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必读书《北大文学课堂》: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德哈

考研必读书《北大文学课堂》: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之前在某个平台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北大中文系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有个回答是这样的:“北大中文系给我最大的教育是,经典作品的研习与阅读,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美;中文系老师给我的教育是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品德;而北大给我的教育是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好。”这个问题天然就筛选了一批人,可以说是把“歧视”摆在了明面上来,问的人也许在围城外,但答的人一定是在围城内。至少你要读过,才知道是什么体验。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北大文学课堂》,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三尺讲台上,学习的是诸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穆旦等经典作家,讲课的是钱理群、孙玉石、严加炎……倘若我们没有机会坐在讲台下,那么就是看一看此书,由大师带路,在文学的课堂里畅游一番,体会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什么感觉,也是极好的。更何况这本书在坊间被誉为北大考研必读书……张爱玲有句名言:有思想则以思想取悦人,有容貌则以容貌取悦人,两间殊无区别。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好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以北大为代表的高学历吗?沈从文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出生于民风彪悍的湘西,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走出来,沈从文一辈子都在自称“乡下人”。他的学历高吗?《从文自传》里面写过,“小时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中当兵,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荡了五年。”他小的时候经常逃学,而且不停地说谎来逃避处罚,沈从文的父亲为此大发雷霆,说若是再犯,便砍去他的一个手指,沈从文却依旧不为所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1916年,14岁小学刚毕业的沈从文就离开了学校,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就让他去做了兵役的候补者。1922年他离开湖南到了北京,从此开始漫漫“从文”之路。沈从文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不仅擅长写小说,在大学里面讲授中国小说史,解放后,还从事服饰、瓷器等研究,在中国服装研究史上具有开山地位。沈从文常说,“我的文化是最低级的。”在大师云集的北大,出生乡野、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学历完全不够看,但不妨碍他把湘西带到世界。在沅水之上,崇山峻岭之中,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小镇,拥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封闭而愚昧却又异常淳朴的民风,无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世俗的野性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人生路漫漫,我们走在坦途上面,难免人云亦云。品读经典,会让我们跳出桎梏,重新思考何为真正的好?这个好一定不是舞台上绚丽的灯光,也一定不是被大众捧到至高点的偶像。阅读经典告诉我们何为美,何为好,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读?最近几年刮起来的一阵风,无数的读书平台兴起,拆书稿讲书稿甚至是养活了一个行业。每个人都在看书,好像不看书就会被时代淘汰,这句话没错,但是看什么书,怎么看却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看别人讲的书就像是牛的反刍,经过反复的咀嚼,喂给你的的确是经过了一再加工的东西,那有多少是作者的原意,或者有多少是你需要的呢?不停地接受知识,我们彷佛丧失了读书的能力。突然想起小学时候学过冰心的一篇文章《忆读书》,初读一本书时先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一点点读到最后,好像也懂了。我们现在的读书带了越来越多的功利性,必定要用最短的时间看最多的书,必定要在朋友圈打个卡,必定要对现阶段的“我”产生什么作用。真正的读书是这样的吗?孔庆东教授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评的是钱锺书的散文《说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在物理课上看钱锺书的《围城》,物理老师让站起来讲什么,才发现虽然看了却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物理老师说,钱锺书的文字之厚重是现在的你们很难理解的,这本书可以一读再读。钱锺书的文字的确力透纸背,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总能品出不一样的意思来。而且他的小说还只是个副业,一个做学问的人来写小说,真的是降维打击。《说笑》的第一句是“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就变成了文人的职业”,文章的背景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等人提倡幽默文学,认为中国人活得太沉重了,所以要向国外学习幽默。就像是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太大了,很多人提倡要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一样不着边际。钱锺书用一句话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孔庆东教授评论“这话比鲁迅更刻毒”。钱锺书的结论是“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那么孙庆东教授从这篇文章里面读出了什么呢?除了写文章的方法,起承转合,还有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学的东西再多再好,也要落实到生活中来,不然就变成了“层次不够”,最多是做个打工仔挣碗饭吃。就像是幽默,真正的幽默是无需提倡的,那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如果人为制造,就变成了哗众取宠。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美?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品德?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好?做人和学习一个技能的方法应该是相通的,第一是知道是什么,第二是知道什么是好,第三才是朝着好和美靠拢。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接触到清华北大的教育,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看到大师的项背,更何况是大师解读大师,又是何其有幸?孔庆东教授在文章中提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当老师的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你要想,要达到钱锺书这水平,那得多少水呀?那得滚滚长江的一江水吧。就像是钱锺书、鲁迅先生写文章一样,举重若轻,古往今来的诸多材料都能信手拈来,看大师读书呢,就像是滔滔江水,我们取一瓢也够用了。

源源而来

汉语言文学大二考研该如何准备?

