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4岁男孩入研究生复试:年龄不够高考 只好考研俗言胜也

14岁男孩入研究生复试:年龄不够高考 只好考研

14岁的男生,可能还在初中的篮球场上撒着欢,但出生于2004年1月的广西男生胡耀元,却已经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在刚刚结束的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小朋友”胡耀元却已经能够和20多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道,成为复试考场上的一分子。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相当不错,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小神童”的故事小学入学前已经看完《荷马史诗》胡耀元带着一本《小妇人》和一本法汉翻译教程,点了一杯饮料和一块蛋糕坐在咖啡店里,看书看得十分入神。这本宣扬女性意识的作品,对于14岁男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显然是超龄的。但胡耀元的妈妈莫女士并不这么认为。她表示,胡耀元的阅读能力来自宽松环境的培养。“孩子没什么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孩子3岁时能够认识一千多字,小学入学前就已经读完了《悲惨世界》《荷马史诗》等外国名著。”这一串高校中文系学生必读的书单,莫女士说得非常轻松,“小时候,我外公也是这样给我讲名著的,这些名著我都读过。”胡耀元的阅读书单一大部分来自妈妈的推荐。“孩子小学时,有一次做作业我忘了签字,老师罚孩子抄半本语文书。我肯定舍不得孩子,于是我抄了半本书。”抄完后,莫女士有了心得,“我发现书里的一些内容对于孩子的语文教育来说还是有些不够,我希望能够补充一点东西。”莫女士向胡耀元推荐了《红楼梦》。胡耀元接受了这本“大部头”的作品,当作故事看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和莫女士讨论。想参加高考年龄嫌小,那只好考研曾经担任过英语老师和电视台编导的莫女士,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颇有心得,她表示,自己和很多教育专业人士讨论过教育话题。对于阅读引导,莫女士也很自信,在她看来,并不是非要一纸文凭才能证明读过书,“陈寅恪没有在任何学校得过任何文凭,你能说陈寅恪没有文化吗?”小学毕业后,莫女士和胡耀元商定,决定在家学习。胡耀元也认同这一做法,“因为学校学不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在家学习期间,文科由胡耀元自学,莫女士指导,理科请人回来一对一辅导。“我很推荐一对一的辅导形式,而且我对孩子的理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小学成绩中等偏上的胡耀元,曾经做过中考的理科考卷练手。“后来忙于复习考试,就没有再练习中考卷了。”按照莫女士和胡耀元原先的规划,胡耀元是要参加高考的。但由于广西高考对于年龄限制的变化,未成年人胡耀元无法参加高考。“不让参加高考怎么办?那我只好考研了!”莫女士解释,“我没选择了呀,要不然我们在家里面一直呆着也很寂寞。”为取得考研资格,自考拿下了本科参加研究生考试,需要有本科同等学力。为此,2014年10月至2017年,胡耀元报考了广西大学自考英语专业、南京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自考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等多个专业,其中,他已顺利从广西大学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胡耀元先后通过了30多门自考科目。2014年,胡耀元在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情况下裸考了4门:《大学语文》《综合英语一》《英语阅读一》《综合英语二》,只过了一门《大学语文》;2014年12月初他又来南京报考了2015年一月上旬考的4门课程《红楼梦研究》《中国文化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5年1月上旬,考试4门全部通过。2015年到2017年,他又通过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学一》,《综合英语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基础》《英语阅读二》《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教育学》等将近30门考试科目。复习考研期间,每天还看两集电视剧去年11月,胡耀元正式开始复习考研。“我很喜欢传播学,我还自学了文学历史和外语,法语学完了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德语学完了《德语速成》。”对着我们的镜头,胡耀元流利地背诵起了莫泊桑《项链》法文版中的一段。他决定选择南京理工大学的新闻系作为考研目标,“之前参加《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时我来过南京,觉得南理工的学风很好,所以我选择了南理工设传学院新闻方向。”带着五门课总分364分,两门专业课120分和125分的初试成绩,胡耀元出现在了南理工设传学院的复试现场。除了相关专业问题,他还用英语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简·奥斯汀,“她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我都看过,是英文原版。”考研备考期间,胡耀元的心态倒是放松。他延续了自己参加自学考试时的习惯,每天看书3-4个小时,中午和晚上各看一集电视剧,晚上的时间还出去跳拉丁舞和打网球。“我喜欢打网球的竞争感。”“特别待遇”如果录取,南理工将为他定制培养方案14岁的男孩儿如果顺利考入南理工,能否融入高校大环境?南京理工大学设传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主任骆冬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他属于“考试型”学生,学习精神值得肯定。能够通过研究生统考的笔试,充分说明了胡耀元的应试能力。但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有序的过程,胡耀元如果能够通过审核,顺利进入设传学院,学院会针对他的特殊情况,为他定制培养计划。胡耀元需要补上研究生必读的相应书目,此外,由于胡耀元一直采用的是自学的方式,因此写作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以符合新闻系研究生的要求。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胡耀元被南理工顺利录取,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安排?此前,胡耀元在桂林的自学和生活,妈妈一直陪伴左右。莫女士显然已经做好了规划,“顺利考上的话,我们会在校外租房子,毕竟是未成年人,我们有监护的义务,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学校。”对话“小神童”“做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小学毕业后就在家自学的胡耀元,明显比同龄的男生要内向。紫牛新闻记者抛出“内向”这个词,胡妈妈立刻打了圆场,“他的性格啊,摩羯座。”当年和他一起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就读的同学们,现在和胡耀元还有联系吗?胡耀元的回答是,“他们升入初中后我们就不怎么聊天了,他们比较忙,考试要准备很久的。但每年过节我们都聊天。”更多的时候,胡耀元是一个人自学,但他并不觉得孤独,“从小到大做的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在妈妈的培养下,胡耀元学会了洗碗,“洗衣服主要还是靠洗衣机。”记者问起“《红楼梦》里印象最深的情节或故事”时,胡耀元流利地背诵起了贾宝玉的诗句。“我很喜欢《红楼梦》里的古诗词。”胡耀元报考的是新媒体方向的研究生,他是如何看待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空间的?胡耀元表示,自己会在QQ空间发表说说,“好友会给我点赞。”

