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围绕着埃默里大学的争议也不少,许多人认为这所学校并不具备排在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21的实力,毕竟与之并列的UCB、UCLA和USC都是实力非常。然而,也有很多人坚持埃默里大学的实力完全配得上其排名。如果我们只看录取率以及SAT录取区间,埃默里与排名30左右的纽约大学相仿。不过,这不能掩盖埃默里的真正实力,学校可以提供全美顶尖的商科以及医学预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所学校~埃默里大学概况排名:2018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No.21性质: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在校生人数:共有学生14,067名,本科生6,861 名录取率:18.5%学生-教师比例:7:1国际生比例:19.2%学费:$49,392SAT:阅读和写作670-740;数学680-780ACT:综合30-33埃默里大学,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第一大城市亚特兰大,也是美国25所”新常春藤“院校之一,是美国小班制精英教育的代表, 曾产出20名被誉为“全球本科诺贝尔奖”的罗德学者。学校资金充足财力雄厚,依靠可口可乐公司的巨额资本,其也能在学术领域积极探索,奠定地位。学校因此也有“可口可乐大学”的称号。埃默里的商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在美国素有盛誉,法学院也一直位于前列。另外,学校的英语专业、心理学、政治和历史等学科,也都非常优秀。埃默里共拥有2,429名教授,99%拥有该领域最高学位。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国际经验,2/5的本科生有机会出国交流,3/4的学生可以获得助学金。没有工学院,崇尚人文社科作为一所美国综合排名第21的大学,埃默里却是极为偏科的存在,这是一所没有工学院的学校,工科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学校与佐治亚理工合作的双学位项目完成学业。因此,埃默里的数理院系发展一般,学校更倾向于投资已经很强大的医学生化类等院系。埃默里的强势专业集中在人文社科、商科和医疗相关。热门专业有临床医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化学、商科、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和历史等。学校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科学、数学、人文、社科、语言、写作等几个分类,需要各自修满一些课程才可毕业。与其他院校不同,埃默里商学院的本科就有专业的分科和广泛的项目。而且,商学院的就业率非常可观。亚特兰大是南部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大量的顶尖公司都在此有分公司,学院每年为州内的可口可乐、达美航空和CNN等输送大量毕业生。此外,得益于埃默里商学院的优秀名声,许多华尔街投行和咨询公司都会来到校园招生。要说埃默里教课水平最好的可能就是医学预科项目的教授们了。埃默里医学院在全美的竞争力名列前茅,其中,医学预科(Pre-med)项目录取竞争尤其激烈,课程本身难度也很高。此外,埃默里的法学院也实力不俗,法学预科(Pre-law)项目也堪称综合最强。埃默里的课业压力也不小,而且不少优势专业的教授压分也会不留情。此外,是进入商学院的学生,基本抱着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计划,一边要应对繁忙的课程,一边还要找实习积累经验。而对于硕士生来说,埃默里商学院每个学期都有很多研究项目,所以周末也会很忙碌。富得流油,推崇小班化埃默里的教学特点是推崇小班授课,课堂人数一般都在30人以内,大多在18-24人左右。因此,学生与教授的交流更为紧密。而埃默里的教授大多很负责任,非常关心学生,不仅可以和他们聊学术,还可以和他们聊人生聊理想。而且,因为课堂规模小,和教授也亲近,基本上,没几节课,教授就能认全班级里的学生。这些知识渊博且耐心的教授,非常乐于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解答学生的问题。甚至,会邀请学生去家里做客,真正做到了做到亦师亦友。埃默里拥有世界级的教学团队和教授资源,99%的教职员工拥有该领域的最高学历(博士或以上)。难怪有埃默里的学子调侃:“就连我们的体育老师都是常春藤的博士!”因此,和教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自己之后的推荐信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埃默里可以说是一所“富得流油”的学校,近67亿美元的校友捐款在顶尖名校中也是名列前茅。学校也非常愿意把更多资金投资在学生身上,比如建造更先进的实验室,比如引进更好的科研和实习项目,又比吸引更优秀的教授。因此,这里的学术体验绝对不逊于藤校。不仅如此,学校还提供非常多的国际交流项目,学校与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东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有大量的出国交流机会。此外,我国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每年也有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到埃默里大学留学深造的机会。多元社团,还有关于骷髅的狂欢近年来,埃默里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受限于南方的位置,很多来自全球各地以及美国东北部顶尖私立高中的优秀学生都会选择到埃默里就读。埃默里的“南方文化”的影响正在减弱,学校的包容性已经越来越强。简而言之,埃默里的整体氛围和藤校越来越接近。学校的社团活动几乎包括了你所能想到的任何领域,如果想自己创立社团,流程也是非常简便的。人气比较高的社团有摄影社、法语社、计算机科学社和哲学社等。有不少中国学生开的社团,会举办特别多的活动,比如借鉴国内大热综艺,或者中秋节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做饭,吃月饼,十分温馨。至于体育活动,这里有个悲伤的故事。据说很久以前,埃默里校董的独子死于橄榄球赛,于是,从那以后,埃默里到今天也没有橄榄球队。学校也只是在NCAA3级别的比赛中,有几个冷门项目表现不错。没有强烈的体育传统,也就没有敌对学校,埃默里和同城的佐治亚理工也是罕见地相敬如宾,在专业上也是互相帮助,他们的学生会来埃默里做医学研究,埃默里和佐治亚的2+3项目则成了埃默里工科生的理想选择。埃默里的的重要特色还有一个:骷髅,Dooley大人。这可是比学校官方吉祥物还受欢迎的非官方吉祥物。不要试图知道他的面具之下是谁,也不要轻易去调侃他,因为他的出场都会在很多保镖的陪同下。不要怀疑,每年都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为他过节,派对狂欢。甚至,他还会亲自光临课堂,如果他走进了你所在的教室,他会问教授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教授没有回答上来,就会马上下课。然后,你们可以冲出教室去狂欢。亚特兰大,可口可乐,不能分割埃默里位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地处市中心东北部的城郊。不过不用担心,学校有往来于市中心的接驳车,可以让学生无忧无虑地在周末前往市中心购物或者游玩。比如去乔治亚水族馆和海洋生物亲密接触,或者去玛格丽特·米切尔之家,感受《乱世佳人》的风采。还有石山公园和CNN电视中心等值得一去。许多人对亚特兰大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美国南方城市的代名词:保守与危险。亚特兰大的确不是一座安全的城市,埃默里的学生不定期会收到发生在亚特兰大的恶性案件的全校通告邮件。但是,学校所在的近郊属于中产街区,基本还是安全的。作为可口可乐公司资助的学校,埃默里与可口可乐自然无法分割。新生周,学校会组织所有的新生和教职工一起,在大草坪上畅饮可口可乐;学校有很多教学楼都是以可口可乐老板的名字命名;还有很多商科课程的学生可以参与可口可乐的项目;以及,有传说在埃默里,绝对不喝百事可乐,其实,在整个亚特兰大,你几乎就看不到几罐百事可乐。此外,在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内,有一个“可口可乐世界”,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历史上的相关产品,可以参观生产线,以及观摩可口可乐主题动画片。