一、确定考研方向准备考研时首先要确定考研方向,因为不同方向的备考内容不同。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下面来讲一下比较热门的吧。(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代汉语》 王力,中华书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帯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二距离考研还有不少时间,在确定考研方向后,要有针对性地看一下专业所涉及的备考书目,做好基础准备。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院校,根据院校要求看备考书籍。二、勤练笔多写作汉语言文学极为注重写作。大二相对时间比较宽松,闲暇时间不少。要多动笔写作,争取在杂志或期刊上能发表几篇文章,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成为考研复试以及保研的加分项。三、坚持学英语考研英语本就难度大,加之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忽视英语学习,导致英语成为考研的“硬伤”。大二期间一定不能忽视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认真备考,学习一些考研英语的语法、单词,多阅读英语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四、学好专业课专业课是基础,大二期间一定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近几年汉语言文学考研,很多文学院都是大综合(很多院校不管你考哪一类,此专业所有书目都要看)。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学好专业课,早做准备。

三者若得

“汉语言文学硕士”的“神奇”日常,北大教授知道后也来凑热闹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最早的史官是确定历法、梳理宗族关系、规范祭祀流程的官员,拥有非常大的权力。然而到了现在,“史官”开始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不过有一款游戏,却在玩家群体之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史官”,负责编纂游戏中动荡的国家史记。网易旗下的三国策略手游《率土之滨》,自公测以来,受到许多三国爱好者的追捧,其中不乏一些热爱历史,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文人墨客。每逢游戏开放新服,在贴吧论坛中,都会有专人司职史官,负责记录新服中发生的战争政要。不仅如此,更是有不少玩家喜欢在游戏中写诗作对,甚至在每次战争发生之前,还会撰写檄文公告天下。就在最近,《率土之滨》又整了“新活”,开办了《率土学院第一期:游戏论文大赛》。原来你们不仅会古文,还会论文?这比赛一开不得了,甚至还吸引来了北大清华的教授前来助阵,除了网易游戏学院院长文富俊先生、北大中文系的邵燕君教授、清华美院的米海鹏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陈志俊教授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之外,北大的邵教授还在一次采访中对《率土之滨》的玩家们表示了认可。在比赛期间,涌现出了无数惊才绝艳的论文作品,玩家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了《率土之滨》这款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率土同盟管理”、“基于SWOT模型分析率土同盟管理体系”、“利用心理学指挥战争”、“上万字论文分析军事战略”……从这些同盟管理和心理学战术就可以看得出来,别人只是在玩游戏,而率土的玩家却是在玩人心。在游戏1951区,史官就记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益州与幽州高战整合,本欲与凉州合并,不曾想凉州突然发难,起兵300w,趁幽州不备,将其一举攻下,引来众怒。益州外交官紧急发文,联合被迫流放的幽州部队,集合近500w铁骑,对凉州发动进攻。但由于凉幽益疲于交战,反而青州依旧攻城发育,赢得了养精蓄锐的机会。此后战局如何,尚未可知。可谓风云变幻,十分惊心动魄了。本次活动很好地把学术和游戏连接了起来,并且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喜欢玩游戏的学生对专业学术的积极性,《率土之滨》属实算是当今游戏圈的一股清流了。

花姑娘

北大中文系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39人,其中本校学生34人!

10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公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布的名单来看202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接收了推免的硕士研究生26人,直博研究生13人。推免的硕士研究生就是三年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直博生就是直接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为五年,达到毕业条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二者都是推免的研究生。不过,从生源学校来看,大部分都是本校学生,共计有34人,其中硕士22人,直博士12人。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直博生中,只有1人来自校外,这位同学来自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其余的12人都是北京大学生源。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只有4人来自校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各1人,其余的22人也都全部来自北大本校。可以看出,外校生源要想推免进入北大中文系读研非常困难。从北大中文系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46人,接收硕士研究生推免人数23人,最后还有统考名额23人。

