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育人于匠心 聚国之先生赤壁下

安徽师范大学:育人于匠心 聚国之先生

安青网讯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称号30人,国家优青2人,全国最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道德模范等更是成批涌现,层出不穷。在“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安徽师范大学交出了师德师风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傲娇答卷。群英荟萃的“师大现象”教师是社会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安徽高等教育的“母体”和基础教育的“母机”,安徽师范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拥有孕育名师大家、弘扬高尚师德的丰厚土壤,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薪火相传,将立德树人融进血脉,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成为引领校风学风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为教职员工躬行一生的行为标杆,无数大师和先贤铸就了安徽师范大学光亮的精神风骨。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始终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以制度规范推进师德建设;以教育引导培育师德精神;以强化监督规范师德行为;以考核评价树立师德导向。弘扬传承优良的师德师风,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建设了一支政治合格、师德高尚、作风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房玫、路丙辉等一批批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这里不断涌现,他们坚持明道信道,矢志不渝地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安徽教师教育的摇篮,安徽师范大学以“培养当代陶行知与未来教育家”为己任,积极构建“师德塑造,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批批师大学子在这座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求学深造,传承代代师魂,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追梦者和圆梦人。先后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学子,形成了群英荟萃的“师大现象”。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了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校友中有5位两院院士(王文兴,王如松,李亚栋,韩斌,汪卫华)、2位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尚必武)、40位国家杰青、14位“长江学者”。目前,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和管理骨干中有一半以上是该校校友;近三年我省基础教师获评正高职称的教师,接近一半是该校的毕业生,他们延续着母校的优良传统,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了九秩师大的师德之光。未来,安徽师范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永远在路上”的执著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关键词 名师风范安徽省教学名师,全国三八红旗手俞晓红:红了课堂 红了半边天“没有听过俞老师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俞晓红于1978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7月晋升教授职称。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从教近40年,她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工作热忱,长期坚守本科教学一线。“课堂教学是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抢俞老师的院选课是要拼手速的”。每逢期末系统里的“抢课大战”,不出10分钟,俞晓红课的选修人数就会达到上限。这是俞晓红连续二十多年开设的金牌课程“《红楼梦》研究”抢课的火爆景观。“讲台是教师传达智慧的舞台,而课堂教学是一门要精益求精的艺术。”俞晓红曾以这样几句话概括她对课堂教学的体会。数十年来,她以教育家的匠心打造每一节课,追求能产生师生共鸣的“知音境界”。她每每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学术思维。她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一些文学史教材比较经典,但由于出版时间较早,知识构成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学术界推陈出新的步伐。”很多学生评价:“俞老师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独一无二,新增知识和学术见解是现有教材上找不到的。”“学术研究要为教学保驾护航”“科研分两种,一种是高入云端的,一种是下接地气的。我比较倾向第二种,科研成果可以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服务一线课堂”。俞晓红认为,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并非对立关系,她的理念是将两者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要提高学生,先提高先生”。三十多年来,俞晓红致力于《红楼梦》、宗教文化与敦煌文学、明清区域文学及戏曲等领域的探索研究,尤其在《红楼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俞晓红认为,优质的学术研究应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从教几十年,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俞晓红在学生中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人气,每届都有不少学生自诩为“红粉”“鱼丝”。