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的暑假即将到来,这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考研学生中途放弃的第一波高峰期,同时也是一部分考研学生追赶的关键期,所以所有的考研学生一定要把握这一阶段的复习,必须坚持到最后,而在这时对于那些推免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研的学生,这一时间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参加各高校的夏令营。所以,保研的学生和考研的学生有诸多的不同,而在诸多的不同之间,很多考研学生会更加的羡慕保研的学生,希望自己也是保研的学生,而保研的学生也确实是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保研的学生成功率更加的高,更有机会攻读硕士研究生。高校具有保研资格时,当你在大学四年期间能够做出足够的成绩,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那么你就有极大的可能获得最终的保研名额。而保研的学生一般都是学校同一专业中的学生最为优秀的,一方面在选择目标院校时能够更大概率的获得211高校、985高校的青睐,更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高校;另一方面即使不能够进入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也能够顺利的进入普通一本高校,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保研”就等同于优秀,只要你是保研的学生,那么你一定是高校眼中的优质生源,优质毕业生,所以最终的结果也不会令自己所失望。其次,保研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是考研学生所不能够比拟的。考研的学生羡慕保研的学生,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我个人来说我也羡慕保研的学生,因为保研的学生在获得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道路上有两种选择。如果自己获得保研的名额,选择好了自己的目标高校,当收到目标高校的复试通知,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接近成功,如果没有收到目标高校的复试通知,那么还可以基础参加统考即考研,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是参加统考,没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保研学生的优势。最后,保研的学生不需要集中的高强度的复习,只需要大学四年保持即可。保研的学生也辛苦,也不容易,并不是说保研的学生就是走捷径,因为想顺利的获得保研资格需要在大学四年期间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辛苦,当其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尽情玩耍时,想保研的学生或许还在图书馆奋笔疾书。但是保研的学生不需要考验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集中的、大规模的复习,这是一个优势,因为考研的学生从复习一开始,大多数都是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复习时间和节奏最为密集,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保研学生也有优势。当然,保研的学生和考研的学生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实现目标的路途上会有诸多的不同,实现的方式上会有一些差别罢了。总之,考研的学生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保研的学生也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只要你想拿到高校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那么你必须努力。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 今年的“考研大军”人数突破了341万,比18年的290万多了51万,考研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考研的两天时间里,考研相关的话题一直有着相当高的热度。考研的人数每一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都期望能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更好地完善自己,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更好地表现自己。那么同样是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对保研进来的学生和考研进来的学生更倾向哪一种呢?一般来说,导师更偏爱保研进来的学生,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导师更喜欢推免生的原因很好理解。考研分为两部分,初试和复试。很多考生初试考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结果入学之后导师发现有一小部分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达不到导师们的标准。而保研的考察手段就比考研的要丰富得多。一般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保研资格,至少他们的绩点是名列前茅的。那么多次考试的成绩占优和一次考试的成绩,肯定是保研进来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来说强一点。很多学校还开展了科研夏令营,除了查看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力外,在科研夏令营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进行考察。所以保研进来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不弱与考研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保障。因此导师更喜欢带保研进来的学生,至少他们在实际的科研能力上会比考研进来的学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导师偏爱保研进来的学生也就理所应当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保研就比考研要好呢?保研虽然更容易获得导师的青睐,但是如果考研生复试的时候给导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日后的相处中表现出不错的实力的话,导师自然也会重视考研生。保研虽然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什么太大的复习压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保研的机会,而且要保研也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保研的前提是要努力三年。一般来说只有绩点分非常高的学生,并且有着很多不错的“硬件”——比如:四六级高分、有竞赛加分、有科研经历及文章,等等,这些学生才有学校珍惜的保研名额。