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金融专业有多热门,竞争有多大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吧,但是不是随随便便报个金融学,未来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的。如果要报金融学,这几点你一定要知道!一、不要轻信难度排名考研专业难度排名、学校难度排名都是一搜一大把,很多考生在最初也许就会用这些排名作为报考指导。其实每个学校的难度是有自己不同特征的。清华经管,其难度在于对数学的要求,初试要数一。清华五道口,其难度则在于总分。北大四院的难度则在于专业课。复旦经院的初试分数高得吓人,管院分数虽低但全英面试会让你觉得掉了一层皮。所以与其纠结于各校考研难度的排名,不如深化理解学校的培育方向能否与本人对将来的规划相契合。二、学校名气越大越好在金融这一行,学校的要素有时以至大于才能的要素。一方面金融硕士与本科不同,在学习中除了学问更重要的是理念——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但是名校的优秀教员资源可以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十分考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呈主导,或在某个范畴占优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假如本人实力足够,那么就瞄准北清复交上财央财等能够辐射全国的名校;假如保险起见,就以就业目的地所在省市的“985”或“211”为目的范围。三、高校就业侧重点不同由于本身定位及历史缘由,不同的高校所对应的就业途径各有不同。以北大四院和清华二院为例:倾心于学术,那么CCER是首选;想到外资工作,光华或清华经管会更有优势;五道口则在国企、一行三会上面校友实力雄厚,固然在投行、商行、基金上也有很强的人脉汇丰则在深圳如鱼得水。再如课程设置上,北大经院着重于经济理论的剖析、经济模型的研讨,而光华则更注重商业研讨;道口偏宏观偏政策,经管偏微观偏应用等,不一而足。四、择校择专业眼界放宽开设金融、经济专业的硕士绝非仅仅是经济或管理学院。例如,北京大学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里面也有独具特征的金融信息专业,招不够的时候靠从北大四大经济学院调剂。很多理工科大学的金融学开展也势头很猛,例如北航的金融工程依托北航强大的工科实力,近几年在不动声色中开展得十分良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的经济金融实力也属于少为人知的世外高人,如中科院研讨生院、社科院研讨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讨所等,以及一些不太知名学校的特征专业,例如北京工商大学固然学校并不出众,但其期货方向的实力则是傲视群雄。择校择专业的时候眼界一定要宽,由于在很多名校,经济学硕士(除却思想史等比拟冷门的研讨方向)与金融学硕士的就业程度是差不多的,有时分去挤金融的阳关道,还不如挑个同校的经济学专业。五、校友是第一手资源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是在20多年中以迸发式开展所构成的,再加上中国自古十分考究同窗、同乡友情。在一个校友圈子内,他们会互相协助、资源共享,也会积极地提携后生,所以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两三年的课本所学。以至在某种水平上能够以为,考金融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其校友资源。假如想在市场而非事业单位就业,无论你愿不愿意,和校友的交际是生长的必修课,由于你的实习以至将来的工作靠的就是他们。曾有专题报道提到,中国的投资界逐步构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五道口、央财、上财、西财、厦大、武大、北工商等为轴心的几大投资界圈子。六、金融读研≠高薪金融真正能拿到传说中高薪的大都是国际投行或咨询公司,但是大券商的主要招聘对象是清北复交的硕士,而且大券商还十分看重本科背景,所以仅仅是名牌学校的硕士还不一定够。银行、保险、信托等也是主要的就业方向,不过相对投行其薪水要低一些:也有不少金融硕士选择一行三会的公务员,这个岗位相对以上要更稳妥但薪水更低。所以,总体金融专业的硕士薪水要高一些,但一方面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另一方面收入总与付出成正比,千万别梦想拿个名校的硕士就手到钱来。
8月17日,中南建设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南通溯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链ChainNova”)与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决定共建金融科技联合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双方就此签署了《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南通溯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金融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书》。据悉,研究中心将会从产学研政全面布局,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和创业项目,为学术和业界提供技术成果、产业咨询、标准制订、人才培养以及双创孵化等方面的支持。研究中心将面向金融科技行业,积极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资源优化与共享机制,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科研服务平台,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化发展,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助力产业基金深度孵化创新创业公司,同时为金融科技社区和标准认证等领域发展贡献力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研究中心内设三个职能机构:金融科技科研和教育开放实验室、金融科技产业化办公室、金融科技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一个专家委员会,由北大校友、智链(ChainNova)CEO董宁担任中心主任。据了解,研究院、智链ChainNova将瞄准对金融科技行业有战略性意义的创新关键技术,聚合多方相关资源,有利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和落地,构筑公司在区块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开展高等教育+培养产业人才据悉,研究中心将设立科研和教育开放实验室。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研究中心将为北大各相关院系提供金融科技课程和教材,引导研究生进行金融科技相关课题科研,为研究生提供动手实践和企业实习的机会。计划开设工程管理硕士(MEM)项目,建立北京大学金融科技实习基地,将自贸区作为工程管理硕士北京班、上海班的游学地点。在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区块链开放学院”,以此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咨询培训服务的平台,为技术人员、行业业务人员、企业高管、创业团队等提供中短期培训,为企业和其他机构培养金融科技和创新方面的高端人才。在研究成果方面,将注重金融科技理论和实用技术两方面相结合,充实研究队伍,增强研究能力,以学术论文、金融科技著作、专利、课题报告等方式产出核心成果,为研究中心沉淀知识资产。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深度孵化研究中心将通过产业化办公室,依托学术研究、科研课题等形式进行基础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背靠京津冀企业总部聚集区、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等进行技术转化,使研究中心成为金融科技合作的优质平台。