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我们就要迎来2021年考研的初试了。许多考研学子,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三百多个日夜的努力,都将在这周末得到升华。邓哥在这里也祝福所有考生能够一切顺利,成功上岸!几乎每年的考研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每一年都会出现“今年是史上最难考研年”的论断,今年也不例外。报名人数422万人,比去年341万,增加81万人!这是2021年考研人面临的竞争。距离今年研究生初试已经不足一周,虽然官方没有公布总体的数据,但从部分媒体统计的数据来看,这或许又是考研竞争最具白热化的一年。图源@镝数聚受到疫情的影响,虽然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今年扩大了招生规模,但是相较于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幅,考研录取人数则增长较慢,招生人数增幅仍低于报名人数增幅。再加上推免生占据不少的招生名额,考研学子的竞争更加激烈。拿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硕举例,据说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400人,报录比大于10.0。体育类院校尚且如此,很多综合类院校更是挤破了头。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人选择考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对不少学子来说,这也是他们在高考之后的“第二次关于命运的抉择”。为了命运,大家也都是拼尽全力与考研死磕,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人早晨五点拼命起床。有的人挑灯夜战。有的人在赶往考场的路上争分夺秒地背诵。有的人在排队间隙努力刷题。有的人还用上了玄学,将头像都换成了杨超越或者是其他保佑自己上岸的锦鲤。有的人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祈祷《好运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我怀疑的时刻。圈哥也无数次听到熟人倾诉:“真的背不完了”。“报录比太高,感觉自己没戏了”。“我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考研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要同落后的记忆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也随机采访了几位考研人,去了解他们真实的考研故事:@Hooray:一开始考研只是为了向家长交差。因为父母的建议,从去年开始我就踏上了考研的征途。可以说一开始准备关于考研的那些都只是想向他们交差。到后来准备了不少,别人问我考不上怎么办,我会坚定地说去二战。现在的话,每天朝六晚十地背书,只想赶快考完赶快解脱。考完研之后,想先去找个实习。研究生能不能考上还不知道,但是还是想先为自己想一条后路。@General:九月才决定考研。本来我是坚定的不考研党。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本来计划好的实习不得不搁置。一番权衡后,只能在九月份才匆匆加入考研大军。今年像这样因为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仓促间开始准备考研的人还有很多。只不过对我而言,准备的时间是真的不太够了。到现在这个阶段,我的大脑内存已经满了。所以我打算把脑子里的那些存了多年的七情六欲删掉,给肖四和腿姐腾出一些空间。@辰月一:还是想看看更大的世界。往小了说,自己的本科学校在体院中是属于末流,能学到的和更好的学校都有一些差距,另外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都过得十分安逸,而考研给了我一个跳出舒适圈的机会。往大了说,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现在的青少年体质太孱弱了,作为体育人,希望能帮助他们做出一些改变,感觉读研应该能让我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吧!@听雨栏:二战考研,收获最多的是学习的过程。为了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为了以后能有更高的收入,我选择了考研,看似有些功利,但这也是现实。去年的考研挂在了复试,当时对于复试其实还挺有信心的,所以结果出来的时候挺崩溃。当时也不够冷静,鬼迷心窍地拒绝了另一所学校的调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我知道的是在二战这段时期,我无数次想穿越回去锤自己一拳。但是人总是要有点追求的,我想这个道理是在考研过程中让我领悟到的,希望自己也能继续朝着自己的追求奋斗。@天体小鱼:考研是一条路,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去年考研,我上岸了。因为当时自己已经有了退路,所以对我而言,我的压力并不算很大,但是同一个图书馆的二战选手后期心态时常崩溃,让我印象极深。现在读了研究生,感觉和自己预想的还是不太一样,读研究生的过程也并不轻松,自己还需要在更多方面有所提升。作为过来人,希望后面考研,尤其是体育专业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不要盲目。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想一辈子都走有关于体育、有关学术的路。如果有别的想法,那读研除了能带来学历外,可能就是在浪费你几年的时间。身边有一些人其实是有些后悔读研的。微博知乎的日经话题中有一条是“考研难还是读研难”。很多人都表示,其实研究生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其中有一位网友的观点很有意思:我读研和考研其实都难。在考研的路上,每天都有想要放弃的这种心态,然后又安慰自己加油,这种左右切换让人崩溃。这种坚持又放弃,放弃又坚持的摇摆才是最难最难的。而在这中间坚持着的每个人都是自己英雄。其实,无论最后能不能考上研究生,这个过程都是人生道路上一份独一无二的经历与回忆。内卷不易,考研不易。祝正在备战的考研人都能顺利上岸。END你还记得自己当初考研的经历吗?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就要上考场。所以今天胖胖在这里发一篇文章,希望大家稳住心态,不要被现在传得沸沸扬扬的,某所大学报考人数弄得焦头烂额,因为你已经报完名了,根本就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情况。但是胖胖今天说实话心情很不好,因为胖胖本校的一个学弟打算考天津理工大学的集成电路,他不知道到底从哪里获得了一个消息,说今年天津理工集成电路有六七百人报名,然后去年本来一志愿上线人数只有十几个人。反到今年报考人数被谣传成六七百人!然后他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一直跟我抱怨,然后我就一直质问他,我说这个消息你得到的是不是真的?所以今天胖胖就一直想憋着火,想生气。一个周六让一个学弟给我耽误了,他这个就是从一些发广告的群里得到的消息,根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官方消息,就好比前几天的422万考生一样,根本就不是官方消息,却被这一传十,十传百传得沸沸扬扬,其实说实话,胖胖在没有出官方消息之前从来不相信这些。据说胖胖也希望大家伙也能稳住架子,不要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真的。