而这些东西都需要本科前三年不断努力才能获得,因此才有保研需要努力三年的说法。保研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一定要努力提高绩点,绩点不达标,保研基本没戏!虽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推免保研学子时计算绩点的方法可能有点差别,有些是按专业课绩点来排名,有些是按大学四年的综合绩点来排名,但不管是哪种方法,提高绩点都是要准备保研学生所需要做的事情。不过保研的学生相比考研考进来的学生也有自己薄弱的地方,最直观的地方就表现在理论基础上。由于保研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考研的阶段,不会像考研的学生一样,为了备考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可能相对来说会薄弱一些。而且考研的名额有限,竞争力也比较大,因此考研对于期待一个更高平台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考研相比保研来说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考研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能力程度来选择和报考自己心仪的院校,也让自己在大学中有一个目标,不至于因为迷茫而蹉跎岁月。考研不只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过程,它能让我们拼搏,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能让我们不甘平凡的心更加进取。虽然说导师对考研进来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画一个问号,但是这种“疑问”是可以因为努力而被消除的。导师偏爱保研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比考研生更有保障,因为保研生往往在本科期间就已经跟着一些老师做了一些事情了。所以我们要消除导师的这种疑问就要从根源找到问题,对考完研的同学来说,如何在复试的时候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很重要。在成功考上研究生之后,也要努力做好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让导师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感官,让导师看到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不比其他任何人要差。其实不论是保研还是考研,导师爱的都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只是一般来说保研生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考研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要消除导师的疑虑,得到导师的重视和喜爱,还是要把自身的能力提上去,这也是我们要读研的人对自己的更高要求。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读者朋友们对保研和考研这二者有什么看法呢?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考研热”也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19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数大约为290万人,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惊人的341万人,而即将到来的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规模则突破400万人,比2020年足足增长了61万人之多。然而,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这意味着考研党的竞争压力在逐年增大。某种程度上,考研的竞争压力已经丝毫不亚于高考、公务员等大型考试。面对与日俱增的考研压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提早准备,试图走保研这条更加稳妥的道路。这些优秀保研生大多从大二开始就明确确立了保研的目标,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非常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等提升自己的个人履历,最终成为大四保研季令无数考研党羡慕的佼佼者。然而,近几年来在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本科阶段优秀的保研生,在研究生阶段的成绩却排名垫底,而那些考研党却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成为更加出类拔萃的学生。按照一般人的常规逻辑来说,那些优秀保研生都是各自本科学校排名前列的优秀本科生,到了研究生阶段也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佼佼者。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除了一小部分保研生依旧出色以外,大多数保研生到了研究生阶段都会趋于平庸,甚至排名垫底。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再优秀了呢?不妨看看过来人怎么说。带着上述问题,小编在北京某211高校采访了1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有5名是保研生,另外5名是考研生。在综合了这10位同学的答案后,小编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归纳。01保研生知识基础不如考研生大家都知道,考研党是非常辛苦的,他们大概要经历一年没日没夜的艰苦复习,才能如愿在众多考研大军中杀出重围。为了巩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每一门科目他们都要复习至少一遍以上,因此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非常熟练,而这也是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然而,对于那些保研生来讲,他们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不如考研生扎实,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或许在本科阶段保研生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名列前茅,但由于这些基础课大多是大一学年开设的,在经过几年本科生涯后,这些保研生大多都已经逐渐模糊,甚至完全还给了老师。但考研生经过一年的复习后,记忆更加深刻,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更深更牢。正是这一点,让这些考研生在研一阶段学习各门更高深的基础课程时,变得游刃有余,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也要超过保研生,考试成绩也更加优异。02考研生更加自律一般来说,本科阶段那些保研生要更加自律一些,他们为了达成保研的目标,往往比其他学生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或者发表一些学术论文。但当保研资格正式确定以后,他们瞬间就轻松了许多。