礼乐偏行

14岁男孩入研究生复试:年龄不够参加高考 只好考研

14岁的男生,可能还在初中的篮球场上撒着欢,但出生于2004年1月的广西男生胡耀元,却已经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在刚刚结束的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小朋友”胡耀元却已经能够和20多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道,成为复试考场上的一分子。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相当不错,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小神童”的故事小学入学前已经看完《荷马史诗》胡耀元带着一本《小妇人》和一本法汉翻译教程,点了一杯饮料和一块蛋糕坐在咖啡店里,看书看得十分入神。这本宣扬女性意识的作品,对于14岁男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显然是超龄的。但胡耀元的妈妈莫女士并不这么认为。她表示,胡耀元的阅读能力来自宽松环境的培养。“孩子没什么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孩子3岁时能够认识一千多字,小学入学前就已经读完了《悲惨世界》《荷马史诗》等外国名著。”这一串高校中文系学生必读的书单,莫女士说得非常轻松,“小时候,我外公也是这样给我讲名著的,这些名著我都读过。”胡耀元的阅读书单一大部分来自妈妈的推荐。“孩子小学时,有一次做作业我忘了签字,老师罚孩子抄半本语文书。我肯定舍不得孩子,于是我抄了半本书。”抄完后,莫女士有了心得,“我发现书里的一些内容对于孩子的语文教育来说还是有些不够,我希望能够补充一点东西。”莫女士向胡耀元推荐了《红楼梦》。胡耀元接受了这本“大部头”的作品,当作故事看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和莫女士讨论。想参加高考年龄嫌小,那只好考研曾经担任过英语老师和电视台编导的莫女士,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颇有心得,她表示,自己和很多教育专业人士讨论过教育话题。对于阅读引导,莫女士也很自信,在她看来,并不是非要一纸文凭才能证明读过书,“陈寅恪没有在任何学校得过任何文凭,你能说陈寅恪没有文化吗?”小学毕业后,莫女士和胡耀元商定,决定在家学习。胡耀元也认同这一做法,“因为学校学不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在家学习期间,文科由胡耀元自学,莫女士指导,理科请人回来一对一辅导。“我很推荐一对一的辅导形式,而且我对孩子的理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小学成绩中等偏上的胡耀元,曾经做过中考的理科考卷练手。“后来忙于复习考试,就没有再练习中考卷了。”按照莫女士和胡耀元原先的规划,胡耀元是要参加高考的。但由于广西高考对于年龄限制的变化,未成年人胡耀元无法参加高考。“不让参加高考怎么办?那我只好考研了!”莫女士解释,“我没选择了呀,要不然我们在家里面一直呆着也很寂寞。”为取得考研资格,自考拿下了本科参加研究生考试,需要有本科同等学力。为此,2014年10月至2017年,胡耀元报考了广西大学自考英语专业、南京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自考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等多个专业,其中,他已顺利从广西大学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胡耀元先后通过了30多门自考科目。2014年,胡耀元在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情况下裸考了4门:《大学语文》《综合英语一》《英语阅读一》《综合英语二》,只过了一门《大学语文》;2014年12月初他又来南京报考了2015年一月上旬考的4门课程《红楼梦研究》《中国文化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5年1月上旬,考试4门全部通过。2015年到2017年,他又通过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学一》,《综合英语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基础》《英语阅读二》《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教育学》等将近30门考试科目。复习考研期间,每天还看两集电视剧去年11月,胡耀元正式开始复习考研。“我很喜欢传播学,我还自学了文学历史和外语,法语学完了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德语学完了《德语速成》。”对着我们的镜头,胡耀元流利地背诵起了莫泊桑《项链》法文版中的一段。他决定选择南京理工大学的新闻系作为考研目标,“之前参加《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时我来过南京,觉得南理工的学风很好,所以我选择了南理工设传学院新闻方向。”带着五门课总分364分,两门专业课120分和125分的初试成绩,胡耀元出现在了南理工设传学院的复试现场。除了相关专业问题,他还用英语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简·奥斯汀,“她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我都看过,是英文原版。”考研备考期间,胡耀元的心态倒是放松。他延续了自己参加自学考试时的习惯,每天看书3-4个小时,中午和晚上各看一集电视剧,晚上的时间还出去跳拉丁舞和打网球。“我喜欢打网球的竞争感。”“特别待遇”如果录取,南理工将为他定制培养方案14岁的男孩儿如果顺利考入南理工,能否融入高校大环境?南京理工大学设传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主任骆冬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他属于“考试型”学生,学习精神值得肯定。能够通过研究生统考的笔试,充分说明了胡耀元的应试能力。但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有序的过程,胡耀元如果能够通过审核,顺利进入设传学院,学院会针对他的特殊情况,为他定制培养计划。胡耀元需要补上研究生必读的相应书目,此外,由于胡耀元一直采用的是自学的方式,因此写作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以符合新闻系研究生的要求。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胡耀元被南理工顺利录取,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安排?此前,胡耀元在桂林的自学和生活,妈妈一直陪伴左右。莫女士显然已经做好了规划,“顺利考上的话,我们会在校外租房子,毕竟是未成年人,我们有监护的义务,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学校。”对话“小神童”“做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小学毕业后就在家自学的胡耀元,明显比同龄的男生要内向。紫牛新闻记者抛出“内向”这个词,胡妈妈立刻打了圆场,“他的性格啊,摩羯座。”当年和他一起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就读的同学们,现在和胡耀元还有联系吗?胡耀元的回答是,“他们升入初中后我们就不怎么聊天了,他们比较忙,考试要准备很久的。但每年过节我们都聊天。”更多的时候,胡耀元是一个人自学,但他并不觉得孤独,“从小到大做的这些都是我愿意的。”在妈妈的培养下,胡耀元学会了洗碗,“洗衣服主要还是靠洗衣机。”记者问起“《红楼梦》里印象最深的情节或故事”时,胡耀元流利地背诵起了贾宝玉的诗句。“我很喜欢《红楼梦》里的古诗词。”胡耀元报考的是新媒体方向的研究生,他是如何看待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空间的?胡耀元表示,自己会在QQ空间发表说说,“好友会给我点赞。”