艾丽卡

考研具体都考什么,这些范围务必要记清楚,早点了解,早点幸运

每一年,都有数百万的考生准备考研。大家在备考之初,都会想考研到底考什么呢?它究竟是考几门课?主要考哪些学科?考试时间究竟有多长啊?每年都是什么时候举行考研啊?对于大家的这些疑问,我先简单用一个表格来回答大家(见表 1)。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其实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大家可能要考 4 门学科,也可能考 3 门,还可能只考 2 门。每种情况所涉及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尽相同。至于考试时长,以及具体考试时间都在下文详细提到。接下来,我将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方面入手,为大家详细解读考研到底考什么。一、公共基础课考研公共基础课通常分为政治、英语、数学三门。(一)考研政治1. 哪些专业考政治?大部分专业在初试时都需要考政治。但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等七个管理类专业,初试时不考政治。不过,这七类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将由招生院校组织政治考试,所以说到底还是躲不过政治考试的。2. 政治考什么?考研政治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考研政治共计考察五个科目,每个科目在考卷中的分值比例见表 1.1。表 1.1考研政治共计三种题型,按照考卷顺序依次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每种题型的分值分布见下表 1.2。表 1.2(二)考研英语1. 哪些专业考英语?所有专业都必须考外语。绝大部分专业的外语都是考英语,少部分专业可以选择考日语、俄语或其他语种。以东北大学《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例,在图 1.1 中,030100 法学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英语或日语。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俄语、日语或英语。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的外语只能选择英语。因此,即便是同一院校,不同专业考察的外语语种都是不一样的。考生需要去目标院校的官网查询招生专业目录,才能确定具体情况。对于大部分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考生来说,考研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不太一样,具体如下:(1)完全适用英语一的专业①所有学术硕士(包含 13 个学科门类):01 哲学、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07 理学、08 工学、09 农学、10 医学、11 军事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②8 类专业硕士: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2)完全适用英语二的专业7 类专业硕士: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 (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 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3)选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金融(0251)、应用统计(0252)、税务(0253)、国际商务(0254)、保险(0255)、资产评估(0256)、社会工作(0352)、警务(0353)、教育(0451)、新闻与传播(0552)、出版(0553)、艺术(1351)、工程(0852)、农业推广(0951)、兽医(0952)、风景园林(0953)、林业(0954)、军事(1151)、体育(0452)、应用心理(0454)、文物与博物馆(0651)、药学(1055)、中药学(1056)。(4)不适用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专业学术硕士中的外国语专业、专业硕士中的翻译硕士(0551)。这两个专业的外语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2)英语考什么?英语考研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内容及其题型见表 1.3。表 1.3从表 1.3 可知,英语一和英语二在考试内容上,只有翻译和大作文两部分的分值比例不一样,其他部分的分值比例完全一样。从词汇量来说,英语一和英语二都要求考生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两者的词汇表、词汇量是完全一样的,但大纲的具体表述不一样。英语一要求考生应能熟练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命题一般对词汇进行深度挖掘,考察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等。若考生光背背大概意思,不知词汇关系,文章照样读不懂,达不到考研英语的要求。英语二要求考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 5500 左右常用的英语词汇及相关的常用词组。命题一般考察词汇的常用语义,与英语一相比较,难度偏低。此外,英语一明确规定须出现 3% 以内的超纲词汇,英语二则没有这个规定。也就说,实际上,英语一的词汇量与难度都比英语二大。(1)完形填空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2)阅读理解(含翻译)部分①阅读:英语一、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②新题型:英语一主要有三种类型:7 选 5 段落选择搭配题、文章整体排序题、给各段选小标题。英语二主要有两种类型:多项对应、小标题对应。③翻译:英语一从 400 单词段落中抽出 5 个长难句进行翻译。英语二则是翻译一段包含 150 个单词的英文段落。(3)写作部分部分①小作文:英语一、二都要求 100 字左右。②大作文:英语一通常为漫画写作,要求 160~200 字。英语二通常为图表写作,要求 150 字左右。总的来说,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大。(三)考研数学1. 哪些专业考数学?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简称数一、数二、数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都不一样,具体如下:(1)数一适用的专业①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治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2)数二适用的专业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3)数一、数二可以任选其一的专业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4)数三适用的专业①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经济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③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④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5)不考数学的专业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6)是否考数学视学校而定的专业装潢设计、医学类、生物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2. 数学考什么?考研数学总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种类型,考察内容与分值比例见表 1.4。表 1.4数一、数二、数三具体考察内容如下:(1)数一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2)数二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数三①微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专业课根据所考专业以及目标院校的不同,专业课部分差异非常大。相当一部分院校采取自主命题,考生需要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才能清楚考察科目。部分院校会给出参考书目,有的还会给出考试大纲。但大部分院校既不提供参考书目,也不提供考试大纲,这就需要考生想办法联系到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们,从而了解相关考试信息。总的来说,专业课分为统考、联考和自主命题三大类。(一)全国统考全国统考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也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有 8 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此外,公共基础课一般也采取统考模式。这些公共基础课为: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需要注意的是,从 2013 年起,部分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自主命题(公共课仍是统考,专业课采取自主命题)。以历史专业为例,从 2013 年开始至今,大部分历史学考研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专业课自主命题。这些历史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因此,具体情况还需要考生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二)全国联考全国联考又称全国联合招生考试,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来看,联考一般有管理类联考和法硕联考等类别。其中,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三)自主命题高校针对专业课部分采取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各有不同,考试大纲也因校而异(大部分自主命题的院校不给考试大纲)。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20 年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如图 2.1),学院明确指出不提供历年考试真题,也不指定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备考这些院校时,需要时时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能联系到目标院校的前辈当然最好),以免信息不对称。总的来说,考研所考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但具体情况又因校而异。考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多参考招生院校的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等),或是找寻前辈们了解情况,或是通过相关辅导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总之,考研大不易,信息第一位,大家千万不要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最后,祝各位考研 er 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皆生于土