在出口处,可免费品尝可口可乐研发的近100种不同口味的饮料。埃默里整个校园保持着意大利风格的古典建筑,洋溢着地中海风情的古典精致,漫步其中,仿佛让人置身美丽的南欧。正因如此,学校也是多部知名影视作品的外景拍摄地,如《吸血鬼日记》、《美女上错身》和《行尸走肉》等。埃默里像一个迷你大学城,大家生活氛围也是和乐融融。宿舍也十分宽敞的,比很多公立大学的宿舍都大很多,每间都有空调。而学校的食堂菜色也不错,有各种类型,也有专门提供给素食者的餐区。想念中餐的话,步行20分钟到小城里,选择会很多。埃默里大学校友说:@Rita: Emory的本科分两个学校:Emory College和Oxford College。Oxford只有大一大二,后两年全体转去Emory。我现在在Oxford上学,这里真的很小,一个年级500人,整个学院1000人不到。学术氛围:这里所有的课都是教授教课,没有TA!几乎所有课人数都不超过30,每个教授大概带两到三个班。这跟其他大学完全不一样。学生想问问题的话基本上可以直接往办公室跑,教授也认识班里所有的学生。偶尔跟教授讲讲话其实也挺有意思。每个学科的课程难度不同,但是Oxford的课程比Emory少很多,想修的课如果在Oxford没有的话,后面两年去了Emory总是能修到的,前两年在Oxford上小班学基础还是很有用的。这里化学和生物课特别抢手。因为Emory没有Engineering,所以上物理的人比较少。但是基础的大学理科教育都是有的,而且教得非常好。同学关系:这里的同学关系特!别!好!!在Oxford,你几乎可以认全年级里所有的人。学校在南方,大家打招呼交谈都很热情,所以能和很多有意思的人深交。校方也真的很鼓励大家多来往,有时候会有周末一起出去玩的活动。个人觉得会来Oxford的人,性格都是比较温润保守的。这里的娱乐方式比较温和,很多人喜欢打排球玩飞盘打乒乓什么的。周边环境:天气跟中国东南非常像,温和并且潮湿。冬天不下雪,夏天不开空调活不下去。Oxford在Atlanta郊区,进城要花一个多小时,不过学校每天有免费班车可以乘。买东西很麻烦,开车五分钟有个沃尔玛,去Chinatown要一个小时,所以不常去。总之,Oxford真的是个很友善很温和学习氛围比较浓厚的地方。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这种像大家庭一样的环境真的很珍贵。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在这世外桃源里多待几年呢!@克洛伊:Oxford的校友说了好多Oxford的优点,那么,我就来说说Emory本校的优点。来了Emory有几个月了,但我至今还没去过Oxford的campus,所以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课堂规模小,学术跟教授关系近这点倒是真的!我当时就没申请Oxford,主要是因为我来Emory是想学商,这里提醒一下,想学商的伙伴们在申Oxford的时候就要小心了,申请Emory商学院之前是有prerequisites的。大多数能用AP分抵了,但是Financial accounting这个只能在大学上。这个时候就很尴尬了,因为我听说Oxford只有秋季学期才有Financial Accounting的课。然而申请商学院必须是sophmore year。也就是说申请的时候必须已经把prerequisites都修完。所以这一点,Oxford的学生不是很占优势。而且商学院在Emory的campus,找Advisor聊天多了解了解情况也很方便。不过还是看个人的需求和preference吧。反正据我所知,去了Oxford的都很喜欢Oxford,来Emory的也都很喜欢Emory。都是一个大学也没什么好分的。总之,在埃默里,可以专心学术,也可以随自己的喜好生活。一切有滋有味,也有大量的机会等待着你。
新京报讯(记者 王洪春)5月23日晚,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赛先生”发布消息称,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工作了20余年的华人学者李晓江和其妻子李世华被解聘。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埃默里大学回复新京报记者询问称,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调查要求,校方发现两名教师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而被解聘。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李晓江本人证实被解聘一事,并对校方声明提出异议。李晓江本人通过中间人士婉拒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埃默里大学关于李晓江的页面已无法显示。 埃默里大学官网截图据“赛先生”消息,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埃默里大学通过电话逐个连线李晓江实验室成员,李晓江和李世华被解聘,实验室多名中国学生也被解雇,并要求30天内强制遣返。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新京报记者就此询问埃默里大学。校方通过邮件回应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联邦资助机构提出外国对美国研究活动影响的担忧,埃默里大学正与NIH密切合作,回应其关于特定项目的要求。通过NIH发送给许多大学的内部调查信,校方发现两名接受NIH资助的教师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校方将此信息反馈给NIH,“这些教师不再受雇于埃默里大学”。至于上述两名教师是否为李晓江夫妇、实验室的中国学生将何去何从,校方并未直接回应记者的进一步询问。据美国《科学》杂志5月24日报道,李晓江证实夫妻二人被解聘,实验室也被关闭,部分中国博士后学生被告知要在30天内离开美国。对于校方声称“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李晓江提出异议,称自2012年来,每年都向埃默里大学披露自己的中国研究活动。公开资料显示,李晓江及李世红为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系教授,现该系已检索不到两人的信息。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官网今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李晓江在该院有课题组,李世华为该院讲座教授。2019年2月公开发表的、两人均参与的帕金森病的非人灵长类模型等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系与暨南大学等中国研究机构合作,并获中国科技部等机构资助。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编辑 郭琛 校对 郭利琴
说到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大家可能会想到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等,他们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最近,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备受大家争议。1.出身决定不了命运他就是舒红兵,来自农村家庭,家庭十分贫苦,但是命运特别青睐他。重庆的一个小乡村是舒红兵出生的地方,儿时就失去了母亲,由父亲一人带大。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舒红兵追求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幸好他们得到了政府的资助才得以上学。命运没有和他开玩笑,他先后读了高中,并进入了985高校--兰州大学生物学系,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世界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位。听起来这一路特别顺利,舒红兵在回忆少年生活时说道,那时候希望能吃饱饭就行了。2.人生开挂1999-2005年,舒红兵在美国一待就是15年,但据他说“我从未想过入美国国籍”。在他心里,是政府的资助才让他取得今天的成绩,他理应为国效力。1999年,舒红兵32岁,他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教授,当时他是我国最年轻的长江教授之一。前面我们提到了,他待在美国15年,成为长江教授之后他仍然在美国。舒红兵身兼两职,他借助美国的研究条件和平台来促进国内科研的快速发展。3.人生转折,与武大结缘2005年,舒红兵的职业生涯有了较大的转折。