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每年博士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是多少?读博和找工作面临哪些难题?雄浑

每年博士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是多少?读博和找工作面临哪些难题?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曾经是香饽饽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头衔,如今也风光不再。北大未名湖结冰了随着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和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博士也不吃香了,就业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博士生招生和毕业人数近十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博士早就不是香饽饽。根据中商数据提供的信息,博士生招生自2009年到2016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而2016年开始,每年以增长1万余人的速度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的博士生招生已经接近10万人。博士生招生和毕业情况(中商数据)国家的总体布局是,扩大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填补社会急需人才的缺口。从国家开始扩招博士研究生这一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并没有将博士学位看得过重,而是看重博士的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海外博士大规模回国就业,这也与国内高校博士毕业生形成了竞争关系,博士早就不是香饽饽了。读博士当然是为了增加砝码,这也是很重要的人生规划。博士学历虽是一纸文凭,却是发展的筹码之一。尤其是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博士学历本身就是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评职称、晋级、科研评奖,甚至包括解决家属户口等,持有高学历在许多关键时候就相当于持有通行证和优惠证。冬天里的清华大学无论是在高校还是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依然受青睐。持有博士学历的毕业生不仅给自己建立起进入社会的信心,也会多一次敲门的机会。但是,考博的风险依然存在。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大多青春年华已逝,年龄劣势 凸显 ,就业面反而越来越窄。但毕竟多读几年书,付出的成本也更多 ,就业期望值肯定比较高,要求自然就多。然而可供选择的岗位却少,同时,大多博士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无缘于中高层技 、管理岗位。同时,由于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以及就业政策的约束,加上用人单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许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显得更加谨慎和理性。绿草如茵的复旦大学当前社会中“唯学历高”的年代逐渐被淘汰,高学历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因为,许多博士的年龄与阅历不成正比,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7-30岁左右,但大多是“直线型”研究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比较单一,可塑性不高。长期单纯的实验室研究生活又会使人觉得他们办事稍欠灵活,人际交往过于死板。而对于招聘博士,由于企业在初期的人力资本上需要更多的投资,他们会更注重求职者的技术和经验,许多工作可以由硕士和有经验的本科生胜任,且待遇要求明显低于博士 ,这对企业来说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是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博士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也会紧张,就业需要灵活化。对于注重质量的企业为博士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有限,博士毕业生也正遭遇“学历歧视”,随时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个人的就业核心力比高学历来得更具竞争性,博士研究生在求职时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摆正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美丽的武汉大学在当前危机共存的就业环境下,先择业再就业不仅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倡的就业途径,博士研究生也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早早丢弃“一职定终身”的固定模式,争取求职的更大主动性。先就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地区发达、工资很高,而是在基层工作中先储备更多的实战经验,危机过后再重新择业,将自己的就、择业过程变成一个不断上升的发展模式。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下行期,但也是处于经济上升和转型时期,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是企业今后用人的趋势。正因为如此,真才实学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高尖端人才,将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博士毕业生在掌握了深层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的工作经历与经 验积累,这对于二次就业将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老建筑高学历是否会被无限贬值?如果学历不再论英雄,是否会让更多人不再潜心科研?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如何真正培养出就业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等?冷丝认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有关教育部门和社会深思。

