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年一度的“大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7.59%,是近10年增长率较高的一年。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未完全公布,但其“火热”程度可从部分院校的公开信息中略窥一斑――截至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报考人数共6179人,较去年增长8%;西南医科大学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14.60%。考研“升温”,乍看是考生个人提升竞争力、学历等意愿的累加,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而细究其背后也与经济发展形势不无关系。《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至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GDP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08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使得就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市场的谨慎和收缩则把即将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往考研的路上推了一把。对于尚在考研路口徘徊的学生,是否考研,考哪一专业等还需理性,别慌着去做决定。比如,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至于近些年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稳增不降。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本科阶段或者是研究生阶段,在就业率还是毕业薪资方面,工科类毕业生都高于社科类。此外,随着高校对毕业“出口”的从严把关,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进行退学等处理。因此,学生要理性考量其中的得与失、利益与风险,别赔了时间,又丢了学历学位。而对于已经迈上考研路的考生说,无论抱以何种目的,眼下都要进行最后的冲刺,除非弃考。虽然近些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大,但增幅仍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据悉2020年考研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竞争更为激烈,考研焦虑也在所难免。而这种焦虑,终归是对于时间的焦虑――时间不够用或急着把时间填满。但有时,不要害怕“浪费时间”,不要怕“虚度光阴”,感到慌乱时,不妨稍稍停下来,平息情绪,理清思路再出发。此外,热爱和目标也不失为对抗这种焦虑的良方。考研是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试,但你可以不功利地学习。当你仔细去端详学习资料,你会发现那些平时令人发困的字母中所蕴藏的语言之美,那些看似难懂苦涩的学术著作中也闪着映射古今的思想光芒……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不急着完成目标,反而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甚至超出了目标。所以,考研冲刺,要稳住;学习,别慌张。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央广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1年考研人数高达377万人,录取率不到30%。考研是一条非常难的路,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让自己再当学生2、3年,还可以继续“潇洒”,但每年考研人数那么多,最后录取人数也很让人吃惊。很多人考研是自己选择的,还有的人选择考研是因为“随大流”,别人考研,自己也考,但能不能考上,就是后话了,就拿2021年考研来说,有200多万人就是“陪考”的。考研这么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作为考研达人张雪峰老师也是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建议,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你坚持下去,考上了你就胜利了。张雪峰老师谈考研对工作、就业的好处研究生考上公务员直接就是副科级的待遇。首先是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务员比较有优势其实考过公务员或者是看过公务员招聘岗位的朋友都知道,公务员岗位要求其实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岗位是要求本科以上,但有专业限制,如果是研究生就不限制专业了。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还有一点比较有优势的就是,你考上了公务员,你的待遇其实要比其他人好的,直接就是副科级别的待遇,这是本科生没有的。其次是考研后再去做教师岗位晋升更快考上研究生后去当老师和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当老师,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是你可以挑选的教师岗位比较多,而且工资也比本科学历的老师要高一些。研究生去做老师,还有一点比较好,那就是你考上了编制后,工作满一年,你就可以优先升为一级教师,而且在评级过程中,因为你的研究生学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考研后可以进入科研单位工作研究生进入科研单位不仅仅是有国家的津贴,像是科研单位里的工作岗位,起点就是你得是研究生,普通的本科生很难进入科研单位工作,就算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也很难。在科研单位里想享受国家的津贴,那么最低你也得是研究生学历,所以你想有更高的层次,你想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考研肯定是你更好的出路。除了这些在工作上的好处,其实还可以给自身带来很多利益,相比普通的本科生,其实优势非常大,可以说对自己的前途发展和社会地位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考上了研究生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张雪峰老师给出答案据不完全统计,90% 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研究生可以享受城市人才引进的相关待遇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大城市发展只是暂时的,最终还要找一个落脚点成为自己的归宿,但这个落脚点绝对不是大城市,因为不是自己不想留,而是城市不留你。你想在北上广等这样的大城市买房,你没有户口是不行的,如果你是研究生就不同了,你不仅可以享受各种补贴,还可以解决落户问题。在企业中享受津贴普通的本科生在任何一个单位,其实都很难有津贴,给上了保险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研究生有更好的工作选择,所工作的单位也都是比较正规的企业。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会享受津贴,据不完全统计,90%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所以研究生确实比本科生要有更大的优势。积攒人脉资源从上研究生那天起,其实你身边的同学就都属于和你一样,甚至是比你还要优秀,你的导师资源,还有你接触的圈层,都和普通的本科生不一样了。你在研究生期间积攒的人脉,其实对你未来的工作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导师资源好,都是会给推荐比较好的工作,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所以说,虽然每年有那么多人报名考研,最终却只有不到30%的人录取,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考研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考研后对自己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但也有安于现状,不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的人,其实也是非得考研,因为考研是和你自身的想法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你不想考,谁逼你考都没用。如果你准备考研了,就要全力以赴,放下你的所有娱乐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考研虽然有70%的人会失败,但只要你努力,那你就有可能成为那30%上岸人中的一员。今日讨论:你认为考研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吗?你感觉研究生的待遇比本科生高吗?
