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发展历程后,中国安防事业进入智慧化监控阶段中国安防事业兴起于1980年前后,当时的摄像设备只能从日本进口,且应用场景少。发展至今,中国安防事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和五次技术变革,分别为模拟监控阶段、数字监控阶段、高清化/网络化监控阶段、智能化监控阶段和智慧化监控阶段。制图:36氪研究院随着AI技术逐步发展成熟且被应用于安防行业后,新型智慧化监控系统逐步发展起来。在生物识别技术、语音语义分析技术、视频监控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推动下,“AI+安防”概念兴起。AI推动传统安防转型升级,“AI+安防”发展空间较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政府、企业及民众对安全管控提出了新需求。此外,中国安防应用涉及到公安、交通、家庭、金融、教育、楼宇等极其丰富的场景,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制图:36氪研究院在新需求的驱动下,传统安防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率先应用,为安防领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AI+安防”行业逐步兴起。该产业链条由上游的模组、芯片等厂商,中游的AI技术提供商、Saas服务商、安防产品硬件厂商和下游专门的渠道运营服务商等组成。“AI+安防”能通过主动预警的方式,帮助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实现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前化解潜在风险。随着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深入应用,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被进一步打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市场需求、AI发展和政策支持均推动“AI+安防”行业高速发展社会安全新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安防行业创新发展。从个人信息安全,到家庭、小区、社会、国家安全等都对“AI+安防”产品提出迫切需求。“AI+安防”在满足政府需求的基础之上,逐渐走向民用服务领域。“AI+安防”技术提供商链接产业上下游,形成一体化服务的生态闭环。头部安防企业通过自身的技术和硬件设备采集、获取场景化数据,利用个性化解决服务方案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形成纵向生态链,进而完成场景闭环,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同时,“十三五”规划、十九大报告等均指出要加强安防视频监控建设,加大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搭建。多项政策的叠加支持为“AI+安防”发展和应用落地等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也为其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篇报告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AI+安防”的概念及行业发展历程2、“AI+安防”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及发展瓶颈3、“AI+安防”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盘点4、AI安防企业商业化分析5、“AI+安防”的场景分析6、“AI+安防”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以下为《AI助力安防行业向智能化转型》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国“AI+安防”行业研究报告》全文。点击报告下载全文,提取码:6n2o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5G、区块链、医疗、金融、物流、文娱、消费、汽车、教育等多个领域,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行业研究、产业规划、用户研究、股权投资研究、指数研究、投资配置、基金/企业尽调、战略规划、园区规划等。分析师:李晓晓 lixiaoxiao@36kr.com Wechat:15011504594 ;关注泛人工智能、文娱消费领域
目前我国智能安防行业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在产品方面的优势领域各有不同。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智能安防行业呈集群发展特征目前我国智能安防在传统安防行业发展地域代表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电子智能安防产品生产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集成应用、软件、服务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占据了我国安防产业约2/3以上的份额。三大产业集群在产品方面的优势领域各有不同。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随着智能安防发展需求的增加,我国智能安防产业园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以政府和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安防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以深安智谷安防智能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是深圳安防与智能交通北方基地项目,其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开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安全防范和智能交通为主导产业的智能科技型产业基地,其填补了中国北方安防产业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的实施对保定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示范引领作用。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可细分为智能防盗报警、智能视频监控、智能楼宇对讲、智能防爆安检、智能门禁控制等子系统。近年来,智能安防子系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至2026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智能安防子系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智能安防系统可细分为智能防盗报警、智能视频监控、智能楼宇对讲、智能防爆安检、智能门禁控制等子系统。智能防盗报警方面,随着防盗报警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且“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了防盗报警系统技术升级,智能联网的防盗报警系统受到市场青睐。据中安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安防产品总产值为2500亿元,结合防盗报警系统产值占安防产品总产值12%左右,同时我国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渗透率在8%左右,得出2019年我国智能防盗报警系统产值约为26亿元。根据18%的增长率,估算出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31亿元。近年来,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互联网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联合推动,智能视频监控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智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约为21亿元。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宅小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和严谨,居民对于楼宇对讲系统的性能要求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音对讲,而逐年向网络化、可视化化发展。数据显示,随着楼宇对讲系统的不断升级,目前楼宇对讲智能化渗透率在20%左右。据估算,2020年中国智能楼宇对讲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左右。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人脸识别、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的推动下,防爆安检产品不断朝智能化发展,出现了防爆机器人、刷脸进站等设备。目前,我国智能防爆安检市场渗透率在11%左右。据测算,2020年市场规模约在61亿元左右。未来智能安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2019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为8269亿元(其中安防产品总产值为2500亿元),根据我国智能安防渗透率达5.5%的测算,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据估算,2020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约为576亿元。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安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在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后,安防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深度发展,智能安防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 安防行业历久弥新,智能化是最新发展方向。安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其中视频监控是核心领域,占据54%的市场份额。安防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以及终端,中游设备商承上启下,是核心环节。我国安防产业发端于1979年,经历了模拟、数字、网络、智能的发展历程,智能化已成为最新发展趋势,投资有望两年后启动。■ 安防传统需求有三大来源,特点各不相同。安防行业的传统需求包括政府、行业和消费市场,其中1)政府市场短期增速放缓;2)行业市场将成为重点领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3)技术变革加速消费领域应用落地,市场培育有待观察。■ AI技术带来安防的新兴需求,拓展产业边界。安防存在智能化需求,AI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安防的四大痛点;同时AI技术在安防行业应用具优势,在十几个主要应用领域中契合度最高。由于AI监控的价值量更大,同时拓展了应用范围,我们预计AI技术将为安防产业带来数千亿元的增量空间。■ 智能化是长期进程,新玩家入局。虽然国内主要安防企业近年均转向智能化,但由于算法标准不统一、带宽容量不够、AI监控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国内智能安防在安防系统产业链最上游的前、后端渗透率仅分别为10%和28%,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考虑到智能安防成本是传统安防系统的4倍以上,行业智能化的爆发仍需时日。同时,智能化趋势也引发华为、阿里以及AI企业入局。■ 中小企业洗牌加剧。国内安防企业营收占全球比例已由2010年的7%增加到2018年的52%,国内占比也超过80%,传统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2019年头部厂商增速回归个位数,中小企业普遍负增长。AI技术的应用为安防龙头企业构筑了更大的竞争优势,中小安防企业未来的生存压力将更大。■ 海康大华华为未来有望三足鼎立。安防厂商的竞争力可从技术、销售、应用经验、规模这几个维度进行判断。海康、大华、华为相比其他厂商具备全面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长期胜出。■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中美贸易战风险、安防AI推进不及预期、政府需求不及预期。