芝加哥

知乎200万人热议:27岁公务员,考上复旦研究生,要辞职去读吗?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742天01欧洲著名政治家托马斯 · 莫尔说:“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而选择中最难的,往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前几天,知乎热榜上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7 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发帖的姑娘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情况。姑娘是2016年的毕业生,但本科的学校不是很好,于是决定继续深造。无奈父亲突然病重,家里还有个刚上初中的弟弟。为了挑起家庭重担,也为了照顾父亲,她选择了回家乡参加公务员考试。很快,姑娘如愿考进了离家近的税务局。入职以后,由于姑娘本科学的是汉语言,对税收一窍不通,所以也只能做做文字工作,在办公室做文秘。2018年,姑娘的父亲去世,弟弟也上了高中,母亲陪着弟弟去市里读书,姑娘就常年一个人待在一个半小时就能溜达完的小县城。当姑娘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发现,自己对当前的岗位并不是很满意,工作上也很难再有突破和调动。最主要的是,自己实在不喜欢每天写公文、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还是喜欢原来的专业。于是姑娘决定考研,并报了复旦。2020年一整年,她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常常学到凌晨三四点。原本只想了却自己的心愿,给自己一个交代,成不成功都无所谓。没想到在27岁生日之际,姑娘竟收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通过的通知。夙愿一朝达成,但她却突然惶恐了:“我真的应该去读吗,我能养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吗,年龄会成为我的限制吗?”02这个帖子目前在知乎上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200万,1000多人参与了回答。我稍稍刷了一下前面点赞数较高的几条回答,发现竟没有一人建议姑娘留在小县城当公务员。大家要么摆出两种选择的利弊,建议姑娘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要么直接建议去复旦读研:“答案显而易见。去复旦,相当于人生命的长度至少翻倍。因为人生命的长度不仅仅在于时间的长短,更在于经历的多寡。”“复旦硕士,留给你的是广阔的未来。如果不去读,你的余生绝对是悔恨更多!”“不是谁都有资格‘选择平淡地度过一生’,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要不要在九死一生和十死无生之间选择九死一生——显然这个答案很明显了。”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1119:不确定性》中提到:虽然一定的确定性会让我们感到安全、舒适、愉悦,但如果完全确定,也未必是好事。比如说,玩游戏。在搞清楚所有的不确定性之前,我们会玩得很开心;如果一旦通关,每一步都知道如何应对时,我们就会觉得无聊,很快会弃玩。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劝姑娘放弃公务员去读研。因为比起一眼就望到头的人生轨迹,去名校读研或许是丰富人生体验的最好途径。但网友们选择读研的建议,其实是建立在“读研之后未来一定更明朗”的假设上。他们忽略了读研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硕士毕业之后,也有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况且,姑娘已经27岁,研究生毕业最少30岁,现实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未婚未育女性,很难找工作。而如果继续当公务员,这一切可能遇见的难题,都不会发生。这个选择难就难在,两个选项的机会成本都很大。选择了继续当公务员,就必须放弃体验新的人生、实现梦想的机会成本;选择了去复旦读研,就必须放弃现世安稳和一辈子的铁饭碗。03我在这个帖子中,还看到很多人鼓励姑娘跟随自己的内心,别太纠结选项的利弊。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凭直觉做选择。这也是生活中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时的策略。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我们基本无法验证,当自己做另一个选择时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大部分人在很多选择上会懒得思考,直接交给直觉,省心。最后,我们的人生基本上被随意的选择所绑架,大概率走向了平庸。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避免这样的结果呢?生涯规划师古典在《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一书中提到了两个方法:①建立完整的原则体系价值观是我们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顺从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就是原则。原则连接着我们的价值观与行动,它就像指引你行动的灯塔,帮我们成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当面临两难的抉择之时,遵循原则就能迎刃而解。就像古典在书中说的:原则在手,世界我有。比如,把“持续阅读”作为原则的人,面临“看书还是看剧”的决策时,就应该果断地选择看书;把“绝不能没有诚信”作为原则的人,面临“是否因私事放弃已经约好的谈判”时,就果断选择守约。对于知乎上的那位姑娘,如果把“生活安稳”作为原则,那么就算考上了复旦研究生,也可以果断选择继续当公务员。毕竟这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而如果把“追求梦想,丰富人生体验”作为原则,那么就果断进复旦读研。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心情或直觉,往往都比较随机,而原则是明确的。一旦建立了完善有效的原则体系,就能极大地缓解“选择困难症”。04②比较选项的后悔程度古典在书中提到一个朋友的例子,和知乎上那位姑娘的两难选择很像。朋友在一个国企做互联网运营。做得很没意思,国企也不太重视互联网。于是朋友向几家企业投了简历。没想到竟然有一家面试通过了,还是业内不错、有口碑的互联网企业,收入跟国企差不多。但就在面临选择的这段时间,自己所在的国企也想在互联网运营上发力,他的项目得到了重视。朋友表示,如果那家民企是BAT、小米、滴滴,他就义无反顾地去了;如果国企的上司一直是他佩服的那个(上司在3个月之前换了),他也就踏踏实实地在国企待着了。但这些“如果”都不存在,他开始纠结到底是留在国企,还是去那家民企。当朋友求助古典的时候,鉴于做选择的时间有限,古典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当天晚上,朋友就做出了决定。同样地,选择去名校读研还是继续留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姑娘可以仔细描述两三年以后每个选项后悔的样子。比如:A:硕士毕业后,在大城市打拼两年,职业发展缓慢,收入也没上去,房租又涨了,对象也没定,后悔了。当初回家多稳定,抱着一辈子不愁的铁饭碗,唉!B:回家两年,安定到空虚,岗位几乎没什么职业发展可言,每天写着自己无比厌恶的公文、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窝在一个连肯德基麦当劳和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地方,生活极其单调,后悔了。当初如果在大城市闯荡,至少见了世面,再折腾不出成就也有种成长感。然后比较一下,哪个后悔更好受一点。答案就出来了。因为这样的提问,能让人有感受上的比较,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境直接模拟出来,自己体会。而这种后悔A跟后悔B的比较,能让人迅速地做出决策。05总结一下这两种选择策略,其实都绕不开两个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原则体系,代表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对比选择之后的后悔程度,反映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做任何选择之前,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虽然我们呼吁勇敢追梦,趁年轻多见世面,但每个人一定要按这种方式生活吗?我们可不可以安安稳稳、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呢?当然可以,但前提一定是:如果你清楚地认识到了“见世面”和“浑浑噩噩”这两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合理。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生活,也是你想要的生活。作家Lachel有一句话我很认同:人生,其实就是在各种力量拉扯之下,竭力保持平衡所走出来的轨迹。如果你失去自我的控制力,你就会把你的生活,全盘交到别人手上。认清自己,郑重地选择,才是我们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唯一能做的一件事

