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合肥将耗资63亿元打造安医大新医科中心西蒙妮

合肥将耗资63亿元打造安医大新医科中心

11 月 27 日,记者从合肥市公管局获悉,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合肥市空港医院一期等项目正式启动招标。这些重点工程实施后,将极大地提升全市医学教育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高防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水平。提供更多医学人才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肥西,项目投资估算约 63 亿元,本次展开的是设计招标。该项目通过全生命周期学科和专业布局,将加紧医理工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为健康安徽事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医学人才,为构建起全省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工程建设规模约 91 万平方米,主要内容包含教室、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学生宿舍(含留学生生活用房)、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医学博物馆、其他专业教室、实验室、地下车库及人防等。按照规划,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考虑分期实施,其中先行区建设规模约 52 万平方米。安医大新医科中心项目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加快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板块,采取 " 学院 + 中心 " 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模式,重点突破生物医学、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工智能、高新材料等方面研究瓶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医科中心项目作为安医大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重点基础工程,能够持续提升合肥市乃至全省的医学教育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以及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能力。建成后,可以增加 8000 — 10000 张医养结合床位,大大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养结合床位不足问题。完善整个空港示范区医疗体系核心本次纳入招标建设的合肥市空港医院工程地点则位于新港路与分水岭路交口西北角,规划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占地面积约 325 亩,设计床位 1000 张,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约 150 亩,500 张床位,总建筑面积约 9.2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8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2.4 万平方米;一期项目主要包括一栋医疗综合楼 ( 地下 2 层,地上 16 层 ) 、一栋行政办公楼 ( 地上 2 层 ) 、液氧站、污水处理站、开闭所、地下室、门卫等。项目合同估算价 59015.90 万元,计划工期约 900 天。空港医院是合肥经开区发展规划中配套建设的重点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定位为建成人性化、智慧化和可持续性的绿色生态医院,是整个空港示范区医疗体系的核心。未来,空港医院将致力于创建一个功能合理、流程科学、技术先进、环境优美、具有合肥空港地区人文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为经济示范区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与此同时,对于吸引人才,打造现代化空港新城,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来源:合肥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歌唱吧

