氛围更好。她一直都很有主见。” 而让钟芳蓉爸爸遗憾的是,自己每年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过少,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她妈妈是初中学历,我是小学学历,我们也教不了她什么,但是没想到她这么争气,她喜欢历史也跟她性格安静有关,她比较能沉下心去学习。” “悟性高、沉稳、学习有规划。”这是班主任陆老师对钟芳蓉的三个最深印象。陆老师告诉记者,钟芳蓉学习习惯很优秀,人比较沉稳,能够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完成各科作业。学习很有规划,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钟芳蓉则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学习技巧,文科的话课本和基础知识更重要。“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没有刷很多题,一般都是背书。我背了好多遍书,10天复习一遍,大概有7遍。” 反对声音选择考古专业网友说她“浪费分数,目光短浅”7月30日,钟芳蓉告诉记者,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已经决定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并透露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谈及选择考古专业是否受小说或影视剧的影响时,她笑称“可能会有一点吧,有时候看小说会讲到有些主角是学历史的,我就觉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 面对未来的就业情况,钟芳蓉表示也有考虑过,因为是北大的考古专业,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她表示希望当一名老师或是在博物馆工作。 消息冲上热搜后,网上却出现一种声音:考古专业冷门,还可能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网友指责她浪费分数,觉得她目光短浅。 对此,钟芳蓉回应说:“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支持行动欢迎小师妹入行多省份考古同行送她“大礼包”女孩报考考古专业引发网友热议的同时,也掀起了考古界的关注。就在7月3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发文称,为了鼓励钟芳蓉,山西、河南、湖南、甘肃、辽宁、江西、湖北的考古机构官方微博以及广东、四川、天津三地的考古同行个人微博实现联动,向这位小师妹送去“入行大礼包”,包括《山西珍贵文物档案9》、《江口沉宝》等史书资料。 “她知道后很开心,毕竟是她感兴趣的东西,也谢谢大家对她的鼓励。”8月1日,钟芳蓉的爸爸告诉记者,当时得知女儿想报考考古专业时,他去问了村里的大学生,别人说这个专业很冷门,就业狭窄,赚钱少。“但是她把金钱看得比较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专家:考古专业就业率并不低“我也听说了这件事,这名考生应该是对历史、考古很感兴趣才选了这个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告诉记者,他认为考古是一种事业,不能仅凭“赚了多少钱”来计算价值,文化传承同样也是一种价值。“社会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现阶段文化发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而考古就是文化传承与接力的过程,需要不断有人来做这个事。” 钱国祥称,考古学确实是一个冷门的专业,但是就业率并不低,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面临人才竞争大的挑战。“目前在经济建设时期,有很多建设活动,考古团队在某一阶段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需要引进考古人才,但是岗位有限,有新思想的高层次人才才能进入比较大的研究机构。”不过除了国家级研究所和博物馆等,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各省、市博物馆、研究所等上百家机构就业。 她的偶像樊锦诗曾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女,汉族,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文滔 罗丹妮 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

微乎其微

留守女孩676分上北大,选择考古专业,学姐:选择错了要后悔终生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大于努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上高中的时候,大家肯定会听到班主任的一句话:上了大学随便玩,这句话绝对害死人。另外还有一句话更害死人:上了重点大学,任何专业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其实上过重点大学,尤其是211.985的学生都知道,一个专业的重要性是远远大于一个大学的重要性。比如你985的环化生材的研究生毕业,待遇都不入普通一本高校的计算机本科生待遇高。同样你就是清华北大的大冷门专业毕业,待遇也不如人家普通211的计算机专业。所以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一个不错的专业才是王道啊。湖南耒阳有位留守女孩,她名字叫钟芳蓉,高考考了676分的好成绩,这个成绩是非常不错的,全省排名是第四,也就是说全国的大学都可以任她挑选。虽然不能选择最顶级的专业,但是选择一个不错的专业还是没问题的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她说她喜欢历史,并且想去清华大学。不够最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理解,选择考古这个专业,就注定了不好找工作,未来待遇低,一句话:没前途学了考古,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毕业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错工作,就是混到博士毕业,也得清贫一生。 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再厉害又有何用啊?不要听别人说北大任何毕业都好,其实哪绝对是骗人的,北大清华的光环没那么厉害。一般重点大学里面,冷门专业基本都是农村孩子,主要高考时候没人指导,以为上了名校就前途大大的好,其实害死很多人。所以报考考古学,很遗憾,肯定会后悔的。不信,你可以问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看看清华大学的各个转专业情况就知道了,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都是大热门,而那些冷门专业都没人愿意去。所以像北大考古这类专业,毕业就哭了。

