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外博士最快几年能毕业?主流国家博士学制大起底!使太子先

海外博士最快几年能毕业?主流国家博士学制大起底!

有意读博深造,走科研花路的同学在决定就读国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就是该国家博士要读几年才能毕业?小曼总结了一下主流留学国家的博士学制,快来看一下最快几年能拿到博士学位吧!欧洲英国时间:3-4年学制:英国博士为导师制,很少上课,主要是跟着导师做研究。理科学生可能会花2.5年-3年左右的时间在实验方面,然后就是论文写作。工科学生在学期中间的实习对毕业论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实习做得不错,还可提前毕业。对于文科学生,时间一般比理工科会长一点。对毕业的要求也更强调研究的自主性、原创性和创造性,无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和最终的论文答辩就可以了(一般是1-2个外审,外加1个内审)。北欧五国时间:3-4年学制:岗位制&自费式岗位制PhD北欧PhD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换言之导师手里有项目就会招生,没项目就不会招生。并且招生人数可能每次仅仅招1-2人。当你被录取后,入学便要开始你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则要根据你和导师商量的研究计划来,或者导师的项目方向,通常学制为3-4年。自费型PhD第二种情况为自费。这里自费的概念涵盖了self-fund和external funding resource。如果有学生愿意自掏腰包开展课题,不管导师手头有没有项目,大多数情况都愿意接收你。换言之,如果你决定自费读博,可以试着尝试套磁任何你感兴趣的导师,不论他手里是否有项目。意大利时间:4-6年学制:意大利大学教育有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研修两种,前者学制一般至少3年,后者一般期限同为3年。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取得有导师的推荐和讲过严格的竞争考试,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60分满分,40分及格,考分到达40-60分才可以参加口试。意大利几乎没有提供相关硕博连读课程,但可以选择本硕连读课程,其学制一般为4至6年。瑞士时间:3-5年学制:导师制&结构制瑞士读博时长通常在三到五年不等。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整个Program通常还需要修几门授课式课程要求,还要承担部分TA和带本科生和硕士生实验的工作。导师制,在特定的大学或学院里学习和做研究,有导师监督指导学生个人的独立研究。这类比较像美国的申请,每年固定时间进行招生,一般school会提供专业或研究方向以供申请人参考和选择,招生要求一般也只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大类背景。结构制,由校外的公司企业或研究所和大学共同联合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在大学里要修固定的学分,而研究则在校外研究所进行。这类PhD的招生要求非常详细,比如具有某种特定的学科背景或某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这种类型的PhD更像是“职位招聘”。北美美国时间:3-8年学制: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大部分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五年,一般要七八年。各个专业和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以5年毕业。国内的学生申请美国博士大多是申请硕博连读,硕士学习两年,中间要经过一次博士的资格考试,如果学生通过这次资格考试,才可以进入博士的学习,如果不能通过只能拿到硕士学位,结束学业。虽然美国博士有四年提前读完毕业或者是延期到六年甚至更长毕业的,但是一般是五年的时间。加拿大时间:3-8年学制: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致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加拿大博士的入学一般为9月至4月,读博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但有些学生学习时间更长,通常长达五到八年,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持有硕士学位后才能进入标准的加拿大博士课程。然而,一些大学提供doctoral stream Masters,从一年或两年的硕士或理科硕士课程开始。这些课程适合直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大洋洲澳大利亚时间:3-5年学制:澳大利亚博士一般是3-5年,大部分都可以在四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澳洲学期开学时间是每年的2月份有两个学期,也有7月份开课的课程。新西兰时间:3-4年学制:新西兰的博士学制分Full Time(全日制)和Part Time(非全日制)两种,Full time一般在3~4年,Part time在5~6年左右,开学较灵活,每月均可以入学,具体入学时间可以跟导师商量。学生尽量选择在5月之前入学,因为通常上半年奖学金的名额会较多,而且导师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带学生。新西兰学制与国内有较大的不同。第一年修完课,并且答辩完才可以算是Ph.D。第一年答辩不过被要求改的情况也有,一般拖三个月到半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是修课程或者考核,第二年才开始真正做研究。亚洲新加坡时间:2-5年学制:新加坡公立博士学制: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2-5年,一般4年毕业。新加坡公立博士只有研究方向,按照院系划分,不分小专业。具体研究方向会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能会由教授安排。香港时间:3-4年学制:香港高校一般提供3年制和4年制的博士学位项目。3年制博士学位:一般来,3年制的PhD要求申请人拥有硕士(相同研究方向)学历背景;4年制博士学位:主要提供给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拥有授课型硕士背景的学生。注 :2年制的MPhil学位的学生有机会转成博士(获得候选资格并满足课程要求);PhD学生也有机会在项目初期有效期内转读MPhil。澳门时间:3-5年学制:在澳门,读博士一般是至少三年,大多数博士学生读到第三年时,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以上博士学习的时间,是在一般情况下讨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但是只要你学术科研水平超众,就能争取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下拿到博士学位。同时,如果没那么顺利,也有延毕的可能。祝大家博士学业都能顺顺利利,早日毕业!那么,在看了这些读博国家的读博时间之后,你更想去哪个国家读博呢?