在行业场景方面,重点关注口岸和航运区块链应用、金融资产管理&交易、供应链金融、商品溯源、融资租赁、知识产权信息公证&交易等金融科技场景及项目。通过深度研究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将积极参与各部委、金融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金融科技标准制定订工作,推动标准认证,长期考虑牵头建立金融科技产业实践联盟。同时,研究中心将在自贸区建立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及各类相关对外窗口,构建融合科技能力的双创生态系统,形成项目资源池,搭建项目众筹平台,筹办创新创业竞赛和业界会议,拓展技术推广合作“朋友圈”,实现技术、产品、投资和营销的多维联动,构建支撑各方需求的创业/创新平台。同时,帮助初创团队从技术推演、产品迭代、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到和目标用户一起进行产业创新升级,对其进行“教练式”深度孵化。在对开源社区创造影响力方面,通过开源社区、行业龙头及投资公司间的广泛资源,通过一系列像黑客马拉松、项目路演等活动,增进产业互动并对全球开源有所贡献。汇聚业界翘楚,力推行业发展研究中心设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以院士为领军人物的核心学术团队,汇集相关部门领导、知名院校教授学者、产业领袖、企业高管和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等,敏锐把握金融科技发展动态,以行业研究为基础,以资源对接为抓手,连接上下游产业,为行业发展提出路线图和政策建议,支撑国家金融科技战略发展。据悉,中南建设子公司智链作为业界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今年不断加速布局于金融科技领域。此次和研究中心深入合作,将会导入智链研究院的金融科技创新咨询和方法论,利用智链在产业实践中的经验和能力重点对区块链、商业认知、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研究,瞄准对金融科技行业有战略性意义的创新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使研究成果能够为行业实践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产业输出。
10月12日,度小满金融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宣布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并在北京大学为实验室揭牌。度小满金融CEO朱光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共同出席揭牌仪式。新任联合实验室主任、北大光华金融系主任刘晓蕾介绍了未来三年实验室的五大重点研究方向:数字化资产配置、超大规模关联网络、在线机器人、监管科技、区块链技术,并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同时推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朱光表示,金融科技正从传统IT技术驱动向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转型,从服务中后台基础设施向全方位渗透到客户获取、经营、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各个环节转型,完成这两大转型,金融科技将发挥出远远超过历史的巨大的价值。“度小满的金融科技在过去两年已经和50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和北大光华共建实验室,使得我们在金融科技领域更向前迈进一步,我们的成果将很快会转化为中国金融创新的全新动力。”(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9月16日,由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睿智合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科技”)共建的北大-睿智科技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在北京大学静园正式宣布成立。双方将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金融科技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助力传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文出席仪式并致辞。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科技为企业赋能已是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金融行业也面临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金融科技及相关企业在这一发展浪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科技手段驱动金融创新,可以加快传统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对于我国消费升级和应对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张平文表示,数学是自然科学和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大数据是国家的新型战略资源,也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引擎。相比金融行业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其在数据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前排:夏壁灿(左一)、黄建(左二)后排:姚卫浩(左一)、陈大岳(左二)、张平文(左三)、陈建(左四)、邱建国(左五)睿智科技董事长陈建认为,金融科技不仅需要在市场层面不断进行技术与应用创新,也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开展前沿研究和引领,才能够为进一步打破金融信息非对称,促进金融需求和供给的精准连接,实现金融的繁荣和普惠提供持续、长久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睿智科技达成了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的共识。双方将围绕“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这一主题,共同开展前沿科技应用于金融行业的课题研发和技术开发。张平文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非常有意义的产学研合作,也是北京大学积极推动联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姚卫浩,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副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邱建国,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夏壁灿;睿智科技董事长陈建、总裁兼CFO黄建、助理总裁谭子杰等出席了成立仪式。
