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确实,如果你看到下面这篇文章,或许也会有一样的感触:“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适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施氏食狮史》,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创造的同音文,全篇只有一个读音,但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谓语言之妙,妙不可言,大抵就是这样。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博大精深,还在于它更是社会的文化根基,它与心理、历史、宗教等等都密不可分。从纵向上来说,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从横向上来说,在如今全球化多语言的环境中,它是我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钥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语言学,都学些什么? 语言学释义:语言学≠学语言语言学,顾名思义,是一门关于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并涉及了对语言形式、语言含义和语境分析等等内容。语言学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探索语言的结构和演变规律,涵盖语音、音系、句法、形态、语义和语用等等知识,而应用部分则侧重于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一些实用的问题,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现象,或研究在某个领域中特有的语言表现,包括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对于语言学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事语言教学、语言分析、翻译等工作,也可以在其他许多跨行业领域工作,如外交、贸易、国防、新闻及旅游业等等。 澳洲No.1:澳国立语言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0)中,澳国立语言学排名世界第15名,澳国第一。与澳洲其他大学相比,澳国立所开设的语言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语种选择,并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语言学领域的未来领袖。学校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专家,并设有专为语言学专业学生打造的Ethel Tory语言教学中心与实验室,供学生交流、学习与研究。此外,位于澳洲首都堪培拉的澳国立拥有得天独厚的首都资源优势,学校与各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澳国立的学生将有机会在这些大使馆实习工作。 语言学学士Bachelor of Languages澳国立语言学学士课程将语言学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相结合,不仅教授学生关于语言结构、语法和惯用语成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会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语境,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生也可以选修诸如心理学,商科和理科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在澳国立攻读语言学学士课程,你将:掌握至少一种语言,并能熟练使用这种语言,自信地沟通交流学习语言的结构和用法了解所选语言的社会、文化及其历史背景建立所研究的语言与其地理,社会和文化渊源之间的联系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用与应用语言学硕士Master of General and Applied Linguistics语言能力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它涵盖的内容涉及:不同的语言及其性质,以及作为认知和社会现象的语言的性质。我们如何沟通?语言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和相似?我们如何学习语言?为什么语言会随着时间变化?思维与语言之间是什么关系?澳国立的通用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课程便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课程将教授学生关于语言学理论,语言分析和相关方法论的知识,并将进一步探究语言其背后的认知和社会历史过程。学生将掌握诸如语言结构等语言学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将语言学运用于实践领域,包括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翻译、法医语言学、语言变异、语言评估、语言政策和词典编纂等等内容。此外,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还可以学习多种语言。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CASS),作为澳国立的七大学院之一,专注于为学生提供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世界领先的学科排名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多门学科在世界大学榜单上表现优异,并在澳洲研究委员会发布的《澳大利亚卓越研究报告》(Excellence in Research Australia)中,被评定为高于或远高于世界标准水平。具体而言,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澳国立艺术、人文和社科领域的优势学科包括:人类学(世界第4名,澳洲第1名)哲学(世界第7名,澳洲第1名)政治与国际研究(世界第8名,澳洲第1名)社会学(世界第9名,澳洲第1名)考古学(世界第11名,澳洲第1名)历史学(世界第12名,澳洲第1名)发展研究(世界第13名,澳洲第1名)社会政策与管理(世界第13名,澳洲第1名)语言学(世界第15名,澳洲第1名)出色优异的毕业生就业力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分析和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备受雇主青睐,并受雇于多个领域,从事的工作涉及作家,翻译,记者,教师,公务员,国际援助工作者,策展人,考古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外交官等等。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QILT)公布的《2020年澳洲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纵向》(2020 Graate Outcomes Survey - Longitudinal),澳国立本科生毕业后3年就业率达到了95.2%,排名澳洲第二位,而授课型研究生毕业后3年就业率则为96.8%。并且,该调查也用数据证明了人文社科类毕业生就业率不比理科类毕业生就业率低。广泛丰富的行业资源作为澳大利亚唯一的国立大学,位于澳洲首都堪培拉的澳国立拥有得天独厚的首都优势和资源,学校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著名学者和精英汇聚于此,并且与多个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澳大利亚教育、技能与就业部,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澳大利亚总理和内阁事务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实习合作项目,如澳大利亚国家实习项目(The Australian National Internships Program)等等,在学习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实习和实践经验,以及建立并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网。
澳大利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因为澳大利亚自己在一个洲,通常也被称为澳洲。澳大利亚的主要官方用语为英语。图片来源:百度翻译下边我们讲解一下怎样记住AUSTRALIA这个单词。AU发音//或者//;近似于中文发音“喔”S发音/s/;发音近似于中文发音“思”TR发音/tr/;发音近似于中文“穿”;但是在这个单词中需要浊化,发音变为近似于中文发音“转”和“追”的发音TRA发音连拼起来发音变为/tre/;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A字母发音为字母本音/e/LIA/li/,拼读起来以后,发音近似于中文发音"莲“根据以上的字母拼写的分析;澳大利亚(AUSTRALIA)整个单词的发音近似于中文的发音“喔思追莲”。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你能很好的记住澳大利亚(Australia)这个单词了,下边动嘴读一读,和动手写一些,看有没有掌握了。
本文作者:澳洲Monash University教育学硕士,TESOL证书获得者,雅思8.5,托福110,前新东方老师,长期从事雅思托福一线听力口语教学。见过太多学弟学妹,花了功夫默默努力着,英语成绩却一直都没有起色,成了心中永远的痛。其实,想要快速解决这个问题,跳出英语学习怪圈,让自己的英语成绩快速提高并不难。首先你要意识到下面这两个问题:一、改变思维!彻底摆脱应试思维对你的影响!广大长期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国学生,如果在学英语的时候,还是像学数理化那样去学,不彻底摆脱应试思维的影响,即便给你的方法再好,你的英语成绩都很难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因为公立学校里学英语基本是哑巴英语!尤其是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最好少听学校老师那一套。你必须改变学英语靠做题、背单词(尤其是不出声的那种)的学习习惯,否则,肯定学不好!即使你考的分数再高也没有用!即使你阅读题满分又怎么样?别人说的,你听不懂;让你自己表达,你说不出来,全白瞎。英语是一项工具,不是考试!你都不会用,学了有个啥用?二、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规律我们只讲科学,不谈个人经验!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语言的规律?对于一个只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口语的人来说,其实,只需要提升自己听力和口语就行,即便英国、美国也有不少不会读写的文盲。但是,对于想要用英文去写作的人来说,首先需要有一定阅读能力,包括听、说的能力,你的英文写作能力才能快速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写作提升比较困难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学母语一样,去学习我们的英语?有人会反驳:我学的又不是母语,我学的是一门外语,而且我是从小学甚至是初中才开始学的,怎么可能能像婴儿那样,学得那么好?显然不是,因为任何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不会变。就像很多普通人到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中,大多很快就能掌握一门外语。很多中国高中生被送到国外,一两年以后,基本都能达到或者接近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还有很多外国人来中国读大学,一两年之内就能熟练运用,甚至掌握一门方言。这些都说明:只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大部分人都能学好一门外语。学习方法总结:对于中国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或是学习材料很重要。2、多通过听的方式去记忆单词,这会比看着记单词更有效,印象也会更深刻。3、要学会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认知一个新的单词或表达(这意味着读音,词性,固定搭配同样重要)。4、很多时候,跟读模仿比“学习”或者“做题”更有效5、想尽一切办法去运用英语(加深印象,促进重复)比“学习”或者“做题”更有效。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以上5条建议之后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想要真正执行起来太困难了。为什么难,主要是很多人认为模拟母语环境很难。事实上,成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能力上明显优于幼儿学习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想要拥有近似母语的环境,较以前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即使在中国,也能轻松给自己创造这样的语言环境。比如现在大量的手机APP可以方便的练听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可以轻松地找老外去聊天。所以,语言环境还是能够营造的。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你是到底是把英语看作是一门考试呢,还是一门语言?你到底有多热爱这门语言?所以,我特别强调:兴趣驱动下的第二语言学习才能更长久,而且会效果更加好。同时,为了不让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快耗尽,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多去运用英文。避免出现一时兴起学两天英文,之后就打入冷宫,再也不碰了。研究表明,获得积极反馈的运用语言的过程,尤其是听、口能力的运用,能非常显著地促进对于这门语言的兴趣。我刚刚说了这么多,这里总结一下:首先,去了解自己,去培养对于英语的兴趣。然后,遵循语言的学习的基本规律,不要去违背它最后,多创造条件去运用英语,并坚持下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一颗学好英语的决心,每个人都一定可以做到!
01再一次被张钧甯圈粉了!某档真人秀上,节目组放出了张钧甯的照片来考岳云鹏和其他三个人。哪知小岳岳并不认识,并直言道:“不红啊,这个人”,想要为自己认不出张钧甯找借口。对于明星来说,被公然吐槽“不红”,可以说是相当尴尬了。但张钧甯却用自嘲的方式,将照片上的自己全身P红,并笑言“我努力让自己红了一下,我尽力了”。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尴尬,也为小岳岳解了围。看到本尊回复,小岳岳立马将张钧甯的名字设成了壁纸。并表示,“看到您这么红我都不好意思了,为了表达歉意,我会时刻提醒着自己。”当时的情况下,岳云鹏也多半是无心之言。若是没有张钧甯的高情商回应,或是换做别人,很可能会引发一波粉丝间的骂战。一张“红透了”的照片,一句略带自嘲的话语,瞬间让尴尬的气氛一扫而光,两人还齐齐登上了热搜。就连微博下面的评论,也都洋溢着欢乐。还有不少网友,干脆讨论起张钧甯名字的读音。一波高情商的操作,不进化解了一场尴尬,还圈了不少粉儿。可了解张钧甯的人都会知道,高情商,不过是她众多优点中的一个。02张钧甯,是圈里面有名的运动达人。没工作的时候,她就会在六点起床跑步,若是碰上有工作,那起的就更早了。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然后运动,瑜珈,洗漱,做营养早餐和午餐,带到剧组。在所有的运动里面,她尤爱跑步,一跑就跑了十几年。晨跑,夜跑,哪怕是出差、旅行到了异国他乡,也一定要先跑为敬。怕线条不好看,跑完之后,一定要做拉伸。跑步之余,也会坚持练瑜珈。不仅如此,她还会打格斗,简直A爆了!于张钧甯而言,运动带给她的早已不单单是减压,更是休息,是活着本身。 2015年,她和几位明星一起,跟着“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一起去旅行。瀑布攀岩、直升机跳水……当所有人都害怕后退时,张钧甯站了出来,带头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吃虫子,是让所有人都异常抵触并且恐惧的一项挑战。可张钧甯哪怕被吓得流泪,也闭着眼睛吞了下去。在丛林穿越时,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满嘴的血一定很疼吧,可她依然在笑……她勇敢,坚强,乐观,不抱怨,不扭捏……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张钧甯,感染了无数人,也让一路上都异常严格的贝尔,竖起了大拇指。她的内心,一定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应对一切艰难险阻。而这份强大,应该是得益于他日复一日的运动与自律吧!03最开始喜欢张钧甯,是因为她的生活态度。脸上永远挂着18岁时的笑容,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吃遍美食,玩遍世界。如果不说,你能想象到再过4个月,她就38岁了吗?尤其是和好姐妹陈意涵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就是一对“不懂老去的疯丫头”。还记得有一次陈意涵失恋时,张钧甯就拉着她一起跑到菲律宾长滩岛,列了一个“30岁必须完成的5件事”的清单,疯狂了一把。辫子头,刺青,裸泳,跳海,亲吻陌生人,一件比一件大胆,每一件都是在突破自己的壁垒,每一件都是去认识一个新的自己。如果你去翻看张钧甯的微博,绝对找不到矫情的部分,仿佛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和好朋友凑在一起,也会又孩子气的一面。不管幼不幼稚,只管自己开心。她喜欢旅行,喜欢去不同的城市,也喜欢体验不同的生活。去西藏转山去贵州丛林冒险去澳洲跳伞去北极看极光去南极滑雪于她而言,快乐来自于生活的每一件小事。无需高跟鞋和名牌包,更不用名车和豪宅,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便足够精彩。04不光是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在做演员这件事上,张钧甯也同样不含糊。从一位法学院毕业的硕士,转型进入演艺圈,除了勇气和天赋,张钧甯也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最好的时光》里,她是在都市兢兢业业打拼的大龄剩女苏蔓;《武媚娘传奇》里,她是武媚娘的“腹黑闺蜜”徐慧;《白色巨塔》里,她是沉重而让人心疼的麻醉科主治医师关欣;《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她是因为男友混乱的男女关系而离开的宁宁;《痞子英雄》里,她是冷静干练的法医学高材生蓝西英;《少年四大名捕》里,她是拥有超能力的“小强”女主楚离陌;……面对不同的角色,她都倾尽全力去诠释,仿佛剧中人物原本就是她呈现出的模样。或许是多年学习法律所造就的理性思维,亦或许是多年运动磨炼出的勇敢性格,她深知并且乐意去进行不同的角色尝试,打磨自己的演技。所以,她才会站在《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放下过去一切的成绩和荣耀,去学习,去磨炼。她热爱每一个未知的挑战与突破,她更会用极具感染力的出色演技去证明她在超越自己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娱乐圈,从来不缺一夜之间爆红的人。因为他们总会在一段时间后,便销声匿迹,接着又会有新人出现。就像薅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红的快,过气的也快。可张钧甯是那种细水长流型的。虽算不上爆红,但无论她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群人在默默支持她,关注她。05一直都觉得,张钧甯是娱乐圈难得的清流。作为演员,她有天赋又肯努力。拿过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也得过台北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但她却愿意和新人一起重新站在舞台上,去学习去挑战。作为明星,她从来没有偶像包袱,活得洒脱又自在。去跑步,去跳海,去滑雪,去旅行……做最真实的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她酷爱运动,也是娱乐圈里少有的高学历学霸,平日里却低调的就如同邻家女孩般,让人觉得亲切舒服。如今,她的优点簿上,又加了一笔——高情商。这样的张钧甯,你是该让自己“红”一下了!