文学考研题如何回答?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分享经验 不会也能得分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文学性大题,无论是分析、名词解释还是简答,如果背过还好,没背过,基本上就要凉凉的节奏了,因为一道分析题的分值是20分,丢掉一个还拿什么考呢?但是每年的文学考研题中都会出一两道不在"编内“的题,这该怎么办呢?别急,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说,即便是遇到没背过的大题,但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样能够得分,下面我就将技巧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因为每道题的问法不一样,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这道2018年某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题为例进行回答。问题: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我们从问题中得知,这道题主要回答的是《红楼梦》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先回忆一下,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这里就用到了联想法。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那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比如《西厢记》、《倩女幽魂》等,这些小说在内容上,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写作上,除了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知道了传统才子佳人的特点之后,要回答的是《红楼梦》与它们有什么不同,那么此时此刻,就要回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果记得的话,将这些点清晰的列在草稿上。不记得的话,照样使用联想法回忆。第一,先从《红楼梦》的性质进行回忆,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这在性质上就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一样。第二,再从《红楼梦》的内容上进行回忆,《红楼梦》不仅讲述了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还有阶级、官僚、建筑、饮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也不能比的。第三,《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看完就让人忘不掉,性格十分的鲜明,像泼辣的王熙凤,睿智的探春,圆滑的宝钗等,这种写作手法比传统小说也更胜一筹。第四,《红楼梦》有众多的心理描写,像林黛玉写《秋风秋雨词》的时候,宝钗偷听小红和坠儿说话的时候,这些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没有。第五,《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结局,除了判词,它们元宵节所作的谜语谜底也都是,这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也是没有的。这样,一一对比下来,就知道《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地方。此外,还要告诉你的是,虽然题面上说的是,从内容、写作两大方面来说,但是内容上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小点,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做到简约明了。

可以尽年

2020中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北大A+,清华B+!

作为中国大学历史中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对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近几年出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通过对汉字、成语、诗词比拼和赏析,让我们得以重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中液取营养,涵养心灵。哪些人比较适合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读书;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理解分析能力;较好的记忆能力。2020中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如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语文学科与教学论、创意写作、传媒写作、大学创意写作、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实训、秘书实务、文秘办公实训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大多会从事文职岗位工作,可以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等相关工作;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初中,高中的语文老师;可以考公务员、考选调生,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写作技艺上,对于考公务员考试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去公司担任文员、搞文案策划,一般很多公司都需要写写画画相关的人;学汉语言文学,很容易拿到秘书资格证,可以担任文秘工作;还有些同学可以在网络上充当网络写手,当自由职业者、作家等。