无己

去澳洲读博士有哪些优势?有什么要求?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洲大陆的国家。四面环海,横跨温带和热带两个气候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澳大利亚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每每提到都少不了脑补各种美景美食的画面。如果枯燥的博士岁月能够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度过,似乎会显得不那么难熬。但也因此很多人困惑:这么一个适合度假养老的地方,真的搞得起学术吗?别担心,在这里,熊和鱼掌真的可以兼得。澳洲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居于一流水平,全国共有1所国立大学(联邦政府立法成立)、36所公立大学(州政府立法成立)、2所私立大学。澳洲最知名的高等学府均为公立大学。澳洲读博的优势有哪些?得益于澳洲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澳洲的大学形成了独特的科研机会。举个例子,试问有几个国家能够为海洋生物学的博士提供去大堡礁这种地方实地研究的机会?澳洲在生态环境以及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优势不仅仅是在海洋方面,澳洲多样化的气候、地理环境同样是一个优势。另外澳洲在某些科研方面位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癌症研究,太阳能利用。另外,不管是研究动物学还是医学,澳洲的PhD研究,都能提供最好的资源。澳洲博士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澳大利亚的学位系统是以英国为模板的,在本科,硕士之后,博士作为教育的最高等级。澳洲的博士课程,一般都是研究导向型(没有授课),博士PhD一般需要3-4年,研究型硕士一般需要1-2年(就读期间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申请澳洲PhD的前提是至少具备一个硕士学位或荣誉学士学位,或者在以往的工作中有科研创新能力,具备可持续从事相关研究的潜质(如在著名国际刊物发表过3-5篇专业论文)。 对于国内本科毕业或即将本科毕业的学生,可去澳洲留学申请硕士学位后再攻读PhD博士学位。入学资格可分为课程硕士学位(Coursework)与研究型硕士学位(Research course)。课程硕士申请澳洲PhD一般要求有工作经历(要求在国内较好的研究机构有几年的研究经历以及发表过相关论文),有机会可以转PhD。 研究型硕士申请澳洲PhD一般不需要工作经历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项目可以延续到博士阶段,如果申请人自身具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背景(比如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3-5篇专业论文),也可能在2年内拿到博士学位; 另外,有的学科本身就具有博士学位的,本科就可以直接申请。申请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自己有过的研究经历。澳洲博士申请条件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申请澳洲的PhD呢?1. 在国内读的硕士, 有研究经历的本科生;2. 在国际期刊发过文章,但GPA不高(申美国的话top20比较难)又看重学校世界排名的人;3. 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尤其是已经有家室,想全家到海外生活,拿绿卡的人;4. 看中澳洲独特的研究优势,比如天文、生物医学、地质、太阳能电池、高温超导等等(有很多小组是拿过诺贝尔奖的尤其值得申请);5. 不想考GRE的人。 与其他国家相比,申请澳洲PhD,学校不那么看重GPA,更看重研究实力,因此,很多澳洲学校公开要求学生在申请之前套磁,联系好未来教授,商量好研究课题,写好研究计划,才可以申请。澳洲博士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澳洲的博士申请流程一般如下:1. 先同导师套磁后申请,一般就申2-3所,省申请费,最早一批offer12月份就来;2. 澳洲博士没有申请周期,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申请,大多数学校只有每年8月的一轮奖学金申请,也有学校的奖学金也是全年申请的(只要有人 withdraw了,其他人就能接着申)。 细分的话,申请流程有四步骤:STEP 1 - 寻找导师无论你利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够找到你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需要具体到学院的某一位在你领域的教授,也不一定非要100%和你过去的研究相关,但是你涉及的领域或想要研究的方向一定要和导师相关。 STEP 2 - 联系导师这就是传说中的“套磁”。找到一位导师,然后给他发邮件联系。尽管只是发邮件,也一定要注意专业性。最好附件加一个简历,让导师可以清楚你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等。当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发件人弄混了,不要发错导师!另外,如果你所在的国内的学校,或者研究机构与澳洲的大学、研究机构有合作,那你也可以问问他们能不能推荐一下。 STEP 3 - 向学校申请一旦你收到某个学校的导师表示愿意接收你作为PhD学生,你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学校网申步骤了,同时看看有木有奖学金机会,可以同时申请试试。但是,录取和奖学金是两回事:你可能拿到学校的offer,但是不一定拿到奖学金,奖学金的申请,竞争比较激烈。STEP 4 - 申请奖学金凡是国际生或博士生可以申请的奖学金都可以试试。留学的申请总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尤其是博士。准备材料,提交申请,学校依然要花费时间去仔细审查你的申请,你的学历,成绩单等,还要记得要为申请签证留下足够的时间。 一般来说,申请博士课程的过程需要大概花费4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从九月开始准备语言考试到二月拿到学校录取,历经了五个月时间,然后从二月到五月拿到奖学金,花费三个月时间。总共合起来约有大半年。澳洲读博有哪些奖学金? 根据澳洲政府的统计的数据,在澳洲一般读博学费大约是AUD$14,000-AUD$37,000,而澳洲大学的奖学金一般针对读research的学生,显然博士作为重要的research项目,PhD申请人自然也是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对象。博士奖学金,一般需要有以下几点要素:1. GPA成绩大多数名校都看重中国高校的排名,因此通常在前50名的学生录取可能性较大,高GPA更是在申请学院奖学金上占优势。2. 科研能力学校和导师非常看重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包括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实习/工作经历以及获得过与科研相关的奖项等。很多澳洲教授也很愿意招收发表了国际论文、科研能力强的本科生,并提供奖学金。有时候你参加过的项目刚好与申请的项目契合。3. 套磁能得到教授的支持是申请任何奖学金的前提,根据教授的名气和地位,通常可以带1-3个全额资助的海外学生。4. 推荐人如果GPA和论文发表都不占优势的话,可以争取跟系里的老师搞好关系,有一个国际知名的推荐人,可以增加你申请成功的几率。5. 英文水平对于奖学金申请来说,英文水平不是最重要的,但通常会起到关键作用。面试官通常会认为你的英文水平决定了你的研究计划的写作水平以及专业性。PhD奖学金一般由以下几种来源: 1. 政府提供IPRS(International Postgraate Research Scholarship):IPRS是由澳洲政府提供给澳大利亚国际研究生奖学金,每年全澳约有300个名额,所提供的奖学金用来支付学费和健康保险费。 IPRS奖学金主要发给来自海外做研究课题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分配给每个学校名额非常有限,大多针对G8的学校,G8的大学一般能分到20-30个,每个系分配到1-2个。而四星级以下的大学往往一个学校分到一个。因此该奖学金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求严格,一般要有研究经历和2篇以上的论文发表。 中国留学生申请成功可能性较大的主要是由澳大利亚政府推出并由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Department of Ecation and Training)负责管理的澳大利亚研究生奋进奖学金(Endeavour Scholarships and Fellowships ),攻读授课类硕士、研究类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均可申请这项奖学金,针对所有学科领域开放申请。APA(Australian Postgraate Awards):一般仅限于澳洲和新西兰公民以及澳洲PR(permanent resident) ,据说从2011年开始,为了吸引海外人才,澳洲有一小部分学校开放APA让拿到IPRS的国际学生申请,大家申请的时候可以留意下学校的具体规定。- 亚洲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亚洲与澳洲的合作资助研究,每年大概10个左右的名额,一般在毕业后有指定的去向。2. 学校及学院提供大部分学校会出资设立IPA(International Postgraate Awards),学校或学院在入学前会提供一些全奖名额和一定数量的奖学金,受研究经费限制,各个学校和院系提供的奖学金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要查阅各学校官网。 申请者入学之后并不能算是正式研究生,要通过确定(confirmation)之后,学校才正式承认你,有相当一部学校和系里会在confirmation之后提供给学生,一般情况下,学校或学院会给PhD提供生活费。 TA/RA(Tutor):TA奖学金一般为每年AU$10,000左右,RA(Tutor)奖学金可以减免所有学费,但是工作性质相当于staff,比较辛苦。3. 研究小组或导师提供某些研究小组或导师会从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学金用来招人。 4. 公司资助如果申请的项目是某公司的研究项目,公司一般会提供给项目参与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此外,澳洲留学生也能打工赚取生活费,签证574类别为留学生提供的打工时间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学校也有可能为留学生设立一定的限制。留学生要注意这一点。5. 本国政府资助这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留基委奖学金,在这里就不细说啦。加拿大留学必读:文书写作有哪些一点要注意的?美国留学vs欧洲留学vs英国留学,读博选择哪里更靠谱?美国商科三大专业「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留学费用知多少?理科生必读:加州理工学院专业设置及申请要求

夫子之宜

本科直博or硕博连读?哪一个才是海外读博最优解?