阮籍

北大研究生报到 博士生平均年龄低于硕士生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马海燕)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今年该校本部新生平均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据悉,北京大学今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在校本部学习的有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有1435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高达50.2%,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校本部新生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专业型硕士3870人,学术型硕士1727人,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从校本部录取的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本校学生录取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是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从地域看,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的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到北大校本部深造的研究生国际学生来自90个国家,人数超过20人的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等。(完)【编辑:陈海峰】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林来疯

研究生找对象太困难,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年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经历过这种糟心事:大学想谈恋爱时,父母告诉你不急,你还年轻,等到了读研究生或者毕业时就催婚催个不停。内心一阵牢骚:要我不谈恋爱的是你们,大学刚毕业,催婚的还是你们,我怎么做都不对。其实,我想说,大学能谈恋爱,就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不要等到读研究生,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脱单可能比发sci还困难,除非你一心想着脱贫,那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一起来和小编看看,为什么研究生谈恋爱这么困难吧~女生自带对象多我记得刚上研一那会,我们班男生就抱怨:怎么你们女生都自带对象上学呀,不给我们这群单身狗留点机会。男女比例失调一直是一个大问题,高校男女比例失衡也一直存在。我有一个朋友是学中医的,在中医药大学读研,整个实验室就一个男生,她们实验室的单身女生想找同一个实验室的男生都不抱任何希望。我还有个朋友是工科生,整个实验室就他不是单身,他们实验室很多同学想谈恋爱,可是奈何同一个实验室的女生太少,很多人抱着毕业后去相亲的无奈想法。而且,说实话,女生读研的话,年龄一般在23岁左右,这个年纪有男朋友很正常。 研究生圈子更小文科生圈子可能更大点,出去调研,认识的人可能更多。但是对于理工科生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她们)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每天除了做实验还是做实验。很多人以为,读研究生平台更高了,认识的人素质也更高,但是更高并不意味着更多,研究生的圈子要比本科生圈子小太多了。研究生几乎不参加社团活动了,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就是围绕着自己今后的就业做打算,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对于认识新朋友的欲望没有以前那么强烈,可能会安于目前的交际圈子。 研究生谈恋爱的机会成本更高读大学时,我们可能还会想着,对一个人有好感,可以先处处看,不合适就分手,总会遇到一个合适的。可是,到了读研时,我们会明显感觉到试错的机会太少了,因为年纪摆在这了,要谈恋爱的话,就是奔着结婚去的。考虑的问题也更加现实,两个人在一起到底合不合适,而不是有所谓的好感就在一起。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研究生毕业后去哪里发展都可能成为双方面临的一大挑战,女方可能想回家乡,男生可能想去大城市,这就是一种冲突,一种背后隐藏着牺牲的选择。 所以,能在大学谈恋爱就好好珍惜,毕竟从校服走到婚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不要等到读研究生再去谈恋爱,想好好体验下校园恋爱,那个时候,找对象真的很困难。不是你不够好,只是现实环境有点“恶劣”!