■ 业务建议:(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络研究院)相关报告人工智能行业报告(下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工智能行业报告(上篇)——中国造AI将崛起,数据以及平台类公司前景广阔正文安防产业历久弥新,正由数字化网络化迈向智能化安防是为社会安全提供安全防范系统的行业,起源很早。随着社会的进步,安防从原始的人员安防、物理安防发展到了如今的技术安防,融合了计算机、通信、软件等现代技术。1-1 安防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视频监控是核心领域安防的全称是安全防范系统,指的是以维护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BSV液晶拼接墙系统、门禁消防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以及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在这些领域中,最重要的是视频监控。中安网的数据显示,视频监控系统占了安防市场中的54%,是安防行业的最重要的细分领域。后文所述安防产业特指视频监控产业。图1:安防市场概览资料来源:中安网、招商银行研究院安防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安防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国内市场也接近7000亿元。1-2 中游设备商承上启下,是安防产业的核心环节安防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及终端客户四部分。上游是安防设备的零部件,包括前端零部件和后端零部件,视频监控前端主要涉及到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算法、芯片,视频监控后端主要涉及到算法、芯片、存储等,其中算法按功能可以分为图像处理算法和AI算法两大类。中游的安防设备厂商是安防产业的主力军,对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安防产品和方案。下游主要是代理商和集成/工程商,负责安防产品的销售和安防项目的集成,并提供运营服务。终端客户是具有安防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代表公共安全需求的政府市场、代表大中型企业安全需求的行业市场、代表中小商户及家庭安全需求的消费市场。图2:视频监控产业链资料来源:中安网、招商银行研究院从产业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零部件起到基础设施的作用,而中下游厂商通过整合上游组件和匹配客户需求,占据了场景应用端口,是安防产业的主体环节。 从产业中下游的市场结构来看,安防产品占比不断提高,至2018年已经超过安防工程。安防工程是对安防产品的集成与部署,市场增长依赖工程规模,而安防产品的单位价值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不断增长,未来安防产品的占比将继续提高。安防工程具备技术门槛低和地域性强两个特点,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和品牌效应。中安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安防工程类企业从2014年的14000个增加到了2018年的16000个。相比而言,安防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产品类企业则具备较强的规模化效应和品牌效应, 因此近年的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升。中安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安防产品类企业从2014年的10000个减少到2018年的4000个。随着中游集中度的提高,安防设备龙头企业取得了技术、资源和规模优势,既能高度整合上游资源,又渗透下游工程和运营市场,因此安防产业的核心环节在于中游设备商。图3:2016-2018年中国安防产业市场结构资料来源:中安网、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安防产品、安防工程类企业数量(个)资料来源:中安网、招商银行研究院1-3 技术升级贯穿40年发展历程,智能化是最新发展趋势我国安防产业以1979年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为起点,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监控和智能监控4个阶段。图5:安防产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模拟监控阶段(1979-1999):早期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的模拟摄像机,后端的视频矩阵、磁带录像机(VCR)和电视墙构成,具有成本高、图像模糊、存储容量小、无法远程监控的缺点。这一阶段的安防设备由海外企业垄断,中国本土企业主要担任代理商的角色。● 数字监控阶段(2000-2010):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DVR(Digital Video Record,数字硬盘录像机)实现了图像编解码、存储、网络访问等多种功能,很好地解决了VCR难于长期保持、空间占用大等问题,逐步取代了VCR和视频矩阵。在这一阶段,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了视频编解码算法,推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正式从后端切入了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诞生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汉邦高科等企业。● 网络高清监控阶段(2011-2016):前端的模拟摄像机被网络高清摄像机替代,后端采用了NVR (网络硬盘录像机)作为存储设备。网络监控系统内置了数字化压缩控制器和基于WEB的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将视频数据通过网络送至终端用户。● 智能监控阶段(2016及以后):随着 2016 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分析领域的突破,视频监控走向智能化,从被动识别到主动识别过度。这一阶段,视频监控与视频分析、深度学习、云计算等领域进行产业融合,不仅提高了安防摄像头的识别能力,更会拓展安防产业的边界,重塑行业格局。这四个阶段的变革无一例外都是由技术变革驱动,我国安防企业正是在技术变革的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安防产业正处于网络高清监控阶段的末期与智能监控的萌芽期,AI正是安防产业向智能监控发展的技术驱动力。传统需求:政府市场放缓,行业市场将成为重点领域,消费市场有待观察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于公共安全的需求,政府部门成为了安防产业的最大支出主体,政府直接支出与交通领域支出合计占总支出的58.1%,主要由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公共安全项目推动。除了由政府部门所主导的公共安防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快速增长的行业级安防需求也是安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地产、金融等城市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此外,家庭、中小商家的安防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当前市场空间较小,对安防厂商的收入贡献比较低。图6:2018年中国安防市场终端客户结构资料来源:IDC中国、招商银行研究院2-1 政府市场短期增速放缓,智能化是未来需求主要保障2-1-1 政府端支出受财政压力与雪亮工程收尾影响,预期短期增速进一步放缓近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国家层面大型基建放缓。其中涉及到安防企业的领域,如交通管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市场需求也有所下降。图7:2014-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图8:2016-2019年政府安防项目招标额(亿元)资料来源:纽豪斯、招商银行研究院在财政压力方面,我国2019年以来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不断下降,长期财政预算压力较大,而疫情又增大了财政压力。2020年1-8月份的公共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教育等安防相关领域的财政支出缩减最为严重。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度政府的工作重心在防疫方面,财政预算、人力会向防疫方面倾斜,而安防系统的新建与智能化改造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项目,并且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集中。因此,我们认为大量的一、二季度项目会向三、四季度递延,但受宏观经济和财政压力的影响,2020年的整体政府安防支出相比2019年会继续缩减。图9:公共财政支出增速(累计同比,%)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0:2020年1-8月各领域财政支出(累计同比,%)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根据中安网的数据,2018年雪亮工程项目占安防产业市场的15%,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雪亮工程迎来收尾,受此影响,我们预期政府端安防支出在2020年之后的1-2年内继续缩减。2-1-2 受益于更新换代与智能化升级,政府端需求有支撑安防系统具有更新与升级两个需求。安防摄像头的更换周期大概为3-5年,长期来看,更新需求将成为政府端的稳定支出。随着技术的进步,老旧的安防系统也存在技术升级需求,在网络高清监控阶段体现在高清摄像机对标清摄像机的替代,在智能监控阶段体现在智慧型项目快速增长。2013-2018年,安防行业高清摄像机占比从13%提升到了76%,2016-2019年,智慧型项目的招标额度获得了快速增长。图11:高清摄像机与标清摄像机市场占比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2:智慧型项目招标额(亿元) 资料来源:纽豪斯、招商银行研究院目前安防行业处于网络高清监控的末端,即将走向智能监控。2019年12月治安局内部专家组会议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草案)》的试行稿中,初步提出了智能化设备占比达到50%的设想。AI摄像机在全国近2300万路现存公安监控摄像头中渗透率约0.4%,未来AI安防建设还有很大需求。虽然2020年初的疫情影响了安防项目的建设,但疫情防控也体现了交通大数据和公安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很可能会提高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项目的优先级。尽管短期内政府端安防项目落地放缓,但安防系统有稳定的更新换代需求,并且技术升级将极大地提高安防产品的价值,长期来看政府端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我们认为1-2年后政府端需求的增速会有所回升,但智能化项目的特点是重要但不紧急,因此长期增速不会太快。2-2 行业市场将成为重点领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行业市场指的是除政府客户外,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安防需求市场。行业市场目前是安防产业的第二大市场,覆盖金融、工业、地产、教育、零售等多个领域,潜在空间十分广阔:● 金融:全国仅银行的营业网点总数达到22.8万个,由于重视安全的行业属性,渗透率最高,每年的安防支出在数十亿级别,目前行业增速降低至20%水平;● 工业:全国各类大型工业园区数量多达2.2万,具有安防与自动化生产运营两方面的需求;● 楼宇/物业:包括商业楼宇和社区两部分,在商业楼宇中安防系统占投资额的1-2%,年需求在70-140亿之间;社区安防渗透率较低,本次疫情很可能会提高智慧社区的优先级,有望在1-2年后出现快速增长;● 教育:目前国内拥有高校近3000所,中小学22万所,幼儿园26万所,将贡献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零售:通过人脸识别、视频大数据等技术,满足零售企业的安全防损、店铺管理、精准营销三大需求。图13:安防监控行业市场应用领域分布资料来源:中安网、工信部、招商银行研究院随着政府市场的项目放缓与行业市场的兴起,目前行业市场增速已经超过了政府市场,是安防厂商实现转型的最重要方向。计算机视觉和大数据的应用将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安全防控拓展到了为生产运营提效降本,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市场的潜在空间。从行业特点上来看,视频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级用户来说依旧是重要不紧急的需求,视频监控投入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实现投资回报,因此大多数企业正处于在观望和尝试阶段。