妙悟

“考古学”实力最强6所大学,就业强势,北大并列第一性价比突出

近日,因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而登上热搜的留守女孩钟芳蓉引发关注。作为全省文科第4名、总分676的顶尖学霸,在北京大学能够选择任意专业,然而执着于理想和坚守,她坚定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高考学子在报考专业时,经常会考虑就业是否满意,薪资是否有“钱途”,往往忽视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和真正的兴趣,尊重自己、尊重内心,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对于钟同学而言,北大考古无疑是她的理想之地。作为全国排名第一,拥有悠久学科渊源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相信也能够为钟同学的发展提供沃土。考古学向来是一门冷门学科,即便专业实力强劲的高校,也往往在专业录取分数线中排位靠后。即便如此,能够在专业全国顶尖的高校就读,不论什么专业,都能在业界取得一方天地。今天洛老师同各位分享我国考古学实力最为强劲的6所大学,为执着于理想和目标的高考学子们提供参考和借鉴。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作为一门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学科,发展时间不过百年,但已经形成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团队,其中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拥有最强的实力,是我国考古学专业的并列第一。而西北大学对于高考学子,尤其是南方考生而言,性价比非常之高,平均只要达到580分,就能被录取,考古专业的提档线,也并不会高出最低分数线很多。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是考古领域的第3至6名。我们不难发现,考古学实力强劲的高校,清一色全部是老牌综合高校,这些高校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考古学本科毕业能够进行田野考古的情况不多,因为想要进入考古所,一般至少需要硕士学历。而本科考古专业从事历史教师和博物馆工作的相对较多。如果能够完成硕士甚或博士阶段的学习,并在老牌名校接受深造,考古学的就业是非常强劲的,待遇也很稳定,如果能和当前互联网+相结合,大胆创新,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对于高考学子而言,报考大学和专业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学科兴趣,这样进入大学后才能目标明确的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做出更多的准备和规划,也能够开心快乐地完成个人学业,开启事业人生。