01考研报名人数屡创新高近几年考研热度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2021年考研复试的硝烟还未散尽,2022年考研的学子已经开始倒计时了,正可谓是前赴后继。根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340万,录取人数为111万,那今年报考人数为377万,有多少人会被录取呢?且听学长慢慢道来。学长特地整理了自2010年以来近12年的考研报录人数,从以上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以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6年考研人数177万,而到2021年已经达到377万,短短五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不止,足见增长之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报考人数虽然增多了,但是录取人数并未显著增加,从图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两条线的变化来看,明显录取人数增长趋势较慢。以2017年为例,报名201万人,录取72万人,报录比为2.8:1;而到了2019年报录比达到3.6:1,简而言之,每36个考研人中只有10个人能最终考上,上岸难度自然是增加了。说回今年的情况,要知道2020年是由于国家为大力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研究生才导致录取人数增加,而今年并没有扩招的消息。所以可以预测,今年录取人数不会超过120万人,也就是说,2021考研将近有250万考生是陪太子读书。02考研热度不减的原因1、大学扩招我们一起来看一份1977—2017年大学录取人数统计图,或许可以从中窥见端倪。报考人数每年都不同,但是录取率却可以作为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一个指标。从表中可以看出,录取率从刚恢复高考的5%一路飙升到75%。也就是说以前100个参加高考的人只有5个能上大学,而现在每100个人有75人能上大学(包括专科)。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也在逐年扩招,这自然导致了本科学历越来越“不值钱”。本科生找工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加未来的竞争力。2、考研改革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了改革,将在职硕士的考试也纳入到全国统考中,本来这些在职硕士是在每年10月份单独参加考试。在职硕士就是非全日制硕士,他们是不脱产变工作边读研,本来分开考试,现在大家都在12月份考,自然就觉得报考人数激增。3、考研好处
考研的人数为何越来越多?有机构预测2022年考研人数会突破420万。从微观个体层面,谈一谈原因所在。(1)名校思维,名校光环。读名校,谋求更好的个体发展。高考进入985等重点高校就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二本”才是主体,人人都渴望入读名校,考研给了大家改变出身的新选择,谋求更好发展平台和未来的就业机会。这也是社会上唯985、211、双一流观念造成的,名校生源一直是得到青睐,但第一学历的老思想什么时候能放下还需要时间。(2)换专业,改变兴趣。考研是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多本科生入学是主动或被动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能是当初不动,抑或被动的调剂等,考研给了自己一次新的专业选择机会。每年都碰到跨专业的考研考生。(3)岗位学历要求在提高,先提升学历,增加选择机会。越来越多的岗位,尤其更高层次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有些岗位到了一定阶段,学历会成为晋升的硬杠杠,所先提升学历,争取更多的主动选择筹码。(4)二战、三战的比例不少,害怕就业,找不到好工作,就是考研,家里富足,不指望孩子挣钱,在家里备考二战、三战都有,足不出户,闭门学习,其实这是最不可取的。(5)从众心理,别的同学考研,我不考研没有面子,虚荣心最后害自己。作为读研读博的受益者,尤其是寒门学子,家庭提供不了很好的长期规划和资源支撑,提升学历至少不是“坏”的选择,可以用时间换发展空间。
12月18日,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数达341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为了严厉打击各类考试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考试纪律,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的,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教育部表示,近期各地教育、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正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若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对应的举报电话。对于相关违法违规活动,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教育部还提醒各地考生提高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尊法守法。不要听信社会上的“包过”“保过”等虚假宣传信息,不要购买所谓的“试题”“答案”,谨防受骗。