学生查桂义每当回想起读研时光,就觉得十分温暖,“俞老师是那段岁月里最温暖的光,是她千百次的鼓励和帮助让我‘脱胎换骨’,从见人就脸红的农村姑娘成长为落落大方的职场女性,以前老师常说职场更需要‘王熙凤’‘贾探春’这样的女性,我想我便完成了这样的‘蝶变’”。俞晓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书结合育人,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受益终身,为一线教师、学者树立了标杆。关键词 青年先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邵振奇:德艺双馨“孺子牛”打开邵振奇的教本扉页,工整地书写着蒲松龄的一句话“书痴者艺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可谓是他的心声流露。邵振奇,祖籍山东省乳山县,1985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博士,中共党员。省教坛新秀,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会员,省朗诵学会会员。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擎烛人,责任重大。邵振奇就是痴心教艺的“孺子牛”。“毕业汇演是华美的绽放,也是不舍的离别,同学们的纯真、灿烂、跃动赋予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年一度的毕业汇演,身为铮铮男儿的邵振奇免不了侠骨柔情。邵振奇特别强调口传心授,每次汇演和比赛都带领教师们为学生排练、打磨,经常通宵。他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多次获评优秀学位论文,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一百余项,连续八年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邵振奇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成熟心智和健全人格作为着力点,追求每个教学环节的精致准确。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梅教授评价道:“邵振奇老师在教学方面非常出色,他将理论讲授、技能训练与审美培养深度融合,对学生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是新一代年轻教师的翘楚。”“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教坛新秀”,校、院首届“课堂教学优秀奖”“最受欢迎的教师”,展示出邵振奇的风采和不俗实力。作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邵振奇在潜心教艺之余,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多项教科研课题。他的研究成果三次被《新华文摘》转载,并获中国电视最高奖——金鹰奖。追梦路上,邵振奇守望着学生,找寻着他们所钟爱的那支话筒、那束追光、那方舞台。关键词 扶贫专干宿松县凉亭镇三德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桂晓骏:写好扶贫的“三德”论文桂晓骏说,要无愧无悔地扎根在三德村,做一个有信念、有信仰、有信心的“三德人”。2017年4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安徽师范大学总务处的桂晓骏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赴宿松县凉亭镇三德村挂职,任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2018年4月,改任工作队副队长。三年多来,他以“扎根三德村,做好‘三德人’”为工作、生活主线,努力将自己驻村帮扶的“毕业论文”写在三德大地上,写在7000名三德父老的心中。律己忠诚的“守德人”。驻村之初,桂晓骏就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很快就从“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平时在入户走访或村里接待群众来访中,有些群众往往因为不了解政策而怒气冲冲,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享受某些待遇等,他都会仔细了解群众的需求,再向他们解释相关政策、规定,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那些带着怒气、怨气而来的群众通常都能予以理解。勤勉务实的“弘德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干部10个人每天都会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而且随着电子化办公的普及,很多村干部因为不会使用电脑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出错概率也大。面对这种情况,他积极介入,一方面主动承担了很多文字材料的撰写,另一方面积极帮助村干部学习使用电脑,提高他们电脑操作水平。现在,已有部分村干部能熟练运用电脑处理日常工作。真情投入的“立德人”。开展教育扶贫是学校定点帮扶的侧重点。2017年11月,学校启动援建三德村光荣小学在线课堂录播教室。在随后的五个月时间里,桂晓骏除去春节放假的几天,几乎天天都在施工现场,严格对照招标、投标文件监督施工。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但要确保工程质量可靠,更要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健康。2018年5月,在线课堂建设完工,各项指标均达到预定标准,完美实现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光荣小学师生在线教学互动。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桂晓骏和工作队同事立即赶赴三德村,在防护装备只有20只口罩的情况下,与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干部一道入户宣传、上路值守、劝导群众,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的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讯员 杨穆龙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奚之

