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水趣多,少儿亲子绘画大赛暨艺朝艺夕天马行空,国际少年儿童创意美术大展启动啦!如果你的孩子热爱画画,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如果你的孩子钟情于美术,愿意静下心来感受艺术的魅力;如果你恰巧也希望通过比赛,让孩子大胆去迎接挑战,充满自信的展示自己……那么这场全国少儿亲子美术大赛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关键一步!少儿美术大赛,大赛的主题是?在过去的岁月里,有没有一些深刻的回忆,在你和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任时光匆匆而过,相信最珍贵的,莫过于充满快乐的成长时光!快乐成长我们以“快乐成长”为本次大赛的绘画主题,邀请家长朋友们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借助孩子手中的画笔,用绚烂的色彩,天马行空的创意,刻画成长时光里的小美好,在纯洁的白纸上留下幸福的回忆。这次大赛很强吗?这次的美术大赛很强势多家专业机构联合举办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网国际少年儿童创意美术大展组委会主办艺朝艺夕国际教育研究院时代美术馆联合承办东京多摩美术大学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安徽省美协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省设计艺术家协会时代艺品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时代数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教育科研杂志社予以支持获奖之后还有沉甸甸的证书和专业的美术展览!所以,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小艺术家们尽情发挥自己创造力、想象力,充满自信的向全国人民展露个人绘画才能的舞台!这次美术大赛专业吗?还记得去年举办的第一届美术大赛吗?一经启动,就引发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初赛共收到万余幅美术作品投稿,整个大赛历时四个多月,举办了几十场线下绘画活动……我们见证了无数优秀少年儿童的艺术成长,也获得了教育界、社会媒体及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提升,今年的美术大赛将更专业,更具规模!评委专业美术大赛最高奖项,我们将聘请高校教授、国内外少儿美育名师等评委进行评选,保证作品评审的专业水准和公平性,让孩子们秀出自己的最佳成果,用艺术与世界交流,持续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并建立自信心。证书专业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网国际少年儿童创意美术大展组委会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教育科研杂志社艺朝艺夕国际教育研究院(备注:以实际颁发证书为准)以上五家专业机构认证,数名专家评审,证书含金量百分之百,为孩子今后升学,走向更大的舞台,更美好的未来,铺桥搭路!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更多的展示艺术创作无界限!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艺术教育品牌,艺朝艺夕不仅通过自己的专业培训发掘孩子的艺术修养,更是为孩子寻找机会、搭建舞台,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平台,拓展更宽的眼界。参观大师画展 在这里,你有机会获得知名画家画展的个人邀请函,与大师亲密接触,经过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孩子醍醐灌顶,绘画技艺有所增长!线上+线下联合展览在这里,孩子作品将有机会录入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网数据库,在网络美术馆上展示;还有可能参与巡回展出。线上线下联合展览,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创造力!登上画册在这里,孩子的作品还有可能会登载到大赛组委会编制的《国际少年儿童创意美术作品集》中,留下属于你独一无二的专属色彩!孩子的天空不只一种颜色,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发现自己,我们一起记录成长,快乐成长!
以教育科研为载体,组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高,“重教学、轻科研”,许多老师认为,科研与教学是“两张皮”,教科研是“软包装”,教学才是“硬功夫”。教科研是教育研究专家和教研员的“专利”,与教学第一线的我们无关,我们每天只须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而重复劳动就够了。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究。俗话说得好:“教而不研而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教研是为教学充电,补充给养;教学是为教研提供源泉。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它是那种田野式、草根性的鲜活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通过教育科研,激活问题意识,迸发思想火花,从而寻求教学对策,拓展教育境界。可以说,重行动、重过程的一线教育科研,就是教师的自我锤炼和自我超越,它从源泉上保证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无中生有”的多此一举。 我们处在鲜活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教育观念的大转变。转变教育观念靠行政命令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科研,靠教师有意识地去主动研究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其思想的不断优化。教育科研就是推进教育变革的思考和实践。教师在实践中如何做呢?首先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不是专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研究者。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育科研的初级阶段了。再进一步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其间是否有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奇思妙想及时地记录、整理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问题就是课题,学校就是育人实验室。其次,所做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报告评比之后就成了封存的历史,更不是在轰轰烈烈科研结束之后又可悲地回到“习俗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来。第三,研究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问题,以研究教材为立足点,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从联系对比处反思。抓住问题的导火线,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围绕教学实际中的热点、难点进行思考。不断地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试图去改变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是一种精神生活,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到追求的快乐,享受到事业成就感的精神愉悦,在研究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0年度课题立项评审结果,宋勇工作室主持人宋勇和成员杜俊老师联合申报的课题《基于真实实验的初中物理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成功立项,这是工作室成立伊始在教育科研方面迈开的第一步,工作室将以此为契机,带动工作室相关成员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追求高质量的物理教学,并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到更大范围,力争提升我市的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来源 / 蚌埠物理教研【来源:蚌埠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为提高教师团队教学实践研究能力,9月25下午,小学部组织召开了微型课题专题培训会。此次会议由李红英副校长主讲,小学部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会。李校长首先从“什么是微型课题”、“为什么做微型课题研究”、“怎样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三个方面对微型课题进行了讲解。接着从内容、成本、理论、观察四个方面解读了微型课题的核心词“微”,提出要坚持落实微型课题“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基本理念。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需求出发,从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判断,筛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通过观察、调查、个案等多种方法研究课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李校长指出,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提炼微型课题成果报告要真实、准确、有新意。改进工作是研究的出发点,提高效率和质量是研究的落脚点,此次培训有助于改进校本科研的培训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END】本文来源|教务处文字|苟 兰图片/编辑|李坤霞审核|何 敏08:21