韩檀

考博士有多难?难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硕士生:不敢报

我国很看重学历,高学历无疑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资待遇。但硕士毕业生却只有少数人选择考博,原因很现实,考博难度很大,容易考不上,而且考上了毕业也成问题。看来高学历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只有真正优秀、勤奋努力的人才可以考上博士。首先,考博难度很大我国现在硕士招生名额增多,但博士的招生数量是严格控制的,每个博导可能只带几个学生。这么少的名额,自然要招最优秀、科研能力最强的学生,筛选流程比较严格,录取要求高,所以考博难度很大。申请考博的研究生需要拿出两到三篇的论文成果,这些论文都发布在认可度高的核心期刊上,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很多硕士的学术成果并不能达到要求,所以没有申请资格。之前可能有人觉得直接在原导师和学校申请读博比较容易,事实上审核要求也非常高,必须要达到相应的科研学术要求。参加统考也是一个读博的机会,但名额不多,而且考试难度大,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学术成果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比直接申请读博的难度还要大。与博士招生名额相比,每年参加统考的硕士人数也比较多,尤其是985、211院校的报考最火热。其次,博士的任务重,毕业难博士作为最顶尖的人才,对学术和科研要求都很高,想要顺利毕业并不简单。博士是比较忙的,平时有很多科研任务,需要待在实验室或者教室。有时候还要带硕士,带领他们做课题。有时候还需要去外地出差,甚至需要去实地调研,比较辛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轻松自由。博士的科研任务重,要求也比较高,为了顺利毕业,必须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一般需要拿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都是比较高级的,数量也比较多,比申请博士时候的学术成果要求更高,所以很多博士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博士不能如期毕业,也有被劝退的。不过也有很多硕士之所以不考博,是想要尽快参加工作,硕士学历已经可以为他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个人也不想继续做科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只要加油奋斗,每个人的前途都是光明的。不过从笔者的分析可以看到,很多硕士不考博,确实面对比较严格的申请要求和流程,想要顺利毕业更是难上加难。不过高标准可以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科研和学术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想要考博的硕士,就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拿出相应的学术成果,认真学习,考上博士后也这样坚持,一定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

攘弃仁义

博士生入学不用统考了,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怎么做到招生公平?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博士生招生是最高学历入学的“把关”工作了,在国内外都深受重视。我国博士生招生自2013年开始在一些重点高校实施改革,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重点高校基本都采用了“申请-考核”,取消了过去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选拔方式。42所2017年确定的一流建设高校都采用了申请制度,基本情况如下:42所高校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情况那么,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博士生选拔方式能够体现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吗?其一,什么是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所谓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是指院校组织专家组对申请人所提交材料进行筛选,合格人员参院系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环节,最终根据申请人总体表现确定录取名单的招考方式。这种方式将由先笔试,再面试的传统方法,转变为学校或者院系先对申请者的申请资料进行筛选审核,再对合格者组织考核的新办法,免去了参加学校统考的流程。湖南大学在报考资格方面规定,申请人需为国内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及硕士毕业且申请者本科专业、硕士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5%。同时,很多学校还规定,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和发表较高水平学术文章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在所需材料方面,申请人要提供《攻博申请表》《导师考核和推荐意见表》《攻博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设想》、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本科和硕士课程成绩单、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或开题报告、本科和硕士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复印件、本科和硕士学历认证报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以及政审表和体检表。在外语要求方面,招生高校一般规定申请人大学英语六级新托福或雅思或在国外有至少一年以上全日制学习经历。在学科考核方面,由各院系负责组织,可以采取笔试、实验、面试和撰写科研报告等方式进行,具体考核内容、分数和方式由各院系确定。其二,“申请-考核”制度对博士生招生工作有哪些推进作用?在博士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的背景下,近5年通过“申请-考核”制录取的新生中,其本硕期间分别就读于“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以及普通高校的人数。云南大学“申请-考核”制正式实施以来,根据教育部调研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效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高水平大学优秀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就读于高水平大学的博士新生录取人数占总招收新生人数的比例均在6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博士生生源质量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过程中,这一博士生入学申请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将普通高校的优秀学生排除在外,新生中来自普通高校的生源占比仍然接近40%。对那些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学生,如果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和发表较高水平学术文章,他们仍然有机会与名校毕业生同台竞争。因为考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能力相同的条件下应该享有相同的学习机会 ,他们在参加“申请考核 ”招生中应该被平等对待。东北大学因此,在考虑潜在申请者时,政策的制定者充分考虑了现实存在的各种情况,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申请人的“出身”作为选拔的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实绩,从而有效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申请-考核”制模式下,招生单位不再统一组织笔试,申请形式由各院系根据学科要求自定,笔试不再作为唯一标准,有的考生可不参加外语和专业课笔试,只须提交个人申请材料,通过学院筛选就可参加面试。其三,导师在“申请一考核”制中起决定作用,如何保障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起初,在博士生招生早期,招生规模小,导师选拔异常严格,公平性问题不突出。国防科技大学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选拔标准降低 ,公平性问题就凸显出来。笔试评判内容具有客观性,不易操纵,存在于各种人学考试中,是公认的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申请-考核”制采取多元的考核方式,弱化笔试在录取中的决定因素甚至去笔试化,导师的主观意愿对考生录取与否至关重要,一旦招生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引起对“申请-考核”制公平性的质疑。所以,冷丝这么下结论:“申请一考核”制对审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必文