金屋泪

女生不适合选择的专业,就业很难前途堪忧,家里有女孩的要知道

文/宸妈说教育高考之后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的重要程度不次于高考。因此,报考报志愿也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头疼,特别是家里有女生的家长,报志愿更加难,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专业,未来才能好就业,才能更有发展。而我国目前一共有3000多个专业,其中,有一多半专业是不适合女生报考的。女生不是不可以报考,只不过是报考之后不好就业,还有的是对口的企业不要女生,这就比较尴尬了。那么,究竟哪些专业是不适合女生报考的呢?女生不适合选择的专业,就业很难前途堪忧,家里有女孩的要知道机械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主要是在工厂从事机械的设计、研发和后期的维修等工作,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也是一个力气活。并且,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会备注不招女生,因此,不适合女生报考。如果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女生毕业后很难就业,前途更是堪忧。建筑学和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毕业后大部分都要跑工地,甚至吃住都在工地,除了工作辛苦之外,环境也不是很好。企业招聘中也会明确标注不招女生,因此,女生不适合报考这个专业,如果选了前途真是一片渺茫,就业上也是比较困难。化学专业化学专业想要有好的发展,基本上就得选择科研方向,学历非常重要,基本上起步就得是研究生,读到博士才会有所建树。并且,每天都要和化学品打交道,与有毒的物质接触,对于女生的挑战性非常大,再者,女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面临结婚生子,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想要就业很难,前途未知,也不建议女生报考。女生报考专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所选择专业是否适合女生女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比男生要多很多,首先就是,所选择的专业在大方向上是否适合女生报考。比如,力气方面,工作性质等是不是女生,以及女生选择这个专业未来就业率怎么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同样的一个专业,女生的就业率和男生的就业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大方向非常重要。不要选择工科类专业女生在报考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工科类专业,因为他真的不适合你,尤其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女生更是无法从事。这点,学生可以看一下,专业的对口岗位工作的人是男生还是女生就可以知道了。像机械类专业,电气类,钢铁类都是男生好就业的专业;基本上企业都不要女生,明确写明不要女生,但是,专业没写不要女生,因此,这样的工科类专业女生就不要选择了,否则毕业后你绝对会后悔。避开红牌专业和冷门专业也就是不要选择就业率低的专业,这样的专业真的是非常难就业,不是竞争大才导致就业有难度,而是单纯的就是不好就业。这样的专业可以参考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上面有明确的显示。近几年的红牌专业都能查询到,学生要注意。需要考研才能实现就业的专业追求高学历人人平等,女生也一样,但是,女生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研究生毕业后最小也有27岁了,这个年龄也到了结婚生子的时候,而研究生毕业后才更面临就业。自己没有经济基础,这样不管是哪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考研后也不好就业的专业,更是需要注意。可以考虑稳定的工作事业心女生也可以有,女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但是,针对大多数女生而言,稳定真的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会发现,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是重要的。现如今,10个年轻人中有9个有负债,不是房贷,车贷就是信用卡或者花呗,也有数据显示,90后的负债是最高的,这样的人群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结语女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并且要仔细了解想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前景,最重要的是女生报考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怎么样。而不是专业的就业率怎么样,这2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报考之前一定要弄清楚,避免以后就业难。你觉得哪些专业是不适合女生报考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积渐