周明洁任安徽一高校党委书记

据获悉,安徽艺术学院“换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明洁,出任安徽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据安徽艺术学院官网消息,12月31日下午,安徽艺术学院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对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任职决定:周明洁同志任安徽艺术学院党委委员、书记;樊嘉禄同志任安徽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提名任安徽艺术学院院长。公开资料显示,周明洁,男,1968年12月生,安徽宁国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历史学学士。周明洁长期在安徽省政协工作,1990年至2000年历任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江淮文史》杂志社社长助理;2000年至2005年先后任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助理调研员、副主任、《江淮文史》杂志社副主编;2005年至2010年先后任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省政协办公厅行政财务处处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周明洁任省政协办公厅学习联络室主任(副厅级);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任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专职副主任。2013年12月,周明洁任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2014年1月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18年11月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嘉禄,男,1964年生,安徽金寨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十二届政协委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文化部首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樊嘉禄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系,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樊嘉禄先后任职于金寨县江店职业中学(1985-1988)、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1-2008)、黄山学院(2008-2014)、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014-2019)等单位。2001年晋升教授职称,2012年被认定为二级教授。2019年6月,樊嘉禄任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来源:聊时局【来源:安徽财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文竹

这份榜单出炉,芜湖这所高校表现太惊艳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安徽师范大学——这所地处长江下游的非省会城市的“双非”师范类高校,40位本科校友入选杰青,其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9位,不仅居于师范类高校首位,更秒杀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表现实在太惊艳。据了解,此次入选名单分别为安师大97级化学系校友、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心元,97级物理系校友、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亮与97级生物系校友、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徐祥。至此,共有46位师大校友获得国家杰青称号。刘心元于1997年至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青年)。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安徽师范大学与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联合培养获硕士学位,师从王绍武教授和朱仕正研究员;2010年在香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支志明院士。2010年4月至12年9月在香港大学和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18年晋升为终身教授。目前为止,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由基不对称化学等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近60篇。李亮于1997年至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领域的应用。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共49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0的杂志的论文共20篇,被同行引用3700余次,H因子达36,同时获得授权专利4项。作为指导教师,他培养的所有研究生都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李亮教授2012年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3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张徐祥曾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于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生物组学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15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等多项科技奖励。2018年获江苏省十佳青年科技之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简称:杰青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用于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作为国内仅次于两院院士的第二层次高端人才,国家杰青入选者可谓是学术界的大牛,由于国家杰青对于入选者要求极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基金的金额上,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就意味着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名止于实

全国房氏知名教授最新名录

全国房氏知名教授最新名录(排名不分先后,都是房氏智囊代表)房建成山东省临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房兵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国防大学原战役教研部军训教研室主任、山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宁夏大学兼职教授。房晓辉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与全球领导力,跨文化谈判与沟通,北欧文化及管理风格,中国文化及谈判风格,中国传统哲学和智能对未来社会政治等研究。房居高山东省阳谷县人,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主任。房玫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研究生班结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党风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安徽省应用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哲学学会理事,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组成员。房绍坤法学博士学位,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烟台大学校长。2018年5月起在吉林大学法学院任职。 现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法学会国际法暨台湾法律问题研究会会长。 房学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之后又获得了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鸿德伟业国际控股集团总裁,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培训委员会注册顾问导师,北京大学高级管理课程授课讲师,企业投融资、资产重组及上市规划专家、集团化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专家,培养中国企业家接班人的专业导师,《中国企业高效管理系统》修订专家,企业《顶层规划与商业模式设计》专家,企业高效经管系统《一体化九鼎系统》创始人。房志武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万户良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JCI医院认证委员会中国总干事。房丰洲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仪器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际生产工程院(CIRP)通讯会员、泛太平洋制造联盟(MIRAI)委员、《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编委、《国际纳米制造技术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主编、《国际精密技术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Technology)编委,英国工程委员会特许工程师(CEng)。是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科学委员会委员、组委、或会议主席。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精密加工与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从事超精密加工、复杂曲面加工和精密测量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房玉林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博士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葡萄酒学院院长。房西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北大教授、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加学院兼职教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兼培训教授,清华经管学院MBA教授。房玉清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四十余年,为外国留学生开设过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汉字、写作、汉语概论、汉语语法等课程。房清敏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系全国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滨州市该会常委,山东省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房乐宪教授,198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英国肯特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进修访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生。房文翠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理论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第四批省级培养对象。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2007年12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第一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房宁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要调研和理论文章写作工作。主要著述:《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少年国家民族意识研究》 、《论民族主义思潮》 、《民主的中国经验》 、《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理论性发现》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保国山东省枣庄市人,法学博士,院长助理,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燕山大学法律系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房玉辰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房德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戊戌变法史,清末民初政治史。房国晨大庆职业学院教授,黑龙江省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家库成员,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房国忠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有多项科研成果。房清侠山东文登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房广顺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大学学术(位)委员会委员、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辽宁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当代世界人权比较研究、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战略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当代世界人权问题分析》(专著)、《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专著)等。(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欢迎各位宗亲指正补充,本文仅用于车氏宗亲文化交流。)共聚一堂共聚房氏亲情传播房氏正能量期待您的加入——《房氏宗亲网》来源:微信公众号房氏宗亲网