徐谓

3年专注“挖啥呢”北大硕士帮你越过考古那道墙

  2010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90后男孩奚牧凉,大三时在山东章丘一个村子里考古实习,一待4个月。两年前这里曾是一座汉代的城,而现在是一片广袤的玉米地。  考古队辟出一块地挖探方、做研究,还在入口处树了一块牌子,“考古重地,禁止入内”——但这更激起了村民的好奇心。每天都有人骑着摩托车经过,探头往里张望,问工作人员:“你们挖啥呢?”  奚牧凉被老乡问了无数遍后,对“挖啥呢”三个字简直刻骨铭心,“这句话特别典型,人人都有非常质朴的好奇心,但业内人真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吗?不一定”。  2015年8月25日,奚牧凉对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这天他在一个泛文化类公众号上看到新闻,ISIS占领了叙利亚的巴尔米拉古城后,大肆破坏文物,一名82岁的考古学家因为拒绝透露珍贵文物保存地点而被斩首示众。  就在同一天,奚牧凉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挖啥呢”。  奚牧凉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当时我已经在北大的公众考古专业念了一年研究生,特别想做一些传播实践。这则报道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行业外的人都在关注文博,行业内的人更应该发出声音,做一点事情。”  公众号“挖啥呢”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平台既和考古相关,又试图勾连起公众与考古的关系。  综艺节目《漂亮的房子》邀请了建筑学科班出身的男星吴彦祖,来修缮安徽的老屋。虽然一再强调要“保留历史”,可转眼施工队就把老屋的大部分给拆了;天柱山三祖禅寺的僧人,在重建大雄宝殿时发现地宫,私自就地“考古”,还声称发现了“佛舍利”;考古文博人的收入和爱情是怎样的……这些话题都被奚牧凉写进了“挖啥呢”。从未刻意营销的公众号,单篇文章阅读量最高时超过80000次。  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在广州颁奖,奚牧凉凭借“挖啥呢”获得个人奖。颁奖词是:“没有一个专业术语,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一个硕士研究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了一种公众考古的全新话语方式。”  除了推送文章,“挖啥呢”还尝试过直播、线下活动、知识问答等形式。奚牧凉发现,最初粉丝以文博圈内人居多,但后来慢慢扩展到行业外的人。  “考古文博曾经是一个比较封闭的行业,和戏剧一样。”奚牧凉的专业是考古,但同时也是一名剧评人,“做戏剧的人有时候不知道观众要看什么,先排一个戏,票卖不卖得出去再说,一定程度上,文博行业也是如此。博物馆不停地做展览,可观众想看什么,看了之后满不满意,我们还是缺乏沟通平台。”  奚牧凉希望“挖啥呢”能成为这样的平台,所以在每周一会推送“周一尬聊”专栏,邀请读者都来说话,近期讨论的话题有“要不要发掘秦始皇陵”“博物馆观众太多该怎么办”“中国的世界遗产,你真的懂吗”……  “做公众考古,‘挖啥呢’的文风比较活泼,但追求的态度是严肃的,每次只推送一篇文章,精品式的。”奚牧凉表示,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微信公众号,但背后有他自己的学术想法。  在2016年2月推送的一篇文章中,奚牧凉对《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是否把“保护法”变成了“不保护法”这个问题进行解读,“每个公民都有了解文化遗产的权利,也有更多参与方式,来监督文物保护”。  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流行话题,奚牧凉发现,不仅文博行业内的人意识到要向公众普及文物知识,行业外的人也在积极参与。“要让文物活起来。当行业和社会交界,就需要有一道桥梁,要让人有参与感,不然这些文物和历史就真的逝去了。”  如此热爱考古的奚牧凉,高中时是理科班里的历史课代表。“理科高考不考历史,所以一方面,大家在课上花的心思不多,另一方面,老师觉得反正不用考试,就可以讲得更有趣一些。”奚牧凉记得,理科班的历史在高二时结课,最后一课,历史老师讲的是中国的未来。  “历史不是一个远去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相关的。历史让我们不仅仅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当下的时代,还能知道自己的来处和去处,而且会有一个更大的视角,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奚牧凉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周苛

考上北大,被调剂到考古专业,该不该复读?

说起北大和清华,它们两个就是我国大学里“双子星”一样的存在,犹如两个标杆一样矗立在我国的大学之林,即使别的大学再怎么优秀,都只能说是无限接近,而无法超越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在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了,从小我们就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知道最好的大学就是清华北大,很多人从小就有一个北清梦,因此北大清华永远在国人心中是最好的两所学校。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考上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大家是上还是不上,要知道考古专业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一个及其冷门的专业,毕业后根本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嘛,如果是别的学校肯定很多人会选择复读,可是加上北京大学很多人肯定都会犹豫。首先在这里说一说北大的考古专业吧,虽然考古专业在别的学校可能是最差的专业,可是放在北大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北大的考古系是全国最好的,尽管可能考古系因为毕业后招聘人才很少,所以应该竞争力很大,但是如果是考古系最好的学校毕业的怎么可能找不到工资。而且很多人对考古专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其以后只能进行盗墓挖坟的工资,觉得这是非常不吉利的。其实考古专业以后不仅仅可以行走乡野中进行文物的保护,而且还可以成为鉴赏文物的专家、或者成为各个博物馆的管理人员、也可以留校当一名考古专业的教授等等很多选择的余地。或者有人会说自己对考古专业没一点兴趣,以后根本不想从事相关的工作,那其实也有很多的解决办法,首先转专业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在大一的学期末就有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秀,那么就可以彻底转入到喜欢的专业。其次,大家也可以辅修第二专业,这个完全没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只不过大家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是比较辛苦的。再者,就算不辅修第二专业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旁听,也不会因为有第二专业学习那么辛苦,只不过这个没有证书之类的材料证明自己对课程有过学习。最后就是考研了,在考研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一次选择别的专业的机会,但是这个要求你对要转的专业有足够的学习,要进行严格的考试才可以通过,而且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等于是白白浪费了。以上都是选择不喜欢的专业可以学习别的专业的方法,这些都需要个人有很强的毅力和坚持,但是相比能在北大学习,辛苦一点也不算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选专业和选学校的问题,但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很多人这辈子都无法进入学习,而且对于北京大学这种综合实力非常强大的学校来说,根本不存在冷门专业,其任何的冷门专业都比一些大学的热门专业强。这并不是说专业不重要,可能相对于一些普通大学来说,有一个好的专业要比一个好的学校重要的多,因为好的专业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好的学校只会影响你四年大学的时光。但是对于北大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前提是有一个好专业,而北大每个专业在全国的同等专业都是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北大的大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每年都会有社会各界的牛人在这儿演讲交流,也会有全国顶尖的老师给大家讲课,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的人脉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你的同学未来可能成为社会各界的大咖,因此在北大就没有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这一说了。