“想找个男研究生太难了”,考研成女生天下,男研究生真是很抢手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高的学历,这也是家长所希望的。家长在小时候供孩子读书,就是希望孩子以后有个好的学历,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现在普通生他们的基本学历都是本科了,但是现在本科找工作也是非常难的。本科大部分都想找一个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的工作干得又轻松,还是一个铁饭碗。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想考研,他们觉得考完以后再考公务员,自己真的优势更为巨大。但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一个现象,那就是说现在随着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考研究生时很多都是女生,而男生却越来越少了。虽然说男生和女生有同样的机会,但是男女生的差距却非常大。在中国考研的大军中,有很多都是女生,男生却非常少。绝大部分考研的全部都是女生,男生实在太少了。有些教授曾经说过,现在怎么想招个男的研究生这么难呢,平时的时候去野外写真的时候,想让男学生男研究生扛个机器什么的都没有人干了。“想找个男研究生太难了”,考研成女生天下,男研究生真是很抢手。李先生是一位大学的教授,也是一名研究生的导师,平常的时候他都会带几个研究生。但是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几个教授没有事情的时候再讨论问题。李先生说现在研究生的男生越来越少了,平时的时候想让人扛个机器都没有人。我们学院已经好几年没有招到男性的研究生了。现在全部都是女性研究生。这时候另一个教授说我们学院也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的,男生在考试方面根本就考不过女生,这是事实。而且即使有个厉害的男性研究生也会被大佬抢走,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机会,而且我觉得带男生比带女生方便很多。其他教授听完了,张先生的话感觉是有十分有道理的。我想起了前几年的一项新闻,这项新闻说。这样新闻说的是指20多年来女性研究生的数量增加的非常快,但是男性研究生的增长速度非常慢,女性开始超过男性了。而且随着年份的增长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就像一些理工科的人才也是女性越来越多了,男性的人数也低于女性。这让很多研究生导师他们连续几年根本招到招不到一个男性研究生。为什么现在男性研究生的数量根本就比不上女性研究生呢?1、男性在考试方面根本就不占优势我们知道男性他们在考试方面是不占优势的,中国现有的考试制度对于男性来说男性不占优势。男性的记忆力和控制力都弱于女性,而且现在考试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的功夫,男性在实际方面根本就比不上女性。男性从初中开始男性的辍学率就比女生大很多,女性很少有辍学的,但是男生的辍学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等到考研的时候男生很少能考成功的。就拿考研来说,考研一定要考英语,但是英语这一科对于男生来说就是很大的压力。因此这门学科就淘汰了很多男生,很多男生都是淘汰在英语手里的,因此男生的考研率远远不及女性。2、男性有赚钱养家的压力男性在上大学时普遍已经20多岁了,这个时候他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但是他们还要家长的抚养。这对男性来说是非常不好接受的,但是女性不同男性在20多岁时他们要赚钱养家,而且到了合适结婚的年龄。如果男性这个时候还上学的话,他们就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结婚买房子,因此就业压力摆在男性面前,男性只能去工作而不能去考研。对于男性来说考研的黄金阶段有很多,但是工作的黄金阶段,只有在大学毕业后。因此为了结婚生子,男性只能放弃考研而去工作,这是很多男性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总结:男性和女性他们的生长环境不同,男性有很多的压力。比如说生活压力,还有结婚生子压力,因此相较于女性,男性考研就更加难。同样男性在生理方面也是不如女性的,因此就男研究生非常少,还有社会因素决定的。但是男性在其他方面也是有优势的,有些特殊的研究生,只有男性能够担当,女性不能担当。这就是男性的优势。男性在社会上打拼时比女性更具有竞争力,因为现在很多工作他们只要男性而不具有女性,所以说社会是非常公平的。