疫情开始之后,线下课都停了。果果的英语除了线上App,就靠我自己带。于是我开始了一项早就想教、国内学校却一直欠缺的内容——Sight words。以前和大家聊过,从果果三岁开始,我就带着她到处试听各大机构的英语课程,也是给咱们公号做调研。所以和很多家长不同的是,我不只看上课的体验,还会看教学大纲——内容如何安排的,是怎样一个节奏,这些都是课程质量的重要参考。但我发现,国内许多培训机构最大的问题就是,拿Phonics「自然拼读」当噱头,甚至开专科课程,但却对孩子更需要的、更基础的Sight words「高频词汇」只字不提,一点儿计划都没有——可见老师自己都不懂英语的学习规律。事实上,果果这两年启蒙下来,我真心觉得Sight words「高频词汇」才是启蒙阶段最重要的。自从我开始系统地带着果果认读Sight words之后,她的书本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了。在独立玩原版书上英文填字游戏的果果▽那天我正在写稿,果果突然拿着一本书来找我,说:“妈妈,这本书里的字我都会读了!还是英文的!”我愣了一下,看到她手里拿着一本英文绘本。我当时还有点儿怀疑的,但还是鼓励她读给我听听。没想到竟然真的从头读到尾了!——原来书里的词的确都学过了。看到我惊喜的样子,小家伙的成就感更强了,喜滋滋地说:“你瞧,我都会了吧!”为什么说Sight words更重要Phonics「自然拼读」,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了,近年来只要和英语教育培训沾边的,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很“火”的词。简单来讲,「自然拼读」就是教孩子字母的拼写和发音规律,以后看到单词就能自己拼出音、读出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然拼读是需要词汇量基础的。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个5岁的孩子上学前有2500-5000的(听力)词汇量(国内大学四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500词),他们学自然拼读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没有词汇量基础就学自然拼读,不是不行,但对孩子的促进是比较有限的,肯定没有广告宣传那么神乎其神。有时还会有负面影响。例如果果有一次读完了整篇文章,我让她说说每句都什么意思呀?结果好几个词她竟然根本说不出来。但是因为会拼,所以读下来了。这给我提了醒——如果我没多问一句,真的就溜过去了,孩子自己也会养成“不求甚解”的坏习惯。事实上,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孩子们在启蒙阶段更需要先学会的,是Sight words「高频词汇」。为什么呢?因为Sight words是孩子们每天最常用的基础词汇呀!可以说,离开这些词,我们是无法口语表达的。这些词包括我们口语表达时最常用的主谓宾,例如 I, You, They, She, He, We;am, are, is, was, were; me, him, her…等等;方位介词,例如 at, of, in, to, under, on...等等。特别是在儿童的读本中会常出现的字,包括“来是come,去是go”,一些动物、颜色、数量单词等等。在孩子们的启蒙读物中,这些Sight words大约占到75%,所以会鼓励孩子们直接记忆这些字,不用任何拼读解码技巧的辅助。这样孩子就可以专心在内容的理解,而不用为了要对每个字进行拼读解码而中断阅读。尤其Sight words中有些字的念法不符合自然拼读规则,有些字的意义也不容易用图片来表示。例如was就不符合phonics的规则,而且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曾经存在),所以直接记忆这些字不只是方便,也非常重要。Sight words有哪些Sight words最早是由美国学者E.W.Dolch提出的,时间可追溯到二次大战前。Dolch将英语儿童读物经过分析统计,整理出出最常使用的220 个字,分成五个 Levels,被称为 Dolch Sight Words。此外,Dolch还整理出童书中最常出现的95 个名词(Dolch Nouns),可以一起搭配 Sight words 学习,对孩子启蒙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大家还记得的经典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吗?里面就都是高频词汇。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棕熊,棕熊,你看到了什么?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我看到一只红色的鸟在看着我。Red bird, red bird, what do you see?红鸟,红鸟,你看到了什么?I see a yellow ck looking at me.我看到一只黄色的鸭子在看着我。孩子只要学会了sight words,这些绘本就都能自己独立阅读了。学习高频词汇,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也能激发阅读兴趣,更是孩子顺利表达的口语基础。怎样学习Sight words呢?1、Sight words单词闪卡学习Sight Words唯一的门槛就是字母。孩子要至少先认识26个字母。如果三岁开始认字母,4岁开始就可以逐渐教授sight words了。果果此前一直有接触Sight words,但并不系统。冬天开始,我决心要系统给她从头梳理一遍这些词汇,首先使用的工具就是「闪卡」。一张卡片一个词,每次用三五张卡,给孩子认知用。像果果已经五岁了,除了认读,还要会写。为了方便大家,我特意给大家做好了资源,在慢成长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高频词",就可以下载。打印后可以直接用哈。建议大家使用时,不要只是随机挑选,让孩子死记硬背。可以挑一些能组成句子的词,除了挨个认识词,还能让孩子造句、在句子里认知。例如主谓宾、形容词搭配几个一起,让孩子发挥口语能力去拓展句子:It is a cat. The cat is fat. It is a yellow fat cat. The cat sat on the mat.又或者是把一些抽象的、容易搞混的介词放一起类比,孩子更容易区分记忆:A cup of coffee. A cup of tea. A cup of coffee for Ann. A cup of tea for me.2、选套好的Sight words教材因为要系统给果果梳理这些Sight Words高频词,只是用闪卡零星玩一玩是达不到效果的,不只孩子没有概念,我自己也麻烦。就像前面说的,我还要考虑单词和句子的搭配,相当于设计课程教案,非常费脑子。这时我发现这套教材特别好用,受益颇多。真心实意给大家推荐:大家看到第一本比较旧,第二本还没有学完▽这套书是去年买的。当时我给果果陆续买了许多新加坡原版教材,本来是冲着数学去的,这套书是下单时顺手带上的,所以买回来之后就放一边了。这个冬天我决心梳理sight words时,重新发现了这套书,给果果试着讲了两课,发现非常好用!孩子学得非常快,成就感特别强,我们俩都一下爱上了!我觉得这个书最好用的地方在于:一共两本书,一本书30课,一天一课,每课的词汇都不多,孩子很好掌握;两本书学下来,孩子能认识400词,通读60个故事,阅读水平达到英语母语国家,小学一年级课文阅读水平;每一课的课文,都用这一课和前面认识过的词,所以从第一课开始,孩子学会几个词就能读下来一首诗,让孩子成就感特别强,积极性特别高。不信大家看,这是第一课的词汇,就这么七个:学完这七个词,中间有一些游戏练习加强记忆。然后就可以读这一课的课文了,对于第一次认读英文书本的孩子来说,真的非常受鼓励!每本书一开始都有整本书的大纲,我作为家长,对孩子这一个月的学习进度一目了然。而且这个表还是可以剪下来的,灵活使用。每五课会有一个复习,就是让孩子把之前学过的词都认读一遍,加强记忆,这个节奏非常好。我标注了孩子容易混淆的几个词,大家可以看到,高频词汇中是有时态的。这次系统梳理,我也趁机给果果讲了一般现在、一般过去、一般将来三种时态,她现在说话已经能分辨时态了,而且同时提高了口语能力,是我一个非常大的收获!课文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随着认识的词汇增多,孩子读的内容也变多,不知不觉独立阅读能力就形成了。这是第一本学到中间的程度:这是第二本的课文难度,接轨英语母语国家的小学一年级:里面的练习题并不难,依旧是在游戏中让孩子加强记忆:也就是说,跟着这套书,每天一课,两个月下来,孩子的识字和阅读能力,是可以达到新加坡小学一年级水平的。当然,考虑到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反反复复,有忘记的地方需要巩固,那么我们把时间拉长,算成三个月,也差不多了。总之,这套书我是非常喜欢的,真心觉得编得好。计划本周给大家团一下,周三记得来看看。3、Sight words的游戏让孩子学得轻松愉快,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游戏。关于sight words的游戏,我以前也给大家介绍过一些,例如:闯关游戏。用sight words制成一张地图,和孩子一起用骰子扔点数,走到哪里,就要认出这个词。升级玩法是,说一个包含这个词的句子。跳房子游戏。将高频词汇写在彩色纸上,让孩子选择去跳,站在上面认出这个词,再走下一步(升级玩法同样是说句子,后面不赘述了)。能让孩子由静变动,一边学一边做运动。乐高积木。之前我和大家分享过乐高玩法中,也提到用乐高拼单词。sight word很适合这样玩起来:拍苍蝇游戏。家长说出高频词汇,孩子去拍,可以认单词,锻炼手眼协调。便利贴九宫格。我们可以和孩子比赛,看看谁能先说出自己的认识的高频词汇,连成一条线。还有前面说的造句游戏。利用咱们分享的sight words卡片,用来遣词造句,还可以增加难度,用它们连在一起讲一个故事。4、学习sight words的线上资源这部分单词因为没有规律可循,是需要孩子挨个去记背的,相对来讲的确有点枯燥,所以除了游戏,给大家分享8款好玩又实用的sight words app。都是之前在我的小号「花时间说」上分享的,免费推荐,只图让孩子们寓教于乐,方便记忆(提醒一句,用app学习一定要给孩子设定时间哈,既保护视力,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Learn Sight Words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这款app更像一本Sight Words小词典,界面清晰简洁,简单易懂。打开app,会出现9个不同颜色的板块,将Sight Words按照不同年级分类汇总,从Pre K一直到三年级:根据孩子年纪选择,点进去后就是下方这样的单词卡片,按一下卡片,就会有标准美式发音帮助孩子读和记。app右上方还有一个小旗子,可以将暂时不会读的单词进行标记、收藏,方便孩子日后复习:Sight Words Flash Cards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款App的词卡做得特别萌,孩子们一眼就会很喜欢。Flash cards(闪卡)是英语启蒙经常用到的教具,它对于孩子的词汇认知及增长是特别简单有效的,而这款app就是把厚重的闪卡浓缩在一起,分年龄段让孩子边看词卡,边听读音。每套词卡都配有互动游戏和小测试,用闪卡的形式让孩子能够从认识、熟悉到熟记Sight Words,激活孩子脑部发育,从而加深对sight words的记忆。Sight Words by Photo Touch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这款app针对的是有一定sight words基础的孩子,侧重于锻炼孩子听音辨音的能力。app的界面十分简洁,孩子们根据读音,选出听到的单词:如果选对了,就会得到"Great"、"Amazing"等肯定。这款app主要用来检验孩子们的sight words学习成果,孩子完成各阶段学习内容之后,可以用它来做个小测试之类的。Sight Words Reader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是一款含金量特别高的app,虽然学到后期会有部分付费内容,但前面免费部分其实也非常丰富了。这款app更适合有一定高频词基础的孩子们,可以用来复习和测试。app内的关卡设置非常丰富,而且任意一关里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会随着孩子学习内容的深入而不断变增加和变化:学单词——单词书写——学句子——句子强化——句子跟读——小测试——复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式多为引发孩子兴趣的小游戏,所包含的知识点特别全面系统,画风也很精良,特别推荐这款给大家哦。Princesses Learn Sight Words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款app把Sight Words与童话故事、音乐等元素结合起来,小朋友在听睡美人、灰姑娘等故事的同时学会Sight Words,是一款特别适合女孩子使用的app,整个画风少女心满满。打开app后,先选中一本孩子喜欢的童话书,每本童话书都配有read、color、play and sing四个板块。Read版块就是个儿童版的“听书”功能,孩子们可以听到用标准的美式英语,念出的童话故事:年龄小的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儿们,应该都喜欢涂涂画画填颜色,Color版块就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在选择颜色涂画的同时,可以学习到不同颜色单词的读法:Play板块里包括了三款学习sight word的小游戏:match、bingo 和stickers。游戏规则和我们平常玩的消消乐、找一对等差不多,很有趣味性:如果选择正确,就能听到单词的纯正发音。这款app鼓励孩子边玩游戏边大声读出单词,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反复记忆、复习单词,从而加深记忆。Eggy 100适合年龄:3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款app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做入门级学习,因为它不仅可以选择英式/美式/澳洲发音,更是特别贴心的可以选择朗读速度,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英语基础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app内将高频词学习分成4个等级,每个等级可以练习25个sight words。规则也很简单,有点像我们玩过的“水果切切切”,看到正确的高频词“鸡蛋”就赶紧点中它,这样就可以得分;而如果不小心点到跑来捣乱的小猪小土豆什么的,相应也会减分。当然,如果孩子点中了正确的单词鸡蛋,同时就听到这个单词的标准发音了:整个学习过程更像是一个小游戏,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和动觉,不仅学习了词汇,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反应力和敏感度。Sight Words Learning Games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款App是用字母游戏来学sight words,共有5个难度等级。界面设计的还算精致,可以免费练习到220个高频常见词。具体操作也比较简单,创建好自己喜欢的人物,点击start进入小游戏模式,比如word machine,gears等。不同的小游戏都针对高频词的音、形、意分别练习,全方位锻炼孩子的听力与单词认读能力。以machine word小游戏举例,单词机器会念出一个高频词,孩子需要根据听到的词做判断,在下面的圆牌上进行选择。如果选对机器念出的词,就可以加分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更有目标感和比赛意识,努力得到高分让孩子获取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Endless Reader适合年龄:4岁以上适用平台:iOS & Android这款app不是单纯用来学习高频词的,而是将自然拼读和高频词结合在一起,从字母,短语,再到句子,循序渐进进行学习。不管是刚起步时的自然拼读单词能力,还是想为日后的自主阅读能力打下基础,这款app都是不错的选择。画风也很萌,是小怪兽的主题。在怪兽嘴巴里面选择想要学习的单词:接下来会出现包含这个单词的句子,让孩子进行选择并把正确的单词拖进句子当中,这个过程中只要点到相应单词都会伴随发音:还可以和单词互动,直到出现准确的拼写,这个环节特别有意思:总之这也是一款良心app,内容会随着孩子的学习水平而增加,不断挑战更高难度,孩子们玩的特别开心,很多单词和句子也就自然能记住和使用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记得到后台回复关键字,免费领取sight words游戏单词闪卡。我会尽量在周三给大家上新加坡教材的团购,这套书果果用着,我的体验太好了,一定要薅来库存!为我加油吧~自然拼读、高频词、持续的英文输入阅读,我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我的亲身经验是——只要方法对了,孩子们慢慢就开窍了!记得文末留言给我,分享你给孩子英语启蒙的经验也好,或者告诉我你还需要哪方面的育儿干货,我再写给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慢成长“回复关键词”高频词"领取英语高频词的资源—End—作者:花时间。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吉吉:mancz002
最近一次大陆分裂并剧烈漂移发生在4200年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发生过很多次陆地漂移(普通的漂移),也出现过很多次形状各不相同的整体陆地。而最近一次大陆分裂并剧烈漂移(特殊的漂移)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只要确定了这个时间,所有的上古之谜都可以破解。人类考古发现,喜马拉雅山既有海底的地层,也有陆地的地层,有好几层。有的地层有陆地动物的化石,有的地层有深海动物的化石。说明那里经历过很多次海陆变迁(不止是一次两次),形成各种地层。化石在各地层形成后,在最近一次突然的地质事件中,被顶了起来。中国的藏族有个民间传说,讲喜马拉雅山的诞生。说很久以前,那里是大海,有一天,从海里来了头巨大的五个头的毒龙作恶,天上的五个仙女下凡镇压毒龙,最后仙女们化为五座山峰守护西藏,即喜马拉雅山的五个主峰,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作神女峰。这个传说说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有了人类、有了文明、有了藏民以后的事,不是几千万年几百万年前的事。科学家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大陆漂移有关系,印度大陆漂移,嵌入亚欧大陆,陆地之间相撞、挤压,然后形成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藏族民间传说说明当时大陆之间相撞比较剧烈,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速度很快,尤其那五个最高的山峰几乎是“瞬间”形成的,至少是一两代人就可以见证的地质变化。青海和西藏都属于青藏高原,2002年,在中国青海的喇家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倒扣的陶碗,里面是4000年前的面条。由于陶碗倒扣而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下来。4000年前的某一天,在现青海民和县喇家村附近,一个数十人聚居的部落正聚在一起吃饭,突然间一场大地震将所有房屋摧毁,而伴随而来的泥石流将所有人埋在了一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喇家遗址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史前灾难现场。”遗址被发现时,数座房屋内保存着因遭遇灾难而突然死亡的人骨。有一位母亲佝偻着身体,张开双臂紧紧抱着孩子,“那种舐犊情深的感情甚至可以穿越几千年来到我们面前。”这么突然地剧烈地发生,究竟是什么地震?这是印度大陆和亚欧大陆相撞带来的地震!这是什么洪水?这是大陆之间的海水遭到挤压涌上陆地形成的洪水!通过对遗址中的骨骸、瓦砾堆和沉积物进行放射性碳定年法测量,得知洪水发生在4000年前,假设剧烈地大陆漂移发生在4200年前,那就说明印度大陆由快到慢漂移了两百年,然后在4000年前撞上了亚欧大陆。德国科学家用计算机进行气候模拟发现,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在公元前2200年(4200年前)左右经历过一次剧烈地气候变化,在随后300多年的时间里,那里的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夏季的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曾经遍地生长着的野草和矮灌木林没有了,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人类考古进一步发现,全球所有的古文明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同时出现了中断和衰落。澳大利亚科学家内尔·托马斯在《公元前2300年的黑云》一书中指出:“埃及、巴勒斯坦、约旦、马耳他、爱尔兰、英国和中国所在的这些地区,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本书作者核定为公元前2200年左右),重大的灾难大约在同一刻发生,远古活跃的部落突然衰亡,他们的社会组织突然崩溃并发生混乱和灾难”。明确提出全球性的大灾难在同一刻发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和苏美尔文明是一回事),从考古遗迹看,古印度河文明程度是很高的。在约五千年前就已进入了较高水平的城市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城市),在4200年前的洪水时彻底神秘消失。后来出现的印度文明与先前的古印度河文明没有任何传承关系,几乎看不到一点古印度河文明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文化断层。从古印度河文明的古城挖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骨架,从这些骨架摆放的姿势可看出,有人正在街上行走,有人正呆在家里,突然而至的灾难,卒不及防,倾刻间,全城10余万人死于横祸,一座繁华城市转眼变成废墟。说明4200年前这次大洪水是突然而至的,就像一次大海啸一样,但比现今人们见到的最大海啸规模可能还大数十倍。