道与之貌

安徽师范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乘风破浪开学季,青春起航再出发。9月24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在花津校区田径场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校领导胡朝荣、张庆亮、蒋家平、朱家存、周新发出席典礼。典礼由校党委书记胡朝荣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文与实验中心党总支书记、我校1993届物理系校友袁业飞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国萍教授应邀出席并分别作为校友代表和教师代表发言。开学典礼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教师和在校生代表,全体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参加典礼。典礼在庄严隆重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中拉开帷幕。9000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与师大相遇,未来他们将在这里立大志、展宏图,在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奏唱国歌结束后,举行了校旗入场仪式。当湛蓝色的校旗经过每一位新生的头顶上方时,大家激动地高举双手托举校旗,共同感受成为师大人的这份光荣。校党委书记胡朝荣在主持典礼时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希望大家牢记领导和老师的教诲,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做奋斗者、当实干家,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师大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强大奋进力量,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努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出绚丽光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庆亮代表学校向2020级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他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计划,让同学们经历了一次不同以往的复习迎考。大家经受住了疫情和升学的双重考验,战胜了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你们的表现是优秀的,我为大家点赞!张庆亮指出,大学是探求真理、崇尚学术的殿堂,求知问学是我们在大学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我们通往梦想的重要途径。我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民表率,社会英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能力”“人格”并重,大力造就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希望同学们要勤于学习,提升境界,做到“仁者不忧”。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涵养新时代的君子人格,以立德为基,以修身为本,砥砺家国情怀,永葆赤子之心,始终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自觉担负起一种责任,承接住一份道义;要勇于探索,训练思维,做到“知者不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增强学习兴趣,激发禀赋潜能,自主选择、自主发现、自主建构知识,实现智慧碰撞和知识融合创新;树立批判性思维,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善于思索,在探索和研究中获取新知;要甘于奉献,知重负重,做到“勇者不惧”。大学探求真知的价值是“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要回归到实践。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铸就精彩的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张庆亮最后寄语全体新同学,万般翘首与希翼,师大与你共少年!希望你们珍惜韶华、砥砺奋进,用智慧和汗水谱写自己的无悔青春,用拼搏和奋斗续写安徽师范大学的荣光与梦想!袁业飞校友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母校师大的求学经历、人生经历与感悟,对新生学弟学妹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涵养归零心态,养成良好习惯,注重身心健康,珍惜四年大学美好时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人才,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朱国萍教授勉励新生们要学会学习,勇于创新进取,敢于逆向思维,提出质疑、勇于尝试,积极开拓进取,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本科生新生代表、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2020级本科生吕辰馨,研究生新生代表、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生物学博士生董锦绣分别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畅想了自己对接下的大学学习、生活的期待与规划。在校生代表、法学院法学专业2017级张万红分享了在师大的成长成才经历,希望新生学弟学妹们志存高远,与时代同心同向,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努力拼搏,提升综合素质,在新的舞台上搏出自己的精彩,成为师大新一代的骄傲!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全体在场师生共同起立饱含深情的高唱校歌,感受师大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典礼开始前,校大学生艺术团的124名同学以“梦想”为主题和纽带,用歌舞的形式为开学典礼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快闪表演。歌曲《最初的梦想》昂扬向上、振奋人心,激励着新入学的同学们在大学阶段树立更高的梦想,携着梦想出发,在新的人生旅程途上砥砺前行;身着五彩服装的舞蹈方阵伴随着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起舞,表现出了追梦人的昂扬姿态,号召着在场所有人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树立人生梦、家国梦、世界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携手共进。9月24日上午,我校2020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在花津校区田径场召开。校军训工作领导组组长、校党委副书记蒋家平,武警芜湖支队支队长朱文超上校、机动大队大队长杨兆明中校,学校军训领导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家存主持。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2020级新生辅导员和全体2020级本科新生参加会议。会上,杨兆明宣读了军训师编制序列和干部名单。朱文超代表承训部队讲话。他指出,军训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迈入大学后的“第一课”,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客观需要。他希望广大新同学能够珍惜此次机会,积极投入军训,在实践中强化纪律意识,在严格训练中砥砺奋斗精神,在团结协作中健全人格品质,做到更好的自己。朱文超要求武警芜湖支队全体教官在此次军训中要从严从细严格准确严把标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大的预期目标;要注重方法,循序渐进,运用多种训练方法让大家学有所获;要严守纪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发扬人民精神优良传统,树立忠诚卫士的良好形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这次军训任务。蒋家平在军训动员讲话中代表学校对一直以来参与我校国防教育、支持我校军训工作的武警芜湖支队首长和官兵们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承“铸魂尚武、爱国拥军”的国防教育理念,把军训工作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作为立德树人重要一环,坚持按纲施训、科学施训、安全施训,切实提升了大学新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爱国拥军、参军报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我校又有90名大学生携笔从戎、建功军营。蒋家平强调,军训是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必须开好头、起好步。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参训,高质量上好“第一课”。学习军人“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教官们要科学施训,高水平教好“第一课”。坚持按纲施训、科学施训、安全施训;同志们要全力助训,高要求保障好“第一课”。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各位辅导员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协同联动,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认真履职尽责,强化纪律要求,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军训工作。据悉,我校今年共有5937名本科新生参加军训,成立校军训工作领导组,设立军训旅序列编制,下辖4个团,18个营,63个连,对军训工作做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军训工作已于9月20日启动,计划在10月4日结束,历时14天,包括条令学习、队列训练、内务整理、心肺复苏急救示范培训等内容。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素材来源:校园网 文案:王哲谦 图片来源:王哲谦、杨穆龙、潘志成、殷彩云