我们预期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市场培育逐渐成熟,未来行业市场将具备较大成长空间。2-3 技术变革加速消费领域应用落地,市场培育有待观察长期以来,我国安防市场主要集中在代表公共安全需求的政府市场和代表大中型企业安全需求的行业市场,以家庭、中小商家为主体的消费市场普及率还很低。根据太平洋安防网的数据,中国民用安防占整体市场约11%,相对于美国50%的民用安防普及率,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安防产业的网络化与智能化为民用视频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摄像头、报警器、门禁设备等可组成一个整体的智能安防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监控,有望加速消费市场的应用落地。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中国家庭安防市场出货量达到1338万台,预计2023年将突破1亿台。图14:2018-2023年中国家庭安防设备出货量资料来源:IDC、招商银行研究院目前智能摄像头的价格在100-200元/台,家用安防市场规模在10亿级别,相比于政府市场和行业市场,消费市场的空间很小。此外,安防产业在消费市场的技术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容易陷入价格战,因此需要品牌培育与用户教育。家庭监控是AIoT生态的重要领域,而AIoT生态的核心产品是手机,因此小米、华为、中兴等手机品牌商基于自己巨大的用户基础在家庭监控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目前传统安防厂商也在积极培育自己的消费品牌,但因为缺乏粉丝群体与手机品牌作为基础,市场培育的不确定性较大,培育效果仍然有待观察。新兴需求:AI技术拓展了安防产业边界,重构产业格局3-1 AI与安防有很高的契合度3-1-1 安防存在智能化的需求传统安防面临四个痛点,第一,视频监控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但其中大量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这类数据的利用效率很低;第二,各地安防系统的数据库较为原始,独立性很强,数据之间缺乏有价值的关联;第三,大量的案件侦破仍然需要人力查阅录像,案件平均耗时3000小时;第四,目前的大多数的安防系统只能在事故发生后寻找线索和证据,难以实现预防的作用。AI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安防行业的痛点,实现从“看得清”向“看得懂”转变。第一,视频结构化技术可以提高视频数据的利用效率;第二大数据资源池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第三,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代理人力提炼监控信息;第四,AI技术具备预测能力,可以实现事前预警。图15:安防行业痛点及AI解决方案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3-1-2 AI技术在安防行业具有应用优势在视频监控领域,主要涉及到的AI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在技术成熟度上,视频监控涉及到的AI技术成熟度较高,2018 年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的准确率已经高达99.3%;在数据可得性上,视频监控的大量摄像头采集了海量的数据,满足算法模型的训练要求;在容错率上,安防行业存在大量的交叉数据,对误判有较高的容忍程度。因此AI技术在安防行业具有天然的应用优势。图16:AI在各产业的契合程度(1-4,颜色深-浅,表示契合度由高到弱)资料来源:中科院、招商银行研究院3-2 AI提升了安防系统的价值,带来千亿市场空间AI技术的落地将从两方面拓展安防产业的需求空间:第一,智能安防系统的价格远高于传统安防,更新换代将带来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第二,AI技术提升了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拓展了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3-2-1 智能化升级可为安防监控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安防监控的智能化需求将反映在摄像机的更新换代上。在上游软硬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监控系统的价格不断下降至3600元左右,但AI监控的价格在20000元左右, 以2300万路现存公安监控系统计算,若有20%的监控系统实现AI升级,可以带来920亿元的市场空间。除公安监控外,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监控需要AI技术的支持,因此长期来看,智能化升级为国内安防市场带来的增量空间有望达数千亿元。图17:视频监控系统成本(元)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招商银行研究院3-2-2 AI突破了安防产业边界,安防监控将成为战略性基础设施过去,安防行业的技术变革围绕着“看得远、看得清”发展,监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大量的数据未能实现有效利用。智能监控的技术变革围绕“看得懂”,实现了对图像和视频的价值挖掘。图18:安防行业技术变革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AI使得图像和视频的价值大幅提高,改变了安防监控的社会意义,大大拓展安防监控的应用场景。摄像头不再仅仅是实现安防的手段,更是物联网时代获取图像和视频的最重要信息入口,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这也是华为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布局安防的原因。表1:AI监控在各领域的应用资料来源:中信证券、招商银行研究院3-3 AI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能化是长期进程在传统需求放缓的背景下,主要安防厂商均将智能安防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主要安防企业近年均将企业定位改向智能化。表2:主要安防企业定位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商银行研究院就整体市场而言,智能安防、智能物联还处于早期阶段,尽管各主流安防厂商均推出了智能前端、智能后端等产品,但在大规模项目中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尚有一定困难。智能安防推广的主要限制条件包括算法标准不统一、带宽容量和成本。● 算法标准不统一:不同于传统视频监控具有统一的协议标准,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等AI技术的算法标准分散,安防厂商之间的协议标准不一致,导致不同厂商的前中后端不能互相识别,不同厂商的安防系统无法实现数据互通。● 带宽容量:安防系统与客户的其他业务共用网络通道,安防系统的海量数据会占据很大带宽容量,影响其他业务网络通信质量。尽管边缘计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据流量,但视频取证等功能仍然会占据较大的带宽。● 成本:智能安防系统的成本远高于传统安防,传统监控系统的价格在3600元左右,但AI监控的价格在20000元左右。由于这些限制,当前国内安防市场的智能化渗透率还不高,艾瑞咨询的数据表明国内产品在安防前端和后端市场的AI渗透率分别为10%和28%,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图19:AI产品在安防前端营收占比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0:AI产品在安防后端营收占比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招商银行研究院我们预期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市场集中度极提高、5G网络建设,这些限制因素将逐步解除, 安防的AI渗透率将逐年提升,两年后有望形成较大规模。3-4 新需求扩大产业边界,AI企业、华为阿里入局在智能化的趋势下,安防前端实现边缘计算,后端实现大数据云计算,视频算法、分析平台等软件系统在安防产业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涉及到云计算、算法、AI芯片等技术。技术变革在打开市场空间的同时,也给了很多新厂商入局安防产业的机会,互联网企业如华为阿里,AI算法公司如商汤、旷世等,纷纷布局安防产业。● 华为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全系列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但在安防领域的发展一直不够顺利,主要原因在于模仿传统安防企业的布局,未能突出自己的优势。2017年,华为在后端市场推出了平安城市视频云合作伙伴开放联盟,实现海量数据分析;2018年,华为在前端市场发布了软件定义摄像头,实现视频采集及边缘计算;2019年,华为提出了“2+4+N”智能安防业务战略,基于鲲鹏和昇腾“2大系列芯片”,以真数据、真智能、真开放、真安全等“4真”跨越产业发展鸿沟,并携手“N家生态伙伴”让智能安防走向各行各业。● 阿里主要利用自己的渠道、资金以及云计算的优势从中下游切入安防产业,进行资源整合,进军智慧城市,实现对城市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阿里一直致力于在杭州建设“城市大脑”,同时于2019 年5 月入股千方科技,实现和国内第三大安防厂商宇视科技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其在智能安防领域的业务协同和推进。● AI算法企业除了与安防企业合作,还利用自己的算法技术优势,直接涉足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常见的切入方式包括后端平台与前端边缘计算,如商汤科技侧重后端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旷世科技侧重前端边缘计算,推出了人像门禁、人脸识别终端、视频结构化系统等前端产品。竞争格局:强者恒强,中小企业洗牌加剧4-1 国产替代空间见顶,本土企业增速放缓早期的安防监控产品由海外品牌垄断,中国本土企业主要担任代理商的角色。在数字监控阶段,中国本土企业从后端切入了视频监控产品市场,并在2010年以后打造了覆盖前中后端的完整产品矩阵。相比于海外品牌,中国本土企业在成本、销售和服务方面具备全方位的优势,实现了安防产品的国产替代。在国产替代的逻辑下,中国本土安防厂商快速挤占海外企业市场份额,实现了快速成长,主要安防企业的2012年-2018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到了25%以上。图21: 2012-2018年中国本土安防企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2: 2010-2018年全球安防50强企业区域分布(营收口径)资料来源:A&S、招商银行研究院根据A&S的数据,全球安防5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营收占比从2010年的7%提升到了2018年的52%,中国安防市场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0%,国产替代空间趋于见顶。随着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海外品牌市场份额的缩减,我国安防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营收增速快速放缓。截至2020年4月16日,我国安防监控前十大厂商中的七家发布了2019年度报告,这七家厂商的安防监控业务收入之和的增长率从2014年的48.7%快速降低至2019年的9.6%。图23: 2012-2019年中国主要安防企业营收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注:该营收统计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高新兴、东方网力、同为股份、汉邦高科、中威电子这七家厂商的营业收入,并剔除了非安防监控业务。4-2 传统市场趋于饱和,龙头效应凸显,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传统视频监控市场趋于饱和,AI的落地尚未推广开来,2019年安防企业的营收增长出现大幅下滑。七家公布了年度报告/业绩快报的中国安防10强厂商的总和营收增长率从2018年21.5%下降到了2019年的9.6%。在行业快速成长期,大部分本土安防厂商通过挤占海外品牌经历了快速成长,2018年,除汉邦高科和中威电子外,中国主要安防厂商都保持了两位数的营收增长率。随着行业增长放缓,龙头企业开始凭借规模优势挤占中小厂商的市场份额,各厂商的经营业绩明显分化,龙头效应凸显。2019年仅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营收增长率超过10%,大部分安防厂商出现负增长。图24:2018年主要安防厂商营收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5:2019年主要安防厂商营收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注:该营收统计了剔除了非安防监控业务。