Bianews 10月12日消息,10月1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度小满金融宣布合作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并在北京大学为实验室揭牌。联合实验室主任刘晓蕾表示实验室将围绕数字化资产配置、超大规模关联网络、在线机器人、监管科技、区块链技术等五大领域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同时推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作 者:魏 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王冠霓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责 编:齐 卿来 源: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科技对企业商业模式正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来看,具有较强数字化能力、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能够更快地从冲击中恢复,甚至逆势增长。企业如何运用科技转型实现新的增长?我们邀请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魏炜,以金融业的科技转型为例,探讨科技转型的落地实践,希望能够给其他行业带来启发。过去三年,中国绝大多数具有变革实力的主流金融机构已经将数字化作为未来竞争的最核心能力之一,并着力建设——CEO亲自挂帅,并任命具有丰富经验的CIO或CDO,将金融科技作为核心战略,拨出巨量预算用于未来三到五年数字化建设的投资,组建专业化团队,力图从技术、场景和流量三个端口打通数字化转型的脉络,应机豹变。头部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内快速推进,抢占先发优势。优质客户被逐层蚕食,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运作的金融机构感觉越发吃力,由此形成“激进带动稳健”,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面临集体转型。科技的融入,使金融机构原本F2B和F2C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最直接的,就是科技力量加入核心业务活动系统,形成T2F2B/C甚至T2B/C的综合模式(图1)。其中,科技直接介入金融对客户端的服务,比如以数字金融的方式获取长尾客户,我们称之为赋能展业(Go Digital),领先的Fintech公司甚至做到反客为主,以金融牌照为通道,自行开拓新型业务领域;而科技赋能金融机构自身运营和管理过程,我们称之为赋能经营(Be Digital),赋能过程以降本增效为主要出发点,如数据资产的整合应用,数字化组织和人才,等等,也是大型金融公司着力投入的关键方向。从角色定位上看,监管之外,其他三种利益相关角色都有金融机构广泛渗入,股权投资、组建科学家团队、内置PMO机构等形式变得越来越常见。同时,移动支付在反洗钱领域广泛应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以强化对融通环节的把控等趋势,意味着监管政策导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金融行业,正在面对相较其他行业更为积极的数字化转型。这场变革没有成熟路径可以沿循仿拟。一项统计报告称,大概79%的公司级数字化转型工作面临失败,其中19%是完全失败。重量级资源的投入意味着相对较窄的容错空间,对于最高经营层而言,找到数字化转型的正确姿势,是这场生死战的首要之事。01、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五种模式结合实践研究,我们重点介绍目前金融机构推动数字化建设的五种常见模式。模式一:设立独立科技子公司这是大型金融机构最常采用的方式,几乎成为一线金控、银行、保险集团的标配。这些科技公司最大的已经具有上万人的规模,大部分与信息科技部门紧密绑定,配合业务单元或职能部门完成诸如App开发、客户画像建模、数据湖等工作;少数科技子公司能够走得更靠前些,定位也更加独立,强调以技术驱动业务的转型升级,或自行孵化新业务、新产品。模式二:引入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对于未能建立完备科技力量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则更加青睐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启动和进行;它们寻找具备类似经验的专业机构,希望将相对成熟的体系或产品直接引入,以降低风险。大型金融集团的业务公司也常常会跨过集团内部平行的科技公司,引入外部智库,针对自身业务发起更为直接、更为贴身的智能化项目。模式三:业务单元内部自建独立的科技部门当这些业务公司积累了较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或迫于市场竞争需要更为敏捷的变革,便开始组建自己的科技团队。由于金融行业细分赛道内头部专业公司自身的力量甚至会强于大多数集团公司,它们拥有足够的业务场景,也不吝惜资源的投入,组建科技团队的优点是更为专注,对单一业态的理解深刻,以中台模式操作,与业务团队物理距离也更为接近。模式四:与科技公司共建最早发起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机构通常已经至少完成一轮系统性的变革,它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能力边界与迭代改进的极限所在。金融机构立身之本在于风险作价,擅长业务逻辑和流程更新,线上化的场景和流量能力则是互联网公司所长,而专项数据技术则很难标化采购,因而与数据/AI公司、互联网公司协作共建成为新兴趋势,这一趋势在许多客户网络单薄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身上也有诸多体现,并有从单点协作向大生态转换的显著倾向。模式五:内部业务岗位与数字化岗位无缝协同这是一种新型的内部合作模式,在业务部门内部配置专门的技术岗位及数字化岗位,组成合一团队——这些岗位的作用不是连接或沟通,它们的存在也不是短期项目制的,它们是业务团队的额定组成,与传统业务岗位坐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汇报给同一个业务主管。当业务团队得到每一项工作任务,比如为开拓一类潜在客户群体,传统的业务人员和数字化人员共同研究工作方案并执行,无缝协同。从金融机构自身的视角来看,这五大模式都意味着在传统的F端之外扩充职能边界,在金融科技塑造的新商业模式版图上布局新力量。例如,设立独立科技子公司可能意味着更为全面的边界,而在此基础上是否借用外部力量、在哪个环节借用、以何种方式投入都将由这家科技子公司自身的能力成长曲线所决定。从以上五种模式中选择正确的转型姿势,对于多元金控集团和专业的金融企业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命题(表1)。多元金控集团可以根据业态、发展阶段、业务组合战略等选择并行多种模式,而专业的金融企业很少能在同一时间点均衡试错,此时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犹如强力牵动的列车,若不能选择合适的铁轨,则可能错过时间窗口,再难追赶。在此,我们提供一个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模型,作为领导者选择转型模式的支持工具(图2)。02、科技转型的成本-收益模型首先看成本维度。传统金融科技机构转型的成本可直接划分为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前者指转型所投入的资金、人力资源和管理层精力,后者则更为重要,它既包括时间成本(既定时间内只能选择一种方式),又包括组织变革切换成本,也包括一旦实施后不可逆性带来的潜在损耗。因此,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的科技转型都在经历从微小到剧烈,从试点到全面,从成熟技术向新兴技术的转换,以期更好地决定成本投放的量级、节奏和位置。不同的是,企业要选择转型切换的时长以及是否进行阶段性的停顿。对于机会成本的分解,我们建议从CEO或指定第一推动者的角度,认真盘点自身的资源禀赋,从以下四个维度客观评判企业准备度,是更为适合高控制力的分阶段投放,还是持续、快速的成本投入方式。先看能力。简单意义上看,体量大、资源冗余度高、业务组合均衡的金融机构更能够承担持续性的资本投入。组织能力则更为重要,业务流程、管理体系、人才结构、科技基础四大组织能力是支持或掣肘转型金融科技的关键力量,有意识地提前培养这些组织能力,是决定是否启动大规模布局的第一考量因素。再看技术,为高速发展期的业务单元选用商业应用前景明显的科技产品,快速投入常常可以抢占高地。反之,设置较多检查点以评估项目的成本效用,可以使企业学习的经验曲线更为平滑。从文化角度看,治理结构、发展背景、业务惯性、经营思维都可能对金融企业的组织文化产生质的影响。一些市场化机构天生具有变革的基因,乐于拥抱新的变化和一切可能带来效能提升的科技能量,此外软性变革管理的铺垫和管理机制的反向驱动也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的动能。