巧言

“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高考获得676分,却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的选择,引起网友对于未来选择“理想”还是“现实”的热议。其实,这一话题更是对孩子志向与主见的探讨。如何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呢?外滩君联系了前世外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人保部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卢文来,她为家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3点建议。文丨张楠 编丨Travis7月23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绩一出,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然而,随着女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选择被报道,没想到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讨论。有人说,太不懂事,不务实;有人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目睹了争论的全过程,不难发现,争议的核心在于:一个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孩子,却选择了一条注定辛苦、清贫的学术道路;这种选择究竟是没有经受过社会毒打的天真、幼稚,还是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坚守学术志向的难能可贵?理想还是现实,这是一个问题。这场风波已经基本归于平静,高考学子们填报志愿也都全部完成了,但,为什么在大家冷静下来之后仍然有讨论的必要?正是因为这件事中的观念碰撞,对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培养孩子亦有诸多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高考后怎么选学校、选专业的问题。凝视整件事中的各方观点,更值得讨论和自问的是:一个孩子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孩子拥有更高远的视野与格局,这是否符合父母师长对于教育的期待?越来越被重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真的如字面意思,只是让孩子早早了解各个工种的运行机制?01理想还是现实这是一个问题先简单还原下整件事的始末。争论爆发最早,呈现出一种两派极端对立的情形,一把名为“值不值”的标尺把网友意见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姑且简单粗暴地概括为“现实派”和“理想派”。“现实派”的核心论点在于,考古这种偏冷门的专业,不能“大富大贵”,对“留守女孩”来说并非优选。“到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好不容易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的行业那?”“估计老师们都失望了。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这种家庭应该选毕业后可以赚更多的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理想派”的观点则基本建立在“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鼓励女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别被世俗影响。“考高分,不就是为了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吗?”“做自己,做强大的自己就好了!”“在这个时代,梦想是珍贵的东西。”“如此淡泊名利,视钱财如粪土,那她朋友圈的空气一定清新得像海边儿一样。实名羡慕。”紧接着,考古圈学术前辈们纷纷为女孩声援,多家科研院送上入学大礼,影响女孩热爱考古的人生引路人、“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也亲自写信、赠书表达鼓励与期望。女孩本人也注册微博回应,简要说明了选择考古专业,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对历史和文物感兴趣。事情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但眼看风评渐渐转向“理想派”对“现实派”的全面碾压,外滩君觉得,这其中仍然是存在问题的。追求理想与尊重现实,一定要被摆在对立的两边,甚至有一个高下之分吗?其实冷静下来看,争论的两方都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天然带有一点“偏见”。比如,认为女孩的选择太不务实的“现实派”,其实是就先入为主给女孩套进了“寒门贵子”这么一个充满社会焦虑的设定。另一边,“理想派”也似乎把一种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假想甚至期待,放在了女孩身上,无异于一种“理想绑架”。其实女孩钟芳蓉和父亲都曾回应过:家里条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差,“留守女孩”也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喜欢历史,也喜欢二次元,不必强行悲苦;家里人都很认同女孩“不那么在乎钱”的生活态度,也没有要靠孩子实现“阶层跨越”的焦虑;而且,说“北大考古系”毕业找不着工作,确实有些杞人忧天。所以从钟同学本身的角度出发,完全没有什么纠结、矛盾、人性的拉扯,既没有“现实派”以为的苦大仇深,也没有“理想派”脑补的一腔孤勇。向内自问,她热爱历史,亦有能力去追求所爱,家里和师长也支持肯定。对外评估,也是有过自己物质欲望低、家里条件也还不错的现实考量的。用女孩自己的话说,选择考古专业,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网络世界里,很容易把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推向二元对立的局面,而这种对立,正是这件事中最值得警惕的部分。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把“理想”和“现实”强行拉往对立的两边,何况,真实生活中兼而顾之求得一个平衡的大有人在。02“理想”跟“现实”并非势不两立现实一点说,钟同学的选择就完全实现了兼顾了“理想”和“现实”。这在网友后期的讨论中其实已经有提及,考古系这个看似冷门的专业前面还有一个关键定语,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学的平台资源、社会光环都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北大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考古专业的,北大考古专业的历史,几乎和中国考古学同样历史久远。