安防产品的龙头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整合能力,构筑了研发、品牌溢价、成本、销售等全方位的优势和壁垒,具体体现在:● 研发优势:根据2018年年报的数据,海康和大华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4.8亿元和22.8亿元,而第二梯队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仅在亿元量级。巨大的研发优势使得海康和大华可以在短期内覆盖新的细分领域,抢占其他领域安防厂商的市场份额。● 品牌溢价:安防行业非标程度高,存在品牌溢价的空间;客户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具有支付品牌溢价的意愿。根据国盛证券的数据,海康威视的产品定价比国内其他安防厂商高10%~15%。● 成本优势:龙头企业面对上游厂商的采购价格相比于中小厂商更低,研发支出等固定成本也由更多的产品来分担,规模效应降低了产品成本。成本优势叠加品牌溢价,龙头企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厂商。● 销售优势:海康和大华的销售网络在广度上覆盖全国,在深度上下沉到地级市,并且建立了覆盖地级市以下区域的代理商网络。为抢占区域性安防厂商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基础。图26:2018年主要安防厂商研发支出(百万元)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7:2011-2018年主要安防厂商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传统视频监控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不仅中小厂商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除海康大华外的第二梯队企业也将承受巨大经营压力。4-3 AI技术的应用为安防产业龙头构筑了更高的壁垒过去,安防产品的龙头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整合能力,构筑了研发、成本、渠道、产品溢价等全方位的优势和壁垒,从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将从研发、成本、解决方案、数据这四个方面加强龙头企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研发优势进一步扩大:为了顺应AI时代的安防趋势,海康和大华均加大了研发投入。根据2018年年报的数据,海康和大华的研发人员总数分别为1.6万和8千, 而第二梯队企业的研发人员总数一般在几百的量级;海康和大华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4.8亿元和22.8亿元,而第二梯队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仅在亿元量级。同时海康和大华均成立了高规格的AI研究院,与ADI、TI等全球顶尖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造自己的安防AI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成本优势进一步增强:AI时代安防领域的一个重要增量是AI芯片的迅速增加,在这个领域海康和大华均开始提前布局,着手自研芯片。安防领域的AI芯片技术难度适中,属于特定领域的芯片,和国内AI芯片行业当前的发展水平契合度较高,刚好属于龙头企业可以自研而中小企业很难进入的领域。未来随着自研芯片使用比例的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解决方案优势凸显:传统视频监控产业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协议标准,不同厂商之间的前中后端产品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同一安防系统的前中后端设备经常从不同的厂商采购,数个安防企业入围同一安防项目招标。AI技术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等技术尚不具备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智能前端、智能中端、智能后端无法实现交互,同一智能安防系统只能从一家厂商采购完整的解决方案。AI技术强调完整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了龙头企业的项目占比,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数据优势开始显现:安防类AI产品的算法也需要的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当前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很高,对数据的占有也具备绝对的优势,拥有各个行业、各个应用场景的海量数据以及使用经验。这些数据能助力龙头企业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训练出多个精确定制化的算法,已取得更好的智能监控效果。表3:海康大华2018年研发投入情况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传统安防龙头企业如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已经积极布局进行AI时代的转型,涉足芯片、云平台、算法等业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展望未来,他们相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加深,有望占据AI安防时代的先机,高度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和市占率。安防企业需要多维度能力,海康、大华、华为有望实现三足鼎立5-1 安防厂商的竞争力可以从技术、销售、应用经验、规模这几个维度进行判断在智能化趋势下,安防产品的功能更加丰富,涉及到的产业环节也更多,越来越多的企业拓展自己在安防领域的布局。综合前文分析以及行业特点,对于智能化阶段安防厂商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视频硬件技术、AI技术、销售能力、应用经验、规模这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视频硬件技术是传统安防企业的壁垒,体现在对中游监控系统、上游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整合能力上。● AI技术既是新玩家切入安防领域的武器,也是传统安防企业构筑自身壁垒的手段,具体涉及到云计算、AI芯片、算法这三方面的技术。其中,云计算是后端视频分析平台的基础设施,由大型互联网厂商主导;AI芯片是算法的载体,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算法直接影响安防产品的功能性,在前端表现为边缘计算,在后端表现为分析平台。算法在智能化阶段的技术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是智能安防厂商竞争的重点。● 销售能力是指销售网络的广度与深度、全面的供应商资质以及客户信任,是安防厂商在行业里深厚积累的体现。其中客户关系构成了传统安防龙头企业的最大壁垒,开拓政府公安资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 安防监控应用场景的碎片化程度很高,需要丰富的应用经验才能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安防行业应用的细分领域非常多,需要进行长期积累才能覆盖大部分应用场景;2)解决方案的细节随工程环境的变化而不同,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才能实现对应用场景和硬件特性的深入理解。● 传统安防龙头正是凭借规模优势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边缘计算的趋势下,规模意味着成本优势、数据优势与投标主导权。规模优势也表现为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在传统监控市场趋于饱和,AI大规模落地尚需时日的环境下,安防企业的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图28:安防企业竞争力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5-2 智能化阶段传统安防企业、其他行业巨头、新兴AI公司成为竞争主体在智能化阶段,安防企业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为代表的传统安防企业;第二类是大华、阿里为代表的其他行业巨头;第三类是以领先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AI公司。安防是AI行业落地较快的行业,必然成为新兴AI公司的重点领域。对华为阿里这样的巨头,智能安防是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视频信息入口,也将成为其核心战略的重要支撑。而传统安防企业则开始着手研究算法,积极布局AI领域,战略定位从传统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迈向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图29:AI安防领域企业布局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招商银行研究院随着安防产品功能更丰富、应用场景更多元,标准化的安防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下游碎片化的需求,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行业趋势,是三类企业共同推进的方向。5-3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华为具备全面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实现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根据技术、产能、销售、经验等核心指标,我们对国内主要的智能安防厂商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华为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在安防行业里完成了深厚的积累,其优势在于:1)在视频硬件领域有深厚的积累;2)拥有覆盖全国并下沉到低线城市的销售网络与客户关系;3)能够提供覆盖近百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具备深厚的实际工程经验;4)在本应是传统安防企业的弱势领域AI技术上,海康大华凭借充足的研发投入已经有充分的布局,并且安防监控有较高的容错率,较小的技术差距对应用效果的影响不大。● 中小型的传统安防企业也具有硬件、销售、应用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目前已经度过了传统安防监控的快速成长期,龙头企业开始侵蚀中小企业份额。中小企业在智能安防大规模落地之前的发展不确定性很高。● 华为也具备较强的视频硬件技术和应用经验:1)海思是传统安防企业最主要的芯片供货商,在当前的安防芯片领域牢牢占据着70%市场份额;2)华为也是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3)早在2012年华为就发布全系列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积累了硬件技术和应用经验。华为在AI技术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软件定义摄像头”和“2+4+N”战略都体现了华为在算法上的技术优势;在AI芯片领域,海思半导体是中国最大的厂商;在云计算方面,华为凭借自己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推出了警务云、视频云、政务云、金融云、教育云等多种行业解决方案。此外,华为在ICT领域积累了庞大的G端、B端资源,为华为带来较强的渠道、销售和规模化能力。● 阿里的优势在于云计算资源和算法,但阿里在安防领域的布局较晚,于2016年才发布城市大脑,在硬件领域的积累有限。2019年5月,阿里入股了宇视科技的母公司千方科技,来弥补自己在硬件层面的不足。然而,宇视科技的安防产品采用独特的协议标准,难以与其他产品实现数据互通,并且宇视主要经营超大型项目,销售网络的广度有限。因此,我们认为阿里难以快速补足与海康大华之间的差距。● 商汤、旷世等算法企业的竞争力最为边缘化,仅在算法和AI芯片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前端边缘计算产品和后端分析平台切入安防产业,但缺乏在ICT、通信、安防等领域的长期积累,短期内只能通过与安防企业合作或赋能的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表4:安防企业竞争力分析(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络研究院)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智能安防在全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性将越来越强,有望实现海康、大华、华为三足鼎立,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完善安防生态。业务建议及风险提示6-1 银行在安防行业的经营重点为龙头企业及其合作伙伴(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络研究院)6-2 银行还可通过智能安防、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加深和龙头企业的合作(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络研究院)6-3 风险提示(1)技术风险: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未来发展路径并不确定,可能出现技术瓶颈、新技术替代等风险。(2)中美贸易战风险:当前很大一部分AI芯片来自美国进口,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加剧,可能造成芯片价格上升、性能下降,对下游企业的经营造成压力。(3)安防AI推进不及预期:行业存在技术变革趋势,但升级成本、使用效果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行业升级进度不及预期。(4)政府需求不及预期:政府是安防产业的最大支出主体,尽管安防系统的更换周期仅3-5年,但政府的新建需求和维护需求在2020年雪亮工程收尾后的不确定性较大。人工智能行业报告(上篇)——中国造AI将崛起,数据以及平台类公司前景广阔转载声明: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2、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转载时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责任编辑|余然