再加上大四课程压力几乎为0,这些保研生在大学前三年养成的自律习惯,便一点一点被安逸和懒惰所代替。对于考研生来讲,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接近一年的备考让他们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早起晚归、泡图书馆等等都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好习惯和努力程度也带到了研究生阶段,并且帮助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实现了对保研生的逆袭。03不被看好才更有动力在研一刚开始的时候,即便保研生和考研生在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导师往往更看重保研生。换句话说,这些考研生在研一阶段受到的“尊重程度”不如保研生。正是这样的不被看好,才给予了那些考研生更多的学习动力,时间一长,他们就实现了对保研生的逆袭。结束语当然,这些在研究生阶段排名垫底的保研生并不代表所有保研生,确实也有不少优秀保研生,在研究生阶段依旧非常优秀,成为大家羡慕的科研大佬。所以,对于那些在今年成功保研的本科生来讲,大四阶段千万不要过于放松。最好是像考研生一样,把本科阶段所学的东西复习一遍。尤其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一定要基础扎实牢固,否则研究生阶段很可能会被考研生逆袭反超!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学生们选择考研,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让自己将来有更好的发展,考研党们其实是很辛苦的,因为考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能够成功上岸是非常了不起的。很多考研党们经历了奋战之后,有的同学幸运的成功了,有的同学落选,不过总结经验,找到失败的原因之后,准备开启二战考研。考研需要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其实很多考研同学们,在进入复试后才知道,其实被保研的学生们也是占了不少的名额的,自己和其他的同学们一起来竞争剩下的名额。可能很多考研党们内心是有些不平衡的,毕竟自己为了考研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每天抢占图书馆,披星戴月的学习,即使笔试通过之后,复试也未必能通过。“保研生”和“考研生”有啥区别?1. 付出辛苦程度不同,考研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我们都知道考研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除了中考和高考之外,考研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考研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是很辛苦的,尤其是那些选择跨专业的考生们,他们要去完全的接触新的领域,从新开始学习,难度是非常大的,考研生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才能够通过初试进入复试,而对于保研的学生,他们只需要向学校提交材料就可以了。2.成绩标准不同,保研生的成绩更重要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只要平时的成绩通过了,没有十分严重的挂科现象,就可以去申请考研。保研名额多的学校的实力也是很强的,而对于保研的同学,要求就比较高了,被保研的学生,成绩也是非常优异的,所有对于保研生来说,成绩很重要,所以千万不要轻信大学不挂科就是不完整的大学,这个谣言很容易让你错过了被保研的机会。3.读研期间的不同,本校保研的学生更受青睐读研后才知道,保研生和考研生的区别,难怪导师也会有偏爱,能够被保研的学生各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其实对于高校的导师们来说,更加青睐被保研的本校生们,因为他们已经熟悉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学校也比较熟悉,导师培养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考研生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付出才会有收获在考研的过程中,可能很多人都是身心疲惫的,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即使自己这样的付出,也未必就能有个好的结果,就能够成功,但是要知道,如果不付出,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有收获的,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是在求一个结果,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当我们用心的去努力了,即使结果不太理想,也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问心无愧的心安。考研生和保研生一样的优秀,努力上进是关键能够被保研的学校都是实力很强的学校,比如一些985,211重点名校,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其实高考的成绩还是很重要的,保研生们在高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仍然坚持学习,完善自我,获得了保研的机会。考研生们虽然高考成绩并不是很出彩,但是在大学努力的去提升自己,好好学习,努力备考,考研成功上岸,高考虽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决定所有,所以一直努力上进才是成功的关键。每个准备考研的学生最高兴的事情应该是能够考研成功了,但是考研也有一定的难度划分,同学们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选择。什么样的学生不太适合的高难度的考研?我们都知道考研也是有难度之差的,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应该是最难的,首先成绩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太适合跨专业的考研,因为我们都知道跨专业考研去重新接触新的领域,需要重新学习知识,学习能力差很难去自学,并且也很难坚持下来。其次适应能力差的学生也不太适合跨地域,跨学校,本身来说难度大,成功上岸也比较难,没有太大的优势,适应能力差更是减分项,所有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研的难度。笔者寄语:学生时代,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最应该努力完成的任务,在高中阶段要努力学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面,争取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考上名校让自己更加有优势,将来获得保研的机会。#考研#今日话题:你有考研的想法吗?欢迎关注小编,下方留言评论,下期给你带来更好的作品(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推免生和保研生其实是一个意思,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应该是考研生好还是保研生好,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因为没有一个标准的话也不容易判定谁好谁坏。