随着21考研正式报名已经结束,目前各大院校也正在陆陆续续的统计人数。从近日各院校公布的今年报考人数来看,2021考研报名人数大概率会突破420万!与去年340万人的数据相比,2021考研的总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专业不对口、换个专业许多人大学期间读的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被迫选择的专业,专业上不热爱,院校也不是名校,专业院校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还有就是读的专业当时是非常热门的,结果毕业以后发现就业生源非常庞大,随着经济发展 没有那么多的缺口岗位,不好就业。现在工作从事的行业与本科阶段所读的专业不对口,并且发展商受到专业的限制、需要和工作上相关的专业教育是提高专业知识、圆学业梦的平台。经济不景气、裁员风险现如今,行业发展经济不景气也很常见,每10年就会面临的经济危机,还有疫情等等不确定因素。就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新增就业岗位少、工资增长缓慢。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工厂 996工作制和大量裁员?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就业压力大。企业只能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发展。企业吸取员工更多的剩余价值,直接裁员降低用人成本。比如1个人可以做3个人的事,那另外2个人就会直接被裁掉。教育是提高行业认知度、抵御风险的手段 高学历普及、竞争增大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年为820万,2019年为834万,2020年为874万。现在各国移民政策收紧,我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其中,2018年各类留学归国人数为51.94万,2019年的留学归国人数为60万,2020年留学归国人数62万人。换言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既要本国毕业生竞争,还要与大量海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门槛,尤其是待遇好的岗位门槛,不断抬高,考研提高学历也就成为许多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了。教育是提高就业竞争力、抵御风险的途径 圈子平台小、现状不满在更好的环境可以遇到更高层次的人,可以有试错的机会,身边更优秀的人激励着你前进,你的自尊心也会激发你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考研提升自己是个换池水的过程。从池塘到长江,再到大海,优越环境逼着你变强。走出校园那一刻都认为:我在社会上也可以这样,我能成长的更快。社会是个大染缸,不是池塘,你没有机会犯错,更没有同情,你不够优秀只能往后稍一稍很多大学生经历过的兼职是发传单,服务员。体验到的不是第一桶金的独立,而是社会的残酷。如果你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随便找一个翻译工作都是1500一天。你靠自己去跨越这个阶级很难,研究生可以,这是社会的尊重。 应届生也加入到考研的主力军选择读研的许多同学,就业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没有做好面对职场的准备,本科随大流过了4年,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去面对承担每一个选择带来的风险。所以面临的唯一好的、肯定不会出错的选择就是通过读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期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再者就是没有想好自己是找工作,还是考研,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自己陷入恐慌之中,虽然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知道提升这条路肯定是对的。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永远会有许多人为设置的阻碍来限制你的发展,也许是英语四六级,也许是研究生学历,也有可能是211/985的第一学历。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即使没有那些堪比入场券的证书,也会被人认可。招聘的时间成本太高,你没有入场券,你连见到招聘者的机会都没有,不会有人听你陈述自己,没有人会因为你浪费自己的时间。考研是可以跨越阶级跳跃式上升的,这虽然是一件被诟病的事,但这也是国家、社会对于求知的尊重。考研也并没有那么神奇,一场考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改变你的人生,也不见得立刻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与结果相比,请更好地去享受整个学习求知的过程,迷茫,荒颓,无所适从,奋起直追,相信我,考研远不是两天12小时的一场答卷考试,更多的是一种成长,谁都无法拒绝长大,与硕士学位相比,考研过程中你学习的东西你的坚持才会真正使你受益终生!