为什么博士生很少考公务员,本科生的报考却很多,为什么?

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比较有高度的选择,不需要面对各种社会招聘被企业挑来选去的尴尬,就可以用自己的实力得以公平公正的体现。大学生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虽然必须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但是并不是就把考公务员的学历限制在了本科这个范围里面。《导语》为什么博士生很少考公务员,大多报考的都是本科生,为什么?高于本科学历的硕士博士都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且这些学历相比于本科来说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是很有优势的,但是有这些学历的毕业生却很少会出现在公务员的考场里。让不少考公务员的本科生不解的同时也有了一种“捡漏”的庆幸。1.博士生的就业机会比本科生更加多学历的高低给毕业生在社会可以活动的范围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高学历的毕业生可以委屈自己去选择一个待遇并不是百分百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但是低学历的毕业生却无法勉强一个有着高标准的企业去降低标准录用自己。博士生的学历可以算得上学生的最高等级了,他们毕业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就业的主动权,就业的机会和选择比在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本科生要多得多。2.公务员并不是很对博士生胃口的一盘菜公务员这个难题只是对于本科生来说的,对于博士生来说,公务员考试不仅不算难,而且也并不是很对博士生胃口的一盘菜。其实很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是具备的,但是社会企业招聘要求的经验这一条件就让本科毕业生有了被拒绝的可能。公务员只看考试和面试不过重的看重经验这一点就让本科毕业生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博士生不管是学历还是研究经验都可以让他们去有比公务员更好的去处。3.博士生对学术的重视高于自己利益的得失虽然很多学生的确是把高学历和自己的利益划上了等号,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对学历的追求并不是因为利益的诱惑,而是因为对学术的痴迷。他们理想的未来是基于这种痴迷而规划的,公务员这种职业不仅没有学术发展的可能,还会让从业者放弃学术的追求,这样的职业显然不在他们的规划之内。4.考公务员的博士生,他们的岗位并不是大众化的我们对公务员的理解很多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接触而来的,比如社保局,税务局等等级比较低的地方部门。但是一些国家直属的部门和机关单位也有公务员的招考,能考进这类公务员的大多都是博士生等高学历的人才。不过这样的公务员是我们日常很难见到的,所以我们就有了博士生不老公务员的错觉。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动与过也

一位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考上浙江大学的博士到底有多难?