若一家金融机构具有这两项优势,成本投入后的损耗将大为降低,否则,并行开展、逐步投入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最后看行业,包括所在细分金融行业的本身属性和公司所处的行业位置。金融行业在第一层次上可细分为基础设施提供商、专业经营机构和2F服务商,专业经营机构则可以进一步按照行业波动性划分,其中资本市场类业务往往波动较大,而银行保险类业务则具备相对较稳定的业务底盘,适合规划长线投资,跨经济周期来审视成本投入的效益产出,其中的大型玩家则更加能够获得空间维度的放大效应。我们再谈收益维度。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其投入的科技资产的盈利模式无非四种,这四种收益来源均可通过有效测算呈现可视化的结果。1.成本化,科技投入视作成本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存量金融业务增长和增量业务收入覆盖成本增加。2. 内部计价,业务单元向科技类项目或成果的使用付费,计价方式包括人力资源、实际成本、质量评估等。3. 市场化定价,参考市场同类或比对报价。4. 合作分成,按股权比例或约定比例。03、五种转型模式的战略地图通常而言,企业对于收益的选择更多从战略目的出发,在图2的象限中进行选择。当企业希望通过速赢的方式占领某一细分市场,或者追赶/超越标杆竞争对手的时候,有助于获取短期收益的转型模式当为优先选择;虽然这种决策常常无法为企业带来长期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壁垒性盈利,但若能够精打细算每个阶段投入的成本,或者持续进行业务系统的迭代改进,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另外,当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临困惑,无法判断某一类型业务或某一类型科技的应用前景时,也可以谨慎选择先行获得短期效益。另一种情况下,当企业愿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大战略的核心环节,从愿景上定义公司未来的科技属性,从执行上推进系统化建设并逐层打通、铺设,则更为看重长期收益的取得,这是一种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思维。长期收益对于企业当家人及核心管理层的战略前瞻、情境预判以及持续推动等能力均提出较高要求,也受到环境和技术变化的扰动,最终实现的收益可能在量级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具体地,从这五种模式可能的成本-收益结构来看,较大概率落在如下区间。模式一是最有可能获得长期收益的方式,这些独立的科技公司以科技本质为内核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很多公司都同时配备了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商业化能力,由此建立的业务闭环使外部其他各类机构难以仿效;但同时,高昂的成本投入也是标准配置,中小型机构可能会面临科技投入吃掉当期业务盈利的窘境(图3)。模式二则相对轻便,对于成熟案例的直接引入非常节省资源,也可以成为提振组织内部对于数字化转型信心的实战演习工具。若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演进,后续变革,持续叠加科技对于业务的实质影响,试点也可能成为引爆工具。采用此种模式的金融企业需认真考虑外购能力内化的问题,长期来看,对核心能力的采购和更大范围的落地实施将会越来越困难(图4)。模式三,业务单元自建科技团队往往能够更好地做到量入为出,其中领跑者也愿意进行深度技术开发以维持其市场地位,甚至愿意以此对外输出,获取额外收益。同时我们也看到,围绕现行业务所做的工作大于创新,围绕单体业务条线所建立的系统鲜少考虑公司数字系统的整体性,若竖井建立过高,则公司建立统一平台、打通数据和流程将愈发困难(图5)。选用模式四,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找到一家或几家拥有科技衍生能力的战略合作者,在共建协作中磨合走位、分属聚焦,双方应具有相对一致的市场地位,并在动态发展中保持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的贡献始终持平,它将成为性价比较高的一种转型姿势(图6)。模式五具有三大显著优点,有利于产生中长期收益,其一是业务与科技直接链接,良好转化;其二是合作机制固化,易于管理;其三在于组织能力内化,难以被抄袭或挖角。正因为如此,公司内部广泛建立岗位无缝协同的复合式团队,不是搭班子的简单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批量磨合出来的最小作战单元,可能成为最难被复制的制胜法宝(图7)。04、有效处理两种力量的博弈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和目标的转型姿势,而确保成本的有效使用和预期收益的达成,具体执行过程亦不得有失。基于发力点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力量在数字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博弈。一是从技术端发起,以新型智慧技术(典型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内核,解析现有业务的应用场景,嵌入技术模块以增强洞察或体验,提高效能。这类产品在内部成熟后也会外向输出,有选择性地卖给不具备直接竞争关系的外部机构,甚至孵化非相关业务线,新创场景和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并培育消费习惯,形成专项盈利点。我们把技术端发力称作蓝色力量,蓝色力量强调以相对成熟的技术革新驱动颠覆性的商业创新,以智能平台衍生卓越运营,进而带来持续增长。二是从业务端发起,建立以客户和业务流程为核心的数字化战略,不断解构业务场景,深挖客户画像和需求,从战略和运营视角找到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以商业化模型带动智能产品的敏捷开发,其工作方向或是致力于内部运营优化以降本提效,或是从主营业务创新挖掘增长潜力,或是标杆建设加标准化复制拓展业务边界,我们称之为红色力量。红色力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技术能力,对于内部研发有着快速、高弹性、热插拔的显著诉求。这两种力量博弈的底层逻辑在于谁能够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判断与决策发挥统筹作用,如“整体规划管理”的职责、“平台架构打通”的职责、“统一数据中台”的职责。单点优化相对容易建立,亦相对容易模拟,一家金融机构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换的真正命门,在于建立并保持一致性力量。采用模式一的企业中,往往蓝色力量占据优势,模式二、三、四则以红色力量为主要发力点,模式五则将两种力量进行糅合——打破专项业务或专项技术两类部门的壁垒,使数字化不再是孤岛职能,而是均匀分布在众多业务单元之中,耦合成为数字化业务能力;技术团队不再后置,而是共同面对终端客户,端到端提升流程质量,以终为始地解决问题。由于业务惯性、组织文化、历史沿革种种条件所限,模式五中提到的无缝协同常常不是企业开始迈步的第一选择,但从实践来看,却是失败概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理想架构下,卓越运营端是有效捏合在一起的,金融机构希望在业务端和运营端都达成经营活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执行,而要实现这一结果,数字化赋能体系需要一个具有稳定拓展和平滑演进功能的技术平台予以支撑,以及在底层建立网状数据(合规情况下)。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许多金融机构都在不同程度地尽力打通三大中台——“风控中台”“运营中台”和“数据中台”,其中尤以数据中台的打通最能产生非凡价值。一座高效运用的数据中台可以成为外部营销、客户服务、金融商品设计、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和内部运营的重要基础,进而建立起数字化转型的一致性力量(图8)。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无论一家企业从哪种模式开始转身,只有将上述链条全部打通,才是正确的转型姿势。