当时,武汉大学在全球招聘生命科学院院长一职,他偶然得知,正好与他的研究领域吻合,于是他来到了武大竞聘院长一职。竞聘上院长之后,他决心扎根武大,投身中国科学事业。当时他的女朋友王延轶还在美国读博士,舒红兵也动员了女朋友让她提前回国。在舒红兵的努力下,武大生命科学院由两个系扩展到6个系,他成立了“舒红兵实验室”,所取得的成果斐然。舒红兵确实是一位为了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学家,令人称赞!4.争议的焦点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曾发文称武汉病毒所与上海某单位联合发现双黄连具有很好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作业,发文之后不到5分钟,网上和实体店的双黄连被一抢而空。可是,第二天,人民日报又紧急发文称“抑制不等于治疗”,这让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质疑。武汉病毒所的不严谨让王延轶一夜之间成为了各大媒体及网民的焦点。而这一事件也让舒红兵处在受争议的位置上了。王延轶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所长,是舒红兵的妻子,她是北大高材生,武大的博士,和丈夫一样都是优秀的学霸。但是,王延轶的学术成果寥寥,仕途成长过快,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甚至有人说,她是在丈夫舒红兵的帮助下,这么年纪轻轻就顺利地当上了病毒所的负责人。当然,这些仅仅是网友的猜测和质疑。这个事件对舒红兵的影响也很大,他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对他各种不利的说法开始涌现,甚至有人怀疑他的院士头衔有问题。小编认为,看待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辩证的看,而不是带着一种浓烈的情绪。我们看待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舒红兵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他14年前放弃美国高薪待遇回国作贡献,这难道不值得敬佩吗?他是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人无完人,成大事者往往不拘小节。看待事物要有理性思维,不可情绪主义。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当两人之间有真爱情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经济的条件,相貌的美丑,个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的。” ——罗曼罗兰对于爱情,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有的人执着追求爱情,可以放弃一切,而有的人追求爱情,则必须建立在条件对等的基础上。由于爱情观的不同,每个人所获得的爱情也是完全不同的。古语有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很多人看来,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甚至是高于自己的生命。为了获得他们所谓的“爱情”,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即便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在,也有人甘心为爱放弃一切。她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意外”的嫁给大自己14岁的导师。他们的爱情如何?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她就是王延轶,有着开挂的人生,却因嫁给导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物。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1981年,王延轶出生在北京,作为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女孩子,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庆幸。在王延轶的心里,她一直认为,只有努力才会获得成功。可以说,她有着极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上学时期开始,王延轶都是班里最为努力的那个孩子,她给自己定下许多难以完成的目标,正如后来她自己所说:“只有目标难以完成,我才会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与此同时,王延轶也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一直以来,王延轶都以优秀的成绩出现在大家面前。不得不说,王延轶也是所有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多人看来,王延轶可能是天资聪慧,殊不知让王延轶变优秀的根本原因却是她源源不断的努力。随后,王延轶以一个非常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北大学生。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校,北大的地位我们可想而知。而王延轶作为北大学生,她所背负的声名也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即便是成为北大学生的王延轶,也从没有改变过自己的人生追求,她依旧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追求她心里期待的成功。后来,王延轶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系,继续深造学习。可以说,王延轶一路平坦,与她的不懈努力有着分不开的重要关系。与此同时,在王延轶的经历中,我们也清楚的感受到努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是,奋斗不止的王延轶也曾受到世人非议,只因她不顾众人反对,在自己花好月圆的年纪,嫁给大她14岁的导师。二、嫁给导师,议论纷纷众所周知,王延轶进入北京大学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研究院学习生物学专业。对于这个学科,从王延轶上学时期开始,她便流露出对此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王延轶在生物研究学习道路上游走的时候,遇到她的一生所爱,也就是她的导师舒红兵教授。当时的舒红兵教授是王延轶的学术导师,同时也是王延轶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路人。两人初识的时候,王延轶只有23岁,正值花好月圆。而舒红兵则是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大学教授。他们二人相互欣赏,并且在后期的学习之中,对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爱上对方,并且偷偷的许下往后余生不离不弃的愿望。后来,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公开他们的恋爱关系。一时间,引发所有亲朋好友的热议。尤其是他们双方的父母,都觉得他们非常的不合适。在王延轶父母看来,虽然舒红兵才华横溢,又有真才实学,但是年龄的差异将会是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对此,王延轶的父母也表示极其的反对。与此同时,舒红兵家里这边同样表示反对,在舒红兵父母的眼里,虽然王延轶非常优秀,但是与舒红兵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他们之间的条件是不对等的。然而,对于双方父母表示的反对意见,王延轶和舒红兵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继续深入交往,并且私定终身。最终,他们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结婚,结婚当天,他们双方的父母都未曾流露出一点笑容。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王延轶和舒红兵的婚姻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爱情不但继续美好的前行,而且开花结果。