肥西喜迎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高铁站,京东,新华书店都要来

官宣!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落户肥西8月28日下午,肥西县委书记金成俊、县长李煜一行,来校共商新医科中心项目推进事宜。校党委书记顾家山主持推进会,校长曹云霞、副校长肖圣龙出席会议。顾家山强调,建设新医科中心是提高医学教育能力,增加医学人才输出的必然选择,项目建设要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将“平战结合”等新理念运用到前期设计规划中。同时,要体现学校特色,彰显长期办学积累的文化特质,打造人文、生态、节能、环保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使其成为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经得起时间考验且具备历史性贡献的标志性建筑群。新医科中心项目是校地双方共同的事业,是下一个百年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校内及七所直属附属医院全力推动的伟大事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促进我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标志性、里程碑工程。双方应加强沟通,形成协同工作机制,加速推进项目立项。肥西县党委行政将全力以赴,提前做好谋划,认真做好规划,科学设定计划,用心用情做好服务配套,建好肥西人民梦寐以求的安医大新区。校地双方将着眼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求,争取进入省“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争取多方财政资金、用地指标等支持,围绕时间节点,分清职责、到人到岗、密切对接,尽快形成合力,加速推进项目进展。会上,双方还对加强全面领导、统筹设置机构、提高共建效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磋商,并一致认为要着力制度设计和安排,建立健全重大工作的协商机制。此前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就已招标,从公告显示,肥西这个大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亩。京东百亿级项目将落户!除了安医大新校区的落户,肥西还有另一个重大项目落地,就是京东百亿级项目!8月4日,据肥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京东百亿级项目即将落户肥西,今年开建!会议听取了项目用地现状及企业对土地交付、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诉求,各参会单位汇报项目前期推进情况,并对企业关心情况给与解答。据悉,京东集团拟在肥西打造百亿级物流仓储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该项目稳步推进中,有望在四季度实现开工建设。今秋肥西9所幼儿园建成投用2020年秋季学期,肥西县有4所小学8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预计提供学位10800个,这将进一步提高肥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全县教育向优质高位均衡发展迈进。2020年秋季,肥西县新建成小学4所,分别是花岗中心学校、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肥西经开区蓬莱路小学、华南城小学。1花岗中心学校新校区位于金寨南路旁花岗街道竹根河路,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明显、发展前景好。学校占地78亩,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规划设计48个教学班,学位2208个,学区服务面积130平方公里,学校主体建筑包括教学楼、行政楼、艺体楼、阶梯教室、风雨操场、配套用房等。目前学校有24个教学班,62名教师,学生980余人。2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位于金寨路与照山路交口,占地65亩,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规划建设48个班,学位2208个,教学楼、综合楼、艺体楼、风雨操场、田径场、师生餐厅、地下车库配建齐全。目前,该校一年级新生报名工作顺利结束,共招收一年级新生400余人,计划开设9个班。届时,全校将有39个班。3肥西县经开区蓬莱路小学位于云霄路与宜城路交口,总建筑面积15782平方米,规划设计36个班,学位1656个。主要建筑包括1栋E字形教学楼(5层)、1栋风雨操场以及室外运动场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学校共有教师38名。根据教育规划,蓬莱路小学现加入到肥光小学教育集团。4华南城小学位于汤口路西侧,华四路北侧,国四路东侧,办学规模为 48 班,学位2208个。总建筑面积 19317平方米,配备教学楼、艺体楼、综合楼、食堂、风雨操场等。2020年秋季,肥西县新开园公办幼儿园8所,将提供2520个学位。其中,桃花镇禹洲天玺幼儿园位于桃花镇繁华大道以南、泰山路以西,规模为15个班,将提供450个学位,目前招生已结束。华南城幼教集团和园分园位于派河大道与华三路交叉口往西100米,规模为15个班,将提供450个学位,目前招生已结束。文一西溪湾幼儿园位于上派镇仙霞路与乐平路交口,规模为6个班,将提供180个学位,目前处于待移交阶段,计划9月招生。肥西经开区观澜公馆幼儿园位于华山路与汤口路交叉口向北200米,规模为12个班,将提供360个学位,目前招生已结束。肥西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旺郢分园位于上派镇派河大道与青龙潭路交叉口200米旺郢家园小区内,规模为15个班,将提供450个学位,目前正在内部装饰装修,计划9月招生。肥西县董岗凤鸣庭幼儿园位于花岗镇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三期凤鸣庭小区内,规模为9个班,将提供270个学位,计划9月招生。肥西县上派镇中心幼儿园观澜印象分园位于上派镇滨河北路与翡翠路交口以北,规模为9个班,将提供270个学位,目前招生已结束。桃花镇新华九龙首府幼儿园位于九龙路和方兴大道交口,规模为3个班,将提供90个学位,计划9月开始招生。网友询问肥西商业综合体规划,官方回应!近日,有网友在合肥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咨询,肥西旭辉翡翠江来商业综合体规划问题。对此肥西县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回复,旭辉翡翠江来项目的规划建设的商业综合体情况属实。网友表示:肥西县一直缺少大型商业,听说翡翠路和派河大道交口旭辉翡翠江来有规划商业综合体,还有“县博物馆”具体什么时候开建?预计什么时间投入使用?规划的博物馆具体是做哪一类的博物馆。肥西县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回复: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来信人所述旭辉翡翠江来项目的规划建设的商业综合体情况属实,该单体内设置10000平方米博览馆,为影视文化主题的博览馆,由建设单位建设并自持,并非来信人述说“县博物馆”。该项目商业综合体已于2020年8月取得施工证,目前正在进行施工,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预计2022年2月3日前结构封顶。肥西县作为安徽第一县,连续度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总量位居安徽第一,但其商业配套一直比较欠缺。上半年,昂里湾火星小镇入市,暂时缓解了一下区域内商业的需求。首创公园综合体,把公园和商业融合在一起,也是合肥独一份的。等到旭辉翡翠江来有规划的商业综合体建成,两大商业综合体将会极大地弥补肥西区域的商业短板,为片区的商业氛围注入活力!西南首个大型书城——新华书店签约入驻栢悦湾!前不久,栢悦湾和新华书店举行了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也意味着合肥西南终于拥有了首座媲美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的大型复合书城。栢悦湾与新华书店联手打造的大型复合书城,择址栢悦湾 | 潭冲左岸商业街西侧主入口旁,南接肥西最大的中央公园——潭冲河湿地公园,东临街区休闲广场及特色古戏台,占据肥西最优质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规划上以“网红书店”——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为参照,在肥西发展最为中心的地带,打造肥西人的“精神地标”。未来将与肥西县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共同勾勒起城市崭新的文化天际线,为肥西民众提供全新的文化服务,为肥西缔造文化新名片,实现文化产业新发展。利好不断——肥西迎来大爆发!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开建!合安高铁年底通车!肥西县中医院新区启动招标!......近段时间以来,肥西利好消息频传!0 1又一国家级大医院落户今年7月份,加快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共建暨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肥西县青龙路与深圳路交汇处附近工地上圆满举行。一直以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选址何处、有何优势备受社会关注。如今,随着建设启动,预计两年后,一座崭新的国家级儿童专科医院将面世,主体建筑以一双环抱“手”体现用爱呵护儿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实现国家级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平移到安徽,缩小与发达地区儿科医疗资源差距。疑难重症患儿不出省,就能享受来自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它也是省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的首批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期投资估算14.8亿元,建设规模1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门急诊、住院、医技、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区域儿童健康体检等用房,设置床位800张,旨在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儿童专科医院。0 2合安高铁主体工程完成,年底通车!安徽在建设一条高铁——合安高铁,这条交通线的建设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起安徽经济的“腾飞”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该铁路线路自新合肥西站引出,同时通过肥西联络线与合肥南站接轨,经肥西、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市县,终至新安庆西站,正线全长约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根据规划,新建的肥西站位于县城乐平路东北、站前路西南、翡翠路西北,即原老火车站范围,总占地面积20149平方米,其中主体房屋建筑7995平方米。8月1日起,合肥至安庆高铁开始静态验收,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随着肥西高铁站的建设,肥西的经济发展必然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0 3肥西县中医院新区启动招标近日,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对肥西县中医院新区工程进行招标。据招标公告显示,合同估算价为70344.65万元。据了解,肥西县中医院新区项目位于青龙路与站前路交口东北侧,总用地面积约112.73亩,总投资6个亿,设置床位800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医技、住院部、行政附属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2.5万平方米)。据悉,医院开建的同时,将在新区西侧规划建设一个中轴公园,满足病人休养休憩需求。0 4金寨路高架将南延至肥西为缓解现状金寨路及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加强市区与经开区、肥西间的交通联系,完善快速路网,构建市域快速通道。日前,合肥市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对社会公示改造方案。总体方案:金寨路(绕城高速---青年路),全长9.8公里,红线宽70米。本次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起于现状金寨路高架落地处,采用地面快速路通过高铁、高速及高速收费站匝道后起桥,设置高架快速路跨过汤口路后落地衔接现状方兴大道立交,通过方兴大道立交后,于天海路北侧起桥,采用高架快速路至青年路。新建锦绣大道互通立交,布置出入口10对。0 53号线南延拟10月开工!8月13日,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线工程初步设计已顺利获得省发改委批复。据了解,3号线南延线工程总投资约91.03亿元,计划于2020年12月底开工,2024年年底通车运营。项目除主变电所部分进线位于合肥经开区外,其余全部位于肥西县。工程起于馆驿路站,出站后沿深圳路向东敷设,下穿深圳路停车场出入线后转至青龙路,行至青龙路与站前路交口后沿站前路向西,绕避名邦广场后转至金寨南路向北,行至派河大道,下穿引江济淮工程至翡翠路,继续向北沿翡翠路敷设,最终和去年12月底开通的3号线衔接。除了地铁3号线延伸线之外,根据合肥各条地铁线路的规划,肥西县未来或将还有3条地铁贯通:地铁4号线、地铁7号线、地铁9号线等4条远期线路。3号线向南延伸后,可以串联起肥西县城、合肥经开区、政务新区、西部城市中心区、火车站地区、瑶海工业园、北部城市中心区及职教园区等城市重点建设区域。0 6肥西楼盘最新动态来啦!随着肥西的不断发展,各种利好的纷纷来袭,众多开放商也将眼光放在了肥西这块土地上,接二连三的新盘出炉,也是让人有着更多的选择机会....目前从在售及即将入市的新盘来看,项目主要集中在三个板块:以旭辉·翡翠江来、翡翠正荣府、佳兆业未来城为代表的翡翠路沿线板块。以城建琥珀御宾府为代表的金寨路沿线板块。以旭辉·滨湖江来、皖投国宾世家等楼盘为代表的新区城南板块。下面就随笔者一起来看看吧。旭辉·翡翠江来8月22日加推小高层XG2#,主力户型为97㎡、112㎡,共72套房源,均价15600元/㎡,2022年6月30日交付,洋房在售Y7#,主力面积为118㎡,均价17000元/㎡,具体一房一价。更多详情可咨询售楼部。徽创丨佳兆业·未来城8月22日售楼部开放,地址:肥西县派河大道与珍珠路交口。项目预计首开6栋楼,高层5#、6#、10#、11#、12#,洋房7#,高层面积为89㎡、90㎡,洋房面积为107㎡,价格待定,具体开盘时间待定。翡翠正荣府目前在售小高层15#,主力面积为101㎡,均价15500元/㎡,2022年9月30日交付;高层19#、20#楼,户型建筑面积92㎡,均价14500元/㎡;小高层10#,户型建筑面积113㎡,均价15000元/㎡;更多信息请咨询售楼部。城建琥珀御宾府在售跃层A3#、A6、A11#,户型面积117、121、129㎡,均价1.6万/㎡;在售高层A5#、A7#、A8#,户型面积110㎡、126㎡,均价16000元/㎡左右,具体一房一价更多详情可咨询售楼部。皖投国滨世家目前主要在售简装小高层16#、11#,主推户型98-119㎡,均价14800元/㎡;更多详情可咨询售楼部。旭辉·滨湖江来目前在售洋房17#,主力户型为89㎡,16#,户型面积为109㎡,均价16000元/㎡,2022年6月30日交付。在售小高层11#,主力户型为89㎡、103㎡;高层8#,面积为92㎡、106㎡,高层均价14500元/㎡,更多详情可咨询售楼部。通和·天誉目前在售洋房27#、28#,主力面积为126㎡、136㎡,均价16500元/㎡左右;高层2#、3#还剩余少量房源在售,面积为99㎡、118㎡,均价约14799元/㎡,2022年12月26日交付,详情请咨询售楼部。金辉中梁·优步学府在售高层17#、19#、30#、31#,主力面积为92㎡、97㎡、111㎡、127㎡,均价14000元/㎡。具体一房一价。洋房1#、3#、5#、6#、27#在售,主力面积111㎡、118㎡、125㎡、138㎡,均价约15000元/㎡,详情请咨询售楼部。高速时代御府高速时代御府目前在售二期高层2#、3#、6#,主力面积129㎡、136㎡,均价14500元/㎡;在售二期洋房11#、15#,户型面积为136㎡,均价15300元/㎡,更多详情可咨询售楼部。栢悦湾栢悦湾在售小高层23#,主力面积为113㎡、120㎡,127㎡,均价15600元/㎡,2022年3月28日交付。在售洋房8#、17#,户型面积为95㎡、114㎡、127㎡,均价17000元/㎡;高层21#,小高层20#部分房源,户型面积为103㎡、127㎡、174㎡,高层均价14900元/㎡,小高层均价15600元/㎡;详情请咨询售楼部。祥源花世界祥源花世界8月8日加推一期高层22#,主力户型为117㎡、138㎡,共76套房源,均价12885元/㎡,2021年3月31日交付。在售一期19#楼,户型建筑面积116㎡、127㎡,均价12885元/㎡;在售二期汀兰湾2#、16#、9#楼,建筑面积96㎡、110㎡、120㎡,具体一房一价;更多楼盘详情,请咨询售楼部。祥生雲境祥生雲境临展厅已开放,后期预计推出100-130㎡小高层、洋房住宅,预计均价17800元/㎡。荣盛山湖樾荣盛山湖樾目前正在验资中,验资金额10万元,主推产品是:4栋11F洋房+3栋15层小高层+8栋18层小高层,户型面积90㎡—120㎡。纵观合肥三县,肥西县的宜居度及发展均首屈一指。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各大生活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刚需来说,如果市区购房成本偏高,置业肥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假而行