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业务距离越远,对话周期越长,转型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地,越早将数字化理念、工具、工作方式渗透到业务单元之中,越成功地通过组织内部的布朗运动将二者无缝协同,就越容易在竞争环境中建立难以复制的壁垒优势。直接打通金融团队与科技团队,除了技术平台的门槛之外,还有两项功课需要重点准备。其一,战略及顶层设计。无论是颠覆式创新,抑或渐进式改变,金融科技大战略的制定都是变革起始点的必备工作,与宏观战略相比,数字化战略应该具有强可执行性和强贯通性两个特征。强可执行性是指战略规划应与顶层设计同时完成,如同一张蓝图,在搭建结构之外,明确金融科技详细商业模式、推进步骤、时间计划等要素,并为监管、市场和技术革新预留空间。强贯通性是指至少需要在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中层管理团队几个层面达成完全的共识认知,保证拼图完整。其二,文化、人才和团队。我们很难在一家金融企业一味鼓吹创新,行业属性如此,过犹不及的故事屡屡发生。基础规则之下的创新,更多在于跨领域之间的理解与共事,这点在打造复合型团队的时候尤其重要。技术人才或数字化人才,与商业型人才就像在同一座山峰的南北两坡,双方都需要努力向另一个方向攀爬,才会在山顶见面。企业内部需要具有足够的包容性鼓励多元文化、多类别人才、多能力团队的存在,并通过良好的机制确保这种包容长期稳定,不会随着业务波动或管理者岗位的调换而改变。THE END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众号观点。
有个真实的招聘难题:一个北大本科生,一个本科是三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公司会招哪一位?作为资深HR,给大家爆一个料吧。优质公司招聘应届生,坚持优中选优,必查应届生的硕、本、高“三代”,看看是不是“根正苗红”。这个“秘密”,在人力资源业内是公开的“潜规则”,但外人并不是很清楚。以下三点原因,也许终于说明白了,说到根子上了。第一,资深HR的实际操作,重点考察什么因素。资深HR遇到北大研究生,会仔细查看他的本科学历、成绩、研究成果、发表论文等情况,再仔细查看他的高中是什么学校、成绩、获奖情况,以此判断此人是不是“根正苗红”。那种高中名校、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的人选,值得重点考察。然后再通过面试,看看他是不是“书呆子”,是否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也不是不重视,要重点考察他是怎么考上北大研究生的。三本学生,能考上北大研究生,按照常识来说,此人应该更牛,也许说明他智商高,高中贪玩,没考好,后来发愤图强,又考上了北大研究生,难道不是更厉害吗?在资深HR眼里,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的含金量不如北大本科。因为高考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筛选,可操作的余地不大。但北大硕士,可操作的空间相对是有的,未必都是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也许能搞定硕士导师,但未必搞定高考。这一点,要考察他的高中是不是名校,底子是不是扎实,智商是不是过硬。第二,在看看职场实践情况,职业发展天花板的现状。一个人要在职场上持续发展,要面临许多天花板。比如,智商上的天花板,情商上的天花板,天赋上的天花板。举例说明吧:高中、本科、研究生都是名校生,说明此人智商非常稳定,知识和理论功底扎实,天花板就比较高。某公司科研人员群体中,这种表现就特别突出。根正苗红的北大硕士张三,与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李四,在科研处于中级水平的时候,两者优劣体现不出来,勤奋也能补拙,但在科研进入高深阶段时,天花板就来了。李四面对高深知识和原版外语资料时,就遇到了天花板,一是智商不够,二是天资不够,三是理论功底不够,四是语言理解力不够,就无法继续突破,技术水平就会停滞。张三根正苗红,理论基础扎实,语言天资好,智商超过常人,就能突破天花板,继续深入,取得更大业绩。第三,要辩证看待名校生和普校生的差别,两者都要扬长避短。有人不服气,凭什么说普校生就是不如名校生呢?有的名校生反而不好用,长期发展还不如普校生呢?许多普校生,甚至大专生、小学生生都取得了显著业绩,他的手下专门招北清博士呢。这种反驳实际上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专门招北清博士,不是“戏弄”他们,而是他通过经营企业后,更加明白智商、情商、理解力、创新力的重要性。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之后,他绝对不会“武大郎开店,比他个高的不要”,如果有“矮个子里拔将军”的理念,企业就会一茬不如一茬。有人还反驳,为什么我们企业中,普校生成长的更好,甚至都当了名校生的上司呢?这是一个现实,同时也是一个误区。在传统行业里,尤其是对高精尖技术、智商含金量要求不高的企业,普校生比名校生发展得更好呢?比如,石油企业,石油院校的毕业生“一统江湖”;再比如,电力企业,电力院校的学生占据了主要中高层岗位。为什么那些名校生反而不好用,发展不好呢?在这种企业里,员工成长发展,更加突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行业从基层做起,要能吃苦,能坚持,能钻研业务,同时要懂人情世故,情商要高。对高精尖的技术需要偏少,对智商的追求度也不高,所以,名校生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不能吃苦、不能忍耐、情商偏低的缺点反而凸显出来,造成了普校生更踏实、发展更好的局面。相反,在那些金融、咨询、投资以及高精尖技术领域,名校生的优势与普校生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有些高材生对数字、对技术、对深奥理论的理解力和穿透力,真是叹为观止。面对一摞子报表,高材生精英看几眼,就能做出判断,而一般人看半天越看越糊涂。这就是智商和领悟力的差距,人家从高中、本科、研究生一路考出来,知识功底、理论功底、智商水平、领悟力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到了高深领域,普校生不服真不行。所以,北清毕业生以及其他世界名校高材生,一般不去传统行业,那里待遇低是一方面,关键是与一帮普校生竞争,优势反而成为劣势。高材生往往直奔金融、投资、咨询、医药、互联网、高科技等领域去了。结论,名校生和普校生都要扬长避短,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都能做出更大的业绩,而业绩之间是没有衡量标准的。
从小很多人的梦想都是考入清华北大,认为考入清华北大的人都是精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很多人都对考入清华北大的精英抱有很大的期待,认为他们毕业后应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有个"非同寻常"的北大硕士,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他就是张天一。张天一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还曾作为研究生的代表主席。对于如此优秀的他,大家都以为他能够在一所很好的律师事务所找一份工作,可是他选择了一份独特的工作。即使毕业后大家都对他期待十分之大,可是他毕业后没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去卖米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甚至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斥怒斥"书白读了",在浪费人才,那么这个当初不管他人想法依然去卖米粉的北大硕士,他现在什么样了呢?如今他通过自己学习的营销知识,凭借自己的能力,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米粉品牌,且销量越来越好,在北京有15家分店,现在每年收益高达上亿。北大硕士张天一选择了一条和其他精英不一样的道路,但是不比其他精英差,一样到达了成功的彼岸。2014年7月,张天一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学和老师都期待着这位闪闪发光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将会去往何方。