浙江大学各个学院2020年有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其中直接攻博就是直博生,非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无缘;硕博连续只有浙江大学本校的学生才有机会,我们外校的研究生无缘。那么我们如果想考入浙江大学唯一的途径就是普通招考。从当前很多学院发布的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的名额占据一大半的比例,留给普通招考的名额非常有限,如果再具体到某一细分专业,可能不到1人。经过对下述部分已经发布招生简章的院系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招生名额有限,基于一个导师一般招1人的常态,普通学子如果仅联系一位导师,很大可能没有报名就得知导师今年没有招生名额了。2.大部分院系对普通招考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为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发表(含录用)影响因子≥3.0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者浙大认定的TOP论文1篇及以上。至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SCI收录论文;或在本学科顶级一级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每学科顶级一级学报范围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审定);或以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者以第三作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10.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至少有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的一级刊物论文或二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或一篇一级刊物论文、一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这些要求会令大部分考生达不到报名要求。3.2020年学校首次不再组织博士入学外语水平考试,考虑到托福、雅思考试出成绩时间需要20多个工作日,因此英语成绩证明补交推迟至12月15日。而根据最新的消息,报考2020年1月1日后举行的考试,雅思考试费调整为2,170元人民币。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费调整为2,220元人民币!相比之前分别上涨150元和50元人民币。以下是我们从各个院系的招生简章中提炼的招生计划以及对普通考生的科研要求,希望对大家有用。浙江大学心理系计划招生13人,其中直接攻博9人,硕博连读2人,普通招考2人。科研成果要求为:以第一作者(或以申请者硕士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学科领域内的SSCI/SCI或权威期刊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学术论文一篇。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计划招生29+2=31人,拟录取直博生约占学术学位招生总人数的60%。浙江大学化学系2020年计划招生57名,其中免试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占总招生人数的85%左右。普通招考博士生的申请条件为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至少达到以下其中一项要求: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发表(含录用)影响因子≥3.0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者浙大认定的TOP论文1篇及以上。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加普通招考的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应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要求考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作者)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SCI论文。浙江大学药学院计划招收药学专业(学术型)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2名。专业能力: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须有原硕士毕业学校证明)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SCI学术论文一篇。2)没有科研成果的考生复试时需参加药学院组织的专业基础课考试,成绩合格。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计划招收2020年秋季入学博士生92人,其中直接攻读博士生约60%,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各占20%。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获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至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SCI收录论文;或在本学科顶级一级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每学科顶级一级学报范围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审定);或以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者以第三作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10.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至少有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的一级刊物论文或二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或一篇一级刊物论文、一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自然排名第二的共同第一作者,视作第二作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视作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视作发表一篇一级期刊论文。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38名,其中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招生比例为85%左右;招收电子信息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工程博士研究生2名,该专业不招收直博生。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第一作者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SCI学术论文一篇或本学科GF报告(报考导师审核同意、报考导师所在研究所审核通过)一篇(论文有效期3年),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或主持过国家科研项目一项。没有以上成果的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绩申请科研成果破格,具体办法:申请人提交相关科研成果证明;拟报考导师向学院出具同意申请破格的书面报告,每位导师可推荐破格的名额按本年度招生名额少于50%比例;初审专家小组审核给出推荐意见,相应学科方向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决定申请人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年计划在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35名,在机械、资源与环境两个类别招收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8名。普通招考申请人需具备以下学术科研条件: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原则上发表或录用SCI期刊学术论文一篇及以上;或以第一排名(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及以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或录用SCI期刊学术论文一篇及以上。没有上述科研成果的申请人需参加当年学院(学科)组织的博士招生初试中的1门专业基础课考试:农业工程学科、机械类别——《工程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资源与环境类别——《生物化学》,且成绩必须达到学院(学科)要求的最低复试要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计划招生56人,普通招考博士申请者需以第一作者(不含共同第一)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没有发表第一作者论文的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绩申请科研成果破格;具体办法:申请人提交相关科研成果证明;拟报考导师向学院出具同意申请破格的书面报告,每位导师可推荐破格的名额按招生名额1:2比例确定;初审专家小组审核决定申请人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6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3名,其中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比例为 90%左右,普通招考生10%左右。普通招考科研成果要求: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需以第一作者(或硕士期间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浙江大学外语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21名,招生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50%。普通招考学术研究能力: 已在CSSCI(CSCD)及以上等级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的,即为学术研究能力审核通过;在其他一般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及以上代表作的,由二级学科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根据其发表的科研成果内容,审核申请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当然上述仅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浙江大学考博考生,如果想考上竞争更激烈,想毕业也将面对不小困难,你还愿意考浙江大学吗

秃而施发

考入985名校的博士生压力有多大?华中科大多名博士想要退学!