2021年考研人数高达377万人,录取率不到30%。考研是一条非常难的路,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让自己再当学生2、3年,还可以继续“潇洒”,但每年考研人数那么多,最后录取人数也很让人吃惊。很多人考研是自己选择的,还有的人选择考研是因为“随大流”,别人考研,自己也考,但能不能考上,就是后话了,就拿2021年考研来说,有200多万人就是“陪考”的。考研这么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作为考研达人张雪峰老师也是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建议,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你坚持下去,考上了你就胜利了。张雪峰老师谈考研对工作、就业的好处研究生考上公务员直接就是副科级的待遇。首先是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务员比较有优势其实考过公务员或者是看过公务员招聘岗位的朋友都知道,公务员岗位要求其实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岗位是要求本科以上,但有专业限制,如果是研究生就不限制专业了。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还有一点比较有优势的就是,你考上了公务员,你的待遇其实要比其他人好的,直接就是副科级别的待遇,这是本科生没有的。其次是考研后再去做教师岗位晋升更快考上研究生后去当老师和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当老师,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是你可以挑选的教师岗位比较多,而且工资也比本科学历的老师要高一些。研究生去做老师,还有一点比较好,那就是你考上了编制后,工作满一年,你就可以优先升为一级教师,而且在评级过程中,因为你的研究生学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考研后可以进入科研单位工作研究生进入科研单位不仅仅是有国家的津贴,像是科研单位里的工作岗位,起点就是你得是研究生,普通的本科生很难进入科研单位工作,就算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也很难。在科研单位里想享受国家的津贴,那么最低你也得是研究生学历,所以你想有更高的层次,你想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考研肯定是你更好的出路。除了这些在工作上的好处,其实还可以给自身带来很多利益,相比普通的本科生,其实优势非常大,可以说对自己的前途发展和社会地位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考上了研究生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张雪峰老师给出答案据不完全统计,90% 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研究生可以享受城市人才引进的相关待遇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大城市发展只是暂时的,最终还要找一个落脚点成为自己的归宿,但这个落脚点绝对不是大城市,因为不是自己不想留,而是城市不留你。你想在北上广等这样的大城市买房,你没有户口是不行的,如果你是研究生就不同了,你不仅可以享受各种补贴,还可以解决落户问题。在企业中享受津贴普通的本科生在任何一个单位,其实都很难有津贴,给上了保险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研究生有更好的工作选择,所工作的单位也都是比较正规的企业。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会享受津贴,据不完全统计,90%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所以研究生确实比本科生要有更大的优势。积攒人脉资源从上研究生那天起,其实你身边的同学就都属于和你一样,甚至是比你还要优秀,你的导师资源,还有你接触的圈层,都和普通的本科生不一样了。你在研究生期间积攒的人脉,其实对你未来的工作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导师资源好,都是会给推荐比较好的工作,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所以说,虽然每年有那么多人报名考研,最终却只有不到30%的人录取,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考研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考研后对自己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但也有安于现状,不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的人,其实也是非得考研,因为考研是和你自身的想法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你不想考,谁逼你考都没用。如果你准备考研了,就要全力以赴,放下你的所有娱乐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考研虽然有70%的人会失败,但只要你努力,那你就有可能成为那30%上岸人中的一员。今日讨论:你认为考研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吗?你感觉研究生的待遇比本科生高吗?
2021年研究生初试已经落下帷幕,但大部分考生并没做真正感到轻松,接下来他们要焦急的等待初试成绩和复试通知,只有收到预录取通知那一刻,他们才能真正感到轻松。2020年注定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竞争已经很激烈的就业市场降到了“冰点”,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有不少用人单位在2020年的春季和秋季招聘会时,都不约而同的缩减了招聘规模。裁员增效,缩减人员成本开支,可能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招聘季甚至还有一部分应届生经过了笔试、面试、终面,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用通知,还没来得及签三方协议,却被告知公司业务业务进行调整,不能再继续签三方协议了。考研热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是377万,和去年相比增加了36万,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再创新高。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增加了2021年的招生规模,但和急剧扩张的报考人数相比,扩招的规模实在有限。因此,考名校,报考热门专业,二战,成为了很多考生改变学历出身,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一些双非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人生选项中,考研就成了“第二次高考”。