三、优秀的人注定相伴同行结婚以后,王延轶成功考上舒红兵曾经任职过的医院,也就是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王延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满了学分,并且成功取得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生学位。等到王延轶毕业以后,她当机立断回到中国,并立志要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贡献。随后,王延轶再次回到舒红兵任职的武汉大学,担任了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的讲师,这一年,王延轶只不过二十五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以为结婚后的王延轶会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但是谁也想不到,王延轶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向自己梦想的领域继续努力前行。对此,她的丈夫舒红兵也全力的支持他。据悉,2010年7月,29岁的王延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王延轶成功担任了武汉大学该院的教授。仅仅六年的时间,王延轶便取得如此不菲的成就,足以见证天纵英才。然而,王延轶的成功之路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她继续努力前行,为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如今,39岁时的王延轶已经升任病毒感染所的所长,官至正厅级。毫不夸张的说,王延轶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反观王延轶丈夫舒红兵,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值得称赞的。1987年,舒红兵毕业于兰州大学,1990年,舒红兵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舒红兵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以来,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如今的舒红兵担任着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等相关职位。作为一名资深学者,舒红兵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王延轶。客观的说,王延轶和舒红兵都是优秀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自领域的巨大成功。与此同时,王延轶和舒红兵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诠释一个道理:你若优秀,自然有人同你并肩前行。结语:纵观王延轶的经历,努力是她一生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她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努力占据主要地位。可以说,王延轶所获得的成功,依靠的是她不懈的努力。与此同时,不得不佩服王延轶的眼光和魄力,当初力排众议和舒红兵在一起,她的确付出了很多,甚至是将自己的后半生当做赌注。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王延轶不顾一切的选择很跟舒红兵在一起是值得的。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没有付出,是不可能获得回报的。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只有不懈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要奋斗不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延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高考落幕快一周的时间了,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其实,高考不能决定孩子一辈子的命运,家风却可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山西应县这两位老人不一定懂,但他们一直再这样做,身体力行,为孩子们树立起父母的榜样!高平向记者介绍家庭成员家中有一名博士就实属不易,如果家中有9个博士呢?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这么一户普通家庭,母亲务农,父亲是位木匠,家中竟“云集”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在当地被传为了佳话。母亲是最好的导师5月30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了应县广新小区,在一处住房内,见到了这些博士们的父亲高存喜和老人的大女儿高平。简短了解后,记者得知,高存喜的老伴杨桂莲在4月份因病离开了这个大家庭。因为还没释然,老人目前不想回自己的家,在二儿子高禄和女儿高平家交替暂住。“父亲和母亲恩爱了60余年,他看见熟悉的东西就会想起老伴来。”高平说,我们这个母亲真的是太优秀了,家中的兄弟姐妹能成气候,无一不与她的良好教导有关。高平边说边望向了窗外,给记者说起了杨桂莲的故事。1942年,杨桂莲出生在应县杏寨乡辛坊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自幼便失去了父亲。后来,杨桂莲的母亲生病,她很早又辍学在家,照顾起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高平说,“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讲述过去的艰辛故事,意在培养孩子们坚忍不拔的精神。”1957年,杨桂莲遇到了命运同样坎坷的高存喜。高存喜自出生后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相似的境遇把两个坚强的人紧紧地绑在了一块。高平向记者讲了几段生活中的故事:在吃穿问题上,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吃锅底,有时是“刷锅水”;衣服破了,第一时间就会补上,衣服脏了,一定会尽快洗干净,但是有个原则,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做得还必须严谨认真。在学习上,母亲对考试成绩并不是很上心,但是如果孩子们不用功,她就会严厉批评。她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不要轻易浪费时间。这个大家庭的合影高平说,“母亲常说一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勉励我们要刻苦勤奋。到现在,家里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养成了早起晚睡,认真看书的好习惯。”高平告诉记者,除了坚韧、勤奋之外,母亲留给他们还有一样法宝——善良。“对家里人尽孝道很正常,如果对外人也乐善好施就更可贵了。”高平回忆说,母亲在应县城里租房子供孩子们读书时,房东是两位老人,由于处在非常时期,老人们年纪也大,经常食不果腹,母亲就常把有限的食物分给他们。后来,母亲搬离了出租屋,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后,义无反顾接起了照顾剩下那位老人的责任,直至老人老去。高平说,“不论做什么事,善良是前提。我们这一家博士就是因为牢记母亲的向善教诲,路才越走越宽。”84岁的老人高存喜说起自己的老伴也是称赞不已,“她主内,我主外,教育孩子都是她做,根本不用我操心。我只负责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我们家能有今天,主要就是她的功劳。”孩子们个个都很优秀记者边聊边环顾着高平的住所,不大的房间内,布置了各种书籍和照片,其中以一张2016年照的全家福最为显眼。“这张照片几乎把家里成员都聚到了一块。”高平的丈夫韩庆明自豪地说,这张27人的照片中有1个院士、9个博士、2个硕士、2个本科。韩庆明是一名技术型人才,在部队维修了20多年飞机后转业到应县一家银行,目前已经退休。韩庆明向记者介绍了家中的这些成员:高平这一代,一共兄弟姐妹6人,两女四男,其中高福、高山、高峰是三位博士。