揭人体奥秘,安医大人体科学馆正式开馆

人民网合肥12月25日电 (周坤) 得了脂肪肝,肝脏会变成什么样子?脑血栓究竟在大脑里是怎么形成?12月25日上午,随着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博物馆中医珍品馆正式开馆,今后市民可以来到这里,透过千余件人体标本,认识生命本质。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周坤摄乳腺癌、肺炎、胆结石……走进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后,这些疾病不再是冷冰冰的名词,而是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标本,向人们展示着疾病究竟如何在身体里形成,对我们的器官产生了哪些肉眼可见的变化。人体科学馆通过生命之源、生命之本、生命之后等13个展区,展示了人类从“产生”到“诞生”,从青春期到衰老期的全过程。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曹云霞表示,这是目前华东地区科技含量最高、最美的人体科学教育基地。而价值最大的展品,就是位于人体科学馆二楼的人体组织切片。一百多片人体组织切片,每个都只有三毫米,尽管看上去像是打印的图片,但其实都是真实的,只有三毫米的人体组织,人体器官的分布、血管的长度,一目了然。其实,在参观中不难发现,每一个标本展品的容器上,都贴着标签,写着标本名称。但有许多标签已经泛黄,甚至破损。在肝硬化的标本上,几十年前手写的标签已经泛黄。周坤摄“这些泛黄的标签,都是几十年前的安医大的老师们,亲手写上去的,见证着安医大的科研历史。”安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媛媛说。几年前,学校从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库房里,整理出三千余件标本,均是学校历代老师制作,用于教研、科普。经过翻新后,学校从中精选出千余件进行展览。张媛媛称,因为年代和疾病发生概率,其中有些标本甚至是“绝版”。正是这些标本,让人们看到,在当前高端科技的“阳春白雪”领域之外,还有一批精雕细刻的“工匠”作品。据悉,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博物馆中医珍品馆是安徽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品牌工程。目前,除了每年科技活动周公开展示外,人体科学馆还接受团体预约参观。(责编:关飞、张磊)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古之

安徽组建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3月10日,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安徽医科大学举行。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三家科研院所将有效整合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资源,综合多学科力量,共同组建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队伍,推进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结合,更加有力的支撑安徽省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提升我省在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病原微生物学、生物检测技术、流行病学和新药疫苗创制等方面各具优势、高度互补。三家单位联合共建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将有效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新发疾病的科研能力,更加有力的支撑安徽省重大疫情应急处置。中心成立后,将针对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核心环节,在重大传染病检测、诊治、防控及社会应对等方向开展综合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传染病机理、检测、诊疗、防治和社会应对中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队伍,提升我省在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行动,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关战。在抗疫斗争奋力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公共预防和卫生资源的储备不足,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机构缺乏,造成多学科间联动互通不够,开展防控时协同作战能力不足,亟需加强科研协调和整合。据悉,安徽医科大学的抗“疫”科研攻关,在组织实施应急攻关项目、运用新一代信息和互联网医疗技术,以及科技力量积极支援基层等多层面同时展开。自1月底以来,安医大紧急组织了临床、流行病学、药学、心理学和卫生管理等优势科研力量,先后立项三个省级应急攻关项目,十个校级应急攻关项目。项目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涉及临床病程、临床影像、疫苗开发、疾病传播、药物研究、心理卫生、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安徽省首次利用5G技术,通过建设云端数据处理系统,实现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和异地指导医生的实时交互和多端会诊。在重大疫情的紧急状况下,打破距离、时间、机构的种种限制,为基层医疗机构救治患者提供及时的远程会诊服务,为控制疫情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安徽医科大学科研人员还在淮北市、六安市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急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的情况下,奔赴基层支援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在前期证据基础上梳理出多条线索,并进行进一步追踪,最终用科学的分析和缜密的“侦察”手段, 抽丝剥茧般“挖”出真相,基本掌握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为疫情防控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紧急部署开展了核酸快速检测技术科研攻关,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与装备联合攻关项目组”,针对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核酸快速提取试剂盒的研发,同时完成了一体化核酸检测装备的方案设计,可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自动化核酸快速检测。物质院药物学研究团队启动了“院长特别应急基金”项目,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究,完成了应急临床可尝试药物的相关科学原理和初步公共数据的收集、评价、选择等。同时,为满足当前的防疫紧急需求,制订了临床应急可尝试用药草案。草案以各种临床特性已知的“老药”为主,且有一定真实世界的使用证据,或者科研文献数据支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标本开展基因组测序工作,成功获取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通过比对分析,所获得的基因序列与BetaCoV-Wuhan-IVDC-HB-01-2019基因相应片段一致性为99%。在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培养活动资格后,启动病毒的分离培养实验,通过3个细胞系成功分离到2株高滴度的病毒株。据公开资料显示,我省是全国第六个分离出病毒株的省份。分离得到的病毒株可用于疾病谱、传染谱、疫苗研制、抗病毒药物筛选、快速检测试剂开发以及消毒灭菌效果评估等研究领域,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大意义。程焱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菊丸

官方发布:高新区要建世界规模最大医疗中心!科技高地、配套爆发,未来价值要涨!

今天,合肥发布公开消息称,日前,坐落于合肥“科学岛”的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正式获批成为三级肿瘤医院,于10月9日上午举行了揭牌仪式。目前,该院新院区正在合肥高新区加紧建设,未来还计划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据科学岛在线昨日报道,10月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举办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安医大教学医院揭牌仪式。安徽省卫健委、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前沿局、中科院条财局以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单位及部门的领导、相关学科的专家、合肥肿瘤医院职工等200多人参加活动。三级医院推杆揭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揭牌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选址石莲南路与燕子河路交口西南侧。是中国科学院序列目前唯一的一家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规划1500张床位,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项目将建成四个一流水平的中心,同时规划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2016年,中科院正式将肿瘤专科医院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序列目前唯一的一家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未来,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快研发进度,面向临床诊疗需求开展医学转化;继续大力推进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中科院特色、水平一流的研究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以及安徽省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除此之外,今年高新区还有很多好消息……01、中科大高新校区即将完工近日,合肥高楼迷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大高新校区部分主体结构节后实现验收!目前,中科大在合肥建有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和中区五个校区。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中国科大现有五个校区面积总和,将成为中国科大校区中面积最大的校区。世界一流大学园区真的要来了!02、中科大附属中小幼顺利通过规划审查日前,据网友@dcafe爆料,中科大附属中小幼高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合肥市规划局规划业务会的审查!这也意味着中科大高新园区附属学校将有了实质性进展,规划已经确定,距离开工建设就不远了!据悉,高新区复兴路旁边便为中科大附属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用地(规划),总占地约130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幼儿园18班,小学36班,初中18班以及高中18班。其附属中小学+幼儿园,计划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投入使用时间可能与总项目一致。从规划来看,学校的招生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按照合肥目前学校一个班35个人左右来计算,仅小学就可容纳1200余名学生,学位名额还是比较充足的。另外,有博主表示:项目满足科大园区教职工及高新区周边适龄儿童教育需求。中科大附属中小学作为合肥名校学区,主要招收科大园区教职工适龄儿童,而这次包含了满足高新区周边适龄儿童教育需求,那是不是代表学校周边的孩子也能上名校了?这样一来,对于北雁湖金茂湾和北雁湖玥园的业主来说,将会大大受益。03、投资70亿建中科院量子创新院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院,是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位于望江西路、石莲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压走廊围合范围内。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规划净用地面积724亩,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包含科研办公和生活配套两个功能区。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地和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04、高新银泰城正在建设中合肥第四座银泰,位于高新区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口,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据悉或将于2020年开业,未来这里将成为合肥西部的商业中心。05、4条地铁加持,快速通达全城高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近期有地铁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4条地铁加持,未来地铁路网覆盖整个区域。地铁4号线:西段包括鸡鸣山路站至呈坎路站,共有18个站点,计划年底实现西段贯通,2021年12月开通运营。地铁6号线:6号线一期多项前期工作已全部启动,也有多项工程已经招标成功,前期工作准备充足。根据2019年省重大前期工作项目推进计划,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全长35.1公里,设站22座,计划总投资229.05亿元,目前正在展开前期设计对接,今年争取规划获批。地铁7号线:目前,合肥地铁第三轮规划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规模约123.53公里,而地铁7号线正是合肥第三轮规划中的一条。05、高新蜀西湖要添240米超高层近日,蜀西湖最新规划图曝光。高新区的中心体系规划提出,蜀西湖片区是高新区“一山两湖”,定位城市副中心。蜀西湖周边主要布局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文体休闲、商务商业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将成为核心区中的主要核心。蜀西湖沿湖一带未来临湖、滨湖、近湖3层环湖界面,这里将不断冒出一座座入云端的摩天大厦,刷新高新高度,同时也是蜀西湖名片!近湖天际线,240m、190m、150m等高楼,滨湖天际线,90m等高楼,临湖天际线,36m等特色建筑。其中,蜀西湖“四态合一”:以文化塑魂,以产业兴城,以生态涵养,以形态升华。文态:突显经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融合。业态:塑造功能复合、充满活力、国际化的城市副中心。生态:打造环境友好,绿脉成网,水绿交织的生态示范城区。形态:形成山水相望,高低有序,步移景异的滨湖魅力空间。蜀西湖生产服务功能布局分为3大产业片区、研究中心和4处产业服务。具体来看:3大产业片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核心区、创新产业聚集区、商务商业核心区;4处产业服务:总部经济中心、科技人才服务中心、科技展示中心、文化商务中心;3处研究中心:离子医学中心、中科院创新研究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蜀西湖生活服务功能布局分为3大居住片区,3处商业片区,3处文体中心,2处医疗中心。具体来看:3大居住片区:东部生活区(悦湖山院、祥源城等地)、西北生活区(蓝光雍锦半岛等)、高端人才社区(高速蜀西湖畔等)3处商业片区:西南商业片区(砂之船奥特莱斯方向)、东南商业片区、西北商业片区3处文体中心:科大运动区、滨湖运动区、文化艺术中心2处医疗中心:肿瘤医院、省口腔医院商务商业核心区的规划更是眼前一亮,240m、140m等现代化特色建筑矗立。形成现代与经典,灵动与规整和谐、统一的视觉空间序列。娃哈哈地块也将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地标,设计非常有特色!未来的蜀西湖公园,将规划成科创公园,独具高新风格。根据规划,蜀西湖北侧、长江西路与石莲南路交口西南角的地块将打造成蜀西湖北侧中央商务区,计划2019年规划建设。蜀西湖公园位于高新区的城市核心区,总面积约2115亩,其中陆地面积约1115亩,现状水面约1000亩。未来展示面,堪比天鹅湖。发展势头力压滨湖、政务,这样的高新,你会在这买房吗?给你价值信息