安防行业跨境出口电商趋势分析安防产业发起于美国,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与管理、入侵报警、楼宇对讲等等细分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安防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10年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全球安防行业市场也在开始恢复。2018年全球安防产业总收入2758亿美元,同比增长8.9%,预计复合增长率在6.5%。国外安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市场规模庞大的成熟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演化使得国外安防企业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从最早的政治、军事敏感领域发展到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商业领域,再发展到居民家庭领域,为居民提供系统的安全服务解决方案,应用领域的扩展拓宽了安防市场的发展空间。敦煌网跨境出口电商平台安防行业情况 1.年GMV情况安防类16、17年销售呈上升趋势,18年涨幅较为明显,同比增长41%平均客单价$108美金没有季节性、迭代速度相较3C产品要慢 2.销售占比情况微型相机占整体销售的36%;视频监控占占整体销售的23%;安全报警系统占13%,锁匠工具占11%;3.安防行业销售国家占比美国占安防类目销售的34%,剩下依次为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多语言站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占比总和在9%以上,属新兴市场。权威电子行业研究机构IHSResearch发布《中国CCTV与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达到了182.9亿美元,同比增长6%。预计2019视频监控设备的销售额能达到193.3亿美元。全球视频监控产品种类,监控摄像机是占据最多市场份额的产品,占比在40%以上GMV产出能力极强,平均客单价在141左右,B类购买行为明显。视频监控产品(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视频监控(VideoSurveillance)此类产品海外市销售强劲,18年同比增长30%以上,主要售卖国家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荷兰、法国热销产品:wifi摄像机、IP摄像机、红外摄像机、摄像机镜头、监控硬盘、普通监控摄像机、半球摄像机、监控云台、激光夜视摄像机、车载录像机、网络摄像机、水下监控、防水摄像机、一体化摄像机、防爆摄像机等在美国,室内外安防绝大部分由专业的安防报警公司安装并监控,一旦家庭发出报警信号,随时会有人接听报警电话,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每月付费即可。由人类掌握的安防监视服务,会让业主感觉到背后时刻有人在保护自己,只要发生任何意外,警察可以随时到场获救。安防行业外贸热销产品:传感器和探测器报警系统包EAS系统、Anti-Lost报警、一氧化碳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防盗锁报警主机等安全报警系统(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安全报警系统(SecurityAlarmsystem)安全报警系统产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热销产品,2018年GMV同比上升明显,销售国家以美国为主要售卖国,占整体销售的70%以上 微型相机(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微型相机(MiniCameras))mini摄像机,2018年GMV环比增长10.5%,销售以美国、加拿大、波兰、摩洛哥等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是mini摄像机的突出特点,随着技术的提升,mini摄像机的像素不输给普通的摄像机,使其更受追捧。热销产品:mini摄像机、mini照相机、便携式摄像机等智能安防是人工智能技术商业落地发展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主赛道之一,预计到2020年,智能安防软硬件市场规模可以突破400亿。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智能家居安防系统(SmartHomeSecuritySystem)随着5G发展及云应用的普及,智能家居防盗系统脱颖而出,它整合了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等,将成为安防新宠智能家居安防行业热销招募产品:AI摄像头人脸识别锁智能安防机器人等AI产品锁匠工具(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锁匠工具(LocksmithSupplies))门禁及楼宇对讲(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门禁及楼宇对讲(Intercom&AccessControl)锁匠工具热销产品:开锁工具锁芯钥匙制作机器等门禁机楼宇对讲热销产品:门禁卡视频电话门铃门禁读卡器电子锁指纹门禁系统商品电子防盗系统面部识别系统音频电话安防配件产品(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安防配件产品(SecurityAccessories))道路安全产品(上传类目:安全与监控(Security&Surveillance)>道路安全产品(RoadwaySafety)安全配件热销:电源供应器、安防线材及适配器、无线模块、无线遥控、开关BNC、连接器发射、接收器安防工具、摄像头支架、红外灯监控器、护罩控制、键盘道路安全热销:反光安全服其他交通安全产品酒精测试器交通安全标志交通警示灯车牌识别摄像机当前跨境电商的经济形势,给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会。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量CV初创公司涌入安防市场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运用于安防行业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安防产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让众多玩家将目光转移到智能安防,研发相关的安防智能产品。眼下,安防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泛安防时代。11月30日,知名科创媒体亿欧网旗下平台亿欧智库发布《2020泛安防行业研究报告——碎片化市场新机遇》(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着眼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泛安防市场的应用,持续发掘泛安防产业发展新动向。宇泛智能以其对泛安防行业长尾市场中小企业客户(以下简称“SMB”)需求的准确把握、对泛安防市场碎片化痛点的深刻洞察、应对及超强的落地能力表现被当做泛安防行业标杆进行研究,现身泛安防应用场景研究章节。报告中提到,随着碎片化市场的开发,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快速响应将会成为终端用户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众多碎片化市场厂商中,业务场景能力与AI和硬件能力的融合将成为企业重点推进方向。宇泛智能作为国内知名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公司,围绕人工智能(AI)、物联网平台和应用(AIoT)、边缘计算设备(Edge)三大核心,采用独创性的“乐高”理念,以标准化方式响应众多SMB客户的非标需求。亿欧智库《2020泛安防行业研究报告——碎片化市场新机遇》宇泛智能的业务覆盖园区、社区、商超、支付、通行、教育等各类人居和城市综治场景,始终锚准泛安防领域的碎片化痛点,提供从算法到PaaS平台,从硬件到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宇泛智能落地经验丰富,致力于以技术为全社会带来更智能的安防服务。亿欧网《2020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泛安防“不讲武德”,“碎片化”痛彻心扉泛安防行业长尾市场中不同场景和客户群的产品需求具备碎片化、差异化、定制化、区域性等特点,存在大量散落各地区和行业的非标需求,用户不集中,应用和产品相对分散,众多中小企业围绕碎片化需求进行低效的重复性方案建设,难以实现产品的高效高质量响应和运维实施的标准化。一体化方案,好服务总是有备而来宇泛智能提供“云+端+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标准化方式响应众多SMB客户的非标需求。神经网络视觉AI技术在人工智能AI方面,通过通用算法模型结合细分场景独创算法模型的方式,并适配多款不同规格的芯片平台,全面覆盖各场景和客户群的智能化需求。泛化设备矩阵和边缘节点阵列在边缘终端设备方面,通过乐高模块化设计组合模式,不断沉淀标准化通用组件,以业内领先的速度响应市场非标需求。智能视觉物联商业操作系统VOS在AIoT平台方面,通过搭建集成AI能力、硬件能力、以及场景业务能力的开放PaaS平台,客户的非标需求经过抽象分析转化为各场景通用的能力被不断沉淀在平台中。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在解决方案方面,AI、边缘计算终端设备和AIoT平台灵活组合搭配,满足全场景需求。宇泛智能依托生态合作伙伴,精准落地,在各领域都有经典案例。大智能从不点到为止,而是极致提升宇泛智能具备AI算法、终端硬件、AIoT平台的全栈自研技术能力,终端硬件模块化设计方式支持智能硬件通过简单配置即可适用不同场景和客户群体,定制响应时间从传统的天数降低到小时级别;高度抽象化、且稳定易用的开放PaaS平台,支持客户在最快半小时内即可对接完成,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开发,提升客户应用开发效率;再集成通用算法和丰富的细分场景算法能力池,实现客户落地智能化方案显著提效降本。近来,宇泛智能频受资本青睐,多次荣获行业嘉奖,这一切成绩除了对核心技术的不断钻研,对泛安防领域的不断深耕,关键更在于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宇泛智能不仅说到,也在做到。随着智能安防理念的不断深入,2022年安防达到万亿市场的预期成果不会推迟,只会提前到来。在此之前,宇泛智能将持续深化技术与服务,以创新人像识别这一“硬科技”作为自身发展的重点任务,把握硬科技发展机遇,在区域范围内广泛布局科技创新方案,为实现“成为AIoT行业的中流砥柱”这一愿景,不断汇聚力量。