有科研梦想,早期就规划读博深造的同学,在前期了解的阶段,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博士申请路径,如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无疑这两者都可以带你通往最高学历,在国内其区分方法是:本科直博通常是从本科毕业生里遴选优秀学生,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而硕博连读是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决定读博,则可以申请就读本校硕博连读,并在通过考核后,把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和在一起攻读。但是在海外博士项目中,非要给两者做一个界定的话,海外本科直博,即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国外相应项目,国外也有一些2+3的硕博培养项目,但是你在海外读硕时,想继续跟你的导师深造博士学业,于是向导师申请他的博士生名额,也时某种意义上的硕博连读。对于申请的国内学生而言,多是以本科生的身份进行申请,因此可以说,对于海外博士申请,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没有如此明显的区分方式。那以本科生的身份申请博士有哪些优势,适合哪些人群呢?优势:节省时间成本;按照正常博士流程,一般国内硕士需要3年,国外硕士一般2年,博士一般4年左右,硕士+博士一般要6-7年甚至更多。而本科直博最少5年就可以毕业。节约金钱:硕士学位可能是一件昂贵的事情,尽管有奖学金,但通常仍然需要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博士大多有奖学金或者RATA,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缺点:本科毕业很难有科研经历或学术成果,所以你得十分优秀,才能取得博士生导师的认可。适合人群早期确定自己研究意向,有意从事高校教职、学术研究的学生。接受申请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可以接受本科直博的国家有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加拿大有直博机会,不过竞争很激烈。申请流程及要求以英国为例:在英国,只要你从学士学位毕业,你就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学位。英国博士最早可以在3年内从博士学位毕业,但一般4年毕业的比较多,第4年主要是为了写毕业论文而不用交学费。博士的签证通常是4年半。1)首先确定自己的条件是否达到目标院校的最低要求,具体要求在每个博士program都能查到entry requirements;2)确定研究方向和可能存在的相关老师,查看老师是否有空缺学生名额(部分大学会显示);3) 可以试探性地发邮件问老师今年是否还招生;4)准备研究提案写作;5)准备PS和CV;6)准备套磁;7)套中老师后,直接上网填写申请即可,后面可能会有面试,面试之后再考虑是否发offer;9)准备入学,期间可以联系导师,询问相关书籍和阅读的事情;另外可以在本科阶段积极参加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计划,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可以提升你的竞争力。虽然以本科生的身份去参加老师的项目没办法直接接触核心科研项目,但是可以先从打下手开始,熟悉基础的实验流程等。曼博士的导师库和学生案例中,也有申请国外本科直博,成功上岸的案例,以下摘取部分可公开案例,给有意本科直博的同学以经验参考。【学生案例】工作六年后再出发!无面试成功本科直博!收获杜伦大学地质学博士offer!【导师说】本科直博香港中文大学!这次和你聊聊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想本科毕业直接开启科研直通道路的同学,欢迎添加小曼客服,获取本科直博专门方向的老师的一对一咨询噢!

天官

澳洲与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区别

来源:澳洲财经见闻共373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如何对比澳洲和中国做设计的情况,今天就来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和感受吧。在广州5年的本科建筑学毕业之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在与IAP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Platform Australia)合作过几个项目之后,在他们董事长Paul 的推荐下,我来到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继续深造。没想到一晃眼就15年了。对比一下国内工作与澳洲工作,其实有挺多不一样的地方,也有挺多一样的地方。工作时间首先说一下工作的时间。很多人觉得国内工作时间长,澳洲工作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比较轻松。这一点,怎么说呢,是也不是。其实工作时间的长短,在澳洲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不愿意加班的,其实是完全可以不加班,准时到公司,准时下班离开,基本没有打卡这一回事。一般来说,早上8点30~下午5点30,中午一个小时午休时间。上午和下午各有15分钟的咖啡休息时间。大部分没有午睡的习惯,5点半下班之后就可以自由管理时间,也基本不会有人因为工作而给你打电话。晚上9点之后,基本连朋友的电话都不会有,夜生活基本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听起来挺轻松的。其实,能做到这样的人不多。我在澳洲的前2年,做住宅项目,遇到的是澳洲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要求6周完成DA,相当于国内的扩初精度,需要有初步的结构设计和景观设计,所以建筑设计就变成需要在3周完成大部分工作,那么其他顾问才可以开始。那两周时间,基本每天都在公司呆到凌晨1、2点,第二天一样都要8:30到办公室。做住宅设计项目的设计公司基本都这样,竞争大、工时长、利润低这个基本是通例了。不过那时候设计公司还是挺有理想的,想要做澳洲最好的住宅设计公司,做DA图纸的深度要求达到施工报建图(construction certificate)的深度。只是目前听说已经堕落了,在市场的竞争下只能以降低质量来保证还能活下去。利润已经越来越低了。2年之后,换了一家比较小的设计公司,做规划和基建类项目,基本可以保证每天不超过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极少加班,而且设计费用也得到了保障。这也就吸引了我继续做基建项目的决心。在参与了杭州钱江新城河畔公园和望江公园两个项目,以及几个澳洲本土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规划部分之后,小公司的缺点展现出来了,实力不够,项目有时候无以为继,甚至也要开始接一些小房子的设计。KI studio design, Hangzhou Wangjiang Park所以在差不多两年之后,由于我在基建项目上的经验,得到了澳洲本地一家大设计公司的青睐,所以不到4年的时间,我又跳槽了,到第三家公司,结果一呆就是10年多。第三家公司,表面上对员工工作时间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基本也是8:30~5:30,一个小时休息时间。5:30可以准时关电脑下班回家。但是慢慢发现,水平差不多的同事,但是愿意加班的人,都得到了比较多的机会,工资奖金也会比其他人好一些。到最后,自己也不免的加入了加班的大军,合同规定的每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通常都会做到了60个小时每周。。。。。。平心而论,跟国内的朋友相比,这个工作时间并不算很长。而且好的是下班之后绝对不会接到老板、甲方的电话。工作软件在刚到澳洲那几年,基本就是03~08年这5年,CAD、ArchiCAD和microstation 基本是三分天下。在08年之后,Revit 开始初步普及,那时候政府项目开始需要用Revit 来制作,直到2016年之后,Revit基本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ArchiCAD 还能勉强维持20~30%的市场份额。先说一下CAD,其实即使跟国内差不多都还是用CAD制图,澳洲的CAD运用跟国内挺大不同的。国内即使用天正或者是园方这一类的软件,但是很少会完全用里面的功能,特别是图纸空间。而澳洲比较强调用外部引用族来进行合作。每个平面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可以通过外部引用到下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以保证上下楼层的平面是对齐的。画立面的时候,把平面图引用到立面图里,旋转角度来制作。这样在画平面图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立面图的制作。不过一旦平面图有修改,立面图忘了更新引用的平面图,就会造成出错。我个人没用过ArchiCAD,所以不好评论。Revit 在近几年的推广力度很大,而且图库的配套日益强大,使得revit 制图日趋成熟。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一栋公寓楼的概念设计以及相应文档(平、立、剖加上三维效果图)。这个在CAD 年代基本以一己之力是很艰难的。随着Zaha 这一流派的兴起,流线型建筑也成为了一种流行。Revit 也暴露出建模能力薄弱的缺点。甚至在住宅设计项目里面,只能完成现代式的建筑,比较复杂的建筑,类似法式建筑就比较难以控制了。法式别墅,Aform Architecture 设计这时候Rhino (犀牛)软件也就有了成长的土壤,凭借着出色的三维模型功能,rhino 被广泛的使用在概念设计阶段。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配套,Rhino 甚至使用了在施工图制作上。Barangaroo Ferry Hub, COX design, Rhino+Revit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COX design, Rhino+Revit从2017、2018年开始,Rhino,grasshopper,dynamo 加上Revit,成了复杂形体建筑文档制作的主流。办公室处事当年我在国内是在设计院,跟着一群硕博连读的学生一起工作,大家都很融洽,跟读书没啥区别。10年的时候,创造室的旧同事来澳洲,我去见他们,大家还是老样子,关系还是很好。在澳洲,要说明面的歧视,基本在工作场所里面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不会说没有。目前我在做市中心的地铁站项目,在技术相关的高层的会议,就我一个华人。牵涉到商业的高层会议就一个华人都没有了。我是主力做澳洲本土的基建项目,这一类项目,仅有的华人基本是老一波香港华人,早年接受英美教育为主的。直接从中国大陆过来的华人少之又少,或许未来几年会慢慢的多起来吧。但是住宅设计项目,华人的面孔就很多了,要知道直至2018年,华人开发商占了悉尼房地产开发超过三分之一,这就让华人在房地产开发的整个流程里面大放异彩。所以华人,特别是会说普通话的华人,在住宅设计项目里面,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华人在这一类设计公司想出人头地并不会太困难。说到办公室生存的问题,不是很清楚是一个广泛的现象还是我最近接触到的个别现象。我发现有部分的同事,这个是不分种族的,主观能动性很一般。一个例子,我说那天几点,要到哪里去,公司名有了,然后跑过来问我地址。其实这个谷歌一下就知道了。我当着面,谷歌了地址出来,然后又问我怎么去。这就让我很无语了。另外一个,我早上8点半,就给所有人发电子邮件,里面写清楚今天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我今天下班前需要看到什么。结果到4点多,我再发一封邮件结果,结果其中一个同事什么都没做,我要的是在一张图纸里面汇总所有的资料,这样我才可以去跟上级汇报。他还跟我解释一通,说我要的资料在五个不同的图纸里面,可是难道要我把五份图纸都丢给老板,让老板自己去整理才可以吗?搬办公室需要搬电脑,一早就不见人了,说好的每人拿两台显示器,结果他拿份需要别人去帮忙了,中午故意失踪了2个小时,回来什么都是别人做好的。其实这些无关设计能力,但是在办公室里面,这种人是非常不待见的。另外一种是做事情很勤快,但是用力总是用在错的地方。其实我们都以为澳洲生活节奏慢,工作慢,其实背后隐藏了很多故事,真实的工作场所是非常忙碌的,每天都是非常的忙,而且我们要尝试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那么就更需要聪明的工作。如果我们把时间花在了错误的事情上,那么很容易会事倍功半。作为一个有点年资的人,给大家一些建议:“年轻的时候,如果先把家庭稳定下来,毕竟该谈恋爱的年纪还是要谈谈恋爱,不然年纪大了,习惯单身久了就不会再有成家的冲动了,其实有了家庭,两份收入来供房贷、给房租(双方都付出的前提下),还是比一个人轻松一些;下班后,每天或每周都抽时间来提高一下自己,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读物,多读书总没错,知识面广的话,在办公室里面吹牛也有资本;即使不会经常去欧美旅游,起码几个世界知名景点和建筑都要有所了解;平常多听英文新闻,不要局限在澳洲,多听听英美的电台广播,对于提高自己的英文听说能力非常有用,我自己平常上下班都会听BBC的新闻广播,尽量让自己的口语往英式口音去靠。这个在工作场所生存至关重要。或许我的口语还有语法错误,但我在06年靠雅思口语就能拿到8分,这个跟我连睡觉都听着《老友记》的原生音频是很有关系的;对于从事设计业的同好,其实建筑设计是一门很苦的学科,也是一门很酷的学科;真的要学好,付出的努力不能少,每周抽个时间练习一下手绘还是很有必要的。”薪水我没有很广泛的了解过澳洲与国内的真实薪水区别,只能说一下广州和悉尼两座城市的大概薪水情况。在广州,我所了解到的,50~60万年薪左右是一道槛,基本这个年薪是技术人员能拿到最好的薪水了;再往上,就不仅仅是管理项目了,而是需要拉项目回公司,直接面对甲方才有可能。一般毕业5~10年的留学生能在外企拿个30~40万一年。在悉尼,建筑师平均年薪是8~9万左右,超过这个级别的是项目建筑师,能独立管理项目的了。如果能拉项目的,或者是能经常参与到重点项目里面的,年薪超过10万+并不是一个问题。另外如果只想专注软件类的,例如去做BIM 的管理的话,最高级别的可以有15万上下。在澳洲的,很多朋友会查hays 上的薪水表,其实那个表格里面的工资水平偏高。是属于行业里面同级别里能拿到最好的工资水平。话说回来,打铁还要自身硬,只要自己有能力,其实无论去哪里都能拿到好待遇。