缝衣浅带

是你母校吗?这份榜单出炉,芜湖这所高校表现太惊艳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安徽师范大学——这所地处长江下游的非省会城市的“双非”师范类高校,40位本科校友入选杰青,其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9位,不仅居于师范类高校首位,更秒杀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表现实在太惊艳。据了解,此次入选名单分别为安师大97级化学系校友、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心元,97级物理系校友、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亮与97级生物系校友、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徐祥。至此,共有46位师大校友获得国家杰青称号。刘心元于1997年至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青年)。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安徽师范大学与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联合培养获硕士学位,师从王绍武教授和朱仕正研究员;2010年在香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支志明院士。2010年4月至12年9月在香港大学和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18年晋升为终身教授。目前为止,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由基不对称化学等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近60篇。李亮于1997年至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领域的应用。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共49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0的杂志的论文共20篇,被同行引用3700余次,H因子达36,同时获得授权专利4项。作为指导教师,他培养的所有研究生都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李亮教授2012年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3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张徐祥曾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于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生物组学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15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等多项科技奖励。2018年获江苏省十佳青年科技之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简称:杰青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用于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作为国内仅次于两院院士的第二层次高端人才,国家杰青入选者可谓是学术界的大牛,由于国家杰青对于入选者要求极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基金的金额上,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就意味着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归则下之