可是张天一给出的答案是“卖米粉”,没有人理解张天一的所作所为,就连知名企业家董明珠在《青年中国说》里都批评道:“北大毕业的硕士,去卖米粉,这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张天一并不是去米粉店打工,而是自己创业,他毕业后便回到了常德,住上了一段时间,几乎吃遍了常德所有大大小小的米粉店,然后提取经验,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一个不足30平米的小铺子开了第一家“伏牛堂”米粉店。为了吸引顾客,张天一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来做宣传,在北京的湖南人听说了这家“常德米粉”店,都纷纷前来品尝。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张天一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伏牛堂已经成为了一个市值5亿元人民币的知名品牌。张天一的成功不靠他的学历,更没有运气的成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靠的是骨子里的“霸蛮”精神,尽管会受到嘲笑,尽管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可是认定的就一定要去完成他。所以无论学业上还是创业上,这种不畏艰险、不懈努力的“霸蛮”精神才是张天一成功的第一要素。让张天一成功的因素包括了他的抉择,因为他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能做出跟随自己内心的抉择。很多人认为法学院毕业的他,应该成为一名律师。可是行行出状元,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付出便能成功。行业无分贵贱,所以张天一用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说明:本经验贴是有今年上岸清华金融的同学分享,清华经管和五道口初试是一样的,所以备考方法和计划也都可以参考,希望对2020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基本资料:大家好,我本科西安交通大学,主修工商管理,辅修金融。初试400+(政治65+ 英语80+ 数学130+ 专业课110+)。由于我初试分数尚可,复试分数比较低,所以主要介绍初试的经验。以下均为个人主观意见,仅供参考。同学们还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习策略。专业学校选择虽然我本科是学工商管理,但是由于西交的工科背景,本科的数学课程也是按照数学一的难度和内容学习的,数学基础还可以。选择清华五道口主要还是情怀吧。而且我本科就比较想读金融。2、初试准备及过程我按学科介绍一下。开始准备是4月份。政治我政治考的一般吧,不过也意料之内。(1)政治安排:9月开始正式看政治,材料是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同时每看完一个模块的内容会把1000题对应的部分做了。由于第一遍做,很多知识点和框架还不完整,完全靠记忆,1000题第一遍正确率大概60%左右。第一遍过完,大概9月下旬。我买了一个笔记本,总结串联之前学习的知识点。然后第二遍刷1000题,正确率就高了很多。10月份就开始把1000题又刷了一遍。这一遍就是除了正确选项的解题思路之外,要知道别的选项是为什么不选。在旁边做出标记。10月中旬,买了一本徐涛的优题库习题集,做了一遍。之后就开始做10年真题的选择题,基本上有40+的水平了。11月份就开始学时政,也是买的肖秀荣的书,同时看之前记的笔记,加1000题的重点章节(如:毛中特的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4刷。11下旬开始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有些老师的题出的很偏,不要太在意正确率。12月左右就开始买了肖8 肖4,先是把选择题做了。其中有很多1000题的原题,做的分比较高,肖4能有45+,大题只背了肖4。(2)总结:1、习题集(选择题):1000题和优题库最好都做,以1000题为主,至少刷3遍吧,优题库1遍就行了。2、老师:肖秀荣还是很权威的,肖秀荣全套是必备的3、模拟题:肖4肖8的模拟题必做,其他的还有米鹏6+4、徐涛8等,也可以做,但是不要较真,因为有些题可能出的不太好,还是以肖秀荣为主。4、大题:除了小黄书和肖4,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背一下肖8,更稳一些。肖4是最基本的要求。5、字差的同学要适当练字,保持字迹工整。6、政治复习不需要很早,9月开始足够了。7、真题:政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每年的时政和毛中特重点都不一样,但是史纲、马哲和思修部分考察内容每年都相近。做真题碰到时效性特别强的题目不会很正常,但是知识点不变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思考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英语英语考的还是不错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分数没有必然联系,顶多四六级的阅读分数可参考。(我六级510,其中阅读230)(1)英语安排:一开始(4—9月)就背单词,用的新东方的考研词汇书(4遍),同时用扇贝背托福词汇,一天100个。同时搭配张剑的黄皮150阅读理解,每天2篇阅读。9月开始做英语真题的前60分,先做英语一,再做英语二的。一开始几年的50都到不了,结合方法课看过之后,不管是英语一还是二,都可以拿55左右。真题一共做了2遍。10月之后,买了新东方的完型、翻译(唐静)、作文(王江涛)书,先进行完型和翻译的专题训练。完型把书上给的题做了,翻译就只把真题做了。11月开始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我是蹭的我一个研友的英语一的模拟题,自己没有做英语二的模拟题。然后买了阅读理解的书,保证每天至少两篇阅读。同时每天背王江涛作文书的范文(20篇),背完默写。作文演练就写了近4年的真题,写一遍,改一遍,找了英语系的同学帮忙修改。(2)总结经验:1、单词:光考研词汇是不够的,托福雅思GRE至少背一个,单词量肯定是越大越好,前期就背单词就行。(恋恋有词很浪费时间,而且太简单,不建议使用)2、阅读:阅读是王道。真题为主。但是一定要辅助一些阅读习题集。质量比较高的习题集有(张剑150篇【黄皮】、张剑100篇【红皮】、朱伟的精度30篇【黑皮】)2-3本书可以保证考前每天都可以保持阅读感觉。3、完型:10分对于考清华的同学不能轻视,找个时间当做专题练习一下就行,切忌完全放弃。4、翻译:15分,但相对简单,做好真题即可,适当看一下唐静的翻译视频。5、作文:不要畏惧艰难,王江涛的20篇范文(10大10小),背诵加默写。总结自己的句式库和单词库,再用真题进行模拟演练,找研友帮忙修改,不断总结。6、真题:英语二真题太少,英语一的真题一定要做。7、模拟题:推荐做一些,尤其是真题做完第一遍之后。新东方、张剑的模拟题都可以,英语一二均可。8、不要纠结英语一的问题,英语这门学科,做的难了真的没什么坏处,而且英语一也没比英语二难多少(除了翻译)。9、考试做题顺序(按照试卷顺序or先写作文)我的建议是:作文考前练的比较少的,先写作文;考前练的多的先写客观题。10、关于将真题阅读进行逐字翻译:我不建议,因为花费时间过长。考研时你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你的时间数学数学是考的很差的一科,考前4点才睡,不过也不是借口,还是自己后期复习思路过于追求难题,忽略了基础知识,同时考场上没有及时调整状态的结果。但是我认为准备的时候数学还是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时间比较富裕,各种习题集和模拟题都做了,还是有一些心得,权当分享。数学的好坏80%以上影响了考研的成功与否,所花时间最多(本科数学系的除外)以下列的都是市面主流资料,难免有所遗漏。全书(1)李永乐王式安全书(红皮)。据说这个全书2020年大改,没有了分阶同步训练的习题集,但是好像一直不是李永乐写的。李永乐系列主要是三本辅导讲义(高数:武忠祥、现代:李永乐、概率论:王式安),三本辅导讲义质量比全书高很多,其中线代讲义是线代公认最好的复习资料,没有之一。(2)李正元范培华全书(粉皮)。这本全书是北大老师写的,题量很大,也比较难,方法实用。我是以这本书为主的。(3)张宇36讲(绿皮)。题量比较小,例题有一些偏。(线代9讲不建议使用,高数概率论可以)(4)陈文灯全书。解题技巧性很强,但是有点脱离时代和命题思路,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看看。