博士退学未来常态化 博士退学化未来将常态化2018年中国教育部出台政策,将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名额用来满足中国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虽然研究生采用全国统考严进宽出的政策,但是在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上却学习了欧美高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政策。现在很多高校的博士生不需要考试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但是考入名校想要顺利的毕业成为很多博士研究生最头疼的事情,好毕业的博士高校就业非常差,好学校名导师的博士研究生名额数量稀少,而且博士毕业的难度也非常的大,因此每年985高校中有很多博士生面对无法毕业而放弃博士学位,甚至某些性格极端的博士生会选择轻生的方式逃避博士毕业压力。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水平差距大中国合格的博导数量稀少中国虽然每年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博士生,但是每年的科研产出却低的可怜,在中国攻读博士的学子很多只是为了逃避就业,而不是对科研工作真的感兴趣,加上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很多混入博导队伍中的教授团队,造成中国高校目前合格的博导数量非常稀少,如果博士没有选对导师和研究方向,那么想要发表SCI的难度超乎想象,尤其是由于中国科研批量造假,引发国际科研杂志的歧视,如果导师的名气太差,那么想要发表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毕业论文将非常的难,毕竟中国想施一公一类的大牛导师数量太少,中国像拥有清华大学一样师资的高校也太少,清华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生可以发多篇CNS主刊论文,而有些985高校至今都没有发表过一篇CNS主刊论文,因此如果遇不到合适的博导,那么还是提前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华科想要退学的博士相互联系 华科对毕业生的要求高华中科大对于毕业生的高要求很出名,早在2017年就率先在国内实行学位降级制度,当本科生不能满足学分要求,毕业的时候只给颁发专科文凭。因此华中科大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很多华科的博士研究生会觉得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从外校非985高校考入的博士生,希望通过考入名校毕业来获得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发现这些名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高要求,尤其是毕业论文的压力,强大的实验工作量和专业知识储备让这些学子深感不适,特别是那些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子,唯一的好处是,当你跨专业读博士感受到不适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退学,可以降低要求,申请硕士学位,拿两个专业的硕士文凭,毕竟中国的硕士研究生还是很好毕业的,目前中国的硕士和本科生教育一样,属于严进宽出!所以珍惜你身边的名校博士生,他们背后的学习科研实验压力真心很大!

道德不废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王畿

这3个大学专业,就连博士毕业都难找工作,报考一定要谨慎思考

转眼间2018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迎来了崭新的2019年,不知道你在近日是否观看了新年贺词呢?看完了之后是不是内心感到非常澎湃呢?我国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多达几百万,研究生初试也已经告一段落,尽管结果没出来,但是他们已经跨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现如今,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算太乐观,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来提升自身的实力,渴求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虽然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些专业却不是这种情况,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生,即使是博士也有一些专业并不算太容易找到工作。这些专业有的是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小,有的则是因为自身的学科特点,使得这些专业的同学们在毕业之后非常的迷茫,有很多人都转专业或者是跨专业去考研。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这几个专业,即使上了博士,将来还是比较容易,难就业,甚至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如果是明年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们一定要谨慎报考这几个专业能不报就别报。第一个专业:社会学社会学,学生们专业是属于人文社科类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甚至这个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了四年之后,觉得自己压根儿就没学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这四年时光都在学习什么。社会学这门专业在国外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国外对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是比较深刻的,在我国社会学目前来说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如果过年亲戚朋友问到家里的孩子是学习什么专业的,一说社会学可能在亲戚朋友们的眼里,社会学是专业调剂才能够被调到那里的。根据近几年来的数据统计,观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没有太多直接对口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是网媒体领域发展,相对于来说,博士生会选择留在母校任教。第二个专业:哲学专业哲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也都是理论知识。与其它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不一样,哲学专业学习的知识较为广泛,适合毕业后想做研究的学生学习这个专业。除此之外,因为该专业涉及的内容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伦理学的理论。学习范围和内容较为空泛,毕业后最好的出路就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不过大学老师对于学历要求很高,不是硕士以上的学历几乎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所以如果仅仅是想在本科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不建议学习这个专业。第三个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则和社会学这个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完完全全是一个理科类专业。连续四年的时间,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在就业率方面都是垫底的一个理科专业,可能会有人感到非常的困惑,理科类专业相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其实是比较好找工作的,未来的发展和选择是比较广泛的,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却不包含在内。这和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内并没有好的资源能够供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去发展,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于落后一些。所以很多选择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是抱着往上深造,然后出国学习。相对于来说,在国外的这个专业发展前景要好一些。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两个专业,还有像法学专业都是目前比较饱和或者是需求量不大的专业。除非你是在我国的顶尖学府去学习这些专业,否则未来是比较令人堪忧的。