无我

为何很多学生不敢选硕博连读或直博?

(1)硕博连读和直博,通常为5年,如果5年后,博士不能毕业,也没有中间的硕士学历,风险比较大。很多学校有规定,对于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如果不能博士毕业,只能退学,不能申请硕士毕业,这样的规定让很多学生没有把握和信心。(2)硕博连读和直博,如果遇到不喜欢的导师或读几年发现不喜欢所读的专业,中途没有改变的机会。现在研究生导师多了,难免出现一些脾气大、性格古怪、不好相处的导师。在不了解导师的前提下,直接硕博连读或直博,很多学生觉得学到这样不喜欢的导师风险比较大。(3)博士毕业不易,入学需谨慎。现在博士毕业要求越来越高,入学容易毕业难。硕博连读或直博学制通常为5年,如果5年后不能毕业,又没有机会获得硕士,风险比较大。(4)很多人对未来没有信心,意志不坚定,不愿意硕博连读和直博,也是在为未来改变留下余地。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想通过读博士来提高能力、以后从事科研工作。他们读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如果让他们用5年来读博士,他们是很难坚持的。(5)博士毕业不易,读博士太辛苦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

道之为名

一年制硕士为何认可度不太高?要获得高认可度,该去哪些大学呢?

从全球范围内看,一年制硕士,发源于英国,并向英联邦范围内推广,所以英联区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接受和实施了一年制硕士的教育模式。除了英国,热门的留学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加拿大等,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都有实施一年制的硕士。一年制硕士,其实这个说法只是简称,并不严格。因为该模式包括授课型和学术型,前者因为不需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所以相对比较轻松,耗时也相对较短,一般用一整年的时间(12个月)就可完成;后者则要求要高一些, 完成难度要大一些,而且需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一般需要15-18个月才能完成学业。从认可度来看,一年制硕士相对于其他硕士,确实不太高。新加坡国立大学原因之一是,学制较短,给人短、平、快的感觉,让人总觉得那么短的时间里,很难深挖专业知识并提升学术能力,文凭的含金量就不那么高了。原因之二是,英国当年实施一年制硕士,授课型其实是发挥应用型功能,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属于在职提升的一种方式,因而要求相对较低;学术型则是属于“博士前教育”,发挥学术型功能,是针对那些本科毕业后有读博打算的人员,可以利用学术型硕士这个阶段,进行博士前的学术训练和缓冲,以便于随后攻读博士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以理解为“博士预科”。实际上,英联邦的教育体制,要么纯粹的本科,一般是三年制;如果要拿硕士学位,往往可进行通常为四年制的本硕连读;如果本科后要读博,则大多数采用的硕博连读的方式。纯粹为了读博而单独进行一年制硕士学习的,在它们本土并不多。所以,一年制硕士逐渐丧失了“博士前教育”的功能,而主要是发挥其应用型的功能,对于他们本土而言,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就业或者准备就业的人,进行“充电”,所以确实比较倾向于“速成”。英国牛津大学后来,一年制硕士为外国留学生所青睐,特别是我国留学生,很喜欢去英国留学。当然英国的高等教育很强,名校众多,去留学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一年制硕士而言,含金量如何,最重要的还是看对应的学校,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其一年制硕士的含金量自然挺高,认可度当然也不在话下;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又是一年制,那含金量和认可度自然较低。比如我有个街坊,本科后,去了新西兰留学,攻读一年制硕士,去的大学,寂寂无名,好像很快就完成学业回国了,但对他找工作似乎没多大帮助,以至于后来他自己都基本不提那段留学经历和那个硕士学位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实施一年制硕士的国家和地区中,对我国学生而言,最值得去的,还是经济与教育都很发达的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因为它们名校众多。英国不用说了,以G5为代表的一大批名校,享誉世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悉尼大学等,都是世界级名校;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都是亚洲顶尖名校,在世界名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能进入这类名校学习,即便是一年制,也是很好的。

冰风暴

想去留学没头绪?美英澳加双新教育制度大比拼!