距离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不足50天,考生焦虑紧张的情绪一如张开的弓,被拉得越来越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年一度的“大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7.59%,是近10年增长率较高的一年。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未完全公布,但其“火热”程度可从部分院校的公开信息中略窥一斑——截至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报考人数共6179人,较去年增长8%;西南医科大学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14.60%。考研“升温”,乍看是考生个人提升竞争力、学历等意愿的累加,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而细究其背后也与经济发展形势不无关系。《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至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GDP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08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使得就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加之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就业市场的谨慎和收缩则把即将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往考研的路上推了一把。对于尚在考研路口徘徊的学生,是否考研,考哪一专业等还需理性,别慌着去做决定。比如,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至于近些年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稳增不降。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本科阶段或者是研究生阶段,在就业率还是毕业薪资方面,工科类毕业生都高于社科类。此外,随着高校对毕业“出口”的从严把关,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进行退学等处理。因此,学生要理性考量其中的得与失、利益与风险,别赔了时间,又丢了学历学位。而对于已经迈上考研路的考生说,无论抱以何种目的,眼下都要进行最后的冲刺,除非弃考。虽然近些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大,但增幅仍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据悉2020年考研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竞争更为激烈,考研焦虑也在所难免。而这种焦虑,终归是对于时间的焦虑——时间不够用或急着把时间填满。但有时,不要害怕“浪费时间”,不要怕“虚度光阴”,感到慌乱时,不妨稍稍停下来,平息情绪,理清思路再出发。此外,热爱和目标也不失为对抗这种焦虑的良方。考研是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试,但你可以不功利地学习。当你仔细去端详学习资料,你会发现那些平时令人发困的字母中所蕴藏的语言之美,那些看似难懂苦涩的学术著作中也闪着映射古今的思想光芒……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不急着完成目标,反而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甚至超出了目标。所以,考研冲刺,要稳住;学习,别慌张。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提醒:免费加入考研圈,获取更多考研干货内容,调剂信息每天不断更新哦!大家都知道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上篇文章小编也跟大家分析过,大约23%的扩招比例,是近十年来最大幅度的扩招,那么对今年的国家线及21考研有什么影响呢?今年硕士扩招18.9万,总招100万,重点向这些地区高校、专业倾斜01关于国家线的变化最近经常会有人问:“扩招了,国家线会降吗?会有大的变化吗?”,相信大家最关心的也是对于国家线的影响。对于国家线的变化,更加可能是不变和下降。最近看到有一些分析将今年的国家线变化趋势和2003年非典那一年的国家线相比,要知道2003年那一年所有的学科国家线均下降了,下降分值15分起步,最高降50分呐!这样的分析很容易让一部分同学产生误解,于是小编整理了一下近19年的国家线变化趋势,带大家看看这些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些变化。2003年各学科专业国家线全面下降,其实是由多方面原因的:1、初试考试科目改革:初试由5门减为4门,将专业课考试调到复试中进行;2、第一次明确指出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必须实行差额复试;3、第一次确定34所院校实行自主划定复试线;4、2003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34.15%;……其中,2003年开始实行差额复试是对国家线影响最大的因素,在此之前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等额复试,而2003年开始实行差额复试要求复试差额比不低于1.2,也就是说要更多人进入复试,这是国家线下降的主要因素。此外,当年扩招比例相比2002年扩招34.15%,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线。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我国扩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人,增幅为16.3%;2010年:专硕纳入统考;2012年:国家线取消C类划线,不再按三区划线,分类改为现在的A、B类(只分一区、二区);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自此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同等标准培养要求,同样有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拥有硕士学历,只是在毕业证、学位证上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当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增长率达到22.5%。