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考古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让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爽利直言,中国考古学在北大。张光直(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沈睿文,也在近期采访中回应了大众对于“就业”的质疑。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50%在本院或其他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硕、博研究生,20%出国留学,而且还多是哈佛、牛津、普林斯顿等世界名校。其余选择就业的毕业生,进入文物管理部门、考古单位、博物馆,出版社、报社和企业的都有,完全没有“就业不好”的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去看这件事就更纯粹了,一个有主见的学霸,怎么看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其实都说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更谈不上一个可以被称为“志向”的存在。而一个18岁的孩子就有明确的志向,这件事本身就弥足珍贵,当她还有能力去追求,岂不更妙?1958年,胡适先生在台大演讲时分享自己对于选择科系的看法:概括起来,只需要自问两个问题:我喜欢吗?我做得到吗?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在这种标准的指引下,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便毅然放弃了更有可能“复兴家业,重振门楣”的农学,转到了文学院,这才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家。胡适不过,在高呼“理想万岁”的同时,是否一定要苛责那些或许还没有找到所爱,或许没有足够能力追求的,不够幸运的大多数呢?这段时间,有一个支持女孩的声音其实更令人感动,来自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蒙曼教授希望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不要对她形成太大压力,一定要尊重钟芳蓉的选择权。“她应该顺着自己的本心去成长,如果她学了,真的热爱,那无论是对她、对考古专业,乃至于对社会风气来讲,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觉得专业和自己的想象有差距,再爱别的也是可以的。”对于还没有明确自己热爱什么、擅长什么的大多数来说,尊重现实,及时调整也并不可耻,“再爱别的也是可以的。”蒙曼还有我们很熟悉的名导李安,常被称“大器晚成”。李安说自己“晚熟、36岁才开张”,45岁才迎来人生中的第一座奥斯卡。回想起来,他却非常感恩自己漫长的幼稚期。“生长本身是需要孕育的,不管是环境孕育,还是年轻人准许自己被孕育,我觉得都要鼓励你们不要太急功近利,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03培养一个有志向的孩子这些生涯规划少不了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国内大学的已经有703个专业(不包括军事学)了。这才是新一代的孩子们真正面临的挑战,从这个多样的世界中,找到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那一个。而这却不仅仅是高考后的抉择,更关乎之前十几年的成长、教育是否给到了孩子足够的养分去实现这种自我探索。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有志向的孩子呢?前世外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上缘优势教育平台总设计师、人保部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卢文来给家长们提供了三点建议。卢文来1.家长自己要成长,保持发展的眼光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很快,变化也越来越多,父辈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足以支撑孩子面对的现代社会,“热门”这个标准也是有时间性的,比如,过去的“铁饭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太有吸引力了。这种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父母要正视这种差异,同时保持学习,让自己不成为一个“过时”的人。这次新闻事件里的钟爸爸就是一位非常智慧的父亲,女儿虽然是“留守儿童”,但并没有像外界想象得那么辛苦,喜欢看书,有主见,这些都是有父母的影响的。2.和孩子沟通,多提问少判断卢文来老师曾接触过不少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却因为跟父母的意见相左或不符合父母期待而非常痛苦、迷茫。这是非常遗憾的情况,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了,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尊重、保护和支持。更多的情况是,在很多意见领袖的父母影响下,孩子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习惯了对父母意见听之任之。等到需要孩子自主的时候,父母又会很困惑,“我们都这么有主见,怎么会养出一个这么没主见的孩子?”卢老师建议父母平时和孩子沟通,多提问,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发表观点的习惯,少发表意见,少对孩子的想法做判断,这样才能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让他内在的能量流动起来。3. 相信孩子自己是有方向的卢老师做家庭教育,更多是教父母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包括基于优势、心理营养、独立、自我价值和安全感等。父母再通过类似的方法去促进孩子自我认知的觉醒,挖掘其内驱力。“基于优势”这一点尤为重要,表面上看就是鼓励,但本质上是从“补短”到“扬长”的观念转变,相信孩子即使不那么完美也能基于优势发展出自己的特点。教育的本质是关系,而信任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方向,尊重差异,及时放手,对其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才更有助益。