是以叹也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否考上?

范进中举的场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范进苦读了一辈子,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在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而范进本人则是大喜过望,喜极而疯,一下子疯掉了。可见中举的冲击力有多大!范进和乡邻为何会有如此举动?因为举人录取率太低了,无异于中了个彩票。中举还意味着“学而优则仕”,可以进入仕途,拿国家俸禄了。那么,举人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研究生能否考上?古代的科举考试古代的教育体系与今天的教育制度差别很大,选拔内容和机制也天差地别。如果要将举人与研究生相比拟,确实有些难度,本人只能尽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请敬指正。在中国古代,举人可是很不简单。这首先得提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有说是唐朝),兴盛于唐宋,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历经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分级取士的一种方式,既扩展了人才引进的社会层面,又可让中下层平民百姓通过读书获得入仕的机会。科考最完备的是在明朝,一共分为4级:院士(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有先参加童生试,考试合格后,才取得正式科考的资格。中国古代的传统,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村塾比较普遍,我爷上几辈读的都是私塾,小时候我爷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无论教学设施还是教师要求都很低,学校借用村里祠堂,教师大多是未考中秀才的老童生,老童生相当于现在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至于学费,其实也不贵,大点富裕点的村庄支付,小点村庄不能办学的,也无非用几斗粮食当作学费,读三年村塾花不了几个钱。有钱的官宦人家,一般都在家里办家塾,让子女学习,这样对塾师要求就比较高,如《知否》里的家教庄学究,就是德高望重的大儒。而只有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娃,才可能进入更好的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而这里的塾师级别会高些,一般是秀才出身,学费自然也贵,穷人难以负担。学子们学习完四书五经,就可以去参加科考了,第一关就是考秀才。这个年龄段一般在15岁左右,有时也会更早,也有在15岁前就中了秀才,这个比较罕见。考秀才这一关,叫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叫童生。童生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考,童生试合格后,才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秀才。考上秀才,意味着成为士大夫中的基层,享有一些特权,见县令不用下跪,犯事不能随便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还是数得上的、受人尊敬的人物。秀才还有一些政治权利,可以免除徭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等。古代的科举取士虽然大多是功名,但考中秀才,还是不能出仕做官。《知否》里孙秀才,12岁考上秀才,自认很牛逼,孙秀才因秀才身份而蛮横无礼,孙秀才之母更是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儿子将来会当大官。《左忠毅公逸事》记载:“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就是说,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秀才,当时史可法20岁。《促织》说:“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就是正在准备童生试。史可法20岁才被录取为秀才,明朝万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早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考中秀才;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21岁才考取秀才。这让人想起现在的高考,大多认为古代的童生试相当于现在高考,秀才相当于普通本科生,有的认为是重本生,更有的认为是博士生,我倾向于普通本科生。乡试,考举人考秀才还不算最难,考举人可就难了,秀才除了考,还可以花钱买,或通过祖上恩德等别的手段,但考举人则是实打实考出来的,不允许用别的手段。乡试不是说在乡里考试,而是在各省的省会城市考试。乡试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第1名叫解元,第2名到第10名叫亚元。乡试不是每一年都举行,明清每3年举行一次,全国每次录取举人也就1000多人,每个省还根据指标分配名额。如平均分配每3年每省也才45人左右。而实际上,人文发达地区录取约100人;人文落后地区则录取约50人。也就是说每3年考举人时,至少要在本省前100名或前50名,才有中举可能。我们来算下通过率。一些人文发达地区,参加乡试人数5000人左右,但只录取100人左右,通过率才2%。可想而知,考举难度有多大,举人含金量有多高。《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考秀才拿了3个第一,名声大震。但考举人时就一直落榜,一直考了50多年,到了71岁才被选为岁贡生,即举人副榜,相当于保送生,而不是自己正儿八经考上的。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102岁高龄的黄章在广州参加乡试,曾孙提着他写的“百岁观场”4字灯笼在前带路。黄老琮感慨说,这次不中,下次105岁也不中,那么108岁一定会得皇上恩典。这段史料见自《清稗类钞》,但我们不知黄老先生是否坚持到了108岁,是否得到皇上恩赏的举人功名。考举真的非常难,一些人甚至耗费了毕生精力。范进中举,儿时经典的记忆场景。范进苦读一辈子,都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在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等,而范进则是大喜过望,一下子疯掉了。范进中举,人们巴结奉承,自己喜极而疯,更说明考中举人后的诸多好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对举人较为形象的概括。正因举人难考,考中后自然光宗耀祖,前途光明。明清举人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就是可以由此进入仕途,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举人,一般可以做七品县令之类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而现在好些离退休干部也才是处级,可见古代举人地位还是较高的。整个近300年的清朝举人一共15万,一个县都难出1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那个时代,全族人都会跟着沾光。举人一般任职于地方,在县里当个县丞、主薄之类的官职,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时运好一些,还能升到县令,与现在的县委书记差不多。所以,中举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老爷”,雅称孝廉。中了举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因为一直贫穷,被人瞧不起,但一旦中举,邻里乡亲都去巴结,连张乡绅也去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有赴会试的资格,也有做官的“正途出身”。所以,综上来看,秀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举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只是举人是一种功名,而研究生只是一种学历。这当然是个人的一己之见,毕竟社会属性不同,很难比拟。写在最后古代科考还包括会试、殿试。在古代1300年科考中,涌现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考有着极深的渊源。纵观中国历史,治世安邦的名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看来“学而优而仕”这个古训,非常有道理。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关山行