高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又是一名博士生导师;高山是牛津大学博士生,目前是苏州大学的一名教授;高峰是高存喜最小的儿子,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博士学位。韩庆明说,“他们这一代很优秀,没想到他们的孩子更优秀。高平兄弟高禄和高山的孩子中有1个博士,2个硕士。高福的孩子高宁达,26岁就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我和高平的2个孩子也都是博士,弥补了我们俩没成为博士的遗憾。”韩庆明介绍,他的儿子韩鹏程目前就在美国亚特兰大居住,是埃默里大学的一名博士后,她的妻子王奇慧与高福在同一个单位,是一名中科院博士生,目前在做微生物学研究。“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硕士。”高平说,“在朔州乃至整个山西恐怕都没有一个家庭有这么多的博士生。”高福成为家族骄傲老人期待一代更胜一代。高福院士高平对记者说,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其中以弟弟高福最为瞩目,他的一段抗击埃博拉病毒经历更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高福小时候比较调皮,但是做事很认真。这次在母亲的葬礼上,他就发现棺材上有个楔子掉出后,凹凸不平,自己折腾了一个下午,弄好后才放下心来。”高平说,这个弟弟除了特别认真之外,还乐于参加活动。“在校期间,一直是班里的班长或体育委员。国家恢复高考后,他参加高考,最后被山西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录取。”高平回忆说,高福一开始报的是太原理工大学,成绩超了却没被录取。为此,他们还专门去太原查询情况,结果人家说眼睛有点近视。“其实我知道弟弟根本没有近视,回来的路上,他没多说话,不过以后的学习劲儿更足了。”没过几年,高福就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最终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从此开始了卫生领域的卓绝之行。1995年,高福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说起这些头衔,高平滔滔不绝。但最让她对这个弟弟刮目相看的是他与“埃博拉”的无畏战斗。2014年,埃博拉病毒现身西非,快速蔓延的疫情超乎了人们想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威胁和考验。9月16日,以中科院院士、病毒微生物学家高福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和疾控团队前往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这支五六十人的团队,在出发前就写好遗书、在经历多重生死考验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国际的高度认可。高福(右一)及其团队在移动实验室检测“高福在疫区曾经因为高烧差点送了命。一个院士,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和人道主义救援的良心,谁会去那个水深火热的地方,上那个生死战场?”高平说,弟弟正是用生命考验向世界人民、祖国人民诠释一个中国伟大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在记者聊起高福的过程中,高存喜也是满脸笑容,“每个孩子都很优秀,高福现在靠前,但将来说不定还会有更优秀的。”老人边说边向记者指着全家福照片中的第三代那排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家中出些新的院士。”高存喜说,现在已经有了一个6岁的重外甥,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常常会教育他们要多回家乡走动,看看他,看看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为家乡的发展支支招。“故乡是割不断的根,在外的孩子走得再远,事业再辉煌,也不能丢了这份乡情。”高存喜说。来源:河南高教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南部著名学府埃默里大学再次向华裔科学家“发难”。14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麻醉科主任于山平向澎湃新闻证实,学院部门主任于5月31日告知他,必须在6月底之前搬离他现在的办公室,为一位新来的助理教授腾出空间,而学校尚未为他安排另一个新的办公室,之后他在后续会议上还被告知“如果他不搬出去,学校会派人去做。”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对于学校方面这一“异常”的举措,于山平表示他提出了替代办公安排,包括使用其他最近腾空的空间,但被告知学校高层明确指定要“替换”他的办公室。当他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校方告诉他“可以搬到4公里外的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自2008年到埃默里大学工作以来,于向平一直担任讲席教授。他告诉澎湃新闻,不明白“为何学校以这种方式对待终身教授”, “我不可能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和教学。我认为这是他们希望我离开的第一步。”他说道。此前据《科学》杂志13日报道,埃默里医学院院长Vikas Sukhatme在6月11日回复于山平的电子邮件中称,“你的实验室空间正在调整”,但写道“该决定不会受到你签署的信件或你的种族的影响”。目前,于山平与三名学生和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共用办公室。今年三月初,于山平与其他八位教师联名致信埃默里大学校长,敦促其“跟随斯坦福大学校长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榜样”表达对“保护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于山平称他担心是这一举动导致自己遭到学校的“报复”。上个月,埃默里大学官员以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范围为由解雇了两名华人科学家(包括一名终身教授),并关闭了其所在实验室。这两位华人科学家正是上述联名信的签署者,而报道称,第三名共同签署者目前也已经离开了埃默里大学,所有签署者的身份都是亚裔,其中一些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是埃默里的教员。目前,埃默里大学尚未回应澎湃新闻的相关问询。而据《科学》杂志报道,埃默里大学发言人Vincent Doll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埃默里大学和医学院赞赏于博士的贡献。对他的实验室空间的调整符合医学院的政策,医学院正在积极为于博士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空间找寻不同的选择。”他说道。延伸阅读:科学无国界!10大学会回应IEEE事件:是学术交流的严重倒退针对美国纽约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对华为员工及华为资助的个人参与审稿作出无理限制事件,中国科协十学会今天发布联合声明:科学无国界。IEEE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治性、非营利组织,其内部少数人将学术交流与政治捆绑的举动,完全背离其长期秉持的“可信赖、无偏见”的核心价值。这一“审稿门”事件,是对科学家个人和机构的严重歧视,是学术交流发展中的严重倒退,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科技界的一场危机。敦促IEEE让学术交流回归正常轨道,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全体会员和全球科技界。愤怒!下令禁止华为专家审稿后,北大教授退出IEEE:不能忍5月29日中午,正准备给本科生答辩的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从朋友处惊闻,“IEEE通过邮件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愤怒,惊讶,不敢相信。”5月29日深夜,张海霞向澎湃新闻形容当时的心情,“这违背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公平公开公正对科学问题发表意见的基本职业操守,这是我的底线。”