有调查也显示,有80%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进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考虑的会更长远一些。现在本科学历已经非常普遍,大公司销售岗位学历的基本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在不远的将来,有点技术含量的岗位肯定需要硕士学历,现在不考研,工作以后还要面临这个问题。除了应届生之外,还有一部分已经工作2—3年的“打工人”,也开始陆续加入到“提升学历”的考研队伍中。从考研热到名校热对学历的焦虑,直接导致了考研热,考研热有进一步推动名校热。在选择目前院校时,二本院校的学生最低要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一本学生最低要考211院校,211院校最低要考985院校,985院校则纷纷把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等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在这场学历“军备竞赛”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考研真的能解决就业难吗?考研真的能改变学历出身吗?答案未必。考研热每年确实有部分二本,乃至专科院校的学生,通过两年或者三年的努力,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他们的毕业的时候,也顺利的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进而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但从整体情况来看,“逆袭”终归属于少数群体,每一个被艳羡的“逆袭者”背后都有成百上千个“失败者”。当然,这些失败者并不是不努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增长,2010年时研究生招生规模只有47.4万,2019年时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91.7万,但扩招的主力仍然是普通院校,毕竟双非高校的数量占了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某乎上有人提问:“2020年双非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有网友回答道:“本科毕业想着考上研究生好找工作,双非院校生物技术研究生已毕业,在想着是考博还是考公。考博吧,好点的学校都是直博,考公吧,好点的岗位都是1:80。还在努力挣扎。”考研热辅导员和班主任告诉你,考上研究生就容易找工作了;培训机构不断的给你打鸡血,只有考研才是低学历、没背景的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从2009年开始,研究生的就业率就已经连续的下降。根据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数从2005年开始已经突破百万,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研究生的就业率开始不断的下降,而后持续很多年在大部分地区研究生的就业率远低于本科生。“学历歧视”“学历鄙视链”“专业歧视”,甚至是性别歧视,也陆续的出现在各大招聘会中。学历的死循环学历歧视背后固然有企业层面的原因,比如用人单位“唯学历至上”,教育管理部门寄希望通过扩招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但在这些因素背后,有两个深层次的内容才真正值得思考。一是,谁在为考研热推波助澜?二是,学历泡沫的背后谁在“裸泳”?学历在考研人群中,大部分是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学生选择考研有一部分是自身的选择,还有一部分是被无形的力量裹挟着。考研热其实和很多地方的院校办学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高校,在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宣传或者鼓动学生考研,只有让学生考研顺利的考上研究生,才能够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当然除了让学生考研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社会实践,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但于此相比,相考研可能是成本最小并且见效最快的提升就业率的一个途径。有很多考研辅导机构也瞄准了这个市场,在一些二本三本院校中大力的宣传考研的好处,有很多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受这种力量的鼓舞,觉得自己本科毕业以后考研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考研才能够找到好工作。学历当所有人都加入到学历的军备竞赛当中,学历泡沫只能越吹越大,原来可能在招聘时只需要研究生学历,现在在招聘时必须要求硕士和研究生均毕业于211、985院校。甚至在研究生复试时, 有不少导师担心,这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会不会是高分低能?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学历比较低,学历比较低,通过考研(考试)提升学历考试提升学历。学历提升之后,想通过学历找到一份工作,突然发觉自己的学历仍然比较低,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正在走进一个困局当中。如果这些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还没有意识到学历泡沫的困局,双非院校的学生还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历上,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他们肯定是学历泡沫的最大受害者。