近日,中国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2020年6月份运营数据报告。根据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公布的内容,5G套餐用户数已经破亿。中国联通仍未公布5G用户数相关数据。运营商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从“0”到“10000”(万户)的突破,这一成就可以说是值得铭记的里程碑式事件。当然,我们看到5G在手机端的快速上量,那么对于5G发挥最大的行业应用端,通用AI技术正在加速和5G融合,在5G R16标准确定后,其融合发展的落地走向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由5G技术驱动的全球行业应用销售额将超过12万亿元,在2020-2035年期间,全球5G产业链投资金额预计将达约3.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30%。那么,未来10年科技风口是什么?5G、AI视觉带动的智能摄像头呈现了哪些发展趋势?5G带来更广泛应用5G并非简单的4G+1G。5G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这一类终端。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来20%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用于物和物、物和人,也就是物联网,特别是移动的物联网通讯。5G的到来将开启移动互联网的新阶段。不但将承载10亿个场所的连接,50亿人的连接,500亿物的连接,同时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随着未来5G基础技术的演进趋势,在消费升级和产业聚变上都将发生巨大变革。在5G、云计算、AI,AR/VR的驱动下,未来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将由产品变为服务,同时这也对内容消费升级提出了挑战。其中,教育、游戏、音乐、短视频等内容驱动的产业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另外,5G与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度融合和系统创新,将发挥乘数效应,带来商业模式创新、营收渠道创新,强化跨界合作。业内人士认为5G技术将极大拉动各下游产业的增长。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各下游行业5G设备支出将超过5200亿元,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5G能为安防带来什么?如今,5G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5G技术凭借着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的卓越性能,将会引爆如车联网、移动医疗等垂直行业的应用。那么,5G能为安防行业带来什么?一直以来,受限于视频信号数据量大、带宽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4G对安防行业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而5G改变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实现了万物的互通互联。5G除了个人通信,还将加速目前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项目的落地速度。5G时代的到来,对于安防行业可以说是一次质变。首当其冲的是监控领域5G网络正式商用后,监控设备将进一步走进8K分辨率时代,这意味着清晰度更高的画面与更丰富的视频细节,这使得视频监控分析价值更高,市场机会更多。而从视频数据传输方面来看,5G技术可以提升超高清监控视频资源的传输速度以及后端智能数据处理能力,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转发带来的延迟损耗,视频监控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网络。当下,巨头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布局5G安防,在5G的巨大风口之下,华为安防转型“AI视觉”。华为5G产业发展总监梅万龙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在固定监控和虚拟网络中,5G发挥作用较小,但是在移动监控和广域的监控,5G的刚需非常迫切。比如大区域的巡检,广域的应急指挥,5G应用需求广泛。随着5G R16标准和未来R17标准的落地,会要求5G基站和网络以更大速率来支持视频上下行传输,达到4K和8K的传输规格。5G移动视频与固定视频呈现互补趋势,深化行业数字化。在华为5G产业发展总监梅万龙看来,摄像头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普通摄像头,主要是本地存储,远程按需查阅;第二阶段,摄像头AI化,可以实时抓取人脸和其他图像,根据AI规则进行推理,端侧智能具备实时的智能性,离线状态时要做数据的优化,准确度稍低,网络带宽小;第三阶段,摄像头端云协同,识别过程中采用5G网络,实时性和准确度提高。5G接入将是合适的成本选择和效果选择。5G和AI结合,可以完善数字化体系。智慧城市项目5G的落地也将加速智能安防产业向商用、民用端的全面渗透,例如智慧城市项目。智慧城市作为5G技术与智慧安防结合的典型应用场景,将得到极大发展。届时,数据采集、分析速度达到微秒级别,从而打破困扰智慧城市项目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万物互联得以真正实现。5G与安防行业具有天然的适应性,除了带来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与产品升级以外,更为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新变革,促进安防业务的开放与创新、促进安防与其它信息化系统的融合。这将深度改造整个安防产业链,推动行业迈入智能物联时代。智慧灯杆将是引爆的潜在应用由于5G的到来,智慧城市加速推进,5G传输特点:短距离超高速度传输,基站平均距离只有300米左右,这意味着大量的5G基站要部署到路灯上,传统的路灯必须要转型。现在智慧路灯上智能摄像头安装成为潮流,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数据的处理,视频监控是最大数据来源,如果全面传到云端,服务器无法负载,必须采用AI来计算。一方面满足5G设备大量布局的需求,一方面智慧路灯作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入口,集成了智能照明,LED显示屏,安防监控,微环境检测,一键报警,充电桩,无线wifi,交通指示灯等多种功能,5G作为物联网的传输通道布置在智慧灯杆上再合适不过。安防厂商布局5G产业安防行业中,厂商已经开始着手布局5G产业。例如,海康威视等成为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浙江首个5G开放实验室第一批入驻企业,以加快新业务孵化和上市;大华股份分别与浙江联通和浙江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积极探索5G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视频直播、等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其他安防厂商也在纷纷布局相关的技术和市场。5G作为信息产业变革的核心基础之一,战略意义重大。2020年是5G真正的商用元年,AI从曾经的轻智能走向强智能。而5G给安防行业带来的市场潜力也是惊人的,它的正式投入使用将使得安防行业从此面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领域。不过,5G面临的信号穿透率、设备更新换代与网络资费等问题也是普及过程将面临的挑战。部分参考来源:电子发烧友、安防行业网,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加深对安防产业的理解,亿欧智库通过长时间实地走访书面研究等方式,了解真实市场格局变化,寻找并还原真实的市场竞争环境。安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大众所熟知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稳居全国安防市场前三位,同时也有不少新锐科技企业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涉足安防领域,安防市场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未来的格局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亿欧智库也就此命题发布了《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是亿欧智库对于安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AI加速安防产品推陈出新对于安防行业而言人工智能的最大价值在于:视频结构化技术对于“大量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并实现事前预警”的帮助——这实际上是AI企业为安防行业客户提供的主要服务和盈利点。AI+安防要解决的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车之间的结构联系,而是能自主判断“你是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取代众多传统的安防技术,而整个安防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比拼核心技术的关键节点。安防产品前后端云边融合在早期IT化的冲击下,安防系统的产品线、产业结构被压缩,具体变化是安防后端系统“云”化,前端产品“端”化。后端系统“云”化使安防淡化了集成的概念,压缩了中间环节,并催生安防运营服务的新业态;前端产品“端”化,使安防前端产品不再是单纯采集数据的设备,而是依据应用场景的不同从“云”端按需下载服务,AI的出现实现前后端计算资源快速云化整合,实现基于可视化的全面感知系统、互联互通的视频云平台。前后端融合虽然不是AI出现带来的变化,但基于AI的应用,云边融合成为AI+安防行业正在发生的趋势之一。投资/并购热2008年,全球视频监控领域三大巨头 AXIS、BOSCH、SONY 宣布合作,安防领域内企业开放、合作呼声渐高。因为AI技术和供应链资源参差不齐的事实客观存在,传统安防企业和AI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来弥补各自短板,向完美结合体演进。尤其AI应用正式落地安防后,需求端对供应商产品技术的更高要求,紧逼传统安防企业升级,投资或收购AI技术公司成为传统安防企业最有效创新升级的方式。渠道建设,急速圈地亿欧智库了解到,除了个别重点城市不同应用场景外,AI+安防企业在实际应用地区重合度还不算太高,与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智能安防产业集群也稍有差异,全国AI+安防的应用普及率很低,还有很多城市当前并没有AI企业进行业务渗透。当前,传统安防巨头也开始大面积进行AI安防产品落地,基于之前供应资源的搭建,一旦技术成熟就能快速铺开。AI安防产品对数据的需求非常大,依托大量实体运营和数据不断进行机器学习来完成产品升级,而传统安防企业的介入无疑会对AI+安防初创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渠道布局也将成为一场必不可少的恶战。更多推出To b业务公安部门属于比较高端的市场,但从历史来看,都是从政府这边去切入,然后成熟之后再往民用方向普及,随着AI成熟度的进一步加强,很多安防产品已经开始逐步下沉到更多细分的民用场景,上一部分提到的如社区、学校、工业园区、智能家居等。受益于安防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智能安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面对安防视频产品下游的需求,运营服务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这也将成为我国安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具体做法,AI初创公司未来需要选择和深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做解决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端到端地了解行业应用,从系统化、全局化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业务对于技术的需求,重新定义问题才有可能更好解决问题。AI对安防领域的改造才刚开始,这一点从几家传统安防企业的AI产品落地情况可以看出来,2017年是AI+安防企业正式落地应用的第一年,具备深度学习算法或AI产品开始在政府、国安得到小范围运用,包括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随着未来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在原有安防场景里,AI+安防产品大规模运用最多只有5年左右时间,这些年弯道超车的AI初创企业,以及积极拥抱AI新技术的传统安防企业的行业格局变化值得期待。