从201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出现大幅度增长。下图为2001年-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线的变化点开可以看高清大图从上面两张图片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较大的年份,对应的国家线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在2003年、2009年、2017年,除去2003年较多影响因素外,2009年国家线,2017年国家线大多呈下降、持平趋势。但今年的国家线到底会怎么变化呢?今年不单单是有扩招的因素,今年还有51万的报考人数增长,还有偶数年考试题目难度的影响等等,所以不大可能前面说的那些年份有几十分的变动幅度,更多的是略降或持平:考数学的专业,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总分线大概率会下降5分,不考数学的专业,与去年持平的可能性较大,但医学、教育学有降5分的可能,分数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的也有下降的可能。对于调剂来说,热门院校依然是不缺生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的调剂名额会显著增加。#2020考研各专业调剂每日更新#点我的头像私信发送:调剂,即可查看各专业院校调剂信息。另外,虽然说目前很多学校都关闭了预调剂系统,但是依然还是有不少学校的调剂信息。据联系我们的招办老师说,虽然现在不允许开展调剂工作,但是还是希望与优秀生源保持联系,所以,你不去搜集信息投递调剂申请,不去联系,学校怎么能够找到优秀的你呢?各专业调剂信息持续更新中:因此,对于20考研的考生,一定要抓紧准备复试,别忘了就算是调剂也是需要复试的,因为努力最差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但是不努力的结果是,本来有可能能抓住的机会,白白浪费掉。02对于21考研的影响1、本来可能二战的一部分同学扩招上岸了,对手少了一部分;2、21考研缩招的可能性不大,硕士研究生的扩招是趋势,可参考上表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只是今年扩招的比例相对高,但是今年的影响不可能到明年就没有了,我想依然是会扩招,比例会适当下降,但21考研或许就是缓冲的一年,扩招比例依然会高于以往正常水平,21考研的同学们也要努力抓住机会上岸啊!3、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考研的人数会依然会大幅增长,2020考研人数341万,2021考研报考人数依然将会是下一个新高!总的来说,扩招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次上岸读研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牢牢抓住,提前做好准备。
2021年研究生初试已经落下帷幕,但大部分考生并没做真正感到轻松,接下来他们要焦急的等待初试成绩和复试通知,只有收到预录取通知那一刻,他们才能真正感到轻松。2020年注定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竞争已经很激烈的就业市场降到了“冰点”,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有不少用人单位在2020年的春季和秋季招聘会时,都不约而同的缩减了招聘规模。裁员增效,缩减人员成本开支,可能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招聘季甚至还有一部分应届生经过了笔试、面试、终面,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用通知,还没来得及签三方协议,却被告知公司业务业务进行调整,不能再继续签三方协议了。考研热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是377万,和去年相比增加了36万,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再创新高。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增加了2021年的招生规模,但和急剧扩张的报考人数相比,扩招的规模实在有限。因此,考名校,报考热门专业,二战,成为了很多考生改变学历出身,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一些双非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人生选项中,考研就成了“第二次高考”。有调查也显示,有80%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进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考虑的会更长远一些。现在本科学历已经非常普遍,大公司销售岗位学历的基本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在不远的将来,有点技术含量的岗位肯定需要硕士学历,现在不考研,工作以后还要面临这个问题。除了应届生之外,还有一部分已经工作2—3年的“打工人”,也开始陆续加入到“提升学历”的考研队伍中。从考研热到名校热对学历的焦虑,直接导致了考研热,考研热有进一步推动名校热。在选择目前院校时,二本院校的学生最低要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一本学生最低要考211院校,211院校最低要考985院校,985院校则纷纷把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等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在这场学历“军备竞赛”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考研真的能解决就业难吗?考研真的能改变学历出身吗?答案未必。考研热每年确实有部分二本,乃至专科院校的学生,通过两年或者三年的努力,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他们的毕业的时候,也顺利的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进而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但从整体情况来看,“逆袭”终归属于少数群体,每一个被艳羡的“逆袭者”背后都有成百上千个“失败者”。