【寒苏考研】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100强

汉语言文学考研是不考数学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大致分为考研英语、考研政治、专业课(包含专业一和专业二)三个部分,一共四科考试。至于具体课程你可以根据你要报考的学校的指定参考书目有所选择。你确定好要报考的学校后,参照学校的指定书目进行购买。学校都会清楚地说明出版社和作者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学校不提供参考书了,是希望大家可以涉猎广泛,不尽信一家之言,有自己的思考。以下是汉语言文学学校排名情况:

若橛株拘

第一次进京!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

丁新伯第一次进京城,是1982年8月底。经过多次高考,终于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那年8月29日,从黄桥坐着汽车到常州,进京城去北大报到。 北京,首都。只在历史、地理书上熟悉,现在,那么离我近,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三哥陪我坐汽车到常州,在常州买火车票到北京,只有站票。三哥要到沈阳工学院上学,我一个人背着棉被、书本,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才来到北京。下了火车站,茫然地找去北大的公交车,幸亏遇到一名北大数学系的高年级同学,他把我带到了北大。从此,我真正进了京城,进了北大,做了4年的京城人。刚到北大,第一大难题就是语言。进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普通话,汉语拼音也没学过,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当地老师,教的都是当地话。高考时,语文卷汉语拼音3分,从没得过分。到北大第一天,就闹了笑话。因为提前到校报到,自己到校务处领取宿舍钥匙,说了半天泰兴话“钥匙”,校务处老师听不懂,没有办法我用笔写下“钥匙”二字,才领到钥匙。学的是汉语专业,拼音一点都不懂,当时在班上也是第一人。怎么办呢?自己到海淀商场买了一个小收音机,再到学校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每天听中央电台新闻,一字一字模仿发音,翻着字典写拼音,一直坚持了一学期,才把拼音学会弄懂。到现在,家乡话还是很重。首都北京,城太大了,文化气息太浓了,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到校一个月就过国庆节,我跟北京同学借了自行车,骑了2个多小时,来到向往已久的天安门。看到巍巍耸立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肃然起敬。我穿着当时流行的中山装,花了1块钱在天安门前的照相处照了一张像,寄给父母亲和兰州的二伯。班长、团支书都是北京人,班里开展了众多团队活动,带着大家爬长城,游览十三陵,去香山观看红叶,到故宫参观,去圆明园凭吊。当时,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徐建平,在北京南苑机场当技师。我借了一辆自行车,骑车近3个小时来到机场,他悄悄地把我接到大客机上参观,又安排我在军队食堂吃饭。第一次见到大飞机,心情十分激动。后来,徐建平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空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首届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2011年2月,徐建平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悲伤。当年第一学期,基本上把北京好风光看遍了,给我这个农村娃极大震撼。特别是凭吊圆明园后,我就经常到这里跑步。在4年的学习生涯里,圆明园成为我的最好去处。平时,下午5点钟以后,课业结束,为了锻炼身体,我一个人从学校的后门出去,跑步来到圆明园。在那里,坐在石块上,休息一下,然后再跑回学校。节假日,我也喜欢到那里去,面对那些野草,那些石头,那些历史的痕迹,默默地凭吊。燕园环境好,这是我对北大校园的第一印象。燕园,是北大的昵称,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北大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造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燕园里,有许多古迹让你凭吊,有许多景致让你流连。华表,石舫,蔡元培校长铜像,北大烈士纪念碑,斯诺墓……而燕园里的未名胡、博雅塔,则是北大的象征,燕园的极好景致。未名湖不大。湖边有塔,有柳,湖心有岛,岛畔有石舫。那塔,就是博雅塔。最令我难忘的,是校园里的银杏树。银杏树,在我们家乡,又叫白果树,是江苏泰兴的特产。在燕园里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银杏树,给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学子,增添了许多怀乡之情。刚到北大,已是秋天,校园里的银杏树由青转黄,一阵秋风吹过,那片片黄叶便轻舞着,飘落在路上。我拣一些放到书包里,夹在书页里,当作书签用。刚到北大,就听说中文系高人众多。那时,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这篇散文受到全校同学的推崇,也深深打动了我的情怀。平时,同学们忙着学习,忙着参加活动,一到学期结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忙着考试。那时,我最吃力的功课就是英语。高中阶段没有学过,到了北大从ABC开始,老师教学进度特快,对我们农村同学来说,特别吃力。我每天一大早就捧着英语书、英语词典,读着、背着,每到考试,十分紧张。那时,北大的教室很少,我们学习没有固定教室,要学习就要占座。为了占座,有时饭也顾不上吃。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印象最深的还是听讲座。每周,甚至每一天,燕园里的三角地带的广告牌上,宿舍的走廊上,都有很多海报、广告,预告各种讲座的消息,有时一天有几个讲座。碰到好的讲座,我们都要预先占座,有时手里拿着几个馒头,等在那里。各种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大量信息,提高了自身素质,也为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北大中文系拥有一大批学术厚重的教授、学者,他们薪火传承,教泽绵绵。我所学的语言专业,语言大师王力、朱德熙的著作等身,语言学家陆俭明、蒋绍愚等的讲课风采,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班主任张万彬老师,也就30多岁,待人温和,对学生特别用心。刚入学,就帮我们从农村来的同学申请助学金,都是每月一等22元的助学金。那时的22元,对农村孩子来说,可以吃饭、买书、买衣服、买日用品,家里几乎不用寄钱。张老师在我们大三的时候,考取了北师大博士生,但一直把我们送到大学毕业,没有放弃班主任的责任。对王力先生印象最深。记得入学后不久,张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来到王先生的住所,王先生很高兴,一一跟我们握手,询问大家情况,告诫我们要做学问,首先要做人。1985年,王先生突然去世,同学们乘着学校班车,到八宝山为他送行。伍恒山同学还为王先生撰写了挽联。至今想起王先生来,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匆匆4年,久久思念。如今,离开北京30多年了,但进京城、进燕园的旧时模样,仍时刻浮在心头。有生之年,期待再到京城、再赴燕园。