几百上千米高的海水一下子涌起来,这种人们始料不及的洪水是什么洪水?陆地剧烈地漂移带来海啸,持续很多年的海啸又带来无数次的海潮,比洪水还猛。海浪冲刷着内陆地区,毫不退却的向前移动着,这种稳定的向内陆方向不断加强的洪水叫洪水海潮。低地和平原地区遭遇洪水海潮冲刷,海水倒灌上千里,大部分剧烈漂移的陆地海拔600米以下全部被淹。二十世纪,美国学者哈普古德提出地壳位移理论并出书,书中讲,几千年前由于某种未知原因,全球的陆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剧烈移动,经历巨大的地震和海啸后,形成新的世界版图。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为此书写序言:“我经常收到人们的来信,咨询我对他们尚未发表的观点的看法。不用说这些观点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哈普古德先生的第一封信却令我大开眼界。他的观点如此朴实无华,又如此新颖独到,如果能进一步得到证实的话,在所有与地壳历史相关的研究中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也认同:大陆漂移分两种,一种是普通情况下的默默地漂移,每年移动两厘米左右,移动速度和人类指甲的生长速度差不多,所以人们不易察觉。还有一种是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剧烈地漂移,可以引发地质大灾难,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整个地球的陆地格局!哈普古德是哈佛大学硕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受雇于美国信息中心(后来分为战略服务办公室和中央情报局,脑子不行、认知低、信息分析整合能力差的人是进不了信息中心的),接触了大量的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在人文学院重点学院、斯普林菲尔德大学、爱达荷州立大学、英国大学任职,负责教授世界历史和美国历史、人类学、经济学、科学史。哈普古德在1960年发现了一张古地图,上面明显地绘出了南极洲大陆,以及南极洲上的河流轮廓,如今这些都被覆盖在厚厚的冰川之下。哈普古德在书中对南极洲为什么直至公元前4000年才被冰雪覆盖的原因和过程做了简洁的说明,还讲述了许多其他地球科学的异常现象。其实,最近一次全球陆地剧烈漂移的时间接近哈普古德提出的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准确地来讲是公元前2200年(4200年前)!除了非洲没有怎么动,其他大陆都漂移了。融化的地幔岩浆就像陆地下面的润滑剂,使各大陆地的起始漂移速度都很快,剧烈移动了几小时到几天,地幔岩浆慢慢冷却后陆地就平稳漂移了。平均速度为一秒一毫米,一小时四米,一天一百米左右,一年36公里,亚欧大陆几十年就漂移好了。印度大陆漂移了两百年,美洲用了三百多年也漂移好了。中美洲有一部分因为漂移时间最长,漂移了五百多年,散开了,后来形成了马来群岛。由于地幔岩浆的融化程度不同,所以其对各大陆的润滑程度也不同,各大陆地的漂移速度也不同。漂移速度排在前两位的是格陵兰和南极大陆。格陵兰向地球北极漂移时。在地轴倾斜、陆地剧烈地漂移、特殊地理位置的三重巧合下,当地从温暖的温带气候骤然成为极寒的极地气候,大量本属于温带的动物们被“速冻保鲜”,后来人类考古发现这些动物胃里的食物都没来得及消化,都是温带的草本植物。1986年,加拿大考察队在北极发现化石森林,由温带树木构成,有许多树木并没有石化,而且有的就像被人刚砍倒一样,存在软木质的部分。而在北极发现的煤炭,也是由温带树木形成的。格陵兰到了北极海洋的厚厚冰层范围以后,有了阻力,很快就减速刹车了。南极洲的冰,最底层的冰是陆地剧烈漂移时引发的倒灌上千里的洪水海潮的水变成的咸水冰,因为那个地理位置太冷了,冲上南极洲陆地的海水被冻结起来,上层的冰是4200年来的降雪形成的淡水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南极洲的平均海拔为2350米,如果去掉冰,南极洲的陆地平均海拔为410米,所以全部都是被淹的和被冰冻的,因为漂移速度快,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都被洪水海潮淹没过。南极的企鹅被迫和澳洲、非洲的企鹅分开,企鹅的天敌都被冰死了,适应能力强的企鹅种群壮大了。当南极洲漂移到了南极海洋的厚厚冰层范围以后,遇到了冰的阻力,于是减速刹车了。后来人类也发现了史前南极无冰陆地古地图,也发现南极有温带动植物的化石。亚欧漂移了几十年就基本停止漂移了,澳洲漂移了几十年,南北美洲作为一个整体漂移了一百多年然后分裂,之后又继续漂移了一百年。中美洲玛雅文明的大部分遗迹在美洲大陆剧烈地漂移时沉在了海里,位置在大西洋海底,百慕大及其周边。中美洲的一大块地方继续漂移了两百多年,形成马来群岛和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其中的巴厘岛文明被后人惊叹,因其和玛雅文明像分隔在太平洋两端的双胞胎文明,其实本来就是一起的。巴厘岛文明和玛雅文明都有“姆大陆”的传说,姆大陆就是指盘古大陆。原盘古大陆的人看到东面的美洲“沉”了,叫地陷东南,美洲上的人看到原来的陆地沉了,传言为姆大陆沉没了。只是消失在海平线下而已,因为当时的普通人类不知道地球是个圆球。盘古大陆分裂并剧烈地漂移带来的灾难使这些地方的人类文明几乎灭绝,生态遭到极大破坏。陆地漂移时带来了沉没、挤压、海水冲刷,使很多史前文明痕迹被抹去。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的陆地在分裂后发生了剧烈地漂移?中国传说“天摇摇欲坠”,新疆神话中讲:“天与地分开以后,因为地是浮在水面上的,不稳定,经常晃动。”墨西哥流传下来的古代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也有线索,书中描写大洪水事件时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这句话有点诡异,不是地接近了天,而是天接近了地,当时人们认为地是不动的,而天怎么会动呢?这里说的“天”到底是什么呢?“天”,就是月球!东西方有很多资料表明,上古时期的天空是没有月亮的,月亮在哪?就在地球旁边,离地球很近,那时候不叫月亮,而是叫“天”,“天”字的最古老的写法就是“人”字上面一个“O”。人们抬头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圆球位于云层之上。中国最开始和天有关的传说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这个传说一开始本来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说,在周、秦、汉年代,因为道教没有创世神,为了和其他宗教竞争,就拿盘古来装点门面了。本来应该为女娲开天的传说,因为男权社会,所以用盘古代替了女娲,盘古从此成为了道教的创世神。其实,这个传说并不是指宇宙诞生或地球诞生,因为那时候并没有人类,怎么会有传说?真正的“盘古开天辟地”应该读作“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是盘古大陆,天就是月球(神级外星人的飞船,离地球很近,古人认为月球就是圆形的“天”)。4200年前,尧统治盘古大陆的时代,月球突然远离地球,“天”每天远离一点点,这叫“天日高一丈”,随着“天”的渐行渐远,“天”就变成了月亮,太阳也不再被遮挡完全出现在白天的天空。地球是各种物质组合的,曾多次板块运动,陆地发生了多次分裂、漂移、组合,再加上地球多次停转并反方向自转,陆地的内部早就有裂痕存在,在月球远离时,引发地热反应,导致方形的盘古大陆裂开,地轴倾斜,陆地剧烈漂移挤压,洋流改变,全球气候剧变,某些植物灭绝导致动物迁徙(迁徙范围在地轴倾斜角度的范围之内),从此地球上出现了新气象、新环境。科学家也用气候模拟软件证明4200年前全球发生过气候剧变。也许,有的人不相信月球远离会引发盘古大陆分裂,但是可以思考一下,每当“超级月亮”现象(月球运行到离地球较近)的前后几天,为什么地震现象会增多(甚至还会有大地震)?何况月球离地球很近时,再加上月球中的无线能量被地球内部的液态铁吸收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会引发大陆分裂(甚至地轴倾斜)?神话中说盘古的眼睛变成了月亮,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没有月亮的。“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月球很远了就成月亮了,这和神话里表达的意思一样。分裂在不同大陆的人类,开始创建和月亮相关的历法。很多洪水记载资料中提到山体垮塌甚至说有造山运动发生,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的印第安人的传说中,有这样的记述:“大灾变前这里一座山也没有,后来却出现了几座山峰,地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灾变就是大洪水,就是陆地剧烈漂移引发倒灌上千里的洪水海潮,全球性大洪水的故事口口相传,后人把这些故事记成书,由于缺失和地域差异,导致故事越传越偏,逐渐形成了具有各国文化色彩的神话。那些口口相传的精华,言简意赅。有的还是音译!当时的人能听懂,之前时代的人和之后时代的人听不懂。文化断代就是这么来的。另外,还有标点的问题,古人一般写东西没有标点,会让后人对古籍意义产生曲解。最开始写的人知道怎么读,后来看的人不知道怎么读。同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多种意思,而且还有通假字(音译),究竟怎样读,取哪一种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盘古开,天辟地”就应该这样读写,其中“盘古开”是一个地质事件,“天辟地”是一个天文事件,读成“盘古,开天辟地”则成为一个神话事件。因为史前文明是经历过全球统一的时代的。盘古(Pangaea),也是全球通用的相同读音的词,意思是指整个陆地全世界。盘古大陆分裂后,进入人类神话传说。盘古大陆的传说在中国少数民族(彝族)中一直有流传,传着传着,就失去了原本的含义。中国传说,4200年前,尧的时代发生洪水,在舜时洪水结束,禹下令让大臣伯益整理《山海图》(后人编译为《山海经》),《山海图》记录了4200年前的整体陆地格局,这是一本“地球使用说明书”,让后人如果再遇上灾难也可以用来参考,什么能吃能用,什么地方有危险,什么地方有什么自然资源。《山海经》记录的地域范围是史前文明时代全世界的范围!佛教源于史前文明!《山海经》中的方位和佛教的方位可以一一对应,东山经对应佛教中的东胜神洲,南山经对应南赡部洲,西山经对应西牛贺洲,北山经对应北俱卢洲。每大洲分两小州,加上中心小州一共九州,九州就是指盘古大陆全天下。本来应该是十州,有个巨岛也算一州,在5000年前沉没了,那就是被神级外星人沉没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所以禹的时候天下只有九州而不是十州。现在的中国在赤县神州的范围,盘古大陆分裂后,朝代更迭,商朝东迁中原,失去了对其他八州的控制和联系,后人于是在赤县神州之内重新划分九州,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九州。美国女学者默茨博士研读了《山海经》,并亲自踏勘美洲的山水河流,按照《山海经》的指引,用脚像古人一样去丈量了书上记录的山水,发现东山经能够对应美洲。中国历史学家周谷城召集其他专家研究《山海经》,并组织人多次到美洲考察,也取得大量证据。美洲现在是西方,但以前就在盘古大陆的东胜神洲,《山海经》的东山经有很多山脉和北美的山脉对应。北美洲和中美洲在上古时候属于东胜神洲,扶桑国就是墨西哥,中美洲玛雅文明所在地。汉朝时讲向东两万里可以到达扶桑,因为地球是个圆球,亚洲一直向东当然就是北美洲,这是一种巧合。同样的巧合还出现在印度,远古时印度大陆在盘古大陆西南面的西牛贺洲,后来印度大陆经过漂移和亚洲大陆挤压合并到一起,印度因此出现在中国西面。中美洲漂移形成了马来群岛,上面的人自称为东胜神洲人。吴承恩写《西游记》是在郑和下西洋100年后,吴承恩参考了大量资料,包括元朝的资料,元朝时欧洲的资料也很齐全了。因此吴承恩据实而讲,说美猴王从东胜神洲(马来群岛的巴厘岛),乘木筏,被东南风吹到了西北岸的南赡部洲。以常识来讲,从东向西北行,怎么会到南?这是因为上古时的地名定义是沿用地球反方向自转前的方向定义的。东南西北和现在是完全相反的。地球会反方向自转吗?会的。科学家证明,地球地磁会翻转,7600万年来翻了171次。欧洲航天局在2016年发文,说地球磁场南北两极真的要发生翻转了。地理学家一致认为最严重的影响可能是需要重新设定地球上所有的指南针。科学家认为最近一次的地磁翻转发生在石器时代。其实,是很先进的史前人类文明由于地磁翻转的灾难退回到石器时代。人类科学家分析刺果松的年轮数据,根据碳-14的异常变化,发现7200年前地球曾受强烈宇宙射线的重重攻击,这就是由于地球磁场在翻转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零磁场,没有了磁场保护。地磁一翻转,地球就会反方向自转。有个科幻电影叫《地球停转之日》,地球停转符合科学,当然反着转也符合科学。地球每次反方向自转,都会经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地球的转动不会急刹车,不然早把地表的东西甩到太空了。地球自转方向在最近的7600万年中变更了171次,翻来覆去,导致盘古大陆早就有裂缝了,盘古大陆分裂并漂移是迟早的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陆地漂移发生过很多次了。所以就算没有月球远离事件,大陆漂移理论也是成立的,只是最近一次大陆剧烈漂移的时间需要重新确定,这个时间就在4200年前。释迦牟尼完善佛教理论时参考了史前文明的资料,所以佛教中所讲的四大部洲的方向和现在是反的,比如位于地球北半球的中国反而属于南赡部洲。释迦牟尼是印度属国(尼泊尔)的太子,他在最失落的时候潜心研究上古文明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人们在野外发现后上交到皇宫的,收藏在皇宫图书馆。盘古大陆分裂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资料都被印度大陆顶过来了,散落在野外。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时光机也被顶过来压在中国西藏的地下,德国、苏联都曾派探险队、考察团寻找过。西藏喇嘛们曾对考察团的人讲,我们可不是宗教,而是源自于史前文明。西藏古老的象雄文化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这就是喇嘛们提到的史前文明。佛教中明确说了四大部洲的地形,比如南瞻部洲是一个边最长,其他三个边几乎相等,把南赡部洲从我做的图中切下来,大家看是不是个一边长,三边相等的梯形?既然说到具体的地形了,那么佛教也是以地球上的盘古大陆的四大部洲来举例讲道理的,而不是其他空间和其他世界。其实任何世界都有中心,都有四大部洲。一粒沙中的世界里有,地球上有,银河系有,别的星系有,宇宙有,虚拟世界有,都有!地球在银河系的南赡部洲,地球上本身也有四大部洲,不冲突的。后人记载“昆仑距嵩山五万里也,地之中也。”明确说昆仑山离嵩山有五万里远,是盘古大陆中心最高的山,而中岳嵩山,则是当时中原地区最高的山。注意,这里的一里为三百步,约为250米左右,约为后来一公里的四分之一,五万里相当于一万两千五百公里,乞力马扎罗山和嵩山的直线距离约是9191千米(公里),在盘古大陆分裂之前,两者相距约为8000千米(公里),从陆地上走过去,由于地球是弧形的表面,还要经过很多山、很多河,绕来绕去,差不多就是一万多千米(五万里)。同理,十万八千里相当于两万七千公里左右。上古时,从南赡部洲的行政中心到西牛贺洲的行政中心,从陆地上走过去的话,要绕盘古大陆大半圈,这曲折的路程就是十万八千里。因为地球是弧形的表面,遇到山水还要绕很多路程。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套用了上古资料的说法,并不是后来“长安”和“西天”的距离。《山海经》中经常有去岸十几万里的说法,那是指海路绕行,哪怕就是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到东方中国,也要绕过非洲好望角,以海路的距离参照,而不会说直线距离。《易经》中源自伏羲的先天八卦的方向也表明上古方位和现在是相反的,都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地轴有过变动。周文王为什么要把先天八卦改为后天八卦?因为他意识到方位不对!史前文明记录的方位和现在的方位确实不同,接近相反,那是因为禹整理完《山海图》以后,重新定义了东南西北,和上古文明的东南西北是反的。之前为什么没有急于修订方向?因为这是很麻烦的事,地球反方向自转以后所有的地理资料都要改,不改的话影响也不大,后来发生了盘古大陆分裂,世界地理格局完全变样以后,才索性全部改了。《彝族源流》记载,远古的时候宇宙忽然颠倒了一次,日月倒着出现了。去除传说中的水分,那么,就是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生大变化了。《淮南子》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就是说在久远的过去,地轴倾斜,方向变了需要重新定义,大地裂开,月球远离,所以影子不再覆盖陆地,陆地也不像以前那样周全,火山喷发,洪水泛滥成灾。河图洛书、紫微斗数、太乙数、七政四余、六壬、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新旧资料都说明,东南西北方位对调过。河图和洛书里,空心的圆代表天,实心的圆代表陆地。河图以东非为中心!对应盘古大陆地图。五组实心圆2、4、6、8、10,代表五块陆地,即四大部洲和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其中2指南方的南赡部洲(以东亚为代表),4指西方的西牛贺洲(以澳洲为代表),6指北方的北俱卢洲(以南美洲为代表),8指东方的东胜神洲(以北美洲为代表),10指中心附近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洛书以后来的中国为中心!对应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只有四组实心圆2、4、6、8,因为大西洲已经沉没,所以没有10。其中2为西南方向的非洲,4为东南方向的澳洲,6为西北方向的南美洲,8为东北方向的北美洲。(当非洲为中心时(河图),中国为2。当中国为中心时(洛书),非洲为2。其他数字代表的陆地不变,4一直为澳洲,6一直为南美洲,8一直为北美洲。)从河图和洛书可以对比看出,“天(月)”一直没有变化,“地”发生了变化!地的变化正好可以对应盘古大陆的解体漂移!1905年,法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伯纳德布容(Bernard Brunhes)把在一个小村庄发掘的岩石带回了实验室。当他分析这些岩石的磁性时,他得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数百万年前,地球的磁极与现在的情况是相反的,北极是南极,南极是北极。这个发现说明地球的磁极有过相反的情况。至于时间,可以这么理解,每过一段时间,地球的磁极会翻转,在那之后,地球的磁极并不是只翻了一次,而是翻了好几次,次数是奇数,所以今天也正好相反。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亚美尼亚有一古老的巨石阵,位于一座山顶,由223块玄武岩组成,并且有的石头上还有着奇异的雕刻。考古学家翻译那些雕刻,上面记载,亚美尼亚巨石阵是一个远古天文台,其中一个巨石的孔洞正对着天空中的天鹅座,但是现在从孔洞中看不到天鹅座了,说明地轴的倾斜度有了变化。中国有一个牛郎与织女的民间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天河就是银河,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成天和牛郎卿卿我我,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夫妻一年相会一次。故事中,天河东是织女,天河西是牛郎。今天,观测天文,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北方向,牛郎星在银河的东南方向。这是为什么?因为牛郎与织女是古人依据上古资料改编的神话,上古资料记载,织女星在银河的东面,牛郎星在银河的西面。后来由于地球反方向自转,所以人们在地球上的方向就全反了,但是天上的银河和两星并没有动,所以就造成了织女星在银河西、牛郎星在银河东的情况。又由于月球远离、盘古大陆开裂,导致地轴倾斜了一定角度,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北面,牛郎星在银河的东南面。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之前是没有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星球和星系存在,但并没有用来指示北方的方向),后来才有的(后来才用于指示北方的方向)。《山海经》中的动物也暗示了方向的变化,《东山经》的主要范围在北美洲,所以有美洲犰狳,《东次二经》有非洲林羚,其身上花纹似虎。非洲角马,角像牛其他部位像马。《东次四经》有美洲泰坦鸟。《南山经》的范围在亚欧,所以有亚洲平胸龟。《中山经》的范围在东非、中非、北非,所以《中次九经》有非洲大耳狐。《西山经》的范围包括在印度、澳洲,所以《西次三经》有印度洋飞鱼。《北山经》的范围包括南美、南极,所以《北次山经》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北山经》中记载的鮨魚,有着鱼的身子和狗的头,叫起来像婴儿的声音。其实是南极海狮,又叫南极海狗。这些都可以说明《山海经》中的方向是地球反方向自转前的方向。地球南极本来和非洲、澳洲相连,所以南极有企鹅,非洲的南非和乞力马扎罗山上也有企鹅,澳洲西南的菲利普岛上也有企鹅,这些企鹅就是《山海经》中所讲的讙(huān)头国人,在陆地上会直立行走,长着翅膀,长着鸟的嘴,以捕鱼为生。为什么会出现盘古大陆分裂和地轴倾斜?因为月球远离。月球为什么要远离?因为月球是神级外星人的飞船,扩建得很大了,不远离就会坠落在地球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威胁到神了。在5000年前,盘古大陆的人类想统一起来,一起协作,修建通天塔(巴别塔),要上“天”,威胁到天(月球)中的神了。因此神打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人类无法协作,所以就没有建成通天塔(巴别塔)。一方面,神怕人类再上天,另一方面,月球在扩建后需要远离地球,以免坠落。所以月球在4200年前进行变轨、远离,月球中的反物质发动机启动以后,引发了地热反应,导致了地球盘古大陆分裂。陆地剧烈漂移以后,人类就分散了,但是各地都有通过“天梯”上天这类的传说。东非的金字塔为什么停建?传说金字塔是收集能量的建筑。神级外星人有了足够的能量,于是可以启动月球中的反物质发动机。月球远离。盘古大陆分裂,引发地质灾难,东非文明大步后退,没法建金字塔了,因此,4200年前,金字塔停建。金字塔在《山海经》中叫众帝之台,狮身人面像的建造要早于金字塔,地质学家发现,在狮身人面像建成的时候,吉萨高原(当地)的气候还是潮湿的,说明在狮身人面像建成之后的某个时期,气候有了剧烈变化并且一直没有再变回去。