北大教授退出IEEE在本科生答辩结束后,张海霞当即打开电脑,敲下邮件,申请退出其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并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致IEEE主席的公开信》。“我是北京大学的张海霞,IEEE的老朋友和资深会员。听到IEEE牵连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要求撤销华为专家参与期刊审稿,我真的很惊讶。这违背了我从业以来,一直被教育和所坚守的科技底线……”她在公开信中写道。“我希望IEEE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常有信誉的学术组织完全不应该犯这个错。”5月29日深夜,她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让学术归学术,让政治的去讨论政治,不要被绑架。环球网提问这件事会对学术界交流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张海霞表示:“巨大负面影响,这是挑战学术界的底线,如果美国真要继续这么做的话,我相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会退出,我为什么要做科研?做科研就是能够通过研究去得到答案,解决客观问题,而不是主观的方式,我需要跟我的同行交流,我要跟他们在一起,因为我希望得到更多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主观的评价。”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澎湃新闻 央视新闻 环球网流程编辑:TF021
明德立人教育,2020年申请季获得埃默里大学ED三枚录取!!!G同学:美国某高中GPA : 3.9+SAT : 1450+免托福S同学:北京某高中GPA : A+SAT : 1450+托福:105+R同学:北京某高中GPA : 90+SAT : 1500托福:100+录取前忐忑是一种态度,至少现在的心境是这样。学生家中:“妈,你早点睡”,“你也早点睡。”房门被悄悄的掩起来...“爸,明儿一早一起看录取呗?得早点起啊。”“我在美国这边和你们随时汇报,可能你们起来了就有消息了。”辗转反侧,不因时差而有任何区分,这个星期四却不是“平凡”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在窗外咆哮,那些熬夜的咖啡、肥宅快乐水、吃到一半因为有了新的灵感而放下的面包,仿佛过眼云烟都在此刻抛之脑后。大家都在等最后的“答案。”好冷!六点的闹钟一响,家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大家都从裹着的棉被中爬起,录取信能否准时到来“叨扰”着每一个人的心,无数的“乌云”在脑海里飘过,又好似是最美好的“彩虹”在天空展现……一个“寒噤”在现在都显得多余。老师家中:老师们调了早上6点的闹钟,隔着时差和学生们做最后的倒计时,鼓励又不时调侃舒缓着最后紧张时刻。抱着手机和电脑跟学生们一起期待着'翠鹿'好消息的到来。一小时后,美国的18:00,中国的清晨7:00,七点钟放榜了!三台电脑,不一样的提示音,邮件来了!埃默里大学的offer来了!Congratulations!You're admitted to XXX College of Emory University! Welcome to a community guided by eminent faculty and committed to discovery.三位同学都在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占据申请优势的情况下,ED阶段成功获得自己“女神学院”的青睐,拿到了心仪的的埃默里大学Ed Offer!低分高录!紧张,开心,激动,终于等来了最好的消息!ps.学生准备好的持久战居然就这样结束了,后边的好多规划工作内容都免去了,有点不适应 ^_^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2020U.S.News.综合大学排名:第21这所录取率极低,奉行小班教学的精英学校到底为什么吸引着全球学子,让三位同学对它“爱不释手又欲罢不能”?三位同学又是凭借哪些“独家秘笈”成功逆袭,最终收获ED offer?千军万马的美本申请路上,谁能化险争锋?风起云涌的ED offer雨后,谁能分得雨露?跟着明德立人一起看看这些精彩的故事吧!选校:认定了埃默里大学!在选校方面,三位同学都是一眼就看中了埃默里大学;有从分数与兴趣匹配度上,直接锁定埃默里;也有通过明德指定的访校路线,进入埃默里校园和学长学姐们沟通后,萌生想要成为埃默里一员的想法;更有看中埃默里的排名21的综合实力!这些对埃默里大学的喜爱,在明德老师们的帮助下,转化为了有利的申请战略,三位同学都把埃默里大学定为ED学校,卯足劲冲刺埃默里大学!选专业:本科专业怎么选?说到选校,就不得不说专业。本科阶段,选不选专业,选什么专业都会让很多同学纠结很久。不选专业,入学后能有更多的体验,选专业,申请时能更有针对性。正因为利弊平衡才让人纠结。如果同学们无法确定专业,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那么我们还是建议同学们回头来看看自己的活动。R同学在选择专业时,也经历了一番曲折。对于R同学来说,他的烦恼是,什么领域都涉及了,不知道要偏向哪方面。R同学做过历史方面的研究,也参与过地貌方面的调研,更有专利发明,数学方面也有涉猎。因此明德老师们和R同学一起回忆往昔,分析R同学从小到大的经历。深度剖析后发现,各个学科都有涉及的表层下,是R同学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这些需要的是数学作为基础知识的支撑。由此确定了以数学/统计为专业的申请路线。或者你和S同学一样,所参与的活动都有明显倾向,在明德老师们帮助下,串联活动后轻松选择了专业!文书:令人“头秃”的文书!文书是整个申请阶段最“磨人”的部分。S同学对文书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益求精,明德老师们在申请提交前一晚仍然在和S同学逐字逐句校对文书。整个文书修改阶段,就不断返稿修改了十次左右。而修改还不是最主要的部分,当你文书提笔之际,你会发现,“不知道写什么”才是最痛苦的。这就不得说说明德立人教育针对文书方面制定的头脑风暴和深度挖掘了。S同学的活动倾向性虽然比较明显,但是依然较为杂乱,无法分清主次,大部分都是校内活动。通过明德老师们的活动分析,把有用的信息串联成了一条线,首先确定了社会方向的专业,进而确定了文书主题。提升:你的背景够“硬”吗?在名校面前,硬指标成绩从来都只是敲门砖,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软背景活动却很大程度影响Offer去向。因此,不管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好的学生,都需要重视背景规划。对于G同学来说,他的背景规划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根据数据分析,埃默里大学拒绝了很多SAT1500+的学生,G同学SAT1450+的成绩在这方面优势极弱,虽然GPA3.9+很强劲,但是依然不够!明德老师们决定从童年时期开始探索G同学的成长路线,发现G同学尤其善于思考与阅读写作。再联系G同学在校活动和支教项目,把G同学打造成一个擅长主动思考与表达的孩子,如此一来,理科弱项导致的SAT分数不够理想的小缺点就被思维与写作的闪光点掩盖了。同样的,R同学在分析出数学的专业倾向后,为了加强他对数学的专业程度,老师们为R同学规划了北京某高校的暑期数学训练营。在耶鲁文书导师的指导下添加进入文书当中。背景的强化是明德老师们最擅长的事情。每位同学就像一幅已经画了十几年的画一样,最初呈现在老师们面前的时候,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却也不够明显,而明德老师们就像一位修缮画师,在原先已经画好的画中修修补补,突出亮点,弱化缺点,最后呈现出一幅拥有鲜明特色的画卷,在名校招生官们面前展开。明德老师总结总结三位同学的全部申请过程,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有这些共同点:家长学生们都与老师们配合良好,沟通顺畅:老师保持着在纵向延展和专业可塑性的协调后,量身为孩子们勾勒了一份“可预期”的框架,家长也给孩子最大的尊重与选择空间,并且积极配合孩子与老师的申请步伐。在文书素材挖掘方面,我们的老师充分理解了孩子们不同的天赋和潜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精致我们的文书内容,来帮助招生官发现学生们迥异的天赋。家长们不仅和我们通力配合,帮助孩子充分回忆过往经历,搜集素材,也给了孩子和老师们相当大的发挥空间。