一、考生个人角度.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一般人考研的话一般都希望考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高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学生通过考研的方式,说不定能够考一所更好的高校。所以从考生角度来看的话,是考研比保研好。二、同一导师名下.如果是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一个是考研的一个是保研做比较的话,一般考研的学生都是从本校层次更低的学校考的,这些学校保送研究生的一般是本学院的学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保研的学生要比考研的学生好。三、保研类型.其实保送研究生也是分不同的类型的,主要是保本学院研究生、本校研究生、外校研究生。一般一个学院里面最顶尖的学生会被保送到外校更好的院校研究生,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会被保送到本校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其他的学习较好的同学可能会被保送到本学院的研究生。但是往往一个学校能够保送外校和保送本校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名额一般是很少的,大部分学生会被保送到本学院的研究生。具体该如何的选择,就要看学生的具体需求。
保研要吃三年的苦,考研只需要吃一年的苦,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关于考研究生更难还是保送研究生更难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很多同学,后来就有同学总结出来说:考研究生只需要吃一年的苦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保送研究生,那么从你踏进校门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在备战状态,接下来你就要吃三年的苦。这样的总结看起来真的是有点道理的,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考研和保研到底哪一个更难呢?保送研究生保送研究生是由学校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免去笔试初试等环节,只通过一个考评形式,直接让学生攻读研究生。听起来步骤流程确实是很简单的,并且可以避免和考研大军的竞争。但是你要是真的下定决心要通过保研的形式去读研究生,那么在校这几年期间,你必须要把你最棒的那一面展示给学校,逃课什么的简直想都不要想。另外你的成绩还必须要绝对优秀,必须是要在班级里前几名。课余时间还要让学校看到你的创造能力,到处参加比赛,另外你为人处世能力也要足够强大这样来看,保研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并且每个学校的保研名额都是有限制的,很多同学会为了这个保研名额去挤破了头,可以说竞争程度不亚于考研了。现在我国保研率最高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它们的保研率是在百分之五十八以上,接近百分之六十,但是这样的保研率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的。考研是的,考研只需要你用一年的时间去拼搏,但是考研这一年真的比高考还要难,很多保研不成功的同学也会来选择考研,在这个时候,你把你的所有都压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你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并且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是选择了跨专业考研,这样考起研来不会难,只会更难!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直线上升,你要是不拿点真本事出来,真的都对不起这一年的时间。并且在考研这一年期间的花销也是比较大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考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甚至可以说考研的公平程度是大于保研的。即使是考研失败了,我相信这段经历也能为你的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无论保研还会考研,都是值得我们去尝试的,我们的未来是要由我们自己去规划的,你选择哪一条路是你的自由。那么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会选择保研还是考研呢?
历尽考研的千辛万苦后,结果发现,考研只是一个开始,研究生的三年才是全部。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角色和你密不可分,一个是导师,一个是同窗。本以为可以像大学时候共同在同一起跑线出发,结果发现,起跑线早已不同,而且保研生和考研生在导师眼中的定位也有所区别。董师兄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到底保研生和考研生,哪个更让导师偏爱?而作为不被偏爱的一方,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被偏爱,如何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如果不被偏爱又要如何赢得在导师心中的地位?保研生和考研生,导师怎么看?首先说明一点,作为同一师门的弟子们,只要你没有什么恶劣的行径或是不端的作为,导师态度上都是会一视同仁的,因为只要你入了师门,就是自家学生,导师肯定是要保证师门和谐的。那么什么会有差别呢?其实主要就是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这两者直接决定了你走出师门的高度,也决定了你在这三年中需要付出的辛苦。保研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提前一年进入实验室,也就是说,三年的研究生,对于保研生来说是四年。铁打的导师,流水的学生。导师年年都会送走一批学生,所以情感上已经没什么太大变化,而唯一在意的就是能给实验室做出多大贡献。科研最重要的是想法和实验,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天才毕竟是少数,科研还是要靠时间熬出来的。所以导师一般会把对整个实验室发展更重要的,体量更大的,耗时更多的课题,交给新晋的保研学生,这些课题也恰好能以毕业设计的方式让保研生向前推进。老师其实看重的是课题研究情况,而负责这个课题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了老师关注的对象,所以老师会经常过问、照顾这些负责的人,这就成了咱们口中所说的偏爱,实则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不被偏爱,会有什么影响?坦白讲,影响程度完全看个人。之前咱们说过,偏爱实则是对于课题进度的关注和重视,所以相当于施加了一股监督的力量。而自制力差的同学,在这种监督下,肯定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纠正,保证课题的进展。而不被偏爱的一方,也就是课题不是特别受重视的一方,可能导师关注度相对低一些,更多的就是靠自己的自制力和定期汇报来推进。所以如果你是自制力很强的人,这一方面对你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因为你本身就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而且科研的过程中,导师的指导还是很有限的,关键还是看你自己。