考研热如今在各个省份的很流行,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在增加,2021年考研人数又创新高,已经达到了377万人。就算是知道考研是一场非常辛苦的路途,还是有很多学子对考研这件事趋之若鹜,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考研人数每年都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增多?以2020年为例,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考研人数则达到了341万,除去一部分二战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考研的考生,大约每两个到三个高校毕业生就有一个打算考研的人。考研人数的增多,大概和艰难的就业形势有关如今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优势,不少学生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最高学历。因为高校生就业问题不大,想考研的也有保研机会,所以考研人数大多都是二本或者三本的学生。研究生扩招,给考生希望各大高校纷纷表示,今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扩招,尤其是很多一本院校扩招名额都超过了1000人。这意味着,考研的成功率更高,这个条件也吸引了很多考研人的目光,也有不少人是因为这个条件决定考研的。即使高校扩招,今年考研也将有超过260万考生落榜2020年研究生扩招了18.9万人,这已经算是非常大规模的扩招了,今年又有消息称,研究生依旧稳步扩招,不少人开始疑惑,考研的含金量是不是下降了?高校虽然扩招,但是扩招人数依旧没有考研人数增加的多,考研也并不如学生想得那么容易。今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再扩招也不会超过总人数的30%,就按照30%的录取来算,今年至少有超过260万考生落榜。考研大军之间的竞争依旧存在,能通过考研的人依旧是含金量很高的优秀人才,所以正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不必担心研究生的含金量会降低。不少参加考研的同学都是二战考生,还有5%左右的三战考生,每年都有超过70%人被淘汰,考研其实并不简单。考研为什么上岸难,总结一下几点原因很多人在真正接触到考研之前,都没觉得这是一项困难的“差事”,但是当决定考研并且考试学习的时候,就知道考研究竟有多难。考研路上,最大的敌人竟然是自己?考研和高考的学习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环境的改变,高中的时候学习是一个大教室,大家一起学一样的知识,非常有氛围感。但是考研则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没有极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每天早起背单词、高效学习一整天,考研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能不能在清晨离开柔软温暖的被窝,能不能说看书就马上放下手机看书,能不能在拒绝朋友邀请的打游戏的诱惑?如果不能克服诱惑,那么考研路途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考生本人。考研需要学习的知识又多又杂,而且是和很多人才一起竞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参加考研的足足有300多万,面对这么多人的竞争,身为一个普通考生压力会很大。并且考研要学习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如果大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的话,吸收这么多知识也是一个难题。除了文化课的学习,复试也是考研的一到“大关”,不少已经通过了初始的学生“栽”到了复试上,这样的同学比没通过国家线的考生都绝望。怎样才能在复试中增加自己的优势自从2006年起,考研复试占比越来越重,直到去年,不少学校已经将考研复试的分数提高到了总成绩的50%。复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一直在提高,考生也应该更加重视复试在考研中的作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重视大学期间的荣誉或者是奖学金综合实力在复试中占比也是蛮高的,如果在大学四年期间,获得比赛奖项或者是国家级奖学金,都会是非常加分的项目。因为导师选择考生一定是会选择学习认真、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荣誉证书恰好是能证明学习态度的表现。英语四六级的获得,提前准备复试在研究生面试中,绝大部分导师都是用英文和考生对话的,口语能力也在复试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所以在准备复试期间,要寻求报考专业学长学姐的帮助,了解一下导师会提问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或者是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会给自己加分不少。还有各种各样和大学专业有关的证书,在大学期间考下来都是对考研成绩的一种加分。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千万不要荒废自己的青春,就算以后不打算考研,也要充实自己,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去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三百万大关,正式打开研究生发展的新局面:更大竞争压力,更多机遇挑战。根据教育部近期发布的新闻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7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那么围绕这样一种程度的报考人数来看,又意味着什么信息?一方面意味着需要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提醒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为什么考研报考人数近年来连创新高?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包括教育部门、师生等等——应当怎么做?正所谓经济实力决定上层建筑,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稳步推进与顺利收官,我国已经努力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国民幸福感显著提升。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教育事业自然也蒸蒸日上。