都会夜

安徽医科大学柳燕教授:加快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物安全及生物安全能力’问题再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使大家更多地意识到生物安全能力问题带来的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所以,《生物安全法》的实施充分体现和贯彻了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柳燕教授说。谈到落实《生物安全法》,她呼吁,“我省要在有需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达到更高效的防控疾病的目的!”编写《指南》为医务和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柳燕和她的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团队,以对疫情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积极投入抗击疫情阻击战。“早在2020年春节前,我们学校迅速组织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讨论疫情发展趋势,针对春节的探亲返乡潮,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医学院校,我们迅速制定并启动疫情防控相关方案。”同时,作为微生物学专家,柳燕教授根据疾病临床特征,紧急为学校各附属医院编制了《冠状病毒肺炎样本采集、保存指南》,为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做好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提供了技术标准。作为高校教师,柳燕教授立足三尺讲台,开展线上教学,同时在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组织下,将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传播给俄罗斯和波兰大学的师生,增进了疫情防控的国际交流,有力增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抗疫的共同意识。作为安徽医科大学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传染病病原学与检测方法研究室的牵头人,她和团队的同事们也迅速投入到科技厅新冠疫情肺炎的应急攻关科研项目中,主动与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阜阳市传染病院以及复旦大学等多家单位寻求合作,开展项目攻关。投入更多精力防未病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的教学、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柳燕教授深刻认识到,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法》对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重大新突发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控、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和法律责任都有了全面的规定,“所以,我们首先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生物安全法》的关键精髓,按照《生物安全法》的要求进行相应活动。”在她看来,接下来,相关部门应把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合理、科学、前瞻性布局,同时要培养一批熟悉生物安全法的专业人员来监督、执行和管理生物安全。“新突发传染病,大多是高致病的,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相关操作,我省有近7千万人口,目前能够投入运行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仅有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各一个实验室,远不能满足新发突发疫情的应对需要!”柳燕教授说。在她看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思考中,包括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方向,“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防未病,将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将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已有的关于新发传染病病原、致病机制、药物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加大对他们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比如,在有需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这样,科研、防病、治病,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达到更高效的防控疾病的目的!”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形名