研究生导师选择年轻的好还是年龄大的导师?

建议选择年轻导师,特别是讲师或者年轻的副教授,不建议选择年龄大的尤其是距离退休没几年的。具体原因如下:1、年轻导师尤其是讲师或者年轻副教授精力好,就是因为年轻,而且更容易理解学生,没有距离感。年轻老师比较好接触。年轻人精力好,可以全心地带学生,和导师见面的机会非常多。而老教师,特别是快要退休的,基本上重点都在享受生活,人家该有的都有了,啥都看明白了,有的甚至很佛系,没那么好的精力来指导,基本上是让博士或高年级硕士带一带,和导师见面的时间也少。2、年轻的讲师或副教授面临职称晋升压力,更安心做科研,更愿意手把手教学生,能学到更多科研方面的东西,科研训练得比较多。尤其是讲师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或者前几个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博士的来培养。我就深有体会,有的时候甚至和导师就像同学关系似的。当然年轻老师也有比好的地方,比如社会关系没有老教授广,如果你想让导师在就业时帮你一把,可能老教师特备是戴帽子的老教授,可能会帮你一把,但也说不好。总结及建议:想学东西,想让老师手把手的指导科研,建议选年轻导师。另外补充一句,本文没有说老教授不认真的意思,事实上绝大多数老教授是很认真的,指导学生的经验也很丰富。

广成子曰

清华研究生新生报到 年龄最小的博士生仅18岁

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现场。清华大学供图金秋送爽,又到新一学年开学季。8月25日,清华大学迎来2020级研究生报到的日子。根据清华大学统计,2020年共有9000余名研究生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其中约有35%为博士生,65%为硕士生。硕士生新生中,全日制硕士生占比63%;博士生新生中,全日制博士生占比89%。新生年龄大多在20至29岁之间,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9岁,年龄最小的博士生仅18岁。这些研究生新生来自约100个国家,其中不少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国内而言,这些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家乡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最多。其中,博士生来源学校人数TOP10分别是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硕士生新生来源学校人数TOP10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清华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清华2020级研究生新生整体男女比例为1.93: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78: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2.26:1。从院系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来看,新闻与传播学院以1:2.22的男女比夺得了女生比例最高院系的桂冠,车辆与运载学院以8.08:1的男女比位居男生榜第一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硕士录取专业TOP10依次为: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公共管理、金融、能源动力、机械、艺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2020级研究生新生博士录取专业TOP10依次为: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化学、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物理学、电子信息、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此外,硕博新生中有超过40%的人政治面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8月25日报到当天,还有26位硕士生和5位博士生迎来自己的生日。(记者 程婷)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