红棋子

在北大学习了9年,来自中文系的她,分享了这些经验和经历

2020年,即将是陈子丰在北大燕园学习的第九个年头,也将是最后一年。在求学路上,她一直希望将阅历的扩充和学识的增长结合,期待能够成为有机地存在于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从本科到直博,一路走来,她从质朴的坚信到经过打磨的反思,看到过文字未能覆盖的真实与痛苦,经历过对自我与外物的几番怀疑,但在此刻,仍然对更好的未来怀有期待,并志愿承担学者对于未来的责任。尝试——冰与火之歌大学四年,陈子丰修了社会学双学位,做过校学生会国交部代部长,主持过模联,带过两次“一二·九”合唱比赛,参加过“十佳歌手大赛”、音乐剧表演和散打社训练,大三时又到香港交换,大四通过了直博考试之后,找实习,做NGO,进博物馆上班……就四年时间而言,这份履历不可谓不丰富。然而她说:“我没有经验,都是很惨的教训”。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学弟学妹,她想分享的不是如何把履历像徽章一样挂满前胸,而是在有限的时间、体力、精力下她曾经如何取舍,现在又如何看待这些取舍。尽管和很多人一样,填报高考志愿时陈子丰以为中文系等于文学系,但本科前两年,她没有匆匆给自己确定方向,而是抱着 “语言、文学、文献都尽可能地学一学”的想法,她不希望自己错失了了解它们的机会,不愿草率地选择一条路,斩断另一条路。“尽管,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会很累。”她开玩笑称:“我在本科的时候是以‘刷夜小天后’闻名于世的。”当时的宿舍楼里没有自习室,为了避免打扰室友,她待过学校附近一切通宵营业的地方,包括酒吧,周围劲歌热舞,而她在疯狂码字。在这些奇异的学习环境中,她感觉到了文字背后生活的温度和重量,像她在中文系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言时说的:“在中文系,我们学会了尊重文字、爱文字:尊重坐秋窗对风雨提着毛笔、或是在屏幕嗡嗡作响的荧光前敲着键盘写下它们那凝重的时刻;爱它们的昨日今朝,爱这些严肃古板、活泼脱线背后深藏的柔情蜜意或是痛彻心扉,爱它们透过纸背直达肺腑的活生生的温度。”周围的一切存在:酒吧里搭讪的男青年、餐厅里守夜的保洁员、肯教里无家可归或者精神失常,在半夜放声大哭的人……都在提醒她,文字就是从他们的生活里诞生的。“后来,附近的酒吧餐厅一个个都黄了”,她回想着,“我就骑车跑到更远的五道口,在这期间被抢劫过一次,但是他未遂,被我扯自行车锁打跑了。又有一次手机被偷了,还有种种悲惨的经历……“当然也没有多了不起,但应对过它们后,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都不会是害怕了。”与本科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专注对口实习不同,陈子丰在大四上学期通过保研考试,已经确定了下一阶段的道路。这时她开始疯狂地寻找多种跟学术没有直接关系的实习。她当过博物馆的资料员、夜校的老师、支教组织的数据小工……“虽然现在觉得挺可笑的,但当时的感觉是我好像这一辈子就要跟文字打交道了,我还是应该有一个更丰富的人生经验……这种经历真的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会更加确信我做出一个选择不是因为我不够了解其他的选择。而是我真的比较喜欢这个方向,这个方向对我更有意义。”回顾种种,陈子丰有辛酸,有收获,亦有遗憾。第一层遗憾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是掌握了一些技能,但是我没有爱好。”大一大二的时候她参加了很多社团和工作,不断尝试,不断告诉自己应该探索新的领域。然而“高考狗思维的余毒让我沉浸在背诵和刷题中,这不仅不是做学术,还很浪费时间。”于是,一旦她担心“没有用的”课余活动会影响到学习,就选择了放弃。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能够有机会非功利地深度参与某一个社团,在里面得到参与感和浸润感,与一群人因为“爱好”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体验到同舟共济的“燃”。而第二层遗憾则是长年熬夜使她的身体机能一度受到影响。现在,在有计划的训练之下她的体质和体能都在恢复,她也明白:“人生的征途很长,聪明的战士不应该在第一次冲锋就把子弹打光。”在陈子丰看来,探索是人生的常态,学者不应该只会学习。实践——中文人的广度和温度在学术研究中,陈子丰始终将眼光聚焦于意识形态、观念和文化,而不只是纯粹的文学和美学,她将研究视为一种实践,也希望研究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出于这个原因,她在本科阶段修读了社会学双学位。