魏则西事件之后,细胞免疫治疗在中国迎来转折时刻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晓慧 闫媛媛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传奇”)正式申请细胞免疫治疗CAR-T疗法临床试验,拉开了中国癌症治疗的新时代。12月11日,南京传奇的这项申请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受理,这是我国首例获受理的CAR-T疗法。CAR-T的专业名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被誉为“活的药物”,是当下医学界最前沿火热的研究领域,被称为继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后,医药另一个时代,是能够有希望攻克癌症等诸多疾病的最新列车。12月12日,在湖北省考察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武汉协和医院20多位肿瘤专家交流癌症治疗等问题,其中两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囊泡治疗法和CAR-T细胞治疗法。根据中国政府网的报道,李克强总理说“药品审批方面的问题要加快推进,但必须要保证药物绝对安全”,要求针对专家反应的“卡脖子”因素,卫生部门尽早拿出针对性性报告。2017年是CAR-T细胞疗法元年。8月31日,美国FDA批准首个CAR-T疗法Kymriah上市,由跨国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研发;不到两个月后的10月19日,FDA批准第二款CAR-T疗法Yescarta上市,由凯特制药(Kite Pharma)研发。按照CFDA关于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最新的意见稿,他们将在受理申请60个工作日内反应。这一动作,将是本届CFDA班组首次对整个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的实质性行动表态。此前,这届CFDA对这一行业的表态以发表政策性指导文件为主。事实上,在首份临床试验申请递到CFDA之前,中国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和实际使用已经进行了多年。南京传奇申报疗法名为:LCAR-B38MCAR-T细胞自体回输制剂新药临床试验(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申请获受理消息传出后,其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章方良关联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股价一路上涨,截至12月14日收盘,几日暴涨50%。生死一线牵“没有机会给我想那么多。我只想让我的病情往前走(向缓解改善的方向)。我的孩子太小了。父母都走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愿意往前冲一冲。”33岁的安徽人林姐(化名)是一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她在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了CAR-T治疗。2015年1月18日,林姐在医院诊断出白血病。此前她突然感到乏力,身上出现斑点。在进一步诊断、病理分析后,医生告诉她得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的病情更复杂:熊猫血,PH190、HOX11两种基因阳性。医生会根据病人表达基因的不同进行疾病的危险度分层。林姐的这一基因属于极高危,即最危险的那一种类型。除了化疗之外就是骨髓移植。她和家人、医生的选择太少。“他们(医院)劝我家人放弃。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林姐说,“医生说100万也可能治不好。”她和家人还是选择继续治疗。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姐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缓解,复发。2015年的端午节,林姐转入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了骨髓移植。2016年12月,在骨髓移植一年两个月后她病情复发。“山穷水尽。”林姐说。没有其它的治疗方案,并且已经持续花了70万元左右人民币。面对复杂难治的病情,医生告诉她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参加CAR-T的临床试验,这是她最后的希望。2016年12月20日,她再次住进了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就是在这家医院,她参加了CAR-T临床试验。为她进行CAR-T治疗的是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兴兵。王兴兵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他在2012年年底在美国接触到这一疗法,回国后曾想在中国进行研究,但面临诸多限制。细胞免疫治疗第一次为普通民众听闻,是魏则西事件。事实上,在此之前的多年里,细胞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曾游离在“灰色”监管地带,中国已经做了很多例细胞免疫疗法的治疗。2009年,原卫生部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部分免疫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准入管理。由于申报的医疗机构缺乏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结论和循证依据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并未批准过任何医疗机构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实际使用中惯常的做法是,在医院内,只要经过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就可以开展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除了正规的研究外,有营利机构以此作为牟利手段。这些本身并没有经过药品监管部门的正规流程审评审批,也处于卫计委监管之外的操作,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都处于黑箱之中。最终产生了魏则西悲剧。在魏则西事件后,卫计委叫停所有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依然可行,即不得以此作为营利业务。2015年底,王兴兵开始在医院为病人进行CAR-T疗法的治疗,他当时按照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名义开展,作为临床科学研究。“医生说可能会发生发烧、抽搐等症状,这个试验有生命危险。”林称,她知道自己参加的是临床试验,并且知道她所参加的这项作为药物的“临床试验”并没有获得CFDA的批准。“但我没有选择了。”林说。在参加试验前,她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曾经有人给我献了两次血小板。”“说绝望也不绝望。”12月25日,林正式踏上CAR-T试验之路。培育免疫军团这一天,林姐被抽出100毫升血。这是治疗的第一步。按照CAR-T疗法的流程,林体内的T淋巴细胞需要从血液中分离出来。T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免疫卫士,专门分泌细胞因子与病毒、肿瘤等病魔作战。当这一卫士变弱甚至凋零时,人就难以抵抗病魔。这些分离出来的细胞将会通过冷链运输到符合要求的工厂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也就是将其它不需要的细胞等筛除。林的细胞被送到了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注册于2016年11月17日,注册地是安徽合肥,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和安科生物(3000009.SZ)分别为前两大股东。安科生物在2015年投资博生吉医药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免疫卫士培养训练成一支能和肿瘤作战的军队。细胞会首先经历转染(transcing)的过程,也就是利用一种特殊改造的、携带CAR的病毒,将CAR基因转入T细胞中,这个基因会让T细胞靶向白血病白血病/淋巴瘤细胞表面的一个称为CD19的蛋白。改造合格的T细胞,在细胞培养袋里进行扩增,这样可以获得足够的士兵。这一系列的基因工程改造,就是要训练这些T细胞,使它们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杀死它们。经过基因工程重新设计并且在培养箱中长大的卫士们,接下来就要踏上重新回到人体的旅程。他们将会通过冷链运输,送回医院,然后再通过静脉血管一滴滴回到病人的身体里。2016年1月13日下午,林接受了细胞回输。这仅仅是CAR-T治疗的另一个开始。在细胞回输后,病人往往会出现发热等现象,这是免疫军团开始战斗的指征,却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美国JUNO公司的细胞疗法就因出现多起病人死亡而蒙上阴翳。林产生了发热现象,一度接近40度。王兴兵称,林属于反应较轻的病人。她是安徽省立医院第四例接受CAR-T治疗的病人,是第一个骨髓移植复发后接受这一疗法的病人。“他(王兴兵)非常胆大但心细。”林形容王兴兵。王兴兵告诉记者,当时林的状况非常糟糕,但是很快就要到春节过年了,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很意味深长的节日。不接受CAR-T治疗,林基本走到生命尽头;接受CAR-T治疗,却是最后博胜死生的希望。目前,在王兴兵的科室接受CAR-T疗法临床试验的病人有三四十名。他称,全国加总接受这一疗法的病人也许在千人左右。商业化探路在这一疗法背后,还是诸多公司的掘金之路。Coherent Market In-sights预计,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2017年容量为7200万美元,预计2019年至2028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1%。Coherent Market Insights还分析称,预计亚太市场将以最快速度增长,2019年至2028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2.5%。日本和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关键地区。