小伙伴们大家好,接着上期留学的优势,趁热打铁再跟大家八一八6大热门留学国家各自的特点,希望能给正在寻找方向的你,带来些许帮助哦~在大家熟悉的留学大国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一直作为资深留学国家,广受留学生追捧;当下,除以上四国,新西兰、新加坡(“双新”)也进入了留学生最认可的留学国家行列。在QS公布的最新版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全球前200的学校,美国仍以占据46所遥遥领先,英国以28所的成绩稳居其后,澳大利亚除去8大也有其他很好院校的选择,加拿大排名稳定,新加坡有两匹黑马相爱相杀并列前11……So,这些国家的教育制度,到底有哪些特色和区别呢?小编帮大家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对比。No.1美国UnitedStates高质量的教育水准培养出约80%诺贝尔奖获得者,注重培育学生在知识的宽度与学科的深度中的平衡发展,历史、人文、哲学的教育保证毕业生可具备基本现代公民素质;教师资源充足、教学设备完善,可全方面、有针对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有利于精英教育的发展。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包容性强,教育、教师国际化,并强调教学、科研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允许种族歧视。毕业后的机遇发展 正规大学认可度高,境内实习机会多,回国后的就业机会也很多,个人发展空间大。选学科专业的自由留学门槛高、学费高,奖学金的申请成功率高。【学士/Bachelor】大一、二多为基础课,大三、四开启自主选择大门,如果试读半年不喜欢、不适应、水土不服……只要给出强有力的证据(借口),可商议转专业。【硕士/Master】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转专业。【博士/PHD】本科足够优秀可直录。P.S:本科需要准备SAT/TOEFL,研究生理工科和一些文科专业需要GRE,读博需要匹配导师项目,专业型选手可以申请本硕or硕博连读;个人陈述(PS)个人简历(CV)、推荐信(RL)越丰富越好,12月为申请旺季,青睐美国的小伙伴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呀!No.2英国United Kingdom教育水准全球领先超过800所的寄宿学校、600所延续教育学校、90所大学、150所学院、14000个专业、37000个学位可供选择,诺贝尔获奖人数世界第二,绅士、淑女贵族教育起源地。高含金量的文凭学制短、文凭认可度高,方便学生更早进入社会实习工作,节约读书成本。【学士/Bachelor】≈3年【硕士/Master】≈1-1.5年【博士/PHD】≈3年签证较容易办理为语言未达大学标准的学生配备相应语言班或预科课程,国内大专、本科生皆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相应课程之后再进修研究生。P.S:鉴于留学生井喷状态,英国多所高校已提高入学门槛,入读英国研究生的要求更加严格,GPA、双非、补充材料等都被列入严格要求的内容,有意向的小伙伴需要多多留心啦。No.3澳大利亚Australia中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为12年,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小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两年。12年级参加各州毕业会考,选读、考4门与以后所选专业相关的课程,考完换成全国统一录取标准(AustralianTertiary Admission Rank, ATAR)为方便学生跨州申请大学。TAFE(Technicaland Further Ecation)职业技术学校,提供技术性培训课程,等同于国内的大专课程,蓝领技术性职业一直是澳洲的高薪人群,如果国内有相应的技工资质证明,可减免一定学分,更快找到实习及雇主;也可拿到文凭后转入相应专业大学深造。ELICOS海外学生英语强化课程,少于3个月的课程,适合持旅游签证(600签证)或打工度假签证(462签证)者;超过三个月的课程,则需申请学生签证(500签证)。高等教育澳洲不仅有著名的8大(Group8),更有其他多所资深受认可的院校越来越受到各方留学生的争抢,这些专业院校可满足留学生学习阶段各方面的要求,以及毕业后的需求。【学士/Bachelor】文学/商科/理科/艺术:3年工科/建筑/教育:4年法律:4-5年医学:6年荣誉学士(Honour)比普通学士多1年双学位(CombinedDegrees)比普通学士多1年【硕士/Master】硕士证书(GraateCertificate):学士入学,不要求专业对口,半年可结业;硕士文凭(GraateDiploma):预科课程,学士入学,专业可不对口,一年结业;或作为无专业背景学士的过渡阶段;硕士学位(MasterDegree):分别为1-2年的专硕(Coursework)和根据项目而定的学硕(Research),专硕可由中介代办,学硕需要自行申请;无专业背景的专硕需要2年;学硕一般会录取荣誉学士或者已完成硕士预科课程且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博士/PHD】3-4年,接受硕士学位获得者或荣誉学士学位获得者。P.S:澳洲大学审理时间快,申请采取提前占位拿offer后提供语言、大学成绩的制度;且澳洲多所高校现已接受中国高考成绩,有需要的小伙伴尽快准备起来哦!No.4加拿大Canada最完善的教育体系国家之一2017年全球教育质量排名第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总产值7.1%,远超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6.1%的均值。学费相对较低学制灵活,对入学者无严格年龄要求,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位。2017-2018年,国际留学生(本科)学费均费为$25,180加币(约12.7万人民币)。实习政策利好大学教育阶段,大部分综合类大学及基础类大学会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众多带薪实习的项目,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带薪实习项目争取到工作机会,也可积累行业人脉,有利于未来就业发展。相应的移民政策加拿大留学经验类移民政策(CanadianExperience Class, CEC)表示,本科毕业生在获得两到三年的工签并为雇主工作一年即可通过CEC申请加拿大经验类移民。P.S:加拿大多种专业有对应的职业列表,如有毕业后续打算的小伙伴,需提早考虑这些专业。No.5新西兰New Zealand8所国立大学,各有王牌专业,满足不同留学生的需求,英联邦教育制度,本科大多3年毕业,研究生多为2年左右的课程,博士生需要根据导师项目选择时长及开学时间;24所属于理工学院系统的教育机构,会给学生提供证书以及相应的培训。P.S:新西兰的地理气候较优于加拿大,社会福利体制也比加拿大更好,物价也低于英美加澳4国;除去奥克兰以外地区,皆为偏远地区,有移民加分,有意向的小伙伴请及时咨询澳华美亚哦。No.6新加坡Singapore教学内容实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教育共同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重视双语教育(英文和华文),学生作业较少,课业负担较轻,课余实践丰富。未来发展与西方教育体制直接对接,欧美绝大多数大学接受ALevel成绩,可直申欧美名校;美英澳加等多所大学与新加坡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专业选择广泛且自由,学生实践能力强。【理工学院】3年制大专课程(文凭课程),包含理论及实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豁免大学第一年课程。【大学】除医学/法律/建筑等专业之外,普通学士学位3年,荣誉学士学位4年。P.S:私立学校提供预科课程文凭(GraateDiploma)以及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皆授予合作办学的国外大学文凭。一句话结尾学霸+不差钱美国欢迎你效率+钱多英国转一圈留学+移民澳加新别犹豫学霸+离家近新加坡了解一下如有各种留学方面的疑难杂症,欢迎咨询澳华美亚~

荀况

华科学霸:他硕博连读、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7篇,头发还有很多!