九三学社社员、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舒新文:探索星际世界

近日,新华社发布一条消息《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双黑洞吞噬恒星罕见天文现象》,随后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被誉为宇宙中最神秘天体的黑洞一词再度刷屏,引发社会公众对宇宙太空探索的热度。作为科研团队的领头人,九三学社社员、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的舒新文随之受到关注。“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不是天赋型,取得现在的成绩凭的是努力和运气。”顾不上为新成绩欢喜,舒新文继续埋首苦研。2020年12月3日,舒新文在教授工作室观看科研资料。李国珍 摄重磅发现在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四楼的教授工作室里,位于办公桌前方左侧的黑板上,黑色、蓝色和红色记号笔交织书写了一些英语单词、数字符号和公式等,其中为数不多的“慧眼”“射电”等中文词语提示着我们,这间工作室主人的研究与天体物理有关。谈及被媒体报道的新发现,舒新文谈道,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卫星观测资料,在一个距离地球约26亿光年之遥的星系中成功发现了双黑洞吞噬恒星的观测证据。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舒新文认为,第二例该类现象发现的重要意义是进一步佐证了2014年发现的首例正常星系中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实现从1到2的突破,说明这个现象在宇宙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能够激励国际同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取得更多的发现。“如何寻找和探测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是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对揭露宇宙中最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长机制、宇宙引力波现象的产生和星系演化规律,乃至对宇宙及其基本物理规律的探索都有重要意义。”这是舒新文“沦陷”于黑洞研究不可自拔的重要原因。“首例正常星系中超大质量双黑洞的发现者是国内科研人员,我们研究团队全部由国内科研人员组成,足以证明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国的研究团队暂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他颇感自豪地说。探究真相“这个发现是2017年至今4年对一个课题长期研究中的一个偶然发现,也蕴含了一些必然因素。”舒新文介绍说这次重大发现的起源是他的一名研究生在分析卫星观测资料时发现的异常X射线辐射信号。对于一个微小的异常,惯于严谨的舒新文绝不放过,并据此展开了深入的探究,最终发现恒星被双黑洞的强大引力撕碎、其中一部分被黑洞吞噬的现象。“宇宙中大部分的超大质量黑洞平时处于休眠状态,无法直接观测,当恒星被它‘五马分尸’后即将进入黑洞的残骸燃烧发出光芒,导致卫星观测资料记录的信号出现异常。”舒新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他回忆说,从发现异常到追根溯源,历时1年多时间,为了探究真相,他的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广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及北京大学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合作。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和执笔人,他2020年3月投稿国际期刊《自然·通讯》,随后5月收到审稿意见,历经4次修改后最终定稿,成功发表。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埋头研究、分析卫星观测资料。他和他的团队对黑洞的探索成果来之不易。 作为团队的领头人,舒新文肩负重担。“我们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共有6名成员,我1982年出生,在其中是最年长的。”舒新文表示,黑洞探索之路道阻且长,他要和他的研究团队一往直前。爱社之情作为九三学社社员,舒新文对待社务活动如科研那般认真投入。九三学社安徽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社员胡志立还记得初见舒新文的场景。那是2019年10月,九三学社安徽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举办“师大九三与环科学子共话成长”交流座谈会。舒新文作为青年社员代表参加会议,结合自己的天文研究,与青年学子分享学习和成长经历。“舒教授讲得情深意切,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胡志立说舒新文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但常常能在九三学社组织的活动中看见他的身影。“其实中小学的孩子们对天文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舒新文多次参加九三学社社会服务的品牌项目“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2020年9月21日,在芜湖市天民学校,他为师生们讲授了引力和黑洞的科学知识。舒新文从不曾忘记自己2018年3月入社的情景。他说,加入九三学社前对九三学社的科技特色和九三先贤早已有所耳闻,心生向往。“九三先贤邓稼先的故乡和我的老家同属怀宁县,为毗邻乡镇。”儿时,他便知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在舒新文看来,他应继承九三学社“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的天体物理研究做出一份贡献。星空浩瀚,探索永无止境。站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战场”上,舒新文一步一个脚印,无畏无惧地走向未知宇宙世界。仰望星空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硕士算起,舒新文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已有16年。凭借着日复一日地钻研与苦学,他越发沉浸其中,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07年,舒新文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的支持下,由导师推荐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开展博士阶段的课题研究。两年的异国求学,他在住宿地与大学之间两点一线往返,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后,2013年舒新文再度出国,在法国原子能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当你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人,会更加坚定地继续往前走,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结束法国博士后工作回到祖国怀抱,舒新文决定回到本科就读的母校安徽师范大学工作。回到安师大这几年,他科研与教学同步进行,为本科生授课,担任硕士生、博士生的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李叶青回忆说,入职第二年舒新文便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摘取一等奖,他还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第一位申请并获得“国家优青”项目的年轻教授。“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仰望星空的年轻人。”舒新文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其中,共同探索星际世界。(李国珍)【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蒸蒸日上

安徽多所高校官宣!这些学生不离校!