当然,这些失败者并不是不努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增长,2010年时研究生招生规模只有47.4万,2019年时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91.7万,但扩招的主力仍然是普通院校,毕竟双非高校的数量占了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某乎上有人提问:“2020年双非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有网友回答道:“本科毕业想着考上研究生好找工作,双非院校生物技术研究生已毕业,在想着是考博还是考公。考博吧,好点的学校都是直博,考公吧,好点的岗位都是1:80。还在努力挣扎。”考研热辅导员和班主任告诉你,考上研究生就容易找工作了;培训机构不断的给你打鸡血,只有考研才是低学历、没背景的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从2009年开始,研究生的就业率就已经连续的下降。根据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数从2005年开始已经突破百万,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研究生的就业率开始不断的下降,而后持续很多年在大部分地区研究生的就业率远低于本科生。“学历歧视”“学历鄙视链”“专业歧视”,甚至是性别歧视,也陆续的出现在各大招聘会中。学历的死循环学历歧视背后固然有企业层面的原因,比如用人单位“唯学历至上”,教育管理部门寄希望通过扩招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但在这些因素背后,有两个深层次的内容才真正值得思考。一是,谁在为考研热推波助澜?二是,学历泡沫的背后谁在“裸泳”?学历在考研人群中,大部分是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学生选择考研有一部分是自身的选择,还有一部分是被无形的力量裹挟着。考研热其实和很多地方的院校办学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高校,在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宣传或者鼓动学生考研,只有让学生考研顺利的考上研究生,才能够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当然除了让学生考研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社会实践,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但于此相比,相考研可能是成本最小并且见效最快的提升就业率的一个途径。有很多考研辅导机构也瞄准了这个市场,在一些二本三本院校中大力的宣传考研的好处,有很多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受这种力量的鼓舞,觉得自己本科毕业以后考研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考研才能够找到好工作。学历当所有人都加入到学历的军备竞赛当中,学历泡沫只能越吹越大,原来可能在招聘时只需要研究生学历,现在在招聘时必须要求硕士和研究生均毕业于211、985院校。甚至在研究生复试时, 有不少导师担心,这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会不会是高分低能?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学历比较低,学历比较低,通过考研(考试)提升学历考试提升学历。学历提升之后,想通过学历找到一份工作,突然发觉自己的学历仍然比较低,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正在走进一个困局当中。如果这些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还没有意识到学历泡沫的困局,双非院校的学生还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历上,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他们肯定是学历泡沫的最大受害者。
版主分析青史考研关于2019年考研人数的传言一直都有很多,其中最为让大家所接受的是“285万”,这个数量相较于2018年增加了47万人,增加的幅度为20%。但是官方的消息比较滞后,一直未能够从研招网或者教育部查找到。最近,教育部在11月22日上午的时候召开了全国性视频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于“考试安全”,本来与考研人数并无多大关系,但是林蕙清副部长的讲话,让我们对于今年的考研人数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林副部长在讲话中谈到了2019年研究生考试人数,大概在290万。这个数字比原先网传数量还多了5万人,相较于2018年,人数增加了52万,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增幅。从版主所的消息来看,这个增加的数量应该是有史以来数量最大的一次增加。2010年以来,考研人数有一个增加减少的过程,起伏不定。但是到了2015年开始,考研人数逐渐增加。2016年增加12万,2017年增加24万,2018年增加37万,达到了惊人的238万。而今年又是一个巨幅的增加,增加了52万,达到了290万的规模。这么巨大的增加应该是大部分人没有料想到的。而且,根据这个增加幅度,2020年考研,极有可能突破300万大关。今年参加考研的学生,从应届生角度来谈的话,应该都是2015级入学。版主查找2015年高考入学考试,有940万参加,录取700万。也就是说,这700万大学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选择了考研。这也说明了,考研越来越成为多数大学生的选择,“小高考”的称号,越来越名副其实。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290万,录取人数在75万左右,报录比在4:1,这个比例比高考要高,而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