神嚣

2020年报考北京大学,却选择考古学专业

阿小女孩是留守儿童,因为是农民工的后代,因为不是殷实家庭,因为好成绩,因为职业选择。全国人民热议。事实上这需要更多的思考。在现代或中国教育很长时间:立德,决心改变我们自己,世界成为我们想要的。事实上教育是没有其他目的的增长,比如适应社会、取得成就。女孩做出了选择,或者从功利的角度看,或者说上一代人的教育成果可以用更多的知识和物质财富来充实国家和社会。为家庭和个人改变人生逆天摆脱前辈的痛苦。这个小女孩是做一个最直接的选择,我对他很感兴趣,因为我喜欢历史,所以我选择了考古学。如果在7O之后,我们将逆天的名称改为努力学习的动力,80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竞争力动力,9O之后呢?他是来了还是已经过了0O年了?4O年中国教育正逐步引导个人价值观的确立,正是个人价值观教育的强大推力,使人们在个人偏好和情感方式上更加自私和选择。选择小女孩实际上是这个时代同龄人最正常的选择。引起热议的一些原因可能是小女孩不能停在合理的地方,选择热门专业要考虑自身的环境。这些真的是最好的吗?我们准备好了吗是教育的产物,这场激烈的讨论证明了我们没有。变化和固有思维的到来,老一辈和年轻一代,满足于天命和不屈,需求和个性,在这里通过小女孩普通行动相遇。请准备好,王的时代到来!

光气

考古专业的大学排名,西北一所高校实力强大,和北京大学并列第一

#高ftg#2020高考录取#最近湖南女孩676分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了社会热议,也有众多省专业人士给小女孩送来礼物表示鼓励和支持。作为比较偏冷的考古专业并不为大众所熟悉,全国开这一专业的大学并不多,仅仅二十多所,这些大学的水平如何?北京大学是否代表着最高水平呢?我们看看教育部对于全国考古专业的评估结果如何?第一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考古文博学院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考古学的教研机构,考古专业成立以来,不断壮大和发展,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名: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是继北京大学之后第二个成立考古专业的高校,考古实力雄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文物保护领域、考古从业人员以及国家各级考古队长的人数西北大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第三名: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考古专业业内颇有影响力,仅次于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以东北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主要特色。第四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虽然比不上北京大学,但是在长江以南专区特别是东南地区实力还是首屈一指。第五名:山东大学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建于1972年,是我国较早开设考古专业的大学,1983年获得硕士授权点,2000年取得博士授权点,200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

灯塔情

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学你所爱就是最大财富

湖南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有网友评论,如此分数报考冷门专业实属浪费。对此,钟同学回应:“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这样掷地有声的回答,反击了世俗对成功的偏见。其实,只要学你所爱,就能找到人生最大财富。人们对钟同学报考考古专业进行劝退,是出于庸常的成功经验。考古太过冷门,学热门的金融、计算机,未来才好就业,拿高收入。然而,内蒙古大学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孙璐指出,“考古所和博物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等事业单位都是考古专业学生就业的选择,薪资水平跟当地的普通公务员一样的,不存在收入过低的问题”。再则,就算拿不到高收入,人的失败也不应由专业来背锅。所谓热门、冷门,都是用世俗标准界定的。每一个专业的设立,都回应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价值的。况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又能保证眼下热门的专业,四年后依旧风光无限?贫困限制不了一个人的想象,思想的贫困才是。网友为钟同学打上“留守女孩”、“寒门学子”的标签,似乎认定了她的未来只能与物质捆绑。这样的想法是贫瘠的。人的一生不应该只将金钱、地位作为目标,将自己框在庸常的牢笼。而且,热爱能够催生动力,使人向上,人变优秀了,还会因为没有出路而深陷困顿吗?这样看来,热爱才是最大的财富。牺牲热爱去追逐所谓的热门,是舍本逐末。学你所爱是了不起的选择。钟同学用有主见的灵魂给所有汲汲营营者上了一课:热爱才是人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