大处男

一位博士毕业生给所有研究生的11条建议:硕士不是本科的 2.0 版

本文作者:Vanessa Corcoran2018年8月,Vanessa Corcoran顺利博士毕业。几年前,满怀期待心情前往华盛顿攻读历史学研究生学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她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那些本科毕业想深造读研读博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虽然我本科毕业也算一个初出茅庐的历史专业人士,在读研之前也仔细要做什么准备,但真正进入研究生阶段,许多事情超出了我的预期。研究生不是本科的2.0版本,研究生的工作比你想象的更独立,你需要改变本科时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会阅读研究生每周都会有大量的阅读,这就要求你学会如何高效而全面的阅读。教授指定的阅读内容往往是课堂讨论的核心,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阅读,并记录下要点——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这本书是如何与当前的学术研究相适应的?你是否有存疑的地方?准备好这些问题去参与课堂讨论吧,对你后续撰写论文的文献综述也很有帮助。建立自己的文件储存系统请一定找一个存储文件、笔记、论文的地方,比如谷歌云端硬盘、Dropbox或其他云设备,然后备份所有内容。如果教授用硬盘给你传文件,记得扫描一份备份。偶尔花点时间整理云端的文件,对你后续的使用会很有帮助。边写论文边添引用和参考文献有的人习惯不太好,论文写完了再补“引用和参考文献”,我建议你养成随时添加参考文献的论文写作习惯,这个习惯会让你的论文写作效率翻倍。如果你把所有参考文献都留到最后,那势必需要重新整理一遍,难道不觉得麻烦吗?而且这个过程还令人苦不堪言,何不试试我的建议?早点联系教授在工作时间、院系活动中,你都可以和教授们聊天交谈,留下积极的好印象。教授们尤其是你的指导老师,可都是未来能推荐奖学金、实习工作的人。主动与和他们交流,让他们了解你,如果你想攻读博士学位的话,你和导师的关系将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不要害羞,也不要懒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积极上进的一面吧。多联系同组的学长学姐通常来说,学长学姐们都非常乐意帮助新生,他们也经历过新生期,与这些能理解你的人交朋友可是非常值得。我很感激前辈们给予的帮助,他们传授我与不同教授沟通的方法,如何推进小组项目…还经常邀请我参加周末活动或茶话会,直到现在我和他们中的一些还是很好的朋友。除学校外,保持另一个小圈子父母、伴侣、宠物、闺蜜基友…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学校之外的圈子,这个圈子对你的帮助和支持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不理解你所面临的研究困难,但正因为他们不懂,你反而更容易轻松诉说出自己的烦闷和辛苦。读研读博是一场孤独、漫长、又艰辛的旅程,而这样一个小圈子对你的帮助和支持至关重要,可以帮你走出低谷。多看多听研究生不仅仅是上课,还需要参加讲座、研讨会、学术会议等。不要害羞,多和教授一起参加这些活动吧,多介绍你自己,活动结束后也不要着急离开,会后的招待会也参加一下,那里有吃有喝也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有学识广博的前辈,多难得的机会,可以与研究实验室之外的人“思维碰撞”。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不止你一人美国心理学家Pauline R. Clance 和 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明了“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这个词,她们把这个综合征描述为“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其本人质疑,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刚开始读研时,我总是担心自己伪装的面具会被撕掉,教授可能会发现把我招进来是一个错误——我不属于这里。直到三年后,我参加一个关于如何写论文提案的研讨会,我才意识到原来许多研究生都有这种感觉,我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对给自己一点自信。学会照顾自己研究生的压力很重。不论是课业,还是经济上,都给学生带来极大负担,如果没有一些应对机制来帮助自己放松和寻找平衡,这些压力只会越积越大。“照顾自己”可不仅仅是偶尔去做个水疗或简单吃好喝好,而是去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让生活更充实更丰富,进而让你的学习也更有效率。就我来说,研究生期间我开始跑步,很大程度缓解了我的学术焦虑,现在跑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帮助我变得更好。养成写作习惯不同的人写论文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欢长时间安静的工作,有人喜欢听着咖啡店音乐写写停停。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环境吧,做那些对你写作有帮助的事。给大家推荐Joan Bolker的《How to Write a Dissertation in 15 Minutes a Day》,这本书主旨不是写一篇论文只要几个小时,而是帮助那些抱怨自己每天没有足够时间,从而干脆不不动笔写论文的人。每天15分钟的写作可以帮你形成一种习惯,以后可能慢慢变成20分钟、40分钟。最终,你要通过努力摸索出自己的写作习惯。不耻于寻求帮助说了很多次,但我还是要再强调,不要羞于寻求帮助。利用所有你可以利用的资源:写作中心、咨询中心、咨询教授或其他任何能提供帮助的人。读研经常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学术上、心理上、生活上、求职上…但请相信有很多人在支持你,并希望能够帮你成功。在你踏上研究生旅程时,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有帮助或启发,愿诸事顺利!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 美国留学中心(USAgogog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99-2019!20年!全国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趋势分析