中金公司的证券研报称,血液肿瘤国际市场空间达 117 亿美元,国内空间111亿人民币。杨林博士是林参加临床试验的细胞培养公司博生吉的创始人。2010年,杨林回国创业,此前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寻找肿瘤发生的相关新基因,同时还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等。他曾在美国肿瘤领域名列前茅的医疗机构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工作。魏则西事件在让民营医院震荡、分化、进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免疫治疗的分化,自此作为药物的免疫疗法与作为第三类技术的免疫疗法分道扬镳。前者意味着要像药品一样,由CFDA监管,经历严格的申请审批,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性有效性方可上市;后者依然有机构以第三类医疗技术推进。杨林博士称,博生吉选择将CAR-T疗法作为药品向CFDA申报。他回忆称,魏则西事件发生后,他和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在九华山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双方最后判断,细胞免疫治疗未来会被作为药品监管。“国家叫停细胞治疗,可能反过来对我们是利好。”杨林告诉经济观察报,“因为我们一直把CAR-T当作药物来开发。”2016年底,在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的全力支持下,杨林博士的博生吉(苏州)公司与安徽安科生物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了博生吉安科细胞公司,并与安徽省立医院开始合作展开临床研究。他们在2016年做的一项重要决定是将相关的抗体药物尽快推向临床。CAR-T疗法对于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作用机理也比较明确。虽然技术门槛其实并不低,但前期投入较少,很多人在一个普通的实验室就制备细胞,并用于临床治疗。因而这一方向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在实体瘤(比如肺癌)的治疗上,CAR-T却存在巨大挑战。杨林博士称,他们希望通过携带PD-1抗体的第四代CAR-T细胞,进行实体瘤的治疗。通俗而言,血液肿瘤就像是草原上的猴面包树,攻击相对容易,而实体瘤就像扎根在铜墙铁壁中的猴面包树,剿灭之前先要攻破城墙。而抗体药物的目标就是攻城。和博生吉一样在CAR-T这一赛道上竞逐的中国公司很多。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第二家开展这一研究公司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进行这一疗法的公司超过130家,仅上海对外公布的就超过10家。中金公司的证券研报罗列部分公司,包括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西比曼生物科技、科济生物等都在探索这一疗法,治疗领域覆盖血液肿瘤与实体瘤,针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种肿瘤。在中国进行商业化探索的还包括国际CAR-T先行者。凯特制药和复星医药成立的合资公司复星凯特12月5日宣布其细胞治疗基地启动,开启Yescarta在中国产业化。另一家细胞免疫疗法的先行者JUNO也和中国医药企业药明康德成立合资公司药明巨诺进行这一疗法在中国的商业化。只是因为临床试验中出现患者死亡事件,JUNO暂时落后。除了作为药品在进行商业化之外,中国已经存在诸多以“医疗技术”为分类遵照的商业化公司。如陆道培医疗集团系公司。陆道培医疗集团官网介绍称,集团旗下有三家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自2003年以来,陆道培医疗团队,CAR-T治疗216例。”上市后的价格也是焦点。目前美国获批的两种疗法价格昂贵,Kymri-ah定价47.5万美元,Yescarta定价37.3万美元,换算人民币,分别是300万和200万人民币左右。未来这两款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后,如何定价目前不得而知。不过,杨林博士分析称,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CAR-T疗法定价或许会参考骨髓移植的价格。审评审批焦点杨林称他最关心的事情是:在向CFDA申请临床试验时,此前已经进行试验产生的临床数据能不能作为证明安全性的证据。细胞免疫疗法完全不同于数百年药物发展史上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也就是说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的审评审批不完全适用于CAR-T这样的免疫疗法。举个例子,化学药品的临床试验审评,首先此前要进行动物试验,这是为了进行毒理研究。而CAR-T免疫疗法是自体细胞导出人体,进行繁殖、病毒感染后回输体内。比如,老鼠本身不见得有同病症的,此外老鼠的自体细胞回输的安全性不能证明这一疗法同样适用人体……因此在申请临床试验时对安全性的证明,具体由什么数据来进行,是业界思考的问题。面对这样创新的前所未有的疗法,各国的药政监管部门都是慎之又慎。一位对国际各国新药审评审批有丰富经验的人士向记者分析称,美国FDA在CAR-T的审评审批上也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探索阶段,在审评过程中一方面遵循个案处理原则,同时考虑到自1990 年代以来相关的细胞免疫治疗的科研成果和积累的临床经验。上述人士解读称,在CAR-T疗法最终批准上市时,没有按照通常的癌症药物评价指标——病人总体存活期(OS)作为唯一标准,而是以应答率作为标准。通俗而言,以前的各国药政监管部门在批准抗癌新药上市时,以某种药物带给患者的生存时间作为重要指标作为药物有效性评价标准。而在CAR-T疗法上,因为临床实验效果大大超出常见抗癌药物,并且很多病人有望存活很长时间,因此FDA采用了替代指标,“超前”批准了CAR-T疗法的上市,因而大大加快了CAR-T这一革命性的癌症疗法用于患者的进程。作为药品,这一疗法必须严格按照药品的要求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科学评价。按照药品研发的监管要求,药企需要在获得CFDA批准后展开临床试验。而现实是,中国的很多公司事先进行了临床试验。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记者,有专家评价称中国的细胞免疫治疗经过多年曲折探索回到了原点。曾有医药企业因为担心监管部门要求其进行毒理实验,也担心即使进行了实验,在漫长临床实验与上市审批中,随时都有可能因种种因素难以上市,反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的CAR-T疗法一开始是在“灰色”空间潜规则推进的原因之一。在药品上市这条路上,既成事实的程序倒置是药企、医生、CFDA及各界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已经做了多例CAR-T治疗的药企,希望以这些数据作为申请临床试验的材料,那么CFDA如何采信,以及采信哪些?未经CFDA批准的临床试验是否按照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严格要求设计、管理和进行,数据本身获取的过程、数据质量,尤其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如何,都是重要议题。12月14日,CFDA发布了一则征求意见文件,主旨是“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意见稿中提到,“对于技术指南明确、药物临床试验有成熟研究经验,申请人能够保障申报资料质量的,或国际同步研发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获准实施临床试验的,申请人可直接提出临床试验申请。”杨林称,博生吉安科已经在整理申请临床试验的资料,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准备好。博生吉将向CFDA申报的第一个产品是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计划第二个产品申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三个申报瞄准实体瘤,确定为针对肺癌的CAR- T 疗法,目前已有二三十名患者进行了肺癌的CAR-T治疗。赶程未来医学列车没有什么医学解决方案像细胞免疫治疗这样,在带来巨大生存希望的同时,也蕴含极大危险。这一疗法的过程是与死神共舞博弈。它取自人体,又回输到人体。在进行细胞筛选、增殖培育、感染病毒、冷链运输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回输人体后,往往伴随着高烧等症状,这是免疫疗法发挥作用的表征,同时也极具危险,发烧而死等风险随时存在,病人随时有需要重症监护的风险,这对于进行这一疗法的医院、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监管是重要挑战。作为药品和作为医疗技术的细胞免疫治疗,在监管与评价上差异巨大。业界担心产生鱼龙混杂乱象,进而再次对这一疗法的未来产生重创。一位业界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按照工作流程,CFDA只会对以药品向其申请监管的药企及其产品进行审评审批以及上市后的监管。当细胞改造完成进入医院后,CFDA的监管暂告段落。在临床中的行为,转向卫生部门监管。杨林博士称,在一次意见征集中,卫计委表态,将加强对于细胞治疗临床资质的监管。杨林博士认为,对于上市后的竞争,在上游的技术方面基本不存在竞争,主要竞争将会集中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的工艺开发与管理方面。实验室的技术要转变成工业化的工艺,这其间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可以预见的是,临床试验的申请将纷至沓来,当CFDA处理申请时,中国的CAR-T疗法将真正重塑。一位对国际各国新药审评审批有丰富经验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称,在化学药品和生物技术药品这趟列车上,中国落后于欧美。如今,正是赶上细胞治疗这趟列车的机遇期,但若想搭上这趟车,并且在将来占有领先地位,中国的相关研究机构,药物研发公司都要做很多努力,尤其CFDA必须对相关的审评机制、评审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深度的自我改进提高和锐意改革,才能使这一领域少走弯路。接近CFDA的专家称,中国CFDA已经针对细胞治疗的注册审评审批以及监管与欧美进行经验交流和探讨。他称,当IND申请纷纷递到CFDA面前时,审评人员做好了准备。