挖掘学生成长的脉络轨迹,深度剖析学生发展的潜在能力,明德立人的老师在紧迫的申请季里进行了大量海内外相关专业信息的归纳和总结,批判性地调整了文书企划和内容布局,深入浅出的将三位孩子的优势跃然纸上,可以说,这是离不开家长,学生,老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十分满意这三个录取结果。整个录取过程中,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三位同学和家长的鼎力支持!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是一所成立于1836年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私立大学,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南方第一大城市。国际商业大财团可口可乐注入巨额资本奠定了埃默里世界级学术殿堂的地位,素称“南方哈佛”,是美国小班制本科精英教育代表院校之一。教授给予学生极多的关注和紧密的交流。大学采取的教育系统是——General Ecation Requirements(GER).规定学生第一年必须要上写作(Writing)和研究课(Seminar),4年必须学2门语言,4门PE,2门历史社会文化课,2门人文美术表演课,1门科学,1门数学统计和4门Writing。最迟在第三年选专业。学生可以发掘各个领域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尝试更多“可能性”以免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后悔。校园植被茂盛,意大利古典风格与奢华的大理石升华了学校典雅的气质,为学生带来温馨的学习环境。著名美剧电影等都选择在校园内取景。在校园生活中,学生自发的组织志愿义工,融入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表演,演唱会等让生活和学业得以完美的平衡。不仅如此,这所大学还有诸多享誉全球的校友。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吉米卡特先生作为当年中美建交的当事人和见证者,在就任总统期间和卸任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纽特·金瑞契,曾担任前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乔治亚州联邦众议员,在众议院充分发挥了他的智慧和才能,将多数中的多数规则 “majority of the majority” rule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优秀校友也在各自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冯唐在埃默里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也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舒红兵于1995年在埃默里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已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被SCI引用10000余次。更多战绩请继续关注明德立人留学教育
埃默里大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南部著名学府埃默里大学再次向华裔科学家“发难”。14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麻醉科主任于山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证实,学院部门主任于5月31日告知他,必须在6月底之前搬离他现在的办公室,为一位新来的助理教授腾出空间,而学校尚未为他安排另一个新的办公室,之后他在后续会议上还被告知“如果他不搬出去,学校会派人去做。”对于学校方面这一“异常”的举措,于山平表示他提出了替代办公安排,包括使用其他最近腾空的空间,但被告知学校高层明确指定要“替换”他的办公室。当他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校方告诉他“可以搬到4公里外的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自2008年到埃默里大学工作以来,于向平一直担任讲席教授。他告诉澎湃新闻,不明白“为何学校以这种方式对待终身教授”, “我不可能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和教学。我认为这是他们希望我离开的第一步。”他说道。此前据《科学》杂志13日报道,埃默里医学院院长Vikas Sukhatme在6月11日回复于山平的电子邮件中称,“你的实验室空间正在调整”,但写道“该决定不会受到你签署的信件或你的种族的影响”。目前,于山平与三名学生和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共用办公室。今年三月初,于山平与其他八位教师联名致信埃默里大学校长,敦促其“跟随斯坦福大学校长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榜样”表达对“保护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于山平称他担心是这一举动导致自己遭到学校的“报复”。上个月,埃默里大学官员以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范围为由解雇了两名华人科学家(包括一名终身教授),并关闭了其所在实验室。这两位华人科学家正是上述联名信的签署者,而报道称,第三名共同签署者目前也已经离开了埃默里大学,所有签署者的身份都是亚裔,其中一些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是埃默里的教员。目前,埃默里大学尚未回应澎湃新闻的相关问询。而据《科学》杂志报道,埃默里大学发言人Vincent Doll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埃默里大学和医学院赞赏于博士的贡献。对他的实验室空间的调整符合医学院的政策,医学院正在积极为于博士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空间找寻不同的选择。”他说道。
王思伦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他认为人工智能是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唯一出路。文| 铅笔道 记者 程用杰“ “AI医疗应该把AI当做诊断分析的一种方式,决定权还是应该在医生手上。” 铱硙脑医生创始人王思伦说。由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可知,人们或许能容许自己出错,但现阶段无法容忍AI出错。尽管“AI+医疗”诊断准确率不可能达到100%,但依旧需要发展AI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2017年6月,王思伦放弃了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研究职位,回国创立铱硙脑医生。该公司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及中国人脑大数据,通过人脑影像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智能诊断平台。脑医生在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小儿孤独症等10余例神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超过80%,其最新研究进展已经入选RSNA,ISMRM等国际权威会议,这些案例均已进入专利申报阶段。该公司已与国内50余家三甲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平台上有5000~6000个病例,日活300~400,累计服务用户4.5万。2018年5月,已获得海尔资本数千万的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算法的进一步的优化和病例的扩充上。 注:王思伦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 有 时 治愈,常常帮助, 总 是安慰。 ” 这是一句在医疗届广为流传的名言,生动地反映了医生的无奈。 以老年痴呆症 为 例,人 类 医生通 过 影像 对 老年痴呆的确 诊 率只有 30% ,王思 伦认为 人工智能是解决 这 个 问题 的唯一出路。