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冲击和压力,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为此,究竟怎样才能守住原则,洞察先机,开创新局,迎接胜利呢?在《青年管理者》一书中,也许你能找到答案!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战略创新?如何实行组织结构变革和平稳转型?如何系统化推进组织能力建设?管理者如何在企业组织的各种依存关系中开展管理活动?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员工能力建设?如何将文化真正融入管理体系中?管理者应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哲学素养和思维模式?这些是管理者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呢?《青年管理者》一书系统介绍了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并聚焦战略、组织和文化这三个核心领域,结合作者多年从业经验,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实践启示,同时针对青年管理者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结构的构建、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如何洞察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挚而有穿透力的建议,帮助青年管理者生动系统地建立起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基础并有效地付诸实践。书中包括管理和管理者的基本概念、中西方管理理论的演进历程、企业战略、企业组织结构、数字化管理、组织变革、人际关系处理、员工激励、企业文化、管理者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等主要内容,为初入职场、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新青年和永葆“青年”状态的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指导。管理者是承担管理职能的人,是聚合经济资源真正创造价值的特殊资本,更是源源不断地赋予企业活力、使此企业迥异于彼企业的关键要素。尽管书名是《青年管理者》,但这本书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管理者。而“青年”的寓意,是一种蓬勃的进取心、一种持续的学习能力和一种无限的发展潜力。■ 作者简介张云亭安徽桐城人。高级会计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早年曾先后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届全国金融青联副主席,重庆市三届政协委员。现任中信集团库务部总经理兼中信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监事长。曾任中信兴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中信基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中信渝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重庆中信沪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开出版《国有企业债务重组》(2000年)、《顶级财务总监:战略、资源、理财与控制》(2001年)、《顶级财务总监:财务治理、价值管理和战略控制》(2003年)、《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2013年)和《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2018年)等学术专著。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管理思想源于管理活动所积累的经验,管理理论则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不少管理思想,但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理论却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期的西方社会。我们同样也应注意到,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的生动实践,催生了中国情境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管理学的演进格局。管理者的实践历练,要聚焦于战略、组织和文化这三个核心领域。“战略”显然是管理的首要问题。战略需要管理,战略活动是管理者一项永不间断的责任。在战略之后,管理者最应该解决好的便是“组织”问题了。结构由战略决定,而组织又源于结构。这一问题涉及组织结构、组织能力以及与“人”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一系列命题,都是关乎企业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文化”对人的行为存在内在的驱动机制,决定着管理者的行为方式,深刻地塑造并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管理者要真正做到让文化在企业的运行体系中逐步生根化育,其关键点在于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再反诸管理者本身,学问和修养极其重要。管理者的知识结构、理论功底、哲学素养以及受此正向驱动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整合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都显得日益重要。在开启职业生涯时,青年管理者应遵循“德鲁克五条金律”,立志成为一名坚定的效率主义者。对于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学校教育只是一个起点,后天的学问功夫最不可忽视。办事才能的训练,人情世务的练达,是一种学问;德行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更是一辈子的学问。只有适度的取舍和整合,才能让管理者的生活保持平衡,也才能使管理者从容面对各种变故和挑战,活出一种有内涵、较精彩的人生。■ 专家推荐廖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云亭既是管理的实践者,又是管理的思考者。我国的创业环境日益完善,创新型企业层出不穷。面对竞争压力和企业成长,青年管理者迫切需要提升自己。《青年管理者》这本书从战略、组织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是青年管理者的良师益友。陈威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云亭从中欧毕业后迭出好书,渐步带入人文情怀。《青年管理者》这本书融合战略、组织与文化,提出一体化的框架体系,是青年管理者迈向领导者、CEO的修行宝典。曹仰锋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第四次管理革命》作者管理没有终极的答案,只有永恒的。《青年管理者》一书从战略、组织和文化这三个维度,向读者展示了管理的历史与变革,内容丰富翔实。我推荐管理者阅读云亭博士的这本新著,它会给你解开很多管理困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很多管理者的案头读物。吴建国华为前人力资源副总裁、《华为团队工作法》作者新生代管理者的成长,决定着中国企业的未来。后浪只有从夯实基本功开始,才能担负起中国企业群体突破的重任。曾玉柏北京国政华实教育咨询中心主任读到云亭老同学的新作,很钦佩他学问功力的长进。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关于管理者的学问和修养。这是其他管理书籍所未曾涉及的,恰恰又是当代中国管理者较为缺失的方面。管理者要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底色,也要有人间烟火味的真实和情趣,这或许才是管理生活的真义。■ 序作者周三多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南京大学商学院首任院长,获得南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科荣誉资深教授称号。周三多教授创建了全国第四个企业管理博士点和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时任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院士誉为“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创始人与奠基者”。