在她看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中文学科训练是很好的补充。其实很多思想家,如福柯、阿甘本、拉康等早已同时被文学和社会学科关注,但侧重点不同。社会学更强调理论的现实联系、对权力结构的揭示、对社会现实和社会想象的描述。此外,尽管社会科学的一些调查抽样、定量分析的方法,其科学主义的弊端已经广为人知,但它们时常仍然是称手的工具。面对一个现象,如果只靠肉眼观察,很多深层次的关联和规律都不能发现或者确定存在。因此,做人文研究也可以活用定量方法。陈子丰对女性问题的看法,同样流露出她对于总体意识形态的关注。她表示自己在实践上是个女性主义者,但不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主要“抓手”。她希望找到一种理论话语或者分析框架,既能穿透性别秩序,也能分析阶级、种族等。她更愿意相信这种理论,因为它能够找到看似无关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的内在关联,并且抵达这些问题的深层根源。基于此,她更倾向于在今天把关于女性的问题放到整个社会的框架,而不仅是身体、性、感情、家庭关系当中思考,尤其是希望关注女性的社会教育、就业保障、经济收入等。“就像老舍说的,‘人活着就是要吃饭,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如果被剥夺了收入,很多其他方面都没底气谈了。”关于女性主义,还是有很多更广阔的领域可以关注。反思——清醒,痛苦与坚守谈到大学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反思”。 在陈子丰看来,大一大二是一个累积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在逐渐形成,她认为可以不用太在意学到的观点的对错,尽可能的广泛涉猎不同观点。这个阶段之后,反思就变得格外重要。大三分专业后到研究生、博士深造阶段,如果想要更加独立地走学术道路,她相信反思的能力是必备的。学术之路初看是一条大河,无论是选择哪个方向,深入之后都会发现“流派的区分就在眼前展现出来了,我们迟早要选择跟随、背离或者融合,这个时候必须进行庄重的独立思考,依靠对各种观点差异的反思判断我们相信什么,选择什么”。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她反复对高中时惯有的思维方式反思:原来不是学到的知识越多、越成体系越好,封闭的体系对于学术来说经常是陷阱。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非常不同: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教授的不再是普遍性的真理,更多的是具有开放性的、有探讨空间的知识;老师经常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其它多种观点都展现出来,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好恶,以鼓励学生独立判断和思考——为什么A和B说的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们实际上是矛盾的。要决定采纳哪个观点,就需要不断的反刍和反思之前学的东西——相信A与相信B相比有什么区别?A和B是不是还有什么潜台词?以之前我的知识和经验更接受哪一种?如果之前接受了A,以我新掌握的知识重新审视后,对于A的信仰是否被推翻了?当然,我也可以觉得它们都很片面,有更好的解释。她谈到自己在反思性学习时的一些例子:“例如研究鲁迅,首先要对他的观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时候杂文中的只言片语看上去激进,甚至怪异。这时你可以找找看这篇文章的事件背景,在这个语境中你对他的观点是不是会有变化。有时候他是在对话、辩论,但论敌的声音已经湮没了,找到他当时对话的对象、语境,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又如今天很多同学完全不能接受福柯,认为福柯说的东西是离生活很远的,很空泛玄虚的一个想象。那么我会反思,当你评判某个人某种描述离生活很远的时候,是否可以想想他是不是只是离你的生活很远,毕竟每个人的经历的范围都是有限的。更有甚者,他是不是说的就是你的生活,而你先入为主的一些观念阻止你看到这一点?”此外,不盲信权威是她的切身体会,求学的最初阶段大家都会觉得闪光的名字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如果真的进行思考,会发现他们之间常常是存在矛盾和争议的,“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他们还是你,都没有默认的正义性。”这样的反思,远远不止于学术研究的层面,陈子丰将这种批判与省视的目光投向了她自己的内心。