我国的经济实力获得了广泛认可,因而得以保证高等教育的强劲发展势头,并且逐步精简考研报考的程序与条件,也保障了学生勇敢追梦的权益,报考研究生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于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相当的重视与热情。在当代社会,家庭更是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学前教育的热潮,到所谓的“大学生遍地都是”,话糙理不糙,的确也反映出了我国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普遍提高。当然了,对于学历的追求,也与就业息息相关。由于今年疫情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就业压力持续上涨。这是促使学生报考研究生,朝更高学历进发以保持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推力之一。通过经济、文化、政策、市场等几大方面的共同作用,我国迎来考研报考人数的连创新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面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广大师生与教育从业人员端正态度,积极认真地对待考研这件事情,不能因为数量而懈怠了各方面的质量,研究生学历贬值的说法就目前形势而言是不靠谱的。对于个人而言,更多的竞争对手显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刺激自身更加用心备考,另一方面则可能过犹不及,丧失信心,因此需要调整好心态。对于师资力量来说,则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发扬良好品德。与扩大师资队伍相对应的是,需合理扩招。根据今年九月份发布的教育改革意见,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要稳步扩大,博士研究生则适当超前,以满足持续增加的报考人数需求。另外,报考流程、考试程序、考场器材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为考生提供更好的考研体验。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充足的人才力量也意味着需要更广阔的就业市场进行容纳,因此助力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刚需,缓解就业压力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在广大准研究生于12月26日正式步入考场后,也就自然揭开了属于他们的人生以及有关领域的崭新开始。#加油考研人#
2021年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已经公布了。377万考研大军,不出小编所料又比去年高出不少,全日制考研的竞争真是一年比一年激烈,70%的淘汰率领很多学子经历一战经历二战,甚至还有经历三战的。其实考研并不只有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一种方式,在职研究生未必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目前,在职攻读研究生主要有四种途径: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联考、高级研修班、中外合作办学。不同的途径其报考条件、适宜人员、获得证书各不相同。如今在职研究生的主要面向人群为已工作的在职人员。在职研究生便是为这类人员提供了一个再次读研的机会。一些一战二战屡战屡败的人员也不必灰心,可以考虑先找一份工作,积累一定经验,明白自身不足点后报考在职研究生,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职考研的接受人群多为工作人员,其中又分为三大类各有不同需求的人群,学员可登录在职研究生联展网了解更多有关考研的事宜。不满足于当前工作环境的人群许多工作人员对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想改变工作环境,又缺乏针对目标工作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出于就业前景、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考虑,想学习其他一些专业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人员便是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之后,能够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意识到工作能力不够高的人群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知道自己要靠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很容易被淘汰,所以他们为了在职场上站稳脚跟,就想积极参加学习,获取专业知识,提升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希望有更多发展机会的人群有些职场人士,由于自身学历不足,在单位迟迟得不到较好的待遇,希望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使自己的学历、学位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这样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会很有帮助,在拿到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后,自己的学历就高了,同时又学到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想在企业内部获得升职加薪方面的待遇也会容易些。在职研究生相比全日制研究生竞争程度还不算那么激烈,想要确定自身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可以点击查看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若是有问题想要了解,点击在职研究生联展网进行咨询,欢迎各位考研人在评论区留言。