他是本期“大神志”的主角:颜值高、才华高、还有身高,运动、摄影、学生工作都不落下,他硕博连读,刚获国奖,又拿研三标,sci发到手软,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而且头发还很多……这么优秀的师兄,小科先酸为敬!个人简介姓名:苏岱导师:陈迎春教授研究方向:医疗保障、农村卫生、卫生经济与政策教育背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目前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联合培养)。课题及文章:参与导师多项国家、省部级及校级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参与卫生经济、医疗保障等相关书稿章节的撰写工作;硕博连读期间,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SSCI文章4篇(其中,JCR Q1 2篇、Q2 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所获荣誉: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医学部)体育部部长,荣获2017、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三好研究生标兵、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光华奖学金。受邀赴澳大利亚参加第一届亚太服务整合会议并作口头汇报,参加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参会交流论文)、华西卫生经济与政策博士生论坛(三等奖)、中国健康保障论坛(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汇报。同济医学院篮球比赛第四名、同济医学院足球比赛季军、同济医学院拔河比赛第一名、医管院师生拔河比赛第一名、医管院趣味运动会第一名等。学业科研问:博一期间,师兄发表了多篇SCI/SSCI文章,可以谈谈文章选题应该如何切入吗?一种方式是根据已有导师的课题研究进行开展,另一种方式是基于其他可获取的已有资料及数据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从而完成文章选题工作。具体来说,尤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几种导向优先的原则:定性理论导向、定量方法导向以及问题解决导向,并注意选题的前沿性。尤其是最初接触文章撰写的同学们,往往把握其中一种导向进行选题切入思考即可,但也要在后续写作过程中做到兼顾理论和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能让文章的思路逻辑更具备说服力。问:与导师一起做研究是怎样的体验?我的导师陈迎春教授对待学术非常认真严谨。导师总会让我们在深入研究之前做好文献基础,并强调任何学术成就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阅读和积累作为基石。形成一个扎实的学术研究范式是我受益最大的地方。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想法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我平时也会和师门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学习科研的想法,进行思维的碰撞,课题组优秀的同门也是我科研前进道路的重要保障。问:在日常研究中应该如何保持创新性呢?首先,在日常研究中,最重要的在于积累,要明白别人做过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创新的产生要权衡现有研究进展和自身能力之间的状态,不可以盲目追求创新。其次,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维。别人即使做过,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视角、理论以及方法存在不足。再次,要多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出发思考本领域的研究问题,很多学科具备较强的交叉性,这往往会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思路。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创新需要毅力,一个好的idea只是开始,但并不能最终形成创新成果,要坚持才可能有好的产出。问:在科研过程中如何保持一如既往的动力?想必这是很多同学在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明确自己在现有研究方向中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以及对现有研究方向的具体哪个方面感兴趣,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然后多和导师沟通,在自己认为可以提升科研效率的具体方向多做研究,反而会有更好的突破。问:请分享一下师兄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汇报的体验吧。首先我觉得能够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口头汇报是对我们科研能力的一种肯定,学术研究并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更应该与他人多交流多分享,集思广益,这样能够更加了解自己下一步需要朝哪些方面努力。但也应该明白应该保证参加学术会议的质量和频率,各种学术会议给我们参与的机会很多,自身研究工作经历有限,更高效地参与学术会议才能让我们受益最大化。问:作为硕博连读的优秀学子,师兄对即将面临硕博连读选择的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我是从硕士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坚定转博,但我觉得师弟师妹们如果面临硕博连读的选择要考虑清楚以下两点:第一,读博的动机。如果是因为兴趣或者工作,并具备较好的基础,这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如果仅仅是面临硕士毕业压力而选择转博,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博士毕业压力更大,盲目转博可能会让自己更加被动。第二,研究方向是否合适。很多师弟师妹从本科跨入研究生阶段,在转博之前想必对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硕博连读可能会选择相同的导师,如果自己觉得目前研究方向不是很适合自己,那就需要谨慎选择了。问:请分享一下师兄博士期间联合培养的体验和经验吧。有机会出国开阔视野当然是件好事情,但还是要明确出国的目的。做到真正有意义的出国学习,一个是要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有帮助,另一个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有促进作用。能实现以上两点中的一点就很不错。需要和国内导师提前多沟通,明确自己的研究计划,这样才能让出国更具有目的性,收获也会最大。对于博士生而言,首先还是要提升外语水平,然后要关注学校研究生院发布的相关通知,比如CSC的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学校的短期研修项目等。华中大为我们搭建了许多出国交流的平台,出国学习的机会很多,要努力争取。学生工作师兄参与学生工作的初衷是什么?这些经历带给了你哪些收获?我当初加入校学生会体育部,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比较喜爱体育活动,它可以对科研压力起到很好的释放作用,可以让我自己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我也结识了许多同学,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信心,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也都对科研工作有很大帮助。另外就是可以更好地服务同学。之前听很多院系同学反映,想让学生会举办同济医学院足球比赛。因为之前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我们觉得,能够满足同学们的愿望非常有意义,于是,在学生会的支持下,我们精心筹办了这项赛事。关于学生工作和科研,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首先我觉得,学生工作和科研本身其实是不冲突的,学生工作其实可以更好地服务科研。很多同学觉得两者冲突可能是因为出于自身的顾虑,我认为只要大胆放手去做,完成学生工作之后快速投入科研中去,其实两者是可以很好结合的,不要因为过多的担忧影响科研工作的整体效率。兴趣爱好师兄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呢?比较喜欢运动、健身和旅游,偶尔还会拍照,但比较菜,也在努力慢慢尝试其他的事物。因为研究生期间课业和科研压力比较繁重,培养其他兴趣爱好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所以会抽空来做。这些兴趣爱好对师兄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我觉得能够长期保持一些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运动健身,不仅可以很好地缓解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强身健体,而且可以结识许多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大家彼此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彼此、相互帮助。除了科研学习之外,其他时间我并不喜欢宅着,所以节假日我一般都会到处旅游,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接触到摄影,希望能够定格住生活的美好瞬间。寄语我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是最努力的,但知道在科研道路上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所以也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在科研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然后朝着目标勇敢前进,多积累、多交流。要相信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被解决的。另外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在科研之余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更好地调剂自己,让科研学习和兴趣爱好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学习也就没有那么枯燥了。读研道路千万条,保持快乐第一条!最后祝各位师弟师妹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保持自信、成果丰硕!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图片 / 苏岱 编辑 / 王玉珠 张雯怡 校对 / 郭雨辰

曼陀羅

80后浙江大学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保留国籍待中国召唤

在老师的眼里,他是“情商高”“智商高”“颜值高”的“三高”学生。如今,他成长为站在世界舞台的青年科学家,于2017年荣获澳大利亚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并且保留中国国籍至今,期待国家的召唤。奖项是对中国教育的肯定1981年12月,杨剑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调皮贪玩的他,也曾为学习烦恼过,但上了高中,他才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主动去学习和汲取知识,并且在1999年,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被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录取。进入大学,杨剑并没有跟其他同学一样放纵自己,而是保持着高中阶段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浙大农学系硕博连读。在读博期间,杨剑也并未放松自己,而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了10余篇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让他在国内外动植物科学研究领域颇有影响力。2008年杨剑博士毕业,远赴澳大利亚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尽管他的方向从农学转向了与健康有关的生物医学,但同样需要用到他比较感兴趣的统计学知识。杨剑曾骄傲地说道,他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业,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因此,这一次获得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对于中国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来说,是一种肯定。兴趣点在研发方法和工具如今,杨剑主要研究的工作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身高、智商等性状以及肥胖、糖尿病等疾病进行遗传学大数据分析等等。而且他的研究志向也很明确,就是想要开发出一个新的方法和软件工具,利用杨高通量遗传以及基因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复杂性状以及疾病的遗传结构。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通过多年来的研究证明,在影响人类常见性状和疾病的成千上万DNA变异中,每个变异位点的效应虽然很小,但大量小效应的累加就会形成很大威力。并且,这种“微效多基因”遗传结构会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保留国籍,听从祖国召唤杨剑尽管是受到一位教授的赏识后,前往澳大利亚学习,并且在学习期间取得傲人的成绩,但他目前仍然保留着中国国籍。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不会在澳大利亚呆一辈子”,最终他会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奋斗,杨剑已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教授,并且还担任该校的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管着6名博士后和5名博士研究生。杨剑认为,目前中国的科研环境已经能够支撑起世界顶尖科研,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尽早回到国家,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国家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拘无束

博士生超期学习 该不该清退?