鰋鲤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再增新动能

集中签约现场。 吴兰 摄中新网合肥4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26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集中签约仪式。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约落地,将有力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合肥高新区、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签约。其中,合肥高新区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人才培养、空间布局、运营支撑等维度全力支持研究院在该区开展平台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等全链条发展事项。中科大先研院与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谷资本集团、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签约,项目涉及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据介绍,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落地,将有力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在致辞中表示,经过近几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中科大先研院逐步建立了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产出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运行,是中国科大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科大将全力支持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科创中心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安徽省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设立、参照国家实验室体制机制建设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研究院的依托和管理单位。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指出,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是合肥的亮丽名片,近年来,合肥市紧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希望各单位加强同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共谋未来发展。

折杨

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实力强劲的安徽省重点高校

安徽医科大学是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农业大学是安徽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两所高校都是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综合实力在安徽省地方高校中也位居前列。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内迁安徽怀远。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现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校区、阜阳校区等5个校(院)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086亩,建筑面积73.85万平方米。拥有8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8个省级重点学科,43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安徽医科大学共有9个一级学科上榜。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临床医学评估为B-。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建有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32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坐落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安徽农业大学共有10个一级学科上榜。生物学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生态学、园艺学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林科学技术与生物资源开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5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等众多科研平台。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都是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底蕴深厚的安徽省重点高校,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也在安徽省地方高校中位居前列,在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年度回顾丨2020年感染内科领域研究新进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仍然肆虐全球的重大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不平凡的2020年将载入历史。本文回顾了2020年度感染(传染)病学部分领域的研究和进展,既有发病机制的新突破,也有相关临床诊疗方案的新跨越,重点关注了重大感染(传染)病新冠肺炎、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结核病、艾滋病等领域。一、 新冠肺炎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的一年,科学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特征、检测试剂研发、动物模型构建、患者临床救治以及疫苗研发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全球新冠防控提出了“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1.病原体鉴定和流行病学特征: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初,致病病原体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永振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并进行序列测定,提供给WHO和各国研究机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支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团队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团队证实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抗疫的伟大贡献,揭示病毒传播两大特征,对中国乃至世界制定预防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上,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方舱医院建设、开展高危人群大规模核酸检测、确诊病例的大数据追踪溯源以及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等科学防控方案,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2.检测试剂研发和动物模型构建: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关键一环,从2020年1月24日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面世,目前有近百家企业已成功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在全球率先建立转基因小鼠和恒河猴的新冠肺炎疾病模型,丰富了对新冠肺炎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药物和疫苗评价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支撑。3.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钟南山团队、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中日友好医院王辰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团队和袁响林团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尚游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顺清团队分别总结成人、儿童、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不同人群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肺部CT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为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相关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数据。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韬和宁琴团队分别在不同的新冠肺炎患者研究队列中总结了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针对性解析了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甄别危重病例提供宝贵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为危重症病例的治疗提供了主要的干预方向。4.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迪、宁琴团队和合作者孙兵团队、罗小平团队率先报道成人和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征,表现为CD4+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其机制可能为可溶性IL-2受体的浓度增加,通过IL-2信号抑制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同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入院24 h内活跃的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IL-6和乳酸脱氢酶是评估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参数。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赵景民、王福生团队在全球首次报告了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学特征,为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的病理机制提供第一手数据。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夏家红、聂秀团队,报道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明确了新冠病毒导致人体器官的病变和衰竭的分子机制。5.新冠肺炎多器官功能损害:国内不同学科团队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提出新冠肺炎患者可伴发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器官功能损伤,这些症状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等息息相关,明确了新冠肺炎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为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多个视角的解决方案。6.总结临床救治经验和研究数据,提供新冠肺炎的“中国方案”:在没有新冠肺炎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综合救治,国家专家组先后推出8个版本的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团队在COVID-19病程三阶段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提出了COVID-19患者的临床处理原则及关键节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专家在疫情期间共主持或参与制定新冠肺炎相关各类专家共识和指南75项,共发表相关研究成果700余篇。其中罗小平牵头全国儿科专家制定的“新冠肺炎儿科诊治指南”,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2020年下载阅读量为该杂志排名第一。2020年1月22日,宁琴牵头同济医院专家组总结抗疫初期经验迅速发布新冠肺炎诊治共识,海内外点击量过500万人次,多项建议被国家采纳;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处理快速指引建议”正式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下载阅读量达10万余次,有效支撑了疫情初期及时有效的救治防护。复旦大学张文宏牵头制定“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为超大型城市的精准防控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可行方案。由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承担的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有近200项,发现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药物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疗效不佳,而糖皮质激素、恢复期血浆等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团队发现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法匹拉韦可以有效改善COVID-19患者的肺部炎症,并抑制疾病的恶化。7.疫苗及中和抗体研发与应用:我国在疫情早期阶段即同时开展了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等的研发工作。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华中科技大学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团队,在全球首先报告了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 d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和评价。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巴西、智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保护效力达到WHO的评价标准,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并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紧急使用许可”。另外,陈薇与周强、张林琦、王新泉与张政、严景华、高福、袁志明与王福生、蓝斐等多个团队研发的系列中和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吉林大学刘明远团队新冠马血清多抗显示出了较高的中和效价,在新冠恒河猴模型上显示了较好疗效。二、 病毒性肝炎乙肝及其所致终末期肝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乙肝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在乙肝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正逐步走上世界舞台,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我国学者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新机制、新药临床研究、抗病毒药物对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乙肝相关HCC的发病机制和预测模型、慢乙肝的并发症等诸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1.抗病毒治疗新机制:北京大学鲁凤民团队发现,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后HBV子代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它们以缺陷病毒为主,HBV基因组的延伸被不可逆性阻断。NAs治疗后慢乙肝患者的病毒载量随基因组不同区域而变化。NAs不仅能减少病毒载量,且产生非感染性子代病毒,因此NAs能预防围产期感染,减少性生活传播和移植后肝脏的再感染。该研究充分表明NAs对于降低HBV感染性至关重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韩梅芳、宁琴团队发现,干扰素可介导巨噬细胞分泌外泌体,并携带miRNA-574-5p进入感染HBV的肝细胞,从而抑制HBV pgRNA的转录,降低肝细胞HBV cccDNA含量和HBsAg水平。该项研究揭示了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新机制,并可为乙肝临床治愈提供新的靶标和理论依据。苏州大学熊思东、复旦大学高波团队联合发现,干扰素诱导蛋白16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先天传感器来识别和结合肝细胞核中的HBV cccDNA,竞争性抑制pSTAT1和pSTAT2与HBV cccDNA上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结合,从而抑制HBV cccDNA的转录激活和HBV的复制。武汉大学舒红兵团队鉴定了乙酰转移酶KAT5作为cGAS介导的天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因子的作用。cGAS为DNA传感器cGMPAMP合成酶的简称,可检测胞质DNA病毒,启动MITA/STING依赖的天然免疫应答。过表达KAT5可增强病毒DNA介导的下游抗病毒基因的转录,而KAT5被抑制时小鼠则表现出较低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应答,DNA病毒所致死亡率更高。进一步发现KAT5可催化cGAS的N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促进DNA结合。该研究揭示了KAT5介导的cGASN端乙酰化修饰在抗DNA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翁秀芳、吴雄文、沈关心团队发现,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在肝脏含量丰富,由TCR依赖和TCR非依赖性的机制激活,表现为快速的固有免疫效应。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对HBV感染的肝细胞发挥MR1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且该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受直接胆红素调控。该研究提示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可作为乙肝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侯金林团队发现,慢性HBV感染期间,CD8+T细胞耗竭,病毒控制不佳。高表达CXCR5的CD8+T细胞亚群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慢乙肝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CXCL13可促进肝内CXCR5+CD8+T细胞的募集,且该亚群细胞可产生HBV特异性IFN-γ和IL-21,有利于慢性HBV感染的病毒控制。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B细胞表位的嵌合型乙肝治疗性疫苗-新型类病毒颗粒CRT3-SEQ13,可在HBV持续携带小鼠动物模型中刺激机体产生识别HBsAg表位的SEQ13特异性抗体,进而有效降低小鼠体内HBsAg、HBVDNA水平;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CR-T3-SEQ13能诱导食蟹猴产生高滴度的识别HBsAg表位的特异性抗体。该研究揭示了治疗性疫苗对HBV感染的治疗潜力。重庆医科大学陈娟、黄爱龙团队寻找到一种靶向作用于HBx的小分子化合物-双香豆素,它可作为细胞NQO1抑制剂,解除NQO1对HBx蛋白的保护作用。在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人源化肝脏嵌合小鼠模型中,双香豆素均可显著促进HBx蛋白降解,进而抑制HBV cccDNA的转录。该项工作揭示了宿主因子NQO1及其抑制剂在调节HBx蛋白质稳定性和cccDNA转录复制中的重要功能。2.抗病毒治疗新药临床研究:香港大学袁孟峰团队主持的乙肝病毒核心蛋白抑制剂ABI-H0371的Ⅰ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于健康志愿者和慢乙肝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中慢乙肝初治患者治疗28 d后血清HBV DNA下降明显,下降幅度与剂量相关,血清HBV RNA定量下降幅度与HBV DNA下降幅度一致。3.NAs治疗复发:台湾长庚大学LiawYun-Fan指出,经过有限疗程的NAs治疗,HBeAg(-)的慢乙肝患者,在停药以后,HBsAg清除率增加,但主要的安全问题是肝炎发作导致肝脏失代偿甚至死亡。他提出qHBsAg/ALT联合动力学变化似乎比现有的血清学指标更能预测NAs停药后的肝炎复发类型。他建议对“宿主主导型”肝炎复发不需要尽快进行再次抗病毒治疗,以允许充分的清除病毒宿主免疫反应,促进HBsAg进一步下降直至HBsAg消失;而对“病毒主导型”肝炎复发,则需要尽快进行再次抗病毒治疗,以防止肝脏失代偿等不良结局。4.抗病毒治疗与肝纤维化及HCC:首都医科大学贾继东、尤红团队,观察了239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163例在基线时有肝纤维化(Ishak评分>3级)的患者,在78周抗病毒结束时,22例患者有肝纤维化进展、117例肝纤维化逆转、24例不确定。