寒假来袭高校的大学生们能否离校这两日安徽几所高校相继发布假期离校通知不少高校明确“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离校’”以及“留学生原则上不离校“等要求安徽师范大学“即日起,学生完成各类考试后原则上两天内必须离校;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离校,风险解除后可随时离校。”1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发布寒假离返校通知,针对寒假期间学生的离返校时间和留校学生食宿安排上给出明确要求。除了“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离校”外,该校还要求,确因科研工作需要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提出申请,报研究生院和学校防控办审批同意后方可留校,但2月4日前必须离校;留学生原则上不离校。返校时间上,拟定2019级、202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2月27日(周六)报到注册,2017级、2018级本科生3月2日(周二)报到注册,所有离校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如有调整,校方将另行通知。离返校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留存个人出行凭证。寒假期间,须严格遵守属地有关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关注微信“国务院客户端”,查询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信息,避免到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安徽农业大学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了解到,今年该校寒假的时间从2021年1月16日(周六)起,至2月26日(周五)止。学生暂定2月27日(周六)、28日(周日)报到注册,3月1日(周一)上课。“具体开学报到时间根据上级防疫工作安排与学生返校方案一起适时制定,另行通知。”“自寒假正式开始前,没有学习、考试任务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回家。”根据学校的要求,在离校前,需提前1天通过学工部(处)官方微信“安农大学工在线”,填写离校(到家)时间、返乡地点和车次(航班)等信息。学生需凭借系统生成的“离校二维码”,经门卫值班人员扫码后方可离校,且假期中间未经审批不得再次返回校园。寒假期间,哪些学生须留校?防疫有何要求?在留校安排上,校方表示“本科生原则上寒假不留校;研究生坚持“非必须不留校”原则,承担科研任务且确需在校实验的自然科学类研究生由导师把关,总量控制;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原则上不留校。此外,家在中高风险区的本科生、研究生可根据防疫要求申请留校。国际生原则上均留校。

那奈

安徽师范大学吴玲教授亲临合肥市幼儿成长教育论坛现场答疑解惑

有句谚语说到: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具有重大的影响。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对他们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将会是他们成功走向社会的一块坚实的基石。习惯是在长期而又漫长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也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幸福。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幼儿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阶段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霓硕传媒主办的合肥市幼儿成长教育论坛,将于2019年1月12日在滨湖世纪金源大酒店举办。论坛邀请行业顶尖育儿专家,帮助家长答疑解惑,助力每个幼儿健康成长。本次论坛我们邀请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吴玲教授亲临现场为家长、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嘉宾简介:吴玲:女,1967年生,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毕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现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硕士导师。学前教育系系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一、主要教育背景:1985.9—1989.7 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9—2003.7 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硕士学位二、主要工作经历:1989.7—至今 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现教育科学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三、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教育基本原理、教师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四、主讲课程:本科生:学前心理学、幼儿游戏理论、家庭教育学等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

大搬家

我国著名的3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做一名老师挺好,特别是对一个女孩来说”,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当老师可以有寒暑假,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虽然长短不同,但是都有休整的时间。当然,当老师要早起晚归,因为当老师要有早读,要有晚自习,排到自己上班的时候,没有偷懒的理由。而且当老师要有良心,祖国的花朵就在老师的手中成长,教书育人关系到国家大计。如果没有一颗为教育奉献的心,那么不当老师也罢。北京师范大学我国有2000多所高校,那么有哪些师范类高校呢?首先是2所“985工程”师范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其次是9所“211工程”师范类高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最后是普通类的师范院校和省属重点师范类院校。今天我们来重点介绍三所省属重点师范类院校,他们虽然不是“985工程”大学,也不是“211工程”大学,但是是以各自的省命名,是省内的重点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济南,学校始建于1950年,建校有70年的历史。这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接近200个博士生导师,专任教师接近20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到一半,有1000人。有24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学校的学风非常好,有多个校区,校园美丽,食堂伙食好。山东师范大学有1个重点实验室,14个博士点,33个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师范大学的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44%和26.56%,就业率达到了93.01%,在中国国内的升学率,也就是考研率达到了26.02%,出国率为2.42%。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在山东综合的,普通类一段的最低招生分数线是579分。山东师范大学二、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玉城校区,育才校区和雁山校区。广西师范大学始建于1932年,至今也有88年的历史,前身是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有21个学院,78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三个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郁。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就业率为93.71%,国内升学率为8.41%,出国率为1.14%。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在山东综合类招生,普通类一段最低分数线是531分。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于1928年,前身是省立安徽大学,距今已经有92年的历史。安徽师范大学有88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就业率为93.92%,国内升学率为27.84%,出国率为2.11%。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在山东招生的,普通类一段最低分数线是556分。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都是省属重点师范类高校,是不错的三所师范类大学。欢迎大家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