原标题:博士生超期学习该不该清退?中国科学报邀专家共同探讨中国科学报8月25日消息,近日,本报编辑部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位操着一口陕西话的老父亲说,他的儿子在读了八年博士、完成了所有应完成的学术成果之后,因为所安排的毕业答辩时间超过了期限,在“临门一脚”的时刻被所在高校清退。这并非个例。从去年到今年,包括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都曾清退博士生,原因多为其未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与此同时,中国传媒大学近日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其中,自2021级起,将博士生基本学制由3年改为4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8年改为6年。这促使我们思考并提出一个问题:该不该给博士生设置毕业年限?如果该设,那又应当以几年为宜?为此,我们邀请相关专家、管理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受访人:周 倩 郑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闫月勤 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孙新波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喻海良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沈文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报》:目前,各高校一般将博士生就读年限设定在3~4年,最长约6~8年。而与此同时,博士生无法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毕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您认为,博士生就读年限应该设定为几年?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该不该对其就读年限加以设定?周倩:对博士生的学习年限进行规定,我是赞同的,但要有差异化,根据学科不同有所区别。有研究表明,在法国,取得博士文凭平均年限为3年,人文社科类平均为3.4年,理科类平均为2.7年;在英国,一般高校规定哲学博士修业时间为3年,但大多数为3.5~4年,个别学生长达8年;在德国,博士生毕业平均需要4.3年,工科为5.3年,人文社科为4.75年,生物科学为4.2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为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哲学博士建议博士候选人最好能在6年内完成学业,教育学院常规博士要求最长7年毕业;在加拿大,博士生修业年限一般最长为8年。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博士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设置一般3年为宜,最长学习年限可以定为8年。除了特殊情况,如创业,可以向学校申请延期,但不能滥用。另外,博士生的培养资源是稀缺的,如果长期不毕业,会占用宿舍、实验室等,影响其他学生的培养。闫月勤:关于博士修业年限,以美国为例,其规定也是3~4年居多。其实,博士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延期毕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延期时间越来越长。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美国博士教育的统计(2006),1978年自然科学、工程和生命科学学科博士按照RTD统计(注:从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到获得博士学位的实际学习时间)的修业年限中位数均不足6年,修业年限中位数最高的人文科学也仅为7.5年。而到2003年,人文科学学科博士生按照RTD统计的修业年限中位数已达到9年,自然科学、工程和生命科学学科博士按照RTD统计的修业年限中位数略低于7年。从1978年到20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全体样本按照RTD统计的修业年限中位数从 6.3年上升到7.5年,增加了1.2年,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的增幅达到了1.5年。而且,美国博士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前2年进行大量课程学习,旨在加大知识深度与广度。此阶段结束时有中期筛选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论文阶段。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生学制并不长,延期毕业人数少得多,但都有一个共同趋势——延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因此,现有学制可以适当延长,我们可以有修业年限的基本要求,但是清退要慎重。喻海良:此前,博士生在校学习年限规定是3年,但绝大部分博士生3年内都无法毕业,需要4年才能毕业。这样一来,第4年他就无法获得奖学金了,对其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博士生奖学金有国家级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多的话,一名博士生一年可能有10万元,少的话也有四五万元。因此,博士生在校学习年限由3年顺延为4年,是一个正常的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给博士生设定就读年限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很多学生就会成为“老赖”,拖着不毕业。而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比学生还要着急。因为这会占用导师的招生名额、学校的教学资源——如果学生迟迟无法毕业,会导致博导无法招生,乃至博士生招收资格被取消。不是说时间越长,培养质量就越好。相反,时间越长,“放水”的可能性越大。沈文钦:是否要对就读年限加以设定,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是必要的,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则不一定要限制年限。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一些博士修业年限过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提高博士培养的效率,政府和高校都出台措施鼓励缩短修业年限。英国甚至将博士毕业生的修业年限和研究生培养经费相挂钩。不过,在美国并无博士生必须在若干年内毕业的硬性规定,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允许的。在我国,规定最长修业年限有利于节省高校的办学资源,也可以作为分流博士生的一种手段。但最长年限规定为6~8年似乎太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些学科如人文学科博士生读博超过6年是比较常见的,最长修读年限可以延长到8~10年。《中国科学报》:相关研究表明,相比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科为主的高校博士生延期毕业情况更为严重。您是否认同这一结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是否应当设定不同的学习年限?沈文钦:博士生的延期情况主要与其所在的学科有关,和其隶属的学校类型关系不大。因此不同类型大学设定不同学习年限并无必要。在我国,理工科尤其是实验科学博士生科研任务重、实验要求高,而且实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确定性强,因此导致博士生无法对其博士研究进程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实验研究具有延续性,一些博士生尽管博士论文写完了,但所参与的课题研究可能并未最终完成,这时导师希望其留下来继续完成研究。这些因素都导致实验科学的博士生延期毕业。在西方国家,情况似乎相反,人文社科类博士的修业年限更长。例如,美国对人文社科类博士的要求是很高的,博士生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博士学位。周倩:我国高校工科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与其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有很大的关系。不少高校都对理工、医学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的SCI或EI论文的数量和级别有要求,这是他们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但EI期刊数量相比SCI期刊少,而且一些高校规定收录EI论文集中的论文不算,导致难度加剧。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甚至不同学科,可以设定不同的学习年限。博士生招生高校可以统计不同学科学生毕业的年限,进行分析、科学制定。孙新波:4~6年是比较适用的学习年限。当然,博士生培养存在个体差异,因为博士生个人方面的原因导致一定的延期,这需要博士生与导师和导师组协商解决。如果中途发现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应该有一定的退出机制。实际上,没有必要保证所有的博士生都顺利毕业,一定要把质量和创新作为衡量的标准。喻海良:不是所有的工科博士生都会延期,这与他们导师的课题方向有很大关系。假如其博导的研究方向以企业的横向课题为主,这样工科博士生就要帮着导师做一些项目,从而占用其学术研究时间,导致其延期毕业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生在读期间须产出学术成果有明确要求,这也是导致许多博士生无法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毕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您认为目前高校对博士生学术成果数量的要求是否合理?现有的就读年限是否可以保证博士生具备应有的学术水平?周倩:首先,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对博士生学术成果的形式、数量和层次的要求可以有所不同。比如,在法国,博士生培养的第一年必须按规定完成一篇“小论文”并通过答辩,才能进入博士论文撰写阶段。不过,在欧美很多发达国家,没有规定发表期刊论文,但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领先,这与学术人员的科研自觉、科研环境、科研条件是有关系的。其次,学术成果的类型可以多样化,不一定是论文。再次,对于发表论文的层次,不能唯SCI、SSCI、EI,论文质量可以进行同行评议。保证博士生具备应有的学术水平涉及培养环节、课程设置、导师指导、专业学习、过程评价等多种因素,年限只是其中之一。