大学毕业以后,我的大部分朋友们都去读了研究生。大家都知道,临近毕业季时,面对四面八方的关于毕业去向的问询,“读研”是一个正确,不会遭到质疑的决定。所以几乎从来不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读研”“读研开心吗?”于是,我和我的研究生朋友们聊了聊他们的生活状态,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后悔。因为读研的生活,有许多他们当初未曾想到的部分。关于要读研的理由,相信你已经听说过无数次。“内卷”“最难就业季”“学历歧视”一直都是网络热词。但今天,我想让那些正在读研的人给你讲一讲读研的苦——倒不是为了劝你不读研,而是让你在选择之前,能够考虑得更加全面。读研的第一个下马威,往往来自于科研。很多人以为研究生只是本科的延续,但并没有意识到,本科阶段其实是通识教育为主,而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学术型人才为主,这并不是同一回事。也就是说,很多人是读了研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科研。来自中科院研一的@Bella,本科时期就跟着老师做过一些科研项目,感觉并不困难。“也许我有一点做科研的天赋”,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在外人眼里,俨然已经是未来的科学家了。但她自己却觉得研究生生活让她对科研的幻想破灭了。因为所在的专业保研生比较多,“大家本科成绩很好,科研氛围也比较强,我就发现自己跟不上了,压力特别大。”才研一,文献综述、论文压力已经让她喘不上气了。她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才是“科研的天赋”。“对自己研究领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同时能静下心来埋头钻研,这才是做科研的基本条件”。而直到读研之后,她才想明白这一点。我问她,想对当初决定考研的自己说点什么。她说:“请一定要认清读研的难度,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对于学术压力做好心理准备。”就算有科研的能力,也有做科研的志向,也不代表一定能做好科研。因为研究生也是学生,在很多事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自主权。我的朋友@渠梁 是化工专业,目前研三,处于天天泡在实验室天天崩溃的状态中。“研究生做科研几乎没有什么自主权,往往只能按导师指定的课题来进行。”“实验本身又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结果”。而他的导师对他处于几乎“放养”的状态,数据出不来他只能把原因归咎为自身。“我太菜了,搞不了科研”。但对他打击最大的并不是实验上的苦难,而是有一次@渠梁 试着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想法,很快就被导师被打回来了,觉得没什么创新性。但是不久之后他跟着导师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听到那个观点被别人写成了论文,还在会议上获了奖。想到自己提的科研建议连被拿出来讨论的资格都没有,他觉得做科研没劲透了,几乎已经放弃了最初想在专业上作出点什么成果的想法。“太煎熬了,我现在只想着凑合能把毕业论文搞出来就行了”研究生常常把导师称作“老板”,但本科生却从来不会这样称呼。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能否顺利毕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导师。我的闺蜜@Carrie,化学考古专业,硕博连读,有一个严格的“老板”。她读研期间就过上了996的生活,每天按时到实验室打卡,节假日也照旧。“休息几天全看老板的脸色,去年国庆我们就休息了一天”。因为第一印象不好,老板并不看重她,无论她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毕业压力不停push她确定研究方向。压力最大的时候,她会在学校的山上一圈一圈地跑步,直到累得完全跑不动才停下来。“你敢相信吗,到现在导师都没让我加他微信,可能他就是要保持那种导师的威严。”如果导师只是严格,其实倒还好。还有许多时候,因为导师掌握的生杀大权,所以对于导师的要求,无论是否与学业相关,研究生其实都没有太多争辩的余地。我前同事的大学室友@龟哥 打算以后进入学校体制工作,而研究生学历是必不可少的门槛。所以他一心想要读研,为了保研,还去云南扶贫支教了一年。龟哥和导师的关系非常“密切”,导师会随时随地“呼叫”他,有时候是拿个快递,有时候是取点钱,有时甚至就是为了叫到家里给他讲讲国际形势。作为24小时贴身“小助理”,龟哥从来都是随叫随到,笑脸相迎。“因为我知道自己需要这个研究生文凭,所以导师只能好好伺候着,反正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去了云南扶贫支教的那一年,虽然那里偏远聘请,但他过得很开心,每天在朋友圈晒图。他告诉我说:“支教比起伺候导师还是幸福多了。”所以,如果想要读研,一定要想办法提前了解自己的导师,导师的影响甚至可能比专业、学校更大。一个好导师无论对学术还是职业发展的帮助都是巨大,但同样,不负责任的的导师也可能对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不少人读研,都期待着在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到更多东西。但现实往往会有偏差,你很难决定“读什么”这件事情。今年研三的@葱花,是一名预备程序员。和大多数人一样,本科填报志愿时,对大学里五花八门的专业并不够了解,就填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为和计算机相关。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学的很杂,囊括了通信,电子,微电子,自动化,电气,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入门基础知识,多而不精。快要毕业时,他觉得自己依然没有学到足以成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知识,于是继续读了研究生。但在研究生阶段才发现,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去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员或许才是对他而言最好的就业选择。而事实上,他整个研究生期间做的事情和计算机关系并不大,他所在的实验室都在做人工智能相关的东西。为了找到程序员的工作,他只能拼命自学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其实当初读研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所以没有想太多,但实际上读研只是给了我一个缓冲期,最终找工作还是靠自己自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本科毕业就直接去工作了。”整个读研期间他都不开心,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事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混个毕业”。