王思 伦 是香港大学医学神 经 病影像学博士,分 别 在美国 约 翰 · 霍普金斯大学、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担任 过 高 级 研究 员 ,并通 过 了美国 职业 医 师 考 试 ( USMLE ),曾在《自然》 杂 志上 发 表 过 分子影像成像技 术 用于 脑肿 瘤的 鉴别诊 断的文章。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的集中爆 发 ,底 层 算法、大数据收集及 计 算机的运算能力都有一个极大的 跃 升,影像科成 为 受到 AI 影响最大的医 疗领 域。 王思 伦 很清楚,随着中国老 龄 化社会的到来,像老年痴呆症一 类 的神 经 退行性疾病 发 病率会上升,于是他在 2017 年 4 月决定回国 创 立 铱硙脑 医生。 王思 伦说 : “ 铱是最稀有的金属,硙是高精尖的意思,脑医生会坚持走独立创新之路 ” 。 铱硙脑医生是基于公司自有的中国人脑模型数据库,结合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智能诊断平台。铱硙脑医生的技术发展流程。2017 年,成立之初的 铱硙脑 医生和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合作 针对 阿 尔 茨海默病 (AD) 、 轻 度 认 知障碍 (MCI) 和帕金森病开始研究。通 过对 近 100 万 张 高清晰核磁共振人 脑 影像的分析,最 终 确定正常人 脑 的 标 准影像数据,通 过对 待 测样 本的 测 算, 对算法进行优化,最终把这些病例的诊断准确率率提高到 80% 以上。铱硙脑医生在老年痴呆症和认知障碍等病例诊断准确率远高于人类医生。对于王思伦来说,与技术难度相比,如何敲开国内医院的大门更具挑战。 去年的两个会 议为 他助力不少,一个是由英 伟 达 举办 的中国地区 AI 大会,会 议 有一千多个企 业 参加, 铱硙脑 医生 进 入前五;另一个是由 协 和医院 举办 中美健康医 疗 峰会,参会人 员 由中美两国 优 秀的医 疗团队组 成,其 获 得 “ 最具投行关注 奖 ” 。这些会议带来的影响力,使公司与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 50 余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 获 得数万例 标 准医学影像数据。其中,今年初, 脑 医生作 为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参与了科技部 2018 年重大 专项 申 报 ( 认 知障碍 课题 )。目前, 铱硙脑 医生已 经 在神 经 内科方面的 10 余种疾病的 诊 断上,准确率达到 80% 以上,高于医生人工的准确率。系 统 中 5000~6000 个病例,每日 浏览 量 700~800 ,累 计 服 务 4.5 万人,每月 总 成本是 40 万。铱硙脑医生团队共有 30 人,研 发团队 占比 50% 以上。 该 公司在美国 亚 特 兰 大和深圳建立了研 发 中心,在北京、 长 沙和深圳分 别组 建了 业务 拓展 团队 。在未来, 铱硙脑 医生首先会 寻 求政府的 验证 , 获 得相关政策支持,加快 临 床 验证 。其次,在技 术 上,将 继续 迭代更新版本, 扩 充更多 脑 神 经 内科病例。在推广上,平台将从 对 医生开放逐步 对 患者大众开放,建立个人的医 疗 数据档案,提供各种增 值 服 务 。编辑 | 薛婷 校对 | 戴丽芬本文来自铅笔道,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对于国内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获评院士,因为院士不仅仅和福利待遇有关,更多的是能得到公众和社会的认可。然而院士却不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能评上的,能够获评院士之人,都是在自己所在领域内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且都是顶尖的科研人才。所以说到院士,大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家境贫寒,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小时候曾光着脚丫上学。如果不是国家资助其完成学业,他可能连小学的学业都无法完成。但他是一位不服输,有着自己远大理想的人,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取了985名校,之后又赴美国进行学习,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就是舒红兵。前段时间,清华北大等名校分别公布了2019年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报告,本科生出国留学率极高,也因此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有网友爆料,这些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留学学成之后,往往直接选择留在国外,不会回国效力,但这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留学生是否应该回国的大讨论。一时间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留学生不懂感恩和回报祖国,也有人说个人有选择生活的自由,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定论。相对于那些不愿回国的留学生来说,我们也不乏有些十分优秀的留学生,最终选择回国贡献自己的才华。比如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舒红兵,就是其中一个十分典型的代表。他在国内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考取了美国埃默里大学,并在埃默里大学中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国外获得成功之后,他却毅然放弃国外高薪教职,高额科研费用,回归报效祖国。上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舒红兵,仍然牢记母校兰州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积极鼓励武大学子自主科研,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学术造假问题实行零容忍,学术上的不正之风是让他最不能忍受的。他对待学生是温和的,但是他又是严厉的,在听到学生的实验结果有漏洞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他的宽严相济,让学生们对他“又爱又恨”。2005年,舒红兵得知武汉大学正在招聘生命科学院长,舒红兵毅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回到祖国,并且成功并当选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回国后扎根于武大的舒红兵,坚持将在美国读博士的女朋友王延轶劝回了国内,并且在2001年的时候,舒红兵成功当选为院士。这样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当然值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前段时间舒红兵却受到了人们的争议,这就不得不说舒红兵的妻子王延轶了。舒红兵的妻子王延轶也是一位拥有高学历的高材生,王延轶利用8年的时间成功成为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在疫情期间,王延轶所在的武汉病毒研究所因为发布双黄连可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的公告,使得许多人产生误解而哄抢双黄连,造成的社会不好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质疑,并且将王延轶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王延轶所领导的武汉病毒所发布的不严谨的信息,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争议,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不管如何,舒红兵的满腔爱国热情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他为祖国所做的贡献也是无法抹去的,他在大家眼中,仍然是一位心系国家,值得敬佩和爱戴的优秀科学家。