而且通常情况下,被偏爱的一方,做的课题更难,做出成果并不容易。而不被偏爱的一方,更多的是做实验室传承下来的课题,有更多的经验指导,所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都是通过沟通创造出来的,当沟通的机会增多,那么情感能够不断地加深。人就是这样,感情好了,就更愿意示好,给你更多的资源,给你更多的机会。所以如果在大家跟导师沟通的积极性上一致的情况下,那么被偏爱的学生就更有优势。不被偏爱的一方也不会有任何劣势,因为这些都属于额外机会, 不在导师本职范围内。偏爱与否,研究生又该如何过?不管你是被偏爱的一方,还是不被偏爱的一方,首先你要平衡心态,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差别,而且真正决定偏爱与否的,并不是你是考研生还是保研生,关键在于你是如何与导师相处,以及如何完成自己的科研成果的。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纠结于你是考研的还是保研的以及导师对你是好是坏了。先说说如何同导师相处。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主要是通过沟通,那么沟通的内容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聊家常,首先是从专业层面切入,除了实验室定期的汇报外,一定要经常和导师进行阶段性成果交流,这样的交流不只是为了多和导师沟通,更重要的是获得导师的指点,也许让你困惑已久的问题在聊天中就能让你茅塞顿开。接着就要说如何完成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也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首先就是选题,开拓性意味着挑战,继承性意味着稳妥,所以你要根据你科研的能力和兴趣决定你适合哪种。其次就是文献和实践并行,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读文献和翻译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文献获得广泛且可靠的理论支撑才行。最后就是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好已有资源。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有些时候的偏爱可能不限于上述这些内容,可能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但董师兄想说的是,偏爱与否不会影响你的成才,只要你行的端,做得正,有良好的科研态度,无论你到哪里,无论是否有人偏爱,你都会绽放自己的光彩。重大课题实艰难,学生自然重任担。导师关切因课题,重大项目不容易。万事万物靠沟通,社会学校总相同。考研保研不是事,关键取决凌云志。态度端正人品好,社会永远都需要。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保研、直博、硕博连读,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所谓保研,就是推荐免试获得读研究生的资格,往往是参考平时学习绩点、竞赛成绩、各种活动成绩(比如夏令营)等,获得保研资格,然后申请并通过相应学校的复试,才最终获得在相应学校就读研究生的资格。所谓直博,就是本科生直接读博士,通常是在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里面选拔优秀学生直接攻读博士。直博是无需参与博士入学考试的,获得直博资格,就从硕士开始,一路直接读到博士毕业。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前者是免试获得读研的资格,后者是在免试获得读研资格的基础上,获得硕士和博士一起读完的资格。往往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拔后的结果。显然,对于打算读博的同学来说,直博更好。保研后,直接读研,完成2~3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要求和论文答辩合格,即获得硕士学位,完成毕业;而直博生一般需要4~6年时间,一般不需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也并不获得硕士学位,而是毕业时直接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最后毕业时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博士不能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毕业(可以延期毕业,但需在规定期限内),也就只是一个本科生,所以直博生如果毕不了业,后果很严重,多年都白忙活了。当然,不同学校规定有一些差异,有少数学校的直博生也需要硕士论文答辩,博士不能毕业,也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还有一种读博方式,硕博连读,也被不少人称为直博,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直博,硕博连读就是硕博连读,是硕士生入学后,到第二年申请硕博连读,并获得通过后,硕士和博士阶段一起完成,年限和直博差不多,一般4~6年。硕博连读一般要求完成硕士论文,并进行答辩。到博士毕业时进行博士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博士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毕业,一般都可以获得硕士学位。但现在也有少数学校不要求进行硕士答辩的情况,只需要完成博士答辩。比如北京大学部分专业,硕博连读就不需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现在比较好的学校,比如多数985及部分211,学术型硕士阶段三年制,博士阶段往往都是四年制,而直博和硕博连读一般都在五年或者六年。这也是它们的优势,可以少花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也有部分学校博士阶段依然是三年制,直博和硕博连读四年就可以完成,但现在博士阶段向四年制是一种趋势,很多学校都在从三年增加到四年,毕竟博士越来越难毕业,三年时间往往显得太短。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最近几年多数专业的博士学制就从三年增加到了四年。其他不少学校也在增加博士学制。以上就是小编分享,有不同看法吗?欢迎评论。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据数据统计表明,从2016年到2020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从177万增长到341万,整整涨了2倍之多,而报考2021年研究生人数更是达到了410万,逐年增长的数字背后,是年轻人对高学历的追求。”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增高,学历价值日渐贬值,为了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考研,拿下硕士研究生学历后,在学历上比普通大学生高一级别,再找工作上也更有优势。当然了考研也并不是那么好考的,需要在大三大四就开始准备,不知要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成功上岸,成为一名研究生。而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刚开始研究生生涯就发现和自己想得完全不同,在实验室考研生和保研生差距大,导师更喜欢保研生。