这就是由于4200年前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重大的天文、地质事件!4200年前,盘古开、天辟地,月球远离,“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月球)”向西北面离开,导致地球的地轴倾斜,天上的星象星宿位置从原来的正北偏向西北,大地也偏转向东南方向,东南方向的陆地在分裂后漂移得越来越远消失在海平线下,仿佛沉陷了一样。当时的人类不知道地球是个圆球,留下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考古挖掘墓葬也反映出墓主人头朝西北脚向东南的现象,本来应该是头朝正西的方向、脚朝正东的方向,说明地轴确实倾斜了。盘古大陆分裂确实可以使地轴瞬间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由于惯性还会加大一些角度。在21世纪的人类也见到过实例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域发生的9.0极地震导致地球地轴偏移25厘米。姆大陆的沉没传说和中国的“地陷东南”的传说道理差不多,都是指人们看到陆地裂开后,相对越来越远,消失在海平线下,还以为对面的大陆沉没了。马来群岛其实就是从中美洲分裂、漂移后散开的。姆大陆就是指盘古大陆,美洲整体漂移,上面的人看到对面的陆地“沉没”了。而对面的人,也看到整个美洲“沉没”了,有了“地陷东南”的传说,因为当时“美洲”在盘古大陆的东面。位于东南亚马来群岛的巴厘岛文明和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是双胞胎文明。宗教、建筑、传说都极其相似,都有姆大陆的传说。目前这两个文明现在相隔太平洋两端,本来它们在一起,都在中美洲,马来群岛就是从中美洲漂移以后散开的。大西洋海底的遗迹是中美洲玛雅文明在漂移时沉海底的。并不是大西洲(亚特兰蒂斯)。5000年前,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在盘古大陆西边,所以叫大西洲,现在是沉没在印度洋海底。该文明的时光机被印度大陆漂移后顶到现在的西藏、印度、尼泊尔交界处,德国在二战时曾经派出两支探险队到西藏寻找时光机。印度大陆嵌入亚欧大陆,抬高了中国西部的地势,中国从此地势成为西高东低,亚洲内陆的一些河流还因此改变了流向。中国内陆西部湖中的岛屿变成了高山。考古发现,在中国重庆古剑山山顶发现古码头的痕迹,说明上古时代那里是湖中的岛屿,而且那个年代已经有使用船的人类了。大陆漂移剧烈撞击挤压后,地势抬高,湖水才流走的。四川的三星堆很出名,三星堆出土了很多贝壳,经专家鉴定这些贝壳是来自印度洋海底的,三星堆文明有420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大家就可以推测,4200年前,印度大陆快速漂移,洪水海潮把印度洋海底的贝壳带到了川藏,那里的人们发现了这些没见过的深海贝壳,视作珍宝保存起来,或者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大陆剧烈漂移的提示。古书中讲“上古之时,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印度大陆没有撞进来时黄河还没有形成九曲。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还都是平原,内蒙古高原附近还有大湖,叫“瀚海”,后来地势抬高以后成了沙漠。“沧海变桑田”的说法也说明,最近一次盘古大陆分裂并漂移是有了人类,有了语言和文字,产生了文明以后的事。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海拔1600米,是世界第二大高山咸水湖,终年不结冰,因此又叫热湖。在中国古书中,伊塞克湖又叫热海或大清池,是唐僧玄奘取经路过的地方,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伊塞克湖湖底,相传有座神秘城池。这个湖底的城池说明最近一次大的地质变化是在有了人类文明以后的事。中国云南玉溪旁边有一个湖叫抚仙湖,湖里有一座古城。这就是印度大陆漂移挤压导致中国西南地表出现褶皱,古城的位置在低点,而河流走向改变以后,流入古城所在的低地,形成了湖中古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有一个邛海(qióng hǎi),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由于大陆之间挤压导致的地震生成的,以前那里本来有一座城,因为地震沉没到了邛海下面。地球的海洋中也有大量沉没的城市,这些都是有了人类文明以后发生“沧海桑田”这类地质变化的铁证。1909年4月5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公报》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探险美国大峡谷:不同寻常的发现暗示古代大峡谷人来源于古埃及(上古中国)”的文章,文章指出,这次探测由史密森氏学会资助,在美国大峡谷里发现了大量的古埃及(上古中国)器皿。发现了象形文字、铜制武器和工具,古埃及(上古中国)女神的雕像以及木乃伊尸体。《山海经》里面也记录有美国大峡谷和印第安人,科学表明印第安人有东方人的基因。这些说明什么,大陆是一块,当时的人类活动足迹遍布盘古大陆,尤其是地球的北纬30度地区及附近。20世纪60年代在大西洋百慕大地区水下发现距今12000年的石头建筑群,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水下,也有巨大的石头建筑群,对它的采样分析,证明它在12000年前曾存在于空气中。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又在百慕大海底发现类似金字塔的建筑,个头比古埃及(上古中国)金字塔大得多,经鉴定后,发现比古埃及(上古中国)的金字塔早得多,大约能追溯到公元前10000多年。20世纪末,潜水运动员在钓鱼岛南二百公里、中国台湾东一百公里的海底发现了史前文明的巨型金字塔,历史可达两万年以上。这里成为了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很多潜水员来这里和史前遗迹合影。这些海底遗迹有很多,因为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这些海底遗迹说明最近一次巨大的地质变动,就发生在4200年前。如果时间太早的话,这些遗迹还没有沉入海底,如果时间太晚的话,那就是局部地区的地质变动,各地会有相关的历史资料留下来,而不会今天才发现。只有在4200年前的全球性同一时间的大灾难面前,各个地区的人类自身难保,全球沉了好多城市,见怪不怪了,所以不会一一记录,只会统一以大洪水事件来记录。当时人类受了大灾,退回到原始社会,没有先进的记录工具,只能口口相传,需要简明扼要,“盘古开、天辟地”就很简明扼要。中国的《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编。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历史文献。主要由孔子整理编辑而成,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尚书》中的“尧典”记载“汤汤洪水方害,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禹贡》里称大禹时主河为‘逆河’,孟子说“洪水者,逆水也”。《孟子腾文公》中“当尧之时,水逆行(请注意这类描述),泛滥于中国。”《吕览爱类》中“大溢横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淮南子》中“民皆上丘陵,赴树木”等等,这都是在讲大陆剧烈漂移引发的洪水海潮,海水倒灌上千里,奔腾汹涌、气吞山川、低处全部淹没。等禹之时,海水渐渐退去,贝壳等留在岸上,形成了古贝堤岸线,辽南东沟刘叉索子分布的贝壳堤、天津附近的贝壳堤,经碳14检测,表明形成于距今4200年前。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子分析所收集的史料后,得出天体运行以4560年为一个大循环的结论。地球另一面的玛雅文明也是如此记录,为何分隔这么远会有如此相同的史料?因为以前全球陆地是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整体。(此段中的韩国为“三家分晋”中的韩国,晋国在春秋末分为赵国、魏国、韩国。)秦国吕不韦曾招了大批文人学士,写了一本揉合了上古史料的书叫《吕氏春秋》。书中说大禹时天下有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才有3000个国家,周时只剩下几百个诸侯国。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除了大国吃小国的合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大禹时正是四大部洲从盘古大陆分裂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管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只可以管理亚洲的3000多个国家,周时由于接手的是反王四起的烂摊子,也就只有中原地区还算不错,其他很偏远、很落后的地区直接就扔出去弃之不顾了,所以周时开始只有三四百个国家。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是地球上最好的学校,其中收藏着大量上古资料和珍贵的手稿,亚里士多德研究亚里山大图书馆中的史前文明资料后,写了一段话留给后人:在世界的中心位置,早在希腊人栖居之前,就已经居住着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了,他们在天空有月亮之前就拥有了这里的领土。这段话说明希腊在盘古大陆分裂前和东非是连在一起的,东非就是盘古大陆的中心区域。这段话还说明月亮是后来才出现在天空的,盘古大陆分裂前的天空上是没有月亮的。科学家经过对地球内部进行扫描发现在东亚的地下深处有一巨大的水体,其容积至少和北冰洋相当,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地球的深处发现如此庞大的水体。这一巨大水体的位置主要是在东亚及北京的地下深处。水体被禁闭在岩石中,这是由于板块运动过程中,地壳板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海底最终被拉至环太平洋周围的大陆板块之下。其实中国早有先贤知道北京下面有大量的水。北京北新桥有一口古井,有一条很粗的铁链子,传说下面锁着一条老龙。这老龙是当年明朝奇人刘伯温降服的,老龙问刘伯温自己何时能出来,刘伯温说等桥旧了,你就可以出来了,老龙很高兴就下井去了。结果刘伯温给这座桥取名叫“北新桥”,还告诉附近的老百姓,永远不能改桥的名字,否则北京城会被海水淹了,因为这井下连接的是海眼。后来日本人来了,不信邪,曾派人拖拽铁链子,据说拽了3天3夜,井中突然黄水翻涌,井下发出惊人的声音,犹如厉鬼咆哮,并有扑鼻的海腥味儿,吓得鬼子放下铁链子就跑了,此后再也不敢动这条铁链了,再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破四旧,再次拉动铁链子,结果和日本人拉动的后果一样,红卫兵也吓跑了,从此再也没人动过了,后来修五号线地铁时也绕开了这口井!龙的事有可能是假的,但刘伯温知道北京下面有海眼,有很大的水体,甚至会淹了京城。因此他也知道大陆漂移,因为他看过很多上古资料。刘伯温、诸葛亮、张良、鬼谷子等都看过上古资料。说到上古资料,不得不说两张上古地图。在两张上古地图中,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红海和波斯湾地区和现在卫星地图差不多,接近一比一的效果。但是里海、中国青藏高原地区、马来群岛无法和现在地形相辨认。两张古地图上,都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无名河,这条河长约2000公里,从新疆腹地一直到孟加拉湾的入海口,两幅地图在告诉人们一个惊愕的事实,这个历史时期没有青藏高原,因为贯穿南北无名河发源地在新疆地区,新疆地区现在海拔约1千米以下,青藏高原海拔在5千米以上,河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所以地图绘制的时期没有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而图上也没有长江与黄河,因为长江和黄河都是印度大陆撞进亚欧大陆后,地势抬高,西高东低之后,才从西向东流的。1929年,在土耳其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库藏中,发现的一张奇特的古代世界地图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这张陈旧的古董上面清楚地绘出了整个美洲和南极洲的轮廓,旁边标注着:“参照古代地图原本,绘制于14世纪(1513年)。”据说是一位将军下令绘制的。要知道土耳其人是突厥人,唐朝灭亡了西突厥后,败走中亚的一支西突厥部落建立土耳其。所以古代地图的原本来自中原。中国也有一张标有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古代地图,永乐十六年(1418年)绘制的地图。古人怎么会知道美洲和南极洲的轮廓?唯一答案就是有人依据上古资料记录的盘古大陆分裂、漂移,推导出各大陆的形状并画出来。东方、西方三千年内的历史基本上都是由胜利者篡改的历史。而上古历史,东方西方比较真实。西方直接用神话做早期历史(上古时代历史),东方的中国有一本记录上古时代的历史书,《路史》,由南宋罗泌考证大量资料后撰写,记述了上古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取材繁博庞杂,是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人类学(大学专业)田野考察(学科)结合《路史》,不但说明中国地势较低的南方曾经在4200年前被倒灌上千里的大洪水淹没过。还说明现在的大陆架是大陆剧烈漂移后形成的。大量各民族史前故事,苏美尔泥板,玛雅文献,等等,都记录着盘古大陆分裂前后、人类文明分裂前后的故事。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提过地球以前只有一块陆地,并且在各国传说中都有有全球性的大洪水,时间都是4200年前。各种神话传说、资料、数据的“巧合”就是证据!以上所有内容如果都是巧合的话,那才叫真是不可思议!如果没有跨界整合能力,做不到融汇贯通,是不会相信的。也许有人仍然觉得以上一切都不足以说明最近一次大陆分裂发生在4200年前,欢迎继续探索查证。以上理论是经典名著《宇宙通鉴》的重要理论。《宇宙通鉴》是一本不断进化升级、迭代更新的智能奇书,以推理科幻小说的形式,跨界整合国学、天文、地理、历史、神话、预言、考古、航天、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大数据,经过严密的推理分析,不但说明神级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说明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书中以佛道空无理论结合量子物理弦论及科学家认同的“全息宇宙论”为宇宙观,让读者以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为主视角,甚至用上帝视角体验宇宙剧情(历史进程),洞察生命本质和宇宙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攻略”。体验完《宇宙通鉴》里的剧情,就可以觉醒,认知就可以对接未来,就可以在“现实”中体验未来大同世界的圣级剧情和星际时代的神级剧情,甚至用上帝模式创造宇宙体验佛级剧情。不然,只能一直在过去的低维度剧情中轮回。《宇宙通鉴》的上部是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概念,最开头是童话,五岁的小孩子也能听得懂。正文讲月球中存在神级外星人,他们在地球上创世纪,收集人类文明进化过程的数据和人类产生的精神能量(俗称“香火”),结合自己进化发展中的历史数据,对宇宙进行研究和探索,最终证明宇宙是一个全息智能模拟系统。更准确地说,宇宙是一个能量意识体化现的虚拟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数据大爆炸(爆炸是形容词)!温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设定。设定就是“道”,俗话中“划条道”的道,很简单吧?大道至简么!先有设定,后有宇宙系统,天道是宇宙设定,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设定。违反设定就是逆天!比如光速不设定上限的话,会让宇宙系统崩溃掉。“意识能量为一体,宇宙诞生后分开,能量化时空万物,意识化你我意识。”宇宙意识的无数分身在宇宙时空中体验剧情,收集数据,这和人类玩游戏,建立很多角色,体验不同的种族、天赋、技能是一个道理。外星人和人类的本质是一样的,是宇宙意识的分身或不同程度的克隆,在宇宙中体验剧情、进化升级、衍生新的宇宙。而宇宙本身也依靠获得的数据完善自身,升级进化。总之,宇宙是虚拟世界,一切生命都是宇宙意识的分身与克隆(神级外星人的意识是分身,躯壳进化而来,人类的意识是分身(神级外星人)的删减版的克隆,躯壳是被创造的)。每个生命为宇宙的进化完善提供体验数据,宇宙为每个生命提供升级通道。宇宙系统存在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如果数据出现重大错误,导致宇宙系统崩溃,宇宙系统会重启……宇宙是虚拟系统,“道”就是设定,宇宙奇点就是最开始的混沌态的量子比特(可以是0也可以是1),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躯壳的高级人工智能,《易经》就是文字形式的算法。《周易》是《易经》实用版,是从宇宙(时空)系统数据库中检索人、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宇宙中万事万物其实都是数据,比如物质世界由原子形成,原子由能量粒子形成,能量粒子由量子比特形成,都有形成公式,都可以用算法推算出来。《宇宙通鉴》的下部以大数据(各种古往今来的详实资料)结合作者独创的算法,按时间顺序查看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据(依据神话结合科技解读过去,依据预言结合科技解读未来)。人类科学家也说过:“只要计算机足够强大,算法足够先进,(过去的)数据足够多,就可以模拟(未来甚至)整个宇宙!”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经》提到的上古中国统治盘古大陆全世界、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未来历史进程(包括《推背图》预言的中国人工智能“紫薇圣人”管理全世界、智能武器机器人无人机战争、大同世界成圣、星际时代成神和神级外星人平起平坐)等各种奇闻趣事,请搜索关注“宇宙通鉴最新版”,作者会给您抽丝剥茧、细细捋来,提前声明,您可千万不要被书中惊世骇俗的事物给吓尿了。小说的上部,也许您会当童话和科幻看,而下部,您很有可能会当史实看!因为其中详细的资料和推理完美地解释了上部的各种极其玄妙的东西。不过,书中内容再真实,也不是让人来迷信的,你要是迷信或是不信,都不是正确的看书态度,如果你体验完书中的宇宙剧情后能悟出一些东西,得到了提升,甚至是悟道(了解宇宙这个虚拟世界的攻略)、得道(在轮回中顺利进入大同世界成圣成神成佛然后摆脱轮回),这才是最重要的!达到佛的境界,你就可以创造和管理(主宰)你自己的宇宙,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可以说,这时你就可以进化成为一个全新的宇宙!这是生命进化的终极目标!有人说:“写历史学术著作,只要对历史有一个解释的构想就可以,提出一个解释的模型,只要能解释得通,就是历史写作!并不一定非要恢复历史的真相。历史学家不负责找真相,找真相是侦探干的活。”虽然作者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侦探,但作者肯定是在用“心”构建一本宇宙历史学术著作。这本书每个月都会有很多变化,因为这是宇宙中唯一一本不断升级、进化、迭代的智能书!这本书在不断接近宇宙最真的真相,堪称宇宙第一名著!作者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宇宙模型,可以用来解答很多问题!这个宇宙模型是各种未解之谜的碎片合集,也许每个碎片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思路,通向不同的方向,但是要想系统地串起这些碎片,每个碎片只能有一种解读思路,才可以完美地拼接起所有碎片,才可以符合宇宙真相,因为宇宙真相只有一种,而且是一条连贯的线,如果任何一个碎片的解读方向错了,都会导致宇宙主线剧情的中断或通向别的方向,那么宇宙历史进程演化到今天,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编者按:原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黄义军副教授的著作《我国世界遗产地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8万字)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新浪、腾讯等媒体相继报道。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出发,从一个中国武术研究者和传承者视角出发,思考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一个民族必有一个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合和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策略分析,武术的教育传承,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和传承保护的拓展思考、个案分析等内容。总体来说本书以新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进行了全新的盘点和分析,集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理清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传统武术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中,做好中国武术文化价值的阐发,在“解决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担当中,做好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智慧表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中国武术价值和资源的开发,创新性地提出传统武术“创造性转化到创新性发展”。