近两年智能安防行业投资数略有下降,传统安防企业、互联网公司、初创企业构成主要投资主体。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兼并重组提供动力。行业投资数略有下降由于安防领域存在着从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痛点,安防领域引起计算机视觉等创业公司的关注,相关智能安防公司大多都是在最近5年成立的。从2014年开始,年投资次数开始上升,到2018年数量达到最高值68次。2020年我国智能安防行业投资次数为37次。传统安防企业、互联网公司、初创企业构成主要投资主体从投资主体方面来看,目前安防行业已经出现新的分水岭,一些企业开始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在技术层面,安防行业从模拟时代进入网络时代经历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但高清产品的普及却仅用了3-5年,没有产品和技术革新能力的企业时刻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总的来看,在智能安防市场传统安防上市企业、涉足安防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一些初创的安防新兵是当前的投资主体,三类投资自主各有其投资优势。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兼并重组提供动力过去几年,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安防业务竞争加剧。传统的安防行业也从单纯的技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至兼容化、智能化、云运营之争。未来五年内,在快速增长的AI安防业务背景下,并购价值与与交易量可能会重新回归到峰值水平线上。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传统安防产业正加速向视频物联转型, 非智能时代下的安防项目主要任务是将画面转换为视频并进行存储, 智能物联时代下安防厂商利用视频数据的能力也随之提升, 新增了将视频图像转化为二维数据标签、 并进一步还原为三维世界信息的能力, 可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应用, 基于大数据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在转型过程中,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由“硬件为主、 软件配套” 转变为“软件为主、 硬件为辅” , 业务重点发生变化。 根据IHS数据, 全球传统安防产业的市场规模超3000亿美金, 而视频物联是一个数倍于传统安防产业的庞大市场 , 空间更广阔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中信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驶入视频物联网大蓝海的安防王者》,讲解视频物联的技术特点、行业现状和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状况。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dxcom)回复关键词“nc467”获取。本期内参来源:中信证券原标题:《 驶入视频物联网大蓝海的安防王者 》作者: 胡叶倩雯一、视频物联,安防新形态传统安防产品种类很多, 主要有视频监控、 实体防护、 防盗报警、 报警器等产品。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占安防产品市场5成左右, 主要由安防摄像头构成。 安防摄像头经历了模拟、 数字、 网络、 高清的升级过程, 目前在向AI智能方向发展。实体防护: 实体防护市场主要包括人力安保、 防盗门、 防盗窗、 防盗锁等服务或者产品。楼宇对讲: 主要应用于高层住宅小区, 可以实现访客、 住户和物业管理中心相互通话、 信息交流。 包括对讲器、 门口主机、 分机、 终端机、 管理机等产品。出入口控制: 主要应用于社区、 写字楼的进出口, 分为车辆管理与人流管理两类。 主要包括停车场管理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 门禁、 道闸、 折叠门、 收费管理系统、 通道管理、岗亭等。▲安防产品分类▲2018年中国安防产品占比结构现在, 传统安防产业正加速向视频物联转型 。▲视频物联时代的产品品类安防行业安防下游应用广泛, 根据产业特点可分为政府端、 商业端、 SME市场三大类:政府端: 包主要用于公安治理、 交通监管、 司法等方面。商业端: 需求分散, 按照行业可以分为文教卫, 医疗, 能源, 金融等。SME市场: 主要由小商铺、 小企业、 家庭安防构成。▲安防产品在各应用行业占比细分行业产品形式:平安城市: 是由公安部牵头, 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而建设的特大型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 主要嵌于各地具体的安防项目中。金融行业: 包括ATM机安保、 银行大厅监控、 银行柜台监控、 银行周边监控等。智能交通: 车速监控、 车牌号识别、 电子警察、 交通卡口、 交通流量统计、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系统。工厂/园区: 安防监控、 生产监控、 员工人脸识别、 防盗报警系统、 出入口控制、 电子巡更系统。楼宇/物业: 社区安防监控、 业主识别、 防火报警等。教育/学校: 校园安防监控、 校园周边监控、 学生识别门禁、 电子围栏等。卖场/零售: 商场防盗监控、 防盗门、 防盗箱等。医疗: 安防监控、 患者状态监视等。能源/环保: 厂区安防监控、 设施工作状况监视、 电子围栏、 防盗设施、 信息保护系统等。电力/水利: 安防监控、 电子围栏、 厂区周围环境监控等司法监狱: 报警系统、 音视频监控、 门禁系统、 对讲系统、 会见管理系统等。其他新兴领域: 无人机、 视觉机器、 无人仓储物流、 无人商超等场景 。视频物联时代下,下游应用的变化:不变: 下游应用范围大致相同, 同样可以分为政府、 商业、 渠道变化:决策权上移或后移 ; 下游应用的覆盖广度与深度均有显著优化(如新增智能看护等新需求)▲下游应用变化行业特征的变化:1、从孤立、非智能走向互联、智能。 在传统安防时代, 关键词是看得清, 核心是记录 ; 在视觉物联时代, 关键词是看得懂+连接, 核心是赋能 。▲行业特征的变化2、 从安全防护到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 。▲行业特征的变化在商业模式上,传统安防主要有以下三种,政府端: 政府端安防市场主要以项目招标的形式实施, 由中标方直接对接政府部门, 向各类软硬件厂商采购所需硬件、 软件, 并负责设备的安装。 项目规模差异较大, 从几十万至亿元波动。 中标方主要有通信运营商、 安防厂商、 安防集成商构成。商业端: 商业端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1、 文教卫等事业单位:与政府端类似, 多以项目招标的形式, 项目集成商负责投标以及向上游采购软硬件。 项目规模与单位的规模相关, 小学的安防项目规模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左右, 大学的安防项目规模则在数百万以上(如中国药科大学2019年平安校园预算610万元) 。 2、 其他行业:由项目集成商提供集成服务与安防厂商直接提供安防系统解决方案两类形式构成。项目规模较大, 一般在百万级以上。 (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安防项目规模345万元) 。SME市场:家庭、 小商铺:以零售为主, 通过商场、 电商等平台直接购买, 自行安装或者技术人员上门安装。 摄像头的价格与性能有关, 在150-4000元左右。 自行安装与集成商安装价格差异较大, 如中型超市的自行安装大概7000元(仅需硬件费用) , 安装商报价20000以上。小企业:以安防集成商为主, 由安防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 搭建安防监控系统。企业规模越大, 系统价格越高, 一般在几十万左右。而在视频物联时代 ,商业模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具体表现在: 招投标模式继续, 同时联合开发等新合作模式占比扩大, 现在与运营商的合作更多 ; 与下游客户的互动方式逐渐变化, 软件端的粘性更强 。▲商业模式的变化在产业链价值上, 传统安防时代:上游为设备零部件厂商, 包括图像传感器、 芯片、 存储、 镜头、 视频算法等。 芯片价格决定产品成本; 中游为安防产品软硬件厂商、 工程商(集成商) 、 运营商等厂商。 安防中游市场, 国内安防工程:安防产品:安防服务价值占比为6 : 3 : 1, 国外市场安防服务价值占比相对较高; 下游包括使用安防设备和系统的各个应用行业。 海外市场受国际形势影响大, 国内市场以平安城市、 智能交通、 金融、 文教卫等行业应用为主 。▲产业链价值的变化而在视频物联时代:上游: AI芯片价格成为决定整体成本的关键因素 ; 中游: 软件产品和服务环节价值占比进一步提升;下游: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行业壁垒的变化定量看,传统安防行业规模:全球市场:安防行业产值规模在3000亿美元以上, 整体增速维持7-9%。国内市场:规模在8000亿元以上, 增速10-15% 。海外市场:规模在10000亿元以上, 增速5-10% 。▲安防行业规模定性看,传统安防行业未来仍会持续增长 。 安防行业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 2014~2019年间全球增速稳定在5~10%, 国内增速稳定在10~15%左右 。 传统安防行业可看成是整个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份保险, 安防支出可比保费支出, 会长期、 稳定且持续的存在 。 根据wind数据, 2019年我国寿险、 财产险、 人身险分别为2.28/1.16/3.10万亿, 过去20年CAGR分别为18%/17%/20%, 长期维持稳定且持续的增长 。▲分领域的项目金额(单位:万元)视频物联是未来物联网未来最重要的数据入口之一, 下游需求扩张至数万亿元, 且新需求源源不断地涌现, 其中商业端天花板提升幅度最大 。▲视频物联二、视频物联国内市场国内的安防市场总体来说有三大特点: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 安防产业规模约8260亿 ;2、 国内安防产业以视频监控为主导, 视频监控规模约1400亿; 3、中国市场向视频物联转型节奏领先全球 。▲国内安防市场▲国内视频物联产业结构拆分产业画像——过去政府主导,未来商业端兴起 。传统安防,政府工程推动为主, 商业端渗透率处于低位, 民用市场尚未兴起 。 安防龙头的国内营收季度增速与政府在安防领域的投入呈现正相关关系, 可以验证国内安防产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政府需求 。未来,视频物联产业兴起后, AI化场景下大企业需求边际改善,商业端需求有望成为产业发展主驱动力 。▲国内两大龙头营收结构现在,安防智能化方案多样化, 前端、 边缘或云端方案并存, 但目前整体AI渗透率仅为个位数 。随着国内海思等厂商推出高性价比ASIC芯片, 加速安防产业向视频物联转型 。▲国内厂商近期推出的安防AI芯片下面我们分别从政府端、商业端和渠道端三方面来分析未来安防视频物联的趋势。首先政府端,公安+交通将构成主要市场 。 政府端主要包括公安、交通,还包括司法等其他行业:公安占比较大:需求偏维稳。 2001年开始建设,一二线城市设施相对完善,主动力来自以雪亮工程、新型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政府项目 ; 交通占比较小: 需求偏基建。渗透率低于公安,同样靠政府类项目拉动,未来增速更高 。▲国内政府端安防市场下游分布国内政府端安防市场的迅速发展, 依靠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中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 安防行业快速成长始于2003年平安城市工程 ; 平安城市、 智慧城市、 雪亮工程等政策渐次落地, 持续推动安防建设 。▲全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平安城市、 智慧城市、 雪亮工程现阶段:雪亮工程、 新基建等轮番拉动 。雪亮工程: 整体空间在1400亿左右。 2017年“雪亮工程” 项目数705个, 2018年290个, 2019年381个, 目前渗透率较低(约50%) , 预计仍需4~5年时间基本完成建设。新基建: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力度, 新基建中的5G、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都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这些技术的加速发展将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雪亮工程项目市县区及建设模式占比▲地级市层面的典型雪亮工程项目存量替换需求 。 前端存量替换 : 全国3.5亿个摄像头, 存量空间较大 ; 视频监控设备寿命一般为5年, 政府端一般3~4年更快 。整体系统升级替换 : 国内对安防设备的利用方式较原始,仍以人工方式处理视频为主 ; 进行软硬件一体化升级, 可大大提高用户效率, 于5秒内实现人工30天的工作量。 强化中心控制设备, 升级安防系统也带来大量替换需求 。智能化升级需求 。 智慧安防首先落地政府市场, 长期看千亿市场空间 。 AI有望为安防带来质的改变, 由被动监控变为主动分析, 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警 ; 传统安防系统中前端价值占比近30%, 智能化升级后AI摄像头占据大部分成本 ; 长期看, 政府端视频监控将100%替换为AI设备 ; 短期看, 受限于高成本, 大范围普及尚需时日, 目前渗透率仍在个位数; 国内AI芯片龙头计划20年H2推出升级版安防ASIC芯片, 价格有望下探至10~20美金, 相比英伟达TX系列GPU芯片100美金量级的ASP, 海思新产品的发布将助力安防产业的视频物联转型进程, 并有望从政府端拓展至商业端 。▲视频监控AI渗透率加速提升近期招投标数据逐步回暖,全年有望稳增长 。政府端需求逐步复苏:总体逻辑: 政府招投标项目的减少主要由于国内去杠杆以及疫情导致需求滞后释放。 随着政府财政政策逐步转向积极, 叠加新基建带动需求释放, 预计下半年政府端需求有望迎来反弹。数据验证: 我们统计的2020年前5月政府安防项目招投标额同比均下滑9%, 与一季度相比已有明显改善(20Q1招投标金额分别同比-19%/-29%) , 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政府端保持稳健增长。▲政府安防项目数量月度统计▲政府安防项目金额月度统计商业端:从安全防范到效率提升,企业数字化升级 。▲视觉物联时代 商业端变化商业端:以零售业为例——传统模式下市场空间 。