个人认为基础好的可以用张宇和李正元的,基础较差的用李永乐或者汤家凤的。但是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必备。另外:同济的教材写的很好,但是主要是教学所用,和考研风格有很大出入,不建议以教材为主。全书可以都买,但是要有主次,只以一本为主,至少刷3遍。其他的书知识辅助作用。2、视频(1)汤家凤。讲的比较基础,中值定理的部分讲的可以。(2)李永乐团队。线代部分可以听。(3)方浩。北大数学系的博士,讲的真心很好,就是有点小众,知名度不如其他几位。我考完初试之后看了一下他的视频,真是相见恨晚(手动滑稽),感觉条理清晰,例题也有一定难度,方法很好。比较推荐方浩老师的强化以及后期课程。(4)张宇。只是讲的比较幽默,好理解。但是听完之后不会做题。3、习题集(1)660。只有选择填空,但是质量极高。听说2020年李永乐又出了大题330题。总之,李永乐团队的习题集质量还是很高的,20年的同学可以660和330全做。(2)1800.分基础和提高部分,但是重题很多,题目偏简单。适合打基础的时候做(3)1000题。分ABC组,难度递增。多偏题怪题,也有竞赛题改编的,是习题集难度最大的一本。(4)张宇闭关修炼100题。全是大题,比较难和偏,和1000题的有些题是重合的。时间充裕可以做一下。(5)各全书配套习题集,难度适中,可以一轮复习时当做练习。(6)李正元系列后期有本《超越135》,按照专题分类,题很好,偏难,是对于全书的一种补充。个人认为前3本习题集,至少做2本,难度为(2) (1) (3)递增。其余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习题集主要在6-8月暑假期间,第一或第二轮知识学习完成后,系统刷题用。一般一天5个小时,50道题左右比较合适。并且习题集的作用是让大家熟练常规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刷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不必过于纠结,思考20分钟仍无思路可以翻看答案。学有余力的可以去找些竞赛书做,可能考试时会有惊喜。4、模拟题(1)合工大超越5套(2)合工大共创5套(3)张宇8套。偏难怪,张宇题目的一贯风格。(4)张宇4套。还是比较仿真的,没有8套卷难。(5)李正元400题(只是5套卷子而已)(6)李永乐6+2(7)汤家凤8套(8)李林6+4给出个人认为的难度排序:(1)(3)>(5)(4)>(8)>(2)>(6)>(7)合工大在淘宝上可以买的按年份排的习题集,可以多做几年的。推荐做完真题之后在10月份开始一天一套模拟题保持手感。每天再忙也要做数学题。最后到考前可以做大概50套左右的模拟题。Ps:李林的题是可以做的,但切忌抱着押题的心态去做他的题。张宇会让你爱上数学,同时他的题也会让你怀疑人生。5、真题(1)张宇(1987开始的所有真题)(2)其他老师(从150分开始的真题)年份久远的真题参考意义不大,可以从数学改成150分那年之后的题开始。保证按照考试时间完成,可以刷2遍,总结知识点漏洞。现命题组是2015年之后开始命题的,2015年之后的真题一定要仔细总结出题思路和考查知识点。时间安排:开始复习到暑假:学习基础知识,刷全书,做一定量的习题。暑假:刷两本习题集。9月-10月:真题10月之后:刷全书,做模拟题(一天一套or两天一套)。整理笔记错题。Ps:刷全书的定义是:除了看知识点之外,每道例题都把过程盖住,一定要自己动手做,然后和答案比对,思考解题思路。个人的一些感悟:多做题多总结就不多说了。一定要培养自己快速调整状态的能力,人的状态肯定会有起伏,但是能够学会快速调整状态,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在考场的高度压力下显的尤为重要。可以从做真题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这种能力。专业课专业课整体上还是考的比较好的一科。选择题应该是错了3-4个,计算题给分很迷,不太清楚给分标准,但是两基金分离定理我简化成二维证出来了应该是给了一些分的。专业课安排:前期还是以课本为主,4月份开始先看宏观的货银和国金。课本看了3遍,自己要记笔记并搭建宏观的知识框架。暑假前一个月开始看微观的公司理财和投资学,这两门课是考试的重点,课后题需要在看两遍书的基础上做。当时是从7月开始刷课后题的,基本上是两门课,一天一章课后题。我用的是圣才的答案,错误还是比较多的。推荐用英文版答案(百度文库就有),顺便练一下英语。刷完课后题大概8月旬。市面上质量比较高的习题集就是凯程出的431习题库(橙色)了。也买过来做了2遍。然后就是二刷课后题,自己准备一些热点。自己再找一些题做(科兴的那本431真题汇编+公司理财和投资学的习题集+CFA的题)。考前反复翻记的笔记,总结计算的解题方法。(2)总结:清华出题的风格还是很飘,而且不指定书目。虽然大家都用这4本,但是我推荐在此基础上需要看一些别的书。比如清华经管金融本科用的有关金融工程方面的书。需要掌握一些高级的投资学知识(比如b-s模型推导等)推荐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 无套利均衡定价》、其他清华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工程的书籍。看1-2本即可。(3)复试专业课笔试部分题目回忆:(15道选择45分+两道计算30分+二选一论述25分)【括号里是我认为正确的答案】一、选择题:(1)直接监管公募基金的单位是?(证监会)(2)一位清华教授(中国人)从一非洲国家得到一笔咨询收入,将其存入英国银行。请问哪个国家的资本金融账户不变?(中国资本金融账户不变)(3)高科技、成长高的上市公司最排斥哪种融资方式?(PE/VC)(4)在日本,之前一本漫画买1000,之后一本漫画买1200,假设中国与日本满足相对购买力平价,请问中国的一本漫画价格如何变化?(无法判断)二、计算题:(比较简单)(两道题都是给了具体数字的,实在回忆不起来了,十分抱歉)三、论述二选一(1)A股的“两会行情”。分析出现的原因,出现时间是在两会前还是两会后,并分析对于不同行业有无差异。(2)公司独立董事退出公司对公司有什么影响?3、一些其他的总结:(1)平时做数学题草稿也要步骤清晰,既方便检查哪一步出错,也帮自己理思路。(2)有对象的老老实实别分手,没对象的坚持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不适用于学习。(3)后期的英语作文和政治大题,一定要到淘宝上买答题卡去练,一来让自己适应在答题卡写字的感觉,二来便于自己总结改错。(4)看教学视频不等于学习,所以看视频时间留在自己疲惫时间段。(5)研友不要多,熟悉的1-2个即可,可以一起上自习,讨论专业课问题。但切记研友之间,合作大于竞争。(6)每个人所考院校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考清华就是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无需关注别人的看法和进度,自己每天在进步就行了。(7)关于数学奇数偶数年的规律,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所以20年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应对的准备,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数学,不要觉得一些题目不会考就不动手做。以上大概就是我的初试经验和感受。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圆梦道口。