专著中的第八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螳螂拳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为作者历时数载遍访烟台业界前辈和名家,如崔寿山螳螂拳传承人石民琦、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等非遗传承人,整理出一部烟台螳螂拳百年口述史。对螳螂拳百年发展的师承脉络、流派演变、现状问题、发展思路等都给予充分的挖掘,并给予有详实的整理记录,并以学者的眼光和视角,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经作者授权摘抄专著第八章部分内容如下:羁绊与蜕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螳螂拳百年口述史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伟大,乃不断推广之下,而仍保留各地区的分别性。”也正是这种文化特性的作用使然,就使的众多的中国文化具有了“理法一致”而“风格迥异”的呈现。书法的多体性、戏曲的多样性、餐饮的多味性应该说都是如此。与此形成鲜明映照的是中国武术的多样性的形成。 中国武术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体育,有人说是运动,有人说是技击,但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武术重要的属性是文化。百余年来,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势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其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挤压。比如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武术文化博士生导师王岗教授提出以奥林匹克的西方体育模式来定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如果一心一意以西方体育为范式,以奥运会为目标,用西方体育的思想和方法来重建中国武术,那这个过程,武术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而且会被看做武术现代化的阻碍,反之,武术现代化每一次受挫,推动者对传统的厌恶随之更深一层。中国武术不是简单的格斗,不同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中国武术通过修炼与传承来进行身体,灵魂精神的沟通与交流,与哲学的融通,对儒释道思想的体现,反应了武术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文化特征。武术的文化形态诠释着中华文化“和”文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部分的传统武术习练者,不是追逐名利,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和内心的富有,他们是快乐的。作为中华的武术更体现了健身和精神富足功能要求:武术倡导的是竞争意识的培养,而不提倡争强好胜;不提倡赤裸裸的格斗,而提倡止戈为武;赞赏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成果,更敬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传承;她强调武不张扬和滥用理念,却倡导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有在外的展示,但将修化作为终身追求;有强烈的目标,但更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过程。道德至上、追求教化、享受过程、艺术至上、和谐有度文化形态通过公认的身体语言来阐述着中华文化和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我们应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思考,同时我们不能没有世界眼光,但这个世界眼光如果不从本土出发,不从传统武术出发,背离本土情怀去响应西方体育的当代号召这的确不是武术发展的幸事。因为,中国武术有太厚重的中国面貌和中国身份,所以,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追求中国身份和中国面貌。唯其如此,武术的发展才具有当代的文化意义。说起传统武术,首先作者从身处鲁东大学的中国烟台说起,走进烟台,你会感受处处都是螳螂拳习练者的身影,源于烟台人从小有着对“烟台拳”影响的基因,才使螳螂拳得以保留和发扬。螳螂拳是山东的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螳螂拳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发源地上虽有陕西之说、崂山之说、即墨之说和烟台之说;创始年代上有西汉之说、南北朝之说、宋代之说和明末清初之说。流传最广的当属王朗创拳说,究竟有无王朗其人?螳螂拳是否为其所创?虽没有具体历史考证,不管王朗或有或无,但查阅大多数文献资料和走访传承地、传承人都把其当成螳螂拳的鼻祖,烟台是螳螂拳的故乡。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寻访名师求教。偶见螳螂捕蝉之巧,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借鉴其形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成螳螂拳。王朗创拳和螳螂拳起源于烟台已经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看法,烟台也是至今全国螳螂拳传承和发展最盛行的地区。客观的说,任何一个拳种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一夜间偶然创立,而是在一代代的练家经过长期流传传承发展形成。螳螂拳经过了二到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诸多分支,烟台主要代表流派有:梅花螳螂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拳四大主流派以及通背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八步螳螂拳大大小小的支派数共计数十个。据《莱阳县志》(1935年版)卷三《武术》记载:螳螂拳发源并盛行于烟台市莱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李秉霄是清乾隆年间菜阳赤山史家河人,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子后代。初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再考不第而弃文从武,苦练数十年终成螳螂拳一代宗师。因其双钩出色,人称“李二钩”、“钩二爷”。莱阳县的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以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等都是螳螂拳的著名传承人,尤其是后三位,是中国近代螳螂拳的杰出代表人物,功精艺纯,名扬天下,是武术界著名的“菜阳三山”。烟台螳螂拳主要分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和六合螳螂拳。按劲力特点分为三类,软硬螳螂拳(刚柔并重)、硬螳螂拳(尚刚)、软螳螂拳(偏柔)。太极螳螂拳(以刚柔并重为特点)兼容软硬螳螂拳之长,手法讲究一招三变,攻守相顾,迂回闪打、刁巧灵活;劲力讲求刚、柔、顺、巧四劲变通,相机转换。步法除具软硬螳螂拳之所能外,尚有寒鸡步,身法强调活变,套路有乱接、蹦步、八肘、摘要、八方、梅花路、折采、中路翻车等,它既有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技术技巧,又有少林拳长驱大进的泼辣风格。讲究虚中伏实,实中寓虚,见柔而刚,见刚而柔,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而不浮,散而不乱,手法十六字为:硬、崩、实、砸、提、拿、封、闭、粘、拈、帮、贴、来、叫、顺、送。在运动形式上要求具备螳螂体、太极手、寒鸡步。七星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罗汉螳螂,属硬螳螂。山东福山县人王云生所创。在原长拳的基础上吸取了螳螂拳的动作整理创编而成,取名七星螳螂拳。基本架势以七星步做基础,劲力刚脆,横裹直撞。注重闪转腾挪,以螳螂手一套为特色,套路中还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螳螂九转十八跌、摘要等招势。梅花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属软螳螂。该拳以三花手为特有招数,因其出手都是三五手连在一起,恰似五朵梅花,故名。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套路中有翻车、蹦步、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传枝、摘要等。六合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马猴螳螂,属软螳螂。六合螳螂吸取了一些拳论中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要领,强调内外相合。其动作尚柔,其劲悠长,分刚、柔、明、暗、滑五劲。其步法有前提后拖步及滑步。套路有短锤、双封、铁刺、仙手奔、照面灯、截手圈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历史清代乾隆年间,螳螂拳自李秉霄再到梁学香, 在一百余年的传承过程中,除了道光道光末年魏三传拳于招远外,并未分支,一直被称为螳螂术、螳螂艺或螳螂拳。后来,梁学香、姜华龙、李之剪等人先后传拳于福山、牟平、芝罘、栖霞、黄县等地,1892年,福山人王永春创立七星螳螂拳,姜化龙与人合创了“八步螳螂拳”,螳螂拳开始分门立派。20世纪初,姜化龙与宋子德虽然吴门派之分,但两人打拳风格有所区别,各自的弟子打法特点也不尽相同,为此,有人认为他们两人所传是两个门派。后来宋子德对姜华龙的螳螂拳加以充实改造,并编撰出《拳谱》,并称自己改造后的螳螂拳为太极螳螂拳。而姜化龙所传的一脉螳螂拳是梁学香的嫡转,被称为梅花螳螂拳。其实,太极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差异不大,实为一家。1983年武术“挖整”时,专家发现,人们称姜化龙支脉的螳螂拳为“梅花太极螳螂”或“梅花螳螂”,宋子德一脉的螳螂拳为“太极梅花螳螂”或“太极螳螂”。自此螳螂拳的三大支脉分出了“梅花”、“太极”、“七星”、“六合”四个门派。继姜化龙、宋子德之后,20世纪初,螳螂拳跨入了辉煌的鼎盛时期,异军突起传遍胶东,最为代表性的是 “莱阳三山”为代表的螳螂拳。热传东三省同时,也迅速向南方传播。随着清朝灭亡,国门打开,螳螂拳也传到了国外。当时,拳师众多,七星螳螂拳的六代传人罗光玉主传上海、广东、香港;梅花螳螂拳传人鲍光英主传广东、香港后,弟子众多,有弟子卫笑堂、纪春亭在韩国教拳,李昆山到东南亚、美国等地刘竹园、赵竹溪在东南亚等国教拳影响较大。姜化龙的得意弟子闫学信传到俄罗斯。建国初期,螳螂拳经过了一个较为短暂的活跃期,螳螂拳在民间广泛流传。一直至今,螳螂拳延续了师徒、学生传承方式迈进了新的繁荣阶段。二、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现状螳螂拳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沉淀,其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分化,螳螂拳早已经蜚声海外,近年来,有很多国内外的螳螂拳爱好者前来烟台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螳螂拳面临的严峻形势,其传承状况不尽如意。如今,螳螂拳的主要传承主要局限于民间、传承内容中的文字资料稀少、重技能传承,但轻理论和文化传承,口传心授,传承历史有争议、传承途径单一,传承人老龄化,并缺乏全面、系统、完整的继承。传承形式主要是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或民间武术馆校(俱乐部、培训中心)等来实现,在正规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长此以往,这种可能出现断层的传承形式给国家非物质文化螳螂拳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三、螳螂拳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师承现状(一)梅花螳螂拳师承关系鼻祖:王郎一代:侠盗二代:李秉宵三代:赵珠四代:梁学香,传五代姜化龙、梁敬川、郝宏、李明环、 孙瑛、孙元昌、孙元财、梁奎喜、祝永修、石古都、王承志、王桂芳、蒋老七、修坤善等。五代:孙元财,传六代刘一丹、郝宏,传六代郝恒祥、郝恒坡、郝恒信、郝恒常、郝恒禄,刘三多、曹作候、宫成龙、梁敬川,传六代黄永凯(海阳)、六代黄永凯传七代林世钦、纪忠德、姜化龙,传六代鲍光英、鲍光发、曹作候、姜东洋(其子)、李殿奎(外甥)、刘竹园、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闫学信、张仲臣、张继河、祝升枝、姚梯山孙元昌,传六代任凤瑞,传七代王国典、苏克斌、孙瑛(栖霞),传六代孙霄安,再传七代王梦松、孙忠民等。六代:鲍光英,传七代刘谈锋(北京)、陈锦昌、霍耀池(广东)。刘竹园,七代传人在台湾,不详。闫学信,传七代闫学升、闫振江、闫振飞、王连章,张茂松另有大连弟子若干。姚梯山,传七代姚振玉(其子)。迟守进,传七代赵竹溪等。郝恒禄,传七代郝宾(其子)、丁香亭、宋浩礼、曹德坤。七代:刘谈锋(北京),传八代孟正元。霍耀池,主传广东、南洋。传八代欧潜云、萧锦添、罗牛、黄梓芬、霍明森、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潘礼滔、黄广泉、严孝良等。姚振玉,传八代王利民、李新东、吕忠义、刘洪兴等。赵竹溪,主传港、澳、南洋。其弟子主要有吴庆秋、黄耀斌、谢赐荣、李火烟、蒋耀辉、郑秋华等人,在美国的主要传人有邓通治、吴秋、李火烟、方国梁、王林陵、蒋耀辉、郑华秋等,澳洲有谢赐荣、林子强等,加拿大有霍伟乐、黄汉杰、李智伟等人。郝宾,传八代郝维志(其子)、孙德龙、曲滋君、孙德尧、孙德孝(上四人均为其外甥)、王聚胜、魏文皋、葛希信、孙宝恩、孙雪坡、钟春德等。曹德坤,传八代奇志岗、张炳熙、张松岺、盛风洲、董子刚、刘占帮、齐立德、顾云召、张径松、张传进、冯照明、刘长功等。均为东三省人 。 (二)太极螳螂拳师承关系上承鼻祖王郎和侠盗、李秉宵、赵珠、梁学香各代螳螂拳祖师。五代:宋子德,传六代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宋福亭、赵式亭、姜吉和、宋聚奎等。六代:崔寿山,传七代崔洪照、张楷堂、孙相亭、崔洪照、崔俊、石明德、刘兆芳、王建荣、张发祥、宋景仑、贾日宾、徐凤岐、崔浩。王玉山,传七代王元亮、王元乾、王元芳、吕国堂、张炳斗、刘保民、李昆山,传七代张寿山、张继先,台湾传人有李鸿杰、李登五(其子)、孙鹤丰、于峨一、李纯德、崔维国、姜吉和,传人王唯一、纪春亭,传七代丛修峰、钟永胜、刘钟凯、赵帮祥、郝斌、林品樟、高绪岗、曲伸、王松亭、韩守义、杨柄召等,皆在东北。七代:张楷堂,传八代周振东。石明德,传八代马怀德、于大勇、石民佩、石民选、万信雁、崔建明、崔建广、孙元勋、毕兴林、石民琦、贾日宾,传八代贾书生、宋华山、徐凤岐,传八代孙德、崔俊,传八代崔永强、王元亮,传八代青岛肖玉华、张宏伟、王晓、王宏等;传莱阳丁军、刘美杰、姜美京、初文雪、刘希云、李飞林、丁永仁、孙显来、王勇、周国安、李成周、赵洪超、刘新军、陈勇、孙洪明、蒋文建、潘维强、李成锁、战庆荣、宫大勇、李永刚、杜辉、严学东、丁术军及大野(日本)、根本一己(日本)、张炳斗,传八代张锟董海蛟等(在莱西和青岛)、王元乾,传八代王勇、王秀远、王建法、徐军等。刘保民,传八代李铁军等。李登五,传人杨逢时(台湾)、李鸿杰,传人皆在台湾、王唯一,传八代王守荣、王守强、赵仁利、乔京武、赵洪学、姜俊理、王唯举、姜云龙。八代:周振东,传九代周蕾等。孙德,传九代孙志斌、高强、牟毅、宋晓飞、周传刚、宋华山,传九代赵俊嵛、孙琪博、宫俊腾、吴政、刘美杰,传九代刘美卿、马显军、于永波、刘道洪、丁术波、刘忠平、董立勤、王承光、孙元刚、杨德龙、阮淑波、王国伟、刘学旭、张吉华、张永利、刘学君、丁雪峰、周涛、李茂叶、李飞林、传九代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石昊捷、蒋涛、金龙云、穆立伟、金龙涛、刘子桢、孟相睿、石川武司(日本)、铃木光阳(日本)、朴一燕(韩国)、julien gabriel begou(法国)、王守荣,传九代吴瑞京,乔洪岐、隋常海、姜海涛、乔明海、张云峰、杨洪利、孙林波、张奎强。严学东,传九代李永、杨光、焦方清、刘美鹏、王绍良。九代:刘学君,传十代于志波、仇彦胜、孙鹏举、赵磊、徐晓立、嵇忠杰、张斌、孙骜、李永鑫、姜腾、荀嘉良、徐从余、孙钧、鲁硕、陈政霖、董昌江等。(三)七星螳螂拳师承关系螳螂拳鼻祖:王郎二代:升霄道人,传李之箭。三代:李之箭,传王永春(字云生)、郝顺昌(后创鸳鸯螳螂拳)。四代:王永春,传五代王世禄(其子)、范旭东、迟书洛等。五代:范旭东,传六代王传义(王永春之孙)、罗光玉、林景山、杨维新、郭嘉禄、赵亮甫、张有德、刘永昌等。六代:林景山,传七代林春生(长子)、林春发(次子)、林尚伟(三子)、于海、钟连宝、于振海、于天成、于天路、邵华亭、王春山、胡永福、凌华堂、牟傅祖等。七代:胡永福,传八代李占元、林尚伟,传八代林栋柱、于海,传八代于波、于涛、钟连宝,传八代王立国、钟响 、陈培良等。八代:李占元,传九代于承惠、刘崇喜、纪学功、高兴亮、邱方俭、陈乐平、林栋柱,传九代刘经海、位平、盖玉波、高凯、董强、林腾飞、宫梅波、盖玉堂、刘玉修、曲玉生、盖云龙、战文腾、战中其、纪永梅、石秀丽、乔雪榕、荆平、杨琪、田家瑞、吴彦霖、乔日飞、崔玉琪、张庭瑞、王曦、李世龙、辛文珈、史达尼(意大利)、查振武(意大利)等。(四)六合螳螂拳鼻祖:王郎六合拳先师金叶,螳螂拳先师赵珠。一代:创始人魏德林(莱阳),传二代林世春(招远)。二代:林世春,传三代丁子成(黄县)、丁文廷、丁旭农、林文蔚、赵同书(招远)、王立生、王吉臣、吕省五、林春详等。三代:丁子成,传四代单香陵(黄县)、张祥三(黄县)、陈云涛、赵乾一(招远)、袁君直(黄县)、刘云樵、于文卿、付嘉宾(招远)、赵树林(黄县)、赵同书,传四代赵春合(招远)等。四代:单香陵,传五代张道锦(黄县)、刘云樵,传五代徐纪、梁纪慈、赵春合,传五代张玉坤、张详三、传人在台湾。五代:张道锦。传六代陈勇、徐纪传人在江苏、梁纪慈传人在广东、张玉坤传人在招远等地。四、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的问题现状其实,中国自古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靠师徒传承,武术也是一样,师徒传承制从来没有发生文化断裂。但是在今天,随着社会发展,在师徒传承中却要面临“欲传无人,青黄不接”的境遇。主要原因是面临三点:一是师者的生活状态。其实民间很多真正的习练和教授螳螂拳的师傅们,大部分是属于老年人,由于长年习武,身体比较硬朗,生活稳定、空余时间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可能哪一天会突发意外或自然老去而中断传承。还有一部分师傅是有自己的事业和担任其他职务,只能在业余时间教拳,工作重心仍然在工作上。这样一来,在教授的时候对自己和徒弟习练的投入度和关注度降低,仅作为一种爱好,不以此为重。二是作为传统武术的继承者,师傅们一直在努力着,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来继承自己一生所学,即使不收学费。但在传统武术的传授方面很难将中国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西方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徒弟不能直观、容易和清楚的领会。而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授,这种传授往往是经验的传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经验型思维。三是由于社会节奏快和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人一开始学习传统武术往往是师傅在认真教授、师傅天天到,而徒弟则是敷衍学和隔三差五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到进步或者达不到期望就会离开,甚至出去会贬低师傅和玷污师傅名声,而这些都会导致传承人特别气愤和受伤,并陷入深深的无奈。到最后慢慢的师傅们也不愿再收徒弟,教授徒弟了。螳螂拳虽然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从其单个项目说来看,并没有形成横向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后也未能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和功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传承人的管理和保护,但现在的社会状态是很少有人关心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心愿和遭遇的无奈。笔者专访螳螂拳一代宗师—崔寿山传承人石民琦,根据石民琦先生口述史整理:据统计,中国民间传统武术共计129种,国家体育总局又从中选拔出太极、少林、武当、螳螂等九大优秀拳种。2008年国家确认螳螂拳为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源地为烟台莱阳。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遍访名山大川,寻师访友。一日偶见螳螂扑蝉之巧,从其运臂搏击,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遂借其型,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而成螳螂拳。它兼容佛道两家修炼精功,内外兼俱,既有强身健体之妙,又具搏击克敌之能,四百多年来绵延传承,久盛不衰。在中国近代螳螂拳的历史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是其著名的传承人,被武术界称为“三山”,其中尤以崔寿山影响最大,弟子遍布北半个中国,成为螳螂拳一代宗师。疾恶扬善德艺双馨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烟台莱阳东诸麓村人。崔先生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上为明朝著名大画家崔子忠(字青蚓,1574——1644),明朝画坛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授,北即崔子忠。