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肝纤维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78周时的HBV DNA定量阳性率和酒精摄入。尽管3组患者治疗78周时血清中HBV DNA含量均很低,但肝纤维化进展组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纤维化逆转组和不确定组。NAs经治患者低水平的HBV DNA仍可能促进肝纤维化进展。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团队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至2018年采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治疗至少6个月的29 35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采用倾向加权评分和1∶5的比例匹配,并使用Fine-Gray模型进行调整。该研究发现在治疗开始后3.6年的中位随访时间时,8例替诺福韦治疗的患者(0.6%)和1386例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4.9%)发生肝癌,两组有显著差异。与恩替卡韦组相比,替诺福韦组抗病毒治疗发生肝癌的风险更低。该研究与此前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Young-Suk Lim于2019年发表于JAMA Oncol的研究结论一致。而美国斯坦福大学Mindie H.Nguyen团队的研究则显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发生肝癌的风险没有显著区别。5.乙肝相关HCC发病机制和预测模型:陆军军医大学吴玉章团队发现,WDR5是组蛋白H3赖氨酸4(H3K4)甲基化转移酶3复合物的核心亚基,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HBx可通过保守的a-螺旋基序直接与WDR5相结合,抑制DDB1-CUL4和WDR5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WDR5泛素化,稳定WDR5的结构,促进全基因组及HBV cccDNA的H3K4m3甲基化修饰,从而促进HBV的转录和肝癌的发生。新发现的HBx-WDR5-H3K4m3甲基化修饰轴有可能成为HBV相关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香港中文大学陈力元团队建立的PAGE-B评分模型和改良版PAGE-B评分模型用于预测抗病毒治疗5年肝癌的发生风险。使用该评分也可区分部分抗病毒治疗后HCC低风险人群,此类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极低,可考虑免除肝癌监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侯金林团队建立aMAP评分,能简单、客观、准确预测慢性肝炎发展为HCC的风险,其中涉及年龄、男性、白蛋白、胆红素、血小板等因素。aMAP评分小于50为HCC低风险患者;而aMAP评分大于60则为HCC高风险患者,应加强监测,以便HCC的早期发现。三、 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衰竭目前仍然是临床一线救治工作的难点,患者短期死亡率高,临床缺乏针对性干预靶点。2020年在肝衰竭的动物模型、分子机制、预后标志物、干预新靶点以及治疗新方案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1.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预测模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团队发现纤溶酶原表达量与HBV-ACLF患者的病程进展情况及生存率密切相关。同时提出了一个综合纤溶酶原水平、肝性脑病发生率、年龄、国际标准化比率和总胆红素的评价体系(P5值),并证实了其对HBV-ACLF患者的优秀的预测能力。2.能量代谢重编程促进ACLF进展的机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祖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庄正平团队揭示高氨通过调控能量代谢重编程促进ACLF进展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证实曲美他嗪显著改善ACLF患者的临床预后,患者3个月的总体死亡率明显降低。3.人工肝治疗HBV-ACLF的获益人群:人工肝治疗HBV-ACLF的临床生存获益尚存争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团队通过回顾性分析898例HBV-ACLF人工肝治疗患者的病程,提出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显著逆转器官衰竭,减少并发症,降低HBV-ACLF患者的死亡风险。合并2个及以上器官衰竭或者并发症的HBV-ACLF患者是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生存获益亚组人群。伴有2个及以上器官衰竭或者并发症的亚组患者在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后短期死亡风险显著降低。四、病毒性肝炎与脂肪肝我国慢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人数庞大,接近慢乙肝人群的30%。脂肪肝进展隐匿,可能加快慢乙肝的疾病进展、增加肝脏肿瘤的风险。2020年我国学者针对慢乙肝合并脂肪肝以及脂肪肝相关的科学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1.慢乙肝合并脂肪肝:香港大学袁孟峰团队对330例初治慢乙肝,ALT正常且低病毒血症的患者进行基线和3年瞬时弹性成像评估,发现肝脂肪变性的患者HBsAg血清清除的机会明显更高,但持续性严重脂肪变性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速度高于无脂肪变性患者。同时,发现CAP测量对慢乙肝病毒学静止的患者具有预测价值。香港中文大学黄炜燊团队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对489例经活检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和69例与NAFLD相关或隐源性HCC的患者进行检测,发现抗-HBc阳性与NAFLD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和肝硬化并发症相关。2.NAFLD发病机制:北京大学郑乐民团队发现肝脂肪变性患者血浆中的TMAVA水平升高,其机制主要是肠道微生物将三甲基赖氨酸代谢为TMAVA,并减少了肉碱的合成和肝脂肪酸氧化以促进脂肪变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晓晶、宁琴团队发现fgl2凝血酶原酶可通过与TLR4相互作用,激活巨噬细胞诱发炎症应答及肝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加重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性肝炎。华中科技大学黄凯团队发现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NFATc4可抑制PPARα信号传导和增加肝细胞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旁分泌信号转导增强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肝星状细胞介导的纤维化来加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进程。安徽医科大学王华团队发现髓样特异性IL-6信号通过将抗纤维化的miR-223外泌体转移到肝细胞中来抑制肝纤维化,为NAFLD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四川大学傅湘辉团队发现内质网应激诱导的miR-26a,可以作为肝脏内质网应激缓解的调节因子,而内质网应激/miR-26a/真核起始因子2α级联信号可能作为一种新的NAFLD治疗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团队发现肝细胞源性外泌体miR-192-5p可通过调节Rictor/Akt/FoxO1信号通路,在促炎性巨噬细胞活化和NAFLD疾病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3.脂肪肝相关肝癌的发生机制:NAFLD导致HCC的机制仍不清楚。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高胆固醇饮食会导致小鼠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及最终发展为HCC,并伴有胰岛素抵抗。而胆固醇诱导的NAFLDHCC的形成与肠道菌群营养不良有关,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恢复胆固醇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并完全阻止NAFLD-HCC的发展。因此,抑制胆固醇疗法和肠道菌群调节可能成为预防NAFLD-HCC的有效策略。山东大学马春红团队发现抑癌锌指同源盒2可通过抑制LPL的转录来保护肝细胞免受NAFLD中异常脂质沉积的影响,并阻止细胞生长和NAFLD-HCC进程。4.NASH肝脏病理评估技术:香港中文大学黄炜燊团队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相关参数,对大队列的NAFLD患者肝活检组织的纤维化阶段进行评分,发现肝纤维化相关参数在评估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北京大学魏来团队通过二次谐波生成/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工具从多国多中心的NAFLD/NASH肝活检样本中获取图像用于验证qFIBS算法,发现在评估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时qFIBS的性能最佳,在区分严重炎症和气球样变时表现稍差,可作为一种标准化工具用于NASH治疗性临床试验的肝活检组织评估。5.NAFLD治疗策略:中山大学蒋先兴团队合成了一种脂联素激动剂JT003,通过刺激AdipoR1和AdipoR2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PI3K-Akt通路,同时改善内质网-线粒体轴的功能,以及NASH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为开发基于AdipoRs的肝纤维化治疗剂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团队使用GF-Ala纳米颗粒增强肝细胞TG的运输,保持肝脏代谢稳态,有利于治疗肝脂肪变性和其他脂肪肝疾病。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团队报道了预防性使用奥贝胆酸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纤维化,联合使用类泛素化抑制剂和FXR激动剂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五、艾滋病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例,今年1—10月,全国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1.2万例,性传播比例在95%以上,其中异性传播占70%以上。目前全球还没有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我国的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由于传播影响因素更加复杂,防治形势依然严峻。1.艾滋病新药研制: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从HIV包膜蛋白中筛选了肽F9170,它对游离病毒粒子或HIV感染细胞有效,能够有效灭活HIV-1病毒粒子、诱导HIV-1感染细胞坏死、并使潜伏感染细胞重新激活。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脑细胞可以释放病毒,传播给免疫细胞,从而将病毒传播到身体其他器官。F9170可以进入HIV潜伏的部位如大脑和淋巴结,有效破坏病毒膜的完整性。F9170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的候选药物。香港大学袁硕峰团队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进行筛选,发现小分子ACA靶向与TGF-β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AP2M1(AP2接头复合体中的一个亚基)。ACA通过阻断AP2M1和许多病毒蛋白中存在的氨基酸基序Yxx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组织培养物和小鼠体内可抑制SARSCoV-2、MERS-CoV、甲型流感病毒、HIV、腺病毒和两种小RNA病毒等一系列病毒。这一发现为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靶标。2.《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颁布:2020年4月27日,《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已下发至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的修订、增补和完善:(1)新增了检测总流程图、检测样本类型、自我检测及传递检测流程、输入性抗体核酸检测及流程与HIV-2核酸检测;(2)优化了抗体检测流程和不确定结果的随访要求;(3)强化了核酸检测的诊断价值和生物安全;(4)完善了新发感染检测策略、核酸检测策略及婴幼儿诊断及各类检测报告。规范修订结合了我国艾滋病检测的需要,紧跟国内外检测技术进展,引进了新的技术方法、策略和标准,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艾滋病检测工作需要。3.中国首个HIV暴露前预防用药获批:2020年8月11日,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舒发泰)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暴露前预防,达到预防HIV感染的目的,以降低成人和青少年(体重至少在35kg以上)通过高风险性行为获得HIV的风险。在严格按用药方案(最常用的方案是每日服药)服药的前提下,暴露前预防药物在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大于90%以上。青年是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舒发泰的批准填补了国内HIV“无药可防”的空缺,对预防青年感染、传播HIV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预防策略。4.我国发布《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2020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推进HIV暴露后预防工作在我国全面实施。新《指南》结合了国际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我国的防治工作实际,对HIV风险评估、暴露后预防适用性评估及实施做了全面的阐述。科学研究显示,HIV暴露后2h内服药效果最佳,最长不要超过72h,成功率在80%以上,药物需要连续服药28d。此指南为全国各地艾滋病防治机构提供暴露后预防的技术参考。此外,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领衔发布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诊治专家共识》,有力促进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诊治能力。六、结核病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根据WHO 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19年约有100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140万例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利福平耐药新发病例约50万例(其中78%为多耐药)。全球三大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为:印度(27%)、中国(14%)、俄罗斯联邦(9%)。全球3.3%新发结核病患者、17.7%复治患者为多耐药或者利福平耐药患者。逆转结核病流行的趋势离不开基础和临床研究,2020年,在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检测、治疗、预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病原体,利用多种策略干扰、逃避、破坏宿主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戈宝学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团队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利用泛素系统抑制宿主免疫系统,为开发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免疫调节剂提供了研究基础。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晓联课题组联合生命科学院殷雷课题组证实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的细胞焦亡诱导蛋白EST12与巨噬细胞中激活的C激酶1受体结合诱导焦亡,在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张涌团队发现BAG2可通过选择性自噬改善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凋亡,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宿主防御中发挥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Mark M.Davis和南非开普敦大学Thomas J.Scriba团队通过改进的GLIPH算法鉴定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表位,发现至少有5种PPE(Pro-Pro-Glu)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中T细胞识别的靶点,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研究方法。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病研究中心高谦与呼吸科李锋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量个体克隆进行测序,重建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宿主内进化过程,证实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的突变受宿主免疫微环境的调节,而且以宿主依赖的方式驱动与耐药性相关的变异体的出现。2.结核病的检测手段:免疫学检测和核酸检测方法是结核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两个重要方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黄海荣、陈效友团队评估了新一代Xpert-MTB/RIF-Ultra(Xpert-Ultra)在胸膜结核诊断中的性能,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Xpert和涂片,特异性为98.67%。综合Xpert-Ultra结果,胸膜结核确诊率由56.25%上升到64.90%。深圳大学医学院陈心春课题组筛选出8种结核蛋白标志物:I-TAC、I-309、MIG、颗粒溶素、FAP、MEP1B、Furin和LYVE-1,在预测队列中,其特异性为84%,敏感性为75%,为结核病的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靶标。3.结核病的治疗策略: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使用已长达半个多世纪,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针对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研究以及新药的研发迫在眉睫。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团队解析了一线药物乙胺丁醇靶点的三维结构和乙胺丁醇作用于靶点的精确分子机制,发现大部分乙胺丁醇耐药突变位点均位于EmbB和EmbC的药物结合位置附近,以上研究成果为乙胺丁醇的优化和靶向Emb蛋白的新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结构理论基础。中山大学医学院曾谷城团队联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报道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硒纳米颗粒,Se-NPs)协同药物杀伤和吞噬破坏结核分枝杆菌,这种新的策略可能作为更有效的治疗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的方法。在临床治疗方面,一项在南非进行的开放标签、单组研究中,贝达喹啉、普瑞马尼和利奈唑胺的联合治疗在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逄宇课题组发现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对贝达喹啉的初始耐药率较低,获得性贝达喹啉耐药的耐多药结核病病例比初始耐药病例治疗失败的风险更大。Telacebec(Q203)是一种新型的抗结核药物,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来靶向结核分枝杆菌细胞能量的产生,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的Ⅱ期临床试验证实了Telacebec(Q203)在人体中具有抗结核活性。一项关于维生素D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则发现补充维生素D并没有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4.结核病的疫苗研制:迄今为止,卡介苗是唯一可用的结核疫苗,它的保护作用并不令人满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obertA.Seder团队最近进行的恒河猴结核病疫苗接种研究表明,与皮内或气雾剂给药相比,静脉给药在血液、脾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淋巴结以及肺实质组织中诱导了更多的抗原反应性CD4+和CD8+T细胞。恒河猴静脉注射卡介苗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能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该发现对疫苗的接种和临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确定疫苗诱导的抗结核免疫相关性和机制提供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