单店模型:便利店: 100m2便利店× 2路普通摄像头/100m2 = 2路摄像头/店(约600元) , 配套设备有交换机、 硬盘、 显示器等(约1000元) 。 便利店面积在30~150m2, 平均单店价值量约在1500元左右。超市: 1000m2超市× 2路普通摄像头/100m2 = 20路摄像头/店(约6000元) , 加上配套设配(4000~6000元) 。 超市面积在500~6000m2 , 平均单店价值量约2万元左右。购物商场: 根据产业调研, 大型商场的安防设备需求在8~14元/平米。 购物商场面积在0.6~10万m2, 平均单店价值量约50~70万元左右。门店数量: 便利店(12万) +超市(10+万) +商场&购物中心(约1万家) ; 理论市场空间: 便利店(~2亿) +超市(20~30亿) +商场&购物中心(50~70亿) =~100亿 ; 渗透率: 较高 。▲中国便利店现状所以,AI升级时代市场空间也可以很容易测算,如下图。▲AI升级时代市场空间另外, 在教育、 工厂、制造 、 溯源监管 、 物流 、 煤矿冶金 、 石油石化 、 电力行业 视频物联也有着很大的升级前景,尤其在B端有广泛应用, 大部分领域渗透率正处于从0到1的过程, 潜在市场空间可观 。▲视频物联潜在空间在渠道端:针对SME客户,龙头占据主导 。渠道端市场特征:客户类型: 主要针对家庭及小微企业客户(如商超) ; 销售模式: 可分为线下、 线上推广渠道, 目前仍以线下为主。 线下渠道即第三方经销商, 如零售商的卖场;线上渠道即淘宝、 京东、 自营电商等; 厂商布局: 海康威视等厂商拓展渠道端市场时, 以主品牌和创新品牌双管齐下 ; 市场空间: 目前渠道端整体空间约400亿元(视频监控口径) , 其中海康、 大华占据大部分市场;根据我们测算潜在市场空间在千亿元以上, 若考虑视频物联转型, 实际空间更大。 ▲国内民用安防厂商布局▲国内渠道市场规模测算需求升级: 从单品到套装/方案, 从纯硬件到软硬件结合(云服务等) , AI及IoT需求兴起 。 龙头布局: 海康推出海康云商, 大华推出大华渠道, 推动渠道市场的云化、 数据化、 可追踪化, 加强对经销商管理, 进而实现渠道行业的规范化;同时搭配线下分仓仓储渠道, 更适应现代物流方式, 帮助下游客户实现快周转, 整体将更具有规模效应。目前国内安防企业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集中化和智能化 。▲安防行业现状疫情冲击下,龙头厂商有望加速整合市场 。 2020年3月15日, 全国安协合作互助联盟与中安网邀请全国安防企业参与《2020年企业复工复产》 问卷调查,共回收205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如下:七成企业Q1订单减少, 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 1) 需求端: 受疫情影响, 除了红外测温等抗疫产品紧俏外, 其余安防产品销售情况均有所下滑, 有73%的安防企业表示Q1订单减少, 仅有10%的企业表示订单未受影响。 2) 供给端: 30%的企业表示产业链尚未恢复, 供应链生产受较大影响, 53%的企业表示供应链生产部分受影响。 此外, 受物流运输、 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 部分原材料开始出现涨价现象, 54%的企业表示原材料有涨价情况, 涨幅在10%~30%范围之内。安防厂商面临不同程度压力, 或将引发新一轮洗牌。 疫情影响下, 安防厂商面临多重压力, 1) 需求延迟释放,订单同比减少, 营收增长动力不足; 2) 项目停工导致前期垫资难以及时回收, 部分安防厂商现金流紧张; 3)下游客户对红外测温、 智能化需求增加, 对安防厂商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认为, 行业内规模小、 创新能力不足的厂商或将加速退出安防市场。2020年新冠疫情先在国内爆发, 后又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 安防厂商全年业绩预计将持续承压。 在此背景下, 良好现金流是支撑厂商顺利渡过“寒冬” 甚至阶段性提高份额的重要能力。 龙头厂商资金实力雄厚, 有望顺利穿越行业底部, 同时保持份额甚至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目前,竞争格局的逻辑更多的转向“软件”布局 。 项目化、 定制化方案的行业特点:要求多层次软件布局, 强调不同软件的组合能力 ; 场景化、 碎片化的行业应用特征:合作伙伴赋能有限, VS手机大单品 ; 中台能力重要性凸显:软件的组件化, 组件的可复用性;同时不能放弃定制, 研发下沉 。▲视频物联厂商典型业务架构供应链方面, 为应对海外供应链不确定性,安防龙头积极备货:2019年海康威视新增近55亿存货,其中关键零部件备货周期在1~2年 ;大华股份同样积极对关键元器件备货, 2019年存货中原材料账面余额新增6.8亿元 。供应链情况研究:前端摄像头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AI芯片基本具备国产化能力 ; 安防镜头的采购:以国内的舜宇光学科技、联合光电、福光股份等为主;CMOS传感器的采购:国内豪威科技(韦尔股份)、格科微等,高端部分来自索尼等;编解码芯片的采购: IPC芯片以海思为主, ISP芯片以富瀚微为主,国内厂商均占主流; 电源管理芯片的采购:以TI、安霸等国际厂商为主,海康大华正积极导入非美国供应商; 新加入的AI芯片:实验室阶段主要采购自英伟达GPU,目前国内的海思、寒武纪等厂商已可提供替代的SoC产品方案。 中后端产品:安防龙头携手供应链厂商积极研发替代方案 ; DVR/NVR芯片:供应商以海思为主 ; 存储硬盘:安防主要采用机械硬盘,主要采购自希捷、西数,可采用高成本SSD方案替代 ; 服务器CPU:公司目前服务器以x86架构为主, CPU供应商主要为Intel;国内厂商兆芯、海光正研制x86架构CPU,目前已有产品落地,性能上较国际大厂仍有距离;华为基于鲲鹏920芯片推出泰山服务器( ARM架构) 。▲供应链拆解——前端摄像机▲供应链拆解——AI摄像机、 DVR/NVR、服务器▲国产替代趋势三、海外格局国外安防行业现状主要有下面四个特点:整体增速慢于国内, 历史五年CAGR达7.8%;规模约国内1.5~2.5倍(规模万亿人民币) , 预计未来CAGR为6%~8%;国外安防升级进程慢于国内, 目前正处于向解决方案转型阶段 ;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明显 ;▲海外安防市场▲2015-2020年全球不同地区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及预测(十亿美元)▲各地区安防产业画像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产品更新换代需求为主, 市场成熟增速稳定, 增速约3%-6%, 目前正处于向解决方案转型过程中;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产品更新换代需求为主, 市场成熟增速稳定, 增速约3%-6%, 目前正处于向解决方案转型过程中; 发达国家厂商倾向于软硬件分工, 软件可适配各类硬件, 兼容性高。 ▲发达国家安防行业而新兴国家方面, 国际安全局势趋严, 新兴市场高速增长, 以增量需求为主, 总体超15%。亚洲市场:以中国、 印度等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保持高速成长, 产品多元化且包容力强,囊括高、 中、 低端各档次产品 ;南美市场:以巴西、 阿根廷为代表, 视频监控市场需求亦增长迅速 ;非洲市场:以南非及西南非为主, 市场集中于工矿监控和商业监控。发展中国家多处于平安城市建设初期, 产品多为进口, 注重产品价格;一带一路东风, 助力国内安防厂商掘金新兴地区安防市场 。▲安防厂商出海面临的挑战安防行业龙头多是综合类厂商(5家) 、 视频监控厂商(7家) 与门禁厂商(3家) 。▲全球安防行业公司TOP15视频监控市场集中度较低:海外市场中, 2015年安迅士与海康威视占比最大, 均为9%; 主要原因:视频监控涉及国家安全, 各地都倾向于使用本地厂商的产品。▲视频监控企业市场份额国外安防公司特点:研发成本: 国外公司人均研发投入多, 国内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具备研发费用优势;研发方向: 多数国外安防公司多专注于硬件开发, 国内公司在视觉物联转型领域走在全球前列(海外IBM 20年6月宣布退出人脸识别业务) ;研发产品: 海外软件、 硬件安防企业分离, 难以软硬件一体化。从盈利角度, 国外安防产品价格较高, 比国内同类产品高20%, 不具价格优势; 国外安防企业毛利率较高, 但净利率低: 2016年海康威视毛利率低于Axis 5.8pcts, 然净利率反超出Axis 13.1pcts。 ▲盈利角度看国外安防公司四、 海康威视海康威视是由“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正式成立,最初公司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由龚虹嘉持有。海康威视主要生产符合视频监控市场的产品。它将其年收入的8%用于研发。2015年,海康威视研究院位居KITTI评测世界第一,连续四年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一位,“海康威视”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海康威视跃居2015年度“全球安防50强”第二名。到2015年底,总共有18,000名员工和7,181名工程师在其研发团队工作。▲海康威视的内部变革在技术上, 海康新架构特点是组件复用,效率提升 。组件:能独立完成某项技术或业务任务的软件单元,以可复用为目的进行软件的组件化拆分和设计 , 包括基础环境组件、通用服务组件、共性业务组件和行业业务组件。构架:组件集成和运行的基本环境,满足不同业务场景提炼的海康域见和海康云远两大构架已逐步成熟,支持了大量软件产品和定制化应用的开发。目前,海康威视在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的开发模式下,软件产品中组件复用率达到93%,平均每个产品新增组件数仅为5个。▲海康威视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组件复用的两种方式海康威视的短期驱动力有三个,分别是政府回暖、红外爆发、商业端韧性足 。政府端需求回暖: 受益于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关需求逐步回暖, 我们统计的2020年前5月政府安防项目招投标额同比均下滑9%, 与一季度相比已有明显改善(20Q1招投标金额分别同比-19%/-29%) 。疫情背景下红外测温需求猛增: 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 全球安防需求受到抑制(国内率先复苏) , 与此同时红外测温需求猛增, 国内往年不足千台, 而预计今年出货量达15~20万台(含出口) 。商业端需求具备韧性足: 一方面, 垃圾分类等新兴应用场景出现, 带来增量需求;另一方面, 商业端需求转变为企业效率提升, 驱动单项目ASP大幅提升, 预计商业端增速高于国内整体市场 。中期来看, AI替换和创新业务高增长将是其驱动力。AI: AI产品单价逐步降低后, 渗透率逐步提升, 若渗透率达到35%,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长期看政府端有望100%覆盖, 商业端也将逐步渗透 。▲海康威视中期驱动力▲海康威视创新业务长期驱动力是, 基于视觉的智能物联转型 。发展趋势: 随着AI、 IoT、 大数据技术渗入摄像头, 安防行业边界不断模糊, 视频大数据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安全防护领域, 逐渐应用到非安防领域(如商超、 酒店、 银行等) , 基于视觉技术的智能物联市场逐步成型。市场空间测算: 基于视觉的智能物联产业空间远大于传统安防, 预计未来将超数万亿元竞争格局: 传统安防龙头与跨界企业纷纷涌入, 短期内双方在竞争中前行, 目前两类公司业务边界逐步走向清晰, 长期来看安防龙头与科技巨头将合作共筑视频物联生态。 海康威视作为传统安防龙头, 在算力、 算法、 数据等关键领域积累雄厚, 有望在转型过程中持续领先。五、大华股份除了海康威视,国内另一大安防巨头是大华股份。 大华深耕安防领域18年, 已从最初的视频压缩板卡研发制造商发展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 连续十年荣获安防十大品牌, 稳居安防业龙头地位 。▲大华股份状况业务占比: 17年之前分为前中后端, 17年开始采用解决方案与业务分类 。毛利率对比: 19年比海康低4.9%, 差距逐步缩小 ;净利率对比: 与海康差距维持在10%左右▲大华股份业务状况作为全球仅次于海康威视的安防龙头, 持续深化传统安防布局, 受益龙头优势公司国内外市占率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 公司持续推动的内部改革也为公司“稳安防” 提供了良好的人力和制度基础。在驱动力上, 大华同海康威视。 短期看政府端回暖+红外爆发+商业端韧性足, 中期看AI替换+创新业务高增长, 长期看视觉物联转型 。▲大华股份驱动力智东西认为, 目前,安防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交通、家居、教育、医疗、城市级应用等领域,逐步形成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平安城市、安防+人防、安防云在内的新兴市场。可以说,物联网对安防行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传统安防企业通过“物联网”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而视频物联更是给安防行业插上了翅膀,物联网通过前端的感知系统采集,经过传输网络的数据汇总,进而实现海量感知数据的应用。同时也促进安防系统逐步从单纯的安防监控向行业安全化和可视化管理方面进行转变,系统架构也从简单孤立的系统向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管理平台进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