考研生和保研生的入学方式考研生;众所周知考研就是通过正规的国家研究生考试,从初试到复试,只有通过录取分数线,才有机会进入复试,复试通过面试官的考研,才能被成功录取,保研生;是对考生本科4年的成绩、竞赛获奖、文论文献发表、课题发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然后获得保研资格,再通具体高校的复试成为研究生。从通过了来看,保研是高于考研的,而且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标准也有所改变,多个高校加大本硕连读比列,增加保研率。比如说,中国传媒大学,将本科的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生考核标准,这本是保研生的标准,如今考研也要用这一标准,侧面证明未来保研率将高于考研率。为什么导师更喜欢保研生?保研生学习能力更强能获得推免保研资格认定,说明其学习能力在众多大学本科生中是一顶一的,在没有其他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学习绩点就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在同一教室中学习,能取得优异成绩,其学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研究生期间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自学能力,导师不能时刻盯着你,多数时候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去研究,没有一定学习能力,只等着别人去灌输,很难在研究生期间有所成绩,导师也不愿意带这样“死板”的学生。保研生根据创造力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竞赛的奖也是保研资格评选的重要标准,而能在本科就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数,且有有价值的文献发表,说明这个学生就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脑子里有东西”,这样的人才更适合搞科研。而通过考研上来的学生,大多是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并不想搞研究生,导师当然都喜欢未来搞科研,继续深造的学生,所以一定程度上更青睐保研生。那么所有保研生都强于考研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个也要因人而异。211、985大学很少有学生考研,大多是通过保研的方式进入本校读研的,而如果是这类本校保研生,肯定是要强于那些从普通二本考上到985大学的研究生能力要强一些。而现在保研并非是本校保研的制度了,还有一些外校保研,虽然外校保研标准更高,但是实力无法确定,也许在某些方面是不如考研生的。而无论是保研生还是考研生毕业后无外乎是3条出路一是继续深造研究生读完后还可以保送博士或者是考博,如果走上这条路,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日后走科研之路了,虽然不用受找工作之苦,但是科研之路也不好走,需要内心足够强大,耐得住寂寞,忍受住失败,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创造一次又一次伟大的科研成果。二是考公考编制很多研究生毕业后,也会进行考公务员或者是考事业编,进入体制内工作,工作稳定,薪资待遇高,且没有失业风险,有人会说既然毕业后还要考公务员,读研又有什么意义,此话非也,在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是研究生学历,对于考公务员和考事业编都有很大的优势。三是工作去私企、外企、自主创业,都是参与工作,只不过工作性质不同,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大一点的外企和私企,在这样的企业发展空间大,可谓是“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雁”,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舞台。选择创业也更有思想和眼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你觉得“保研生”强于“考研生”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名牌大学保研率的不断提高,保研已经成为本科生继续深造的一个重要捷径。每当到了大三下续期,很多大学生就开始为保研做准备工作,如整理自己的成绩、获奖证书和查看各高校的保研条件和保研人数;特别是要保送外校,学生就更得多了解、多关注心仪高校的招生动态。这时我们获取高校研究生保送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的招生动态和发布的招生简章。但是,很多关于保研的潜规则是高校在招生时不会公开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又会按这个规执行。那么保研到底有哪些潜规则呢?笔者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下关于保研的五个潜规则。第一,未获本校保研资格照样可以保送外校对每个高校来说保研指标都是有限的,虽然保送本校的机会最多,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保送本校成功的,如果未获本校的保研资格千万认为没希望了,你可以直接再寻求保送外校,这和你在本校未保送成功毫无机会。当然为了提高成功率,你可以选择和自己高校同级别或档次低但专业好的院校申请推免研究生资格第二,英语未过六级照样可以保研"没过英语六级的学生没法保研",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错误想法,或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但现实是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从未要求英语过六级。包括很多的211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只要求了英语四级通过,那样就可以获得学校的推免资格;一些综合类的名牌大学的工科专业在保研中对英语的要求也是非常低的,一般过四级就行。所以,在大学保研中不要因为六级没过就不敢去尝试了。第三,成绩不突出靠特长照样可以保研国内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学院严格审查同意后报学校审批。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如果在本科阶段某个方面的表现十分抢眼,如参加大型国际赛事获奖或者在国家重点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是可以获得保研资格的。第四,学术型研究生转专业型研究生保研更容易成功在获得学术型推荐指标后选择攻读专业型研究生,这是通往名校的又一个"敲门砖",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学硕比专硕好。所以,一旦如果有推免生愿意就读专业型硕士,特别是愿意放弃学术型而读专业型,高校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第五,选择直博更容易获得保送资格很多名牌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很牛的研究生导师特别喜欢直博或硕博连读的学生,因为这些高校和导师的科研项目很多,并且很多项目周期很长,他们需要学生研究具有连贯性,更希望学生做出高水平的论文,所以会对选择直博的学生青睐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