“读研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清楚你会发现可能根本没有必要读研。”但专业的选择仍然十分重要,不能只因为“听起来不错”就选择一个专业,这样往往最终都事与愿违。真心感兴趣和真的好找工作,至少要占其中一样,你才不会后悔。几乎所有人对读研都有一个隐形的“要求”,那就是找到一份薪水更高、更加体面的“好”工作。@小米是二战考上的研究生,他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如果想找一份好工作,读研是必须的。但文科专业的他,去年毕业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研究生学历,或许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了。她曾参加过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岗校招面试,一个小组七个人,四个都是硕士,另外三个硕士还是985。但最后进了二面的,是那个本科学艺术专业的同学,凭借自己的插画优势脱颖而出。好在她最后拿到了一个国企的offer,岗位稳定,但薪水不高。据他所知,当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有人就拿到了这样的工资,“三年过去了,感觉我读研读了个寂寞”。选择读研的同学往往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毕竟为了读研,他们的起步比本科的同学晚了两三年,如果没有更高的起点,那么内心难免有吃亏的感觉。但就业市场里,学历其实只是诸多变量中的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屡屡传出校招起薪40万甚至50万的的新闻时,传统文科工科可能仍然难以觅得一个起薪过万的工作。真正在找工作时,许多研究生仿佛陷入了一个悖论:那些注重学历的岗位,往往也注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学历。而那些风口上的行业,往往比起学历,更看重能力。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而读研,却没有提前了解就业市场和时代发展趋势,其实并不一定能够给自己更高的起点。写在最后和这些同学聊完,我发现很多人读研痛苦的根源在于,在选择读研之前,并没有想好自己要什么。可能只是为了随大流,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但人生选择这件事,即使推迟三年,还是逃避不了的问题,不如就一开始好好想清楚。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填报学校和志愿时,并没有机会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专业,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其实很正常。而读研则是给了你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至少,大学四年,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兴趣,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哪怕不是为了科研,只是单纯为了更好的就业而读研,也没有什么丢脸,因为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这么想。但更好的就业,也是建立在谨慎地选择专业和导师,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好好规划研究生的生涯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纸毕业证,就能保证一份好工作。想明白这一点,至少不会在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之后再去后悔。毕竟,我们这代年轻人并不怕吃苦,怕的是不明不白吃苦,然后回头看时,发现这些苦并没有意义。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明日开考,全国377万人报名参加考试。看看这些努力想“上岸”的考研人,到底有多拼↓↓↓↓走廊、操场、图书馆......有光咱就“干”!00:5611月10日,河南洛阳,教学楼走廊内考研学生支灯熬夜背书,有的在窗户边,有的在拐角处,有的在墙根,形成了走廊一道特别风景线。考研学生称,一天10多个小时,在走廊背书学习不会打扰到室内做题的同学。01:0811月的曲阜,晚上气温降到10℃以下。操场上、走廊里、教学楼下,灼灼荧光下,朗朗读书声,只有有光的地方,就有考研学子的身影。坐垫、板凳齐上阵,“懒饭族”变成“早起人”01:31考研将近,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山东省图书馆学习。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平日每天早上前来排队的能有300人左右,周末能突破400人。图书馆上午9点开门,但6点半就有人过来排队“抢座”,一边排队,一边不忘在寒风中看书复习。距考研还有不到一个月时 ,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的楼梯上摆满了考研学生的坐垫、板凳。“在楼梯上可以朗读,在里面可能会打扰其他人”。一天自习十几个小时,考研学子们开始了最后冲刺。“知识点”蛋糕、马到“橙”功......把你宠上天!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为备战考研的学生做了3个书本造型的蛋糕,“写”满老师们准备的英语、数学、政治科目知识点。学校老师说,希望学生把知识“吃”进肚子里,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去考试~有学生表示“吃完就稳了”!近日,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考研学生们收到了学院特别准备的脐橙大礼包,寓意着“脐”开得胜,马到“橙”功,大礼包里有定制的笔记本、铅笔等文具。学生说,“收到礼包后觉得很暖心…”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为考研生开设了背诵专区;西安交通大学组织羊毛毡活动为考研生减压;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为考研学生设置考研专区,桌面专门配备电源、台灯和书架。考研防疫两不误!日前,教育部再次部署全国研考疫情防控工作,提出防疫五大要求。今天,#用一句话为考研人加油# 和#考研前应注意什么# 等考研相关话题也纷纷登上微博热搜。留言区充满温暖、励志与感动。愿所有努力不被辜负,一“研”为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