曾任全国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全囯MBA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创建了我国新的MBA入学考试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突破了我国MBA发展瓶颈,促进了中国MBA教育的蓬勃发展。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过多部学术专著和论文。由周三多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曾获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后由国家教委发文,指定周三多教授为21世纪教材《管理学》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两本《管理学》教材均受到广泛欢迎,被全国600多所高校采用,多年来一直畅销,至2019年已累计发行1 000万冊以上,引领许多人进入管理科学的殿堂,为我国培养各层次管理人才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王斌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信集团董事。第十五届北京市人大代表,十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2006年入选“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人”;2010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出版人物”;2018年被中国版协授予“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者”称号,被出版人杂志评选为“出版业年度人物”;荣获光明日报评选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殊荣;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吴宪和江西财经大学原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多家公司顾问,地方政府顾问和高校客座教授。系本书作者在江西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读书时的老师。
——龙泉特校隆重召开2020年教科研大会中华志愿者网讯(刘华兰)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第二轮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搭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平台,营造教育科研氛围,2021年1月21日龙泉特校召开了2020年教育科研大会。区教科院罗登远书记,区教科院教师教育研究部李明隆部长、黄诚副部长,区教育局基教科分管特殊教育工作的严俊女士莅临指导,龙泉特校全校教师参与会议。会议伊始,龙泉特校校长付勇致开幕词,对莅临指导的领导们表示欢迎。他指出:2020年,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取得系列成果;未来,学校将砥砺前行,让每一个孩子发出自己的生命之光。付勇校长致辞微课题的星星之火,点亮教育梦想。李廷全老师分享题为《微课题成就大梦想》的微课题研究经验,从成果解决的问题、成果产生的过程、成果的主要内容、问题解决的效果四方面,畅谈自己以微课题点亮教育梦想的心得。李廷全老师作微课题分享“科学有序,切实提质”,教科室主任邓茜从延期开学期间“别样的教育科研生态”、线下教学期间“常态的教育科研求质”、“学生有成长,教师有获得,学校有发展” 等方面对龙泉特校2020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以“面向未来:科学、踏实、求质”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教科室主任邓茜作年度科研工作总结汇报努力奠定了收获的喜悦,颁奖环节颁发了各级讲座、论文、赛课等奖项105人次。2020年,学校被评为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市级重点课题《以教师团队专业化促进特殊需要学生IEP的制定和实施的研究》再次荣获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一等奖;区资源中心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颁奖环节为激励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罗登远书记对学校科研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二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三是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李明隆部长作题为《教育科研的四个观点和十个意识》专题培训。李部长指出,教育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育人的行动,特教教师要树立专业自信,根据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科研;建立选题评估、学生问题、文献借鉴、建立指标等十个科研意识。教科院罗登远作工作指导李明隆部长作科研专题培训
11月16日,安徽省2020年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研员专题研修班在芜湖开班,本次培训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来自全省16个市、2个直管县(市)以及105个县(市、区)的260名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研员及教师参加了培训。新时代思政课教研员肩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教研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我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能否有效实施,影响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本次培训目的就是要强化广大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的政治意识、研究能力、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稳步成长,推进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堂不可替代、筑魂育人的作用。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观摩、专家评课议课、法治知识讲座、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本次培训,既安排了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彩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翔,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中小学德育》杂志社长王清平等省内外专家的专题讲座,也有浙江省桐庐县文正小学校长葛伟锋、合肥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专家张方平、芜湖市中江小学教师黄旭霞等带来的一线工作经验。参训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专家规格高,培训内容对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一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自身修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来源:厅教科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作为一名教师,2018年的暑假,宋爱国依旧放弃了休息的权利。而作为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除了带领大学生团队奔赴国家航天中心开展暑期实践,还要争分夺秒地改进3D打印灵巧假肢,并指导6名学生完成了“分布式无线多维力测量系统”样机研发。宋爱国很有信心,这套创新项目将在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发起夺冠的冲击。28岁拿到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岁晋升为教授;更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是一颗令人瞩目的科研新星,宋爱国却打起教学的“主意”。十多年来,他坚持推动教学改革,提出并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并蒂花开。偏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年轻教授“原来以为是让我管科研的,没想到却是接手教学。”2000年4月,年仅32岁的宋爱国被破格评为教授,5月就上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相当一部分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学与科研分离,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非常严重。”这个奇怪的现象,引发了宋爱国对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关系的思考。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设想: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为了以身作则,他率先为本科生主讲“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论”等核心课程。