来源:时代周报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前,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提升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5月23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制定2020年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计划,并将具体落实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大湾区设立经营机构,支持粤港澳发展特色金融业,研究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加强三地金融监管合作等15项工作。26条措施+15项工作力促大湾区金融业融合发展,而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看来,大湾区金融开放的最终目的,在于依托广深港澳、建成中国离岸经济生态圈。“26条”是必由之路时代周报:两会之前出台《意见》、两会期间出台具体执行细则,这对推动大湾区金融发展有何重要性?肖耿:金融支持大湾区发展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这次提出的多项政策此前已有过探讨和酝酿,政策应该很快可以落地,只是说在内容方面还需具体化。金融的开放对中国来讲一直是个挑战。目前,在人民币市场的开放上,上海承担的明显是一个“在岸金融中心”的职能。但你看美元结算中心,不仅有在岸的纽约,也有离岸的伦敦。与此一样,人民币市场也需要有一个不以本币为结算基础的离岸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作为一个和美元体系联系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在过去40年,对内地经济的贡献非常大。大湾区作为中国最开放、最活跃的都市群,也是最有可能融入整个世界经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湾区在金融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换句话说,金融改革决定整个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时代周报: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什么?肖耿: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以港币为基础的离岸金融市场,进而形成离岸生态圈。但离岸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绝不是简单放开香港与大湾区的资本流动就可以实现的。在这种“离岸”或者说“准离岸”的探索中,包括自贸区的建立以及很多措施都已经出台,但效果都比较一般。这是因为我们始终面临一个困难:要实现“离岸”,中国需要一套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这套生态,不仅需要离岸的以美元和港币为基础的准美元体系,也需要以大湾区为主、再加上自贸区等准离岸区域共同组成。所谓的“准离岸”,是因为这套体系既是在岸又是离岸,实际上实行的是一个双重生态体系:既可以用人民币,因为它已经在人民币体系里面了,但又需要跟香港、澳门还有海外拥有很密切的相互的经济往来。具体做法上,就像上海自贸区、上海临港、深圳前海,还有珠海横琴一样,采用特别账户。整个设计都是通过特别账户,像沪港通、债券通、深港通那样,通过一条条管道,打补丁一样把它们打通。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意见》,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从部委的层面向最终的目标靠拢。这26条措施,可以说是大湾区金融实现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生产要素流动仍存障碍时代周报:大湾区金融建设,目前最大的痛点在哪里?肖耿:目前大湾区金融建设的最大瓶颈,在于生产要素相互流动仍存障碍。从地理以及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经济区域,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多障碍。要打通这些障碍,数据、信息、能源、资金这些生产要素才能自由流动。怎样来打通生产要素相互流动的障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湾区内有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港币的生态体系是完全开放的,人民币的体系虽然这些年在开放上做了不少工作,但相较于港币,管制还是比较多。这样两套系统没有办法兼容,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再建立一套新的生态系统。这一套新的生态体系,我把它叫做“一揽子货币”。它既可以跟人民币体系匹配,又可以跟港币匹配,但是它自成体系,有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框架。这套生态体系可以先在大湾区落地,并通过电子围栏的形式加以监管。在大湾区里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纳入到这一套体系当中。市场的参与者只要符合监管要求,就可以在大湾区内自由使用这一套“一揽子货币”,促使内部资金自由流动、相互融通。时代周报:这套体系是否和SDR(特别提款权)类似?肖耿:这套体系充分考虑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模式。另一方面,虽然与欧盟由主权国家构成不同,但由于大湾区内包含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欧盟的整合经验的确值得借鉴。事实上,欧元的整合极大降低了欧盟内部的交易成本。应当说,要用一套新的生态系统去替代美元不现实,但我们仍然要做好两手准备。现在的世界格局和三四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共识。世界上有大哥也有小弟,大哥也要守规矩,不能随便印钱把资源全部吸走,不然的话,其他几个兄弟就会联合起来反抗。时代周报:近期不少在美股上市的科技企业纷纷表态要回港股上市,你如何看待这股“回归潮”?肖耿:科技企业回归港股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来说,这部分企业当时去美股上市,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同股不同权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在港交所方面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他们的回归其实是必然事件。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回来不是问题。回哪里?怎么回?这两个才是问题。这些企业都是在离岸市场上市的,他们享受到离岸市场带来的所有优势,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带着钱投入到他们的公司里。现在这些在离岸市场上市的企业要退回来,肯定也只能是退到离岸市场上,在目前的状态下,香港基本上就是唯一的选择。这个问题也可以延伸到,为什么我建议把整个大湾区做成离岸市场。如果整个湾区都是离岸市场,这部分企业的回归必然直接奔着大湾区了。但目前来说,像深圳还是属于在岸市场,资金不能自由进出,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吸引力还是大打折扣的。从这个意义而言,金融的互联互通,是大湾区经济活力组成部分中很重要的一环。技术变革作支撑时代周报:今年4月,数字货币在四个城市落地试点,这是否意味着历史性变革?肖耿:央行的数字货币试点,更重要是体现在技术的突破上。从基本的货币概念和框架来看,央行的数字货币并没有突破现有框架,只是改变了原本纸币和硬币的发行模式。但从技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掌握技术后,我们不仅可以把它们用到人民币上,也可以用到“一揽子货币”的发行和监管上。像Facebook的数字货币Libra,它的推进过程非常快,倒逼我们加快推进数字货币落地的速度,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游戏,如果我们步伐落后于Libra很多的话,市场就会被Libra全部占据,跟5G技术一样。时代周报:金融科技的进步将如何促进大湾区金融发展?肖耿:要实现大湾区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金融监管不可缺位。其中,金融科技进步是完善金融监管手段的重要前提。事实上,要实现大湾区内部资金的自由流动,就是要在大湾区通过电子围栏先把它围起来,然后在这里面整合金融资源及其他金融背后的要素资源,相互融通,有效流动。在电子围栏里面流动的,就是由“一揽子货币”组成的数字货币体系。在这个数字体系里面,监管机构能够有一套新的数字监管方法:谁可以进去?进去以后怎么出来?并由此发展出一套真正可以融通整个大湾区资本的方法:资金一旦进入这个体系,就不会再有内地九市和港澳之间的差异。这样一个框架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但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都可以实现了。(实习生文海媚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