闫月勤:博士在读期间应该有一定的学术成果产出要求,这也是学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通过专利申请你会学习到专利申请的程序要求、基本要素,通过写作学术论文能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目前,有些高校发表论文数量要求太多、发表期刊要求太高的确是个问题,需要纠偏。国外许多大学博士毕业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只要导师和指导小组认为博士论文达到了毕业水准就可以答辩毕业。基于我国目前的学术生态和社会诚信缺失现状,个人认为不能照搬这种方法,还是要有一定的量化的学术产出要求,否则会增大腐败滋生的风险。如果学术产出数量减少、发表论文期刊规定不要太高,相信会有更多博士生在修业年限规定内顺利毕业。孙新波:据我所知,对博士生在读期间须产出学术成果有明确要求,这是国际通例,并非我国独有,只是要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同罢了。这不是导致博士生在规定学习年限无法毕业的主要原因,或者说这根本不是导致博士生无法毕业的原因。进一步讲,国际上一些高校的要求并不比我国的要求低,甚至高很多,从质量和创新出发,这不是问题。高校对博士生学术成果数量的要求是经过严格的论证和相关委员会通过的,4~6年的学习年限可以保证博士生具备应有的学术水平。喻海良: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发表论文的要求也是比较灵活的。以中南大学为例,现在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发放是可以分开的。如果博士生毕业论文已经做得非常完美,其他需要发表的小论文可以毕业后再发。这样的话,就可以先拿到毕业证书去工作,等论文发出来后,满足相应的要求,再到高校里补一个学位证书就可以,不会影响学生就业。除毕业论文外,具体发多少篇学术论文合适,这跟导师是有很大关系的。高校只是规定“基本线”,而导师从严格学生培养质量出发,往往有更高的要求。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对全国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博士生在读期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完成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除了各高校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不同的院系还会加码,在数量和论文档次上提出更高要求,这给博士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博士生导师和评审专家能够对博士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学术成果发表的要求是没有必要的。欧美国家并不把论文发表作为毕业要求,很多博士生在读期间也无论文发表。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提出数量要求会鼓励学生从事“短平快”的研究,也可能使学生在前期忙于应付论文发表要求,挤占用于博士论文写作的时间。《中国科学报》: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不能很好地对博士生学业进展进行总体把控,也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有些导师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也不得不“忍辱负重”。目前导师在指导博士生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于厘清导师和博士生各自的责任方面有何建议?如何才能构建起科学、高效、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周倩:导师指导博士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导师本身的水平。有些高校允许获得国家级项目的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这其中一部分导师的指导水平还不够。从国际上看,是否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定是不同的。比如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一般不用遴选。但在法国,《第三阶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法令》对于什么样的学术人员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是有明确规定的。二是导师没有尽责。有些导师担任领导职务,有些是业界“大牛”,外出学术交流多,无暇指导学生。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一要建立和完善导师组的指导方式。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般都是由导师一人负责,存在依赖性和风险性。二要丰富博士生修业课程。不少学生涉及跨专业学习,需要研修学科课程。有的高校博士生阶段课程开设较少,课程考核要求较低,完成学分较为容易。有研究表明,美国大学根据各系和各学科情况规定,博士生修习的课程数量通常为12~15门。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在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课程考试等环节强化评价,及时提出警示。四是增加培养成本。一般而言,博士生只交基本学习年限的学费,并获得相应的补助。非特殊原因,可以在延期期间收取一定的学费。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规定,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之后的延长学习期内,须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等并按期进行学籍注册。延期学习期间,高校不划拨培养经费,不安排其住宿;学生不参评奖助学金,不享受校内生活补助。孙新波: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方法论和方法。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导师从哲学层面入手,深入探索和研究指导博士生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尤其是方法论,一些导师比较注重方法的指导,忽视了方法论的指导,这是导致博士生创新性不够的一个原因。就管理科学而言,国际上一些高校特别注重对博士生进行管理哲学的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思维,而研究内容的创新是博士生自己的事情。另外,导师应该给博士生搭建更多的与实践接触的机会,既要鼓励博士生多做“无中生有”的研究,也要引导博士生扎根我国实践深入研究。喻海良:导师能否对博士生学业进展进行总体把控,主要取决于学生做的课题是不是与导师相关。如果学生自己选定的课题方向跟导师的研究方向完全不搭界,就会影响他的学业进度。假如学生做的课题是导师给定的方向,导师是会时刻跟进的。假如学生不听导师的指导,自己设定与导师不相关的方向,因此毕不了业,应该是学生的责任。现在确实有一些学生,特别一些国外来的留学生,在毕业论文方面,导师要帮很多忙。对于这种情况,导师事先就要跟学生说好,每个时间节点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如果做不到,就应该自行承担责任,不能怪到导师身上。在这方面,导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充分的沟通。导师给学生安排的课题,一定要是自己擅长的,否则无法指导。沈文钦: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对全国博士毕业生的调查,博士毕业生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最应当加强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学术指导的质量。我们的调查发现,很高比例的博士生对导师指导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但也有13.5%的博士生对导师的指导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导师指导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导师脱离科研前沿,导师指导过少、过粗,对博士生的反馈不够及时,导师权力过大且不能鼓励学生创新等。应该建立起导师和学生双方权责明确的制度,允许学生自由转导师。在一些学科进一步完善导师集体指导制度,并对集体指导涉及的相关问题制定规则,使之更加制度化。《中国科学报》:在博士生被清退后,是否有后续的配套措施进行圆满的善后,保障其应有的权益,并避免其出现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周倩:博士生被清退,符合一定条件,比如,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全部合格或已完成学位论文开题等,对于硕博连读的学生,可以授予其硕士文凭;对于其他博士生,可以发放结业证或者肄业证。高校应完善博士生学位申请申诉制度,加强博士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目前,有些高校博士生完成了毕业需要的所有流程,但因为高校规定的发表期刊论文的层次问题,不能获得博士学位,在破除“五唯”的背景下,可以适当延长发表期刊论文的时间或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判定期刊论文质量。闫月勤:我不同意清退这种方式。在终身学习社会里面,没有必要也不能清退。据我所在高校情况,目前清退的学生大多数不是全日制在读博士生,在职学生居多。这部分学生因为工作、学习、家庭无法兼顾,完成学业要求困难,没办法按期毕业。高校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自愿放弃,当然可以。如果因为个人特殊原因不得不延期应该尊重,要允许学生申请休学或延期几年。只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高校管理的复杂度。建议高校对申请休学的博士生收取一定学籍管理费用,妥善管理学生学籍,待学生回校继续完成学业可以顺利对接;改善导师评价,学生延期或者休学不影响导师业绩评价。沈文钦:博士生的退学处理问题,博士生个体、导师、院校和政府四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所作为。并不是所有注册的博士生最终都能获得博士学位,在欧美国家,相当高比例的博士生最终是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在入学之初就应当对此有所认识,并有心理准备。对院校而言,对于分流的博士生,应当允许他们把学籍转为硕士生,并相应地申请硕士学位。政府的学籍管理系统也应当相应调整得更加灵活。对于希望从博士生转为硕士生身份的学生,院校和导师应当理解并鼓励。中国科学报:【来源:天天读报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