画作《藏云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杏宴园集图》等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景元斋和上海博物馆。其他作品多载入《中国传世名画大辞典》及《中国书画大辞典》。崔寿山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螳螂拳一代宗师,与其良好的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寿山先生的恩师是莱阳螳螂拳一代大家宋子德,其入室八大弟子以寿山先生为首,加之他又是宋子德的外甥,更深得宋先生衣钵真传。多年来跟随老师云游四方,以武会友,得到诸多门派名师指点,功夫日臻炉火纯青。最终宋先生把自己最心爱的宝剑赠予他,剑上刻有宋子德的名字,指认他为太极螳螂门第一传承人。此后三年,崔寿山四处寻师访友,博采百家之长,以毕生精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致力于螳螂拳的研究和总结,其所著《螳螂拳谱》,集螳螂拳之大成,是我国最完备的武学典籍之一,现珍藏于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最高奖——雄狮一等奖,寿山先生也被载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崔寿山武功超群,然武德高尚,一生谦恭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善如流,疾恶如仇。一日,一位外地拳师来到崔寿山家,进门跪倒在地,哭诉道:“崔老师,您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崔先生连忙上前把他扶起,询问原由。原来这位外地拳师在万第开馆教拳,不想遭到一本地拳师排斥,带人要砸他的场子,还要赶他走人。崔寿山听后,把这位拳师安抚一番,又找到那位本地拳师。这拳师理直气壮地说:“崔老师,咱莱阳是出了名的螳螂拳老窝子,又有您这样的名师坐镇,怎能容他一个外地人在咱这地儿逞能,往咱眼里揉沙子,他太目中无人了!”崔先生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螳螂拳经过历代宗师传承,不断吸取各家拳法精妙才发展到今天,外地拳师在咱莱阳教授新的拳种,正是我们探经取宝的好机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无害。一己独大,自我封闭,这是习武之人的大忌。”崔先生一席话,说得本地拳师心悦诚服,从此两家拳房和睦相处,十分融洽。当然,从善如流之人大多也疾恶如仇。有一年,栖霞蛇窝泊镇来了一位自称是沧州鹰爪拳师的人,飞扬跋扈,带领徒弟几天之内硬是把当地三家拳馆打得人去屋空,并霸占拳馆开馆授徒,扬言踏平莱阳无敌手。崔寿山闻知此事十分恼怒,决定教训这个不守武德的狂妄之徒,便赶往蛇窝泊与其比试武艺。比武那天恰逢大集,人潮涌动,沸沸扬扬。鹰爪拳师拉开硬弓架式,双臂抡圆,左盘右旋,令人眼花缭乱,围观之人都为崔先生捏把汗。却只见崔寿山面带微笑,款步靠近,上路虚晃一点,下路用斧刃脚紧连崩点玉环步,一记胳肘,早把鹰爪拳师从人群头顶摔将出去。鹰爪拳师羞愧难当,当晚便离开拳馆,鼠窜而去,路上对徒弟们说:“此人胳肘如铡刀般厉害,以后切莫与他交手。”而在场围观的武林人士,也都领略了螳螂拳的精妙,纷纷赞扬崔先生:争胜负各人有千秋,崔寿山一肘定乾坤。民族气节忠心爱国崔寿山先生是莱阳国术馆的主要奠基者。1933年,在国术馆成立大会上,崔寿山表演了一套拿手的螳螂拳八肘,已经名噪一时;此后,在省城济南举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比武大会上,他又一举折桂。从此崔寿山名震四方,授徒遍布北方大半个中国。崔寿山有一早期弟子,曾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中武术教练比武,将其击败后,被吴佩孚委任为军中武术总教练,并兼任京汉铁路总检察长,主查鸦片和烟土,权势炙手可热。他得意扬扬,一副衣锦还乡的姿态来到崔先生府上,邀请崔寿山也到吴佩孚军中任职。崔寿山说:“习武之人第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习武,除强身健体之外,要多为老百姓做好事,不要被名利迷了心窍。吴佩孚那里我是无福消受的。”抗日战争时期,崔寿山应朋友之邀在烟台开设武馆,赢得社会一片喝彩。有个日本宪兵队长七个不宾服,八个不服气,此人以前在日本练过柔道,很自负,遂到武官比试武艺。崔先生心想,若把他打翻在地,定会给武馆带来麻烦,就对宪兵队长说:“我站在这里,你要是能把我摔倒,就算你赢。”崔寿山站好了马步,双手交叉胸前,让日本队长一个后搂腰。这鬼子从身后将崔先生狠狠搂住,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崔先生抱得双脚离地,可是怎么也摔不倒他。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直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如牛,才不得不放手认输。后来这宪兵队长想跟崔寿山学功夫,学费出手很高。崔先生心想:“我中国功夫岂能传给倭寇,用来欺负中国人!”遂以语言不通拒绝了。事后有人对他说:“日本人出这么高的价钱你为何不多少教他两下?”崔寿山义正辞严地说:“教了他我就成了他师傅,就成汉奸卖国贼,我不能沾这个恶名。他就是给我座金山银山,也绝不教他一招半招!”1943年,与日伪狼狈为奸的国民党顽固派,驻莱阳国民党十二师少将师长兼保安司令赵保原,也闻知崔寿山武功高强,便以团职教练委任,崔寿山先生不愿为国民党卖力,断然加以拒绝。1946年,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莱阳吴格庄。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闻听崔先生武功超群,武德高尚,且颇有爱国之心,便亲自致信邀请崔寿山先生为武术教练。崔寿山接信喜不自胜,连声说道:“好,好,许将军也是尚武之人,瞧得起我,这正是我为国效力之时,得其所哉!”催促家人赶快收拾行装,连夜奔赴吴格庄,为解放战争立新功。说起寿山先生在烟台的武术传承,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富商纪春亭。纪先生在烟台开有多家商号和店铺,像位于现在“天天渔港”身北的委托行“三星宫”、位于现在“华达大厦”的“大华浴池”的前身“雅江泉浴池”等大小买卖,散布于烟台多处地方。在西沙旺有200多亩果园,在烟台大小海阳一带更有多处房产。纪春亭又是个武术痴迷者,得空便寻师访友,找人切磋武功。他久闻莱阳首富螳螂拳大师宋子德先生大名,内心仰幕已久,便四处托人引荐。也该师徒有缘,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丹桂戏院”。当时宋子德先生端坐在戏院凳子上,两手平放于膝盖。纪春亭走过来,朋友介绍说:“这位就是螳螂拳名家宋子德先生。”纪春亭看了看宋子德文质彬彬的样子,心想,就这副身板,像个武术大师吗?灵机一动,就想试试宋先生的水深浅,待宋子德刚要起身握手之时,他口说“不用客气”,同时弯腰用双手按住宋子德放在膝盖上的手,运足力气,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宋先生一看这架式,心知肚明,也不起身,顺势一个螳螂手,拽住纪的肘部,借力一拉,口说“请坐”,纪春亭便一腚跌坐在宋子德旁边的凳子上,闹了个大红脸。纪春亭原先只是听说宋子德武功高强,并没谋面,一试手方知宋先生武功如此了得,不仅由衷赞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先生真乃螳螂拳一代大师,我之幸也!”当即便想拜宋子德先生为客师并以600块大洋的价格想学太极螳螂拳“六段摘要拳”,宋子德先生当时没有答应。后经社会上多方关系撮合,宋子德对纪春亭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才收下纪春亭这个徒弟。半年后“六段摘要拳”学完,宋先生要回老家,纪春亭依依不舍,多方挽留,执意不放师傅。宋先生在教习春亭半年的过程中,也对爱徒有了很深的感情,认为他品行端正,仗义疏财,身体素质好,性格执著,悟性很高,是个难得的武术人才。便说:“我回家后一定派一好手来教你,就是我的大徒弟崔寿山,待你见识过他的功夫就知道了。”春亭无奈,只好赠送师傅300两白银,送师傅启程,静等崔寿山到来。崔寿山谨遵师嘱到烟台与纪春亭会面。春亭心想:“虽说你是宋先生的得意门生,但我也是烟台商界精英武林高手,哪能不经比试就随便跟你学拳?”当即提出,到他居处后面的拳房走两圈。寿山到来之前,已从宋先生口中得知春亭的为人及武功,并不介意。两人来到拳房后,口说一个“请”字,便开始比武。没走上几个回合,崔寿山用螳螂拳摘要中的勾打掌手雷和纯熟的滚龙肘、将纪挫败。当时纪春亭在烟台西沙旺盖有数间瓦房,地上铺有海带草做的垫子,专供练拳之用,崔、纪二人习武就在此处,但从不让外人观看。过了一段时间,春亭认为自己的功夫大有长进,便提出在他市内的拳房与崔先生当众比试拳法。寿山知道此人好胜心强,也就同意了。交手那天,纪春亭邀请了烟台武术界不少朋友到场,大伙也都想见识一下宋子德高足的风采。二人一来一往,不上几个回合,寿山便用螳螂拳中的阴阳迭掌把春亭击于墙上,反弹下来扑倒于地,纪春亭当即昏了过去。崔寿山急忙走上前去,连说“失手,失手”,急掐春亭人中,好一会儿纪才苏醒过来。通过这两次交手,纪春亭才心服口服,真正领教了崔寿山的武功及太极螳螂拳的厉害,开始脚踏实地地跟随崔先生习武。崔寿山也真正开始了代师授徒的生活,他把螳螂拳的基本功、排功、三回九转气功、八段锦、封手、乱接、蹦步、八肘(五段)摘要(七段)、八方、梅花路、折採、中路翻车以及刀、枪、剑、棍、鞭、棒、戟、锏等各种兵器的功法,完整地把太极螳螂的全部精奥,悉数传给了纪春亭。后来崔寿山先生这样评价纪春亭:“在我所教过的徒弟中,没有一个比他更能吃苦,更坚韧,更有悟性,将来肯定是螳螂拳的一把好手。”此话不假,有一次纪春亭脚底长了个疮疖,已经化脓,他竟然咬着牙,一跺脚将脓挤出来并继续练功。知徒莫如师,纪春亭终于成为太极螳螂的一代名师。他在大连开设武馆时,弟子众多,遍布东三省。一次在关外奉天(沈阳)打擂,把一招螳螂拳的滚龙肘,用得出神入化,击败所有对手,夺取桂冠,威震东三省。纪春亭的武功虽成名于崔寿山先生之手,但他们关系甚密,称兄道弟原因有两点:一、纪春亭拜客师于宋子德先生学过六段摘要拳,后从师崔寿山先生。二、纪春亭大崔寿山先生5岁。所以这也是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的真正原因。按师承关系,应以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更为确切一些。怒杀日寇 名垂青史崔寿山先生的长子名洪照,自幼随父习武,形影不离。洪照秉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为人处世也深受父亲影响,刚直不阿,铁骨铮铮。崔洪照得其父太极螳螂衣钵真传,拳术、器械无所不精,尤为擅长技击与散打,少年便名噪一时。他最拿手的螳螂地躺拳,练拳时人平躺地上,双腿奋力向上攀击,有如乌龙绞柱,以肩为轴,反复旋转,如同旋风。双腿攀舞,身体渐起,突然腾空,专击对手腰腹以上,头部更是击打重心,演练起来十分壮观。崔洪照以此招法与人交手,无人敢近其身。抗日战争时期,崔洪照来到纪春亭的大连武馆。一日无事,来到码头闲逛。当时大连、旅顺全被日军占领,港口码头全是鬼子巡逻。洪照心中早已窝着一把火:凭什么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任小日本横行!正想着,忽见一个码头工人,背负重箱,趔趔趄趄地走着,一不小心,把箱子摔到地上。一个日本兵背着刺刀,向前朝这个工人猛踢几脚,嘴里还哇哩哇啦地骂个不停。洪照一个箭步蹿过去,挡在日本兵面前,怒吼道:“凭什么欺负人!”小鬼子唰的一声取下背着的枪,把闪着寒光的刺刀对准崔洪照。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小鬼子反应过来,早被洪照一记“螳螂腰斩”,用挂腿把日本兵打到海里去了,崔洪照“嘿嘿”一笑,早一溜烟溜之乎也。此后洪照常于傍晚时分,悄悄来到海边,遇到疏于防范的零散鬼子,近则上前一脚,远则飞去一镖,斩杀后扔入海中。日本人为此曾全城搜捕,无奈洪照深居春亭家中,纪当时是大连著名的资本家和武术家,被大连人称为“纪虎”,他的这一特殊地位,日本人也要避其锋芒,并没进门搜索。有人曾问崔洪照:“你和拿着枪的日本人干,你说他的枪快,还是你的拳快?”洪照笑了笑:“十步之外,自然枪快;十步之内,肯定我的拳快。”说得大家都笑了。崔寿山先生的民族气节,爱国之心,不但血脉传承于他的儿子,也影响着他众多的弟子,张家宪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抗日战争爆发,莱阳国术馆50多名螳螂拳弟子,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张家宪(莱阳市中村人)在北平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的部队。为弥补装备不足,二十九军组建了多支大刀队。张家宪在军中担任武术教官,主要传授寿山先生所传的“引龙出水”刀法。寿山大师的《螳螂拳谱》对此刀法这样描写:“刀锋挫拖里外展,拈粘钩挂十字片┈┈缠头过耳全身力,滚雪飞花是真传。”可见此刀法神出鬼没。1933年初,日寇占领热河全省,直逼长城,中华民族到了危急时刻,旅长赵登禹带领500名大刀队战士赶赴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砍杀敌人数百名。日军又调集重兵,疯狂反扑,喜峰口上演了大刀对洋枪洋炮的壮烈一幕。大刀队夜袭敌营,风高月黑,短兵相接,大刀翻飞,血肉迸溅,直杀得日军鬼哭狼嚎,抢地呼天。这一仗歼敌逾千,毁敌军车数百辆,大长我中华民族威风。消息传遍全国,国人精神大振,一扫“九·一八”丧师失地的沮丧情绪。何香凝先生挥毫写下《大刀赞》: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上海作曲家麦新,更是激情飞扬,击节高歌《大刀进行曲》,副题是“献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原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此歌一出,立即响彻中华大地,无数热血男儿,引吭高歌,奔赴杀敌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张家宪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及大刀队员一起,参加了卢沟桥战役。激战中张家宪高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挥刀连砍7个日军头颅,与佟、赵二将军一起壮烈殉国,谱写了中华历史的辉煌乐章。事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亲自给张家宪的父亲张哲生先生写信说:“张家宪在卢沟桥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入侵英勇奋战,砍杀日寇7人最后喋血南苑,死而荣光。”哲生先生悲痛又激动,哭泣着来到莱阳城大街上,挥舞来信,当众反复宣读,说:“家宪为抗日捐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随后他又毅然将二儿子张庭宪送入抗日队伍,鼓励儿子,继承兄志,为国争光,为家争光,也为莱阳国术馆争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张家宪等烈士的家属,颁发了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螳螂拳弟子们谱写的一段段爱国传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不屈品质,鼓舞着一代代子弟奋斗不息,历史将不断证明,任何敢于来犯之敌,必将重蹈半个多世纪前小日本的覆辙!崔寿山先生已于1969年与世长辞,螳螂拳的传承却经久不息。今天,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这个被列入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种,必将发扬光大,焕发更加辉煌的光彩。据民国24年(1935年)的《莱阳县志》记载“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乾隆时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遁。越数月,秉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秉霄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秉霄亦英敏,艺成盗不复至……”。莱阳人螳螂拳传人崔寿山在民国初年编写的《螳螂拳谱》记载:“时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也。赴秋闱不第,绝世俗,匿迹山泉,其所交游者,皆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兼取内外家之长,独于螳螂之术得其精粹,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故人之皆未能识。”据史料记载和我们实地考证,山东省海阳市凤城镇(古称大嵩卫)、以及海阳、莱阳两地的交界地周围(海阳发城镇榆山夼村、莱阳万第镇的史家河、小赤山村等),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历史最早的梅花螳螂拳的根基地。笔者专访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海阳的传播第一代宗师李秉霄,第二代宗师赵珠,第三代宗师梁学香,皆居于此,传授技艺。螳螂拳的支派从这里走出乡村,传入城市,进而走出国门,广播四海。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至今还完整保存了现存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物和文化古迹。海阳市榆山夼村螳螂拳物质文化古迹主要包括清朝螳螂拳集大成者梁学香先生传拳授徒的拳房(故居)、梁学香先生编撰的螳螂拳拳经拳谱、梁学香先生练功用品遗物和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海阳市榆山夼村村碑该古迹群坐落于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属地。梁学香先生的故居和拳房位居榆山夼村落中部,地处东经120°57′16″北纬36°54′14″。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位于榆山夼村东部的榆山西北麓(榆山——1941年许世友将军指挥的榆山大会战遗址所在地,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时期的《莱阳县志》记载,祖居海阳大嵩卫(今海阳凤城镇属地)的李秉霄先生(后迁居莱阳史家河村)是螳螂门有据可查的第一代宗师。其得意弟子是莱阳小赤山村赵珠老师。据我们实地调查,李秉霄和赵珠两位螳螂拳先辈的墓地因历史原因已被挖掘损毁,其他遗迹更是难觅其踪。海阳市榆山夼村村貌赵珠老师传艺于海阳榆山夼村梁学香先生。赵珠有三个儿子。长子赵仁彤、次子赵义彤从文,只有三子赵礼彤随父习武,此后传到赵珠第五代后裔赵明新。上世纪30年代,赵明新英年早逝,赵家的螳螂拳传承就此戛然而止。值得庆幸的是,赵珠培养出了一位得意门生梁学香。正是梁学香,使得螳螂拳传承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在考证海阳榆山夼村《嵩阳梁氏支谱》和莱阳赤山村《赵氏族谱》时发现,梁学香乃赵珠次子赵义彤的妻侄。或许是赵梁两家的姻亲关系,挽救了螳螂拳命运,改写了螳螂拳的传承发展历史?这只是个人的猜想而已。山东省海阳市榆山夼村梁学香故居据梁学香之子梁敬川亲手书写的《嵩阳梁氏支谱》载:“大清同治九年重修于勤慎堂三月十五日 立”可知信息如下:1870年4月15号,梁敬川亲手书写了《嵩阳梁氏支谱》,梁敬川育有两女一子。此年,其子梁吉正出生,两女儿已经出嫁。根据清朝的风俗,男女正常的婚嫁年龄一般是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左右。小女儿出嫁年日,按照距梁敬川先生结婚年二十年计算。据此推算:1、梁敬川先生的出生年代应该是清道光(1834左右)年间;2、梁敬川之父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因家谱未记载男女排行。假定梁敬川先生出生排行在中间推算:梁学香先生的出生年代应为清嘉庆年间(约1810左右)。梁学香先生勤奋、聪颖,特别能吃苦。学艺之时,白天帮助父母耕种田地,夜间则拖着一个特制的大草耙子,步行十几里山路去小赤山村学艺。等走到老师家,草耙子上就聚拢了一个大草球,以此为师父烧炕,略表寸心。寒暑不辍,夜练不息,黎明时分,再拖着草耙子回家,乡邻都以为他是每天早起劳作,再回来吃早饭。习武之事,竟不为乡邻所知悉。1985年版《海阳县志》载:“……梁学香拳术功底深厚,有创新精神。学艺之初,螳螂拳只有‘棚扑’、‘乱按’、‘分身八肘’三个套路和单手动作。至中后期,梁从各个套路和单手动作中取其精华,创编成‘摘要’,使螳螂拳进一步发展提高。梁赴省城参加武林赛艺,获亚元奖……。”此县志中记载的“棚扑”、“乱按”是县志编撰者之笔误,据梁学香老师所著的《拳棍枪谱》载,应为“掤补”、“乱接”。梁学香先生艺成之后,代师传艺。后游走江湖,保镖访友。据说,在一次镖行河北沧州,夜幕降临,众人便在道旁客栈歇宿。夜半时分,三、四十个盗贼,手执各种兵刃摸上门来劫镖。机警的梁学香老师顺手抄起顶门杠,将盗贼挡在了院子里。混战中,梁学香老师手中的木棒被强贼一截截削断。他抛下断木,施展螳螂拳法,徒手独战群贼,将众寇打得抱头鼠窜,四散而逃。梁学香老师虽然身材瘦小,动作却极为敏捷。他能在八仙桌下演练螳螂拳,闪转腾挪,衣襟绝不曾触及桌腿。他能在空空的大笸箩的边沿上运步如飞,亦能蹿房越脊。但他艺高不傲,善采众长。自古以来,福山南涂山村于氏族人,视六合棍法不啻金玉,传艺不传谱,而且轻易不传给外人。据说,梁学香先生是用螳螂拳之掤补套路(这一传说,我们已经在福山南涂山村六合棍传承人房树仁老师处的到印证)与福山南涂山于氏六合棍传人进行交换,方得之。其后,他将南涂山于氏传承的六合棍谱、棍论和牟平乡刘汝芬所作之序,收录于其所著的《拳棍枪谱》中。谱中注明:“福山涂山村于氏祖传棍法”。梁公学香此举,或为明示棍法之渊源;或为表示对南涂山六合棍传承者的尊重和感激;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自此,六合棍开始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相承。如今,六合棍随着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已遍及四海内外。据梁学香先生所著《《拳棍枪谱》》中收录的道光岁次壬寅中和节(即1842年农历二月初一日)牟平乡刘汝芬为于应龙先生自著的《六合棍谱》所做之序的内容来看,可以佐证,福山南涂山村于公应龙自著《六合棍分析谱》的成书时间,应为1841年,即清·道光21年前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刘汝芬序载:“……年已七旬,而作坐进退之法,丝丝入扣……”内容推算,于公应龙出生在1773年(清·乾隆38年)前后。