直到现在当了院长,宋爱国还坚持讲授三门本科课程。改革推行两年后,宋爱国又提出让学术带头人领衔、以科研骨干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将科研资源持续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高水平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如今,该学院已建成了4个大的教学团队,科研成果资源与知识教学传承的通道被彻底打通。他们编写的教材中,有很多案例和内容都来自于科研。其中,《传感器技术》被130多所院校选用,发行量达10多万册,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面对工科学生读书多动手少的现象,2010年,宋爱国把863项目“面向虚拟现实的多模式力触觉人机交互技术”第一时间转化应用于教学实验中,建成首个机电综合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这让数以万计的学生从中获益。把研学课堂搬到创新赛场过去,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再有力的创新翅膀也无法翱翔蓝天;如今,研学的课堂已延伸到实验室、创新赛场……这样的巨变,来自于宋爱国另一个教学改革理念: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研学。早在2006年,宋爱国就率先要求本院学生百分百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计划(SITP)。“学生的课外参与活动必须有老师指导,不然会流于形式。我的团队规定,每个教授每年都要全程参与指导2项SITP项目。”为了把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宋爱国力推开展学生课外研学活动。例如,他结合主讲的“传感器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以“传感器设计和应用”为主题的课外研学和课外科技活动。近十年来,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大赛、教育机器人大赛、RobCup机器人比赛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300余人。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科研和教学并蒂花开“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宋爱国坚信,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学生较好的知识和能力。“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本科生教学工作后,做科研的时间肯定是减少了一部分,但在其他方面会得到很多回报,教学和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宋爱国解释说,“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延伸,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很好的生源。”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的本科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在此继续读研。2017年,宋爱国主持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项技术经过20余年的研究攻关,已经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核电工程等重要领域得到应用。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承担了很多横向科研项目。比如可以感知人体脑电波、用仿生机械手自如地抓取物品的第三代灵巧假肢,今年已经进入试销售阶段。(记者 张 晔)
[cp]教研和科研的关系教研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交流和分享,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活动。科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教研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研是教研的更高形式,为教研提供思路和方法。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为科研提供问题和素材。教研代表现有优势的整合,科研代表着创新和创造。[/cp]
近日,安徽省教育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副书记信长星,省领导虞爱华、宋国权、丁向群、谢广祥、李平、王翠凤、李和平,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出席会议。如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随教育小微一起到现场看看↓↓↓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将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为“九个坚持”,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我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学深悟透,笃信笃行,着力开创新时代安徽教育工作新局面。李锦斌强调,要牢牢把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局大势,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顽强拼搏,扎实苦干,推动安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实现了新跨越,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实现了新增强,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新突破,服务发展能力实现了新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实现了新加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教育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和安徽省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锦斌指出,要牢牢把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见成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 要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工作,抓好抓实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着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要聚焦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群体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要聚焦深化教育改革根本动力,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树立科学教育评价导向,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深化“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李锦斌强调,要牢牢把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要构建好教育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格局。■ 要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要防范化解好重大风险,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要保障好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更多向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贫困县倾斜。■ 要凝聚好发展教育事业的强大合力,营造全社会全方位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以更加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李国英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持续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建立突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合肥市、亳州市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省辖市市委书记或市长、分管负责同志及教育局局长,省直有关单位、有关中央驻皖单位、省属企业和本科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来源 | 《中国教育报》图片 |《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