1999年到2019年,20年间,国内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随着1999年本科生扩招,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各高校纷纷建立分校,以接收逐年增加的生源。研究生招生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部分招生构成。比较1999年到2019年,20年硕士、博士两类高端人才的人数发展,可以看到硕士、博士人才数量的增长趋势。表1: 1999年~2019年全国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统计表从统计表数据分析可知:1、高校硕士毕业生,1999年的4万人左右,2019年57万人左右,增长率约为1264.8%;2、科研院所硕士毕业生,1999年2346人,2019年6006人,增长率约为156%;3、高校博士毕业生,1999年8749人,2019年61317人,增长率约为600%;4、科研院所博士毕业生,1999年1571人,2019年1261人,增长率约为-19.7%。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曲线如下图所示。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数从2009年开始,已经超过1999年硕士毕业生的人数;2、2019年高校硕士毕业生人数达57万,事实上已经超出1999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显示为44万人左右);从数据上分析,现在的硕士毕业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博士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硕士生数量;可以类比推测到就业市场: 1999年,本科生就业市场良好,那么2019年,至少硕士生才有较好的就业市场了。分析一下关于时间成本: 2019年,相比20年前,每个成人至少要多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稍高的就业起点;按照这个方式推测,也许有一天,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会超越高考。相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相对平稳。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在峰值的2011年,全国科研院所的硕士生也不超过9000人,博士生不超过6000人;2、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长从2005年到2013年八年间有一个相对较大增长,随后呈现平稳,博士毕业生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从数据分析上推测,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平稳应该包含如下几个因素:1、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很大程度上是科研院所未来的职员,毕业以后多会留在科研院所就职,不可能无限制扩张;2、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从2014年开始有一个较大的衰落,平均每年的博士生毕业人数不超过1600人,近几年更是在1200人左右徘徊,很大程度上与科研院所近年来更加严格的控制有关;毕竟,对科研院所而言,博士是要为院所研究出真正的科研成果的人,所以不能只是一个求职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