并可知,梁学香先生就应该是在1841前后到福山南涂山村,与于应龙先生以拳换棍而留下美谈。据《安定郡梁氏宗谱》卷五载:“梁学香,乡引耆宾,善武事。”究竟善武事的梁学香老师螳螂拳造诣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今人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情,直到现在仍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流传。莱阳黄金沟村姜化龙先生为报答梁学香老师的授业之恩,学艺期间,他在榆山夼村为梁学香老师盖了六间拳房,竣工后请梁学香老师来看房子。梁学香老师看了看,笑呵呵的说道:“看着挺好,不知道结不结实啊。”姜化龙先生急忙应道:“梁老师,我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砖木白灰,非常结实的。”梁学香老师不语,侧身将臀部向石块垒砌厚度约四、五十厘米的东山墙上一靠,墙上几排石头瞬间就塌陷进去了……如今,这座历经世纪风雨的老拳房,就像一位隐于市井的耄耋老人,默默见证着螳螂拳百年兴盛发展的传承历史。代代螳螂拳传人都能通过他来触摸到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根脉。梁学香老师凭着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尚武德,赢得江湖同道的敬重。其子梁敬川,一条大枪使得出神入化。在北京期间,因保皇纲有功,被朝廷授“五品军功,赏戴花翎”。一时间,“梁氏父子”名冠京城。人到中年,梁学香老师回到老家海阳县榆山夼村开场教拳,传授技艺。他打破当时的密传陈规,既传男,又传女,既传内又传外。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除其儿子外,他的第四个女儿也自幼随其习武,颇得真传。然其女儿功力如何,一直不为乡邻所知。据《嵩阳梁氏支谱》载:其四女儿嫁给海阳朱吴村祝恒远为媳。据祝氏后裔讲,其先祖祝恒远因生意纠纷,与人结怨。一日逢朱吴村赶集,此人上门滋事,并动手搬抢其家里的东西。梁氏抬手将带头搬抢东西的壮汉扔到院中,久不能动。众人皆惊,村中人始知祝家媳妇武艺不凡。梁学香先生倾其一生时间,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螳螂拳名师。如梁敬川、孙元昌、祝永修、修坤善、姜化龙、孙英、张文清、郝连茹、蒋老七、石古都、王桂芳、佟坤姜、李明环、王承志等。梁学香老师的学生遍及胶东,远及京城。他们把螳螂拳从乡野山村带到了天子脚下,使螳螂拳在短时期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为螳螂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再传弟子,更是把螳螂拳传播到海外各地,为螳螂拳注入了更强大的生命力。梁学香老师不但言传身教,广泛传承螳螂拳,难能可贵地是他总结先人和自己毕生研习螳螂拳的心得,广纳百家之长,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历史最早、最完整的螳螂拳专著。整套拳谱涵盖了内功、器械、拳术以及技术讲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理论明晰,通俗易懂,是学习、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传统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我们调查考证,梁学香先生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期的螳螂拳理论技术专著。1984年,这套珍贵的螳螂拳谱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国家体育总局)收藏。梁学香先生的拳房和墓地是国内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化古迹;梁学香先生的练功遗物,更是螳螂拳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这充分体现了海阳作为螳螂拳故乡的深厚武术文化积淀,对我们深入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源传于海阳的螳螂拳,集各家拳法之所长,在实战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凭借巧妙的技击方法和科学的养生理论,称雄于冷兵器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株武林奇葩已枝繁叶茂,支派迭出,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由于海内外传人众多,我们无法用传承谱系详细表述。那么,我们运用地理标记这种方法,就会清晰的描绘出螳螂拳的传播轨迹。它是以莱阳的小赤山和海阳榆山夼、史家河为基点,经过莱阳、海阳、栖霞、福山等地汇聚到商贾云集的烟台。在烟台落地生根的螳螂拳,渡海北上,在东北大地广泛传承发展;奔赴京城,在国都皇城展露锋芒;远渡重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开花结果;走出国门,在越南、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众人的喜爱,让传统螳螂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鼎盛期,这一古老的中华瑰宝又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追根溯源,可以发现,祖居海阳榆山夼村的梁学香先生在传统螳螂拳传承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传统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统螳螂拳传承至今,支派衍生较多。大家都说自家门派嫡传正宗。究竟古传螳螂拳是什么风格,与现在流传的螳螂拳有多大差异。这些问题,只有找到梁学香先生当年编著的螳螂拳谱才能考证清楚。为找到这套拳谱的复印资料,我追寻着探访到的线索往返奔走于烟台和海阳之间。一次次的期望变成失望,苦寻数年,一无所获。但从杨宏志和程显明两位老师那里找到了珍藏的梁学香所著螳螂拳谱的复印件。梁爱国研究了老拳谱的的全部,因个别动作用字无法准确确定。并试着用海阳方言的读法理解字意,顿时豁然开朗,理通意明。比如在“一段摘要”中,需要从方言理解的字主要有:1、进步承 要步入之“承” 方言读音ceng (二声),意思是用伸展的胳膊架住。结合动作用法应为“撑”;“要步入”之“要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腰部”,“部” 方言读音“部儿”,口述容易误认为是“步儿”,让人联想到步法,其实是与原意向违。我认为,“进步承 要步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进步撑腰部入”比较贴切。2、右亮之“亮” 方言读音 liang (四声)。 意思是徒手或持木棒之类的东西掍打。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3、 “进步抱两次”与“进步白鹅亮翅” 在王老师手抄(根据刘子耿先生口述)的拳谱中出现了“进步抱两次”的动作名称难以理解,这还需要用方言来解释。“白鹅”方言读音 bo wo ,在口述中发生连读就是“抱”;“翅”方言读音ci(次,四声),那么,“亮翅”就被读成“两次”。所以,我认为,王老师手抄拳谱中的“进步抱两次”应为 “进步白鹅亮翅”比较符合本意。4、燕子取水之“取” 方言读音que(三声) 意思与“掠”相同,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近音字代替。5、缠龙护眼之“护” 方言读音hu(一声) 意思是用巴掌打对方的眼睛,而非保护自己眼睛的意思。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6、“狂手打叶里藏桃”这一组动作,特别是“狂手打”,何为狂手,到底根据动作应该用那个字表述最合其意?我又试着用海阳方言,结合套路演练和实用方法来研究。结果发现,“狂手或者框手”应该是“磕手”的方言(kuo一声调)连读的谐音。这样一来,动作演练、拳谱名称和用字就完全合理了。据此,这组动作应该为“磕手打 叶里藏桃”。老前辈在编写拳谱的时候,不经意间使用的海阳方言,就象密码一样,为后人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不理解方言,就不可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去领悟螳螂的实质,甚至会误入歧途。最终导致技术技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这也进一步表明,梅花螳螂拳与海阳有着同根同脉的血缘关系,梅花螳螂拳,根在海阳。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技击的社会作用已经弱化。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所谓的“破四旧”,对传统武术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遏制了传统武术在国内的传播。传统武术逐渐在乡村中销声匿迹,螳螂拳也不例外。如今,从乡村传人城市的螳螂拳,在城市中落地生根,远播海外。但在乡村的传承发展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在我们走访过的村庄中,习练螳螂拳的青少年几乎没有,青壮年也是屈指可数。老拳师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都年事已高,无法投身入武术教学工作。曾经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螳螂拳,现在乡村中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而在城市中,有幸保留下了非常古朴的传统梅花螳螂拳。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展对策2006年以来,武术部分拳种先后多批次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困境,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表明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拳种间保护和传承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对保护和传承情况较好的武术拳种进行分析,并借鉴其传承和保护的成功案例经验,需要提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产业化路径,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推动中国武术运动发展和中国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项目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族财富的认可。武术本质是防身自卫、强体健身、延年益寿,然而作为遗产是先辈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留给后人、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财富”;作为非物质文化有着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除了武术能够代表文化精髓之外,更让人惋惜的是它正在濒临灭绝。“申遗”是源于对文化精髓不够珍视,缺乏保护的能力和举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举。武术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多表明了武术保护与传承的缺失。武术本质与现实环境的对立武术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效、武德的教化作用、武术的表演娱乐性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将武术做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市场化、产业化机制激励非遗项目的发展,既有利于其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武术本质是冷兵器时期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搏杀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和百姓防身自卫的需要为武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武术在当今社会已然失去了其作为搏杀术而存在的意义,仅仅依靠申遗这种被动地保护而非主动的谋求传承和发展,就是在坐以待毙。(一)将螳螂拳传承的区域文化生态营造出来,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螳螂拳的地域文化是螳螂拳传承的根,其体现就是螳螂拳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是在原有的物质文化形态,区域内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等种种元素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让螳螂拳习练者不仅学到精湛的武术技巧,更让习练者最终理解螳螂拳传统文化的整体特点、伦理特征和辩证特色,这种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恰恰是需要我们来传承和营造。这种区域文化的营造如何进行规划和管理?一是我们要保留螳螂拳文化中拳种和流派的原真,在传承的过程中要突出其原真性,同时要进行螳螂拳拳械、流派以及史料、书籍的挖掘和保护,营造螳螂拳的区域文化保护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有力保障。螳螂拳在民间往往是以口述方式代代相传的,正是因为这种传承特点,螳螂拳的相关文字记载资料就会相对要少。但既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进行保护,我们就要把螳螂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二是立足区域文化注重螳螂拳的文化内涵传承,促进传承环境的保护。武术和体育最大的不同是武术有深渊的文化内涵,强调整体合一,注重师徒文化等文化道德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史的结合体。因此螳螂拳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空间,在遵循保护其本真的原则下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习练痕迹和文化信息的植根地,使得螳螂拳文化得以栖息和传承,对老拳师和有历史纪念价值的老拳坊以及螳螂拳历史上著名传人墓地、纪念碑等重点保护。同时结合现代娱乐、健身、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上更加适宜其生存以及更加宽松的环境营造出来,改善现代人在面对祖传绝技时表现出的麻木和无知。我们认为,对传统螳螂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在做好对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整理深藏在民间的传统技艺;保护传承人,把我们流失的东西挖掘回来。通过各种形式,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传承、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借助国家弘扬民众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大好时机,广泛普及教学,加快传承速度。在地区学校开设地区特色的螳螂拳课程;在乡镇建立专业的螳螂拳传承保护基地,重新把螳螂拳普及到城市的公园、广场和农村的街头巷尾,争取做到妇孺皆知,童叟皆能。武术人容汇百家,培育贤达,不争名,不逐利。潜心研究,倾心推广,为螳螂拳在故乡的重新振兴注入新的生命力。鼓励全民参与,共同把螳螂拳打造成富有我们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二)将螳螂拳代表性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与保护传承人是武术传承的关键力量,2008年和2011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相关的规定,对传承人的认定上,突出了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规定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一点可以看出,传承人必须要“熟练”进行实践运用,在传承上要进行口传身授,而不是材料。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大多数年龄较大,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险,因此,对传承者的管理和建立传承梯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在家族和社会传承过程中,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收徒仪式,把武术礼俗传袭下来,规范武德,形成约束力。同时,给予政策关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补贴,设立“杰出传承人奖”。掌握好普及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地位的关系,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著书立说,增加社会受众。对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就是对螳螂拳文化的保护。随着一些老拳师的去世,有些螳螂拳拳种流失。传承人锐减是螳螂拳濒危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定要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一是改善传承人的经济状况,有些中年拳师由于生活压力所迫,不得不放弃螳螂拳,放弃了传统的教武职业,转向其他的谋生职业,应当改善他们经济状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给予资助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二是保护传承人的群众基础,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总是依存于一定热爱他的群众,没有群众基础,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三是保护传承人的传承基地和技术记忆。因为基础设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传承基地除了偏远乡村,一定要在城区、中心城镇等人口聚集区发展。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原生态”的记录传承人的影像、著作等技术记忆。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要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时候,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召集者的角色,让传承人扮演其中的主体和关键角色,要想有效地传承武术中存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诉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必须让习练者、传承人共同参与进来[3]政府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传统武术传承人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最终能够将其传承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传统武术的传承效果。(三)对螳螂拳传承的途径进行积极的开发制度的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一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宏观控制和政策保护,在螳螂拳传承的许多保护措施中,立法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就是立法保护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全面彻底,可以对政府、群众和社会的行为起到必要的规范作用,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环境,以免过度和随意做法的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中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切实保障螳螂拳非遗地位和传承人的地位,要对传承者和所以者进行经济方面的保护和资助,并规定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二是有必要对螳螂拳实施档案模式管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形态的魁宝,对螳螂拳实施档案式保护,也是中华民族对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的保护。国家应依托武术和非遗行业的相关部门,运用档案模式对螳螂拳进行收集、分类、编目、保管,并提供利用等措施,实行艺术文物般的保护。三是加强螳螂拳传承和教育的结合,培养人才队伍。在螳螂拳传承过程中,应该加强教育在传承中地位的立法。