剖析别人,剖析作品需要技巧,而审视自己需要勇气。八年多大学时光,焦虑的体验于她并不陌生。曾经,由于成长过程中父母严格要求,让她永远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焦虑、沮丧、困惑成为她刻意忽视的主观体验。然而坚持完成一项项不易为,有时也不愿为的工作的同时,她的内心仍然难以克制对事情的意义和休止时刻的反复质问。直到经历过几次内在的崩溃后,在不断地反思中,学会了在“通常”、“必须”、“很难”、“值得”、“不值得”的废墟堆里挖出那个致命问题“那我活着为了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当然都不一样,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情绪,正视问题, 个人平凡生活“意义”也许很快会找到落脚点。她以一种理性的目光审视中文系对自己的影响。某次发言中她提到,“‘思远忘近,背故向新’是头脑的本能,很多学过的知识都难以再回升,而什么是不可剥夺的?是在中文系这三年、四年、五年之中我们的‘自我’的形塑。在人生中最关键的年纪,如同陶器的收口,兵器的淬火,我们成为了都印着‘北大中文出品’底款,却每一个都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她认为中文系赋予她最宝贵的财富是对于这个世界敏锐的感知力,无论是用于迅速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还是发现问题。在有关现实世界的思考上,陈子丰坦言自己仍然没有从一个“愤世嫉俗”的状态中走出来。越是相信学术研究有“无用之大用”,越不甘于这种“用”的踪迹渺然。她也意识到,超越“愤世嫉俗”的阶段,抵达所谓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才是最关键的。这种意识的重要性在今天非常迫切地显露出来。尽管,她依旧迷惑:“泛泛地说,很多人想着真善美,世界当然会更美好,这就是大用,但我仍然看不到我能体现在最切近的日常生活的用在哪里。”或许这就是成长必然带来的茫然与痛苦。15年本科毕业时,她分享:“在中文系,盲信的人学会了像后现代主义者一样怀疑。怀疑天经地义、怀疑黑白分明、怀疑约定俗成,怀疑被书写下来的一切……我想起我的起点,导师陈晓明老师课上‘解构一切也解构我’的德里达,和保罗·策兰的‘灰烬,灰烬,灰烬’。”但有些东西仍然是值得相信的,在15年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一个年轻的学者,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答案仍将变化,减少、扩充。但她说:“没关系,我觉得恍然大悟中得到的‘原来真的有’比失去的天经地义的‘人们都说有’宝贵得多。”谈及在北大多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变化,她觉得这是近似于“成为另外一个人”的过程,也许不是better self,但是她确信自己从内到外都不一样了。“我感觉20来岁可能是每个人变化最大的时候,无论是世界观还是能力,都是一个可以重塑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里,你待在哪里可能还是挺重要的,从外界吸收哪一部分也挺重要的,北大这么大,你可以尽量自己选择去接触它的哪一部分,然后让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对于北大,对于在其中的这一段经历的感情都很复杂,但是她知道,如果她没有在这,她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会成为今天的自己。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重构中,陈子丰的认识和目标一直在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她入学之初就拥有的一颗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真心。来源:北大中文人 采访: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 刘雨佳撰稿: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 杨闰涵 审核: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 王睿临编辑: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刘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