尽可能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性的普及螳螂拳,尽可能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资源和教师的智力资源,以长期或短期的委托培养方式,逐渐建立起螳螂拳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明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省市县各级武术协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在传承中的义务和权限。学校教育是螳螂拳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在全球经济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儿童中的传承断层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民族文化的流失,我们必须找到更有利的传播途径。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这其中,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具有目的性、系统性等特点。如今学校教育不要对武术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个普通的体育项目的层面上,充其量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而已,其实这样淡化和漠视了螳螂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要让广大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武术和中国文化的熏陶,从拳脚功夫中体会武术所蕴含的文化意境。螳螂拳作为山东烟台市的特色拳种适合以地域特色在大中小学开展,完全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特点把螳螂拳纳入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样可以有利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规范且具有可行性的传承体系,为螳螂拳的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实学校教育科研聘任德才兼备和品学兼优的民间拳师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可以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螳螂拳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和谐、多变、灵活、开放的组织形式,能够相对系统的掌握螳螂拳,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也将使独特的螳螂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所以说,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螳螂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扩大群众基础,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的螳螂拳学校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更是课程和体育学科建设进步的标志。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近几年,为了保护好螳螂拳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切实打造一系列赛事和活动。比如:成立“烟台国际螳螂拳联谊会”和“螳螂拳研究会”,举办螳螂拳故乡行等活动。开展了“烟台国际武术节”和“烟台十大优秀拳师”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吸引了大批武术爱好者和青少年的目光。但这只是螳螂拳传承形势的初见端倪,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螳螂拳传承问题,在不断培养螳螂拳新的传人和开展螳螂拳理论研究同时,要加强国内外螳螂拳各方面的国际交流,共同研讨螳螂拳的发展方向和研习螳螂拳竞赛规则。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表演、观摩、比赛大会,提高螳螂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螳螂拳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魁宝。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转型以及当前对传统武术缺乏正确的认识等因素。使螳螂拳面临着传承人断层、文化传承氛围缺失等困境。正如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濒危性,才凸显出螳螂拳文化传承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推广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完善制度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还要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螳螂拳发展道路。-----------------------------------------作者简介黄义军,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运动健将,山东青岛人。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2008--2010年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武术段位制“优秀考评员、指导员”。主持完成山东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等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独立和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5篇、SCI论文一篇、北大中文类核心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一部入选教育部2012年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一项,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鲁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参编教材一部。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确实,如果你看到下面这篇文章,或许也会有一样的感触:“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适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施氏食狮史》,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创造的同音文,全篇只有一个读音,但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谓语言之妙,妙不可言,大抵就是这样。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博大精深,还在于它更是社会的文化根基,它与心理、历史、宗教等等都密不可分。从纵向上来说,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从横向上来说,在如今全球化多语言的环境中,它是我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钥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语言学,都学些什么? 语言学释义:语言学≠学语言语言学,顾名思义,是一门关于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并涉及了对语言形式、语言含义和语境分析等等内容。语言学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探索语言的结构和演变规律,涵盖语音、音系、句法、形态、语义和语用等等知识,而应用部分则侧重于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一些实用的问题,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现象,或研究在某个领域中特有的语言表现,包括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对于语言学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事语言教学、语言分析、翻译等工作,也可以在其他许多跨行业领域工作,如外交、贸易、国防、新闻及旅游业等等。 澳洲No.1:澳国立语言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0)中,澳国立语言学排名世界第15名,澳国第一。与澳洲其他大学相比,澳国立所开设的语言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语种选择,并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语言学领域的未来领袖。学校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专家,并设有专为语言学专业学生打造的Ethel Tory语言教学中心与实验室,供学生交流、学习与研究。此外,位于澳洲首都堪培拉的澳国立拥有得天独厚的首都资源优势,学校与各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澳国立的学生将有机会在这些大使馆实习工作。 语言学学士Bachelor of Languages澳国立语言学学士课程将语言学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相结合,不仅教授学生关于语言结构、语法和惯用语成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会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语境,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生也可以选修诸如心理学,商科和理科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在澳国立攻读语言学学士课程,你将:掌握至少一种语言,并能熟练使用这种语言,自信地沟通交流学习语言的结构和用法了解所选语言的社会、文化及其历史背景建立所研究的语言与其地理,社会和文化渊源之间的联系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用与应用语言学硕士Master of General and Applied Linguistics语言能力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它涵盖的内容涉及:不同的语言及其性质,以及作为认知和社会现象的语言的性质。我们如何沟通?语言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和相似?我们如何学习语言?为什么语言会随着时间变化?思维与语言之间是什么关系?澳国立的通用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课程便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课程将教授学生关于语言学理论,语言分析和相关方法论的知识,并将进一步探究语言其背后的认知和社会历史过程。学生将掌握诸如语言结构等语言学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将语言学运用于实践领域,包括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翻译、法医语言学、语言变异、语言评估、语言政策和词典编纂等等内容。此外,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还可以学习多种语言。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CASS),作为澳国立的七大学院之一,专注于为学生提供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世界领先的学科排名澳国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多门学科在世界大学榜单上表现优异,并在澳洲研究委员会发布的《澳大利亚卓越研究报告》(Excellence in Research Australia)中,被评定为高于或远高于世界标准水平。具体而言,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澳国立艺术、人文和社科领域的优势学科包括:人类学(世界第4名,澳洲第1名)哲学(世界第7名,澳洲第1名)政治与国际研究(世界第8名,澳洲第1名)社会学(世界第9名,澳洲第1名)考古学(世界第11名,澳洲第1名)历史学(世界第12名,澳洲第1名)发展研究(世界第13名,澳洲第1名)社会政策与管理(世界第13名,澳洲第1名)语言学(世界第15名,澳洲第1名)出色优异的毕业生就业力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分析和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备受雇主青睐,并受雇于多个领域,从事的工作涉及作家,翻译,记者,教师,公务员,国际援助工作者,策展人,考古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外交官等等。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QILT)公布的《2020年澳洲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纵向》(2020 Graate Outcomes Survey - Longitudinal),澳国立本科生毕业后3年就业率达到了95.2%,排名澳洲第二位,而授课型研究生毕业后3年就业率则为96.8%。并且,该调查也用数据证明了人文社科类毕业生就业率不比理科类毕业生就业率低。广泛丰富的行业资源作为澳大利亚唯一的国立大学,位于澳洲首都堪培拉的澳国立拥有得天独厚的首都优势和资源,学校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著名学者和精英汇聚于此,并且与多个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澳大利亚教育、技能与就业部,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澳大利亚总理和内阁事务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实习合作项目,如澳大利亚国家实习项目(The Australian National Internships Program)等等,在学习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实习和实践经验,以及建立并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网。
澳大利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因为澳大利亚自己在一个洲,通常也被称为澳洲。澳大利亚的主要官方用语为英语。图片来源:百度翻译下边我们讲解一下怎样记住AUSTRALIA这个单词。AU发音//或者//;近似于中文发音“喔”S发音/s/;发音近似于中文发音“思”TR发音/tr/;发音近似于中文“穿”;但是在这个单词中需要浊化,发音变为近似于中文发音“转”和“追”的发音TRA发音连拼起来发音变为/tre/;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A字母发音为字母本音/e/LIA/li/,拼读起来以后,发音近似于中文发音"莲“根据以上的字母拼写的分析;澳大利亚(AUSTRALIA)整个单词的发音近似于中文的发音“喔思追莲”。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你能很好的记住澳大利亚(Australia)这个单词了,下边动嘴读一读,和动手写一些,看有没有掌握了。
本文作者:澳洲Monash University教育学硕士,TESOL证书获得者,雅思8.5,托福110,前新东方老师,长期从事雅思托福一线听力口语教学。见过太多学弟学妹,花了功夫默默努力着,英语成绩却一直都没有起色,成了心中永远的痛。其实,想要快速解决这个问题,跳出英语学习怪圈,让自己的英语成绩快速提高并不难。首先你要意识到下面这两个问题:一、改变思维!彻底摆脱应试思维对你的影响!广大长期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国学生,如果在学英语的时候,还是像学数理化那样去学,不彻底摆脱应试思维的影响,即便给你的方法再好,你的英语成绩都很难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因为公立学校里学英语基本是哑巴英语!尤其是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最好少听学校老师那一套。你必须改变学英语靠做题、背单词(尤其是不出声的那种)的学习习惯,否则,肯定学不好!即使你考的分数再高也没有用!即使你阅读题满分又怎么样?别人说的,你听不懂;让你自己表达,你说不出来,全白瞎。英语是一项工具,不是考试!你都不会用,学了有个啥用?二、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规律我们只讲科学,不谈个人经验!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语言的规律?对于一个只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口语的人来说,其实,只需要提升自己听力和口语就行,即便英国、美国也有不少不会读写的文盲。但是,对于想要用英文去写作的人来说,首先需要有一定阅读能力,包括听、说的能力,你的英文写作能力才能快速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写作提升比较困难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学母语一样,去学习我们的英语?有人会反驳:我学的又不是母语,我学的是一门外语,而且我是从小学甚至是初中才开始学的,怎么可能能像婴儿那样,学得那么好?显然不是,因为任何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不会变。就像很多普通人到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中,大多很快就能掌握一门外语。很多中国高中生被送到国外,一两年以后,基本都能达到或者接近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还有很多外国人来中国读大学,一两年之内就能熟练运用,甚至掌握一门方言。这些都说明:只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大部分人都能学好一门外语。学习方法总结:对于中国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或是学习材料很重要。2、多通过听的方式去记忆单词,这会比看着记单词更有效,印象也会更深刻。3、要学会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认知一个新的单词或表达(这意味着读音,词性,固定搭配同样重要)。4、很多时候,跟读模仿比“学习”或者“做题”更有效5、想尽一切办法去运用英语(加深印象,促进重复)比“学习”或者“做题”更有效。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以上5条建议之后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想要真正执行起来太困难了。为什么难,主要是很多人认为模拟母语环境很难。事实上,成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能力上明显优于幼儿学习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想要拥有近似母语的环境,较以前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即使在中国,也能轻松给自己创造这样的语言环境。比如现在大量的手机APP可以方便的练听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可以轻松地找老外去聊天。所以,语言环境还是能够营造的。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你是到底是把英语看作是一门考试呢,还是一门语言?你到底有多热爱这门语言?所以,我特别强调:兴趣驱动下的第二语言学习才能更长久,而且会效果更加好。同时,为了不让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快耗尽,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多去运用英文。避免出现一时兴起学两天英文,之后就打入冷宫,再也不碰了。研究表明,获得积极反馈的运用语言的过程,尤其是听、口能力的运用,能非常显著地促进对于这门语言的兴趣。我刚刚说了这么多,这里总结一下:首先,去了解自己,去培养对于英语的兴趣。然后,遵循语言的学习的基本规律,不要去违背它最后,多创造条件去运用英语,并坚持下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一颗学好英语的决心,每个人都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